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2024-08-21

药房库存管理文献综述(精选8篇)

1.药房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篇一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引言: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管理伴随着社区而来。在现代化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当今社会,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因而社区管理也有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尚且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正视并重视这些问题,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我国现在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社区开始承接政府下放和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成为城市社会体系的最基层单元,故社区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改善城市社区工作,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字:城市;社区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概念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含义

社区管理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其中社区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属性,包括社区组织机构、社区工作人员等方面。而社区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等则是社区管理的客体,其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社会权益的保护与实现。[1] 现阶段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是“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

(二)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

社区管理主体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以社区党政组织为核心,由社区党政组织(社区党组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社区与中介组织共同构成的社区管理组织系统。而在这些主体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较低,无法真正人认识到自己也应参与到社区管理中去。

二、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

(一)社区管理现状

石玉庆学者认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还是一件新生事物,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不断摸索。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有:政治行政色彩较浓,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经济功能强,管理、服务功能弱化;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缺少人文建设,居民缺乏归属感等等。[2] 李国旗学者从法制化角度上研究认为,由于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步伐加快,城市社区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表现在社区管理任务迅速膨胀、难度日益加大、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并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一是社区管理总的效果还难以令人满意,尤其是在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方面显得更为突出;二是政府主导推动作用发挥不够,管理水平低;三是社区中介组织发展不规范;四是社区管理工作队伍薄弱;五是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低等。[3] 李丽君学者从社区的角度上来看,在我国这种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层次下,由于机构设置与权限呈“倒金字塔型”,就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弊端,使得居民委员会这样的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日益萎缩,使得居民缺乏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得中介组织发育缓慢,使得整合社区资源发生困难,等等。[4] 总之,我国现在的社区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利于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大量搜集文献资料和细心分析,发现城市社区管理是随着社会管理任务的变化而发展的,我国社区管理在不断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面临着不少现实难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方面和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方法方面。

(1)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众多学者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社区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制度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和弊端。例如:王青在《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里指出:我国的社区治理主体单一,政府组织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垄断社区所有的资源,这一问题在大多数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中都普遍存在着,其特征为行政主导、政府干预过多。[5]方盛举直接提出:现阶段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地促进政府职能部门、群众自治组织、驻地单位按照社区服务的要求履行好各自的职能。[6]

尽管这些年各地城市在改革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管理体制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仍然很浓, 缺乏公众参与机制。可见,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问题。

(2)城市社区服务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城市现阶段社区服务上存在了许多问题,许多学者认普遍为城市社区的服务体制不完善,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加强以及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化,正如王一涵在《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我国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居民要求,多数社区服务还停留在传统性,福利性和救助性的服务上,缺少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全面服务,未实现由民政福利型的服务向社会管理型的服务转变。[7]现阶段,我国社区服务主体主要还是社区居民委员会,而且提供的也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行政上的服务,例如开证明、开准生证、办理低保等,而对于居民日常的文化生活需求基本上无法满足。[8](3)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淡薄

很多学者和实践者都认为,城市社区管理离不开居民参与,然而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是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正如陈洁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社区居民居民对社区的了解仅仅是办低保、开证明时有个社区居委会。”[9]而学者何海兵则认为:“目前城市社区是‘没有公民的社区’,无论是社区精英还是普通居民, 都比较缺乏公民意识。现代公民是以关心公共事务、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基本标志的。”[10]

因此,公民意识淡薄,对社区的冷漠,也给城市社区管理带来诸多问题。

三、城市社区管理的改革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处于政府与居民的最紧密联系层面,其设置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积极而慎重地开展了城市区域管理体制改革。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造活力。[11]

(一)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

丁晓玲学者认为,如果对正在众多城市进行的这一改革作深人分析,不难发现,它主要表现为三个基本趋势:弱化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扩大以社区自治为基本前提和主要内涵的基层民主;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这三个互相依存、互相支持的方面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深刻反映了当前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发 展方向。[12] 李国旗学者认为,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消除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坚持依法管理,实现城市社区管理法制化。所谓依法管理,就是使城市社区管理主体、管理行为和一系列管理环节都纳入到法制轨道,做到政府依法行政、居民依法自治。

郭琪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善社区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区服务;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程度;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13]

(二)社区管理的具体措施

李国旗学者认为,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整体环境中,依法管理社区,实现城市社区管理法制化应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城市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 ;

2、依法构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1)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原则。2)依法确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3)理顺各组织关系。

4)建立目标责任制

3、强化城市社区执法,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4、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及时纠正损害社区管理秩序行为;

5、加强普法宣传,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2] 另外刘月平学者认为应该:

1、构建社区自治组织体系

2、大力发展社区非营利组织与志愿组织

3、创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政府管理方式

4、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法律法规体系 [14] 社区管理应有着政府的合理安排,除此之外,社区各方的组织也应该加强完善,相互配合。另外,作为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的大多数,应该加强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积极配合各方组织,共同建设社区。

四、结束语

在城市这样一个大的社会关系系统中,社会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社区秩序的好坏、社区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归根到底取决于城市社区的管理。社区管理不是一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各方配合,逐步完善,进而共同构 建更加美好的社区,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方利益的平衡,各方联系的加强,都应该提到社区管理的日程上来。政府、社区管理组织、社区居民应该共同努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大海.《社区管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2] 石玉庆.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J].社会视野,2007.7 [3] 李国旗.城市社区的法制化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第八卷第一期

[4] 李丽君.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路径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 年第 1 期(总第 55 期)

[5] 王青.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刊,2010,23(2)[6] 方盛举.对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 报,2005,18(2)王一涵.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企业文化[7](下旬刊),2012,(12):219.[8] 陈晏.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5)

[9] 陈洁.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J].中国管理信

息化,2011,14(14)

[10] 何海兵.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走向[J].上海行政学

院学报,2007,8(2)[11]温家宝.温家宝总理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摘登)[EB/OL].http://news sohu com/20090306/n262636410 shtml/2009 03 06/2009 03 13.[12]丁晓玲.《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研究》 2010-3-9 [13]郭琪.完善城市社区管理的措施[J].大众科技报,2009 年11 月8 日第 B03 版

[14]刘月平.浅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J].新西部.2008 12期

2.药房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篇二

1应急管理的概念及发展

目前学术界对应急管理的定义并未有统一,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思考和定义,对其进行梳理如下。 在这其中,从政府角度来定义应急管理是研究的热点。

1.1 应急管理概念

多数学者将应急管理定义为应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童书元对应急管理的界定是,应急管理就是围绕突发事件展开的预防、处置、恢复重建的管理行为,有效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陈静和周峰认为应急管理就是组织相关力量在监测、预警、干预或控制以及消解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演进与影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1.2 政府应急管理概念

在现有研究成果中,政府应急管理和公共应急管理是两个经常被提起的概念。 刘霞和严晓认为,应急管理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上讲,指为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在突发事件的减缓、准备、响应及恢复四个时序阶段中,国家和政府针对各个阶段特征,协调各种物资、资金、人力、信息和制度等资源,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管理活动。 狭义上主要指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阶段,对所需的物资、资金、人力、信息和制度等资源,实施以追求效益、效果、效率、公平为目标的动态管理活动。

吴进认为公共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方面进行的公共系统管理。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课题组认为城市应急管理主要包括预防、准备、反应和救治、恢复,其中核心是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救治各种城市灾害和突发事件。

巫广永认为政府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在应对突发危机事件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危机,最大程度消除社会影响,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基层政府应急管理,是指县(区)以下的镇(乡)级基层政府,所组织进行的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过程。

赵菊认为应急管理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组织机构为避免或者减轻突发事件(有时甚至是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威胁、重大冲击和巨大损害,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实施管理措施与应对策略的过程。

综上,政府应急管理主要指的是政府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动态管理过程。

2我国公共应急管理实践研究

政府应急管理中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是重点研究内容,本文着重从基层应急管理方面进行梳理。

2.1 基层组织应急能力重要性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主要体现在社区方面,社区是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承载体, 是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前沿阵地。已有学者从信息搜集与传递及时、救灾行动迅速灵活、应急供应渠道灵活、全面关注弱势群体、灾后群众心理辅导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社区参与应急管理的优势。 社区应急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 推进社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市社区和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正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刘万振和陈兴立认为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对于“平安重庆”建设、“和谐重庆”构建、确保重庆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在西部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大意义。

2.2 基层组织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

现在政府对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不是很重视,问题主要集中在培育公众应急能力上。 我国社会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导致社会公众应急过程中不能及时自救互救,损失严重,后期救治成本高昂。

目前,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职能定位不明、应急管理工作缺位和应急管理执行力乏力等三大问题。 在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实践中,存在着民众忧患意识薄弱、政府人员时间理念缺乏、责任意识不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和应急动员能力不足等问题。 另外,社区应急管理存在自身管理体制不顺、自治建设薄弱和外部支持不够等问题。

2.3 基层组织应急能力建设途径

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通过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领导靠前指挥、果断决策、及时公开信息、建立政策性巨灾风险保障机制等方式切实加强政府应急管理。 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应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加强预警预防,应急保障和联动指挥三大体系建设。 许多来自基层的应急管理工作者认为应把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到国家应急管理的议事日程上来,以强化基层抗风险能力建设为重点,在政策法规、队伍建设、装备配备、基础设施培训等方面给予加强和保障。 具体可以通过加快基层应急保障能力的建设、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的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的建设、加快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对此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多数学者认为建设基层应急能力重点在于培训和应急联动机制。 依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将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四个方面工作及其相应的社区建设整合起来,整体推进,开展“综合应急标准化社区”建设。 必须建立常设的城市社区应急组织,加强社区居民居安思危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应急能力。 政府提供外部支持、加强社区自身应急管理规划、组建专业性强的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培育良好的社区应急文化。 针对社会公众应加强应急演练、鼓励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重视家庭储备。 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突发危机事件,保持应急管理的灵活性,果断、高效地进行应急管理。

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完善应从建立高效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同时注重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调解机制及其保障机、增强基层政府应急动员能力、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

综上,我国应急管理中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方面研究的比较多,应急能力建设主要在“一案三制”的大框架下,整合法规、政策、物质等资源应对突发事件。 通过以上文献可以发现,今后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点在基层, 应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点是形成机制,建设“综合应急标准化社区”。

3国内学者对国外应急管理的研究

3.1 美国应急管理研究

借鉴国外应急管理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应急管理研究会有所帮助。 国内学者对美国应急管理的经验介绍比较多,进行综述如下。

3.1.1 运行模式

美国应急管理运行模式值得我国研究学习。 美国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特点是: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体现出一种“综合性应急管理”理念,即全风险管理与全过程管理。 从横向看,应急管理的对象由单灾种向多灾种转变;从纵向看,应急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管理,无论应对何种灾害,都要经过减缓、准备、响应与恢复4 个阶段,并构建了强大的法律支持体系,由总统直接领导,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等核心机构协同运作的危机管理体系。 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主要有美国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及国家应急预案。 美国应急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看,一条主线是强化综合管理,其主要特征是:有依靠高科技支撑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有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相互支援的应急反应体系。 社区应急管理方面主要理论包括有恢复能力的社区理论、减灾型社区理论、安全社区建设及应急计划。

我国应从法律约束、跨区域应急预案、区域管理、应急信息网络、跨区域应急物流中心网及应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6 个方面初步构建跨区域应急管理的主要框架。

3.1.2 管理机构

美国应急管理机构上下协同,综合响应,效率较高,形成了以国土安全部为中心,下分联邦、州、县、市、社区五个层次的应急和响应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标准运行。美国应急管理机构是全员参与的,即能调动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各种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形成了“联邦一州一地方政府”的综合性、整合性、全覆盖式的安全应急管理模式。 美国的应急运行中心,是一个集情报收集、智能分析、执法、私人机构汇报和紧急应对于一体的常设全天候跨部门组织。

中美应急体系系统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现有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确实具有突出的四大优势: 体系更强大、响应更及时、动员更有力、救灾更有效。 中国应加强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加快应急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建立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应急管理模式。

3.2 其他国家应急管理研究

3.2.1 英国应急管理

英国应急管理在制度建设和操作规程上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英国应急管理的特征包括以系统抗灾力为核心的应急理念、以规程为中心的动态文件体系、有分有合的管理体系、不断创新的应急能力建设。 英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包括《国内突发事件应急计划》。 英国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涉及的相关部门及主要职能分别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民健康事务部、志愿者组织、警察部门、环保部门、相关行业与企业、海上及海岸警卫署、军事部门等。

3.2.2 日本应急管理

日本应急管理系统和我国有相近之处,我国各地政府应积极借鉴日本应急管理经验和教训。 日本完善高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20 世纪50 年代,制定了《灾害救助法》等灾害管理法律,建立了以单项灾种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到60 年代初,制订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到90 年代,特别是1995 年阪神大地震后,促进日本政府进行应急管理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努力,日本建立了以综合防灾减灾为主要特征的应急管理体制。 本应急管理注重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防灾计划的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新技术。

日本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灾害危机管理机制,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 日本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可分为三个部分,即事前预防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对策、灾后恢复管理。 日本建立了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担任会长的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委员会,作为全国应急管理方面最高的行政权力机构。

4结论

综上,国内学者对应急管理的概念研究比较多,对公共应急管理概念不明确。 对国外应急管理的研究比较多,有较充分的分析和启示。 应急管理实践方面,应加大对基层应急管理的研究,特别加强对基层组织应急管理评价体系研究,构建“综合应急标准化社区”。

摘要:对公共应急管理实践进行综述,综述内容涵盖应急管理的概念、我国公共应急管理的实践研究、国内学者对国外应急管理的相关研究等内容,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类梳理和综述,厘清公共应急管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应相关实践,并得出相关结论。

3.盈余管理定义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盈余管理 定义

盈余管理是当下会计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已有的文献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什么是盈余管理,为什么管理层要管理盈余,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哪些手段和途径),盈余管理的程度,制约因素等。盈余管理的定义仍然存在争议和分歧,而一个准确而可操作性强的定义可能是进行盈余管理研究的必要前提。有关动机研究的成果可能是最为丰硕的,因为关注动机有助于研究者完整地了解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盈余管理定义和动机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期从现有研究不足中的给出未来的研究空间。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什么是盈余管理?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仍莫衷一是,即使在学者之间,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比较著名的至少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Healy ,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企业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或者通过规划交易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表现的理解或者影响以会计报告盈余为基础的签约的结果[1]。与之类似的定义是由(Schipper,1989)作出的:所谓的盈余管理事实上是一种“披露管理”:在对外报告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干预,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不是保持中立原则[2]。

第一个定义使用了误导(Mislead)一词,事实上将通过职业判断使财务报告更具信息含量的活动排除在所定义的盈余管理范围之外。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出于其研究的目的: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给出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现有很多研究者均使用此定义而不考虑自己的研究主题,预先在心里给盈余管理戴上“不道德”的帽子,因此可能存在误用之嫌。Schipper的定义也将盈余管理的范围限定在对外报告的过程中,而将诸如发生在内部管理会计报告过程中的活动排除在外。Schipper的定义是在比较“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的基础上作出的。她强调盈余管理扭曲真实收益,但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同样扭曲了真实收益(True Income)。因此在经济收益观下,面对已经扭曲的报告收益我们可能不能区分该扭曲是由于盈余管理还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造成的,或者说将未加管理的盈余作为衡量报告收益与真实收益误差的基准以考量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是不准确的,因为这个基准是存在噪音的。但是信息观下,会计数字具有信息含量的属性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因此从信息观角度定义盈余管理更准确更具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雪珀还将盈余管理的范围拓展到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比如改变融资或投资决策的时点,这给理论研究带来的困难是如何区分管理层的决策是正常的融资或投资行为还是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Dechow和Skinner(2000)认为这两个定义的主要缺点是它们很难直接通过会计报告数字对盈余管理进行界定而这些定义侧重于管理层的意图,管理层的意图是无法观察得到的[3]。Dechow等人的看法可能与其文章的研究目的有关。

第二类:是在与财务欺诈(Fraud),财务操纵(Manipulation)的比较中给出盈余管理的定义。

Dechow和Skinner(2000)将企业对盈余的做法分为四个方面:保守会计(Conservative),中立盈余(Neutral),激进会计(Aggressive),财务欺诈(Fraudulent)。前三项都属于在公认的会计准则范围内,而财务欺诈属于违背了公认会计准则[3]。可以这样认为:Dechow和Skinner是将合乎会计准则范围的做法分为两类:其他、盈余管理(可能包括保守与激进会计)。两者的区分标准是管理者的意图:是否是为了掩盖或者模糊真实的经济业绩。严格地说他们没有给出盈余管理的定义,但至少可以做出如下判断: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是公认的会计准则,一旦超出便是财务欺诈;盈余管理包括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判断是否为盈余管理的标准是管理者的意图。Dechow和Skinner的观点事实上没有超出Healy和Schipper界定的范畴,而且他们做出的区分标准—管理者意图亦是难以观察的。

Davidson,Stickney and wei(1987)①认为盈余管理是是在公认会计准则范围内采取一定的手段将报告收益拉向期望水平的过程。Goel和Thakor(2003)认为盈余管理是指操纵报告收益,使它们不能准确地反映在每个时间点的经济收益[4]。这两个定义该均失之过简,属于从经济收益观做出的界定。

我国的宁亚平(2000)认为盈余管理应有别于盈余操纵(Manipulation)和盈余做假(Fraud) 盈余操纵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而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5]。笔者认为宁亚平给出的定义巧妙地避开了管理层的动机或者目的,这可能是为了说明作者所下的定义便于界定管理层是否实施了盈余管理。但是该定义并没有超越Schipper界定的范围,该定义同样包含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它只是通过拓展我们常识中的盈余操纵概念,并运用了类似穷举的方法给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

此外章永奎,刘峰(2002)给出定义是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6]。他们认为从对应计额的影响看,非会计方法或违反公认会计原则的方法都可能对应计额产生影响,所以强调盈余管理并非限制在公认会计准则与会计方法的范围内。此定义与Goel和Thakor(2003)的定义类似。

二﹑结论

通过对有关盈余管理定义的文献的回顾,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可能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具有普遍意义的盈余管理定义,因为这可能因理论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和主题而异。即使有,在实践中这样的定义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并不能帮助我们界定哪些企业和管理者实施了盈余管理。定义的多样性也反映了盈余管理动机的多样性和研究者对实证证据的不同理解。第二,理论上,盈余管理应该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实务界与学术界对此的不同看法与他们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盈余管理的态度不同有关。第三:盈余管理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会计数字本身,从信息观来界定盈余管理可能更加合适,这是因为对利润表数字的管理必然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

4.旅游管理专业文献综述 篇四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08级2班 作者:李平指导老师:张春琴

江山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导游在讲解中对于景区的影响非常重要,笔者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影响的文章的对比和了解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关键的、有用的部分,并且对这些文章进行了观点的整理和归类。主要针对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大高校的期刊,同时还在“百度”中搜索关键词在网络中查询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并通过输入“关键词”和“文章名”的方式用一般匹配性进行搜索。

对于这些参考论文,笔者均持赞同意见。因此,通过分析目前关于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特点,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重要性及对导游讲解的要求及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的文章,将其归纳起来,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特点

旅游景区形象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形成的一种总体评价,是景区的表现和在公众心目中的反应。因此,旅游者在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宣传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江西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的热点地区,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景区特点,根据蔡飞,张晓明的《红色旅游发展的状况及对策研究》,张群、刘建平的《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子玉的《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他们研究和分析了江西红色旅游的特色。蔡飞、张晓明认为江西的红色旅游主要以革命纪念地的旅游资源为主,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品味高,被称为红色摇篮,它的品味体现在拥有革命摇篮之称的井冈山,被誉为红色故都的瑞金,还有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安源等。根据这些红色景区的特点,分析它现存的状况,针对这些状况从而采取的对策.根据蔡飞,张小龙的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张群,刘建平在《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中阐述,红色旅游教育意义重大,时代特征鲜明,品牌特色鲜明,政治色彩浓厚,旅游活动具有周期性,旅游消费具有目前局限性和未来潜在性共存的特点,旅游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稳中有升。旅游景区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接待能力增强,档次结构和布局体系合理化,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的饮食服务也日益显现,特色化购物在各旅游目的地初具雏形。子玉在《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中详细而全面的描述了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是指为宣传革命历史,革命者事迹和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纪念地,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体旅游活动。

二、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依据宋章海的《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低形象的探讨》以及吴忠军的《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宋章海认为导游讲解是对旅游形象特色宣传展示作用,那么对于江西红色旅游这样的特色形象导游的宣传展示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导游讲解是导游讲,游客听得一个过程,导游讲解的好坏直接影响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在游客心目中形象。吴忠军强调导游讲解有助于丰富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内涵,一个好的红色旅游形象是通过导游生动活泼的讲解完成的,单纯的依靠游客自己是不能很好的体验到景区的内涵的,所以只有通过导游的讲解来促进和完成。

三、现在红色景区的讲解存在的问题

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很多,给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带来了很多弊端,它直接影响到红色旅游的质量和效益,根据张海珍和邢梅的《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初探》, 及其王辉、苗蕾的《浅析学生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和讲解能力的培养》。张海珍、邢梅认为导游讲解内容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部分导游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导游人员不注重自身形象,导游的讲解水平有待于提高。笔者认为了解咱们江西红色旅游景区的时候不能以一种很客观的态度评价,从而对江西的红色景区带有主观上的偏见,影响红色景区的声誉。

王辉、苗蕾认为讲解基础知识不系统扎实,内容单一, 很多讲解都是拿来主义,单纯的讲导游词,照本宣科, 普通话不标准,同时也存在技巧性的缺陷。不会活灵活现,缺乏科学性针对性生动性、缺乏感染力,没有感情在里面。四,提升红色景区的形象的策略

刘辛田、盛正发的《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讨论》, 梁焰的《论导游讲解的生动之法》,付冰峰的《论导游语言的得体性》,杨绪光《浅谈导游讲解在导游服务中的重要性》都对提升红色景区的形象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从景区的整合及其营销策略来看,刘辛田、盛正发强调统一管理,整合资源,多入境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向开发,和而不同地契入地域文化,重视社区旅游模式构建,拓展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开发。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整合性策略,从不同的市场游客出发,把不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使更多的人接受,从而使得江西的红色旅游景区形象得以提升。

梁焰、付冰封、杨绪光都从导游的讲解出发提升景区的形象,梁焰认为讲解过程中讲解内容要力求丰富形象,比如用名人轶事来增加彭彤景点的名气,其次讲解技法力求多样化,比如妙用笑话,讲解节奏力求变化有致,如适当停顿,付冰峰所谈到的导游要把握交际对象中的了解游客,尊重游客及其保持自我本色.这里笔者非常赞同他的观点,笔者认为导游讲解要注重真实性与虚拟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泛泛而导,而不能呆板的照本宣科,做到语言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真实,感情孕育其中。杨绪光所提到的导游要建立起终身的学习意识,导游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将学到的学以致用,时刻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动及时更新,同时要提升自己的讲解能力。笔者认为这是作为一个新时期导游所必需具备的素质,导游要在带团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从以上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到,这些文献已经比较透彻的分析了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其中包括了怎样提升形象等观点。目前,由于目前很少注重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形象影响的探究。因此,笔者将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以导游讲解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来展开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忠军.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9):89-90.

[2] 张群,刘建平.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19(7):31-33. [3] 子玉.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J].时代主人.2007,(5):94-96.

[4] 蔡飞,张晓明.红色旅游发展的状况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0,(8):78-81.

[5] 张海珍,邢梅.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初探[D].河北广播电视大学.2009,19(2):21-23. [6] 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低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7):56-58.

[7] 王辉,苗蕾.浅析学生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和讲解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3):8-10. [8] 刘辛田,盛正发.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讨论[J].阴山学刊.2005,(9):34-36. [9] 邓彬.江西红色旅游蓬勃发展[EB].http://,2012-02-15.[10] 付冰峰.论导游语言的得体性[J].湖南科技学院报,2006(2):8-14.

5.关于5S现场管理文献综述 篇五

目:

名:

院:

业:

级:

号: :

基于某企业

职称:

200 年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题 姓 学 专

班学 指导教师关于5S现场管理文献综述

学生: 指导老师:

摘要:5S管理起源于日本,5S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五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都是以“S”开头的,所以简称“5S”,5S最初在日本企业中推广,随后美国及欧美企业继续发展,近几年,5S在中国的发展日益迅速,相关思想及讨论也逐渐涌现出来,本文主要针对5S的定义、运用和现状这几部分内容将有关学者的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关键词: 5S管理; 概念; 特点; 应用状况; 实施;

Abstract:5S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applied in the fieldwork management.This paper studies 5S management’s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in theory in a thorough way;and indicates the wrong definitions or actions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5S management in Chinese enterprises in practice with an impersonal remark and how to implement it effectively, which will hav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Chinese enterprises.Key words: 5S management;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 application status; implementation; 5S是随着企业日益规范化、操作日益标准化而产生的管理方法,通过寻找一套最合理的布局和操作方法,并且建立维护体系来保证企业的规范生产。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键词为“5S”的文献,从1979年至今,共有976篇,其中2005年后的文献有603篇,这些文件主要从5S在各类企业的实践出发,阐述了5S的具体应用的方法、经验和困惑,因此容易看出,5S是一个来自于实践并且必须回归于实践的管理体系,但目前来说,对于5S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少。1 5S现场管理的定义

至今,5S管理体系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工业界的定义也较为统一,5S分别是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 个词的缩写。1.1整理(Seiri)

一般来说,5S管理实施过程中,整理是最基础,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步骤,整理如果没有做好,后期的工作即使做好了,也不能算是较好地完成了5S。

王坚在《浅谈5S 现场管理和CI 持续改进》[5]提到,整理,即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工作场所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要放置。目的是将“ 空间”腾出来, 减少厂房、场所和存放设施方面的浪费。1.2整顿(Seition)

《什么是5S管理》[5]中提到,整顿,就是留下的东西分门别类依规定的位置放置,摆放整齐,明确数量,加以标示。1.3清扫(Seiso)清扫不仅是打扫,更是检查的方法,是日常维护中最重要的一步。

王坚在《浅淡5S现场管理和CI持续改进》中提到,清扫,即清除现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再发生。其目的是保持现场干净明亮,进行根源分析杜绝因此造成的品质缺陷。《什么是5S管理》中也说到,清扫,就是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1.4清洁(Seiketsu)

清洁则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

马建英在《基于“5S”的企业现场管理探讨》[5]中详细说到,清洁是前三项的坚持和深入,对前三项的维持结果就是清洁。但也包括对人身有害的油污、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的根除。安全无灾害就是清洁的结果。通过清洁,使现场环境变好,员工能够愉快地工作,消除发生灾害的根源。“1S”、“2S”、“3S”是短期行为,可以一鼓作气,做出成绩,但这些只是“5S”的起步。许多企业在学习“5S”后,进行整理、整顿、清扫,可过了一段时间,现场又回复到原来的混乱状态。主要原因是没有发展一套明确的系统,以维持及长期实行前面三个阶段的成果。为促使“5S”活动经常化,企业应将“5S”各方面要求制度化,促进现场的持续改善,避免“5S”标准起步过高造成员工的畏难或抵触情绪,同时,还要避免“5S”标准一成不变流于形式。1.5素养(Shitsuke)

素养是5S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难以完成的一步,常常体现除了一个优质企业和一个普通的企业的差距,是要在前面四项完成后,逐渐在公司每个成员心中形成的。王坚在《浅淡5S现场管理和CI持续改进》中提到,素养,即人人依规定行事,工作的每一分钟/ 每一环节都具备良好的思维方法。以提升“人的品质”,使每一个人成为对任何工作都持认真态度的优秀管理者和员工。素养 就是通过教育,使大家养成能遵守所规定的事的习惯

5S之间相互关系图

5S 管理的目的图示 2、5S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情况

5S归根结底是一个来自于企业的系统,因此在学习它之后,势必需要将其运用到企业实践之中,就目前的文献来看,确实大多数学者对于5S的研究是基于企业实践之上的,而无一例外的是,对于成功实施了5S的企业,都从5S上得到了实际的益处。2.1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刘伟,安志芳在《浅析工程机械中小企业5s现场管理》中提到,5S有许多作用,其中就包含以下两点:1)改善零件在库周转率 需要时能立即取出有用的物品,供需之间物流通畅,就可以减少物品在库滞留的时间。5)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一个企业通过推行5S,它就能极大地减少人员、设备、场所、时间等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2.2安全保障作用

5S对于现场的改造使得现场变得比以前更加清晰和可视化,任何安全上的隐患转变为安全事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每天的清扫工作,任何问题都难以保持这样一段时间,在此之前,5S工作就已经确保隐患的排除了。

永场在《大庆石化5S 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中说到,大庆石化公司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当前安全环保、生产受控、危险化学品管理等工作要求,开展强化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提高员工素养的“5S”现场管理,进一步做好冬季安全文明生产,努力实现公司137 套大型炼化生产装置安全、平稳、绿色生产。

刘伟,安志芳在《浅析工程机械中小企业5s现场管理》中也提到,整理、整顿、清扫,必须做到储存明确,工作场所内都应保持宽敞、明亮,通道畅通,生产有条不紊,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就会相应减少。2.3改善企业文化

5S一旦形成体系,即“素养”完成后,企业每个人都会形成良好的维护意识,这将会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即一个优质的企业现场文化。

孙磊在《5S管理提升班组文化品味》[5]中说到,5S的实施,使得企业员工能把5S的每一条时常记在心中,员工积极加入了5S的管理行列当中。

刘伟,安志芳在《浅析工程机械中小企业5s现场管理》中也提到,整齐、整洁的工作环境,容易吸引用户,让用户心情舒畅,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威望。2.4形成标准流程

这是5S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标准的操作流程使得企业在日常生产中,所有的行为有理可以依据,是一个有着良好管理的企业所必须的。

王爱娥在《5S现场管理助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说到,农药在生产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企业要根据工艺流程,将5S 管理标准具体化,使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能自觉遵守。生农生化公司根据自己的生产特点,制定了5S 管理操作性强的标准。3、5S推行的常见问题

5S在实践中,由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资源关系,常常遇到许多不同的问题,但目前学者对于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较少。以下简述了一些常见的现场实践问题。3.1员工对5 S 概念的理解不正确

5S并非一个容易马上理解的概念,5S往往只被推行了整理和清扫,却没有让5S的维护持续下去,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这只是一次大扫除,而不能形成规范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李杨、韩晨华、王海涛、潘子龙和闫傒在《我国企业推行5S 的问题与解决之道》中提到,理念的高低也就决定了5S 推行水平的高低。如果大家都认为5 S 只是大扫除,那5S 就连大扫除都不如。造成这种理念上的错误的原因有两个:(1)咨询老师的5S 水平。“我有一桶水才能给人一杯水”如果咨询老师自己对5S 的理解就不是最高水平,那企业是不可能有高水平理解的。(2)培训和宣传的水平。企业在推行5S 前都会进行各级人员的培训。那么培训做的怎样, 是否各级人员都正确的理解了他们该理解的5S呢?国内很多企业在培训评估这一块都做的不好。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员工的培训结果是否达到了他们的期望值。

卢惊涛、向佐春在《我国企业实施5S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5]也同样提及,有些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在内把5S等同于大扫除日.不错.5S有很多内容与大扫除相似,使现场环境变得干净、整洁等.但更重要的作用是能提高员工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大利润。这些效果并不是人们都认识到的。3.2人员等资源的不匹配

5S的实施除了完好的知识体系之外,必要的资源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是5S成功实施的保证,也是许多企业5S无法实施的瓶颈所在。

李杨、韩晨华、王海涛、潘子龙和闫傒在《我国企业推行5S 的问题与解决之道》[9]中提到,5S 岗位人员安排不合理。这包括两方面: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

[2]从岗位设置上讲:很多企业的5S 专职人员都是现场检查员, 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到现场检查。这也使5S 的推行水平停留在生产现场的维持上很难有提高。现场检查人员是5 S 推行基础的基础。但对致力于推行高水平5S 的企业来讲还不够。从人员能力上讲: 现场检查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到现场检查并汇总检查情况。所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最重要的。如果选一个“老好人”类型的人来做这个工作。就很难维持住公司的5S 水平。

结语

5S管理是近几年中国企业努力学习的管理思想之一,它的精华在于不仅仅一次地实施,而是确保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能够一直地持续下去,并最终形成一种在员工内心中的“素养”,许多学者在研究文献中都提到了,成功的5S可以带领企业走向一个高效率,低浪费并且清晰干净的工作环境,正是由于越来越多人认识到,5S可以通过低投入换来高绩效,5S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吸收并且实施。

虽然有众多的文献研究5S现场管理,但不可忽视的是,5S在中国企业的推广仍然困难重重,不仅有企业环境的因素,还有管理人员自身对5S的理解情况造成的推广困难和员工被培训的程度造成的接受苦难,这是5S在中国企业推广接下来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积极认真地思考,寻求一个完整并且符合中国企业现状的培训推广机制,这才能使得5S在中国得到成功地推广,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光明的未来。

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和写作过程中得到朱彦元老师的悉心指导,李老师对本文写作的方法指导帮助我高效率地完成了本文,老师严谨的教学和踏实的精神使我受益无穷。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许多相关专业的同学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提示,我在这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孙磊.5S管理提升班组文化品位.农电管理.2011(01)

[2]王爱娥.5S现场管理助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农药市场信息.2010(03)[3]永场.大庆石化5S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01)[4]马建英.基于“5S”的企业现场管理探讨.企业导报.2011(01)[5]王坚.浅谈5S 现场管理和CI 持续改进.科技创新导报.2008(07)[6]什么叫5S管理.中国职工教育.2011(03)

6.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篇六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文献综述

摘要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已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入开来,无论是在商业,工业还是政府部门都早已普及,如今就连教育行业也把计算机应用到各个方面的工作中,本次毕业设计就是把计算机应用到学校学生信息管理中的范例。

关键字 学生信息管理管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一 引言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SIMS,是针对学校人事处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能有效的帮助学校和老师掌握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提供成绩跟课程方面的查询。在传统模式下利用人工进行学生信息管理,存在着较多的缺点,如:效率底,保密性差,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更不便于查找,更新,维护等。诸如这些情况,令学校管理者对学生的信息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NextPage],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 使用日趋成熟的计算机技术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模式,来实现学生信息的现代化管理,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易修改、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数据处理快捷、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便于打印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用计算机制作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功能强大的Internet网及时的向学生的家长传递该生在校的最新成绩,有助于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互动,为更好地把握学校的教育方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

二 管理信息系统

(一)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由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的用以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系统性边缘科学。[NextPage]

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主机、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3.通信系统:包括线路等通信设施和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有关的软件等。

4.工作人员:包括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员、维护人员、管理员、操作人员等。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企业当前运行的数据进行处理来获得有关信息,以控制企业的行为;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数据及相应的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能从全局目标出发,对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予以辅助。从工业发达国家来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年至1965年)单项数据处理阶段,也称电子数据处理(EDP)阶段。这是电子计算机在管理领域应用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当时计算机硬、软件的限制,数据处理的性质只是使用计算机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进行简单的单项数据处理工作,如计算工资、数据统计、报表登记、编制计划等。这个阶段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集中式的批处理。[NextPage]

第二阶段:(1965年至1970年)综合数据处理阶段,也称事务处理系统(TPS)阶段。这个阶段计算机硬、软件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用户的分时系统,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对某一个管理子系统的控制,并具有一定的反馈功能。如库存管理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这个阶段的处理方式已发展为面向终端的联机实时处理。

第三阶段:(1970年至今)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这个阶段是在企业中全面的使用计算机把各种管理子系统的功能集中起来,构成了计算机化的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即现代管理信息系统。这个阶段的处理方式是在数据库和网络基础上组成分布式处理系统。它的特点是使用数据库和分时处理的计算机网络,并充分利用运筹学等数学方法,实现了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学籍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具体系统功能需求描述如下:

(一).学籍信息管理

[NextPage]每年的大量新生入学,老生毕业都需要处理大量的学生信息。通过这一模块,可以实现学生基本情况的添加、删除、更新。还能查询各个学生的情况,姓名、家庭电话、家庭住址、学号等各个消息

(二)班级信息管理

实现班级的添加、删除、更新。查询班级的所在系别,辅导员等。

(三)课程信息管理

每个学期都会增加一些新的科目,通过本模块可以轻松的添加以及更新课程。可以根据学期条件或者班级条件的选择,也可根据课程名、课程号或者班级的选择,并对值的输入,可以看到数据集中显示符合条件的课程数据信息,而且可以根据教工的修改要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的操作。

该项管理对课程的属性进行了具体化的分类,比如可以分辨是考试科还是考察课,而且根据条件的选择大大得提高了对各学期课程数据的记录操作,很大得帮助了教工们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成绩信息管理

本模块实现了成绩的输入、删除、更新。还能查询到平均成绩以及单科最高最低成绩以及个人成绩。把成绩统计这个繁琐的工作简单化,为学生成绩的管理方面提高工作效率。

(五)用户信息管理[NextPage]

因为本系统是供多人一起使用的,必须对某一些人进行限制。于是设置了管理员,非管理员只能进行查询操作,不能进行更改。

四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意义

(一)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

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二)开发学生管理系统的意义

SIMS主要是提供学生,老师或者来访者方便的查询等相关操作,对学生的信息管理能统一规范化。功能块的相应操作分别由其对应的子模块实现。通过教育网络或互联网把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汇聚起来,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全面及时的学生信息,方便管理,同时亦可通过校园网扩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共享学生信息。学校可通过一个简化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NextPage]

五 实际调查

(一)国内外现状研究:

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开始于1954年,当时美国首先用计算机处理工资单。40多年来,计算机在处理管理信息方面发展迅速。例如,60年代美国计算机在管理中应用项目不到300项,到了1975年达到2670项。而现在,美国在财务会计上90%的工作由计算机完成;物资管理中80—100%的信息处理由计算机完成;计划管理中是80—90%。据计算机应用方面发展较快的国家统计,计算机用于经济管理的约占80%;用于科技运算的占8%;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占12%。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是在70年代末开始的,虽然起步较晚,近几年发展却较快,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为信息处理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手段,对于推动我国管理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传统纸媒介管理的学生信息难于共享汇总,其统计数据正确性也难以考证。存在着较多的缺点,如:效率底,保密性差,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更不便于查找,更新,维护等。计算机在全国普及后,管理媒介有了质的飞跃。

[NextPage]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就需要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若建立一个C/S或B/S结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便可以通过网络来选课并且查询自己的有关信息,使得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学生的效率。

六 解决方法

该项目开发的软件为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是鉴于目前学校学生人数剧增,学生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的前提下,学校对学生信息管理的自动化与准确化的要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构思出来的,该软件设计完成后可用于所有教育单位(包括学校,学院等等)的学生信息的管理.(一).理论支持

当前计算机管理界所流行且实用的系统建设三原则:整体性原则、分作—协调原则、目标优化原则。

1.系统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其基本思想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NextPage]

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用户参与的原则;(2)“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3)“自顶向下”的原则;(4)工作成果描述(主要指文档)标准化的原则。

其具体开发步骤可分为以下四步:系统规划,系统开发(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的运行及维护,系统评价。

2.原型法。

其基本思想是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尽快构造出系统的原型,使用户能及早地运行这个系统原型,通过使用它、熟悉它,受到启发并取得经验,然后对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提出更精确、具体的要求,研制人员据此逐渐修改和完善原型,使它满足用户的需求,最后完成系统的开发。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弥补了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时间长的缺陷。通常采用原型法需以下四个阶段:1).明确用户的基本要求,2).研制系统的原型,3).使用、评价系统原型,4).修改和完善原型。

(二).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反映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物理(技术)方案。包括总体结构设计、总体功能设计、总体物理结构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数据库

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NextPage]

(三).硬件环境

硬件配置要求:

CPU:PII333以上。

内存:64MB以上。

硬盘:2.1GB以上(可用空间最好在160MB以上)。

(四).软件环境

1.设计平台: VB6.0

VB是一个面向对象设计的应用程序语言,是开发数据库前端的优秀工具,它的编程语言简洁明快、组件功能强大和编程环境灵活方便。采用VB来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数据库: Microsoft Access

Access 是关系数据库开发工具,数据库能汇集各种信息以供查询、存储和检索。Access 的优点在于它能使用数据表示图或自定义窗体收集信息。数据表示图提供了一种类似于 Excel 的电子表格,可以使数据库一目了然。另外,Access 允许创建自定义报表用于打印或输出数据库中的信息。Access也提供了数据存储库,可以使用桌面数据库文件把数据库文件置于网络文件服务器,与其他网络用户共享数据库。Access 是一种关系数据库工具,关系数据库是已开发的最通用的数据库之一。[NextPage]Access 多用于中小型企业来设计中小型数据库,一般的学校教务系统的数据库用Access 来设计完全能达到要求。由于考虑到本系统是应用在单机系统上,只建立起一个数据库。

3.数据库访问方式:ADO

ADO(Active Data Objects)实际是一种提供访问各种数据类型 的连接机制。ADO设计为一种极简单的格式,通过ODBC的方法同数据库接口。可以使用任何一种ODBC数据源,即不止适合于SQL Server、Oracle、Access 等数据库应用程序,也适合于Excel表格、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和无格式的数据文件。ADO是基于OLE-DB之上的技术,因此ADO通过其内部的属性和方法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方法。其主要优点是易于使用、高速度、低内存支出和占用磁盘空间较少。

七.结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为其他系统(如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学校档案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总务后勤管理系统等)提供学生的基本信息,同时它也需要如教学管理系统提供课程设置数据等。这些系统在具体应用中构成一个大系统,相互调用对方的数据。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设计并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次设计和开发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NextPage]应符合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的规定,满足对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系统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和维护。SIMS通过教育网络或互联网把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汇聚起来,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全面及

时的学生信息,方便管理,同时亦可通过校园网扩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共享学生信息。

八.参考文献

[1]张学群、楼克明,库存管理,《运筹学基础》,经济出版社,1996.3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3]段兴等,《visual basic数据库实用程序设计100例 》人民邮电出版社

[4]甘仞初,《信息系统开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5]王珊,《数据组织与结构》,经济科学出版社

[6]方美琪,《软件开发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 [NextPage]

[7]人杰、殷人昆、陶永雷 《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3.3

[8]王运坚.《V ISUAL BA S IC 6.0 应用指南》[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8.[9]Bob Reselman,Richard Peasley.《实用Visual Basic6 教程》[M].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1.[10]曹军生等《SQL Server2000实用教程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9

[11]伍俊良《管理信息系统(MIS)开发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2]郝春强.《新概念V ISUAL BA S IC 6 教程[M ]》 北京: 科海集团公司, 2001.[13]郭军等《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1

[14]李建中,王珊.《数据库系统原理(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9

7.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篇七

关键词:代理理论,盈余管理,薪酬激励

一、引言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 企业被看做“黑匣子”, 其内部激励问题常常被忽视。Berle and Means (1932) 提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经典命题之后, 人们日益关注旨在提高企业绩效的高级管理层激励问题。西方企业管理体现激励制约机制和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通行做法是, 将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和企业业绩挂钩, 早在1990年Jensen and Murphy就进行这方面实证分析的研究。

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核心思想是来源于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 股东通过委托管理层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和运作。现代财务理论认为, 公司的目标应该是公司价值最大化, 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管理层作为股东在公司的代理人, 其决策目标也应该是公司的价值最大化。然而, 由于人的自利性特征, 代理人会按照自己的利益进行决策, 从而发生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 即所谓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 在这里即管理层的行为不可能被股东完全监督。这类代理问题也被称为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 。

建立高管薪酬激励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激励计划将支付给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绩效联系起来, 企业绩效越好则高管得到的薪酬越高, 以激励高管, 使其更愿意采取那些能提高公司价值的行动。激励计划的用意在于使高管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一致, 避免不一致所

二、文献回顾及评价

(一) 国外文献

1. 负面效应。

对于负面效应的早期研究以Healy (1985) 最具有代表性, 他收集高管的薪酬数据, 发现存在高管为了获取最大奖金而操作会计政策以达到期望盈余。这是典型的研究薪酬激励负面效应的文章, 这是基于激励机制四要素之一——工资, 其后的的学者还进行关于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 发现无论是奖金激励还是股权激励都会导致高管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操作盈余, 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Holthausen等, 1995;Cheng和Warfield, 2005) 。

Bergstresser and Philippon (2006) 则发现, 股票与期权激励将会给CEO的行动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CEO将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盈余, 以影响股票价格走势, 并趁机执行期权或将所持有的股票套现。Harris and Bromiley (2007) 支持这一结论:当CEO存在利诱的情况和公司的业绩比较差时, CEO会采取不道德行为, 即采取盈余管理等手段来实现盈余目标。

2. 非负面效应。

Dechow, Sloan和Sweeney (1995) 通过收集被美国证监会指控为盈余操纵的公司来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并不是只有被指控的公司才实行基于会计盈余的高管奖金制度, 而那些没被指控的公司中也同样存在基于会计盈余的薪酬激励制度, 因此, 作者得出基于会计盈余的高管奖金制度并不是导致高管操纵盈余的动因。

Erickson, Hanlon和Maydew (2006) 对激励机制四要素之一———股权激励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高管的股权激励不会导致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Armstrong et al. (2010) 发现一些证据表明, 会计违规行为发生的频率较低公司CEO股权激励有相对较高的水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薪酬激励不是导致会计违规行为的原因, 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可能是基于其他方面的原因。

(二) 国内研究

1. 负面效应。

李延喜等 (2007) 以2002-2004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用高管公开的薪酬水平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来证实高管具有基于薪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从而考察了高管薪酬、董事会监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董事会监管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在控制了资产规模和债务水平后, 高管薪酬水平与向上的操控性应计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因此, 作者认为薪酬激励构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个诱因。而对于董事会的监管效果进行考察的结果表明, 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制约机制并不明显。

2. 非负面效应。

王跃堂 (2000) 研究会计选择行为的动因, 研究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选择的动因不是基于会计信息的高管激励契约, 而是其他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刘斌等 (2003) 发现CEO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并非增加其公开性薪酬。陈冬华、陈信元和万华林 (2005) 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存在高管薪酬管制现象。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 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更倾向于在职消费, 管理层从公司账面上拿到的只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一部分。鉴于薪酬管制政策的限制, 大部分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仍然是现金, 而管理层持股和股票期权并不常见, 而且在实践中政府对经理人收入水平一直实施严格的管制, 主要的管制手段是将经理人收入与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挂钩, 所以管理层的福利体系更多的倾向于在职消费等隐性激励方式。他们是以1999-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可以获取在职消费数据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研究结果表明, 薪酬管制导致在职消费成为高管人员的替代性选择, 国有上市公司的薪酬缺乏激励机制应有的激励效应。王克敏和王志超 (2007) 研究了高管控制权、报酬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用高管公开的薪酬水平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来证实高管具有基于薪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大股东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结果显示, 当高管控制权缺乏制衡和监督时, 公司对高管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会失效, 从而让总经理有更大的寻租空间, 这也就相对抑制了高管因薪酬而发生盈余管理的程度, 也就是说, 在追求个人报酬最大化的引导下, 反而降低了高管选择风险和成本都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国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对薪酬激励机制部分构成要素的忽视

Jensen and Murphy (1990) 旨在衡量CEO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敏感度大小,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对高管的激励问题。文章分析了该激励机制的四个构成要素, 即与绩效相关的工资奖金、股票期权、内部持股及绩效相关的解雇, 之后分别计算了不同薪酬形式与公司绩效之间的敏感度大小, 研究结果表明财富每变化1000美元, 工资奖金、股票期权、内部持股及解雇威胁带来的CEO薪酬变化分别为0.3美元、0.15美元、2.5美元、0.3美元, 共计3.25美元, 很明显, CEO的薪酬与股东财富之间的敏感度较低。在随后的研究中得出不同结论, 比如, Hal and Liebman (1988) 对美国上市15年间的CEO薪酬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 CEO薪酬和企业绩效之间有很强的关系, 从而得出了和Jensen and Murphy (1990) 以及其他主流研究完全相反的结论, 该结论大致能说明美国公司的薪酬绩效敏感度在过去10年中提高了, 并发现这种关系加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1980年以后管理层持有的股票和期权数量的增加。

从中我们得到启示, 不同的激励机制要素对于业绩的敏感是不同的, 所以在研究问题时, 不能只局限于工资, 对于其他的激励机制要素也要考虑, 同时, 对于业绩的敏感强度不同, 在相关的研究中也要区别对待, 分别考虑。特别地, 针对我国的现状, 基于期权激励和内部持股等激励方式越来越普及, 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用, 因此在研究薪酬激励的问题对于薪酬激励的其他的要素也不容忽视。

(二) 研究中没有对薪酬激励机制加以区分

不同于西方研究, 国内现有的薪酬研究还没有收集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机制数据, 忽略了薪酬激励机制中的重要信息:并非所有公司的高管薪酬制度都与公司盈余业绩挂钩, 因而国内现有的研究只能间接地检验我国基于盈余的高管薪酬激励是否会导致利润操纵。

当前的有关研究没有区分出未建立薪酬激励机制或不以会计盈余为薪酬基础的公司。如果基于会计盈余的薪酬机制会促使短视的管理层操纵利润, 那么相对于建立了以会计盈余为业绩指标的薪酬激励机制的公司, 没有建立基于会计盈余的薪酬激励的公司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较弱, 为增加自己的公开薪酬水平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概率就比较低。

(三) 只考虑传统盈余管理活动

盈余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会计处理方式来调节账面利润, 并不会改变企业内在的经济活动, 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 因此具有操控难度较小、所需成本较低的特点, 但应计项目操控更容易被审计师与监管部门察觉。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则通过安排真实经济活动来调节利润, 如期末异常促销、提供宽松的信用政策、削减研发支出及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由于真实盈余管理通常需要其他企业和部门的合作并且可能进行真实经济活动的操控, 承担很高的成本, 但具有难以审计和监管的特点。目前大多数文献还是以应计盈余管理为主, 但Graham (2005)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经理们更喜欢用真实活动操控来调节报告盈余。其后, 真实盈余管理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他们开始关注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以往学者研究问题都是针对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 而真实盈余的管理活动的存在对于企业的危害更大, 对于薪酬激励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研究意义更为重大。

(四) 没有考虑高管层变更的影响

Traichal, Gallinger和Johnson (1999) 发现高管变更带来的影响。新任的CEO通常是缺乏经验 (或者被认为是低生产效率) , 他们与即将离职的CEO相比, 较少被授予长期的激励补偿, 同时, 他们发现新任CEO的薪酬通常较低。那么, 一个公司的高管经常更换, 很可能意味着该公司高管的薪酬偏低。因此, 在研究相关问题时就需要考虑高管更换带来的影响, 即要考虑高管的更换频率及是否为新任CEO等因素。

(五) 应该考虑的其他问题

魏刚 (2000) 对1999年的816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发现上市公司高管人员“零报酬”现象严重, “零持股”现象比较普遍。鉴于高管薪酬存在所谓薪酬乱象,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一是薪酬过高, 即所谓的“天价薪酬”问题;二是薪酬过低, 即所谓的“零薪酬”问题;三是薪酬的不合理变动, 即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背离, 使得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更加困难。陈冬华、陈信元和万华林 (2005) 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存在高管薪酬管制现象。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 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更倾向于在职消费, 管理层从公司账面上拿到的只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一部分, 这就使薪酬激励问题研究数据存在缺陷, 使得一些研究结论可靠性差。赵卫斌, 陈志斌 (2012) 考察了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 研究发现, 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不同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与激励也不同, 高管的行为选择就会产生差异, 从而使得高管货币薪酬激励的作用不同。这就警示我们在研究国有企业有关薪酬的问题时, 要考虑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

关于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譬如, 管理层权力对于薪酬制度的影响等。

四、总结

一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非是为了做大盈余, 而是要试图掩饰和其他企业相比的巨额利润, 因此这些企业在披露财务报表时, 必然进行盈余管理, 通过各种途径来做大成本, 使利润降低。这类似于政治成本的来源, 为了掩饰巨额利润而进行的向下盈余管理。

同时, 在我国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高管进行盈余管理并非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是为了整个员工的利益最大化, 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不是为了自身的薪酬, 在研究问题时如果不能识别这一问题的存在, 研究的结果必然掺杂噪音的存在, 使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研究相关问题时也要注意我国与国外的区别, 不能盲目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 譬如, 在研究期权、股权激励的问题时, 一些学者直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 但是应该注意到中国和美国高管持有公司股票或期权的数量的差别可谓大相径庭。一般而言, 如果高管持有公司大量的股权或期权, 这意味着公司和高管的利益是一致的, 高管一般不会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这样的薪酬激励制度也就不可能是高管盈余管理的诱因。

总之, 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委托——代理理论, 还应该从其他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 譬如从社会学角度、政治学角度进行研究, 同时, 在研究中要注意识别我国与国外具体薪酬制度背景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延喜, 包世泽, 高锐, 孔宪京.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10) .

[2]黄志忠, 冯燕金, 郗群.基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的调查研究 (J) .市场研究, 2008 (6) .

[3]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J) .经济研究, 2000 (3) .

[4]陈冬华, 陈信元, 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J) .经济研究, 2005 (2) .

[5]李增福, 曾庆意, 魏下海.债务契约、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 (J) .经济评论, 2011 (6) .

[6]Healy, P.M., 1985, The impact of bonus schemes on the selection of accounting princil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5.7 (3) , 85-107.

[7]Harris, J.and P.Bromiley.2007.Incentives to Cheat:The Influence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on Financial Misrepresent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 18:350-367.

[8]Armstrong, C.S., A.D.Jagolinzer and D.F Larcker.2010.Chief executive officer equity incentives and accounting irregu-laritie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0, 48:225-271.

8.药房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报酬 激励 盈余 管理 文献 综述

一、引言

管理者报酬激励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一项公司治理机制,主要通过设计与企业利润或企业价值相关联的薪酬契约,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由于薪酬契约与会计信息和企业价值的关联性,管理者报酬激励很早就被国外学者认为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之一。Watts and Zimmerman(1986,1999)提出盈余管理动机的三大假设:奖金计划、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其中,奖金计划假设认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实施管理者奖金计划的企业,其管理人员更可能將报告盈余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这实际上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随后,诸多实证研究证实了管理者基于激励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关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也成为西方盈余管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二、管理者报酬激励影响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利用会计应计项目,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调整盈余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管理者的某些薪酬契约和奖励计划与会计盈余相关联,因此一些国外学者检验了在奖金计划之下,管理者对于会计应计项目的调整。 Healy(1985)研究指出,设置了奖金上限的公司,其管理者在达到奖金上限的情况下,更可能在编制报表时采用递延收益的方法调整盈余。Gave and Austin(1995)延续了Healy对于会计应计项目与奖金计划界限的研究,发现在盈余落入较低的奖金下限之前,管理者会选择增加收入的会计应计项目调整盈余。Guidry,Leone and Rock(1999)检验了奖金最大化假设,即管理者做出可操纵性应计项目的决策来最大化他们的短期收益。他们的发现与 Healy(1985)也是一致的。

管理者也会通过调整会计盈余来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以最大化他们与股票或股票期权关联的薪酬。Beneish (2002)发现管理者夸大公司盈余来影响股票价格,并在股票价格上涨时出售其所持股票或实现其股票增值权。Gao and Shrieves(2002)也发现管理者报酬激励中的股票期权奖励与盈余管理高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近几年有关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文献中,研究者在考察二者关系的同时也关注了外部监管环境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这一关系的影响。GoldmanandSlezak(2004)发现与公司股价相关的薪酬使得CEO有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并分析了监管水平外因的变化如何影响薪酬激励敏感度和操纵的平衡水平。Cornett Marcusand Tehranian(200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公司对CEO的期权激励会使盈余管理增加,当有更多的来自资本方的对于管理者的监控时,比如机构投资者持股,董事会中的机构代表,以及外部独立董事,盈余管理水平会降低。

(二)国内研究

相比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关注时间较晚,这与我国资本市场、企业激励机制的发展状况有关。王跃堂(2000)利用上市公司对三大减值政策(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应用,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动机的实证研究表明,西方的三大盈余管理动机假设在中国缺乏明显的证据支持。蒋义宏和魏刚(2001)则将中国上市公司的动机概括为“扭亏为盈假设”、“配股资格假设”和“高价发行假设”,管理者报酬激励动机并未包含其中,并且,这些假设也被国内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所证实。

一些学者开始呼吁重视加强管理者报酬激励机制建设,建立管理层持股、股票期权等薪酬激励制度(《中国契约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及其有关政策研究》课题组,2002;朱国乱和方荣岳,2003;李银珠,2006;)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公司绩效。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了管理者激励机制、特别是股权激励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但结论却不甚一致。

部分学者在研究公司治理问题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时,将管理者持股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一个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刘斌等(2003)研究发现,无论是增加或降低CEO薪酬,均不存在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的机会主义行为。邹海峰和陈晓(2007)发现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与实际控制人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报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上述关系在实际控制人为非国家股股东时更加明显,在实际控制人为国家时则不明显。

一些学者以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管理者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肖淑芳等(2009)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了经理人通过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的向下的盈余管理,而公告后存在反转现象。耿照源等(2009)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比未实施的公司表现出更严重的盈余管理。

三、小结

经过近三十年国内外学术界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中发现,管理者报酬激励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之一。这种动机的产生源于管理者报酬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联性,一方面如果报酬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联性不强,就会导致激励不足,而业绩与管理者报酬激励之间较高程度的关联又容易引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由管理者报酬激励所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则会受到公司治理环境和外部监管环境的影响。对比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结论还能够发现,我国学者对于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这一问题开始关注的时间较晚,这与管理者报酬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程度有关。另外作者还发现在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中,缺乏在国有产权视角下对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以及管理者报酬激励引发盈余管理行为对其激励效应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银珠,股票期股薪酬制度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会计研究,2006,3.

[2]王化成,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王跃堂,朱林,陈世敏,董事会独立性、股权制衡与财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8.

[4]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9.

[5]于李胜,盈余管理动机、信息质量与政府监管[J].会计研究,2007,9.

[6]Balsam,S..Discretionary accounting choices and CEO compensation.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8.

上一篇:幼儿园在园体检总结下一篇:机械专业顶岗实习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