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巷风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024-07-31

皮带巷风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精选4篇)

1.皮带巷风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篇一

皮带运输井过老巷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巷道名称:张冲煤矿达乐井皮带运输井过老巷工程

2、巷道位置:

皮带运输井开口坐标为井口坐标:X=2923774.9,Y=35443323.96,Z=+1822.65(顶板),方位角152°,井筒坡度2‰。

3、巷道主要技术特征

(1)总工程量:1100m,目前巷道已掘950m,尚余150m。(2)巷道断面特征及参数:采用半圆拱断面,巷道净宽为3000mm,净高为2800mm。

4、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

主要系煤系地层,岩性为砂质泥岩,煤线,及粘土岩,本段巷道井筒涌水量2m³/h。

5、皮带运输井与老巷位置关系

根据已调查的情况,经预测皮带运输井将在955米处与原主平硐K9煤层向南掘进的废弃老巷成69°斜交;该半煤(岩)巷,巷道宽2m,高2m,该巷道现已为裸巷,巷道内的支护材料已拆除。

二、施工方案

皮带运输井本次过老巷的位置比较特殊,皮带运输井过老巷段的巷道属于采空巷道,给本次过老巷施工增加一定的难度。为保证巷道安全施工现制定以下施工方案,施工时加强现在工作面附近10米的支护,把原来的锚喷支护改为U型钢支护,再进行过老巷的支护,将老巷处理完善后,再继续往前掘进施工:

1、皮带运输井前探方案

通过对皮带运输井迎头施工采用ZY-650型钻机进行钻探确定,老巷段巷道是本矿废弃巷道,废巷内无积水,无瓦斯积聚,但是巷道顶板已全部跨落,为此,过老巷最大的风险在于支护和顶板管理上。

2、巷道支护方案

皮带运输井掘到955m处底板见K9煤层,970m处见K9煤层底板,即穿过煤层。整个穿过煤层段长度为15m,巷道支护段长度为15m。为了加快老巷段施工进度,加强顶板管理,巷道永久支护则选择采取金属U型钢支架加锚网喷砼支护,支护棚距为0.5米每架,喷浆厚度为150mm。

三、施工准备

1、井下电话接至碛头后2m范围内,施工前检查电话线路是否通畅;检查并校对碛头监控探头是否正常工作,数据显示是否异常。

2、将喷射混凝土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提前准备完毕;

3、施工前检修地面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入井电器设备是否有失爆现象;

4、改善碛头供水设备,保证碛头供水压力。

四、施工方法

1、巷道掘进作业:本段巷道属于过老巷作业段,爆破时采取浅眼爆破,每循环掘进进尺不得大于1m,断面必须保证巷道支护要求,临时支护采用15Kg/m钢轨制作的拱架,拱架技术参数见施工方案要求;

如本段巷道揭露的围岩比较破碎,出现大面积的冒顶,则临时支护采用拱架支护,拱架采用15kg轨道加工,拱架间距为1m(中—中),每架拱架纵向之间采用φ18mm×1400mm钢筋连接,环向采用锚杆固定,拱架与顶板间的空隙采用木材背实。

2、管棚施工:为保证在老巷下方的施工安全,根据巷道围岩情况出露情况,如围岩较为破碎,在巷道毛断面顶板上100mm处施工一排管棚,管棚采用φ38mm无缝钢管加工,管棚沿水平方向施工 ,间距为200mm~300mm,管棚长度3500mm,外端预留长度0.4m,与架设的拱架搭接牢实;老巷揭露段管棚长度根据揭露老巷的宽度来确定,巷道右边顶板预留0.8m距离,不施工管棚,作为人员进出老巷的通道口。

3、本矿老巷初步处理措施:在皮带运输井揭露老巷后,如果老巷内还有空间,先由瓦检员对老巷内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确定老巷内瓦斯浓度小于1%,其它有毒有害气体也低于安全标准后,其它人员方可进入巷道进行作业。在老巷内左、右间隔3.5m设置密闭,密闭厚800mm,采用毛石和砂浆砌筑,密闭表面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抹面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密闭顶部与老巷接触密实,基础嵌入巷道底板300mm,两帮嵌入巷道内300mm。

五、劳动循环组织

掘进期间劳动组织按照《皮带运输井作业规程》要求执行。六、一通三防安全措施

(一)通风措施

1、加强局部通风管理,以减少通风阻力,因此,应在井口外适当位置搭一风机工作平台。

2、沿井筒顶部每隔10m左右布置风筒吊钩,悬挂风筒用的铁丝定,应用拉紧器拉紧,确保风筒吊挂平、直、顺、紧,以减少风筒沿程阻力。

3、建立通风管理制度,加强风筒管理,严禁无故损坏风筒。发现风筒破口,要及时修补或更换,以减少风筒沿途漏风。

4、风筒口至碛头不得大于5m,风筒口必须悬挂平直。

(二)瓦斯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1、瓦斯管理制度

(1)电器设备安装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0%,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2)巷道内出现局部瓦斯积聚时瓦斯浓度大于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局扇停止运转时,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撤至地面。

(4)矿长、技术负责人必须审阅瓦斯班报表,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不得随意开、停局扇。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6)瓦检员必须现场跟班作业,加强对瓦斯浓度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查;钻工认真注意施钻期间出现的异常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向 跟班队长及调度室回报;带班队长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随时检测碛头瓦斯浓度。

2、瓦斯监测系统 在距碛头小于或等于5米的位置(碛头回风流一侧)设置一个甲烷传感器,在皮带运输井巷道距离井口位置10-15米再设置一个甲烷传感器。工作面风流中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设为≥1.0%,断电浓度设为≥1.5%。工作面回风流中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设为≥1.0%,断电浓度设为≥1.0%,断电范围为皮带运输井内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源,复电浓度为﹤1.0%。同时在碛头上悬挂一台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七、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1、放炮管理制度

(1)皮带运输井过老巷掘进期间,炸药必须采用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装药方式采取正向装药;雷管使用1~5段毫秒延时,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起爆前必须进行雷管导通实验;且炮眼封堵深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

(2)装药时必须采用正向装药,严禁反向装药,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填炸药。

(3)放炮时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三人联锁放炮制”制度”。

2、施工期间安全管理制度

(1)揭开老巷时,先对老巷内瓦斯浓度进行检查,确保瓦斯浓度<1%时及其它有毒有害都不超标时方可采取措施揭开老巷;

(2)过老巷期间启动《张冲煤矿达乐井事故应急预案》,并落实专门的现场带班领导及指导技术员。

(3)每班掘进都必须采用6米钎子的进行钎探作业,探明老巷内积水情况。

2、工作面交接班制度

坚持各工种(岗位)手上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必须在工作地点进行。交接内容应包括:当班任务完成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安全状况、隐患处理情况。

(1)班长交接班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当班钻孔进尺完成情况、瓦斯变化、机电设备运行情况、涌水情况、当班存在的隐患及隐患处理情况。

(2)瓦检员交接班内容包括:瓦斯浓度及其变化、风量管理情况、局扇运行状况、通风设施完好与否、当班存在的隐患及隐患处理情况。

(3)其余各工种作业人员应对本岗位任务完成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安全状况、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及处理措施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

3、敲帮问顶制度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碛头必须配备长短找的工具用来找顶帮,每次找顶必须由两人配合作业,一人操作,一人观察顶板变化情况,找顶时必须保证操作人员站的地方支护完好,退路畅通。

4、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1)局扇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局扇运行不正常时,必须立即停止其运转,并由机电队负责检查、维修。

(2)电工每天检查一次井下电气设施设备,杜绝失爆现象。(3)加强电机车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电机车的保护装置齐全有效。

5、避灾、撤人路线及自救

(1)发生瓦斯、煤尘、火灾事故时,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立即佩戴好隔离式压缩氧自救器,沿着井筒向地面撤退,其路线为:皮带运输井掘进工作面→皮带运输井井筒→地面。

(2)当发生水灾时,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沿着井筒向地面撤退,其路线为:皮带运输井掘进工作面→皮带运输井井筒→地面。

其它有关安全事项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2.皮带巷风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篇二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信息的高速传播和物质的快捷运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交通运输在这多元化的现代信息世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海陆空全面的发展也推动了交通的变革。在传统的公路工程中,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是保证公路安全的前提,而安全管理措施和施工技术的结合也是对公路安全性的完全举措。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工程;管理措施;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公路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

1 公路工程管理措施的缺陷

1.1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意识是行为的首要前提,对于公路工程,管理的安全意识是公路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现今的公路安全管理意识主要有以下几点缺陷:①工作人员对日常的公路运行监管意识不够严谨,包括酒后驾车,超速超载,以及违章车辆的监管检查工作不够细致,有些情况下造成公路上的人员伤亡,甚至可能会导致公路系统的暂时性瘫痪。②公路工程的部分决策人员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放松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的监督,酝酿了不够严谨的工作环境。

1.2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机制是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机制不够完善直接影响公路安全管理的实施。主要存在以下几点:①管理机制并没有完全契合时代的发展,机制较为陈旧,对工作人员的任务分配,仪器的使用都不够科学,造成有些紧急情况下的工作慌乱。②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机制在突发情况下,理论不能够与实际工作结合,甚至有些时候行为准则与机制不符,架空了理论的安全管理机制。

2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弊端

2.1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繁琐

一项公路工程的施工会比较繁琐的步骤,在部分情况下复杂的施工会延误公路工程的工期,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公路工程的正常进行,繁琐的技术步骤也相对容易出现差错,造成公路工程的质量相对偏低,对公路的安全埋下隐患,导致非天灾的经济损失。

2.2 对实况路面的施工技术不够全面

在不同的路段,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下,公路的施工技术不够全面。相对简单的施工方案在不同的条件下没有得到适当的改进,施工技术也没有相应的契合,在公路的安全中是相对较为严重的隐患。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造成路面的坍塌和人员的伤亡,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人们对公路安全的信赖也会随之降低。

3 公路工程管理措施改进方案

3.1 增强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意识

在日益发达的公路系统中,增强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意识应该被提上日程。

①定期开展文明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意识的交流会,让工作人员总结日常的安全工作事务,并相互交流以提升日后对相似安全工作的解决能力。②培养公路工程部门里的安全意识文化,可以以新媒体的方式传达信息,如与公路安全相关的电影,杂志等方式,让工作人员亲身体验公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③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考察,监督并加强他们对公路安全的日常工作。

3.2 完善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机制

在旧的安全机制下应增添新的内容以保持机制的活力与能动性,完善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机制可以有以下几点:

①对人员的配置以及仪器的处理有具体的机制管理,充分利用资源管理和处理日常事务。②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对违章的公路车辆以及不合格的施工单位予以处罚。③严厉监管和检查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和仪器设施进行检查,排除一些危害公路安全的施工作业,以保证公路安全的有效实施。

4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改善措施

在公路安全中施工技术是工作安全有效进行的保障之一,在原有的前提下改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是对公路安全系统的加强。

①建立完整科学的施工方案检测制度,仔细检查与验证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和图纸,确保施工的细节都能有预见性地判断和处理,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②随时监控施工的详情,确保施工的安全以及施工的正常进度。③工作人员认真仔细地做好现场施工的详细纪录,对施工单位的原材料,施工仪器,以及施工人员做详细的纪录,确保施工的质量与施工的安全。④引进先进的施工仪器,加速并高质量地完成施工要求和施工的任务要求。⑤建立多样化的施工方案和工作,做到在不同的环境里能够创建安全,高质量的施工项目。

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的重大作用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作出的必要的工作。

①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是对公路安全的有效合理规划,是考验一个事业单位的执行能力和工作作风的表现,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路段和突发事件,公路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第一道封锁线。②施工成果质量是对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考量,直接或间接地决定施工工程地运行,也决定了施工工程地获益程度,不同质量的施工过程口碑也不同,获益程度也随之相应地匹配。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6 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是保证整个公路系统安全正常的运行,是对公民的人生安全保护,也是对高速发展的经济奠定一定的基础。公路安全也是对一个国家的安全能力和执行能力的考量,在公路安全的祭奠下,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也会随之提升。

参考文献:

[1]廖武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浅谈[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0).

3.皮带巷风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篇三

关键词: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53-2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推动着我国自动化企业的建设。建筑行业作为我国产业链的支柱行业,其发展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推动者城市化社会的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大力度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1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1.1 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施工组织设计的本质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的施工标准为依据,从施工项目的整体出发,拟定具有合理和合法性质的施工建设方案和相关的建设措施。如:项目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材料的供应与选择,施工周期的确定与施工项目相关的设计等。优质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为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提供基础保障,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施工组织设计也可以提前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探讨与分析,预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设置备用方案,减少问题处理时间。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三大类,分别是:以整体工程为对象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的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以工程项目中某一部分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2 施工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施工安全技术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具有安保防护功能的施工措施。其中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施工设备的使用规范;施工作业的安全防护以及施工的安全用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安全事故,提高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建筑企业在规定的项目周期内完成项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 施工组织设计现状

2.1 施工组织设计趋于形式化

近年来,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与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但是由于其实施力度不够,一些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仍具有一定的形式主义。施工组织设计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实际的施工条件,同时,由于建筑企业领导忽视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促使施工组织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缺乏设计热情,降低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导致施工组织设计没有条理性,指导性较差,脱离了工程实际的施工编制。由于设计缺乏深度和广度,不能为施工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2 施工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施工组织设计缺乏前瞻性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不符合国家制度和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进行设计,只是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缺乏质量保障。此外,施工组织设计在管理过程中比较死板,当施工条件或者施工设计图纸发生变化时,其组织设计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企业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不健全,不能达到严格的审批要求,导致施工组织设计出现了很多问题。

2.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现状

2.3.1 施工编制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是指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企业施工制度,同时也是施工设计的前提。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监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制定组织设计编制的经验不足,只是仿照国家建筑的有关规定进行拟定,缺乏针对性。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编写过程中,编制内容不全面,没有涉及工程的各个方面,只是介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构架,而没有对特有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标准和施工结构进行规范。此外,对建筑工程施工条件进行编写时,相关部门没有考察施工现场,不了解实际的施工环境,尤其是建筑企业在某一地区第一次进行施工作业时,对施工环境缺乏调查,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没有实质的意义。另外,在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时,相关部门没有将施工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的机构和职责进行细化,不能保证每个不同的施工模块都有相应的负责人,无法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3.2 施工组织编制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的编制是整个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进度是指以当地环境和施工条件为基础,按照施工计划,推算的施工时间。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主要是用来监督实际的施工进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有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才能保证按期完成工程项目,不拖延工期。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计划编制的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到施工人员和施工环境的矛盾,忽略了施工设计和实际施工人员之间的差异,导致施工进度计划在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在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后,如何安排施工作业人员也是建筑企业面临的难题。施工进度计划制定的工期决定着施工人员安排的频次和作业时间,工期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现状

3.1 工程设备使用不合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安全施工的质量。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设备使用不合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备在运行时,要考虑用电安全,即施工人员在没有监督人员允许的情况下,不能随意靠近用电区,防止触电现象的发生;此外,当某一项任务完成时,施工人员需将工程设备防止到安全区域,避免磕碰现象的发生。

3.2 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劳动力大,施工人员大多是劳务工人,缺乏专业的安全施工知识,对安全施工的认识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粗心大意,而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在进入施工现场时,要佩戴安全帽,很多施工人员认为佩戴安全帽影响自己的工作,而将安全帽丢掷一旁,增加了安全隐患。

4 提高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的策略

4.1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机制时,要借鉴先进的组织设计经验。在进行组织设计编制时,首先要确定施工队伍,根据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行编制。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工期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改进编制的方法。通过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改进编制体系。通过平面布置、资源管理等方法优化组织设计化。此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机制,确定审核标准和审核步骤,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企业也可以通过改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结构,提高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保证编制的内容符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

4.2 加强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在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强化对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意识。施工设备的完好性,是保证施工进度正常进行的硬件设施,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施工设备的使用规范和维护措施。使用前,需检查设备的综合性能,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使用中,要观察设备的运行参数,发现某一设备参数处于非正常值时,应暂停施工,检查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使用后,需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给设备进行润滑,为第二次使用做准备。此外,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制定激励机制,强化安全施工意识。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大,建筑企业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工作,加强施工安全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陈振.南风雅居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保障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 董小林,白云峰,潘望,曹广华.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环境保护方案设计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02.

[3] 樊超.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4] 左林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4.论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篇四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结构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应用将越来越频繁,同时,也将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深基坑各种技术和管理方法将快速发展,并得到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和推广。

一、工程概况

该大厦为框架结构,地上26层,地下2层,总高度112米,总建筑面积约7.3万多平方米。基坑北面为市政道路,西南面为大量水塘。场地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及第四系下更新湛江组海陆交互沉积层,粉质粘土硬塑、坚硬,并有较厚铁质层。场地浅层地下水多属潜水—微承压水类型,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径流。

二、深基坑施工技术应用

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基坑深度较深,结合周边环境,最终确定施工方案如下:先实行钻孔灌注桩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基坑支护完成后开挖第一层土方至-2.65米,进行喷射混凝土及冠梁施工,并进行第一排锚索施工及张拉,随后开挖第二层土方至-6.65米,进行腰梁施工,并进行第二排锚索施工及张拉,同时完成管桩基础施工,桩基检测完成后继续进行下部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底板垫层底标高-10.45米~-14.05米范围,同时进行截桩处理,完成深基坑施工,进入下一步承台和地下室施工。

(一)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根据岩土情况和工程概况,设计单位将该工程基坑各侧支护设计安全等级定为二级,采用钻孔灌注桩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桩顶混凝土冠梁,钻孔灌注桩外为双排搅拌桩止水,钻孔桩间采用单管旋喷桩填满,冠梁顶以上1∶1放坡面喷射混凝土,围护桩及旋喷桩均进入第六层土层(粉质粘土层),基坑底部处于第四层及第六层的中砂及粉质粘土层上。这种方案的选择起到了很好的防渗和支护作用,有效地保障了地下结构施工任务。

1.钻孔灌注桩施工。

基坑周长约528米,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毫米,桩长15.1米,桩间距约1.6米,桩内配

通长钢筋笼。施工中采用跳打方法,8台桩机分段施工,按照“测量定位→硬地坪及泥浆池准备→护筒埋设→桩位复核→钻架就位校核→钻孔→第一次清孔(泥浆循环→泥浆处理→泥浆外运)→测孔深沉淤→下放钢筋笼(钢筋笼分批验收)→下放导管→第二次清孔(泥浆循环→泥浆处理→泥浆外运)→测定沉淤→安放隔水球→灌注水下商品混凝土(泥浆循环→泥浆处理→泥浆外运)→钻架移位”流程施工,现场管理对成孔、清孔钢筋笼及水下混凝土等环节施工质量均有严格要求。

2.水泥搅拌桩施工。

在钻孔灌注桩外侧设置两排深层水泥搅拌桩用于止水,桩径550毫米,桩间距、排间距均为400毫米,桩间搭接距离为150毫米,桩长15.6米。水泥搅拌桩施工流向按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顺序提前进行,采用4台桩机分两组向不同方向施工,每台桩机配备1台灰浆泵和2台灰浆搅拌机,按照“桩位放线→清挖排障→移机就位、对孔位→一次搅拌钻进→搅拌喷浆提升(拌制浆体)→二次搅拌钻进→搅拌喷浆提升(拌制浆体)→移机下一桩”流程施工。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成桩工艺要求四次搅拌二次喷浆。

3.旋喷桩施工。

为确保形成封闭止水,在钻孔桩之间设置两条单管旋喷桩,旋喷桩位于靠近搅拌桩一侧,桩径600毫米,桩间距为400毫米,桩间搭接距离为200毫米,桩长为15.6米。旋喷桩采用4台桩机,在搅拌桩完成后2天内完成,按照“测量定位→机具就位→钻孔至设计标高→旋喷开始→提升旋喷注浆→旋喷结束成桩”流程施工,相邻两桩施工时间间隔不小于48小时,间距不小于4米~6米,施工时确保桩位准确、桩身垂直、桩顶标高和强度、桩体连续性等,防止缩径及夹泥。

4.喷射混凝土施工。

在土方开挖至-2.65米时进行1∶1放坡施工,坡面挂Ф1.0@25×25电焊网,面喷混凝土,强度C20,厚50毫米,垂直于坡面插1米长Ф12钢筋,间距为1.5米。按照“放线→制作控制三角板,据此控制土方开挖→人工修坡→沿坡面人工打入固定电焊网片Ф12钢筋→喷第一层混凝土→编挂电焊网→喷射混凝土拌制→喷射混凝土及放坡段面层保护”流程施工,与土方开挖配合密切,分层分段进行,土方分层开挖后及时采用人工修坡。

5.冠梁、腰梁施工。

基坑开挖土方至-2.65米时进行一道冠梁施工,冠梁设置在钻孔灌注桩桩顶,截面1000毫米×600毫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内配纵向钢筋8Φ22+7Φ12,箍筋Ф8@200;开挖土方至-6.65米时进行一道腰梁施工,截面1000毫米×600毫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内配纵向钢筋8Φ16,箍筋Ф10@200。按照“基础清理→绑扎钢筋→设锚头预埋件、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流程施工,在土中打入钢筋固定模板,按设计角度预留好锚索孔洞,钢筋制作安装和混凝土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

(二)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应用

深基坑土方开挖应分块分层对称进行,开挖时应避免乱挖造成支护系统的受力不均匀,并加强基坑监测和排水降水措施。该工程基坑开挖土方量约15万立方米,实行分层分段流水作业施工,第一次挖至-2.65米,进行冠梁施工及第一道锚索张拉锁定,并按设计要求修整边坡,挂钢筋网喷护坡混凝土;第二次挖至-4.7米;第三次挖至-6.65米,进行腰梁施工及第二道锚索张拉锁定,在该层面进行预应力管桩施工;第四次在管桩施工完成后挖至-10.35米~-13.95米的底板高度,留下约100毫米土层进行人工挖土修整。

三 加强基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

当基坑施工的深度超过一定数值时,对基坑临边的一些作业而言,就会存在一定的高空坠落的风险。因此,依照我国对临边作业和高空作业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当基坑深度超过2m 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在施工现场挂设安全立网,并设置双道栏杆进行防护。

2.建立事故预防措施

在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其安全性容易受到暴雨、台风、基坑开挖、机械卸载、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若忽视基坑工程的实际变化,仅仅按照特定的一些参数对基坑施工进行安全评估会极大地降低基坑施工的安全性。而基坑支护一旦失效,轻则致使支护结构发生变形,严重时,还会酿成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基坑施工具体的作业特点,在工程开始之前,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在具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应对危险源进行重点勘测,尽最大的可能確定危险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建立基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除事故预防措施以外,施工单位还应依据具体的基坑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基坑事故应急预案,特别是在具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项目中,应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和指挥部。基坑事故一旦发生,相应的单位和人员可依据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组织救援行动,控制事故灾害进一步的蔓延和扩大,以降低事故带来的环境破坏、工程延期、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危害。

四、结束语

基坑支护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只是一个分项工程,但是,其重要性绝不可小视。在基坑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存在许许多多的不可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可改变基坑周边的环境状况,对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对基坑进行挖掘施工时,应认真把握工程的质量、技术和安全性,保证各方的建筑主体,只有做到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均到位,才能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达到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双赢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伟雄.建筑工程基坑处理施工工艺初探[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7):201.

上一篇:宁波车辆管理所 解押抵押委托书下一篇:怎样增强企业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