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卷

2024-10-13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卷(共8篇)

1.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卷 篇一

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习题汇总 绪论

一、填空题

1.汽车发动机零件耗损的形式主要有(磨损)、(腐蚀)、(疲劳)、(变形)四类,其中(磨损)是最主要的一种耗损形式。

2.零件磨损规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零件的(磨合(走合)期);第二阶段是零件的(正常工作期);第三阶段是零件的(加速磨损期)。3.(润滑)和提高运动副中零件的(表面硬度)可以减小摩擦和磨损,降低功率消耗,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4.金属零件表面常发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防腐措施有(镀铬)、(涂油)、(磷化)、(油漆)等。

5.(疲劳断裂)是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产生的疲劳裂纹萌生和发展而导致断裂的一种破坏现象。大修时应对曲轴进行(探伤检测)。6.零件的变形形式主要有(弯曲)、(扭曲)、(翘曲)等。7.发动机维护的原则(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8.发动机维护作业的内容是(清洁)、(检查)、(补给)、(润滑)、(紧固)、(调整)。

9.发动机维护作业可分为(预防性维护)和(非预防性维护)两大类。10.发动机诊断的基本方法是(人工直观试探法)和(仪表检测法)。

二、名词解释 1.发动机的维护

发动机的维护是指维持其完好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2.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指按事先规定的维护计划而进行的各种维护作业。3.非预防性维护

非预防性维护是指对于一些突发性故障所采取的事后维护,所以也称事后维护。4.发动机维护的周期

发动机维护的周期是指进行同级维护的间隔期,一般以车辆行驶的里程为依据。5.修理尺寸法

通过改变尺寸而使零件配合性质不变的修理方法称为修理尺寸法。6.镶套修复法

镶套修复法是对磨损的孔或外圆表面进行机械加工,把内衬套或外衬套以一定的过盈装在孔内或轴承上,再进行机械加工,从而恢复到原来尺寸的修复方法。7.发动机故障

发动机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称为发动机故障。8.发动机故障诊断

查明发动机故障部位及原因的过程称为发动机故障诊断。

三、问答题

1.发动机维护的目的?

答:保持整洁,及时发现并清除故障隐患,延长零件使用寿命,防止早期损坏和运行中出现故障,保证安全行车。2.发动机大修工艺过程?

答:发动机大修工艺过程一般包括进厂检验、外部清洗、总成和零的拆卸、零件清洗、零件的检验分类、零件修理、总成装配、总成试验、发动机总装及调试、出厂检验等。3.零件的拆卸原则

答:(1)在拆卸原则上,本着“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能同时拆的就同时拆”的原则。

(2)在拆卸范围上,本着“能不拆的就不拆,尽量避免大拆大卸”的原则。

(3)在拆卸目的上,本着“拆是为了装”的原则。4.零件的清洗方法有哪些?

答:(1)清洗零件油污的方法有有机溶剂清洗、碱溶液清洗和化学合成水基金属清洗剂清洗。

(2)清洗零件积炭的方法有机械和化学清除法。(3)清洗零件水垢的方法有酸洗或碱洗法。

第1章 汽车发动机总论

第一节 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一、填空题

1.发动机的分类方法有: 1)按活塞运动方式分:(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和(旋转活塞式内燃机(转子式发动机))两种。前者在汽车上获得了广泛应用。2)按所用的燃料分:(汽油机)、(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3)按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分:有(二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之分。汽车上广泛采用后者。

4)按冷却方式分:可分为(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汽车上广泛采用(水)冷式发动机。

5)按气缸数目分:可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汽车几乎都是采用(多缸发动机)。

6)按气缸的排列方式分:(直列)、(V型)和(水平对置式)发动机。7)按进气系统是否增压分:(自然吸气(非增压)式)发动机和(强制进气(增压)式)发动机。

二、名词解释 1.发动机工作循环

发动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过程都叫一个工作循环。2.上止点

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称为上止点。3.下止点

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称为下止点。4.活塞行程

活塞从上到下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5.曲柄半径

曲轴连杆轴颈的中心至曲轴主轴颈中心的距离称为曲柄半径。6.气缸工作容积

上、下止点间气缸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或气缸排量。7.发动机排量

多缸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8.燃烧室容积

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上方的空间叫燃烧室,它的容积叫燃烧室容积。9.气缸总容积

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部以上的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10.压缩比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称为压缩比。汽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6~9,柴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16~22.11.发动机工况 发动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称工况,以该时刻发动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表示。12.负荷率

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称为负荷率。13.四冲程发动机

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运动四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四冲程发动机。14.二冲程发动机

曲轴旋转一周,活塞往复运动二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三、问答题

1.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行程

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上腔容积增大,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经过滤清的空气与汽油形成混合气,经进气门被吸入气缸,至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进气门关闭,停止进气,进气行程结束。

(2)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排气门均关闭,活塞上腔容积不断减小,混合气被压缩,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混合气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3)压缩行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并迅速着火燃烧,气体产生高温、高压,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再通过连杆驱动曲轴旋转向外输出作功。

(4)在作功行程终了时,排气门被打开,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废气在自身的剩余压力和活塞的驱赶作用下,自排气门排出气缸,至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排气门关闭,排气行程结束。

2.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行程

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气缸内活塞上腔容积逐渐增大,形成真空度,在真空吸力作用下,新鲜空气被吸入气缸。(2)压缩行程

曲轴带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进气、排气门关闭,气缸内活塞上腔容积逐渐减小,空气被压缩,压力、温度升高。(3)作功行程

压缩行程末,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喷入气缸内的高压空气中,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柴油自行着火燃烧,气缸内压力、温度急剧升高,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带动曲轴旋转作功。(4)排气行程

在作功终了时,排气门被打开,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废气在自身的剩余压力和活塞的驱赶作用下,自排气门排出气缸。

第三节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编号规则

一、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动力性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及发动机转速)、经济性指标(有效燃油消耗率)以及用来评价发动机排气品质和噪声水平的环境指标等。

二、名词解释 1.有效转矩

发动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用Me表示,单位为N·m。

2.有效功率

发动机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用Pe表示,单位为kW。3.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回转数称为发动机转速,用n表示,单位为r/min.4.有效燃油消耗率

发动机每输出lkW· h的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用ge表示,单位是g/(kW·h)。

三、国产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

(1)EQ 6100—1型汽油机:表示二汽生产、六缸、四冲程、缸径100mm、水冷、通用型、第一种变型产品。

(2)6120 Q柴油机:表示6缸、四冲程、缸径120mm、水冷、车用。(3)12V135Z柴油机:表示12缸、V形、四冲程、缸径135mm、水冷、增压。第2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第一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填空题

1.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零件可以分为(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三个部分。

2.机体组的主要零件有(气缸体和气缸套)、(气缸盖)、(气缸垫)、(油底壳)等。

3.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组成。

4.曲轴飞轮组的主要零件有(曲轴)、(飞轮)、(扭转减振器)等。5.曲柄连杆机构是在(高温)、(高压)、(高速)、(有化学腐蚀)的条件下工作的。

6.曲柄连杆机构在工作中的受力情况很复杂,有(气体作用力)、(往复惯性力和离心力)、(摩擦力)、(外界阻力)等。

7.气缸体的上半部有为引导(活塞)作往复运动的圆筒,称为(气缸),下半部是供安装(曲轴)的上曲轴箱。

8.为了冷却气缸,在其外围有容纳(冷却液)的(水套)(水冷式)或(散热片)(风冷式)。

9.上曲轴箱有(前壁)、(后壁)和(中间隔板),其上制有(主轴承承孔)。

10.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的装配基体是(气缸体)。

11.气缸体的上、下加工平面,用于安装气缸盖和油底壳,同时也是气缸体修理的(加工基准)。

12.气缸的排列形式最常见的有(直列)形式和(V)形式。13.发动机的气缸一般有(整体式)和(镶套式)。

14.(整体)式的缸筒是与缸体制成一体的,一般称为气缸。15.(镶套)式的气缸是在气缸相应部位镶入套筒,一般称为缸套。气缸套又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

16.缸套全部装入座孔后,应用(水压试验)法检查密封处是否漏水,以确保装配质量。

17.大多数缸体的材料为(铸铁),也有的用(铝合金)制成。18.汽油机常见的燃烧室形状有(楔形)、(盆形)、(半球形)。19.(气缸垫)用来保证气缸体与气缸盖接合面间的密封,防止(漏气)、(漏水)和(漏油)。

20.气缸垫的种类较多,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金属-石棉气缸垫)。这种气缸垫在石棉中夹有金属丝或金属屑,外覆铜(或钢)皮,作用是(提高强度、耐烧蚀和传热能力)。

21.油底壳的主要功用是(贮存机油)并(封闭曲轴箱)。为了保证在发动机上、下坡发生纵向倾斜时,机油泵能吸到机油,油底壳后部做得较(深)。油底壳内稳油挡板的作用是,防止(汽车行驶时油面波动过大)。油底壳底部装有(放油塞)。

22.活塞是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活塞可分为三部分,活塞(顶部)、(环槽部)和(裙部)。

23.汽油机和缸径较小、缸盖负荷较轻的柴油机多采用一机一盖的(整体)式缸盖。

24.活塞裙部是指自(油环槽)下端面起至(活塞底面)的部分。25.有的活塞在(受侧压力较小)的一侧有T形槽,横槽叫(绝热槽),其作用是减少裙部受热,竖槽叫(膨胀槽),其作用是防止活塞受热后胀死在气缸中。

26.活塞销座孔轴线向(作功冲程中受侧压力较大)的一侧偏移(1~2)mm,使换向冲击力大为减小。活塞的形状不对称,在安装时应特别注意活塞和连杆的正确方向。

27.活塞环装入气缸后其两端之间应有(端)隙;与环槽间应有(侧)隙与(背)隙。

28.活塞环是在(高温)、(高压)、(高速)和(润滑困难)的条件下工作的。

29.发动机中磨损最快的零件是(活塞环)。

30.扭曲环的安装具有方向性:凡(内圆)切槽的环槽口应向上;(外圆)切槽的环槽口应向下;两种切槽的环都有的,其中(内圆)切槽的环,为第一道环。

31.常见的油环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结构形式。广泛应用的是(组合)式油环。

32.组合式油环一般由三个(刮油钢片)和两个弹性衬环组成,弹性衬环分别是(轴向衬环)和(径向衬环)。

30.活塞销的功用是(连接活塞与连杆,并在二者之间起到传力的作用)。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及连杆小头的连接方式有(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形式。

31.连杆的作用是(连接活塞与曲轴,将活塞的力传给曲轴,变活塞的往复运动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2.连杆分为三部分:即(连杆小头)、(连杆杆身)和(连杆大头)(包括连杆盖)。

33.连杆大头的切口分为(平切口)和(斜切口)两种。平切口的连杆盖与连杆定位的方法是(连杆螺栓定位);斜切口连杆常用的定位方法有(锯齿形定位)、(套或销定位)、(止口定位)。

34.V形发动机左右两侧对应气缸的连杆是安装在(同一个连杆轴颈)上,有三种布置形式,(并列连杆式)、(主副连杆式)、(叉形连杆式)。35.连杆螺栓必须按规定的力矩,分2~3次均匀拧紧。为了防止工作时自动松动,采用了(防松装置),如防松胶、开口销、双螺母、自锁螺母及螺纹表面镀铜等。

36.连杆轴瓦的作用是(保护连杆轴颈及连杆大头孔),由(钢背)和0.3~0.7mm的(减摩合金层)组成。

37.一个连杆轴颈和它两端的曲柄及主轴颈构成一个(曲拐)。38.(曲柄)是用来连接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平衡重)的作用是平衡各机件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及其力矩。

39.曲轴的轴向窜动会破坏曲柄连杆机构各零件的正确(相对位置),必须用(止推片)加以限制,而在曲轴受热膨胀时,又应允许它能自由伸长,所以曲轴上只能有一处设置(轴向定位装置)。

40.止推片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翻边轴瓦上的翻边部分作止推片);另一种是特制的一面具有(减磨合金层)的

二、概念题 1.气缸

答:气缸体的上半部有为引导活塞往复运动的圆筒,称为气缸。2.活塞裙部的圆柱度

答:在垂直于活塞销座孔轴线方向上,裙部下端与上端的直径差的一半称为活塞裙部的圆柱度。3.活塞裙部的圆度

答:裙部最下端椭圆形截面长、短轴之差的一半,称为活塞裙部的圆度。

4.气缸的装配间隙

答:活塞裙部下端长轴与气缸的配合间隙,就是气缸的装配间隙。5.端隙

答:又称开口间隙,是活塞环装入气缸后开口处的间隙。6.侧隙

答:又称边隙,是环高方向上与环槽之间的间隙。7.背隙

答:是活塞环装入气缸后,活塞环背面与环槽底部的间隙。8.全浮式活塞销

答: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活塞销在连杆小头孔和活塞销座孔中都能转动。9.半浮式活塞销

答:销与销座孔和连杆小头两处,一处固定,一处浮动(一般固定连杆小头)。10.全支承曲轴

答:主轴颈总数比连杆轴颈多一个的曲轴叫全支承曲轴。11.非全支承曲轴

答:主轴颈总数等于或少于连杆轴颈的曲轴叫非全支承曲轴。

三、问答题 1.如何装卸气缸盖?

答:安装气缸盖时,紧固气缸盖螺栓按由中央到四周的顺序,分几次逐步拧到规定扭矩。拆卸时,按由四周到中央的顺序,分次逐步拧松。2.燃烧室的基本要求?

答:一是结构要尽可能紧凑,冷却面积要小,以减少热量损失及缩短火焰行程;其次是使混合气在压缩终了时具有一定的涡流运动,以提高混合气燃烧速度,保证混合气及时和充分燃烧。3.对气缸垫性能的要求?

答:(1)气缸垫受高温、高压的燃气及有压力的机油和冷却液的作用,要有足够的强度;(2)不烧损、不变质的耐热、耐腐蚀能力;(3)有一定的弹性和导热性,能补偿接合面的不平度,以保证密封。4.气缸垫安装的要求?

答:缸垫安装时应使带卷边一面朝向易修整的或较硬的平面(不易产生压痕)。(1)气缸盖和气缸体同为铸铁时,卷边应朝气缸盖(易修整)。(2)铝合金气缸盖、铸铁气缸体,卷边应朝气缸体(硬面)。(3)气缸盖、气缸体同为铝合金时,卷边应朝气缸体(硬面)。5.发动机机体镶入气缸套的目的是什么?气缸套有哪几种形式?柴油机采用哪种形式的气缸套?

答:目的:保证耐磨性,维修方便;类型:干式、湿式;柴油机:多采用湿式

6.采用湿缸套时,如何防止漏水?

答:(1)下部 靠1~3个耐热耐油的橡胶密封圈。

(2)上部 缸套顶面高出缸体0.05~0.15mm,当气缸盖螺栓拧紧后,缸套与缸体凸台接合处、缸套与缸垫接合处,承受较大的压紧力,具有防止水套漏水、气缸漏气和保证缸套定位的作用。7.气缸盖的作用是什么?

答:密封气缸上平面,与活塞顶组成燃烧室,还设有冷却水套,润滑油道,安装零部件。8.活塞的功用?

答:活塞的主要功用是与气缸盖、气缸壁等共同组成燃烧室,承受气缸中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和连杆传给曲轴。9.活塞个部分的作用?

答:顶部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用来承受气体压力。环槽部部分切有若干道用以安装活塞环的槽,它是活塞的防漏和散热部分。活塞裙部为活塞运动导向和承受侧压力。

10.对活塞的要求是什么?它一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答:有足够刚度和强度,质量尽可能小,导热性、耐热性和耐磨性要好,温度变化时尺寸和形状变化要小。一般用铝合金制造,也有采用耐热钢和铸铁的。

11.活塞在工作中易产生哪些变形?为什么?怎样防止这些变形? 答:变形情况及原因:(1)活塞的热膨胀量大于气缸的膨胀量,使配缸间隙变小。因活塞温度高于气缸壁,且铝合金的膨胀系数大于铸铁。(2)活塞自上而下膨胀量由大而小。因温度上高下低,壁上厚下薄。(3)裙部周向近似椭圆形变化,长轴沿销座孔轴线方向。因销座处金属量多而膨胀量大,以及侧压力作用的结果。

采取的措施:(1)活塞纵断面制成上小下大的截锥形。(2)活塞横断面制成椭圆形,长轴垂直于销座孔轴线方向,即侧压力方向。(3)销座处凹陷0.5~1.0 mm。(4)裙部开绝热—膨胀槽(“T”形或“∏”形槽),其中横槽叫绝热槽,竖槽叫膨胀槽。(5)采用双金属活塞:即在活塞裙部或销座内嵌入铸钢片,以减少裙部的膨胀量。12.为什么有些发动机活塞的裙部采用拖板式结构?

答:将不承受力的一方去掉一部分,可以减轻活塞质量,适应高速发动机减小惯性力的要求,裙部弹性好,可以减小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能避免与曲轴平衡重发生运动干涉。13.偏置活塞销座,如何减小换向冲击?

答:因销座偏置,在接近上止点时,作用在活塞销座轴线以右的气体压力大于左边,使活塞倾斜,裙部下端提前换向。而活塞在越过上止点,侧压力反向时,活塞才以左下端接触处为支点,顶部向左转(不是平移),完成换向。14.活塞环包括哪两种?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活塞环分为气环和油环。其中气环的主要作用是密封和散热;油环的主要作用是刮油和布油。

15.活塞环、气缸壁、活塞之间可能漏气的地方有哪三处?

答: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开口间隙处;环的外圆柱面与缸壁接触处;活塞环与环槽间应有的侧隙与背隙处。16.气环的密封原理?

答:当活塞环装入气缸后,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环的外圆面与气缸壁贴紧形成第一密封面,气缸内的高压气体不可能通过第一密封面泄漏。

高压气体可能通过活塞顶岸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进入活塞环的侧隙和径向间隙中。进入侧隙中的高压气体使环的下侧面与环槽的下侧面贴紧形成第二密封面,高压气体也不可能通过第二密封面泄漏。进入径向间隙中的高压气体使气环的外圆面与气缸壁更加贴紧。这时漏气的惟一通道就是活塞环的开口端隙。几道活塞环的开口相互错开,形成了迷宫式漏气通道。17.活塞环失效对发动机的影响?

答:发动机起动困难,功率下降,曲轴箱压力升高,通风系统严重冒烟,机油消耗量增加,排气冒蓝烟,燃烧室、活塞等表面严重积炭等不良状况。

18.试分析矩形环的泵油作用,它会带来什么危害?怎样防止泵油? 答:气环随活塞运动的过程中,将气缸壁上的润滑油送回气缸中的现象。危害:燃烧室积碳,油耗上升。防止:采用扭曲环等。19.曲轴的作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曲轴的功用是把活塞连杆组传来的气体压力转变为扭矩对外输出;驱动配气机构及其他附属装置。

曲轴包括前端轴、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平衡重、后端轴等。

2.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卷 篇二

2007年8月至9月,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根据教改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 对汽车维修企业用人需求现状及毕业生从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当前汽车维修企业人力资源和岗位状况, 就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调查结果表明:汽车维修企业并不缺乏从事简单作业的熟练工, 而是缺少既懂机械又懂电气的具有现代汽车故障诊断能力的技术工人。汽车维修企业对毕业生既要求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上手快, 还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在毕业生反馈意见中, 一些学生反映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 有些知识在企业不实用。通过调查以及对我院汽修专业教学现状研究分析, 结合国内外现有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采用的教学方法, 认为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一、课程概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高职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是将原来分散在《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维修》、《汽车电气》4门课程中与汽车发动机有关的内容整合后形成的一门综合化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的拆装和保养, 具备汽车维修初、中、高级维修机工在工作岗位上完成汽车发动机维修任务时应掌握的知识与专项技能。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好坏, 直接影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对毕业生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 课题组先后在2006~2008三届8个教学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试点, 不断总结, 以推动和促进其他课程乃至整个专业的改革和建设。

二、课程改革设计理念

当今社会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如何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综合能力, 改变过去专业面窄、能力不强, 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 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大问题。为此, 我们将原来的课程以理论、结构分析为主, 转变为以维修、检测等实用技能为主,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 提出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 以“汽车发动机维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引领, 按“车辆维修作业流程”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

三、课程改革的内容

1. 课程体系的改革

高职是以培养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的,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以培养汽车维修行业一线 (如汽车维修机工、汽车维修电工等) 关键岗位上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课程的设置要与学生就业后工作岗位所从事主要工作任务相匹配, 以职业素质为培养导向、职业技能为培养重点。以任务引领学习, 转变传统的“三段式”学科课程体系, 以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为主线, 对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整合, 突出综合课程建设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 重新梳理汽车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检测、服务、营销的课程体系。对原课程体系中的结构、理论、使用、维修独立设置的几门课程进行整合, 综合开发组成模块式、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新课程, 每一个模块都以学生就业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任务为目的, 每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 学生既可以掌握完成对应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专项技能, 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 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的重组

(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教学内容改革, 本着“必需、够用、实用”为度的原则。理论课以应用为目的, 确定“必需、够用”内容, 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 围绕职业能力的需要形成教学内容。实践内容着重于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改革,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突出“专”字, 突出实用性、应用性, 注意吸收新技术、新知识, 使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 使学生紧跟主流车型, 就业后顺利上岗。

(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编制与课程内容配套的教材。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就业后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任务需要的专项技能组合成以下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学模块。并在此基础上,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配套教材已于2008年8月由武汉理工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主线,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践能力作为教材编写的重点贯彻教材始终。

3. 教学形式、考核的方式改革, 建立课程题库和规范实训技能考核

(1) 教学模式的设计。

(1)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结构、原理、拆装、检修、故障诊断一体化;二是理论、实践教学穿插进行, 将理论教学课堂转移到实训现场, 做学一体, 边讲边练, 既强化了实践技能训练, 也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以项目任务引领学习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完成工作岗位关键任务所需能力要求, 对原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组合, 组成若干独立的理论、实践、知识、技能相互融合的综合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项目后, 就能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 教师教学目的明确, 学生学习任务实在、实用。

(3) 充分发挥了“双师”教师作用。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整个过程由专业教师从讲授理论知识到指导技能实训。若需分成若干组进行实训时, 由实训指导教师辅助专业主讲教师一起指导, 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

(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 采用小班化教学, 易于管理。加之做学一体的教学方法, 学中做, 做中学, 所以学生学得真实, 老师教得轻松。 (2) 充分利用仿真模拟教学软件和各种实验台架, 模拟设置各种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故障, 让学生在仿真模拟教学软件和台架上反复操练, 直到熟练掌握其操作流程和方法, 然后再进行实操训练, 提高了学习效率, 降低了实训成本。 (3) 采用与工作环境一致的实训场景, 根据企业工作时实际操作要求和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要求进行严格的实操训练, 使学生掌握的技能与企业要求一致。

(3) 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模块化”考核方法。

考试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实训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得到该课程的考核成绩, 再将课程考核成绩与平时作业、实训报告进行综合评定, 得到课程总成绩。理论知识考试可采取闭卷笔试或课堂提问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 实训技能采取现场操作的考核方式。

(4) 建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理论实践试题库。

理论试题库涵盖了教材的全部内容, 每个单元都可成为一个彼此独立的考核模块, 每个考核模块都包含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等六种题型。应用题库进行理论考核时, 可进行独立单元模块考核, 也可以通过任意模块组合来进行综合考核。实训技能考核试题则是采用课程所设置的项目作为试题列入试题库。

(5) 考核内容尽可能“岗位化”, 实行教考分离。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我们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对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和考核。理论知识方面以“高级汽车维修工”的岗位知识要求为基本, 以“汽车维修技师”的岗位知识要求为目标。理论试题基本涵盖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中“高级汽车维修工”和“汽车维修技师”汽车发动机方面相关内容的试题。实训技能方面则以“中级汽车维修工”的岗位技能要求为基础, “高级汽车维修工”的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实训技能考核主要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中“中、高级汽车维修工”汽车发动机方面的技能试题为主。为提高模块教学质量, 模块教学考核实行教考分离, 实践技能考核成立考核专家组,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6)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制了多媒体课件,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学生较容易地掌握了过去靠传统讲授法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此外, 运用大量教学录像、技术资料、仿真实训教学软件, 提高了技能培养的效率和效果。

(7)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学校已建成多媒体若干个, 汽车理实一体化教室多个, 校园网已建成并投入运转, 为本课程的网络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

三、课程改革成效

1.促进了课程建设

本课程改革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尤其是本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 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2.促进了专业建设和发展, 得到校内外的良好评价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有明显的提高, 进一步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每学期学校教务处组织学生教学评价中, 课程组教师优良率均名列前茅。学生普遍认为,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能熟练分析汽车发动机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掌握了汽车发动机各系统、总成的拆装、检修技能和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思路等。

四、课程改革特色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利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问题, 我们提出了进行“三个转变”;创设“三个氛围”;培养“三个能力”, 制订了具有鲜明课程目标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授课计划。

1. 以“汽车发动机维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引领, 基于“车辆维修作业流程”组织教学。

2.进行了“三个转变”———课程结构和内容转变、教学场所转变、教学角色转变;创设了“三种氛围”———学习氛围、合作氛围、和谐氛围;培养了“三个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三种素养”———爱岗敬业、文明生产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专业课程, 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项目教学课程, 切实提高了学生与社会岗位的贴近程度, 从而培养出更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高素质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同时也对其他主干课程的改革起到了促进及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树平, 张亚军.项目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 2009, (4) .

[2]崔树平, 张亚军, 崔涵.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和项目教学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8) .

3.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卷 篇三

根据法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学专家的研究,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所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思路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这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与普通教育课程的不同。课程设计宏观流程为:岗位任务分析确定—专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流程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为此,笔者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计研究探讨如下。

一、课程设计方法和思路

以汽车机电维修岗位为依据,分析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确定行动领域;按照汽车维修生产过程系统化原则,进行课程知识的解构与重构,系统设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学习领域,完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通过教学条件的改善与教学情境的设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学习领域开发团队,深入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调研,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依据岗位能力要求,参照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根据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按照能力的特点与教育规律,采取逐步提高的方式,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

二、课程建设目标

1.课程地位与作用。①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汽车发动机中每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维修的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来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汽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结合的综合化课程。

2.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采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形式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融“教”、“学”、“做”为一体;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实验实训室建设,开放实验实训室,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外讲座、成立车迷协会、开放实验实训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内容与结构

1.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以“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作为基本任务,包括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评价试验;发动机各机构、系统及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和检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发动机的总装调试、修竣检验及综合故障诊断等。使知识与能力达到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

2.课程结构。①课程结构,即以汽车发动机中各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的维修为工作项目,每个项目为一个教学基本单元(模块);而对于每一项目(模块)采用综合化的组合,即将每一系统、机构或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和检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综合一起,使知识与能力有机的结合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模块的知识和能力。②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作为基本任务,课程内容的组织以项目为导向,课程模块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作任务、项目为导向。③学习领域设计。发动机拆装与调整学习领域依据汽车维修行业的真实工作过程,选择发动机各总成为训练学生能力的载体,共设计学习情境和任务单元。④课程实践教学。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能力的关系明确;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学完一个模块,能达到相应的实践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就学会了相应的技能,因而实践教学内容达到60%以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程教学采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形式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融“教”、“学”、“做”为一体。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现代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2.实训教学采用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模块和项目教学)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与产品、与技术服务结合起来;使知识与能力有机的结合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模块的知识和能力。

五、课程考核

按课程模块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彻底打破以考试分数作为单一的学生评价体系。按照平时考评与期末考核、过程考评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平时考评占70分,期末考核占30分,期末考核采取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的、和谐的、切实有效和有用的教育。目前我国传统学科课程理念根深蒂固,真正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课程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计研究,期待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我们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适合我国中职教育特点的职教课程。

4.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自考试题 篇四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题

课程代码:0587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二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从上止点至下止点往复移动共(A.四次 B.三次 C.两次

D.一次

2.连杆的弯、扭校正经常在______下进行。()A.弯曲 B.扭曲 C.双重弯曲

D.弯曲与扭曲

3.双凸轮轴结构不可能出现下述______结构中。()A.V型发动机 B.4气门配气方式 C.侧置气门式

D.齿形带传动方式

4.膜片式汽油泵供油量的大小取决于()A.膜片上行量的大小 B.膜片下行量的大小 C.膜片弹簧张力的大小

D.摇臂摆动的大小

5.L型电控发动机喷油器的基础喷油量是由______和曲轴转速决定的。(A.节气门位置 B.冷却液温度

C.空气流量

D.发动机负荷

6.直列式喷油泵不是通过______方式来调节喷油量的。()A.转动柱塞 B.供油提前 C.调速器控制

D.供油拉杆

7.共轨系统的基本喷油正时由______来确定。()A.油门开度 B.发动机转速

C.加速踏板

D.发动机转速和加速踏板

8.电控柴油机的温度越低,柴油的喷油量()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水泵常见损伤的是?()

第 1 页))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A.泵壳裂纹 C.水封损坏

B.叶轮松脱 D.风扇裂纹

10.若散热器盖上的蒸汽阀弹簧过软,会使()A.散热器内气压过低 C.散热器内气压过高

B.散热器芯管容易被压坏 D.冷却水不易沸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曲轴的基本组成包括()A.前端轴 B.主轴颈

C.连杆轴颈 D.曲柄

E.平衡重

12.凸轮轴曲轴驱动,其传动方式有哪些?()A.齿轮传动式 B.链条传动式

C.齿形带传动式 D.蜗轮蜗杆式

E.带轮传动式

13.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以下哪三个子系统组成?()A.空气供给系统 B.废气排出系统 C.燃油供给系统 D.电子控制系统 E.混合气供给系统

14.在电控共轨系统中,供油泵由哪几部分组成?()A.驱动轴 B.活塞

C.电磁断油阀 D.压力调节阀

E.机体

15.冷却系冷却强度的调节是否合适,对发动机的工作影响很大。下述正确的有(A.冷却不足,会造成发动机过热,导致发动机充气量下降而影响发动机功率输出; B.对于汽油机来说,还可能会造成早燃、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 C.过高的温度会使润滑油黏度降低导致机件磨损加剧;

D.冷却过度会使发动机过冷导致燃料蒸发困难,可燃混合气形成条件变差; E.燃烧不完全会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量增大。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6.柴油机6135Q表示该发动机是六缸、四冲程、气缸直径135mm、风冷、汽车用。(第 2 页))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17.高速发动机为了提高充气和排气性能,往往采用增加进气提前角和排气迟后角的方法,以改善发动机性能。()18.由于凸轮轴止推凸缘比隔圈厚0.08~2.20mm,所以能保证凸轮轴有0.08~2.20mm的轴向窜动量。()19.回油电磁阀的作用是在怠速时关闭阀体上的四个小孔,使泵腔压力提高,供油提前。

()20.柴油机的喷油量过多,则柴油燃烧不干净,会冒黑烟。()21.柱塞与柱塞套是一对精密偶件,因此,必须成对的更换。()22.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主要由机油泵驱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机油泵体、泵盖、卸压安全阀以及集滤器等组成。()23.发动机的磨合的关键是气缸与活塞环、活塞和曲轴与轴承等配合副磨合。()24.相对于水力测功机,电涡流测功机的转速范围小。()25.电控柴油机采用与汽油机类似的自诊断系统。()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压缩形成中,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并使混合气进一步均匀混合,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为______,温度为600~800K。

27.______是由发动机曲轴驱动而旋转,用来驱动和控制各缸气门的开启和关闭,使其符合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配气相位及气门开度的变化规律。

28.现代轿车发动机多采用不可拆式纸质滤清器、它无须清洁,一般每行驶______需更换。29.根据汽油喷射方式的不同,汽油喷射可分为连续喷射和______两种。30.______将油箱中的燃油吸出来,送入到喷油泵的低压腔中。31.正时控制器由______和正时活塞组成。

32.______安装在飞轮壳上,以脉冲形式检测发动机转速。

33.机油细滤器进油______用来限制进入细滤器的油量,防止进入细滤器的油量过多,导致主油道压力降低而影响润滑。

34.______除了具备对散热器内的冷却水起到自动补偿作用,又同时还具备及时将冷却系内的水汽分离,避免“穴蚀”产生的功能。

35.发动机节气门位置不变时,其性能指标随转速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称为______。

五、术语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6.全浮式连接 37.VTEC 38.节气门电位计 39.预燃室式燃烧室

第 3 页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40.细滤器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选配活塞销的原则是什么? 42.稳定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43.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检查。

44.机油压力过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七、分析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发动机冷却液充足,但在行驶中冷却液温度超过363K,直至沸腾;或运行中冷却液在363K上,如一停车,冷却液立刻沸腾。试分析上述原因。

46.发动机动力不足,加速不良时,但爆震传感器系统点火延迟又没超过10°~20°时,该如何检测?

5.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卷 篇五

船舶汽车组 蓝翔

《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实训条件的不足:

由于发动机零件繁多,所涉及的学科也众多(包括:机械,材料,电子,计算机,物理等),再受到人类想象力与及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在没有实物与实训的基础上想像并记忆数量惊人的汽车零件,更不可能理解各个零件的作用与工作原理,因此理论教学在进行到一定程度而不开展实践课程,我们的教学便遇到了瓶颈问题。虽然我们采用了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对零件的图形、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直观的演示,但学生们都存在着“一看就会,一动就不会”的现像,这也是全国汽车维修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及至是教师们及时发现问题,严重阻碍了启发性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我认为实训中心的建设是汽车专业建设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

二、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的差距

课程的设置受机电类的影响太大,如《汽车电工基础》只是在机电《电工基础》上做了很小的改动,内容没有涉及到在汽车方面的应用,而且枯燥难懂,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材料及液压、力学、工艺等课程安排太多,没有考虑汽车专业的应用范围。

三、教学内容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职业的生产过程和实际要求,强调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针对性,以岗位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我们学校的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内容陈旧、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难以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及生产需求。现代汽车应用的计算机控制及网络技术,传感器反馈调节系统及自学习功能,电子技术的应用比重越来越大。我们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涉及到这些内容。使得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太弱,择业面窄。

在日常教学中我觉得以下两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汽修专业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

汽修理论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等特点,往往使学生觉得繁难、枯燥。很难提高学趣,从而导致了不少学生由原来的盼学、愿学到怕学、厌学,而学习兴趣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汽修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也就导致了教学成绩的高低之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的基本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认为,起码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结合课堂教学介绍一起中外汽修专家的事迹和汽车产生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汽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知道发明家创造的情感与品质,从而提高学习汽车理论的兴趣,产生学习汽修的动机。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汽车理论的一些理论、构造、原理及思想方法等去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具体问题,如汽车跑偏、制动无力等;同时,干几件 事时如何节省时间;怎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或方式,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让学生知道维修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认识到汽修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对培养学生的维修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用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用高昂的情感感染学生,用肯定的语鼓励学生,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渴望探求趔的带有情感的意向活动。“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机制,学生才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某次模拟技能考试中,大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对此我并没有责备学生,而是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提醒、要求学生吸取教训,改进方法,师生一起提高教学质量。以后又通过降低要求、分散难点、分层指导、成功激励等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学生在技能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随时享受到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持久保持并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效果。

二、利用问题解决培养探索创新能力

汽修理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原理、功用、组成、构造等形成的一种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系,二是原理、功用、组成、构造等都蕴含在一系列维修检测之中。而原理的掌握及应用、方法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尤其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始终贯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例如,检修汽车怠速发抖这一问题时,本题蕴含着汽车发动机知识、汽车电气知识、机械知识等的运用,同时,通过本题的解决也培养了学生的化归思想,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得到提高。因此,问题解决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上具有重大意义。自从20世纪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提出“问题解决”的教学思想后,这一教学思想与方法已风靡世界成为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那么怎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呢?首先故障的排除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发展的过程及其结构。一般来说,一个较典型、较复杂的汽车故障都是由几个简单的问题组成的,而大部分的简单问题又是学生已经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互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的教学要为生产实际和学生的就业服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而不是高高在上缺乏创新和变革。

蓝翔

6.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指导 篇六

实验

一、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2.掌握发动机主要总成位置。

二、实验内容:

1.在汽车上确认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具体位置。2.对发动机进行总体拆装。

三、实验所用设备及工具:

1.汽车一辆。

2.发动机 12 台。3.系列工具 12 套。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一)原则:先附件后主体,由外向内逐步进行。

(二)实验步骤:

1.在汽车上找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具体位置。

2.对发动机进行总体分解。

1)拆下发电机

旋松撑紧壁紧固螺栓、调整螺母紧固螺栓,拧动调整螺母,使发电机靠近发动机侧,取下 V 型皮带,从发

动机前端卸下发电机与发动机的联接螺栓,取下发电机。

图 1-1 发电机拆卸

2)取下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3)拆卸正时皮带

拆下水泵皮带轮和曲轴皮带轮及正时齿轮罩盖,拧松张紧器紧固螺栓,转动张紧轮,拆下正时皮带。

注意:要标明齿形皮带的方向。

图 1-2 齿形正时皮带拆卸

4)拆卸分电器

拔下各缸火花塞高压线,拧下分电器固定螺栓,取下分电器。

图 1-3 发电器拆卸

5)拆卸水泵

拆下水泵固定螺栓,取下水泵。

图 1-4 水泵拆卸

6)拆卸气缸盖

先卸下气门室罩盖,按由四周向中心顺序旋松缸盖螺栓,以防缸盖变形。拆下缸盖螺栓,用橡皮锤锤松缸

盖,取下缸盖。

图 1-5 气门室盖拆卸

图 1-6 气缸盖拆卸

7)拆卸机油泵

拧松油底壳紧固螺栓,卸下油底壳,取下集滤器、机油泵及机油扰流板。

图 1-7 油底壳拆卸

图 1-8 机油泵拆卸

8)拆卸活塞

旋松连杆大头紧固螺母,取下螺母,取下连杆头轴承座。用锤柄轻击连杆大头螺栓,顶出活塞,将连杆大

头、轴承座装在一起。

注意:将连杆按顺序摆放好,以便下一次复装。

图 1-9 连杆轴承拆卸

图 1-10 活塞拆卸

9)拆卸曲轴

取下正时齿轮、曲轴前后的油封端盖,旋松并取下曲轴主轴承盖,抬出曲轴,取出上轴瓦止推轴承。

注意:不要跌落轴瓦,将轴承盖按顺序摆放好。

图 1-11 主轴承拆卸

图 1-12 取出曲轴)按相反顺序复装发动机。

实验

二、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零部件组成及各主要机件构造、作用与

装配关系。

2.能较熟练、正确地进行拆装。

二、实验内容:

1.分解发动机基体组总成。2.拆卸活塞连杆组。3.拆卸曲轴飞轮组。

三、实验所用设备及工具:

发动机总成 12 台,组合工具 12 套,气门弹簧压缩器 12 套,活塞环拆装工具 4 套,油封安装工

具 4 套等。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1.机体组的拆装)按实验一中步骤将发动机各总成拆卸。)将气缸体反转倒置在工作台上。)拆下中间轴密封凸缘,拆下气缸体前端中间轴密封凸缘中的油封。)在汽油泵及分电器已拆卸的情况下,拆下中间轴。)拆下同步带轮端曲轴油封。)拆下前油封凸缘及衬垫。)按相反顺序复装基体组。

2.活塞连杆组的拆装)用活塞环拆卸专业工具依次拆下活塞环。)用尖嘴钳取出活塞销卡簧,用拇指压出活塞销,或用专用冲头将其冲出。)取出连杆轴承。)按相反顺序复装活塞连杆组。

图 2-1 拆卸卡簧

图 2-2 拆卸活塞环

注意:)对活塞做标记时,应从发动机前端向后打上气缸号,并打上指向发动机前端的箭头。)拆卸连杆和连杆轴承盖时,应打上所属气缸号。安装连杆时,浇铸的标记须朝 V 形带轮方向(发动机前方)。)安装活塞环时,应使活塞环开口错开 120 度 , 有 "TOP ”记号的一面须朝活塞顶部。

• 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按对角顺序旋松飞轮固定螺栓,取下螺栓,用手锤沿四周轻轻敲击飞轮,待松动后取下飞轮。)拧松并取下曲轴油封端盖紧固螺栓,用手锤轻轻敲击油封端盖,待松动后取下油封端盖。)拆卸主轴承盖及止推轴承,抬出曲轴。)安装时按相反顺序逐步进行。

注意:在新油封唇部涂润滑脂,然后用专用油封安装工具和锤子敲入油封,直至其端面与油封边缘齐平。

实验

三、曲柄连杆机构的零件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平面度的检查及维修方法。2.掌握各间隙的检查与维修方法。

3.掌握磨损、变形的检验与维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气缸体、气缸盖及飞轮平面度的检查与维修。

2.气缸直径的检查与维修。

3.活塞环开口隙和侧隙的检查。

4.连杆扭曲量和弯曲量的检查与校正。

5.曲轴弯曲量、磨损量、轴向间隙及径向间隙的检查。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组合工具 12 套,直尺 12 把,塞尺 12 把,V 形铁,百分表及表架,连杆检测仪,平台。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1.按实验二中的步骤拆卸曲柄连杆机构。

2.气缸体上表面的平面度的检查与维修。

检查气缸体上平面的平面度时,在如图所示六个方向上放置直尺,并用塞尺测量直尺与缸体上平面

之间的间隙,测得的最大值即为缸体上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其使用极限:铝合金气缸体一般为

0.25mm,铸铁气缸体一般为 0.10mm。

气缸体上平面的平面度误差若超过使用极限,应进行磨削或铣削加工,加工量一般不允许超过

0.30mm。

图 3-1 气缸体平面度检查

3.气缸盖表面的平面度的检查

检查方法与气缸体上平面变形检查基本相同,平面度误差一般不能超过 0.05mm,否则应进行修

理或更换。

对铝合金缸盖的变形多用压力校正法修理,即:将缸盖放置在平台上,用压力机在其凸起部分逐

渐加压,同时用喷灯在变形处加热至 300~400 ℃,待缸盖平面与平台贴合后保持压力直到冷却。

对铸铁气缸盖的变形一般采用磨削或铣削方法进行修理。但切削量不能过大,一般不允许超过

0.5mm,否则将改变发动机压缩比。

4.飞轮平面度的检查

直观检查飞轮工作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伤沟槽,用直尺、塞尺或百分表检查飞轮的平面度,应不

大于 0.20mm,否则应更换飞轮。

5.气缸直径的检查

使用 50-l00mm 的量缸表检查气缸直径。检查时应在上中下三个位置上,进行横向和纵向垂直测

量,如图所示。

图 2-2 气缸的测量

6.活塞开口隙和侧隙的检查

活塞环侧隙是指活塞环与环槽的间隙,用塞尺检查活塞环侧隙,如图所示。新活塞环侧隙应为

0.02-0.05mm , 磨损极限值为 0.15mm。

活塞环端隙是指将活塞压人气缸后,活塞开口的间隙,测量时,将活塞环垂直压进气缸约 15mm

处,用塞尺检查活塞环端隙,如图所示。

图 2-3 端隙的测量

图 2-4 侧隙的测量

7.连杆扭曲量和弯曲量的检查 图 2-5 连杆扭曲量的检测

用专用的连杆检测仪,将连杆轴承盖装好,活塞销装入连杆小头,再将连杆大头固定在检测器的

定心轴上,然后把三点式量规的 V 形槽贴紧活塞销,用塞尺测量检测器平面与量规指销之间的间

隙。

图 2-5 连杆扭曲量的检测

8.曲轴弯曲量的检测

用 V 形铁将曲轴两端水平支承在平台上,使百分表的测量触点垂直抵压到第三道主轴颈上,转动

曲轴一周,百分表指针所指示的最大和最小读数差值的一半即为曲轴的直线度误差,其值应不大

于 0.03mm, 否则应进行压校或更换曲轴。

图 2-6 连杆弯曲量的检测

9.曲轴磨损量的检测。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曲轴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其标准值应为 0.01mm,磨损极

限值为 0.02mm。超过标准要求时,可用曲轴磨床按修理尺寸法对轴颈进行修磨。

10.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测。

将曲轴撬向一端,用塞尺检查第三道主轴承的轴向间隙(配合间隙),新的轴承轴向间隙为 0.07

~ 0.17mm , 磨损极限值为 0.25mm。轴向间隙超过极限值时,应更换第三道主轴承两侧的半圆

止推环。

11.曲轴径向间隙的检测

已装好的发动机可用塑料间隙测量片检查径向间隙。)拆下曲轴轴承盖,清洁曲轴轴承和曲轴轴颈。)将塑料间隙测量片放在轴颈或轴承上,如图所示。)装上曲轴主轴承盖,并用 65N · m 力矩紧固,不得使曲轴转动。)拆下曲轴主轴承盖,测量挤压过的塑料间隙测量片的厚度,如图所示。新轴承径向间隙应为

0.03~0.08mm,磨损极限值为 0.17mm。超过磨损极限时,应对相应轴承进行更换

图 2-7 径向间隙的测量

图 2-8 轴向间隙的测量

实验

四、配气机构的拆装、调整与零件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作用及装配关系。

2.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3.掌握配气机构各零件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拆装。

2.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

3.气门、气门座、气门弹簧、凸轮的检验。

三、实验设备:

成套工具,气门弹簧拆装工具,V 形铁,平台,百分表,卡尺。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

1.配气机构的拆装)拆下缸盖上部所有附件。)拆下加机油口盖。)拆下气门罩盖,分数次逐渐均匀松开固定螺母;)取下气门罩盖压条。)取下气门罩盖密封条(安装时需要更换为新品);)取下气门罩盖衬垫(安装时需要更换为新品)。)拆下机油反射罩。)取下半圆塞。)拆下凸轮轴前端齿型轮紧固螺栓;)用专用拉器,取下凸轮轴齿型轮及键。)拧松凸轮轴支承盖的紧固螺母,取下支座盖。注意应先拆第 1、4 轴承盖,交替松掉第 2

、3 轴承盖。)拆下凸轮轴。)取下液压挺杆总成。)用气门弹簧钳,将气门弹簧座压下,取下气门锁夹,拆出气门弹簧;)取下气门弹簧座、气门内外弹簧。)用专用工具拆下气门及气门油封。

2.配气机构在拆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松开正时齿型皮带张紧轮(桑塔纳、捷达发动机型)前,应将曲轴转到 1 缸上止点位置。)在取下正时齿型皮带时,应在正时齿型皮带上标上其原转动方向,以防安装时装反。否则,会加速正时齿型皮带的磨损。)液压挺杆在拆下存放时,应特别注意防尘,并按顺序摆放。

3.配气机构的装配)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

注意:)安装油封时,一定要压到位,防止油封变形或损坏。)正时齿轮、齿形皮带上都有正时记号,装配时应将正时记号对准,以保证正确的配气相位和

点火正时。)安装凸轮时,第一缸凸轮必须朝上。

4.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根据“双排不进”原则进行调整,调整时,先松开锁紧螺母 1,用螺丝刀旋动调整螺钉 2

,将规定厚度的厚薄规插人气门杆端部与摇臂之间。当抽动厚薄规时有阻力感,拧紧锁紧螺母,再复查一次,符合规定值即可。)将曲轴摇转 360 °,再检查调整其余气门。

图 4-1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5.气门及气门导管的检查)用千分尺测量气门杆直径。)利用测径规测量气门导管内径。如间隙大于最大值,更换气门和气门导管。)测量气门总长,如果长度小于最小值,更换气门。

图 1-2 齿形正时皮带拆卸

6.气门座的检验)在气门面上涂一层普鲁士篮(或白铅),轻轻将气门压向气门座,不要转动气门。如果围绕

气门座蓝色呈现 360 °,则导管与气门面是同心的,如果不是,重修气门座。)检查气门座接触带是否在气门面的中间,若气门面上密封带过高或过低,修正气门座。

7.气门弹簧的检查)用钢角尺测量气门弹簧的垂直度。若垂直度大于最大值,更换气门弹簧。)用游标卡尺测量气门弹簧自由长度。若自由长度不符合规定,更换气门弹簧。)利用弹簧试验机测量气门弹簧在规定安装长度时的弹力。如果安装力不符合规定,更换气门

弹簧。

图 4-3 气门弹簧垂直度的检查

图 4-4 弹簧弹力的检查

8.凸轮轴的检查)将凸轮轴放到 V 形铁上,用百分表测量中间轴径的圆跳动。)用千分尺测量凸轮桃尖高度。)利用千分尺测量凸轮轴径直径。)安装凸轮轴,使凸轮轴向前向后移动,同时用百分表测量轴向间隙。图 4-5 凸轮轴轴径的圆跳动测量

图 4-6 凸轮轴桃尖高度的测量

实验

五、气门座铰削与气门研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气门座铰修的方法。

2.掌握气门研磨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专用铰刀铰修气门座。

2.手工研气门。

3.使用电动气门研磨机研气门。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发动机 12 台,组合工具 12 套,气门研磨膏,6B 铅笔,电动气门研磨机,手工研磨工具,气门座

铰刀等。

四、实验步骤:

气门铰削步骤:)修理气门座前,应检查气门导管,若不符合要求应先更换或修理气门导管,以便保证气门座与气

门导管的中心线重合。)按气门头部直径和气门座各锥面角度选择一组合适的气门座铰刀。按气门导管内径选择合适的气

门座铰刀杆,铰刀杆插入气门导管应转动灵活而不松旷。)先用 45 °的粗铰刀加工气门座工作锥面,直到工作面全部露出金属光泽。

注意:铰削时,两手握住手柄垂直向下用力,并只作顺时针方向转动,不允许倒转或只在小范围

内转动。)然后用修理好的气门或新气门进行试配,根据气门密封锥面接触环带的位置和宽度进行调整铰削

。接触环带偏向气门杆部,应用 75 °的铰刀铰削;接触环带偏向气门顶部,应用 15 °的铰刀

修正。铰削好的气门座工作面宽度应符合规定,接触环带应处在气门密封锥面中部偏气门顶的位

置。

5)最后用 45 °的细铰刀精铰气门座工作锥面,并在铰刀下面垫上细砂布修磨。

图 5-1 气门的铰削

2.气门研磨)气门座铰削好后,应在气门与气门座之间涂上少许研磨砂进行手工研磨。)用电动气门研磨机代替手工进行研磨。

图 5-2 电动研气门 3.气门密封性检查。)锥面铅笔画道法:即用软铅笔在气门密封锥面上每隔 10mm 划一条线,将气门装入气门导管,用手将气门与气门座压紧并往复转动 1/4 圈,然后取下气门检查,若所有划线均被切断,说明气门与气门座密封良好,否则应继续研磨。)煤油试验法。将组装好气门组的气缸盖侧置,在气门内倒人煤油至接触环带上缘,在五分钟

内其封面上不得有渗漏现象发生。

实验

六、冷却系的拆装与检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冷却系的构造。

2.掌握冷却系主要零件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拆装冷却系。

2.检查节温器、热敏开关。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发动机 12 台,组合工具 12 套,电炉,1 台,万用表 12 块,温度计 12 个。

四、实验步骤:

1.在发动机上观察散热器、风扇、水泵、百叶窗、水温表、水

温传感器、节温器等的安装位置和相互

间连接关系。

2.用工具从发动机总成上拆下水泵。3.用工具从发动机总成上拆下节温器。

4.用工具从散热器上拆下热敏开关。

5.分解水泵。)把水泵壳体夹紧固定在夹具中或台虎钳上。)拧松 V 形带轮紧固螺栓,拆下 V 形带轮。)分解前盖与泵壳,但注意分批拧松紧固螺栓。)用拉具拆下 V 形带轮凸缘。再用拉具拆下水泵叶轮,注意防止损坏叶轮。)压出水泵轴和轴承,并分解水泵轴与轴承。)压出水封、油封。)放松水泵壳体,换位夹紧,拆下进水口接头的紧固螺栓,取下接管。)拆下密封圈,拆下节温器。

6.按拆卸向反顺序进行复装。但应注意以下两点:)更换所有衬垫和密封圈;)保证叶轮与泵壳的轴向间隙、叶轮与壳体的径向密封处的间隙,满足轴承的润滑条件。

7.节温器的检查。)将节温器浸入水中,如图所示。)逐渐将水加热,检查节温器主阀门开启温度。

图 6-1 节温器的检查)检查阀门升程。

如果节温器主阀门开启温度不符合要求,或在常温下关闭不严,应更换节温器。

2.热敏开关的检查。)将热敏开关放入水中,逐渐加热。)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热敏开关接线端与外壳间的电阻。当水温达 93 ~ 98 °时,开关应导

通;当水温下降至 88 ~ 93 °时,电阻应为无穷大。否则,热敏开关损坏。

实验

七、润滑系的拆装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润滑系组成及各机件的装配关系。

2.掌握润滑系主要机件的构造与检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拆装机油泵。

2.检查机油泵。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发动机总成 12 台,组合工具 12 套,塞尺,机油泵、滤清器各 12 个,精密直规。

四、实验步骤:

1.观察机油泵、滤清器、限压阀、旁通阀等机件的安装位置及

相互间连接关系。

2.机油泵的拆卸与分解)旋松分电器轴向限位卡板的紧固螺栓,拆下卡板。)拔出分电器。

旋松并拆下两个机油泵壳与发动机机体的连接长紧固螺栓,将机油泵及吸油部件一起拆下。

拧松并拆下吸油管组紧固螺栓,拆下吸油管组,检查并清洗滤网。

旋松并取下机油泵盖短螺栓,取下机油泵盖,检查泵盖上安全阀,观察泵盖接合面的磨损情况。

分解主、从动齿轮,再分解齿轮和齿轮轴。

3.机油泵的检查)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检查时,将机油泵盖拆下,用塞尺在互成 120 °角三个位置测量机油泵

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新机油泵齿轮啮合间隙为 0.05mm, 磨损极限值为 0.20mm。

图 7-1 齿轮啮合间隙的检查)检查主、从动齿轮与泵盖接合面的间隙:主、从动齿轮与机油泵盖接合面间隙。正常间隙应

为 0.05mm, 磨损极限值为 0.15mm。

图 8-2 齿轮与泵盖接合面间隙的检查)检查主动轴的弯曲度:将机油泵主动轴支承在 V 形架上,用百分表检查弯曲度。如果弯曲度

超过 0.03mm,则应对其进行校正或更换。)检查主动齿轮轴与泵壳的配合间隙:主动齿轮轴与泵壳配合的间隙应为 0.03 ~ 0.075mm,磨损极限值为 0.20mm。否则,应对轴孔进行修复。

配合

4.5.圈。

6.图 8-3 主动齿轮轴与泵壳配合间隙的)检查泵盖:泵盖如有磨损、翘曲和凹陷超过 0.05mm, 应以车、研磨等方法进行修复。6)检查安全阀:检查安全阀弹黄有无损伤、弹力是否减弱,必要时予以更换。检查安全阀是否良好、油道是否堵塞、滑动表面有无损伤,必要时更换安全阀。

机油泵的装配

机油泵的安装顺序基本上与拆卸及分解顺序相反,但应注意以下两点:)更换所有的垫片。)按规定力矩拧紧螺栓。

机油滤清器的拆卸与安装。)用机油滤清器专用拆装工具拆下滤清器。)安装滤清器时,应在密封圈上涂上干净的机油。)用手轻轻拧进机油滤清器直到感觉有阻力为止,再用专用工具重新拧紧机油滤清器 3/4可拆式滤清器的拆装)拧开滤清器底部的放油螺塞,放出滤清器内的润滑油,然后从气缸体上拆下滤清器总成。)拆开卡箍,取出滤芯。检查滤芯上、下密封圈,若有损伤应更换新件。更换滤芯时,需将新

滤芯在清洁的润滑油中浸泡 4h 以上。)用汽油或煤油将滤清器外壳、端盖及油孔清洗干净并凉干。)将新滤芯安装到外壳内,注满清洁的润滑油后与端盖装合并用卡箍固定。

实验

八、电喷发动机拆装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喷发动机燃料供给系主要部件的结构、安装位置和拆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

拆装电喷发动机燃料供给系。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电喷发动机 12 套,组合工具 12 套。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各传感器、ECU、各执行器的的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系。

图 8-1 电喷发动机的总油路

2.空气流量计的拆卸。)拆卸空气滤清器罩。)拆卸空气滤清器软管。)拆卸带有空气流量计的空气滤清器。)拆下空气流量计。

3.节气门体的拆卸。)脱开进气连接管。)拆下节气门体罩。)拆下节气门体。

4.拆卸怠速控制阀。

5.拆卸压力调节器。

6.拆卸脉动阻尼器。

7.喷油器的拆卸。)从输油管上拆下发动机配线。)脱开以下连接器。

• 点火线圈连接器。

• 水温表连接器。

• 水温传感器连接器。

• 喷油器连接器。

3)拆下带喷油器的输油管)从输油管上拆下喷油器。

8.从发动机上拆下水温传感器、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9.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复装。

实验

八、电喷发动机拆装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喷发动机燃料供给系主要部件的结构、安装位置和拆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

拆装电喷发动机燃料供给系。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电喷发动机 12 套,组合工具 12 套。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各传感器、ECU、各执行器的的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系。

图 8-1 电喷发动机的总油路

2.空气流量计的拆卸。)拆卸空气滤清器罩。)拆卸空气滤清器软管。)拆卸带有空气流量计的空气滤清器。)拆下空气流量计。

3.节气门体的拆卸。)脱开进气连接管。)拆下节气门体罩。)拆下节气门体。

4.拆卸怠速控制阀。

5.拆卸压力调节器。

6.拆卸脉动阻尼器。

7.喷油器的拆卸。)从输油管上拆下发动机配线。)脱开以下连接器。

• 点火线圈连接器。

• 水温表连接器。

• 水温传感器连接器。

• 喷油器连接器。

3)拆下带喷油器的输油管)从输油管上拆下喷油器。

8.从发动机上拆下水温传感器、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9.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复装。

实验

九、电喷发动机主传感器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喷发动机传感器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试空气流量计

2.测试节气门位置传感器。3.测试水温传感器。

4.测试爆震传感器。

5.测试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发动机总成,组合工具,万用表,塞尺,汽车一辆。

四、实验步骤:

1.空气流量计的测试

拆开线束连接器,在空气流量计一侧测量相应端子之间的电阻和电压,应符合原车标准,否则应更

换空气流量计。

注意:不同车型空气流量计,线束连接器端子名称不同。如丰田凌志 ES300 轿车测量 VS 与 E2

间的电阻,正常应为 200 ~ 400 Ω。VC 端子的电压为 5V。

图 9-1 空气流量计的测试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测试

拆开传感器线束连接器,就车检查各端子之间的通断情况。检查可动触点端子与怠速触点端子之间

电阻:节气门接近全关时应导通,节气门在其它位置时应不导通。检查可动触点端子与全开触点子

端子之间:节气门中小开度时应不导通,节气门接近全开时应导通。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说明

传感器内部断路或绝缘不良,应更换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图 9-2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测试

3.水温传感器的测试。

拆开其线速连接器,测量传感器两个端子之间应无断路故障,否则应更换传感器。将拆下的传感器

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或加热用万用表测量端子之间的电阻,其特性应符合标准,否则应更换传感器。

图 9-3 水温传感器的测试

4.爆震传感器的测试

拆开爆震传感器线速连接器,在传感器侧检查传感器端子与传感器壳体之间应不导通,否则说明内

部短路,应更换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工作情况的检查,一般可用一只合格的传感器替代原传感器,若故障现象消失,说明原传感器不良,应更换新件。

5.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测试)测试电磁式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时,检查感应线圈的电阻,冷态下的 G 1 和 G 2 感应

线圈电阻应为 125~200 Ω,Ne 感应线圈电阻应为 155~250 Ω。)测试霍尔式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时,拆开传感器线束连接器,将点火开关转至“ ON

”位置,检查传感器电源端子 A 与 C 之间电压应为 8V ;发动机转动时,检查信号端子 B

与 C 之间输出的信号电压应为 5V 和 0V 交替变化;若不符合规定应首先检查线路是否有故

障,必要时更换传感器。)测试光电式凸轮轴 / 曲轴位置传感器时,拆开传感器线束连接器,将点火开关转至“ ON

”位置,测量电脑侧 1 与 2 端子之间电压应为 12V,否则说明线路或 ECU 是否有故障;

给传感器侧的 1 与 2 端子之间直接施加 12V 蓄电池电压,并分别在信号输出端子 3 和 4

与 1 之间接上电流表,转动转子一圈时,两个电流表应分别摆动 1 次和 4 次(与透光孔数

量相等),每次电流表指示电流应约为 1mA,否则应更换传感器。

图 9-4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测试

实验

十、电喷发动机喷油器的清洗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喷油器的清洗方法。

2.掌握喷油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喷油器进行超声波清洗。

2.对喷油器进行喷油测试和滴油测试。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喷油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液。

图 10-1 HIT-N6 型电脑控制汽车喷油器清洗检测仪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喷油器放入汽油或清洗油中,仔细清除外部油污后用软布擦拭干净。检查喷油嘴上的橡胶

圈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打开设备电源。)从量筒上方的圆孔倒入专用喷油器测试剂两瓶,约 1850ml。)在超声波清洗槽内放入清洗支架,倒入适量的专用清洗剂,要浸过支架表面。

2.超声波清洗

将驱动线插头依次插入喷油器插孔中,将喷油器放入清洗槽内的清洗支架孔位上,按选择键选择超

声波清洗项,设置清洗时间(设备默认 10 分钟),按工作键超声波清洗开始。

注意:超声槽内无清洗剂时严禁打开超声系统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3.反向冲洗)将喷油器用偶件连接于分油器与量筒架之间,旋紧锁紧杆,接好高压管接头,将驱动线插头

逐一插入喷油器插孔中。)按选择键选择反向冲洗项,按工作键冲洗开始,同时将系统压力调至 0.25~0.30Mpa。

4.喷油器的安装冲洗测试)将喷油器固定于分油器于量筒架之间,旋紧锁紧杆,按选择键至全开喷射测试项,按工作键

冲洗开始,系统压力仍保持在 0.25~0.30Mpa,冲洗结束后自动停机。)搬下泄油手杆,按选择键依次选择怠速测试、中速测试、高速测试、自动变速测试项进行模

拟测试工作,压力仍保持在 0.25~0.30Mpa。当液面达到量筒的 2/3 时按下停止键或暂停键,观测在不同工况下各喷油器的流量均衡性。一辆汽车上的所有喷油器的喷油量偏差不应超

过 2 %。)喷油器安装位置不动,按选择键选择检漏测试项,按下工作键,同时将压力调至 0.3Mpa,观测各喷油器密封性。每分钟滴漏不超过两滴视为合格。)选择精确观测喷油形状项,按确定键开始工作,观测同一车上所有喷油器的喷油形状是否一

致。

实验

十、电喷发动机喷油器的清洗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喷油器的清洗方法。

2.掌握喷油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喷油器进行超声波清洗。

2.对喷油器进行喷油测试和滴油测试。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喷油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液。

图 10-1 HIT-N6 型电脑控制汽车喷油器清洗检测仪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喷油器放入汽油或清洗油中,仔细清除外部油污后用软布擦拭干净。检查喷油嘴上的橡胶

圈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打开设备电源。)从量筒上方的圆孔倒入专用喷油器测试剂两瓶,约 1850ml。)在超声波清洗槽内放入清洗支架,倒入适量的专用清洗剂,要浸过支架表面。

2.超声波清洗

将驱动线插头依次插入喷油器插孔中,将喷油器放入清洗槽内的清洗支架孔位上,按选择键选择超

声波清洗项,设置清洗时间(设备默认 10 分钟),按工作键超声波清洗开始。

注意:超声槽内无清洗剂时严禁打开超声系统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3.反向冲洗)将喷油器用偶件连接于分油器与量筒架之间,旋紧锁紧杆,接好高压管接头,将驱动线插头

逐一插入喷油器插孔中。)按选择键选择反向冲洗项,按工作键冲洗开始,同时将系统压力调至 0.25~0.30Mpa。

4.喷油器的安装冲洗测试)将喷油器固定于分油器于量筒架之间,旋紧锁紧杆,按选择键至全开喷射测试项,按工作键

冲洗开始,系统压力仍保持在 0.25~0.30Mpa,冲洗结束后自动停机。)搬下泄油手杆,按选择键依次选择怠速测试、中速测试、高速测试、自动变速测试项进行模

拟测试工作,压力仍保持在 0.25~0.30Mpa。当液面达到量筒的 2/3 时按下停止键或暂停键,观测在不同工况下各喷油器的流量均衡性。一辆汽车上的所有喷油器的喷油量偏差不应超

过 2 %。)喷油器安装位置不动,按选择键选择检漏测试项,按下工作键,同时将压力调至 0.3Mpa,观测各喷油器密封性。每分钟滴漏不超过两滴视为合格。)选择精确观测喷油形状项,按确定键开始工作,观测同一车上所有喷油器的喷油形状是否一

致。

实验

十一、点火系统电路认识及点火系统拆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点火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

2.掌握分电器拆装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拆装点火系统。

2.点火线圈构造认识。

3.分电器拆装。4.火花塞构造认识。

三、实验设备与工具:

实验用汽车一台,触点式和无触点式分电器各 12 个,火花塞扳手 12 套,万用表 12 块,组合工具 套等。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发动机室机盖,观察蓄电池、点火继电器、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元器件的安装位置和

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 11-1 点火系统主要元器件

2.3.火花塞的拆装)捏住高压线上的橡胶护套小心地从火花塞上拆下高压线。

注意:抽拉或弯曲高压线会使内部的导线损坏。)用专用火花塞扳手拆下火花塞。)观察火花塞的结构。

3.点火线圈构造认识

对照实物观察。两接线柱和三接线柱式点火线圈的结构及接线方法。

4.分电器的拆装)拆下蓄电池负极电缆。)拆下分电器点火提前装置的真空软管和导线连接。)拆下火花塞及点火线圈上的高压线。)拆下分电器凸缘固定螺栓,从分电器座上拆下分电器总成。

5.分解分电器)扳开分电器盖两卡扣,打开分电器盖。)拆下电容器(传统点火系)。)拨下分火头。)对于传统点火系:拆下断电器底板固定螺钉,将断电器底板连同低压接线柱绝缘支架一同取下,用螺钉旋具拆下分电器轴顶端的固定螺钉,取出断电器凸轮。)于电子点火系:拆下信号发生器,松开底板安装螺钉,拆下真空点火提前装置和信号发生器底板。)拆下离心式点火提前机构的粗、细弹簧。

①拆下离心重块。

②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

注意:安装分电器时,应检查第一缸是否处在压缩行程上止点,即使曲轴皮带轮上的刻槽与正时皮带罩上的记号对准。

实验

十二、点火正时的调整与故障诊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点火正时的检查和校正方法。

2.掌握火花塞无高压火花故障诊断与排出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突然加速法检查点火正时。

2.用点火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3.找出火花塞不跳火的故障。

三、实验设备与工具:

实验用汽车 4 辆,正时灯 4 个,组合工具 4 套,万用表 4 块等。

图 12-1 正时灯

四、实验步骤:

1.用突然加速法检查点火正时

l)当突然加速时,如果发动机速度急速提高并伴有短促而轻微的突爆声(轻微爆燃),而后很

快消失则为点火正时。)如果突然加速,发动机转速不能随节气门开大而增大,发动机发闷且排气管出现“突突”声,则为点火过迟。)如果突然加速时,发动机出现严重的金属敲击声,即爆燃(敲缸),则为点火过早。

注意:发动机应处于正常工作温度。

2.使用点火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查找并验证飞轮或曲轴前端带轮上 1 缸压缩终了上止点标记和点火提前角标记,擦拭使之清晰可见,如标记不清晰,最好用粉笔或油漆将标记描白。)将点火正时灯正确连接到汽车发动机上,将传感器夹在 1 缸高压线上。正时灯如图所示,将

红色线接在蓄电池正极,黑色线接负极,信号线夹在 1 缸高压线上。

图 12-2 正时灯检查点火正时)启动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状态,保持在怠速下稳定运转。打开正时灯并对准正

时标记(正时刻度盘或正时指针),调整正时灯电位器,使正时标记清晰可见,此时表头读

数即为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的点火提前角。用同样的方法可分别测出不同工况、转速时的点火

提前角并记录。)在拆下真空管接头并堵住(点火提前机构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怠速时测出的点火提前角为

初始提前角(基本点火正时)。)测出的点火提前角应与规定标准值进行对照,判断点火提前角的大小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

要求,应调整点火正时。

2.火花塞无高压火花故障诊断)中央高压线是否跳火的检查

(1)从分电器上拔下中央高压线(捏住高压线橡胶套沿分电器轴线方向拔出)。

(2)将高压线端接在备用火花塞上,将火花塞抵在缸体上,或者将高压线插好用正时灯夹子夹

在高压线上;

(3)起动发动机,看是否跳火。

注意:每次用起动机转动发动机不要超过 1-2s,以防止喷油器喷油,或者可以将喷油器

线束拔下。)分缸高压线跳火和高压导线的检查

若分缸高压线不跳火而中央高压线跳火则需检查分电器和分缸高压线:

(1)拆下高压线罩和节气门体。

(2)捏住高压线橡胶套,小心地将高压线从火花塞上拔出。

注意:不要直接拉拔高压线和弯曲导线,以免造成高压线内部损伤。

(3)从分电器和点火线圈上拆下高压导线,即用螺钉旋具松开锁钩,并从分电器上拆下导线夹

持器,然后在高压线接头处拔下高压线。

(4)用欧姆表测量每根高压导线的电阻,每根高压线的电阻应小于 25kf2,如果电阻过大,应检查高压线接头和线本身,必要时予以更换。

(5)检查分电器盖、分火头及分电器的接触情况。)检查 ECU 给点火器的触发脉冲信号 ICt

(1)拔下点火器的电气插头。

(2)用万用表伏特档测 IGt 端的信号电压。

(3)起动发动机时,电压表的读数应为 0.5 — 1V 之间,这是一个脉冲信号。

(4)如果有脉冲信号,则说明电脑和传感器是完好的,故障在点火器和点火线圈。如果无脉

冲信号,说明可能是传感器或电脑的故障。)检查点火器和点火线圈

(1)用一个二极管试灯接至点火器到点火线圈之间线上,起动发动机时试灯应闪亮。

(2)拔下点火线圈的电气插头,当点火开关处于“ ON ”位置时,其中有一个应是 12V 电压,若无此电压,需根据电路图检查继电器和熔丝。

(3)测点火线圈的阻值,初级电阻为 0.36 — 0.65 Ω,次级电阻为 9-18k Ω。)检查传感器和 ECU

(1)用棉丝擦掉传感器线圈上的铁粉。

(2)用万用表测量曲轴转角传感器 Ne、两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G1 和 G2 的阻值。

(3)检查齿盘应不缺齿。

(4)如果其他部分都没有问题,可以做更换电脑试验。

实验

十三、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2.掌握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 喷油泵和调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1.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2.喷油器的拆装。3.喷油泵的拆装。4.调速器的拆装。

三、实验设备及工具:

柴油发动机 4 台,Ⅱ号泵 12 个,调速器 12 个,喷油器 12 个,组合工具 12 套,专用拆装台 12

台。

四、实验步骤:

1.观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各组成的安装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

系。

图 13-1 柴油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2.喷油器拆装方法及步骤)拆下坚固螺套,取出针阀偶件。注意观察针阀和针阀体结构,针阀与阀体是配对研磨的精密

偶件,不能与另外偶件互换并需注意防尘,因此观察完毕应即浸人清洁的柴油中注意保管。)拆下调压螺钉护帽、调压螺母,调压螺钉等,取出调压弹簧上座、调压弹簧、推杆。)拆下进油管接头)将拆下的零部件清洗干净后,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装复。首先将进油管接头旋人喷油器体,不要遗落垫圈。)将针阀偶件放人紧固螺套,将螺套旋人喷油器体。)依次从喷油器体上部孔内放人推杆、弹簧下座、弹簧上座,然后拧入调整螺钉,最后拧紧调

整螺母和调压螺钉护帽。

3.调速器拆装方法及步骤)拆掉调速器后壳固定螺钉和安装在供油拉杆上的传动板锁紧螺母、拉杆螺母,即可依次取下

调速器后壳(连盖上调速叉、操纵手柄、操纵轴、限速螺钉等)、调速弹簧、支承轴、传动

板、推力盘、飞球组合件、飞球保持架等。)拆掉传动轴套的挡圈,可取出传动斜盘。)拆掉凸轮轴上传动轴套固定螺母,用专用工具拉出传动轴套。)拆掉调速器前壳固定螺母,取下调速器前壳。)进行装复时,首先用螺钉先将调速器前壳装在喷油泵体上,注意密封衬垫应完好。)用专用工具将传动轴套装入凸轮轴,然后装上传动盘,用挡圈锁住。)安装调速器后壳,先安装上操纵轴和拨叉,然后从外端拧人支承轴,并依次向轴上套入弹簧

后座、高低调速弹簧、起动弹簧、弹簧前座,最后装上校正弹簧并用螺母调节弹簧预紧力后

锁紧。)将传动板、推力盘(连轴承)、飞球组合件、飞球保持架套入支承轴。注意将传动板上小孔

套入供油拉杆(内装拉杆弹簧),并用拉杆螺母锁紧。)调速器的合拢:用六个螺钉将组装好的前壳和后壳装合,密封垫片应完好,最后从调速器后

壳外端拧入怠速、调速调节螺钉。

4.喷油泵拆装方法及步骤)拆掉固定上、下泵体螺母,取下上泵体。)拆下六只分泵的柱塞,柱塞弹簧、上下弹簧座,并依次放好,不可搞乱。)将上体固定在台虎钳上,拆下出油阀紧固螺帽,取出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偶件。)松开上体侧面定位螺钉,取出柱塞套,将柱塞和柱塞按原对配好,不能互换,仔细观察柱塞

偶件和出油阀偶件结构,然后浸入干净柴油中。)从下体中取出调整垫块、滚轮体。)拆掉下体两端滚珠轴承,最后从下体中抽出凸轮轴。)喷油泵装复时,首先安装凸轮轴:将凸轮轴从下体一端孔轻轻放人,两端装上轴承和油封。

凸轮轴应转动灵活,轴向间隙在 0.05mm 一 0.l 0mm 之间,可用增减垫片方法进行调整(拆装实验可不做调整要求)。)安装滚轮体总成:按原位将滚轮体装人下体,转动凸轮轴,滚轮体上下运动自如,然后装入

调整垫块。)安装柱塞套和出油阀偶件:先将套装人上体,用柱塞套定位螺钉定位,然后依次装入出油阀

偶件、垫圈、出油阀弹簧及座、密封垫圈,最后拧紧出油阀紧固螺帽。

10)将上体放倒,将封油圈上弹簧座、柱塞弹簧、下弹簧座依次套进柱塞套,最后将柱塞按原配对一一塞入柱塞套。)上下泵体合拢:慢慢将卧置的上体和下体合拢,注意观察每只柱塞的调节臂是否放入了拨叉槽中,轻轻抽动供油拉杆,在拨叉带动下,每只柱塞应转动自如,最后拧紧螺母。

实验

十四、喷油泵与调速器的检查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喷油泵与调速器的检调内容。

2.掌握喷油泵与调速器的检调方法。

二、实验内容:

喷油泵、调速器的检调。

三、实验设备与工具:

喷油泵实验台 2 台,Ⅱ号泵及调速器总成 2 套,组合工具 2 套。

四、实验步骤:

1.供油时刻调试

先将 1 喷油泵限压回油螺孔堵塞,然后将低压输油压力提高到大于 4.4MPa,松开第一缸标准喷

油器上的放气螺钉,则此时柴油便从放气螺钉中流出,用手杆慢慢转动试验台主轴,使凸轮轴转动 且通过挺杆带动柱塞上升。当放气螺钉处于停油瞬时,即为该缸开始供油时刻,将刻盘对准零位。查看泵壳上与联轴节上的记号是否对准,如不对准则用红漆作好记号。

2.供油间隔时间调试

按上述方法分别按喷油顺序测试各缸。记下各缸开始供油时刻。要求每缸的供油时刻与

7.汽车制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浅析 篇七

关键词:制动系统,构造,维修

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良好, 未来我国的汽车消费仍旧旺盛。面对前景广阔的汽车市场, 汽车的安全性能也日益受到关注。面对汽车制动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对汽车制动系统的构造进行深入了解, 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才能在汽车出现故障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才能有效地保证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营造良好的行车环境。若是汽车制动系统出现故障却没有及时发现并维修, 那么势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 本文对汽车制动系统构造及维修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

1汽车制动系统的简单介绍

1.1汽车制动系统的功能简介。制动, 俗称“刹车”是使运动中的机械或车辆按照驾驶员的要求停止或降低速度的动作。一般地, 在汽车中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 分别为行车制动装置和停车制动装置。其中, 行车制动装置又称脚制动装置, 即“脚刹”, 用来实现汽车在行驶中突然间的减速和短距离内的停车。而停车制动装置又称手制动装置, 即“手刹”, 其作用则是使停止的汽车在各种情况下保持不动。这些制动装置, 通过人的操作为汽车施加外力, 可以使汽车在各种条件下随车主心意停止或行驶, 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不仅如此, 良好的制动装置的使用, 减少了驾驶员的后顾之忧, 汽车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行驶, 大大提升了汽车的行驶速度, 增强了汽车的使用效用, 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从长远来看, 对汽车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此外, 两套制动系统的配合使用, 可以大大增强制动效果, 使高速行驶的汽车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停止。而在有些复杂的地貌环境中行驶时, 如山区, 良好的制动系统以及辅助制动系统的使用可以起到保持车速稳定, 防止下坡速度过快的情况发生的作用, 有利于行车安全。

1.2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构造。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汽车的动能通过摩擦转化为热能。汽车制动系统主要是由功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等部分组成。常见的制动器主要有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其中, 鼓式制动器主要包括制动轮缸、制动蹄、制动鼓、摩擦片、回位弹簧等部分。主要是通过液压装置使摩擦片与随车轮转动的制动鼓内侧面发生摩擦, 从而起到制动的效果。在踩下刹车踏板时推动刹车总泵的活塞运动, 进而在油路中产生压力, 制动液将压力传递到车轮的制动分泵推动活塞, 活塞推动制动蹄向外运动, 进而使得摩擦片与刹车鼓发生摩擦, 从而产生制动力。盘式制动器也叫碟式制动器, 主要由制动盘、制动钳、摩擦片、风泵、油管等部分构成。盘式制动器通过液压系统把压力施加到制动钳上, 使制动摩擦片与随车轮转动的制动盘发生摩擦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

1.3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 市场上的汽车制动系统考虑到制动功能量, 最可靠、最经济的方法仍然是液压操纵。虽然, 车辆防抱制动系统的发展已较为成熟, 并基本运用到了各种车辆中, 但是这些产品基本都是基于车轮加、减速门限及参考滑移率方法设计的。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实用, 但是其调试比较困难, 且并未达到最佳效果。因此, 对汽车制动系统的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了对汽车制造中硬件的强化;对汽车制动系统的恒定性进行优化, 以及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稳定性的优化。一个好的设计师, 会根据不同汽车的不同用途, 充分考虑制动系统与汽车之间的配合度进行研究设计, 使其设计达到准确配置的目的。此外, 传统汽车制动系统和现代电子化技术的结合, 将成为未来汽车制动系统产品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企业加大对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的关注。只有掌握核心技术, 才能在未来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占据制高点, 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 企业还应当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 根据国家政策确立经营方案, 以保证企业能够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发展。

2汽车制动的检测与维修

2.1制动系统检测应注意的问题。如今的汽车市场, 被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汽车所充斥, 不同型号的汽车其制动系统也不尽相同。当汽车发生故障时, 检修员应根据不同型号的汽车的特点进行检查和维修。若汽车本身自带检修和诊断系统, 那么维修人员首先要根据汽车诊断系统提示来确定汽车的故障。此时, 检修人员要及时查看汽车维修说明书, 切记不要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根据说明书、诊断结果和实际情况对发生的故障进行判断, 进而确定维修方法。若说明书遗失, 则可参照同型号的汽车说明, 但是一定要注意实际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以达到精准的判断。此外, 检修员还可参照汽车电路图和结构图。如同庖丁解牛一般, 只有非常熟悉汽车自身的结构和电路构造, 检修员才可能又快又精准地找到汽车故障的根源所在, 省时又省力。同时, 维修人员要随时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维修信息, 使用最新的数据和理论来得到最合适的结论。

2.2制动系统常见的几类故障及其维修方法。在汽车制动系统的检修过程中, 我们发现其常见的几类故障:一是制动不灵。此时检修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发生这一故障的原因是由于制动液不足, 空气进入导致管内参与压力太小还是制动空隙不当。之后, 要根据这些原因分别采取添加制动液疏通管路、排尽管内空气以及调动制动摩擦片工作面与制动鼓内壁工作面之间的空隙等措施。二是制动单边。此时检修员要找准原因, 看制动系统同轴两边制动器制动时间不一致、制动力矩不同, 还是车轮定位失准、左右轮胎磨损程度不同。找准原因后要分别按规范予以调校或更换部件。三是噪音过大。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为制动鼓失圆、制动摩擦片表面太光滑或是摩擦太严重。此时要及时对不规范的零器件进行打磨或者更换。这些都是一些常见的故障, 检修员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故障做出诊断, 并进行及时的维护与修理。但切记不要生搬硬套, 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结合经验, 得到结论。

3结论

作为汽车安全性的一项重要保障, 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也是很有必要的。然而, 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及优化改进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这需要每一个汽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同时, 汽车公司也应当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 从资金上给予支持, 使企业掌握高于同行业水平的尖端技术和应用水平, 争取成为该行业的领头羊。此外, 研究人员也应更加关注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 按照其需求, 生产满足消费者的产品, 占领目标消费者市场。从而达到经济利益与安全效益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正斌.汽车制动系统的日常保养维修探究[J].中国科技财富, 2013 (20) .

8.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卷 篇八

关键词:汽修;规范化;发动机

一、教学分析

汽车维修行业专业性极强,要求修理工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并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这样才能保证维修质量,确保汽车的行驶安全。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教育应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技能技能培养特别要强调规范,但只强调规范又使教学陷入老师教一步学生学一步的死板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无法发挥。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哪些知识应该详细讲解?哪些知识应由同学在老师的启发下主动学习?在操作技能学习中,在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怎样发挥学生的能力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怎样规范教学活动,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希望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探索规范化教学的方案。

二、教学实践活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职业类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主力专业课程之一,本文以发动机配气机构中气缸盖的拆卸为例设计教学方案。(本文所用实例为丰田5A发动机)本方案为一次课的教学方案,教学环节共分为四个阶段:

1、明确学习任务:(1)认识发动机系统的基本构造,掌握各分系统的名称、位置关系和作用;(2)认识配气机构的基本构造,所有零部件的名称及作用,掌握配气机构工作过程;(3)学习并掌握配气相位;(4)学习气缸盖拆装的工艺过程,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操作技巧;(5)学会编写气缸盖拆装的工艺过程卡。

2、知识准备。(1)知识要点。①汽油发动机的基本组成: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五大系统:润滑系,冷却系,燃料供给系,起动系,点火系。②配气机构的基本组成:气门组:气门,气门弹簧及座圈,气门锁片,气门导管等;气门传动组:正时轮及正时皮带,凸轮轴,挺住等。③配气相位。配气相位图,气门早开迟闭的原因;(2)教学手段。电脑投影设备及相关的教学课件,工作台机发动机气缸盖部分的所有零部件,板书,讲授。(3)教学实施过程。①发动机构造的教学过程。用电脑投影将发动机系统的三维立体结构图完整地的投射在屏幕上,变换颜色将各系统分别显示出来,根据图示讲授相应系统。重点讲授各机构与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相对安装位置。将要点写在黑板上让同学记笔记。②配气机构。教学手段同上,重点讲授主要零部件和机构的名称、作用、相对安装位置。将要点写在黑板上让同学记笔记。③配气相位。播放配气机构的三维动画视频,完整反映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中进、排气门与活塞动态运行时的位置关系,各缸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气门传动机构的动作过程,进、拍气门早开角和迟闭角,气门叠开的基本概念。利用配气相位图讲解进气门开启角度、开启时刻和关闭时刻,排气门开启角度、开启时刻和关闭时刻,气门重叠的时刻和角度。

3、技能学习和深刻理解理论知识。(1)学习准备。①学生分组:按班级人数分配学习小组,每组5~6名同学。②工位准备:按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划分工作区,每个工作去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隔。工作区布置发动机及拆装翻转架,多层移动式货架,并配备一套相应的拆装工具;布置工作台机相应的检测量具、照明灯具等。③资料准备:发动机维修手册(机械分册),《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学生用教科书,纸张、尺、笔、笔记本等。(2)布置学习任务。①学习按照正确顺序和工艺要求拆装发动机气缸盖,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制作相应的记录卡,并记录零件的名称、安装位置、数量等。②对照学习所有零件和机构的名称、结构特征。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③掌握零件的作用,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气门工作时的动力传递路线。④学习凸轮轴上各缸凸轮之间的位置关系,各缸气门的工作顺序,加深理解配气相位。(3)学习过程。

①发动机外围件的拆卸:

a.学生讨论有哪些零件和组件需拆卸,拆卸时的顺序,拆卸的工艺要求,拆卸时用那种工具更合理,拆下的零件和组件在货架上的摆放位置。

b.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总结并确定拆卸方案。

c.学生操作并记录操作过程,零件名称、数量,紧固件数量、规格、安装位置。制表将记录内容填在表格中。

②观察气门传动组、气门组运动工作过程:

a.学生观察并讨论。

b.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总结并讲解,重点讲解配气相位。

c.学生将学习结果记录在实习报告中。

③气缸盖的拆卸:

a.学生查阅维修手册,讨论所要拆卸的零件、组件,拆卸的顺序,拆卸的工艺要求,拆卸要用到的专用工具据,零件的摆放等。

b.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总结并确定实施方案。

c.学生进行拆卸过程。

d.老师小结拆卸过程,纠正错误,讲解注意事项。

e.学生将拆卸过程记录在实习报告中。

④本次课总结:

专业知识要点

操作技能要点,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根据课堂上学到的操作技能要点,并参考维修手册,制作发动机气缸盖拆卸过程工艺卡。

三、教学反思

规范化教学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它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的过程要规范,而是传授的知识的内容要规范,及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要规范。是学生能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规范操作的基本技能。本教学方案应用了多种教教学手段,并引入了“行为引导性”教学法,“参与性”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思考和探索问题,树立良好积极的心态。规范化教学势在必行,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上一篇:罗州中学继续教育大事记下一篇:车队主管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