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野童诗课教学实录

2024-10-27

雪野童诗课教学实录

1.雪野童诗课教学实录 篇一

(版面所限,此处略。)

二、品读《阳光》,尝试改诗

师:要我把你们一个个都变成小诗人,那我们就要先来看看诗人是怎么写诗的。我们先来看第一首。

( 师出示诗句:

阳光

台湾林武宪

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在花上笑着,

阳光在溪上流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 生齐读)

师:字正腔圆,第一遍就能读成这样,真不错! 如果能把诗的味儿读出来就更好了。阳光在花上“ 笑着”,读到这儿,我要看看你们笑了没有。我来听听你们读全诗的感觉。 预备———起!

( 生齐读全诗,读得很好。 )

师: 这一次的感觉好多了。 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呢? 你来说。

( 生说喜欢的句子, 师相机评价。 )

师:孙老师有个疑问,阳光既没有手,又没有脚,怎么会在窗上爬着呢? 我不明白,谁来告诉我?

生:这句话是拟人句,阳光本来没有手和脚,不可能在窗上爬,现在有脚了,会走路了,我好像看见阳光在窗上慢慢地移动, 就像孩子在窗上爬动一样。

师:噢,这是你的理解。你们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说说你们不一样的理解。

生:我觉得“ 爬着”应该就是阳光照在窗子上的,其实并不是在窗上爬着。

师:那如果我把它改成“ 阳光在窗上照着”行吗? 你们说是“ 照着”好呢,还是“ 爬着”好呢?

生( 齐) :爬着。

师:那作者为什么用“ 爬”而不用“ 照”呢?

生:作者是想让句子变得更活泼“, 阳光在窗上照着”干巴巴的不好听,也不美。

师: 这个小朋友说得真好!“ 爬着”显得特别活泼,“ 照着”就不活泼了。 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 爬着”就活泼了呢?

生“: 爬着”说明阳光照在窗上不停地移动,就像孩子们爬过留下了一个一个的小脚印,很活泼。

师:嗯,阳光在窗上留下小脚印,很活泼。 阳光像小朋友一样活了,能动了,对不对?

生( 齐) :对!

师:那么“ 阳光在窗上爬着” 还说明了什么?

生:这里还说明阳光非常可爱,阳光会动,阳光有脚,是拟人句,把太阳比作人。

师:说明阳光原来是在窗台下面, 慢慢地爬到窗户上面去了,说明时间在流逝,时间在走动,对不对啊? 阳光像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一样,有动作,有生命了,多好玩啊! 一起再把第一句读读。

( 生齐读第一句)

师:诗人写诗的时候用词特别讲究,怎么讲究呢?你们看,说“ 阳光在窗上爬着” 而不说“ 照着”,照着的阳光就没有生命了, 爬着就有生命,可爱了。“ 阳光在花上笑着”,多么可爱的笑脸啊! 第三句“ 阳光在溪上流着”,我对这一句不满意, 溪水是流着,阳光照在那个流动的溪水上,我认为这句话可以改一个字,改得比诗人的更好, 谁来帮诗人改一改? 阳光在溪上———看,班上现在出现了小诗人了,能改诗就是小诗人!

生:我觉得应该改成“ 阳光在溪上跳着”, 因为小溪上有波纹, 在太阳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像阳光在跳一样。

( 师生鼓掌)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王曦。

师: 跟我们小王诗人握个手。 ( 师生握手)“ 阳光在溪上跳着”,一起读!

生( 齐):阳光在溪上跳着。

师:你看,“ 跳”比“ 流”好,比诗人高明。 谁再来改?

生:我觉得可以改成“ 阳光在溪上跑着”,因为小溪在流动, 阳光和它一起流动,所以我觉得可以改成“ 阳光在溪上跑着”。

师:你大声把你这句读一读。

生:阳光在溪上跑着。

师:掌声给她! ( 掌声) 你叫什么名字?

生:葛咏梅。

师:葛咏梅,葛诗人。我们的小葛诗人又有了“ 阳光在溪上跑着”,多好啊!

生:我想说“ 阳光在溪上飞着”, 因为阳光轻柔地照在水面上, 溪水又是流动的, 就像飞一样。

师:哎呀,阳光越来越快乐了,越来越活泼了,跳着,跑着, 现在又“ 飞”起来了,多好玩呀! 还有吗? 你来改。

生:阳光在溪上跃着。

师:是“跳跃”的“跃”吗?

生:是。

师:说得多好! 阳光随着溪水调皮地“ 跳跃”,很好。 还有谁来改? 你来。

生:阳光在溪上游着。

师:嗯,阳光像孩子一样在水里游泳,不错! 还有吗?( 看到还有很多学生举手) 还有啊?

生( 齐) :有!

师:那你再来改一个。

生:阳光在溪上滑着。

师:滑? 怎么滑? 为什么说“ 阳光在溪上滑着”呢?

生:因为我从第一句“ 阳光在窗上爬着”感觉阳光像个小孩子“, 阳光在溪上滑着”, 就像一个小朋友在起伏的山坡上滑雪, 忽上忽下,姿态很优美。

师:哦,滑上滑下,姿态优美、轻盈。多好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让我看看你的小脑袋,这可是了不起的小脑袋。( 生大笑, 气氛活跃。) 还有吗?( 众生举手) 我都不敢相信,你们太厉害了!

生:阳光在溪上舞着。 阳光在溪上闪烁,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

( 师生热烈鼓掌)

师:一个“ 舞”字,多妙呀!你真是个大诗人! ( 学生乐滋滋地坐下) 大家把手放下,等会儿老师还会给你们创作的机会。什么是诗呢? 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得充满生命活力,写得和小朋友们一样活泼可爱。阳光在溪上跳着,好玩;阳光在溪上跑着,好玩;阳光在溪上舞着,多美呀! 这就是写诗。 诗中写了四句, 阳光在窗上怎么样,在花上怎么样,在溪上怎么样,在妈妈的眼里怎么样,你们能不能给这首诗加一句,阳光在什么地方怎么样, 同桌讨论讨论。

师: 下面我来看看我们班谁像一位真正的诗人,哇! 这么多人举手呀,举手的都是诗人, 你来。

生:阳光在树上睡着。

( 生鼓掌)

师:阳光在树上睡着,一个“ 睡” 字, 让我们好像看到了阳光那张恬静的脸, 写得多好,有诗意!

……

( 众生说,师评价鼓励。 生都很得意、兴奋。 )

师:阳光有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阳光有嘴,亲吻着我们, 都不错。老师发现你们个个都是诗人, 写得比原诗的作者都好, 是不是呀?

生:是!

师:同学们,你们能写得这么好,还是要感谢这首诗,它是我们的老师。 ( 指屏幕上的 《 阳光》 这首诗) 一起读。

( 生齐读)

三、诵读《太阳》,创编诗句

师:嗯,读得不错。现在我们三( 3) 班的同学都是小诗人了。 下面我们还要继续变,变成什么呀?

生( 齐) :大诗人。

师:你们想做大诗人呀?

生:想呀。

师: 到底能不能做大诗人, 下面就看你们的了。我们来看第二首诗《 太阳》 。

( 师课件出示:

太阳

梁上泉

在大海,

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

在平原,

太阳是从土里冒出来的;

在山村,

太阳是被雄鸡叫出来的;

在森林,

太阳是被鸟声闹出来的;

……

哦!

整个世界,

是被太阳照出来的。)

师:谁来读?

(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我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题目一起读。

( 师生对读诗歌)

师:读完这首诗,我就纳闷了,太阳怎么会从水里跳出来呢?

生:我看过夕阳,大海非常大,太阳就像跳出来一样。

师:那看到的太阳不是跳出来,而是一个猛子扎进去了。

( 生大笑)

生:呵呵,我刚才说错了。大海上波涛起伏, 太阳升起时,就像在海面上跳动,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海里跳出来似的。

师: 这次说得有道理, 请坐!诗中说太阳从土里怎么出来的呀?

生(齐):冒出来的。

师:怎么冒出来?

生: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就像是从土里冒出来一样。

师:哦,冒出来的,如果让你把“ 冒”字改一下的话,你会改成什么字?诗人写的也能改。谁来?

( 众生说,师评价鼓励。 )

师:好了,不说了,下面考考你们是不是大诗人。

(师课件出示:

在山顶,

太阳是被____;

在学校,

太阳是被____。 )

师: 这个可是有难度了,如果你能说一句, 老师就很佩服了。 在山顶,太阳是被———

生:在山顶,太阳是被吓出来的。

( 众生笑)

师:为什么是被吓出来的呢?

生: 因为山顶有动物在叫, 太阳就被吓出来了。

( 生说完,自己笑了。 )

师:哎呀,太阳和你的胆子一样小,你说得完整一点,太阳是被什么吓出来的?

生:在山顶,太阳是被狼嚎吓出来的。

师:哦,是被狼嚎吓出来的, 这是个胆小的太阳。

生:在山顶,太阳是被风声吹出来的。

师: 不是被风声吹出来的, 是被风吹出来的。看来这个太阳像气球一样, 轻飘飘的, 是吗? ( 生:是。 ) 一吹就吹出来了。

生:太阳是个小懒虫,早上天冷钻在被窝不肯起床,被妈妈打屁股打出来了。

师:孙老师明白了,原来这是个小懒虫太阳。

生:在山顶,太阳是被雏鹰喊起来的。

师:哦,是被喊起来的,你想象力真丰富。

生:在山顶,太阳是被山峰托出来的。

师:很好玩,山峰用手托出太阳,真是个大力士呀。

……

( 众生说,师评价鼓励。 )

师:不错。写诗,不仅要写得可爱、活泼,还要写得优美。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句, 跟你们有关, “ 在学校,太阳是被———”

生:在学校,太阳是被老师叫出来的。

生:在学校,太阳是被小升旗手升起来的。

师:真好!在学校,太阳和我们的国旗一起,是被我们的小小升旗手冉冉升起来的。

生:在学校,太阳是被我们的朗朗读书声召唤出来的。

师:太阳也想读书呢,被我们的读书声吸引了。

生:在学校,太阳是被我们的笑声唤出来的。

师: 是被笑声唤出来的,多美呀,你们银铃般的笑声吸引了太阳。 好的,谁再来一句?

生:太阳是被食堂里的香味引出来的。

师:是被食堂里的香味引出来的,这个妙! 但如果把“ 引”字换一个词,就更妙了。

生:引诱。

师“: 引诱”不太准确。

生:在学校,太阳是被食堂里的香味馋出来的。

( 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

师:大家的掌声是对你最好的肯定,我们好像看到了,太阳在———

生:流口水了。

师:一个“ 馋”字,多形象呀! 老师感觉我们三( 3) 班的孩子人人都是诗人,太厉害了。下面,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后面两句你想怎么加就怎么读,不一样没关系。

( 生齐读《 太阳》)

四、展开想象,创作小诗

师: 你们自己创作一首诗, 可以吗?

生:可以!

师:同学们,能写一句是小诗人,写两句也是小诗人,写三句就是中诗人了,如果你能写四句,你就是大诗人了。 如果能写到五句,写到六句,就是什么呀?

生( 齐) :大大诗人。

师:来试试看,你可以仿照《 阳光》 ,把同学们发言时优美的句子组织好,汇成一首诗,也可以仿照《 太阳》 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首诗,也可以自己自由发挥创作一首诗。 请大家打开本子, 每人创作一首诗, 先写题目,再写上你的大名。

( 生各自打开作业本静静地写诗)

师: 下面我们交流一下,谁先来展示一下自己创作的诗歌?

生( 读) :

太阳

在大海,

太阳是被浪花拍打出来的。

在山顶,

太阳是被云彩吸引出来的。

在学校,

太阳是被朗朗的读书声召换出来的。

在山村,

太阳是被袅袅的炊烟熏出来的。

( 读完后大家热烈鼓掌。 )

师:了不起,大诗人呀,一下子就写了四句。 ( 师发现学生诗中有一个错字,“ 召唤”的“ 唤”写成了“ 换”字。) 我问你“, 召唤”是用什么召唤呀?

生:用嘴呀。

师:你再看看你是用什么召唤的? 你要是用手召唤太阳,人家还敢出来吗? ( 生发现自己写错了,不好意思地笑着跑回座位修改。 )

师:再请一位读自创的小诗。

生(大声朗读):

阳光

阳光在树枝上荡着,

阳光在草地上躺着,

阳光在小溪上舞着,

阳光在我们的脸上乐着。

( 全班鼓掌)

师:最后这个“ 乐”字“ 乐”得好呀,我好像看到了阳光下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师:请你来读读你创作的诗。

生(读):

《月亮》

三( 3) 江玮烨

月亮是被白云拖出来的,

月亮是被花香馋出来的,

月亮是被微风吹出来的,

月亮是被大树摇出来的,

月亮是被泉声敲出来的,

月亮是被大山捧出来的,

一切都闪耀在如水的月光里。

( 全班鼓掌)

师:一切都沐浴在月亮的光辉中,写得太美了! 今天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你们高高举起的小手, 看到了你们饱含激情的脸庞,感受到了你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读到了你们创作的优美的小诗。 你们让孙老师很感动, 谢谢你们!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 评析】

情智田野里绽放的一朵奇葩

说到孙双金,自然想到他的“ 12岁以前的语文”, 自然想起他的“ 情智语文”。“ 12岁以前的语文“” 情智语文”编织成了孙双金的语文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他研究的领域和对象, 像是一片蔚蓝、纯净的天空;“ 情智语文”则是他坚守的教育核心理念和所追求的境界,像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在蓝天下,在他的田野里,常常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鲜花。 近日, 我欣赏到一朵小花,名字叫“ 儿童诗”。不仅是我,所有听课的人都为之击掌,兴奋不已。

其实,说小并不小。言其小, 是因为它太可爱了; 言其不小, 是因为它小中见大是奇葩,透射出浓浓的情趣和大智慧。而这样的透射,又是“ 潜伏”着的,是悄悄的,因而,它仍然是“ 小”的。也许,这正是孙双金语文世界的魅力。 让我们来欣赏这朵奇葩,看看孙双金是如何揭开童诗教学密码的。

1.崇高的立意: 让孩子们会说“ 我赞美”。

孙双金的“ 儿童诗”教学之所以如此有魅力,是因为在他自己的心灵深处对诗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记着孔子的话,“ 不学诗,无以言”;他记着日本作家池田大作的话,“ 诗是联结人、社会、宇宙的心”;他也记着高尔基的话,“ 诗不是属于现实部分的事实,而是属于那比现实更高部分的事实”;他还记着雪莱的话, “ 诗人是立法者, 是民族和时代的先知”。 孙双金之所以在教过李白、 杜甫等古典诗词以后,又以“ 儿童诗”为专题,自选教材进行教学,正是掂量到“ 诗”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对儿童心灵的陶冶,对语言敏感性、高尚性的捕捉,对想象力的激发,有着微妙的又是不可估量的影响。因而,他的教学立意是很高的。 从整堂课看来,孩子们在孙双金的带领下,沉浸在《 阳光》 和《 太阳》 的诗境之中。 课中,我们听到的孩子们一个个回答、 一次次吟诵、一句句创作,似乎只是三个字:“ 我赞美”“ 我快乐”“ 我幸福”。孙双金构筑童诗的教学,让孩子们会自觉地“ 我赞美”,就是引导孩子们追求伟大与崇高。这是孙双金教学的立意。从这个角度看,孙双金正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语文世界的“ 立法者”、崇高的“ 引领者”。

2. 坚定的信念: 让“ 未被承认的天才”真正成为天才。

孙双金的“ 儿童诗”教学之所以这么有魅力,是因为在他的心灵深处永远住着儿童。他首先是一个儿童研究者。在孙双金的语文世界里,“ 语文教学”与“ 儿童研究”是一回事,是融和在一起的。 在孙双金的这堂课中,你分不清哪儿是在教学,哪儿是在研究儿童,研究儿童已不仅仅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基础,而是已“ 融化”在教学之中。 在孙双金看来,儿童首先是天才,因为在他们的生命内部隐藏着巨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 这是他坚定的信念。 他承认儿童是天才,才会在教学一开始就说, 要把孩子们“ 变”成诗人,才会让孩子们去改诗。 他的那段话:“ 同学们,能写一句是小诗人,写两句也是小诗人, 写三句就是中诗人了,如果你能写四句,你就是大诗人了。 如果能写到五句,写到六句,就是什么呀? ”( 生:大大诗人。 ) 尽管“ 大大诗人”是孩子们自己说的, 但这一切不是戏说,不是“ 忽悠”,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赞赏。 孙双金的这一堂课,包括他所上的其他课, 都是让“ 未被承认的天才”真正成为天才,成为真正的天才。 可以这么说,孙双金的语文世界, 是激发儿童成为诗人的世界, 是儿童在登山过程中成为天才的过程。 要知道,坚定的信念会变成伟大的力量。

3.诗与儿童特质的对接: 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

孙双金的“ 儿童诗”教学的魅力, 还在于他准确地把握住了诗的特质:想象。 而且,他也准确地把握住了儿童思维的特质:想象。 孙双金正是把诗的特质和儿童思维的特质连接起来,让想象在教学中“ 接榫”。 想象是自由的,是飞翔的。 只有想象尚未抵达的地方, 没有想象不可抵达的地方。 有人说:你可以限制我的脚步, 但约束不了我想象的翅膀; 你可以遮蔽我的双眼, 但遮不住我心中想象的光芒。 孙双金则说:想象可以越过高山, 越过平原, 穿过森林, 穿过大江, 进入儿童的心灵。 是的,想象是诗之所以成为诗的密码与力量, 想象是儿童发展的第三种力量与密码。 当密码与密码对接的时候, 当力量与力量融合的时候,“ 儿童诗” 教学成功的奥秘就自然被解开。 你听,孩子们为诗加上的每一句话,何止是语言运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就在这飞翔、探测的时候, 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 心灵开放了,智慧与情趣都飞起来了, 第三种力量已成为儿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4.动词开发:让诗充溢生命的力量和灵性。

孙双金注重词性的教学, 他抓住动词进行教学是很有道理的。 老舍曾说过:“ 好的文字是心中炼制出来的; 多用些泛泛的形容词或生僻字去敷衍, 不会有美好的风格。 ”孙双金深谙此道, 深谙诗歌中动词的重要,于是,他整个一堂课都在致力于动词的开发。 他从原诗中的四个动词“ 爬”“ 笑”“ 流”“ 亮” 开始,让儿童读出韵味,想象出画面, 想象出阳光是个调皮可爱的小孩; 然后引导学生生发出数不清的动词: 跳、 跑、 跃、 滑、舞、睡、荡、玩、亲、冒、馋、 闹、叫、探、拍打、抚摸、召唤,等等,等等。 一个动词就是一个生命,一个动词就是一种情景,一个动词就是一种情感。 动词在孩子们心里飘荡着, 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跳跃着, 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舞动着,于是,诗有了生命,教学有了生命,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有了生命、有了灵性。 这是动词开发的最大价值。 我们的讨论再往远处走一走,“ 12岁以前的语文” 天空之所以如此美丽而宽广,“ 情智语文”之所以如此生动而深刻, 都可能是因为孙双金善于用动词去开发文本的生命, 再去开发语文的生命, 再去开发孩子们的生命。 于是,灵性自然就“ 探”出了小脑袋, 就会像小脚丫在阳光下爬着、滑着、跃着、舞着……

5.学会学习的诱导: 让自己变成儿童。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孙双金既像老师,又不像老师。像老师, 是因为他确实比孩子们懂得更多也更深,他始终在引导,在教学。 不像老师,是因为他像个儿童,这也“ 不懂”,那也“ 不行”,总是在恳求孩子们帮助他。孙双金就是在“ 像”与“ 不像”中穿梭,变换角色,改变方式,诱导孩子们自己学,创造性地学。准确地说, 孙双金寻找到了诱导儿童学习的根本办法,那就是让自己“ 矮下去”,让自己成为学生“ 帮助” 的对象。一是他像孩子一般发出疑问“: 阳光没有手, 又没有脚, 怎么爬呢? ”二是他像孩子一般体味“: 嗯,阳光在窗下留下小脚印,很活泼,阳光像小朋友,阳光和人一样活了, 能动了, 对不对?”三是像孩子一般发出赞叹: “ 你真是个大诗人, 你太厉害了。”四是故意带有“ 威吓”,激将孩子:“ 诗人写的也能改呀? 谁来?”他把自己变成儿童,是一种艺术和智慧。 当大家都在为“ 以学生的学为核心”而苦苦寻找办法的时候,孙双金却巧妙地化解了难题,他成功了。因为,他把自己当作了儿童,“ 让”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 让”出了学生创造的空间“, 让”出了极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上一篇:大学联谊晚会主持词下一篇:企业经济责任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