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

2024-06-16

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通用9篇)

1.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 篇一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将于近期公布,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也会相继公布,今年的职位会有如何变化,届时河南华图会第一时间进行职位分析,河南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最及时最专业的考试动态及资料信息,敬请关注河南华图网。以下为河南华图为大家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申论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雕饰风头

一篇好的申论文章离不开一个漂亮的开头,所谓开头就要开的精彩,能够一眼抓住阅卷人的眼球,吸引阅卷人继续阅读下去,最后给自己一个高分。什么样的开头才算的上是好的开头呢?能够把握准申论材料特定事实,能够提出正确鲜明观点的开头就是好的申论文章的开头。

申论文章开头的书写有多种书写方法,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求能够在明显的位置提出文章的论点,没有一个论点的开头不是好的开头。常见的申论文章的开头方法是叙开式,也即以叙述开头,引出论点,通常情况下,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建议考生对材料中体现的问题进行概括提炼,作为一个叙述引出文章的论点。例如以下的两个开头:开头一:

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生产基地,承担着国家能源供应,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然而,近年来我省的煤炭行业状况令人堪忧:格局多、小、散、乱;资源浪费严重;矿难频发;腐败滋生。这些问题无一不想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碍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使我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和沉重的资源环境与生命代价。

开头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中华民族之所以在数次的朝代更替中传承下来,就是因为它的文化得到了传承。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所接触的更多的是流行文化,而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进而对传统和古典文化有了舍弃和漠视的现象。崇尚流行文化漠视传统文化不仅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我们应认清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产业大放异彩。

在开头一中,作者对材料中体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概括,通过对问题的概括论证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开头也就戛然而止了,没有任何的观点提出。这样的开头就算不得好的开头,因为没有让阅卷人在风头上看到作者的思维。

在开头二中,作者同样对材料中体现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开头一不同的是,在这个开头中,作者明确的在概括问题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论点,虽然这个论点是错的,和文章的特定事实不符。但这样的一个开头格式是非常不错的。

考生在书写开头的时候,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提醒考生最好能在开头提出论点,以此来展现申论文章的风头。

2.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 篇二

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各种产品生产投入来源和去向的一种棋盘式表格它能够反映国民经济中各部门、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与间接联系, 以及各部门、各产业生产与分配使用、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关系。

研究投入产出表可以了解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对于产业的深入了解和产业优化升级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投入产出表的研究, 王宇鹏通过对1987-2005年的五张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 得出“三次产业均增加了对第二次产业的中间消耗、减小了对第一产业的中间消耗”的结论。而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通过对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得出“重工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高于轻工业和高技术产业部门”等结论。

虽然我国学者对于投入产出表的研究甚多, 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对整体产业的研究, 而对于某一产业的研究还不够多, 因此有必要对某些产业单独拿出来研究, 以得出相关该产业的细微结论, 从而考察该产业的特点以及该产业对社会的贡献等。

我国至今已有的1987、1990、1992、1995、1997、2000、2002、2007几张投入产出表, 本文选择1987、1992、1997、2002、2007这五张每隔五年的投入产出表作为数据源, 以直接消耗系数等作为研究手段, 研究了作为重要的第二产业——建筑业的特点以及建筑业和三次产业的关系变化趋势, 从而得出建筑业经历了由衰到盛的过程, 而现在处在盛的边缘, 即将走向衰退阶段。

二、建筑业与三次产业关系变动

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j产品时对i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它的表达式可写成 (1) 式:

(其中xij表示i产业生产单位产品需要j产业为其投入x单位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xj表示j产业的总产出)

直接消耗系数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即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的强弱, 并为构造投入产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参数。因此利用直接消耗系数, 就可以考察从1987年到2007年建筑业对于各产业的贡献变动。

2、建筑业与各产业关系变动

由于每年统计的产业项目不同, 并且产业项目繁多, 因此将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归分到三次产业中去, 直接通过三次产业对于建筑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以及结果比较来考察三次产业对于建筑业的依赖程度。

三次产业对于建筑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以及其所占比例如表一所示:

根据表一可以看出, 在2002年之前, 建筑业对各产业提供的中间投入逐渐增多, 即是建筑业对于三次产业的贡献在这几年中呈上升趋势, 但是过了2002年之后, 其贡献明显下降;第一产业对于建筑业的依赖程度从变化趋势上来说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 从量上来说依赖程度很小;第二产业对于建筑业的依赖程度在2002年之前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2002之后却出现大的增长;第三产业对于建筑业的依赖程度在2002年之前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在2002年之后却出现大的下降。

通过数据分析, 可以看出建筑业对于三次产业的贡献依次增大,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对于第一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小, 对于第二产业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对于第三产业则和第二产业相反;总的来看, 建筑业对于各产业的贡献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三、建筑业对社会的总贡献变动

前面研究了各个产业对于建筑业的依赖程度, 而要全面研究建筑业, 还应该考察其对于社会的总贡献的变动, 本文采用以下几个参数研究: (1) 表示k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得比重; (2) 表示k产业产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重; (3) 表示k产业提供的中间产品在全部中间产品中的比重。

采用以上一个参数可以全面的描述建筑业对于社会的总贡献, 结果见表二:

从表二可以看出, 不管是用哪个参数来衡量建筑业对于社会的总贡献, 其贡献都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先增大后减小, 特别是近年来减小较为明显;而从量上来说, 建筑业提供的中间产品在全部中间产品的比重是很小的, 但是其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总产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了, 虽然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目前并没有明显下降。

四、结论

通过二、三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建筑业经历了一个由衰到盛的过程, 虽然现在建筑业还处在较为盛的阶段, 但是已可以看出其运动趋势, 它在逐渐的走向衰, 因此它具备夕阳产业的特征。对于夕阳产业, 国家应该引导其逐渐衰退, 避免快速衰退对于其他产业以及社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2、建筑业对于其他各产业的贡献较小, 并且也在逐渐的变得更小。

3、建筑业虽然已有衰退趋势, 但是其现在对于社会的贡献依然不容忽视, 所以, 我国应该更加重视建筑业, 让其在衰退之前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智君.产业经济学[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2]、王宇鹏.中国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变动研究[J].统计研究, 2010, (7) :73-77

3.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 篇三

摘要:随着1978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开始挣脱纯计划经济的桎梏,其发展速度犹如脱缰野马,一发而不可收拾,创造了令全世界侧目、属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消费、资本形成、出口从需求方面共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推动力。为了准确剖析这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及其方式,我们要做的是正确评估“三驾马车”各自对经济的拉动力大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大需求的贡献数据是基于支出法核算恒等式,以进出口作为一项,其结果高估了消费和资本形成的作用,低估了出口的作用。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三大需求的拉动作用做了重新估计,从而能更好地评价三大需求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国民经济;三大需求;贡献率

1.背景简介

1.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打568845.2亿元,是1978年的156倍之多(按当年价格计算)。经测算,1978年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8%。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然而,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开始呈现疲软趋势。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局,有必要对国名经济的增长的各个“作用力”的拉动作用大小及拉动的方式做一个全面的剖析,方能对症下药,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关于消费、投资、净出口的传统“三驾马车”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已有详细的测算结果。然而,净出口是出口减去进口,其拉动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大多数年份只占总国内生产总值非常少的比例,平均值只有1.56%。但是,历史经验和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与贸易规模的扩大有显著地正相关性,出口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不衰的重要推手。显然,基于支出法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的净出口贡献率已不能准确反映对外贸易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如果把净出口贡献率作为出口对GDP的拉动力会导致极大地低估出口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同时,由于理论上消费贡献率、资本形成贡献率、净出口贡献率三者之和应为100%,对出口拉动力的错误估计从而也会导致对另外两匹马消费和资本形成拉动作用的错误估计,从而影响对整个经济发展结构和发展趋势的错误估计。然而,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测算出来的结果却不存在这一问题,而且能够反映对代表国内工业产能的国内产品的需求所组成的“三驾马车”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而对三大需求大拉动力做出正确评估。

1.2关于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的特点是能够用来分析实际中的经济问题。它是从数量层面上,详细地阐述一个经济实体的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方法。这个经济实体可以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小到一个省、市或企业部门的经济。

为了能准确衡量由国内最终产品组成的三大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们需要遵照一定的假设,即假设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是非竞争的或互补的,对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中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按比例拆分,分别得到各部门的国内中间使用和进口中间使用,国内最终使用和进口最终使用,从而得到我们需要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2.结果分析

2.1测算结果概述

下面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编制我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1987、1990、1992、1995、1997、2000、2002、2005、2007、2010历年的三大需求对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并描绘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过程。

1987—2010年“三驾马车”增加值及贡献率的测算结果如表所示。其中,我们用增加值法测算的198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46594亿元,而到了2010年,我们测算的结果是39933358亿元,是1987年的348倍之多。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看历年GDP变化,我国GDP总量呈现不间断稳定的增长趋势,而其组成部分—消费、资本形成、出口的“三驾马车”,亦是呈现稳健持续的增长态势。

再看表中的贡献率指标。理论上其三者之和应该是100%(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消费、资本形成、出口各自的贡献率只表示它们各自的增加值在当年增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因而,一种需求的贡献率下降或上升只是代表三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与当年经济总量的增减无关。大体看来,消费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资本形成的贡献率则大体呈现先降再升的走势;最后,出口的贡献率表现出持续上升而在最近略有波动的情况。

2.2动态分析

如图所示即是1987—2010我国GDP的走势及其名义增长率变化情况。其中黑色实线为根据我们测算的几个数据点(模拟的我国1987—2010GDP的走势图,而灰色柱状图是当年的GDP名义增长率。可以看到,我国的GDP总量确实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且总体来讲,都保持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增长速度。其中增长最快的三年是1992,1995和2005年。

关于90、92两年的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可能是改革红利初步显现的结果。在1985到1992年间,我国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步摸索阶段,提出了很多之前“闻所未闻”的改革政策。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比较久,这些初步的改革措施能很大地释放我国的经济潜力,导致这几年国民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

1995年相较于1992年的GDP名义增长率高达到了不可思议的974%,是个增长率中最高的,另其他年份不能望其项背。其实在这几年里,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我国加快了深化改革的步伐,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很多大事。首先,在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决定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而后又决定进行分税制改革。这些改革相比之前的更加彻底和深入,再度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加快开放的引擎和动力。

3.结论

1987—2010年,我国的GDP和“三驾马车”各自拉动的增加值均表现出平稳持续的增长态势,其中尤以1995和2005年最为显著。结合相关年份的进出口总额数据,我们认为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和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是其背后的成因;在“三驾马车”各自拉动的增加值的贡献率层面,消费、资本形成、出口三者的贡献率虽然在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变化趋势,但总体上保持着消费大于资本形成大于出口的关系,是由三者的各自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众所出的地位决定的。(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尹敬东,《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需求解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 年第10 期。

[2]沈利生、吴振宇:《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年第4期。

4.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 篇四

根据《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第一部分第一条规定“报考人民警察岗位单侧裸眼视力低于4.8,不合格(国家安全机关专业技术职位除外)”。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职位,以及外交、海关、海事等部门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录用公务员比照该条规定。

近视考生做近视手术可以通过视力体检

如果是警察是很多考生的梦想,那么戴在鼻子上沉重的眼镜就是他们的拦路虎。北京茗视光眼科周跃华教授表示,据相关数据分析,大学生中近视率近90%,且仍有增加的趋势。如果因为戴眼镜和心仪的警察岗位失之交臂实在可惜。其实,近视考生完全可以通过近视激光手术矫正视力超过4.8,摘掉眼镜,顺利通过体检。对此,国家招录机关也是认可近视近视手术矫正视力通过体检的。

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等法律法规,国家公务员局将组织实施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和其他相当职级层次公务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二、报考程序

(一)职位查询

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咨询电话等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有关报考政策规定、报名网络技术和考场考务安排等事宜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招考简章》、《报考指南》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bm.scs.gov.cn/kl2023)公布。

报考者对《招考简章》中有关职位的专业、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资格条件有疑问需要咨询时,可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

(二)网上报名

本次招考主要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 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于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并提交报考申请,每次只能选报1个职位。报名时,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资格,涉及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 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招录机关于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5日18: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报考者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2022年10月25日8:00至11月3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22年11月3日18:00以后,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3. 查询报名序号。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2年11月7日8:00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需提供该序号,请务必牢记。

(三)报名确认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2年11月10日0:00至11月15日24: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确认并缴费。逾期未完成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可以直接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手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机构的咨询电话将于2022年11月9日以后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公布。

(四)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名确认成功的报考者,请于2022年11月29日0:00至12月4日15: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如遇问题,请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解决。

三、考试内容、时间和地点

(一)笔试

1. 内容。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考录专题网站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2. 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4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2年12月4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2年12月3日下午 14:00—16:00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城市设置考点。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为减少跨省流动、利于顺利参考,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须将考点选择为本人工作地或者学习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携带准考证和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等参加考试。

3. 成绩查询。笔试阅卷结束后,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各类职位笔试合格分数线,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将予以适当倾斜。

报考者可于2023年1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其中,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其他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二)面试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进入面试的人选,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布。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低于规定面试比例的职位,将面向社会进行调剂。调剂在公共科目考试内容相同(即指报考者应答的是同一类试卷)的职位之间进行,调剂公告、职位等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

招录机关负责面试实施,时间、地点等事项详见招录机关在本部门网站和考录专题网站上发布的面试公告。面试时,报考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所在学校或者单位盖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招录机关有权取消报考者参加面试的资格。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可从考录专题网站下载、打印。

部分招录机关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专业能力测试设置情况和测试内容、分值比重等见《招考简章》或者招录机关发布的面试公告。

面试结束后,招录机关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报考者的面试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其中,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综合成绩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综合成绩按照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的比例合成。

四、体检和考察

招录机关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个别参加面试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低于3:1的职位,报考者面试成绩应当达到其所在面试考官小组使用同一套面试题本面试的所有人员的平均分或者招录机关在面试公告中确定的面试合格分数线,方可进入体检和考察。

招录机关负责体检和考察实施。体检项目和标准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操作手册执行。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职位,有关体检项目和标准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执行。涉及个别职位调整体检有关项目标准的,详见《招考简章》或者招录机关发布的面试公告。

考察工作按照《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有关规定进行。招录机关将采取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审核人事档案(学籍档案)、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本人面谈等方法,了解考察人选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身心健康状况,与招考职位的匹配度等情况,重点考察人选是否符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政治要求。部分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实行差额考察。

根据职位需要,部分招录机关将对报考者有关心理素质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作为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的重要参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将对报考者有关体能情况进行测评,测评项目和标准按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等执行,体能测评不合格的,不得确定为拟录用人员。

五、公示

体检和考察结束后,招录机关根据综合成绩、体检结果和考察情况等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并在本部门网站和考录专题网站上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招录机关名称、拟录用职位、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毕业院校、工作单位等,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六、备案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录用的人员,办理备案手续;对公示期间反映有影响录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备案;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备案,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备案。

七、补充录用

招考期间出现空缺的职位或者招录机关由于新增用人需求需要及时补充人员的职位,将面向社会统一进行补充录用。补充录用公告、职位等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发布。

八、疫情防控

在招考组织实施过程中,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严格采取防疫措施,必要时将对有关工作安排进行适当调整,请广大报考者理解、支持和配合。

特别提醒:

5.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 篇五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都有哪些内容?下面中公小编为考生介绍,方便考生在拿到职位表后,能更深入的“读懂”职位表。

一、部门代码

部门代码用来做什么?部门代码在网上报名时,是必填项,如图(1)。如2017年国考“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的部门代码是902,考生在报考时,比如准确填写。

二、部门名称

部门名称是本招考职位的所属部门,如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部门有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等。在网上报名时,部门名称是考生必选项,如图(1)。

三、用人司局

用人司局是本招考职位的所属司或所属局,如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中央办公厅(部门名称)的秘书局(所属局)。

四、机构性质

机构性质是针对本招考职位的,如国家公务员考试机构性质主要有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等。

五、机构层级

机构层级是指本招考职位所属的机构层级,如本职位是所属中央,或是市(地)级职位。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机构层级有县(区)级及以下、市(地)级、省(副省)级、中央。

六、职位属性

职位属性是针对职位是否具有特殊性而言的。如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属性分为普通职位、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特殊专业职位等。职位属性不同,考试科目也有所不同,除了公共科目,如非通用语职位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特殊专业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也需要进行专业考试等。

6.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 篇六

北京卓博教育讯按照往年惯例,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将在公告公布后发布,预计发布时间为2012年10月份中下旬。通过对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统计分析,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及特色:

一、中央党群机关:一般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部门包括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全国人大机关、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党校等司局用人单位;

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一般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部门包括国土资源部直属系统、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公安部、铁道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能源局等用人单位

三、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分为省级(含副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及以下,其中省级(含副省级)用人机构除特殊职位外都要求就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大专及以上学历都可以报考,部分市(地)级职位限应届毕业生报考。

四、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对学历、工作经历没有硬性要求,同时历年水利局、统计局的部分市(地)级类职位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包括水利部各水域水利委员会等、各省省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各省调查总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监管局等等。

7.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 篇七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业部门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 经济进一步发展, 服物业和商业等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这就是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产出和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一般性规律。20世纪50年代开始, 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到60年代, 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了60% 以上, 就业比重也有了迅速的上升。这期间,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比重也呈现出了稳步上升的态势。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起点低, 我国2008年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在41.8%。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一般在50%-80%之间, 美国更是高达76.9%, 而印度也达到53.7%。中国的服务业比重, 与其他国家的这一比重的差距还在拉大。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 加快发展服务业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经济总量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榜首, 特别是在区域发展、产业集群升级、产业转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厚实的制造业发展, 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条件。加之, 广东省已经明确了今后的战略定位和主要任务, 即建设世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推动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等十大行业发展。鉴于此, 本文根据广东省2007年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对现代服务业进行最终需求分析和产业关联分析。

2 部门划分与数据来源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 主要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 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及经济服务化的结果,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发达程度是衡量一国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008年广东省统计局发出了关于建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核算制度的通知, 初步界定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包括以下九个类别的活动: (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 金融业; (3) 房地产业; (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6) 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 (7) 教育; (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本文以2007年广东省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为数据基础, 按照广东省统计局初步界定的现代服务业的9个类别将原表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导出为1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了考察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传统服务业的关系, 根据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也得到了4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3 最终需求结构分析

最终需求作为经济活动的前提, 影响着产业的扩大或缩小, 并决定着经济活动存在的价值。本文对最终需求结构分析重点从最终需求对总产出的影响和对增加值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

3.1 最终需求对总产出的影响分析

最终需求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 最终需求决定了总产出。下面利用列昂惕夫逆矩阵对各产业的生产诱发额, 生产诱发系数及生产依存度进行分析。

3.1.1 各项最终需求对生产的生产诱发程度分析

生产诱发额, 是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最终需求量增长时, 由产业间的波及效应所激发的全部生产额。其功能在于可以认识经济系统内各最终需求项目对诱发各产业生产的作用力大小。用X代表最终需求对生产的诱发额向量, Y代表最终需求向量。二者可以利用列昂惕夫逆矩阵联系起来。生产诱发系数则是诱发生产额与相应的最终需求额合计之比, 其含义是某项最终使用若增加1单位, 则相应的产出总量将要增加多少单位。

由13部门结果可以看出, 传统服务业的最终消费诱发额最大为43601131.28万元, 其次是工业的36987082.31万元。现代服务业中, 金融的最终消费诱发额最大为14700460.77万元, 其次是房地产业, 为14126921.17万元。说明消费对金融较其他现代服务业的推动作用大。房地产业的资本形成诱发额最大, 为6341344.01万元。其次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2246801.53万元。可见, 投资对房地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大。金融的总输出诱发额较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大, 为12545930.93万元, 说明了输出对金融的影响较大。

由4部门结果可以看出, 现代服务业的最终消费需求诱发额在所有产业及三种使用结构中都是最大, 为70004529.81万元, 说明消费对现代服务业的推动作用较强。工业的最终需求诱发额最大, 为685020315.06万元, 远大于其他部门, 这与广东工业大省的事实相符。现代服务业的最终需求诱发额排在第二位, 为120908137.30万元, 大于传统服务业的最终需求诱发额99791967.88万元。这说明了近年来广东省加快经济转型, 用现代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从广东省2007年13部门最终使用生产诱发系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工业的最终诱发系数最大, 约为0.94, 远大于其他产业部门, 其次是传统服务业的0.137。而在现代服务业中, 金融的最终诱发系数最大约为0.04, 其次是房地产业的0.036和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的0.026。可见, 在广东省现代服务业之中金融受最终需求的推动作用最强。

而从广东省2007年5部门最终使用生产诱发系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合并后的现代服务业最终需求诱发系数约为0.26, 大于传统服务业的0.21, 说明现代服务业受最终需求的推动较传统服务业的大。

3.1.2 生产依存度分析

某产业最终需求个项目的依存度, 是指该项目的生产诱发额与该产业所有最终需求项目生产诱发额的合计之比。利用生产诱发额可对某一产业最终需求的各项目进行最终需求依存度分析。生产依存度可以告诉我们某一产业对最终需求的各项目依赖程度。一般地, 将生产对某项最终需求的依赖度大于50%的产业成为依赖型产业。

13部门最终使用生产依存度结果显示, 教育 (0.99) 、卫生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 (0.95) 、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90) 属于强消费依赖型产业, 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 (0.67) 、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65) 、房地产业 (0.53) 和金融业 (0.50) 具有属于相对较弱的消费依赖型产业, 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62) 则属于输出依赖型产业。

5部门最终使用生产依存度结果显示, 广东省的工业属于输出依赖型的, 建筑业属于投资依赖型的, 而现代服务业则是属于消费依赖型的, 传统服务业的最终消费依存度和总输出依存度较高, 但是均不超过50%, 说明现代服务业受消费的影响更大,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必将推动现代服务业更快地向前发展。

3.2 最终需求对增加值的影响分析

最终需求结构影响总产出, 总产出结构又会影响增加值, 利用增加值系数可对各产业的增加值诱发额和增加值诱发系数进行分析。

3.2.1 增加值诱发额分析

增加值诱发额等于各项最终需求通过各项最终需求生产诱发额诱发出的各项增加值。

从13部门的最终使用增加值诱发额结果可以看出, 在现代服务业中, 房地产业的增加值诱发额最大, 为21414699.47万元, 其次是金融业为17982186.49万元 。由5部门最终使用增加值诱发额表可以看出, 工业的增加值诱发额最大, 为442835527.18万元, 远远超过其他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诱发额为87843296.63万元, 超过传统服务业的增加值诱发额69188048.78万元。

3.2.2 增加值诱发系数分析

增加值诱发系数是诱发增加值与相应的最终需求额合计之比, 其含义是某项最终使用若增加一个单位, 则相应的增加值将要增加多少单位。

从2007年13部门最终使用增加值诱发系数结果可以看出, 工业的最终需求增加值诱发系数最大, 为0.20673757993, 在现代服务业之中, 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增加值诱发系数较大, 分别为0.029408969444和0.024695073297。从2007年5部门最终使用增加值诱发系数结果可以看出, 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诱发系数仅次于工业的增加值诱发系数, 但高于传统服务业的诱发系数。

由以上分析可知, 广东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选择中, 应该优先发展房地产业和金融业。

4 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所谓结构分析就是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的特征及比例关系。

4.1 产业关联分析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 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这种技术经济联系称为产业关联。其实质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依据供给和需求所维系的关系不同, 可将产业间的关联方式划分为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当甲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需要吸收乙产业的产出时, 对于乙产业来说, 它与甲产业的关系便是前向关联关系。通常用中间产品需求系数作为衡量前向关联效果的指标。某产业的中间产品需求系数等于该产业产品投入中间使用的总量与总产出的比值。丙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向乙产业提供了产出, 则对于乙产业来说, 它与丙产业的关系便是后向关联关系。中间产品投入系数是衡量后向关联关系的指标。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系数等于生产该产业产品需投入的各产业产品的总量与总投入的比值。

由广东省2007年13部门中间产品需求系数和中间产品投入系数结果可以看出, 工业的中间产品需求系数和中间产品投入系数都较大, 说明广东省工业属于中间投入型制造业;而建筑业的中间产品需求系数较小而中间产品投入系数较大, 说明建筑业属于最终需求型制造业。在现代服务业中, 金融业和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的中间产品需求系数较大而中间产品投入系数较小, 说明金融业和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

由广东省2007年5部门中间产品需求系数和中间产品投入系数结果可以看出, 现代服务业的中间产品需求系数较大而中间产品投入系数较小, 说明了广东省的现代服务业为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

4.2 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通常, 在产业结构系统中, 某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一变化, 都将通过产业间的关联关系而对其他产业发生波及效应。把某产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作用叫做感应度。而把影响其他产业的波及作用称为影响力。由此, 丹麦经济学家拉斯姆森提出了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也称为推动系数, 影响力系数也称为带动系数。

其中:

第i部门的感应度系数

undefined

第j部门的感应度系数

undefined (j=1, 2, …, n)

式中, bij第j部门生产1单位最终产品完全需要的第i部门产品的数量。

感应度系数描述了n个产业各生产1单位最终产品时产业i所进行的完全投入是否高于所有产业平均的完全投入。推动系数大于1的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大, 且系数越高推动作用越大。影响力系数描述了一产业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所诱发的n各产业的完全投入是否高于社会平均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所诱发的n个产业的完全投入量。系数大于1的产业对各产业生产的完全诱发大, 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从广东省2007年13部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结果可以看出, 工业的工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较大, 说明工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和带动作用都很强, 工业属于中间投入型制造业。而在现代服务业中,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及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事业和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 说明这四部门对经济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且受经济发展波动的影响较大, 即当经济繁荣时, 这四部门的经济增长速度大于GDP的增长速度, 而当经济衰退时, 这四部门也将衰退的更快。它们都属于最终需求型制造业。

从广东省2007年5部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结果可以看出, 合并后的现代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 而传统服务业的钢应度系数小于1, 说明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大, 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已经超过传统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

5 结论及建议

(1) 无论从生产诱发额表还是从生产诱发系数表来看, 最终消费支出对现代服务业的诱发带动程度都较高。在现代服务业中, 消费支出对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生产诱发程度较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消费依存度较高, 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对输出的依赖程度较高。广东要把现代服务业放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的位置, 就要不断改善收入分配结构, 提高人们收入, 合理引导消费, 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2) 最终消费通过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诱发出的增加值, 最大的是现代服务业, 其次是传统服务业和工业。其中, 在现代服务业中, 房地产业的最终消费增加值额最大, 其次是金融业。资本形成通过资本形成生产诱发额诱发出的增加值, 现代服务业的大于传统服务业的。随着广东省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份额必将大幅度的提高。广东省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力度也要加大。

(3) 鉴于对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分析, 广东省应该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等, 以充分发挥这些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要继续保持工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和技术基础。

摘要:基于广东省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 对广东省现代服务业, 进行了分析。首先, 从最终需求对总产出和增加值两个方面对最终需求结构进行了分析。再从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 通过对广东省数据分析, 对广东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广东省,现代服务业,投入产出

参考文献

[1]王玉潜, 袁建文, 李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与方法[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40-90.

[2]王军虎.对我国现代服务业投入产出分析的思考[J].山西:生产力研究, 2008, (11) .

8.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 篇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在28日举行的基金委七届一次全委会上表示,科学基金将继续以70%以上的经费支持学科覆盖广泛的项目类型,鼓励自由探索,为创新驱动发展夯实科学根基。同时鼎力扶植创新人才,拓展开放合作,增强中国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杨卫指出,我国基础研究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阶段,科学基金要放眼世界,在全球创新网络重构、科技版图再造过程中,引导我国科学家坚定创新自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争取若干领域早日成为国际“领跑者”。

据介绍,2012年基金委共受理来自全国2188个依托单位提交的17.7万余份各类申请,择优资助1420个依托单位的各类项目38411项,完成236.56亿元的资助计划。同时科学基金评审系统进一步完善,聘任了1693位专家组成第十四届专家评审组。

9.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 篇九

董书礼/刘彦

(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8)

本文发表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一期

摘要:加入WTO 我国的科技发展也将受到WTO 一揽子多边协议的约束和限制,不仅要求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也对我国的科技投入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科技投入的基本方向应是以基础性、公益性和共性技术为主,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关键词:WTO/科技投入

一、有关协议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技投入的影响

1.《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要求我国现行的科技计划与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认为,政府对产业R&D 活动的过高补贴会对国际贸易和自由竞争构成一定威胁,为此该协议对WTO 成员国产业R&D 活动的补贴范围、水平和合法成本进行了详细规定,这将成为我国制定和修改科技投入政策的直接依据。按照《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的规定,政府对基础性研究的补贴不在限制之列,对产业研究的补贴比例为不超过75%,对前竞争开发活动的补贴比例不超过为50%。其中,产业研究是指旨在发现新知识的有计划的探索或关键性的调查研究,这些新知识有助于开发新产品或有利于现有产品产品、工艺和服务重大改进。前竞争开发活动是指将产业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新的、改良的或改进的产品、工艺或服务开发所需的计划、蓝图或设计,以及首次非商业目的的原型与初步展示和试验方案的活动。我国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由一系列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以及以资金支持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计划所组成的复杂体系。总的来看,我国现行的科技计划和政策基本适应wto 规则的要求,但由于近年来为了解决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一些计划与政策的支持重点有所前移,包括了部分成果转化、市场导入以及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的内容,需要做相应调整。具体参见分报告二《WTO 规则对我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影响研究》。

2.《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要求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由技术跟踪转向原始性创新。根据该协议,WTO 成员国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将执行最惠国待遇原则,并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民待遇扩大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135个成员国,同时还对协议规则的实施也做了明确的规定。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将其在技术原创方面的自然垄断地位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市场垄断能力进一步提高。据调查,到1997年,美国拥有生物工程领域世界专利的59%,欧洲拥有19%,日本拥有17%,其他国家仅拥有5%;在药物生产领域,美国拥有51%的专利,欧洲拥有33%,日本拥有12%,其他国家仅拥有4%;在人类DNA 排序方面,美国拥有40%的专利,欧洲拥有24%,日本拥有33%,其他国家仅拥有3%。同时,为抢占中国市场,外国企业在发明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近五年来,国外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一直高于国内申请量,在高新技术领域尤为明显。1997~1999年,我国受理的航空航天、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电子和通讯设备以及医药制造业等高技术领域中,国外发明专利申请占76%,而国内仅占23%左右。在其他高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外所占的比例也大体相当。这使我国的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发达国家的专利制约,会出现有些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一生产就侵权的不利情形。因此,我国科技发展必须加速实现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切实提高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3.《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使得加快实施标准战略成为当务之急。《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该协议的制订降低或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国际贸易发展。但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日、欧盟等国凭借其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任意提高其技术,并制定复杂、繁琐的合格评定程序,使得技术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非关税壁垒形势,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限制作用。由于技术壁垒具有合理性、复杂性、隐蔽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非关税壁垒形式。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几乎大多数种类的出口产品都面临着主要由发达国家在贸易技术壁垒方面设置的限制,每年对我国出口现实与潜在的影响将超过450亿美元,占年出口总额的25%以上,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为削弱。而技术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较低则是造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我国的许多技术标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成为扩大出口的障碍;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不够完善和统一,技术手段落后,很难起到合理、有效保护民族产业的目的,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既符合WTO 规则又能有效、合理保护我国产业与市场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4.《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使得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受到挑战。在加入WTO 议定书中,我国政府已经承诺自加入时起,完全遵守《投资措施协议》,取消并停止执行外汇和贸易平衡、当地含量、出口实绩要求,不强制执行含有这类要求的合同条款。我国确保进口许可证、配额、关税配额的分配,或者其他准许进口的方式,进口或者投资的权利等,不以中央或者地方政府设定的出口实绩要求为条件,不考虑是否有同类产品国内提供者存在,不以诸如当地含量、提供补偿、技术转让等或者在中国进行研究与开发为条件。在生产原料和货物的采购,以及为了在国内市场或者为了出口生产、推销或者销售其自产产品的条件方面,给予外商投资企业与其他企业同等待遇。这就使得我国长期奉行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受到挑战。重视基础研究,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领域的科技投入,将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二、加入WTO 后我国科技投入的原则和方向

通过分析,无论是WTO 规则还是公共财政,均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政府不应过多干预经济的发展,而应致力于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努力为全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的、适合经济发展的环境。对于科技投入来讲,政府应该侧重于那些企业不愿或无力投入的基础性,公共性领域,着力为全社会的科技进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此,我国政府的科技投入方向是:重点支持具有基础性、公共性特点的研究开发活动;改变对企业开发活动的支持方式,由直接支持改为间接支持,着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改变对个别企业的专向支持,加大对面向公众的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开发活动的投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需要说明的是,《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只有对禁止性补贴(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才是明文禁止的,对于可申述补贴,只有在其他国家认为该项补贴对其产业伤害时,才能向世贸争端解决机构提出申诉,并通过磋商、协调解决。因此,不宜过于强调相关规则对我国科技计划与政策的限制,束缚自己的手脚。另外,我国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wto 的,还可以享受5~8年的过渡期。

因此,对我国科技计划和政策进行调整的总的原则应该是:从我国科技投入的现状出发,在满足经济发展对科技需求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科技投入以基础性、公益性和共性技术为主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地积极调整,逐步适应公共财政和有关世贸规则对我国科技投入的要求。

三、政策建议

1.加快研究对现有科技计划的调整方案。首先,对于与WTO 协议不发生冲突的,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特点的研究开发活动,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基础性工作及社会公益性研究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及科技普及等计划,继续加大政府投入的支持力度;对于高技术发展计划(863)、科技攻关计划等,在不超过规定政府补贴比例的情况下,继续实施。其次,对于受到协议严格限制的有关计划如新产品计划,有必要争取在过渡期内认真研究整体调整或转移的策略方法;最后,对于与协议发生不同程度冲突的有关计划,如星火、火炬、成果推广、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产业化计划,应按照协议规则进行必要的计划结构调整或内容修改,或逐步降低政府投入,获取消对企业的直接项目支持等。

2.在WTO 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科技计划的投入力度。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等7部委《2000年全国R&D 资源清查主要数据统计公报》,我国2000年R&D 经费总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比上年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也低于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我国科技计划中政府投入经费的比重也较低。1999年,863计划经费中政府投入的比重占39%,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为27.7%;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为8.6%,火炬计划为1.8%,星火计划为1.2%,科技兴贸计划为3.0%(2001年)。与WTO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企业竞争前研究开发活动补贴比例不超过50%的规定相比,提高我国科技计划中政府投入经费的比重尚有较大的空间。建议在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内容,减少近市场开发活动的基础上,提高国家科技计划中政府投入经费的比重,特别是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投入比重。

3.调整政府资助产业技术开发的方向和方式,重点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活动。根据WTO 协议限定政府投入主要支持产业研究和前竞争开发活动的制度要求,应加大对企业不愿投资的、风险高而回收期长,经济效益低而社会效益大、外部性特征明显的产业研究和前竞争开发开发活动的支持,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确保基础研究为R&D 以及产业发展提供储备。同时,还应积极制定产业技术发展战略,重点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此外,还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 后的过渡期,加大对农业、金融以及保险等受到冲击较大行业的投入,迅速提高这些弱势产业的竞争能力。

4.加大对技术创新环境建设的投入,将政府的主要职能从直接支持企业转向为企业创建技术创新环境上。我国目前政策支持的主要对象是高新技术企业,然后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再次是中小企业,而园区和中介机构排在最后,这与发达国家重点支持中介机构和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有所不同。政府应从直接干预和参与企业研发投入过渡到,引导科技资源配置和创建技术创新环境上。当前国家技术创新环境建设的重点:一是加快我国以孵化高技术中小企业为目的的科技园等孵化器的建设,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三是加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行业技术服务和共性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四是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五是积极培育和引导风险资本市场的建立,拓宽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六是密切官产学研,建立技术开发联合体,对产业共性技术进行联合开发,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5.实施积极的专利战略。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品自主产权比例较低,仿造较多的现实,建议尽快研究专利战略与对策,在主要产业组织企业知识产权侵权可能性调查,建立专项补助资金,对在制产品急需购买国外专利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这是因为,根据WTO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规定,专门用于企业研究活动的咨询和等效服务的费用,包括外购研究成果、技术知识、专利等费用,视为不可诉补贴,允许国家予以补贴。

6.加强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日益突出。据美国商务部的报告,受技术壁垒影响的出口产品价值占世界贸易额的25%,我国产品出口正面临国外技术壁垒日益严重的限制。据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联合组织的一项调查,我国60%的出口企业近几年遇到国外技术壁垒。技术性贸易措施既是保护国家经济利益与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支持民族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建设不仅是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问题,更重要的是技术的直接支撑。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就难以真正建立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当前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工作重点包括:加强高新技术领域技术标准的研究;加快重点技术领域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使之尽快与国际接轨;利用各种政策手段鼓励合乎标准的研发厂商,确保某一领域标准的最终确立;在重点技术领域建立一批国际相互认证的国家标准认证机构;制定《重点监控进口高技术产品目录》,建立技术壁垒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国外技术壁垒信息中心和快速通报网络。

7.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吸引和留住人才。我国加入WTO 后,新一轮竞争的重点将是人才竞争。其原因一是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增长减速使中国成为全球投资热点,急需大量本地人才;二是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重点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中国本地的技术人员需求加大;三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从生产本地化转向研究与开发本地化,不仅在中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甚至建立培训机构。由于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它们对中国人才的争夺,将使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与此同时,我国则面临着,既缺乏既缺乏作为学科带头人的研究骨干型科技人才又缺乏善于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的经营人才,尤其是尖子人才的现状。因此,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是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同时要重视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补贴与反补贴协议》,WTO 法律咨询网

作者简介:董书礼,男,29岁,石油大学工学博士,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和区域发展研究部,助研。主要研究方向:产业技术经济,国际技术贸易等。联系方式:北京3814信箱,100038.电话:010-68132559.刘彦,女,49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和区域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技术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产业技术等。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WTO Agreement to China Finance Scienceand Technology Input

Dong Shuli/Liu Yan

(National Reearch 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100038)

Abstract:After China joining WTO,ou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ould be affectedby the series of agreements of WTO.Ou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will changed.TheseWTO agreements require the aim of ou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put should be thosebasic,commonweal research and providing an well environment to make the enterpriseas the main role of technical innovation.Key Words :WTO,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put

--------------------

上一篇:读《神秘岛》有感范文下一篇: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