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目录

2024-06-17

新人教版目录(精选8篇)

1.新人教版目录 篇一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七上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七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3平行线的性质 5.4平移

第六章 实数

6.1平方根 6.2 立方根 6.3 实数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八上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1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1轴对称

13.2 画轴对称图形 13.3 等腰三角形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

14.1整式的乘法 14.2乘法公式

14.3 因式分解 x²+(p+q)x+pq

第十五章 分式

15.1 分式

15.2 分式的运算 15.3 分式方程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八下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8.1平行四边形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函数 19.2 一次函数

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中的数据分析九上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准备课

1.数一数

2.比多少

第二单元

位置

1.上、下、前、后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的有关性质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九下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27.3 位似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形

28.1 锐角三角函数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左、右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第几

4.分与合5.加法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6.减法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7.0的认识和加减法 1.认识人民币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2.简

单的 计

1.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拼一拼,搭一搭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和7的认识

2.6、7的加减法

3.6、7的加法与减法应用4、8和9的认识5、8和9的加减法

6.8和9的加减法应用

7.10 的认识

8.连加连减

9.加减混合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11-20各数的认识

(一)2.11-20各数的认识

(二)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认识整时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2.8、7、6加几

3.5、4、3、2加几

第九单元

总复习: 1.20以内的数

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

4.认识钟表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二)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

2.十几减8

3.十几减7

4.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 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

找规律: 1.找规律(1)

2.找规律(2)第八单元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2.认识厘米和米

认识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连加

7.连减

8.加减混合 9.加、减法估算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认识

2.直角的认识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5的乘法口诀

3.2、3、4的乘法口诀

4.乘加乘减

5.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

(二): 1.7的乘法口诀

2.8的乘法口诀

3.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分的认识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第九单元

总复习: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 1.平均分

2.除法

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4.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图、平移、旋转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第十单元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1)

3.笔算除法(2)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二):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1)

3.解决问题(2)第五单元

混合混算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

4.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第十单元

总复习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时、分、秒: 1.秒的认识

2.时间的计算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加法

2.减法

3.加减法的验算 第三单元 测量:

1.1 毫米、分米的认识

2.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几分之一

2.几分之几

3.分数的简单计算

4.笔算除法(3)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第三单元 统计:

1.简单的数据统计

2.平均数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1)

3.笔算乘法(2)第五单元 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公顷、平方千米 第六单元 年、月、日: 1.年、月、日

2.24小时计时法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小数

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搭配方法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2.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3.亿以上数的认识

(一)4.亿以上数的认识

(二)5.用计算器计算

6.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 射线和角

(一)2.直线 射线和角

(二)3角的分类

4画角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一)3.笔算乘法

(二)4.常见的数量关系

5.积的变化规律

6.估算

(一)7,估算

(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

(一)2.垂直与平行

(二)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

2.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3.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二)4.笔算两位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5.笔算两位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二)6.笔算两位数除,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7.商的变化规律

9.用两位数除的练习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1.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横向复式统计图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1.合理时间

2.运筹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

2.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

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4.有关0的运算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二): 从上面、前面、左边看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乘法分配律

5.减法的运算性质

6.除法的运算性质

7.乘法的简便计算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

2.小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4.小数的性质

5.小数的大小比较

6.小数点移动

7.生活中的小数

8.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第五单元 三角形:

1.三角形的特性(1)

2.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

4.三角形的内角和

5.图形的拼组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

(二)1.轴对称

2.平移

第八单元 统计: 1.平均数

2.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第十单元 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 位置:数对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连除、除加、除减

新人教版小学、初中数学目录

6.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 可能性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列方程解应用题

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1.数学广角(1)植树问题

2.数学广角(2)方阵问题

第八单元 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三)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一)

2.分数的意义(二)3.真分数和假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

5.约分(一)

6.约分(二)

7.通分(一)

8.通分(二)

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0、整理和复习

第五单元 图形的变换

(三)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

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

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第七单元 统计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1.包含与排除 2.益智趣题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 比

第五单元 圆 确定起跑线

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负数

第二单元 百分数

(二)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四单元 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第六单元 整理与复习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概率(4)数学思考(5)综合与实践

2.新人教版目录 篇二

一是其内容与必修的内容重复过多。在新人教版选修一 (以下简称选修一) 的教材中, 总共安排了九大改革, 其中中国四个, 外国五个。但是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中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而“欧洲的宗教改革”则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也作了比较系统的讲述。九大改革中的两大改革在必修教材都有详细的论述, 再加上“戊戌变法”在历史必修三的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也有讲解。这对教师来说很难把握, 详细讲解等于浪费时间, 因为其内容的主体部分在必修教材基本上已经讲解到位, 不讲又怕影响学生, 在这一点上师生都觉得难以取舍。

二是所选部分改革不具有代表性。中外历史上有影响的改革很多, 教材所选择的改革应该要具有代表性。教师只有通过对有典型代表性改革事件的讲述, 才能从中找到改革规律,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但在选修一的第六单元中却介绍了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这是一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巩固封建统治的封建性质改革, 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着很多的类似之处。这场改革除了在地域上代表非洲之外, 其他没有什么明显的代表性。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近代化, 但它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而且改革后期由于统治者的对外扩张没有使埃及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 埃及最终成为西方的势力范围。相比之下, 日本的“大化革新”和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更具有代表性, 特别是日本的“大化革新”, 基本上是在唐文化的影响下策动的, 开启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 充分体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 这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是对同一类型的改革重复过多。正如刚才所述, 由于历史上的改革林林总总, 所选择的改革应该在某一方面具有代表性, 我们发现在选修一第七、第八单元分别对18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改革中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详细论述, 不是说这两个改革不重要, 只是说它们具有很多相同点:都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但都不彻底,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等等。在有限的篇幅中简述两个同一类型的改革有点不科学, 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假如只学到一个改革, 也会联系到同时期同类型的其他改革和革命。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选修一在这里介绍一下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或者腓特烈二世改革效果可能更佳。因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强化了国家政权, 将农奴制推上了发展顶峰, 在她在位期间, 俄罗斯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腓特烈二世改革加强了普鲁士的实力, 确立了普鲁士的欧洲大国地位, 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开明君主的典型代表。

四是改革内容涉及领域不够全面。历史上的改革非常多, 不同类型的改革不胜枚举。但我们发现选修一过于侧重政治改革, 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只是谈及欧洲宗教改革, 而对于经济制度的改革则没有明显的反映。当前, 绝大多数改革涉及的层面肯定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 但在教材中我们也许需要向学生重点呈现一些经济制度的改革, 例如税赋制度方面的“初税亩”、“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改革就是很好的改革范例。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是推动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 介绍经济改革不仅有利于把握教材内容, 还有利于为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此外, 重视经济改革, 其实就是等于触动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个时代主题。

五是内容过于繁琐, 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普遍认为除教材呈现的内容外, 我们没什么内容可重点讲述和分析的, 因为教材已经把该呈现的都呈现了, 根本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就像语文教师在归纳段落大意, 况且教材在内容上条理已经很清晰, 基本上是每单元的第一节课讲改革背景, 第二节课讲改革内容, 第三节课讲改革的结果和影响。由于教材内容繁琐, 教师在教学中又没有很多可以展开的余地, 学生就没有必要进行其他的探究性学习, 只停留在对知识点的了解和理解上, 而考试对于教材而言又基本上偏离教材, 很少考教材具体的知识点, 这就使得教材像一块“鸡肋”。要求学生认真重视教材可能“费力不讨好”, 不重视教材又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师生对教材都不好处理。教材的编排体例, 应该切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详略得当、通俗易懂、重点突出、简洁生动, 否则, 容易冲淡教学主题, 背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当然高中历史教师也可自行对教科书进行重新处理, 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必须把握好每个改革的核心和实质, 阐述清楚教科书要表达的观点和理念,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六是高考考试内容侧重中国史。湖南省从2010年开始进行新课改后的高考, 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整整四年, 在这四年的高考题中我们发现, 改革考试全部都是中国史的有关内容:2010年考的是“宋代改革榷盐法”, 2011年考了“盟旗制度”, 2012年考了“王莽改革”, 2013年考了“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由于教材中的中国史改革只有四个, 所以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往往会忽视世界史, 因为很多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即“你不考我就不看”。因此, 高考改革应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 充分发挥高考的学科导向作用, 重视世界史有关改革内容的考查。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社会大环境下, 中国史与世界史并重,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 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放眼世界, 培养其开阔的国际视野。

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 篇三

【关键词】案例;分析;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弄清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一步体会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通过判定定理的应用,进一步理解定理的内涵,利用例题与练习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与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启发引导、合作交流。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

六、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

活动1:预习回顾、引入新课。

如图1,在△ABC中,

AB=AD=DC,∠BAD=25°,

求∠B和∠C的度数。

如图2,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

师生行为:教师向学生展示预习作业,提问学生,师生互动,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教师针对学生解答情况,引导学生作出评判。

教师关注:学生回答是否准确,能否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答题格式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题目既是对上节所学进行回顾,又能为本节学习奠定基础,1题可以直接应用等腰三角形边角性质来解决;2题可以用等腰三角形两个性质中的任意一个来解决,两个题目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等腰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1:课本P77思考: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问题2:如图3,小明一不小心,把他所画的等腰△ABC被墨水涂没了一部分,同学们想一想,看能把它重新画出来吗?

师生行为: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思考(即问题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然后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猜想;问题2由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老师在各组中巡回点拨,然后在全班交流各种画法,在弄清什么是已知条件的情况下,来证一证它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教师关注:

(1)學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猜想;

(2)学生在已知两角相等的条件下,画出三角形,能否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准确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设计意图:由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出发,给学生创设现实的数学情境,然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探求等腰三角形中边角关系。

活动3:例题学习、巩固提高。

问题:P78例题2。 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师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题,弄清题设和结论,然后引导学生画出图行,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过程,并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师生评价证明过程。

教师关注:

(1)学生所画图形是否符合题意;

(2)学生所写证明过程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认识,学生已经从已有知识中找到新的增长点,要证明三角形中两条边相等,只要证明这两条边的对角相等,结合平行线性质,很容易找到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就降低了解题难度,又突出了重点。

活动4: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问题4:课本P79练习。

(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4,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A=OB。求证:OC=OD。

师生行为:问题(1)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学生自主完成,师生共同评析;问题(2)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把学生的解题过程投影到电子白板上,引导学生评判解题过程,最后,教师点拨。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促使学生积累解题经验。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升华。

活动5:自我反思、深化提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2)这节课你参与了怎样的教学活动?取得了哪些认知经验?

师生活动:提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对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与表扬,对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纠错。

设计意图:

(1)是要帮助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所得。

(2)是要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学习活动,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学习方法。

活动6:分类作业、个性发展。

(1)(必做题)完成P82习题13。3:5题、7题。

(2)(必做题)完成P83习题13。3:10题、11题。

设计意图:设置分类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七、教学反思

1.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发生过程的体验

《等腰三角形》第二节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为了有效利用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处理教材,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置的预习作业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经过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总结等过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判定定理,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顺利获取知识。

2.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搭建了多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实践、思考、合作、交流的体验,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反思

本节课始终贯穿反思环节,设计了多个问题引起学生自我反思,问题是自己发现,猜想自己探究,证明自己完成;教师的观察、提问、巡视、谈话等活动,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行为。

3.作业设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4.冀教版语文目录 篇四

o 认字与学拼音

 1 a  2 o  3 e  4 i y  5 u w  6 ü  7 b p m f  8 d t n l  9 g k h j q x  10 z c s zh ch sh r  11 ai ei ui  12 ao ou in  13 ie üe er ye yue  14 an en in un ün  15 ang eng ing ong  拼音综合

o 第一单元

 1 一去二三里  2 天上的小白羊  3 山青青  4 江南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5 我是中国娃  6 一起歌  7 地球妈妈  8 多想去看看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9 老师的话语  10 河水和小船  11 树和喜鹊  12 小乌鸦和妈妈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3 哪儿去了  14 柳树

 15 雪地里的小画家  16 七彩桥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17 心里的世界  18 太阳的香气  19 我想知道  20 维维的画儿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1 自己去吧  22 好奇的孩子  23 我和我的小伙伴  24 小黄莺唱歌  本单元综合与测

  

一年级下册

o 第一单元

 1 祖国多么广大  2 小帆船

 3 我爱大山我爱家  4 海滩上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5 古诗二首

 春晓

 离离原上草  古诗二首

 6 风  7 惊蛰

 8 春雨的色彩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9 美的回答  10 尖尖的草帽  11 爸爸,你知道吗  12 达尔文和小松鼠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3 信  14 荷叶伞  15 花篱笆

 16 灯塔爷爷的朋友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17 神奇的耳朵  18 遥远的恐龙世界  19 小壁虎借尾巴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0 夜色

 21 星星和哨兵  22 动手试一试  23 孩子们的花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七单元

 24 绿色的和灰色的  25 捞月亮

 26 萧伯纳和小姑娘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八单元

 27 古诗二首

 九溪十八涧  “一”字诗  古诗二首

 28 《三字经》节选  29 十二生肖  30 大禹治水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二年级上册

o 第一单元

 1 古诗二首

 望庐山瀑布  山行  古诗二首

 2 水乡歌

 3 美丽的呼伦湖  4 黄山奇石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5 采蘑菇的小姑娘  6 雨后

 7 我想我能行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8 村景  9 风铃草  10 搭船的鸟  11 燕子专列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2 我要的是葫芦 

 13 盲人摸象  14 望天  15 苏珊的画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16 古诗二首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赠汪伦  古诗二首

 17 窗前的红气球  8 妈妈睡了

 19 送给奶奶的阳光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0 植物妈妈有办法  21 地球的清洁工  22 我是你的朋友  23 最后一片树叶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七单元

 24 小英雄于连  25 奇特的“钢琴”  26 华罗庚的故事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八单元

 27 戈壁滩上的古长城  28 木兰从军  29 纸

 30 唐僧取经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二年级下册

o 第一单元

 1 古诗两首

 咏柳  春游湖  古诗两首

 2 月亮船

 3 华北明珠白洋淀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4 祖先的摇篮

 5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6 小露珠

 7 小蝴蝶和毛毛虫 

o

o

o

o

o

o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三单元

 8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 9 珍妮的帽子  10 月光下的琴声  11 一路鲜花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四单元

 12 心愿

 13 树上的橘子  14 美丽的公鸡  15 小马过河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五单元

 16 囫囵吞枣  17 称象  18 找骆驼  19 铜板的响声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六单元

 20 乡下孩子  21 下雨了  22 我想

 23 沙滩上的童话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七单元

 24 我不是最弱小的  25 重要电话  26 第十二块纱布  27 刘胡兰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八单元

 27 古诗二首

 村居  小儿垂钓  古诗二首

 28 春日晨景  29 女娲和人  30 九龙壁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

 三年级上册

o 第一单元 o

o

o

o

o 1 走进大自然  2 火烧云

 3 *会说话的草  4 诗的材料  5 金色的草地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二单元

 6 古诗二首

 回乡偶书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古诗二首

 7 走月亮  8 *泥姑娘

 9 难忘的八个字  10 小摄影师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三单元

 11 湖滩上,有一对天鹅  12 “这条小鱼在乎!”  13 *特殊的葬礼  14 狼和鹿  15 会植树的鸟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四单元

 16 会变色的报春花  17 画杨桃

 18 *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 19 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  20 惊弓之鸟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五单元

 21 诗二首

 夏日绝句  就义诗  诗二首

 22 虎门销烟

 23 *歌唱二小放牛郎  24 后羿射日

 25 小萝卜头的故事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六单元

 26 晨读

 27 布勒门的音乐家

 28 *木偶奇遇记(节选)

 29 空城计  30 屋内旅行记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三年级下册

o 第一单元

 1 春的消息  2 燕子

 3 *柳笛和榆钱  4 古诗二首

 游园不值  春日  古诗二首

 5 阳气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大自然的语言  7 第一朵杏花

 8 *植物的“感情”  9 蜜蜂

 10 矿矿的研究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11 倾斜的伞  12 伙伴  13 *信任

 14 金色的蒲公英  15 巨人的花园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吹糖人  17 五月的田野  18 *书本里的蚂蚁  19 带雨的花  20 珍贵的教科书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1 古诗二首

 登鹳雀楼  题西林壁  古诗二首

 22 一个新家  23 *尝试

 24 陶罐和铁罐  25 三个问题的答案 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6 一颗小豌豆  27 卖火柴的小女孩  28 丑小鸭

 29 *童年的记忆  30 安徒生公园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四年级上册

o 第一单元

 1 大海的歌  2 下雪的声音  3 *秋色  4 古诗二首

 望洞庭  望天门山  古诗二首

 5 桂林山水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炊烟  7 赏花

 8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9 新年礼物  10 古井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11 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  12 孔子学琴  13 *推敲  14 字的敬畏  15 和时间赛跑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形形色色的植物  17 爬山虎的脚

 18 *门前的小树死了  19 绿叶的梦  20 鸟的天堂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1 观潮  22 龙卷风

 23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

 24 湖泊

 25 准时的登陆表演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6 古诗二首

 塞下曲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古诗二首

 27 军神

 28 *球王贝利  29 黄继光  30 登山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四年级下册

o 第一单元

 1 古诗词二首

 宿新市徐公店  清平乐·村居  古诗词二首

 2 天窗

 3 *快乐的足球赛  4 芦叶船  5 女孩乌塔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我们家的猫  7 小狮子爱尔莎  8 *树上的鞋  9 老人和鸟  10 自然之道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11 锁不住的心  12 小溪流的歌  13 *成长  14 差别

 15 给予的故事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颐和园  17 东北大森林  18 *海市蜃楼  19 水乡行

 20 威尼斯的小艇 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1 向卫星求救

 22 妙趣横生的太空生活  23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24 蝴蝶的家

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6 别踩了这朵花  27 再寄小读者

 28 *只拣儿童多处行  29 肥皂泡  30 送别冰心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五年级上册

o 第一单元

 1 在天晴了的时候  2 珍珠鸟  3 人类的朋友  4 大自然,你好  5 动物二章

 鸬鹚  鹭鸶  动物二章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匆匆

 7 假如只有三天光明  8 现代诗二首

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现代诗二首

 9 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 10 二泉映月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11 古诗二首

 渭城曲  别董大  古诗二首

 12 有个孩子叫咪咪乔  13 祖父·后园·我  14 现代诗二首 

纸船——寄母亲  纸船

 现代诗二首

 15 金色的鱼钩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一诺千金  17 唯一的听众  18 九色鹿

 19 我的战友邱少云  20 将相和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1 跨越百年的美丽  22 “两弹元勋”邓稼先  23 我最好的老师  24 突兀的大石头  25 最佳路径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6 词二首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如梦令  词二首

 27 猴王出世  28 水墨徽州  29 走路的人  30 布达拉宫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五年级下册

o 第一单元

 1 槐乡的孩子  2 捅马蜂窝  3 *颤抖的羽毛  4 少年闰土  5 偷瓜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古诗二首  7 松坊溪的冬天  8 *黄果树瀑布  9 记金华的双龙洞  10 *草原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 o 第三单元

 11 荒芜了的花园  12 瘸蝉

 13 *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 14 白杨  15 米芾学书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灯祭  17 捐赠天堂  18 *天涯情思  19 *小抄写员

 20 “诺曼底”号遇难记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1 毛泽东诗词二首

 忆秦娥·娄山关  七律·长征  毛泽东诗词二首

 22 狼牙山五壮士  23 *小英雄雨来  24 *勇者的面对  25 詹天佑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六年级上册

o 第一单元

 1 长江之歌  2 五彩池  3 七月的天山

 4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  5 山海关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穷人

 7 最美好的礼物  8 有月亮的晚上  9 成全一棵树

 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11 心的翅膀  12 百合花开

 13 世界的边沿在哪儿  14 壮哉,少年游 

 15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 17 相片

 18 将军与孤女  19 阳光下的皮肤  20 地球万岁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1 词两首

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陆游) 词两首

 22 跳水  23 清贫

 24 儿子的采访  25 挑柴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6 碧螺春  27 京剧

 28 用奇谋孔明借箭  29 安塞腰鼓  30 我和春联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六年级下册

o 第一单元

 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 2 *楼兰的忧郁  3 鸟是树的花朵

 4 *我和大猩猩握了手  5 一个人和一幅画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早晨  7 葵花之最  8 *三人行  9 寓言二则

 揠苗助长  刻舟求剑  寓言二则

 10 *还有人活着吗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 o 第三单元

 11 我的母亲  12 济南的冬天  13 *祥子买车  14 养花  15 母鸡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7 金翅雀  18 秋天的怀念  19 *无言的父爱  20 *勇气

 21 再见了,亲人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2 桥梁远景图  23 黄河象

 24 *儿童与发明  25 *科学幻想之父  26 蟋蟀的住宅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7 古诗三首

 牧童  稚子弄冰  湖上杂诗  古诗三首

 28 风筝  29 冬至的梦

 30 *我的第一个笔记本  31 *成长靠你们自己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七年级上

o 第一单元

 1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 2 皇帝的新装  3 金鸟  4 牛郎织女  5 小溪流的歌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8 爸爸的花儿落了  9 童年

 10 童稚记趣 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11 送董邵南序  12 父亲的谜语  13 我的母亲  14 合欢树  15 麦琪的礼物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春

 17 济南的冬天  18 秋颂

 19 四季交响曲  20 与朱元思书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1 论语十则  22 为学  23 论读书

 24 我的“长生果”  25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6 悬崖边的树  27 根  28 露  29 木兰诗  30 陌上桑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七年级下

o 第一单元

 1 社戏  2 哦,香雪  3 罗迦诺的乡村  4 北京立交桥  5 桃花源记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少年中国说

 7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 8 青年

 9 保尔和冬妮娅  10 中国少女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 o 第三单元

 11 黄河颂  12 梅岭三章  13 护钟

 14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15 出师表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蟋蟀  17 蜘蛛  18 天鹅  19 牛群  20 荔枝图序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1 庐山云雾  22 黄陵柏  23 雨的四季  24 大自然的语言  25 三峡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6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 27 龙宫“借”宝  28 棋王  29 口技  30 大铁椎传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八年级上

o 第一单元

 1 故乡

 2 滹沱河和我  3 想北平 4 当代诗两首  5 醉翁亭记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明湖居听书  7 胡同文化  8 苏州赋  9 观蛇舞  10 墨池记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 11 沁园春 雪

 12 念奴娇赤壁怀古  13 观巴黎油画记

 14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 15 感悟珍珠港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 17 萤火虫

 18 巡天遥看一千河  19 绿色基因的革命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0 斗鲨

 21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 22 清塘荷韵  23 紫藤萝瀑布  24 春江花月夜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5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 26 变色龙  27 范进中举  28 卖柑者言  29 短文两篇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八年级下

o 第一单元

 1 藤野先生  2 再塑生命的人  3 师恩难忘  4 有月亮的晚上  5 送东阳马生序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世说新语三则  7 将进酒  8 制台见洋人  9 我的叔叔于勒

 10 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11 孟子二章

 12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 13 我的信念

 14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 15 谈骨气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小石潭记  17 岳阳楼记  18 扬州一瞥

 19 黄河之水天上来  20 密西西比河风光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1 晏子使楚  22 孙膑  23 草船借箭  24 谋攻

 25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6 柏林之围  27 蒲公英  28 荷花淀  29 百合花  30 兵车行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九年级上

o 第一单元

 1 秋夜  2 对岸  3 海燕

 4 叶笛(二章)

 5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最后一次的讲演  7 我有一个梦想  8 富有的是精神

 9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  10 隆中对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11 悼念乔治·桑  12 回忆鲁迅先生  13 五柳先生传 

 14 陈涉起义  15 张衡传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6 始得西山宴游记  17 满井游记  18 登泰山记  19 短文两篇  20 观莲拙政园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21 两面国  22 海底森林  23 慧骃国游记  24 流星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5 哨子  26 曹刿论战  27 黄生借书说  28 马说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九年级下

o 第一单元

 1 孔乙已  2 音乐迷杨科  3 母亲的河

 4 刘姥姥进大观园  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二单元

 6 三块钱国币  7 宝莲灯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三单元

 8 欣赏生命  9 两条路  10 古诗二首

 观沧海  行路难  本节综合

 11 病梅馆记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四单元  12 板桥题画二则

 13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 14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 15 话说中国画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五单元

 16 新闻两则  17 傅雷家书  18 伟大的悲剧  19 与妻书

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 第六单元

 20 交友之道  21 朋友四型  22 左忠毅公逸事  23.歌词二首

5.沪教版小学数学目录 篇五

一年级第一册

一、10以内的数

我们的教室 听着数 摸着数 课间大休息 玩积木

两个5是10 零

美丽的星座 掷双色片

买冰激凌(几个与第几个)运动会 对应与比较

小于、等于、大于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数楼——分成几和几 秋游 合在一起 小胖上车 绿地 还缺几个 小胖下车 小胖过生日 加与减

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海底世界

20以内数的排列 它们与10的关系 它是几与几 相像的题

进位加法

摆一摆、算一算,找规律 加倍与一半 退位减法 乘火车

加进来,减出去 数点块 数砖墙

四、几何小实践

物体的形状

五、整理与提高

兄弟姐妹 相邻的题 巧算 比较

大家来做加法表 综合练习

一年级第二册

一 复习与提高

游数城

玩数图(计算三角)玩数图(单数和双数)比一比

二位置

左与右 在街上

三 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十个十个地数 百数图 数的表示 数射线上的数 百数表

数龙--------百的数列

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一)(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加法(进位)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郊外活动

连加、连减、混合加减

四应用

比较长度 度量 线段 长度计算 人民币 统计 时间

五整理与提高

两位数加法 两位数减法 交换 滑雪 天气统计

各人眼中的20

数学广场---------掷数点块 数学广场---------七巧板 我们的郊游

上、中、下,左、中、右 路(前后,左右)

二年级第一册

一、复习与提高

游海岛———谁先上岸 估算 加与减

“吃掉”的是几

二、乘法、除法

(一)乘法引入 看图编乘法题

游乐场统计图 倍

10的乘法 5的乘法 2的乘法 4的乘法 8的乘法2、4、8乘法之间的关系 分一分与除法 用乘法口诀求商 几倍

盒子是空的———被除数为0

三、乘法、除法

(二)7的乘除法 3的乘除法 6的乘除法 9的乘除法3、6、9乘法之间的关系 快乐的节日 分拆为乘与加 乘一乘,填一填

“九九”-------乘法口诀表 有余数的除法 做有余数的除法 掷骰子,做除法 几张长椅

四、几何小实践

角与直角

正方体、长方体 长方形、正方形

五、整理与提高

数学广场------点图与数 乘法表 乘法大游戏

5个3加3个3等于8个3 5个3减3个3等于2个3 乘与除

数学广场------幻方 数学广场------视图 数学广场------折纸

二年级第二册

一、复习与提高

登险峰 植树

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 正方体的展开图 连乘、连除 相差多少

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千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表达 小探究

数射线(千)位值图上的游戏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 三位数加减一位数 三位数加法 三位数减法 估算与精确计算 应用题

四、应用

轻与重 直接比较 间接比较

秤和它的使用方法 克、千克与计算 时间(时、分、秒)

五、几何小实践

东西南北 轴对称 角

三角形与四边形

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六、整理与提高

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大数的读与写 游国家森林公园 巧算

数学广场-———给小兔涂色 数学广场----------加或减

三年级第一册

一、复习与提高

小复习连乘、连除

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

二、用一位数乘

乘整十数、整百数 看图列式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小练习(1)

三、时间的初步认识

(三)年、月、日平年与闰年 制作年历 小练习(2)

四、用一位数除

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两位数被一位数乘除 三位数被一位数乘除 除法的应用

单价、数量、总价 小练习(3)

五、几何小实践

千米的认识 米与厘米 分米的认识 轴对称图形

三角形的分类(2)面积

正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平方米

六、整理与提高

乘乘除除 解决问题 图形的拼嵌 它们有多大

计算小胖家的面积

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数学广场———周期问题 数学广场———流程图(2)

三年级第二册

一、复习与提高

乘除法计算 括号先算 树叶的面积 面积单位 面积计算

二、乘与除

谁跑得快 用两位数乘 用两位数除

运动会上的小统计

三、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整体与部分 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

四、计算器

从算筹到计算器 算盘 计算器

使用计算器计算

五、几何小实践

周长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六、整理与提高

乘与除 分数 应用

周长与面积

数学广场———谁围出的面积最大 数学广场———搭配

四年级第一册

一、复习与提高

加法与减法 乘法与除法 用计算器计算 节约用水 分数

二、数与量

大数的认识 四舍五入法平方千米

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 从克到吨 从毫升到升

三、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比一比

分数的加减计算

小探究———“分数墙”

四、整数的四则运算

工作效率

树状算图与算法流程 三步计算试题 正推 逆推

文字计算题 运算定律 应用

五、几何小实践

圆的初步认识 线段、射线、直线

角的度量 角的计算

六、整理与提高

大数与凑整 分数

几何小练习

数学广场———相等的角

数学广场———通过网格来估算

四年级第二册

一、复习与提高

四则运算

整数的运算性质 看谁算得巧 愉快的寒假

二、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生活中的小数 小数的意义 你知道吗? 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的性质 小练习综合练习小数点移动 小数加减法

三、统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四、几何小实践

垂直平行 小练习你知道吗?

五、整理与提高

问题解决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小数与测量

凑整

垂直与平行

数学广场———用多功能三角尺画垂线与平行线

数学广场———五舍六入 数学广场———计算比赛场次 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

五年级第一册

一、复习与提高

符号表示数 小数

二、小数乘除法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连乘、乘加、乘减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循环小数 用计算器计算 积、商的凑整

三、统计

平均数

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应用

四、简易方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化简与求值 方程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五、几何小实践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

梯形的面积

六、整理与提高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水、电、天然气的费用——小数应用 问题解决 图形的面积

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 数学广场——编码

五年级第二册

一、复习与提高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方程

面积的估测 自然数

数的运算 练习一 方程与代数 练习二 图形与几何 练习三 统计初步 练习四

二、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和负数 数轴

三、简易方程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总结

四、几何小实践

体积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组合体的体积

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 小练习体积与容积

五、问题解决

行程

表面积的变化 体积与重量 可能性

可能情况的个数 可能性的大小

6.新浙教版科学目录 篇六

第1节 水在哪里

第2节 水的组成

第3节 水的密度

第4节 水的压强

第5节 水的浮力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1节 大气层

第2节 天气和气温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5节 风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第3节 神经调节

第4节 运动的行为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第4章 电路探秘

第1节 电路图

第2节 电流的测量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

第4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5节 变阻器的使用

第6节 电压的测量

第7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8节 电路的连接

实验与制作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实验一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二 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制 作 制作飞机机翼模型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实 验 植物的向性

第4章 电路探秘

实验一 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二 用龟压表测电压

7.新人教版目录 篇七

关键词:配方法,教材编排,教学处理

配方法是中学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中最先出现;它是一种恒等变形, 背后隐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 学生学习它有障碍、影响大, 值得教师分析与思考.

一、配方法的编排与分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主要呈现的数学方法是配方法. 它出现的背景是合理的, 分为两个阶段:

1. 背 景 、描述性概念与应用

上册, 学完利用平方根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后, 配方法在教材的P30-34通过一系列的安排, 最终以带描述性的概念形式出现———先思考“设法把x2+ 6x - 16 = 0化为具有 (x + n) 2 =p或 (mx + n) 2 = p (p≥0) 的形式”;接着通过直观、程序化的思维“框图” (移常数项→配方→改写→降次→求解) 引领学生利用配方 (使左边配成x2+ 2bx + b2形式) 降次求根;然后思考:“为什么要在方程x2+ 6x - 16 = 0两边加9? 加其他数行吗? ”最后归纳:“像上面那样,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叫作配方法. ”之后是举例与练习.

2. 在二次函数中的再应用

下册P11-12, 配方法的再应用以跨越式出现———先思考“我们知道, 像y = a (x - h) 2+ k这样的函数 , 容易确定相应抛物线的顶点为 (h, k) , 二次函数1也能化成这样的形式吗? ”接着省略配方过程, “配方可得:”;然后归纳:“一般地, 我们可以用配方法求抛物线y =ax2+ bx + c (a≠0) 的顶点与对称轴. ”最后是相关练习.

可见, 教材以降次解方程为主线, 以程序化、规范化的解答模式为母体重点介绍配方法解方程, 对学习解方程无疑具有最明了的示范作用;对于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以及推导顶点坐标公式, 教材刻意省略. 这种编排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拓展性.

就解方程而言, 学生有教材中的框图模仿, 解类似x2+bx + c = 0或ax2 + bx + c = 0 (a≠0) 的方程不难学 ;就推导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而言就难了. 因为配方法不只是用来解方程, 它用在求抛物线的顶点与最值时的思路、步骤、程序与解方程有明显的差别, 学生找不到相应的配方过程或框图作参考, 一头雾水. 说明解方程时设定的思维框图和程序化的步骤容易掩盖配方的本质、淡化配方的重点, 学生的配方方法与思路受束于起初的、程序化的、解方程的步骤. 这种编排也有一定的断裂性、局限性.

二、学生学习配方法的状况

1. 学生解形如ax2+ bx + c = 0 (a≠0) 的一元二次方程 , 容易习惯性地移项后就直接配方 (没有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或二次项系数化为1时漏除常数项.

2. 学生解形如 (ax) 2 + 2ax + c = 0 (a≠0) 的方程 , 往往仍然按移项、二次项系数化为1、配方等程序进行 (学生对那种解答程序的记忆太深) .

3. 学生解决形如 (mx + n) 2 = p (p < 0) 的方程, 错解为很难进行求根公式的推导 , 容易错把等成2a.

4. 配方法求最值或推导抛 物线的顶点坐标公式 , 思维和表达方式混乱.

5. 其他的配方恒等变形 , 配方的综合能力弱.

三、配方法的教学处理

其实, 配方的核心是从不是完全平方的代数式或等式的一边中, 选定要配的对象 (要有两个) , 通过恒等变形, 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完全平方式;配方的原则是维持数式的恒等 (代数式不存在移项或两边加配问题) . 为此,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利用完全平方与二次根式的非负性等功能规避配方法解方程过程中的错误外, 更需要根据教材编排, 创新教学设计, 组织学生拉伸配方学习的过程, 放大配方的切入点, 放慢配方思维的步调, 使之领悟配方的思路, 突破配方的重点, 理清配方的本质, 发展学生的思维.

处理方式一:通过置换系数、改变形态, 从特殊到一般去理解配方. 例如设计带梯度的组题:1x2+ 8x - 1 = 0;2 x2- bx =4;3 2x2- 2 = 3x;4 3x2+ bx = c;5 ax2- bx + 4 = 0……实现从单一的数字系数逐步过渡到字母系数的置换, 使学生深刻领悟配方的过程与核心, 走出程序化的困扰———解决配方应用在解方程的难点问题.

处理方式二:以方程的一边的恒等变形为抓手, 改换解题的思路与程序, 换种形式来配方. 例如从方程的左边看可以变形为c……引导学生统一方程中的变形程序与二次多项式的变形程序, 超脱解方程的配方框图———解决配方的过程与形式问题.

处理方式三:以配方的对象作为切入点, 多层次、多角度地拓展配方学习. 如对于任意的a, b, 当a2+ b2用 (a + b) 22ab配方, 当ax2 + bx用姨配方———解决配方的本质与思路问题.

处理方式四:列举配方法在初中数学的其他应用. 如:1判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k - 1) x2- 2kx + 3 = 0的根的情况;2求证:无论x, y取任何实数, 多项式x2+ y2- 2x - 4y +16总是正数;3已知实数x, y满足x2 + 3x + y - 3 = 0, 求x + y的最大值等———解决配方用途与蕴含的数学思想问题.

8.新人教版目录 篇八

【关键词】新人教版 高中英语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新人教版教材應用的情况下,依旧有一些学校高中英语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新人教版教材展开的英语教学活动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英语教学中过多的重视英语语法结构、英语表达形式的教学,缺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太过刻板,学生思想、思维受到限制。对此,应当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或组织学生沟通、交流、讨论,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掌握英语知识。所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新人教版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准备

基于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水平、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目的,高中英语教师在对新人教版教材进行互动式教学之前,应当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顺畅地、有目的地进行互动教学,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英语知识学习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那么,英语教师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呢?

其一,了解新人教版英语教材内容。因为新人教版教材内容与老版教材有些不同,为了可以准确地把握教材,有目的地进行英语教学,教师需要熟读教材,分析知识点,了解知识的重点、难点。

其二,规划教学活动。基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对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步骤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为后续有序展开英语互动教学奠定基础。

例如,某校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Unit3 Under the Sea 英语单元教学之前,详细了解新人教版英语教材,设置了适合的教学目标,即为:以谈论海底世界的动植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通过阅读奇闻故事,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从而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强化对海洋生物和大自然的保护意识。本单元实现了语言学习和传播先进思想的完美统一。

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即为:

1.课文话题探讨,如: Whats living under the sea ?等。

2.学习词汇、短语。

3.课文阅读、英语语法的学习、课后探讨。

二、新人教版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

1.打磨教学语言,实现互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巧妙运用,不仅可以顺畅的展开应用教学,还能够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了使英语互动式教学良好展开,在具体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当细细打磨教学语言,尽量运用诙谐的、幽默的、自然的、流畅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因为教师利用此类教学语言展开教学,可以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同时营造轻松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融入其中,按照教师的教学步骤来学习英语知识。例如,某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窃窃私语,教师说:I hear someone is speaking.Please hold住.教师运用网络流行语来提点学生,不会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还会与学生产生共鸣,此时鼓励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英语单词与“Please hold 住”结合,组成短句,如此学生之间会相互交流、沟通,相对愉悦的造句,如此可以使学生互动学习。所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中,善用、巧用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互动学习,可以使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自身英语知识水平。

2.以情感人,实现互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课堂也是情绪场,良好的情感培养可以使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充沛,进而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那么,如何用情感来影响学生,开展英语互动式教学?

首先,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方法来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同时注意约束自身言行举止,尽可能的赢得学生的青睐、仰慕、敬重。

其次,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当尽可能的表达或展现对英语语言的喜爱之情,用自己的情感来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触动,进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状态。

再次,教师基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情感的角度出发,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展开有目的的沟通、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情感,投入到英语知识学习中。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互动学习,而学生在情感的引导下可以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彼此帮助,提升自身英语知识水平。

3.搭建语言交际平台,实现互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是互动式教学的一种有效措施。因为,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学生为了完成活动目的,学生之间会利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好的展现自我。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语言得到了锻炼,对于提升学生英语知识水平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开展英语语言交际活动呢?教师应当结合英语教材,设置英语语言交际主题,并精心设计精彩的交际平台,供学生展现自我。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组学生根据主题,选择与之相关的文章,每个学生扮演文章内不同的人物,共同演绎故事情景,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英语交流进行观察、评价。最后,对每组学生英语交流情况做总体概括与评价,提出学生英语表达存在的缺陷,鼓励学生在日后学习中不断完善。例如,某校英语教师组织开展了“我要参加”英语语言交际表演活动,不限制学生表演形式、不限制学生英语交际内容,让学生在舞台上尽情的表演,校内诸多同级学生为了赢得比赛,都纷纷准备节目。在整个活动准备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在课上或课下都在练习英语口语,这使得学生仿佛进入到了真正的英语语言世界中。

4.创设口语表达情境,实现互动。在以汉语为母语的生活环境中,高中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是有一定障碍的,即没有语言环境、没有频繁口语交流的机会等。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组织学生进行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创设英语口语表达情境,让学生在此种情境中利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例如,某英语教师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英语角活动,在英语角活动中设置一个主题,如圣诞节、运动会等,让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围绕这个主题自由的、随意的沟通、交流,在此种氛围中学生都会摒弃羞怯心理,大胆的交流知识,而且学生交流中相互纠正口语表达错误,这对于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所以,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注意加强口语表达情境的创设是非常必要的,如此可以打破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之间利用英语语言自由、轻松、自然的沟通和交流,逐渐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水平。

三、结束语

在我国教育部要求我国多数地区运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情况下,为了使高中英语教学满足新课标要求,应当摒弃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之间彼此交流、沟通,纠正英语口语表达、写作等方面的错误,逐步提升学生自身英语知识水平,并增强自身协作能力、学习能力。总之,在新人教版英语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互动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利于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寿香.浅谈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校园英语,2012(5):185-186.

[2]田茂盛.基于新人教版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4(3):40-40.

[3]张鹏.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让英语课堂流淌生命[J].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4(5):48-49.

[4]邓江渔.试论互动式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0(1):3-4.

[5]张莹莹.互动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为例[D].宁夏大学,2014.

上一篇:xxx同志优秀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下一篇:房地产销售主管岗位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