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精选14篇)
1.《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一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搭建了这样的阅读学习和读书交流的平台和任务,我也才真正的有机会静下心来细细拜读了于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从中收获颇丰。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教了48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作为教师,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老师来塑造自己!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最令我最敬佩的是他始终向学生交出这样的名片:微笑,下面是尊重、理解、宽容;反面是负责,下面是严格、顶真、耐心。我想,让于老师永葆青春的奥秘或许就在于他有一颗永不褪色的童心和永远勤学的恒心吧!
我们教师要温和、包容、调和。
于老师在开篇第一章把学生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比照。首先是性温。“温”在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中居一。“温”中有善,温是善的外现;温和善是好人的首要标志。微笑是于老师的名片,我想正是“温”的体现吧。其次是包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看到的就只是优点,会觉得到处春光明媚;以挑剔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就什么有点也看不到了,会感到世界一片混沌,感到“洪洞县内无好人”。处处留心皆学问。镜子无处不在。于老师说:在校园里走一圈,有的教室里的老师和风细雨,学生异常专注;有的教室里的老师声音洪亮,教鞭甩得“啪啪”响,教室里却曾经是孩子。再者是调和。完整的教育:“温而厉”、“威而不猛”。一味的“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温”与“严”之间把握好“度”,于老师不愧为智慧型的老师,于老师的做法形象的称为“ 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
我们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美国托德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它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尊重是做人的原则,微笑是一张永恒的名片,掌声是有力的赞美,相信和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娥一种方式。是的,调整好心态,把握我好尺度,多换换角度思考,你的课堂定会收获别样的风景。
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可能是和蔼可亲的;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孩子王,但可能有着独特的魅力。
通过读于老师的书,我深深被于老师有着像水一样温润、奉献、宽容、清洁的品质所打动。我钦佩,我折服,钦佩于老师的智慧,折服于老师的中庸。最后引用于老师的话:“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教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
2.《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二
关键词:教师,思想教育,方法
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 在学生的眼里, “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 不厚此薄彼。聪明可爱的孩子人见人爱, 但那些成绩不好, 调皮捣蛋的孩子, 我觉得应给予更多关注的目光。我所带的两个班级, 聪明优秀的孩子比较少, 更多的, 是在学习上有困难, 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样的学生, 往往更需要老师投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 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根据这样的情况, 我在课堂上尽量精讲多练, 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在回答时, 把难度比较低的问题留给基础比较差或不敢举手的学生, 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让他们更多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树立自信心。比如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默写古诗这一项, 其实对于优秀生和学困生, 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 为了让那些成绩不是很好, 语文学习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也获得成功的喜悦, 我就用了下面这个方法, 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本子, 让他们在上面写上默写本, 用来每次默写诗歌, 每次默写全对, 就可以在本子上给自己画一个星, 颜色大小随他们自己喜欢。一首古诗短的不过二十多字, 他们默起来很容易全对, 这样的话, 语文学习优秀的学生和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 他们的本子封面上, 都会有五彩的星星, 看到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拿着自己本子在上面开心的画星星, 看到他们露出灿烂的笑容的时候, 我知道, 这个时候, 他们的心里一定在想, 原来我也可以一样优秀。这个时候, 我再对他们提出表扬, 表扬他们对于默写的认真, 当他们听到自己名字和优秀生一起从老师嘴里说出来, 他们对于学习就更有信心了, 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有些地方, 他们可以和优秀生一样得到老师的肯定。从他们带笑的眼中, 我看到了他们对于我的感激和喜爱。
初三 (7) 班的李瞳同学, 在我接班的时候, 语文成绩很差, 几次考试下来都是四五十分, 对语文学习极端没有信心, 总是认为自己学不好语文。认真看了他的作业并且和他谈过几次话以后, 我发现这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差, 脑子也很聪明, 他缺乏的, 只是自信心罢了。我决定从培养他的自信心开始, 让他把语文学好。学习一段时间之后, 我打算进行一次测验, 考试之前, 我特意叫他来办公室, 鼓励了他几句, 让他好好复习, 他沉默着点了点头, 没有说什么。测验过后, 我看了他的成绩, 67分, 不及格, 在班级里算得上倒数了, 他坐在座位上, 拿着试卷, 把头深深埋在课桌下面, 我知道, 他心里也不好受。我想如果不及时对他进行劝导, 他会对自己更加没有自信的。想到这里, 我示意全班同学安静, 面带笑容的大声说:“这次考试, 大家都考得不错, 在这里, 我要对几个同学提出表扬!”几个考了90多分的学生高高的昂起头, 我微笑着看着同学, 表扬了这几个成绩好的学生, 让大家向他们学习。得到了表扬, 几个孩子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我注意了一下李瞳, 他的头似乎更低了。“还有一位同学, 我也要特别的提出表扬!他就是李瞳同学!”我大声说着, “这次考试他比上次进步了将近10分, 看得出他认真的努力了!大家也要向他学习!”我看到他惊讶地抬起头, 看着其他对他投来羡慕眼光的同学, 又看向我, 我微笑着冲他点了下头, 说道:“相信他下次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听到了我的表扬, 他露出了笑容。之后几堂课, 我特意找了一些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 请他来回答, 他大部分都回答得很好。每次他回答出来问题, 我就对他给予肯定, 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看得出来, 他很高兴, 胸膛也挺直了, 头也抬起来了, 两只眼睛里满是神采, 跟着老师认认真真的听课, 做题。期末考试快到了的时候, 我找他到办公室, 叮嘱了他一些复习时候要注意的东西, 问他有没有信心, 他开心地笑着说:“老师, 我一定会有进步!”我笑着拍拍他的胳膊, 说:“老师相信你!”成绩出来了, 他考了八十多分, 虽然不是很优秀, 但是比他自己之前的成绩, 已经提高了很多。知道他的成绩后, 他很开心, 我又在班级里表扬了他, 看着他灿烂的笑容, 我知道, 在他成绩提高的同时,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 他也已经有了充分的自信。从这之后, 他在校园里看到我, 总是会给我一个大大的笑脸。提高他语文成绩的同时, 我也一样赢得了他的喜爱和尊重。因为在他眼里, 我并没有因为他的成绩不好而批评他, 而是给了他鼓励和信任, 让他对自己有了信心, 让他有了前进的动力。
表扬和信任这两种情感武器可以使在学习上失去自信的孩子亮出了自己优秀的一面。我坚信“人之初, 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他们需要老师真诚地爱和信任。善待每一个学生, 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 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 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济著:《教育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2]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篇三
那么,如何做一个让中学生喜欢的老师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跟上时代,做一个百变老师。有的老师看到学生染一头黄发,就摇头叹息;看到学生喜欢周杰伦,不明白为什么学生们喜欢一个吐字不清长得又不帅的人;看到学生玩网游,更是觉得他们颓废堕落。而学生们看到我们,也会感叹老古董,什么都不懂。于是代沟就产生了。其实新事物不一定都是不好的,流行的未必都是低俗的,试着去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能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跟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记得年初《来自星星的你》大火,女孩子们一下课就聚在一起,谈得不亦乐乎,当有学生问起我时,我会微笑着告诉她们我也喜欢都教授,他最近上映了一部新电影《隐秘与伟大》,当他装傻时很可爱,当他扮酷时很帅!演技超赞!并和她们讨论李敏镐和金秀贤帅的区别。女孩子们惊呼:“老师,我们以为你很古板,不屑于看这些东西呢,没想到你这么潮!”我心想你们不知道的还多着呢。今年带学生去内蒙古参加夏令营,在篝火晚会上我和学生一起唱《小苹果》,教学生跳骑马舞,让学生们大跌眼镜,佩服不已。他们感叹老师不仅会上课,还会和他们一样能唱能跳能舞!在欢乐的气氛中,我和学生的距离就缩短了。虽然我和学生家长的年龄差不多大,但是我和学生之间并没有代沟,学生们特别喜欢和我聊天,倾诉他们的苦恼和心事。这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他们,有利于我教学工作的开展。
当然,流行的东西林林总总,并不一定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会告诉他们这一点。比如在和学生讨论完韩剧,我会再给他们推荐一些经典电影,这些电影一定是精挑细选,能让学生有所感悟能够成长的,如《海洋天堂》,《小鞋子》,《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要跟上时代,跟上潮流,但不能一味迎合他们的喜好,应引导他们的的精神世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让他们学会辨别,学会欣赏经典并最终成长,这才是做一个百变老师最终的目的。
二、做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老师。当老师,对本学科知识要有透彻的掌握是毋庸置疑的,教语文,要对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有透彻的了解,要会背一些著名的唐诗宋词,要写一手好字;历史、地理、哲学、佛教、科学、政治、艺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不会如白开水一般枯燥、无味,才会时时刻刻给人惊喜,让学生增长见识,当学生觉得在我们的课堂有收获时,才会喜欢我们的课堂,喜欢上我们所教的这一科,才会愿意去学,乐意去学。记得有一次,讲课时有同学说起马航MH370,由马航说起,说到近代史上一些著名的空难,说到百慕大三角,又说到在地球北纬30度有许多地理历史之谜,珠穆朗玛峰、金字塔、雅鲁藏布大峡谷、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在那一节课上,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历史,游遍五洲。那一节课,是学生们难以忘怀的一节课。
还有一次,在自习课上,有个学生在看《盗墓笔记》,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个很不听话的学生,以前别的老师已经不止一次地收了他的书,但他接着买,照看不误。让老师们无可奈何。我没收了他的书,并让他下课去我的办公室。下课后那位同学来到办公室,从他的眼神中我知道他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准备。没想到,我让他坐下,说:“我也很喜欢看《盗墓笔记》,上大学时《盗墓笔记》所有的书我都看过。”这位学生意外地说:“老师,你也看《盗墓笔记》啊?”“是啊”,我说,“在盗墓题材的小说中,《盗墓笔记》写得是最好的,作者想象力很丰富,情节安排紧凑,很吸引人呢。”“就是!”这位学生倒不反对。“不过,你知道人们为什么盗墓吗?”“不知道。”他很诚实。于是我从古代人们盗墓的原因,说到盗墓工具洛阳铲,说道古人如何通过风水、土壤寻找古墓,通过怎样的方式判断古墓的价值,然后说起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者,近代盗墓大案,如东陵盗宝,党玉琨宝鸡盗墓案…….这位学生听得入了迷,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盗宝的知识呢?《盗墓笔记》上看的吗?”我笑着告诉他:“你可以看倪方六的《民国盗墓史》和《中国盗墓史》挺不错的书呢,比《盗墓笔记》要专业,详细,也很有趣!不过,这样的书不能在课堂上看,只能放假回家看。”这位学生只点头:“老师,你说得对,我以后上课再也不看这样的书了。”我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地说服学生,因为我站在朋友的角度和他交流,而不是站在老师或家长的角度一味批评指责,当我和他有共同语言,取得他的信任时,我的话他会容易接受,我的目的也达到了。所以,当一名老师,平时多看一些书,多掌握一些知识,是没有坏处的,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可是许多人下班之后,就不再碰书了,玩手机,逛街,或者忙着家务……..教学时,一味地吃老本。殊不知,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稍不努力,我们就会被淘汰,就会与学生拉开距离,变成他们心中的老古董,就像我们上学时的一些老师,严肃、古板。讲课照本宣科,毫无趣味。这样的老师,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呢?朱子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唯有继续努力,让新智慧、新思想如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我们的心灵,才能保持心灵的年轻清澈,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有天光云影,精彩纷呈。
4.《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四
是呀,尊重是每个人渴望拥有的,学生亦然。尊重学生,正是保护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失掉自尊心的孩子,怎能达到自我实现,又更何谈竞争、创新?当老师们恨铁不成钢,便用讽刺、挖苦、甚至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时,不仅不能让孩子理解你的爱,触动他们的心灵,更有甚者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抹杀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这不是与老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吗?老师啊,千万别用爱的名义行践踏学生之实。
有的老师为了保持师道尊严,居高临下不苟言笑,为了不让学生小瞧老师的能力,事无巨细全部包揽,容不得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学生有错,便使出“浑身解数”批评指责。然而管理效果却不理想,学生与老师心理距离拉大了,学生对老师虽有敬畏之心,却无亲近之情,更不敢吐露心声,班上气氛严肃有余,却无生动活泼之气。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平等的交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于是学生亲近了,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正如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决是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老师要放下身段。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对于班上的事,不能老师一个人说了算,老师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的商量,允许学生中有与老师不同的声音。并且要重视学生的意见,为他们创造机会,巧妙的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冲动。班里有了问题、出了事情,也总是尊重学生自己以及班干部的意见,充分听取他们的申辩,然后再进行恰当的处理,有时还可以防患于未然。这样既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又能让学生更深的感受到老师的信任,期望,反过来他们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从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性循环。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经历着由依附向自主急剧转变的过程,他们会对老师从早到晚过细的关心指导感到厌烦,他们更渴望老师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感情。如果老师忽略了这一点,将给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心理伤害。常常提醒自己:让学生丢脸不是教育目的。如果教育方法是用伤害学生宝贵的自尊心为代价去惩罚学生,这还能达到教育目的吗?一个连自尊心都没有的人,能知错而改吗?难道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了吗?树有皮,人有脸,即使再差的学生,也需要老师呵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心。尊人者,人尊之,只有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学生才会更尊重、信赖、热爱老师,这样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尊重学生,老师要学会等待。陶行知曾经说过:“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做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当年是你的小学生?。”十个手指有长短,一个班三四十个活生生的人,个体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的,又怎能一个样?面对认知不一的学生,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不是不闻不问,而是留心观察等待教育时机。在老师期望的等待中学困生会默默追赶,在老师期望的等待中违纪生会渐渐收敛,在老师期望的等待中优等生会发愤图强。在等待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
5.做一个学生喜欢的美术老师 篇五
关键词:情感 关爱 兴趣 情景 艺术欣赏力 因材施教 因才施教
摘要:社会上有很多误解,甚至很多其他学科的授课老师也认为,上美术课很轻松,让学生照着书上的范画临摹就行了,甚至有的说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其实,那是他们对美术学科以及对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培养和需求还没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美术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绘画的技巧,更应着眼于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激发和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专注力、形象感知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增加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促进审美能力,感受自然美、人性美,净化他们的心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人类的发展和前进的进程就是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进程,也可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追求美和创造美的历史。
美术是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术它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通过直观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的观念和需求,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也关注人的知、情、意、人格。所以学好美术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和社会的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社会上有很多误解,甚至很多其他学科的授课老师也认为,上美术课很轻松的,让学生照着书上的范画临摹就行了,甚至有的说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其实,那是他们对美术学课以及对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培养和需求还没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其次,由于美术只是基础课程,大部分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只要学好语、数、英,能升学就好了,尤其是那些美术基础薄弱的同学,更是在上课时本着无所谓的心理,把美术课堂变成了自习课堂或者休息聊天的课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加需要我们的美术老师上好美术课,做一个能让学生喜欢的老师!那么,我们美术老师要怎样上好美术课,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呢?
一、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用心关爱学生,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向的活动,也是教师也学生的情感的互动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我们要发挥好教师的情感作用,用真心去关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
首先,我们美术老师自己要正视自己,要具备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是创造美和培养创造美的工作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而不是主导者,凡事都要顾及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要“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形成一种互动,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上课时,教师不能“我的课堂我做主”,不去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一味自顾自地“粘帖”课本的内容,或是一味地要学生“要认真规矩临好或是画好某一幅画”,从来都是“师道尊严”板着脸孔——一副“严师”或“名师”的样子,总是训说学生的不是。我们要的是做到真正的尊重、关心和关爱学生,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力求创造一种有秩序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的、民主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捕捉创造灵感。
其次,教学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对知识掌握、深化、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刻苦坚毅、反应敏捷和充满智慧的人。教学活动的主要本质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上面,而不是教师的教,所以教学设计要围绕着学生这个教学的主体来展开设计----从学生心理的年龄出发,关心学生的年龄的思维特点,寓教于学,从达到深化课堂教学,并能够预设课堂上的突增状况,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和体现自己的舞台。因此,怎样既能让课堂生动有趣又能体现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成为每个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和魅力的展现。
其三、我认为一个真的好老师首先不是体现在他书教得多好多好,而是体现在他有多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一方面。在教学上,我们应该除了因材施教,调节教学双边的关系外,更是应该让学生知道——我们有关心他们的真情真意,了解他们的内心,关爱他们的自尊,研究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心理。要经常与他们地交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热情给予解答——最好能以合作者的关系与合作的方式来与学生互动学习,这样,学生在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的情况下,就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我要学,只要学,就能行”的心理。
二、展示教师的才华,创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美术作品是凝聚了画家的深厚情感,为人类提供了情感的沃土。美术它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通过它直观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的观念和需求,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也关注人的知、情、意、人格,我认为一个好的美术老师就应该在文学、历史、音乐和数学上就应该有很高的造诣。例如:(1)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能用表演的艺术语言来演说,这幅画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出色的肖像画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瑰宝之一;蒙娜丽莎永远面对着人类,发出真诚温柔而神秘的微笑,同时那笑意里也融入了画家的倾慕爱恋之心;使学生体悟到文艺复兴是用的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揭示了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是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样不但到提高学生综合审美的能力和素养,也显示了教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的魅力。
(2)在欣赏青铜雕塑《马踢飞燕》时能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演说:《马踢飞燕》又称《马超龙雀》、《铜奔马》,青铜制,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厘米,制作于东汉时期,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墓,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不使胡马渡阴山”,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此时有大量骏马的雕塑和工艺作品出现于汉朝,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马踏飞燕》这雕塑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有着精确平衡。你看,这是一匹体态矫健四蹄飞奔的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三足腾空,一足疾踢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燕背上,却又是如此轻盈,飞燕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真是“扬鞭只共鸟争飞”。从而说明了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也显示了教师本身的记忆能力和文学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能拓展教材,展示才华,创造生动的情景,不但能让教师教学形像生动,而且会让学生产生“祟佩”“追星”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学习和了解美术的极大的愿望。
三、表现教师情素,教学相长,培养艺术欣赏力。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愈臻完善”。艺术欣赏力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一方面美术作品凝聚了画家的深厚情感,另一方面也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的内涵,能为我们提供了情感文化教育的沃土。美术教师教学时不但要培养学生画法技巧,更应着眼于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激发和培养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专注力、形象感知力,丰富他们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增加他们历史文化素养,促进审美能力,感受自然美、人性美,净化他们的心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例如:(1)齐白石画中的瓜果鱼虫,生动、稚拙、朴实,是体现画家性情恬淡、喜爱生活、童稚未泯的情感流露,让人感觉到大自然处处蕴藏着美,形成学生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2)《在激流中前进》(油画,杜键,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描绘了奔腾而来汹涌激荡的黄河河水和小船中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以及船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体现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的心态,感觉,体会和产生百折不挠的精神。
(3)《粮食》(油画,作者,雅布隆斯卡娅,)描绘现了苏联集体农庄女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女庄员们兴奋的笑脸和欢快而有节奏的动作,充分显示了经过战争洗礼后的苏联劳动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风貌,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会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精神。
(4)《向日葵》(油画,作者,梵高)描绘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然而作者死命想抓住的这个世界却还是缓慢却无情地溜走了,侧面体现了作为一个因不平等和社会罪恶而发疯的失败的传教士,他心中那种热烈又悲伤、躁动又孤寂,显示出作者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和谐美,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精神。
在培养学生艺术欣赏时一定要注意: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对美术作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做到宽容、开放式的教学,并善于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创见和闪光点,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就对学生在就沿着正面引到,让学生所学那些奋发向上的作品如《在激流中前进》、《粮食》等,对于如的《向日葵》等现代画的欣赏一定要正面引导,可别让他们学梵高割耳朵和自杀,说明什么是的个性?良好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才个性,那种留长发,剪裤洞,奇装异服,是一种不良的心理,让学生别学别模仿,就是要教会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四、走近生活,因材施教,因才施教。
任何美都是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是情感的源泉。美术教师应利用一切条件和方法,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真体验生活,仔细观察生活,真情感触生活,把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例:
(1)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条件,在农忙时组织学生帮忙农民收成,然后《粮食》(油画,作者,雅布隆斯卡娅)进行比较,进行现场的写生,这样不仅学生体验了幸福的收获是来自艰辛的劳作,也让学生真实感受收获的场面,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自然会产生那种创作的冲动。(2)在教学《在激流中前进》可以用多媒体播放那些那急流中行船的场景,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术的兴趣,而且让学生领悟到急流行舟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活哲理,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刻苦的精神。
(3)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一方面要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喜好,因才施教;另一方面不要拔苗助长让学生临摹那些比较难的作品,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
总之,美术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要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杂家”,在上课时要认真营造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小说一般的情节”的课堂过程,让学生领略老师“诗歌一般的激情”,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开扩学生的视野,以自己高尚的情怀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2〕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3〕王子云.中国雕塑史〔M〕。
6.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篇六
假如你命该扫街,就扫得有模有样,一如米开朗琪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暑假,根据学校的任务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上面这首诗出现在本书的最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良久的思考。这是马丁.路德.金在他激动人心的演讲中反复引述的一首无名诗,是雷夫老师的最爱,也是于永正老师喜欢的,我也想把他作为我的思想向导,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要做得有模有样,做最好的自己!
怎么做好教师呢?这个问题从我选择了师范专业那天起就困扰着我,在本书中,我找到了些许答案。好教师是什么样的?我们很难说出具体的评判标准,但是如果学生喜欢你,即使在毕业之后也时时将你记挂在心上,经常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短信电话问候,想必此时教师的心中必然是温暖的,满足的。而于永正老师就是这么一个有着满满收获的好老师,是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榜样。他是怎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的?他的为师之道是什么?在这里,我想结合我的理解谈谈我的收获。
童心——学会变回小孩子
首先,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要拥有一颗童心。读罢全书,我感受到的不是一位教育家居高临下对读者侃侃而谈的说教,而是一个可爱的老顽童在回忆自己的教育经历,其中有欢笑,有感慨,还有留恋。这样的言谈不正是因为于老师一直保持着一颗童心吗?正如他自己所说:“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岁月的刻刀可以在我脸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于老师一直和学生保持着一种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关系。如何保持一颗不灭的童心?书中提到,童心不泯的标志有:始终保持孩子般 的好奇心、“孩子气”、理解和体谅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要教育孩子之前,想想我们也曾是孩子,想想我们孩童时代的想法和行为,把自己也变回孩子,这样,离我们的学生也就近了。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否则,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会变得无济于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当我们怀着一颗童心去看孩子,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读懂他们的行为,当这样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原来在成人角度上看来荒诞的举止变成了一种真诚、智慧的行为。同时,我们的行为也尽在孩子们的眼中,怀着一颗童心的我们更能成为学生的榜样。
爱心——学会依恋学生
其次,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要拥有一颗爱心。爱这个词包含了双方,若是要学生喜欢你,对学生的爱也是少不了的,教师,要学会依恋学生老师喜欢学生,学生会加倍的喜欢老师。每个学生——不管是低年级的还是高年级的,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十分在意老师是否注意他,十分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孩子的依赖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我联想到了我曾经在实习时对一个学生的态度。那是个比较顽皮的男生,在上课时经常会影响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或是做些小动作或是跟身边的同学聊天讲话,给他布置的作业也总是拖拖拉拉,经常完不成。这样一个十足的后进生,我对他真是喜欢不起来,时不时表现出不喜欢他的行为,他也许是看到我不喜欢他,上课时搞破坏和发呆的现象越发严重了。现在想起这件事,我真是太懊悔了,我想如果当时我是温和的纠正他的错误,鼓励他一点一点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他会不会变得不一样呢?
如何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意呢?学生对于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是十分敏感的,甚至细微到今天老师有没有看自己一眼,有没有向自己提问题,因此我
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情感行为。于永正老师给了我们几个非常实用的好点子:微笑、用手表达(比如可以拍拍肩、摸摸头、向学生翘起大拇指、做些提示性动作)、掌声、不吝啬表扬、对学生表示期待、无处不在的帮助、给予特别的奖励和称号。当然,这些行为都必须是真诚的,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责任心——学会提高自身
再次,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还应该有一颗责任心。责任心,是教师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还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前者对教师来说自然是要上好每一节课,后者则是以身作则,用个人的行为给予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感染。
到目前为止,课堂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把课上好,才是教师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把课上好也是体现教师责任心之处,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一定是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把自己的课上出风格,上出内涵的教师。那么如何才能上好每一堂课呢?好课——也就是“有意思”的课。什么样的课是“有意思”的课呢?
教出“恍然大悟”来的课是有意思的课。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理解到理解,经历的是教师看似无技巧实则有技巧的点拨和引导,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书中有不少于老师让学生“恍然大悟”的教学案例,其中最让我钦佩的是于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不但让学生“恍然大悟”,而且还读出了个性、读出了新鲜,又不让觉得牵强附会。在这种近乎游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神情专注,学到的是丰富的人文财富,也留下了语言和能力。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有益,对教师不也是一种促进作用吗?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学的兴致也高涨,这是一种双方得益的情境。
轻松的课是有意思的课。轻松来自于何处?首先来自教师的“举重若轻”。教师要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就得在课前对教材和学生下功夫。课前充分了解教材,把教材的内容挖得越深越好,千万不能认为我们教小学的老师肚子里墨水够小学程度就好了,我们要多学,多看,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能将
精力和注意力放到学生身上。课前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生活经验等,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有针对性,才是为本班学生“量身定做”的。“轻松”还可以来自游戏。明代学者王守仁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戏而禅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儿童生来爱好游戏,顺应儿童的天性,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爱好,时不时与学生“游戏”一把,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人们都说“身教大于言教”,因为学生的目光总是跟随着教师,并不由自主地、潜移默化的模仿老师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谨言慎行,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高品质的教师。
以上只是我在读了这本书后粗浅的看法,若是再继续细细品读,相信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收获。书中说:成功的人生是由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最后由这些小目标组合成一个大目标的。我们只有在平时的实际中给自己定下每一个小目标,然后不折不扣去完成每个小目标,才会实现大目标。而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将童心、爱心、责任心牢牢揣在胸怀中,向于老师说的那样,从现在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并脚踏实地的一个个去实现,时时刻刻将于老师作为我的榜样,向于老师学习。
7.怎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 篇七
包容不同的声音在课堂中响起
语文课堂是诗意栖息的地方, 是心灵美化的净土。诗意的课堂境界,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是一节成功语文课的基础。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 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 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 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 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
执教《最后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韩麦尔先生炽热的爱国情感, 我让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韩麦尔先生写下的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突然, 教室里一个刺耳的声音炸了起来。片刻宁静, 然后是一片冲天的笑声。秩序井然的教室一片混乱, 学生有的肆无忌惮地笑着;有的用手指指点点, 猜测是谁说的;有的则不知所措, 愣怔着;更多人盯着我, 看我如何处理。
我没有沿着设计好的思路继续进行教学, 却因势利导抛出一块探路石:“你喊的口号和‘法兰西万岁’是一个意思吗?”有学生猜测着说:“不一样吧?”“那谁能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有些难度, 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有两个学生不是很自信地举起了手, 我请他们大胆地谈了自己的理解。对于他们的发言, 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最后大家取得一致意见。通过这一改, 学生们对原文的理解反而更容易, 更透彻, 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 我们师生意犹未尽。
正是因为能包容不同的声音在课堂中存在, 才使学生有新的、深刻的认识,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陶行知老先生说:“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能够容纳“与众不同的声音”, 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升华, 是成为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的基础。
以日记为契机, 走进学生心灵
“亲其师, 信其道”。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 要让学生喜欢你, 你就要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 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每接手一批新学生, 我一般要求学生连续写三次日记。第一次日记:《新班第一天印象》。我只提一个要求:认认真真写好字。作业结果是只有几个爱好写作, 能对自己严格要求, 想给新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的同学的日记写得还算不错。评讲日记的时候, 我先表扬几个认真写的孩子, 然后很真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真遗憾, 同学们的这次写作很令人失望, 我期待你们下一次的表现。”
第二次日记:《我们的新老师》。也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敏感和自尊, 这次的日记有了明显的变化。书写保持正规, 日记篇幅拉长, 内容充实, 对老师的观察和评价比较到位。在讲评时, 我把学生分成了最有文采的、最善于观察的、文笔最细腻的、进步最大的十几类, 在班里大张旗鼓地表扬:“真没想到, 原来咱们班还是卧虎藏龙之地, 今天的日记才让我看到了庐山真面目。”听着我的评点, 学生的眼睛亮了, 心里也亮堂了。
第三次日记:《我最爱的那个人》。本次写作我不再提任何要求, 也许是所给的命题贴近了学生的心灵, 也许是第二篇日记的点评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写作激情, 写作结果令我十分震撼。那么多的孩子用自己敏感的笔触叙写了他们心目中那个最爱的人。即使是前两次写作不好的同学也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
当看到学生由五个字的日记能写到五行字的时候, 我写道:“你是班级中写作进步最快的, 希望你能坚持不懈, 加油!期待你天天进步!”当看到学生在日记中写下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将来我也成为一名教师, 我一定要做像语文老师那样的人”, 我在后面给她写下这样一段话:“你对老师的褒奖我很感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小举动能让自己的学生产生这样的梦想, 我想这是作为老师一辈子最幸福的事了。谢谢!”日记、评语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 交流的是遣词用句, 交流的是文章立意, 交流的是人生理想。
一次次日记写下来, 学生那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 让我巧妙地了解到许多通常方法下不能掌握的情况, 走进了学生心灵, 同时达到了教育引导的目的, 而且还训练了学生作文的能力,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渐渐地, 语文课堂的气氛活跃了,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学生的人生理想活跃了, 语文老师也更活跃了, 而这一切皆来自于爱心。
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 它总在创造奇迹, 创造新的人”。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 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 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语文老师更是如此才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人。
8.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小学老师 篇八
关键词:知识;课堂艺术;爱心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要做一个好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愿意上你的课,看到他们你也会心情愉悦,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喜欢你呢,下面我想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一定要讲究课堂艺术。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更是展现老师风采的阵地。要想获得学生的好感,就要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通过比喻、类比,可使学生要领立得,茅塞顿开,透彻理解。要运用理性,以理服人。很多时候,教学艺术则是以情感人,教学过程既是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热情、乐观、和善、满面春风的教态,与冷漠、忧郁、严厉、满面愁云的教态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學过程中要善于表现出情感性教态,创设情感性教学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把学生置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使之为之所感,为之所动。这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其次,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老师的爱成为孩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师爱是每个学生都应充分享受的权力,我们不仅要爱那些聪明懂事成绩好的孩子,更要关注那些离异家庭子女、留守儿童、问题儿童,不要让你的爱有遗忘的“角落”。像4班的奇奇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但我发现她作业完成好,上课听课状态也不错,但就是出错多。我估计是智力因素在作怪,于是上课提问时拣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她,答对了让全班鼓掌;改错时把她叫到办公室,从考查目标上提示她,慢慢地她掌握了做题技巧,出错少了,脸上有了笑容,和我说话的次数也多了,我从心底为她的进步高兴。有爱心并不是对学生不批评,主要看看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能不能让学生诚心地接受,去改正。小学生有这有那的问题是正常的,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应该先弄清事实的真相,寻找问题的根源,做到胸有成竹,避免教师凭借自身的想象、经验或片面的看法去看待学生。其次,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时间、场地,尽可能地维护学生的隐私,不要伤到他们的自尊心,才能让学生对你会有信任感。再者,教师的批评的语言尽量避免刻薄、尖酸,冷嘲热讽,使学生感到厌烦而产生叛逆心理。在批评时要注意学生的表情变化,做到恰到好处。例如2班的凡凡同学,在上课时因为桌子和前面的同学闹了起来,自己气得脸通红,把前面的同学也挤哭了。我估计是前面的同学先惹了他,于是走过去把桌子摆正,说了句“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我相信你们都会以上课为重,不影响课堂教学”,结果两个人当场就都没事了,下了课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再进行调解,他们都感谢我给他们留了面子。
再次,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因为英语学习是非常琐碎的,一个个小知识罗列着构成了整个体系。如果老师态度不严谨,或者讲课有漏洞,学生做起题来肯定会出错。英语老师要吸引学生,还要有一口流利的口语,语意语调准确,书写美观漂亮。曾经有一个外校老师在我班讲公开课,下课后一个男生对我说“老师,她肯定留过学,她口语非常好”。我暗自吃惊,这个男生才是小学三年级呀,感觉到这一点,说明我的口不大好,我暗暗努力天天跟着录音练口语。前些日子,这个男生对我说“老师,我现在越来越喜欢你了,我感觉你的口语跟那个老师差不多”。听着他的话,我心里想吃了蜜那样甜,获得学生的尊重也就获得了学生的爱。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个现代城市教师,在庄重之外还要讲仪表美。仪表美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给人以人格上的尊重,不仅是一个形象的问题,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体现对别人的尊重。如果老师注意了仪表美,衣着典雅,美观大方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同时学生对老师产生羡慕,敬重的情感,愿意接近老师,产生向老师学习的动机。这样便为教学创造了良的条件。反之,如果老师的衣容不整、蓬头垢面,学生见了会产生不愉快感,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上课,教师的教导,学生不会心悦诚服接受的,教学效果一般是不会好的。
9.《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九
一、阅读经典,助你幸福
陶老师和读者分享了多位名师成长的案例。陶老师指出教师读书乃是成长的必需。名师们阅读古今中外经典著作,豁达心胸,涤荡心灵,和学生在阅读中相遇,共生共长。当机遇来临,他们一气呵成,铺就了看似偶然其实必然的的成功之路。铸造“岔河现象”的张斌利校长,引领老师们品读《论语》,让“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求诸己”的思想深入人心,为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腹有诗书”的苏静老师仅从教八个月就荣获了青岛市新教师比武比赛的第一名。之所以能一鸣惊人,归功于她的读和背,源自于她长期的文化积淀。当读和教形成了“良性循环”,那便真的是“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
当然,除了阅读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我们更关注阅读经典对心灵的净化,对智慧的提升。通过阅读一些高层次的书,使我们真正的拥有人生智慧。正如陶继新老师所说,“久而久之,经典中的生命能量,就会走进你的心里,化为你的能量。”林清玄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读过的书。”白岩松也曾说过,“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书籍给你填注了不同的营养。有趣的是可能你都把它忘了,但是在遇到某一个事情,或者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曾经读过的一本书,还会再次帮助你和激活你。”“一路书香压百香”,读书,然后生命成长。
二、笔耕不辍,成就幸福。
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总是抱怨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阅读和写作。陶老师却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游走于文字之间,静心思考,安顿心灵。其实,大多数人不是没时间,而是拒绝成长。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齐学红教授提倡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从教育叙事研究开始。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有大量的写作素材,每天发生的教育故事记录下来,进行深入思考就是教育叙事。在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完善教育管理水平。
全国十佳班主任田冰冰老师还提出了“二度反思”。她曾对自己数年前的优秀教育案例进行了再思考反思。以今时今日更加成熟的自己,会对当年的教育故事做出怎样的处理?当年的处理方式是否是最佳方案?有没有可改进之处?即使是失败的教育案例也有一样的反思和记录的价值,都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的教育案例很多,许多时候内心也有很大触动,然而如果没有记录下来,这些宝贵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灵感就会随时间而消磨殆尽,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还在原地打转。
三、止于至善,遇见幸福
当我们通过阅读、写作、反思行走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终将在教育生活中遇见美好和幸福。无论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学生的成长永远比成绩更重要。
幸福不是培养出高分的学生,幸福是看到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幸福是见证学生的青春一场,幸福是陪学生在青春里不懈奋斗。幸福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更加丰盈的生命状态,幸福是校园里的彼此关切,幸福是多年后的一声老师好。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独有的,个人专业成长的愉悦感和度己达人的成就感让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坚守杏坛几十载,青丝变白发,初心不改。
10.《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 篇十
我曾经听到这样的一件事,一次,一位一年级老师去上厕所,与其一所教学生相遇,该生瞪大眼睛,一脸好奇。离开厕所后,该生嘀咕了一句:“原来老师也会上厕所。”殊不知,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吃喝拉撒。
以上只是一件琐事,许是因为学生家长在家里过分美化教师的结果,做为老师,一笑置之即可,等学生在学校待了一段时间后,自然会适应老师的种种平凡之处。然而,教师的平凡又不能和社会上的庸俗一概而论。教师毕竟负有教育的责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所以在学生面前还是要有高尚的情操的。
这不是和前文自相矛盾了吗?一会儿说教师是普通人,一会儿又说要有高尚的情操,怎么可能做得到?
其实做到这点并不难,更不会互相矛盾。小学生是一群纯洁的天使,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这个大染缸的浸染,没有那么深的城府,所以教师在学生面前的高尚也不用太高,比如不说不文明用语,不穿奇装异服等,尤其不在学生面前做一些要求学生做,自己却从不做的事情。比如要求学生不玩手机,自己一有空就刷抖音,玩手游;比如要求学生看书,自己从不看书等。也许你会问,我一天上班这么累,难道稍微放松一下也不行吗?不是的,这些事情都可以做,但有个前提条件,不在在校时间,尤其不在有学生在场的时候做。因为我们毕竟是教师,我们得对得起我们这个职业,我们培养的是“人”,一个合格的公民。别担心,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明白人无完人,我们只希望他们的童年更加阳光。
我们可以怎么“装”呢?我们要在人前“装”,对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可以假装关心他们的生活,通过生活聊聊学习;对行为不良的学生,我们可以假装关心他们的学习,通过学习谈谈行为;对邋遢的学生,我们可以替他们整理一下服装;一无是处的孩子呢?我们至少可以对他们笑笑吧。我们还要在背后“装”,我们可以假装我们特别遵守纪律,开会认真听讲;可以假装我们很爱看书,随时拿一本书翻翻;可以假装我们很友好,办公室里的老师都亲如兄弟姐妹……
11.《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十一
一、在思想精神上智慧转换角色
(一)园长——思想者
恩格斯说过: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一名园长, 必须深入领会、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思想素质,并吸取其中优秀、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其次,园长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素质。要了解当代学前教育改革动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办园与管理的实践中,真正站得高,看得远,逐步成为幼儿园管理行家。最后,园长必须重视学习,与时俱进,了解与本园课程相关的学科的最新成就,同时具有生理学、伦理学、教育文化学、美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唯有如此,才能让老师觉得说话、办事都很内行,有分量。
(二)非园长——影响者
作为一园之长,当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境界之后,如何带动整个幼儿园前进?园长需要用言行去感染群众,用言行去改变环境,用自己的素养影响教师的素养,用自己的觉悟感化教师的言行。以身作则,让每一个老师都能感受到园长带给我们的正能量和良好的工作理念、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园长应该恰当地运用职权影响力和非职权影响力。把握好度,使教师对园长饱含着发自内心的“敬”。
二、在学校管理上智慧转换角色
(一)园长——指导者
园长不仅是教育幼儿的教师,更是教师的指导者———教师的教师。深入班级看活动、组织观摩教学研讨、实施教科研课题等都是园长极为重要的工作。在观察中,多角度了解日常教学、班务管理、生活管理、教师动态等信息,通过多种形式与教师沟通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思想和观点在交流中得到碰撞,实现共同实践、共同提高。
(二)非园长——服务者
园长除了给予教师正面的指导外,为教师提供能力范围内的服务也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于幼儿和课程的思考是最直接,最密切的。园长通过教师这样一个桥梁,能够更多地了解幼儿需要什么,幼儿园需要什么。所以,园长应该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使得教师在教学一线的工作中,更加尽兴地致力于幼儿的发展。
三、在专业发展上智慧转换角色
(一) 园长——引领者
幼儿园园长要清楚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技能及其专业水平。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学习、研究不断反思本园的教学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园长理应带头成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规划者。园长对本园的历史现状、办园理念、办园宗旨、发展愿景与资源、教师特点等要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一位好的课程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主动参与研究,作为教师的表率与榜样,更要能够鼓励、支援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用以培养其课程领导的能力。
(二)非园长——同行者
在教学管理中最大的忌讳就是管理者以领导权威自居,发号施令。因此,作为园长应善于倾听教师心声,和教师敞开心扉,在心与心的真诚对白中,达到理解。鼓励教师的“不同观点”,这样在沟通中教师才敢讲话、讲真话,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运用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进行大胆实践上,形成人人积极贡献才智,从而推动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作为园长就应该善于发现教师平常工作中的闪光点,在不断赏识中,实现管理者与教师共同成长,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进而促进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纲要》中提出,教师要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园长也应做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师面前,要努力成为们事业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要和她们并肩战斗、生活在一起,想她们之所想,急她们之所急。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互相观摩、竞赛、学习,及时的赞扬与肯定,适时的指导与帮助。经常和教研组长、教师一起沟通交流,全力做到事业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共同为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出谋划策。
四、在生活情感上智慧转换角色
(一)园长——关爱者
园长除了在工作上对教师进行一些指导、引领和影响之外,还应成为教师的关爱者。园长应该与教师建立一条情感纽带,打破上下级的严肃角色定位,走进教师,关爱教师。生活方面,领导关心教师的比较少,但是,这恰恰是最主要的方面。所以,要了解老师平日的生活,有的老师会表现在脸上,你要去发现这些情绪,看到了,可以去问问看怎么了。虽然和工作不发生直接联系,但其实和工作是极有关系的。通过了解每个老师,拿捏住她的心,她的变化、需求。从这些入手去沟通。这样,老师会觉得领导挺关心她的,连我的生活方面她都知道,注意到了,还帮我解决一些能解决的问题。可见,关爱对园长管理的重要性。
(二)非园长——朋友者
抛开在幼儿园工作的职务关系,园长和教师也是同事和朋友的关系,所以园长应该把教师真正看作是自己的朋友,真诚、平等地与教师交流和相处。作为这样一个朋友,她应该学会主动地分享,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日常经历;她应该和教师平等相处,不因自己园长的地位而摆架子、显身份;她应该融入幼儿园的大群体中去,给自己增加走进群众的机会,让教师们感受到,虽然她是园长,但我们不拘束,不害怕,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她真实的教育思想。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园长肩负着重任,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找准角色定位,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努力做到五个一点:想得多一点,干得实一点,诚意多一点,学得博一点,研得深一点!让园长做到最好,让教师做到最美,让幼儿园发展做到最优。
12.《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十二
一、以爱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田
爱, 是一切的源泉, 它来源于善良和慈爱。古今中外, 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 他们对权贵子弟不偏爱, 对贫寒学生更关心;他们对优等生不溺爱, 对学困生多亲近, 事事时时处处从不把师生关系庸俗化。在他们心里, 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 爱心和尊重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心灵的距离, 在他们犯错误时, 把训斥变成谈心, 把冷面孔变成微笑的面孔, 把对他们的担心变成对他们的信心, 凡事多为学生想想, 猜忌、隔阂便会消失, 学生们也会向我们敞开心扉。我班的学生, 来自不同的家庭, 有些兄弟姐妹很多, 有些父母亲在外打工, 在家得到的关爱很少, 来到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 而我从日常起居到学习各方面都尽最大努力给予最多的关怀, 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 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学生们有如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 因为得到了爱, 他们的心里也充满了爱, 他们会自然而然把你当作母亲一样地来尊重, 自愿地听从你的教导。爱, 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我们有些老师博学多才, 很受优秀学生的喜爱, 但却忽视了学困生的需求, 而有些老师对付学困生很有一套, 很会和他们打成一遍, 但又忽略了正常的教学要求。所以要均衡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有所收获。也是对一位好教师的考验。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 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师的教育需要有一颗爱心, 拥有了爱心我们就知道自己培养的是真正的人, 就会懂得宽容;拥有了爱心, 我们会主动去了解学生, 并不自觉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拥有了爱心, 我们知道教育需要顺乎人性, 知道教育必须学会尊重学生!
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鲜明的个性感染学生
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快乐是一种健康的人格。“一个人面对太阳, 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对太阳, 看到的永远是自己的影子……”这句话是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所说, 他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都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积极心态。教师良好的心态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 增强学生对生命、对人生的关注, 进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人人都喜欢跟快乐的人交往, 学生也不例外。快乐是互动的, 你的快乐可以感染学生, 同时学生的快乐也会感染你!教师只有通过控制和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 才能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教师的个性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智力的发展。教师拥有快乐的阳光心情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学生也会被我们的人格魅力所影响, 并在快乐中发展他们自己的个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 教师承担着比普通人更重要的职责, 但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自我, 就不能客观地对待他人和事物, 也就无法真正地教育好学生。做个有个性而非中庸的老师, 敢于展现自我。现在的学生崇尚个性, 有自己风格的老师更容易和学生融在一起, 使不少学生产生“偶像感”, 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行为习惯, 而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的老师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 增强教师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体现, 是充分履行教师职能的重要基础, 也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
三、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高尚的品质会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 一般人的交往都有“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之效。“温、良、恭、俭、让”是孔子所提倡的, 教师身上若有这些品质, 那么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有爱心, 大公无私、和蔼谦逊、富有同情心、有热情的教师往往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言行一致, 身体力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必须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 教师首先带头不做。要求学生不吸烟, 老师自己应不在公共场所和学生面前吸烟;要求学生不喝酒, 老师自己不应在学生面前酗酒出洋相;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教师自己首先就应当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和家庭关系。许多学生在坐、立、行、课前准备、卫生习惯等方面做得很差, 许多教师也是天天强调, 但就是不见效果, 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自己在这些方面就不太注意, 常有粉笔头乱扔, 随地吐痰, 写字潦草, 上课两手叉腰, 手机随响随接, 甚至言语不检点等不良习惯, 对学生不仅没有形成正面的积极影响, 反而造成负面的消极影响。所以作为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以便让学生学习。我们把它概括为这样几句话:“坚持原则, 作风正派;思想敏锐, 品德高尚;治学严谨, 谦虚好学;待人和气, 文明礼貌;仪表端庄, 朴素大方。”这幅形象好像一面镜子, 教师要经常对照检查自己, 做一点积累一点, 便会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事事精通, 精明的脑袋也不可能样样懂。“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所以教师做错了事, 要敢于承认, 善于改正。这样不但不降低威信, 反而会提高威信。教师知错改错, 勇于自责, 也能给学生以具体生动的教育, 让学生懂得事物都有双重性以及错误一旦被认识和改正就可以转为正确的客观真理。
四、以深厚的文化素养、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师的爱心、道德品质和行为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但当你的“道”不够“精”、不够“深”的时候, 学生势必会对你产生怀疑, 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有威信的教师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 人们常说, 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因为这样才能够应付自如。身处这个时代的学生通过电脑, 报纸等各种手段, 随时关注着身边发生的一切, 他们视野很开阔, 知识很丰富, 了解的东西很多。在新的历史时期, 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地发展及科学技术地突飞猛进, 学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随着人类知识创新步伐地不断加快, 教材体系在不断更新, 教学内容在不断丰富, 而且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现代化, 学生群体课外的知识面正在不断拓展, 信息量急剧增加, 求知欲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再也不能靠吃老本, 不能满足原有的学识水平和知识水平视野, 靠一桶水去浇灌, 而应该要加倍努力, 在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为自己“充电”, 更新知识,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掌握现代教育教学信息, 注意把教育科研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如源源不断的泉水, 才能使自己走在时代的前列,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才能不断地灌注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不然, 学生对屡屡一问三不知的教师是失望的, 这样的教师只会磨灭学生的求知欲。所以,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勇于进取、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的老师才能博得学生的尊重, 使其心存敬佩, 心甘情愿地在教师的引领下汲取知识, 拓展视野。
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当然,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途径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摘要:教师完美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喜欢教师的基本前提。那什么是人格魅力呢?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 教师能受到同事、学生的欢迎和接纳, 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来源于善良和慈爱, 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 来源于高尚的品质, 来源于其鲜明的个性……“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引领作用显得至关重要。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就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13.《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 篇十三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对自己五十年教育生涯的回顾,是语文教学的实践总结,更是对人生的感悟,细细读来,就如同一位长者与我交流对话,让我感同身受,茅塞顿开。我记住了于老师的“名片”:正面写着微笑,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反面写着负责,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于老师用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践行着这样一张名片。
首先,要有如“甘草”般的心性和品格。教师的品格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在书中,于老师借同事朱友明老师的话语,将自己比作“甘草”,用甘草温和、包容、调和三个特性来诠释自己的品格,也道出了所有学生对老师的期盼,可谓是神来之笔。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要温和亲切。温和的微笑、亲切的态度,是缩短师生间距离最好的法宝。一年级新生刚入学的时候,我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对待一个个目光里充满好奇和懵懂的打量着这个新环境的小豆包们,我都尽最大的努力用特有的温馨笑容和亲切语言,帮助这些刚刚来到新环境的小朋友们,让他们能够缓解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放松下来,逐渐融入到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来,慢慢打开心扉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们,对已经到来的小学生涯报以憧憬和期盼。
于是我也成了大多数孩子和家长们眼中温柔的王老师。当然,对于一些犯了小错误的孩子来说,也要学会顺势利导,化干戈为玉帛。在教育心理学上,低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有限,老师要做的不是训斥,而是帮助爱动爱说话的孩子认识并调整自己的行为,面对犯错误的孩子,于老师总能用宽仁的微笑和态度让他们学会自省并改正。“多么令我感动的笑,多么令我难忘的笑!”“于老师的笑是最温和,也是最有效的批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抒怀,他们在感动中自省,在自省中自然自在地成长。温良敦厚――这如甘草般柔性的力量就这样润泽、滋养着学生的内在精神。在书中于老师也为此做了总结:做甘草,就是做个好人;是好人才能成为好老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做好人,就是做个温和的人,做个宽容的、善解人意、善待学生的人。做甘草,就是做个动脑子的人,有智慧的人。有智慧,才能把工作做好。这也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方向和导引。
14.《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 篇十四
我们始终都要相信学生是一个丰富完整的个体,他们对事物有着他们的看法,我们首先应尊重他们的想法,不随意否定,不无故责备,他们才回感受到我们友好的陪伴。尊重、空间是孩子们乐意与我们同行的基础。
我们始终要要相信学生的可塑性。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理解能力也有差别,所以当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苛责或者放弃都无形中让孩子疏远了我们,我们要做有温度的教育,要做有播种有汗水有期待的教育,时光会给我们答案,有时候,我们和孩子一样,都要慢慢来。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美术老师08-21
做一个感恩的学生读书心得07-31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书心得08-28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的读书心得09-28
做一个明白的高三学生10-23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优秀演讲稿07-04
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06-21
做一个守规则的小学生串词10-01
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评价06-18
做一个乐观向上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