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后记(精选8篇)
1.英语教学后记 篇一
小学英语音标教学后记
导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部分一般重视还不够,同学们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也一知半解的,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刚接触音标,确实是有难度的。语音教学需要进行很多的操练,因而往往很枯燥,稍不注意就可能有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感。因此,语音教学尤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部分一般重视还不够,同学们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也一知半解的,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刚接触音标,确实是有难度的。语音教学需要进行很多的操练,因而往往很枯燥,稍不注意就可能有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感。因此,语音教学尤其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基于以上问题,小学阶段的英语语音教学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方法:
(1)字母音标一体的音标教学
这一方法是在英语字母教学的同时,将字母读音的音标形式同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字母的读音的同时学习基本的英语音标的读音。英语字母中包含了绝大多数的英语音标,在教授字母读音后实际上就教授了大多数的音标教学。
(2)字母音标单词一体的音标教学
这是在字母音标一体教学的同时,把一些与字母读音相同的单词、或符合英语发音基本规则的拼写比较简单的单词同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字母读音和音标读音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词汇。
“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提前教音标会花去一定的教学时间,但我相信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2.英语教学后记 篇二
所谓教学后记, 是教师在下课后评析和反省对该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学生反馈以及教后的感受, 对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它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坚持写好教学后记, 分析教学得失, 就能不断总结经验, 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写好教学后记。
一、记录反思
由于种种原因, 经常出现教师所理解或者领悟的新课程理念与其实际教学行为不一致的现象。通过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程度, 可以逐渐强化自己把新课程理念融入教学实践的自觉性, 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
如, 教学完“向心力”这一节课后, 在教学后记中笔者反问自己:学生对向心力概念理解得如何?能不能理解向心力是效果力? 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难理解的症结到底在什么地方?预先设想的类比法能否有效突破难点?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改进教学等等。
二、记录成功
记录成功的目的是为以后教学提供参考,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如, 教学完“分子动理论”时, 教师一般对分子力、分子势能、物体内能等概念分析得详细而透彻, 但没注意到知识章节的微妙联系。笔者考虑了这个问题, 为此设计了单个思考题, 让学生回答。问题l:用力拉弹簧时, 我们消耗的能量转化成了弹簧的弹性势能还是内能?问题2:用力拉弹簧时, 我们消耗的能量是否同时转化成了弹性势能和内能?问题3: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弹力到底是什么力?
三、记录失败
不管是多有经验的教师, 在写教案的时候都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 把这些教学“败笔” (如未做成功的演示实验、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步骤繁杂的解题过程, 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等) 记录下来, 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使这些内容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弥补和改进。
四、记录灵感
再详尽的教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行为, 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然事件的触发, 教师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 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 稍纵即逝”, 要及时通过教学后记去捕捉, 使之成为教学经验。
五、记录难点
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如知识难点、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 便于在后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偿措施。同时也为再教时确定教学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 时常会出现“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当及时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见解, 并虚心接受。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为以后的教学补充新鲜的血液, 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实践证明:将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进行反思, 对教好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反思可以更好、更快地了解学情, 以便于在后续教学中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好物理。
六、记录设计
3.也谈教学后记 篇三
关键词:记“教”;记“学”;记“今后设想”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11(S)-0019-2
教学后记就是用随笔的形式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及原因分析、并把研究改进的措施等教学反思记录下来。有人说,一个新教师如果经常能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几年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此话的确有道理。因为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优化教学,防止教学中问题再次重复出现和低效高耗。另外,还能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自身业务学习,有助于撰写教学心得和总结,提高教学专业素质。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多数教师都能注意课前备课、课中授课,却忽视了教后的反思、总结。俗话说“有钱难买回头看。”教师要经常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反省,才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那“教学后记”应记些什么呢?
1 记“教”
记下成功经验。在教学中,每个教师在教材处理、教法应用、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和管理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教学过程中都有一些“精彩一刻”,如新颖的导入、别致的设计、典型的事例、逼真的演示、通俗的讲解等。
记下疏漏失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设备及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的制约,无论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总会有疏漏之处,无论教学设计多么完美,也会有失败之举,如语言表达失误、演示操作失败、学法指导欠缺、重难点欠突出、教法应用欠得当、偶发事件处理欠得法、课堂教学气氛欠活跃等,那么我们可以写出“再教设计”。如果每节课后都能查找,及时反思,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来分析、解剖自己的疏漏失误,从主客观方面细细揣摩,有针对性的改正缺陷,弥补不足,“吃一堑,长一智”,就能掌握教学的真谛。
有的教师要求自己每节后在备课笔记本上记下两个主要内容:(1)这节课最大收获是什么?(2)这节课的遗憾是什么?需要怎样改进?有的教师喜欢课后对照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反思,通过分析每个目标达成度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有的教师喜欢课后反思,这节课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看一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教师喜欢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如一段时间专门反思自己的提问设计,一段时间专门反思自己的情境设计、操作设计或练习设计,一段时间专门反思自己在课堂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及处理办法和反思。一般“一课一反思”,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言,没有相当大的毅力是很难坚持做到的,但一周一记或一单元一记应该要做到。但是一节课后,觉得确有东西可记或觉得确有经验可学、体会可写,当天或当周挤时间写成反思。
2 记“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善于接受学生的学情反馈,及时记下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和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记下学生的创新和闪光点,记下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的独特见解,也记下学生能者为师的意见和要求,等等。记下这些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有助于教师剖析教学过程的优劣长短,拓宽教学思路,调整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 记今后设想
授完课,如不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以后再教这部分内容,那就可能是对原先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荀子云“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节课授完之后,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及时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回头看”,记下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吸取别人的教学长处和优秀品质,并用此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教学思路将更加清晰、系统,教学设计就会达到最优化。
总之,写教学后记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和追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多思考、多观察,做个有心人,将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及时的记录下来,以写促思,以思促教,日积月累,就会得到一份教学实用宝典,教学活动的规律就会了然于心,成竹于胸,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阎金铎.《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物理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凌国伟.说说教学反思,[J].中小学教学设计,2007,(6).
4.教学后记 篇四
2012年5月24日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是教师的激情不够,应及时改变策略
今天我上的是一年级语文《兰兰过桥》一课。因为时值夏季天亮得早,学生起得也很早,等到8点上早读时,学生早已经玩得精疲力竭,再加上我上的是早读和第一节课后的第二、三节课,学生已成了霜打的茄子。
当我因过程设计得较好而面带微笑、信心满满的走进教室时,看到学生坐的坐,站的站,更有甚者还在追打时,我的气不打一处来,马上没了上课的激情。我强压怒火开课了,可刚一开始我的心火又燃烧起来——绝大部分学生不会读课文。这可是我昨天留给他们的家庭作业呀。如果说刚才是气愤的话,现在简直可以说是愤怒了,并且还将这种愤怒转化成对学生的吼骂,可尽管这样也丝毫不见成效,学生除了我行我素的发呆、做小动作外,就是被我吼得战战兢兢,不知所措,根本读不好书。接下来的课自然是上得一塌糊涂,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失败至极。
下课后,我静下心来,觉得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七岁这个年龄已注定了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这一点《课标》已经作了规定,可我还是为《课标》之大不为——布置了回家读课文这一家庭作业。违反《课标》也就算了,学生完不成作业还责怪他们,单从这一点讲,我就不是一个好老师。其次,在课堂上吼骂学生,学生冤枉、委屈不说,单就教师形象来讲,那也是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第三,这篇课文属科普性文章,缺乏趣味性,加之文章篇幅较长,学生读不熟也是自然的,我当然不应该小题大做、庸人自扰。
“叮铃。。。”上课的铃声结束了我的自责。我重新调整心态,面带微笑,开始了我新的一节课。考虑到学生已连续上了三节课,筋疲力尽。一开课,我先让学生高声唱一首歌,接着打开课本,准备读书,为了消除学生的萎靡情绪,我高呼:“谁能读好?”,学生马上回答:“我能读好!”(这是我们先前约定的)新的一节课就这样在高昂的激情中开始。接下来的课,我们交流得很愉快,顺利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我长舒了一口气——幸好我醒悟得及时,要不然,这一课就被我上砸了。
5.必修一教学后记 篇五
导入新课:从同学们所在村的姓氏宗祠导入新课。
一、夏商:
同学们初中学过夏禹,讲到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大禹杀掉迟到的部落首领的故事以说明公共权力的产生。
商:以图示法画出商与各方国的关系是并立和臣服并存的关系,因此商是一个方国联盟,并指出由于商崇尚祖先神,所以特别有号召力,战斗力强。
二、分封制
从《封神榜》引入,如此强大的周王朝,如果你是周王,如何统治,如何分封?分给哪些人?学生自学并讨论共约十二三分钟,之后是同学表述自己的看法,都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能从《封神榜》的人物中找出哪些是功臣(如姜太公),哪些是自然神(如雷震子),能在地图中找到姜太公的封地,他们很兴奋。还有一个同学提出,象商朝时的了方、姜方、鬼方,西周是如何处置他们的,这一个问题很有见地。
三、宗法制
从做一回包青天引入新课,让同学判定一个遗产继承的案子,由此引出嫡长子继承制,辩明了什么叫“嫡”和“庶”;从看书中的那棵大宗小宗的“树”,说明了什么叫大宗小宗,并从礼乐制度说明了宗法制的等级性。
最后做了四个选题。
暂时上了11、12、8三个班,后面三个班有新的感想再继续写。
今天在7班上了一堂比较精彩的课:
引导学生们看书讨论“如果我是周王,该如何统治辽阔的国土?”,首先推选出第一讨论小组的小汪同学起来说:“进行分封,分封的目的是要巩固统治,不要让周王一个人管理那么大的国家,管不了的。”(看来有一点眉目了。)
接着第二组推举一个同学(站起来之前,四个人还商量了一番,最后他的同桌出主意:不要说得太全,只要说出自己的特色就好——真是高参啊!)生1:“如果我是周王,我首先要把兵力布置在我住的都城周围,有人进攻我的时候可以保卫我。我比较亲的亲属就封他在都城做大官,其他人就分到各地去做官” 师:其他人是哪些人?你还打算分给哪些人呢?
生1:就是不太亲的亲戚之类的,还有那些有功劳的人。
师:哦,你是打算分给亲戚和功臣,而且你是首先想到自己的安全,土地可以分下去,兵力要集中。但是,如果分下去的人分到边远的地方,不太听话,想叛乱怎么办? 生1:我就派兵去打他。
到这儿,马上就有人反驳了。
生2:你不是把兵力放到都城了吗?在边远叛乱,你怎么来的及? 生1辩:我可以快马加鞭啊!我可以飞鸽传书啊!(不知飞鸽如何平叛•#¥%„„—*)生3补充:可以要叛乱国周围的其他国先顶住几天。(大笑)生2:你不是没有兵力分给他们吗?
生4:可以先让周边国临时组织一些农民上阵啊。生2:这样有战斗力吗?
师:哦,要养兵千日才行,看来兵力不分下去还不行。
师:嗯,大家讨论出一些眉目了,要分给亲戚和功臣,要分土地,兵力也要分下去,也就是人口也要分下去。还有,原来商的遗民如何处理?商统治下的了方、土方、鬼方如何处理? 生:商的遗民在一起要作乱的,打他们分散开来。„„
(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归纳)。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后记:
上完三个班以后,觉得效果不太好,主要是设问没有吸引力,现在很多老师都认识到课堂提问是上好课的关键。基于课本又不能照搬课本,太高和太低都不行,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中的引导也是非常讲究艺术的。于是把这一课自学思考的题改了一下,设如下问题: v1)皇帝制度的特征有哪些?
v2)秦始皇设三公九卿的目的是什么?
v3)统一之后是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有不同的意见,主张分封制的代表哪些人的利益?主张郡县制的代表哪些人的利益?(参看 “解析与探究”)
v4)秦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v5)秦统一15后即灭亡了,请结合秦始皇在位时的各种措施,说说秦灭亡的原因?
这一节课上起来基本没有引起大的争鸣,一方面可能是内容比较简单明了,书中给的材料也比较有定论,我也没有举出有争议性的例子,由此看来授课选材上还要下功夫,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在初中对于秦朝的内容学得比较透彻。这一课感觉到与现实联系不紧密,有就史论史的味道,以后要改一改。在这一课内,我讲得比较多的是学法,说了说如何阅读——快速、有效,如何讨论等。最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评价秦始皇。
第3课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教学后记
本课重点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内容并不难。但教师若按传统的教学理念讲授,就会详细地叙述事件的过程,这样既不符合课标的要求,也不容易把握时间,容易造成拖堂,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本课中的刘邦巩固政权的措施,只须简要说明他分封同姓王的严重后果即可;“七国之乱”“安史之乱”不需要讲过程,可以一笔带过;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则是本课的重点,需要讲清要点和意义影响。因本课的内容不难,所以探究的问题设计的不多,前面可讲快一些,留出时间可用来进行课后的合作探究题。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1课时课后记:
今天上午一口气上了四个班,首先从《三国演义》的开头语讲到车臣分裂势力的人质事件,说明从秦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存在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反复斗争,由此而出现了分分合合的历史局面,在这一历史局面中,王朝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大趋势,从现实指出分裂势力对社会进步的阻碍,以说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种进步的政治趋势,而维护统一也是民族正义之所在。指导学生看书,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列出汉、唐、宋、元、明、清几朝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强化皇权上面分别采取了措施,并承诺下节课给他们讲卫青如何从奴隶到将军、为什么公孙贺当了宰相还要大哭跪在地上不肯起来、杨家将当中的杨继业为什么老受潘仁美的控制、《水浒》里面林冲和高逑的职位以及《雍正王朝》里军机处是如何工作的。
一节课下来,只要认真看书的同学都能把任务完成,但有的同学分不清哪些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哪些措施是加强皇权的,把“三省”等同于今天的省份,列在地方政治制度一栏;对于宋代的“二府三司”不会归纳,只看了个“中书门下”,明清的加强皇权一段容易明了,比较复杂的集中在宋代。最近的学习中,有的同学就一些历史词语的理解提了问,如“局限性”“沿袭”“承袭”等,看来这语文功底还要加强,课后的古文似懂非懂的,也还能将就对付,但具体的不太会。这几天我要就这些内容好好恶补一下了。
第2课时课后记 这一课时基本以讲授为主,由于量太大,个别班级没有讲完。依据上节课自学的线索从汉到清地方政治制度与中央官制的变化串讲了一遍,中间举了相当多的人物例子,基本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这样一堂官职学习课,不能太枯燥,要不学起来就没有劲了。在授课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知道古代的人物基本以流行的电影、电视主角为多,如和坤、纪晓岚、施朗,还有以前课本里的魏征,四大古典小说很少有同学能看完,但主要人物略知一二。以朝代为线索串讲完之后,我分别归纳了地方机构的变化,说明宋到以后地方无力再威胁中央的原因;归纳了中央官职的变化,说明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以及皇权的加强,理解宰相作为“大管家”被解职的原因和后果。在讲课过程有几个地方自己觉得处理得还不错,例如在讲魏征时,从初中的认识即唐太宗是一个善于纳言的明君,进一步认识到宰相当时的地位很高,皇帝不得不听取他们的意见,在讲清军机大臣和坤时,在描绘和坤阿谀奉承的嘴脸时,也说明了,清的军机大臣地位不如宰相,只能听命不能决策,这一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和坤的表现。
在引导学生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尤其是积极影响的总结学生的思维流畅,有如下对话:
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古代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生1:有利于统一
师:从统一又想到了什么? 生2:和平
师:好,从和平还能进一步想到什么?
生3:经济繁荣,社会发展
师:好,同学们已经把积极意义总结出来了,再想想看有何消极意义? 生4:分等级,下面的人没有权力
师:嗯,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感,就不容易出成绩,不容易出人才。所以龚自珍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
之后对比了近代东西方发展的比较,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在古代是比较进步的制度,但到了近代,强调人的发展、人的创造性的时代,这种制度落后了,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后记:
从开学到现在,觉得第5课上得最艰难,不是材料不够丰富,也不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古代希腊的神话传说,考古挖掘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神秘而传奇的。
难度在于如何落实课标中“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岳麓版在编写教材时,这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岳麓版的编者反对过度强调地缘对政治的影响,指出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是多方面的结果,不能单从地理环境来作结论,这样我们在授课的时候就难以把握这一知识的深度了,我们甚至还会质疑“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到底有多大的影响?”。第二个难度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形成的影响,我原来的设计是从第5课的知识链接跳到第8课,因为这两个部分是有联系的,但实际解决起来,大部分同学在地理环境一部分就已经卡住,只能理解支离破碎的地理环境不利于形成统一国家,海运方便的希腊吸纳了东西方文化,没有办法进一步深入到人多地少的希腊很难形成地缘中心,自然环境对农业的限制缺乏庞大组织的天然条件。在仔细阅读第8课后,我发现对古代政治制度异同的东西方比较难度更大,要让学生从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东西方神话传说的不同、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的差异实在太难了。
本课重点讲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在处理这一重点时既不能过于强调地理环境对希腊政治的影响,以免使学生形成“地理环境决定论”,但又不能忽视这一点,所以怎样把握好这个深度,难度较大。学生对城邦的概念理解较困难,老师在此处要多花些时间和气力讲解,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运用材料使学生理解古希腊城邦各种政体的特征,能较好地突破这一重点。效果较好。本节课在处理上要注意时间的把握,要突出重点,所以有关爱琴文明一目就不要占用太多时间。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课后记
一、关于阅读课本:自从实行新课标以来,我总是坚持一个原则——新课本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本。我每堂课里都会有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新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很丰富,让他们有目标地读,在阅读中品味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哲理性,实践也证明高中学生丰富知识、提高思辩能力的愿望非常强烈,每次让他们看书,他们都非常认真。在阅读过程中我指导阅读的方法,一是快速阅读,二是有效阅读。
一、逐步让学生主宰课堂
上第6课时,首先让学生看书,有的班分段看,有的班整体看,自学“从君主制到民主制”“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看书自己解决思考题,然后提问明朗主题内容。这一课线索清楚,这一步难度不大。然后我让科代表上台按照课件给大家讲“雅典农民帕帕迪的政治生活”,并提问,我在旁边做“旁白”,这样的方式最后都达到一个目的——学生兴趣盎然,但是各班课堂气氛大不相同。在11班和10班两个班,科代表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其中的对话,到有问题的时候就让同学们回答,有举手的,也有点名的,亦有吱吱一遍的,当讲到审判苏格拉底时,我让科代表下去了,继续给学生讲苏格拉底之死。中间有如下对话:
科代表:„„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
生1:真的是用豆子抽签?黄豆代表抽中了,要是有人作弊怎么办?自己带上黄豆? 生2:要是我一次抓上一把豆子怎么办? 生1:要是我抽了签再给别人,这算不算作弊?
师:看来大家对这些豆子很感兴趣。这些个作弊的办法也是挺容易做到的,那大家想想如何避免? 生3:要在豆子上作上特别的记号
生4:开一个很小的口,每个人拿了以后要当场检查,谁要作弊就永远取消资格。
生5:要象古代雅典开运动会一样,全是裸体,没办法作弊,反正没有女人在场(全班哗然,大笑。)生6:可能当时雅典根据就不产豆子,这些黑豆黄豆是从外国进口来的,非常珍贵,普通人根本弄不到„„看来,高中生感兴趣的还是一些细节的东西,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到了其他班如此讲法就效果不一了,有的班科代表没有威信,拖拖拉拉,问题没解决已经下课了,或者点名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要么答不出,要么曰太简单了。课后我都找了科代表谈话,表扬了他(她)的大胆、沉重和调控能力,说明以后要继续这样让同学们走上讲台。下课前,我向同学们宣布以后要努力实现“轮番而治”(同学大笑),推举下一位同学来讲罗马史,我准备资料,有的班报名踊跃,有的班则冷冷清清,最后交给科代表处理了。
对于学生走上讲台,结合这一次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1、设计的内容一定要有兴趣,这一次帕帕迪的故事还是很成功的。
2、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性,深浅适宜,这一次设计的题目还是太浅了,争鸣度不大。
3、如何把老师的备课与讲课学生的准备活动结合起来,让他有一定的主动性,课前准备的时间又不能太多,既能讲好,又是一种挑战,对其他同学又是一种示范,下次还继续有人愿意来讲。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后记:
这一课上得很轻松,从“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开始引出罗马,请一位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内容来讲罗马史并组织同学讨论,最后由教师来讲罗马法。
最精彩和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学生来讲罗马史,由于各班选出的代表素质不同,有的是科代表,有的是自告奋勇上来讲的,效果也不一样,教师都提前一天把资料给了授课者,让他们作好准备。
这一课有如下体会:
1、由于各班授课学生素质不一,效果也大不相同,有的班因为授课者胆小,没有领导才能,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很不好,看来,以后类似的尝试还要更加慎重。
2、学生在引导下对大多数课本知识都能有所领悟和认识,例如他们能认识到《十二铜表法》对贵族和平民而言各有所得,能通过讨论认识到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因为平民团结和正义要求、对外战争和镇压奴隶的需要,贵族让步而平民胜利。但他们的课外知识贫乏,平时对国内外政治大事不太关心,尤其对世界史的知识更是只来自于影视皮毛,所以授课拓展比较困难,例如罗马政体与美国政体的比较,关于前三头同盟和后三头同盟等。
第8课 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课后记
在分析了教材之后,我觉得课本在没有介绍英国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就讲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不符合人的认知心理,于是,我把本课的授课思路确定为:是什么(人物、地点、时间)——为什么(原因,形成过程)——怎么样(意义、作用及做法),首先给学生介绍英国政治制度及机构的运作,如首相是如何选举产生的,一个重大议题需要经过哪些环节的批准,这中间就涉及了代议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名词了。弄清楚“是什么”后,从练习中英国女王没有实权引出新问题:“英王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实权?”,引入课本,讲述君主立宪制政体形成的过程。自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
1、重新处理课本后,学生对英国政体有了清晰的认识。
2、与时政相结合,引用了大量的时事材料,如温家宝访英、英议会通过对伊战争、贝利买得爵位等,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教学为现实服务。
3、授课过程中比较恰当地插入了情感教育的成份,在讲到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将近八百年历史,引导学生不要妄自菲薄,新中国才成立五十五周年,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国家与他国的差异,并努力去改善;在分析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进步性时,与君主专制进行比较,指出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授课中也发现学生的课外知识非常贫乏,大部分学生认识英女王,但也不知道她称谓,很多学生不认识布莱尔,这一点学校教育也是有责任的,全寄宿制的学校没有日报看,没有新闻看。学生在学习知识“是什么”时比较有兴趣,但对主动探索“为什么”,即君主立宪制如何形成——的兴趣不大,这说明认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中生还停留在单一的线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
不足之处:在于对西方政体中的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内阁制与总统制、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介绍得不够清楚,其实这几种分法是交叉的,按不同标准来划分,课本中第9课与第10课都有涉及,夹杂不清,在下节课应该开宗明义再明确一下。代议制的具体概念交待不清,这也是个重要失误。
第9课 美国——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后记:
这一堂课基本是满堂灌了,让我难受了6节课,但学生的兴趣反应还好。
这一课就三个节点:总统制民主共和制、联邦制、两党制,第一个是国家政体,即政府权力组成形式,第二个是国家的结构形式,第三个是政党制度,三者相结合才成为有美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不足之处:
1、对于英美政体形成的历史背景强调不够,学生对于二者的不同选择仍然有些机械地记忆,而不是理解。一个国家政体的选择与其历史背景密不可分,英国国王自古以来就不是绝对的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王权妥协的产物,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到了王权的保护,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没有历史渊源,十三个州的联合体组成邦联,各州权力较大,于是权力制衡容易实施。这个问题到法国的时候更明显,一定要注意结合历史背景。
2、对于各别专用名词学生理解不清,例如“多数党”一词在英国一课没有说解,到了英美比较时就更不明白了。
3、由于课本对两国政体的实施仍是不够具体,所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的时候困难大,权衡利弊时难有思想火花产生。在授课过程中还是感觉到先让学生认识“是什么”这一环节比较重要,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步历史的溯源和比较探究。
俺决定第11课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议,满堂灌太累了:)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课后记:
这一课上得是十分艰难的,又一次觉得面对新教材诚惶诚恐。没有讲清楚法国大革命的来龙去脉,怎能理解法国共和制建立的艰难历程?不说清楚拿破仑上台的背景及大致情况,怎样评价拿破仑及其法典?拿一个枯燥的、与现行法国制度又不太吻合的1875年宪法,去与英国对比,而不结合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又何来比较孰优孰劣?各个班上得大不相同,各种讲法都尝试了,结果是没有一个满意的设计。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课后记:
上到讲台,首先问学生:大家对德国这个国家知道哪些东西?接下来的回答各班都差不太多——希特勒、法西斯、二次大战、宝马汽车„„基本上没有学生提到马克思、爱因斯坦、黑格尔或歌德的。看来这堂课要从希特勒开始讲了,这也符合课本的思路,且看我们的教材,从德意志的统一讲到希特勒上台。下面继续提问:大家还想知道德国哪些事情?这下就吱吱喳喳一大片了:“为什么希特勒要屠杀犹太人?”“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发动的?”“为什么德国的坦克那么厉害?”“德国的政治制度与英法美这些国家有何不同?”这些问题一摆出来实际上就直指本课的教学内容,德国的统一、德国的政体、德国的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传统等,于是一堂针对学生需求的课就开始了。学生的学习依据还是课本,首先让他们看书,依据课本的思路提了几个问题:“德国为什么要统一?”“统一后的德国是怎样的政体?与法国有何不同?”“书本中有哪些内容可以解决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最得意之处在于这节课设计了两个习题,一个是课本后面的,另一个是自己设计的,分别给几个班的同学做了,效果非常好,学生自己查资料,拓展了知识面,自己表达思想,有理有据。学生作业:解析与探究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有马克思、恩格斯,还有黑格尔、歌德、贝多芬、西门子等,他们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中,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高度文明伴着极端凶残,构成了德意志对人类历史的双重影响。
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
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后记:
提问让学生讨论:
1、拜上帝教是否科学?
2、假如洪秀全领导到太平天国胜利了,他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他会用哪一个文件来治理国家?(这个问题最激烈,也最精彩,在争论中学生各种成熟不成熟的想法全暴露出来了,勿须老师多言,在讨论中他们自己得出了结论,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提问。)
3、太平天国是打击还是加强了清王朝的军事力量?(这个问题很有诱惑力,他们很想知道,但又找不出证据,感觉到论证无力,这样的讨论无法深入下去,正好促使他们课后加强课外学习。)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5、列强为什么不帮助太平天国灭亡清王朝?
6、中国人民的救国救民道路应该如何走下去?
7、把希特勒与洪秀全相比,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行动有何异同?(这是一个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我提出来在全班讨论,有的同学认为二者不具可比性,总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状态。)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后记:
这一课中,对具体细节没有详讲,而是兴致勃勃地给学生讲了中日关系,提倡形成正确的 中日关系的态度,这一内容自然受到学生的追捧。阐述了以下观点:
1、民族仇恨是非常可怕的心理。举例车臣对俄罗斯人的仇恨,以巴关系等,中日关系最可怕的方向是象以巴关系那样。
2、要知道历史上三次日本侵华战争,以及最近以来的各种中日磨擦,不要忘记我们身边有一个“恶邻”,时刻提醒我们要奋发图强。
3、日本人比我们中国人要勤奋,要团结,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举例说明大和民族的优势,我们的对手是非常强大的,要增强自己对集体,对国家的责任感。
平时很难有机会能够讲这样一些课内课外的话题,我总在想新课标下,我一定要过把瘾,把平时想干而没办法干的事来试一下,至于成绩,哪位带高三再去挣了。(补记,后来有时间给几个班看了历史纪录短片《走近日本》,并请同学写了《我看中日关系》的小论文。)
第16课 辛亥革命教学后记
比较成功的方面:
1.讨论给学生比较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能基本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并且收到了较好效果。比如,关于“在1912年,处在孙中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把革命党人苦心斗争得来的政权给袁世凯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夺取权力的原因问题的讨论,成效突出。体现在:1)学生参与热情积极性高,发言人数多,思路基本得到拓展。2)基本完成关于原因的探究。在讨论过程中,师生交流比较流畅,注意到引导学生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地思考历史问题。
2.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比较得当,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过程中,能遵循有效性和简约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恰当的录相和图片文字资料,多途径刺激学生思维,同时也不会造成视觉和听觉疲劳。3.关注到情感教育,比较充分地运用了资料认识革命党人的斗争精神及毅力和孙中山先生的高贵品质;关注到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促使学生爱家乡情感的发展。在课后反馈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这样上课更有吸引力,也基本掌握基本知识点。
存在问题:
1.教学时间超时。在本节课,由于设置了三个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学生回答比较积极,思路比较广,但需要不断给予评价,所以,时间超过正常课时几分钟。这使我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讨论,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解决途径:1)在问题设置的时候,注意到学生和课程要求的实际,不过分追求课堂上学生一定得最多时间的讨论,而是选择合适的数量和真正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进行讨论,向讨论要质量。不但学生能凭借所了解的知识积极参与,拓展思路,还应在讨论总结中注意方法的指导,深化情感。比如本节课可以去掉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以相对传统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归纳。2)提高问题设置和掌控讨论过程的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比如,现在讨论以鼓励为主,没有对重复的观点进行冷处理。以后,我认为应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的观点与已发言的同学是否重复,回答中主要是阐述不同的看法,以节省讨论时间,提高讨论的效率。3)提高对整个模块教学的驾御能力,争取能够高瞻远瞩,将能力方法过程目标分解在不同的单元和章节,采用讨论等各种教学方法,以整体提高上课的效率,尽力避免重复劳动,或目标任务过多,课堂压力过大情况的出现。
2.落实基础知识存在一定的欠缺。因为本节课结构处理与课本不同,所以怎样在这样大段时间的讨论后更好地落实基础知识,成为听课老师和我自己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自己可以努力的是,在讨论后,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落实双基要求。通过提醒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等方法在课本和课堂讨论问题间架起一个桥梁,尽力使学生认识到基础知识有所依托,在以后的回顾复习中能够自己解决基础知识问题。有必要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来总结编写知识结构进行交流。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后记
20世纪初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下民族、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巴黎和会中国人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失败后,终于以青年人为先锋的中国人开始觉醒了,他们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嘹亮口号,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不仅是中国人争取主权的表现,更是中国人从沉睡中觉醒的表现,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宣传进步思想的运动,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崭新一页,而五四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讲完全课内容后,采取谈话法,师生共同梳理五四运动的主要知识点;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在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五四运动后,他们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第18课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教学后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前准备、课中讲授和课后评价,都是由授课者控制的,授课者成了教学活动主体的中心;而运用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其集成性、层次性、在现回复功能等特点,使情境创设、学习交流、反馈练习融为一体,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自主性、探究性,更好的体现综合探究课研究、综合、探究的特点。它不仅强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机地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综合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真正使学生体验到运用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极大地增加了教学密度和容量。
教师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结构,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发现和总结历史规律的重要环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把通过感知、理解教材而获得的新知识、学科的基本概念,经过联系、归类、整理、综合、概括等,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加以巩固,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了学习,巩固了知识,升华了思维。
高一学生刚刚处于初高中的过渡阶段,长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开放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搜寻处理资料的能力不够。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潜能。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将来发展的原则,去开发新课程,上好新课程,锻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网络环境下进行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很有必要性,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有所明了,对中国近代政治体制变革的背景已有所体会,这对于自主探究本课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网络环境下进行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很有针对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尽量提供给学生适宜他们自我建构知识的探究材料(课本或课外资料),给学生营造探索机会,让学生“疑”由心生,产生对学习、探索的浓厚兴趣,思想与情感得到升华。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方案一:引入历史→体验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竭力将趣味性、通俗性、知识性、教育性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通过历史这个学科的学习才能获得的体验和启迪,引导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读懂历史,提升独特的学科智慧的发现与欣赏能力;(适合于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集体)
方案二:教师用有感染力的语言简扼介绍一些背景性材料,然后请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收获启示,既让学生有静思默想“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过程,又充分利用了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开展时效性教学;(适合于学习自觉,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集体。)
方案三:课前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本,产生疑问,自查资料,得出结论,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发现及学史心得,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一种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适合于思维活跃,以城镇学生为主的学生集体)方案四:教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搜寻资料,如数据、图片、录像、音乐等,然后引出思维→出示材料→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让学生阅读生动、翔实的材料,接触不同观点的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探索契机,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提高历史辨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适合于学习上较被动,但长于思考的学生集体)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后记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使教学形式新颖、活泼、多样,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增强互动、合作探究的能力。围绕着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中心内容,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达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课堂气氛活跃。
从苏联的解体联系到苏联的成立,开始讲述俄国十月革命。这一课重点讲述的概念是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澄清这一重大历史概念对于今后的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学生对诺大苏联一下子就解体了感到不可思议,很有兴趣了解,但由于受课堂限制也不可能一下子讲清楚,这堂课留下了遗憾。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教学后记
这一课分三个课时来学。第一课时让学生自学,列大事年表,并尝试着划分历史阶段(新教材没有历史阶段之分)。第二课时的讲授主要是讲清新旧民主革命的概念、历史阶段的划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理论的初步学习。第三课时给学生介绍了陈独秀、蒋介石、汪精卫、周恩来、张学良这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鼓励学生在高中阶段看一本名人传记,指出对于中学生来说,历史的精彩之处在于细微——在于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最后指导他们做了习题,尤其是2001年上海高考题中的经典题,指出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把历史学习与时事结合起来。学生兴趣很高,基本接受我的观点,纷纷表示要看人物传记。
这一课的难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虽然教师用书中着重指出这一点,但是满眼看书本,没有任何结论可与这一命题相吻合的,所以授课起来也只能是无水之源,只好与俄国比较一下,指出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自己的道路必需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本课设计的初衷在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系列大事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从宏观上进行把握,突破生硬的“革命”名字,在问题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及地位确立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同时在教学的宏观和微观处理中,探索“历史的精彩之外到底在于细节还是宏大的理论?”介绍了一系列近代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时代的关系,从他们传奇般的经历中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与曲折见幽。
教学的实践证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历史细节的兴趣远大于那些已经“过时”的理论,可见历史教学没有细节作支撑将是无水之源。但在细节基础上,对学生理性认识的升华更是历史教学不可推卸而又任重道远的责任。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堂设计为三个环节:一是在大屏幕上打出导学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自学;二是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三是当堂测试。
本校是重点中学,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文科基础扎实。本堂课的知识在初中的历史、政治课中都曾接触过,经过半个学期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模式已比较熟悉,因而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激活历史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这一课提出了几个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和作用前后有何变化?(这一问题是针对课本和习题而出,课本中几处谈到这个问题却又没有讲明白。)
2、什么是国体?什么是政体?(很多同学查字典知道了这一概念,看来学习的途径是多样的。)
3、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查完字典后,这一个问题迎刃而解)
4、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权力?(这一问题主要是考查他们的归纳能力,书中列出了全国人大职权十四条,让学生分类归纳为四种权力,并为后面的比较做准备。)
5、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国家权力分配,说说人民代表大会制与民主共和制有何不同?(学生能看到表面,如中国集权,美国三权分立,但由于没有具体材料作分析,所以分不出本质区别,需老师作一定的引导和讲解,这个问题备课准备得也不太充分,材料提供得不够,留下了遗憾。)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材避免了与初中内容的重复,但学生对“文革”往往只留有“**”的整体印象。为了方便学生下一步对“文革”教训的探究,在本课的课件设计中应把音像、图片以及其它资料进行分类展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学生为探究思维铺好路。
为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前准备一些研究性题目,让学生自己行动去挖掘一些素材,诸如制作问卷、走出去访谈、请进来座谈等,历史事件直观化会更有利于引起兴趣、激发思维。同时,也充实了老师的课件内容。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历程,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同时经济、科技、文化、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实践证明:民主法制的政治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式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共同享受学习成果;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高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喜欢究根问底。但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具体到本课,学生们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和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分离状态都有所了解,但对于象“为什么香港、澳门能顺利回归?”、“台湾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等问题比较感兴趣,并急于得到答案。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1、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生活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
2、教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但是我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因此,因材施教还并未落到实处。
3、由于平时只顾历史兴趣的培养,所以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方面还显得不太够。可能是对学生迁就太多所致。
总结学生对课本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归纳“冷战”背景的两大因素中可能会出现偏差;两组学生能否很好地把他们所找到的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归纳;设计课后思考问题,试图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热点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和探讨,拓展学习空间。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多而复杂,课堂极力避免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整体脉络可能不甚清晰,对不同阶段的外交特点、方针、政策,都有可能理解不到位,把握不了。及时注意了学生情况的反馈,采取补救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以明确教学的改进方向。
本课需要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一、二、三目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四、五目内容和进行课堂总结。课程内容离现实生活较近,学生较感兴趣,同时资料比较容易收集。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了网上资源,最大限度地了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极大地丰富历史教学的手段,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效果,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水平。
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现实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小结(巩固与深化)将本课主题和现实问题相联系的设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注意力集中,萌发了一股探究的热情。
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整体脉络可能不甚清晰,对不同阶段的外交特点、方针、政策,都有可能理解不到位,把握不了。老师应及时注意学生情况反馈,采取补救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以明确教学的改进方向。
比较满意的地方是有比较多的地方让同学参与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比如如何理解“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关系,两种外交观点的争鸣,都体现了这一点。
不足:内容设计上略显偏多,课堂教学显得比较紧。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6.教学后记 篇六
⒈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反思:
这个星期正式进入四六年级科学的学习。我们学校对科学课的安排是四年级每周两节课六年级每周三节课。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天气》,其中第一课时是《我们关心天气》第二课时是《天气日历》。《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天气符号,学会描述天气,所以当我出示各种天气符号图时,学生对没有见过的天气符号都非常地好奇,因此就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冰雹雾霜冻等天气符号,是学生平时没看过的,他们都非常感兴趣。我先出示这几种符号,让学生来大胆猜想这些分别表示什么天气现象。学生说了很多答案,但都没答对,最终我揭晓了答案,学生便认真地给记住了。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这块内容,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再次感受天气预报员是怎样报天气的。然后再解说预报员报的天气包括哪几个部分的内容,并将其板书(1.云量 2.风 3.温度 4.降水量)。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来充当天气预报员,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提示学生可以根据黑板上的几点来描述,结果学生的疑问出来了:老师今天的温度是多少啊?今天吹的是什么风啊?幸好我之前看了天气预报,知道今天的气温。此时我提醒学生以后要坚持看天气预报。但对于学生问今天吹什么风,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这时我看到窗外国旗在随风飘扬,顿时想到让学生根据国旗的飘向来表示风向。先告诉学生我们的教学楼是在面,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国旗的飘向,即风向。大部分学生经这一介绍,都知道今天吹的是什么风。少数方向感比较差的学生还是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后面第四课时还会讲到风向的判断,所以我就没有深入讲解风向的判断,而是对他们说如果有些无法判断风向,可以从其他另外几方面来描述天气。结果,学生都描述的非常好,有些真的把自己当播报员了,以播报员的口吻把天气描述得似模似样。
这一环节,我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能让学生回去看天气预报,记录下天气现象,所以就造成了学生不知气温和风向,对这一教学环节造成小阻碍。所以要想顺利地上好一节课,充分的准备是基础!
⒉天气日历 教学反思:
我们的生活与天气息息相关,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相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知从那些方面描述天气,当问及“今天天气怎么样?”的时候,他们往往回答“今天真热,我都冒汗了”“风把树枝吹得直晃”等。通
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并且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展开“天气日历”的学习,使得他们的兴趣更加浓厚。通过天气符号的认识和学习,让学生具体去制作天气日历表。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东南风、西北风等术语及天气符号反映在天气日历表中,并根据日历表统计一季度、一个月、一周的天气情况,以后分析“天气日历表”上搜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去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⒊温度与气温 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的准备阶段,我产生出太多的疑问:
首先,对于课题的理解——《温度与气温》。如果仅仅从课题上来看,这一课在科学概念方面应该让学生明确“温度”、“气温”这样两个概念。但是,在我们的教师参考书以及教材中,对于此一问题都未加以明确。其次,对于教学仪器的选用。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在测量气温时,我们应该选择——气温计。普通温度计和气温计是有细微差别的。这一点在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中也没有加以明确。
再次,关于气温的变化的记录,教科书及参考资料把每天气温的变化用“柱状图”来表示,但是到初中、高中及大学气温的变化都是用平滑的曲线来表示的,这样学生将来的衔接会不会让学生觉得学错了、教师教错了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就和婴儿学儿语然后长大了再改正常语言一样增加学生的负担,其实平滑的曲线并不见得比柱状图难理解。
还有“气温的测量”这一教学环节中,“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这一活动的安排。在教师教学中建议:“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我认为并不可取。因为学生只有通过本课的学习才能明确认识到“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即通过对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如果在课前进行布置,就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因有着上述疑问,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
首先,对教科书的引语简单调整:“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气温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然后,回顾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出示气温计,让学生观察气温计,交流使用气温计应该注意的事项。继而,进行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通过对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明确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的气温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其中,教科书安排的“气温的测量”这一环节中的第一部分,移至“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环节中段。“气温的测量”的第二部分,改为拓展活动,另找时间总结。
⒋风向与风速 教学反思: 春天柳枝摇曳,夏天荷叶联翩,秋天落叶纷飞,冬天雪花飞舞,这些是学生一年四季中经常能够感受到的,但是很多人都不会想到他们是风的使者,在诉说着风儿的故事。这节课就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风的方向和速度。从前面这两个课时的情况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知从那些方面描述天气,当问及“今天天气怎么样?”的时候,他们往往回答“秋天来了”“今天好冷”等等。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并且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由此开始“天气日历”的学习,使得他们的气象方面知识的学习有更加浓厚兴趣。
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大家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但对有些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该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需要指导学生明确: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课堂结束前,同学们利用材料袋中的配套材料自制了风向标进行实际测量,兴致颇高。
⒌降水量的测定 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课将采用“学生观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启发、指导为辅,问题为情境,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1、小组交流讨论:讨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小组在制定试验方案的过程中,讨论尤为重要。讨论要有明确的目标,讨论的关键是各抒己见,讨论的实质是合作。讨论最忌一言堂,讨论杜绝个人英雄主义。
2、历探究的全过程。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或者说学生经历了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降水的多少。从提出问题(怎样测量降水量)——学生提出需要一个测量的工具——制作雨量器——模拟降雨——读出降水量——用柱形图描述降水的多少。整个过程学生都经历了,学生体验了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发展。
3、适时使用远程资源课件,使学生直观了解降水收集、测量的方法。⒍云的观 教学反思:
在上《云的观测》这一课前有幸听了周源源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花费了很多心思,包括查资料、备课、制作教具、制作课件。同时,我也在自己的前2个班上过了这一内容,原本以为可以在后一个班上把课堂控制好,大体上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可能的表现和回答。然而,一节课下来,我发现事情并不是像我想象中那么简单,通过反思,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班级与班级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教师在上课时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现实水平来展开教学内容。比如有的班级基础叫薄弱,那就要多注重基础教学,有的班级基础较好,那就可以适当地深入。记得在485班和486班上《云的观测》时,当我问学生如何根据云量来划分晴、多云、阴时,学生很轻松地答出来了,但是在487班上课时学生的回答不是很理想。因此,原本以为5分钟可以完成的任务拖延了3分钟,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备课和上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创造性工作,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准确地调节课堂。
第二,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馈。当我在教学时常常只顾自己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因此,课堂中出现了学生似乎听懂了但实际应用时却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了新知识后仍然会用自己原有的经验去解题。比如,当我让学生根据云量判断天气时,学生对天气作出判断的根据仍然只是停留在自己原有的理解上。又比如在让学生判断一张积云的图片时,有的学生说是积云,有的说是卷云。对于学生的分歧,我没有加以讲解,没有抓住这个补救的机会,而只是采取了回避的方式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了学生,这样使得学生巩固知识的缓解被削弱了。第三,在室外观察活动中,我觉得自己没有把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和具体的操作说清楚,从而导致学生在室外观察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没有把所要完成的任务做好。
第四,当我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时,我发现自己讲的时间太多,而留给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的时间太少。从而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单一,缺乏灵活性,未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地改进以上四个方面的缺点,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也更加高效有质,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⒎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反思:
以《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一课结束了四年级第一单元的教学,教学效果是一个班比一个班好些。
上午,四(3)班的课上得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其一没能及时督促孩子记录天气日历;其二急着处理两件临时冒出来的小事而忘记了在课前去了解学生整体对于天气日历的记录情况。
上完了《天气日历》后,我让每位学生按照课堂指导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将数据记录在书本上“我的天气”的表格中。我只是在每次上科学课的时候才想起问他们的记录情况,平时我几乎没有去过班级过问,我似乎也忘记了这件事。
上课了,我努力平静了自己的情绪,展示给学生最阳光的一面。孩子们的记录很糟糕,一个班级只有三个孩子和我一样记录了从9月14日到今天的天气日历。我请三个完成任务的孩子分别给大家说说记录天气日历半个月以来的天气状况,和我的记录基本一致。
由于多数孩子不能亲见记录符号与数据,仅凭听很难记住这么多的天气情况,很难归纳出半个月的天气变化,只能给出他们一些记录状况。
最后利用PPT课件,将天气日历的几个内容进行一下总结吧。下午吸取了经验与教训,又通过一个中午的自我调整,重新设计了课堂PPT。为了避免学生无从下手的局面,我将自己记录天气日历以图片的形式在PPT中展示,方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了半个月的天气信息。
PPT的展示,学生能很快从气温、云量、降雨量、风速等几个方面对天气进行总结分析,认识到我们本地区9月下旬的天气变化情况,气温较稳定,高温基本维持在30℃左右,低温一般保持在22℃,最高一天是9月20日达到34℃,多云天气为主。孩子们能一目了然地找到半个月来的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17℃。9月22日起,开始降温,降温幅度比较大。还清楚地了解到了风向和风速及其他一些天气信息情况。
课上,还指导他们根据5天的降雨量绘制柱状图。下午的2节课,上得比较顺利。
吸取经验教训:像本单元这样布置学生中长期记录的任务,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督促,否则只是一句空话,流于了形式,直接影响后面的教学活动。
7.论教学后记的重要性 篇七
一、教学后记的内容
1.总结精彩之处。
作为教师每一节课总有自己最满意的地方, 这就是成功之处。诸如, 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 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 以恰当的方式和表现去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 达到预期效果的, 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作法;课堂教学中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双边活动开展的成功之处;某些思想教育渗透得巧妙之举;备课时未曾考虑到, 而在课堂上突然爆发的灵感, 针对学生课堂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 实施二次备课, 调整教学内容, 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书面表达精彩的句子……这一切都可以作为教学后记的素材。
2.查找“病因”、“病例”及时矫正。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 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时教材内容处理不妥, 有时教学方法选用不佳, 有时师生互动不协调, 有时教学效果不良。如果不及时查漏, 将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能在每堂课后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 多积累“病因”、“病例”, 同时对症下药寻找“疗法”, 就会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在实践教学中, 应对不理想的课进行认真反思, 并征求学生意见, 找准不足之所在, 弥补不足, 矫正偏差, 然后记于案后, 使今后上同类型课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例如, 笔者在教“动词时态时”, 先讲清概念、结构、用法——学生做题练习——总结。整堂课上的似乎很顺利, 但一检测, 教学效果不佳。课后反思, 整节课我用课前准备好的教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注重了语法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在配合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在唱主角, 学生是配角, 所以效果不佳。此时, 我在教学后记中这样写道:本节课教学指导思想有误, 应将“学适应教”改为“教适应学”, 要“因学定教”。教学程序应改为:教师创造语言情景引出“动词的各种时态”——引导学生边教动作边造句——提供带语境的题组让学生操练——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启发诱导——学生感悟、归纳、总结各种时态的用法——创设语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采撷学生的创新, 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常有这种情况出现, 有时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有创意的问题, 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 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这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正确的引导, 这无疑对学生是一种赞扬和鼓励。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 同时, 对教师来说, 也是教学相长的有利时机, 并可作为今后丰富教学的养分材料。
4.记机智。
所谓机智, 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灵感。有时,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灵机一动, 突发奇想, 觉得某一知识点的处理另一种方法效果更好, 这些灵感往往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 并非备课时所想到的, 具有“瞬间”性, 这就需要记录下来。否则, 时间一久就难回忆起来了。
5.记学生问题。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教学的成败主要通过学生反映出来。因此, 应把学生在课堂上、试卷上、作业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全面记录下来, 再加以整理, 考虑下堂课教案的设计, 以便及时修改教案, 改善课堂的欠缺之处。另外, 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知识, 而且学习做人。把批评教育学生及同一些学生谈心时, 他们的态度和想法及时记录下来, 积累好的教育方法, 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向上。
6.考试后记。
教学过程中测试是必要的教学活动之一。阅完试卷后, 首先结合试卷内容和学生答卷的情况冷静地分析自己教学方法的成功与失败。试卷讲评之后, 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动机, 从学生的失败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和改变教育方法。
二、教学后记的作用
1.有利于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
教学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 有时, 在教学中碰到不听话的学生、不顺心的事或所教的学生没有考出满意的成绩, 心情就很沉重, 压力也很大, 这也许是教师的“通病”。这时, 写教学后记就好像在和朋友倾诉、发泄自己的感情一样, 有助于教师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因为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 成熟而稳定的情绪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所以,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写教学后记可以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减轻精神负担, 保持良好的心态, 并总结经验,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而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 一个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学生的优异成绩等, 又会使教师兴奋不已, 把这种情感倾泄于笔端, 会暂时忘记教学工作的辛苦和烦恼, 坚定自己从教的决心和信念, 更加爱生爱教。作为一名老师, 若能坚持不懈地写教学后记本身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一种表现。
2.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写教学后记能使教师从平时的点滴积累中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不按部就班地按教材、教参授课, 提高对教材的驾驶能力和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再创造的水平, 并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地更新、交叉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回顾这几年所写的教学后记, 感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适当地穿插游戏、表演、英文歌曲、简笔画、小故事、谜语、谚语、歌谣和笑话等, 同时适当地运用图片、实物、卡片等多种教学手段, 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 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势, 会使人感到厌倦, 这种现象在课堂上也会发生。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如果长时间地运用, 学生也会厌烦, 而写教学后记有利于教师总结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 避免重复和千篇一律, 使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 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有利于教师由“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教师写教学后记可能在反思、感悟的过程中逐步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由于英语学习很容易形成分化现象, 所以我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因人而异, 分层施教”的新路子, 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尽可能地把这种分化现象缩小到最低限度。通过写教学后记, 教师可以从众多的课堂教学信息中系统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和共性, 从而可以在课堂教学、师生交流、课后辅导等方面体现“因人而异, 分层施教”的原则, 教师只要能够坚持写教学后记进行教学反思, 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才能不断地把教育教学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才能由“教书匠”转变为“学者型教师”。
4.有益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8.《琵琶行》教学后记 篇八
一、抓住音乐描写,鉴赏诗歌艺术美
1.设置教学情境。课前播放《琵琶行协奏曲》,引导学生进入琵琶声乐的美妙情境中去。课堂播放《琵琶行》的琵琶配乐朗读,让学生体会主人公情感的跌宕腾挪。课后播放林海的《琵琶语》,让学生结合修辞描摹出《琵琶语》带给聆听者的具体感受,检测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品味描写技法。课文音乐描写分别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来表现无形的声音,把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融合起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感受视觉形象和听觉感受的高度统一。无论是珠落玉盘还是花底莺语,白居易都善于运用平常的事物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使读者沉浸在琵琶女高超的弦乐弹奏中。
3.欣赏景物特征。文中琵琶女的弹奏共有三次,第二次是课文描写的重中之重,第一次和第三次略写。第一次描写中诗人以风物美来衬托离情别绪、贬谪失意,使人物活动的画面增添了怆然的色彩和悲凄的情调。第二次描写中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无声效果来表现听众的陶醉以致流连忘返反衬琵琶女演奏技艺的不凡。第三次描写中诗人先自述身世作为铺垫,以恶劣的居住环境配以良辰美景作为比照,流露出诗人困窘之境知音难觅的苦楚,从而为下文琵琶女激动的弹奏蓄势,为诗人的失声痛哭张本。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从景物特征的角度感受诗人和歌女的情感,鉴赏诗歌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
二、探究人物命运,感受诗歌形象美
1.联系时代背景。中唐时期是盛唐之后历经安史之乱的一个稳定期,诗歌内容更多了一层冷静的思考和对现实的理智判断。因此,无论是白居易的被贬江州还是琵琶女的沦落江湖,都能流露出封建社会中志士艺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郁结。归根结底,上流社会中并非唯才是举的选贤尺度和封建社会的文艺界内才艺并非唯一衡量歌女地位的准绳这一事实,都为人物形象的悲剧美涂上了浓重的色调。
2.结合人物生平。白居易年纪轻轻就中进士任校书郎,翰林学士,甚至出入禁廷,却因一次越职奏事外放江州成为九级小官,怎不令诗人心颤胆寒?诗人曲折的人生丰富了内心的情感体验,坎坷的道路又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琵琶女本为名噪京都的大艺人,却因年老色衰嫁与商人而独守空船。当她沦落江湖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泄露出对境遇的不平之时,琵琶女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诗人和琵琶女的落魄自然令人回味无穷,惺惺相惜之意更无斧凿痕迹。
三、突出身份地位,赏析诗歌情感美
一个是文人骚客,一个是天涯歌女,他们二人为何会结下这段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谊呢?
1.品味诗人悲意。白居易月夜送别无人能解离别意,水上低沉抑郁的琵琶声,正中凄切伤怀之意,旋律清脆圆润勾起了诗人对京都生活的蓦然回首,而冷僻低湿的居住环境和山歌村笛的不堪入耳又加重了诗人的心酸苦涩,对命运不平的控诉与抗争。
2.领悟歌女凄情。琵琶女在第二次演奏的乐曲中,无不渗透着歌女于风寒月冷独守空船孤单凄凉的情怀,对年少时期众人追捧的回忆,因为嫁与商人没有感情生活而肝肠寸断从而陷入对命运深深的思索,以及由此倾诉出对命运的不平之感和愤懑之情。
3.感受知己共鸣。琵琶女第二次弹奏的乐曲旋律之变化同时符合歌女和诗人回首往事慨叹现实的感受变化,所以这段乐曲也是两位沦落人的共鸣曲。琵琶女以琴声为心声是以自己的身世为根本,白居易解读琵琶声也是以自己的遭遇为依据。他们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构成了琴声的抑扬高低,琴声的高低疾徐正是他们的情感外化。落魄失意者因为相似的命运以及由此生发的共同感受达成了情感上的默契而产生共鸣,结下了真挚的情谊,这正是诗歌情感美的纯粹性之所在。
因为琵琶曲,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相逢相识,一个感慨知遇之情,一个叹息同命相怜,正是一曲情谊不知数,高山流水为知音。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知人论世,抓住本文的故事性,进而体会诗歌形象的悲剧美,从而鉴赏诗歌音乐描写的艺术美,进一步品味诗歌的情感美。但是在课堂预设和生成中,也出现了激活学生思维乃至调动积极性不够充分的现象。所以我深感以后的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有趣和语言的生动幽默,联系学生所想所感,循序渐进,层层诱导,争取做到课堂教学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英语教学后记】推荐阅读:
如何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07-11
七上语文教学后记09-12
新目标国际英语教学新方法促进英语词汇教学08-20
英语教学工作计划-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计划10-15
高一英语下学期英语教学反思09-22
英语教学法 教学设计07-07
教学感悟英语06-22
英语课程教学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