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

2024-06-21

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精选6篇)

1.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 篇一

西方发达国家, 尤其是美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 而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质, 则是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 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既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 这也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整合的原因所在。

1. 培养学生的英语信息能力

英语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处理、评价和利用英语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信息能力就是让学生面对不懂得东西, 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 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找答案。

2.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英语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 对于人类的英语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 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英语, 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英语资源进行学习, 学会在特殊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的学习英语, 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在创作平台, 进行实践创造的英语学习。

二、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整合的意义

1. 有利于实现英语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 追求的目的应该是英语教学方面的目的, 信息技术应该在促进英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英语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 是得英语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2. 有利于帮助教师英语教学, 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最大潜力, 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师通过互联网, 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 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备课和讲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能把较多的经历投入到英语教学和科研活动中,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发工具将英语课程内容以多媒体等方式转化为学习资源, 并根据教学需要, 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和发现, 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状况的实时反馈, 调整并制定出个性化的教与学方案, 做到因材施教, 从而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

3. 拓展和补充了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的实施, 能协助英语教师从事部分教学工作, 使他们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从而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实现教学内容的集中管理、学生学习情况的自动跟踪、作业和试卷的自动批改, 从而使英语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和充分利用, 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有效整合, 教师的角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同时对英语教师的能力方面也会有一些新的要求。

( 一) 英语教师角色的变化

回眸近十几年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和相关教学理论的影响下, 教师的角色正发生变化。

1. 做学生的导师

英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着为主, 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引导、指导、辅导和教导。

2. 信息的咨询者

英语教师设计、搜索并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 以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 团队协作者

运用网络来促进学生们沟通、交流, 以实现跨区域、机构、学科和个体间协作。

4. 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

为一节英语课设计目标、结构、内容、资源和作业; 或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 改变传统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内容、技能和教学方法。做研究者, 是提高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 同时也是英语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以往人们过多地强调了教师传递知识的功能, 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和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 教师的研究能力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

( 二) 对英语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有人把网络时代的教育称为新教育, 它的新不仅在于目标新、手段新, 更在于它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能力。新教育需要具有新素质的英语教师来保证新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 教师能力结构的变化是整合的必然需要。教师要有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较高的教学实施和监控能力、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 一) 学生角色的变化

1. 主动地学习者

运用计算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 展开思维活动, 并与他人交流, 达到英语教学目标。

2. 协作的学习者

通过交流媒介,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形成学习者共同体, 在学习成员之间的示范和学习他人的基础上, 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共享。

3. 交流的学习者

学习是一个社会的、对话的过程, 在协作交流中, 相得益彰, 共同提升。

( 二) 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

学习者的变化, 对传统学习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不仅意味着学习者必须塑造新型的英语学习方式, 更意味着英语课程、英语教师、师生关系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必须为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提供支持性的条件, 要求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

1. 信息获取能力

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等能力。

2. 信息分析能力

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等能力。

3. 信息加工能力

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能力。

4. 信息利用能力

学生们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学生能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能用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生活等。

摘要:信息技术社会对我们的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要求英语教学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促进个性与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主, 也就是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 转变为素质型人才的培养。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有效整合,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同时对英语教师的能力方面也会有一些新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学生角色

参考文献

2.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 篇二

关键词:初中英语;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质量

一、应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多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原先单调、静止的教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以及转化为动听的音乐、通俗易懂的语言、色彩丰富的画面,它的特点是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这跟学生想象、思维、注意和观察的特点相符合,因此有着非常强的感染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推动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地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Wheres the post office?”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倘若应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材上的图片领读,那么就会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低沉。而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关于该节内容的Flash动画制作出来,学生能够自己选择目的地以及出发地,这样能够使学生融入虚拟的英语学习中,让学生获得整体感受和认知,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和理解这部分内容所讲解的重要词组以及句式。

二、应用信息技术服务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写与评,传统意义上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太过重视结果,导致单一评价的出现,这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甚至会让学生出现害怕写作的心理。而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辅助写与评这两个方面。在写这个方面,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的主题,让学生可以有效地理解,进而在写的过程中不再无话可说。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旅游文章的时候,能够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旅游的画面以及音乐,教师在呈现给学生的过程中通过英语解释写作要求。在进行评的时候,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完善传统写作教学评价的缺陷。在学生写完文章后,教师能够把学生的文章发送到BBS公告栏实施互改与沟通,要么借助E-mail发送给别人加以改正和完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沟通和交流,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倘若自己的文章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么就会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进而持续地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在接受别人的修改建议后,能够自主地修改文章,从而将最后的定稿上传给教师,由教师做出最后的评价。

总之,信息技术以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作为支撑,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便捷,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活跃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氛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所有的英语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转变思想,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最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3.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 篇三

上传: 付文艺

更新时间:2014-10-16 13:54:59

我们的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低年级的孩子要学习很多的生字,怎么样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认识这么多的字呢?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声、光、影、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生动、直观、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因而赢得了众多语文教师的青睐,正能让学生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来学习。并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

拼音

识字

教学

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声、光、影、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生动、直观、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因而赢得了众多语文教师的青睐,并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我们的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面对整个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呈现在面前,使许多人的理想能够很快实现。而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更能发挥更大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低年级的孩子要学习很多的生字,怎么样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认识这么多的字呢?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大脑发育水平的结果就可以看出,4岁的儿童大脑的成熟度已达到了50%,8岁儿童则达到80%,小学生的大脑发育水平能够承受大量识字的任务。教学中如何让孩子快速的识字,早在60年代就由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证明了教学中使用电脑多媒体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他提出过这样一个结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到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听到的50%。他的结论,说明了从记忆角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效果,而电脑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正能让学生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来学习。

一、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拼音教学 汉字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而拼音的历史不足百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拼音是一些抽象的字母符号。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学习汉字和学习拼音所用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可以肯定地说,学习汉字比学习拼音容易得多。

任何学习,当其成为儿童生活中密切需要的时候,那种学习就会变得主动而热情。当孩子希望屏幕上出现自己打出的文字时,拼音学习成了他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以及孩子们的脑、眼、手、口、耳等各种感官,那么学习将变得轻松而高效。利用计算机学习拼音,轻松达到了这个目标。

现代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的整合

汉语拼音对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是非常重要的,是以后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基石。如果学生拼音学不好,无疑会给今后的识字和学习普通话带来严重障碍。对于“a、o、e”这样的拼音字母,虽然有些学生在幼儿园、学前班已经学过,但是这几个音怎样才能发得标准,对他们来说却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做的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长,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积极性。比如在教“a”这个拼音字母的时候,通过小孩子在感情是最依赖,生活中最亲近的一张妈妈的幻灯片,先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加上一张字母发音口形对照的幻灯片和教师本人的示范发音、带读,引导学生悟出该字母的发音正确与否与口形有很大关系的道理,从而让学生正确掌握这个字母的发音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会令我们的拼音教学事半功倍。

此外充分利用CAI多媒体课件、幻灯投影图像、课文插图,在进行拼音教学的同时,还要教他们学会听普通话,以及结合拼音教学进行正音的工作将汉语拼音教学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既巩固拼音教学的成果,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使学生在尚未接触汉字之前,便可以掌握不少词语和句子的正确读法。

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的识字教学

在学生学习生字时,针对易疏忽、常写错的字,或者需要特别特别强调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通过鲜艳不同字体的文字,以动画的形式,录音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1、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对识字着迷。

识字教学是低年段的重要任务。而新课标教材识字量大,给师生的识字教学带来困惑。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尝试大量应用课件,让识字课变得轻松容易。如:对不容易写的字我们采取FLANSH动画形式演示笔顺和笔画,让学生直观欣赏并跟着书空,节省大量讲解时间,避免枯燥。如对“采”字的教学:我们采用课件演示该字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偏旁的有手演变而来的形象演示,让学生对汉字文化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又如:猜谜加演示的课件让学生对汉字的结构认识深刻。如对“树”字的教学,我采用猜谜“又到村里”先让学生猜是什么字,猜对后再用课件演示“又到村里”的过程。课堂上恰当的多媒体手段让识字教学不再简单枯燥,不仅仅停留在笔画上更能体现出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从而教给孩子的不仅是一个字,而是关于汉字的文化。总之,课件新颖,形式不一,能让学生有所期待,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迷上语文识字。

2、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整合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中之重,很多教师的板书缺乏示范性,而运用课件展示生字的写法直观、形象、规范,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已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儿童识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儿童能否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准确读出字音;能否运用字的各种结构规律,分析、记忆字型;能否具备熟练地查阅一般字典,并从中选择恰当字义的能力;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据词定音的方法等方面。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只重视识字的数量,而忽视以上所列儿童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当错误的教学观。只有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识字教学中,学生写错字是个教学难点,教科书上的字大大的,学生大有“视而不见”之势,看不清笔画,如用多媒体,把字放大比较,学生一目了然。如肺 沛本是一竖穿下(“肺”字共8画,“沛”字共7画)、“虎” “佩” 的第五笔本是“横”别 写成“撇”; 我在复习“字有重捺”一节时,放大了下面数字,效果很好:① “品”字形结构的字有两捺 “众、森、鑫”,“辶”里边也有两捺的 “途、逾、逢、透”【注意:“辶”里边的捺,均位置偏上,偏下则变点!】 “足”“衣”“米”“水”字作字底的个别字有两捺“蹩、蹇、衾、籴”,但“裘、粲” 上边变一点,下边不变,一捺;这样学生看的很清楚。写字课,把“田”字格、“米”字格、“天平”格做成透明框,再把生字的楷体放大加上框,学生看字的间架结构,一目了然,字写不好看,才见鬼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弥补了学生认知“马虎”之缺点。我在执教《亡羊补牢》一课时,制作了该课的主题网站。窟窿的笔画比较复杂,我用flash把这两个字的笔画和字的意义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对窟窿的记忆。对于“窟窿”的知识,学生也了解甚少,所以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介绍“窟窿”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登陆主题网站,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和学生上传到网站的资料,课文就是老师不讲学生就已经三分熟了。又如《美丽的公鸡》一课有个生字“啄”,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受先前所学“家”的影响,在书写时往往会漏掉一点。于是我在教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大公鸡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要给老树治病,啄去老树身上的虫子。”我接着说:“请同学们看清楚这个虫子在哪里?”这时将屏幕中出现的“啄”字中间那点变成小虫子,与点轮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了写这一点了。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弥补了教科书的文本之不足。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教材的重难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一堂课中的教学难点,往往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困惑。究其原因,或是知识过于抽象,或是知识过于复杂,或是知识过于陌生。要解决这一难点,由教师单枪匹马、一味讲解,往往适得其反,这时,教师可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直观、形象、准确地展示知识,帮助学生排除思维障碍,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刻理解,进而突出重点,击破难点,促进知识内化,实现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

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突出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比较平翘舌的声母z-zh的发音时,我们设计了让“zh”的h闪动或者变色,并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翘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j q x和u相拼的规则,除了借助儿歌帮助记忆外,还设计成动画??u戴了一顶帽子,帽子有两点,看到j q x走过来,他就脱帽敬礼,学生看了觉得十分有趣,在笑声中,他们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一规则。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识字教学方法 借助信息技术识字是我们用的一个好方法:我在这里介绍几种我们常用的方法:

1、教师先将课文内容呈现在屏幕上,通过课件设置随机指向生字,随即生字变色放大,使学生聚精会神快速认字。

2、以动画形式将生字中的和体字各部分分离,再与独体字或者部首重组,让学生快速认读所见的偏旁或汉字,如“木”和“兆”组成“桃”:“扁”和“羽”组成“翩”“雷”字去掉“田”加上“包”组成“雹”。等等。

3、当学生熟读课文,认读生字后,教师制作课件将生字单独摆在一旁,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找相应的生字,用鼠标托到对应的位置,这样边玩边认,兴趣浓厚。

4、学生任意挑选课件中自己喜欢的生字拓展排列然后重新编一段话进行交流,如《牵牛花》一课中有27个生字,学生从中挑选出“牵、喇、叭、揉、裙、闹、启、哼”共8个字,一个学生创作了一段文字:“有一群穿着漂亮花裙子的小姑娘手牵手,吹着喇叭哼着歌向前走,她们快活地打打闹闹,一不小心,摔倒在地,她们爬起来,揉着摔疼的腿,心里得到启发——走路要专心。”

5、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和文字制作成软件,图文结合识字读词。

6、当学生掌握课文生字后,学生在电脑上再读课文,边读边用鼠标点出生字,该字自动跳在旁边,读文完毕后检查旁边所示

生字是否与本课生字相符,可让他们再读自己所找的生字,这样反复与生字见面,可以结合课文掌握生字的音、形。

7、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学生容易混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动画的形式显示形近字不同的部位,给学生以深刻的提醒,如“渴、喝”二字,很难区分,教学中可以先随图出现“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闪动偏旁“口”强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后再扩词,同样的方法将“渴”字呈现,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进行选词练习,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利用网络技术在阅读中识字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阅读量,我在利用生本教材大量识字的同时,就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下载各个版本教材的课文和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特别是人教版教材中相应的课文。利用早读课的时间,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读课文认认字,认认字再读读课文,边读边认字,边认字边阅读,这样学生认得快,记得牢效果好。同时又锻炼了阅读能力。

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网页,如童话故事网,谜语网、儿童诗歌网等学生在兴趣盎然地浏览过程中和汉字亲密接触加深了印象,无形中学生在网络上浏览了大量的文章同时也在半蒙半猜中认识了许多的汉字。

总之,在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何在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识字兴趣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内容。而由于年龄的关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抽象思维较差,对事物关注的时间比较短暂,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如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在课堂教学中,我还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1)小猫钓鱼。画面上一只小猫在钓鱼,水中小鱼在游来游去,每条鱼身上有一个生字。钓上一条鱼,指定一个学生读字。读对了,鱼会安然地进水桶。反之,鱼就溜回水中。(2)打气球。气球飞起来了,每个气球上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读对了,气球就会爆炸,生字掉下来。还有“花儿朵朵开”、“汉字变魔术”等等,在这类游戏过程中,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增强了识字欲望,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

二、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识字效率。

记识生字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我们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画、字、形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借助了声、电、光等现代技术,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那色彩鲜艳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记忆效率明显提高了。

1.看动画,有效识字。

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字词教学是重点。但传统的字词学习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训练效果不佳。如教学“笑”字,传统教学只告诉学生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夭”。根据汉字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探索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笑”字教学,先由投影出示一个卡通脸谱,然后依次将眼、眉演变成“竹”字头,将鼻子演变成“╯”,将嘴演变成“一”,脸谱笑时,两个嘴角也演变成“丿”和“乀”,转眼一个“笑”字就出现了。在艺术的感染、熏陶、启迪下,他们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个字,掌握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奇不已,妙趣横生的卡通人物令学生开怀大笑。2.巧练习,巩固识字。

低年级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遗忘,如果要让一个汉字在低年级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就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如:可以设计编儿歌,打字谜的游戏。“大雨推倒一座山”——雪,“马进门”——闯、“人字进门——闪”、“日字进门”——间,这些字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们在猜字谜的过程中,产生了创造的欲望,要自己给新学的汉字编顺口溜。学“天”时,有的同学说:“大字上面加一横”,有的说“一人顶个二”,等等。这些充满稚趣的儿歌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又如学“月”时,问:“什么时候的月亮最圆”——八月十五;“弯弯的月牙象什么?”——相继出现小船、香蕉、眉毛等图象。这样就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配合所学汉字,有选择地让学生做些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增强观察力,从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写字能力

(一)营造氛围,激发写字兴趣

古人说过:“字无百日工”,它需要扎扎实实,毫不松懈地坚持,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严格训练。正是因为写字教学的难度大,训练时间长而且比较单调枯燥,所以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学的局面。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就能变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为形象生动的有意追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写字教学中,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有关写字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写字兴趣,学生个个思想集中,精神抖擞,兴趣昂然。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写字教学 1.发挥多媒体优势,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人的许多感知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得来的。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时空限制,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学龄儿童的知觉常表现得较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在认字形中,往往因观察不仔细而发生增减笔画,颠倒结构等错误。再加之汉字字型复杂,笔画变化较多,这就使儿童掌握字形更加困难。此时,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细微区别,牢固地记忆字形。同时多媒体课件对字形要点概括总结,需注意的笔画变红提示,引起学生注意。当学生记清字形后,再引导学生跟着电脑学写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还要看清字的布局、间架结构。最后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并在书本范字上用手指描写,掌握技巧。2.运用多媒体,引导正确书写。

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一直是写字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绘制执笔姿势图,并运用电脑和数码电视连接技术,将其从各个侧面在电视大屏幕上加以演示。在此基础上,演示神出鬼没地书写,突出运笔过程中快慢、轻重的细微变化,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做得正确,写字便会大有进步。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求知欲也就大大激发出来。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易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演示生字笔顺。笔顺对字的结构影响很年夜,它不单直接关系到笔画的正误和书写的速度,同时也关系到字的造型美不美观与否。操作笔顺演示课件使学生直不美观地感知了笔画的走势和结构,再跟着书空笔顺,在乐趣盎然中对汉字的笔顺把握得加倍平稳。这样,生字的书写就能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书写汉字。3.巧用多媒体批改、点评书写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采用计算机教学手段批改评价,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充分的感知。教师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字帖放置实物投影下,先让学生和范字对照进行自评,这样可以增强孩子敢于发现自己缺点和不足的勇气,培养其诚实的品格,陶冶其情操;接着组织集体评议,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及评价原则,如“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的笔画是否突出,运笔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洁,要善于发现别的长处等。”当学生有了评价的准绳之后,评价就能有的放矢。通过互评不仅能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不骄不躁,能正确全面地看待人和事物;然后学生再对照自己的字进行自改,同学之间相互交换、检查、评论,在改正别人不足之处的同时,学到别人的长处。通过多媒体展示评字,学生对字从整体结构到部件、笔画,有了初步的感知,强化了识记,提高了识字的准确性;通过多媒体展示评字,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写好字的自觉性;通过评字,学生经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能力,开发了智力;通过多媒体展示评字,学生感知美、欣赏美,陶冶了情趣。

4.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 篇四

摘要:

英语老师掌握了信息技术,就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获得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在课堂上图、文并茂地展现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最佳情境,突破教学难点,变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际能力。我们应抓住机遇,把握原则,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公平发展。

关键词:

把握原则 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创新教学方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我们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并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这些基本要求上看,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无疑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一种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早已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实践探究,本人觉得,在英语教学中,要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注意把握三个原则,才能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有机结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1、审时度势适时运用多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适时运用对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在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强烈、最需要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才能体现出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我们运用多媒体不能光看热闹,更主要是要考虑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突出情景、交流、互动。在这方面多媒体课件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如果我们的老师使用多媒体只是为了调节所谓的“课堂气氛”,不管教学效果,那就势必失去了多媒体的作用。

2、把握频度恰当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的设计和运用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比如板书这一环节,我们教师不能完全用电子板书替代传统的手工板书。传统的手工板书和师生对话在英语教学中还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中,本人通过老师的板书既可以对指定的句型结构和用法进行深入分析,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还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通常在师生对话中,老师能及时捕捉学生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纠正。英语课堂和其他课堂一样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能因为使用了多媒体而禁锢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另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也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

3、突出实践合理运用多媒体。

英语课件中多媒体的设计要突出所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注意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体现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创设出各种必须的交际情景,突出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和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充分体现英语课堂的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是为教学的内容服务的,在使用多媒体时,不能只是讲“热闹”,要特别注重“实效”。本人历来既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情趣因素,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和设计,从而使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为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服务。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创设语言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语言信息转变成为语言交际的直接参与者,能够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从而真正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本人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1、创造兴趣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年青的学子们一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了,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和强烈的求知欲。而信息技术展现给学生的信息既看得见,又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感官刺激,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也是英语教学中所必须采用的。我发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的讲课要多得多,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好的课件能够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根据教学需要,适时播放一些动听的音乐或恰当的解说,展示适当的精美画面、幽默的动画或录像,创造出更加直观和颇具感染力的情境,弥补学生在书面间接知识的呆板和乏味,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趣味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效地接受知识信息。

本人在教学 ”What time is it ?” 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伴随着学生喜欢的英语歌曲 ”tick tock time” 在耳边响起,我就出示“What time is it ?”一个精致时钟的flash.。孩子们就会随着老师,踩着音乐旋律一个接一个地跳起来,注意力很快就集中了,我紧接着就出示主画面,随着音乐新授内容便自然导入。又如教学昆虫一课,学生对几个昆虫的名字老是混淆。本人就采用集成动画、音频等多种媒体。上课时,点开课件模块后,呈现出的是一幅美丽的公园画面,颜色鲜艳,景物造型似卡通,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集中到屏幕上来了,同时屏幕上还出现了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昆虫,用鼠标点击每个昆虫,对应的单词也就随之呈现出来,再点击其身体的某一部位,部位名称词也会出现。在练习模块里,本人设计了几种昆虫依次飞进屏幕的情景,每飞进一只虫子,我便请学生进行对话练习”What`s this /that ?”

”It`s a / an …”

”How many … ?”等常用句型。既学了新词汇,又温习了所学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促进了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创设语言环境。

大家都知道,学习英语较困难的就是记忆单词了,这是英语学习入门的一大难关。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这一难关变得轻松。我们同时也很明白,学习英语要对听、说、读、写进行综合训练,要能将所学知识反映出来,就必须要记忆每一个单词,而记忆单词一定要对眼、耳、口、手等进行共同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只记不写、只背不说、只记不看(读)都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而我们的中小学生常常容易犯这样鍽颇的毛病。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把枯燥的单词加上声音、图像动画等,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等充分调动起来,记忆的效果会更好。在记忆实物单词时,就可以利用一些实物图像,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听到单词的读音,又看到实际物件,记忆起来兴趣更浓,速度更快,印象更深,效果更好。

本人在教学中,遇到老师不易讲楚或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识时,就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语言。

例如,教学“Shall we go out for a picnic ?”这一课时,老师讲授“go out ”,用英语释义“to leave home、not go into ”,学生很容易理解。可“picnic”用英语解释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就有一大串生词,令人费解,这全词用英语释义显然很费劲。本人在教学时设计制作了这样一段动画:在一个春光灿烂的日子里,Amy对妈妈说:“Shall we go out for a picnic ?”妈妈回答:“Yes,why not ?Let`s go and tell your father。”然后一家人来到郊外,在草地上野炊,这场景一播放出来,学生们很快就懂得了“ picnic ”的意思,这个难点就不攻自破了,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刻。

3、创新教学方法。

与其它学科一样,英语教学也要更新观念,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善于思考,掌握英语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吸取各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如:学习“Look at the monkey ”这个单元时,动词 ing短语和句子是重点,Look at the ….It`s flying/jumping/running … What are they doing ? They`re dring-king water /catching butterflies /picking up leaves …,以及对话。本人利用设计出系列活动画面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交互功能,进行人机对话,最终解决了实际问题,实现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

4、创作操练情境。

人教版教材中每个A、B、C部分都有对话。在对话教学中,我们都喜欢利用书上的图形或道具为学生创设操练情景,但这种情景用多了,本人总觉得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Flash课件的制作,会使语言与语境相结合,不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和大量的语言实践。制作课件时,可以让对话反复进行,然后按静音,让学生配音。优美的画面,让学生去体验,就会练得积极、演得自如。

我们上每一次课,当接近尾声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此时课堂效率有点低下,老师要设计不同的对话场景,让学生看着动画情景进行自由对话,然后试着给每幅动画配音,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养成善于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师讲解辅以多媒体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必将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讨论画面内容,创设情景对话,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从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5、创立教学意境。

凭本人多年教学感受,传统英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创设生动的意境,巧妙的导入,使得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改变了教学环境,优化了课堂氛围。本人常常运用信息技术把教学的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应用能力上,为学生创立尽可能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记忆新的语言材料,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5.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 篇五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 创设情境, 在小组合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乐于与他人合作, 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由此可见教师在授课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从而取得好成绩。

在传统教学中, 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 而学生这个主体未能参与控制。这种“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而当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后,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从网络获取丰富的视音频和图文等教学素材, 通过剪辑、动画制作等方法, 使一些在传统信息展示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 从而加深学生理解, 迅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满堂灌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以《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2 The London Eye is on your right一课为例,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方位词来介绍伦敦眼的旅游经过。绝大部分学生对伦敦的知识了解甚少, 授课时教师难以顺利推进, 因此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 教师可在导课环节中利用多媒体出示伦敦图片和简短视频, 让学生直观感受伦敦风情。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本课的重点词汇, 利用好带差, 避免优等生参与, 差生毫无收获的方法, 做到用所给词汇描述伦敦景色, 在读前给学生打下基础的思维框架, 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有了“想读”的欲望。这样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并通过小组合作让生生参与其中, 学习探索新知的学习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增大课堂容量,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了学习效率

特瑞奇勒 (Trechler) 对人的感觉, 学习, 记忆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学习成果1%来自味觉, 1.5%来自触觉, 3.5%来自嗅觉, 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这表明, 各种感官都与知识的获得相关联, 教学中也应当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 特别是视觉和听觉。所以最好的教学手段是视听结合, 兼用形象与声音来呈现教学内容。例如, 教师在教授词语时, 可以应用多媒体直观而生动的展示所学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做看部分图词语猜谜、听声音辩词汇、词汇思维导图的方式教授和学习, 可以在课堂上掀起一阵学习高潮。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抽象讲解的输入方式相比, 这种方法无疑更为有效, 尤其是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增大课堂容量, 提高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创设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更轻松自如的融入课堂

《课程标准》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们也都知道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去用它。所以只有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通过多媒体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情境, 这种生活场景的“实录”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使教学生活化。

以《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5 Unit1 You lik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don’t you?一课为例, 本课其中一个学习目标为:让学生理解多种音乐的特点, 并用英语描述出来。如果以“教师教授”这种常规授课方式来教授新词汇“blues, classical, jazz, opera, pop, rock, techno”和对应曲风时的话, 会让教学变得十分枯燥和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在导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种音乐的主要乐器, 让学生点击乐器, 感知曲风, 比如让学生听到jazz (爵士乐) 的强烈节奏感, 学生很容易可以感知出曲风是“fast”。这个过程完全交由学生操作, 在小组中自主探索, 老师处于指导作用。用这种方式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总而言之,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 更重要的是它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结合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并与小组合作紧密结合, 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春娣, 娜敏.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 (02) :37-38.

[2]沈丛.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教育, 2001, (03) :2 3-24.

6.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 篇六

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学生角色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目标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而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质,则是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既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也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整合的原因所在。

1.培养学生的英语信息能力

英语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分析、加工处理、评价和利用英语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信息能力就是让学生面对不懂得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找答案。

2.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英语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对于人类的英语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英语,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英语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特殊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的学习英语,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在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英语学习。

二、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整合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英语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追求的目的应该是英语教学方面的目的,信息技术应该在促进英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英语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是得英语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2.有利于帮助教师英语教学,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最大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师通过互联网,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备课和讲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能把较多的经历投入到英语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发工具将英语课程内容以多媒体等方式转化为学习资源,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和发现,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状况的实时反馈,调整并制定出个性化的教与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

3.拓展和补充了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的实施,能协助英语教师从事部分教学工作,使他们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实现教学内容的集中管理、学生学习情况的自动跟踪、作业和试卷的自动批改,从而使英语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和充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有效整合,教师的角色會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对英语教师的能力方面也会有一些新的要求。

(一)英语教师角色的变化

回眸近十几年的发展,在信息技术和相关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教师的角色正发生变化。

1.做学生的导师

英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着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引导、指导、辅导和教导。

2.信息的咨询者

英语教师设计、搜索并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以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团队协作者

运用网络来促进学生们沟通、交流,以实现跨区域、机构、学科和个体间协作。

4.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

为一节英语课设计目标、结构、内容、资源和作业;或与其他教师通力合作,改变传统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内容、技能和教学方法。做研究者,是提高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英语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以往人们过多地强调了教师传递知识的功能,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和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教师的研究能力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

(二)对英语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有人把网络时代的教育称为新教育,它的新不仅在于目标新、手段新,更在于它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能力。新教育需要具有新素质的英语教师来保证新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能力结构的变化是整合的必然需要。教师要有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较高的教学实施和监控能力、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一)学生角色的变化

1.主动地学习者

运用计算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展开思维活动,并与他人交流,达到英语教学目标。

2.协作的学习者

通过交流媒介,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形成学习者共同体,在学习成员之间的示范和学习他人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共享。

3.交流的学习者

学习是一个社会的、对话的过程,在协作交流中,相得益彰,共同提升。

(二)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

学习者的变化,对传统学习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不仅意味着学习者必须塑造新型的英语学习方式,更意味着英语课程、英语教师、师生关系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必须为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支持性的条件,要求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

1.信息获取能力

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等能力。

2.信息分析能力

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等能力。

3.信息加工能力

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能力。

4.信息利用能力

学生们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学生能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能用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生活等。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教程.

上一篇:学生的个人自我评价下一篇:电梯安全责任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