游戏该如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2024-08-28

游戏该如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精选11篇)

1.游戏该如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篇一

信息化如何应用于体育教学中

教师:苏晓蕙

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计算机多媒体的信息化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几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尝试着探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的可行性,研究一种体育课堂中运用信息化的模式,使其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学习体育。

下面我将从四个环节阐述信息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备课

每一节课都需要老师精心的去准备,我们在准备的时候首选的资料是教材,而教材的内容大家都看得到,并且也反复的被应用过,学生们早就不厌其烦了。再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时间长了就固定成一种风格,失去教学多样性,减少了课堂吸引力。而实际上,新型课堂需要大量的信息量支持,一个技术的学习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一个连贯动作的掌握有很多技巧,一个完整技术动作周围伴随着多个连带的技术成分,都需要老师了解,学生的身高,年龄,运动水平,接受能力都必须考虑。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输入你需要找的疑问,马上就可以找出很多相关内容,然后你找出需要的内容整合资源,借鉴分享,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提高,作为课有效的补充。或者我们建立论坛,博客、个人空间方式在上面交流经验,心得体会等,学习他人优秀的经验成果,取长补短,较为全面的了解相关知识结构,内容。这样我们就不会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摸索,大大的提高了课的准确性,多样性及多种教学组织方式方法。满足学生们的不同种需求,课堂也丰富多彩,逐步实现健康体育三维观。二.课堂多媒体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技能在大脑里形成一个表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等使学生得到相关的信息。但有一些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示范中常因动作速度过快而会让学生目不暇接;而速度减慢,又容易影响体育教学示范动作的节奏性和准确性。例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前滚翻、跳远动作要领时,可先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资料和图片,使他们了解到高水平运动员的正确技术,了解肌肉构造和动作的生理原理;体育运动是最讲究体位感觉的运动项目,当学生明白了整个动作的来龙去脉后再进行技能课教学,他们就能够自觉的去理解和体会老师的动作讲解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体位感觉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整个技能课的授课质量也会得到质的突破。

多媒体课件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或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己设计制作的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DV、动画或影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看清每个技术细节,使学生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泛化过程,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进度和需要,上网下载了一些技术动作的教学录相、图片、资料,然后找一个适时的时间,来到多媒体教室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动作与标准动作之间的差距,明白自己动作的缺点,然后来到场地上进行练习,学生就能自动地改正自身动作的缺陷,从而很快学会正确的技术动作。

在武术课上可以提前录制好老师的示范动作,一段优美的套路演练,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顿时会激发学生自学和锻炼的激情,提高了教学效果。当堂录下学生优秀动作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加以比较分析,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练的积极性,展示自己,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另一方面通过调整播放速度,具体的分析了出现错误的原因及如何纠正。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技能表现形式,再配以声音,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让体育课有笑声、有掌声、气氛活跃、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尽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对体育课充满新奇,始终处于兴奋之中。课的开始,我放一些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音乐或者歌曲,让学生们在音乐中舒展身心,为课的开始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学习或复习技术动作时,我把早准备好的该技术动作的教学录相、DV或者课件等放在课堂上,让学生们随时可以观看,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正确的技术;我还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或者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VCD、课件等,让学生们观看,以便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放松时,我放一些轻音乐或者VCD,让学生们在“轻歌慢舞”中调节身心,放松肌肉和心理,为下一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课下巩固加深,分析讨论。

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需瞬间完成,而且还是一些非常态动作,如跳箱的推手腾空、背越式跳高、武术的整套演练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运动动作,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有时课上尽管教师对此反复讲解,多次示范,仍有不少学生对动作的变化和完成动作的时机、过程看不清,不得要领,难以掌握。所以在课下老师把教学录像或者课件放在校园网上,如果没有可以建立QQ空间,建立QQ群,用电脑flash动画,将复杂的动作设计成完整动作、慢动作、单个动作进行播放和讲解,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学生就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flash动画,对学习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进而去练习、实践,使运动技术动作得到更快、更好的掌握,在较短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留言,特别是课上没有看清楚又没来的及向老师请教的同学。大家畅所欲言,你提出的问题可能就是我也遇到的问题,解决了我的问题也许也解决了你的问题。比较全面的让学生得到掌握和提高;同时学生把学习效果。掌握情况及时的反馈给老师,老师也能够即时的了解学生身体水平,接受能够,体能状态,为今后教学安排提供有力依据;及时给老师提出要求和建议,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组织方法,教学方法的不当之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主体思想,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提高。四.交流总结

在博客或者是论坛上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经验教训,不足的地方是如何改进提高?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等等。跟同仁们进行交流,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相对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深化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为以后教学积累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也为后学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认为运用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既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艺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将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合理组合、灵活运用,整合资源,并注意学练结合、思研相融,去繁杂留精炼,变单一为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安排提问式的答辩和学生模仿式的练习。做到学中有练,练中有学。使学生在获得新的感性认识的同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把理论学习研究和实际练习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体育知识概念,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2.游戏该如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篇二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内容

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做到内容与方法统筹兼顾,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游戏活动, 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点, 让游戏活动面向全体学生,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需求, 提高学生 学练的自 觉性和自 发性, 使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篮球学练中去。例 如, 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我们要以低运动量的游戏活动为主, 遵循简单易学和趣味性的原则, 以锻炼学生的速度、敏捷度和反应为主, 比如“投篮升级的比赛”、“迎面运球接力”和“运球相互拍打”等等, 让学生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则可以适当增大难度, 以锻炼学生竞争意识、耐力和力量为主, 比如“连续接球急停跳投”、“抢投3分”、“四角传球比赛”和“运二球接力”等等,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将游戏合理地有效渗透到篮球教学各环节中去

首先, 合理使用游戏教学, 在新授技 术的时候 不要使用游戏教学。新授技术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 保证动作的连贯性和灵活性, 这一阶段不宜使用游戏辅助教学, 因为游戏教学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那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游戏活动上, 而忽视动作技术的学习, 妨碍动作技术的定型, 所以, 我们要合理使用游戏教学, 在新授技术的时候不要使用游戏教学。其次, 在技术巩固阶段要慎重运用游戏教学。巩固阶段是稳定提高的关键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掌握 动作要领, 使自己的 动作技术 更加稳定, 所以, 这阶段更需要稳扎稳打, 游戏的运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使动作变形。所以在技术巩固阶段要慎重运用游戏教学, 游戏的胜 负要以规 范性和准 确性为依据, 不能因为追求胜负而影响技术的巩固。例如,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名为“罚球连中”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连续罚球投进两个可以 得一分, 最终先拿 到5分的队员 获胜。学生们为了增加投球的命中率, 就会特别注意自己投篮的动作, 从而起到了巩固技术动作的作用,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第三, 动作定型后适当进行对抗性游戏活动。当学生动作基本定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些对抗性游戏活动, 增加游戏难度, 以此来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例如, 当学生掌握运球的动作要领后, 可以开展运球过人 的游戏, 让学生在 实际对抗 中熟悉运 球的动作, 提高自身对技术的运用能力, 另外还可以开展“护自己球、抢别人球”的对抗游戏, 在激烈的对抗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最后, 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战术意识。篮球是一项多人运动项目, 个人技术水平的高低固然重要, 但决定比赛胜负走向的却还是团队协作能力。所以, 我们在篮球游戏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集体意识和战术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将学、练、用、变完美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以集体行为为主导的意识, 通过战术的配合使集体的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 保证个人实际水平的发 挥。例如, 在“人盯人 防守”这个游 戏中, 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 在小组之间进行攻防比赛, 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对手, 找好自己的位置。其规则与篮球规则大致相同, 只是不允许进攻方运球, 只能通过传 球的方法 突破防守 队员的防 守。这样, 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 进攻方必须积极配合, 尽量想办法摆脱防守队员, 而防守一方则想办法拦截对手的投篮和传球, 整个游戏活动要求双方都积极配合, 互相合作, 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自然也就随之上升。但并不是所有的篮球战术都能通过游戏活动进行学练, 因为篮球战术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机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所以很少有游戏活动能够起到良好的战术学练效果, 所以游戏教学的选择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结合起来

3.游戏该如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篇三

【关键词】音乐 游戏 课堂教学

引言: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学方式,其特殊性,不仅是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激发学生音乐情感以及音乐素养。因此,如何有效的将具有音乐性特点的游戏融入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情感以及音乐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经过实践证明,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更能展现出其天然的纯真的情感和性情,更加容易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热情和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正如著名的德国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所说,孩子在玩乐中学习更能够增强孩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天性,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音乐游戏与音乐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非常值得小学音乐教学者的研究。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在学生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对非语数专业课程的学习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阻碍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培养发展精神的推进。针对小学生,将音乐游戏逐渐融入到音乐课堂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更加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健全、健康与完善的人格,通过情景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常用的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1.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具体方法

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具体方法是律动教学法。其目的就是通过律动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美感和节奏感。比如:在开始上课时,让小学生们伴随着节奏轻快、曲调优美的音乐的律动做一些简单的热场游戏,更加有助于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音乐课堂的学习中来。由于律动与生活中的跑跳步、拍手、踏步、点步等非常贴近,小学生可以随着教师一起做或者是自编动作,久而久之,小学生就能够具备非常强烈的节奏感。而且,在发声训练时,教师在选择小学生的发声练习曲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这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配合一些律动,通过这样的律动方式,小学生就能够很快理解和领会发声所必须的气息与呼吸,从而实现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借助于歌曲与舞蹈的教学与表演,由于小学生一般都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在小学生掌握一首歌曲的唱法之后,经常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进行引导,让小学生在理解和领会歌词的前提之下通过他们自身的动作、姿态来展示出对音乐的表达。例如:《上学歌》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歌词中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启发小学生发挥出想象力、创造力,请小学生自己去编一些表演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既锻炼了小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又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3.对小学生渗透开展道德教育教学

对小学生渗透开展道德教育的常用方式就是借助音乐游戏的美、动听的旋律以及富有趣味的动作的特点,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开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例如,教师在进行《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谈话方法进行新课的导入:同学们,咱们学校在每一个星期一的早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都有什么样子的要求?你们谁能说说自己的感悟?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向小学生展示国旗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小学生理解和领会国旗的构成及其象征意义。然后引导小学生开始思考,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出这首歌曲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将音乐艺术的美感和道德教育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小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引导小学生具备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大自然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4有效的活跃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能够使人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音乐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得到提升。例如,在对音乐节奏进行练习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合适的游戏,此时则主要是以小动物走路的游戏方式进行。当有“小兔子来了”的提示音之后,小学生们就模仿小兔子走路的姿势按照一定的节奏跳跃;当有“小企鹅来了”的提示音后,学生们开始模仿小企鹅胳膊往后放,一撅一撅的姿势缓慢的走动;当有“小鸟儿们来了”的提示音后,学生们开始伸开自己的“小翅膀”在轻快的节奏下“翩翩起舞”等等,在这些节奏各异的游戏中,能够使学生对不同的节奏,如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等有了充分的了解,这样就能够将枯燥的节奏学习变得生动而又有乐趣,从而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氛围。

三、总结语

从游戏中学习、从游戏中得到激发和锻炼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高境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将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意识等挖掘出来,培养兴趣,陶冶情操。音乐游戏作为小学音乐可养教学的一种新思路、新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讨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艳.在音乐中嬉戏,在嬉戏中学习音乐——议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2,18(3):118.

4.游戏该如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篇四

理顺与领导的关系,是秘书工作者需时时注意、处处谨慎的事情,也是表现工作艺术的地方。总的原则是以事业为重,从工作出发。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既有人际关系中的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这就决定了秘书与领导相处时既要遵循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又要从秘书工作、领导工作实际出发,遵循一些特殊原则。那么如何把握好于领导相处关系的“度”呢?

1、尊重和服从领导。秘书既不能代替领导,也不能擅自作主,更

不能越位越权。秘书工作是以领导工作为轴心,要紧紧围绕这一轴心,进行上下、左右、前后同步运行的辅助性工作。

2、把握好距离感,态度谦和。对于我们的顶头上司,我们需要做

到工作上亲密无间,生活上保持距离。秘书往往具有双重身份,尤其实在领导近身工作的秘书人员一定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一个合格的秘书一般都是老老实实工作,很守本份,对上尊重,对下谦虚。

3、要维护领导的威信。一个秘书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故意破

坏领导的威信,不能散布有损领导威信的言论。当领导者在工作中出现了差错或失误,秘书可以事后私下底悄悄的告诉领导,也可以当场以巧妙的方式暗示领导,让领导及时更正。切忌当场当众指责领导,让领导下不了台。

4、服从而不盲从附和.秘书工作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枢纽,有

调度、协调、综合加工的作用。秘书人员处在这样一个重要位

置,就得和领导拉一套马车,按领导者的意图前进。但是,服从并不等于盲从和不加分析的附和。按领导者的意见办事,也只能是执行正确的意见,对一些不正确的、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点子或行为,不仅不能办,还要坚决抵制和反对。

5.游戏该如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篇五

分析:大家都知道,在幼儿园里保育与教育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是融合为一体的,作为一名保育员,除了做好本班的清洁卫生和幼儿的生活护理工作之外,还应该更好地配合教师搞好教育活动。

根据不同教育活动内容的需要,配合教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提前了解活动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还应该向教师了解教育活动时自己如何做会更好,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如何发放等。如果保育员与教师配合默契,就大大减少了幼儿等待的时间,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进行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情绪及参加活动的情况。必要时给予个别照顾,幼儿在进行操作活动中也应该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帮助和鼓励,同时也要避免过多的帮助和代替。

如果是进行户外活动的话,就配合教师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上厕所,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检查鞋带是否系好等等。并且提前准备好户外玩具,了解户外活动的内容,同时了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配好班,在活动中配合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和幼儿的安全护理及照顾体弱幼儿。当活动结束时给幼儿拍去身上的灰尘,收拾整理好玩具。

6.游戏该如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篇六

〔摘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或者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那么,对于如何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倾向,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也就成为了每个信息技术教育者急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生 网络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或者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那么,对于如何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倾向,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也就成为了每个信息技术教育者急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我本人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来谈一下如何将德育更好的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课上培养学生“互助,自立,贵和,礼让”

信息技术课堂跟其他的学科不太一样,它存在实践性,操作性更强,现代技术更先进等特点。学生在各方面都是参差差异的,课堂要求强强互动,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特别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欣赏,互相体验快乐,在信息技术互动课堂上,应充分的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的课堂氛围。首先创设一个和谐氛围,让学生体会“和”为贵的快乐学习环境,认识“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含义,理解“礼之用,和为贵”的用意,让学生在“贵和”的环境中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在互助互帮的快乐氛围中探究,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一个从旁点拨的旁观者。互助和自立是不是对立呢?实际上不是,要有效的抓住教学40分钟,教学要分段分层次开展,第一段是教师设立氛围,激发兴趣,讲授技巧,方法,注意事项的学习期,第二段是学生自主自学的独立期,这段时间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自我摸索期,第三段是学生们之间交流的互帮互助交流期,学生可以在这时候将自己脑子里的疑问统统托出,生生解答,师生解答都可,一方面学生的悬念得以解释,体会到获得成功、窥探出解决方法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学习的自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成长,体会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蕴涵。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国,学生之间要“礼让”师生之间要“礼让”,彬彬有礼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培养学生“礼让“是未来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课堂讨论,选择材料都要有目地的培养学生“用礼”。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今天,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是,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要培养学生自觉守法的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要让学生懂得: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的研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然而,计算机软件难以创作却极容易被复制。为了发展和繁荣计算机软件产业,要加强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鼓励学生自觉使用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此外,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逐渐进入家庭,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增加,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比如,有的学生对“黑客”行径充满了神秘感,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是犯罪,反而认为这是有能耐,把“黑客”当成偶像来崇拜。有的学生甚至跃跃欲试,为模仿“黑客”而去钻研有关的技术。对这些学生,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否则,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络的破坏者。另外,还要教育学生网上活动也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用语文明礼貌、不讲脏话。结合网际交流,强化学生网络道德

对于青少年来说,上网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上网浏览、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看的内容,并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另一方面,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要注意通过一些实例进行必要的教育,如“两名女中学生因约见网友离家30多天,身心受到伤害。”等案例,教育学生要慎交网友,不要随意约见网友;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之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此外,我们可在校园网上设立论坛,学校的校园网的论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自由讨论的场所,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小学生与Internet”这样一个论坛区,在这个BBS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倾诉的空间,在虚拟的环境中拉近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学生有许多心里话不愿当面倾吐,在BBS中可以畅所欲言,老师、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更好地对症下药,提供最佳最有效的网上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共同配合教育,使网络成为熏陶学生成长的最佳环境。

总之,德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的、生硬的教育,只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加强自身的会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参考文献

7.小议寓游戏于低年级音乐教学中 篇七

一、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 任何学习都应以情境开始, 良好的情境创设, 有利于学生有效、持续地开展学习。音乐游戏可以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趣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 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 又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征, 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从教学实际出发, 设计游戏, 不但能增加教学情趣,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

例如, 教学歌曲《大森林》时,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对歌曲的理解, 扮演各种角色, 创造性地表演歌曲。根据歌曲内容,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设计并表演了在大森里里小动物自由自在玩耍的故事。再如教学欣赏课《龟兔赛跑》时, 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表演龟兔赛跑的故事, 全班一起模仿乌龟和兔子的走路动作, 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边欣赏边表演, 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游戏使课堂导入更精彩

课堂教学的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导入过程的音乐游戏, 精彩、独特, 揭示课题, 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 还能为接下来的课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例如, 在教学《我是诚实的小孩》的教学中,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初步感受了三拍子的韵律,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增强他们对三拍子中强弱关系的感受力。我设计了拍蚊子的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切身体验了小节与节拍的循环关系, 更深刻地感受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又如教学《办家家》时, 我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 分工做家务, 学生玩在兴奋时, 教师适时导入新课, 学生定会乐于学好这一课的。

三、利用游戏突破教学难点

维果斯基认为, “儿童所做的游戏常常高于他们实际的发展水平, 游戏可能充当了儿童最近发展区的梯子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帮助他们获得更高水平的能力。”运用游戏辅助教学, 可以变繁为简, 变厌为趣, 变深奥为通俗易懂, 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例如, 教学《火车呜呜响》时, 我就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 请学生排成一列火车, 一边读拟声词, 一边脚踩节奏点, 进行火车出站进站的游戏。学生非常喜欢这个集体参与的游戏, 很认真地练习, 在游戏的同时, 不知不觉掌握了节奏, 效果很好。

又如, 教唱《小雨沙沙》这首歌时, 我教学生边唱边舞, 结合“体态律动”, 弹2/4拍子的音乐, 进行训练, 小雨是强拍, 将雨水洒在种子身上, 种子是弱拍。当我把这首歌的动作全部教完时, 学生就完全掌握了歌词和强弱规律, 同时也理解了歌曲的内容。

四、利用游戏启迪学生智慧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所以, 教师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材料与活动,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游戏的角色中, 在充分满足儿童好奇心与兴趣需要的同时, 促进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例如, 在教学《快乐的小牧童》时, 我通过多媒体出示山清水秀的风景和小牧童快乐放牧情景, 让学生想象牧童此时的心理。有的同学说, 景色太美了, 牧童被完全陶醉了;也有同学说, 牧童此时或许情不自禁在唱歌呢!教师让学生猜猜牧童可能会唱些什么内容呢, 让学生自编自唱, 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当然,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开展游戏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首先, 游戏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其次, 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 一种手段, 要把游戏恰如其分、灵活自如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去。再次, 游戏应体现时代性。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能更多地关注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 给音乐游戏注入时代的气息和鲜活的生命力。

8.研究性学习如何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篇八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研究活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有重要作用。下面谈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开展。

一、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越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

实践证明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2.通过研究数学中的开放题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开放题体现了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它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

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选择数学开放题作为一个切入口,可以促进数学教育的开放化和个性化,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题通常是改變命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对命题赋予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和发现新的问题。我们要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题,让他们在不断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数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社会实践是重要的获取信息和研究素材的渠道,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并亲身参与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可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予以解决。以下的问题均可作为数学研究性问题来进行讨论:

(1)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通过调查银行利率、利税及房价决定哪种方式购房划算)。

(2)对当地或国家近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调查,预测今后人口数量,给政府提出几点建议。

(3)气象学中的数学问题 (温度、湿度、空气污染指数、臭氧层的变化)。

(4)当地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耕地面积。

(5)无盖盒子的最大容积问题。

(6)零件供应站(最省问题) 设在一条流水线上有5台机器工作,我们要在流水线上设立一个检验站,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若5台机器的工作效率相同,问检验台放在何处可使移动零件所走的距离之和最小(所花的总费用最省)?如果是n台呢(可以用平面几何知识,也可以建立函数关系式,作出图象讨论得出)?若5台机器的效率不同又如何呢?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处处留心皆数学。烈日下,你想过遮阳棚搭建方式与遮挡太阳光线有关吗?平时作业、例题、习题及高考试题的推广和变式你想过吗?

对于上述问题,有些你也许想过,有些你也许从未想过。这些问题都与数学有关,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既然数学与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关,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并研究这些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的定位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为少数优秀学生开设的课程,它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鼓励学生介入数学学科前沿的研究,要求学生的研究结果有科学性,但并不强求每个学生的最后研究成果都必须独一无二。强调这样一种课程定位,有助于防止数学研究性学习变为新的数学学科竞赛。

总之,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纳入必修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中学生蕴藏着极为丰富和巨大的创造潜能,关键是我们的教育能否营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能否为他们创设发展的空间,提供更多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机会。我们要看到在学生中闪闪发光的潜能,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去探索、去研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才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9.如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游戏化 篇九

整节课用听、说、唱、跳、画等不同的形式让孩子配合着背景音乐玩,让孩子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比如“长成坚强的小草”部分,孩子用手里的丝巾表现各式各样“坚强的小草”。

2、让孩子利用生活中的许多经验来表达音乐的快慢、急缓和音量的高低。比如用不同方式摇晃和拍打铃鼓发出不同的声音以表示微风、龙卷风、大风,老师在教学中也有时大声有时轻声,营造的氛围相当好。

游戏——音乐欣赏的载体

音乐欣赏是指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幼儿能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其音乐视眼;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能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理解能力,丰富幼儿的音乐想象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健康的审美态度。随着幼儿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新《纲要》的颁布,音乐欣赏教育日益得到广大教师们的重视。然而如何改变以往以倾听、模仿为主,幼儿被动吸收的传统教学形式,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能够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多地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让音乐欣赏教学游戏化,已成为当前音乐教学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着对新《纲要》的理解和对音乐欣赏教育的探讨,在平时教学中,我不断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积累,以下谈谈我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选择生动、易记、有鲜明形象、游戏性强的音乐作品供幼儿欣赏

在指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之前,必须对作品的选择下一番工夫。由于年龄的特点,幼儿总爱那些生动、易记、有鲜明形象、游戏性强的音乐作品。因此,一个好的音乐作品是引导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成功的一半。如《狮王进行曲》表现的内容丰富、形象鲜明、故事化的情节内容使幼儿对它情有独钟;《梦幻曲》曲调优美,表现手法独特,悠扬、恬静的旋律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赛马》、《四小天鹅舞曲》结构清晰,特点鲜明,形式工整、短小,幼儿往往被生动的游戏情节所吸引。有时作品的选择还得多注意观察幼儿,了解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再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来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如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各种动物都有极大的兴趣,我就组织他们欣赏《动物狂欢节》,它以三段各具特色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威风凛凛的狮王、笨重有趣的大象以及轻巧游弋的小鱼。深深地吸引并感染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最喜欢扮演的是爸爸、妈妈,可见他们对这两个角色充满了兴趣。于是,我就让他们一边抱娃娃一边欣赏《摇篮曲》。只见他们轻轻地拍着娃娃,嘴里还跟着歌曲轻轻哼唱,真的沉浸到音乐中去了。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音乐欣赏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情感指向的事物比较单纯,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气氛的渲染、游戏的融合更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感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如欣赏音乐作品《摇篮曲》,可融入到角色游戏中,在“娃娃家”中创设音乐氛围:一座房子外月亮高高挂,星星闪烁,柳枝轻摆,幼儿扮演妈妈,一边抱着娃娃一边欣赏《摇篮曲》,洋溢着浓浓的母爱与亲情。很快,幼儿被这优美、温存、安宁的氛围所感染,沉浸在无比温馨的游戏氛围中,既在游戏中快乐欣赏,又在欣赏中轻松游戏。

又如,我在让幼儿欣赏《好妈妈》这首歌曲时,先通过一些情景录像、照片的方式使幼儿回忆起妈妈对自己的照顾,感受到妈妈每天工作的辛苦,设计活动场景,然后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扮演“好妈妈”。通过表演的形式与音乐欣赏融合,既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又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三、灵活设计活动方式,使音乐欣赏活动游戏化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能否使幼儿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得到音乐艺术的感染,取决于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及对欣赏活动灵活设计。我们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和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设计,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参与和渗透,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感受、欣赏音乐作品,使其想象活跃,情感也有所触动。

1、设计游戏情节:将欣赏活动的过程设计成情节游戏,每一个游戏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当全部游戏完成之后,幼儿便自然地掌握了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同时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有益经验。如欣赏《啤酒桶和小老鼠》时,我根据歌曲旋律和情绪编了一个故事,结合故事设计了“小老鼠找食”、“小仙女为啤酒桶变魔术”、“啤酒桶和小老鼠一起玩”等游戏情节,引导幼儿分三次游戏,通过玩一整套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大大加深了对乐曲内涵的理解。

2、紧贴作品的思想:欣赏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设计好的表演游戏。欣赏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层层深入地引导幼儿熟悉音乐和熟悉表演的过程,直至最后能够完整地跟随音乐进行游戏表演。如我组织幼儿欣赏《小兔乖乖》作品时,设计小兔、兔妈妈、大灰狼等动物角色,结合各种肢体动作由浅入深地进行音乐表演,在音乐表演中巩固理解音乐作品。

3、情节的补充和延伸:在音乐欣赏活动的中部或尾部添加与欣赏要求紧密相关的游戏情节,诸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或角色幼儿,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如幼儿欣赏《摇篮曲》时,扮演妈妈的角色,情景自然融入到角色游戏中。

四、鼓励设计肢体语言,使音乐欣赏获得游戏化

欣赏教学中,为了加深幼儿对乐曲情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感受能力,我积极鼓励幼儿大胆设计舞蹈、动作等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把听音乐想象出来的东西,用形象生动的动作表现出来。活泼爱动势幼儿的天性,利用这个特点,我在欣赏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分段赏析和熟悉主题后,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游戏和音乐表演。如欣赏《小牧民》这个音乐作品时,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要求,变换各种骑马动作,时而快,时而慢,时而轻,时而重,时而如在你追我赶的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似的欢呼雀跃,时而又随着“小雄鹰”的音乐跳起摔跤舞,让幼儿在欣赏音乐中做到真正的主题参与,激发起强烈的情绪因素,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音乐欣赏是一个审美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必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教育的基本功能。我们在欣赏教学中,把各方面的教育内容联系起来,彼此渗透,使音乐欣赏游戏化。巧用各种活动方式,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运用听、想、看、说、动等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幼儿欣赏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这样既能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情趣和积极性,又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感受到其内在的美,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

我们怎样实现音乐欣赏教学游戏化还需要不断进行探讨、研究,力求发展幼儿音乐素质的同时,又能让幼儿愉快轻松地去感受音乐的美,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反思音乐教学过程,积累音乐教学的经验,逐步形成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音乐欣赏,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它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开阔幼儿音乐眼界,接触更多音乐作品,愉悦感官,丰富音乐经验,发展想象、记忆、思维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这种音乐活动中,由于幼儿不能像成人那样抽象地理解音乐作品,因此,如何让幼儿能够主动积极的感知、欣赏音乐,并且乐于参与,是我们一线教师所探讨和深思的。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我在正确把握目标的基础上,以目标为指导,在设计和指导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时,注意以幼儿为活动主体,采用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帮助幼儿打开多种感知渠道,在不知不觉的快乐活动交往中进行欣赏和获得美的感受,从而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绪,实现教学目标。

一、做好欣赏前的生活经验准备,为欣赏音乐作品打好基础。

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离不开生活实践和认知能力,因此,丰富幼儿有关知识经验是幼儿对音乐产生想象力和联想的基础。教师在准备给幼儿欣赏某首歌曲或乐曲前,应了解幼儿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是否欠缺,如有不足要设法组织一些活动,如让他们观看图片,给他们介绍有关知识、讲讲故事甚至外出参观等,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例如:在欣赏歌曲《雪花》前,我们可以结合常识课,让幼儿接触雪花,认识雪花,了解雪花的形状、颜色、等有关知识,而后进行欣赏教学,幼儿的内心情感得到了升华,想象力也充分发挥,生活经验的准备为欣赏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氛围,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平等、愉快的情境与氛围,才有可能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音乐,充分感受音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创设轻松的欣赏环境,让幼儿围成圆圈坐下来甚至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席地而坐不能不说是一种最让幼儿感到最亲近与最放松的活动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结合活动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渲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摇篮曲》,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音乐氛围:一座房子外月亮高高挂,星星闪烁,柳枝轻摆,教师扮妈妈,在活动室中间放上摇篮和娃娃,边哼曲子边哄娃娃睡觉,幼儿围坐在旁边,感受着浓浓的母爱与亲情。很快,幼儿被这优美、温存、安宁的氛围所感染,沉浸在无比温馨的气氛中,以景引入,以情带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质量。

三、采用故事与音乐相结合的方法,让幼儿从听觉入手感受音乐。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它所要抒发的感情内涵及欣赏重点,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尝试从音乐作品本身的特点出发,选择和创编一些在结构、内容形象和情感上与音乐一致的、富有童趣的故事引起幼儿对音乐欣赏内容的兴趣,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并且注意在语言的音调、节奏、力度、音色、风格上尽量做到与音乐一致,讲了故事后幼儿对音乐有了初步的印象,再欣赏音乐就很容易进入情境之中。既能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又能将幼儿带入音乐情节之中,这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欣赏《惊愕交响曲》时,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乐曲中的强音、弱音的对比变化,我创编了《老鼠和猫》的故事,在故事中我重点描绘了深夜里老鼠偷偷跑出来及猫出现了抓住老鼠的情景,幼儿很快被故事紧张、冒险的情节所吸引。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幼儿很自然的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了解音乐中的变化,重音、轻音很快就被孩子们找到了。教师这种方法不仅让幼儿对音乐有了解,还会渐渐的对音乐感兴趣,喜欢上音乐欣赏活动。

四、利用实物操作帮助幼儿感受、了解音乐。

用实物能够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形象化,让复杂的旋律简单化。例如:在欣赏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组曲>>片段中的<<俄罗斯舞曲>>,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乐曲中的重音,我利用带有吸盘的塑料球(我称之为重音球),以当乐曲中出现重音时扔出重音球的方法让幼儿感受重音的出现,幼儿马上能够发现重音球扔出的时候是表现重音娃娃出现了,重音球的应用起到了帮助幼儿更快更好的感受音乐的效果;又如在乐句欣赏<<爱的罗曼史>>中,我发给幼儿每人四个杯子,让幼儿感受乐曲中的四个乐句,让幼儿随着每个乐句沿着杯口画一个圈,有了杯子做为参照,孩子们一下子能够感受到这首乐曲是两段式,每段有四个乐句,简单明了。抽象的音乐在实物的出现下变的有趣而且易于感受了。

五、利用图谱的演示帮助幼儿感受、了解音乐。

图谱顾名思义是图形与乐谱的结合。它是教师根据乐曲的内容、音乐的结构,采用图画的形式,以生动、活泼的图象直观、形象地表现音乐作品。在活动中我发现,结合图谱教学有利于幼儿在欣赏活动对音乐充分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尝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图谱进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例如:在乐句欣赏<<爱的罗曼史>>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音乐的旋律用四个圆表示乐曲的第一乐段,用四个三角形表示乐曲的第二乐段;在<<俄罗斯舞曲>>中我力求将图谱的运用做为幼儿理解音乐的 “点睛”之笔,如重音的旋律用大圆点表示、跳跃的旋律教师用短线进行表示、连贯的旋律教师用连线进行表示,当表现故事激烈的场面时教师则运用“曲线”......当我随音乐恰当准确现场画图谱的同时也使得音、形与幼儿的想象自然驰骋,达到表现艺术美与领略音乐神韵的目的;在孩子们欣赏《惊愕交响曲》时我根据乐曲所表现的旋律特点用故事连环画的图谱形式将图谱与故事及音乐灵活生动的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欣赏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学会表达美,表现美。值得说明的是图谱的利用不应是简单的呈现它应该是更好的为活动的下一环节服务的,这是图谱应用的另一目的。

六、设计有趣的游戏化情节,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学所遵循的是以游戏为主的教学原则,音乐欣赏也可以大量的应用游戏形式进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为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与活动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把布置游戏场地与制作道具的机会提供给幼儿,让幼儿参与到设计者的行列中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例如:在欣赏乐曲《大森林的故事》时,可以创设包括土堆、猎人的房子、草地等在内的游戏环境。教师可以让幼儿先布置环境,然后再进行游戏。对自己布置的环境和制作的道具,幼儿不仅使用起来较为熟练,而且通常会十分感兴趣。又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以让孩子们自制帽子、手枪、红旗等道具。这一过程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他们的想法被同伴采纳,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创造力。

除了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应用语言、应用肢体动作、应用面部表情应用美术作品等形势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总之,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一定要体现幼儿教育生动活泼的特性,教师应让孩子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有充分参与的机会,形成良好的音乐感知与表达能力,而且具有想像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师应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与策略,让音乐欣赏活动能够真正生动活泼地开展,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音乐欣赏活动中,音乐的选择很重要。让小班幼儿欣赏音乐,首先要考虑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那么选材就显得很重要。我们应选择一些具有明显音响特征和情感色彩的音乐让幼儿充分感受,培养幼儿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并从中得到陶冶。在这次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个年龄特点,我截取了具有轻快和缓慢的代表性的音乐片段,将之组合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幼儿充分去感受音乐的快和慢。

二、音乐活动要结合孩子的已有经验。生活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尤其象音乐欣赏类型这种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小班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稍弱,是否具有已有知识经验是一个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借班教学活动,知识的经验准备尤其重要。在本园的两次试教活动中就有明显对比:其中小一班的教学活动之前,班上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用手做出各种动物造型的活动,所以在活动进行时,孩子们的思维比较活跃;而小二班的活动,之前没有和班上老师沟通好,而是在活动前的十分钟时,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一个最基本的交流,没有进行动物造型的创编,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就比较局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强孩子的感官刺激,吸引孩子的兴趣。活动一开始,我播放课件《小手变变变》,把音乐作为背景加入到课件中,同时刺激孩子们的听觉和视觉,让孩子们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感受音乐的变化,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了,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用手进行动物造型创编时,很多孩子能够把之前在课件里看到的动物造型做出来,并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动作。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出相应的动物造型进行音乐游戏,但是在最后一个表演的环节中,由于小班幼儿的表现力有限,教师在引导时没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所以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仍然不够深入,表现得不够突出。如果能在表演活动中,在慢节奏音乐时导入一种动物,快节奏时导入一种动物,让孩子们对音乐有了较好的把握时,再导入其他的动物进行表演,效果应该会更好。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音乐欣赏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情感指向的事物比较单纯,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气氛的渲染、游戏的融合更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感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如欣赏音乐作品《摇篮曲》,可融入到角色游戏中,在“娃娃家”中创设音乐氛围:一座房子外月亮高高挂,星星闪烁,柳枝轻摆,幼儿扮演妈妈,一边抱着娃娃一边欣赏《摇篮曲》,洋溢着浓浓的母爱与亲情。很快,幼儿被这优美、温存、安宁的氛围所感染,沉浸在无比温馨的游戏氛围中,既在游戏中快乐欣赏,又在欣赏中轻松游戏。

四、鼓励设计肢体语言,使音乐欣赏获得游戏化

10.游戏该如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篇十

摘要 :教师要教育好幼儿,首先必须了解幼儿,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幼儿,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而观察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在幼儿体能游戏教学中,教师要作为一个主动的观察者,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进行全面、综合的观察并及时记录,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与指导,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与条件,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运用自己获得的技能与经验参加活动,参加锻炼,从而促进幼儿的体能发展。

关键词:体能活动 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2013年2月起,特别是在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后,我园用了三年时间,开展趣味闯关体能活动的课题研究,并通过教师体能游戏教学中如何进行观察,增强观察实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幼儿体能游戏教学中,教师要作为一个主动的观察者,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与指导,否则,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明确目的,进行主动观察

过去,有个别教师认为:体能游戏活动,只要幼儿玩得开心,注意安全就行。事实上,教师对幼儿的估计与幼儿的实际经验、能力相比会有偏差,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去关注他们,教师应以主动的观察者身份出现在孩子的身边。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幼儿教师先要有一个计划,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茫然失措。近年,我园通过开展多形式的趣味性闯关体能活动,让幼儿喜欢运动,爱上运动,充分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孩子的身体机能正常发育增强体质,让幼儿形成一生健康的习惯。同时,也要求教师在体能游戏教学中,做到主动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本班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设置具有锻炼价值的体能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体能活动兴趣的维持,达到锻炼的目的。

观察是幼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功。教师要教育好幼儿,首先必须了解幼儿,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幼儿,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而观察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所以,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每天要做的工作。我园教师在体能游戏活动教学中,能以幼儿为主体,以积极的观察心态,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并不断进行总结,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在大班的“玩球”活动教学中,原设计是让幼儿单、双手拍球、投球、运球、传球等,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后来,教师发现有个别幼儿不仅能双手同时拍两球,还能玩点花式。为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和吸引幼儿的兴趣,教师提醒幼儿,想一想,球除了以上几种玩以外,还可以如何利用在何物上玩呢?于是,在教师利用各种各样的

体育器械设计闯关活动,如一边拍球一边通过平衡木;一边骑车一边运球等等,孩子们纷纷欲试,当新的兴趣点又出现时,孩子是兴奋、是喜悦的,更加激发了幼儿对体能活动兴趣的维持,进一步达到锻炼的目的。

二、因人而异,注重个体观察

不同年龄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取向和活动能力,因此教师要通过观察,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引导手段,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容易出现使用统一教育方式面对全班孩子。如果对所有的幼儿提出一种要求,能力强的幼儿感到吃不饱,提不起兴趣;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不敢吃,丧失了信心,这都将影响幼儿的发展。例如脚踏车练习,刚开始老师给全部孩子提供有扶手的,部分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上手并觉得没有难度。通过观察后教师同时提供了没有扶手的脚踏车来增加难度,能力强的孩子较喜欢挑战没扶手的同时又照顾了能力较弱的孩子。因此,教师应该在观察后的要求上要因人而异,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教学设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选取适合自己的器械进行锻炼,让幼儿通过自己努力后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又如在中班“轮胎叠叠高”活动中,为了发展幼儿从高往跳下的能力,一开始教师将几个叠叠高的高度统一,游戏开始后教师观察发现有部分的孩子不太敢往下跳甚至往后面躲,于是马上进行了教学策略的调整,将游戏教学中叠叠高改成了好几种不同的高度,让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高度进行练习,熟练后再选择新的一个高度去练习。教师在体能活动的观察中,要注意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只有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对发展水平、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让每一个孩子

对体育活动充满好奇,才能激发孩子对体能游戏的更大兴趣。我们认为:通过游戏,只要每个孩子的体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也就达到了体能游戏教学的目的了。

三、位置合适,进行综合观察

在体能游戏教学中,每个班的活动场地是相对独立的,各项活动内容也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各班各项活动内容自成一体。当幼儿活跃在各个区域时,教师的责任非常大,不仅要考虑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关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乐在其中,并在玩乐中达到体能锻炼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摄像机”,既要眼观八方,面向全体,又要注意幼儿的个别表现,进行综合、全面的观察。因此,选择适当的位置观察幼儿显然很重要,每位幼儿均应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

体能活动是幼儿户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体能活动中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一种适应个人需要、发展自我、锻炼自我的方法,班级保教人员在幼儿进行体能活动的过程中做好全方位的观察,以便提供适当的帮助和调整。那么如何能够做好全方位的观察呢?就以我园晨间活动为例,全园分八个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了不同的闯关内容,每次组织活动的时候,班级保教人员全体到位。班主任事先根据闯关的难易程度,确定班级工作人员的分工站位、负责的区域等等,保证在活动过程能观察到每一位幼儿,通过观察幼儿闯关的情况,对闯关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当的帮助与支持。

四、及时记录,实施有效观察

教师对体能游戏的观察记录是为了更好的评价、提升幼儿能力,帮助教师实施引导教育,所以教师在进行观察记录时,一定要记录有用的信息,并不能笼统、随意的进行记录。

《纲要》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教师记录的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方便进行。

1、用表格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

为了帮助全面细致地观察孩子,准确分析孩子的发展状况,教师可利用观察表作即时记录。表格的呈现方式可根据需要设计,内容包括“观察内容及时间”和“观察记录”, 常采用符号作标志,根据预设的观察任务设计表格进行记录,这样的观察能真正地“看到”很多平时被自己忽略的细节,有些孩子的闪光点就藏在不起眼的小事情里面。

除了记录观察幼儿即时的上课表现,我们更注重长期观察的对比记录,并通过教育教学效果对比,随时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目标的调整。

2、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进行观察记录。

单张照片或系列照片,虽然受限于拍摄者的选择性,但可以让观察者重复检视,优越于直接观察。另外,还可以用录音或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录音、视频全面直接再现幼儿行为的全过程,将行为分析的更加详细。

如我园的张老师在中班组织的《投篮》活动中,通过录像发现莫正毅小朋友的运球手法非常纯熟,于是把他推荐到我园的篮球队。经过专项训练,莫正毅小朋友的球技大有进步。在2016年全国幼儿篮球比赛东莞赛区赛事中,莫正毅小朋友外线3分球屡屡得手,我园篮球队以27:15的成绩获得三人实战赛冠军,实在是功不可没。

通过相片、录像回看,还可以及时发现某些问题。如我园的陈老师在大班组织的一次《跳房子》趣味闯关活动中,把其中一轮的闯关活动用手机进行了录像。课后,在观看录像时,发现一名幼儿总是用左脚来跳。通过了解,原来该小朋友在前一天因为调皮扭伤了右脚,因害怕被责而不敢告诉家长。发现问题后教师立即与家长进行沟通,该小朋友的脚伤得到了及时的处理。

3、用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

文字描述是对幼儿游戏中的自然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用文字进行记录,并找到相对应的策略。文字描述记录重在现象和人的行为记录,应客观记录幼儿所说的话,保留原始对话的情趣,记录要客观准确,从中获得对幼儿个体或群体的认识。

我园教师能养成用文字描述的记录习惯,并通过阅读相关的理论专著、报刊杂志、上网搜集资料等方式,提升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撰写相关论文,多篇论文获奖,其中袁园长撰写的《浅析幼儿园开展趣味体能游戏活动中观察的重要性》在2015中国幼儿教育学会论文大赛中获二等奖。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观察、积累,明确教师要以什么方式介入幼儿的活动,才是真正有效率的。在幼儿体能游戏教学中,教师要作为一个主动的观察者,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进行全面、综合的观察并及时记录,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与指导,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与条件,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运用自己获得的技能与经验参加活动,参加锻炼,从而达到体能教学的目标,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谈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J].教育网,2004-5-25 [2]张莹.《幼儿期体能练习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体能大学,2011-6-2:

11.游戏该如何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篇十一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准备事项中的应用

跟其他的教学课程存在差异,体育课程的教学在开始的时候,教师会组织一些准备事项,其重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更加顺利地进行体育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通过一个或者是两个积极健康的体育游戏使学生先进行热身运动,进而奠定体育课的基础。在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仅仅是要求学生慢跑以及做一些徒手操练习,如此单调和枯燥的体育课准备事项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初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常常借助一部分新鲜、独特的体育游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像接力跑练习、往返跑练习、老鹰抓小鸡等,并且教师根据初中女生的生理特点,能够通过一部分活动量较小的体育游戏,像是跳绳和踢毽子等,从而使体育课准备事项做得更好,推动接下来的体育课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体育技能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为此,常常是练习形式比较单一,以及有着相应的困难。由于学生的恐惧心理,以及不喜欢单调乏味的练习方式,因此常常失去学习的兴趣。为此,在初中体育技能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使之前单调乏味的练习方式得以转变。例如,中长跑的训练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坚持品质、意志)与身体素质(心肺功能),然而单调乏味的要求学生一直不停地围着操场来回地跑,学生会感觉毫无兴趣,并且也比较容易感到疲倦。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混合接力跑、占领高地等体育游戏的形式,以使学生在跑步的过程感受到趣味性,如此不但使学生锻炼了身体,而且也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三、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结束时的应用

在学生完成一些体育运动后,常常感受较累,为了恢复学生的体力,让学生从运动状态向平静状态快速地恢复,放松学生的身体,在这个时候应用体育游戏常常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选用体育游戏上,应当注重趣味性和放松性,从而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获得充分的放松,幽默和生动的体育游戏内容能够让学生处在一种尽情享受的状态当中,从而有效地缓解疲劳。教师能够借助体育智力游戏或者是舞蹈动作方面的游戏创设一种适宜的教学气氛,以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心情中结束一节体育课。除此之外,教师能够总结这一节体育课,表扬和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且激励在体育课上失败的学生或者小组,进而增强学生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之下,人们日益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传统意义上的初中体育教学因为缺少趣味性,所以亟须进行改进和完善,而借助体育游戏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处,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快乐和有趣,从而大大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生理和心理锻炼。

参考文献:

[1]傅文伟.落实“身”“心”双赢的农村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上一篇:初三上期中质量分析会下一篇:五年级英语教师期末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