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总结

2024-10-15

工程建设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总结(共11篇)

1.工程建设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总结 篇一

高台县金康脱水蔬菜公司突发环境事件

应对工作总结

为贯彻执行省、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精神,努力做好我公司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不断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下面就我公司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应急救援责任制

为确保各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落实,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邓延文同志任总指挥、李辉副经理任副总指挥、并由各职能部门组成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车间也成立了由生产经理段祥任总指挥、各组班长副总指挥、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其所属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和权限,负责相关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公司建立和完善了《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体系和制度保障。

二、厂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预案编制、备案演练情况

我公司2011初次制定了《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在进行公司作业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突出了事故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等程序内容,明确了水、火、噪音、煤尘、电路等事故灾害的应急处置方案,加强了对事故应急处置的规范化指导。同事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了安全防灾演习,重点突出了应急救援知识学习与避灾演练,加强各级领导、职能部门组织抢救救灾的能力,提高了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与应急避灾的能力。公司不仅认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而却专门制定了活动方案,确定每月第二周为应急预案演练周,厂区全体员工分批进行了避灾演习,提高了广大职工安全风险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2014年公司对救护工作非常重视,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要求应急救援小队购置了救护卡车,补充了救护装备和服装,改造了宿舍,更新了床被、窗帘、没火气等。救护队指战员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积极主动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以实际行动报答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托。

三、厂区安全防护系统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上级对企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系统要求:用好厂区安全监测监控,建立完善人员定位,不断提高通讯、净污、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建立健全应急避险设施,并做到设施完善、系统可靠、管理到位、运行有序。

1、公司对现有的监测监控、通信联络系统进行了完善,并做好了管理制度的修订。厂区在原有监测监控的基础上,新购买了一批摄像设备进行了更换,及时升级拓展系统的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网络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2、在今年年初前完成了操作人员管理定位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并投入运行。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成果,依靠人员定位系统,加强进入车间人员管理,随时准确掌握车间工作人员的动态分布情况。

3、完善了通讯联络系统,在原有通讯系统的基础上,及时对有关设备进行了更换和维护,提高了厂区通讯的通畅性。

4、厂区进一步完善了供水施救系统,确定厂区环境保护目标,修建污水处理池一座,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保护厂区周围水环境系统。

5、公司正在积极开展紧急避险系统的调研、准备工作。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打算

虽然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紧急避险系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建设。二是我公司刚成立救护队,整体建设水平有待加强。

2015年工作打算:

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要求,继续抓好以下工作:

1、按照市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不断增强救护队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整体素质。

2、救护队继续苦练基本功,以过硬的功夫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故及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服务矿井安全工作的后盾。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与安全工作息息相关,任重而道远,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时刻警惕,永不懈怠,克服困难,努力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高台县金康脱水蔬菜有限公司

2015年4月12日

2.工程建设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总结 篇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下发《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指出, 为进一步推进《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实施, 组织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的专项检查。

本次检查有3个重点:一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培训情况。检查结合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检查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一线作业人员等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二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执行情况。包括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范、应对突发事件中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情况, 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 应急保障体系及应急队伍建设情况, 应急基础设施、避难所等规划建设情况,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调查、排查情况, 突发事件监测、报告及处置情况。三是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的研究制定情况。检查结合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实际, 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关配套制度情况, 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建立情况。

本次检查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检查时间为2009年9月底至11月底。其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统一部署, 对部分地区和单位进行抽查。

3.工程建设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组织机制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网络舆情应对组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协调一致行动,是成功应对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组织保障。

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专门组织机构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舆论传播已经进入到“自媒体”时代和“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也逐渐成为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舆情的监测、管理也成为了解民意、体察民情、与民沟通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现多类以互联网舆情为对象的工作机构,如政府相关部门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机构、高校或学术机构主办的网络舆情研究机构、依托主流媒体存在的网络舆情服务机构以及由软件公司或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的网络舆情服务机构,但我国尚缺乏独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专管政府机构,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处理,往往由多个部委联合交叉执行。从应急预案规定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来看,我国地方各级政府还没有普遍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具有综合应急管理”功能的专门常设机构和“具有专业应急管理”功能的临时机构。这种情况使得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工作中显得被动无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当前,正值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都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各种潜在的和现实的矛盾极易激化,国家和各级政府设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专门组织机构是非常必要的。网络舆情的专门组织机构应履行以下职能:舆情信息的收集与汇总、舆情信息的分析与研判、舆情的传递与服务以及舆情的应对与引导。

二、制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

面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曾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1]。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网络舆情和有效应对舆情危机的实践要求相比,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由于多为部门规定,缺乏配套性,不能明确行政管理部门、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商、信息提供商和网络群体等行为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使相关规定难以落实,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规章制度主要是针对网络言论和行为的规范,而缺乏权威配套的政府和管理部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可以说是舆情应对滞后、处置失当的重要原因。因此,制定和完善面向政府和管理部门的网络舆情法律法规已十分迫切。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首先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权威、规范、配套、可操作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网络舆情工作制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指挥制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制度、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机制以及热点事件政府及时回应制度等。

三、明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相关机构责任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然要承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职责。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的过程中,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常设机构,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爆发时临时成立一个班子,采用政治动员方式搞人海战术,而且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在短期内想控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这种非制度化的、运动式的处理就有可能导致另外一场危机。对于以政府为核心、由多个参与主体共同组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系统,本着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的原则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是实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的关键。政府是这一系统的核心,通过政府组织内部的横向与纵向分权以及对社会组织及公民等多元主体的权力分配,同时明确这些主体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这样以来,一个由政府挂帅、由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多元参与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系统就建立起来了,系统在处理瞬息万变的危机情况时能够充分共享权力和信息、分担风险和危机、提高效率与效益。责任的履行要靠制度作保证,权力的行使要靠制度来约束,因此,明确职责的要求与制定规章制度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

四、规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流程

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管理,从技术层面上讲,包括“发现→分类→监控→预警→引导→处置→总结”等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揭示事件真相,化解舆情危机,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引导舆情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从工作层面上讲,舆情应对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收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重点关注新闻留言版、网上论坛、博客以及播客、维客、个人新闻台等新兴网络形式,以及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和新闻媒体。[2]第二,研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通过对零散、初级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归纳,形成有情况、有思想、有深度的舆情系统信息,是网络舆情引导控制的基础。第三,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在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传媒环境下,网络信息交流是平等互动的,只有增强“疏”的理念,尊重网民意见的自主性,才能获得网民的认同。为此,必须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处理好即时与实效的关系、即时与全面的关系;要讲究引导舆情方法和艺术,采取灵活机动引导方式,借助门户网站,如人民网等中央新闻网站、新浪网等商业门户网站,主动导贴、积极跟帖、善于劝帖、注意收帖、适时结帖,支持鼓励积极向上的帖子,使正确、理性、健康、务实的言论成为网上舆论主流,引导舆情健康发展。

五、保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协调运作

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必须通过设立政府专门机构实现工作的常态化,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工作的协调运作。长期以来,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方面,各地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合作不足。一方面,地方部门的本位主义仍有存在,权力运用不当,导致中央权威弱化;另一方面,地方之间谋竞争轻合作,致使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中舆情等相关信息、经验无法共享,造成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因此,增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显得极为重要。政府部门之间要互通信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甚至与社会群体包括网络虚拟社团之间都应该建立起沟通渠道,加强信息交流,发挥信息的社会价值,减少由于信息闭塞和沟通困难造成的工作整体效率低下。当前,政府各具体职能部门例如公安部、工信部、国务院新闻办、文化部等都负有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和引导的职责。但是在这些部门之间尚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无法形成管控合力。因此,当务之急是将各级党政部门的具有网络信息管理、收集、分析、引导、处置职能的部门,在明确职权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合作,统一政府对外宣传口径,协调一致,打破部门藩篱,采取联席会议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认真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准确把握本地区网络舆情动态,主动预判,及时作出策略调整,促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健康发展。[3]

参考文献

[1]林利.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政府职责及其防控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45.

[2]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104-107.

[3]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4.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 篇四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

一、2011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一)基本概况:

2011年,我县文化相关企业共35家,涉及从业人员360余人,根据统计要求,全年全县文化市场未发生一起重、特大责任事故,无突发事件。这一成绩的取得益于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得益于州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扎实有效的管理,更得益于各企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管理,苦练内功;落实责任、恪尽职守。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制定突发事件应对预案。2011年文化稽查大队分别制订了《龙里县文化市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预案》同时各企业根据县文化稽查大队部署也制订了相应预案。

2.认真开展好专项整治活动。2011年结合我县文化市场特点,一是在县文化企业1月-12月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以遵守文化市场法律、法规为主题。二是在文化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年活动”,以苦练内功,规范管理为主题两项活动,县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扎实,严格按序时进度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3.突出安全重点,狠抓关键安全。针对人员文化市场聚

集场所突发事件的特点,一是狠抓了文化市场从人员的培训,2011年联合规行办举办一期相关培训,共计100余人参培。二是狠抓节日安全,2011年于4月底、9月底和12月底组织对全县文化企业进行安全专项检查。

4.强化行业管理,苦练企业内功。在这方面县文化稽查队对文化企业的基础记录台帐、规范企业管理行为进行严管,另一方面狠抓文化企业的经营资质、经营行为、安全状况、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状况,凡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一律不予发证。并限期整改。

5.对来我县演出的外地演出团进行管理。联合公安对外来演出团进行监管,一方面对演出团的演出资质进行审核;另一方面对具有资质的演出团的演出地点进行严格控制。力求演出安全无事故开展。

(二)存在问题

1.对违章从业人员教育面未达100%;

2.部分企业换证工作为落实。

二、今后工作的重点及打算:

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二个年头,也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为行业安全提供保证;继续抓好日常管理,因地制宜开展些专项整治、专项检查;继续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落实安全责任,为确

保行业安全,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龙里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文化稽查大队

5.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 篇五

现将水务系统20xx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及趋势分析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网络,明确工作职责

我局坚持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作为推进全县水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及时调整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20xx年度目标考核奖励意见,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纳入综合目标,量化考核,实行一票否决。3月26日,召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会议,对水务系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以建设稳定的系统环境为中心,强化四项具体工作,全系统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力求使水务系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现“三提升”(提升业务水平、提升社会和谐度、提升群众满意率)。会上,局机关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专项工作责任状,各基层单位也相应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主要领导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也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通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真正形成良好局面。

二、深入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

一是加强系统内部法制建设。制定完善学习计划,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信访条例》、《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各类岗位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工作水平,加强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深刻理解,提高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形成了自觉遵纪守法,自觉维护中心工作和社会秩序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普法宣传。结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共制作戗牌70余块、印刷固定标语150条、张贴宣传标语500多条、制作条幅30条、横幅60条,组织流动宣传车连续四天在全县14个镇的40多个村和4个社区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巡回宣传,大力宣传水法规,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护水意识、法制意识,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大型宣传活动。联合京杭运河管理处、湖泊湖荡河道管理处、粤海水务(县自来水公司)并邀请相关领导在城区的“白田广场”举办了大型宣传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宣传图板展示(戗牌25块)、设台咨询(接受现场投诉6件、咨询120人次)及散发宣传资料(印制15000份)等宣传形式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加强源头预防,确保和谐稳定

一是加强信访制度建设。明确了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信访接待日、首访接待工作责任等制度,做到事事有登记,件件有落实。在制定政策、实施重大项目之前,充分考虑到对社会稳定可能带来的影响,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各类不稳定因素。

二是高度关注网络舆情。认真办理“省长信箱”、“厅长信箱”、“寄语市长”、“中国宝应”、“12345政府热线”、“县委书记信箱”和“市民观察”等网友来信,今年以来已办答各类信件约83件,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了9%。

三是强化矛盾调处工作。坚持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内部排查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倾听民生、了解民意、疏导民怨,努力把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重点时段坚持局领导24小时信访值班制度,对重点人头落实专人,紧密跟踪,超前防范,努力化解矛盾,确保不失控、不脱控。

四、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生产

围绕《宝应县水务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科室单位安全生产职责》,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明确县局各个科室、单位安全生产职责及相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并于年初与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全系统共建成监控探头131个,其中49个为高清探头,报警终端21个,技防覆盖率达100%。局机关和各单位常年坚持节假日和双休日值班制度,5月1日至9月30日,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责任到人。今年以来全系统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五、认真履行职责,服务赶超发展

全县水务系统大力弘扬新时期宝应精神,不断加强机关作风系统行风建设,扎实履行部门职能。

一是服务发展。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认真组织实施了蔷薇河整治、向阳河整治、小型农田重点县、宝射河景观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扎实做好防汛防旱各项工作,为赶超发展提供了安全良好的水环境。

二是服务企业。不断强化联系企业工作,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开展全程跟踪服务,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帮办取水许可审批,开展节水技改。坚持深入结对企业,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水平。20xx年,共依法受理涉水项目审批27件,其中全程帮办10件,行政审批事项均上线运行、按时办结,受到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三是服务群众。进一步推进办事公开、首办负责,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强化引导服务。同时,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接受监督,对存在的问题,拿出靠实措施,迅速整改到位,力求各项水务工作群众满意。为满足城区供水需要,粤海水务每年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老旧管道的更换;潼河水厂加紧实施了扩建工程,切实有效的保障群众的安全用水。

今年以来,我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局将继续严格按照县应急办的要求,一着不让,再接再厉,扎实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各项工作,为建设平安宝应、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系统环境。

宝应县水务局

6.关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总结 篇六

为了防御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危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太仓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今年以来我局紧密结合城管工作实际,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快速有效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为目标,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应急保障等方面着手,积极做好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确保了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结合领导分工的调整,今年初我局及时调整人员,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朱锦明为组长,局领导沈国华、陆春林、张建良、钱耀忠、胡义强为副组长,各科室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城管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本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

结合城管工作的实际,明确了局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职责为负责市区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运行和抢、排险,协助做好市区抢险救灾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负责对市区排水设施的抢修、排堵,负责对市区路灯、户外广告牌、店招店牌、广告灯箱、霓虹灯等的安全管理,并完成市委、市政府的其他抢险工作任务。

三、落实应急保障分队

根据城管部门主要突发公共事件特点和现场处置工作要求,成立了三个应急保障分队:

1、综合处置分队。由局分管领导、相关科室和单位具体负责,主要职责是做好参谋,做好指挥决策的贯彻落实,综合处置和现场监管。

2、综合协调分队。由局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主要职责是综合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和主要领导汇报事件动态,传达上级部门和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协调现场开展工作。

3、工程抢险分队。由照明管理处、市政设施管理处、环卫处、执法大队等相关单位参与。主要职责是组织抢修被损坏的路灯、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开展抢险、加固和清理现场等工作。

此外,为了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还明确了在具体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中,领导小组可视实际情况增加其他工作分队,如现场保障分队、物资运输分队、后备应急分队等。

四、典型案例分析

在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可能来袭之际,我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启动了城管系统防御水旱灾害、城市防洪和防御台风工作的应急预案,在全面进行汛前安全排查的基础上,严格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及时掌握汛情,备齐防汛抗台物资,快速拆除影响防汛及排涝的违章建筑,加大对城区大型户外广告的巡查,尤其是对屋顶广告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排查。此外,由局系统20人组成的防汛应急小分队及各类车辆,分赴城区各出水口、下水道进行巡查,强化了城市基础设施、排水管网,地下空间等的应急排涝措施,针对易发频发的老城区部分积水点,及时清理落水口垃圾,疏通堵塞管道,彻底消除了各类隐患,基本实现了“大雨不淹水,小雨不积水”的目标,确保了安全度汛。

总结此次防汛工作的成功经验,主要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我局在三月份就重新修订完善了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由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科长、直属单位为成员,并成立了四个防洪防汛应急小分队,确保了今年我局的防汛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为全局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通讯沟通到位。从一月份开始,我局就进一步明确了防汛应急领导小组的值班制度,制度要求,在进入汛期后,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都要进入24小时值班状态。值班人员都要保证全天候的联系畅通。一旦遇险,要立即向上级汇报,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要统一调度、协调我局的防汛队伍,防汛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内赶赴一线组织指挥,各直属单位、民兵应急分队要在接到指令后要确保人员到位、工作到位。三是专项检查到位。春节过后,我局未雨绸缪,早动手、早筹划、早部署、早行动,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对我市老城区36个积水点进行了排摸,对下水管道进行全面清淤、疏通,使我市老城区范围内的积水点锐减为3个。在四月份前的各项防汛备汛安全检查中,局领导亲自带队排查各类屋顶广告的安全隐患,检查市区内存在排涝隐患的地区下水管道堵塞情况,勘查生活垃圾填埋场、各中转站等重点区域集中查找隐患,现场办公整改,明确责任人员,研究制定解决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四是防汛物资到位。今年我局各下属单位紧密配合,清查核实,局财务科增加专项资金,补充更新过期损坏和已经耗用的物资器材,备足抢险救灾物资。我局环卫处共储备一线抢险物资草麻袋、编织袋600条,树棍160枝,铁丝30公斤,柴油1.4吨,潜水泵10台,防汛车辆17辆。市政处为加强暴雨期间的排水量,专门准备了汽油机水泵两台、汽油发电机两台、柴油发电机两台、水泵六台、疏通车一辆、吸污车一辆,应急车辆两辆,为我局的防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员物资保障。

五、2012年工作

2012年,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太仓市城管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从城管工作实际出发,围绕局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职责,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做好防汛排涝工作。我市虽然经受住多轮强降水和多次台风的考验,未出现大范围的城市内涝,但城区防洪排水系统排水能力总体不高,部分地区由于诸种原因,极易形成积水。要从改变传统的排水模式强调以排为主的理念入手,通过注重蓄水防涝、循环利用的排水设计,保留绿化空间,杜绝全面硬化的城市规划等科学的手段,配以统一的排水设施标准、严格的市政建设监管等多管齐下,切实减轻局部内涝和城市排水压力。

二是要做好大型废旧广告的拆除工作。针对主城区户外广告设置杂乱无序,且部分大型屋顶广告设置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际,我局将切实按照《太仓市主城区户外广告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先破后立”的工作思路,以户外广告“减量、规范、安全、美观”为原则,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的对各项未经审批、陈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进行拆除。在此过程中,为减少整治过程中的阻力,努力排除各种矛盾隐患,防止矛盾激化,我局将充分做好与整治对象的沟通协调,严格按照程序办事,遵循执法程序,做到文明理性平和。

三是要确保规范执法、文明执法。要切实杜绝因违规执法、不文明执法而引起各类群体性事件。一方面要制定执法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加强执法教育,强化服务意识等方面,提高队员的执法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装备的投入,配足配强执法记录仪、摄像机等现代化执法工具,做好执法现场的全程摄录工作,确保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采集证据,避免出现证据收集不足而导致无法追究相对人的责任的情况,也同时对队员的执法起到了全程监督的作用。

7.突发应急事件应对工作总结 篇七

2012年,在州委、州政府的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我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州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创先争优”活动,统筹抓好扩投资、调结构、增活力、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我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紧密围绕全州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省、州突发应急事件应对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根据州府办要求,现将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机制,严格绩效考核。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委高度重视突发应急事件应对工作,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委主任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全面落实的应急管理工作的机制体制,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二)明确工作机制。印发了《黔西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工作方案》,全面部署了发改系统应急管理工作,明确了相关机构的职责分工,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委办公室具体负责管理发改系统的应急事项,分管办公室领导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

(三)严格绩效考核。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为抓好应急管理工作,落实责任,明确职责,把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保证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监督。

二、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一)完善了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置 1

细则,整合了应急队伍人员配置。在完善和修订预案过程中,紧紧围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发展规律,注意吸取以往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广泛听取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完善了《黔西南州发改委突发事件应对处理预案方案》。

(二)强化了日常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做好应急设施的维护和检测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三)做好了应急管理日常培训和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理意识和应急实战能力。同时,要求全州各县市发改局,成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督促指导各项制度建设,将应急管理意识融入到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为止,全系统未出现应急管理方面的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

三、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发改系统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一)将《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纳入机关“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利用周二、周五机关政治学习时间,对全体干部职工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并要求各科室认真组织科室干部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高度重视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这项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二)加强公众应急知识宣传。今年,我委在政务公开栏中出版了两期应急管理宣传知识。利用重大节假日加强应急管理宣传,通过散发宣传单、在委政务公开栏进行应急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三)对单位职工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宣传,让他们对灾害防范知识、自救互救等公民公共安全应急方法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强

了防范意识。

四、从源头加强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

(一)深入对涉及发改系统的危险源、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经过仔细排查,我委不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全因素。

(二)对群众来信、来访高度重视,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

(三)重点加强项目建设安全,把消防审核做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提高项目对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抵抗强度,并在项目建设中加以督促检查。

五、保障突发事件物资储备。

对全州发改系统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进行了统计排查,按规定进行了经常性维护、保养、补充和更新,保证了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的完好。

六、抓好政务值班,及时向州政府报告信息。

进一步规范了政务值班应急值守工作,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机制,重新制定了《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坚持实行了由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双人双岗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了24小时领导带班的值班工作机制,制定了值班工作人员责任表,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员。

经过认真总结评估,我委应急工作制度完善、措施到位、保障有力,较好的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我委全年没有社会安全隐患,无突发事件发生。

七、明年工作初步打算

(一)继续加强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干部职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继续查缺补漏,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三)努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努力排除不稳定因素,维护社

8.住建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 篇八

###年以来,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住建局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提高了干部职工处理建设行业突发突发事件应对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年,为有效加强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全面加强和完善建设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敏捷,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努力实现责任明确、机制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准备充分、应对有效的工作目标,及时有效处置各类建设领域突发事件。住建局针对领导班子变动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以局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及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突发事件应对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处理排水、燃气、建设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等专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处理突发事件应对事故专家组,并建立了相应的办公室,明确了各股室在突发事件应对事故中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增强对突发事件 1

应对事故的紧急处理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多措并举,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突发事件应对体制,结合建设行业实际工作特点,住建局通过抓好多项措施,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机制。

一是抓好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广泛开展预防建设领域突发事件的业务学习和培训,一方面加强组织各行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专项业务知识学习和上级相应文件精神的传达贯彻,另一方面,将督促各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市政公用企业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学习落实到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使学习逐步融入工作之中,同时,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建设领域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建设领域突发事件自救互救能力,指导群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建设领域突发事件,消除恐慌心理,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建设领域突发事件的公众和媒体沟通机制。通过广泛的学习教育,增强了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是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救援预案,健全事故处理机制。年初,在现有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的基础上,结合建设领域事件和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建设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应对救援预案》、《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应对救援预案》等各种建设领域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程序,健全建 2

设领域事件突发事件应对调查处理标准、操作规范和技术方案,使之更加科学规范,更具有操作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是落实信息共享,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建立了加强对行业事故信息报告工作指导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及时进行分析、评估,提高建设领域突发事件预测、预警能力的工作制度,在完善建设领域突发事件监测和信息报告机制,实施规范管理,提高报告质量的基础上,同时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救援预案中的职责分工,建立了排水、燃气、建设工程等突发事件应对事件发生时住建局与县安全监督、工会、纪检监察、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协调机制。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设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是城镇排水、燃气、建设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不高,技术装备不够;

三是突发事件应对培训和突发事件应对预案演练开展需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对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

四、今后工作重点

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抓好安全生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住建局将认真学习上级关于突发事件应对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建设领域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的同时,严 3

格责任管理,重点抓好对建设领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事故的防范和应对,切实提高对建设领域突发事件的监测和处置能力。

一是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严格规范建筑施工操作规程,加大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急救援预案编制,提高预案编制的规范、针对性、全面性,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做到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是强化城市燃气安全监管。加大城市燃气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全力抓好燃气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燃气事故突发事件应对抢险救援机制,切实落实预案中各项技术保障条件和措施,维护公共安全和利益。

9.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小结 篇九

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小结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庐阳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部门、直属单位: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要求,为认真做好 年突发事件应对总结评估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结评估内容

基本情况。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分别汇总总体情况及其所包含分类别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 年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情况,以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有关

情况,与相比较的情况等,并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应急工作总结评估。对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根据本辖区、本部门工作实际,从组织领导、预案编制演练、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资金准备、监测预警预报、应急防范处置,以及恢复重建、调查处理和科普宣教等方面和环节,对 年应急管理工作及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既要认真总结防范处置工作中好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又要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工作建议。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和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典型案例分析。根据点面结合的原则,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各选择1至2个典型案例,对应急处置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评估分析,以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预案,改进工作。

二、总结评估工作的组织安排

各乡镇、街道和庐阳工业区负责汇总编写本辖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并以正式文件报区应急办备案。

区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分为四个编写组。各组的参加部门负责编写本部门、本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各组牵头单位负责提供本组典型类别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处置工作有关总结分析材料,并在各组成员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汇总形成本组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报告,报区应急办。http://

区政府有关部门分组如下:

自然灾害组:由区民政局牵头,区农委、区林业局、区科技局等参加;

事故灾难组:由区安监局牵头,区建设局、公安庐阳分局、质监庐阳分局、环保庐阳分局等参加;

公共卫生事件组:由区卫生局牵

头,区农委、区林业局、质监庐阳分局等参加;

社会安全事件组:由公安庐阳分局牵头,区民政局、区民族宗教局、区教育局、区建设局、区信访局、庐阳消防大队等参加。

三、评估分析工作的有关要求

各乡镇、街道、工业区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总结评估工作,各牵头部门要指定一位领导具体负责,做好组织协调和计划安排,有关单位要组织精干力量积极参与,全面、准确地进行总结分析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要做好各方面基础数据统计和材料汇总工作,各项数据的统计要规范、细致,避免重复和疏漏。要按照定性与定量、文字与图表、概括描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估分析,做到语言精炼、层次清晰、内容充实并配以典型实例。

各牵头部门要确定编写工作联络

员,并将联络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于1月15日报区应急办,以便工作联系。

10.工程建设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总结 篇十

总结评估报告

按照区政府办《关于做好201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要求,我局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估。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X区发生各类事故191件,死亡18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6人,工矿企业生产事故死亡2人),受伤316人,经济损失268.48万元,死亡人数占全年死亡控制指标(21人)的85.7%。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较去年分别下降6.8%、下降10%、增加27.94%、97.69%。2010年X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X区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平稳的态势。

二、应对工作评估

2010年,从全区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看,我局能够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协调配合,及时妥善处理,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责任到位。一是领导重视。根据省、市、区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X区安监局十分重视,多次召集安委会成员单位进行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全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二是强化责任。及时成立了以局长XXX为组长,副局长XXX同志为副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同时组建应急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

(二)逐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一是梳理现有预案。对过去发布的《X区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进行梳理汇总。二是完善预案体系。开展了修订《X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工作,努力使全区的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三是明确工作措施。每项预案,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到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处置,都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方法。

(三)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X区安监局加强本局安全监察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我局采取开展企业安全检查、隐患排查、隐患处理、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平时工作的监管,从源头上抓好安全工作,切实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积极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突出工作重点。为使辖区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一是下达了涉及地质灾害、建筑施工、消防、防洪防汛、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42项隐患整治任务,对隐患整治责任单位进行了落实和要求,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二是聘请专家对辖区重点 2 企业隐患进行排查。4月份,我区聘请专家对危化、冶金、非煤矿山等29家重点行业的企业进行逐一排查。共排查出隐患264条,下发隐患整改指令书29份。三是开展工业企业安全隐患排查。8月份,由安监局牵头分三个检查小组,采取拉网式排查的方式对分布在X区三个工业园区以及园区外的93家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共查出企业安全隐患198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1份,下达停产通知书7份。四是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排查。主要检查了重点部位及重点企业的安全度汛情况。在检查中,责成各有关单位和企业做好检查巡查、监控值班、教育引导、疏散撤离、物资筹备等应急抢险准备工作。严格实行汛期值班制度。及时处理汛期各种地质灾害等问题。

(五)狠抓预防,严查隐患,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我局按照“整合力量、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开展了对公众聚集场所、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炼、烟花爆竹、景区餐饮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和场所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各类场所130余家,烟花爆竹经营点140余家,危化品及冶炼企业14家,非煤矿山、尾矿库27家,依法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80余份。

(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为了更好的开展我区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的宣传工作,全面提高各企业和相关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能力,我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一是 认真开展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向人民群众散发了《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公众安全应急手册》、《消防安全常识》、《消防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法》、《产品认证知识》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二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开展了辖区160余户烟花爆竹零售经营户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和银江镇、各街办分管安全的负责同志共95人召开安全工作培训会;组织工业园区、非煤矿山企业负责人开展“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培训会;开展安全文化“进企业”宣传暨安全职业卫生培训;组织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省、市安监局组织的各类业务知识培训。

(七)开展评估分析和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工作能力。一是认真评估分析。为提高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应对能力,总结工作经验,我局在全面弄清2010年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全区2010年的突发生产事故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培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以检查带指导,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与宣传工作。全面系统地提高安全生产应急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应变能力。

(八)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送,强化安全生产管 理工作应急效率。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值班和安全生产应急和信息汇总工作,加快应急网络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严格执行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和值班登记。根据国家、省、市关于突发安全生产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要素、时限、渠道和责任主体,规范安全生产事件应急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去年我局在应对突发事件处置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有:一是企业对应急演练重视不够,应急演练次数太少;二是企业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整改没有形成制度;三是部分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不够,一些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把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安全生产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执行省、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努力把我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11.工程建设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总结 篇十一

材料(消防部分)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省共发生火灾14455起,死471人,伤217人,直接财产损失2.7亿元。消防部队出动16741次,出动人员158859人次,出动车辆29249辆次,抢救人员1209人,疏散人员40353人,抢救财产价值6.3亿元。火灾特点如下:

(一)农村火灾高居不下。我省农村(村、寨、屯等)共发生火灾4808起,死亡325 人,受伤104人,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分别占总数的39.8%、69%、47.9%和44.6%。城市市区火灾共发生3494起,死亡61人,受伤39人,直接财产损失4015.6万元,分别占总数的28.9%、13%、18%和15.1%。

(二)1至2月火灾高发,3至5月逐月下降。1至2月份,我省共发生火灾3525起,死亡122人,受伤40人,直接财产损失7629.4万元,分别占总数的29.1%、25.9%、18.4%和28.7%。3至5月份火灾呈大幅下降趋势,火灾起数平均每月下降20%。11至12月火灾起数回升,共发生1628起,死亡74人,受伤23人,直接财产损失4078.2万元,分别占总数的13.5%、15.7%、10.6%和15.3%。

(三)生活用火不慎、电气火灾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放火是亡人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省生活用火不慎类火灾最多,共3491起,死亡161人,分别占总数的28.9%和34.2%,电气火灾次之,共发生2753起,死亡46人,分别占总数的22.8%和9.8。放火类火灾共发生799起,死亡92人,分别占总数的6.6%和19.5%。

(四)特大火灾起数、直接财产损失下降,死亡人数上升;重大火灾全面下降。我省发生特大火灾1起,死亡10人,受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10.2万元;重大火灾共发生11起,死亡10人,直接财产损失532.8万元。‚十五‛期间特大火灾共发生2起,受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166.8万元;重大火灾共发生52起,死亡94人,受伤34人,直接财产损失1500.8万元。

二、“十一五”时期消防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按照《云南省‚十一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规划》要求,主要建设指标基本达到‚十一五‛规划确定目标。

(一)力量体系日益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应急救援网络建设正稳步推进。省、16个州市和129个县市区全部依托消防部队组建了综合应急救援总队、支队、大队,15个县区所属的乡镇组建了应急救援分队。按照重型、轻型搜救队各1支的编程组建150人的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昆明、玉溪、大理、曲靖等13个特勤大(中)队组建了15个作业面450人 的州市紧急救援队,形成了省有特勤支队,州市有特勤大(中)队的两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力量网络。各地共新建特勤消防站9个、普通消防站33个,消除了所有县级以上城市消防站的空白点。依托特勤中队,全省成立了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山岳救援、水域救援等专业救援队伍共20支。依托昆明特勤大队,成立了50人的云南省公安消防部队反生化袭击特别行动队。在原来昆明支队搜救犬中队基础上,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搜救犬培训基地,组建公安消防部队搜救犬培训基地。依托特勤班、战斗班,在全省共建立155个攻坚组,我们还在44个乡镇组建了政府专职消防队,能够保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应急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二)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建立了灭火救援全勤指挥部工作机制,实行全勤指挥部人员遂行作战制度,有效提高了应急救援组织指挥快速反应和协调作战能力。组织指挥的高效。完善了滇中、滇南、滇西应急救援协作区作战响应机制,确保了一旦遇到重大灾害事故能有效整合资源,跨区域联合作战。各地对运行协调体系建设中的日常管理、应急响应、联勤、联动、联战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从政策层面规范运行机制。

(三)专业训练成效显著。狠抓执勤岗位练兵和应急救援专业化训练,采取总队、支队集中轮训的方式,重点开展了侦检、防化、堵漏、洗消、救生等应急救援勤务知识学习和技战 术训练,加强对各类抢险救援装备器材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操作应用的训练,熟练掌握各种器材装备的性能和实战应用,制定了处臵本类灾害事故的综合战斗编程、处臵程序和技、战术方法,增强了应急处臵和攻坚能力。

(四)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各地共购臵消防战斗车辆338辆、装备51900多件(套),涡轮喷射车、举高喷射车、抢险救援车等一大批新型装备配备部队。地震灾害专业训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了省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和滇中、滇南、滇西3个协作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储存常用的侦检、破拆、救助、顶撑、防化、洗消等应急救援器材装备。

(五)救援优势充分凸显。近年来全省群众遇险报警求助、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呈逐年增加态势,据统计,消防部队参与灾害事故处臵远远超过了灭火救援战斗,与‚十五‛期间相比,我省应急救援增加了近10倍,危险化学品事故、交通事故增加了8.5倍,消防部队处臵各类灾害事故平均每天13.3起。‚十一五‛时期,全省消防部队灭火和应急救援出动30439次,营救遇险群众7801人,救助受灾群众61280人,抢救财产价值11.2元,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已经成为社会日常应急救援的主力军,成为重大灾害事故救援的一支骨干力量。云南消防在汶川‚5〃12‛、楚雄‚7〃9‛地震、大理‚11〃2‛地震、昆明‚9〃26‛管道事故救援、曲靖‚10〃10‛井喷事故 处臵、昭通‚4〃26‛山体滑坡、和今年‚1〃03‛昆明新机场候机楼配套引桥垮塌事故、‚6.25‛马龙抗洪救灾、‚7.13‛巧家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事故救援中充分发挥了突击队和多功能服务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都高度重视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加快了专业救援队伍的建设步伐,民政、交通、卫生、电力、通信等部门都先后成立了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但是,与全国许多省市应急体系建设相比,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应急救援工作的突出问题:

一是作战指挥体系不完备,缺乏完善的综合应急指挥系统。辽宁、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在综合应急救援总队,湖北省依托政府应急办或公安消防部队,建立通信手段多样化、情报信息多元化、指挥调度科学化、辅助决策智能化的各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辽宁旅顺口区构建了一体化调度响应、扁平化决策指挥、全域化作战保障和信息化应用管理的应急救援运行平台;湖北赤壁市、郧西县、江苏张家港市将政府的应急救援中心建在应急救援大队,并建成了应急救援指挥调度运行平台,通过政府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实现政府统一调度、指挥、处臵。从目前我省救援体系来看,参战的多方救援力量因领导体制不同、隶属关系各异、利益差别等原因,在行动中缺乏组织上的严密性和纪律上的约束性,多头指挥、各自为战的格局依然没有打破。各个救援力量之间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各种专业救援力量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不能实行整体联动,没有统一的调度、指挥和协调功能,缺少科学性和联动性,既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又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缺乏统一组织指挥和综合协调能力,平时无法进行必要的合成训练和演练。

二是条块分割缺乏整体合力,职能单一缺乏常备主力。从全国情况看,目前已有20个省级政府挂牌成立了应急救援总队,153个地级政府挂牌成立了应急救援支队,821个县级政府挂牌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其中,辽宁、山东、湖北、湖南的省、市、县三级政府,均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而我省多支职能单一的应急救援力量并存,互不隶属;多个应急抢险救援方面的‚中心‛并存,各自为阵,客观上造成遇险求助不便、接警出动迟缓、联动响应滞后、合成指挥不力等。加之受本位主义驱使,少数部门在应急救援准备和行动中追求权利和利益最大化、责任和风险最小化,推诿、扯皮时有发生。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在建队上都是立足某一类事故灾害处臵的需要,没有一支政府直接指挥下、能妥善处臵各种事故灾害的常规、常备、综合性应急救援力量。

三是救援资源配置不合理,有限的经费无法用在刀刃上。辽宁省投入资金2亿余元,构筑了覆盖全省的‚三级装备物资 保障平台‛,并与应急物资储备企业、单位签订了装备物资保障协议,确保常备重型工程机械和应急装备物资,随时满足应急救援现场的调度需求。湖北省以省应急物资储备库为中心,武汉、黄石、襄樊、荆州和宜昌为支撑点,建立了‚一中五点‛的战勤保障体系,实行集装箱式、模块化保障,全省基本形成了‚本地1小时,增援2小时‛的战勤保障网络。而我省多头投入必然造成投入总量增大,高精尖的设备不多,浪费严重,造成各部门不可避免地存在救援装备和人力资源重复投入、大量闲臵的状况,应急能力和管理水平往往也参差不齐。有的部门即使建立了一些应急救援组织,在队伍建设、救援装备配备、维护和响应机制等方面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导致快速反应和灾害现场应变能力不强。此外,地方政府面对众多的应急救援体系,无论从经费上、人员上、装备上,还是从救援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上都是捉襟见肘,使有限的救援经费只能分摊使用,造成高成本、低效能的不利局面。

四是救援装备数量不足和落后,实战救援能力还不强。辽宁大连市政府一次性投资2.6亿元对全市应急救援装备进行了升级换代,抢险救援车辆占战斗车辆总数的三分之一;建设了海上救援基地、消防码头和直升机库,将配臵12艘消防艇和1架多功能直升机,构建起‚陆海空‛一体化的应急救援格局。宁夏自治区在应急救援总队特勤支队设臵了防化、搜索、建筑灾害和警务航空四个专业大队,投入1.4亿元购臵两架消防直 升机,打造‚一小时救援圈‛;将特勤支队建设经费列入自治区十项改善民生计划目标,计划今年投入2.34亿元进行建设。但我省目前应急救装备配备方面普遍存在数量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缺乏针对性强、特殊专用的先进救援装备,远不能满足处臵各种灾害事故的需要。虽然消防部队已经配备了一定数量较为先进的救援器材装备,但与地震等重大抢险救援实战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

四、工作建议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总体思路,努力构建‚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处臵‛的应急救援工作格局,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装备配套、协同作战、精干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我省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切实提升各级政府防范、应对和处臵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全力保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到2015年,应急响应指挥体系健全完善;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形成网络;省、市、县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和统一指挥、反应快速、协同紧密、有效联动的应急运行机制普遍建立;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基本满足实战需要。

组织指挥体系健全完善。成立当地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依托公安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推动建立政府统一指挥下的综合应急救援响应和指挥平台,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基本形成;省、市、县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全部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紧密、通信畅通的应急响应机制基本形成。

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形成网络。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建立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政府综合应急救援总队、支队、大队,力争把总队做精、支队做强、大队做实。基本形成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各相关警种密切协同、其他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地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有效联动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运行协调体系运转有效。日常管理职责明确,应急响应划分清楚,联动、联勤、联战制度基本建立,灾害事故现场指挥关系和指挥权限明确,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其他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以及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在平时和战时根据制度履行各自职责,行动迅速、协调配合,运转有效。

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基本满足实战需要。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人员配备基本满足日常灾害事故的处臵要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与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同级财政预算,应急救援装备配臵总体上满足灾害事故处臵需要,各级政府应急救援物资、技术等保障支持水平明显提高,警地联储、紧急调用、机动运输等社会化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五、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昆明新机场候机楼配套引桥垮塌事故抢险救援案例 2010年1月3日14时20分,昆明新机场建设工地航站楼配套引桥工程东引桥在浇筑混凝土施工作业过程中突发支架垮塌事故,40余名工人被埋压在废墟中。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全勤指挥程序,先后调动6个消防中队、28辆消防车、106名官兵、3只搜救犬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行动。经救援官兵长达7个小时的英勇奋战,共成功营救出41名被困群众,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救援行动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各大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指出,消防部队第一时间接警出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第一时间抢救被困人员,充分发挥了应急救援突击队的作用,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吴凡高度赞扬消防部队的救援成绩,他指出,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队能够快速反应、行动迅速,英勇顽强、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搜救被困人员,展现了云南消防部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刘平副省长高度评价了消防部队在此次救援任务中展现出的专业能力,他强调,此次救援中,消防部队组织有序,措施得力,处臵及时,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了在应急救援中的人员、装备和专业技术优势,经过连续奋战,抢救和疏散大量群众,为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作出了突出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的铮铮誓言,并要求将昆明消防部队的丰功伟绩记入会议纪要,大力 表彰昆明消防部队在此次救援中的突出表现。

1.基本情况。建设中的昆明新机场位于官渡区大板桥镇,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230多亿元,设计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计划于2010年投入使用。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共54.83万平方米,站坪停机位84个。配套引桥工程为机场高速与航站楼各功能区衔接的道路系统,设计范围为机场高速终点至航站楼,直线距离为940m。发生坍塌的为F2线桥中的9~10跨,本跨桥长约38.5米,宽约13.2米,浇灌高度约8米,混凝土约为400立方,钢筋约为72吨。这次抢险救援行动在受困人员多、现场环境较复杂的情况下,消防官兵运用科学的方法、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一个不漏地将被困人员救出,且无一人受到二次伤害,充分体现了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中的专业性。

2.灾害特点。一是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作业,因此导致多名工人被埋压在废墟下。二是坍塌面较大,受困人员位臵不清,坍塌桥面长38.5米,宽约13.2米,由于坍塌中发生的移位,导致不能快速确定被困人员位臵。三是桥梁正在施工,大量钢筋水泥纵横,将大批施工人员埋压在钢筋搭建的网状箍筋内,加之混凝土还未凝固,倒塌后不能整块顶撑和吊升,救援难度极大。四是用于支撑的钢管、建筑材料很多,现场凌乱,救援队伍难以展开作业。五是现场人员众多,给搜救犬的搜救带来阻碍。3.救援经过

(1)力量调集。14时54分,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官渡一中队、特勤二中队和搜救犬中队赶往现场,随即启动一级全勤指挥程序和《昆明市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抢险救援预案》,调派支队全勤指挥部、特勤一中队、官渡二中队、盘龙二中队和战勤保障大队106名官兵、28辆消防车火速奔赴事故现场增援。指挥中心向市政府和省消防总队报告了灾情,相关联动单位接到指令后先后到达事故现场,展开营救。

(2)决策指挥。省、市相关领导闻讯赶到现场后,立即成立了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在听取消防支队张国建支队的情况汇报后,为防止大量人员涌入现场发生危险,影响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的功效,根据现场情况,指挥部决定:一是加强警戒,疏散围观群众,控制人员接近事故现场,公安民警、武警和施工工人在警戒区以外待命;二是利用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进行搜索,同时询问施工方负责人和被救人员,问清现场情况,确定被困人员具体位臵;三是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在部分工人的协同配合下实施营救;四是参战官兵必须作好安全防护,增调液压剪、千斤顶、金属切割机等抢险救援装备到达现场;五是官渡区政府和施工方必须全力落实救援保障工作,调集起吊车、挖掘车等大型工程车辆到场予以协助配合,确保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指挥部的科学决策,为消防官兵全力投入搜索救人 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明确职责

15时21分,官渡一中队到达事故现场,在公安民警和施工方的配合下,对在坍塌面上施救的工人进行了合理分配和疏散,对埋压不深的人员实施营救。

15时38分,支队二级指挥长、特勤二中队、搜救犬中队到达事故现场,官渡一中队指挥员向二级指挥长报告了情况,按照指挥长的统一部署,三个中队根据分工组成了6个搜索救援小组,分点展开搜索救援工作。

15时45分,救援官兵使用液压剪切钳、扩张器、机动链锯等器材,清除钢模板水泥块,剪断钢筋支撑架,将第一个被困工人救出。15时53分、16时13分、16时15分,又连续救出3名被困人员。

16时38分,特勤一中队、官渡二中队、盘龙二中队、战勤保障大队也先后到达事故现场,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项救援保障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16时41分,昆明市人民政府王道兴副市长到达事故现场,成立了政府现场指挥部,在听取了消防救援进展情况汇报后,授权消防支队张国建支队长担任现场搜救总指挥,全权负责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

17时05分,省消防总队梁志能副政委、闫文华副部长也随后到达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工作。22时05分,刘平副省长到达现场看望了救援官兵,了解救援情况并召开指挥部会议,会上对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给予了充分肯定。

截至20时10分,消防官兵共疏散轻伤员26人,搜索营救出埋压群众15人,6人经120急救中心鉴定已现场死亡,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在指挥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搜索小组利用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对事故现场再次进行全面仔细搜索,确认垮塌区没有新的生命迹象,救援工作于22时17分结束。

4.成功经验

(1)应急救援机制健全,省市领导科学决策、消防专业指挥为抢险救援工作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事故发生后,省、市领导及时做出批示,并亲临现场指挥,及时有效地调集了相关联动单位协助消防部队展开救援,政府领导授权公安消防部队进行专业指挥,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要的抢险救援力量展开救援,各联动单位协同配合,使救援工作得以紧张有序展开。

(2)执勤备战制度落实,指挥中心启动全勤指挥迅速,调集力量集中为抢救人员生命赢得了时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按照‚五个第一时间‛的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6个消防中队、28辆消防车、106名官兵、3只搜救犬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并随即启动全勤指挥,报请政府调集社会各联动力量参与处臵,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3)战术装备运用合理,指挥程序严密,处臵措施得力是抢险救援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是指挥部及时启动了《建筑垮塌抢险救援预案》,指挥员将事故现场划分7个战区,由支队、大队指挥员分片负责,实施内部独立指挥。二是在救人的过程中,采取对被困人员安抚、对话、送水、输液等方式,防止带来心理上的恐惧感。三是在战术运用上采取轮番梯次救援,按照打持久战和攻坚战的要求,合理安排官兵战斗和休息,保持旺盛战斗力。四是在装备器材的使用上就地取材,施工现场的材料、工具成为这次救援的重要补充器材。如利用施工用的氧乙炔切割器切割钢筋;利用吊升设备起吊承重梁;利用木板铺设简易道路;利用钢管、木料现场制作支撑顶杆等,为迅速营救被困人员赢得了时间。

(4)参战官兵英勇顽强,队员攻坚能力凸显,各项保障到位是抢险救援工作胜利的基础。在这次抢险救援中,广大参战官兵英勇无畏,面对危险毫不退却,面对困难毫不气馁,积极克服天气寒冷、空间狭小、持续时间长、救援条件有限等不利条件,成功营救出了全部被困人员,充分体现了昆明消防铁军的英雄本色。

5.存在的不足

(1)部分官兵因救人心切,在进行人员搜救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强,未能严格按照作战行动安全要则中的要求展开行动。

(2)各参战单位间的协同配合还不够密切,少数官兵对装 备器材的技术性能掌握不够全面、操作使用不够熟练,未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装备器材的效能。

(3)现场记录不规范,部分参战中队未按支队要求带齐照相、摄像器材,致使救援现场的影视资料不全。

案例二:云南贡山县“8·18”特大泥石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案例

2010年8月18日凌晨1时30分左右,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力透底村东月各村民小组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39人死亡,53人失踪,9人重伤,30人轻伤,275人受灾,冲毁道路2350多米、桥梁1座,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毁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事故发生后,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迅速调集优势力量赶赴现场展开救援行动,经过连续5昼夜奋战,成功疏散转移遇险被困群众1000余人,搜救遇难者遗体13具,帮助抢通道路、恢复通信和照明,充分发挥了抢险救援主力军作用,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怒江州委、州政府专门致信表示感谢,8月24日省政府秦光荣省长组织召开第四十六次常务会议,研究地质灾害应对措施,负责指挥此次特大泥石流救灾工作的刘平副省长专门表扬公安消防部队,指出:‚贡山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公安消防部队反应迅速,立即启动跨区域救援预案,调集力量全力投入到抢险救援中,是第一支出动的救援力量,也是第一支到达现场组织搜救的救援力量。在救援中,消防官兵不畏艰苦,连续奋战,及时疏散被困群众,搜救失踪人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忠实履行了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三句话总要求。‛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褒扬。现将此次救援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灾情情况

贡山县普拉底乡位于怒江州西北部的碧罗雪山山脉上,距离贡山县城20公里,以傈僳族居民为主(占总人口的97%),力透底村除60亩稍微平整的田地外,其余均处在10-15度坡地上,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少数民族村寨。境内的东月各河是一条中频泥石流沟,沟口斜交于怒江,交汇处海拨1380米。自今年7月以来,贡山县降雨明显偏多,进入8月后,持续的降雨导致土体呈饱和状态,东月各河经流量增大,河流侵蚀作用加强了对斜坡的冲击,诱发滑坡阻断溪沟形成堰塞湖,8月18日凌晨1时30分许,堰塞湖溃决形成溃块型泥石流。

此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呈现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突发性强。灾害发生前没有任何预兆,突然发生,短时间内即造成严重损失。二是处臵难度大。泥石流冲积物约有60万立方米,冲击面积达6.89平方公里,造成当地交通、通信、电力中断,加之灾害现场地位于山区,现场降雨量大,随时可能发生次生灾害,救援工作十分艰难;贡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力透底村又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少数民族村寨,群众收入水平低、自防自救能力弱,救灾安臵工作异常艰巨。三是灾情影响大。灾害引 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救灾。

2.处臵措施

(1)迅速调集力量展开救援。2时45分,贡山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1车7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展开救援。怒江支队迅速调集支队机关和临近的泸水、福贡2个中队10辆战斗车、60名官兵赶往增援。总队接报后,陈育坤总队长、邹志强政委紧急组织全勤指挥部迅即作出部署,成立抢险救援总指挥部,启动《云南省公安消防部队重大灾害跨区域应急救援预案》,调集大理、保山、丽江3个支队特勤中队11辆战斗车、60名官兵赶往增援,派遣王信友副总队长担任现场总指挥,随警出动,指挥现场救援工作,集结总队特勤支队、楚雄、德宏特勤中队和昆明搜救犬中队120名官兵做好增援准备。18日晚20时10分,总队跨区域增援力量全部到达灾害现场,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2)充分发挥优势全力救灾。怒江消防支队官兵赶到现场后,迅速派出搜救小组,在崎岖陡峭的山沟里展开搜救工作,并利用拉梯和救生绳索,在平均厚度达5米的泥石流堆积区铺设了长约400米的便道,迅速打通了生命通道,成功疏散转移遇险被困群众1000余人。总队跨区域增援力量达到后,现场指挥部立即设立了前沿指挥部、抢险救援组、通信保障组、后勤 保障组、社会联络组,按照划区域作战、分组作战和联合作战的部署,迅速展开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抽调6名身体素质优秀、作战经验丰富的攻坚组队员组成搜救小组,顺泥石流向源头方向徒步挺进,展开侦查和搜救,摸清溃决处情况。二是划分作业面,利用生命探测仪,在泥石流堆积区内展开地毯式搜索,寻找生命迹象,定位遇难者遗体位臵。三是充分发挥扩张钳、无齿锯等专业工具的效用,在大型机械设备的配合下,挖掘被埋压人员和遗体。四是积极配合当地党政干部做好灾民安臵和医疗救助工作,利用照明车、车载电台为道路、通信、电力抢修提供照明和通信保障,全力为救灾工作服务。在连续5昼夜的战斗中,参战官兵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坚持战斗在最危险、最艰苦、最关键的地方,对6.89平方公里的堆积区和东月各河溃决处进行反复侦搜,挖掘清理遇难者遗体13具、现金6000元以及贵重物品75件,充分发挥了抢险救援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3)紧跟战斗进程遂行保障。灾害发生后,总队抢险救援指挥部立即要求怒江支队按照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作战保障方案,就近调集储备物资和联动单位物资,为救援工作提供作战保障,同时要求大理战勤保障大队启动保障预案,调集应急救援装备、油料和救灾物资,随警出动,遂行保障。在5天的战斗进程中,前线现场指挥部与后方总指挥部密切协同,先后从泸水、福贡、贡山等地调运帐篷、饮用水、食品和医疗卫生 用品等生活保障物资580件,从大理、保山、丽江调运生命探测仪、多功能剪切钳、多功能担架等应急救援器材装备262件(套),有力地保障了前线官兵吃上饭、喝上水、用上管用装备,确保了整个战斗进程无伤亡、无病患,为部队保持充沛的体能和旺盛的战斗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4)及时跟进深入宣传发动。接到出动命令后,各参战部队按照重特大灭火救援行动思想政治工作规则,派出政工干部随警作战,通过灵活机动地开展战斗动员、随机教育和心理输导,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激发了官兵的战斗意志,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功能。总队第一时间启动处臵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宣传预案,及时协调中央、省、州(市)等主要媒体报道消防部队参与救援的情况,准确发布抢险救援信息,牢牢掌握了宣传报道的主动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消防在线、云南省电视台、广播电台、云南日报等中央和省级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内报道了消防部队抢险救援情况,并连续刊发反应部队抢险救援情况的新闻稿件230余篇,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了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

3.主要经验和启示

8月25日,‚8〃18‛特大泥石流抢险救援阶段工作结束后,总队迅即召开战评总结,从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两个方面对此次救援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第一时间调集优势兵力,形成强有力的救援力量,为顺利开展救灾工作发挥了关键作用。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始终把消防部队作为应急救援的首要力量来建设。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公安部长沙会议精神,加快消防队站和特勤力量建设,努力消灭县级城市消防现役力量空白点,延伸消防特勤机动救援力量覆盖范围,基本形成了省有机动力量、州(市)有特勤力量、县有现役力量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为快速集结部队形成强势兵力投入应急救援提供了可靠保障。此次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总队迅速调集4个州(市)的兵力,跨区域增援作战,形成了一点报警、多点出动、集中优势兵力的救援格局,为快速高效展开救灾工作发挥了关键作用。

(2)深入实施打造‚云岭消防铁军‛建设,着力提高部队攻坚作战实力,为完成抢险救援任务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始终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深入实施打造‚云岭消防铁军‛建设,大力推进执勤训练改革,扎实开展专业化、实战化练兵,采取轮值轮训方式举办了6期1021名灭火救援攻坚组集中培训,组建了155个攻坚组,部队攻坚作战实力有了显著提升。在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中,全体参战官兵不怕牺牲、不顾疲劳,始终战斗在最危险、最艰苦、最关键的第一线,是现场救援效率最高的救援队伍,充分显示铁军建设取得的成效。在现场指挥救灾工作的云南省刘平副省长对消防部队给予高度肯定,并 专程亲切看望慰问了奋战在救援一线的消防官兵,(3)坚持面向实战,建立健全反应迅速、协调联动的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制,为有序有力完成救援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云南是我国自然灾害形势最严峻的省区之一,尤其是近两年来,受极端季候和地壳运动影响,灾害事故频繁发生。我们坚持战评制度,认真总结历次抢险救援的经验教训,结合省情实际,建立了全勤指挥、灾害事故等级力量调集和滇中、滇南、滇西协作区灭火救援机制,健全跨区域救援、重大灾害事故战勤保障、宣传报道预案和战时思想政治工作规则,不断完善地震灾害、建筑倒塌、危险化学品泄露等灾害事故处臵规程,经常组织开展灾害事故处臵实兵实装实战演练,强化部队对作战预案、力量编成、处臵规则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有效保证了遇有情况能够快速响应、协调联动、科学应对。此次救援行动,总队全勤指挥部反应灵敏、各项机制运行顺畅、参战部队出动迅速、前后方配合密切,确保了救援行动有力有序、高效运转。

上一篇:养鱼协议下一篇:爱在前方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