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少儿英语的习惯(共11篇)
1.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少儿英语的习惯 篇一
指导孩子联系实际,学会在“做中学”的习惯
人的语音语言和身体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做动作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表达语言,也有助于记忆。 现在正在小学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材充分考虑了孩子爱新奇、好动的特点,书中听、说、写、唱、做、画、玩的安排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有很强的趣味性, 贴近孩子的生活。家长可以翻看一下这本教材,选一些适当的图配上英语单词,请人放大画出,让孩子贴到房间墙上或孩子住的那个房间角落。或是让孩子自己写出 英语单词或句子贴在家中的电器、家具及日常用品用具等事物上。根据孩子学习程度,标签上可以是单词,比如在床上贴上“bed”(床),程度好的,可以将标 签内容写成短语或句子的形式,同样在床头,孩子可以写“This is my bed.(这是我的床。)”,“I like sleeping!(我喜欢睡觉!)”等内容。同时建议孩子对标签进行美化修饰,这样做让孩子觉得书写英语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种游戏形式,在 “做”中不知不觉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去“发现”课文中的新人新物,大胆地创编动作和对话,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发现中学”,“在笑 中学”,这样的学习对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完善孩子的个性,都是很有益的。
2.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少儿英语的习惯 篇二
一、培养学生自己带读的习惯
众所周知, 英语是要读的, 并且要大声朗读。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能自觉地进行朗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 给学生更多的朗读机会。但就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基础而言, 单靠课堂45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己朗读的习惯。笔者的做法是将班级中英语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培养成带读小助手。小助手带读的内容有单词、词组、句子、课文、听力稿等等。在小助手的带领下, 整个班级朗读英语的气氛空前高涨, 教室里一有空闲时间, 就能听到琅琅的书声。在小助手的带领下, 全班自觉学习英语的氛围越来越浓。
二、培养学生的自默习惯
学生要对英语学习有信心, 必须过好单词关。对此, 笔者注重培养学生自己默写单词的习惯。首先, 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为他们确定每天需要记忆的单词数量, 有的一天记5个, 有的一天记10个, 有的一天记20个;然后, 要求学生自觉地默写在听写本上并上交。同时, 确定若干学生负责记录同学完成的情况, 凡每天能完成任务的学生, 教师予以表彰。这样, 从重点词汇到重点词组, 再到重点句型, 学生只要持之以恒, 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众所周知, 学生组织和管理学习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需要教师的引导, 并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所以自默单词、词组刚开始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就会慢慢养成习惯。一旦习惯养成, 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产生。笔者曾带过两个有43人的班级, 刚开始的时候, 全班英语考试及格的人数只有9个。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教会他们认读单词, 然后要求他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默单词、词组及重点句子。这样, 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 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默写的质量也提高了许多。而且, 因为默写是在课外完成的, 所以上课的效率明显地提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了较大提高, 及格的人数增加到二三十人。
三、培养学生自编错题集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载体, 通过作业, 我们可以检验教学的效果:哪些问题学生懂了?哪些问题学生不懂?哪些知识学生能灵活运用?哪些知识学生还一知半解?我们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及时获得反馈,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反思自己在备课和上课时疏漏的细节, 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所以, 笔者要求学生把一周所做的练习的错题汇编成册。这样, 就能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学生而言, 在错题汇编的过程中, 他们会思考为什么错、错在哪里等问题, 汇编错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巩固的过程、一个理解的过程, 更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样的做法比让学生机械地反复操练要有效得多。
四、培养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的习惯
《英语 (新目标) 》 (Go for it) 这套教材, 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感受文章, 与文章对话, 关注不同语境中英语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运用, 领会文章中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得体性和灵活性。所以,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自己设问, 对浅显的文章进行深度的挖掘。首先, 要求学生针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自己设计一些True or false questions, 以培养在文章中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然后, 再设计具有一定深度、需要细读文章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推理判断等能力。如在七年级 (下) 第一单元Section B3a的教学中, 学生设计了如下问题:
1.Is his name Bob?
2.Does he live in Canada?
3.Does he want a pen pal in Canada?
4.Does he like China?
5.Was he born in December?
6.Can he speak Chinese?
7.Does he have a brother and a sister?
8.Does he like P.E.best?
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养成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学生又设计了如下问题:
1.Who writes the letter?
2.What does he think of China?
3.How old is he?
4.What language does he speak?
5.What’s his favorite subject?
6.Why doesn’t he like math?
这些问题的设计, 有利于学生养成归纳概括、推理判断的阅读能力。
3.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篇三
一位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来一个菠萝,好奇的孩子被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位母亲可能会有两种方式对待好奇的孩子:
一种方式是告诉孩子“这是菠萝,是可以吃的。它的外面是很硬、很尖的刺。你不要去摸它哦,它很重,你提不动它,但是它是圆的,你可以滚动它。你闻一闻,它是不是很香啊?现在我们把它拿到厨房去切开它。切好后用盐水泡一泡,它吃起来就又香又甜了。”
另一种方式是,告诉孩子“这是菠萝”,然后就把菠萝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把买回来的其他东西处理好。
如果母亲采用的是第二种方式,那么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菠萝“采取行动”,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了一下菠萝,赶紧又把手缩了回来,并对妈妈喊:“妈妈,这个菠萝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妈妈回应说:“是的。孩子,菠萝会刺手,不要紧的。”于是孩子又尝试抓起菠萝的叶子,把它拎了起来,可是菠萝很重。孩子很快就把它放下了,“妈妈,这个菠萝很重,我拎不动它。”“是的,菠萝很重。”孩子可能又尝试着滚动菠萝,结果真的把它滚动了,他高兴极了:“妈妈,我把菠萝滚动了。”妈妈也很高兴:
“你真能干!”“妈妈,我闻到一股香香的气味,菠萝是不是可以吃的?”“对,孩子,菠萝是一种水果,是可以吃的。”“怎样吃呀?”“把皮削掉,切成一片一片。用盐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让我试一试……真好吃!”
事例分析
这两种方式,你主张哪一种?你常用的是哪一种?它们有什么区别?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菠萝是多刺的,是很重的,是可以滚动的,是很香的,是要泡了盐水才可以吃的。这是妈妈直接告诉他的,不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将来妈妈又带回来一件新奇的东西,孩子也可能会像这次那样等着妈妈告诉他关于这个东西的知识。
第二种方式,孩子最终也明白了,菠萝是多刺的,会刺手;菠萝是很重的;菠萝可以滚动,因为它是圆的;它闻起来很香,切开来是金黄色的,泡过盐水再吃,又香又甜。这一切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的,孩子不仅懂得了菠萝的特性,还学到了认识菠萝的方法。你可以摸它,可以拎它、滚动它、闻它、切开它、品尝它。下一次妈妈可能带回了一只螃蟹。孩子当然又会尝试去摸它,可是很快被螃蟹夹了一下,于是孩子知道了:这个东西跟菠萝不一样,它会夹人。妈妈可能建议说,“你可以用筷子来动一动它,这样就不会被夹了”,于是孩子自己试着用筷子翻动螃蟹,他会发现螃蟹的许多有趣之处。再下一次,妈妈可能买回来玻璃制品,孩子可能又会用他用过的方法来探索它,摸它,滚它,结果它可能掉到地上碎了,于是孩子又明白了:菠萝、螃蟹、玻璃制品,这些都是性质不一样的东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两种方式的结果很不一样:第—种方式,孩子很快学到了知识,可是他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种方式,孩子也学到了知识,速度比较慢,但是孩子又同时学到了认识事物的方法,还学到了要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体会到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大部分的家长可能都在不自觉中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对待孩子,这其实就剥夺了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的许多机会,对孩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策略建议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其实经常会有这种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关键在于捌门是否善于把握。比如3至4岁的孩子,非常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分发筷子。开始的时候他可能一双一双地拿,这双是给爸爸的,再拿一双给妈妈,最后拿一双给自己。心急的母亲可能会对他说:“傻孩子,你一次多拿些,一共拿3双6只,不就不用多跑了?”其实,等待孩子自己去总结,能让他有机会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他可能要这样来回跑几个月才会想到,每次都做一样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合起来做呢?于是他尝试多拿一些,可还是要么多拿了,要么少拿了,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星期。后来他才真正弄明白,每次要拿6只才刚刚好。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解决问题,并且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花点时间等待一下孩子,其实是很值得的。
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时问安排满
家长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还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活动,你可以给他多提几个建议供他选择。
对孩子适当地放手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不准”。
不要干扰孩子
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干扰他,也尽可能不要催促他,更不要跟在身边不断地提醒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在孩子遇到困难需要自己解决问题时,家长不要急于帮助他,可以多给他提些建议。
让孩子感受发现的惊喜
家长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发现。
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家长不要代替孩子做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的工作,也不要养成整天看着孩子做功课的习惯,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4.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少儿英语的习惯 篇四
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已是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原有知识结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法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长课堂:培养孩子主动学习习惯的十个妙招,希望能帮到我们的家长和孩子。
1、孩子每天上学前,告诉他放学回家后要将一天所学的内容讲出来;
2、每天让孩子在书桌前坐10分钟;
3、将孩子学习每科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4、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的半小时或1小时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
5、给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放在“量”而不是“时间”上;
6、让孩子彻底放松地玩;
7、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8、开始学习前,让孩子整理一下书桌;
9、饭前和饭后一小时不要让孩子学习;
10、孩子学习过程中休息时,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且最好让孩子离开书桌。
5.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少儿英语的习惯 篇五
论文关键词:化学 主动 探究 积极性
论文摘要:化学不仅仅是高中阶段的科目之一,更应是让学生们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高中生对待化学却背上了分数的包袱,不能主动、自主地学习化学。为克服这一问题,老师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乐趣,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们有充足的动力来学习。对于高中化学来讲,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应当是我们所有化学老师的研究重点。
一、当前高中生化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提升学生们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与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同学上化学课能够认真听讲,化学考试也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依然缺乏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总结起来有以下问题:
(一)没有意识到化学科目的重要性
在我们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们都能意识到分数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都会以分数为目的来学习化学,而忽视了化学这门课本身的重要性。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化学需要学生们主动地探究、深入地思考,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然而,大部分学生仅仅将化学作为一种拿分的“手段”,而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可以锻炼自己、开发自己的课程。
(二)缺乏积极学习化学的动力
被动学习,是大部分高中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之所以能够努力学习,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家长的逼迫、老师的督促。这种态度在化学课上体现得也很明显,除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们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兴趣外,在对待其他的课程内容如讲述课本基础知识、课后练习上都不能做到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很少有同学能以探索、发现的态度来对待化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同学都成为“死读书”。
(三)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弱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背诵、练习——考试,学生们不论是对待什么科目都是采用这种死板、效率低下的学习方式。结果学生陷入这样的怪圈:高中毕业知识还给高中老师,大学毕业知识还给大学老师,导致毕业生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究其原因,多数学生都没能在上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要求更高,而这也是培养学生们这方面能力的最好的“战场”,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让学生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已经是现阶段教育发展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培养学们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提升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个大而泛的口号,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门科目中,对于高中化学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一)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发现化学的乐趣
6.如何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 篇六
自觉是成功的引擎,是成就的需要。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素质教育体现了学生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教育的思想。但我们现行的教育思想却忽视了这一点,以至我们的学生仍旧是拼命读书,听从老师教诲,其他都不重要。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听老师话;在家里,听父母话。不管什么事,只要老师说了才肯做,只有老师讲了才肯听,没有主动性,没有自觉性。
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常常犯错,违反纪律,还有些同学没有卫生习惯,随地乱扔垃圾,如此种种现象,每个学校都有。而只有当老师提出来了,批评了,教育了,他们才会意识到,才会改正。然而一转身,他们又会照旧。
我们不能只怪学生,不能等到学生违反了,才去教育。但老师也不可能每天对着学生苦口婆心的教育,或者采用惩罚的手段,毕竟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如何能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不需要老师教育,就能自律呢?
在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发现小学生主动性,自觉性较差。一开始,我常采用惩罚措施,如罚抄书等,但效果总是不好,违反纪律的同学还是照样违反纪律;乱扔垃圾的同学还是乱扔垃圾。怎么办呢?难道我们教育就是靠老师来看管,靠班干部监督吗?那样我们的学生不是成了犯人。我想到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应该多采用鼓励、肯定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首先要培养孩子专心听讲,学会听讲,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掌握思考方法。例如掌握思考的线索,明确题目。问题是什么,已知条件有几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根据已知怎样解决问题。为什么这样解决?怎样解决更快更好?把培养自觉学习习惯,学会学习作为抓孩子学习的根本。
其次,老师和家长保持经常联系,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配合,形成家教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就一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会学习。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
一、利用天天行为规范,形成自律。
高年级小学生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们的大脑里开始会比较,但出发点大多考虑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他们所想到的还比较片面,有时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够强。
此时应当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根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利用课堂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共同制订了二十条“天天行为规范”,同时开展“给自己打分”活动。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要求每个同学每天看一边,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为规范”要求努力做到。教室的门上贴着“给自己打分”表,每个同学每天放学时根据“天天行为规范”,给自己打分(违反一条行为扣5分,做了一件好事可以另加10分)。每周周末反馈,算出一周得分情况,进行表扬。打分表同时也是期末评三好生和各项积极的重要依据。这样,学生每天都有了行为准则,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便提高。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许多学生每天都能达到100分,而且经常超过100分。每位学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看到水龙头没拧紧,他们便会主动上前拧紧;看到地面上有纸屑,他们能主动拾起来;看到小同学摔倒了,他们会主动上前将他扶起。
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二、利用荣誉,增强自身使命感。
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此时,老师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管,也越来越难沟通。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习惯于老师的唠叨不休。对于行为习惯,他们很少违反,但也不会主动,看到不好的现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挂起。
对于高段学生,一味说教不行,采用比赛也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怎么办呢?我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学校的四项竞赛,积极争先,拿出榜样作用。同时班级里开展“班级荣誉,我的责任”活动,以加强每个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把所有责任,让每个学生承担。中国有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思想,让人觉得仿佛好坏是所有人的责任,就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恰恰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所以我们班级奉行“班级荣誉,我的责任”,谁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一切责任。班级得到了荣誉,也是你的荣誉。
有了责任,才有动力,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自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写反思,提目标,促提高
我的另一个数学管理改革就是让学生写“数学反思”周记。每一周末,都要布置学生总结一周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做得好的与不好的地方,提出学习困惑,然后我与他们在本子上进行交流,家长也要写上孩子在家的表现。我想通过这样三方面的沟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信心,也培养他们对学习的严谨、认真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数学回归生活,使我在与学生互动中反思自己的 教学,寻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我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愉快而富有魅力的课堂。
我与我的学生一起行走在数学的田埂上,欣赏一路风景,采摘智慧果实。我与学生在课堂中共成长!
一、形成良好的班风、班集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要培养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耐心诱导,严格要求。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特别是课堂纪律。小学低年级学生从比较任性的孩子一下子要适应受纪律约束,对有组织的学习和活动的集体生活是不那么容易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好动,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每当我接一年级新生时,都从抓好课堂纪律入手,让新生明确学习目的,自觉遵守纪律。根据《小学生守则》,让他们努力做到:
一、上课预备铃一响,要赶快走进教室,把学习用具放在课桌上,安静等待老师来上课。
二、坐的姿势要端正,认真听老师讲课。
三、在课堂上要多动脑筋,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发言声音要响亮。
四、独立完成作业,不得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不抄别人的答案。低年级学生一般都带有娇气、幼稚、任性的特点,自理能力不强,他们好学、天真、不带有什么框框,积极要求向上。班主任就要像母亲那样,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体贴他们,开导他们,使他们感到班级的温暖,这样,他们才会对学校生活发生兴趣,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在低年级树立了纪律观念,形成习惯,就为创建良好的班风作好了准备,打下了基础。因此,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好好整顿班级的纪律,保证能将教学任务顺利地进行,在课堂上,尽量使用“你真棒!”“你听课很认真!”“你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等赞扬的语言,树立孩子较强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班风,争取人人都能做到课堂上遵守纪律,下课后不打闹、不吵架。平时,多与其他任课教师多沟通、联系,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同任课教师联合起来一起进行教育,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其次,加强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同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对孩子了解的情况也比较全面。因此,我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就注意对他们加强检查次数,课堂提问以查效果。有的孩子做作业喜欢讲话,我就尽量站在他们旁边,要求他们尽快完成作业,有的孩子做完作业后不检查,我就督促他们认真检查,克服粗心这个坏毛病。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自觉性较低,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需要老师在旁边不停地督促、提醒。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在班上选出若干名责任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同学当班干,每天一名班干轮流值日。早晨来到学校,待同学完成打扫任务后,值日班干就组织同学进入早读,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以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在班干的组织下自觉进入早读。总之,对于班上的每一名学生,针对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我都能在教育工作中逐一将他们改变并得到改进。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是集体的成员,他们是在集体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个人与集体荣誉息息相关的感情。当集体荣誉感形成之后,它就会经常鼓励个人为增进集体荣誉而作更多的努力。一个集体要能前进,团结是个重要因素。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认识水平不一,性格各异,相处在一起免不了产生矛盾。我平时十分注意教育学生维护班级荣誉,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把班上每个学生的心凝聚起来,让大家拧成一股绳。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各种评比活动,在学习、清洁卫生、文体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优良的成绩。比如在学习方面:我所带班级学习气氛很浓厚,学生竞争意识也很强,学习上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每次期末考试,各学科都取得优秀的成绩。在文明卫生方面: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展争“文明卫生流动红旗”活动,我班学生虽然是低年级,但是每学期在“文明卫生流动红旗”评比中,都是全校获得次数最多的班级。那么,学生的卫生习惯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呢?
1、每周一我都对每一名学生进行仪容仪表的检查,督促他们勤洗头发,勤剪指甲,常换衣服,做到干净整洁地来校上学。现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对于讲究个人卫生已经成为习惯。
2、每天学生打扫室外清洁区需要用大扫把,但是学生人小力微,用起大扫把来力不从心,经常扫到上早读节了还未完成打扫任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坚持每天早到校,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他们不会用大扫把,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大扫把的诀窍。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终于慢慢地进入了状况。现在,即使我不在场,学生们也会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把清洁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文体活动方面:我班学生也非常积极参加,2007年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拔河比赛,我组织本班学生参加,荣获低年级组第一名。2007年10月26日学校举行第一届综合性运动会,我班有几个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如:刘宁宁同学参加的200米男子跑步比赛,荣获中年级组第一名;韦佳元、刘桂典、李帅、刘锦智四个同学参加的4×50米男子接力赛,荣获中年级组第一名;更令全班同学感动的是李秋妹同学,那天她发高烧,我带她到附近的医疗诊所去看病,真不巧,医生去南宁出差。我要送她回家休息,她说什么也不肯,硬要坚持参加女子乒乓球比赛,我也不得不同意她,结果她荣获女子乒乓球赛中年级组第一名。由此可见,我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非常强的。
由于本班的班风、学风等各方面表现都是学校最好的班级,所以,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级,2007年还获得“南宁市优秀班集体”光荣称号,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镇级、校级优秀班主任。这些荣誉的取得,更加大大地推动了集体的进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一、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
1、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或逐渐适应的一时不容易改变,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好的习惯有益于自己和社会;陋习,却要禁锢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的手脚,成为人们心理上的枷锁。拿我们中国人来说,习惯于四平八稳的生活,缓慢的工作节奏,一旦物价有波动,就会感到不习惯。试想,这种习惯怎么能适应21世纪的竞争和挑战。是啊,社会主义要飞速发展,不改变自身的习惯是不行的。著名社会学家王润生曾说过:“我们不能被习惯所奴隶,而是要去主宰习惯。”主宰自己的习惯已经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那样才会使你受益终身,才会在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好坏往往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育。根据有关专家对三好学生和被工读、少管的青年对比调查: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都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而工读学校的学生和少管所的青年,则无一例外地带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儿童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其今后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健康体魄和良好品德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可能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状况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小学生心理发育一般处在:习惯培养初期和习惯培养的中期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儿童处于心理发育初期,个性还没有真正形成,可塑性较强。如果注重对儿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会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发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3、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怎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呢?抓好“习惯”这一核心最为关键。过去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往往较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忽略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却缺乏起码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成年以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学习需要,成为社会生活中弱者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可见,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有可能促进学生以后的智力发育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才有可能最终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化社会的道德水准,有效服务社会的劳动者,成为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劳动,具有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因此,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
(一)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有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等。在培养学生这些习惯的时候,除了落实一日常规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及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在这诸多习惯中,学习习惯的培养极其重要,抓好它可以促进学生其他习惯的养成。下边,我就想重点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应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学生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每天的学习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此外,还应该让学生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课外兴趣活动和上网查阅资料等。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
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还要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和文体活动。有的学生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
订计划要发挥学生积极性,我们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计划定好后应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另外,计划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以前我教过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很调皮,父母又离异,一直跟着奶奶过,奶奶体弱多病,根本没有精力管教他,因此,他的家庭教育相当糟糕。奶奶每次到学校来都是泪流满面地求我帮她管好孩子。通过仔细询问该生在家的情况,和观察他在学校的表现,我发现他的学习和生活犹如一盘散沙,毫无秩序,他缺少的首先是一个计划。于是,我找他谈了话,让他意识到如果每天能坚持按照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划来学习,他一定能做得很好。接下来,我们俩一起依照他的生活习惯为他度身制定了一个学习生活计划,详细到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为5:00—5:50,中间休息10分钟,然后预习新课的时间为6:00—6:30等等。家里的墙上贴一张,教室的课桌里贴一张。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按计划实施,完成一条就用铅笔在那条的旁边打个“√”,到放学时,有几个“√”我就奖励给他几颗“★”,“★”存到多少个时可以兑换奖品。刚开始时,他只能完成其中的几条,慢慢的,他越来越有兴趣、有毅力,逐渐能够把一天中所有的计划都完成,再加上老师家长的适时鼓励,时间一长,他便步入学习的正轨了,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奖品。现在每次遇到他,他都会高兴地对我说:“陈老师,多亏你以前帮我定了学习计划,让我改掉了许多坏习惯,现在没有奖品,我也会坚持定计划了。”通过这个事例,不难看出,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确实能起到帮助学生培养自觉性的作用。
2、培养学生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不少学生,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果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养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学生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学习任务。这既要教师随时督促,更需要学生严格训练。
由于学生年龄不同、个性有异,每次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长短不一。因此要因人而异,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开始,学生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可以进行必要的督促。使学生学要学个塌实,玩要玩个痛快。平时,可以教学生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及时总结。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记得有一次,我突发其想,一上课,就对学生说:“今天老师不布置家庭作业,但明天早上一来,我就要听写今天新课的生词,所以希望这节课大家能够专心听讲,能够当堂记住生字新词。”要求一提出,全班顿时欢呼起来,他们觉得,只要这节课认真上,就可以不做家庭作业,不就是记几个生词吗?太划算了。结果那节课上得出奇的好,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说,而且学生积极性一直持续到下课。并且那天回家,大家也没有复习,第二天听写效果挺不错。一时的急性发挥使我受到启发:我们有的教师,只喜欢看见学生学习,恨不得能让学生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占完了他们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养成学生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反正做完了也玩不了,干脆慢慢做。因此,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
3、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
方法一:鼓励学生刨根问底。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许多问题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学生爱动脑子。教师切切不可嫌学生嘴贫,冷漠对待。最好跟学生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解决。
方法二:鼓励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多,学生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很少问几个“为什么”。这时,不妨教给学生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个、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许多作业,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往往只写一种。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问问题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4、培养学生善于请教的习惯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他人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问题总是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学生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学生,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几次之后,就敢提问了。
5、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利用工具书。遇到生字、生词和不懂的问题,多多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让学生把工具书当成良师益友,掌握查阅搜集资料的方法。这方面习惯养成了,终生受益。以上谈了几种学习习惯,仅供参考。教师可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那么,能不能给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要求,能不能认真地进行督促引导,能不能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是对教师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的一种考验了。
(二)发挥“三结合”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当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儿童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他们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这三者中,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有确定的教育内容,有一大批受过专门训练,懂教育、懂学生心理,知识丰富,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明确,教育手段集中,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因此,家庭教育更有持续性与稳定性。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优势,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则是通过新闻传媒、社会风尚、意识形态、人际交往等各种形式,对青少年的行为实施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起着全面的影响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要注意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增加学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艰巨的工程,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一定要帮助他们打好地基,塑好骨架。我们坚信,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即便不会建成摩天大厦,那也一定会是幢幢高楼。为了明天更美好,让我们今朝奋斗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得好:“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了习惯,习惯造就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这些话足以说明,学习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因此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
让孩子拥有最大的智慧——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人们渴望上天赋予自己高智商,盼望拥有大智慧,却往往忽略了最大的智慧——习惯。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 “是在幼儿园。”
“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话是耐人深思的。从幼儿园学到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也说明从小养成的习惯会追随人的一生,对人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诚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不同的童年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而这“不同”的基本点就是行为习惯的不同。一般来说,人的很多习惯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小学生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课堂真正成为使孩子拥有最大智慧的阵地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的课堂应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更应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课堂这一重要环节,立足课堂,于课堂中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真正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智慧成长的摇篮!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思维的碰撞,往往能激起孩子无比灿烂的思想火花。让学生学会质疑,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的最佳途径。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很少主动质疑,而素质教育的今天,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积极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二十一世纪赋予为师者最为重要的任务。
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觉研讨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应注意结合各学科的具体任务,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不放任自流。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还应教会学生形成善于与他人研讨交流的习惯,以此相互启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联系学生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针对低年级学生不会“读书”的现象,在阅读教学时注意渗透读的习惯,听的习惯,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在计算训练时,着重训练学生细心计算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严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二、以榜样力量,引导孩子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高年级学生可以经常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古代先贤他们是怎样的行为习惯,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用榜样的力量说服、感染学生。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更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和教师要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三、家校合作,共同培养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为使家校互动,学期开始时应该召开家长会,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特长等,要求家长在家中引导和督促孩子实践体验,每周与班主任联系,教师再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期末时再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颁发好孩子、好学生奖状。家校互动,合作训练,从而共同把孩子培养成人。
四、关注生活,于实践中促习惯养成
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非常重视在做中学,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实践中养成习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也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活动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教育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就应该充分挖掘各种现有的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然形成习惯。
然而,在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也不乏曲折,结合实践我觉得在教育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正确面对学生已存在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误更不想故意与班主任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了解了这点,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班主任的心理健康。
二、协调学生的“知”与“行”
学生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做起来是往往会因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这时就很有必要对“知”与“行”进行协调,注意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或与学生一道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如有些学生总是忘记戴红领巾,了解情况后得知,学生多数情况是因为换衣服时不注意取红领巾下来,或者取下来随地一扔,第二天上学匆忙就把此事忘了。针对这个情况,一些同学建议放学回家后就把红领巾放书包里,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三、持之以恒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教师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须密切与老师配合,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这样必能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任,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孩子们拥有这人生中最大的智慧,让他们奏响生命中的动人音符,打造出属于他们的辉煌人生!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目前的孩子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父母过分保护、娇惯、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孩子从小生长在蜜罐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适生活。因此,这些在爱河里泡大的孩子,大多数存在行为散漫、丢三落
四、好吃懒做、自己动手能力差的不良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家长以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什么责任都没了。孩子的习惯培养,那应该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而忘记了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所在,忘记了自己对孩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面对这些来自于不同家庭,性格各异的孩子,如何使他们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曾经提出,他不是在什么大学,而是在幼儿园学到了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告诉人们:“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段话用最朴素的语言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位科学家所说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人们从小就应该养成的品德、态度和习惯;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可忽视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叶圣陶说过:“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
7.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篇七
一、密切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的前提
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 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 人的某一方面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只有教师肯定学生的潜能, 尊重和理解学习内心世界的态度,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一般来说, 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 是主体, 代表着权威;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 是客体、服从者。如果师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 没能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而受挫, 学习的参与意识就不会强, 教与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反之, 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足球世界杯的短文时, 针对班上一个学生英语成绩平平, 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足球迷,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缩写词FIFA, 问哪位同学能讲出这个缩写词的内涵, 大部分同学都在困惑, 这时, 这个同学站起来大声说出了它的意思——国际足联, 令其他同学唏嘘不已, 他也很得意。我趁机好好地赞赏了他一番, 师生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后来, 他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日渐升温, 英语成绩提高得很快。
二、创设语言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的关键
置身于母语环境, 学习语言就会得心应手。然而, 英语对于初中生来说, 并不是一门陌生的语言。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畅快淋漓地体会语言的魅力。一是创设合作情境, 就是说教师要充分体现教学民主, 变学生只有听、记、答的权利的教学为学生同时具有讲、评、问的权利的教学, 变死板乏味的学术式讲演教学为生动有趣的生活化交际教学。如教学Go for it!7A Unit 1时可以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Ss:Excuse me, Miss/Mr X.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What’s your first name?and what’s your last name?...将枯燥的条条框框的死记硬背变成生动活泼的生活应用学习,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都主动互动起来。二是创设问题情境。这是一种学生被问题所吸引, 并设法解决它不经过努力又无法解决的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向学生提出具体目标, 激发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 从而变知识接受为吸取, 优化教学过程, 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
T:Who plays ping-pong best in our class?
Ss:X does (plays) .best.
T:Who runs fastest?
Ss:Y does (runs) fastest.
T:Who jumps higher, Xory?
Ss:X jumps higher.
T:Can I say, “X does good, jumps taller than X?”
Ss:No
T:Why?
……
使学生在这一节课内轻松地掌握了形容词的比较级及最高级这一语法难点,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是创设养成情境。就是指教师利用美的事物和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 陶冶学生的情操, 从而共同获得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 达到心理状态与教学的高度协调。通过编制语法顺口溜、语法规则歌、图片等方法创设美感情境。如教学虚拟语气时, 编制如下小诗:If were...If I were a tree I would let all tired people lean a鄄gainst me.If were ten I would bring all sweets.If I were a sea Most Powerful I would try to be。四是创设直观情境。就是指教师运用实物模型及言语的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通过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知识, 结合多媒体教学等方式, 减少学生的枯燥感, 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概念的动机。五是创设活动情境。就是指教师尽量给学生以动口、动手的机会, 尽量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开设英语角、英语墙等情景, 让学生进行可能多的交际活动, 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掌握语法规律, 应用语法规律, 让学生自编情境故事, 与英语对话的形式掌握语法, 学以致用, 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积极评价学生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强大动力
气只可鼓不可泄, 就是告诫教师要积极评价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抬起头来走路。积极评价学生, 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不断调整学习策略, 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学生时, 不仅要看他是否掌握了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 更要看他是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丰富感情。同时, 在评价学生时, 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工作, 关注学生的进步, 善待学生, 让学生从积极的评价中获取自主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 做到自尊、自信、自强。
如学生回答问题答对了, 教师要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脱口而出:“I’m proud of you!Excellent!/Good job!/Welldone!Pretty good!/I’m glad to heart that!”从而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强化参与的信心。如答错了, 教师千万不可表现出失望和愤怒, 而要给他们足够的宽慰、信任和期待:“Would you like to think it over?/Work here, and I’m sure you can do bet鄄ter next time/I’m expecting you to...”使学生重拾信心, 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和热情。
8.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少儿英语的习惯 篇八
【关键词】化学;主动;探究;积极性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乐趣,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们有充足的动力来学习。对于高中化学来讲,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应当是我们所有化学老师的研究重点。
一、当前高中生化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提升学生们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与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同学上化学课能够认真听讲,化学考试也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依然缺乏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总结起来有以下问题:
(一)没有意识到化学科目的重要性
在我们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们都能意识到分数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都会以分数为目的来学习化学,而忽视了化学这门课本身的重要性。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化学需要学生们主动地探究、深入地思考,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然而,大部分学生仅仅将化学作为一种拿分的“手段”,而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可以锻炼自己、开发自己的课程。
(二)缺乏积极学习化学的动力
被动学习,是大部分高中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之所以能够努力学习,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家长的逼迫、老师的督促。这种态度在化学课上体现得也很明显,除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们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兴趣外,在对待其他的课程内容如讲述课本基础知识、课后练习上都不能做到积极主动,更重要的是,很少有同学能以探索、发现的态度来对待化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同学都成为“死读书”。
(三)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弱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记——背诵、练习——考试,学生们不论是对待什么科目都是采用这种死板、效率低下的学习方式。结果学生陷入这样的怪圈:高中毕业知识还给高中老师,大学毕业知识还给大学老师,导致毕业生能力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究其原因,多数学生都没能在上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要求更高,而这也是培养学生们这方面能力的最好的“战场”,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让学生们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已经是现阶段教育发展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培养学们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提升学生们主动、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个大而泛的口号,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门科目中,对于高中化学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一)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发现化学的乐趣
“态度决定你的高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国内的教育家们早已经肯定了心态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化学这门科目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们知道化学对于他们来讲并不只等于分数,学习化学是一项技能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容易的适应社会;第二,要让学生们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提升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化学的独特性决定了这门科目要比其他的科目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平常的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自我观察、师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找寻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随着教学理念的进步,教学的主要任务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成为当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知识讲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体制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可以促进让学生们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精英人才。高中化学课是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当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以引导为主,让学生们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化学学习习惯,通过日常学习来提升学生们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有意识、有能力主动去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
(三)運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任课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大影响,这要求老师不能采取过于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当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接轨,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小组教学的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们学习的注意力。对待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让他们从简单的知识学起,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总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化学不仅影响着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更是可以作为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要注重学生们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塑造能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更要革新教育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高中化学中养成主动、自主学习化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兆平.浅谈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J].保山师专学报,2006(2).
[2]窦福林.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2(8).
9.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细心的习惯 篇九
要培养孩子“检查”的习惯。先要从生活中开始,游戏完了,检查玩具是否收好了?画画好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遗漏的,劳动完了,检查一下做得怎麽样?收拾完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做完作业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
粗心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专心,做完作业后不检查,因为他们习惯于父母帮助检查。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粗心,是孩子的通病,低年级的孩子尤为突出,纠正孩子粗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家长、老师只要善于发现孩子作业中的错误,并耐心给予纠正,相信每个孩子都成克服作业粗心、马虎的习惯。 养成了“检查”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细心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最后,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当孩子出现粗心的毛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你真是屡教不改”、“你就是一个„小马虎虫‟,我看你这粗心的毛病是真改不了了”,当家长说出这样的话时,孩子自己也会丧失信心。人往往是有求证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努力去发现孩子细心做事的时候,不失时机的肯定他,唤醒孩子,让他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
10.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 篇十
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而退,或转向教师或父母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或家长不要代孩子 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攻克困难。此时,教师或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都 可以使孩子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还可以跟孩子讲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他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很重要的。就是说,在辅导孩子 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对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也有重要意义。有浓郁学习兴趣的儿童能自觉学习,由学习兴趣产生克服困难的决心的动力。要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在前 进的路上会碰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志气的人不会被困难吓倒,应以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战胜困难。
培养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
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例如,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或者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有关调查表 明,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功课,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一到什么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愿望和情绪。这种时间 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同时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而不是学习时摸摸这儿、看看那儿或迟迟进不到学习状态中,有的在学习时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写着写着就站了起来,或者说几句闲话等等。这些孩子貌似学习,但实际上学习效果极 低,既白白浪费了时光,又会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会造成思维迟钝,注意紧张度降低,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业落后,以至形成拖沓的作风,学习、工作都没有效率。所以在对孩子的要求上,不要只满足于孩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要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 会控制干扰,训练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
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
培养孩子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经 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 有学会,日积月累,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
教育孩子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做 作业时一般都是整体知觉在发挥作用,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出思路,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 者少做了习题;做完作业之后,应该教孩子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因此,家长、教师最好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11.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少儿英语的习惯 篇十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作为小学生,在学校教师的监督下,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但是回家后,又是另一个情况,不按老师布置说的去做,这就需要家长与老师配合起来,严格要求,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使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课前预习 认真书写 认真审题 自觉检查
一、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预习是学习新课之前完成的,这就需要家长督促孩子预习。通过预习,孩子能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实际预习中,家长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实际,加强预习指导。首先,要求孩子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理解的是哪些;然后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看看是旧知识还是新知识,该查资料的查资料,该向他人请教的请教他人,力争在教师讲课前理解教学内容;最后在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者把它记下来,等课堂上在老师的帮助、引导、点拔下进行理解和掌握。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做做相关的习题,以加深理解,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为促使孩子按时完成预习,可以拟出有效而科学的督学措施对孩子加以约束,与教师取得联系,争取教师的支持与配合,让教师帮助督促学生完成。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长此以往,才能使孩子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严格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目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不认真,书写不规范的现象,这样下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正确率低,还容易养成马虎、粗心、厌学等不良影响。而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因此在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上下功夫:
1、书写整洁,字迹工整。漂亮的字体也是一种文化修养,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对孩子书写进步适时表扬,鼓励孩子要写好,与以前写的进行比较,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业越来越整洁美观,就会坚持下去。
2、规范格式。数学的有些知识有着严格的书写要求,只有将它做的规范才能称得上掌握。例如:简单的直线用尺子画、数学符号的用法及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区别等等。在培养严谨的同时领悟所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往往并不是因为不理解所学知识,而是因为缺乏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往往随便看一遍就直接去做。那么要提高自身的审题能力就要下功夫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的正确与否。我发现在学校时学生写的认真,但是家庭作业写的就潦草,不认真。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不在的时候,学生也要养成认真的习惯。所以,家长在孩子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运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孩子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出现字迹潦草,家长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孩子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孩子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又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检查,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实际情况,教给孩子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把检验作为孩子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孩子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孩子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一版。
[3]李文娟,《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九州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少儿英语的习惯】推荐阅读: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10-02
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主动学习品格的培养08-27
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08-07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10-10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09-23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10-28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10-04
家长须知:小升初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07-13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07-01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