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产业的技术特点(共6篇)
1.电梯产业的技术特点 篇一
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不断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建立并完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才能使整个社会经济及信息产业发展达到最优的协同效果。国内外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信息产业时根据自身特点, 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 美国模式、日本模式、韩国模式和印度模式是当今世界比较有代表性的;东莞集群模式、长江三角洲集群模式以及天津集群模式是国内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国内外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不同特点, 将有利于发掘带有规律性的经验, 有利于中国各地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美、日、韩、印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
(一) 几种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1.市场牵引型: 美国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美国是当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信息产业的绝大部分领域, 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信息产业作为美国的第一大产业, 与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拥有的雄厚经济及科研实力密不可分外, 还在于美国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完善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即以市场需求牵引和自由调节为主, 以政府调控为辅, 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 从基础研究抓起, 全面实施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 通过环境和要素资源的长期积累, 努力实现信息技术的产业化, 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特点是:全方位开展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重视基础研究;大力支持应用与开发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实验室的作用;注重信息技术的商品化与产业化。
总之,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从基础研究抓起, 延伸到市场开发, 采取了全面出击的方式, 使得美国在信息产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全面平衡的发展, 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这也是美国在信息产业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
2.研发驱动型:日本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日本为了弥补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在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本国的实际, 采取了一种“短、平、快”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即在政府的强力调控下, 越过耗资高、费时长、见效慢、风险大的基础研究环节, 从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入手, 结合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直接进入到应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阶段, 从而迅速建立了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20世纪70年代, 日本制定了宏大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计划的实施使日本在信息产业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整体实力迈进世界信息产业强国的行列。进入20世纪90年代, 又实施了“新高速公路服务计划”等一系列新的信息发展计划, 整体实力又得以大大增强,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信息产业大国。概括起来, 日本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以引进技术为主;从信息技术的引进逐渐向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转变;注重信息技术的商业化。
从短期来看, 日本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显得较为成功。首先, 引进技术比自己研究开发可以节省资金。其次, 可以缩短技术创新时间。但是, 日本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 与美国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相比, 主要缺点在于基础研究这一环节依旧十分薄弱, 缺乏原创性研究, 这也决定了日本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缺乏持久的原动力, 最终难以成为信息产业世界霸主。
3.政府主导型:韩国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韩国是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国, 同时又是世界第三大动态随机存储器和先进的半导体产品制造商。韩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成就, 与其构建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密切相关, 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出口导向”的跟踪学习发展;高起点的跳跃式发展;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韩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 关键是在发挥国家作用的同时, 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 确定了国家与市场的平衡点, 即国家根据市场的需求, 战略性地选择和利用信息技术, 并对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采取政府引导和重点扶持的战略, 形成政府、企业整合联动的增长机制。政府的作用体现在:把握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 实施国家统一性战略管理, 包括借助新的技术——经济发展范式, 规划多层次的灵活学习模式, 建立核心能力, 确立战略意图, 特别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外向型战略;推动信息技术开发和扩散, 选择和培育战略性信息主导产业, 建设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从而主导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作用表现在: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制定, 实施政府的信息战略规划和意图;参与国家高级信息技术项目, 促进技术转让和技术深化, 发挥专业化生产和灵活经营优势, 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总之, 在宏观层面上实施国家统一战略管理, 政府发挥“战略规划者”和“领路人”的作用, 微观层面上企业能充分发挥政府战略意图“实施者”和“主力军”作用, 这是韩国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一条重要经验。
4.重点扩散型:印度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 印度软件业一直保持惊人的高速稳步增长, 2004年印度软件出口值已达120 亿美元, 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 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 有203 家向印度的公司定购它们的软件。这一骄人的成果, 得益于印度建立了以软件业为重点突破口的区域创新体系。印度把软件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口, 将科技资源配置重点向软件产业倾斜, 并颁布了配套的政策措施、制度安排和人才工程, 形成了基于软件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这种模式的典型区域就是印度班加罗尔地区。印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科技创新资源向软件产业重点倾斜;发展软件业成为政府制度创新重点;重点培育计算机软件产业集群。
总之, 印度在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大力推进了印度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 几种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之比较
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典型形式。四种创新体系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四种创新体系的共同之处
第一, 它们都能把握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 甚至主导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以此来制定本国的信息发展战略。
第二, 它们都能根据本国实际, 发挥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尽管作用的侧重点和力度不一样。
第三, 它们都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特别是企业的作用, 正确把握了政府与企业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平衡关系。
第四, 它们都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 重视信息技术的商业价值, 强调新技术的产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
2.四种创新体系的区别
四种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的具体区别见表1:
二、我国东莞、长江三角洲、天津地区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
(一) 三地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
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已经形成了三个具有区域分工意义的、较为成熟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基于产业集群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我国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有很强的外资直接投资推动、政府间接培育、中央政策鼓励信息产业大量引进外资, 地方政府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特点。但是, 不同区域由于地方发展历史的不同, 具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呈现出较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 即东莞集群模式、长江三角洲集群模式以及天津集群模式。
1.东莞集群模式
东莞集群是我国信息产业群中发展最早、最成熟的产业集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利用沿海开放区域的优惠政策, 以土地和劳动力的低成本结合及香港自由港的地理优势, 从事“三来一补”加工贸易。90年代中后期, 随着台湾IT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东莞的台资电脑及周边产品制造商, 秉承了原来在台湾时的“专业化分工、群聚式配套”的生产模式。一方面, 是为数不少的财力微薄小厂首先不堪本土成本高涨的压力转移到了东莞, 之后, 一些大厂亦跟随它们的配套群落户东莞;另一方面, 个别台资大厂落户东莞后, 围绕这个大厂做配套的众多小厂相继进驻东莞。其过程是两种现象相互交织, 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台湾IT企业组群式的迁移过程开始改变本地产业网络。截至2002年, 在东莞设立的台资企业4372家, 其中有800多家从事电脑产品生产, 有10多家的电子产品居国际市场占有率之最。当前, 除了中央处理器CPU外, 台式电脑生产95%以上的零部件, 均可在东莞配齐, 东莞因此成为IBM、康柏、惠普、戴尔等世界著名电脑商的重要电子零部件采购中心。
东莞集群基本的发展模式是:发展基础来自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 “台湾接单 (含研发和运筹) , 东莞生产, 香港出口”。其最大的特点是, 在更大范围、更大规模上, 更低成本地嫁接了台湾IT产业发展的模式, 即透过企业间十分发达的网络化联系实现灵活的生产协作, 大中小企业配合, 上下游联动。
东莞集群模式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 由于本地工业基础薄弱, 缺少上下游产业的支持, 主要原料和产品市场都不在本地, 形成了与香港前店后厂式的生产联系格局;集群的形成最初直接继承了这种出口加工贸易的模式, 形成了典型的卫星平台式集群结构, 与国际产业体系的联系严重依赖台商和港商做纽带, 无论是作为核心的大企业或在周围配套的中小企业均是外资主导的, 本地厂商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生产联系。这种“松脚型”的集群地方根植性不足, 企业容易发生区位转移, 产业“空洞化”风险正在急剧增加。
2.长江三角洲集群模式
20世纪90年代末, 海外投资者对我国政策的稳定性已经有足够的信心, 投资行为由最初的试探性转向稳步发展, 随着台资企业在长江三角洲投资力度的加大, 电子信息产业的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战略, 采用灵活精干的生产组织形式, 把价值链中的低附加值环节向中国转移, 长江三角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跨国公司的进人使长江三角洲集群逐渐走向成熟。如上海目前已成为通信、集成电路领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聚居地, 信息产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 已连续5年成为上海第一支柱产业,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信息产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33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 137.9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7.4%提高至2006年的13.0%, 对城市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2006年, 上海信息产业制造业销售收入和服务业经营收入近6 000亿元。近六年详细数据见表2。
长江三角洲集群模式, 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成型于21世纪初, 起步晚, 但起点高, 并以大中企业的聚集为主。发展机制可归结为台湾产业界 (包括资金、企业家和技术等) 与电子信息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战略布局互动的结果。产业群的发展趋势是, 大型跨国公司逐渐成为集群的核心。
东莞集群无论从形成、发展到成熟, 都是台资主导的, 低成本的出口加工是其显著特色。在东莞的台资IT企业全部为中小企业, 是台湾电子信息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模式的成功复制。长江三角洲集群模式主导技术的起点较高, 台资IT企业以“三资” (合资、合作、独资) 的方式投资, 就企业规模来看, 虽然企业总数比华南地区少, 但企业平均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除台资企业外, 电子信息产业跨国公司的加入进一步完善了集群的产业结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
3.天津集群模式
正在形成中的天津信息产业群, 其形成的直接动力是来自美、日、韩的跨国公司, 产业群成长的根本动力是建立在供给与需求机制上的跨国公司与当地国有企业之间产业链的融合。
跨国公司作为产业群形成的直接动力, 其对国有电子信息企业的引导带动作用主要通过需求和供给推动的。也就是说, 需求和供给机制是产业群形成的根本动力。一方面, 国有电子信息企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所创造的良好的产业基础环境、制度环境、投资积累、技术以及人力资本储备成为吸引跨国公司的基础因素;另一方面, 跨国公司通过为国有电子信息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市场途径、先进的管理方法、营销理念, 从而促进国有企业不断整合、融合、发展。综合影响的结果是, 一些技术落后的国有企业在不断地整合和融合之后, 有些逐步走向消亡, 有些融合产生新的企业, 还有一些则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跨国公司在与国有企业的互动融合中产生了较大的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市场机会、市场效应以及更大的经济效率。跨国公司与国有企业建立在需求与供给机制上的产业群成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
产业群的形成使得天津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产业, 并成为天津市的主导产业。20世纪90年代, 天津市的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已初具规模, 信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津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天津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呈现出明显的“单核”状结构特征。产业群的“单核”企业为大型跨国公司。其中摩托罗拉、LG、三星、罗姆电子等跨国公司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主导企业。以摩托罗拉为例, 天津摩托罗拉公司连年被评为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最成功的企业, 2005年, 实现销售额89.83亿美元, 比上一年增长19%;出口64.5亿美元, 同比增长31%。在中国出口200强中, 摩托罗拉 (中国) 电子公司排名第4位。据统计, 15年间, 天津摩托罗拉公司从最初的1.2亿美元投资、几百名员工、几百万美元的收入, 发展到目前的36亿美元总投资额、1万余名员工、2006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规模。天津基地正成为摩托罗拉全球性的物流和制造中心。
(二) 三地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之比较
三地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的具体区别见表3:
三、各具特色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启示
(一) 国外几种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目前中国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但这并不等于中国在信息产业发展上会永远落后。日本、韩国、印度的经验表明, 后进国家通过有效的模式发展信息产业, 同样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 关键就在于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分析对照各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成功经验, 我们可以获得的如下启示:
1.产业创新体系的成功依赖于正确处理市场中心与政府主导的关系
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尽管采用了不同的信息技术创新模式, 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这就是市场经济制度都比较完善, 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与建设产业创新体系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这说明, 产业创新体系的成功需要成熟的市场经济土壤。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 市场体制相对于计划体制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优越性, 己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所充分认识。但是, 完善的市场体制对于国家、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却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 在构建我国信息技术创新体系过程中, 首先要将市场作为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动力, 按照市场的需求配置社会、科技资源。以市场为中心, 遵守企业主体的原则, 使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各主体根据市场需要增加对研发的资金投入和建立自主的研发系统;科研院所和大学应把研发重点和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市场所需求的项目开发和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培养上;政府应该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不宜直接插手科技资源的配置, 不宜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其主要作用应是资助基础科学研究,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制环境, 通过税收杠杆和政策倾斜为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服务。
2.产业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转取决于系统配置
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 能否成功既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明确定位和高效运转, 也取决于产业发展相关主体。美、日、韩、印各国不同的信息技术创新虽然各有侧重, 但都是在官、产、学、研等主体间实现了良性互动。只有官、产、学、研等主体多元互动, 形成多元主体互动协同网络, 才能创造适宜创业和科技企业生存的栖息地, 减少系统内耗, 形成合力, 达到事半功倍作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条块分割、部门利益优先的情况比较严重, 影响了不同创新主体的合作动力和效率。因此, 我们要培育信息技术创新体系赖以发展的市场环境, 健全多元互动的激励机制、风险共担机制, 促进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中各主体的协调互动。
3.自主创新战略是创新体系成功的关键
国外不同创新体系的成功经验表明, 信息技术创新体系能否成功, 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自主创新战略。美国的创新体系主要是以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 印度实施的是重点突破的创新战略, 日本和韩国实施的是“科技追赶”政策, 走的是从引进消化再创新入手, 进入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我国在改革开放前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 在引进技术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过程重视不够, 引进创新效果不显著, 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也没有跟上来。我们必须要吸取以往的教训, 实施合理的自主创新战略。在建立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时, 要注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特别要把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同时, 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 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改进和组合, 推动技术的集成创新;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引进消化, 还是集成创新, 最终是要提高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 提高核心竞争力。因为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引进不了的, 也是买不来的。
4.健全创新政策有利于创新体系的完善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产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创新资源的投入规模, 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创新体系的知识资源配置能力, 而这种能力又决定于产业内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应用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应将政策设计的着眼点从增加资源的投入转向对现有资源运用能力进行整合, 即通过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各种组织之间的协调, 产生系统协同效应, 以解决产业创新系统的“系统失效”问题, 从而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第一, 政府政策制定者的观念必须转变。这种转变包括:从直接对中小企业干预转向间接干预、从以少数大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转向对大多数企业的支持、从以供给政策为导向转向需求政策为导向、从以创新项目为作用对象转向以改善创新环境为对象。第二, 创造一种能够让所有创新活动主体对未来有稳定预期的政治与经济环境。缺乏这种环境, 容易造成企业行为短期化和机会主义倾向, 而通过合作所获得的好处则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显现出来。第三, 政府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中充当媒介;第四, 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政府在合作中的中介作用主要在创新系统形成的初始期, 而不能长期以政府的介入为主。当创新系统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应主要由社会中介组织在促成各种合作中发挥主要作用, 可借鉴印度软件业集群的经验, 借助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让行业协会参与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参与制订行业规范和管理, 打击市场欺诈行为, 打造基于学习的竞争与合作的信息技术企业集群文化, 以加强对“柠檬问题”的规避能力。第五, 制定鼓励集群企业尽可能加入国际生产体系的相关政策, 通过与国际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合作, 获得先进的技术, 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寻求创新, 这将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完善。
(二) 国内三地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信息产业的集群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聚集和产品的集散地, 它更是一个信息技术创新系统。现在信息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要增强我国其他地区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应当从以下三方面来培育扶持产业集群化的发展:
首先, 把产业优势、政策优势、成本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 根据区域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相应的产业群, 有些区域集群应强调技术研发的核心地位, 有些应注重产品制造, 还有一些重点要在流通。换句话说, 就是各区域应当对自己有一个准确定位, 形成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 而不是结构的趋同化;
其次, 以产业关联为依据, 建立相互促进的产业网络体系, 通过产业关联各环节来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 形成集群;
最后, 鼓励高校和各种科研机构、培训机构融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营造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摘要:中外不同地区在发展信息产业时依据自身特点, 采用不同的模式,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对中外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同特点的研究, 力图寻求带有规律性的经验, 为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完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国内外,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特点,启示
参考文献
[1]毛传阳, 孙昌宇.美日韩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55-59.
[2]罗若愚, 刘艳红.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模式的比较[J].企业活力, 2005 (5) :7-9.
2.浅谈电梯防火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篇二
【关键词】电梯防火门;机械结构
电梯防火门定义:
电梯防火门是电梯门系统中的一种,它是当楼层发生火灾时,能有效的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保证电梯厅门系统的完整性和隔热性能,起到保护人身安全作用。
1.电梯门系统
电梯的门系统包括:开门机、轿门、厅门、门套、层门装置等,它是电梯出入口的重要装置,它的作用在于避免侯梯人员出现坠落井道等意外事故,保护轿厢内人员不与井道发生碰撞;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在轿门和厅门完全关闭后,电梯才允许起动,为此,在厅门上装设具有电气联锁功能的厅门锁;其作用有两个:一是锁住厅门,使厅门只有钥匙才能在厅门外打开;二是通过门锁上的微动开关控制电梯,控制回路的接通和断开。允许电梯起动或停止运行,轿门上设有光幕或者触板或者光幕+触板等安全保护装置。在乘客没有完全进入、离开轿厢的时候,可以通过轿门上面的安全保护装置控制电梯的运行。
2.电梯防火门的组成
电梯防火门的组成包括:防火层门装置、防火门板、防火门套、防火地坎等;其主要开门方式主要有:中分、旁开双折、中分双折等,最常见的为中分式,开门宽度在700~1100mm,开门高度在2000~2400mm。根据GB7588-2003规定的层门总则:进入轿厢的井道开口处应装设无孔的层门,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对于乘客电梯,此运动间隙不得大于6mm。对于载货电梯,此間隙不得大于8mm。由于磨损,间隙值允许达到10mm,如果有凹进部分,上述间隙从凹底处测量。按照国标要求,电梯防火门除具备普通门的功能外,还具备防止楼层火灾通过电梯井道蔓延有至关重要作用。
3.普通电梯门发生火灾的特点
在电梯发生火灾时,电梯厅门表面会受到1000℃以上的高温,在高温下,普通电梯厅门会发生以下情形:a、产生严重变形,在两扇门之间形成很大的缝隙,使得人员在逃生中容易跌入井道造成伤亡。b、厅门发生坍塌或门板不能承受规定的力,使得人员在逃生中误打开厅门,跌入井道造成伤亡。c、产生严重变形,失去封闭性,使得受灾楼层的火情从电梯厅门通过井道向其他楼层蔓延。
4.电梯防火门的结构
按照GB/T27903-2011规定,电梯防火门应至少具备以下几点才能符合防火门的要求。A、缝隙测量,实验时,对试件表面的开口和裂缝,应隔一段时间,用直径为6mm的缝隙测量仪能从开口或裂缝处通过试件探入到炉内,且可沿着开口或裂缝移动150mm的距离;直径为25mm的缝隙测量仪能从开口或裂缝处通过试件深入到炉内。b、试件背面不能有火焰出现并持续燃烧10s以上。c、实验结束后,试件已不能保持机械锁紧状态且试件金属表面任意一点不能承受一个300N的力,此力垂直于外露表面,并均匀地分布在一个5cm2的圆形或方形表面上,应无变形。以上几项如有一项不符合,即判定为实验失败;因此门板的结构在整个防火门系统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1门板与门板之间的结构特点
门板与门板之间的咬合方式采用斜角折弯咬合,咬合处折弯倾斜角度在120°;关门后为保证门板正面对齐,背面留有2mm左右的间隙,用来消除门板加工过程的产生的误差;门板咬合处背面各加有门缝挡板,交叉分布在门板背面,每个门缝挡板上分别用6个M5的十字盘头螺栓均匀固定门缝挡板。门板发生变形时,由于两门板的咬合面紧贴着,此处会阻止门板之间产生较大的变形,同时背面还有两个门缝挡板固定在门板上,会进一步阻止门板发生变形,形成一个迷宫通道,所以在门板门缝处火焰是很难露出的。
4.2门楣与门板的结构特点
门楣与门板的缝隙位于整个厅门入口的上方,火灾时热气和火焰最容易由此向上蔓延,为了防止此种情况的发生,防火厅门在普通门板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改进。防火门板与门楣之间的咬合处是采用的是在门板上部直接折弯出一个回头弯,来阻止火苗向上蔓延,当门板发生变形时,门板搭钩处与门楣之间始终是交叉重合的,保证门上封头压板弯钩处与门楣留有4mm间隙,在门板正常开关门的同时也起到防火作用。
4.3门立柱与门板的结构设计
门立柱与门板的缝隙位于厅门入口的两侧,是厅门最容易出火的位置,也是整个厅门的主要承力部分,厅门在受火时能否承载一定的撞击力,主要取决于门板力与门套之间的约束结构。防火门结构是在门板侧面直接折出一个回头弯,与门套之间相互咬合,同时保证门板与门套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用来阻止火苗蔓延。
4.4门板与地坎之间的结构特点
门板下封头与地坎之间按照GB7588要求要有4-6mm的间隙,当发生火灾时,由于受火面和背火面的压力不一致,同时门板受热后会产生伸缩变形,由于门板上部和侧面都与门板之间相互咬合着,只有与地坎之间是悬空的,因此,门板与地坎之间也是最容易漏火的薄弱环节,为了防止门板受火时变形较大,容易引起门板与地坎之间的间隙过大,因此在门板与地坎之间作了一个弯板,在门板运行中这个弯板始终插在地坎槽中,用来阻止火苗从门与地坎之间窜过,保证人身安全。,保证与地坎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使厅门门板在受热情况下保证了密封性和受力强度。采用此种结构避免了加工过程中门板产生变形,同时可以在整个门板调整好以后再安装厅门下封头挡板,不会在安装过程中带来不便。
5.结论
当发生火灾时,整个厅门系统中门扇之间以及门扇和门立柱、门楣、地坎之间的间隙小于6mm。在整个过程中,通过门板、门套以及地坎之间均通过特殊的结构相互咬合,以避免受热后金属变形过大而产生较大缝隙,并且在受热过后能保持其完整性,能够承受相应的力。
【参考文献】
[1]张琦.现代电梯构造与使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GB7588-2003.
3.关于电梯控制技术和电梯特性研究 篇三
关键词:电梯;控制技术;特性;研究
1 电梯控制技术
1.1交流交压变频控制技术
在现代的电力电压控制技术中,交流交压变频控制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变频控制优势而广泛应用于电梯控制运行中。交流交压变频调速控制技术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VVVF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调节和控制电梯运行速度的技术。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能够比较理想的实现电梯的平稳高速运行,并且其能源利用率高,可以使得电梯在正常运行下,节省大概45%左右的电能。另外,交流变压变频可以有效的排查和检测电梯故障,使得电梯的运行更加稳定安全。变压变频调速控制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如下:(1)变压控制系统中采用了3个二极管整流器模块,可以有效的控制电梯在电压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稳压调节,而由多重二极管构成的全波桥式整流模块,可以有效的控制电梯运行所用电压的交直流变换。另外,变压控制系统中采用的全波桥式整流,其耐压耐浪涌性强,电流电势一致性好,从而使得电压转换中的噪音小,效率高,因而电梯的运行效率更好。(2)在变压控制系统中还采用了8只功率集体管构成集成模块用于电压调频调速,该类模块上并联了一个反向二极管,如突然出现电梯运行电压过大或电梯运行故障时,反向二极管会阻隔电流的逆向流动或突然激增,从而保障即使电梯出现突发状况时电压电流也不会有振荡等。(3)变压变频控制系统是由主机系统和副机系统两部分构成的。其中主机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对副机系统反馈信号的控制,即当副机控制系统检测到电梯运行故障时则反馈信号给主机,而主机则根据检测信号的特点检测故障并排除相应的由电压电流引起的故障。副机系统则主要用于调节和控制电梯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速度,因此主机系统和副机系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工作来控制电梯的运行速度和检测排除电梯相应的运行故障等。
1.2 远程监视控制技术
对于电梯的有效控制,还可以采用远程监视控制技术。远程监视控制技术主要是利用现在发展比较成熟完善的因特网和局域网技术,通过对电梯运行现场的各类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利用电脑进行一定的计算处理,然后通过局域网,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远程监测,诊断和控制。该类技术是通信技术,internet 技术和机械设备诊断控制的综合技术系统,统称为远程监控系统。对于实现电梯的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法,现在主要有电话网监控,无线网监控和专线网监控三种。目前综合考虑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成本等问题,各大城市使用的电梯远程监视控制系统技术主要采用电话网监视控制技术,即将电梯设备与普通电话线相连,其监控原理具体如下:(1)监视中心作为系统主机,是由一台或者多台电脑构成的,而电梯的控制部分则作为系统控制的从机。因此电话网监视控制就是在主机和从机之间连接一个公用电话网络,并且用调制解调器实现信号的转化。尽管从现场电梯设备的从机到整个控制监视中心的主机可能具有几千公里的距离,但是利用电话线进行连接,可以极大的降低系统监控的成本,提高电梯远程监视控制的经济效益。(2)通过电话网络连接,电梯的控制设备就具有了一定的智能功效,即运行的电梯设备具有了全自动电话机的所有功能,其可以通过电梯设备上的按键波打电话,或出现电梯事故而自动拨出求救信号等。例如,当电梯出现严重的事故,其相关设备会自动向监控中心拨号,发出警报或求救信息,而这时监控中心的相关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设备反馈相应的信号回来,进行远程分析和处理。
2 电梯的特性控制
从上面的电梯控制技术可以看出在一定的系统控制下,电梯运行可以更加的安全可靠,而这一切的前提主要是基于各种不同的电梯特性而实现的,因此,下面将重点分析和研究电梯的特性。
2.1 电梯理想的运行曲线
从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其可以接受的最大的加速度大概在1.5m/s2 左右,而可以接受的最大的加速度变化率一般在3m/s3左右。而電梯运行的理想曲线根据人们可以接受的加速度的标准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种即正弦波形,三角形和梯形。在现实情况下,正弦波类型的加速度曲线比较难以实现,而三角形的加速度曲线在上升和下降的情况下其加速度的变化率较难控制,因此,这两种曲线一般比较少采用。而梯形曲线可以良好的实现电梯加速度变化不定的情况,因此梯形曲线被普遍采用,根据梯形加速度曲线的特性,电梯的理想运行曲线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要更好的实现电梯的运行控制,可以给电梯设备的控制系统输入体形曲线及其它关键参数等。这样可以使得电梯的运行速度的控制更加灵活方便,并具有自动优化减速曲线的功能,由其组成的调速系统的爬行时间少,平层距离短,其最高设计速度可达4m/s,采用独特的电脑监控软件,还可以实现串行接口实现输入/输出信号的无触点控制。
2.2 电梯的速度曲线
电梯运行的舒适性取决于其运行过程中加速度a和加速度变化率p的大小,过大的加速度或加速度变化率会造成乘客的不适感。能保证a、p最佳取值的电梯运行曲线称为电梯的理想运行曲线。电梯运行的理想曲线应是抛物线-直线综合速度曲线,电梯给定曲线是否理想,直接影响实际的运行曲线。
要实现理想的电梯速度曲线,可以采用的fx2-64mr plc 控制系统,并考虑输入输出点增加fx-8eyt、fx-16eyr、fx-8eyr三个扩展模块和fx2-40aw双绞线通信适配器,fx2-40aw用于系统串行通信。利用plc扩展功能模块d/a模块实现速度理想曲线输出,事先将数字化的理想速度曲线存入plc寄存器,程序运行时,通过查表方式写入d/a,由d/a转换成模拟量后可将速度理想曲线输出。
3 总结
4.电梯产业的技术特点 篇四
关键词:电梯;节能;应用;发展
人们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与工作中都离不开电梯这一工具,因此,对电梯舒适度与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却忽视了电梯的能耗问题。最近几年,随着“节能降耗、创建节约型社会”口号的提出,人们也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作为现代建筑中主要的电能消耗之一,电梯的节能技术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电梯节能技术的实现
1.1.电梯群控技术
在启动、加速与制动过程中,电梯都会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在节能方面就可以采取群控技术,智能分配电梯系统,合理减少电梯系统的停靠次数,提高电梯的整体运输效率,满足节能的目的。电梯群控技术主要是基于计算机平台控制多部电梯,并且将智能控制算法引入其中。控制算法首先是通过信号的采集来判定楼内的实际情况,从而通过控制策略来控制单个电梯输出控制信号,做好各个电梯运行状态的调配,实现最优化的电梯系统运行控制。当前最常见的群控算法有模糊控制算法、专家系统算法、遗传算法等,通过集中控制算法优点的比较,可以将群控系统控制目标的多样性以及系统本身存在的随机性有效解决。
1.2.变频器再生能量回馈技术
如果电梯运行采用的变频调速方式,在平稳的运行过程中就会巨大的机械位能产生。随着电梯逐渐达到了目标楼层,电梯运行速度会逐渐减缓,释放出机械能。为了满足节能的目的,就可以利用电梯运行中产生的机械能。通过变频器再生能量回馈技术,可以转换电梯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机械能,并且可以在直流母线回路的电容当中储存转换的能量,从而再通过有源逆变技术将其逆变成为同频同相的电网交流电,返送回电网,这样也可以为其余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满足节能的目的。通过再生能量回馈技能的运用,可以降低16-40%左右的电梯能耗,并且随着电梯运行速度的加快、载重的增加,其回馈的能量也会越多,其节能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1.3.共直流母线技术
在高频率使用电梯时,往往会2台或者是多台电梯同时运行,所以,就可以引入共直流母线技术,将一台或者是多台电梯发电所产生的能量反馈到共同的母线之上,而连接到直流母线之上的其余电梯就可以利用这一部分电能,避免电力系统中电能的消耗,满足节约资源的目的。共直流母线电梯控制系统是由直流接触器、变频器、能量回馈装置以及直流熔断器共同组成。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电动机的发电状态与电动状态之间可以达到能量共享的目的。并且,在并联直流母线当中的各个电容组之后,可以成倍加大系统当中直流环节的储能容量,进而构成强大的直流电压源来对中间环节直流电压所产生的瞬间脉动加以钳制,提高整体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电梯节能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节能减排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比如对永磁同步无齿轮电梯,能源再生电梯等节能技术的推广技术瓶颈以及政策约束的限制都得到了进一步解决。并且,电梯行业也将优于当前节能技术的电梯作为研究热点。比如:清洁能源驱动的电梯,如太阳能等,都已经进入了实验性阶段,并且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只需要将太阳能板的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将其面积缩小,就可以投入工业性的实验阶段,剔除传统的曳引机,直线电机驱动电梯这一项技术的使用已经趋于成熟,只需要做好成本控制,达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就能够大规模的投入到使用当中,其节能性是显而易见的。
3.电梯节能技术的应用实例
在本文写作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应的市场数据调查,对于安装节能电梯产品的业主进行了相应的采访,比如:在上海市某一座大厦内部有8台高层电梯,每一个月每一台电梯原有的用电量2800kW/h,当安装了电梯节能产品之后,每一个月每一台电梯原有的用电量为1500kW/h,每一个月能够实现1000kW/h的电量节约,一年就可以将成本收回,在用电方面,为公司节约了很大一笔开支。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企业正常的运行也需要财力作为保障,所以,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节约成本,而节能电梯就是企业跨出成本节约的第一步,我们也相信电梯节能技术必定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结语
现代社会,应用电梯节能技术势在必行,无论是局限于眼前利益,还是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电梯节能技术对于企业,对于社会都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也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能源日益紧张的现代,节能就是创造利润,就是服务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 邓金强.电梯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2(14):56-57
5.电梯产业的技术特点 篇五
关键词:PLC技术;电梯系统;快速仿真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072-01
PLC应用仿真实验的实质就是借助于组态软件,生成仿真实验环境,用它来控制仿真环境中的图像元素,达到可以直接观察PLC运行情况的目的。以仿真动画的形式表示控制和程序的执行结果,极大地增加了研究者的参与实验的意识,提高了研究者的动手能力,加深研究者对该项技术的理解,提高研究的效果,特别是在提升研究者的创新实验,锻炼创新精神时,是非常有用的;以仿真程序代替实验设备,开发后不需要过多的维护,还可以增强实验的多样性。仿真实验以仿真动画代替实物模型既能节约大量的实验室经费,又能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一、PLC电梯控制系统
(一)控制系统组成
本三层电梯控制系统由PC机、三菱FX2N-48MT、SC-09编程线、及软件KingView 6.5、FXGPWINV3组成。通过编程线SC-09将PC机的RS-232串口与PLC的编程口连接,在上位PC上安装KingView 6.5并建立电梯控制模型、编写控制程序、建立动态链接,就可以实现PLC电梯控制的动态运行和仿真。
(二)PLC的I/O分配
根据电梯操作的过程及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确定本系统中所需输入、输出接口,然后再进行I/O地址分配,使每个输入信号对应PLC内部的输入继电器,每个输出信号对应PLC内部的输出继电器。本电梯最小控制系统,电梯轿厢内的操作面板上有各层的选层指令按钮,开门按钮和关门按钮,门厅召唤按钮,电梯平层行程开关,另外,轿厢内设有消防应急和复位开关,共需14个开关量输入端口。控制电梯的上行、下行(即电机正、反转),上、下行指示灯,轿厢内的开门、关门控制,显示1至3楼层楼位置指示,电梯轿厢内各层指令信号登记显示,各楼层门厅乘客召唤,共需l6点开关量输出端口。
二、组态软件设计
(一)图形界面设计
在组态软件中设计仿真图形界面,构建电梯模型画面,包括电梯轿厢、轿厢内按钮与显示元件、门厅召唤按钮与显示元件、电梯牵引电机、启/停控制按钮等。虚拟的电梯模型代替实际的电梯物理模型仿真运行。建立仿真图形画面,先要在工程管理器窗口下双击“新建”图标,建立“电梯控制系统”工程。在工程浏览器目录窗口,单击“文件”-“画面”,再在目录内容显示区内双击“新建”图标,启动“画面开发系统”程序,在“新画面”窗口,就可以用组态王提供的画图“工具箱”,根据需要构建图形画面。
(二)数据库构造
数据库是整个软件的核心,通过定义数据变量,反映被控对象各种属性,实现图形画面与I/O驱动程序的联系,数据库是联系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桥梁。组态王中,数据库变量是在“数据词典”中定义,数据变量分内存变量和I/O变量,其中,内存变量是不需要与其他应用程序交换数据的变量,而I/O变量是与其他应用程序交换数据的变量,如与PLC进行信息变换的数据变量(下位机采集来的数据、发送给下位机的数据)就是I/O变量,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当I/O变量的值改变时,会自动写入远程的PLC内存,而当PLC的变量改变时,组态王中I/O变量会自动更新。PLC的输入输出地址就是I/O变量,在设置I/O变量属性时,在“定义变量”窗口的“基本属性”页中输入变量名(如“一楼指令按钮”),变量类型设为“I/O 离散”,连接设备设为“FX2PLC”,寄存器设为“x3”,数据类型设为“Bit”,读写属性设为“只读”,采集频率设为100 ms,再单击“确定” 按钮,完成“一楼指令按钮”的数据变量定义。
(三)动画连接
建立数据库中变量与图形画面中图素间关系,就是动画连接。通过建立动画连接,可以将数据库中变量信息反映到图形画面中,当变量值改变时,画面上图形对象以动画的效果表现出来;还可以用图形画面的动作控制着数据库中的变量,由软件使用者通过图形对象以改变数据变量的值;这样才能将静止的图形画面像实际物理模型一样仿真运行,实现图形界面与物理对象PLC间的双向控制和模拟运行。双击图形界面上的图形元件,弹出“动画连接”对话框,根据图形元件的属性,分别定义对象名称及动画表达式,如双击“轿厢” 图形元件,在弹出的“动画连接” 窗口中,单击“垂直移动”,在出现的“垂直移动连接” 窗口的“表达式”框中,设置“”,并设向上移动距离设置为200,最上边移动距离设置为200,向下移动距离设置为0,最下边移动距离设置为0,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动画连接”窗口,再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轿厢的动画连接。同样的,可以完成其他图形元件的动画连接。
三、PLC电梯控制仿真运行
(一)PLC与Pc的通信参数设置
组态王软件要对PLC进行控制,必须要对PLC设备进行定义,双击“电梯控制系统”工程,在启动的工程浏览器内容显示区中双击“新建”图标,出现“设备配置向导”,按“PLC”-“三菱”-“FX2” “编程口”,顺序选择,取设备名“FX2PLC”,设备指向“COM1”串口,定义设备地址,则上位PC与实际的PLC建立了对应的联系。建立联系的设备,还需设置通讯参数,才能保证组态王对PLC的监控和仿真运行,设置的参数为:波特率9 600 b/s,7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偶校验,站号为0。该通信格式,在PLC中通信格式数据寄存器D8120中设置数值H6086,D8121中设置数据H0000,D8129中设置K5。
(二)进入系统仿真运行
PLC状态开关指向“RUN”,启动组态王运行系统TouehView,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仿真运行,检测电梯仿真界面的运行是否符合逻辑控制关系,组态软件对PLC的控制,及PLC对组态软件仿真模型的控制。
四、结论
通过组态王的PLC电梯控制仿真,可以在脱离PLC实际物理控制对象的条件下,实现对电梯控制系统的仿真运行,在控制程序投入实际运行前进行调试;而建立起来的控制命令程序,是可以在物理对象连接后,直接进行对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的人机界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该方法无论针对开关量信号还是模拟量信号,都可以进行近似真实的仿真调试运行,也可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需投入较大资金的物理对象缺乏情况下,通过界面仿真的形式实现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参考文献:
[1]袁秀英.组态控制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李慧升.电梯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德国电梯新技术 篇六
磁浮技术服务电梯
这种被称为Multi的新型电梯系统其技术来源于曾被寄望于联通德国各大城市的磁悬浮列车。这种新技术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毫无疑问,面对越长越高的建筑,传统电梯技术已经达到极限——钢缆会因自重而断裂。新技术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和理论计算上,尚没进行任何载人测试。
类似翻斗提升机
在了解Multi技术前,有几个问题需要提前说明。比如Multi系统的电梯轿厢会在运行中稍作停顿,尔后一个交换器机关就会启动,将轿厢的垂直运动转变为水平移动。这种电梯的革命性突破在于,你几乎可以在一个电梯井中安装任意数量的轿厢,这种设计有些类似早已被禁止且几乎绝迹的翻斗提升机。
在纽约或亚洲大城市,摩天大楼的电梯轿厢动辄可以装下三五十人,而Multi的轿厢只能装八个人。轿厢本身也很轻,采用碳纤维加强的复合材料制造,优点是无需花费巨资研究大推力提升系统,多轿厢设计又缩短了等候电梯的时间。
(www.sueddeutsche.de)
(责任编辑:徐春芳)
【电梯产业的技术特点】推荐阅读:
文化产业的特点及作用11-08
电梯维修技术试卷10-11
电梯控制技术教案(绪论)06-19
电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07-17
电梯机房土建技术要求11-07
关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乡镇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7-27
储能产业储能技术07-24
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11-13
的电梯广告合同09-03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