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课设计方案

2024-09-22

心理辅导课设计方案(精选8篇)

1.心理辅导课设计方案 篇一

心理辅导室建设方案设计

金牛初中 易思海

一、建立的宗旨及目标:

1、建立心理辅导室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2、建立心理辅导室能有效地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3、建立心理辅导室,坚持育人为本,立足学生发展,为全体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指导与服务。

4、建立心理辅导室,为全体教师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健康成长;帮助全体教师学会自我心理保健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

二、功能:

1、心理辅导室是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咨询的固定场所。

2、心理辅导室是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体验活动的场所。

3、心理辅导室应为学生、教师和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指导与服务。

4、通过个别心理辅导,掌握学生的个性档案。初步鉴别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及时转介专业机构。

三、具体举措:

1、地点场所:我校的心理辅导室取名为“心灵港湾”,设在条件适宜的楼层比较靠上的三楼拐角处的房间,有10平方米,环境既隐秘又方便,窗户配备窗帘,给来访者有一定的安全感。

2、内部环境布置:

(1)团体活动区: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墙面有受学生喜爱的“心理游戏”和相关的“心理小知识”画等板块,给学生舒适、温馨的感觉。配备一定的放松音乐、学生活动器具等,有一个富有童趣的游戏区,学生可以下飞行棋等,既做到安全,又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

(2)个别辅导区:配有四把座椅沙发和茶几等物品,令学生感到温馨愉悦。

(3)教师办公区:配有电脑、资料管理专用橱等;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学生管理的相应资料等。让教师能及时地查阅到相关的资料,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四、保障条件:

(一)组织机构:

1、心理辅导室建设有全年工作计划,并纳入学校德育整体计划之中,年底有工作总结。

2、心理辅导室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具体安排在每周中午12:30——13:00时,每周不少于2小时,并做好相关记录和存档工作。

3、心理辅导室应设立教师工作岗位职责,并张贴在教师办公区域的电脑左侧的显著位置。

(二)场地及领导班子:

1、心理辅导室建设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学校心理辅导资质的教师队伍,由校级领导分管——德育教导——专兼职(班主任)心理教师——卫生老师——每位任课教师负责日常工作。

2、心理辅导室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其中专兼职教师应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3、心理辅导教师在个别辅导中应恪守保密原则,做好辅导记录和资料保存工作。

4、心理辅导教师要注重自身成长,加强学习,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及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经费预算教师队伍:

心理辅导室配备电脑、办公桌椅、茶几、沙发四把、墙面配图、空调、饮水设备、心理方面的辅导书籍、学生活动器具、窗帘等,经费预算8000元左右。

(四)保障机制:

1、心理辅导室建设有专项经费保证,为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等提供支持。

2、学校搭建平台,提供专兼职心理教师学习、交流、展示、评优的机会。

3、兼职心理教师在满工作量以外,承担的个别辅导、活动指导等工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核定相应的工作量。

五、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3年2月——2013年6月):建设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岗前培训,学校校长、书记和心理辅导教师解读《关于学校建立和评估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的通知》。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健全心理辅导室,接受12月份的心理辅导室的督查与评估,进行工作总结。

2.心理辅导课设计方案 篇二

关键词:人际沟通能力,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因人际交往和沟通问题前来咨询的大学生在逐渐增加, 个体心理咨询是一个有效帮助途径, 但一般耗时多、受众面窄、解决问题偏单一。而团体心理辅导适用面广, 效率高, 收效好, 每个成员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 在理论和实践、有体验和分享中获得多重学习。

一、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

在了解沟通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系统的基础上,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学习沟通的艺术, 包括:倾听与同理、自我沟通、不同人之间的相处、说服与解决人际冲突等, 在团体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 学习较适当沟通技巧, 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二、团体的规模、团体辅导的时间

该团体属于发展性团体, 团体规模适中, 可选取20名左右的大学生进入团体。团体辅导时间为每周固定时间开展1次, 分8周进行, 每次2.5小时, 总计20小时。

三、团体辅导的成员筛选

面向全校招募, 在学生自由报名之后, 通过心理测量、面谈筛选确定团体成员。辅助工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量表分9~20分比较适合该团辅, 20分以上的存在很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建议其转入个体心理咨询。

四、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框架

1) 第一次活动:相见欢。活动目的:团体建设, 引导成员相互认识, 建立关系, 澄清团体目标及成员参加动机并建立团体规范, 创设真诚、温暖的团体氛围, 使团体成员有安全感、归属感。主题活动:通过“寻找安全岛”让成员首先找到自己在人群中常处的位置;通过“走出安全岛”让成员相互之间微小问候和简单交流;通过“滚雪球”让成员相互更加熟悉;通过“寻访大手印”书写团体契约。2) 第二次活动:我们说了什么。活动目的:了解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 学会话题选择、赞美、身体语言。主题活动:头脑风暴 (让成员自行讨论出人际沟通中的十大适宜交谈话题与十大禁忌交谈话题) ;用身体说话 (了解非言语系统的真实秘密) ;优点包围圈 (让成员学会夸奖别人以及赞美自己) 。家庭作业:“适宜交谈话题运用”, 记录一周内成功运用的至少5个例子。3) 第三次活动:与自己的沟通。活动目的:了解自我的人际沟通模式, 帮助成员对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进行探索认识。主题活动:大家眼中的“我” (帮助成员了解自己在不同的人中的品质和特点, 并综合自我评价对自己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朋友品质大拍卖 (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对朋友选择的倾向性) ;真实的我 (体验情绪背后的自己真实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家庭作业:“我的真实心声”, 按照“事件———及时反应———真实心声”的格式记录一周内的至少5个心情事件。4) 第四次活动:倾听与同理。活动目的:帮助成员练习倾听的技巧, 在倾听中学会同理。主题活动:你说我画 (体会倾听和及时沟通的重要性) ;倾听技巧分层训练 (逐级学会良好的倾听技能) ;我能懂你 (学会良好的同理心) 。家庭作业:“我是倾听达人”, 记录倾听技能运用成功经历至少5个。5) 第五次活动:不同人格类型与沟通技巧。活动目的: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特点与沟通中的心理需求, 学会不同类型的沟通技巧。主题活动:心理测验 (了解自己和其他成员的性格类型) 、不同性格对对碰 (模拟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之间的人际沟通中的冲突和问题所在) ;求同存异 (练习不同性格类型的人之间的良性互动) 。家庭作业:“异心一意”, 选择至少3人对其性格特点进行观察分析, 并根据其性格特点调整沟通方式, 体会不同的人之间也能一起和平友善共处的快乐。6) 第六次活动:异性之间沟通差异。活动目的:了解和学会运用男女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差异, 尤其是面对冲突时的差异。主题活动:我们分别所在的火星和金星 (了解男女的性格差异和不同的心理需求) ;星球之间的沟通故事 (模拟男女之间常见沟通问题) , 说出我的需求 (练习男女之间及时沟通和化解矛盾的情景) 。家庭作业:“与火星/金星人的对话”, 选择至少3名异性分别进行一次正式的人际沟通, 并根据不同性别的心理特点调整沟通方式。7) 第七次活动:解决人际冲突。活动目的:学会人际冲突解决的一般方法。主题活动:心有千千结 (体会冲突和心结产生后只有用心去解才能最终恢复原样) ;我的心情故事 (模拟人际冲突情景剧) , 我是解结高手 (成员群策群力解决情景剧中的冲突) 。家庭作业:“沟通中的防爆专家”, 选择至少1件自己经历或者帮助别人解决的人际沟通中的冲突事件, 并总结成功经验。8) 第八次活动:我的幸福明天。活动目的:总结和结束团体。回顾团体历程, 检视自我成长, 分享收获, 鼓励与增加信心, 处理离别情绪, 给予彼此祝福, 填写团体活动成员反馈表, 了解团体成员对团体的满意度 (团体目标达成、团体凝聚力, 以及团体成员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改善状况等) 。最后可通过合唱《明天会更好》或者共同完成“同心圆”结束团体。

五、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团体辅导的注意事项

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具体实践中还需注意以下几项事项:1) 明确团体目标, 预先制定系统的活动方案。人际沟通能力是一个内涵广阔的感念, 八次活动并不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 因此要明确团体目标, 并围绕目标制定合适、系统的方案, 选择具有体验性、启发性的活动, 避免活动的随意堆砌或一味追求游戏效果。方案的制定应该提前完成, 每次活动所需的材料和道具也要提前准备好。2) 设置1~2名团辅助理, 参与带组。团辅助理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是具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或研究生, 也可以是对团体辅导有兴趣的教师。团辅助理一般应具备和带领者类似的特质:真诚、尊重、负责、爱心、敏锐、清晰、果断等。3) 营造安全、真诚、接纳、支持的团体氛围。首先, 安全、真诚的氛围是一个有效运作的团体所必须的。只有这样, 每个成员才能积极而全身心的参与团体, 进行深层次的经验分享与自我反思。其次, 接纳、支持也是团体不可少的, 没有批评才可以良性互动, 合作、参与的关系有助于体验和增进交往中的亲近感。4) 及时反馈、调整与总结。由于团体成员并非每一期都完全一样, 故可根据团体成员的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辅导方案, 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 为以后的团体辅导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 (第五版)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2]樊富珉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3.心理辅导课设计方案 篇三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对灾难后孩子们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辅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儿童之间的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容易相互理解,并且彼此之间可能有长期的联系或陪伴,所以对儿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危机干预方式。以下几个灾后儿童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都在四川灾区进行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方案设计一

辅导对象

6-10岁儿童,人数在6-12人之间。基本情况为:经历此次大地震,虽然自己和家人平安,但是目睹了地震造成的惨烈情景,受到强刺激而造成创伤。

设计理念

由强烈刺激所引起的创伤性问题,需要使儿童回到这一个点上,即“重回此点”,回忆当时的经历和自己的感受。一定要让儿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让情绪有一个适宜的宣泄渠道。同时,给予他们支持,不单单是辅导人员给予支持,更重要的是儿童团体其他成员的给予,让孩子感觉到踏实、安全,感到其他小朋友和社会对他的支持。

设计目的

让儿童有机会获得充分关注,获得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机会,同时感受到团队其他成员给予他的支持和温暖,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

辅导者

一名主讲,两名助手。

道具

白色的纸、水彩笔或油画棒、糖果、小凳子。

辅导过程与步骤

选择周围干扰比较少的空地或者在教室内,让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坐下来。

1.介绍自己,互相认识。

从年龄最小的孩子开始,让他站起来对其他小朋友简单介绍自己:“我叫……,我来自……,今年……岁。”说完以后要依次跟其他小朋友击掌一次,然后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要求击掌时竖起手,拍出声音。对于内向的孩子,主讲要不断给予鼓励和安慰。

(这个活动通过自我介绍和击掌,能够让每个孩子感到形成了一个团体,自己已成为这个团体中的一员,从而有利于下面活动的开展。)

2.主讲开始提问,引导孩子们回忆大地震的时候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但是要注意语言委婉,语气温和,节奏放慢。例如:“小朋友们还记得前阵子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情吗?” “地震发生的时候,你们都在哪里呢?你们正在做什么?” “地震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周围的人有哪些?他们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做的?” “小朋友们哭了吗?老师呢?你哭了吗?” “逃出来以后你在想什么?害怕吗?”……

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故事,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选择性提问。主讲要给予发言的孩子充分的关注和共情,而助手要做好陪护工作,注意观察其他孩子的表情、神态和活动,给予主讲提醒。可以给发言的孩子一些糖果作为鼓励。

3.通过上一轮的提问和讲述,发现重点辅导对象。

主讲注意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情绪情感,如果说不出来,可以使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让他画一幅画,然后向大家解释自己画的是什么?里面的人物是谁?在做什么?

4. 在重点辅导的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以后,其他孩子轮流对他提一个建议、出出主意或者说一句祝福的话。要求每个孩子说话时双手要握住这个孩子的手,眼睛注视着他的眼睛。这个孩子听完以后也要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说:“谢谢你!”这样依次轮流进行,最后全团队的人的手叠放在一起,说出祝福的话。

5.主持人总结和引导,希望这些孩子能够从此结为好朋友,在生活上和学习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每一个小朋友都理解和支持其他小朋友。

6.小游戏:松鼠和大树。

游戏规则:三个人为一组合,两个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扮大树。圈内站一个小朋友扮松鼠。三个三个组合好以后,单独出一个人来扮松鼠。主讲人喊口令“大树松开”时,拉手的人把手放开,里面的小松鼠跑出来跑到其它地方去。当主讲人喊口令“大树合上”时,拉手的人再次拉上围成一个圈,小松鼠们便找一个圈钻进去。一个圈里面只能钻一个小松鼠,所以就有一个松鼠落单,那么这个孩子就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玩四轮左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扮演松鼠和大树的机会。

(通过这个游戏调节一下团队的气氛,也让孩子们增强彼此的感情和熟悉度。表演节目的环节不管孩子表演的如何,其他团队成员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方案设计二

辅导对象

9-13岁儿童,人数在6-10人。基本情况:经历此次大地震,有些孩子的家人在身边,但家园被毁;有些孩子的亲属中有个别人因地震死亡或者至今联系不上,下落不明。

设计理念

在辅导之前,要先对孩子们所受的危机的情况做一个评估,包括性质评估、程度评估和后果评估。性质评估需要判断是什么性质的危机,是丧失危机还是目击造成的创伤问题。这个团体里面有一些是创伤性问题,有一些则是丧失危机,因此是一个异质团体。主讲人需要顾及到两个方面的情况,但是共同点是他们都需要充分的安全感,需要得到支持、理解、包容和建立信任。因此所有活动要围绕这个共同需要来选择和进行。

设计目的

1.给儿童创造情感表达的机会,包括愤怒、悲伤和恐惧等;

2.对儿童所表达的情绪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3.引导他述说与亲人在一起的经历;

4.建立团队信任感。

辅导者

一名主讲,两名助手。

道具

帽子或布条、高低不同的椅子凳子、白色的纸、水彩笔、录音机、放松训练专用音乐。

辅导过程与步骤

选择周围干扰比较少的空地或者在比较大的空教室内,让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坐下来。

1.通过“名字串联”的活动作自我介绍。

活动规则:从最小的孩子开始,先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我叫李晓云”,第二个孩子就要先重复第一个孩子的名字,然后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李晓云,许自强”;第三个孩子就要先重复前两个孩子的名字,最后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李晓云,许自强,江洪涛”……这样依次下来,每个孩子要边听边用脑子记,轮到自己的时候先依次说出之前全部人的名字,最后说自己。

(这个活动很有趣,适合年级较高的孩子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团队每个人的名字。)

2.小游戏“故事接龙”。

游戏规则:主讲人先提供一句话(最好是与地震的情景相关的),然后从一名孩子开始,接着这句话往下讲一句话,下一个孩子再接下去讲一句,使这个故事不断扩大延伸。限时10分钟,最后要给这个故事设计一个结局。

(这个游戏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其实是一个投射游戏,孩子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会把自己的部分经历投射进去。考虑到这个团辅的针对性,最好限定第一句话为与地震相关的情景,以免偏离主题,例如“那天我在教室里,突然,大地开始晃动”,再由孩子们往下接。这个游戏一方面可以活跃团队气氛,另一方面能通过孩子的讲述和对他们的观察,发现需要重点辅导的儿童。)

3.活动“谈谈你的故事”。

(1)在上一轮中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孩子,比如亲人丧失、目睹惨状、明显情绪不安等等,请他们来发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2)对不善言辞的孩子,主讲人可以通过多提问来引导他说。对于亲人丧失的孩子,请他(她)回忆与亲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

(3)鼓励孩子们宣泄自己的情绪,给他们创造流泪的机会。如果说不出来,也不能流泪,可以使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

(4)说出自己的故事后,其他孩子要给予支持鼓励。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儿童进一步宣泄自己的情绪,在“故事接龙”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其中引导他说出与亲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目的在于重新建构他与亲人之间的心理联结。)

4.简单的放松训练和此时此地技术。

进行放松的基本步骤是:播放放松训练的专用音乐,让他们选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森林中,天上挂着美丽的彩虹,有阳光照在自己身上,小鸟在身边唱着歌,小松鼠在脚边睡着了,远处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然后依次放松自己的头部、肩部、手臂、手指、背部、腰部、大腿、小腿、双脚,感觉自己越来越沉重,每一个部位都沉重下来,都放松下来。多重复几次。配合着有规律的呼吸,慢慢地吸气,吸满,腹部鼓起来,再全部呼出去……一起一伏,一起一伏。(指导语和具体步骤可以查阅放松训练的相关专业资料)

(这个活动的意图在于控制孩子们的情绪不要过分外溢。在上面的环节中给予孩子们宣泄情感的机会,但是如果不加控制、过度宣泄,可能会造成二次创伤。通过使用放松的方法,让孩子们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主讲人进行引导,回到此时此地。大家一起讨论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如何帮助别人等。)

5.小游戏“信任行走”。

游戏规则:先选择一条线路,然后使用高低不同的凳子椅子在路上设置障碍物,也可以让团队中的小朋友来扮演障碍物,他们可以做出各种姿势固定不动,也可以手拉手形成一扇小门或一座小桥。然后一个小朋友被布条或帽子蒙住眼睛,另一个小朋友扶着他跨越所有的障碍物,走完全程到达终点才算胜利。带路的小朋友只能用语言来引导,不能拉着他走。到达终点后,全体队员欢呼鼓掌以示鼓励。活动时要注意安全性,障碍难度不能设置太高。

每一个孩子都要体验当“盲人”和 “指路人”的感觉,游戏结束后请每个人谈一下感受。主讲人总结发言,强调 “信任”的重要性,并希望团队中的小朋友能够成为朋友,在困难的时候互帮互助,互相支持鼓励。让他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度过生命中的每一次难关。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培养信任感,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在困难的时候能够相信别人的帮助和集体的力量,也愿意帮助他人,从而减少孤单感、无助感。)

方案设计三

辅导对象

6-12岁儿童,人数在8-12人。基本情况:经历此次大地震,因为地震而失去了父母成为孤儿;或者与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内的许多亲人失去了联系,亲人下落不明。

设计理念

这是一个高度丧失的团体,所有的孩子都失去了父母或者和亲人们失去了联系,而被集中在一起接受照料和教育。可以说是灾后儿童中心理创伤最大、危机程度最重的群体。对这类孩子的团体心理辅导首先要注意顾及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敏感话题不能随便轻易触碰,语言要特别小心,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所开展的活动既要给他们有情感表露的机会,也不能表露过度造成新的创伤,要把握好度,并且注意流泪孩子们的安抚陪伴工作。另外,孤儿群体容易产生自杀倾向,对此要高度敏感,最好是通过活动让他们能够达成一项生命承诺。

设计目的

1.给儿童创造情感表露的机会,但要把握度;

2.对儿童所表达的情绪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

3.体验到团队的支持感;

4.表达思念、使用终结仪式来完结悲伤;

5.对亲人达成生命承诺。

辅导者

一名主讲,两名助手。

道具

帽子多顶、白色的纸、彩色的信纸一叠、水彩笔或蜡笔多套、签字笔多只、玩偶小公仔多只、塑料桶一只、黄土一桶、订书机、唤起悲伤体验的音乐、录音机。

辅导过程与步骤

选择周围干扰比较少的空地或者在比较大的空教室内,让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坐下来。

1.自我介绍。小游戏“耳朵鼻子谁是谁?”

游戏规则:先选三名小朋友站成一排,当主讲人说口令“鼻子!”的时候,就要用手指耳朵,说口令“耳朵!”的时候,就要用手指鼻子。其他人负责观察谁做错了,做错的和做的最慢的要出来作一下自我介绍,如“我叫柳青,我来自……,今年……岁。”然后其他人一起大声说“柳青,你好!”并一起鼓掌欢迎他加入团体。依次进行,如果最后剩的人多就要加大难度,口令“一只手耳朵!”时就要用两只手指鼻子。

(这个游戏首先起到“暖场”的作用,其次可以通过自我介绍增强成员的熟悉度和团体感,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2.团体活动“玩偶故事秀”。

(1)首先在白纸上面画上小动物,如猴子、大象、熊猫、兔子、猫、狗、企鹅等等。用订书机钉在帽子上面。每顶帽子代表一种动物。

(2)每个孩子都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或者最喜欢的动物。

(3)把所有的动物收集好,告诉他们来扮演这种小动物,假设它们就是你,那么请你讲讲它们的故事。主讲人做示范,跟小朋友们计划要如何说出自己的故事。

(4)在玩偶秀要上演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戴上帽子,遮住眼睛,让他们假装自己在森林里面围着营火聊天。

(5)每一个孩子都说出自己的故事,然后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6)主讲人鼓励动物们尽量把细节讲出来,并且说出他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7)讨论一下让动物讲出自己故事的感觉,然后鼓励他们不借用动物来说出自己的故事,其他团队成员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个活动主要用来让孩子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的创伤故事,并且学习如何从其他团员中得到帮助,适用于创伤后或丧失后的儿童心理辅导。)

3.活动“心手相牵”。

(1)让孩子们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作为内圈,第二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并把第一个圈围在里面,作为外圈。

(2)内圈的小朋友向后转,面对外圈的一个小朋友。互相点头微笑。

(3)按主讲人的口令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面对面的小朋友划拳,如果出的拳是一样的,就要互相拥抱一下;如果出的拳不一样,就互相双手紧握一下。

(4)做完一遍后,内圈人顺时针走一步或外圈人逆时针走一步,再进行划拳。依次做5-8轮。

(5)活动完成以后让几位小朋友说一下自己的感受。主讲人总结。

(这个活动主要是通过肢体接触的方式,让每一个小朋友感受到团队的支持感和互相扶持、心心相依的温暖体验。)

4.“此时此刻,你最想见的人……”

孩子们回到座位坐好,主讲人提问:“孩子们,你们现在最想见的人是谁?为什么最想见他?”“你们是因为什么才分开的?”“你还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吗?后来呢?”如果团体人数不多,可以请每个孩子都谈一下。孩子们会有真情表露,如女孩子边说边流泪,刚提到爸爸妈妈就泣不成声,男孩子眼睛都是红红的。主讲人要尤其注意用词,少言语,多触摸,认真倾听,充分共情,做好安抚。

(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给予儿童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此时此刻你最想见到的人”这一话题最能引起丧失性群体的情感表露。)

5.活动“埋葬悲伤”。

(1)发给每位小朋友一张彩色的信纸和几只水彩笔,告诉他们现在可以把最想对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说的话都写下来,给他们写一封信。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写好以后,还可以在纸上画一幅画,并记得签上自己的名字。

(2)播放舒缓的有悲伤情绪的音乐,低低萦绕。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写写画画,辅导人员不做干扰。

(3)写好后,告诉孩子们把它叠起来,可以叠成任何自己喜欢的形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4)等全部孩子都写完叠好以后,把装有干净的黄土的桶拎到中间来,告诉他们我们手中的信满载着我们对亲人深深的思念,现在我们要把它埋在泥土中,把这份思念和悲伤埋葬起来。每一位小朋友都要上来亲手埋,埋好后在桶边闭上眼睛许下一个愿望,然后归队。

(这个活动是一种“终结仪式”,通过“埋葬”这样一种仪式化的行为,让孩子们把自己悲伤的情绪画一个句点,把对自己亲人的思念和悲痛做一种终结。如果有条件可以不用塑料桶,直接带领孩子们把信埋在大树下面。除了埋葬以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比如放飞气球、漂流纸船、放飞机等等。这些活动必须由孩子们从头到尾亲手完成,不能替代。)

6.活动“生命的承诺”。

每个孩子发一个小公仔玩偶,告诉他们这就代表你最想见到的人,现在他来到了你的面前,请你想一想,这时候他会对你说些什么呢?可以让孩子们举手发言。

总结孩子们的发言,然后让孩子们做出“我们”的承诺,对亲人的承诺,让亲人对我们放心。可以一起大声说一些话,比如:“我以后不会是一个人!” “我以后要和大家一起玩!” “我以后要和大家一起上学!” “我不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我要帮助别的小朋友!”“我们互相帮助!”“我们在一起!”

(这个活动,主要是通过孩子自己之口,说出失去的亲人们对他的希望,从而使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且明确自己以后要怎么去做。)

7.最后,可以通过“松鼠和大树”等小游戏调节团队气氛,给孩子们自我展示和增强自信心的机会。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4.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方案要求 篇四

一、征集内容与范围

本次方案征集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主要内容,范围如下:

1.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2.自信心的培养训练

3.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4.情绪的认识与自我调节

5.个性的健全与意志力培养

6.学习心理和策略的辅导

7.智能开发与创造力培养

8.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9.青春期性心理教育

10.择业与升学的指导

(请老师根据以上内容自拟活动课题,以适合学生需求,强化针对性)

二、活动方案的要求

1.辅导活动内容要求:要符合心理教育原理,要确保科学性、互动性和有效性。

2.活动类型:团体辅导、课外训练等。

3.方案形式:参赛方案必须有纸质文稿和电子稿(如有课件请采用PowerPoint形式)。

4.方案撰写要求:具有方案标题、适用对象、目的意义、重点难点、活动内容、形式与方法、活动用具、活动步骤和时间安排等。(详见格式要求)

5.字数要求:每个方案字数不得超过3500字。

6.课件要求:幻灯片10—15幅,不得多于15幅,有配音,可复制、编辑。

三、活动设计方案格式要求

1、活动设计方案全文按A4纸的规格进行编辑、打印,全文字体采用宋体,并采用“单倍行距”的规格。

2、活动设计方案题目:不超过15字,采用3号字体、加黑、居中。

3、作者:5号字;学校:××学校,5号字,居中。

4、活动设计方案要有:

活动目的:---------------------

活动难点:---------------------

活动形式:---------------------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年级:---------------------

(以上栏目,采用5号字宋体)

5、活动内容与步骤:(即活动设计方案正文)

正文不少于2500字,不多于4000字。

正文要根据活动内容、步骤的需要,分若干标题(可以有主标题、还可以再分次标题)。

活动内容要符合心理教育原则,要确保科学性、互动性、有效性。每个活动步骤要标明教学时间安排。

各步骤的内容小结和课终总结,是活动设计方案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要用文字精确、详细的表述。

5.心理辅导方案 篇五

------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1.促进成员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 2.澄清团体目标,帮助团体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活动过程: 1.幸福拍手歌(1)时间约10分

(2)准备:音乐《幸福拍手歌》

(3)操作:全体成员围成一圈,伴随音乐,在领导者的带领下共同演唱《幸福拍手歌》,大声歌唱,并且要配合歌词,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2.大风吹

(1)时间约20分钟(2)操作:

1)先安排N—1个位置(N代表团体成员数)

2)由成员在中央做主角说:“大风吹”,众人各占一位置并回答:“吹什么?”成员甲再说:“吹戴眼镜的人”,凡是有此特征的成员必须交换位置,成员甲也可抢位置。届时未抢到的位置者换至中央为主角。依此类推,吹什么特征可变换。

小风吹:与大风吹的操作相同,只是没有此特征的成员必须交换位置。3.滚雪球

(1)时间约为30分钟(2)准备:纸、笔(3)操作:

①由第一个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开始,每句话包含五个信息,其中包括自己的姓名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②按顺时针从第二个成员开始。每个成员在讲自己之前必须复述上一个人所讲的内容(如:我是坐在活泼的喜欢读书的爱笑的法学院的××旁边的……的××)。再介绍自己。③在介绍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集中注意力听,努力记住该成员的名字,而且每位成员都有责任帮助对方完整表达。分享: 4.组员心声

(1)时间约为10分钟(2)准备:组员心声表、笔

(3)操作:发放《组员心声表》,让每个团体成员填写,以澄清成员对团体的认识、参加团体的初衷和自己对团体的期望,也可以让成员直接说出来。接着组织者澄清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5.团体命名和团体契约(1)时间约为20分钟

(2)准备:《团体契约提案》、纸、笔

(3)操作: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观点,并记录对团体名称的提案,征求意见,分析讨论并通过小组的命名。之后发放《团体契约提案》,请各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整理成自己团队的制度。将最后确定的制度写在一张大白纸上,每个成员签名,形成《团体契约书》。以后每次活动开始之前,都必须由某成员来宣读团体契约书。晾晒心情

------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1.促进成员熟悉,建立良好的团体心理辅导关系。

2.帮助成员梳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主导情绪特点,并正确理解情绪对个体社会生活和身心健康所具有的意义。活动过程: 1.抛物换名

(1)时间约为15分钟(2)准备:能抛的物件如小熊

(3)操作:先由一个成员抛起可爱的小熊给另外一个人,并同时叫出对方的姓名,叫错者给予特殊奖励,想办法让对方满意并让大家开心。2.我想有个家(1)时间约为15分钟

(2)准备:音乐《我想有个家》

(3)操作:闭眼听音乐《我想有个家》,然后让全体成员围圈手拉手,充分体会大家在一起的感觉。然后领导说:“变,4个人一组(根据情况灵活变动数目)”,成员必须按照要求重新组成四人组,形成新的“家”,此刻,请那些没有找到家的人谈谈游离在团体外的感受,大多会谈到“孤独、被抛弃”等,也可以请团体内的成员分享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觉,领导者可以多次变换人数,让成员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积极融入团体,让成员体验有家的感觉,体验团体的支持,从而更加愿意与团体在一起。3.梳理情绪

(1)时间约为60分钟

(2)准备:情绪梳理卡片、情绪小故事(3)操作:

①冥想放松:伴随舒缓的音乐,选择舒适的姿势,成员放松肌肉,回想近一时期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注意自己情绪上的变化。

②纸笔练习:发给成员每人一张卡片,要求成员完成下列句子。

1.最近让我感觉高兴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想起这些事,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近让我感觉不高兴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想起这些事,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每当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每当心情糟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的心情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交流、分享:引导成员间进行交流、讨论,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的主导情绪,感受到不同情绪体验对生活、行为、健康的影响,使其认识到积极情绪的重要。

④领导者呈现生活中与情绪有关的小故事,启发成员思考。

⑤成员讨论:引导成员认识到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应该主动构建快乐心情。⑥领导者小结。走近情绪

-----第三次活动

活动目标:1.进一步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

2.认识自己的情绪,能辨认各种情绪并了解它发生的原因。活动内容: 1.青蛙跳水

(1)时间约为15分钟

(2)操作:每人说一个字,顺时针依次说:“一只青蛙跳下水,咚!两只青蛙跳下水,咚咚……”出错者学做青蛙跳水状。2.心情涂鸦

(1)时间约为25分钟(2)准备:彩笔、白纸

(3)操作:发给每位成员纸与彩色笔,请成员画出现在的心情或是刚刚进行活动后的心情,并两人配对互猜画的是什么心情,接着在团体中采用配对方式呈现画作,并让配对成员说明对方图画是什么心情,在团体中分享一下。3.我演你猜(1)时间约为50分钟

(2)准备:情绪形容词卡片、情绪情景(3)操作:

①让每一个成员随机抽取一张情绪形容词卡片,并且表现出来,由其他组员猜这种情绪是什么,扮演者不能说话,由领导者判断是否正确。

②,让成员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演事先准备的情绪情景,大家逐个观看并进行评论: a.有人弄坏了你的自行车;

b.有个同学告诉你,放学后他要找几个人一起来揍你一顿; c.当你正在看你喜欢的电视节目时,有人把它调到了别的节目; d.你把妈妈省吃俭用给你买书的100元钱弄丢了; e.你在公共汽车上被人踩了一脚; f.同学们喊你的绰号;

g.在某次竞赛或考试中你获得了第一。③讨论:情绪有好坏之分吗?为什么? 表白情绪

-----第四活动

活动目标:1.进一步认识情绪以及产生的原因; 2.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活动内容: 1.见面说你好(1)时间约10分钟

(2)操作:让所有的成员互相自由握手,问你好,保证所有成员之间都握手问好之后,回到原位。领导者询问成员的感受,并让成员说出印象最深的人(从情绪方面)。2.颜色纸片(1)时间约20分钟

(2)准备:组长预先准备不同颜色的纸,剪成不同的形状,如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条形等

(3)操作:组长将各纸片向组员展示后,请组员闭目安静,尝试感受和界定一下内心的情绪。两三分钟后,再请她们张开眼睛,在纸堆中自选其中自己认为最能代表个人当时情绪的一张,选好后,请各人自由解释个人为何会作出该选择,并尝试形容此时此地的感受。3.情绪自我探究(1)时间为60分钟(2)准备:卡片、笔(3)操作:

①卡片列出了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请在每种基本情绪后写出表现这种情绪的词语,写得越多越好。

②在白纸上写下令自己最高兴的三件事;令自己最沮丧的三件事;自己最向往的三件事。③成员分享这些事情,并且尽量让成员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经历这些事情时的情绪。④领导者结束语。

情由景生

——第五次活动

活动目标:1.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2.学会释放压力的方式。

活动内容: 1.天龙八步

(1)时间约为20分钟

(2)操作:大家围成一圈,胳膊搭在相邻两人肩上并伸直,大家一步步迈向圆心。到一定程度后,尝试单独往前走,再尝试大家一起往前走。

(分享:你的感受是什么?越往前,圈越小,人越不舒服;距离越近,压力越大;调节压力的方式各人不同:尝试、放弃、带动、一直受别人牵制、强行拉动、静观其变;距离产生美,距离会使我们有空间调整压力。让我们看看自己的压力在哪儿?来自于哪儿?程度怎样?对我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压力源探索

(1)时间约为30分钟(2)准备:压力源探索表、笔

(3)操作:发放并填写自己的压力源探索表,然后成员互相讨论,并且分析各自的压力源。3.抛开烦恼

(1)时间约为30分钟(2)准备:白纸,纸篓、笔

(3)操作:在纸上写下自己不开心的事,不署名,搓成纸团放入筐里。然后每人再拣回一个纸团,在团体中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拍背

(1)时间约为10分钟

(2)操作:大家站成一圈,向后转,后面的给前面的拍背,让对方舒服为止,再互换做一遍。怒也可遏

------第六次活动

活动目标:1.帮助成员了解愤怒对人行为、身心的影响。

2.帮助成员学会宣泄、表达愤怒的方法,掌握控制愤怒的有效策略。活动内容: 1.情景表演

(1)时间约为10分钟

(2)操作:由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进教学楼时不小心相撞,但互不相让,话不投机,发生争吵,导致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越来越愤怒,乃至于发生肢体冲突的情景。2.我也有愤怒

(1)时间约为60分钟

(2)操作:请学生回忆最近发生的最令自己愤怒的事件,试着把自己的情绪引发出来,按要求用笔写在纸上。(要求:描写自己当时愤怒的表情和动作;

描述自己愤怒时的生理感觉,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脸热,眼睛圆睁,头皮发紧,流泪等;表达自己愤怒时的内心感受,如“我被愚弄了!”“他(她)太过分!”“这简直是厚颜无耻的做法!”等;写下自己愤怒时的行为反应,如骂人、摔东西、打人、痛哭、咬紧牙关、硬忍、强迫冷静等;写下自己作出愤怒反应后自己和对方的感受)最后分享讨论。3.制怒法宝

(1)时间约为20分钟

(2)操作:成员逐一发言,提出自己控制愤怒等不良情绪的策略,领导者带领成员对各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鉴别,归纳、整理控制情绪的有效策略。4.结束

引导成员分享本次团体活动的收获和体会。领导者总结,向成员提出控制和管理愤怒的意见和建议。

快乐其实很简单

-------第七次活动

活动目标:1.进一步帮助成员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构建愉悦心情。

2.帮助成员懂得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转换视角、善于发现,一定会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元素。活动内容: 1.镜中人

(1)时间约为20分钟

(2)操作:成员两人一组,一人扮演照镜子的人,要做出各种快乐的表情。一人扮演镜中成像,要模仿对方的样子,一轮表演完成后,双方互换角色。2.快乐清单

(1)时间约为40分钟

(2)操作:每个成员都要说出几件使自己感觉快乐的事情,越多越好。成员互相分享快乐。3.快乐密码

(1)时间约为30分钟

(2)操作:成员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保持快乐心情的方法,成员讨论,鉴别各种方法的可行性,领导者总结成员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推荐保持快乐的策略和技巧。4.结束

6.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六

第一天上午

A、介绍团体结构(开始——暖身破冰活动、相识、目标规则等;主体——过渡和工作——团体主题活动开展;结束——总结反馈)。B、暖身: 大吹、小风吹。C、相识接龙

全体成员围成圈站立,待领导者示范后开始游戏。成员可以去结识团体中任何一个人,步骤是:两人同时伸出右手,拇指相对,旋转之后握手,嘴里说:“以前不认识,今天见到你,让我们握个手,我叫XX。”如果两人以前认识,则可以说“以前就认识,今天见到你,先来握个手。”然后两人石头剪布,输了的站到赢家后面,双手搭在其肩上,跟随赢家,赢家再去找新的人相识,最后会一个搭一个地形成一条龙。(尽量去认识不相识的人)分组,分层分组 D、循环介绍叠罗汉

第一遍,每个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右手边的成员报自己的姓名,并重复第一个人的姓名。第二遍,介绍自己时加了一个特征,爱好兴趣、所授课目等 第三遍,加上自己的单位

守护小天使(看大家熟悉程度,是否需要介绍一次)

任务:默观察并帮助你的,不能被他觉察到,观察的内容:团体刚开始时的印象,团体结束时的情况,以及这三天团体中,你对你小天使的认识和了解。小天使总结自己在团体中的改变。

E、方案设计(队名、队徽、队歌、口号、POSE,目标、讨论如何实现团体目标)

设观察员一名,记录设计过程,团体内发生的状况,如主意是怎样产生的,分歧是怎么解决的,谁是团体里的关键人物,每个成员在团体过程中的表现与贡献等。观察员将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讲出来,引发小组成员的思考。

——目标,增强凝聚力,信任度,增进团体成员的合作与沟通。强调团体成功需要合作,合作需要投入,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扬长避短,发掘潜力,成功需要创意。第一天下午 暖身活动 松鼠搬家

3人一组,当带领者喊“松鼠”时,所有大树不动,松鼠换到别的大树下,当带领导者喊“大树”时,所有松鼠不动,大树解体,别的大树组合,当带领者喊“森林起火”,所有松鼠、大树变换角色,重新组合。A、理论介绍 B、同舟共济

目的:集思广益,通过团体合作,培养创新思维,努力尝试靠团体力量克服困难,达成目的。

1、指导者要求将报纸铺在地上,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需要团体成员同时站在船上,一个也不能少,必须同生死共命运。

2、让成员们想方设法使全体成员同时上船。行动之前团体可以充分讨论,拿出最佳方案。活动过程中成员常常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出现人拉人,人背人,叠罗汉等各方法。

3、当成功完成任务后,领导者可以要求将报纸面积减半,继续活动。

4、完成后可以将报纸面积再减半,继续活动。随着难度增加,成员的努必也会越来越加强,团队的凝聚力空前。活动的过程中成员会忽略性别,年龄,全组一条心,创造性地发按全组智慧,活动结果常常出乎成员们的想象,产生事先想不到的效果,让成员切实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C、任信之旅

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成员两人一组,一位做盲人,一位做助人者,盲人闭上眼睛,原地转3圈,暂时失去方向感,在拐杖的帮助下,沿领导者选定的路线行走,其间不能讲话,只能用动作帮助盲人体验种种感觉和行走。互换角色,再来一遍,并交流。

活动结束后两人坐下交流当盲人的感觉,与帮助别人的感觉,并在团体内交流。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对于助人者,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到什么?

第二天上午 A、理论讲解 B、我的自画像

目的:强化成员自我认识,促进自我觉察

每个成员1张纸,画出心目中最能代表自己的,植物、动物、抽象的、定实的,写出三个形容自己的形容词。介绍自己的画,回答他人的询问,促进成员深化自我认识。讨论

第二天下午 生命线

对过去的我,现在的我,未来的我作评估和展望,协助成员明确以往经历对当前生活的影响,对自己的情绪作出正确的处理。A4纸

领导者请每个成员画一条生命线,起点标示你的出生,终点是你预测的死亡年龄。在生命线上现在的位置,闭上眼睛静静思考一下,你过去最难忘的事,回忆自己人生中最快乐、悲哀、痛苦的时刻或事件,线上表示快乐,线下表示悲伤,痛苦。同时明确将来最想做的三件事。其他成员可以协助讲述者具体界定他此时的内心感受,并分析快乐或痛苦的原因,认清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的生活的影响,并探索每个人目前不同的生活处境与问题。讨论

第三天上午 方案设计理论 A、设计方案 B、水晶球传递

展望未来,人对生活的信心。

将充气球当作水晶球,水晶球当中,可以看到自己的示来。由团体一个成员开始,拿着水晶球,述说从水晶球中看到自己5后年的样子,述说完毕后,其他成员听后给予反馈,然后按顺时针传至左手边的成员。

第三天下午 A、互助拍拍背

全体成员站立,每个人都将双手搭在前方组员的背上,当主持人说“开始”时,所有人开始为前面的组员敲打背部,或按摩肩部,尽可能地让其放松和舒服,约一分钟后主持人说“停向后转”大家一齐向后转,双手搭在前方组员肩上,并用同样的方法 点评:人际互动的过程是有趣的,即使是无声的互动,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比如这个简单的活动,就可以让所有成员在肢体接触中感受亲密和温暖,在放松的状态下开始团体活动。

B、守护小天使,天使揭秘

目的:通过别人的观察了解自己经过团体辅导后的改变,体验在团体中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增加改变的勇气和信心。

7.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与组织 篇七

一专家学者关于班级团体辅导的研究

李坤崇教授认为:班级团体辅导以全班学生为对象, 运用适切的辅导策略或方法, 借着团体互动, 协助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调整认知与增进应变能力, 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学生潜能。

徐西森教授认为:许多辅导工作者努力将团体动力的精神与内涵、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方法融入班级情境中, “班级团体辅导”、“班级经营”的理念则由此形成。

吴武典教授认为:实施班级团体辅导的基本原则, 便是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同时又不损及群性。换言之, 要使个人在大我中完成小我, 完成小我又能促进大我, 使大我与小我和平相处而并进。要使班级团体做到这一点, 必须了解班级团体心理, 运用团体辅导策略。

吴增强教授认为:所谓班级心理辅导, 是指以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 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 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有着非常突出的优点: (1)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重要组织, 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也是心理问题的发源地。同一班级的学生, 他们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上, 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及情感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大体呈现出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能满足每个正常学生发展的需求。对学生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或即将遇到的同质心理问题, 通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是一种省时省力又高效的心理辅导形式。 (2)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教育性、发展性、预防性为主, 专业要求略低于矫治性辅导, 受过一定训练的教师都可以操作。而且活动的内容、目标与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很高的同一性, 并与班主任工作联系密切, 其成效更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班级建设。

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与组织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孙子兵法》上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前期准备是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成功与否的前提和基础。这一阶段主要需做好四件事: (1) 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如活跃分子和惰性分子。明确要解决或教育引导的主要问题。确定团体心理活动的方向和主题。就中小学生而言, 一般主要有:自我意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生活适应辅导四大类。 (2) 活动设计:根据辅导的方向和主题, 确定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3) 落实分工:班主任、班干部及其他需要参与、表演或配合的成员。 (4) 准备活动用具。

第二阶段是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 暖身活动, 即营造氛围:一般为3分钟~5分钟。主要是调动学生的情绪, 引导学生参与, 形成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和人际场, 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情绪、情感基础。具体的暖身方式可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来确定, 如集体性的鼓掌、合唱或者轻松的个体 (老师、主持人) 、群体 (学生) 互动、群群互动。 (2) 主要活动:一般为30分钟~33分钟。围绕主题展开, 可以是多个类型的, 也可以是一个类型多层次展开。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全体学生, 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参与活动, 关注惰性学生和重点需要帮助的学生。 (3) 结束活动, 即总结活动:一般为5分钟~7分钟。指导学生, 提升活动效果, 是一次活动的精华点所在, 也是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 如确定发展目标、制订个体计划、制定团体制度、建立情感共鸣、实现经验升华。一般而言, 活动的结束阶段尽量要以学生能做到的具体目标来体现, 大而空的东西最终会让学生因为没有办法去落实、去实现, 从而失去效果。

第三阶段是效果的反馈与强化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效果具有反复性。一次辅导活动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会产生效果, 也不可能对一个学生产生持续的效果。因此, 需要对活动的效果进行反馈, 如通过谈话、通过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观察、通过向他的同伴了解等。对一些需要进一步强化的, 可以通过个别帮助、小团体辅导、专业人员援助等方式进行。同时也需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跟进性的团体辅导。如新生入学后首先要帮助学生尽快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圈子, 然后帮助学生确立班级意识、明确班级的努力目标、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8.心理辅导课设计方案 篇八

五年级学生。

【活动理念】

自信心是人成长与成才必备的心理素质。自信不但能带来愉悦的内心体验,更能激发人的各种潜能,是积极心态的催化剂。本节心理辅导课通过看图、讨论、听故事、做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交流中获得体验,认识自信的重要,掌握树立自信的方法,逐步培养自信的品质。

【活动目标】

1.认识自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信心;

2.帮助学生掌握建立自信的方法;

3.体验自信带来的快乐,培养自信的心理品质。

【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

2.信封,试题;

3.制作“小天使翅膀”;

4.分成6个小组,排课桌。

【活动过程】

一、正反事例,引出主题

画面一:带着细链子的大象

一头大象从小被一根链子锁住,经过无数次努力都不能挣脱。长大以后,它的力量足以挣脱链子了,然而它不再去努力,即使链子放在身上不加任何固定,它也不会去努力。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多媒体呈现结论:

认为自己不行→失败者

画面二:爱迪生发明电灯

爱迪生为发明电灯,曾尝试过1600多种材料,但都以失败告终。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他没有放弃,因为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

引导学生讨论:面对那么多次失败,爱迪生为什么没有放弃?多媒体呈现结论:

认为自己一定能行→成功者

师:这两个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生答:要想成为成功者,一定要有自信。)所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拥有自信就会拥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多媒体出示本课主题:

我自信 我成长

二、经历会餐,切入生活

师:既然自信这么重要,那生活中的我们自信吗?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丁丁,这次竞选班干部,你那么优秀,肯定报名吧?”“我不行的,下次再说吧!”

镜头二:“儿子,今天回家怎么皱着眉头?”“明天又要考试了,我担心自己考不好。”

镜头三:“婷婷,昨天音乐课为什么不唱歌呢?”“我唱得不好,怕被别人笑话。”

镜头四:“惨了,惨了,这次800米跑步,对手都那么强,我肯定跑最后了。”

师:大家说说,这些孩子存在什么问题?(生答:没有自信)

教师先列举自己不自信的例子,然后请学生交流不自信的事例。(生答: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主动与同学交流,害怕遭到排挤;爬山之前感到恐惧……)

三、展示法宝,学会自信

师:生活中,我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自信,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来培养自信。下面,我们就一起行动,进行一次“自信法宝”大搜索。

1.全面认识自己

师:你认识自己吗?(生疑惑)我们做个小游戏来测试一下。

打开信封,取出试题“我为自己找优点”,请学生填写。

师:老师这里有个盒子,里面装了所有同学的名字,抽到谁,谁就上来向大家汇报自己的优点。其他同学仔细听,如果你发现他身上还有其他的优点,请举手告诉他。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生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多多肯定自己。)

多媒体出示第一条自信法宝:

全面认识自己

师演示(学生跟着一起做):摊开手心,念一遍法宝“全面认识自己”,握紧手心,第一条法宝记心上。

2.正确对待评价

师播放故事录音:一个书生骑着驴,挑着书,进京赶考。路过一个村子,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瞧,这个书生骑着驴赶考!”书生听了,就把驴送给了别人。走了不远,又听到有人说:“哟,挑这么多书赶考!”于是书生丢下书箱,继续赶路。走到京城,看到他的人又说:“看哟,这个书生什么都不带,还赶考呢!”书生听了后悔不已。

师:请大家想一想,书生后悔什么呢?(生答:别人说什么就听信什么,最终一事无成。)

师:我们再来看几位名人的故事——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技术并不高超,他的老师评价说:“你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然而贝多芬却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托尔斯泰读大学时成绩很差,老师评价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最后,他却成为了一名大作家。

师:这几位名人的事例给了你什么启示?(生答:别人的评价未必正确,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师总结:有句话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别太在意旁人的眼光,活出潇洒的自己,活出自信的自己。

多媒体出示第二条自信法宝:

正确对待评价

师演示(学生跟着一起做):摊开手心,念一遍法宝“正确对待评价”,握紧手心,第二条法宝记心上。

3.经常鼓励自己

师:平时你会鼓励自己吗?你是怎样鼓励的?结合生活事例,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两种声音,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你能正确区分吗?

要求:听到积极的声音昂首挺胸站立,听到消极的声音蹲下。媒体出示:

我能成功吗;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我不会讲话,讲错了怎么办;

错了怕什么,展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这门课太难了,我从来没考好过;

但愿不要失败,不要让人笑话;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听到过这些消极的声音吗?当你质疑“我能成功吗”时,其实我们更应该坚定地对自己说——(生: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当你想说“我不会讲话,讲错了怎么办”时,其实我们更应该坚定地对自己说——(生:错了怕什么,展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当你想说“这门课太难了,我从来没考好过”时,其实我们更应该坚定地对自己说——(生自由发表意见。)当你想说“但愿不要失败,不要让人笑话”时,其实我们更应该坚定地对自己说——(生自由发表意见。)这些都是语言上的积极暗示,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积极暗示方法(师举例)。

多媒体出示第三条自信法宝:

经常鼓励自己

师演示(学生跟着一起做):摊开手心,念一遍法宝“经常鼓励自己”,握紧手心,第三条法宝记心上。

师:除了这三大法宝,大家还有哪些树立自信的好方法呢?先小组讨论,然后分组汇报,其他组可作补充。(生讨论、汇报、交流,师给予即时点评。)

四、调动情绪,激发自信

师:有这样三条法宝握在手里,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今天我要送大家一首小诗。(邀请学生配乐朗诵诗歌《自信的人》。)

自信的人

自信的人谦虚好学,/总是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然后与优秀者赛跑;

自信的人言语不多,/喜欢在内心积蓄力量,/握紧拳头用力出击;

自信的人胸怀大志,/不畏强手,敢于攀登,/具有不屈不挠的取胜信心;

自信的人立足现实,/迈着坚实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一路一程收获。

师:自信让人充满力量,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爱默生说“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萧伯纳认为“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我相信,今天大家对自信一定也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们在“小天使的翅膀”上写下一句最能激励自己、最能让自己树立自信的话。(在音乐声中请学生静静书写。)

师:当你害怕的时候,当你怀疑自己的时候,当你想要退缩的时候,“小天使”都会在无形中给你一股力量。让你在瞬间充满勇气和自信。(播放音乐《隐形的翅膀》)相信有了隐形的翅膀,我们一定能飞得更高更远!

【活动点评】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生正處于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当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进取心,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充满成就感。因此,选择培养自信心作为五年级学生心理辅导的主题,引导学生正面、积极地认识自我,非常切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本课设计思路清晰,从正反案例对比引出活动主题到根据实际经历发现自身的不自信之处,再到出示树立自信的方法,最后让学生们感悟自信的力量,每个阶段内容的设计都紧紧围绕主题,层层递进,使学生一步步接近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贴近学生实际,如经历会餐阶段出示的四个镜头:不敢参加班干部竞选、不敢主动展示自己、担心考试考不好等都是小学生很常见的不自信的表现。这样的现实案例一方面使学生明白不自信的种种表现,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透过这些事例联想到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不自信之处,进而激发起探究问题解决办法的浓厚兴趣。

本课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需求,如在方法呈现阶段,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以游戏、故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将这三种方法具体化,并结合具体的情境演示法宝的使用。将每条法宝念一遍然后放在手心里的设计也十分巧妙,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式使他们体验到自己真正紧握着三个法宝,自信心自然增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较多地使用了正反对比的方式,首先在导入阶段,分别用了成功与失败鲜明对比的两个事例,很好地引出了活动课的主题,也使学生明白自信心的重要性。在方法呈现阶段,将“积极的声音”和“消极的声音”形成对比,让学生很清楚地感受到正反两种取向的态度对生活的影响。

本课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内容安排较多,很有可能导致每个环节深入不够,辅导重点不突出,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取舍上可以再次斟酌。

(作者单位:奉化市实验小学 奉化市进修学校 浙江宁波 315500)

上一篇:工商变更材料下一篇:医院管理问题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