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教案(共8篇)
1.阿q正传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生活的环境,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2。正确理解阿Q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阿Q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1。《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作为中国的高中生应当阅读《阿Q正传》的全文。可在上课前两三周安排在阅读课上阅读。不开设阅读课的学 校,可提早布置让学生在课外自学。即使这样,可能仍有一些学生未读全文,所以在上第一课时时,还需教师把选文前后几章的故事梗概作点间要复述。
2。现在的学生对产生阿Q的那个时代比较陌生,鲁迅先生的文笔又比较迂回含蓄,为了更好地了解阿Q这个独特的形象,在教学中介绍一点时代背景是必要的。
3。课文内容深邃,语言幽默,句式多变,还有不少新词典故,如果仅让学生自学,由老师重点分析几个问题,那就会失去许多精彩的地方。为此,我们安排四课时,采用串讲的形式,在师生边阅读(主要是朗读)、边欣赏、边训练、边总结等共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教学任务。
4。为了使讲课和学生的思路跟上文章的思路,我们理出作者在这两章中的文章思路,归纳成三条线索:①未庄在革命中的变化,②阿Q“投降革命党”的过程,③假洋鬼子等投机革命的行径。而②和③又组成了一对矛盾,故事情节就在这矛盾斗争中开展。
[媒体设计]
1.上课前后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
2.参照话剧《阿Q正传》,组织师生演出其中的片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激发学生学习《阿Q正传》的兴趣。
2。介绍《阿Q正传》全文的故事梗概。
3。讲读课文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4。初步了解阿Q所处的环境。
教学过程
一、启发性讲话。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一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成功地塑造出阿Q这个世界画廊中的著名形象。当它于19在北京《晨报副刊》上连载不到一半的时候,茅盾先生就敏锐地指出,它“实是一部杰作”。郑振铎更预言它“将成为世界最熟识的中国现代的代表作”。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至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正传》从它诞生至今,已过去七十多个年头,“阿Q”已成了常挂大中国人民口上的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我们自潮或讽刺他人的用语。但是,《阿Q正传》这篇小说究竟有什么深远意义?阿Q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阿Q精神包括哪些内容?等等,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介绍《阿Q正传》全文的故事梗概。
出示小黑板:
说明: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在情节结构上属序幕和开端。第四章“恋爱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是小说情节的发展,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即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到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而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致使他对辛亥革命极度失望。这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第九章“大团圆”描写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也是小说情节的结局。在介绍每一章时可简要叙述该章的主要情节。
三、讲读课文。
1。教师朗读开头至“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用叙述语气,平稳中稍有起伏。
释疑(每节读后由学生提出疑难的地方,教师择要解释,下同):宣统:清朝末代皇帝的年号。三更四点:旧时夜间用打更(敲竹筒、锣)计时,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三更四点正好午夜。埠(bù):停船的码头。魆(xū):暗。伊:五四前后的白话文没有“她”字,常用“伊”字代“她”;在绍兴土话中,也用“伊”代“他”。
提问:①这三段文字是什么描写?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复习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宣统三年、三更四点、黎明、未庄等——自然环境。乡下人睡得熟、举人老爷、赵秀才、“转折亲”等——社会环境。总起来为环境描写。
②“大不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向?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举人老爷把衣箱寄放到未庄,跟赵家排了“转折亲”,未庄人心摇动,谣言旺盛等。
③“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为什么他们还是排了“转折亲”?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对革命恐惧心理,为保护各自的私利使他们联合起来,同时为下文城乡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投机革命留下伏笔。
④未庄的人把革命说成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反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反映了群众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非常模糊,以为是为明王朝报仇,也反映了辛亥革命未把革命道理传播到广大农村,严重脱离群众的现实。
总结:这部分文字生动地记叙了在杭州、绍兴光复的当天半夜,城里的举人老爷就把财物转到乡下藏匿,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对当时封建势力的猛烈冲击,他们那度惶诚恐的虚弱本质跃然纸上。可是由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忽视唤起民众的觉悟,即使未庄的农民也人心摇动,想参加革命也不知如何革法。阿Q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孤寂的环境中。
板书:未庄(环境):不安
四、布置作业。
1。预习朗读从“老Q”至“说着自去了”这段课文。注意不同身分的不同语气。
2。阿Q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1。了解阿Q参加革命的目的。
2。了解假洋鬼子之流从惊惧革命到投机革命的行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
1。教师朗读从“阿Q的耳朵里”至“也要投降革命党了”。注意读出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过程。阿Q心理活动那段话要注意以下几点:“也”要读重音。两个“的”,前一个要紧跟“妈妈”,速度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感情要真,语气要狠,但不一定要响。“投降”读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
释疑:“深恶而痛绝之”的“而”字,使语气婉转,显得不太严肃,对阿Q的这一态度有点讽刺味道。鸟男女:鸟,念diǎo ,骂人的话,《水浒》中常用。
提问: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为什么又“要投降革命党”?学生 讨论、发言。教师小结:阿Q是未庄一个贫穷落后的雇农,他赤贫如洗,光棍一条,一天不做工就要饿肚子,常年寄宿在土谷祠里。经济上受到地主豪绅的剥削,超时的做工,有时还拿不到工钱;政沾上受到侮辱,连姓什么都没有资格。他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有一种变革现实地位的潜意识。但是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共产党宣言》)忠于皇帝便是阿Q的正统思想。加上辛亥革命的倡导者没有唤醒这部分最具有革命积极性分子的觉悟,使他们对革命产生糊涂认识,“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但是,当革命风暴来到未庄,看到“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会害怕起来,生平第一次看到使他受尽欺压和侮辱的“一群鸟男女”慌张的神色,他那受 剥削受压迫的阶级意识萌动了,感到从未有过的痛快,感到了革命的威力,于是对革命神往起来,“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板书 阿Q对革命的态度:深恶而痛绝——神往——投降
2。请一学生朗读从“阿Q近来用度窘”至“得得,……”。整节要读出阿Q的“快意”。“造反了!造反了!”要放开嗓子神经质似地大叫。唱词部分要把阿Q得意忘形的神态体现出来,锣鼓声和唱词 要用不同语调,唱词最好能用绍兴高调或其它地方戏唱念。
释疑:可怜的眼光,为什么用“可怜”?阿Q要造反了,“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从他内心的体验来看,“惊惧”就是怕他要革他们的命,“嚓,”杀头。又顺着他的思路,未庄人一定会向他求饶,于是又可怜起他们来。说明阿Q对革命的肤浅认识和狭隘的阶级局限。
提问:这一段文字怎样描写阿Q投降革命后的得意心情?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首先,写他的自我感觉,“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其次,写别人对自己的感觉,“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两点是写阿Q的心理活动。第三,写了他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得意地唱绍兴戏《龙虎、斗》的行动。第四,进而写他的狂言乱语:“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些心理、行为和语言描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那两句话还暗示了阿Q对革命目的糊涂认识,为下面的革命狂想曲埋下了伏笔。
3。请五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从“老Q”至“阿Q说着自去了”。叙述者请女同学读。其他同学要求能体现出不同身分的人不同的态度和语气。
释疑:惴:念zhuì,恐惧、忧愁。口风:江浙方言,指消息。
提问:从对话和神态描写中,表现了赵太爷、赵秀才、赵白眼和阿Q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议论。教师小结:赵太爷:把“阿”字改成“老”字,说明过去对阿Q的蔑视,如今阿Q要革命了,不得不对他表示敬重起来;“怯怯的”,反映他的惊恐不安;“低声”,说明他放不下太爷的架子;“现在……发财吗?”想探听阿Q革命是否会革到他头上,惊恐中暗藏狡猾。赵秀才:直呼“阿Q”,是因为阿Q不理睬赵太爷的招呼,心急了;同时也说明他年轻气盛,在他父亲面前发一点余威。赵白眼:赵太爷的穷本家,在未庄狐假虎威,欺压比他更穷的人,现在见风使舵想跟阿Q套近乎,同时也为他的主子探听革命风声。阿Q:开始赵太爷叫他以为跟他无关,这是他奴性的自然流露;当赵太爷问他“发财吗”时,便把他那想当然的革命目的和盘托出;而对赵白眼问话时回答的那句“你总比我有钱”,倒真实地道出了他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地位,体现了阿Q朦胧的阶级意识。
板书:赵太爷之流对革命的态度:惊恐
4。请两位学生朗读从“大家都怃然”至“却又倒头睡去了”。一个(可请女同学)读叙述部分,一个读阿Q心理活动部分。读阿Q部分的要顺着前面“快意”的心情,三段话可处理得稍有不同,第一段对未庄人嘲弄,对赵太爷等仇恨,对王胡为了报复。第二段体现阿Q的贪心,口气命令式。第三段表现他的想入非非,声音渐轻,速度渐慢,口齿也逐渐含糊不清。
释疑:树烛台:树,当动词“插”讲,迸跳:迸,念bèng,迸发;跳,顺着前文的“闪闪的跳”而来,这里有不连贯、跳跃式活动的意思。小D为什么作为“第一个该死”的?因为第五章里讲到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抢了他的帮工生活。这是阿Q的误解,人家不要他帮工,是由于“吴妈事件”的缘故。至于王胡也不留,仅因为王胡抓的虱子比阿Q大!赵司晨:赵太爷的本家和帮凶。吓:多音词,这里念hè,其他如恫吓、恐吓,也念hè;又念xià,如吓唬、吓不倒。“脚太大”:封建社会用布把女子的脚裹成小脚,越小越美,这里反映了阿Q还有严重的封建思想。
提问:阿Q向往革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小结:阿Q长期过着受欺压蒙侮辱的生活,经济又赤贫如洗,一天不做工就要饿肚子,向吴妈求婚不仅被打了一顿,还丢了饭碗,因此,他对革命的希冀只能从最切身的、最实际的又反映他最狭隘心理的要求出发:①报复杀人,因为是他们使他处于被侮辱被压迫的地位;②抢夺财物,这是生存的本能要求;③挑选女人,这是传种接代的需要,万不可像小尼姑骂的那样“绝子绝孙”。这一切都是在他“喝了两碗空肚酒”醉醺醺、飘飘然中“迸跳”出来的想法,我们不妨称它为阿Q革命狂想曲。
板书:
5。请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从“第二天”至“没有回答了”。读老尼姑的对话要显出她的恐惧和厌烦的情绪,读阿Q的要反映他先气壮后失意的神情。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阿Q到静修庵去闹革命的?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先写他“仍然肚饿”,暗示靠“狂想”解决不了生计问题,还得有“行动”,干什么呢?又“想不起什么来”,最后“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有意”,是指阿Q先前因肚饿曾去静修庵偷过萝卜;“无意”,说明他的革命思想是模糊与紊乱的,因而行动也是盲目的,迟疑的。这也可从他对老尼姑的回答很“含糊”中看出。当他得知赵秀才、假洋鬼子已抢先一步到静修庵“革过一回命”后,便“诧异”、“更其诧异”、“很出意外”,“失了锐气”。这一系列描写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像阿Q这样的农民,虽然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由于革命领导者未能对他们加以引导,致使他认识模糊,行动软弱无力。
6。教师朗读从“那还是上午的事”至本章完。主要用叙述语气,末一句要有自我安慰的口气。
提问:假洋鬼子、赵太爷抢先去静修庵革命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学生议论。教师小结:内容:殴打老尼姑,砸碎“龙牌”,还偷去一个宣德炉。目的:从事先“历来也不相能”,到相互“拜访”,“谈得很投机”,终于“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来看,作者这一补叙有力地揭露。
2.阿q正传教案 篇二
一、“看”与“被看”
研究者提出鲁迅的小说叙事“‘看/ 被看’的二元对立”情节、结构模式;我认为, 一者, 不能将此看成是贯穿鲁迅小说的一种“模式”, 因为这在对鲁迅的不少小说的解析中是会“卡壳”的;二者, 在这一“模式”中, “看”作品的读者被悬置, 而“预设读者”在鲁迅基于自我人生体验创作的小说中是相当重要的, 或者说, 他是在通过小说寻找有着相同“境遇感受”的读者, 自然重视小说的“读者效应”, 特别是这篇《阿Q正传》;更主要的是, 从《呐喊·自序》说“弃医从文”之因由言及的“示众”与“赏鉴这示众”出发, 可以发现他的一些小说的人物塑造、场面描写和整体意境确实存在着“看”与“被看”的关系, 但这并非是简单的“二元对立”, 进一步说, 在他的小说中并没有纯粹的“看者”与纯粹的“被看者”, 而且, “看”与“被看”的关系也不简单地体现为“先驱者与群众”、“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医生与病人”、“牺牲者与受益者”。
鲁迅为了凸显小说人物的“看”与“被看”关系, 一方面展示了“被看者”向“看者”的转化, 如《狂人日记》的文言体“小序”就颇不引人注目地把“狂人”送回到“看者”行列中, 这是鲁迅艺术个性中更内在的类似尼采的因素的显现, 直至一年中《孔乙己》、《药》等小说及《我之节烈观》发表后, 这才有了傅斯年的可称为相近“境遇感受”的反响, 但傅也仅仅是要跟着“疯子”找“光明”, 难以感受到这一更“阴暗”的内涵。再如, 《孔乙己》中的叙述者小伙计, 在读者眼中开始难说他之于孔乙己是一个“看者”, 读者是通过他的述说去感受孔乙己的命运的, 但在他述说孔乙己的过程中渐渐地显露出他与那些“喝酒的人”一样, 也仍然是一个“看者”, 这无疑极大地深化了作品的意蕴。
另一方面在鲁迅小说中也许更为突出, 就是“看者”向“被看者”的转化, 在这方面, “看者”并非“始终作为一个‘群体’出现, 不以个体而存在”———“只有一些不分明的形体, 杂沓的动态”, “构不成一个统一的人物”, “或者只是某种‘借代’, 或者是一些‘个性特征仍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的人物”;相反, 不仅“被看者”向“看者”的转化存在着“个性化”趋向, 就是“看者”向“被看者”转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个性化”趋向———诸如孔乙己、华老栓、七斤、闰土, 他们又何尝不是一个“看者”, 不过作品在展示他们“被看”的过程中没有着意突出他们本质上的“看”的一面, 而且他们程度不同地都是“个性化”的, 正是在这一“个性化”趋向中, 出现了他们的精神兄弟阿Q, 这个在作品中被写成“生平本来最爱看热闹”的极其个性化的“看者”, 同时, 他的命运又显现出他是一个极其个性化的“被看者”, 这个形象是本质上的“看者”与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被看者”的有机融合与高度统一。
就阿Q本质上的“看者”一面而言, 鲁迅并不让阿Q生活的“未庄”脱离自己笔下一再写到的“鲁镇”、“临河的土场”及“丁字街”、“茶馆”, 如作品中就写到未庄人都知道“邻村的航船七斤”被“剪了辫子”, 又如阿Q为“生计”进城看到了“杀革命党”, 还有“未庄赛神”之类的民间习俗等;但是, 阿Q与鲁迅其他小说相一致生存环境中的“看者”是同中有别的, 他重在写阿Q身上的国民劣根性, 如相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类的说法, 在“思想”上“样样合于圣经贤传”, 他也“无师自通”地视女人为祸水, 特别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就此而言, 阿Q无疑应属于鲁迅所说“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中极其显著的一个。
但《阿Q正传》又主要是将阿Q作为“被看者”来表现的, 在这方面, 他不仅“个性化”, 更主要的是被“典型化”了, 这尤其应给予重视。“典型化”的理论近些年来人们似乎不大谈了, 鲁迅对他的小说就说过这个“没有专用过一个人, 往往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的典型化手法。所以, 阿Q作为“被看者”的典型, 所产生的“被看者效应”, 就不仅仅体现在他之为末庄的一个“弱者”。弱而又“强”, “强”而又弱的戏剧性表现, 引起的周围“看”他的“闲人”们特别是赵太爷、赵秀才、假洋鬼子以及赵司晨、赵白眼之流的变化, 视他为“草芥”、“虫豸”, 又曾称他为“老Q”, 最后拿他的命去“报官”请赏, 正显现出“人性的残忍”;更重要的是, 阿Q作为“被看者”, 对“看”作品的读者产生的“反讽的距离”———鲁迅曾就《阿Q正传》被改编为剧本要搬上舞台, 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提出:“我的方法是在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 一下子就推诿掉, 变成旁观者, 而疑心到像是写自己, 又像是写一切人, 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这里反映出的人物与读者之间“看”与“被看”关系, 也并非是绝缘的, 而是互相转化的。
二、显现“国人的魂灵”
鲁迅把阿Q写成“被看者”的典型, 主要意图是“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 实现他悟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那种“显示出灵魂的深”。对此, 研究者开掘颇深, 诸如提出阿Q体现了“人类精神的弱点”, 而将这一典型释为“思想性典型”、“精神寄植者”、“精神胜利法的‘共名’”以及人类“精神典型”等;但这些解释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 即鲁迅一再提到的他笔下这个人物是“阿Q”, 他并非将这个人物悬置以获取广泛的时代内涵或某种人类性, 而是在这个“看者”的“被看者”化与“被看者”的“看者”化的过程中, 始终保持着与自己的精神联系。
比如, 《阿Q正传》的“叙述策略”, 开篇“序”有意以“调侃”的语调和方式拉大人物与作者 (还有读者) 之间的距离, 让人物表演“客观化”, 其后人物的表演, 在读者几乎难以察觉即不知不觉中, 被作者有意或者并非有意地在人物身上渗入的主观感情所带动———如小说第二章“优胜记略”, 阿Q因他的“癞疮疤”, 受“闲人们”的一再欺辱, “汗流满面”地赌钱也输, 巧而赢钱又被哄抢, “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用打自己嘴巴自认为是打别人的方式得到精神满足后, 鲁迅用了四个字:“他睡着了”———显然, 较之在太阳底下那种无休止地“精神耗竭”, 阿Q的“睡着”就显得极其“珍贵”, 不是这样吗?这, 也惟有鲁迅体味得出, 读到这, 不能不使人感到, 阿Q对“‘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阿Q (我) 也是人, 如果他 (我) 不这样做, 又能怎样呢?
又如第九章“大团圆”, 题目就颇耐人寻味, 阿Q自己也莫名其妙地被押赴“法场”, 临刑前“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 这使他从精神幻觉真正回到自我人生境遇:四年前遇到的“永是不近不远地跟定他, 要吃他的肉”的“饿狼”, 此刻那对“狼眼睛”“闪闪地像两颗鬼火”, 与现实中正指向他的枪口合一了, 这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 不仅“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 而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他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到恐怖, 要喊“救命”, “早就两眼发黑, 耳朵里嗡的一声, 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显然, 阿Q一生中最清醒的瞬间, 却醒而即殁, 这是无以名状的人生悲剧, ———鲁迅 (由此也带动了读者) 的心在颤抖。
完全可以说, 《阿Q正传》所显现的鲁迅对阿Q的同情, 较之他笔下的孔乙己、华老栓、闰土甚至包括单四嫂子, 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同情基于他的现实人生境遇体验与感受, 是与他所说的“目前的梦”内在相联系的, 即人应该有本于自己的“天性”的正常生活。
鲁迅对阿Q寄予深深的同情, 却又否认了“以……哀怜为目的”对作品的理解, 他同时又把阿Q“无情”地“放逐”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显示灵魂的深”, 即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用了精神的苦刑”把他笔下的人物送到“那犯罪, 痴呆, 酗酒, 发狂, 自杀的路上去”———于是, 我们在鲁迅笔下看到阿Q的酒后胡话连篇, 与赵太爷攀亲称大;因为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 推而广之, 连“光”、“亮”、“灯”、“烛”也讳;王胡的络腮胡子“太新奇”, 他看不上眼, 就以捉虱子牙咬比响斗气;怕“断子绝孙”就跪下来求吴妈和他“困觉”;更不要说他的参赌, 能骗, 硬抢, 行窃……———这一切为鲁迅笔下本分农民如闰土所不为的劣迹, 又都是阿Q性格顺乎其然地表现。
深一层看, 阿Q实际上处于未庄社会的最底层, 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小D以及那些没有名字的“闲人们”的“冲突”中, 他始终是真正的弱者和永远的失败者, 这形成了他掩饰自身孱弱地位与失败命运, 变失败为胜利的“精神胜利法”, 诸如, 以“儿子打老子”以至自以为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之类的自譬自解嘲, 而“心满意足的得胜”;其实, 阿Q周围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闲人们”在“玩笑”阿Q后的“心满意足的得胜”, “酒店里的人”对阿Q欺侮小尼姑的“九分得意的笑”, 还有那个与阿Q几乎是一母同胞的小D, 这些人的境遇与阿Q并没有根本区别, 自然有类似的表现;就是也采用“盘辫”法的赵秀才和戴“银桃子”的假洋鬼子, 不也和阿Q一样, 不过抢先一步到静修庵把老尼姑“当作满政府”痛打加之砸与偷以示“革命”吗?怯而称“老Q”的赵太爷不也是因为儿子有了一块“银桃子”而“骤然大阔”、“目空一切”了吗?而实际上, “晚饭早”而“定例不准掌灯”可见拮据的赵府。鲁迅以“只有钱赵两姓是大屋”以见“未庄”, 显现阿Q性格与所在环境的内在一致性, 这与《药》设置“华”“夏”两家一样, 使其精神胜利法富有典型性, 以见“国民的魂灵”。
但是, 鲁迅同样反对“以滑稽……为目的”对作品的理解, 直至30 年代仍然不同意将《阿Q正传》“改编剧本及电影”, 说阿Q“一上演台, 将只剩了滑稽”, “其中情景, 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因为在现实中国任何“沉重”的东西都可能被戏谑化, 这“沉重”含有他的生命, 反映了他与这个“老中国”及其“儿女们”割不断的精神联系;因此, 他又不可能将阿Q真正地“放逐”, 他一再述说着自己从“阿Q的运命”中强烈感受到的, 是“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 ……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的肉体上的痛苦了, ……并且使人们不再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 是中国的“百姓”“默默的生长, 萎黄, 枯死了, 像压在大石头底下的草一样, 已经有四千年!”
三、“梦”与“境遇”
鲁迅说:“阿Q的影像, 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 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他早期论文一再言及的, 中国近代以来不敢正视被奴役的生存境遇而沉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 即所谓“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 (作者在《阿Q正传》中插入议论直接点出) , 在《阿Q正传》动笔之时的中国, 突然有了异乎寻常的表现, 这促使他决意“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 以揭示“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 用瞒和骗, 造出奇妙的逃路来, 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 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 懒惰, 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 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 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鲁迅执着于“目前的梦”, 执意要破除的又绝非仅仅是“瞒和骗”的“旧梦”, 在他看来, 更需要打破的是与“旧梦”相联系的“新梦”, 或曰“将来的梦”。
阿Q向来沉醉于毫无根据的“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和“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的精神幻象, 即“梦”中, 正是那场“革命”, 使他有了真切的“新梦”:“两碗空肚酒, 愈加醉得快”, 在“飘飘然”中的“造反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 我喜欢谁就是谁”的喊叫, 而后具体化为土谷祠中他的那个似新实旧的“梦”, 虽然未庄 (中国) “样样都照旧”, 但执迷于那场“梦”的他, 连到“钱府”投奔“革命党”被“假洋鬼子”打出也不自觉, 抱着“精神幻象”当了“赵家遭抢”的替罪羔羊, 一命呜呼。
鲁迅对阿Q施以“精神的苦刑”, 就是为了真实再现衰败民族“国民的魂灵”至今仍在精神幻象的自我陶醉中, 不敢正视自我及中国人的生存境遇而借助祖传的“精神胜利法”, “由旧梦而入于新梦”, 在他看来, 这正是中国自近代以来历次变革中未受触及反而加固的精神桎梏之一, 他针对“将黄金时代的出现豫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 借N先生之口说:“阿, 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 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 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所以, 高一涵在《闲话》中说“《阿Q正传》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 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 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 甚至有人自认“昨日《阿Q正传》上某一段仿佛就是骂他自己”, 因而猜疑“是某人作的”, 这应该是真实的, 正所谓《阿Q正传》的“被看者效应”, 亦即“读者效应”, 这种“对号入座”应主要发生在为“将来的梦”所裹挟的新文化倡导者身上;但又如高一涵在《闲话》中所说, 他们当得知作者“巴人”非“某人”, 且与自己“素不相识”而豁然解脱, 又禁不住让人打一个寒噤, 又证明这些“老中国”的“新”儿女们摆脱这一精神桎梏, 几乎是遥遥无期了。阿Q临刑前“游街”不就说“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么, 鲁迅对此说得更为明确:“据我的意思, 中国倘不革命, 阿Q便不做, 既然革命, 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运命, 也只能如此……民国元年已经过去, 无可追踪了, 但此后倘再有改革, 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 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 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 而是其后, 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
我以为, 正是这种“将来的梦”的“西学东渐”背景, 而使鲁迅深深感到“古老鬼魂”的繁衍不绝, 又根源于其的某种人类性特征。正是针对这种世界主义的文化现象, 钱理群《丰富的痛苦》一书, 对体现“人性的两极”的唐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 在“神秘的东方古国”呈现出的“中国现代唐吉诃德的乌托邦试验”, 及其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中几乎无法根绝地蔓延的追溯与批判, 那看似“轻松”的笔触是含有他严峻的思考的, 即:人为自己的生命本质所决定, 不能没有对超越现实的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但是, 这种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是从人的“此岸世界”体验和感受出发的, 应构成对“此岸世界”现实人生困境的批判性审视, 成为处于“此岸”现实中的人不满现状、进而变革现实的精神动力, ———进一步说, 人对“彼岸世界”的“梦”的向往与追求, 是从“此岸世界”人的“境遇”出发的, 只有直面现实人生困境才可能产生超越现实的要求, 这是一种直面现实与超越现实相联系的精神特征。
3.《阿Q正传》的反讽艺术 篇三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反讽
“反讽”一词来源于希腊,原指希腊喜剧中一种被称为“一个佯装无知者”的角色,后来“反讽”被解释为“讽刺”、“嘲弄”,使用在修辞学中,19世纪上半叶被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家扩展为文学创作原则。布鲁克斯把“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文本的词语和陈述会因为语境而发生扭曲、变形,让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不一致,出现“新义”,而且这“新义”应该具有讽刺效果。
鲁迅是中国作家中比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的人之一,他笔下亦庄亦谐的语言,喜剧式的悲剧人物,戏谑般揭示的严肃主题,很好地反映了反讽的艺术效果。《阿Q正传》是其比较优秀的作品,小说的标题、立意和语言都体现了反讽的成功运用。
一、小说标题构成的反讽。作者用了一章来解释标题,首先指出“阿Q”这一人物名字的来历。在这个解释过程中,我们发现“阿Q”的原名,无论是“阿贵”还是“阿桂”都具有殷实的气象,而且虽然阿Q姓不姓“赵”似是而非,但毕竟阿Q的姓也是与当地一个旺族、大姓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阿Q”这个名字还是比较富贵的。但生活中的阿Q既不富也不贵,像虫豸一样生活在贫贱之中。就在对阿Q姓氏的考证中,作者还插入了一段生活情景,那就是赵太爷的一句“你哪里配姓赵”如何剥夺了阿Q姓赵的权利。正如另一部作品《祝福》中的“祥林嫂”,她的悲惨遭遇是对“祝福”和“祥林嫂”的“祥”字的彻底否定。标题中“正传”一词更是有着反讽意味。“正传”是指章回小说、评书的正文,或指要叙述的正题,作者在文中也说道:“……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正传”一词既像是杜撰又与阿Q一生卑微处境形成矛盾。不只《阿Q正传》和《祝福》,还有《药》和《明天》,小说的标题都有反讽意味,“药”是救治民众的愚昧麻木的革命党人夏瑜的血,却被愚昧麻木的民众吃了下去;“明天”是充满希望给人新生的意象,而《明天》中单四嫂的“希望”儿子宝儿还是死了。
二、小说中对阿Q生活喜剧的表达和其人生的悲剧本质形成反讽。小说中的阿Q总会给人带来“欢笑”,因为他的行为举止常常超出人们的正常思维,出其不意地用他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因为癞头疮,他和未庄人发生冲突,被别人抓住暴打一顿、还被要求承认是人打畜生时,他会和人商量:“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他输了钱,切实地感到了苦痛,却“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打完后心平气和起来。突然萌发的“爱情”让他毫无征兆地跪在吴妈面前,赤裸裸地表达“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因这件事被打后,“似乎一件事已经收束,倒反觉得一无挂碍似的”。阿Q被抓进了栅栏门,在画押时,他伏下身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阿Q惟一一次立志的事情却并未完成得完美,使他佷“羞愧”。直至阿Q要被砍头示众了,他很想唱“手持钢鞭将你打”,但两手都被捆着,于是无师自通地喊了半句从来不说的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带着一些遗憾。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没让阿Q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悲伤和痛苦,他自娱自乐地活着,并用他喜剧性的表现愉悦着未庄人和读者。我们惯用的以伤痛来表达悲剧的手法在这里被打破了,在《阿Q正传》里,一切的“笑 ”比“哭”更透彻地揭示着悲剧的主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指能满足个体生存所必须的一切需要,如食物、衣服、性欲等等。尊重需要是指能满足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及自己对自己认可的一切需要,如名誉、地位、尊严、自信、自尊、自豪等等。《阿Q正传》中在作者戏谑般的描摹之下,阿Q的人生被剥夺得一无所有。
阿Q是没有人格的,他的人格先是被别人否定,后来是被他自己否定。“阿”是他名姓中唯一可确定的东西,沦落到大街上一只猫狗一样的地位;他的身体可以被恣意殴打,常是被“抓住辫子”“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的”。而阿Q呢,先骂自己是虫豸,接着是“擎起右手打自己两个嘴巴”,用践踏自己的人格换来心理的满足,化解所受的屈辱,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人格遭受否定、被剥夺后扭曲变态的发泄。阿Q有过生理的需要,但他向吴妈表白后,吴妈哭着要上吊,赵大爷用一支大竹杠将阿Q打出赵府,并借此与阿Q签定了五个条件,地保也讹去了四百文,未庄的女人们见着他“便个个躲进门里去”,也没有人再雇他干活。阿Q因为要追求情爱失去了一切。不仅如此,阿Q对自己想女人的这种思想也是感到羞愧的,在他心里“‘男女之大防历来是非常严的”。情爱不在压抑中爆发就在压抑中死亡,当然这种死亡的形式还可以是情欲的变态。前者如《红字》中的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在清教徒的生活中他遇到了梅丝特,被她吸引屈从了人对情爱的需求。而在最后,他在人性的爆发中撕开衣服,露出刻在胸前的红A字,和梅丝特一起承受苦难;后者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他一方面憎恨宗教的非人性,一方面又在心里激起了对自己人性要求的憎恨。他极力把这双重的憎恨搅合在一起,使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解脱的疯狂的人。于是在爱而不得中,他设置了一系列阴谋,劫持爱斯美拉达,诬陷她,直到把她送上绞刑架……”阿Q处境和克洛德一样,色情的眼光、猥亵的行为,便是阿Q情爱被压抑后扭曲、变态的发泄。作品中阿Q与女人的接近有两次:一是调戏小尼姑;二是五六年前,曾在戏台下的人群中拧过一个女人的大腿。如果说马斯洛的五个层次体现人的需要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那么由人格到生理需要的被剥夺便将一个人的人生悲剧深化了。
三、小说语言上反语的大量使用。鲁迅笔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由于大量使用反语调侃,有人认为他的语言过于油滑。对于这一点,鲁迅也明确地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被认为油滑的作家不止鲁迅,老舍也有嫌疑,然而他们还是不同的,老舍是慈善的温和的劝慰,鲁迅却是犀利的严酷的揭露。鲁迅似乎也无意改正自己这种风格,他在《故事新编》的序言中说:“过了十三年,依然并无长进。”反语是鲁迅让丑相无处遁逃的武器。《阿Q正传》中反语的使用加强了喜剧效果,也让我们在微笑中更见作者的泪和怒。革命发生后,“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回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了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上一个翰林”,这里的“银桃子”是革命党徽章,“柿油党”就是自由党,虽然作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柿油党……原是‘自由党,乡下人不能懂,便讹成他们能懂的‘柿油党。”用未庄人的未见过世面来阻止读者的疑惑,我们仍然强烈地感受到作者隐去的意图,这里显然用了一个克制陈述,革命应该是轰轰烈烈、众人皆知而且严肃的,却以“银桃子”“柿油党”这样滑稽的语言戏谑地写出,其目的在于“故意把话轻说,但使听者知其重”。鲁迅对革命一直有着冷静的思考,他内心热与冷矛盾冲突着,他满腔热情,希望革命改变现状、改变民众的精神,而又冷眼看穿其中的种种弊端,这句话既反映了未庄人愚昧保守,更批评了革命的不彻底和脱离群众。
文学的魅力来自文本巨大的张力,在有限的文字里给读者尽可能多的意义;文学的魅力还来自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突破正常表意的方式,给读者带来新奇感从而关注它更深层的含义,而“反讽”使得《阿Q正传》具备了这些魅力。
4.高三语文《阿Q正传》的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主题思想。
2、欣赏人物形象,初步了解阿Q的性格特点,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
喜剧外衣下的悲剧人物及社会内涵。
[教学难点]
喜剧外衣下的悲剧人物及社会内涵。
[教学设想]
1、加强预习指导,要求通读课文,记下第七章中的可笑之处,并试做练习一第一小题的前半部分。
2、将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走近阿Q”、“寻找幽默”、“体会严肃”三个步骤,试图以“幽默”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社会内涵。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整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三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文学作品寓教于乐。鲁迅的小说也往往以喜剧外衣包涵悲剧的内核。 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注意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走近阿Q ①简介《阿Q正传》的基本情况。
②问题引导:
本章中,阿Q主要做了什么?在他出场之前,还写到了什么?
③播放电影片断,引导回忆作品描绘的画面。 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情节:
未庄风传革命;
阿Q宣布革命;
阿Q幻想革命;
地主投机革命。 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把握课文的情节,整体感知阿Q这一人物。
寻找幽默 问题引导:
①围绕着“革命”这件事,作者写了一些很幽默的情节。你觉得本章中哪些地方可笑、幽默?
②这些幽默的地方,有的是“他人”的幽默,有的是我们的主人公阿Q的幽默。“他人”又分为民众和地主阶级,阿Q的幽默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你所找的幽默属于哪一类?
指出自己找出的幽默之处,并说说它属于哪一类。
(“民众的幽默”如:认为辛亥革命是替崇祯皇帝报仇,并把“崇祯”误说成“崇正”;“地主阶级的幽默”如:假洋鬼子和赵秀才相约去尼姑庵革命,顺手拿走了宣德炉……)
把“幽默”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同时,寻找“幽默”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过程。也为下一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深刻内涵打下基础。体会严肃 简要分析“他人的幽默”的“幽默点”,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幽默背后的深刻意义。 体会这些“幽默”背后的严肃:①民众的“幽默”说明了他们的愚昧落后、不理解革命;②地主阶级的“幽默”则说明了他们的狡诈、投机革命。
简略处理这一部分内容,以突出下一步对作品的主人公阿Q的分析。
具体分析“阿Q的幽默”背后的严肃:
⒈把握阿Q性格特点
①在宣布革命的时候,阿Q有两句话:“……便是我,也要投靠革命党了。”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两句话表现了阿Q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②阿Q对革命有哪些幻想?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革命目的是什么?进而可以看出他又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⒉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阿Q虽然可笑,但历代农民革命者不都和阿Q想的一样吗?从中我们不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吗?阿Q是可笑的,可是,他又是典型的;作品是幽默的,可是,又隐藏着深层的悲哀。 学生思考回答:
①宣布革命时的这两句话,表现了阿Q性格中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一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精神胜利法”)。另外,“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也就是阿Q对自己革命目的的表述。
②我们可将阿Q的革命目的概括为:报私仇、抢东西、挑女人。这些愿望中虽有一些合理的成分,但更多地表现了他的愚昧落后与不觉悟。 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阿Q的形象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体会作者在这两个最滑稽的场面中所蕴藏的深刻的社会内涵。
课堂小结 嘲讽的笔调,良苦的用心。 突出教学的主线,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
巩固拓展 ①课内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文学作品形象地反映生活有了什么新认识?
②联系课外阅读的类似的作品,写一篇赏析文章。
①完成课内练习;
②课外完成作文。 由一篇文章的学习增进学生对文学创作一般规律的认识;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板书设计
喜剧的外衣, 嘲讽的笔调,
5.阿q正传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曹雪芹以及《红楼梦》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的特色;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掌握小说的思想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质疑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情节、人物分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鉴赏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的特色;鉴赏与分析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
2、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曹雪芹以及《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以及大概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的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情节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的特色。
2、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信我们大多数同学都读过《红楼梦》,很多同学也看过电视剧《红楼梦》,对里面的人物应该还是很熟悉的。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红楼梦》的情节、人物。“宝玉是一个似痴如狂的人,并集众宠于一身,他怎么会挨打呢?这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我们来看看故事究竟如何展开的?”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
1、关于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从曾祖父曹玺起,经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祖父曹寅一代是曹家鼎盛时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他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作品简介:
(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写于曹雪芹的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小说第一回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还不到五十岁,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死后连他的手稿也无人整理,几个好友草草地殡埋了这位伟大的作家。
曹雪芹的未完稿题名《石头记》。基本定稿只有八十回。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排印出版,已是一百二十回。书名也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的,高鹗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乾隆时进士。他根据原书线索,把宝、黛爱情写成悲剧结局,使小说成了一部结构完整、故事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从此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某些虚无主义思想。作品在写作艺术上,语言洗练、自然、优美生动,描写人物血肉饱满,个个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写作规模宏大,结构谨严。该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三)概要了解《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
第一回:以女祸补天 和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作楔子,写出了贾宝玉林黛玉的降生和生前姻缘。
第二回: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了贾府的人物关系,给读者开了一个了解全书的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通过林进贾府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贾府的环境和贾府的人物,从而提示了贾府豪华显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为人物塑造提供了场景。
第四回:通过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介绍了四大家族的关系,为小说展开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隐喻含蓄地交代了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
《红楼梦》 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各有侧重,又互有联系。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吴功正先生讲到《红楼梦》情节设计的特色时,曾将起伏跌宕的情节论为三态:
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 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
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
2、“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看看本文是怎样具体体现的?(明确:全文分两部分,一是宝玉挨打的起因;二是因宝玉挨打,贾政与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曹雪芹的生平以及《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也梳理了这篇课文的情节,下节课我们继续分析一下课文的人物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体现的性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掌握小说的思想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人物分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鉴赏兴趣与能力,锻炼学生散发型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掌握小说的思想主题。
2、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红楼梦》里的人物众多,事件纷杂,曹雪芹用了一种“经济”的写法,借一个事件,把众多的人卷进来,在同一场景中“逼现”每个人的性格,通过不同人物的行为言语及相互烘托与对比,使人物立体而丰满,今天我们就对“宝玉挨打”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及一些关系作一一探讨。
(二)小组合作探究:
1.贾政为何忍心毒打宝玉?(起因)
明确:宝玉因悲金钏之死,陪客威威蕤蕤(起因);忠顺府告宝玉引逗琪官之状(诱因);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直接原因)。[Ppt 介绍金钏儿、琪官这两个人物。] 2.贾政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暴怒的,在文中找出贾政的神色变化?宝玉面对挨打表现如何?分析两形象特征与矛盾(经过)
明确:(1)神色变化——初见时“原本无气”,证明此时还未起波澜,但看到贾宝玉垂头丧气,“应对不似往日”,语无伦次,“倒生了三分气”,微薄渐起;忠顺府索人,使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波浪已涌动;贾环告状,中伤之言犹如火上浇油,“大逆不道”使贾政神色“面如金纸”“眼都红紫了”浪涛已拍天,矛盾激化到极点,打已经成为必然。(2)宝玉在挨打中的表现:(1)始终没有求饶,也没有“悔改”的表现。(2)在贾政的喝禁之下,既不敢轻动一步,连乘机到后面去利用贾母做抵抗也不敢。从宝玉挨打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宝玉是: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逆子”,向往自由的生活。他毕竟是在“温柔富贵乡”长大的终于免不了出身阶级和时代历史的限制。[展示ppt贾宝玉在16回的话语]可看出他不愿遵守封建礼规、不愿读八股文章、不愿走科举做官的道路、具有叛逆性格。
(3)文中最能体现贾政要打宝玉的真正动机的一句话:“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展示ppt贾政在9、23、81回的话语]贾政:封建势力的卫士
(4)矛盾:这个事件表面上是写父亲教训儿子这样一件普通小事,实际上体现了父子倆尖锐的思想冲突。贾宝玉不愿走仕途经济的老路,并且有些行为有违封建礼法,这与思想正统保守的贾政不能容忍的,也反映正统思想对叛逆意识的极端仇恨。
除父子间矛盾,还有贾环所代表的嫡庶之争。
3.这样激烈的矛盾冲突,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分析王夫人以及贾母的形象特征(结果)
(1)解决:王夫人的到来缓和了这一场冲突,但紧张的气氛依然还很强烈;贾母的出现使这一场冲突暂时归于平息。
(2)王夫人:其语言描写以及“哭”等动作描写深刻揭示出这位封建时代嫡室夫人的典型心态,充分展现出嫡庶矛盾,并体现了封建礼教对夫妻、母子之亲情的异化。她既有真纯的母爱疼子天性,又有悲悼自己的不幸、对宝玉的恨铁不成钢的凄楚和悲哀,但更多的是她竭力维护自己嫡室夫人的情感意念。贾母:从文中语言、动作描写中可看出其是封建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也不是真的怜爱宝玉,而是要宝玉将来能光宗耀祖,为官作宰。她也是从封建伦理出发,来对待宝玉挨打的,并非真心要让宝玉张扬个性,追求率真的生活。
(三)拓展延伸:《学习与评价》鉴赏·探究第9小题:
贾政、王夫人与贾母在对待宝玉的教育态度上有何异同?结合现实生活,你觉得父母教育子女要注意些什么?
(1)贾政、王夫人与贾母在对待宝玉的教育态度相同:由于三人皆属贵族社会的上层人物,他们都严格遵从封建的礼制,同时用这种“传统”观念行之于人,因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宝玉能成为家族合格的继承人。
不同:三人的教育方法不同,但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他们离宝玉的内心生活太远了。总之,贾政爱得无情,王夫人爱得无理,贾母爱得发昏(是其反抗封建管制的有力支撑,是宝玉发展其反封建主义的叛逆性格的保护伞)。
(2)对父母教育子女言之有理。
(四)作业布置:
完成《学习与评价》的相关练习。
《阿Q正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与作品创作背景;分析阿Q这人物形象,理解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以及作者创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质疑探究,理解“阿Q精神”以及鲁迅的创作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学会如何看待“精神胜利法”。
二、【教学重难点】
分析阿Q这人物形象,理解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以及作者创作意图。
三、【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过的鲁迅创作的小说,如《孔乙己》、《祝福》等文章的人物特征,温故其小说创作反映的主题。
(二)作者与《呐喊》的简介
1、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坟》《二心集》等。
2、《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农村和小城镇中的人物形象。如:《药》、《孔乙己》、《阿Q正传》等。取名《呐喊》是要以呐喊声“ 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破毁“ 铁屋子 ”并“ 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3、《阿Q正传》的创作背景:《阿Q正传》写于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后不久。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辛亥革命,已经过去整整10年,在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中,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在深入开展。“文学研究会”应运而生,挑起了“为人生的艺术”的大旗,这时的鲁迅,经过上下求索,已经摆脱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自己带来的苦闷和彷徨,决心甘听将令,为革命呐喊助威了
《阿Q正传》就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中产生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我“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未能忘怀于当日寂寞的悲哀,这恐怕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直接原因。
(三)分析主人公阿Q人物形象特征
1、社会地位如何?
明确:无姓无名、无籍贯、无固定职业、无家。是一个地位卑微的被践踏者。
2、找出文中写阿Q动手打人或被人打的段落,这几次被打大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可看出它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大致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言语进攻他人或言语反击他人——饱受皮肉之苦——”胜利者”走后,他独自用“精神胜利法”疗治创伤,很快从不平衡达到了新的平衡。
阿Q受着深重的压迫,却没有觉悟。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每当他受欺凌的时候,不是正视现实,而是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陶醉。他是一个忘性很重的人,对所受的痛苦易于忘却。同时,他也看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当受到地主豪绅们欺侮,往往到阶级兄弟身上去出气。
3、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他“精神胜利法”的细节: 如:(1)我的儿子会阔得多了!(2)你还不配(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世界真不像样(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5)赌博赢钱被抢,就自打嘴巴假想打的是另一个而转败为胜(6)反而觉得轻松些„„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等等。
4、这种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与实质?
历程:受践踏——自尊——反抗——怒目主义——腹诽战——在假想中克敌制胜以转移痛——欺凌弱小以转移痛苦
其实质就是屈服和逃避、麻木和健忘,就是愚昧和怯弱。无聊,狭隘,善于忘却,受人欺凌却又欺凌弱小。可憎可恨。“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灯下漫笔》)
5、小结:阿Q:是一个流浪的雇农,无财产,只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活。身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他对来自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四)小说语言特色
(1)生动形象幽默准确的语言(2)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3)生动简洁的白描手法(4)灵活尖锐的杂文笔墨
(五)小说的主题
通过对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精神胜利法的刻画,揭示了一种严重的国民劣根性,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弱点,呼唤人们要从阿Q这面镜子上获得自省的途径。
(六)拓展延伸
谈谈你对“精神胜利法”的看法
(七)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的相关练习
《失街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贯中以及《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理清故事情节,掌握写作线索;掌握人物刻画采用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手法,从而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探究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情节、人物分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是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鉴赏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二是借鉴历史经验,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故事情节,掌握写作线索;掌握人物刻画采用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手法,从而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问题。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贯中以及《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理清故事情节,掌握写作线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情节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故事情节,掌握写作线索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音乐:《三国演义》的卷首词《临江仙》。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让学生的思绪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
1、关于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字贯中,山西太原人。他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他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片断材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终”。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逐平妖传》等。他写过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2、关于作品:《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基础上,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写成。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前人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来说明它的语言特点。
(三)解题
1、街亭的重要意义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郿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郿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郿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
2、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与课文相关内容简介: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大败。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联系在一起的。失是空的发端,空是失的延续,斩是失的结局,合为一体,首尾相衔。所以,中国传统艺术中就有“失空斩”的京戏。
(四)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
引子:细作急报
开端:孔明调兵、王平辅佐、高翔备救魏延据要、赵邓疑兵、自出斜谷 发展:马谡拒谏、司马探营 高潮:双方激战 结局:挥泪执法
写作线索:本文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因此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罗贯中的生平以及《三国演义》简介、街亭的重要性,也梳理了这篇课文的情节,下节课我们继续分析一下课文主要人物的性格和探讨谁对失街亭负主要的责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人物刻画采用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手法,从而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探究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人物分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是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鉴赏兴趣与能力,提高学生对经典名著的认识;二是借鉴历史经验,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人物刻画采用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手法,从而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历史问题。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鉴赏人物性格特征
1、文中如何刻画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1)直接描写:
①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知彼知己,料事准确。
②王平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恐二人有失”,又派高翔增援;又想“高翔非张郃手”,又派魏延前去接应。——知人善任,小心谨慎。
③查看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料事如神,慎重稳健。④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自知之明,勇于自责。
⑤自己喜欢马谡,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谡,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赏罚分明,有情有义。(2)间接描写: ①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②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3)完成课本中课后探究题P70第三大题
小结:诸葛亮是一个知人善任、小心谨慎、赏罚分明,有情有义的军队统帅。
2、文中如何刻画马谡这个人物形象?(1)直接描写——三笑:笑孔明“多心”;笑王平“真女子也”;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可看出他的狂妄自大性格;麻痹轻敌的心理(2)间接描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 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 司马氏父子的机警善反衬马谡的无能。
小结:马谡是一个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3、人物刻画的方法: ①以言传神 以行绘人
作者没有用静止的叙述来交代人物的性格,而是运用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略貌取神”的笔法。②多方映衬 对比鲜明
这里既有诸葛亮和马谡的深细与轻狂的对比,也有王平和马谡的谨慎与骄矜的对比。同时,作者又以司马懿的惊叹自愧弗如,映衬出诸葛亮超众的预谋;以魏延等人的驰援,使蜀方不致败得过惨,映衬出诸葛亮运思的绵密。
(三)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本文失街亭是发生在蜀魏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由于它的失利,导致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直接影响了蜀魏乃至整个三国的战略格局。小小街亭,何以有如此影响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地理形势图。(展示ppt)
2、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那么失街亭由谁负主要责任?(1)直接责任在马谡
①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不能守;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 ②笑孔明:丞相何故多心;笑王平:汝真女子之见;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③一引经: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二引经: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④蜀兵不敢下山,谡大怒,自杀二将,众军惊惧;蜀兵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蜀兵料守不住,驱残兵杀下山逃奔
狂妄自大,死守教条,脱离实际,麻痹轻敌,违令拒谏,言过其实,纸上谈兵。
(2)间接责任在诸葛亮
①明知干系重大,却委以参军;②对马谡的认识受感情因素蒙蔽;③多方补救,说明对马谡早就不放心; ④不听先帝遗训,自吃苦果
3、从《失街亭》这篇文章中,我们可资借鉴之处:
明确:①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③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④出了问题要分析原因,勇于自责。⑤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⑥认识事物、选用人才都应尽可能的全面而准确。
(四)拓展延伸
《三国演义》,许多情节、故事形象、生动,人物的性格鲜明,一些故事情节才深入人心,为人们津津乐道,使三国往事家喻户晓。京剧里就有《失空斩》(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孔明挥泪斩马谡)的经典曲目。那么我们试着用我们自己的形式来表演“孔明挥泪斩马谡”这一精彩情节。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完《三国演义》中精彩情节——失街亭。而《三国演义》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这本书。
(六)布置作业
6.《阿Q正传》赏析 篇六
《阿Q正传》收入《呐喊》。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无名无姓。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具有惊人的健忘症。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转嫁痛苦,耍无赖。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他认为,凡是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这体现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识。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自认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的圣贤。尽管到处流浪,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宗法家族思想的体现。
阿Q参加革命,其实对革命并不了解,一个把自由党变成了“柿油党”的流浪汉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本能来确定其含义的。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戏曲中的场面——“银盔银甲。三尖两刃刀”;所谓的革命,就是抢得财产,把秀才家的宁式床搬来;就是抢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儿等女人抢来,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仇杀,把秀才等杀掉,把王胡杀掉;就是欺压别人,让小D搬东西,搬不快就打。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将比失败让人更加可怕。
阿Q性格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它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屈辱历史相联系。是那种虽然破落,但还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鸵鸟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国小农经济社会的产物。中国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同时,阿Q的性格还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释家文化相连接。回避现实和不敢面对现实,是阿Q和传统的道家和释家文化的相通点。
《阿Q正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鲁迅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现代中国国民性的象征。小说特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阿Q时代属于过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所以现在阿Q是现代中国国民的灵魂。鲁迅对
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主义的思想。
《阿Q正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采用了典型化的手法。这里的典型化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是嘴再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这部作品中的阿Q 形象,作者说采用了这种“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手法,将众多不同的人物的突出的特点综合起来,然后进行化合创造,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象。二是采用了现实主义文学基本创作方法。作品所塑造的阿Q这个形象具有符号的意义,因为他不仅是阿Q这一个体,而同时也是“国民性”的浓缩体;他所生活的环境也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从中可以窥见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状况,人性状况。
(2)叙述体的结构。对诸如《水浒传》等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的继承,但又加入了现代的精神分析的对人的精神的深度透视。作品中的“序”“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生计问题”等是众多故事/事迹的并行排列、堆积,各个故事之间缺乏有效的时间联系,因此都是空间性的叙事。只有到了“革命”和“不准革命”尤其到了结尾“大团圆”,才进入一种时间的流程,形成时间性叙事。
(3)犀利的幽默和讽刺。在小说的批判与讽刺特色方面,小说不仅有头尾两部分议论,而且其他诸多地方都穿插有议论,这些议论具有批判与讽刺特色,是突出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部分。例如,小说开头关于
作品的名目和阿Q的性格、籍贯的探讨和借题发挥,一方面对儒家的“正名说”,旧社会的阔人和立言的人,以及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人进行了讽刺。另一方面,又写出了阿Q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地位,因而与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密切相关的。
(4)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人物对话的性格化上。有时尽管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却能准确的表现人物的身份和突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其次,小说使用了不少古语,如“谁料博雅如此公”等,不仅简洁明了,而且给文章增加了诙谐的意味和讽刺性。第三,语言包含幽默感,好用反语,喜欢夸张,如“老Q”等;第四,使用了大量口语,如“儿子打老子”;最后,小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表现力。
(5)游戏模仿的解构性。
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首先选择的颠覆对象是封建传统文学中的“史传”文体。中国传统文学中,“传”的种类很繁多,如本纪、列传、自传、外传、内传、大传和小传、家传,等等。这些所谓的“传”,不但等级森严,如皇帝用“本纪”体,大臣则用“列传”体,而且血缘意识浓厚,如家传、家谱专叙家族衍传家族行状,专为后代“寻宗问祖”服务;更有甚者,中国史家虽然都崇奉“秉笔直书”的修史之德,但这些“帝王将相的家谱”中却充斥着歌功颂德粉饰传主的虚浮之词。另外,封建社会中,书写语言为地主知识分子所垄断,一般市民百姓本无缘入“传”,如阿Q就不但被剥夺了姓赵的权利,而且连名字也不甚了了。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栖息的家园。不掌握语言文字,又没有在历史的语言中得到书写的百姓,当然也就在历史的时空中被湮灭了。所以鲁迅说,中国的历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家谱”。鲁迅先生将一个没有姓名而仅仅剩代码的农民流浪汉入“传”,显然是“有乖史法的”。尽管小说的“正传”是取自“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但这名目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相混,而真正具有了史传的含义。它的语义实际上暗示了传统文化的所有的“传”,皆是“歪传”。给阿Q这样的悲剧小人物作传,体现了鲁迅先生写作的人民性特征。鲁迅不但给小人物阿Q阿作传,而且他的创作姿态也很“不恭”。过去的中国史传,每叙述到传主,必正襟危坐,一副恭敬的姿态,语言的叙述语调也因而显得滞重呆板。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家传”更显示出祖宗崇拜和血缘家族制度的偏执个性。鲁迅先生借用史传的物质外壳,采用诙谐、戏谑的反讽语调来写阿Q,将传主臵于被解剖客体的位臵,从而调整了创作主体与形象主体的位臵,使二者不仅以平等对视,甚至从更高角度来进行俯视,这样就消解了史传的崇拜意识,因而也使作家的文笔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游动空间。正调和反调皆相宜,就打破了传统史传僵硬的文本外壳,史传也就成为一种活泼灵动的文体了。这样史传的使用范围也被拓宽了,它不仅适用于帝王将相,也适用于贩夫走卒。在鲁迅的仿制中,文体的血缘等级性也因而被解构了。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戏仿是全方位的。鲁迅在《阿Q正传》中还对传统的章回体的结构和大团圆的形式进行了模仿。章回体小说是中国晚近时期流传最广的一种文学叙述形式,它吸取了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的诗词化的特征,追求一种平衡的对仗。
7.阿q正传教案 篇七
关键词:堂吉诃德,阿Q正传,对读
十七世纪初的西班牙,静悄悄中诞生了《堂吉诃德》,一部带着笑与泪的伟大小说。穿越三百年的风雨,堂吉诃德骑士漫游世界各地,最终也跨过广袤的欧亚大陆,到达神秘的东方古国,一个正从沉睡中慢慢的苏醒的中国。最早萌生介绍《堂吉诃德》之心的两个年轻的中国人,彼时在日本留学,从丸善书店捧回德译本的《堂吉诃德》之后,便与之结下一生的不解之缘。他们两位正是日后成为文学大师的鲁迅和周作人。
中国最早对《堂吉诃德》作出科学评价的是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据周作人介绍,鲁迅曾为讲稿‘修正字句’”),书中介绍:“以此书为刺,揭示人以旧思想之难行于新时代也,惟其成果之大,乃出意外,凡一时之讽刺,至今或失色泽……书中所记,以平庸实在之背景,演勇壮虚幻之行事。不啻示空想与实际生活之抵触,亦即人间向上精进之心,与现实俗世之冲突也。”鲁迅也曾于1928年约请郁达夫将屠格涅夫的《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从德文转译过来,发表在他们合编的《奔流》创刊号上,并希望在自己主编的《朝花小集》丛书里出一个“可读的”《堂吉诃德》译本。由此可见,《堂吉诃德》较早的进入了鲁迅先生的视野,因而有理由相信其对鲁迅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1921年12月,鲁迅创作《阿Q正传》,文中的阿Q与堂吉诃德虽然诞生于截然不同的时代,体现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民族特性,尤其是社会地位、理想情趣、知识修养和认知能力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是进一步考察两个艺术形象,却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他们各具特性的血肉之躯中却包裹着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灵魂(即人类的共同经验和体验)”,异中有同,同中又存着微妙的差异,因此本文将就这两个文本进行比较研究。
一、“骑士道”与“精神胜利法”
首先,先从讨论最多的堂吉诃德对“骑士道”的执迷与阿Q独创性的“精神胜利法”谈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精神胜利法’既是阿Q性格和气质的核心,也是堂吉诃德性格和气质的核心。”两位作者在塑造人物时,都通过对其耽溺于幻想的可笑展开一系列的讽刺。堂吉诃德与阿Q都靠角色扮演的想象来抵御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或者达成某种目标,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当角色扮演的形式不足以抵御现实的强烈介入时,采取的底线手法是遗忘。他们两人共享着单点透视的思维逻辑,以自己为中心,将心中所想的投射到现实上。
但同时两人的幻想又有所不同:堂吉诃德受“骑士道”思想浸润极深,他默认骑士时代和骑士小说中的情节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骑士道”于他更接近于宗教意义上的信仰(“骑士道就算得一门宗教”),就像是生活在神话时代的人并不质疑神话的真伪性,看到某种自然现象会自动带入神谕之中。同样,沉浸在“骑士道”中的堂吉诃德的视角是带上滤镜的,他的幻想是自动形成,看不到也不愿意看到现实,常常在事件发生以前进入状态,如风车事件中“远远望见”风车时堂吉诃德就笃信那是“大的出奇的巨人”,消灭他们是“正义的战争”,把桑丘的提醒当做短视的愚蠢,“跑近了也买看清是什么东西”,大战一场,惨败而归,仍安慰自己这是魔法师的报仇。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不是在生活中贯彻到底的,而是在经历现实失败之时或之后强行想出来的安慰,“没有法,只得想出报复的话来”,以此面对侮辱时仍能“得胜”。更直观的例子是人揪住他,要他“自己说:人打畜生!”时,他反而更进一步自辱“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吗?”阿Q遇到强者定先屈服以苟且的保全性命、减少痛苦。由此可知,他的精神胜利法只适用于事后或者不与他人发生作用的自我安慰中,最大的外化也仅限于“说出口来”而已。所以即便同是幻想来掩盖现实,堂吉诃德将骑士道展现在从内而外的方方面面,而阿Q总是多一份小人物的卑琐感。
二、对现世秩序的不满与恢复原有秩序的渴望
堂吉诃德认为现在是“可恶的年代,没有一个女人是安全的了”,所以“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同样,阿Q也反复提及“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信奉“男女之大防”之类似懂非懂的“圣经贤话”。两人都想恢复一种看似上下各得其所的秩序,都选择性忽视旧秩序的不合时宜、其中隐藏的矛盾和变革的必然性。两位作者的这种安排与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塞万提斯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兴起,向封建文化体系发起攻击,骑士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而鲁迅创作阿Q于1921年,文中描写的是辛亥革命时中国农村的各阶层人物的从心态到行为的变化。同样是历史转型期,塑造典型人物背后代表的是一批人的心态。
但是仔细分析两者从动机到表现都有所不同。首先,从个人角度看,阿Q嚷嚷着过去的好,实际上是为了将自己地位的卑下归结于时代世风的沦丧,将个人的失败借口于时代的失败,在小与大的对比中获得安慰,于是就为自己的轻贱找到寄托和心安理得的理由,从而得到一种自以为的“道德上的优越感”。相反,堂吉诃德在原有的秩序中已经有不错的地位,是“有体面的绅士”。他的出发点在于更高的需要层次,是所谓恢复社会正义的理想,和个人建功立业的追求,“好名之心是个很大的动力”“世人干非凡的事业,就是要赢得不朽之名”,并且这种名不仅仅是尘世的,更有追求基督教中永恒的光荣,因而对理想具有绝对的忠诚和坚定信念。
其次,从时代角度看,当阿Q面对他一直挂在嘴边的秩序进一步崩塌的时候,他反而转投向更有力量的秩序。本来在他心里“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但他看到村庄中的有势阶层仓皇害怕,便意识到“革命”是秩序的重新洗牌,而他有机会可以依靠一个更新锐的团体获得地位和权力,进而获得尊重。所以阿Q对所处秩序的不满,实质是对自己地位的不满,这随着提升自尊可能性的出现,极容易发生改变。而堂吉诃德所维护的秩序是已经成为历史,或者说只存在于小说中的秩序。因为他对于“骑士道”的信仰,所以重建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里,明确地将“革新的破坏者”与“寇贼式的破坏者”、“奴才式的破坏者”区分开来。阿Q式的人物“仅因目前极小的自利”而对破坏拍手叫好,“结果只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堂吉诃德则更接近“革新的破坏者”,他的理想是建设性的,是道德的,只是他的理想一开始就是不合时宜的,建立在松动的土地上。他的悲剧性在于“黄金时代”本身就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且对信仰的盲目崇拜反而进一步弱化了他的行动力。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内心有理想的光”的人,在这一点上明显区分于阿Q至始至终都个人中心的鄙琐。
三、表演欲与旁观者
堂吉诃德和阿Q的一大相似之处在于两个人都有浓浓的表演欲,作者也都顺着其兴趣创造除了一批的围观者。《阿Q正传》中阿Q在酒店前调戏小尼姑,及酒后微醺高叫着“造反了!造反了!”扮演着革命党,口中却唱着《龙虎斗》,周围人“惊惧的眼光”“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同样,堂吉诃德的性格中也带着表演的冲动,尤其在下册中,他对于经历被写成书虽然指指点点,但还是掩盖不住的得意,“我从小就喜欢看戏,年轻的生活对演戏这一行兴味很浓。”。当被问及杜尔西内娅的相关情况时,他说“我一辈子没见过这位绝世美人”,由此可见,张口闭口的“杜尔西内娅”和小心翼翼选择相思的姿势,除了对骑士道的模仿,更多的是表演心理作祟。
表演自然缺不了旁观者,表演欲可以理解为潜意识中渴望被关注的需要,而凑热闹、看新鲜则是围观者基本的心理动机。《阿Q正传》中无聊的“人”作弄阿Q为乐,且看到阿Q调戏小尼姑时,也“九分得意的笑”,旁观者成为阿Q自我定位的重要标尺,也是阿Q表演的背后所要真正讽刺的伪善者们。《堂吉诃德》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三种:与堂吉诃德发生争斗的冲突者,看戏态度的旁观者,和穿插小故事的叙述者,其中旁观者占的比重最大。在下册中,塞万提斯索性直接设置了伯爵夫妇更集中的表现戏弄态度,“堂吉诃德的一切作为,包括他的严肃追求与牺牲,在这些看客眼里都成了可博一笑的表演。”对于骑士文化的嘲弄和解构,通过看客们达成目的,而正在阅读小说的读者我们也不自觉得代入成为看客的一员。进而即便“在堂吉诃德的性格中有着崇高的自我牺牲的因素”,但人们“只不过是从滑稽的方面来理解罢了”。
有趣的是,《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都有“出走-回乡”的结构,虽然阿Q的舞台着重于未庄,而堂吉诃德集中于路上;阿Q的出走是被生活和环境逼迫的,而堂吉诃德是渴望冒险、自主选择的。但是“出走-回乡”都在客观上提供了新鲜表演的契机。堂吉诃德在陌生环境的路途上可以自如的按照骑士道的一套行事,而两册结尾都通过朋友的“阻挠”使闹剧得以收场。阿Q的出走则全通过村民的议论和态度的变化一步步展开,“上城”使阿Q具有一种高人一等的神秘感,也激发了他装模作样的表演。“出走-回乡”结构构成的是一种变化,环境变化,时间变化,人在过程中也发生变化,变化后的人与不变的家乡产生的矛盾,推动小说向深处挖掘下去。
8.“先学后导”教学《阿Q正传》 篇八
【关键词】《阿Q正传》 先学后导 优效课堂
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为我校量身打造了“643学导型课堂学习模式”,读解、领悟、践行此模式,便有了笔者与曾两次主持展开的截然不同的《阿Q正传》(鲁迅的中篇小说)教学课例。
学生个体自主及小组团队合作学习时间安排:两个晨读,三个课外30分钟,三堂正课。
学生自主及合作阅读工具开发:网络、《绿色通道》(教辅)系统知识信息。学生自主及合作期间完成备课组教师精心设计的三个评价单——《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三单各为16开纸一张,内容少而精)。
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如遇疑难,则填写《个人问题生成单》提交团队内“语文学科长(每个团队均设)”,由语文学科长综合问题后主持团队成员合作讨论解决;团队如再遇疑难,则填写《团队问题生成单》提交“语文长(班内一名)”,由语文长综合整理各团队的问题,填写《班级问题生成单》提交任课教师。笔者收到的《班级问题生成单》内容如下:
1.怎样理解小说第九章末倒数第五段里的“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们的灵魂”?
2.鲁迅对文中哪些人“哀其不幸”?对哪些人“怒其不争”?
3.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当今社会是否仍有现实意义?如果有,其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笔者斟酌《班级问题生成单》上的三个问题,在学生“学”的课堂里,针对前两个问题,适时稍加点拨,仍然由他们自己解决了;第三个问题,显然一言难尽,笔者决定纳入《阿Q正传》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时——“导”的课堂。
在“导”的课堂里,笔者遵循“生进师退”的原则,做了这样的预设:语文长主讲,一生缮写,教师主导,众生参与。课前开了三人学术会议,研究主讲问题脉络及板书大体框架,让台上的两名学生领悟笔者的“导”路。下面是课堂实录(节选):
师:(台上,充满激情地)老师已经好几天没有上台讲课了,心里不免生成愧意,愧对“月薪”,愧对“皇粮”呀!(众生笑)然而——这不正是我要的新课堂吗?转念这么一想啊,也便“心满意足”了。(众生又笑)请问:老师的脑子里有“阿Q精神”吗?
生:(齐声)有!
师:怎么说有?
生:(两个学生陈述了理由。内容略)
师:好。下面我们请张玮、黄晓娟上台主持展讲、板书。(全体掌声)
张:同学们好!我们先一起回顾、陈述一下阿Q的双重人格及其产生的根源。
黄:(随着同学们陈述的进程板书)
张:好了。黑板上的板书清晰地再现了同学们的思想。请问:鲁迅先生对阿Q的态度是什么?
生:(齐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张:我们设想一下,什么样的阿Q,鲁迅先生才会不“哀”不“怒”呢?
师: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如何塑造一个另类的阿Q,使其成为鲁迅先生满意的形象?
张:各学习团队,起立、聚首,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讨论,并形成意见,确定中心发言人。
朱宏骄:(举手)让阿Q拥有很强的反抗意识,而不是对自己的遭遇、统治者的压迫麻木而不觉醒。
陈新:(抢答)让阿Q自己去学习知识,修身养性,自谋职业养活自己,并积极参加革命。
师:可行吗?
生:(齐声)不可行!
张:为什么?各团队讨论一下,两分钟之后发言。
阳露:我们“太阳风”团队是这么认识的,在当时那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阿Q悲惨而又可笑的遭遇是必然的,在一定程度上说,鲁迅对阿Q不“哀”不“怒”是不可能的。
黄琴:(抢答)阿Q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另类”到哪儿去,所以鲁迅先生对他也不会满意到哪儿去!(笑声)
张:(其他团队发言略去)好了,这个问题我们就此了断。卑微、猥琐的阿Q靠什么支撑他活在世人眼中?他的“命运法轮”是什么?
生:(齐声)精神胜利法。
张:官老师在召集我们开三人学术会议时做了两个假设:①假如阿Q心中没有精神胜利法;②假如阿Q内心拥有高贵的自尊。如果两个假设成立,阿Q的人生轨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各团队在语文学科长的召集下起立、聚首、讨论)
谭文:我们“643”团队认为,当两个假设成立时,阿Q会郁闷而死。理由如下:第一,他在现实之中处处碰壁,找不到丝毫的成就感,穷愁潦倒,生活难以为继,他的生活是灰色的,他的心空也一定是灰色的;第二,“高贵自尊”是阿Q的一剂毒药,时时有人戳“伤疤”,处处有人欺负,说不过,打不过,凭什么去维护自尊?现实中没有自尊,自尊只有在天国咯。(笑声)
张:(其他团队发言略去)大家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老师脑子里的假设,定有更深刻的认识,掌声有请官老师迷津指点!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认识:第一,精神胜利法是不屈从命运的苟活者的救命稻草;第二,当自尊而不得时,活着就是理由。
张:官老师的两点总结很精辟,请同学们把它留在笔记上。好了,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阿Q精神有怎么的体现呢?
生①、生②、生③、生④、生⑤举例阐述。(内容略)
师:“知足常乐”里有没有阿Q精神?为什么?(各团队思考、讨论、发言)
唐建峰:有。知足常乐,是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自我安慰;知足常乐,是个人奋斗遭到挫败之后的一种平衡心理倾斜的砝码;知足常乐,是在别人的鲜花和掌声面前的艳羡、嫉妒,从而产生的“酸葡萄效应”。(热烈掌声)
师:(其余学生发言略)“涵养大国心态”里有没有阿Q精神呢?为什么?(各团队思考、讨论、发言)
陈粤立:有。我从新闻中了解到,“涵养大国心态”是我们国家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的舆论侵犯和武力侵扰所采取的智慧策略。凭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军事实力,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跟美国及其联盟国抗衡,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发展,不妨学学古代的越王勾践,不妨忍辱负重,于是便有“涵养大国心态”的定位。这其间,明显有阿Q精神。这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对鲁迅阿Q精神内涵的深度觉解,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吸纳。(热烈掌声)
张:(其余学生发言略)刚才大家的分析在情在理,官老师在三人学术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精神胜利法是毒药,还是良药?讨论之后,我们产生共识:精神胜利法是失败后的半剂良药。请问同学:为什么是“半剂良药”呢?各位同学,一分钟理思路,组内三分钟讨论,然后各小组中心发言人陈述理由。
谭欣:失败既成事实,无法改变,精神胜利法只能在心理上宽慰自己,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但这可以让人少些失落感,不至于使人委靡、颓废甚至堕落,所以,精神胜利法是失败后的半剂良药。(掌声)
李文丹:精神胜利法有“毒”,它为失败找理由,为挫折寻保护,为罪责作开脱;精神胜利法也有“疗效”,它为成功找信心,为胜利蓄能量,为死寂寻光明。(热烈掌声)
张:(其他同学发言略)大家的掌声是各组发言精彩的明证。就此问题,下面听听官老师的意见,掌声有请。
师:同学们的发言已经很好了。精神胜利法其实是一柄双刃剑。我想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适度的阿Q精神可以怡情养性以至于追求卓越,膨胀的阿Q精神必将盲目自慰以至于人格沦丧。
黄:(随着师生陈述的进程板书)
适度的阿Q精神可以怡情养性以至于追求卓越膨胀的阿Q精神必将盲目自慰以致于人格沦丧
◇不屈从命运的苟活者的救命稻草
◇当自尊而不得时,活着就是理由
张:同学们,这堂课围绕“精神胜利法”,在官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一起做了比较深刻的剖析,相信大家对“精神胜利法”有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为了更加深刻地觉解“精神胜利法”,我们在三人学术会议上,从在团队学习时间里同学们写的小论文中,选取了段毅、王倩、张玮的《浅谈阿Q的精神胜利法》,李文丹、唐校梅的《“画圆启示录”》,何淑芳、肖美华的《我身上的阿Q影子》,王权、黄玉娇的《小议阿Q的美梦》等作品,在晚上的语文自习课时通过展台奉献给大家。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整个《阿Q正传》的教学过程以三个评价单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综合解决核心问题为典范,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教育”为目标。“导”的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评价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课堂上,基本上形成了两派,一是认可,一是反对。认可派承认阿Q精神胜利法可笑可鄙,但在生活中确实有用,他们从自身、社会实际出发,通过很多事例来证明其合理性。比如说考试失败,遭遇歹徒,面对社会丑恶而又无能为力时,不来点精神胜利法真还不行。反对派认为精神胜利法表面上看可以使人乐观面对生活,但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乐观的精神,而是一种精神麻醉,实际上是不济事的,现实生活中也没有谁是靠精神胜利法而取得事业成功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搭台自主唱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高涨,脑、口、手的功能在自主的空间里都有开发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了较为积极、充分的开启、提升和发展。实现了我的预期教学目标。本堂课留给我最深刻的感悟是:“643”课堂,教师的智慧引领太重要。
【阿q正传教案】推荐阅读:
高三语文《阿Q正传》的教案设计10-11
阿Q正传 读后感10-26
阿q正传心得体会11-05
高中读后感600字:《阿q正传》06-23
《阿Q正传》读后感作文500字10-07
《啊Q正传》读书笔记09-10
阿甘正传音乐分析08-28
阿甘正传中文对白10-17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08-31
辣妈正传中的语录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