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观察笔记(精选14篇)
1.小班幼儿观察笔记 篇一
小班孩子喜欢玩水,又喜欢涂涂画画。因此,我设计了今天的美工区活动是首次创作水彩画。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一看见美工区桌子上摆满了各色颜料,水,画笔、画纸,一下子吸引力孩子们的眼球,都兴奋地涌向美工区。可没办法,只有八张卡,只得按先来后到顺序去了八个。
明哲一拿到画笔就沾了点水在红色颜料上摸了几下然后在画纸上像转圈似的涂了几下,“哇,看我的画像水花”。这一喊吸引了区角内其他几个小朋友。一旁的浩铭争辩说:“不,像旋涡。”随即一场沾水作画比赛开始了。美工区一改往日的嘀咕声,安静的出奇。只听见细细碎碎的绘画声。有几个孩子很快一张纸就画满了。金城画的可认真了,她先沾尿尿的颜料画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沾了绿色的颜料在三角形的下边画了几条线。我走过去问她:“你画的是什么呀?”她说:“我画的是房子,给妈妈住的。”“画的真漂亮,假如房前有小花,小草什么的就更漂亮了。”她眼珠一转,又接着作画了。“老师,看我画的花。”“看我的,这是我画的大树,还有小虫子……”
音乐响起,区域活动结束了,只有美工区的小朋友还在品头论足,争论不休,喜形于色溢于言表。他们的画虽然不是很精美,很规范,但孩子的笔追随着他们的眼睛,都是孩子喜闻乐见的。造型简单,生动有趣。孩子的创造就在他们的手指间。虽然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但远远超乎了我的想想。
这次作画,启发了儿童学习绘画的兴趣,初步掌握了简单的绘画知识和技能。达到了预期。
2.小班幼儿观察笔记 篇二
一、根据需要, 提供具体形象的角色游戏材料
陈鹤琴先生说:“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三至四岁的小班幼儿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玩具的形象或外形特征在这种思维之中起着重要作用。小班幼儿处于学玩游戏阶段, 角色游戏直接依赖形象玩具, 离开玩具游戏也就停止, 教师应提供模拟生活实物的材料。比如在给他们一些杯、壶, 他们就会玩“倒水”“喝水”的游戏, 给他们锅灶等他们就玩厨房游戏, 给他们奶瓶、布娃娃等, 他们就玩照顾娃娃游戏。这些都是他们亲眼见大人做过的, 于是就很自然地进入游戏。因此, 为他们提供以缩小形式再现实物形象的玩具材料, 有利于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回忆, 学会玩游戏。
二、结合主题, 有目的地投放游戏材料
幼儿的游戏水平是在不断玩的过程中逐渐提高, 如果同一游戏主题玩具一成不变, 就会降低幼儿游戏兴趣, 就会出现各种不利于游戏开展的情况, 如材料损坏、幼儿打闹, 致使游戏水平停滞不前。教师平时多观察, 及时添换游戏材料, 观察幼儿游戏的新发展、新需要, 保持幼儿游戏兴趣, 这有利于新主题、新情节的产生和发展。比如, 我班“娃娃家”以前没有地方放小衣服, 小衣服很乱, 后来用8个牛奶盒子糊一起装扮成一个衣橱, 衣服便开始整齐地摆入, 孩子的游戏的兴趣也更浓了。这个例子是通过观察后直接投放新材料。还有, 可鼓励幼儿一起收集游戏材料。每次游戏评价时, 我让幼儿讲讲游戏中需要什么、缺什么。这既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性, 又为教师下次提供新材料找到依据。
三、创设条件, 为幼儿寻找游戏替代物
随着游戏发展, 游戏中会逐渐出现替代物, 这有利于幼儿抽象性、概括性的发展。因此, 小班后期, 教师要为其创设必要的条件, 培养幼儿寻找游戏替代物的能力。小班幼儿选择替代物, 是根据当前游戏材料与他们想要的东西间在外形上的相似性来找寻的。当发现他们缺少某种材料时, 我有意识和他们一起寻找替代物。比如玩开公共汽车游戏时没有规则, 我就找了一块圆形木台代替交警岗亭。在游戏评价时, 我会鼓励小朋友:今天真能干, 用“××”代替“××”玩。这样, 可在小班幼儿思想中建立没有玩具时, 暂用其他物品代替的概念。我还准备了百宝箱, 把平时收集的暂时派不上用场的物品放在箱中, 供幼儿随时拿取。小班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思维特点, 决定了他们在此阶段使用替代物的情况不多。小班末期可适当引导幼儿使用替代物, 提高游戏水平。
四、合理投放, 有利于幼儿取放
要求幼儿收好放好游戏材料, 是开展游戏的重要环节。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较差, 平衡和协作能力也低, 教师提供材料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能力。比如, 以往我班“娃娃家”的被子是一张大毛巾被, 又大又薄, 幼儿根本无法折叠好;还有建构区的雪花片, 这些都不适合向小班幼儿提供。教师要多观察, 玩具收放的好坏, 是幼儿的态度问题还是材料提供本身的问题, 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这样, 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收放玩具的良好习惯。因此, 为小班幼儿提供游戏材料, 要考虑孩子本身的能力水平。
五、投放的数量、种类, 要适合幼儿的特点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还处于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他们常看到别人玩什么, 就扔掉自己手上的东西去玩别人的。他们不会彼此交往, 常因材料发生冲突。我班以前玩厨房游戏时, 总是抢得特别激烈。一次, 隔壁老师经过走廊, 叫我看:大家都在抢刀切菜, 用锅烧饭, 那么多孩子要玩。我恍然大悟, 马上添置了一些同类玩具, 幼儿因争抢游戏玩具引起的冲突减少了。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 没有游戏的幼儿园不是真正的幼儿园。我认为小班时期, 为幼儿提供材料考虑到以上这些方面, 才能更好地保证角色游戏作用的发挥, 促进幼儿更全面地发展。
3.小班幼儿观察笔记 篇三
一、培养观察能力的必要性
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室里刻有“观察、观察、再观察”。从这些名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观察能力对一个人学习与发展的作用之大。幼儿期正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时期,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4岁幼儿的目标中就有这样一项: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因此,培养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选择适宜的平台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呢?我觉得田园种植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幼儿最喜欢在真实的环境、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去观察事物,因此,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借助于具体的实践活动。
我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而且是一所田园教育特色的幼儿园。广大的农村资源为田园种植活动提供了大环境,幼儿园内又有大面积的种植园供幼儿来种植、探索和观察。同时,孩子们大都来自于农村,对田园种植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和可行性。
三、培养观察兴趣是首要
1.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观察对象,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幼儿天生喜欢新鲜事物,所以,观察对象不能太单调,也不能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事物,否则会影响幼儿观察的兴趣。如在《玩泥土》这节活动中,我没有先出示泥土,而是先出示可爱的泥娃娃,幼儿观察的兴趣立即被激发出来。接着,我问:“你猜这是用什么做成的?”从而把幼儿的兴趣转移到泥土上来。
2.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在田园种植活动中,有丰富的资源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如各种形态的野草,各种不知名的小虫子,各种农作物等等。幼儿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自发地进行观察,教师要做的就是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对幼儿的观察发现表示赞同,同时提供适宜的帮助,鼓励幼儿产生更多的观察活动。
3.教师积极的情绪对幼儿的观察兴趣有很大影响。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教师自己就必须有饱满的观察热情,这样一来,教师的言行就会感染幼儿,带动幼儿观察的兴趣。如当一幼儿发现种子发芽了,并开心地跑过来告诉我,我便以饱满的热情回应:“真的吗?快带我去看一看!”在我的情绪影响下,其他幼儿也参与到观察活动中来。
四、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
1.顺序观察法:就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由近及远等有顺序地观察。小班幼儿观察事物大都使用这种方法。但是观察对象不同,观察的顺序也应有所不同。如观察花生植株,我就先让幼儿从植物总体上分清根、茎、叶等几个部分,然后再分别仔细观察各个部分。观察果实,我就从外形、颜色、大小等方面引导幼儿观察。幼儿观察有序,观察得出的结论不至于零散,也能发展幼儿的思维,使之更有条理性。
2.典型特征观察法:观察时,可先观察其典型特征,再观察一般特征。如观察蚂蚁,先关注颜色和大小,黑黑的、小小的,再观察其他细节。
3.比较观察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性观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辨别、分析及概括能力。如我们在观察小麦和大麦时,就运用了比较观察法,幼儿能观察得更加细致,有的幼儿甚至观察到小麦的表面有一条线。这种观察方法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十分重要。
4.追踪观察法——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小班幼儿的自控能力差,如果一直观察同一件事物,很容易失去兴趣,所以在小班不常用这种方法。但是在小班后期,可以引导孩子初步接触这种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幼儿观察的坚持性。如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中,由于时间跨度大,幼儿的观察活动难以继续。这时,教师就寻找发芽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亮点,引导幼儿不断地观察,如种子发芽了,种子为什么有两个“芽”?这两个“芽”长大之后会变成什么呢?……在一个一个新问题的引领下,一个大型观察活动变成了数个小型观察活动,幼儿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种子发芽的变化和神奇。
五、创设丰富的观察环境
田园种植活动为农村孩子接触自然、观察自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田园种植活动中有丰富的资源让孩子们尽情地观察。
1.广阔无垠的农田:农民的播种、施肥、除草、喷农药等照料,以及收割时节的忙碌场景,都可以作为幼儿的观察对象。
2.各种植物:草丛、各种知名不知名的小草形态万千,是丰富的观察对象。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是不错的选择,如蚕豆、豌豆、油菜等美丽的农作物花朵;稻草、秸秆等以及用这些材料制作的各种物品;各种蔬菜、豆子,泥土上的、泥土下的果实,都可以是幼儿观察的对象。
3.四季的变化:种子的发芽现象,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植物的冬眠现象等等,这些动态的事物,也可以作为幼儿的观察对象。
4.蚯蚓、蚂蚁、青蛙等田园里的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观察这些动物朋友,孩子们总是兴趣浓厚。
5.农具:箩筐、筛子、扁担、拖车等,一边玩,一边观察,乐无穷。
4.幼儿园小班观察笔记 篇四
这时方老师来找我,她说:“我在校门口碰到一个熟人。他们家亲戚的一个孩子在你班里,孩子的名字叫童非,有这个孩子吗?”我说:“有,怎么?他原来是在南京上的幼儿园,这学期才转到我们班!”“孩子说你很凶,生气的时候还皱着眉头。”“有这样的事?”我吃惊地问。
方老师走后我的心情一下子低落得很,我不停地在反思,回忆自己什么时候给孩子留下了这个印象。我拿出手机给童非的爸爸发了条短信,除了说声对不起,最重要的是想让家长不要把我当外人,有什么尽管说。如果方老师不告诉我,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儿,根本不了解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说句真心话。平时我比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心情最不好时都叮嘱自己:要耐心一点,小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可在什么时候孩子对我有了这样的看法呢?
午睡起床,我来到帝非身边对他轻轻地说:“我们可以谈谈吗?”孩子说:“好啊!”
我说:“老师真的很凶吗?”
“对,昨天在操场上你说再不排好队就要生气了,而且你还皱着眉头。”
我轻轻地摸摸他的头说:“邵你还喜欢老师吗?”
他露出一个甜甜的笑脸说:“喜欢。”
“我那么凶了,你还喜欢我啊!”
“我就是喜欢!”
看到他真挚的表情,听着他急切的回答,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惭愧。孩子多么天真,自己随意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神态却在孩子心中一个阴影。
5.幼儿园小班观察笔记 篇五
“娃娃家”有两块区域,一块区域是以大桌为中心的“餐厅”,有厨房、沙发,各种动物玩偶以及多种多样的塑料食物等;另一块区域则是高于地面的“房间”,主要材料有化妆台、摇篮、长发娃娃、以及可供娃娃穿戴的衣物等,备受女孩子喜爱。因此小朋友进区时,在“房间”玩的基本都是女孩子。可是今天,娃娃家的“房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力,只见他在一群女孩子中间,来回的走动着,却也不和她们交流,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个世界,他是个“大怪兽”,张牙舞爪,迈着重重的步伐,他试图走到女孩子中间去吓跑她们,然而女孩子丝毫没有被影响,仍是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要给娃娃穿什么样的衣服。不过大力他也毫不在意,继续扮演好自己的大怪兽。
观察分析:
1.平日表现:大力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他每天早上都能够精神饱满,声音响亮地说:“老师早上好”,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说话,善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在智力、自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处于我班中上水平,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2.行为分析:经过观察和询问,大力是在扮演一个大怪兽,他模仿着怪兽走路的姿态,一步一步,沉重而笨拙,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低吼。他并不满足单纯地扮演一个怪兽,还想要去吓唬其他的小朋友,从而发生互动。只是,女孩子并不能理解大力所设想的世界。因此,他徘徊在女孩子身边,没能得到回应,最终感到无趣,便不再尝试和女孩子们交流了,而是选择自娱自乐。
3.心理分析:幼儿想象力丰富,模仿力强,从电视或绘本各种渠道认识大怪兽,对其产生兴趣,便有了模仿欲,这是孩子的天性,是一种正常现象。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喜欢怪兽意味着对强大力量的自然崇拜。他们会从扮演怪兽或恐龙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力的代入,获得力量拥有者的快感,而正是其超脱于现实的形象,往往能更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带来兴奋感和刺激感。
教育措施:
师幼互动的质量决定了孩子学习与发展的高度。幼儿在区域自主游戏时,教师主要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观察是首要任务,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才能有效作出指导。笔者在观察时,通过直接询问的方式了解到幼儿在扮演“怪兽”便没有下文,虽是细致观察到了孩子的情况,但没能提供进一步的指导,而幼儿也只是停留在模仿大怪兽走来走去的乐趣中,未能获得更深入的启迪。那么,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提问呢?笔者做出以下总结。
1.确定问题是否存在。扮演大怪兽并不特别,对于喜爱的形象,每个孩子都会表现出模仿欲。大力小朋友能够引起老师的注意有以下两点原因:一娃娃家的房间区域只有他一个男孩子;二是他在这个区域做的事情与娃娃家没有任何的联系,也就是说,他在任何一个平台都可以享受到扮演大怪兽的乐趣,而此时,他占着一个娃娃家的名额,享受着娃娃家的资源却没能发挥出价值。在当时,他并没有干扰到女孩子们的角色扮演,也没有别的小朋友表现出强烈的想要去娃娃家“房间”的欲望。因此,老师也只是默默关注着。
6.幼儿教学笔记小班 篇六
幼儿教学笔记小班1
开学至今已有一个月了,多孩子经过这段时间集生活的学习,已渐渐喜欢上了幼儿园,老师感到很欣慰。别是活动中的一些懂事的孩子,他们所表现出的谦精神,着实老师感到意。
集活动之后,老师组织小朋友到户玩滑滑梯。玩滑滑梯的感觉好极了,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玩,亮亮也不例。只见亮亮不急不躁、小心翼翼地走梯架,谨慎地坐下,确自己坐稳之后,才双手紧紧扶好,“吱溜”滑了下去。亮亮一系列的动作完成后脸上绽出成功的喜悦,冲老师以会心的微。“简直是太可爱了,从这孩子身上就现出了良好的家教。”老师正这么想着,忽然眼前出现了这样的镜头:在亮亮身后的小正宇飞快地跑亮亮,霸道地亮亮推到了身后,亮亮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老师,没有跟不懂事的弟弟计较,显得很有风。
天麒也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常常着他小的孩子。小时,他弟弟、妹妹来;洗手时,他弟妹们洗,嘴上常常挂着“我是哥哥”这句话,人听了忍俊不禁。
是的,孩子所生发出的亲社会行为表现—“谦”,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是家庭和社会整合教育的果。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孩子不光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影响,更大地受到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一致性的影响。今后老师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教学笔记小班2
曾记得在一次教师培训班中指导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脱离智慧的执着,保持澄澈的心”。一开始,我还不太理解这一句话。但是,在本学期我尝试着将一些理念带入我们的班级后,我逐渐明白了。我们看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老是以一种老眼光看待孩子的表现。在每一天,我都看到孩子们给我的惊喜,他们每天都在成长,都在进步。
今天早餐后,孩子们又向往日一样三三两两的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等到最后一个孩子都已经吃完后,我拍了拍手说:“小朋友,我们准备走线了”。同时,录音机里放了苏格兰进行曲的音乐。只见孩子们很快的到了走线的开始处。我走在了前面,一开始,还听到了后面有孩子们推挤或说话的声音,很快,就很有序的跟在了后面形成了一个圈,跟着音乐的节奏有规律的步进。接着,音乐起了变化,变得快了起来,我们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时而左跑,时而右跑,时而向中集中,时而变回圆圈。孩子们开心极了。接着,我们席地而坐,一起进行分享。今天我们的题目是开心的事。我先说了起来,接着让孩子们挨着坐的顺序起来说,我观察到今天分享愉快经验后,我让孩子们互相找朋友拥抱,但有个要求,多找几次,多和同伴们拥抱,而且还要说:“我喜欢你”。孩子们很快的与同伴拥抱起来,一开始,有的小朋友还很小声的说,但很快的就大方起来。许多孩子在拥抱同伴的同时也主动与我们拥抱,平时我们经常批评的杨曦还一次又一次的主动过来与我拥抱,一次又一次的在我耳边轻轻说:“施老师,我喜欢你”。听着孩子们的幼稚话语,看着孩子们童真的笑容,让我心中感到一种感动,一种自豪。这是些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其实,让孩子喜欢你,让孩子开心,是很简单的,它不需要多么贵重的东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一句关怀的语句,一个热情的拥抱就已足够。我们老师。应该多俯下身与孩子们进行亲密的接触,孩子需要关怀,但平日我们认为很调皮的孩子或胆小的容易被老师忽视的孩子更应该从多方面关心他们,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欣喜,甚至欢呼雀跃。就如今天的日常操作,就连平时老是喜欢抢玩的杨曦都学着尊重同伴,虽然想玩,但还是默默的站在后面看着等待,这难道不值得我为他的表现鼓掌喝彩么
每一个说的孩子都那么认真,主动的说,没有往时的吵闹,每一个听的孩子也都那么专注,就连平时最没耐性的杨曦都坐的好好听同伴们说话。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在保持老师的一份尊严的同时,也应该多俯下身与孩子交流,共同分享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作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仔细的凝听孩子们的心声,同时因为老师的平和,孩子们在自觉不自觉中会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并且也会让我们老师时刻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孩子的表现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
幼儿教学笔记小班3
一次,组织幼儿做提问游戏。为了使孩子们对活动感兴趣,我做了三朵小红花,准备奖给提问最多的小朋友。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提问题:“为什么太阳是圆形的?”“为什么会下雪?”“为什么花朵有各种颜色?”“为什么……”各种各样的“为什么”,从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冒出来。活动结束时,我请小朋友们评出三名提问题最多的小朋友,他们分别是利利,文文,杰杰,其实这三个孩子并不是提问最多的,但平时在小朋友们心目中是“好孩子”,所以小朋友们就选了他们。而那些踊跃提问,但平时比较淘气的孩子却没被提名。作为教师,我也知道奖牌给这三位小朋友,有点不公平,但为了不压抑孩子们的热情,不伤害被提名孩子的自尊心,就把奖牌挂在了这三位小朋友的脖子上。
谁知,第二天早上,青青小同学拿来了几块奖牌,对我说:“老师,昨天您的奖牌做少了,好多小朋友都没有,我和妈妈做了几块奖牌,您把它奖给小朋友吧!”我接过奖牌,连忙感谢青青小朋友。可以想象的到,青青提了那么多问题而没有得到奖牌,该有多沮丧啊!同时,我更感谢这位细心的妈妈,她及时地补偿了孩子在这里没能得到的表扬和鼓励。
关于青青小朋友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没有人喜欢天天被人批评和训斥,都渴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积极的、善意的期待和鼓励的氛围中,对于他的错误和缺点给予原谅和激励式的纠正,而不是被批评和指责,那么他就会在肯定中不断使自己的言行向期待的方向发展,不断取得进步。同理,如果老师对孩子处处看着不顺眼,总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无意中就会把他的小缺点看作大缺点,小题大做,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孩子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会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道,讨厌自己,因而与老师发生情绪上的对立,或自卑、畏怯,或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它常提醒我及时给每一个孩子以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得到赞许。
幼儿教学笔记小班4
入园的第一天,李梦彤来了。当妈妈抱着她跨入我们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彤彤,让老师抱抱!彤彤真乖。”可无论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只见她双手紧紧勾住妈妈的脖子,哭的大汉淋漓,全身颤抖,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直哭的她妈妈的泪水夺眶而出。她妈妈哽咽着道歉:“老师,我们明天再来!”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这样以来,日常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面对这特殊的孩子,在家访中找到了症结:孩子入园前一直就由妈妈或姥姥一个人带,很少接触到其他小朋友,孩子见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孩子对带她的人依恋程度非常高。一旦要脱离她的周围,反应会特别激烈。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耐心对待幼儿的哭泣,这样才能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老师积极引导幼儿,关心幼儿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忘却孤独和焦虑,投入新的环境中去,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渐渐地可消除她的不安全感。比如:和幼儿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一会儿做妈妈:“喂,是---吗?妈妈正在上班,下班后我会去接你。”一会儿扮老师:“喂,是---小朋友妈妈吗?我是幼儿园的李老师,---小朋友是个好孩子,正在听老师讲故事呢,你安心上班吧。”---小朋友听后就真的不哭了。
每天面对这么一大群可爱、纯洁的孩子们,在孩子们中间,幼儿的心是最纯洁的,我们像女王一样拥有着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同时,讲究了教育的时机、方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彻底摆脱阴影,让孩子开心的过好了园中的每一天。
幼儿教学笔记小班5
杜昊远在我班幼儿中算年龄较小的一个,刚满两周岁。他长得小巧玲珑的,别是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非常惹人喜爱。
因为其他原因,昊远没有参加我园开展的亲子活动,以前跟老师连面都没见过。因此,刚来园时,他和一些孩子一样对陌生的老师充满了戒备,妈妈送他来园,他连话都讲不清楚,只是边哭边咿咿呀呀地叫着,抱紧妈妈的脖子就是不肯松手。妈妈非常担心孩子不适幼儿园的生活,次把他送进班后,还要在教室口呆好长时间,久久不肯离去。确实,开学的前几天,昊远的情绪很不稳定,午餐时不吃,午睡时不睡,连小都不肯,常常到裤子上。为了孩子从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从而使他更快适幼儿园集生活,我细心照料着他,他感到时时刻刻有老师存在;为了他获得安感、亲切感和依恋感,我与他常常肌肤亲,如拍拍他的小脑袋、他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说几句悄悄话,遇到他有哭闹行为,我又和颜悦色地用最温柔、最亲切的语言对他加以劝导,尽量满足他的一切合理要求,渐渐地他对我产生了深深的依恋感,早晨妈妈送来时能跟妈妈说再见了,午睡也有了好转,能在我的怀抱中很快睡。现在的昊远天在幼儿园里粘着我,俨然一个小小跟屁虫。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快就适了环境,感到很高兴,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我,小跟屁虫会在老师的悉心照料下,一天一天开心,一天一天进步。
7.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秩序感 篇七
2~4岁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最佳时期, 也是敏感期。我们作为幼儿教师, 如何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呢?
一创设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促进幼儿形成内在秩序感
小班幼儿都是刚入幼儿园不久的孩子, 对一切都很茫然, 教师在安排活动时要考虑到规律的作息时间, 在每日例行的活动尽量采取相同的步骤, 如每天早上的集体活动上先点名, 数数幼儿的人数, 介绍今天的日期天气等。每个活动环节也应充分考虑秩序性, 教师还可做一些让孩子能看明白的标记, 如在饮水机前面的地上粘贴一条整齐的小脚丫线, 提醒并示范孩子在喝水时沿着在这些脚丫排队, 一个一个地接;每一张小床前贴上小脚丫图片, 午睡时刻就能提醒孩子把脱下的鞋子摆放整齐。但是在活动室里老师尽管贴上各种标记, 提醒孩子们去遵守, 但孩子毕竟年龄小, 常常会忘了老师的话, 有的幼儿也会故意调皮,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像妈妈一样细心地爱护他们, 耐心地引导他们完成正确的行为动作, 如当孩子把玩具扔在地上时, 教师要很明确地告诉他:“把玩具捡起来, 宝宝扔玩具老师不喜欢”, 老师主动地和他一起捡玩具, 只要孩子能捡起一件, 老师就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老师的真爱, 从而促进内在秩序感的形成。
二寓秩序感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
如吃饭, 引导孩子讨论怎样保持整洁, 孩子们讨论出吃饭时不把饭粒洒在桌子上, 不挑食、不剩饭, 吃完饭把碗盘摆放整齐。平日里, 当我们发现有教育幼儿的机会, 就要紧紧抓住, 如日常生活中的随口一句“你的桌面真干净。”饭后, 就会有好多孩子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好。上课时常常提醒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比一比看谁举手的姿势最漂亮, 孩子就会做好并摆出一个漂亮的举手姿势给老师、小朋友看。洗手排队, 我们可以引用儿歌, 教育幼儿自觉排队:“我是喜羊羊, 喜羊羊来了排第一, 我是懒羊羊, 懒羊羊来了排第二。”这样孩子在游戏中排队,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三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
孩子总是在遗忘遵守规则, 而让他们参与制订各种规则, 加强对规则的记忆, 促进秩序感的形成。渐渐的孩子们由简单、被动地遵守秩序转变为自身良好的习惯。为了整顿娃娃家材料摆放凌乱的问题, 考虑到参与娃娃家活动的孩子不固定, 我们老师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 制作一个娃娃家的贴纸, 贴纸上画上娃娃家材料的种类, 并分别贴在玩具筐里。活动后, 孩子们就可以按照贴纸上的材料图把玩具放回不同的筐子里, 就不会再出现乱放的现象了。
四教师做榜样, 与孩子一起遵守秩序
《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孩子学习的良好榜样。”这里, 明确地指出了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前, 由于存放的教具、孩子学习的操作材料、收集的废旧物品较多, 教师工作时间有限, 总有随手乱摆乱放的坏习惯。教师首先从自身开始进行自身秩序的整顿。班上两位老师让每个孩子都知道固定物品的摆放位置, 并且规定了“哪里拿, 哪里放, 用完了就放回去”的规则, 老师首先要遵守秩序。教师遵守了秩序, 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孩子在自己的桌子上也就像老师一样把用品摆放整齐了。
五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对年龄小的孩子进行秩序感培养, 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 必须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作息制度不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好处, 而且还有利于孩子秩序感的形成。要求家长尽量给孩子一个有规律的作息制度, 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每天早上按时起床, 让孩子自己洗漱后吃早餐, 再按时上幼儿园。
第二, 根据小班孩子年龄特点, 教师在园进行“生活活动常规的培养” (如见面问好、自己脱衣服、自己用勺吃饭、小便后自己提裤子、自己穿鞋等) , 要求孩子在家、在园都要保持。
第三, 家庭生活环境和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不同, 但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设立的, 我们要求家长尽量把玩具、书籍、衣服等物品保持在相同的位置。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 人虽然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 家庭中摆放的物件, 特别是孩子要用到的用品和玩具应该让孩子知道它们的固定位置, 孩子玩完玩具后要求他自己整理和放置。同时大人也要养成使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的习惯, 这样不但方便家人, 使幼儿知道大家都应当遵守秩序。
8.小班幼儿安全教育笔记 篇八
1、不拿危险物品;教育幼儿正确使用锐利器具如剪刀等,不拿危险物品吓唬人或装入口袋中。
2、避免活动中受伤:集体活动有秩序,不拥挤。学会灵活躲闪。
3、不玩火:告诉幼儿火是危险的。火柴、打火机、煤气等都是易燃品、不随意玩、遇到火灾要设法逃离现场、拨打“119”电话,霍闪进卫生间。
4、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
5、防触电教育:嘱咐孩子不摸电插座,运转的电风扇及其他电器。
6、告诉孩子不玩小豆,纸团等物品塞入耳孔,鼻孔等。
二、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安全教育课,环境创设,观看录像图片等,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也可以模拟现场情景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使幼儿了解自救求生的知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在家里,家长可通过多种说教及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安全知识,如,妈妈扮陌生人,当孩子独自在家时“陌生人”来敲门你该怎么办?通过这种游戏,让幼儿懂得才有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幼儿临危不惧的勇敢品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9.小班观察笔记 篇九
观察对象:袁XX
观察者:陈xx
观察资料
今日天气不错,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了中庭玩儿,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一眼望过去,都是欢乐的身影,唯有一个身影很异常,走近一看,原先是袁XX小朋友正在小桥上坐着往前慢慢挪。于是,我走向前问道:“你怎样坐在上头挪。呀?”她看着我有点不好意思,还是继续坐着往前挪。旁边的薛雨然小朋友说,“教师,她害怕。”
其实,那个小桥很矮,差不多也就仅有20cm的高度,作为大班的小朋友来说,还是很简单的,也不至于那么害怕的。可是,袁XX小朋友平时就是缺乏锻炼,这么点的高度,在她看来,还是有点难度。我跟她说,“你试着站起来看看,其实,没有什么好害怕的。站起来吧,没关系,教师在旁边呢,要是你倒下来,我会接住你的!”她犹犹豫豫地站了起来,细心翼翼地过了小桥。到了终点的时候,她开心地笑了,她跟旁边的小朋友说,“瞧!我也过来了呢!”
袁XX小朋友在我们班的小朋友当中,算是比较胆小的一个了,并且身体也不是很好,经常容易生病,主要原因是她平时缺乏锻炼。
针对以上情景,我做出如下策略
1.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对她多表扬,多鼓励,让她有运动的信心,增加她的勇气。
2.告诉她多锻炼身体的好处,鼓励她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10.小班新生幼儿常规培养策略 篇十
一、建立良好的师幼情感
对于幼儿来说,充满情感的交流比干涩的规定更有亲和力,所以教师要在对于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过程中要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而言,在生活中更多地给予他们鼓励,能够让他们在培养过程中充分树立自尊心,让幼儿的内心得到很好的满足,并且能够让幼儿更积极地跟进教师的引导和培养。而且,对于幼儿而言,事情的重复能够让幼儿在其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行为习惯具有较长的稳定性,如果能够养成一个习惯,那么这种良好的习惯就会跟随幼儿很久。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引导之下,能够让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事倍功半,让幼儿为今后的学习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师幼关系能够让幼儿在平时的培养中建立很高的自信,能够让幼儿的心理得到正常的发展,让幼儿真正能够在培养之中体会到集体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
例如:教师在指挥幼儿进行积木的拼凑的活动中,在黑板上展示出集中积木能够摆出的形状,让幼儿也根据所展示的样子进行摆设,由于幼儿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幼儿的摆放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幼儿甚至到最后也不能够摆出画面上出现的图形。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引导作用,对于没能够顺利摆出的幼儿在摆放过程中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和支持,并对于他们摆放的位置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幼儿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摆出图案。教师的鼓励能够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更好地培养自信心和动手能力,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得到拉近,让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让幼儿在平等的环境之下受教育能够让他们减少内心的自卑感和挫折感,能够让幼儿在良好的情绪之下进行教育培养,更好地成长。
二、与家长共同合作培养
幼儿对于自己的父母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父母对幼儿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良好的常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也是极为重要的。家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家长应该对于幼儿更多地进行良好习惯的引导,幼儿会更多地学习家长的动作和习惯,所以家长要尽量在生活中多给幼儿建立良好的形象,让幼儿能够朝着好的方面模仿。而且对于许多的小习惯,家长的管教方式就有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小时候的饭后漱口,饭前洗手等习惯,家长如果在幼儿很小的时候进行引导,就能够让幼儿在教师培养之前就有着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发展。
例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幼儿要更多地讲述道理和原因,在幼儿吃饭后没有吃干净还剩了很多的情况下,家长要告诉幼儿“谁知盘正餐,粒粒皆辛苦”的优良传统,让幼儿能够从小就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让幼儿能够更早地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幼儿能够在正确的三观指导之下,进行常规的培养,让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三、采用多样化教育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用一种方式去培养幼儿,要学会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进行教学,让幼儿能够在多种培养方式之下更好地成长。教师期望幼儿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来进行引导,让幼儿在活动的引导之下,不仅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乐趣,也能够在活动中在正常的教育方式的指引下,让幼儿能够按照正常的习惯进行培养,让幼儿能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更好地发展。不仅可以通过活动,教师也可以为幼儿的一些行为编排儿歌,让幼儿能够熟练地唱出这些儿歌,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更快地了解正确的行为方式,让幼儿在生活中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去施行,在乐趣之中培养出好的习惯。这几种方式因为具有多样性,不会让幼儿觉得厌烦,而且会更加地充满兴趣和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更好地成长。
例如:为了避免接水过程中你推我挤的现象,教师可以剪下脚丫图把他们装饰成可爱有趣的小脚丫贴在路过水桶的地板上,让每一个幼儿按照规则必须踩在脚丫上才能够通过这条通道进行接水,这样幼儿在这种活动中为了获得胜利,每个人都会按照小脚丫的位置进行排队和行走,就会下意识地形成一个有秩序的队伍。在这种方式之下,幼儿不仅在接水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乐趣,让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快乐,而且能够从侧面让幼儿培养排队的良好习惯,让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之中能够在良好的习惯的引导之下进行成长,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对于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更用心地去思考培养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让有趣的活动去引导幼儿,进而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小班的教育之中真正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并且能够在起步的路上获得更大的优势,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更加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李秋平,高芳云.小班家长工作中几次重要的家长会[J].山东教育2001年36期
[2]何燕杏,张兴梅.小班语言活动:我来了[J].早期教育2004年07期
11.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 篇十一
乐乐的妈妈是一位开朗、健谈的人。但是乐乐却是个腼腆、害羞的孩子。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乐乐躲在妈妈的后面,不敢露出头来。她的妈妈把他推出来,对他说:“快说老师好!快说!”乐乐愣是不敢出来。我说:“没关系,这孩子害羞,过几天熟悉了就会叫了,是不是啊岳峻羽。”
第一个星期,早上送来的时候,乐乐还是不肯开口和我问好,晚上接走的时候也不肯和我说再见。大概持续了一星期,一天晚上妈妈来接的时候,乐乐突然和我说:“老师再见!”我很高兴,朝他招招手说:“乐乐再见!明天见!”
以后的每天早上和每天下午,乐乐都会很开心的和我打招呼。慢慢的,他和我的交流越来越多了,刚开始是我主动关心他,想让他多说说话,后来是他主动来和我谈话交流,会让我看他新搭的玩具,会告诉我他妈妈对他说了什么。
星期三,他来到我面前,戴上他的帽子,对我说:“老师,我头上长角的。”用的还是正宗的舟山话。我一看笑喷了,他的帽子上长着像恐龙一样一排的角。我捏了捏,软软的。我笑着回答他:“真的呐,你的角还是软软的,你是个小恐龙吗?”
进入午睡室,妮妮突然说想妈妈了。乐乐坐在小床上轻轻地说:“老师把我当娃娃,我把老师当妈妈就好了。”我心一惊,这是乐乐说出来的话,很轻,但是在我的心中震撼很大。是啊,我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他们把我当妈妈,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和我们班小朋友之间是这样的感情啊。
我相信这句话会一直记在我的心里,我带的第一群孩子,第一次带给我这么震撼的话。
2014.3
让感谢成为习惯
幼儿园里每天早上都有吃点心的时间。周一我照例为孩子们分好饼干,请孩子们排队来我这里拿。孩子依次来拿点心,什么也没说。我在等待着孩子们拿到饼干后说声“谢谢”。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想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事后应该说声“谢谢”,从小培养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饼干发完了,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但孩子毕竟还小嘛。
于是在孩子们吃完点心后我就问孩子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朋友做什么了?你们有谢谢老师吗”有孩子马上抢着说:“老师帮我们准备了饼干。” “是吗,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顺势问道:“那你拿了饼干后应该怎么说呢?”这时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在说:“谢谢。”我笑着说道:“说对了。小朋友,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发点心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孩子们一起回答“知道了”。
第二天吃点心时,我还是照例为孩子们准备好。刚开始时,几个孩子好像忘了昨天的事,后来潘若妍说了一声”谢谢“后,每个上来拿点心的孩子都会说声”谢谢"。我从心里感到高兴。而当孩子们为我做了什么事时,我也会对他们说“谢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12.幼儿园小班保育笔记 篇十二
我班晨晨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晚上,收到晨晨妈妈的短信,内容是说晨晨今天放学回家后很不高兴,因为不乖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小朋友也不要和他做游戏。当然晨晨妈妈不是责怪我们老师批评了他,是担心孩子的这种情绪会影响在园生活,产生对幼儿园的排斥现象。
经过几条短信的交流,我和晨晨妈妈都认为晨晨是个喜欢给他戴高帽子的孩子,批评对他没有什么作用。第二天晨晨来到幼儿园,听到他大声的和老师主动问早,我便就对他进行了这一天里的第一次表扬,并鼓励他如果沈老师再发现有第二个表现好的事情,就让晨晨做小老师,果然,整理玩具的时候,晨晨一改往日横冲直撞去放玩具的样子,而是慢慢的像只小花猫一样轻轻的走过去,等孩子们都安静下来后,通过晨间谈话我表扬了晨晨的表现,并把小老师的牌子挂到了晨晨的脖子上,晨晨接受完这项神圣的使命后,继续严以律己,做好小老师的榜样。
游戏时间到了,晨晨不会两两寻找好朋友的命运再次上演,由于他的年龄较小,反应也稍比动作快的小朋友慢一点,当周围的孩子都已经拉起好朋友的小手时,晨晨才反应过来,于是看到眼前有小朋友,便立刻试图要去拆散一对好朋友,那已经找到好朋友的孩子当然不妥协,久而久之,晨晨心里不高兴的情绪又出来了,觉得自己没有人愿意和他成为好朋友,当然班中不会找好朋友的孩子不止晨晨一个,他们总是很盲目,如果眼前没有单个的小朋友,就会傻傻的楞在那里,每次,我都帮他们迅速牵手,使得每次都很被动,终究还是没有学会自己主动的去寻找好朋友,各位有经验的教师,能帮我出出招吗?
13.小班幼儿阅读能力现状初探 篇十三
某一天,幼儿园的佳琳小朋友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老远看见我就大声地向我问好:“汤老师早,今天我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书,等中午小朋友吃完了饭,你再给我们讲故事,好吗?”说着把图书放在了我手上。“好啊!现在你选自己喜欢的地方去玩吧!”我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我又忙着接待其他的小朋友了。不一会儿,活动室里传来了一阵哭声:我抬头望去,原来是佳琳在哭。我走过去问道:“佳琳,你怎么啦?”过一会儿,佳琳才止住了哭声:“菲菲说要看我的图书,我不给,她就说不和我做好朋友了,还叫其他的小朋友都不要理我呢!呜……”原来是这么回事。“那你为什么不给菲菲看书呢?”“上一次她看书时把我的书都弄坏了,今天我就不给她看了。”“菲菲以后会爱护图书的,她也会和你做好朋友的。”我安慰了佳琳,“菲菲来和佳琳抱一抱,握握手做好朋友吧!”看着她俩和好了,我欣慰地笑了。
二、现状与分析
针对现状,我对全体小(2)小朋友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连续两周的跟踪观察,调查发现:我班幼儿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阅读兴趣方面,只有4%幼儿不喜欢看书、听故事;有86%的幼儿喜欢边看书边谈话交流;在识字方面有72%的幼儿不喜欢识字。以上数据还表明,大多数幼儿喜欢阅读,并且喜欢边看边和同伴交流。在阅读习惯方面幼儿则不能做到专心安静地看书,我认为这和孩子的家庭教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但不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从和家长的交流中还了解到:有的家长为了打发孩子,将很多图书给孩子,任其翻看,结果导致孩子频繁换书,不会仔细阅读,更不懂得和同伴合作看书、如何爱护图书。
三、策略与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如何激发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逐步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自我管理是幼儿阅读研究的重点。
1. 创设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因此,教师要和幼儿建立“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利用餐后活动、来园、离园等活动,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给幼儿讲他们喜欢的故事,在阅读区引导他们如何选书、看书、读书;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阅读延伸活动。通过教师的观察发现,幼儿对于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自制的图文并茂的大图书非常感兴趣,自制图书更容易引起幼儿阅读的共鸣,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我们发现在自主游戏时,幼儿会选择老师自制的大书,看着画面有表情地朗诵、讲述。不但巩固了平时的教学内容,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我们还注重引导家长共同参与阅读,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了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家长以身作则带领幼儿阅读,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到图书馆、阅览室等,让幼儿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氛围。
2. 注重内容选择,掌握阅读方法。
在幼儿园图书漂流的过程中,孩子们带来了各种类型的图书。观察发现现在的幼儿读物良莠不齐,有的图书非常精美,有的则是印刷和纸张的质量都很差,有的是图文并茂,画面色彩鲜艳,生动形象,有的是纯文字的书籍、黑白的等等。经过一个星期的跟踪观察我们发现:图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各类单页单幅、单页多幅图画故事书、图书幼儿比较喜爱,特别是《婴儿画报》非常受小班小朋友的欢迎。因此我们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画面色彩鲜明、生动形象。 (2) 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 (3) 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我们运用有效的指导方法,采用集体阅读与自主阅读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掌握孩子们喜欢的阅读内容。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图书时,帮助幼儿观察把握图画内容,并将画面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理解了图画内容后,他们就会兴致盎然地认读图画故事,明白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摘要: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幼儿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 针对小班幼儿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 采取相应的措施, 激发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现状,策略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
14.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 篇十四
在一次语言教学活动中,本来教室里只听到我讲故事声音,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啊―嚏!”重重地打了一声喷嚏,这时全班孩子开始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于是我拍了几下手示意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但孩子们似乎没有停止笑声的意思,声音十分得吵,甚至有两位孩子已经趴到了地上。我下意识地将一只手盖在了自己的耳朵上,顿时孩子们也开始模仿起我的动作,我立刻伸出食指放在嘴边,冲他们眨眨眼。啊呀,教室里一下子静悄悄的。我拍拍手,然后又拍拍腿,大家个个坐得端端正正。于是我伸出大拇指表扬他们,最后在欢乐的气氛中顺利地开展完我的教学活动。
由于每位孩子的个性、兴趣爱好都不同,对于小班孩子来讲,他们处于好奇心萌发阶段,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与神态。在平时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孩子们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现象随即做出各种反应。
在这件事件中,我巧妙利用非言语交际手段,调动了孩子们的用心情绪。对于这种方法,我们还能够将其运用到平时生活教育中。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发现极个别孩子不认真听讲,能够走过去轻轻地摸摸他的头;当孩子们在玩玩具时,发生争执或者乱扔玩具,能够皱皱眉头表示不满或者摇摇手阻止他们;当发现孩子们大吵大闹时,能够带领他们学习小猫等动作,学会轻轻说话。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并能正确地领会其中的暗示,自觉、愉快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小班幼儿观察笔记】推荐阅读:
小班开学幼儿观察笔记09-08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互赠礼物10-16
幼儿园小班教养笔记600字09-28
幼儿小班绘画10-12
小班幼儿游戏方案07-04
幼儿小班英语计划07-14
小班幼儿教养计划09-06
幼儿小班下雪了10-09
小班亲子游戏-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教案09-23
幼儿小班教学计划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