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精选8篇)
1.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 篇一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整合
梅云华侨中学
闫建康
摘要:近几年来,信息网络技术已在很多学科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少涉足。实践证明: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节,而且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难度的降低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本文旨在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高度重视,促使中学体育又快又好的发展。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体育;必要性和优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作为一个新型的产业在不断的走向成熟和完善,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和开发研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础、条件和保障。离开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创新就失去了载体,而没有这种载体的所谓“创新”,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而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适应“知识经济”这一时代的要求,势必要加强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具体实践中来看,信息技术对体育教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影响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首先,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教育手段,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而且也影响着教育观念的变革,更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出挑战。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紧密整合,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很多学科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似乎还停留在原来的传统教学方式上。所以,体育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加快体育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来一次勇敢地探索,为学校体育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新的出路。
其次,从当前的教育现状看。一直以来,中学体育课是广大教育者关注的焦点。体育课要么注重技能的学习,轻视情感的体验;要么流于形式,毫无实质性 的锻炼效果;要么撒手放羊,任其发展。种种表现既有悖于新课程标准的初衷,又不利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信息纵横交错的当代,中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信息获取渠道多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群体。传统单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和课堂信息的老化,让学生毫无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利用体育教学软件将各种不同的知识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进行展示,远远超出了体育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从而会更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建立更明确的动作表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锻炼欲望。
第三,从学生的需求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的教学工作要从学生的需求来考虑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初中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不喜欢在别人的控制下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喜欢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和学习。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实现注入式教学向引导式教学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既构建了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自主运动习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体育课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1、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课都是老师先讲授、示范,然后学生再练习,整堂课除了反复的练习、学习之外,再无其他乐趣而言。面对广阔的操场,单调的上课内容,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产生厌倦心理。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学习持久力差,对于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客观事物感兴趣,乐于接受。现代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正好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及情感需要。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将涉及的教学内容变成看得见、听得懂、可以感知的形象,获得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给单调、平淡的课堂教学环境增加几分色彩,增添几分新奇。如,我在讲授篮球的传切、联防等战术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所以同学们听的似懂非懂,在战术的实际练习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迟钝、紧张、盲目,结果花了很多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场面也表现的单调乏味。
通过认真思考、总结经验,课后我找了很多关于NBA、CUBA等方面的精彩视屏,通过剪辑我挑选了一些精华的部分,用多媒体软件播放给学生观看,他们被球员精湛的球技所吸引,各个目不转睛,看得津津有味。当大家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时,我又播放了一些关于传切、联防等战术手段巧妙应用的片段,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慢放,讲解,没想到在后期的实践演练当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自己轻松,学生也学得快,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也特别的喜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上课内容,我还给学生介绍了一些“篮球战术模拟”方面的教学软件,使他们在嬉戏中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运用。课外活动时,我意外地发现:主动模拟练习的学生竟然多了不少。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会因自身专业的限制或运动习惯的影响,对于有些示范动作的处理或许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这就是为什么对于同一个技术动作的学习,很多同学会有“我们老师教的和你们老师教得好像不一样”的感觉,这样难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困惑。再者,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状况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一些技术动作的实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瑕疵进行了很好的优化,始终以最标准,最完美的动作向学生展示。不但充分的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且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2、化复杂为简单,提高教学效率
体育教学时,有些技术动作是一气呵成,无法进行分解的。如“背越式跳高”、“体操动作”等,这就给体育教学的达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老师向学生做示范动作时,对于一些关键的环节就无法进行讲解,在讲解的同时就不能完成动作的示范。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很好的兼顾了这两个方面,给体育教学的顺利完成带来了便利。老师可以将一系列的技术动作做成课件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课程安排穿插一些特效,播放给学生观看。重点与难点部分可以进行反复慢放,并用特定的声音、图像显示。由于有现成的动作模型,老师可以在学生观看动作环节的同时进行讲解。对于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反复回放,加深印象,建立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动作表象,为实践中更好地练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降低了难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创设操作平台,师生互动交流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使动作模型的演示变为现实,这就为体育教学的有效
完成提供了便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对教师讲解的技术要领不能完全理解,在练习中不能按照技术动作要求认真练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完成,我把上课要讲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对重点、难点部分运用特效表示出来,存放到自己的网盘上,设成文件共享。学生可以通过访问我的网盘将课件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课程预习。对教学中将要涉及的动作要领,重难点部分认真阅读,不清楚的环节也可以通过慢放反复浏览,以便建立更加清晰明确的动作印象。有了先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网络通信技术不光在课堂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课后作用也不可小觑。以前,学生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由于是课后,无人解答。现在好了,学生可以将课后练习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QQ或发送电子邮件来与老师交流、探讨。学生之间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相互沟通。此种方式开展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发展了合作探究能力。
4、扩充课堂容量,丰富课外知识
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壮大,科目的分类在不断地细化,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知识群体,光靠课堂这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信息的获取和快速的检索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上网去查看一些相关的体育信息,观看一些精彩的体育赛事。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丰富的多。
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空间,打破了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广大体育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给体育教学带来发展机遇。在享用它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处理好身体锻炼与网络看客之间的关系,做好导引,使学生在受惠的同时锻炼好身体。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加强网络通信技术驾驭的本领,不断提高业务素养,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2762.html 2.白洁.体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 3曲宗湖.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 篇二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对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也将极大地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 同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减轻学习负担,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优势
1.在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 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 给学生学习提供更为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2.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文字、图形等内容, 并让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 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产生亲切感。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在有限的时间里, 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
3.在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 科学、准确地把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时机, 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突破教学难点, 及时有效矫正、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 有利于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条件
1.必须拥有一支掌握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必须重视教师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 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多媒体专业学习培训活动, 使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教研能力和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2.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广泛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这种运用不是简单地把它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 而是要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真正“整合”, 这不仅要积极建设硬件, 更要积极探索如何实现最佳的“整合”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 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熏陶的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环节, 经过整理、组合, 相互融合, 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 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3.教师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环境中科学而恰当地实施课堂教学。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 使其转化为最佳的学习资源, 提供给学生学习共享, 而不只是教师用来演示的手段。同时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利用文字、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数字化工具, 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新。因此在学科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过程中, 教师应形成以下基本策略:
(1)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2) 借助多媒体内容丰富、具有联想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3) 借助多媒体构建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4) 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 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3.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篇三
1.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体育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体育课程教学。它有利于突破体育传统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它丰富了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体育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它引导学生的学习向“探究性”转变,教师教学向“研究性”转变,激发教与学主体的创造性,促使师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2.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多媒体技术在体育理论课中的应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将载有活动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教育信息及生动直观的竞技场面展示给学生,适时以音乐为教学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兴趣,可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2.2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技术课中的应用
2.2.1运用多媒体技术掌握动作要领。在传统的体育技术课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容易受到时间、空间、自身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学生往往只能获得个别的或局部的动作概念,对所学技术没有一个完整印象。多媒体技术的慢放、重播、定格、特技等功能,在时空上再现已经消逝的动作过程,使抽象的技术动作具体化、形象化,使讲解、示范能很好地结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可控性强,师生容易沟通,便于掌握。
2.2.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立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单调,一整套动作往往是由教师来编排。受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可能有些动作单一、缺乏新意等不足。利用计算机对一些基本动作的研究,将动作分解、组合、修改,可编排出高、难、新的动作,不仅使教学内容新颖丰富,更使动作编排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的变化过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2.3运用多媒体技术分析和研究技术动作。在体育技术课中技术动作的掌握是一个重要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先将学生的整体动作用摄像机摄下后输入计算机,计算机经过处理,可快速准确地显示整体运动轨迹及身体各部位、各关节点的相对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相对速度、绝对速度等主要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操作,就会对运动技术动作产生相对的改变,帮助学生改进动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相对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2.2.4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战术培养。用计算机模拟常见战术配合情形,以彩色活动图形呈现战术过程,并以此为测试工具,期望学生能做出近似在比赛中的反应。不同测试者可以在相同的战术情形中接受测试。整体交流可以输出受控的战术情形,使不同的受控者在相同条件下的战术意识过程的研究成为可能。这种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实现的技术借助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近似实战的演练,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有利于加速战术意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参与意识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临场应变能力。
3.结论与建议
3.1改变观念,提高体育教师的知识素养。无论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还是传统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一样的。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掌握电脑知识和技能是教师进行获取、传播和利用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及时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和理念,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3.2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抗拒的亲和力,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因此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做到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真正做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势,达到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
3.3多媒体技术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来真实、逼真地烘托和表现教学内容,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3.4多媒体手段运用时机要恰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清楚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不可盲目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了如指掌,准确把握好切入时机,帮助学生释疑解难。
总之,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效果发生根本性变化,更好地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生机,推进素质教育的进步。
4.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 篇四
房县实验小学 汪祖云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小学信息教育技术课程紧密联系,融于一体。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力支持,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又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活动平台。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借助网络环境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能有效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切实拓展学科课程资源,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并激发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向前发展的需要,亦是将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于实际的发展需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综合实践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做浅显分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小学信息教育技术课程紧密联系,融于一体。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力支持,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又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活动平台。因为,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信息,其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成果也大多有赖于信息技术制成。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通过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了一个新的课题。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借助网络环境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将能有效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切实拓展学科课程资源,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并激发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明显提高。
一、信息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目标、地位和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地位是什么,很多教师都感到很模糊,他们认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手段,一种工具,他们假设学生已经具有了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但是学生的这种能力从哪里来?信息技术本身的教育应该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指出: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包含三层意思: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国家谋求建立“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网站”,各地区、各学校要谋求建立局域网、校园网,为学生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和问题情景,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课程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这两个纲要的核心是一致的,即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有几年的时间,积极与其它学科整合,开展了一些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诗经文化香满校园》、《房陵的流放文化》、《孝子黄香》、《五月五过端午》、《走近雷天明烈士》、《遨游汉字王国》、《我们周围的环境》、《房陵的道教文化》、《房陵的野人文化》、《房县米酒》、《房县山珍》等等,积
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逐步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建设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网络平台,致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打造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网络特色。
二、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领域之一,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并和这三个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一种手段、工具,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
1、利用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点燃知识的火花。小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生动、新奇的事物激起求知欲。抓住这一心理特征,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无疑为开展综合实践打开了大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研究中。
所以,教师的有效指导,首先是创设活动环境: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性学习、获得最多最佳的信息,制造“会话交流”的学习环境。
我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环境》一课的时候,我用数码相机拍下了这样一组照片:在街道边的垃圾堆、河水面上的飘浮物、机动车、非机动车随意占道以及乱扔果皮食品袋等等。然后我运用powerpoint,配上了文字和符号,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演示,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情绪,他们一个个表现出极度不满、甚至气愤的表情。接着,我启发学生思考:要改变人为破坏的家乡面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脏、乱、差的现象,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你认为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通过小组研究之后中,学生们马上确定了自己小组所要研究的主题。
2、利用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在综合实践课中,有些技术操作点因为其抽象的缘故,很难通过单纯的讲解示范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而多媒体技术却能很好的突破这一难点,用声像、图文为学生再现一个可知可感的演示平台,以直观生动的画面来解剖这些操作难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我在教学《风儿告诉我》一课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后提出了风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针对这个问题,如果只靠教师用语言是无法描述清楚的,即使说得很有逻辑性,但是学生还是会有似懂非懂的模糊感觉。所以,课前我精心准备了有关风的形成的多媒体视频课件,谈到这个问题时,我就趁机为学生播放了风是怎样形成的视频录像,学生看过之后,教师再稍做讲解,这样学生们既从感知方面,又从认知方面了解了风的形成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既有趣又形象了。
3、利用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交流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活动中的过程方法体验、也要重视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交流平台。
(1)、通过QQ的形式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合作与交流可以通过QQ方式进行,对主题活动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路线推介小组的同学对于从哪些方面推介感到很疑惑,他们就把问题上传到网络的相应栏目请求帮助,与其他同学合作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则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其他教师可以对这些同学进行帮助。
(2)、通过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演示文稿可以承载多种形式的文本、图片及视频信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最终成果表达形式通常有: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反思性小结、心得体会等。
(3)、通过建立班级邮箱的形式,把活动的全过程和最终成果呈现出来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僻空间设立班级邮箱,并要求活动小组在班级邮箱中动态地呈现过程性的活动情况。这样既便于同一活动主题各小组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不同活动主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
4、利用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架设评价桥梁
评价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确保学习质量的一种主要策略和机制。
在整个活动中,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实际,把评价重点放在创新上。即使研究结果在科学知识上存在缺陷,但如果思路、方法有独到之处,也要给予肯定。在评估中要突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利用正确的评估导向指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意识,使其自然地形成道德规范。
“自我反思性评价”,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要留下过程性材料,建立个人活动档案,以便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与他人分享探索的体会和进步的喜悦。以信息技术为评价工具能更好地把握评价的整体观,实现多元评价取向,便于过程性评价的实际操作。其实现方法可以是:
(1)、建立学生个人电子档案,为准确把握整体观评价提供参照标准 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应包括八个要素:①活动目标。②承担的任务。③完成任务情况。④改进的设想。⑤反思和体会。⑥自评、他评、师评意见。⑦生成性目标和主题。个人电子档案必须适时更新。学生个人电子档案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评价的主要依据,直接为开展评价提供可参照标准,同时也是“成长记录评价”的重要基础。
(2)、建立在线评价系统,实施过程性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为了有效地实施过程性评价,在建立个人电子档案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网上在线评价系统,便于评价者适时跟踪评价。评价主体可以通过个人电子档案了解活动进程,适时地作出指导性评价意见,肯定过程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境。
(3)、建立网上论坛,架设多元化评价桥梁
为有效实施多元化评价,网上论坛是良好的桥梁。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情况开辟网上论坛,使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成为可能。让家长、社会、学生、教师都参与其中。
5、利用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信息环境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大量、快速地获取文字信息,综合提取重要信息,迅速做出正确的概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所要学习的所有文字、音像等知识。
例如:我在开展《我爱车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就组织学生分组上网查询当今社会中最流行的、最时尚的车标,并且对各类车标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们在网上很快了解了我们在生活中都不知道的各类名牌车标,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真正做到“能者为师”。只要你愿意,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上得到答案。学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还常常会产生许多新奇的点子,他们需要把自己的创意转变成现实可行的东西,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理念与框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该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为学生开辟探究空间、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利用信息技术,将自身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为理论指导,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性学习、获得最多最佳的信息制造“会话交流”的学习环境。强调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地获取信息,综合提取信息,正确的概括要学习的文字、音像等知识,查阅各类在线图书馆。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获取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在活动课程的内容设置安排上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和综合思维,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逐步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1)信息技术支持下展示式活动;(2)信息技术支持下协作式活动;(3)信息技术支持下探究式活动。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研究
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反映教育理想和目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并与教师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的前提下,整合、利用、开发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资源。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频率不断加快,社会深刻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建设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平台,是学校与社会、家庭,教师与家长、学生多边活动的过程。家长、学生既是受关注、受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又是参与其中、展示自我的主角和主体。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为家庭、社区营造一个公开、健康、宽松的信息环境,提高家长、教师、学生获取、分析、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和意识,造就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即良好的信息素养。这对于促进信息技术学以致用,克服单纯技术观点,加强对家长、教师、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的能力,让家长利用网络资源,参与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指导孩子进行资料的搜集与运用,以及对孩子活动进行在线评价,具有特定的作用和特殊的效果。
以网络环境为背景,以综合性主题活动为主导,按照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完善学校教育教学,指导家庭教育,开发家庭教育资源,提高家长的素质,激发家长的教育热情,以期建立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整合的“合作型”家校关系,探索家校教育整合途径、策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开展网络环境下家长学校的建设有利于突破时空限制,启动全程、全员、全方位的大教育和强教育,在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这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开拓价值;充分利用网络构建家庭教育平台,不仅有利于发挥校园网络作用和信息资源优势,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我们房县历史悠久,有许多灿烂的历史文化,如:房县是诗经的发源地,是诗祖尹吉甫的故乡;唐中宗李显,即庐陵王曾被流放此地;东汉时期,此地还有为父温席的大孝子黄香;生于房县又为解放房县而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雷天明等。另外还有道教圣地——观音洞和显圣殿;旅游胜地——野人洞和野人谷;土特产——黄酒、香菇木耳等。因此,我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年级开展以“遨游汉字王国”、“我们周围的环境”等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高年级则以“诗经文化香满校园”、“房陵的流放文化”、“孝子黄香”、“五月五过端午”、“走近雷天明烈士”、“房陵的道教文化”、“房陵的野人文化”、“房县黄酒”、“房县山珍”等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能让学生走进家乡,认识家乡,充分开发家乡的教育资源,成为我校的校本教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服务。
五、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这个社会个体的自主性、社会性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意识,发展个性特长。因此,要逐步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方式:
1、信息技术支持下展示式活动;
2、信息技术支持下协作式活动;
3、信息技术支持下探究式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确定主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处理采集信息→开展实践活动→构建活动成果→作品展示交流、讨论完善→活动评价。我们在网站中也相应设置了不同活动阶段的项目。一方面教师能够依据综合实践主题的不同类型和阶段动态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能够及时加以引导、鼓励和指点,能够依据活动开展的情况,吸收各方信息,对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使课程活动顺利开展。
在整个项目活动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展、自我研究的作用,强调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利用评价工具自我评价。这一过程,信息技术可为活动中每一阶段提供支持的可能:
1、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主题;
2、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获取资料的途径;
3、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有效方法;
4、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多元评价。
总之,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目前已呈现信息化雏形,在以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改革教法和学法,探索课程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的过程中,教师有义务承担起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怎样把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和我们的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不再是时髦的话题。同时,进行课程整合,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是一条越走越宽的道路。科技不断在进步,学习环境越来越优越,新型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建立与完善,我们不断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扇窗,我们的学生必将成为创新精神和科技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教育技术通讯网)
2、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纲要总则》
3、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4、《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5.试论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篇五
据
试论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口
胡红宝
(浙江省永康第一中学,浙江永康321300)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在其他科学已经 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体育教学却相对滞后。事实 上,体育教学可以也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是岗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要通过自己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将自己学会的动作 传授给学生,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教师的个 内容的理解不同,对教学方法 动能力不同,所以,很难做到教师“教” 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学的 不规范、不形象、不具体,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 生往往不感兴趣。如体育与保健知识的教学,传统 的教学往往以语言描述为主,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也仍显得较为呆板。而信息技术则 可以利用二维、三维等空间的设计,全方位地剖析 难点,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从而加快学生 学习的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人素质不同,对教学(二)有助于技术动作教学的规范化 的理解和运在技术动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 中动画的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闪烁、色彩变 化、配以同步解说等手段来表达教学内容,增强教 的技能的掌握和学校质量的提高。而信息技术则能 学效果。如挺身式跳远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 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一、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一)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形象化 课,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 术做到同步解说、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从而 让学生掌握挺身式跳远的动作要点,掌握正确的动 作概念,迅速形成规范的运动动作。体育理论教学 体育运动最讲究体位感觉,所以在进行体育技
过程中产生的? 察,而且很多知识仅靠书本上的静态图片和文字说 2.在第一部分的实验中,1号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明要想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是比较难的。但通过多 3.根据实验的第二部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 碳吗? 4.通过实验的第三部分,能得出什么结论? 5.找出第二、三部分实验中的操纵变量和反应 变量。说一说实验是否为对照实验。.媒体技术所拥有的特殊效果,例如动态模拟、录像 剪辑、背景拟音、图文并用、问题显示、超级链接等,通过画面的展示、切换、组合、停顿、重复、叠加等方 式,能突破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达到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情境设计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创建或模 染力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增强课堂感 多媒体可以辅助科学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 拟一个探索科学知识的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改进科 的。学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自 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囝 因为科学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都是比较广阔 的。不是每一种科学事物或现象都能够进行实地观。陌而2010丽15田
能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细致地讲解动 础,使学生对动作的认识能由感 性提高到理性层面。这样.学生的体位感觉能力就 会得到提高,整个技能课的授课质量也会实现质的 突破。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可进行具有较强控制性 的模拟演示,以充分表现技术动作中某些要素与 绩的关系。如掷铅球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有 关的物理和数学公式、定理模拟出投掷项目中的(四)有助于学生扩充知识面 作原理及其生理基 利用网络,学生可以了解各种体育竞赛知识和 生理、心理、卫生知识。从各项体育竞赛的起源到比 赛规则,从长跑时出现的“极点”到运动后的肌肉酸 痛等,这些既能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又能从根本上 改变学生认为体育课仅仅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观点。
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 运动成当前,体育教学课件的贫乏、课件制作的烦琐 以及体育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不甚了解,使信息技术 器械飞行轨迹,让学生理解空气阻力、出手角度、与体育教学的整合受到了很多限制。所以,合理应 出手速度(取决于力量、工作距离、作用时间)及出 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就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 手高度(在出手角度确定情况下取决于运动员的 运动成绩的关系,得出“出手初速度 气阻力越小、出手高度适合,投掷的距离 越远”这一结论。所以,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一卜解决了体育教 学不规范、不形象、不具体的问题,是体育教学有力 的助推器,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 “主体”地位。
(三)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术应用能力,并制作出适用的课件。身高臂长)与(一)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越快、空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技术得 以合理运用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教 学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当前,由 于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加上体育教
学主要在室外进行,所以他们在教学时都不太愿意
应用信息技术,这显然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二)选取有用的素材,制作适用的课件 选取有用的素材,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关键,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图像、声音、动画等技 也是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成败的关键。因此教 术,将涉及的教学内容变成看得见、听得懂、可以感 形象,给单调、平淡的课:堂教学以新奇、牛动、、明晰和巧妙的特征,从而获得传统教学所不 达到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教育性与科学 知的性、手段运用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练习设计的巩同 形象性与互动性等I’口J题,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恰当的 能 组合安排,切不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而选择 一些不太适宜的来应付。因为这样会使教学效果大 如我在讲解篮球的传切、空切、联防等战术配 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筛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打折扣,甚至产生负作用。所以在配合教师战术示范时。表现得迟钝、紧张。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 是我采取录像教学,结果学乍往往被录像中的扣 篮等精彩场面所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三)合理使用课件 结果花了许多时间也达不体育教学以学生室外身体练习为主,室内理论 教学为辅,它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 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为指导思想的 配合上。教学效果也不佳。在前几次篮球战术教学 学科。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能为了体现所谓 失败的基础上,我试着运HI多媒体游戏软件进行 辅助教学。我采用美国男子篮球联赛篮球游戏软 件,此游戏可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 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吹灰之力地将基本战术配 的现代化而肓日地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结合体育教 学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适时地、恰当地、合理 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教学中好的 东西,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传统的体育教 合——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I面场面,学 学添上新的翅膀。简而言之,我们既要以发展和超 生表现m极高的兴致。课外活动时许多学生主动 模仿练习,并在班组篮球赛中也能够做出一些精 前的眼光接受信息技术,又要以积极和扎实的态度 对待体育的传统教学手段,使两者互为作用,相得
6.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 篇六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口。多媒体设施介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
关键词:教学手段;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广泛应用,不仅从手段上,而且从观念上都引起了教学的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口。下面仅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初中语文教学,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养眼.生趣
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感受“文本”想象、分析、归纳、表述(口头、书面)、巩固练习。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我们在学习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一课时,课前,先告知学生:让我们一同去寻找蝈蝈,看谁找到的那只最漂亮。于是孩子们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实际上,授课前我们就已经共同走近“文本”探究“文本”了。而在过去,这一过程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才得以实现。
我确实也花了不少时间去网上寻找蝈蝈,终于在辛苦得
来的大量图片中筛选出一只浑身翠绿,有着鼓溜溜大眼睛的帅气蝈蝈,还有一只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冰糖蝈蝈”。当制成的课件一展示出来,就赢得了孩子们的一片喝彩声。他们戏称“大眼睛”的为“蝈蝈王”。一看就喜欢上了,自然探究起来也格外来劲。他们除了仔细观察蝈蝈的外貌外,还十分认真地研究了它的生活习性、嗜好以及科学工作者们对它的评价等,小图片带来了大收获。学习方式也由原来静止的、被动的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参与式的。同样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我们也分别去网上寻找课文中提到的各种云层的图片,一边细致观察揣摩天象,一边了解它与气候之间的联系;这些生动、逼真的东西,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唤醒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使许多课文的学习成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探究过程。
二、体验.感悟
多媒体设施介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课堂四十五分钟“扩容”。课文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描写部分,过去费许多口舌也不一定说清楚,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 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又从网上下载了
用flash制作的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的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孩子们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得到的。
三、情感.激荡
在激发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也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如学习《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当课文内容涉及到孩子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多媒体课件也显示出其直观展示的长处。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望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完全融入其中,然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个性.活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各自的学习起点、反应速度、记忆品质、学习方式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领悟能力都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这种差异,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如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及现状,便于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由于没有面对面的顾虑、拘束,学生多数能放开胆子说出心里话,教师可适时点拨、鼓励、解答问题。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如通过网上信箱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打心眼儿里喜欢学习语文。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一些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事,故而乐此不疲,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展示。?
五、会用.用好
在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时不能滥用课件。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课型、所有的课文都适合用计算机辅助授课。教师应视实际情形定夺。如一些议论性、说明性的文章就不一定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意不能远离甚至脱离“文本”,于无意间省略了学生对书面语的体验过程,导致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反应迟钝,排斥、厌烦,甚至领悟力下降。学生一旦对课件产生了依赖性,只对图片发生兴趣,便降低了对文字的敏感性,想象枯竭,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多媒体用于教学,不是一种奢侈的摆设,更不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炫耀,而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呼唤。为此,我们必须会用它,用好它,让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有作为。
21世纪是学习的时代,只有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人,才可能有“本钱”为“人师”。时代不同了,教师不能再做凄苦的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要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角色。教师的形象可以理解为是一部可以升级的“电脑”,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充电”,不断扩大“内存”,不断地“更新换代”。教师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移动”或“复制”,而是“点燃”,是用智慧去点燃孩子们的兴趣,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使其熊熊燃烧,照亮他们的人
7.试谈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篇七
一、原因分析
1. 客观原因
教学条件限制。办公条件、场地器材等硬件影响, 师资水平限制、年龄结构、计算机应用水平等存在差异。
2. 主观原因
笔者认为主观原因影响最大。传统观念认为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 学会运动的技能技巧, 注重的是练习, 将体育课上成“训练课”。新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通过体育基本理论的教育和较系统的运动训练, 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人体的正常发育规律, 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并能自我评价体质健康状况等, 要求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我们只有适时地改进教学方法, 取长补短, 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 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 通过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 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向学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 如果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 效果是不理想的。然而, 如果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 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 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 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 这样, 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 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 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
2. 让学生快速准确地形成动作表象, 解决技术难题
体育教学中的许多技术动作具有高速、腾空、翻转的特点, 实践课上示范动作只能连续做, 而这些动作往往是在瞬间就完成了。比如支撑跳跃, 反应慢的学生根本无法看清动作结构, 教师只好反复做, 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看清, 放慢了示范速度, 往往又会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 会让学生形成一个错误的表象, 最终影响到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将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 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难点, 一些抽象难懂的动作要领以及在普通条件下难以观察到的细节、过程, 直观而形象地表达出来。它有着功能强大的动画效果, 可以把某些复杂的技术动作制成动画演示一遍, 并用语言、文字穿插上重点、难点, 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同时发挥作用, 这是传统的先讲解后示范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我们还可以把素质好、有一定特长的教师的整套动作拍下来, 制成示范素材插进课件, 演示给学生看。使用中可运用慢动作、暂停、重放等手段加强学生的记忆, 弥补了教师的自身缺点或条件的限制, 有效地解决教学难题。
3. 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评价体系, 提高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家在教学实践中都知道, 在分析动作时, 较容易发现他人的错误动作, 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动作, 由于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改正起来更是难上加难。而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这个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我们可以把同学们的动作用摄像机拍下来制作成视频资料, 剪接到课件里, 通过与示范动作的比较, 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分析并讨论如何在实践练习中解决问题, 教学效果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三、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拓展与思考
教师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但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准确掌握教材重点的同时, 要有设计教学课件的能力。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使教学过程情景化,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由于它有声像合一的特点, 因而可以降低学习难度, 增加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所以它具备明显的教学优势。此外, 如CAD体育绘图、WORD或一些应用软件对运动会的编排, 用EXCLE等对体育成绩进行管理。此外, 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与外界QQ群内的同行及时探讨和沟通, 学习有关书本上很少见到的体育专业知识, 拓宽知识面, 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
8.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 篇八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1、从第一节生物课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优点,能够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七年级学生刚开始生物科学的学习,在学习第一章《认识生物》时,教师就可制作一堂多媒体课件,从网络上搜集许多生物图片,一些图片还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用ACDsee软件进行处理,制成了配有文字说明和音响效果的课件,用以介绍“生物的特征”。同时还搜集到动物捕食,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等视频素材加入课件中。同学们看到如此美丽的生物世界,一开始就对生物课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不断取得成功。
2、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教学特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生物知识。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比如,在讲授消化道的物理消化——蠕动的生理作用时,应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教学录像片演示这一生理过程。通过慢放、定格、特写等方法处理出来的镜头,既能真实、艺术地再现消化道蠕动的动态过程,使其具体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演示录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暂停放映,利用边放边解释的方法,把两种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电教媒体生动、直观,接近于现实;合理使用,则使知识进入学生头脑中的途径增多了,记忆加深了;若再与讲解结合,其形象化、趣味化与化难为易的效果,是单纯的讲述所无法达到的。
3、增加传授知识的密度和广度,扩大学生想象思维的时间、空间。
相对于传统模式教学以语言文字形态为主来说,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有着明显的提高传递教学信息速度和效率的优势。形、声、光、电的使用,音乐、图画以及现代电影、录像中的变换、切入等技术的使用,缩短了信息传递的距离,其节省时间、提高传递知识的效率是不言自明的。而提高传递知识效率的结果是:一方面,增加课堂知识密度、信息密度。通过知识密度的增加,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容地解决了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矛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单纯知识传授为智力开发,给学生以丰富想象的天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功夫下在学生的“学”上,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要着眼于、立足于学生的“学”,“教”要为“学”服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在生物课堂课教学中,学生对有些概念、原理的学习理解是较困难的。而利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电教媒体,就能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代替了严肃死板的教学,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同时,通过识图、辨图、对比、类比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经过思维活动后,便于学生由瞬时记忆形成短时记忆,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训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以前用传统媒体讲授完一个原理或生理活动后,若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学生感到非常吃力。而通过电影、录像等动态的画面,使学生有了诸如骨的生长、肌肉的收缩、腺体分泌等感性认识,并以此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5、强化计算机的模拟教学,通过实验教学锻炼学生能力。
在学习脊椎动物及人体生理卫生这两部分内容时,有些动物的活体解剖实验:如家鸽的解剖实验、青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的演示实验、脊蛙的反射实验等。在大力提倡人与生物圈共存、保护野生动物的今天来说,进行这些实验,显然与时代精神相背。而借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模拟实验或演示这些实验,则既能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及观察到实验现象,又能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课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09-03
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09-17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10-24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品社学科的整合09-29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07-15
1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06-19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07-30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论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