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2024-07-30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8篇)

1.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篇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农村沼气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是炊能革命、有机肥革命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受到了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一、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沼气池建设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和建设生态县的重要内容来抓,把沼气池建设、庭院经济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我县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61个,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9处,年产沼气10.77万立方米,折标煤76.9吨。

沼气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直接导致了农产品品质下降,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沼液、沼渣肥效高,病虫病菌少,能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一个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液沼渣25~30吨,可满足2~3亩无公害瓜菜的用肥需要,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用沼液喷洒作物叶面,可灭菌杀虫,肥壮秧苗,粮食能增产15%~20%,蔬菜能增产30%~40%。同时,农村沼气将畜牧业与种植业发展链接起来,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多渠道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沼气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活用能,保护了生态环境。三溪乡井南村是沼气建设示范村,建有沼气池26个,村民照明、做饭、洗澡都用上了沼气。他们说:“有了沼气池,不仅可以节省电费,还带动了养猪业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据专家调查测算,一个沼气池年产气量可替代燃烧薪柴1.5吨左右,相当于3.5亩薪炭林或6亩林地的年生长量,同时还可减少两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发展农村沼气,解决了农民“没有柴烧就砍树”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沼气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在建沼气池过程中,政府引导农民把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圈、改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禽畜圈养,畜厕分离,有效地治理了农村的脏、乱、差,改善了村容村貌。以前村里猪粪猪尿横流,臭气熏天,但现在村里路面干净,人和禽畜的粪便排入沼气池密封起来,空气清新了很多,蚊子、苍蝇也减少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但在建设及推广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认识程度不够。有些干部对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责任心和紧迫感不强;沼气知识普及不够,部分农户对沼气建设的好处还不太了解,持等待观望态度;七十年代建的旧式沼气池因应用技术科技含量不高,技术不够成熟,质量差,现已无法使用或者说有的在当时就是效果不好,在群众头脑中的不良印象一时还难以消除。

2、自然条件不好。建一个沼气池需要二、三十个平方米的空地,而我县的村庄大都是依山而建,空间较少,比较拥挤,缺少建沼气池所需的场地;乡村外出人口多,家庭人口简单,饲养牲畜又不多,难以保证沼液量。

3、后续服务不到位。一方面,新建沼气池农户缺乏经验,管理维护意识较差,故障池不能得到及时维修,导致少数农户使用情况不理想。另一方面,沼气服务机构不健全,配套物资供应不上,存在配套环节上的死角。

4、技工素质不高。我县参加过市能源部门培训的沼气技术人员只有2人,而且还没有职业资格证书,技术力量相当薄弱,再加上有些农民技工的责任心不强,从而出现个别沼气池建设质量不过关,如管道安装不规范、不产气、漏气等现象。

5、建设资金不足。虽然现在国家对沼气国债项目的补助力度较大,但我县曾在__年对国债沼气项目进行可行性调查,调查显示我县沼气工程上国债项目的条件无法具备,所以争取不到中央的补助,只能靠群众自筹资金和少许的县补助,农户感到建设成本太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沼气的建设和推广。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实施农村沼气工程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参观、召开现场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沼气建设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基层干部群众建设沼气工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加强领导,扎实推进。把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要作为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农民为主、自建自用”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通过示范点、示范村的建设,辐射、带动沼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在充分发挥农户自主投入主体作用的同时,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筹集沼气发展资金,即积极创造条件上国债项目,向中央财政争取一点、从公益生态林保护资金及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划出一点、各级财政安排一点、各有关部门投入一点、发动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捐助一点,建立起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同时,各级政府应在政策、资金和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农村沼气建设的规模和水平。

4、配套建设,综合利用。农村户用沼气要积极推动“一池三改”,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对圈舍、厕所和厨房进行改造,并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采取“猪—沼—果”、“四位一体”等能源生态建设模式,引导农户将沼气建设与种养业发展结合起来。在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要积极实施“一池三建”,将大中型沼气池与原料预处理设施、沼气利用设施和沼肥利用设施结合建设,并尽可能将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农田、鱼塘等进行统一筹划、系统安排。通过各种配套建设,同时实现解决环境污染、生产清洁优质能源、环境治理和综合利用等目标,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沼气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5、健全体系,提高服务。建立相应机构和沼气服务站,面向农户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帮助搞好沼气池的设计、建设、安装,沼气配件的维修、供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服务推广等工作。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将品德高尚、技术过硬的农村泥瓦工吸收到沼气建设队伍中,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做好沼气技术入户工作,在项目村定期开办培训班,向农民群众讲解沼气知识,使其逐步掌握沼气技术,确保沼气池的使用率。

2.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篇二

2008年5月6-7日,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张福麟处长一行2人, 在山东省建设厅科教处尹涛副处长、济南大学邹惟前教授、山东硅酸盐学会彭建秘书长的陪同下, 专程来临沂调研农村生态节能住房建设工作。市政府副市长刘彦祥, 市委副秘书长华洪, 市建设局副局长薛铸、鲁佃泰, 河东区副区长张廷强, 河东区建设局局长冯正新, 刘店子乡党委书记魏元涛, 乡长周荣等领导陪同调研。调研组现场考察了河东区刘店子乡沂自庄村农村生态节能住宅建设现场, 与市、区、乡领导和课题组的同志进行了座谈。

山东省农村生态节能住宅示范工程是由中科院院士蒋民华先生主持, 联合山东省内五所大学、四个学会、三个大型企业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由临沂市建设局参与研究并承担建设任务。示范工程位于临沂市河东区刘店子乡沂自庄村, 先期建设3栋样板房, 其中2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栋为钢结构, 每栋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工程预计于5月底竣工。

调研组在察看完现场, 听取课题组及有关人员的情况汇报后, 就沂自庄村生态节能住宅示范工程谈了自己的看法。

张福麟处长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 尽管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 但还要有几个亿的农民居住在农村, 农村还需要建设大量的住宅。沂自庄村生态节能住宅符合国家的政策方向、技术方向, 是好事, 代表了今后农村建房的方向。尽管在研究试验阶段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如板缝裂纹、成本偏高等, 这不是主要问题, 任何问题都会逐步完善解决的。草土坯要有标准, 有检测报告, 要考虑由生产线来生产。设计、施工、竣工验收要有规程。设计还可再进一步优化, 内墙板可考虑其它板材, 成本还有降低的空间, 要经过严格的成本核算确定成本价格。推广模式要研究, 谁是推广主体要考虑。推广应用不是全靠政府, 主要靠市场。推广主要是市场行为、企业行为。

尹涛副处长提出:沂自庄村生态节能住宅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既代表了今后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 又为今后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生态环保提供了例证。草土坯是很好的设想, 外墙板是发展方向, 符合住房建筑“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环保舒适”的要求。同时也为完善农村住房功能, 改善农村居住质量,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出了榜样, 是值得学习研究的一件大好事。尹处长强调, 生态节能住宅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 形式多样。对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草土坯等填充物要有一个标准配比;墙体板缝连接要刚性、柔性连接并举。房屋竣工后检测要靠具有有效资质的中介检测机构进行。要抓紧研究制定检测标准和施工规程等, 如:各种材料尤其是板材的标准, 设计标准、施工规范、竣工验收标准等, 为下步的推广工作奠定基础。省建设厅将大力支持这个项目, 共同努力, 全力推广。

3.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篇三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面临困惑;思路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精神,全面了解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今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近期,我们对全县学前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情况

几年来,我县县委、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普及和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加大了对县域幼教发展的统筹规划,研究制定了《卢龙县2010--2013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建设规范化幼儿园为重点,以强化幼儿园管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目的”的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了“1个中心,2个示范,3个规范”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相继下发了《卢龙县教育局关于普及发展学前三年教育的指导意见》、《卢龙县农村幼儿园评估细则》等指导性文件。积极推进县域幼儿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有效推进了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

为确保“普三”工作落到实处,我县从加强领导、完善管理体系入手,分别建立了行政领导、工作指导和业务研究三套管理网络。行政领导网络由县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组成,各级分别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副乡(镇)长、村干部为组长的“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等工作;工作指导网络由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总校、幼儿园组成,各级分别成立了由局长、总校长、幼儿园园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事、制度建设等管理工作;业务研究网络由县教育局教研室、县直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组成,各级分别设立了副局长、幼教教研员、主管业务的副园长,主要负责幼教课程设置、活动的组织、师资培训等工作。三套网络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幼教管理体系。

二、经费投入情况

几年来,我县坚持政府拨款、举办者筹措、幼儿家长缴费、社会捐资等多种渠道筹措幼儿教育经费,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效的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努力保证幼儿教育事业费。2007-2009年幼儿教育事业费分别为360.23万元、434.4万元、517.3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5%、20.5%、31.5%。二是逐年加大改善办园条件投入。据统计2007-2009年,全县幼儿园建设累计投资461.7万元,其中,县、乡、村三级投入83.65万元;幼儿园收费投入351.29万元;县直单位对口支援6.98万元;社会捐资助教19.75万元。三是整合县内教育资源,挖潜增效。坚持以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抓住小学撤并的有利时机,把撤后的闲置小学校舍以及乡镇闲置的厂房改建成独立成院的规范化幼儿园,节约了67.19万元的建设资金。近几年,我们对本县大部分国办园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到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幼儿园(班)129所,其中市级示范园1所,县级示范园6所,县级一类园29所,县级二类园33所,县级三类园26所,未晋级晋类34所。市、县级示范园、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室内外环境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教育化。这些园所充分发挥了“六中心”的作用,满足了幼儿保育和教育的需要。

三、园所建设情况

我们结合县域实际,坚持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形式建园。一是以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抓住小学撤并的有利时机,把学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改建成独立成院的规范化幼儿园。如赵官庄中心幼儿园。二是对学区校适当合并或集中改造扩建,整合教育资源,利用节省出来的校舍和教室兴办相对独立的校中园。如大道上幼儿园。三是对完全小学划分相对独立区域的幼儿园。如柏各庄幼儿园。近年来全县共利用撤并的校舍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2所,相对独立的规范化幼儿园24所。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稳步提高,全县3-5周岁适龄幼儿12512人,在园幼儿10786人,总入园率86.2%。其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4226人,入园率98.9%,学前二年在园幼儿4087人,入园率94.1%,学前三年在园幼儿2473人,入园率63.5%。

四、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园长、教师等工作人员388人。专任幼儿教师382人,学历合格率为99%。

近几年,我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大部分是从小学转换过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水平较低。根据此情况,我们分别制定了幼儿教师长期和短期培训计划,并把它列入全县幼教事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了全县幼儿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网络。

一是开展脱职培训。以县教师进修学校和职教中心为依托。举办师资脱产培训班,集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充实壮大幼教骨干教师队伍。

二是开展以继续教育为内容的在职岗位培训。我们按学期制订了“六科”教学法短期培训计划,利用双周的星期日或暑假以总校为单位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法培训,培训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知识讲座与骨干教师示范课相结合。

三是开展岗位提高培训。组织160名幼儿教师参加了河北省幼儿教材教法培训活动。我们以学区为单位成立了幼教中心教研组,每单周的星期六按学区组织全体幼儿教师进行岗位练兵活动,寓提高教师素质于各项练兵活动之中。

四是不定期地进行专题培训。2007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多次培训,如:幼儿园教育纲要培训,幼儿一日活动组织培训,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培训,幼儿园五大领域培训,幼儿教师自制教育培训等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目前,全县幼儿教师专业达标率99%,比2007年提高了20%。通过“三学”、“六法”考试的教师占90%,胜任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达到了98%。

五、保教质量情况

1.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加强幼教法规建设,是幼教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这“一纲两法”,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卢龙县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县教育局对各类型幼儿园(班)实行登记注册制,强化了对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全县统一印发了“幼儿园教师岗位职责”、“教职工行为规范”、等16种。使幼教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2.加强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全县统一制定了《卢龙县标准化幼儿园档案管理及资料目录》,从上级文件、办园条件、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卫生保健、教师成长档案、幼儿成长档案等八个方面作了明确要求,使全县幼儿园在档案管理上做到了科学化。

3.定期督导评估,实行动态管理。按照《秦皇岛市幼儿园定期评估与考核制度》,结合县域实际,我县每两年对申报的各类幼儿园进行全面的评估认定。通过评估,使各幼儿园明确自身的不足,从而得到提高。对管理不善,质量下降的幼儿园,取消相应类别资格,降低收费标准。

4.加强教科研机构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园本研究,实现有效教研。教师首先进行实践反思,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个人和教研组的研究主题;通过上研究课,进行评课议课,实现同伴互动;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争取教研员和幼教专家的专业引领。园本教研深化了幼儿园的教研工作,使课堂教学和区域活动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二是以幼教科研促提高。几年来,结合本县实际,先后进行了“幼小衔接”、“综合主题教育”和“幼儿科学识字”等课题实验研究,多项成果获河北省教研成果奖、全国创新能力发展检测优秀成果奖。这些教改实验成果已向全县推广,直接服务于学前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服务于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

六、影响和制约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普三工作的深入开展,几年内,我县幼教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总的来看,还存在许多明显制约幼教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基本设施建设有待规范化。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完全依靠家长缴费来维持园所正常的运转。因为投入不足,且收费偏低,幼儿每人每月最多只收29元,办园条件得不到很好改善,园舍、设施达标率较低,办园条件普遍简陋。大部分村级幼儿园只有幼儿活动室,缺乏必要的功能室,常规保育教育设施普遍偏少,存有低成本运作的现象。

2.教师配置和管理有待标准化。目前我县学前教师配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师幼比例不符和要求。二是有的乡镇教师学历不合格,个别教师没有培训上岗合格证。三是教师配置缺乏稳定性,有的幼儿园、幼儿班教师和低年级教师轮换。四是教师年龄老化。受县(市、区)教师分配制度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多年“只出不进”,教师年龄中、老年偏多。

七、关于加快我县幼儿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园条件。各乡镇中心园根据本园实际,拟定设备添置计划,及时增补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和品行培养的教玩具,使办园条件逐年提高。

2.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各幼儿园(班)进一步加强室内外环境建设,注意与小学的区别,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纳入工作范畴,认真贯彻落实新《纲要》的精神,把五大领域的课程开齐、开全,采取多种形式,游戏贯穿课堂活动始终,实现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园实施《纲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篇四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08年工作部署,区人大常委会教科委牵头组织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教科委委员,组成调研组,于8月4日至7日,围绕农村人畜饮用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状况、工业污染情况、面源污染和农村环保机构建设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调研,征求和收集了这些乡、镇人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实地调查和座谈,调研组对我区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农村环保工作情况。

在自然条件上,全区农村多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降雨量比较充沛,水文条件较好,水利设施比较完善,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殖。目前,我区形成了以花草苗木、果品药材、水产养殖和农家娱乐休闲为主的多元化农村经济结构形式,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农村环保优化经济增长模式,把农村环保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施农村环保行动,推进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建设,逐步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力度,全区农村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认真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逐步改善人畜饮水条件。区政府积极争取人饮工程建设和以工代赈项目,为全区各乡镇村组打凿水井,铺设输水管道,较好的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同时在建设上,实施排污处理与人饮工程相结合的方式,使农村人饮工程基本上达到环保要求。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开展了“一池三改”项目实施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国债资金投入到乡、镇沼气改建中,并结合沼气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人畜粪尿循环利用率有所提高,对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生态效益。同时,通过通村水泥道路项目建设,农村的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沿途村落及农户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3、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减少农村大气污染。一是开展了禁烧宣传,在人口密集区域、村组和交通要道广泛张贴《禁烧令》,散发宣传资料,采取广播、刷定标语、悬挂横幅、工作通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二是各乡、镇与所辖村、组签订了禁烧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层层落实责任,并抽调机关干部组成巡查组,分片巡查,发现焚烧行为及时制止,并通报相关情况。三是利用稻草加工草帘和草袋,即消化处理了稻草,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四是推广了秸秆回收利用技术,秸秆氨化养牛技术、小麦油菜免耕盖播技术、食用菌袋料栽培技术和秸秆粉碎回田技术普及率逐年上升。目前,全区秸秆焚烧现象得到一定遏制,空气质量有较大改善。

4、抓好农业污染源处理。对上规模畜禽殖场地,抓好畜禽类粪便综合利用,一方面结合沼气建设,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另一方面结合果园建设,利用畜禽粪便给果树施肥,变废物为宝;第三是实施了循环处理,利用畜禽粪便壮塘喂鱼。

5、利用“创卫”契机,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区政府及其各乡、镇紧紧围绕“创卫”工作,认真开展城镇和农村村容貌整治活动,城镇以突出治脏,农村以治理“六乱”、开展“五清”、美化“四口”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并对村内主干道路和农户房前屋后进行绿化、亮化,提高了农民群众卫生、环保意识,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问题。

1、农村环境污染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一是生活垃圾污染。菜叶、瓜果、煤渣等垃圾基本采用空地、河沟、渠沟沿线丢弃,农舍边随意填埋或直接焚烧的方式处理。大部分家庭人、禽、畜粪便未经生化处理,直接排入水沟池塘、河道,或直接用作农作物肥料。农村垃圾围村、堵塞河道、侵填池塘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环境质

量。二是废弃塑料农膜污染。随着大棚农业的普及和地膜种植的推广,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废弃塑料农膜、编制袋、农药瓶等回收利用率较低。三是秸秆污染。我市秸秆农业利用率(指秸秆还田、培植食用菌、填栏、用作饲料等用量)较低,秸秆废弃率较高,尤其是农作物夏秋两季露天焚烧情况仍有发生。

2、畜禽养殖业排污量大,部分地区综合利用率低。养殖业是我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农村分散喂养和规模化集中养殖发展较快,生猪存栏量近年来不断增长,但由于科学养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到位,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处置率不高,直接排放量较大。一些养殖业集中的区域,特别是养猪成规模化村,养殖粪便和污水随意堆放和外排的现象比较突出,不仅污染农村的水体、大气环境,畜禽粪便中所含的病原体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3、农村水环境潜在威胁较大。由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使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目前,全区农村及集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少,粪便经化粪池处理率较低,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4、农药化肥使用量大,面源污染较重。当前化肥、农药的使用已成为农民提高粮食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测土配肥、科学施肥刚刚起步,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氮、磷、钾比例失调,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种植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使一部分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遭受污染威胁。

5、农民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有待提高。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长久陋习的影响,加之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滞后,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置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低下。

三、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意见和建议。

1、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各级环境保护意识。一要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环保工作措施和责任,推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做到有职能、有人抓、有制度。二要提高农民群众环境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的意义,用典型案例说明污染的危害。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安全卫生知识,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

2、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一要大力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按照“村收集、乡镇中转、区上集中处置”的运行机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二要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采用沼气处理技术,结合“三改”(改厕、改厨、改圈),综合处理畜禽粪尿和生活污水。充分利用农村池塘、水田的自净能力,开展清淤保洁、养鱼养萍,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三要用循环经济方式解决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通过发展“畜禽养殖+沼气+作物”的生态农业模式,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增加农村新能源和有机肥源。四要合理规划村镇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统筹考虑农村的村镇布局,按照资源有效配置的理念,将环保基础设施和饮用水源建设等优先配置到中心镇、中心村。

3、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以保护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各项调查,进一步摸清我区农村环境准确状况和突出问题,以此为基础,统一编制近、远期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分期实施。一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建立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炉、生态公厕,配置垃圾箱、垃圾运输车。要在土地出让金、城市维护费和排污费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配套污染防治措施的“三同时”落实;开征畜禽养殖排污费,并专门用于该产业带来的污染整治。三要大力推

进生态农业和特色村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要把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与开发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农耕文化等,发展茶果采摘、农家情趣体验等“农家乐”休闲项目。四要切实推广污染防治技术。基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适用我区农村环境防治实用技术的研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的流失,减轻环境负荷。

5.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篇五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四个文明的高度为新农村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这与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谋而合。因此,要提高新农村的优越性,应该将加强环境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中,为改善全区农村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作为我市南大门的XXX,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发展经济上项目,拉大城区框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也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我区农村环境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业税取消,良种补贴、农业直补力度不断提高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是城中村改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新农村建设点建设没有环境规划,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无污水处理设施、无垃圾填埋场。二是有的新农村有规划,但建设随意性大,没有把环境保护防治项目落到实处,多数存在选址不当,人、畜居住点距离太近,废物-1-

乱堆乱放,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等问题。三是虽然农民住进了新居点,但还是采用老的方法处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垃圾随意堆放、污水任意倾倒,没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四是城乡工业污水、畜禽养殖业污水、生活污水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部分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用于农田灌溉或渗透污染水源,严重威胁着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农作物安全。五是面源污染依然存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等不合理地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体氮含量增加,富营养化严重,尤其是剧毒农药和生产激素不但破坏了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残留问题突出,而且在大气、土壤、水体间残留短期内难以消减,畜禽养殖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污染的急剧加重,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新的威胁。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镇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二是受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强,认识不高;四是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

二、新农村建设中环保工作的原则

一是要把环境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先考虑,做到规划、建设、环保的高度统一。

二是努力实现从“末端治理型”向“提前预防型”的战略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依法进行环评,切实控制并逐步削减各

类污染物直接排放的总量,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逐步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质量。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经济发展较快、环境污染严重的,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行环境优先战略;对经济发展较慢、环境脆弱的,要加大生态保护投入,重点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与环保能力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中环保工作对策与措施

(一)纳入发展规划。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步,规划走在前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一是要把规划的重点放在以道路交通、垃圾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养殖污染防治等硬件设施和村容整治上。二是新农村规划要科学、合理。要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保护为一体,涉及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体、卫生的多元素优化发展、和谐共处的各个方面。三是新规划要正视农业肩负着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责任的战略地位,使农村环保工作围绕改善环境促发展和抓好发展促环境的总体思路来开展,决不能以发展经济来牺牲环境为代价。四是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以水资源、饮用水源地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条件优越的村庄,由村里组织实行饮用水集中供水,让群众喝上干净、放心的水。

(二)严格控制乡镇工业污染。严格环境准入,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

村地区死灰复燃,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环评工作,尽快建设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推进农村工业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促进产业集聚区的生态化改造。

(三)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大力推进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对新、改、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对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限期治污改造。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居住区与养殖区分离,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引导农民群众回收废旧地膜、棚膜等塑料垃圾,防治白色污染。

(五)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镇,对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的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

收集、乡运输、区统一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

一 体”等能源生态模式,推行秸秆还田、秸秆气化、青贮氨化等措施,广泛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六)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水利、旅游、道路、石料加工等项目建设的环境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对荆山、河山、九里山、北渡山、白龟山等要加快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涵养水源,中部区域要加强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在各乡镇村庄广泛开展以村庄绿化、庭院绿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乡镇、生态文明村、绿色学校等绿色创建活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6.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篇六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 2020 年工作安排,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助推政府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广大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9 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X 带领农工委和部分人大代表,深入 XX,就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1.强化领导,健全了工作机制。一是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单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信州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 年)》。二是建立了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牵头负责,区级相关部门各履其职的工作机制,明确细化了各部门责任分工。三是实行每月一调度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了督查通报制度,采取“每日一报表、每周两督查、每月一现场推进会”的形式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是实行“月通报、季排位、半年督查、年终考核”的推进机制,严格了考核奖惩制度。

2.加大投入,完善了基础设施。聚焦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最关切的问题,加快补齐了农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短板。一是稳妥推进“厕所

革命”。目前,43 个行政村 29114 户农户,共完成改厕 28153 户,无害化卫生户厕 26754 户,普及率达到 91.89%。二是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每年投入经费 2390 余万元,通过市场化外包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取消了村中所有的垃圾中转站和露天垃圾窖,有效防止了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三是加强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共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管道 27.7 公里,日处理污水 1088 吨。推进了农村沼气、三格式化粪池等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1 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四是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确保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实现了自然村通硬化路率 100%。加大了农村汽车客运服务、公交服务的投入与建设,提升了农村公路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

3.积极行动,强化了整治效果。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集中开展了“四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解决了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美化净化了村庄环境。二是持续推进了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对需要完善配套的村庄,在“七改三网”的基础上,重点建设“8+4”公共服务项目,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等方面达到提档升级。对需要提升品质的村庄,按照旅游景点的标准打造,建成基础设施好、公共服务好、生态环境好、产业发展好、乡风民俗好、社区治理好的“六好”秀美乡村。同时,按照“四精”理念,遵循“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的建设格局,重点在“四线四边”沿线连片安排村点,推进美丽宜居示范线(带)建设,出精品,造亮点。三是建立长效管护制度。共配备管护队长 45 名,管护成员 337 名。安排 40 万元专项资金,搭建全市首家信州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信息化平台,运用大数据、5G 等新技术手段,实现村庄环境管理精细化、群众上报便捷化、问题处理及时化和长效管护科学化目标。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认识有差距。个别镇村和少数干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存在应付的思想,措施不力,手段不多,习惯于搞短期突击的面子工程。村民自主参与度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有些地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

2.。

资金压力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大,运行成本高,区镇(街道)两级缺乏专项预算。同时,社会资本参与程度较低,村民自筹难度程度更大,缺乏持续的资金保障。

3.。

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有影响。虽然各个村庄都配备了垃圾箱等环卫设施,但一些村民存在乱倒垃圾的不良习惯,垃圾不入箱、不入池等问题突出,村庄环境卫生普遍存在反弹现象。

4.长效管护机制不完善。镇(街道)、村对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落实后续的管理人员和经费,影响农村环境整治的持续性。

5.农村人口持续萎缩。我区农村,特别是一些远郊村庄多是留守儿童、老人与妇女,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农村人口萎缩和比例失衡制约了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落实和成果保持。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扩大宣传形式和范围。如:通过广播、村民会议、日常生活、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宣传相应的知识、意义,营造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二是制定以村、组为单位的检查评比办法。采用定期检查、卫生评比的方法激发村民爱卫生、讲卫生、搞卫生的热情。

2.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保障整治工作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与涉农环保资金,统筹安排,形成合力。

3.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建管结合,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化开展。

4.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整合农村资产、资源、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推进合作社组织建设,加快发展村域经济,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吸引青壮年与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集聚人气和财力。

5.。

强化工作统筹协调。细化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项工作制度,健全牵头部门抓总统筹、职能部门履职履责的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同时,严格督查通报制,奖优罚劣,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政府森林防火、安全生产重大隐患预警单

各村、驻地各单位 当前,随着镇域内各生产经营单位陆续复工复产,为赶工期,易出现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等现象,极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近期天干少雨,森林火险等级偏高,高火险天气持续时间长;我镇又属山区镇,地形复杂、地势险要,一旦发生森林大火,扑救异常困难,扑救安全风险极高。

为了做好森林防火,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 xxx 镇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请各村、驻地各单位 一是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1.加强火源管理,严厉打击野外用火和毁林开荒,对在林区违规用火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2.在敏感地段要重点防控,设立防火检查站,严禁火种入山入林,严防死守,对进山人员重点监护,防止意外失火;3.加大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杜绝因智障人员等重点人员玩火而引起的火灾。4.清理林下可燃物。各村、驻地各单位组织人员对所管辖区域内道路两旁、林区林下干草、枯叶等可燃物进行清理,杜绝森林火险发生。

二是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各村、驻地各单位疫情期间要督促辖域内内各经营单位组织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将本辖区所有企业复工复产纳入监督范围,落实属地监督责仼,依据“谁申请、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对因把关不严、检查不细致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坚决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三是值班、畅通信

息:加强值班、灵通信息。各村、驻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实行 24小时值班制度,并有领导带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证各类信息畅通,把好归口管理关,不得瞒报、迟报、乱报,否则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7.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篇七

本刊讯 5月20日,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董焰局长助理带队赴四川移动开展“十二五”农村通信工作调研。管局网络、市场、建设等部门领导及人员参加调研。

调研组听取了四川移动公司农村通信工作汇报。双方针对“自然村通电话”工程、“行政村通宽带”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等工作, 围绕村通普查、任务分配、技术方式、共建共享、资费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 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剖析。

调研组认为, 四川移动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继续深入推进“自然村通电话”工程, 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积极做好“行政村通宽带”试点工作, 制定完善试点方案, 为全面推进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依托村通工程成果, 加快农村信息服务宽带化进程。省通信管理局将继续支持四川移动开展农村通信建设, 并进一步争取工信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为推进农村通信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8.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研 篇八

一、基本概述

同仁,藏语称为“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年平均气温5.2℃。县辖2镇、10乡,75个行政村,总人口8.3万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回、土、撒拉等13个民族聚居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72.1%。

同仁历史悠久,人类文化最早遗存可以追溯到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生活在这里。秦汉以前,这里被称为“羌戎之地”。汉宜帝时,同仁北部为屯田之地,到唐代,这里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赐于吐蕃。唐收复隆务部落(称九曲部落,在同仁隆务河下游筑巢城,今铁城山古城)为镇抚该地区的主要军事要塞。宋同仁建热贡城,元隆务河东建保安站,明隆务寺罗哲森被封为“弘修妙悟国师”,势力逐渐扩大,形成政教合一统治。清夏日仓曾受乾隆皇帝封赠“诺门汗”,隆务夏日诺门汗继承政教合一的统治。1929年青海建省,同年从循化厅析置同仁县,政府设在隆务。1937年在隆务建立了青海省第七专员公署。建国后,1949年9月成立同仁县,直属青海省,县政府设在隆务镇。1953年黄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5月改为自治州)成立,同仁县隶属黄南藏族自治州管辖。1987年同仁县文物管理所成立,是与县文化管合署办公,两个牌子,一套人马。

同仁这块辽阔美丽的沃土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各族人民开发西部、建设西部,并在这里生活、繁衍、生息的历史见证。同仁县是文物富集区,1959年4月,省文物管理委员首次在同仁县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古文化遗存十余处。1987年省文物处组织由考古研究所和县文管所专业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队对同仁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文物普查。调查中,确认登记的地上、地下古代文化遗存170余处。2008年至2010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文物整体数量为230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76处,重要新发现一处(根顿群培故居),消失文物点9处。目前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卡约文化等珍贵遗址,还有蜚声中外的“热贡艺术”、宗教文化等优秀民族文化。1994年同仁县被国务院批列为第四批9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隆务寺及附属寺院年都乎寺、郭麻日寺、吾屯上、下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隆务寺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仁县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近年来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情况和现状

1、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保护工作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受国家的保护,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1994年同仁县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后,1998年县政府及时成立了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文化局,由主管县长亲自抓,逐步完善保护机构,全县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形成三级网络:县上有文管所,乡(镇)长兼任文保工作,村委会主任、书记兼任文物保护员。并对名城保护工作进行整体、全面、系统地部署。主要包括对历史文化遗存、城市风貌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等实施重点保护措施。同时,根据同仁实际和名城自身特点,以《同仁县城总体规划》为原则,制订出名城保护法规,加强了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地段隆务上街区的维修规划建设工作。

同仁县隆务镇地处隆务河中下游,建城区3.75平方公里,规划控制范围10平方公里,在旧城区已再无发展余地的情况下,开拓新区,保护老区。按照《同仁县城总体规划》,贯彻执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先行”的建设方针,确定了保护古城区及在旧城区西北的二级台阶上发展的战略,从整体上保护了隆务寺和古城区的优美形态和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及文物保护单位的风格。

几年来,县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遵循文物工作的规律,对全县各级文物和重要文物景点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加强了对老街区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及附属寺院(吾屯上、下寺、年都乎寺、郭麻日寺)的古建筑群、壁画、寺藏珍贵文物的妥善保护。为认真抓好文物维修保护工作,确定保护重点,县文管部门与城建规划等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和协调,逐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行“人民城市人民建”,形成了多渠道的投资结构。现已拓宽了中山路、团结北路,改建了麦秀路、解放北路和南路及热贡路、康乐市场,建立了街心花园以及文化广场等。2000年颁布实施了《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办法》,将保护规划纳入了社会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同年编制完成了同仁县新一轮总体规划(2000年—2010年),2002年9月编制完成了《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2005年11月,完成了《2006年-2010年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项目规划》。根据隆务寺主道坎坷难行等实际,2001年实施完成了《隆务寺道路与排水工程》。为保护古城区建筑群,县政府在《同仁县城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保护范围,在保持古城区原有特色的情况下,改造道路,安装自来水,铺设下水道,修筑古城区防洪堤等,古城面积由原来的1.1平方公里增加到3.75平方公里。兴建的楼房、市民住宅,其建筑风格仍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风貌。

2、加大古建筑保护管理力度,进一步扩大宣传面

隆务寺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积极争取隆务寺维修项目,经省文化厅安排,1998年至1999年间两次对隆务寺及附属寺院进行比较翔实的维修方案设计工作,确定、完成修缮项目22个。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努力,2000年隆务寺古建筑维修项目被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立项,2001年3月省文化厅安排古建公司正式对国保单位隆务寺进行维修。维修工程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目前,已完成五期维修工程。隆务寺维修工程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心和支持,赢得了当地广大群众的信服和赞誉,促进了地区稳定与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

为加强寺院消防安全意识,消除火灾隐患,积极组织寺院僧侣建成的义务消防队,举办“宗教寺院消防知识培训”,由州消防支队向学员(阿卡)讲授寺院火灾的特点,引起火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等,并进行现场演练使用灭火器、消防栓、水带、沙土等方法,使广大僧侣在念好“佛经”的同时也念好了“消防安全经”。

加大文物保护和宣传力度,在县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为国保单位隆务寺及附属寺院制作、竖立文保单位标志牌5处,配备消防器材,安排人员赴京参加北方古建筑培训班;制定寺院文物保护、消防安全、节假日值班等制度,并以藏汉两文打印上墙。2001年制作了隆务寺及附属寺院门票。2002年制作了隆务寺画册、折页。隆务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同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工作日趋完善、逐步走向正规。

在做好国保单位各项工作的同时,文管所积极将境内的清真寺、圆通寺、铁吾古城堡、郭麻日古城堡及瓜什则寺等九处比较完整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安城隍庙、鄂科寺、尕沙日寺等七处古建筑单位审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升了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认真完成并及时上报了国保单位隆务寺及附属寺院一级风险达标规划和方案的申报工作。

3、做好文物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为使国保单位有较完整的资料,以备今后考阅,在无任何经费的情况下,文管人员奔波于各寺院之间,积极搜集、整理一切藏传佛教历史资料,及时聘请专人进行汉文翻译。截止现在,藏汉两文的各寺历史资料已有一定积累。在做好各寺院资料搜集工作的同时,对寺院文物及收藏品进行普查、摸底、登记造册工作。现已普查、登记造册的寺院文物藏品有1950余件,其中有明清时期鎏金铜佛、法器、唐卡、堆绣以及寺院珍藏品等。同时,对私人收藏文物进行摸底登记,其藏品有犀类化石、马家窑类、马厂、齐家和卡约文化,青铜器、瓷、玉器类、古印类、古版画、古籍、古唐卡等以上这些文物藏品,对研究同仁地区历史文化,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对青少年和子孙后代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4、出谋划策为政策提供依据,搞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为妥善处理这一关系,加强我县在西部大开发、同仁大发展中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大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的力度,大力提倡和引导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和管理好县辖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中同仁县文物保护和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和《同仁县古文化遗址备忘录》以及《同仁县古城堡保护管理办法》(草案)等呈报县人民政府。提请县人民政府在西部大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注意加强县辖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建设之间的关系,使旅游开发与名城保护规划、县城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相一致。

5、加大监察力度,防患于未然

为及时掌握文保单位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文物人员始终定时或不定时地对县辖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督察,在检查中出现的隐患问题和突出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逐级上报文化主管部门解决。例如:2000年我县阿赛公路建设途中遇一古塔,为妥善处理此事,文管人员在主管局的领导下,积极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协调各方关系,几经周折和努力,古塔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成。该塔的抢救性发掘,对研究同仁地区历史文化和藏传佛教历史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03年国家文物局授予同仁县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的荣誉。

三、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文物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一直以来,有些领导和有关部门视文物保护为包袱,为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障碍,往往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来衡量文物的价值。不能充分认识到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沉淀。它不仅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而且文物资源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有些人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当地政府无关,文物保护与否对其政绩无任何关系,缺乏“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毫无顾忌地改建古建筑,随意地破坏文保单位的周边环境风貌。如保安古城内明清驻军营房的随意改建,年都乎古堡内古民宅的破坏性新建等。使古城堡环境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2、执法力度不强。我县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及属寺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和我县颁布实施的《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办法》,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来实施的。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名城和国保单位隆务寺及属寺进行了保护修缮的同时,在名城和寺庙周围的保护范围内修建了一些新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形式、高度、体积、用料和色调等,无法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和周围环境风貌相协调,严重影响了名城和国保单位的整体风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依法行政中难度较大,难以追究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

国保单位隆务寺及附属寺院电气线路敷设零乱,且严重老化,消防设施严重不足,寺内无给水设施(消防栓),消防通道狭窄等问题迫在眉睫。

3、文物部门的保护力量相对薄弱。因缺乏经费和交通工具,无力实施对许多该保护的文物实施保护。如1987年省文物处组织了由考古研究所和县文管所专业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队,对同仁地区古文化遗存进行较为全面的、大规模的普查后,确认登记18处省、县级古文化遗址,而且对其保护单位竖立了标志碑,制定专人看管。之后,因无资金,近十几年来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凋零,分布在县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检查管理工作,已名存实亡。2001年县人民政府审批公布的七处县级文保单位,因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至今未能竖立标志碑。

4、缺乏对基层文物干部和义务文物保护员的培养。近十几年来,我县各乡(镇)、村一级业余文物保护员都是由乡(镇)长、村主任兼职,新老接替出现断层。各级政府只抓经济建设和基本建设,忽略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及对各项文物管理人员的培养,使文物保护管理无人提起。

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县的名城和文物保护工作要在现有基础上严格以《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切实按照《同仁县城总体规划》和《名城保护规划》的有关规定,积极聘请设计单位和专家,制定出《隆务寺保护规划》,划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同仁县的文物保护必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政府领导责任制。“五纳入”要反映各级政府指导文物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促使各级政府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文物保护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及文物保护与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关系。

2、加大消防防范措施。加强对隆务寺及原寺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工作,首先,成立由寺管会成员为负责人的安全保卫小组,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使消防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其次,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加强平时检查和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其三,古建筑的主要佛殿、经堂等不准使用炉火和电炉,在进行宗教活动点燃香烛、煨桑时,必须有专人管理。严禁在古建筑内使用液化油气和易燃易爆等物品。其四,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完善消防措施。要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及有关规定,凡属国保单位古建筑的佛、经堂内电气线路敷设零乱、严重老化、消防通道狭窄、无给水设施等问题,限期进行科学、合理、全面整改。其五,加强对古建筑易燃可燃材料和各种饰物的防火阻燃处理。特别是寺院殿堂内悬挂的帐幔、幡幢、伞盖等,应用阻燃剂进行防火处理或直接使用防火材料制器等。其六,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要严格执法、热心服务。一方面要加强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安全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和技能,提高其自防自救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认真查出单位的违规行为,督促火灾隐患的整改,防范于未然,确保古建筑文物单位的消防安全。

3、健全文保组织机构。我县境内的230余处古文化遗存分布在各乡(镇)、村之间,其范围广,分布分散。在保护与管理方面: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提高对保护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在政策方针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部门切实转变观念,转换思路,在县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逐步完善保护机构,使全县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形成三级网络:县上有文管所,乡(镇)长兼任文保工作,村委会主任兼任文物保护员。争取资金制作竖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加大监察力度,将文物保护单位纳入科学、正规的管理体系,使业务管理、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问题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积极拓展宣传,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在各种旅游活动中展现风采。

4、强化文保人才培训。加强基层文物干部和义务文物保护员的培养。政府在强化文物保护行为的同时,必须把加强基层文物干部的培养,尤其是业余的义务保护员的培养纳入政府工作日程。我县5处国保单位,15处省级和15处县级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大多数分布于各乡(镇)的农村牧区,基层义务文物保护员承担着绝大多数文物点的日常保护工作,要加强使新老接替的保护管理方法逐步得到完善,制度上更加规范,队伍不断壮大,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大业余文物保护员的素质教育,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建立文物行政执法队伍,规范文物行政执法行为,以农村业余文物保护员制度的深入发展为契机,形成人人热爱文物保护工作,人人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并把乡、镇、村一级的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5、加大文保资金投入。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我县文物事业经费,根据本县实际,必须纳入财政预算,投入足够的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正常发展。

6、争取资金,在3至5年内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及附属寺院《一级风险达标规划和方案》的实施工作。

上一篇:教师素质教育观下一篇: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