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阅卷情况分析(通用8篇)
1.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篇一
2009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执笔:王汉文 审阅:万宇平
一、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标题式的命题作文,既不同于传统的只给个标题的命题形式,又不同于近年流行的材料加标题的命题形式,它选取宋代唐庚《文录》中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句的唐人轶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后一句,别具匠心地加个问号,形成一道命题。不仅要求考生理解这句流传广泛、已被公认的哲理名言,而且要求考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对之重新审视。
1.题意理解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亦作“一叶知秋 ”,最早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原意是:“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可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规范词典》与《成语词典》分别作如下解释:“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细微的变化中可以洞察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个别细微的现象,测知事物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叶落”比喻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 “知”理解为预测、预知、推知;“天下秋”比喻带有普遍性、本质性的趋向或结果;“?”可以理解为设问也可以理解为反问。
2.题意项评分标准 以下角度视为切合题意:
⑴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作观点,即可以从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
⑵以“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作观点,如果那“叶”不具有“秋”的特征(事物的“代..表性”),就不一定可以从这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
⑶以“一叶落是否知天下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为观点,作辩证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以上角度有交叉重叠,阅卷时应全面考虑,根据实际增补观点。无论选什么角度,写什么文体,都要考生论述自己的观点,或叙说自己的故事,或抒发自己的情感。
切合题意的立意举例: ⑴见微知著; ⑵以小见大; ⑶窥一斑而知全豹; ⑷不能以偏概全; ⑸不能以个别代替一般; ⑹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以下角度视为符合题意:
⑴没有表现出“一叶”(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而写成了重大事情的;
⑵把“知”(预测、预知、推知)理解为“一般联想”或“知道”的,等等。以下角度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⑴不提“知”,或没有体现预测、预知、推知这一过程的,直接讲结果的; ⑵不提“一叶落”,只谈如何“知天下秋”的;
⑶若即若离的,即开头和结尾略作点题,但作文其它内容与“叶落知秋”丝毫无关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⑷全文大谈“细节决定成败”,通篇不提“一叶知秋”的,等等。以下角度视为离题: ⑴只写环保问题的;
⑵写“不必拘泥小节”的,等等。
二、答题情况
广州市八区评卷场的情况如下:平均分38.1分,难度0.64,标准差8.23,最高分58分,最低分0分。
(一)主要优点
1.模式化作文少了,形式主义文风的势态有所遏制。多数考生都不再用那种简单的三段论,而是注重提高文章内容的质量,虽然还有种种不足,但能明显地看到师生们努力发展的方向。
2.文章所用的材料有了一些变化,不再是铺天盖地的司马迁、李白、苏轼等等古人,联系现实生活的材料多了,如:三鹿奶粉、金融危机、藏独事件、圆明园兽首拍卖等等都写进了作文。
3.语言比以往质朴了,那些无内容的排山倒海的排比句和比喻句少了很多。
(二)主要存在问题 1.审题不够准确
A.有的考生不懂命题作文的题目是不能更改的,自己重新拟了一个题(可能是当作了话题作文),有的考生把题目中最重要的问号给丢掉了,更多的考生是在情急之下不知如何去审这个题。如:把题目理解为“悲秋”,大抒悲秋情怀的;把题目理解为要乐观,写如何重拾信心的;把观点定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也有把文章写成“辩证法”有什么好处的;总而言之,他们都不是从标题本身的要素出发,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题意,而是随意地抓一个词进行任意的发挥,并以此来确立文章的中心观点。
例1.叶子旋转着身子,在空气里飘摇着打了几个转儿,然后静静地躺下了。它只知道广袤的大地是它的归宿,却不知有心人如我,在它身后拾起一片秋天的心情。
例2.一叶落知天下秋?不,那是因为人看到绿叶变黄,秋风一过,黄叶禁不住这一阵摇晃而落地,才知道秋天已经来了。
楚王勾践一出兵,伍子胥就知道吴必败,这是因为他看到楚王忍辱负重所积聚的力量和夫差的大意。勾践的成功在于他的长久的坚持,而不只是一朝一夕的努力。一出兵则吴必败是因为他不放弃,解除了夫差对他的怀疑。要达到目标,就要向楚王学习他的坚持,不放弃忍受苦难,我们才能成功。
例3.人生总是充满着希望,就好比一片叶子,当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时,这说明了秋天来了吗?并不是,也许是春天到了,大地急需营养,于是它随着风儿投向大地;又或许是,夏天到了,树上的果实硕大地急需空间,于是它谦让地腾出位子让果实发育,所以说,一叶落未知天下秋。
B.①许多考生没能理解“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意思,以为只要写到“叶”和“秋”就行了,如:“叶落了,秋来了,父母老了,儿女该孝顺了”。②有的考生不能把握“叶落”与“秋至”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如以下立意:生命之叶落,希望之秋在。③有考生没能理解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叶落知天下秋”中的“一”与“天下”是少与多、小与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如以下的立意:一片叶子落了,只要努力,还可以化作春泥去护花。④有考生文章不提“知”,或把“知”理解为“一般联想”或“知道”,或没有体现预测、预知、推知这一过程的而直接写结果,如以下的立意:团结就是力量,个人离不开集体,积少成多、积小成大。⑤更多考生是将“一叶落知天下秋”作为立论的依据,推导出要重视“一叶”的观点,如以下立意:细节决定成败;不必拘泥小节;能做小事者才能做大事。⑥有的甚至又演绎出如何重视“一叶”的观点,如以下立意:重视细节需要严谨;关心个别,以人为本。
例4.“一叶落知天下秋?”答案是否定的。一片叶子(一件事)落了,就能知道秋天来了(决定以后的命运),这就犹如“命由天定”的谬论。然而,大凡成功的人都不会服从这个谬论。
例5.当秋天来临,树叶便要掉落。当树叶掉落也就预示着秋天来了。但不同地方的秋天并不完全在相同的时间来临。所以一落叶不代表天下秋。
接下来该考生再也没有回到“一叶落知天下秋?”的论证上来,而是讲到两会关注民生,学生自杀率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等等。最后以“中国要发展得更强大,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应该更多地深入民心,走进百姓。真正关注百姓的生活。从低处改善起。才能越走越稳。越来越强盛。”结尾。
2.文体比较单一
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占有压倒优势,大约有九成。记叙文很少,想找几篇不同不同层次的标杆文都很难。其他文体基本绝迹。
3.思维不能保持同一性
此类情况有二:其一是没有保持文章题目与文章内容的一致,完全文不对题——也许这类考生有部分人的作文法宝就是一个“套”字,此类作文完全不理会文章的标题自顾自海阔天空地发挥去了,其内容与“叶落知秋”毫无关联。其二是没有保持文章开头的观点与行文思路及文章结尾的一致,主要表现为有的考生写起文章来只是蹭了一下题目,就拐到另外一边去了——这类考生有的后来又拐回来了,有的则永远拐不回来,更多的考生表现出的则是思维的漂移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似在与读者捉迷藏。
例6.一叶落知天下秋?
叶子旋转着身子,在空气里飘摇着打了几个转儿,然后静静地躺下了。它只知道广袤的大地是它的归宿,却不知有心人如我,在它身后拾起一片秋天的心情。
知诗秋。品读诗歌时,总觉得似一种天籁般的召唤与灵魂的共鸣。诗人用柔韧的笔触把他们如丝如缕般的欢喜与哀伤,针尖似的缝进我的思绪。席慕容何等睿智,将自己比作金匠,说:“我日夜打造,将痛苦打造成那薄如蝉翼的透明哀伤。”此段字句空灵而细腻。对于虚伪的世事,她叹道:“我如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有多少人大声呼喊 “人生如戏”?成千上万只手举起来了。有多少人勇于坦承“我如戏子”?席慕容站出来了。如今,会写几句唐诗,憋几句古韵的学生,老师便会大加赞赏并树其为生之典范。于中国这一诗之国度,学会品诗写诗不该是学生之本分吗?诗的秋天也就如此了吧。
知画秋。从战国开始,古老的中国便开始酝酿体内的画功,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洗礼,画成了别有追求的人们的寄托。朋友的父亲是岭南山水画画家,其名下统领整个岭南画
用心
爱心
专心
派,甚是有所作为,令我钦佩。画家对画界的后继之人们抱有很大的期望,曾用坎坷曲折的作画经历激励他们,宣传的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追求,更是为岭南画派“延续香火”。但若画家来美术课堂看看,不知作何感想呢?毛笔课上,少了专注的笔尖,却有到处涂墨的搞怪;素描课上少了细致的作业,却有无厘头的作品;鉴赏课上少了体会品味的气氛,却有调侃讪笑的语气……并非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艺术家,但欣赏与敬畏之心必不可少。望着屋内的《墨梅》、《墨竹》摹本,想起作家的期盼。画之秋也就如此了吧。
何止诗与画在经历着秋天?多少本崭新的书被弃臵一旁,一双双明眸只会移动鼠标,忘了翻动书页时的新奇;毛笔艺术被忽略到了何种程度,以至人们叫着“看不懂便不关我事”,手指只识键盘而写出的字丑陋难辨……
何时秋会去?何时春又来!这些问题应该只有被抽去了叶子的寒冷树枝会想。这些美好并珍贵的存在,是不是也终将如叶子般,有着同样的宿命,落入混浊的泥土,被时代前进的车轮、脚步碾碎?那一地的沧桑又有谁来哀叹与捡拾。
望着一地的残叶,每片叶子在断了与树枝的联系时,就开启了一个秋天的思绪。我带着思绪,归去。
例7.一叶落知天下秋?
当树叶掉落的时候,就知道秋天要来了;当燕子低飞的时候,就知道快要下雨了;当公鸡啼叫的时候,就知道已经是早晨了……
事物的发生和变化,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而我们能通过观察这些细微的变化,从而了解到一些事情。如果你是忠诚,我们终究会了解;如果你是奸诈的,我们终究会知道;如果你是坚强的,我们终究会体会到……
1984年,朱自清疾病交加,非常的辛苦,不能再吃那些粗粮了。有人建议他去购买一些美援面粉。但朱自清却回答“宁愿饿死,病死,我也不会吃美国的面粉”,最后朱自清去世了。在病逝之前,他对妻子千叮万嘱,“不能购买由国民党发配的美国面粉,怎样都不可以”。
宁愿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叶落知天下秋,朱自清是伟大的,是爱国的,是不怕痛苦,是坚强的中国人。
毕加索是意大利有名的画家,所画的画也非常地受欢迎,一是冒仿他作品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毕加索却不采取相关的法律行为去惩罚他们,制止他们,看到假冒的作品,最多只是擦去上面的名字。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到“冒仿的人不是老朋友就是画家,我又没有什么损失,又何必让别人为难呢?而且那些辨别真假画的专家,也要干活挣钱的啊!”
他不追究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处处为他们着想,他理解他们的行为,他是宽容的人,他的心胸是广阔的。
由于叛徒的背叛,方志敏被敌方禁锢了。敌人劝降失败后,就露出他们残酷的一面了,让方志敏吃沙石,坐板凳,灌辣椒水等,苦不堪言。在这个地方非常的潮湿,蛇虫鼠蚁到处都是,本来患有肺病的方志敏,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了,但他依然忍耐着。敌人拿来纸和笔,要他透露出党的机密,于是他利用这个机会在牢房里创造出一部部伟大的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如此的逆境中,方志敏依然能够忍耐,况且他是疾病缠身呀!一叶落知天下秋,就此,我们就能知道他的意志坚强,勇于挑战逆境的人。
一叶落知天下秋,一些事情,即使我们不说出来,别人也会知道,因为你所做出的行为,这是你性格、思想、道德的体现。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叶落知天下秋!
4.用例目的不明
学生在论证自己观点时,不能选择合理的论据进行论证,有些例证与观点完全没有联系,导致论证不当,表达缺乏力度。如:
例8.一叶落知天下秋,成就阔达人生。
“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明白到官场的黑暗。正所谓:一叶落知天下秋。因此,太白愤然离去。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5.分析说理不到位
考生在文中一定要十分清楚地揭示:“叶”指什么,“秋”指什么,两者之间是怎样的一种联系。不能随意变更其概念内含,使论证游移不定;而论证过程中也必须扣住这一点来分析阐述。
引用材料时,应先有合理的表述,再作自己的分析,如果在论证过程中,只是罗列事例,缺少分析——“材料+观点”,或者在对事例进行分析时没有抓住最佳的角度,泛泛而谈,就不能发挥出论据的作用。
6.部分学生书写不工整
三、备考建议
1.加强作文讲评,用优秀的范文引领,(让考生适当读一些典型的范文)对照范文找差距,学校、班级、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突破点。
2.加强标题作文的审题训练。重点理解命题中的关键词,从“是什么”的角度把握其内涵,从“有哪些”的角度把握其外延,特别要把握词语在具体句子中的特定含义。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中的“一叶”“天下秋”“知”,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就要理解得透彻。
3.适当进行列提纲训练,提高考生保持同一性的逻辑思维能力。4.进行多种文体的训练,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记叙文的写作训练。5.加强书写指导,减少错别字。
用心
爱心
专心
2.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篇二
一、命题形式探究
今年牡丹江市作文仍然沿用了“二选一”的命题方式, 以半命题和话题的形式出现在语文试卷上。与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相比, 今年命题者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感悟。题目如下:
文题一:请将题目“与———结缘”补充完整, 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大自然拥有阳光, 万物才能显现出生机与活力, 生活中拥有阳光, 人们才能享受温暖与甜蜜。也许阳光是一种关爱;也许阳光是一种心态;也许阳光是一种追求;也许———
请以“阳光”为话题, 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从题型上看, “文题一”是一个典型的半命题作文, 选填的内容非常广泛, 没有设置任何审题障碍。“文题二”以“阳光”为话题, 由导语和要求两部分构成。导语内容对话题“阳光”进行了诠释, 先从大自然中阳光的作用谈起, 然后说到生活中阳光的象征意义, 接着以排比的形式列举了对阳光的理解, 以“关爱”、“心态”、“追求”等词语, 为考生的构思立意做了铺垫, 帮助考生在审题、立意和选材上完成心理上的自然过渡, 使考生能从真实感悟出发, 理解阳光的不同含义。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提示语温馨而又富有哲思, 不仅提示了作文构思的空间, 还暗示出可选择的写作范围。应该说选材范围开放度很大。
从两个文题中的关键词语———“结缘”、“阳光”来看, 命题者较为明确地指出了写作测试的意向, 目的在于为考生创设施展才能的空间, 引导考生在日常生活的源泉里, 寻找典型的生活素材, 将写作的触角延伸到人生、社会、自然中去。在此基础上, 考生既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热点的素材, 尽情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也可以走进历史寻觅生活的真谛, 在写作中展示对生命的深度思考。
二、阅卷综合分析
综合阅卷情况, 笔者发现, 今年作文不乏一些立意深刻新颖、选材精到独特、结构清晰合理、情感浓郁富含哲理、内容详实、个性突出的精彩文章。这些文章不但真实地再现了考生的真实写作水平, 而且也切实地检验了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效果。
(一) “与———结缘”
选择写“与———结缘”的考生较多, 所写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生活中具体的人和事物。
如, 有考生以“与书结缘”为题, 写出了自己的读书体会;有考生以“与钢琴结缘”为题, 写出了其学钢琴的艰难历程, 并从中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有考生以“与炊烟结缘”为题, 抒发出对故乡的一片深情。这一类作文通过具体的人与事, 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内容比较贴近生活。
2. 自然中的事物。
如, “与水结缘”诠释了水的深邃;“与雨滴结缘”叙述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带给作者的心灵慰藉, 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在小雨中的一丝惬意;“与梅花结缘”则突出了梅花的坚强及梅花精神带给作者的力量。这一类作文主要是从自然界的事物出发, 进而从中感悟到生命的哲理。
3. 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抽象事物。
如, “与中国龙结缘”把中国龙作为责任的象征, 以从古到今的顺序列举了具有典型影响力的事实:勾践的铭记兴国, 重新撑起越国的一片天;李剑英的英雄壮举, 维系了人民的安危;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 用行动诠释着关乎天下的责任感。还有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清晰的结构, 都成为本文的亮点。
(二) 以“阳光”为话题
选择话题“阳光”的考生也比较多, 但直接写阳光为大自然带来生机与活力, 为人们生活带来温暖与甜蜜的为数不多, 大部分考生主要还是选择从“阳光”的象征意义写起, 不仅突破了文题中提到的“关爱”、“心态”、“追求”, 而且还有所扩展, 如, “身后的阳光”其实是一种坚强;“那一道残阳”写的是历经坎坷之后的顽强;“落日的光辉, 生命的负重”则高歌了生命即将完结之前的灿烂辉煌……无论是题目还是立意选材, 都让我们感到了考生对这类文题很熟悉。但相比较而言, 写表层意义的文章立意就显得比较浅显, 而从象征意义入笔的文章就显得比较有深意。
当然, 欣喜之余难免有一丝担忧。在众多的作文中, 真正写生活感悟细节的文章很少, 其中个别内容还比较消极, 这在话题作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少数考生不注意观察生活, 缺少对生活的感悟, 采用时尚的观念和形式也无法掩盖他们思想上的贫瘠。另外, 一些结构不清晰、书写特别潦草的作文, 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写作训练内容的思考。
三、具体案例解剖
在阅卷中, 我们看到有许多考生的作文不仅立意深刻, 而且富有文采。这样的作文自然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可是我们也发现部分考生由于对题目缺乏深入的思考, 结果只能叙写了文章主体, 却不能点明文章主旨。
(一) 文题一具体案例分析:立意深刻, 主旨凸显, 富有文采。
例文:《与铁结缘》 (节选)
铁, 一身素装, 无需粉饰;铁, 平平常常, 绝非珍宝。它没有黄金般的光泽, 也没有白银般的纯真, 它唯有的是那钢劲的脊梁和平凡的心, 与铁结缘, 炼就铁一般的品格。———题记
从古到今, 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数不清的铁一般的先驱与仁人志士, 是它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铁一般的人生与历史。
与铁结缘, 不仅是品读它的外表, 更是品读它的内在, 它的精神。
是的, 与铁结缘, 我领略了铁人的坚强与品质;与铁结缘, 我敬畏于唐山十三兄弟的赤诚与奉献。与铁结缘, 我愿拥有一份铁一般的意志与坚强, 我更愿以自己的行动为中华历史铁一般的史册增添一份辉煌。
这是一篇令人震撼的考场优秀之作。文章的立意富有深意, 一个“铁”字令读者为之一震。从表面上看, “铁”并非稀有金属, 而从内涵上看, “铁”却代表了一种顽强的精神与一份隽永的品格。作者选择与铁结缘, 品的是一种超然, 赏的是一种清纯, 学的是一种品质。细品之后, 就会感到作者旨在让你感受到一种精神品格, 引领你思考人生的真谛。
典型的事例是最富有说服力的。文章选用了“大庆石油工人中的两代铁人”与“自发组织前往汶川抗震救灾的唐山十三兄弟”的事例, 用这些曾经震撼了无数中国人的人物, 阐释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铁一般的意志与精神。读着这样的文字, 感受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怀, 不由自主地会生成一种与铁结缘的情愫。
(二) 文题二具体案例分析:真实细腻, 贴近生活, 但缺少点题。
例文:《细微的情节展现阳光般的爱》 (节选)
放学的铃声, 还在操场的上空萦绕, 我却早已逃脱了题海战术的折磨。
抬头, 天空灰灰的像哭过;低头, 地上的沙石棱角分明。心中沉淀下的是几许烦恼。
怀揣着一天的抑郁, 飞奔回家……
没多久, 母亲小心翼翼地推开了那扇还在颤抖的门, 轻声地说:“饭好了, 吃饭吧。”我大步走进饭厅, 风卷残云般地将美味佳肴塞进嘴里。吃完, 还不忘说一句:“什么饭, 真难吃!”接着旋风似地进了自己的房间。
母爱的阳光温暖、甜蜜……
初读此文, 感觉作者的选材和立意都很好, 特别贴近现代中学生的性格, 应该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可是仔细推敲起来, 却发现文章有许多不当之处。一是作者想要通过景物描写起到渲染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可是在具体描写中出现了矛盾的现象, 如对“月”的描写, 前文曾经写过“灰灰的天空”, 下文就出现了“月, 冰凌”, 这明显违背了自然规律。二是结尾点题不够突出, 文章以个人的感受来突出母爱的伟大, 但大量的笔墨都集中在叙写自己内心的烦恼和压抑上, 对母爱阳光的作用根本没涉及, 文章就在“砰地一声”中结束了。这令阅卷老师非常遗憾。由此可以看出, 一篇好的文章尽管有了好的立意和材料, 还要注意如何收尾, 如何提示主旨, 这样才不至于前功尽弃。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文题一”的作文中, 考生写清了与谁结缘, 却不能写出为什么结缘。如有考生在“与语文结缘”一文中写到:“我在诗词中畅游, 列举了许多诗词例句;我在名著中畅游, 列举了许多名著……”可是最终他也没写诗词和名著带给他什么样的启迪, 如果不写为什么结缘, 那这篇文章又有何意义?
3.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篇三
巧妇难为无米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以为,有些考生语言低幼、思想平庸、作文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还是课外阅读贫乏。黄山谷说:“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不阅读,你的文章怎能摆脱平庸?
那么,如何加强语文课外阅读呢?
1,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学好课本知识是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由课内精读向课外延伸扩展。可以节选文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扩展;可以某篇名作为基点,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或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
2,博览和精读相结合。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用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法;一般欣赏性的作品,多数用“观其大意”的略读法和“一目十行”的快读法。精读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略读是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不必一致。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大家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另外,大家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学会积累,要摘抄名言警句,对重点段落要圈点批注,做好读书笔记。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一般都有几本厚厚的随笔集。
当然,课外阅读往往不会立竿见影,但“厚积薄发”的道理大家都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满分得主不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吗?没有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熟稔于心,怎会有《赤兔之死》?没有对文学经典《红楼梦》的细嚼慢咽,怎会有《宝钗喊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博览群书,头脑“内存”大了,写作时分析理解能力强,文章自然就不同凡响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大家可以看看这篇2009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既是样卷的首篇,也是样卷的压卷之作。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买阿玛尼回家当抹布使。”语不惊人死不休,开篇便先声夺人。接着,“我给这种品牌时尚下个定义,时尚的本质就是绑架女人的头脑,然后索求男人的腰包。”“超级女声想唱就唱,于是,这种唱之时尚我也给下了定义:愚者自愚,娱者娱人。”“头之时尚,我也赐个定义:脑袋里的东西越来越少,脑袋上的花样越来越多。”“杜拉斯说:写作,是一场暗无天日的自杀。我觉得,自杀未免太奢侈了。于是这种博客之时尚我还给配个定义:就是把所含口水成分差不多的人集中到一个圈子里去吐。”亏她想得出来,一连串的机智深刻的“时尚定义”,出语警拔,如老吏断狱,令人不禁拍案叫绝。最后:“记住,品味时尚,所谓的时尚,可以咀嚼,可以回味,但万万不可以下咽,就像嚼口香糖!”一个“豹尾”,回味久长。真是一篇见识非凡、文采斐然的考场佳作!
笔者阅卷回校后欣闻,此文出自我的学生刘丽丽之手。笔者曾教过她一年。她博览群书,广泛涉猎,随笔中常常是妙语连珠、火花进发,语言犀利、见解深刻。因此,她在高考舞台上的绚丽绽放也是顺理成章。
在艰苦紧张的阅卷中,常常有“两三点雨”、“七八颗星”闪耀在眼前,那语言的灵动、思想的魅力让我们倍感清凉与舒心。笔者忙里偷闲,抄录部分,姑且取名为“时尚语录”。现摘录于兹:
时尚语录
1,时尚如一个圆,起点也是终点,沿线走,还会回到原地。
2,人在风中立,哪能不吹风,在时尚的风潮中,关键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于时尚,没有必要作太多的表扬和批评。
3,心怀传统,紧跟流行,双脚踏在时尚的阶梯。传统是水,流行是乳,水乳交融才能成为一幅妙手丹青的盛世蓝图。传统在左,流行在右,于旧俗于新潮的交会点,我们品味到什么是真正的时尚。
4,不必鄙视今天的山寨。说不定将来的世界500强也有今天的山寨,谁又能肯定当今的500强没有昔日的山寨呢?
5,品味时尚,犹如狂欢后置身于寂寞的冷场,品到的是激情后的失落,尝到的是迷恋后的苦涩。
6,我始终固执地认为:时尚是一杯可乐,溢满了泡沫,刺激而新奇,炫目而短暂,就像精神鸦片,一饮而尽后,只剩下一阵快感,一个饱嗝。
7,我以为,对美的毫不做作的发白内心的诠释,就是最纯净的时尚。
8,邓丽君歌声悠扬,使人们的心灵恢复了温度;她温柔甜美,为人们铺下抒情的芳草地。她是一位破冰者,她把一个时代的文化真空变成一个人的时尚星空。她是赞美生命讴歌爱情的开拓者。抚慰人性从品味时尚开始。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如何才能让阅卷老师“暗点头”呢?你看,以上这些“语录”风格不一、异彩纷呈,比喻贴切传神,语言精练简洁。或抒性情,但并不矫情;或写哲理,但非大道理。尤为突出的是语言中透着一股哲学的味道,它们不是简单的褒贬,而是理性的思考。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观点的阐发注意尺度和形式,既符合生活的真,又符合人性的善,不偏激、不虚美,也不唱高调,因而散发出思想的魅力。这些充满灵性和个性的文字,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言语的诗性和智性的适度把握。
4.高三月考语文阅卷情况汇报 篇四
最容易的题:默写8分,纯粹送分。完全应该拿满分。
次难题:语言文字运用24分。考查的点是:拼音,错别字、成语使用、语病、古诗理解、文学常识、新闻标题拟制、哲理短诗创作。前6道题是历年高考常考题型,因其干扰性较强,所以要拿下18分有相当难度。但这次干扰项的干扰性都不大,考试中只要用排除法很快就能够选出答案。后两道题考查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比较简单。这道大题至少应该拿20分。
接下来应该是第六大题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共四小题,前两道都是选择共六分,非常简单的6分。后两道各5分。只要在考试当中能审清题干意思,按照题干要求来一一作答,这10分简直是送给你的。这部分至少应该拿14分。
然后是古文阅读18分。共四小题。前3到都是选择题共9分,考查的点是实词解释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一道是翻译题,有3小题共9分。选文是郑板桥的一封书信,语言通俗易懂,理解难度不大,要翻译的三个句子也很短。这部分只要认真做,拿16分以上并非难事。
相对较难的题是第五大题外国小说阅读16分。共设置了4道题,考点都源自《外国小说欣赏》里的8个单元知识。考查的是对场景功能的理解、对情节的概括、对小说结构特点的把握以及对小说主题的多元探究。涉及13个得分点。考试中如果在理解小说的基础上审清题干意思,拿13分以上也非难事。
难度最大的应该是古诗鉴赏8分。选的是韦庄的《忆昔》。这首诗之所以说难,是因为诗中大量用典,笔法含蓄婉曲。这就需要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这一鉴赏点来做此题。但因为我们在考前已经学到过韦庄的词《菩萨蛮》,介绍过作者,因而事实上题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而且,如果学生在做题时能够按照题干要求一一作答,拿5分以上不成问题。
还有作文。命题作文因为减少了审题这一关,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好写,但要真正写好能够拿高分却并不容易。保守的得分应该在45分。
这样保守算下来,一般的同学做这份卷子,应该拿下的分是
默写8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论述类文本阅读14分+古文阅读16分+外国小说阅读13分+古诗鉴赏5分+作文45分=121分。
所以试卷预计的难度系数是0.8。也就是说平均分应该是120分。
实际存在的问题:
然而,考下来的情况却告诉我们原先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就目前我们抽样看,平均分连到100分都很难达到。具体而言:
该拿满分的默写也拿不到,连送分的题目都不要,我真的很难理解今天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的学生此题竟然得0分,让人匪夷所思。考前每一位老师都利用早读时间花去大量时间默写,到最后这些努力都付之东流了。如果再这样下去,高考不死翘翘才怪。
语言文字运用题更是错得惊心动魄。6道选择题有同学竟然全错,大部分同学错掉3道,在9分上下,后两道也都分别要扣分。这样下来只有13分的均分。以这样的水平去迎接高考,门都没有!
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原本以为不成问题,但这道题也存在差距,好的能够拿16分以上,差的只得8、9分。
古文阅读相对正常,得10分以下的是少数,但10分以下的乃至只得3、4分的毕竟也有。
外国小说阅读是我出的题也都是我批阅的。最高分15分,最低分3分,能够得12分以上的极少,大部分在8分左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还是没有学会运用“散点式思维”做题。极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将得分点揉在一起,你要让批卷老师都好心耐心寻找你的得分点,是很困难的哦。
二、答题是不重视审清题干要求,胡乱回答。
三、架空分析,不结合文本本身。
四、答题时缺乏相对专业的评论术语,太感性。只有少数同学的答题非常规范,让你感觉即便你成心要扣他的分都扣不上,他的回答就是让你无懈可击,太完备了,他的作答甚至比参考答案还要全面。
古诗鉴赏的作答之糟在意料之中。尤其是对“婉而多讽”的回答基本上是答非所问,或者曲解百出。不过也有同学能够拿到7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今后语文学习尤其在应考中特别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试卷讲评课。因为在讲评过程中老师会对试卷及其考点作深入细致地分析,会提及本次考试出现的问题,会说在考试中力戒的问题,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自己去分析自己的问题,从而避免在今后考试中重蹈覆辙。
2、要重视自己的在失分题上的一些教训:为何失分,说明了什么,该怎么办?
3、要重视基础题,尤其是选择题。高考失分主要在选择题上。要重视平时在基础题讲评过程中的“纠错”,建立好自己的纠错本。
4、答题要规范,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干。一定要按照题干要求来布置应答点。
5.高考语文阅卷的一些情况及体会 篇五
律,知道自己所阅试题和所在小组,会议上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负责人 和山西省教育厅纪委负责人分别作了讲话。会后,阅卷老师到阅卷场地熟悉自己所阅试题的 楼层。10 号下午,分组由专家讲解评分细则,让老师们记录具体的评分细则和评分依据。11 号上午,老师们阅读由专家给出的标准卷,并试评试卷;在试评试卷结束后,老师们能 在电脑统计数据上看到自己试评的成绩是高还是低。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逐渐熟悉了评分 细则。11 号下午,继续试评(有的小组已经进入正评),继续熟悉评分细则和寻找适合自己 的评卷方法。从 12 号上午开始全面进入正评,我们语文科一直到 19 号下午,评卷的所有工 作全面结束。
2、阅卷人员。阅卷人员由专家、一线教师和山西师大文学院的研三学生组成。专家主要的 主要工作是制定评分细则,选出标准卷,监督评卷人员的评卷质量并对问题较大的评卷人员 进行详细指导,解决评卷人员把握不了的试卷评阅问题。一线教师主要评阅作文、诗歌鉴赏 题和现代文阅读题。研究生主要评阅默写题和仿写题。
3、阅卷过程。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上午七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个别 阅卷人员晚饭后还需加班。每个人每天都有任务量,我所在的作文组开始的任务量是每人每 天 700 份,之后加到了每人每天 1000 份;速度快的阅卷人员 30 秒评阅一份作文,慢一点的 大约是 60 秒一份,当然,开始几天要慢一点,越到后面越快。因人员调整,15 号我去了翻 译组,翻译组的任务量是每人每天 1800 份,大约 3 到 5 秒评阅一份。在保证速度的同时,还必须保证质量,每份试卷要随机评阅两次,最后分数取两次评阅的均分;作文两次评阅的 分差不能超过 7 分,翻译两次评阅的分差不能超过 2 分;如果超过了分差界限,就在专家的 电脑上显示为无效评阅卷,该试卷随机发给第三人进行评阅,最后分数取分差小的两次评阅 的均分。正因如此,每个阅卷人员都很关注自己的无效评阅卷数量,也很注意自己的评卷分 数曲线与整体评卷分数曲线的对应关系,尽量呈现一致的曲线。如果个人的评卷分数曲线有 异常和无效评阅卷数量过多,专家就会找其谈话,帮其提高业务水平。在这样的阅卷过程中,我们真实的体会到电脑阅卷的好处,它不仅提高了阅卷速度,更主要的是真正做到了几乎是 零误差的评阅,给考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判。
4、翻译和作文。我们一直说翻译题是“送分题”,是“保分题”,是“拉分题”,今年翻译题 的均分是 4 分,满分翻译大有人在,0 分到 2 分的翻译也比比皆是,我的感觉是这个题的分 差很大。我们的评阅方式是看点给分,所谓的“点”其实就是实词和古今异意词的落实,如 “杂糅”“治”“路”“与”“坐视”、、、、,如果这五个“点”都落实到位了,最后得分肯定在 8 分以上。其中的“治” “与”是对平时的实词积累的考查,“路”是对古今异意词的考查,“杂糅”和“坐视”是对具体语境理解程度的考查。再说作文,今年作文的均分是 44 分,评卷分数曲线有三个峰,区分度很明显。具体的 评阅尺度是这样的:抄袭的 10 分以下处理,套作的 30 分以下处理,字数不够 700 字的不及 格处理,没有题目的扣 2 分,只写题目的给 2 分,抄写现代文阅读占文章篇幅一半以上的 20 分以下处理,扩写材料的不及格处理,偏题的不及格处理,跑题严重的 25 分以下处理,55 分以上的必须结合材料。整个评阅原则是尽力找文章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才学;持欣 赏的态度,而不是批判的态度,这和平时的作文批改有很大不同。对优秀作文的评阅,专家给出了几个“看点” :从题目看思维质量,看读书的底子,看精神方面的亮色,看用材是否 新鲜,看文章的结构,看主题句在文章中的地位。如《让善心在指尖舞蹈》和《勿以善小而 不为》,这两篇文章就可以比较出考生的思维质量,后者更为大众化,所得分数也就大众化 了。在选材上,《伟大的微小者》用到了古诗十九首及其背后的无名作者,用到了拿破仑及 其背后的士兵,用到了比尔盖茨和中国的“微尘”,整篇文章选材涉及了文学、军事和经济,体现了考生广博的知识面和非凡的思维质量,最后这篇文章理所当然地拿到了高分; 一些低 于均分的作文,很大一部分其选材就很“老”,很“自我”(典型体现是:我如何如何,我父 母如何如何,我亲戚朋友如何如何,通过我和我身边的事来例证主题,没有一个高中生应有 的高度,看不出思维的质量,很泛,很空,最后的分数也很低;专家把这一类文章称为“低 幼化”。)以上是我今年阅卷的一些具体情况,由于阅卷的时候保密甚严,我这里写到的可能并不 完整,下面谈谈我参加高考语文阅卷之后的一些感悟。
二、我的感悟
1、责任和公正。在阅卷场地有这样几幅标语: “给分有理,扣分有据”“战高温,抗酷暑,、为国选材,无私奉献”“铁肩担道义,分分不负寒窗功”、,我想这几句挂在评卷场地的标语 是对责任和公正的最好体现; 当然阅卷人员用行动和评阅质量证明了,它们不仅挂在阅卷场 地,更挂在每个阅卷人员的心里。
2、教育要与时俱进。今年山西省开始用电脑阅卷,我深切地体会到电脑阅卷的优势,我觉 得其优势主要有:试卷的收发和保密更为方便,不像以往人工搬运那样费时费力;能更好地 保证公正公平阅卷,有问题的评阅会在仲裁组的数据终端自动体现出来,不像以往人工翻阅 仲裁,可能有遗漏;能更好地区分考生,因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所以试卷的评阅要有很好的 区分度,电脑阅卷的分数曲线能体现区分度,其数据库也记录着阅卷进度和阅卷质量,使整 个阅卷过程的数量和质量都数字化。
6.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篇六
【原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卢的妈妈学会了微信,成了女儿的微信好友。结果没过多久,小卢诉苦说:‚微信聊天时,我妈总发一些中老年表情包,又说我发的表情莫名其妙。同学聚餐时,我在朋友圈发了张美食照,我妈说这菜太油了不健康;男同学送我一束花,我妈说先找到工作,恋爱可以放放……我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后来小卢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妈妈发觉后很委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材料内容解读。
作文材料源自微时代父母子女沟通的生活情境,包含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事件起于妈妈关爱女儿,欲加强交流沟通。但这种沟通引来女儿小卢大倒苦水,认为自己和妈妈存在代沟,“全方位”的关注(监管)让自己不舒服。事件的结果是女儿采取“防叨扰”的措施和妈妈感到委屈。
互加微信好友,聊天与点评,考生并不陌生这种网络生活;而母女之间在虚拟空间沟通的不顺,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与尴尬,也让考生有话可说,有理可析。
但是,形成怎样的看法,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这首先需要关注材料所呈现的矛盾。小卢与妈妈之间的矛盾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只是在言语方式、生活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错位而已。小卢的妈妈刻意想紧追时代的脚步,学会了新的交往方式,想走进女儿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密切关注女儿的生活与情感动向,却不料正是这样的刻意与热情,反而引来了女儿的反感和厌烦,被女儿设为分组可见,只差拉黑了。
小卢的妈妈与女儿之间的尴尬并非个例,而具有代表性,它是代际之间沟通障碍的缩影。令人遗憾的是,小卢妈妈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没有思考为什么女儿会不满,而“只是觉得很委屈”。她的委屈大概是自己原本只是想做女儿的朋友,只是想关心女儿的生活和情感,女儿却不理解这种好心。
所以,作文可以就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与融合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表达自己看法时,需要置放于材料所提供的语境中具体分析。不能无视“微信”这一关键词。“微信”正是时代不断变化的表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之下,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在变化,过去靠书信、靠面对面的交流,而现在更多地借助于虚拟网络,我们的家庭、我、他人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如何避免材料中母女间的那种苦恼和委屈?„„
材料所提供的情境限定在母女之间、家庭领域,我们的思考的核心焦点是代际沟通。可以综合材料含义立意,也可以从妈妈的角度或小卢的角度立意。围绕代际沟通,可以作适度的延展。比如代际沟通的目的、方式、效果,亲子沟通不畅的原因,沟通中折射的代际价值观差异,如何化解时代的沟通障碍等等都可以是学生思考的方向。
二、立意概说
此则材料在立意上没有限定,材料只呈现情境和矛盾,考生从具体情境出发,基于对矛盾的分析和探究,在立意上就是合理的。无视材料或者抓不住材料的矛盾在立意上就可能出现偏差。具体说来,可从以下角度转化为问题来思考。
角度一:妈妈
1. 妈妈加女儿为微信好友,时时关注女儿动向,你怎么看? 2. 对妈妈被女儿“分组可见”后的委屈你怎么看? 角度二:女儿
1.小卢抱怨妈妈发“中老年表情包”你怎么看? 2.小卢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你怎么看? 3.小卢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你怎么看? 角度三:综合
1.微时代父母子女该如何沟通交流? 2.盯着子女是关爱还是管制? 3.子女该如何对待父母的过度关爱? 4.微时代,父母该如何爱孩子?
5.微时代,父母孩子的沟通存在怎样的问题?
以上为不完全列举。抓住材料中的问题思考即为合理立意。合理的立意保证了写作的方向性问题,但不能保证写作的高分,评卷还要看学生的具体思辨,能否言之成理很重要。
三、优卷点评
说明:优卷分数是考场初评结果,考生以终评结果为准。本次作文学生以议论文为主,也有不少写书信的,故选文以议论文为主,书信仅列一篇为参考。附录一篇有争议的文章,点评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人情需要“理解”的双线桥(54分)约翰·多恩直面人与人之间交流关系时曾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时下,以微信为首的扁平时代,让人与人的连接轻而易举,“孤岛”之间逐步密切了直线交流。然而,全方位生活铺陈难免使私人的围城被“好友”步步“进犯”。如何搭造和谐的交流双线桥?这需要理解、尊重加以托持。
小卢的诉苦,“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的无奈,在我看来是其母过度关注而造成的不自在。诚然,“不健康”、“先找到工作”都是为母者殷切的叮咛,是其爱与关切的体现。但我们否认,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天然的年龄鸿沟,面对微信这样一个半开放、半私人化的平台,小卢为代表的年轻人们更希望借此展现青春活力、丰富有趣的生活体验,也期待着他人为自己的向阳面点赞;而父母长辈则习惯“以小放大”,通过孩子们文字图片的细枝末节,积极表现自己的关心之情。孩子不能体谅长辈的深情,长辈难以理解孩子的烦躁,一退一进之间,交流便难以愉快通畅,小卢不堪其扰的“分组可见”也可理解。
然而,这样暴力地斩断己方通道的作法并不可取。“分组可见”的结果是让妈妈“很委屈”。毕竟在人的独立性被反复强调的当下,亲缘沟通匍匐于社交沟通之下,长辈们渴望借微信这一平台重新了解孩子,回唤年轻人对日渐凋弊的亲情的关注。长辈尚且愿意为爱硬挤进一方屏幕、学用微信,作为子女的我们为何不能从光鲜的虚拟世界走出,去理解、包容他们呢?
无论父母也好,子女也好,都应领悟到人情的连接,需要彼此尊重,用心倾听对方所感。微信作为这样一个方便交流的软件,即是在两者间构筑了平等和谐交流的基座。而如何在上面添砖加瓦,让双线桥更加厚实,需要双方坦诚、互爱。唯此才能使交流畅通无阻。
令人遗憾的是,当下仍有许多人不懂理解尊重的内涵,一昧死守阵地,不让他人窥视半分的人有 ;一昧进犯,全力扒去他人“外衣”者有之。由此我们应该正本清源,倡导人人尊重、互相理解、换位思考的社会风气,如此双线桥才能稳固。
人情理解需要“理解”的双线桥,彼此理解,人情更温暖!
点评:文章从微时代的人际关系入题,点出材料中私人的围城被‚好友‛步步‚进犯‛的现象,进而提出和谐交流的话题。第二段从小卢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分组可见‛背后的原因,给予小卢做法一定的理解。第三段继续对‚分组可见‛的做法进行探讨,指出其不合理之处。(‚暴力地斩断‛用语过于霸道)二三两段完成了一个相对辩证的说理。在此基础上,作者阐发了理解、尊重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倒数第二段,作者联系当下社会现实,从更广阔的视野观照当下人际关系的问题,并以呼吁尊重理解作结。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条理清晰,延展适度,体现了一定的思辨意识。无虚张声势,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稳稳当当行文,亦为考生可学之范本。
沟通为桥,亲情为流(56分)
小卢的烦恼亦是现代许多年轻人的烦恼。从表情包到美食照,无不体现着新老两代人间思想与观念的冲突。但真正导致小卢的抱怨与妈妈的委屈的,并非简单的“代沟”二字。其背后掩盖的,正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与尊重的缺失。
现代网络社交的发达,更在进一步加深两代人之间的沟壑。于年轻人小卢看来,朋友圈一类社交场合以年轻人之间轻松却又保持一定距离的方式相处,以朋友间调侃式互动与所谓点赞之交为主。而刚进入社交网络行列的父母,难以适应新思潮,将生活中交友观念融入朋友圈,更何况是面对自己关切的子女。但却因此,以自己不合时宜的关心造成了彼此的烦恼。
小卢所采取的行动无疑是粗暴而非理性的。面对妈妈的举动,他本可以选择面对面的沟通,选择双方的交流与互动,但他却将妈妈设为分组可见,抛却对母亲的不尊重,其所为更是一种长期浸淫网络社交模式下的冷漠,于此互联网时代原子化的社会成为比特流动的社会,在面对那张错综复杂的社交网时,亦使人抛弃了许多现实社交的常识,而加剧了“孤岛效应”,因长期封闭化,单向化交流而使个人愈发盲目而顽固。在朋友圈选择单向输出,以求他人关注的圈子,妈妈深情地输入,便让小卢冷漠地切断了沟通渠道。
妈妈的所为,亦值得考量,面对女儿的表情直言莫名其妙,看到女儿的照片大肆评论之时,是否应反向体验女儿的感受,而非以家长权威来压迫,使女儿感到被监视的压力?妈妈在委屈之时是否也应思考,自己是否曾去了解年轻人们的圈子,而非仅以个人惯性思维去面对这个新鲜的世界,逼迫女儿的反向接受与适应?正如《华严经》中有言:“众镜相照,众镜之影,见一镜中,如是影中复现众影,一影中复现众影,即重重现影,成其无尽复无尽也。”究竟是什么使父母与子女两面镜中映出彼此丑陋的面目?
此情景下,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彼此抛开成见与间隙,以真诚的沟通,代替虚无的微信,以求得双方的理解,对不同思想观念的包容与宽容,这不仅是父母与子女之间需要搭建起的桥梁,更是现代社会疏离的人际关系中更应拥有的。
子女多些尊重,父母多些理解,双方多些沟通,社交网络中流动的不应仅有冰冷的比特,更应有温暖的亲情。
点评:文章开篇简明概括材料,由表及里提出‚其背后掩盖的,正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与尊重的缺失。‛的观点。第二段贴着材料分别分析了造成两代人烦恼的原因。为下文的进一步议论蓄势。
三、四两段承文章的论点分别剖析了小卢的行为本质特征并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对妈妈行为的分析,语言分寸把握得比较好,以问句的形式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提出解决办法。总而言之,本文概念辨析明确,说理比较充分,材料分析扎实,拓展延伸有所不足,在文章结构上首尾呼应,写作思路也清晰可辨,是一篇可模仿的例文。
“分组可见”背后的时代之殇(57分)
微信这个新时代的产物似乎已然被大众接受。年轻一代的小卢自然在其中游刃有余,年长的一代也和小卢的母亲一样,以微信为渠道加入了互联网生活。
然而小卢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反映出,价值、观念在两代人之间的碰撞——这一“时代病”仍然存在。当然,由古至今,新老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差异,或所谓“代沟”是恒久存在的。之所以强调它是当下的”时代病”,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涉及到更多方面。古人的“代沟”问题源于人生经验、阅历等方面的差异。随少年一代的成熟,必将或弥合或淡化,但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以小卢和母亲为例,长幼之间存在着对社交媒体的科技产物之理解的根本性错位。小卢认为微信用于分享生活,轻松聊天;母亲则认为微信方便了他对女儿的关注与适时且严肃的建议。你甚至很难说,谁对谁错,因为两种观念都有其合理性。因此解决“时代病”的关键在于寻找观念的平衡点。
此时恐怕要有悲观主义者或是什么“新新人类”跳出来反驳,说观念间的断层太大,新老一代的观念交锋作为社会高速发展的副产物,必将永远存在。是的,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无法要求老一辈人像我们一样思考,老一辈人也不可能让我们回到他们的世界观之中去。然而仍然会存在一个平衡点,让老一辈人少一些担忧,让年轻人多一些自由。
这一平衡点的构建,重点是一个“解”字,一为理解,二为解释(不妨改为一为‚解释‛、二为理解,三为解放,四为和解,四个‚解‛可以形成一个和解的过程性分析)。小卢将妈妈设置为分组可见之前,很有可能从未跟母亲交流过自己的感受。假如事先跟母亲解释过那些“莫名其妙”的表情,男同学送花的目的,坦白自己不想时刻被盯着的心愿,母亲不会穷追不舍的;另一方面,母亲对女儿片刻不止的絮叨,也体现出她对年轻人心理的不了解。其实微信上就有很多文章,专门分析年轻一代的心理,以及和他们相处的要点。如果母亲愿意多理解女儿一些,也不会事后还觉得委屈不解。
由此可见,则事已明了。“时代病”愈演愈烈,固然有社会发展过快,“代沟”加大的客观因素,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两代人之间缺乏“解”的能力,是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实属多余之句)。倘若年轻人能静下心来,更耐心地与父母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父母也能抛弃那些先入为主的人生经验,平等地与孩子进行探讨,则在一次次的观念“校准”过程中,缓解观点冲突这一“时代病”的平衡点终会出现,“分组可见”背后的时代之殇将不复存在。
【点评】这则作文材料让很多考生在初读之时很自然就会想到问题所在是‚代沟‛,本文作者在处理观点时将‚代沟‛这一问题放到作文材料所提供的具体情境中去议论,而不是架空分析‚沟通‛。文章立意精准又不乏新意。作者站在现代社会这一具体背景中去思考和分析小卢和其母亲行为的差异性,亦看到其合理性,在理性的分析中引出自己的观点:‚因此解决‘时代病’的关键在于寻找观念的平衡点。‛并对这一观点进行的让步说理,合情合理地指明‚这样的平衡点,让老一辈人少一些担忧,让年轻人多一些自由。‛接着深入分析了如何构建这一平衡点。一个‚解‛字的分析体现了作者的文思敏捷。虽然对于‚解‛法的内涵还可以更丰富一些,但是在考场时间紧张之下能有这样的解析,实属不易。最后总结观点收束全文,文章条理清晰,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莫让分歧的见解隔膜亲情(55分)
妈妈在微信上见地不同的规劝让小卢心生隔膜之意,一气之下将妈妈设为分组可见。生活中,父母与孩子间因意见不同,价值观不同,而彼此心生隔膜的事情也时有耳闻。依我看来,莫让分歧的见解隔膜亲情,而应让尊重的清流沟通心渠,才是处世良方。
妈妈成为微信好友,对女儿小卢的生活提出自己的忠告,小卢却心觉妈妈的意见老套过时,心生抵触之意,这样的现象常常出现:父母与孩子因职业选择分歧而“冷战”;孩子与父母因对公共事物的见地不同而不合;孩子因父母与之相左的生活意见而不悦„„
在当下信息多变,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时代中,我认为父母与孩子在思想认识和价值序列的不同存在以下多方面的原因:父母与孩子信息接受渠道的不同;父母人生经历与孩子的不同;父母所处时代影响与当代价值影响的不同。
我认为,以下几点意见可以帮助小卢及其他年轻人与父母冰释隔膜,消除误解。
沟通是心灵间架起的桥梁,小卢若能与妈妈先沟通交流她们之间的问题,而不是意气用事将妈妈设为分组可见。
卡尔维诺曾说:“心灵的成长最忌讳自我封闭。”确实如此,只有打开“封闭”的心灵,让人与人心灵的距离更近些,才能消除误解的樊篱。
换位思考是理解的基础。若小林以妈妈的出发点思考,就不再是忍受妈妈的唠唠叨叨,而是感受春雨般的关怀。父母是培养孩子的园丁,就算他们与你意见相悖,也是关怀的体现,就算他们的忠言逆耳,也是发自肺腑的关爱。尊重是相互理解的关键。尊重是心灵间的仰望,尊重是人文素养的体现。若小林能从心底尊重父母,尊重他们的情绪,就不会做出互相伤害的事情,人与人相互尊重,才能为社会再增添暖意,唤回人性的春天。
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中这样说:“我们的世界大得能容下很多真理。”其实在原则之外,我们都可以包容对方的“真理”。
心灵沟通、换位思考、相互尊重,我们携手,打破的就不仅仅是亲情的隔膜,或许可以是心灵的樊篱。
点评:文章基本能紧扣材料要求展开分析,提出小卢和母亲的冲突实则是两代人之间价值观不同所造成的,并由此泛化,注意到了事件的社会普遍性,并对此提出了化解的方法。
但写作时材料的背景意识还不够,社会的发展,微时代的背景,两代人因为时代变化而产生的隔阂,这些分析还不够到位。同时,整篇文章的重心在于‚如何化解‛并提出了‚心灵沟通、换位思考、相互尊重‛等不同解决之道,相较之下,造成隔阂的原因(时代因素、心理因素等)却未能细致剖析,而且方法论涉及的面过多,过虚,缺乏剖析的针对性好和深入性。
科技,不应筑起人际“边界墙”(55分)
日前刚走马上任的川普总统上任伊始便大张旗鼓的盖起边境墙,面对小卢的苦恼,笔者颇有似曾相识之感,究其原因,无非小卢也筑底母女俩的“边境墙”。
遥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轰世名著《1984》,其中令人过目难忘的便是家家户户安装的 “电幕”以及那“老大哥在看着你。”,小卢近来的感受或许便大抵如此。无时无刻不活在母亲“中老年表情包”的“轰炸”以及“监视”之下,最终只能靠“分组可见”求得暂时的安宁。
“微信僵化了人与人的关系。”此话不假。但我们需要清晰的认知,这并非微信及它所代表的科技的错,正如当代传媒大师尼古拉斯,尼古洛庞帝所言:“科技使得信息逐步取代DNA作为我们的基本交换物,它能快速增殖且易于传播。”我们开启微信,看到那张经典的封面:人站在月球上,遥望地球,不也是某种形式上的“打破”与“沟通”吗?
时至今日,之所以出现“微信威胁论”,小卢对自己的母亲处处设防,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科技给予了每个人的专属私密空间。小卢认为自己是微信朋友圈里无限的王,因而想掌握对自己的信息绝对的掌控权。母亲的介入,自然被视为对这一权利的挑战。小卢受到这一畸形观念的制约,“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也就不足为怪了。
南开大学教授熊培云先生有句话说的很好:“在公域,我们应相互包容而成全社会,在私域,我们应互不干涉而成全自我。”毋庸置疑,微信早已成为了方便人们沟通的社会公器,小卢却想连母亲的信息发送权与她的朋友圈一并掌握,真是“其可怪也欤”。
小卢的困惑,实则是当代中国令人尴尬的人际关系的典型反映。有了微信,我们可以发妙趣横生的表情包,网上顺手拈来的令人捧腹的段子,能发经过精美加工的“美图”。所有的一切,在面对面的真诚沟通时全无用处,在支支吾吾中,我们暴露了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一片荒原,越来越多人选择了逃避,在微信中寻找,证明自己的存在。
再看小卢妈妈的举动,“中老年表情包”是她表达的朴素方式,看那P得油光发亮的美食照,哪个父母不会心存忧虑?面对小卢日益筑高的边境墙,无法窥望女儿的妈妈更是忧心不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当务之急,对于国人来说,如今的当务之急是重构人与人之间残破不堪的人际关系。对于那些如小卢一般深感自己受监视的人,他们须知,拆墙铺路,比高筑边境墙更为有效。
点评:作为考场作文,该考生能迅速捕捉到材料的核心——时代发展,‚微信僵化了人与人的关系‛,并就此现象发出了对‚科技‛发展带来人际关系的隐忧的深思,全文紧扣材料所提供的时代背景,有的放矢,使其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立意站得高,分析看得远。
同时,该生还很好地展现了自身的学养和积累,顺手拈来的名言警句既是点缀,也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文章的思考力和视野都是不错的。但行文本身的逻辑性还是有所欠缺,分开来看,每段文字都有其说理价值,但段与段形成不了合力,还需要在文章的起承转合上下点功夫。
用理解与尊重润泽亲情断流(56分)
新潮的通讯方式改变着我们的交流方式,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表达习惯。在新的科技时代的背景之下,如何化解两代人沟通的冲突,从而给亲情一个出口,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小卢与母亲的矛盾在当今社会是颇具有代表意义的。微信是新时代的科技产物,象征着时尚与潮流,是年轻人的新宠,而小卢的妈妈则代表着想要融入新时尚,和儿女们畅享共同话题的中老年人。一方面他们疼爱子女,想要努力提升自己,改变自己,通过新技术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另一方面又苦于年龄较长,接受能力较差,又囿于传统的观念,常常与孩子们的观念背道而驰,因而引发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隔阂,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无法畅通的交流,使亲情时常成了一种尴尬。若要化解此局面,须得两代人共同努力,理解对方,尊重对方,少一些埋怨,多一份交流,方能改变僵持的局面,润泽亲情的断流。
首先,作为子女应该理解并体会父母的关心并非恶意,只是因为表达形式不当,母亲发来的表情包确实无趣,可代表着母亲温和的问候;母亲的评论确实让人扫兴,可那是对孩子健康的操心。小卢表示的“感觉到背后时刻有双眼睛”,实则是母亲的一颗心时刻随着孩子跳动,想着孩子,挂念着孩子罢了。小卢若是能理解这背后的苦心与挂念,想必应该能减少一份对母亲的怨气和不满,多一份理解和体谅了吧?
其次,应该在帮助父母适应新工具时多一份耐心与尊重。小卢一声不吭就把母亲设为分组可见,截断了交流与沟通的大门,母亲自然觉得被孩子嫌弃,而感到委屈。美国医生克鲁多在其墓志铭上有比隽语阐释了医者本怀,“很少去治疗,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放在当下,与父母的关系上也有其深远的启迪意义。相比于从物质上奉养父母,精神上的关怀与尊重才是一种更好的关爱。小卢的做法由此观之却有几分粗鲁,甚至多有几分冷漠生硬了。朋友圈列表中消失的不仅是孩子不愿意父母分享的生活感受,一并消失的,还有干涸的亲情。小卢不妨更加耐心一些教给父母正确的交流方式,与他们分享有意思的网页、表情包,向父母汇报生活的琐事,即使只是零零碎碎的小片段,也能让他们的关心真正落到实处。“你陪我长大,我给你变老”的诺言每个人都曾许过,而当父母渐渐老去,无法跟上我们的脚步,又何妨慢下来等一等他们,和拉着他们的手,一起走呢?
唯有理解与尊重方可化解亲情的隔阂,打破坚冰,让亲情的断流重新润泽,汩汩不绝。父母和孩子本是相连的生命,多一份关爱,方能让爱心永远亲情永恒。【点评】文章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点破材料关键——微信时代之代际沟通交流,破题入题效率高,精度好。事理分析饱满而全面,并针对彼此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产生了多维分析,体现了思维之纵深感。标题、开头段、主体论证段、结尾段,本文都做得相当规范。可惜的是,思维过于局限在材料本身而并未能‚走出去‛,作者的写作视野还是相对局促了一些。
给小卢的一封信(53分)——愿我们终被温柔相待
小卢,你好:
看到你的牢骚,我的第一反应是会心一笑,确实,好像每个人都遇见过类似的问题,来自父母的微信,好比是一种深深烙刻的印记,是我们在互相目送对方远去途中不忍心摆脱的一点留念,希望你能渐渐发现这一点。
是啊,我们和父母之间相隔二三十年,有着完全不同的朋友圈,毫无交集的关注热点,相比于潮流,我们毫不费力的跟上,回头一望发现他们还在很远的地方蹒跚。从前车、马、邮递都慢,再深切的思念载不动渗入细微日常的嘘寒问暖,不过是一句“很好,勿念”。于子女,我们离别之后再无心回头,在广阔的天地中间,我们只轻松于再没有人跟在身后追着说:“慢一些,小心一点!”不知你是否读过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她十八岁独自去离台北有半个世界远的马德里求学,确实是快意极了。恋爱,打扮,舒舒服服地念书,每月写家信汇报情况,潇洒得宛如大千世界的浮尘。后来,她忽然意识到,她那深夜仍在伏案工作的父亲,除了养活一大家子人,还要给她汇在马德里的生活费!之后,她开始拼命念书,打工挣钱,才体会到父亲的不易,这样含辛茹苦的挂念,又有何分别呢?为人父母者,大多心甘情愿,“为你千千万万遍”。
或许,这方式确实有些老旧,他们身后的世界正是我们曾试图遗忘在身后的狭小世界,母亲的手艺,在细微日常里作响的叮咛,那是现在生活中没有留白的。可是,我们终有一日会倍加思念它,那些碎片般的往昔,像夏夜里喧闹的城市,昭示着我们拥有过的温柔和爱,承载着父母对于我的人生底色的绝对把握,安稳、快乐、平安的一生。是我们把它们促狭化了,我们可以容忍许多种方式的入侵,却吝啬于给老去的父母一隅空间啊,甚至于,不愿分享我们的世界里的快乐,美满,希望。毫不留念地,就让风筝断了线。
可是,我们是那色彩愈加斑斓的鸢,小时候,父母紧紧抓着,生怕失了手,再也寻不回;现在,我们飞过了千山万水,那根羁绊着的线越来越长,父母只好吃力地拉着它,希望还能够望见青天下自己的鸢,抱之一笑。我们别无理由去漠视地上渴切的那双眼睛。
我的父亲说过,没有为人父母,就不知道这些千回百转的难处。而我们终将老去,回到地上,目送天际的飞鸢。那时,我们也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却还是强打精神,等待着来自风的消息,所以,给你的妈妈一个空间吧。
一个朋友 点评:文章采取书信体,言辞恳切,情感浓烈饱满,作者能感同身受,从小卢朋友的角度切入材料,以旁观者之身份以情动之,实属难得。书信比较自由的表达方式给了写作者才情展现的空间。写信的角色意识,对象意识,情感力量,本文可资借鉴。但动之以情,尚需晓之以理,比较遗憾的是作者的材料意识不够浓烈,问题分析的触角并未延及到矛盾核心冲突之层面,稍显理据不足,这使书信的说服力打了折扣。
以经营艺术防爱之触礁(争议卷)54分
哲学家赫恩·晏尼有言:“生活非线性的、前进的、向上的,而恰恰是螺旋的、有进有退、曲折迂回的。”(不着边际的引用)当小卢妈妈的关心越过边界,当小卢的分组可见自设深壑,失了经营艺术,两颗相爱之心反触礁石。(材料切入挺漂亮的)
新江山下浑是旧愁。现代通讯技术只是旧冲突的导火索。小卢妈妈对女儿密网式的呵护和小卢对妈妈价值观的不理解与管束的反抗心理乃冲突之源。(材料分析也颇有见地,只是和第一段无法有机联系)试问,若只顾目的而罔视过程,岂非只仰望星空而忘脚踏实地?(目的、过程,星空、大地,有关系吗?)既让爱的目的背驰而去,亦让爱的主体凉了热心。(舍去星空大地,此句连缀前文,还是颇有质量的思考)
爱的经营艺术不应忘初心。(初心为何?前无界定,后无阐释,尚需读者脑补)古训有言:“欲木之长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浚其源泉。“当小卢与小卢妈妈守个人底线和越爱之藩篱的不当措施之前,如若慎思之,明辨之,不忘爱之初心而三思后行,此番隔阂想必原可绕行。爱似养树,求其繁盛需精心经营;爱如清泉,欲流之远长勿忘呵其本源。(如若贴合材料做点阐释,这段还是不错的)
爱的经营艺术亦需有原则。也许游刃有余的最好方式是:“内心柔软而有原则,心怀铠甲而有温度,不进一寸,不失分毫。”当冲突发生,多以界限侵犯,如若小卢妈妈不越雷池,(‚雷池‛一语是否有些夸大?)适度关爱,如若小卢的铠甲守护原则下依然柔情满怀,各谨其行,何以触边界岸礁。(此段‚原则‛、‚铠甲‛、‚温度‛、‚适度关爱‛数语议论质量不错!)
爱的经营艺术言近旨远,意义深长。(什么叫‚言近旨远‛?)两位重目的而轻过程的心理路径依赖症,实则均伤害了目的本身,如南辕北辙,愈行愈远。讲求爱的艺术不仅要利有攸往,近下起元,(当是‚贞下起元,利有攸往‛之误。二者皆为源自《易经》的成语,‚贞下起元‛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周流不息。‚利有攸往‛意思是做此事是有利的,可以放心去做的意思。此处掉书袋,除了表示写作者的博学外,并无实际用处)更要克服固化的思维模式,否则哪怕当下的微信冲突得以缓苏,亦不过是“一曲菱歌时人赞,歌罢犹恐旧江山”的长久困境。(难道此段作者想表达爱的经营要克服固化思维?若此,还是有价值的)
反观当下,罔顾经营艺术而扬爱之旗帆互相伤害的触礁事故屡见不鲜。虎妈、妈宝等现象背后暗流潜涌。呜呼哀哉,难道孩子只是家长实现个人私欲的工具?难道家长非得被列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洪水猛兽?若无爱的经营艺术,本心澄明的初心何苦落得个“何处不惹尘埃”的凄惨下落。(这段拓展触及社会的普遍现象,把思考推进了一个层次,折射了写作者的现实观照意识)
埃纳尔于《指南针》写道:“我们都成了鸦片的吸食者,活在各自的云烟里,孤零零,永远看不见。”(‚鸦片‛?想干嘛?《指南针》全书第一句话写到‚我们是两个鸦片吸食者,每个都在自己的云烟中,外界的什么都看不到,孤立着,永远不理解对方‛,其实写的是西方和东方,两者都在自己的幻象和对对方永恒的误解中孤独存在着。当然借用过来表达母女间的问题也是可以的,但不做任何阐释的‚鸦片‛是否会让读者坠入云里雾里?)小卢与 妈妈之间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吾辈莫非不亟需这经营艺术的指南针,走出固化思维模式的鸦片云烟,去找回爱之澄明初心而勿触礁之困境吗?(‚触礁‛一词挺好的,收尾点题的意识也有,差一点,那就是‚澄明‛的境界)
点评:这是一篇有亮点的文章。乍一看,有深度,也有语言表现力。但推敲下,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爱的经营艺术‛这个点子想得好。没错,爱需要经营,尤其需要艺术地经营,母女之间的爱当然也可作如是观,故而,从立意上来说,这个想法可谓新颖合理。但,这个立意似乎是凭空跳出来的,不是从材料‚生长‛出来的。文章第一段点到主题词,第二段又与此无关,第三段就当成读者默认的概念在使用了。如此,全文论‚爱的经营艺术‛如无根浮萍,飘来荡去,和材料若即若离。借用作者一语‚文如清泉,欲流之远长勿忘呵其本源‛。
当然,此文作者算是用心经营的。从开头结尾,从主体段的思路展开,从遣词造句,都看得出写作者煞费苦心。但也正因为是经营出来的,斧凿之痕还是很明显的。
首尾都在引用,意识是好的,但为什么要用,写作者一定要清楚,不能只是为了装点。主体论证段也在刻意经营文章的层次,但这层次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还不能构成纵向的有深度的拓展,但还算清晰。语言呢?爱恨参半。作者有很好的语言积淀,也在刻意追求表达效果,有一些亮闪闪的‚金句‛,但有的语言又有生造、误用之嫌,且装饰价值大于实用价值。
7.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篇七
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与日常教学作文评分标准的差异比较
高考作文阅卷和平常作文批改得分的差异是由高考作文阅卷时所使用的评分细则造成的。高考作文阅卷的赋分由四个部分组成:立意赋分、结构赋分、语言赋分、标点符号和错别字扣分。最终得分由这四个部分合成。评分细则是分别对立意、结构和语言三个部分提出具体的规定, 而差异便在这里形成。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立意分类赋分的差异
任何一篇作文都可以形成多种立意,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各自人生经历的不同、对生活的理解的差异和积累素材的限制, 往往会形成或选取不同的立意进行写作。在日常的作文训练的批阅中, 教师依据《考试大纲》的标准, 只要符合题意的都是扣题的作文, 立意在得分中不形成差异, 各种立意是不分层次的高低的。但在高考的作文阅卷中则不是这样, 它区分不同层次的立意, 评分细则一般把立意分为四类, 对应的分值不同, 从而形成一类卷、二类卷、三类卷、四类卷的不同的赋分标准。只有一类立意才可以给出50分以上的作文, 二类、三类依一定的梯度降低赋分, 而四类立意的赋分只能在38分左右。
(二) 文体规范的赋分差异
当前的考场作文对于文体的要求往往自由度很大, 很少有限制单一文体的, 因此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作文的文体规范要求不高, 批阅作文时文体不规范、文体不明确、文体童稚化、文体异化等错误现象往往被教师忽略, 而在高考阅卷中对文体的规范要求非常严格, 上述的文体错误现象往往被中心组要求压低赋分;再者, 在文体选择上不同的考场作文题会形成一定的文体倾向, 不是所有的作文题都适合写任何一种文体的。比如安徽省07年的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就有抒情散文的文体倾向;安徽省09年的材料作文“弯道超越”就明显出现议论文体的选择倾向。虽然说命题的要求中都标明了“文体不限”, 但在高考阅卷中是有明确的文体倾向的, 安徽省09年的考场作文选择议论文体则具有明显优势, 而安徽省07年的考场作文选择散文则比议论文更具优势。也就是说在高考阅卷中不同的文体选择是会形成赋分差异的。而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不同文体的选择是不会形成赋分的差异的。
(三) 语言文采的赋分差异
对于语言文采的赋分, 高考阅卷与日常教学的批阅也是有差异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评分因为不形成立意分类的差异, 只要是符合题意的, 语言很有文采的就可以打出一类卷的高分;而在高考作文阅卷中, 由于有立意分类的差异, 加上不允许跨类打分, 只有一类立意和二类立意可以打出一类的语言文采分, 而三类立意和四类立意是不允许打出一类的语言分的, 所谓不允许跨类打分, 指的是如果立意是三类, 语言再好也只能打成二类分, 不能打出一类分;如果立意是四类, 语言再好也只能打出三类的分, 不能打成二类。
二、探究阅卷规则, 明确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产生的依据
评分细则为什么要这样制定,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异?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去探究评分细则制定的依据, 通过对各省作文阅卷所提供的评分细则的研究, 可以发现评分细则是依据三个基本原则制定的, 即立意优先、文体侧重、语言调节。
立意优先是指在高考作文阅卷中首先要确认的是作文的立意类别, 形成赋分基础, 结构赋分和语言赋分只能在这个立意类别的基础上调整。例如一篇考场作文的立意如果被确认为三类, 其结构和语言的赋分便只能在二类、三类或四类上确认, 不能跨类确认成一类。而一旦一篇作文的立意被确认为一类, 则其他两个部分的赋分便只能在一类和二类上确认, 不能打成三类。
文体侧重是指在高考作文阅卷的评分细则中, 对结构赋分提出了四类标准, 这四类标准是依据当年高考作文所最适合选用的某一种文体确定的, 不再提供其他类型的文体的分类标准。如2009年安徽卷的材料作文“弯道超越”所提供的就是议论文体的结构标准, 07年的安徽卷命题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提供的则是散文文体的结构标准。在高考评卷过程中那些选择了提供结构标准的文体的考场作文赋分相对科学, 而选择没有提供标准的文体的考场作文在评卷中赋分的科学性则相对弱化。
语言调节是指在高考作文阅卷中语言文采的分值比重相对弱化, 语言的赋分受立意和结构赋分的影响很大。一篇考场作文如果立意被确认为四类, 其语言文采再好, 也只能确认为三类的语言赋分, 不能定为二类或一类语言来赋分。
三、针对阅卷规则, 科学指导考场写作
了解高考作文阅卷的“立意优先、文体侧重、语言调节”的基本规则, 我们可以回答本文开头所提出的问题。日常教学中, 不区分四类立意, 不存在文体倾向, 只要是符合题意的, 文体结构明确, 语言有文采, 教师即可给出一类作文的赋分。而在高考阅卷中如果立意是三类或四类, 语言再有文采, 也只能形成三类或二类作文的赋分, 再加上文体选择上的差异, 所以我说平常作文中打出来的高分, 在高考阅卷中可能有接近一半 (甚至更高) 得不到高分。如果我们能够针对高考作文阅卷的基本规则进行有效训练, 应该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应该可以让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在考场上得到一类作文的赋分。
(一) 强化审题训练, 确认一类立意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 审题训练, 教师往往只强调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提炼观点的能力, 教给学生提炼观点的方法和技巧。面对当今的网上作文阅卷, 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辨析比较所提炼的各种观点, 确认一类立意。
高考网上阅卷的评分细则在确认四类立意时, 主要是区分命题及材料中的关键词, 区分关键词的本义、比喻义和虚化义, 区分材料的直接的核心的观点和间接的外围的观点。若能在审题教学中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提炼观点, 并进一步训练学生辨析比较这些观点, 确认并选取一类立意进行写作, 将可使学生的考场作文立于不败之地。
(二) 增强文体意识, 规范文体结构
文体结构的规范性训练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难度很大, 主要原因是高考作文命题往往是文体不限, 致使高中作文教学中每一次作文训练也都是文体不限, 一次的作文训练往往会出现多种文体的写作, 文体结构的指导和讲评都有一定的难度。久而久之, 学生的文体意识必然弱化, 文体结构不明确的现象增多, 加上前几年文体创新的影响, 文体童稚化、文体怪异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随着问题程度的不断加深, 高考作文阅卷对文体结构不规范的打击力度也愈来愈大, 甚至对于那些“四不像”的文体往往一票否决。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必须强化文体结构的规范性训练, 每一次的作文训练确定一种文体进行指导, 批改后再对这种文体做重点讲评, 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
8.探访高考作文阅卷现场 篇八
重庆市作文实行“四评制”。也就是说,考生试卷上的一道题最多会经过4道关卡、5名教师的评阅。同时,重庆还建立第三方监理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对评卷过程中的数据逐一进行分析和筛选,对发现的每一个潜在问题由学科专家进行仲裁。
几百名教师要在10天内评完几十万份试题,那么,语文作文會不会被“秒杀”?针对这个问题,安徽省阅卷组会提前设置误差预值。每个考生的每道答题信息由两名教师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分,如果所给分数的差值超出规定的误差值,评卷系统则将该题答题信息随机分发给第三个评卷教师进行评阅,三评之后,系统再次进行校验。从一评、二评到三评,再到小组组长,层层把关,保障评卷打分的公平。
山西省语文评卷注意细节,作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扣一分,书写不整齐成绩也会受到影响。而且不仅山西省阅卷如此,在全国各地,这些也会影响作文成绩,所以今后参加高考的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
【作文阅卷情况分析】推荐阅读:
古代诗歌阅卷分析08-25
作文阅卷批改标准07-02
2024四川高考作文阅卷08-11
2022年高考作文广东卷阅卷手记08-29
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湖南卷和安徽卷09-28
英语阅卷体会06-21
12年参加中考阅卷心得08-10
中考作文题目分析06-26
三模作文分析07-12
高考作文经典分析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