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2024-08-26

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通用8篇)

1.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一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专题综合测评 人民版选

修1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对曰:“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欲富国,莫如力田,欲强兵,莫如劝战。”

材料二 卫鞅对曰:“夫富强之术,不得其人,不行;得其人,而任之不专,不行; 任之专而惑于人言,二三其意,又不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是怎样“力田”“劝战”的?(9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认为变法成功的条件有哪些?结合史实指出商鞅新法能在秦国长行不废的根本原因。(6分)【解析】 第(1)问,从材料“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可以看出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力田”“劝战”的做法结合商鞅变法经济、军事的措施回答。第(2)问,注意从材料二分析变法成功的条件,主要涉及用人问题,变法或改革胜利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答案】(1)根本目的:富国强兵。

力田: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劝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连坐制。(2)条件:统治者得人善任并坚定支持。根本原因: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术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患信而不楛(粗劣的),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荀子·疆国》

材料二(商鞅的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钅且(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讥。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治安策》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后“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生存现状,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哪些?(6分)(2)商鞅变法中的哪些内容导致了材料二所述社会风气的变化?(3分)(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特征。(6分)【解析】 第(1)问,要从户籍制度、县制、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第(2)问,注意强调的是“社会风气”,应从土地制度、法令、习俗等方面,并依据变法内容分析即可。第(3)问,特征应从政治、观念等方面分析出专制、愚民等要素。

【答案】(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以及风俗改革等措施,强化了对百姓的控制;普遍推行县制,奖励军功等措施,加强了对各级官吏和士大夫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增强了国君的权威,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2)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家有二男则分户的“分异”令。

(3)重视加强对百姓和官僚士大夫的控制;重视等级权威;重视培养人民的私有观念和竞争意识;强化个体小生产者的意识,推行愚民政策。(答出三点即可)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大声宣读法令:“

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

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41个县,由国君主直接委派官司吏治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5分)(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5分)(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何?(5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影响。材料中涉及到四项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项承认土地私有,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对土地的所有权,故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第二项奖励军功,有利于激发秦军的战斗力,但没有军功的奴隶主贵族则受到抑制和打击,故他们反对这一法令;第三项为奖励耕织,对农民有益;第四项建立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有利于中央集权。据此逐问回答即可。

【答案】(1)承认土地私有,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奖励军功使“我”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司职;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稳定。(2)对按军功授爵这一条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

(3)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稳定,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三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改革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6分)(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是如何评价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9分)【解析】 第(1)问,根据“民生”的提示可以从经济措施中提炼概括为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度,允许民间买卖土地;统一度量衡。第(2)问的第一小问,材料二认为使秦国移风易俗,赏罚严明,终于由弱转强,影响深远;材料三认为商鞅严刑少恩,导致车裂下场,评价片面;第二小问,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全面地对商鞅变法加以评述。

【答案】(1)民生: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度,允许民间买卖土地;统一度量衡。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充分肯定,认为变法使秦国移风易俗,赏罚严明,终于由弱转强,影响深远。材料三认为商鞅严刑少恩,导致车裂下场,评价片面。

看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改革。为秦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基础;许多变法内容影响深远。(言之有理即可)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七国地广兵强,大略相等。余国如越,虽则称王,日就衰弱。至于宋、鲁、卫、郑,益不足道矣。自齐威王称霸,楚、魏、韩、赵、燕五国,皆为齐下,会聚之间,推为盟主。惟秦僻在西戎,中国摈弃,不与通好。及献公薨,子孝公代立,以不得列于中国为耻。

——《东周列国志》

材料二 分秦国为三十一县,开垦田亩,增税至百余万。„„于是道不拾遗,国无盗贼,仓廪充足,勇于公战,而不敢私斗。秦国富强,天下莫比。于是兴师伐楚,取商于之地,武关之外,拓地六百余里。周显王遣使册命秦为方伯,于是诸侯毕贺。

——《东周列国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的发展状况怎样?(4分)(2)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11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那七国地广兵强,„„日就衰弱”“秦僻在西戎,中国摈弃,不与通好”“子孝公代立,以不得列于中国为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主要根据题干材料“于是道不拾遗,国无盗贼,仓廪充足,勇于公战,而不敢私斗。„„于是诸侯毕贺”,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治安与环境等方面作答。

【答案】(1)秦偏僻落后,被中原各强国鄙弃。

(2)政治上: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军事上:军事力量增强,在争霸中不断获得胜利。社会治安与习俗:尚武且怯于私斗,社会稳定。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7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商鞅是著名法家”分析;第二小问,从对政治体制和国家统一的影响角度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一中的“其民见刑而不见德”“残伤民以峻刑”及材料二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利益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2.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二

综合上表和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 发现本专题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中有一些共性。

1. 命题的稳定性。一是从命题力度看, 两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都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考查, 分值一般是15 分左右。二是从命题方式看, 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 既有文字型试题也有图片型试题, 其中以材料解析题和文字型试题为主。三是从命题内容看, 选修一侧重考查古代中国重大改革以及清末重大改革等;选修二全国卷侧重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实践, 自主命题省市试卷侧重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三侧重考查两次世界大战;选修四全国卷侧重考查古代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自主命题省市试卷偏好考查近代外国历史人物评说。

2. 命题的方向性。一是从命题特点看, 材料解析题设问一般为2 到3 问, 设问方式主要集中在原因、背景、措施、特点、意义、作用、评价等方面, 以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并且设问之间前后关联, 如前一问答不出, 则会影响下一问的回答。二是试题立足教材、高于教材, 涉及的改革在教材上都没有介绍, 但考生可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如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第45 题, 2014 年考查“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 2015年考查“清末养廉银制度”。三是试题的学术味越来越浓厚。近年来, 把国内外学术专著引入高考历史试题的现象很普遍, 如引用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四是试题命制与现实热点紧密相关, 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Ⅱ卷、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47题对二战的考查, 与中国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政热点密切相关。

基于上述命题特点, 在复习本专题时, 建议做好以下三方面。

1. 准确定位, 科学选择。据湖南教育考试院对2014 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选修部分得分的抽样调查显示, 第45—48题选做人数分别为39 773、11 371、16 846、42 005;平均得分分别为8.02、5.16、5.01、8.87。由此可见, 选择人数和得分率居于前两位的是选修四和选修一!因此, 建议考生, 在参考以上数据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实际, 选择最容易得分的模块作为复习的重点。

2. 整合教材, 用活教材。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看, 选修内容主要通过设置新材料、新情景, 综合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与必修部分相比, 其立足教材、高于教材。因此,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用好、用活教材。

一是整合好选修不同模块的关系。例如, 考生选学了选修一、四模块, 建议以中外为界, 以古代、近代、现代为序重编教材, 在此基础上再细分时期、整合内容, 如将古代中国部分细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其中整合选修四“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和选修一“商鞅变法”为一个章节的内容, 从而把知识化繁为简、化无序为有序。

二是处理好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1) 整合教材。例如, 必修一中安排有“辛亥革命”, 必修三中安排有“三民主义”, 选修二中安排有“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专制的斗争”, 选修四中安排有“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地位”, 因此建议考生以时间为线索, 构建历史框架,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删减教材。例如, 必修一安排有梭伦改革的内容, 选修一中也安排有梭伦改革的内容。为了减少学习的重复性, 此时学习重点应侧重于改革前的复杂背景。

三是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1) 选好模块。选修内容繁多, 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重点选学一个或两个模块是必要的。 (2) 以点带面。选修的每本教材的编排都有一定的规律, 因此重点学好、学精某一个章节是必要的, 用学到的方法自学余下的内容。 (3) 凸显能力。高考是超越教材的, 考生学习不能单纯以记住教材内容为重点, 应该以所学内容为引线, 适度探究新史料、新情境, 培养自身“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层次的学科能力。

3. 明确题型, 针对训练。文字型材料解析题是选修部分高考试题的主要题型, 高考一般不会考查教材中的具体史实。因此, 第二轮复习选修内容时, 培养方法比过分强调构建知识框架更重要。方法的形成来源于针对性的训练, 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 才能掌握模块答题的方法和规律, 提升学科能力。

【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 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45 题)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 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 汉代的“五铢”钱, “重如其文”, 直到隋代, 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 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 劣币盛行, “千钱初重二斤, 其后愈轻, 不及一斤”。币值混乱, 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 武德四年 (621 年) 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 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 (或识读成“开通元宝”) , 大小仿汉“五铢”, 称作一文, 亦称一钱, 每十钱重一两, “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中, 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 “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 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 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 根据材料, 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9分)

【解析】本题的破题点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有效提取和解读。第 (1) 问, 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这 (铸造开元通宝) 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即可。第 (2) 问, 从材料“‘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 可见唐代币制改革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 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从材料“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 可见唐代币制改革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唐代币制改革有利于避免“劣币盛行”的现象,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 (1) 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6分)

(2) 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 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 为非金属货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9分)

示例2 (2015 年海南卷历史第30 题) (12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9世纪30年代初, 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1830年11月, 抵制改革的威灵顿托利党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 被迫下台, 格雷伯爵接任首相, 组成辉格党政府, 并于1831年3月1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 但被托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否决。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 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 名改革派贵族, 进入上院, 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 辉格党政府总辞职, 威灵顿受命组阁。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1832 年5 月, 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议, 宣布下院永远不接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国王走投无路, 被迫召回格雷内阁, 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利党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主动放弃了抵制。6 月4 日, 改革法案终于在上院通过。6月7日, 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

——[美]亚当斯《英国宪政史》

(1) 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1832 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 (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对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 (6分)

【解析】本题的破题点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有效提取。第 (1) 问, 从材料“19世纪30年代初, 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被迫召回格雷内阁, 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利党……放弃了抵制”可归纳出答案。第 (2) 问, 结合所学知识, 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从材料“辉格党政府总辞职”“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可归纳出其他答案, 并由此得出和平改革方式是英国民主化的正确道路。

【参考答案】 (1) 议会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主张改革的政党占下院多数;得到多数选民支持;国王态度转变, 同意改组上院;反对派放弃抵制。 (6分)

(2) 巩固了议会下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责任制内阁的运行模式已经成形;贵族对国家政治的控制受到削弱,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证明通过和平改革实现政治民主化是一条可行之路。 (6分)

示例3 (2015 年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第47 题)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早在1910年, 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 年4 月, 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 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 年4 月, 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 年8 月, 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 着手研制原子武器, 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 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 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 是内心的感觉, 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 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 年8 月, 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5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10分)

【解析】本题的破题点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归纳和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第 (1) 问, 从材料“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归纳出答案。第 (2) 问第一小问, 从材料“早在1910年, 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可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 从材料“以打破美国的垄断”并结合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势, 可归纳出答案。

【参考答案】 (1) 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美国垄断原子弹;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冷战”氛围逐渐加强, 苏联危机意识强烈。 (5分)

(2) 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 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 (5分)

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 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5分)

示例4 (2015 年浙江卷自选模块第9题) (10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

材料一17世纪“, 海上马车夫”荷兰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 规定“:凡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 须由英国船只或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非、美洲运送到英国的货物, 须由英国船只运送。”到了18世纪, 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

——刘祚昌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上) 》

材料二克伦威尔说:“真正的绅士我固愿尊敬有加, 但与其信所谓‘绅士’, 还不如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 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这班队伍以“铁骑军”著称于世, “铁骑军”的雅号起初赠予他们的领袖, 但不久即为全军所公用。

——屈勒味林《英国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英国颁布歧视性法令的目的和结果。 (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克伦威尔“铁骑军”的来源及选拔军官的标准。 (4分)

【解析】本题的破题点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归纳和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第 (1) 问第一小问, 从材料一“颁布了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到了18世纪, 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已落后于英国”可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从英荷战争结果的角度回答即可。第 (2) 问第一小问, 从材料二“信披黄褐色大衣的队长”和所学知识可知是信奉清教的自耕农;第二小问, 从材料二“任这种穿便服的人充骑兵队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答案。

【参考答案】 (1) 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 维护英国的商业利益, 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 (4分)

结果:英荷战争爆发, 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2分)

(2) 来源:信奉清教的自耕农。 (2分)

标准:根据勇敢和忠诚提拔军官, 废除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 (2分)

【重点突破】

一、选修一知识梳理

(一) 探究改革, 认识规律

以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为代表的古代中国三次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蕴含着改革与发展的规律性。

1. 从背景看,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都是在积累的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危机出现的时候发生的, 而改革又成为克服社会危机的有效途径。例如, 商鞅变法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秦国落后更显改革的必要性;经过改革秦成了虎狼之国, 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 从过程看, 改革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 但一般都能克服阻力。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都遭到旧贵族不同程度的反对, 但最终都巧妙地依靠王 (皇) 权打压了旧势力。

3.从内容看, 三者都注重制度创新。例如, 孝文帝实行了均田制等。

4.从结果看, 改革要想获得持久的成功, 必须讲究策略。例如, 商鞅变法由于措施过于强硬、轻罪重罚, 尽管改革成功, 但最终商鞅命运悲惨, 被车裂而死。

因此, 背景、过程、措施等诸方面均是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要取得成功, 必须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契合点,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民主潮流, 燎原之势

公元前8—前6世纪,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雅典面临着深刻的政治危机。随着农业、手工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 加快了雅典的社会政治改革进程。正是在上述背景下, 梭伦在公元前594 年全面推行改革。

梭伦作为工商业奴隶主阶级的代表, 遵循的是中庸原则, 他的改革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但是他顺应民主之潮流,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14—16 世纪, 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这是宗教改革勃兴的现实社会根源。1517年, 马丁·路德发表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提出了“因信称义”,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536 年, 加尔文发表了《基督教原理》, 提出了“先定论”。16世纪30年代, 英国亨利八世展开了与罗马教皇的斗争, 最终英国确立了王权大于教权的原则……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 为资本主义民主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三) 文明碰撞, 新旧更迭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 埃及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 社会矛盾尖锐;1798 年, 拿破仑入侵, 工业文明冲击了传统文明, 埃及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外敌入侵, 阿里发动三次起义, 最终取得了政权, 为了巩固统治, 阿里注重引进近代文明。埃及国力增强, 赢得国家独立, 开中东近代化之先河。但是由于埃及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阿里改革最终失败。

近代工业文明也冲击了落后的俄国。19世纪中期, 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重重、工业发展艰难。克里米亚战争战败, 宣告封建农奴制无法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抗, 俄国必须改革。1861 年,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二一九法令”。经过改革,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但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四) 条件备否, 成败攸关

19 世纪中期, 日本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严重。为了克服危机, 倒幕派发动了倒幕运动并取得了成功, 随后实行改革, 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这次改革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具备了成熟的条件:列强集中侵略中国, 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等。

“学生”日本的成功刺激了“老师”中国。19世纪末,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早在19世纪中期康、梁等人就开始传播维新思想, 1898年, 他们最终获得光绪帝的支持, 变法由思想宣传阶段进入政治实践阶段。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作为施政的纲领, 提倡西学、废八股等。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但变法损害了顽固派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最终失败。

据上可知, 改革要成功关键是改革派必须掌握政权, 抓住机遇实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等。

综上所述, 学好选修一, 就必须明确各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主题等方式重新划分章节, 整理知识结构, 通过比较、归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自身的学科思维能力。

二、选修二知识框架

根据上面的知识框架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选修二知识框架以中西为界, 从思想和实践上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人民) 对民主的探索过程, 西方影响了中国, 中国又影响了世界——中国逐渐找到了符合国情的民主化道路, 开创了新的民主模式。

三、选修三——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对选修三的复习要纵横对比。横向上对同一类型的重难点史实进行比较, 如一战与二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等, 以此厘清重难点知识;纵向上以时间为顺序把必修相关的内容插进去, 如在二战后补充20世纪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把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部分与必修的“战后政治格局演变”“战后经济全球化”等知识整合) , 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加深对整本教材基本脉络的把握, 培养学生获取和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

四、选修四——中外主要科学家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历史人物评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查:时代背景、主要功绩、评价。因此, 要学好选修四, 建议通过画表等方式适当类比, 从三个层次去把握 (知识与能力——具体史实;过程与方法——掌握科学评价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 从而归纳出不同人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拓展历史视野, 提升历史思维。

【强化训练】

1.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雍正初年, 有地之家, 田连阡陌, 所输无几, 而贫苦农民或寸土全无或有少许土地, 却与富户同样负担丁银, 形成了一种明显的“苦乐不均”的现象。……雍正元年 (1723年) , 直隶总督李维钧请求将丁银摊入田粮中征收, 得到朝廷的允许。翌年, 山西布政使高成龄援引直隶的新例, 奏请朝廷“将丁银并入地粮”, 随后山东、云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督抚亦先后奏请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摊丁入亩”政策从雍正元年逐步实行, 一直到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年) , 经历54 年时间, 除清朝祖宗肇兴地的盛京因“户籍无定”没有实行外, 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摊丁入亩”制度的推行, 把丁银摊入地亩中征收, 这样有地的民户按照土地多寡连同丁银一并征收, 既比较实际, 又比较合理。而无地的劳动人民则不再负担丁税, 这样就解决了他们繁重的丁徭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赋税不均的情况, 有利于调动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白寿彝《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 归纳雍正赋税改革的原因和特点。 (9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雍正的赋税改革。 (6分)

2. (15 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关于统治的契约论并不是一种新理论:英国政治理论家约翰·洛克在1690 年发表的《政府论》一书中已系统地提出了这一理论。洛克在这部论著中说, 如果统治者对其臣民管理不当, “他们就会因这种失职行为而丧失早先人民为着完全相反的目的而授予他们的权力, 权力就会被移交给人民, 人民有权利恢复自己原先的自由。……”换句话说, 洛克将统治看作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但是, 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把它改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在他看来, 契约就是人民之中的一个协议。……然而, 从欧洲政治革命的观点看, 重要的一点在于卢梭强调了人民的主权。他把统治权看作只是一种“代办权”, 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 概括洛克与卢梭对“社会契约”的不同看法。 (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评这两种看法对近代中、英、美民主化的影响。 (9分)

3.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从表面上来看, 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 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 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 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

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 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战胜国和一个战败国终于结合在一起, 缔结了同盟, 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出现了上述两股新兴的、巨大的进步政治力量,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是帝国主义战争, 而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并且从一开始就具有这种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人类的进步过程加速了, 但这当然是帝国主义战争发动者所预料不到的。

——齐世荣《世界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长久的原因。 (7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8分)

4. (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895年, 袁世凯受命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军, 从营制、装备、训练、机构和军事学堂来看, 新建陆军实为我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1901 年4 月, 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 联合张之洞奏请朝廷停止科举, 鼓励官僚乡绅捐资办学, 发展近代新式教育。民国建立后, 袁世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 如颁布实施《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等, 派人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等国际经济活动, 既开阔了国人的经济视野, 又有助于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 郭剑林《关于袁世凯评价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袁总统之为人……综言之, 则新智识与道德之不备而已, 故不能利用其长于极善之域, 而反以济恶。既自顾手执政权者十余年, 天下之大、变故之繁, 无不为其牢笼而宰御, 则益骄视一切, 以为天下事不过如此。于是其手段日以老辣, 其执行益以勇往, 乃至举中国之人物为供奔走, 尽中国国家之所有, 供其政治演剧之材料。某今敢断言于此, 长此不变以终古, 袁总统者, 在世界历史上, 虽永不失为中国怪杰之资格, 而在吾民国历史上, 终将为亡国之罪魁。

——黄远庸《少年中国之自白》

(1) 概括两则材料中对袁世凯评价的不同之处, 并分析其原因。 (11分)

(2) 你认为评价袁世凯应该坚持什么原则? (4分)

参考答案

1. (1)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 出现赋税“苦乐不均”的现象。 (3分)

特点:由点到面;时间长;废除丁税等。 (6分, 任答其中2点即可)

(2) 有利于调动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因此减轻等。 (6分, 积极和消极各3分)

2. (1) 洛克:将统治看作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 (3分) 卢梭:把契约看作是人民之中的一个协议, 主权在民。 (3分)

(2) 影响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推动了美国1787 年宪法的颁布。 (9 分)

3. (1) 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等。 (7分)

(2) 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分)

影响: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4分)

4. (1) 不同:材料一认为袁世凯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3 分) 材料二认为袁世凯是中华民族亡国的罪魁祸首。 (2分)

原因:材料一认为袁世凯编练新军;奏请废除科举, 发展新式教育;发展工商业, 扩大对外经济交流。材料二认为袁世凯把国家视为个人政治权术的工具。 (6分)

3.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三

[关键词]历史学科 选修课程 开发开设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85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方案出台后,台州市高中历史教师结合各自学校的特色,开发开设了一些历史选修课程,促进了学校特色化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些选修课仍存在着碎片化、实效性不够等很多问题。本文以台州市部分学校开发开设的选修课程为例,谈谈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

一、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与学校特色相吻合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或者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积极之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实际上就是彰显学校特色的最好途径,学校领导层首先应充分挖掘本校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顶层设计,开发开设符合学校特色的选修课程。比如台州市某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普职融通,突出学生领导力培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的办学特色,这是时代的呼唤与社会的需要,又是彰显该校特色办学的一张重要名片。为进一步提升该校办学品位,挖掘该校的领导力课程特色,该校历史教研组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中外历史上的杰出领袖”,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领袖人物非凡的领导才能,理解领袖人物伟大的一生,感悟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综合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逻辑对客观历史进行解说的能力,提升学生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等,进一步使学生走近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学习他们为人类奋斗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与修养。在上课过程中,该校教师采用了研讨会、演讲会、辩论赛等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得到充分尊重,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历史变得“鲜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这些能力将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因此,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同样要求教师遵循思想性、科学性的要求。但从目前台州市教师开发的部分选修课程来看,其思想性较为缺乏,这就制约了选修课程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比如某校一位历史教师在执教《天台山佛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作了如下即兴发挥:每逢特定节日,很多长辈总会抽空去庙里拜佛,但是佛也不是乱拜的,你有什么心愿,就应该拜特定的菩萨,这样拜才会灵验。此话一出,学生兴趣来了,一个个问题抛向教师: “求考试包过,该拜哪个菩萨呢?”“考上一本理想的大学呢?”“希望全家身体健康呢?”“我希望爸妈今年赚大钱,生意兴隆呢?”对此该教师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引导。教师教学的随意性造成本课教学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违背了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思想性原则。教师在开发开设历史选修课的过程中,要与社会发展方向、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与中共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思想一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在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过程中必修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只有坚持正确的导向,我们的选修课的开发开设才能具有科学性、思想性。

三、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具有拓展性

目前台州市开设的一些选修课,从资源内容上看,由于对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简单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盲目追求课程开发开设的外形,背离历史学科的内涵。因忘记了知识拓展选修课应该充满“求知”味的特点而造成热衷于对课外活动内容的开发,忽略了对课程框架的构建,忽略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功能和实践功能。

这是一种舍本逐末、好大喜功的行为,不符合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基本精神。同时我们更欣喜地看到,台州市教师开发开设的选修课程大多具有学科拓展性,是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比如“经济与社会生活史话”“中国当代外交”“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掸去历史封尘、拨开历史迷雾——中国古代历史之谜”“钓鱼岛问题纵览”“中国古钱币”“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行”“探寻中国民俗文化”“毛泽东诗词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等。这些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进一步丰富了选修课程的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在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历史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组织学生搜集历史素材、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观看历史纪录片、编写名人卡片等。这些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历史,触摸历史。

历史选修课作为彰显学校特色的课程,也是作为历史必修课程的拓展课程。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角度看,也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性课程。比如时空观念关联地理学科,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联语文、思想政治、地理、数学(统计数据)、信息技术等学科,历史理解关联语文、地理、思想政治等学科,历史价值观关联思想政治、语文等学科。又比如台州市教师开发的历史选修课程“台州历史与文化”“乡土台州”等,涉及台州的地理地貌、历史沿革、风土人情、行政区划等,鲜明体现选修课程的拓展性、综合性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发展的功能,二是鉴定水平的功能,三是选拔淘汰的功能。传统的笔试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后两个方面。但这种评价方式导致过分倚重分数对学生进行定量评价,学生的表现最终与枯燥的分数划等号;把评价的焦点放在评价的结果上,基本放弃了评价过程对学生的影响。闭卷考试几乎成了评价的唯一形式,教师和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如何应付闭卷考试上,这种评价实际上关注的是结果,也就是结果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具体提出学业评价的原则与方法:“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这两个指导性文件所提出的有关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是我们建立新的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基本政策依据。

凡是过于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或以笔试作为单纯的考试形式,必将使学生陷入接受灌输、死记硬背、被动应付的局面。所以,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应该不依赖于笔试单一方式,而应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通过评价最终形成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领导的能力。比如台州市某校历史教师在选修课考核,采取多样、灵活、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其中有模拟表演、才艺展示、作品展示、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知识竞赛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获得学生好评。学生在完成教师的考核任务过程中,学会搜集、筛选资料,发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自浙江省深化新课改以来,台州市历史教师积极响应,开发开设了较多选修课程,其中部分课程获省、市级精品课程。但他们在开发开设选修课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资料不足。教师在编写选修课程中,由于受自身专业素养的限制,所用第一手资料明显不足,往往以网上资料为多,反映教师本人思想的东西不多,原创性较少,从而导致选修课质量不高。二是精力有限。高中历史教师由于日常教学任务较重,其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必修课程的教学中,开发开设选修课程只能疲于应付,深入研究不够,造成选修课的编写严谨性不足。三是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多数教师仍是重教轻学、满堂灌输,把观点强加于学生,不够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背离了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初衷。四是学校领导、学生重视不够。在高考的重压下,学校仍然把升学当成第一要务,对选修课的开发开设实质支持不够,从而使选修课程课时数减少,资金支持不到位。有些学生还是以应付学分为目的,学习态度马虎敷衍。五是碎片化现象。不少学校的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组内教师各自为战,仅凭自己的爱好开发,各门课程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对各年龄段学生的课程需求、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特点没有足够的研究;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联度不够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加强教学反思,遵循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基本要义,想办法克服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过程中的难题,才能使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周应章,黄敏.浙江省高中选修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12).

[2]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高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优秀 篇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历史,了解到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采用问题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时,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难点:重点: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 准备教材(教具、学具、资料等):多媒体课件

流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 出示视频“甲午中日战争”,谈感悟。

公车上书

播放“公车上书”的录像片断。

阅读教材,找出“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上书内容及结果。

思考:①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要求拒签《马关条约》?

②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又进行了哪些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谈感悟。

学生看书并结合视频找出答案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创办《万国公报》

2.组织强学会

3.形成维新派政治是团体。 激发学生情绪,引发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流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 百日维新

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这引起了顽固派的不满,因此双方围绕“要不要变法”发生了激烈的论战。

讨论:光绪帝对变法的态度怎样?为什么支持变法?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归纳百日维新主要内容,并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5.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五

维新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必修3思想文化史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晚清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近代发生演变的重要阶段,是连接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的纽带和桥梁。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内容至关重要。因此,本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

1、化繁为简,层层递进。结合本课内容多、对学生历史思维要求较高的特点,根据课标的要求,突出教学重难点,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简明化,层层递进,便于学生接受,以提升学生历史思维。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穿始终。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展示、课堂评价的模式,老师对课堂活动进行组织,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把课堂教给学生。学生学习热情高、效果较好。

3、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本课采用场景式教学,将时下流行的“穿越剧”带入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的说来,预定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有许多收获,也存在一些问题:

1、历史情境能否虚构。本节课采用时空穿越的主题设计,激发兴趣可以,历史教学中能否如此情景虚构实践课堂,需要作深入探讨。

2、层层递进较好地调动多数学生的学习激情,到后面问

6.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教案 篇六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恢复公民大会权力

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 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 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 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 后世 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

(1)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2)极贫积弱局面: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2、庆历新政:以整顿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二、内容:

1、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2、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改革官吏选拔

3、强兵之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三、评价:

1、结果:新法被废止

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失去宋神宗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

2、变法的历史作用

北宋积贫局面的改善: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上升,国库充裕

北宋积弱局面的改善:军队战斗力增强,取得重大胜利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和危机

1、天主教地位:支配地位,大一统神权统治。

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

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

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2、宗教“异端”思想

含义: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蔑称

实质:市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矛头:天主教会

手段:利用宗教思想“异端”

表现:12世纪法国纯洁派 14~15世纪英国人威克里夫 捷克人胡司思想及胡司战争

影响:打击了天主教神权统治 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3、西欧向近代过渡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发展;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会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作用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

日益集权的英 国 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

(2)内容

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历史作用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四、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知识要点:

一、历史背景:

1. 必要性:

(1)埃及国力的衰弱:奥斯曼素丹的政治、经济统治和马木路克的反动统治——经济凋敝、政局动荡——国力削弱。

政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征服 派遣总督(帕夏)建立近卫军 保留马木路克

经济:包税制

埃及形势:恶化 马木路克的统治 经济凋敝 西方经济势力入侵

(2)面临民族危机:英法列强的殖民侵略

原因:埃及战略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地需要

条件:18世纪后期埃及国力衰弱、局势动荡 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

(3)埃及独立民族意识形成2.可能性:阿里政权的建立(原因: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和独立民族意识的形成;开罗三次起义,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1805年);阿里政权面临的形势:国外—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国内—面临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

拿破仑在的近代化措施的诱导

二、内容:

1、改革土地制度

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没收了违规的宗教地产;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改革赋税制度,征收单一的土地税;确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2、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经济作物;

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各地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面积;

重要经济作物实行国家专卖制度;

向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

(2)工业

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

引进西欧国家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3)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商业中心:开罗

地中海东部贸易中心:亚历山大

3、政治

内容 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 地方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目地: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维护专制集权

4、文化

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建立印刷厂、出版读物、翻译著作、创办报纸

5、军事

废除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

按照法国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

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三、评价:

1、局限

① 建立并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农民和工人受到沉重的剥削和掠夺

② 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2、意义

① 结束埃及长期混乱,确立统一中央集权体制,奠定近代埃及民族国家基础。改革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进程,促进了文化繁荣,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了埃及的独立与主权

② 埃及实际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欧洲列强侵占进程

③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埃及进步

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1、内忧

根本原因: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扩张性

具体原因:税收加重 战事不止、征兵频繁

表现:土地荒芜、工厂停工 父母残子 武装起义不断

2、外患

原因:英国等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助土反埃

结果:埃及战败、阿里身死、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15、16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17世纪中期正式建立。

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

(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

(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

3、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

(1)19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

(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

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

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3)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产生背景:都受西方社会进步影响

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

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

知识分子激进派活动主要是集中在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俄国发动战争目的:①扩大地在中海和西亚的势力②转移国内矛盾

俄国失败原因:英、法势力强大、先进;俄国政府腐败、社会落后

对俄国国内影响:加剧了农奴制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二、改革:

1、改革的酝酿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局势动荡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特点:缓慢而谨慎

(3)表现:通过舆论减轻阻力;先秘密后公开;成立委员会

(4)原因:阻力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教训

(5)结果:通过了改革法案

2、内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②经济上:土地仍旧归地主所有,农民可获得块份地;农民需缴纳高额赎金赎买份地

③组织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④时限安排:规定前两年是改革过渡期

三、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

1、进步性:

表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

表现: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实际上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②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四、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原因:农奴制改革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表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产量大幅增加

特点:落后于西欧;对外国资本严重依赖;发展不平衡

2、推动政治缓慢变革

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维护其统治

主要措施:政治体制方面改革:设立选举产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但有财产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废除等级审理制,实行公开审理制,但农村照旧

军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问题: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推动了俄国由 封建 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3、推动矛盾向深层次发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表现: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农民贫困,反抗斗争不断

民粹派——基本主张: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活动:到农村发动农民革命被镇压

暗杀亚历山大二世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要点:

一、历史条件:

1、国际背景:

2、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1)锁国时期的日本:

政治:幕府统治、等级制度、矛盾尖锐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对外:锁国政策

(2)被迫开国的日本

黑船事件,签订不平等条约

影响:消极:社会危机加剧;积极:刺激资本主义发展

3、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尊王攘夷

背景:民族危机加剧,幕府妥协退让、恐怖镇压

主要参加者:中下级武士

(2)倒幕运动兴起

原因:尊王攘夷运动失败;改革现状,实现富国强兵

国内形势: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风起云涌

准备工作:增强经济、军事力量;建立根据地;联络其他藩国;密切同英国关系;获得天丘支持

结果:“大政奉还”

(3)戊辰战争

原因:推翻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

过程:京都政变—鸟羽、伏见战役—讨伐幕府

结果:幕府统治被推翻

二、明治维新:

1、政治(废除旧体制)废除旧体制

(1)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各藩大名迁居东京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武士改称“士族”;平民;废除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

2、经济(发展新经济):

改革币制、土地制度、地税;推行“殖产兴业”;拓展海内外市场

作用:

①利于经济发展

②确认土地私有,促进农业发展

③农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提高

④发展了资本主义新经济

⑤支持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3、文化(文明开化):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社会生活习俗“西化”

4、军事(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改进军事装备;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结果:建立起一支现代化军队

特点:地位特殊,效忠天皇,富有军国主义思想

5、改革的扩展: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确立二元君主立宪制

原因:自由民权运动 农民暴动

内容:天皇专制 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 设立内阁和枢密院

评价:局限性;浓厚的封建性

积极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三、历史地位:

1、使日本成为近代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2、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

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表现:经济发达 军队加强

影响:废除不平等条约,赢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善

3、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原因:经济、军事实力增长、军国主义传统

表现:侵略琉球、侵略台湾、侵略朝鲜、侵略中国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要点:

一、变法的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加深:必要性

(1)《马关条约》签订,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2)经济掠夺(资本输出)奴役性借款: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

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开设银行《马关条约》

(3)列强瓜分狂潮: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4)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3、清政府统治危机:危机感

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的腐朽

表现:财政危机 原因:偿还外债;自然灾害

措施:增收节支

结果:成效甚微,政府支出有增无减

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4、经济根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客观条件: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

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

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投资新式企业

表现:甲午战争后商办企业、资本额都有较大增长,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

问题: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其发展困难重重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

5、阶级根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6、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早期改良思潮主张思想:兼采西学,变法自强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脉义进行竞争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1、康有为的活动:

(1)康有为的思想:

康有为: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青年时期关心国家命运、留意西学

萌发变法思想: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主张变法自强

阐述变法理论:人类社会三阶段理念:“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影响: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领导公车上书、创办报刊和成立强学会,宣传变法

①公车上书

起因:日本逼签《马关条约》

性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举人”)第一次以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爱国政治行动

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社会影响极大。

②《中外纪闻》

目的: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争取更多支持

创办:康有为等在京、沪、湘、津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③强学会

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成立、发展: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不久,又成立了上海强学会

性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影响: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3、梁启超与《时务报》

梁启超在上海活动: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文章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

影响:在上海掀起声势浩大的变法宣传运动,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4、谭嗣同在湖南活动:发表《仁学》,参与时务学堂、办《湘报》、学会等培养维新人才

影响:湖南维新运动蓬勃发展

5、严复在天津活动:发表《原强》等文章、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等

主张: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

维新活动影响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三、百日维新:

1、历史形势:

(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

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九龙半岛和新界

(2)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第六书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

康有为1898年发起组织保国会

1898年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

2、百日维新开始: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

(1)内容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培养人才等

军事方面: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

(2)内容评价:

未实行的措施:“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

进步意义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3、新旧势力交锋

(1)背景:新政措施的推行

(2)代表人物

旧势力:慈禧太后为首

新势力:光绪皇帝为首

(3)举措:

旧势力:①慈禧解除翁同稣的职务

②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③荣禄等人暗中密谋慈禧训政

④抵制新政

新势力

①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尚书、四待郎职务

②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③拉拢袁世凯

④游说列强支持落空

(4)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

4、百日维新失败——戊戌政变

(1)导火线

①谭嗣同带密谕夜访袁世凯,企图逼慈禧太后彻底交权

②光绪帝接见日本伊藤博文

(2)过程

①慈禧太后“临朝听政”,取消新政

②囚禁光绪帝于瀛台

③屠杀“戊戌六君子”

四、变法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2)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

①缺乏坚持的组织领导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2、历史意义

①以救亡图存为目标,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潮流

7.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七

课前要求学生阅读导言, 出示宋太祖赵匡胤的照片, 简要介绍北宋建立的情况, 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问题探究一: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和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富者有弥望之田, 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 有田者无力可耕”。

材料2据《宋史·食货志》记载, 北宋“势官富姓, 占田无限, 兼并冒伪、习以成俗, 重禁不能止”。

材料3北宋前期, 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 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 边境扰动, 兼并之财, 乐于输纳, 皆我之物。”

思考: (1) 材料1、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 (2) 从材料3来看,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根据所学知识, 你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通过分析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教师再进行总结。

问题探究二:如果你们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在图书馆查到了这些资料, 他从中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你能帮他分析出来吗?

材料1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 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 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 可是都失败了。

材料2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 绢二十五万匹, 称为“岁币” (“澶渊之盟”) 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 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材料3 1040~1042年 (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 , 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通过分析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教师再进行总结, 进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产生的影响”的学习。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问题探究三: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1宋开国时, 设官分职尚有定数, 其后荐辟之广, 恩荫之烂, 日增月益, 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 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 所减者如此, 未减者可知也。

——《廿二史札记》

材料2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 奉行养兵政策, 每逢荒年, 政府招募饥民当兵, 灾荒不断, 募兵不已。养兵之费, 在天下十居七八。北宋初年, 军队仅有二十万人, 宋仁宗时, 军队总数达一百四十万人之多

——《张载集》

回答: (1) 材料1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现象?影响如何? (2) 材料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现象?影响怎样? (3)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通过分析材料, 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教师再进行总结。

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集中军权。 (2) 集中行政权。

积弱:行政效率低下, 军队战斗力弱。积贫:国家财力贫弱。

2. 空前强化皇帝专权的负面影响

(1) 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形成积弱局面。 (2) 冗兵、冗官、冗费导致财政十分困难, 出现积贫局面。

通过幻灯片以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043年)

1. 庆历新政的内容

思考: (教师设问, 学生自主学习后完成)

(1) 宋仁宗进行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2)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 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 (4) 从新政的背景到实施、失败对当今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启示?

2. 结果:夭折

合作探究:庆历新政改革失败的原因。

3.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合作探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说“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请问:范仲淹“忧”什么?这与本章的王安石变法的联系是什么?

探究结果:范仲淹“忧”的是北宋政府面临的社会危机, 还有改革的失败, 他的忧虑正是王安石改革的社会背景、改革的必要性, 也预示了王安石改革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艰巨性。

【本课小结】

8.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 篇八

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用暴力推翻旧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即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而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之内实行变革,即调整或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虽然不像革命那样轰轰烈烈,却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如下: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矛盾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相对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化。

2.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平和的社会环境。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根本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3.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如梭伦改革等)、封建主义的改革(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中国洋务运动等)、资本主义的改革(如欧洲的宗教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等)和社会主义的改革(如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如,对封建主义改革的小结: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建立或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如,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生产技术的一场运动,就整体而言,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在内政外交方针所作出的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洋务运动则发生在近代时期。它们的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改革的原因和目的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阻碍了社会发展;为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2.重要原因: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或统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等。

3.改革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救亡图存,实现富国强兵。

四、改革的实质

调整或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五、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1.根本因素是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成功的改革必然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改革不一定就能成功,然而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改革必然失败。

2.改革与反改革力量之间的对比。

3.改革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坚定的意志和推进改革政治魄力。这是改革成功的主观因素之一。

4.必须立足国情,不能照搬他国经验。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进行。

六、关于改革的作用和影响

1.分析改革的作用和影响既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分析,又要分析对本国、本地区和世界的影响,还要分析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2.成功的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历史(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安定稳定,有利于社会和谐,符合人民群众要求。

七、评价改革的标准

放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考察,看其是顺应还是违背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否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

八、关于改革的认识和启示(经验教训)

1.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3.对改革的具体要求:(1)改革应该顺应历史潮流;(2)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意志;(3)改革必须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4)改革要讲究策略,尽可能减少阻力,原则坚定性和政策灵活性相结合;(5)改革措施要得当,全面彻底,行之有效;(6)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7)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作者简介:张彩榕,女,1979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上一篇:关于地名的脑筋急转弯及答案下一篇:文字的输入与保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