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和发展规划

2024-08-15

乡村振兴和发展规划(通用8篇)

1.乡村振兴和发展规划 篇一

城镇化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

2017年11月12日

来源:微信feekr_trip 徐林在清华大学中国新兴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同学们: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论坛并作发言,我没有充分的准备做学术阐述,也没有专门的PPT演示给大家,只能就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城镇化的有关论述,谈一个学习体会和观点,供大家参考批判。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做出的新的战略决策。有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十九大报告全文没有一处提及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对此表示疑惑,认为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新时代,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不再重要了?或是被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代了?还有人担忧,我国城镇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还会有上亿人口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就业并离开乡村,此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投入更多资源用于人口正在持续流出的农村地区,会不会造成新的资源浪费,从而降低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对此,我的看法是,城镇化战略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要更好发挥作用,更强有力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我们来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一是我国仍处在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绝不是某些学者所说的我国已经进入逆城镇化阶段。我国城镇化继续推进,是由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巨大差距决定的。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还有2.7:1的倍差,如果把城乡居民之间公共服务差距考虑进去,城乡差距比收入表现出来的差距更大。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看,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4倍多。这一明显的差距,决定了农业劳动力还会继续向劳动生产率更高和收入水平更高的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转移就业并居住。这是我国城镇化的根本驱动力。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离不开城镇化的支撑。我国农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口的比重高达27.7%,而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大都低于10%。农业人口的人均占有资源偏低,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并缩小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巨大差距,必须依靠工业化的和城镇化进一步吸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从农民收入构成看,我国农民收入的60%以上已经来源于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城镇地区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农民要提高收入,农业的空间不大,必须靠非农产业来拓展增收渠道。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科技服务和支撑,也主要来源于城镇地区的科技机构和服务人员,也离不开城镇。因此,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必须通过进一步实施城镇化战略来带动和支撑。此外,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村人口的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通过在非农产业就业接受技能培训、开拓眼界,可以向农村传递城市现代文明,可以使农村远离封闭和愚昧,城镇化毫无疑问是农村人口现代化的助推剂。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恰恰是因为城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更好发挥城镇化对乡村振兴作用的角度,提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目的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体系的完善,促进城乡要素和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城市的现代化要素能够更多配置到农业和农村,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并真正实现乡村的振兴。

其次,我们来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这次十九大报告关于城镇化的内容文字不多,主要就是两句话,一句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另一句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两句话都放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分来阐述。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或内容摆布的调整,而是具有深刻的涵义政策表达,体现了党中央对区域协调发展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的深刻而准确的把握。

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有2.7亿左右的农村异地转移就业人口,这些转移人口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的人口,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可以使那些符合条件并具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城镇户籍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那些不能落户或不愿意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也可以获得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使他们更加稳定地在就业所在地就业、居住、生活。这样的结果可以使我国经济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这恰恰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有20个左右的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城市群内部通过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的引领和支撑,更容易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是由城市群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决定的。目前,这20个左右的城市群已经聚集了全国75%左右的城镇常住人口,生产了占全国88%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不仅如此,我国城市群常住人口的数量还在持续上升,据我们预计,我国今后85%左右的城镇人口,将分布在这些城市群地区。因此,只要城市群地区不同城市和城镇之间协调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体格局就形成了。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十九大报告虽然没有直接表述实施城镇化战略,但关于城镇化相关内容和摆布,恰恰说明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性,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作用。城镇化战略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必须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坚持优化城镇化战略格局,坚持提高城镇化质量,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好发挥城镇化对促进中国发展的“牛鼻子”作用。

2.乡村振兴和发展规划 篇二

一、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1—2007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 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 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 占GDP比重约5%, 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超过0.8个百分点, 出口额达5218亿美元, 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5%。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但是,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下半年以来,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 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 重点领域和骨干企业经营出现困难, 利用外资额明显减少,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同时,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强技术创新, 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 坚持改革开放, 强化自主创新,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 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 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稳定出口, 拓展内需, 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保持电子信息产业平稳较快增长;集聚资源, 重点突破, 提高关键技术和核心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以用促业、融合发展, 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发展中保稳定, 在稳定中谋转型, 加快调整电子信息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 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 基本原则。

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针对当前外部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的形势, 采取积极措施, 保持产业的稳定增长。同时, 着眼长远发展, 集中优势资源, 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完善体制机制, 改善投融资环境, 培育骨干企业, 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 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 国家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增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以系统应用为牵引, 加速技术自主开发。同时, 继续加大力度吸引国际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服务业向我国转移,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拓展企业海外发展空间, 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 规划目标。

促增长、保稳定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三年, 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产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 三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 其中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保持外贸出口稳定。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和相关服务培育成为消费热点, 信息技术应用有效带动传统产业改造, 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融合。

调结构、谋转型取得明显进展。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自主品牌市场影响力大幅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从12%提高到15%。稳步推进电子信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 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核心技术有所突破, 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等领域的应用创新带动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三、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

今后三年, 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九个重点领域, 完成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战略性核心产业实现突破、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三大任务。

(一) 确保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等骨干产业稳定增长。

完善产业体系, 保持出口稳定, 拓展城乡市场,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发挥产业集聚优势, 实现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等骨干产业平稳发展。

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提高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 积极发展笔记本电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等重点产品, 构建以设计为核心、以制造为基础, 关键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计算机产业体系。大力开拓个人计算机消费市场, 积极拓展行业应用市场, 推广基于自主设计CPU的低成本计算机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打印机、税控收款机等产品。支持骨干企业“走出去”, 进一步开拓全球特别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

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充分发挥整机需求的导向作用, 围绕国内整机配套调整元器件产品结构, 提高片式元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高频频率器件、半导体照明、混合集成电路、新型锂离子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新型印刷电路板等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 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撑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无污染、环保型基础元器件和关键材料, 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提高电子元器件和基础材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降低物流和管理成本, 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保持国际市场份额。

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彩电企业与芯片设计、显示模组企业的纵向整合, 促进整机企业的强强联合, 加大创新投入, 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4C (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 融合, 促进数字家庭产品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 推动全国有线、地面、卫星互为补充的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络建设, 丰富数字节目资源, 推动高清节目播出, 促进数字电视普及, 带动数字演播室设备、发射设备、卫星接收设备的升级换代, 加快电影数字化进程, 实现视听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二) 突破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术。

抓住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加快调整的机遇, 立足自主创新, 强化国际合作, 统筹资源、环保、市场、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 合理布局重大项目建设, 实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

完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支持骨干制造企业整合优势资源, 加大创新投入, 推进工艺升级。继续引导和支持国际芯片制造企业加大在我国投资力度, 增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完善集成电路设计支撑服务体系, 促进产业集聚。引导芯片设计企业与整机制造企业加强合作, 依靠整机升级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支持设计企业间的兼并重组,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支持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与科技重大专项攻关相结合, 推动高端通用芯片的设计开发和产业化, 实现部分专用设备的产业化应用, 形成较为先进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以面板生产为重点, 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国家安排引导资金和企业资本市场筹资相结合, 拓宽融资渠道, 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成熟技术的产业化与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并举, 逐步掌握显示产业发展主动权。充分利用全球产业资源, 重点加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 努力在新型显示面板生产、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玻璃基板制造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着力提高国产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文处理软件 (含少数民族语言软件) 、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技术、产品研发, 实现关键领域重要软件的自主可控, 促进基础软件与CPU的互动发展。加强国产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 推动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整合优势资源, 增强企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引导中小软件企业向产业基地集聚和联合发展, 提高软件行业国际合作水平。

(三) 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 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运用, 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

加速通信设备制造业大发展。以新一代网络建设为契机, 加强设备制造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的互动, 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 以规模应用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光纤接入网建设, 开发适应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新业务、新应用, 带动系统和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支持IPTV (网络电视) 、手机电视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建立内容、终端、传输、运营企业相互促进、共赢发展的新体系。

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把握软件服务化趋势, 促进信息服务业务和模式创新, 综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 进一步开发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服务业务。积极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 引导公共服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外包数据处理、信息技术运行维护等非核心业务, 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服务外包体系。提高信息服务业支撑服务能力, 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满足产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以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 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 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速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和推广, 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 支持RFID (电子标签) 、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及检测等产品和系统的开发和标准制定。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 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结合国家改善民生相关工程的实施, 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领域应用。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三农”水平, 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发展壮大涉农电子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

四、政策措施

(一) 落实扩大内需措施。

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家电下乡、其他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 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 引导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和数字化影院建设, 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完善普遍服务机制,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加强农村电信和广播电视覆盖, 加速实现“村村通”。支持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和LED (发光二极管) 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建立国家资金支持的重大工程配套保障协调机制, 带动电子信息产品以及相关服务发展, 引导国内企业互相配套。

(二) 加大国家投入。

国家新增投资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 加大引导资金投入, 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电影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等六项重大工程, 支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鼓励地方对专项支持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

(三) 加强政策扶持。

继续实施《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0]18号) 明确的政策, 抓紧研究进一步支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并适当延长液晶等新型显示器件优惠政策。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 推进“三网融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中, 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认定目录和标准。研究出台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推广应用的鼓励政策。

(四) 完善投融资环境。

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有效发挥信用担保体系功能, 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依托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产业集聚区, 扩大电子信息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对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外汇资金需求, 通过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进口信贷方式给予支持。积极发展风险创业投资, 大力支持海外归国人才在国内创业发展。落实优惠条件, 降低商检和物流费用, 支持国外企业稳定在我国的生产规模, 扩大投资。加强产业基地公共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优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环境。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和功能优势, 加大打击走私力度, 促进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维修、配送及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

(五) 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

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领域, 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国内资源, 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股信息技术企业, 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鼓励金融机构对电子信息企业重组给予支持。

(六) 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继续保持并适当加大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 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 强化出口信贷对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的支持。落实科技兴贸规划。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创造条件, 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生产基地, 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拓展与国外政府、企业间的合作, 大力推动TD-SCDMA等标准技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商用。落实促进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推动软件外包企业加快发展。

(七)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强移动通信、笔记本电脑、软件、新型显示器件等领域创新能力建设, 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电子元器件、系统整机、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组成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 促进联合协同创新。大力推进TD-SCDMA、地面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中文办公文档格式、WAPI (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 、数字设备信息资源共享等标准产业化进程, 加强RFID、数字版权管理、数字家庭产品等关键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加快制定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将集成电路升级等六项重大工程所需高端人才引进列入国家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的相关计划, 提高国内研发水平。

五、规划实施

3.乡村振兴和发展规划 篇三

今后的15-20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和强国,中国全面进入汽车社会,中国成为世界汽车重要生产基地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希望全行业通过这次危机,能在开发、采购、制造、销售各环节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可利用的国内、国际资源进行研究。通过难得的调整机遇,使我们变得更强大。

今年1月1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3月20日该规划向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最先出台的规划。对于这个规划,很多专家进行过解读。在此,提出协会对《规划》的理解和思考,供各会员单位参考。

1.《规划》的率先出台,说明了汽车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国家对汽车产业的重视

《规划》开宗明义即指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我们所知,《规划》并不是第一个完稿的,但国务院却首先研究出台。通过《规划》的内容和研究出台的顺序,可以看出政府对汽车产业空前的重视,同时说明,全行业经过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苦努力,汽车产业已成长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我们可以为之自豪,也应该感到责任重大,因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应该坚定信心

根据公安部的统计,去年底,国内汽车的保有量为6467万辆(含低速汽车),千人保有量不到50辆,距世界平均水平120辆还有很大差距。国内摩托车保有量为8954万辆,上路拖拉机为1464万辆,其中绝大部分担负着替代汽车交通运输的功能,这说明中国汽车的潜在市场巨大。可以预测,今后的15-20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和强国,中国全面进入汽车社会,中国成为世界汽车重要生产基地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3.调整是发展中的必然阶段

全行业要对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和去年下半年的产销下滑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例如,如何应对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把握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带来的影响是否准确及时;采购体系、销售体系能否适应高速增长或市场波动;为什么不同品种、不同品牌在市场波动中抗风险能力不同等等。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次产销下滑并没有造成以往库存大量积压现象,去年12月和今年1、2月,全行业消化了近20万辆库存,说明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在提高。希望全行业通过这次危机,能在开发、采购、制造、销售各环节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可利用的国内、国际资源进行研究。通过难得的调整机遇,使我们变得更强大。

4.国内汽车市场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

希望大家在重视税费减负、汽车下乡、加快更新等近期救市措施的同时,更要重视有关“建立完整的轿车消费政策法规框架体系,科学合理的税费制度,现代化的服务体系和智能交通管理体系”等内容。后者说明,一是国家要建立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不允许限制汽车销售、支持汽车消费信贷、支持二手车市场发展等内容。二是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环境友好是长期国策,也是汽车产业、汽车产品发展必须遵循的方向。

5.要重视农村汽车市场

《规划》将汽车下乡列为振兴汽车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不仅是近期扩大内需的权宜之计,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汽车下乡仅仅是这一大政策方针的一个具体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汽车市场越来越大且渐渐成熟。去年及今年1、2月交叉型乘用车的热销就说明了这一点。对此,全行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为农村设计制造除交叉型乘用车以外更多的车型品种,并在广大农村建设方便、快捷、实惠的销售、维修网络。

6.要重视传统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

未来10-20年,传统能源汽车产品市场仍是我们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主战场。对此,《规划》中要求,“自主研发整车产品尤其是小排量轿车的节能、环保和安全指标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轿车产品满足发达国家法规要求,重型货车、大型客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接近国际水平。”目前,各企业对排放与安全的要求比较重视,希望大家同样重视与节能有关的减碳要求。

7.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产品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石油资源有限并可能在15-30年内产生巨大供需缺口,所以我们必须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产品给予重视。对此《规划》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内容包括用财政补贴方法培养规模市场、建设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配套体系、重点建设零部件体系、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目前,全行业已就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开展的“十城千辆”计划开展了积极的行动。我们希望各企业在重视市场开拓的同时更注重技术的突破,包括对提高性能、批量化生产技术和低成本生产技术的突破,更多地加强合作,集中力量。

8.要重视提升零部件研发能力

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基础的汽车零部件,《规划》也给予足够的重视。《规划》将“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确定为目标之八,并在主要任务部分明确“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在此,希望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能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为目的,建立战略联盟,并就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进行合作。

9.关于兼并重组

《规划》将兼并重组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给予重视,希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并且在具体措施中对兼并方、被兼并方和兼并过程都给予政策支持。我们期待实施细则的出台,希望通过政策支持,能够让兼并方感到比建新厂更省钱,让被兼并方感到比单独经营更实惠。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10.关于《规划》的实施

《规划》内容很全面,共包括八大目标、八项主要任务、十一条措施。

4.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篇四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XX辖区面积5000多亩,耕地2800亩,现有户数60户,人口170人,人均土地16.5亩,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二)建设规模:建成文化活动室1处150,住房60套,养殖圈舍60套。住房及羊舍为砖混结构,其中:住房建筑面积66,凉房面积16,院落面积168,羊舍面积8

4,活动圈面积108,活动圈遮阳棚面积16。

二、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组织振兴为保障,以产业振兴为引领,以人才振兴为支撑,以文化振兴为抓手,以生态振兴为主题,提出“五大振兴”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把XX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发展模式

(一)组织振兴: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在加强政治领导中实现组织振兴。围绕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运用机制,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引领基层党组织聚焦中心任务,聚力全面工作,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督查考核述职评议,推动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二是突出主体作用,在建强基层堡垒中实现组织振兴。围绕脱贫攻坚,加大产业型党组织建设力度,实现覆盖最大化,设置最优化,功能最强化。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探索体验式、开放式组织生活,积极推行创意组织生活,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突出队伍建设,在锻造骨干力量中实现组织振兴。高素质基层带头人队伍是实现组织振兴的关键支撑。大力实施农村“火车头”计划,建立健全导向鲜明的村居党组织书记考核奖惩机制,拓宽选人渠道、拓展发展空间、明确退出机制、提升履职能力,不断壮大“项目书记、产业书记”队伍,着力培养乡村振兴主力军。

(二)产业振兴:一是以产兴村和产业振兴为引领,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绿色、特色农畜产品,充分利用XX示范村养殖园区为优势,种植纯绿色无污染小麦2000亩,打造巴美肉羊养殖、特色养殖(鸵鸟、狍子、七彩鸡等),以绿色特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同时带动

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在新村建设食品加工厂,用当地的绿色小麦加工成无任何添加剂的健康食品(羊肉泡馍、早茶果丁馍丁)。以党支部牵头,村集体经济运作、电商宣传、食品公司包销售为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实现提升当地农畜产品的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打造农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农畜产品稳定衔接机制,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步伐。

(三)人才振兴:一是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为支撑,鼓励引进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加快培养造就引领乡村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人才队伍,发挥人才引领作用,补齐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人才短板。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政策支持;二是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将青年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未来,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在项目经费、成果转化及学术交流、培训学习等方面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和认证,扶持和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致富能人,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充分发挥引才主

体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开展人才工作,激发主动开展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工作,加强人才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探索建立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人才项目评价的机制办法,实现人才振兴。

(四)文化振兴: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换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二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乡村文化建设,鼓励支持村民自筹资金兴办农民演出队、农家书屋等,使农民也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三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多采取诸如文化墙、宣传栏、印发文化手册,微信、微博等传播形式,开展送戏下乡以及文明乡村、文明村户、文化能人评比等活动,让乡村文化建设接地气、聚人气,真正取得良好成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五)生态振兴:一是落实责任、加大投入、严格考核。签订《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

5.关于乡村振兴的体会和建议 篇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覆盖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重要方面,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明了方向。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大家对农村美好前景热切期盼。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深入学习,谈如下几点体会和思考。

1、关于乡风文明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质上是在推进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文化是农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沉淀,是农村人与物两大载体的外在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转变过去重经济轻生态、轻文化的发展理念,也就是“既要护口袋,还要护脑袋”。

乡风文明涵盖丰富的内涵,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以此提升文化软实力;二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特别是关键区域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保护,以及民族地区民俗、民风、民居等文化要素的保护;三是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光大,特别是传承了几千年的道德伦理,这是“不忘初心”的体现;四是新时代意识的培养,广大的农村居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成效的受益主体和价值主体,为此,应提高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水平,培养农村居民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

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两大误区:一是把过多的现代化元素引入农村;二是把过多的城市元素引入农村。应注重强化农村原生态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乡村“灵魂”不能走样也不容歪曲。

二、关于产业建设问题及建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但不论是发掘自身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潜力程度,还是与农村农业先进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在产业发展上都还存在许多短板:一是传统农业产业底子薄、基础弱,耕地量少质差,基础设施残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无太多优势可言,传统农业产业效益低、没有竞争力;二是农业特色产业质量不高、水平较低,资源丰富但深度开发利用水平低、基地有规模但生产效益低、产品质量好但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低,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开发质效已是当务之急;三是农村新型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小,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块头小、档次低,发展严重滞后;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刚刚起步,辐射带动不够;现代农村服务业尚处于萌发阶级,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不够,农村新型产业远未形成主导产业,对农业农村经济支撑乏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点。要增加乡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三农”投入都应该重点下移到乡村,要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支出;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农村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乡村,做到取之于地、用之于地。同时,要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整合科技、金融、市场等方面资源,打造一体化、开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关于人力资源问题及建议

“人兴方能业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下农村尤其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年龄不断老化、素质不断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以现有的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实在是“小牛拉大车”,力不从心。农村人力资源“空心化”的实质是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低,缺乏吸引力,农村人力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

重农先重人。党中央明确提出,乡村振兴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破解农业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建议基层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服务的同时,大力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进行资格认证,制定出台支持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吸引更多农民提高素质,从事农业。二是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他们加快成长,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各地应制定出台并落实支持城市资本、社会资本、城市市民到农村投入产业开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境外企业到农村投资建厂的具体政策,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打破城乡人才流动制度障碍,加速推进城乡人才互动,要素流动。四是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村人才培训资源和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从乡村中选拔一批有基础、有信心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加快建设一支乡土专业人才队伍。五是积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村支书,就能带动一方百姓致富。要把村支书的选拔培养作为组织部门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培育力度,提高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四、关于机制创新问题及建议

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永恒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创新机制。近年来全国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创新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但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不少瓶颈:一是不敢创。不善于将上级普遍号召和要求与各地实际结合,一些政策和办法照搬照抄,特别是当下强化责任追究的背景下,一些地方不敢闯、不敢试,开拓创新不够。二是不愿创。对山区、贫困地区“三农”发展信心不足,悲观失望,不愿意花更多投入和精力。三是不善创。一些同志感到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无所适从,能力恐慌,不会干,不善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需要加强。

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已明,政策已定,关键在贯彻落实,而改革中的机制创新则要因地制宜,而且空间很大。机制创新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前提下,针对制约山区“三农”发展的机制体制,着力在三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一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农村经营制度创新,一度极大释放了生产力,但随着时代发展,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要以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为契机,以土地等生产要素流转重组为纽带,积极探索发展适合各地特点的村社(村委会与专业合作社)合一、村企(村委会和农业企业)合一、多位一体(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的经营模式,通过经营模式创新,将村组变成经营实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二是建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机制。一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前提,要根据未来城乡人口格局来确定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布局,做好产业布局和村庄整治规划。另一方面,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鼓励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三是构建可持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关键在增收,农民增收则要依靠农村产业支撑。要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建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并把农村产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农民增收上,促进农民增收模式尽快由城市导向型向农村导向型转变,要进一步优化农民的收入结构,多渠道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6.乡村振兴发展工作总结 篇六

一、防火防疫

积极配合村两委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及防火工作,及时反馈中高风险区返济人员信息及核酸检测报告结果。

二、宣传疫苗接种工作

为有效防控新冠病毒疫情,做好新冠常态化防控工作,崔家村大力宣传早接种早预防的宣传工作,截止到7月21日,已实现全村接种。

三、两委换届选举

整理18岁以上人员选民榜,参与选举前的各项组织会议,协助管区人员参与换届选举工作。保证两委干部换届选举顺利完成。

四、电子医保开通

利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将不会用智能机的老人、孩子开通电子医保凭证。实现扫码应用,开通率高达100%。

五、房屋摸排

为保证辖区内房屋安全工作,崔家村发动村两委人员兵分三路,切实巡查到位,拍摄照片并登记表格,做到房屋安全早发现早解决。

六、低保工作

整理低保人员年审材料,共28人,21户。

七、人居环境整治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主干道路、垃圾堆放点、房屋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引导村民树立环保意识,不断优化人居环境。

八、厕改工作

对辖区内农户进行逐一排查,详细了解农户厕改情况、建造时间、户厕类型登相关信息。

7.乡村振兴和发展规划 篇七

关键词:扩大内需,物流,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

1 扩大内需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的焦点问题

十年前, 因为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 中国出口受阻, 第一次扩大内需。十年后的今天, 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世界性金融危机, 中国出口再次受阻, 我们第二次开始扩大内需。不同的是十年前是主要通过总量扩张来扩大内需;今天, 我们扩大内需主要是通过结构调整达到目的。

2008年11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在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另外,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方面;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方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的正常实施也都需要物流业的有效率有效益的运转。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国家还安排了约40000亿元的投资计划, 如图1所示。在这40000亿元投资计划的安排上, 直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的就有1.5万亿元, 是整个投资计划中所占比例最高的部分。而在投资计划的其他几个部分中对物流进行支持和需要物流支持的方面也是无处不在。比如3700亿的农村民生工程投资中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都直接或间接的需要物流业的支持;2100亿元的节能减排、生态工程中对物流业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绿色物流的要求;3700亿元的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投资对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1500亿元的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 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政府投资中的另外一个较大金额的安排, 1万亿的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中不仅对物流支持提出要求, 也对应急物流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单位:亿元)

2009年2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通过了包括《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唯一服务领域的产业规划, 也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第一个振兴规划。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领域, 物流业既是九个产业行业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也是这些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媒介。另一方面物流业连接着生产与消费, 连接着工、农、商, 广泛的涉及领域使物流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人群。《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焦点问题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第二, 加快企业兼并重组, 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第三, 推动能源、矿产、汽车、农产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第四,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

这四个方面的执行都无一例外的切合了国家结构调整, 扩大内需的主题。

2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物流产业发展快速, 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是, 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 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我国运输和货运代理系统功能严重不足, 基础设施远远没有到位。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大约19%是物流成本, 而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不到10%。第二, 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物流企业独立运营, 与生产、商贸企业缺乏互动。不能为生产、商贸企业提供服标准化、专业化的定制服务。第三, 物流基础设施尚未建立布局合理的物流体系规划, 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化等能力有待加强。随着产业转移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物流体系、衔接不畅畅、能力不足、低效复杂的弊端将不断呈现。第四, 资源整合和一体化不足, 市场运作不够规范。其主要原因正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的依然存在, 多如牛毛的公路、大桥收费站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来源, 乱收费、乱设卡屡禁不止。第五, 物流业发展软件不足, 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物流技术、物流人才培养和物流行业标准都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加快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成了当务之急。

中国物流业的纽带作用, 在东南沿海出口加工业受阻, 产能向内地转移, 中国需要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情况下, 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瓶颈, 如果不能有效振兴物流业, 中国的产能转移很难成功。

3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

应该看到, 实施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 不仅是物流业自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也是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

第一, 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鼓励农业、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 发展第三方物流, 可以促进农业、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 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 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第二, 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控制城乡经济差距扩大, 缩小东中西部差距的客观要求。通过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 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 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 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整合, 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体系构建。促进东中西部地区, 城乡, 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第三, 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增加居民收入水平, 提高就业率,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的有效途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节点的建设在促进生产、拉动消费的同时, 又直接或间接的制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促进生产、拉动消费, 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应急物流和绿色物流的建设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过程中也是功不可没。第四, 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调整和振兴物流业规划强调加强物流节点的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 提高国际货物的中转能力, 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建设一批大型配套功能完善的国际物流港。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 简化审批手续, 优化口岸通关流程, 加快“电子口岸”建设, 实行“一站式”服务, 提高通关效率。

4 一些建议

第一, 加大政府监管,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监管部门, 杜绝现存对物流业多头监管现象。构建物流业更有效率发展的宏观环境。第二,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配合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建设和发展公共物流、区域物流、物流园区。第三, 加大物流信息化建设, 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扶持第四方物流企业, 加大物流企业联系, 提升物流系统运行效率。政府物流系统规划更合理, 避免重复建设。第四, 加大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废弃物物流、快递物流、绿色物流等物流系统建设。第五, 加大物流后备从业人才培养。在加大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 对已从业人员的再培训也非常重要。物流专业也是跨文理科的综合学科, 各高校、培训机构应互通有无, 跨越门类界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国发〔2009〕8号) [Z].

[2]穆易.陆江: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要意义[N].现代物流报, 2009-02-27.

8.乡村振兴和发展规划 篇八

关键词:“三个恢复”;划时代意义;复刊转轨;变刊为报;飞跃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113-02

一、序 言

十年动乱,中国的高等教育是重灾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度陷入停滞的局面,高等教育规模急速减缩。

1971年全国高校由1965年的434所减至328所,1966到1976年间,各高校大学生停止招生达六年之久,研究生停止招收达12年之久,国家少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合格大学毕业生。“文革”后,中国的各行各业人才匮乏、青黄不接,从业者的素质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中国的高等教育百废待兴。

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后,一方面推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另一方面紧紧抓住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龙头,采取恢复高考、恢复与新建高校、恢复与整顿教育秩序和教学工作的决然举措。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恢复,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新一轮春天。

1977年冬和1978年夏,全国有1200万被“文革”耽误的年轻人先后参加了高考,其中60余万人成为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批通过高考入学的大学生。

1978年底,国务院一次批准恢复和新建高校169所,到1981年全国高校已达704所。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简称“高教六十条”经修订后重新颁布,迅速结束了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混乱局面,高等教育秩序的得到恢复,实现了高校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和群众运动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转移。

二、改革开放初期陕西高等教育的振兴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陕西的高等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春天。1978年,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了55所高校,其中包括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地质学院、宝鸡师范学院、汉中师范学院、陕西财经学院等。1980年,西安石油学院、西安邮电学院等院校先后恢复建院。这一时期,作为陕西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不但数量增加,规模也呈扩大态势。

更为重要的是,陕西各高等学校致力于恢复“文革”破坏的高等学校教育秩序,恢复和发展学校的科学研究,开始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于此同时,各高校还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不断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整顿学校领导班子,恢复和建立健全校内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等。在恢复与重建的过程中,陕西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按照中国的社会经济条件,通过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自身改革,得到相对系统与平衡的发展。大力培养急需人才,推动国家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已然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5年5月第一次全教会召开,陕西的高等教育和全国一样处于拨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为1985年以后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积极发展、大力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改革开放初期陕西校报发展的飞跃

陕西的高等教育事业恢复和振兴,给陕西的高校校报事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高校舆论中心的高校校报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中经历了第一次飞跃,得到了恢复发展并逐渐走向正规。

1978年到1984年是陕西高校校报的“复刊转轨”期。这一时期,陕西高校在文革中被勒令停刊的高校校报基本全部复刊,1978年3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校报复刊出版,报名改为《西安交大》,同年同月西北农学院校报《西北农学院》复刊,1978年4月9日,西北大学校报《西北大学》正式复刊,1979年10月1日,西北工业大学校报《西北工大报》复刊……这一时期,一些新建高校校报也相继创刊,如西北纺织工学院校报,一些在文革中停止招生,改革开放后又恢复招生的学校校报也先后复刊,如西安石油学院校报等。这一时期,陕西高校校报的数量得到了快速增长,到1984年年底,陕西高校校报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十余家发展和恢复到40余家。

陕西高校校报工作者积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消除“左”的思想影响,在办报实践中,校报工作者不断坚持“转轨”:办报的主旨由为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服务转变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校报的新闻内容上,从经常地、大量地宣传政治运动转变为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等中心工作。虽然这一时期陕西各高校出版的校报,也有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的报道,但报道内容和篇幅已明显减少和下降,高校校报已开始逐渐扭转过去主要配合学校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倾向,把新闻报道的重点转向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转向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学生活动等方面。

政治活动不再是高校校报的主角,反映学校科研活动、教学交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学术交流、探讨研究方法的报道占据了校报的主要版面,这些在“文革”中曾一度成为高校校报的“禁区”。那些在“文革”中被打成“牛鬼蛇神”、 “反动学术权威”的著名专家教授成为校报闪耀的明星,他们勇攀科技高峰、潜心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被广为宣传,他们的科研成就、教学业绩,特别是科研团队协作攻关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事迹被争相报道。

为满足师生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热情,许多高校校报还专门开设理论探讨之类的专栏,广大师生积极撰写文章,理直气壮地在校报上探讨教学、科研发展思路和学习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国进修、访问、考察的教师不断增多,外国友人来校访问交流的人数也逐年增多,校报外事活动的新闻报道明显增多,不仅如此,学习出访回国的教师们还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向校内师生介绍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先进的科学教育情况,这些文章逐渐成为这一时期高校校报的一个新亮点。

陕西高校校报的大发展,给校报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80年代初,陕西高校编辑人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对字纸媒体特别是高校校报的性质、特点及新闻规律了解不深。因此,校报“简报式”、“文件体”的报道较多,主要表现为会议消息多,领导讲话多,转载文件多,大块文章多,这种居高临下式地报道,势必造成报道面窄,信息量小的缺陷,从而使报纸的可读性大打折扣。从实质上讲,大部分高校校报还是以“公文汇编”为基本特征的期刊,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闻报纸。

为了满足广大高校师生的需求,把校报办成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纸,校报工作者从转变观念入手,锐意创新,不断改革,为校报质量的不断提高努力。为了积累和交流工作经验1985年9月,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成立,全省42所高校校报编辑部成为首批会员单位。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成立后,通过学术年会、评选好新闻等活动,组织全省高校校报工作者开展高校新闻研究,探索高校新闻规律,有力地提升了新时期陕西高校校报队伍的专业化和学术化水平,促进了陕西高校校报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陕西省高校报研究会在全国率先加入了省记协,把高校好新闻纳入“陕西新闻奖”评选之中,此举强化了校报工作者的精品意识,促进了校报质量上水平、上台阶。

经过校报研究会的不断努力,在省委宣传部、省教工委、省新闻出版局的重视和关心下,陕西省在全国率先将高校校报工作者纳入省新闻系列职称评定,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校报工作者的后顾之忧,极大的调动了陕西省高校校报工作者的积极性。

四、结 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师生员工思想也不断解放,办报经验也日渐丰富。各校报逐渐注意按新闻规律办报,注重新闻的鲜活性、及时性,积极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努力把师生员工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生动事迹和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在校报上反映出来。稿件的体裁方面,除了消息、通讯之外,也开始出现调查报告、言论等形式。许多高校还开设《要闻简报》、《在科研战线上》、《科研成果介绍》、《兄弟院校》、《学术活动简报》、《校园新鲜事》、《系、部、处风采》等栏目,就学术问题和校园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的栏目开始在许多校报出现,有力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至此,陕西高校校报基本上实现了的飞跃。随着陕西高等教育振兴的大幕徐徐拉开,陕西高校校报的发展也完成了 “复刊转轨”到 “变刊为报” 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姚远等.西北大学学报的孕育、诞生及其社会地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刘安琴.秦中官报的创办、务实与社会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4).

[3]杨汉名 魏天纬 陕西教育志资料续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4]杨汉名 魏天纬 陕西近现代高等学校沿革[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延安大学史》编委会.延安大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7]颂橘,劳人等.电大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8(1).

上一篇:和君商学院笔试题答案下一篇:爱与责任同行师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