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程改革内容

2024-07-22

第八次课程改革内容(共6篇)

1.第八次课程改革内容 篇一

贵州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全体会议 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第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把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同贵州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聚焦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牵住“牛鼻子”,谋划贵州省改革工作

●保持政治定力,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分类推进改革方案的落实,加强工作协调,加大改革方案督察力度,确保各项改革落实见效

1月4日,贵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八次全体会议,传达贯彻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第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贵州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赵克志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推动我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敏尔传达了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第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参加会议。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谌贻琴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了《关于我省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总结的报告》、《中共贵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关于完善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与人大代表、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扩大公众参与立法途径的意见》、《关于通过询问、工作评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意见》、《贵州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贵州检察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会议还听取了我省贯彻落实《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等初步情况汇报,要求继续与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对接,及时跟进,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贵州省的落实意见。

会议指出,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贵州省把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作为中心任务,凝心聚力,统筹协调,有力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良好、取得实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活力。8个专项小组、40个专题组启动327项改革任务,完成286项(其中重大任务99项),共出台421项改革成果;余下的41项跨年改革任务正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扶贫开发改革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色鲜明,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改革同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务实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力度加大。

会议指出,贵州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符合中央要求、符合贵州实际,改革思路对头、改革推进有序,有特色、有亮点,体现了总书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的要求。这是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指导和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也要保持清醒认识,不能对改革成效评估过高,贵州省改革还处在初入轨道的阶段,少数地方、单位和领导干部仍存在决心不够强、责任落实和协调协同力度不够、改革的突破点不多等方面的不足,真正实施改革、完成改革、取得更大改革成效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会议强调,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改革良好势头,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谋划和抓好各项改革任务。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等7个改革文件、方案,省有关部门要抓紧汇报沟通,紧跟中央思路,提出贵州省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贵州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获得中央政法委批准实施,要紧扣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等四项改革试点内容,积极探索创新,认真抓好第一批改革试点。要把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同贵州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聚焦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谋划我省2015年改革工作。要把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建等各项举措都放到全省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统筹,都要珍惜巩固发展全省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都要服务于集中解决好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要偏离这一点。

会议强调,要保持政治定力,蹄疾步稳,狠抓改革方案的落实。要把提高改革方案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实行专题组组长负责制,突出改革推进落实的重点,严把方案制定程序,切实提高改革方案的质量;对已经出台的具有重大结构支撑作用的改革,要抓紧出台细化实施方案,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要明确各专项小组、专题组和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和要求,以“钉钉子”精神分类推进改革方案的落实;要增强改革动力和合力,强化部门的责任担当,增强大局意识、紧迫意识,以政府自身改革带动重要领域改革;要做好工作要点和项目分类管理的工期倒排,让每一项改革举措都可监测、可考核。要增强主动协调和配合意识,加强工作协调。要加大改革方案督察力度,对已经出台的重大方案要排队督察,及时跟踪、及时检查、及时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省委改革办要会同省委、省政府督查室制定完善改革督查制度,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重要改革举措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抓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有关单位要抓紧分解任务,明确完成时间,使各项改革举措有效对接、协同推进,确保落实见效。要发动群众参与改革,引导社会支持改革,引导社会舆论和各方预期,汇聚起全社会支持改革的正能量。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有关贵州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省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及各专项小组联络员列席会议。(记者 许邵庭)

2.第八次课程改革内容 篇二

2007年5月, 教育部在原课程标准编写组的基础上, 补充和调整了部分专家学者, 重新组织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组” (以下简称“课标修订组”) , 开始对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理念标志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完善和修订。这个完善和修订基奠是在7年来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大讨论和实践大检验的基础上, 是基奠在几十万基础教育战线体育教师的思想进步和探索成就之上的, 具体来说, 完善和修订的理论准备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 基本课程理论大讨论的基础

7年来, 学校体育理论界就“体育课程改革教学的终极目的与目标”、“体育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运动技能的重要性”、“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正确性及其问题”、“体育课程目标的体系及其范式”、“新型体育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其意义”、“体育教学过程规范性的意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及其方式”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极为热烈的讨论, 这些讨论在有关的学术杂志、体育网站以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等学术会议上为广大的体育教研员和体育教师们热情地参与着, 形成一次体育指导思想和体育课程理论的大辩论, 这些史无前例的热烈和直率的讨论为学校体育界正确地认识前一阶段的改革, 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完善和修订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 对典型的优秀实践进行导向的基础

2004年, 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在肇庆成功举办, 这个全国性的展示活动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具像成果展示和相关教学理论问题的讨论提供了最有权威的平台, 也为那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教学实践进行正确导向提供了机会。在肇庆的第一次活动之后就引发热烈的讨论, 也出现自体育课程改革后的首次明确的理论对立。随着其后无锡和大连的展示活动的继续进行, 关于体育课改成就及问题的认识越来越趋向统一, 对相关课程理论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深入, 在体育教学实践层面奠定了完善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舆论基础。

(三) 对课程改革实效进行调查的数据基础

2005年,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 依托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情况的调查研究 (后来在这个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编辑了第一部《中国学校体育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白皮书) 》) , 对多年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问题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形成了报告并上报教育部有关领导和部门。在这些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该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与课标修订组进行了面对面的意见交流, 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努力为课标修订组后来的修订工作, 为统一修订指导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也对各个学科的课改状况进行了系统内部的调查, 其中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情况的调查结果也揭示了课改中一些状况和问题, 这些调研结果分散在一部分体育学者的研究中, 这些成果为大家更全面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课题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 也提供了完善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路。

在上述基础之上, 课标修订组于2007年底开始了紧张的修订工作, 终于在2008年初形成了课标修订工作的初步成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修订稿) 》 (以下简称课程修订稿) 。课标修订稿凝聚了全体课标修订组专家的智慧和努力, 课标修订稿初步确定了完善体育课程标准的整体思路, 课标修订稿基本体现了学校体育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课标修订稿也蕴含着后一阶段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因此, 课标修订稿是一个分析和预测未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方向的重要材料。本文就是主要依据这个材料, 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对未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进行的分析。

但是, 由于课标修订稿还是一个有待征求意见和上级批准的文件, 是一个自身还要进行完善和修改的文件, 因此本文的分析不拘泥于修订稿中的具体的表述, 而是依据修订组同事们相对统一的认识, 依据修订稿中所表现出的一些思想实质变化, 依据本人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性判断来阐述本人对未来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分析。

二、对未来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的分析

本文根据作者参加课标修订工作的体会, 根据多年来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根据课标修订稿已经显现的一些意图, 在此, 对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后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做出如下的分析与预测:

(一) 进一步明确和突出体育课程性质, 强调运动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的价值和意义

这个趋势产生自如下的背景:过去一段时间体育界对体育课程本质和特征的大讨论及其对体育课程本质的日趋统一的认识;体育教学实践证明了轻视运动技术学习思潮的不正确性;学校体育界对体育与健康关系、运动技术与健康关系等认识的不断深化;十几年来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界的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本文认为:在体育课程性质方面, 课标修订稿将会在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更多的强调:

1. 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术和身体锻炼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课程;2.继续强调体育课程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3.强调通过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素质为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服务;4.强调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二) 进一步梳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更加突出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

这个趋势产生自如下的背景:1.原来课标的目标过于繁杂, 需要对过多的目标进行精炼;2.原课标的目标的系统性有欠缺, 需要对重复杂乱的目标进行梳理;3.原课标的目标中有一些非体育的、过于远离核心目标的内容, 需要予以删减;4.原课标中有一些表述不明确的目标需要更加清晰的表达。

本文认为:为梳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突出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 要从以下方略考虑目标的系统性:

1. 要强调体育的主要功能。例如, 体育对心理的锻炼和影响主要体现在“毅力和意志的培养”和“愉悦身心和增强体育自信”方面, 因此, 在心理健康方面就重点强调这两个方面。同理, 体育对社会性培养的主要功能在“集体精神培养”和“体育道德与行为教育”方面, 因此, 在社会适应方面就重点强调这两个方面 (见表1) 。

2. 强调目标的内在逻辑性和递进性。例如, 运动参与的递进的逻辑关系是“参与运动的行为→体验其中的乐趣→进而形成对运动爱好和运动习惯”, 因此, 在运动参与就强调了这三个具有内在递进关系的目标 (见表1) 。

(三) 进一步强化三级课程管理机制, 真正使国家、地方、学校在体育课程管理和创新方面能够各司其职

这个趋势产生自如下的背景:1.原课标只是泛泛地要求了地方要制订贯彻课标的实施方案, 但要求不明确, 指导性也不够强;2.从此引发的对课标文件性质和指导性应何在的讨论;3.实际上各地基本没有按照课标的要求制订出实施方案的现实;4.对国家、地方、学校管理课程的权限、特点及内容讨论的深化。

本文认为在未来的课标修订稿中, 定会进一步强化三级课程管理机制, 并真正使国家、地方、学校在体育课程管理和创新方面能够各司其职, 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式就是更加明确地提出要求, 更加细致地进行指导。未来的课标修订稿中将很可能用以下的表述来明确地进行指导 (见表2) 。可见, 这个要求是很详尽的, 指导性是很强的, 是积极鼓励地方和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订有特色的课程并有效地管理课程的。

(四) 继续强化国家对地方和学校 (主要是地方) 体育教学内容的“有弹性的”指导

注:表中下划线部分均是一些很具体的指导内容, 用以切实增强地方和学校对体育课程的指导责任

这个趋势产生自如下的背景:1.多年来, 人们发现体育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之间不具有很直接的联系性, 虽然在课程指导方面强调“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是正确的, 但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指导性却是不可缺少的;2.全国的学校在体育教学内容实施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地区落差;3.多年来, 人们对体育课程相对统一的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及对课程管理方法灵活性探索的成果;4.人们对前一阶段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在内容统一性的明显欠缺所造成问题的深刻认识。

因此, 本次课标修订稿必然要采用既保证“全国范围内体育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又要保证“体育课程在地区范围内具有相当的规定性”的新的课程指导方略, 以确保体育课程内容在全国“灵活”, 在地方“不死”, 在学校“不乱”, 并更加鼓励地方和学校创造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新的教学内容。

所谓“加强有弹性的指导”, 第一是通过列出更具体的教学内容供地方 (主要是针对地方) 和学校参考选用, 以“加强对全国体育教学内容选用的指导”;第二是将列出的这些具体的内容理解为对地方和学校的“建议”和“示例”, 强调不具有强制性, 以“使对全国体育教学内容选用的指导具有弹性”, 而采用的文本语言是“运动项目可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是:”, 隐含有“也可以不是这些运动项目和具体教学内容, 要根据各地情况实事求是地选择”的含义。见图1的范例。

(五) 加强对各个体育目标达成度的评价, 通过“评价视角建议”和“评价方法举例”加强对评价方法论的指导

这个趋势产生自如下的背景:1.由于体育能力与遗传、生活等的密切相关而造成的学校体育学力评价的困难;2.新课改以来对传统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的反思与批评;3.新课改以后由于评价多样化而引起的某些混乱与混淆;4.新的体育学习评价方式与方法的积极探索及其方法论的不成熟。

因此, 本次课标修订稿必然要对体育学习评价进行更实际、更有效地指导, 可以采用的方略应有以下几点:

1. 针对比较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进行更清晰的学习评价设计, 这也可以使得“内容标准”的词义更加名副其实;

2. 根据目标 (课标称为内容标准) 的不同类型设计不同方法的学习评价;

3. 将可数量化的学习评价更加具体化、数量化, 使评价更具操作性;

4. 继续开发新的评价方法, 特别是针对那些不可数量化的学习内容及其效果。

为了加强对体育学习评价的指导, 课标修订稿可能要通过增加对“评价的视角”和“评价方法举例”的表述来增加形象地和可参照性, 详见表3的各个范例。

(六) 继续提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对教学内容的开发进行更明确的指导

这个趋势产生自如下的背景:1.多年来体育教学理论界和一线教师对略显陈旧和意义不明确的反思, 以及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的强烈要求, 体育教师对开发新体育教学内容的巨大热情;2.课标对开发体育教学内容的正确提倡以及对内容开发指导的不足;3.新课改以来所开发体育教学内容出现了明显的良莠不齐现象。

因此, 本次课标修订稿必然要在继续提倡开发体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同时, 将会对要开发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明确的指导。这个指导应该是:1.将开发的对象分为如“急需开发的内容”、“需要开发的内容”、“不能开发的内容”等几个清晰的层次;2.通过说明和举例对上述层次的内容进行明示 (见表4) 。

(七) 深化体育评价改革, 突出教师的评价地位, 强化对体育学习的考核

这个趋势产生自如下的背景:1.由于体育学科的诸多特点导致的体育学力评价的客观困难;2.新课改以来对传统体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的诸多批评;3.对课改以后学力和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探索而出现的新的评价理论和新的评价方法的总结需要;4.对课改以后出现学力和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探索而引起的一些理论和实践混乱的纠正。

因此, 课标修订稿必然要对体育学习的评价, 特别是体育学习的考核和评定提出更加正确和更具体的指导意见。由于体育学习的评价方式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时数而变化的, 因此, 在课程标准的层面也无法指定和指导具体的考试和考核方案, 无法指导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但课程标准修订稿必然在基本评价原则、考核内容的大致比例、评价方式的重要性以及这些评价方式的使用方面进行原则性的指导。本文认为, 课程标准修订稿可能也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强调, 用以指导对新课改以来的体育评价改革的完善:

1. 要在继续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同时, 要更加强调:在体育学力和学习评价方面, 教师是第一主体,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设计进行的评价是最具权威性的。

2. 在继续重视对多种体育发展方向评价的同时, 要更加强调:对学生体能增长和运动技能达成度的评价是考核、考试和评价内容的主体, 应该用较大的比例数来表示, 比如占60%~80%的比例等。

3. 在继续重视过程评价和形成评价方法的同时, 要更加强调:结果的评价是最准确和可靠的评价方法, 要深入研究科学进行终结性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八) 在对“体育学理”研究的基础上, 继续深化体育教法和学法的改革

这个趋势产生自如下的背景:1.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环节;2.此次课改对体育教法改革的重视和目标的不明确;3.由于对“教法”基础的“学理”的研究的严重缺失而导致教法改革的表面化和虚化;4.在第一线出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和自主化的同时也出现温情化和自由化趋势;5.对诸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的肤浅理解及研究的不深入;6.对“体育学法”研究的严重不足。

为此, 本文认为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会在加强对“体育学理”研究的基础上, 继续深化体育教法和学法的改革, 这个教法改革的深化应该主要体现在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强调:1.强调一切教法的改革和创新都要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要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来衡量教法的优劣, 以避免“花架子”;2.强调教法的改革要有运动学理的根据, 以避免“假招子”;3.强调教法的改革要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主要防止教法的“幼稚化”倾向;4.强调教法的改革要具有教材的针对性, 以避免“万能教法”的出现;5.强调教法的改革要注意与对学生行为和品德教育相结合, 以避免“课堂学习的自由化”倾向;6. 强调教法的改革要注意新教法在教法整体中的“位置”和“使用频率”, 以避免教法运用时的“本末倒置”。

(九) 进一步指导教师更科学地制订教学目标, 加强目标对教学的导向性, 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目标的达成度

这个趋势产生自如下的背景:1.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灵魂, 增强各个层次体育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指导性是本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2.课改前期曾出现过“在教学的任何层面都要目标统领内容”等错误说法, 需要纠正;3.体育教学第一线急需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的目标范式;4.有关体育教学目标可操作性范式的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

为此, 未来一段时间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有望在教学目标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更多的研究、更多的成果和更多的突破。各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将更加清晰、完善, 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表述范式将更加明了, 从而为体育教学目标的系统化、可操作化和可评价化做出贡献。

预计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将会在以下几方面展开:1.教学目标如何依托教材和教学场景的研究;2.如何使教学目标具有努力因素和适宜难度的研究;3.目标的表述如何更加具体明确和更加行为化的范式研究;4.目标的范式在各个层面是否都包括“条件” (在什么条件下) 、“课题” (做什么) 和“标准” (做到什么程度) 三个基本部分的研究。为此, 课标修订稿也会对这些探讨和范式创新做出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十) 强调让学生充分体会运动乐趣与学习的成功, 与此同时, 深化对运动乐趣的研究和理解, 加强对学生进行刻苦锻炼的教育

这个趋势产生自如下的背景:1.此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视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 重视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功感;2.与此同时, 体育教学中也出现了教学温情化甚至是自由化的倾向, 对学生进行刻苦锻炼的教育有所放松;3.对何谓体育的乐趣的理解依然肤浅,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严重缺乏;4.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和运动乐趣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依然缺乏, 特别是刻苦锻炼教育与体验乐趣同时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索严重缺乏。

本文认为:在今后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中, 一定会在继续强调让学生充分体会运动乐趣与学习成功的同时, 通过研究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运动乐趣的研究和理解,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刻苦锻炼的教育, 使体验乐趣和进行刻苦锻炼更好地结合起来。为此应该课标修订稿也会强调做好以下工作:1.继续研究运动乐趣的本质和内涵;2. 要总结和推广多年来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3.要研究刻苦锻炼过程对体验运动乐趣和获得学习成功感的作用;4.要研究“意志形成”“毅力培养”等体育教育因素的本质和教育方法。

三、本文的最后说明

在本文结束之时, 笔者还要做以下几点说明:

(一) 本文是应《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的特约而进行的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预测, 内容基本是笔者的观点和想法, 不代表任何本人所参加的体育学术团体和组织, 更无法成为制订各种正式体育课改文件的依据。

(二) 为了进行预测, 本文不得已引用了部分课标修订稿在修订过程中的一些思想和思路, 而这些思想和思路属于杨文轩教授、季浏教授为牵头人的课标修订组全体同仁的集体智慧, 笔者只是介绍和解读。本文的分析虽然是有所根据, 但更多是个人的解读, 不代表课标修订组及其组内其他同志的意见。

(三) 课标修订稿还面临着征求意见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本文中有一些依据这个文本的初稿所进行的预测, 其确切性不强, 所述内容仅供参考。本文涉及到的一些文字表述细节很可能会有变化, 当本文引用的案例细节与未来的正式文件发生冲突时, 无疑以未来的文件为准。

3.《第八次》 篇三

区域:盘龙区

学校:落索坡小学

教师:李俞劼

课题:《第八次》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次教学选择的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的课文。讲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在几乎丧失信心的情况下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从而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三段。其中第二段是教学的重点。由于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所以本课的教学,一方面抓住重点段(第二段)的学习,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蜘蛛结网的艰辛、执着,引导学生领悟“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另一方面,结合光盘和课文内容,创设一个个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文中主人公布鲁斯的内心世界,体会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从而受到思想的启迪。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想;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领悟课文所寓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蜘蛛的品质和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对待挫折,形成良好的奋斗观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根据课文中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看图复述,突现重点。

1、师述:昨天,老师让同学门根据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都带来了吗?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2、指名学生展示作品(使用实物投影),并看着作品复述故事。

教师从旁发问:你为什么不说“网破了,丝断了”?为什么不说“断了结,结了断”?为什么将“终于”读得那么重?„„

3、师述:你的画真棒,能谈谈自己的成功经验吗?

4、播放课件无声动画(蜘蛛结网)指名学生为动画配音。

【设计意图:其一:蜘蛛结网的故事在这篇课文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是承接了课文起因与结果的桥梁。那么,这个故事便是课文教学很好的抓手和切入点,教学伊始,直奔此重点,然后以“点”辐射全文的教学,能使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流畅。其二:小学生都喜欢画画,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画故事、展示自己的作品,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为整节课开了一个好头。其三:“画故事”是对课文的再现,根据图画以及动画复述故事又是对课文的还原。这一学习过程巧妙地替代了课文讲析,同时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定会学得兴味盎然,学得深刻。】

师述:大家知道布鲁斯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蜘蛛结网的吗?

二、以点辐射,读悟课文。

(一)播放课件:出示失去信心的布鲁斯形象和相关文字: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1、布鲁斯对什么几乎失去了信心?“这场战争”指哪场战争?从书上找出相关句子来读读。(相机指导朗读:要读出布鲁斯的勇敢、爱国)

2、布鲁斯和他的军队这么英勇的抗击外国侵略军,为什么对这场战争他还要失去信心?

3、指图:这就是布鲁斯几乎失去信心的样子,谁来读课文中有关句子?

指名学一学布鲁斯“唉声叹气”?(注意:要突出“不断地唉声叹气”)

4、现在老师当一回战地记者采访布鲁斯王子:布鲁斯王子,我是报社记者,对您的遭遇我深表同情,请问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怎样?想些什么?

5、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把带点的那个词去掉,行吗?为什么?

6、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师述:就在布鲁斯打了七次败仗,即将失去信心的时候,他看到了蜘蛛结网的情景。看到后,他的心情怎样?又有什么样的表现?

(二)播放课件:出示布鲁斯感动的形象和相关文字: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1、学生自由读屏幕上的话。

2、谁来演一演布鲁斯“感动极了”的样子?师生合作:老师读学生演。

再次采访:尊敬的布鲁斯王子,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怎样?想些什么?

3、学生寻找伙伴,配合表演。

4、老师读课文,学生站起来一起表演。

(师:老师听得出你们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师述:布鲁斯第八次抵抗,结果怎样?

(三)播放课件:出示凯旋而归、充满自豪的布鲁斯形象和相关文字: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1、学生齐读屏幕上的一句话。

2、“终于”说明了什么?布鲁斯第八次成功不容易,从哪儿看出?

3、谁能“不容易”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读。(教师随机评价指点)

4、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以朗读、表演、采访等活动形式为主,目的主要是为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本中、带入到人物中,让他们用自己的心去碰撞人物的心,把自己的情融入人物的情,亲身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的情感一定会真实而又丰富,并且这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那么他们学得也就必然积极主动、生动活泼。】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1、同学们,布鲁斯终于成功了,你想对布鲁斯说些什么?你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可以提醒学生:你在生活中遭遇过失败吗?你是怎么做的?今后又会

怎么做?)

2、老师送同学们三句名人名言。

播放课件:伴着古筝乐出示名人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范晔/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钱学森/不怕失败第七次,因为还有第八次。——颜老师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读一读。

你也会说几句名言吗?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老师质疑:如果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又失败了,他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运用名言来对这篇课文的主题作总结和提炼。学生通过名言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的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对名言的感悟,既巩固了“内涵”又拓展了“外延”。一句颜老师的名言更给这节课增添了不少情趣,这也暗示学生“名言”谁都可以说,大大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热情,点燃了学生智慧之光,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课后作业,想象作文

播放课件:课后作业

自选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1、如果布鲁斯第八次又失败了,你想他会怎么做?发挥自己的想象,以“第九次”为题写一段话。/

2、以“第二次”、“第三次”„„为题,写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通过努力终于做成的一件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最终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写是读的扩延和加深,读为写积蓄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材料,读与写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同时,这一环节也将课内延伸到课外。】

板书设计:

11、第八次

七战七败

几乎失信心

蜘蛛结网

受到启发

我也要干第八次

终获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结合朗读,渗透方法。学生刚升入三年级,不会完整、简练地概括课文内容,在教学时,我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给学生恰当的引领。让学生读读这个故事,看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什么?学生在一次次

概括的同时,我相机渗透概括课文内容时一定要讲清前因后果,语言要简练、明白。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读表现布鲁斯英勇抗战的句子时,鼓励学生边谈体会边抓住重点词语朗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学会读书方法。

2.抓住重点,自读自悟。布鲁斯是从蜘蛛结网的现象中得到启示的,那么蜘蛛是怎么结网的?我重点抓住第三自然段进行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采用“找一找、划一划、写一写”的方式学习,找找相关的词语,边读边体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3.发挥想象,鼓励表达。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怎样去创设情景让他尽情散发?每篇课文都会有一些地方让学生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的,本课中最后一小节写王子“四处奔走,召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就是文中的一个空白点,教学中我设计了布鲁斯发表动员演说的环节,鼓励学生为布鲁斯发表演说。为了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蜘蛛对布鲁斯的影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布鲁斯看到蜘蛛艰辛结网的一幕,他会想些什么?转化角色,再现当时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能力,体验、感受的真实生活。

当然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指导朗读第三段时,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谈体会有些零散;学生发挥想象表达上还不够详细,我没有适当地引导孩子们要拓展开想;在认真听学生回答,及时做出反应这方面还很欠缺,对学生的倾听还不够,当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自己所期望时,不能恰当地引导;教态还要再自然大方点;语言的力度还不够,渲染的气氛不到位,总之,目前迫切要做的就是在课堂的调控方面下功夫,提高临场应变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我深刻地意识到要想打开艺术这扇大门,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但我希望经过不懈的努力,那将不会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会越来越近!

4.《第八次》说课稿 篇四

《第八次》说课稿范文篇1

【说教材】

本次教学选择的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写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抵抗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第二段(第三、四自然段),写布鲁斯看见蜘蛛在风中结网,直到第八次才成功,受到启发和鼓舞。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写布鲁斯王子重新招集军队、组织力量,终于在第八次战斗中打败了侵略军。其中第二段是教学的重点。

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所以本课的教学,一方面抓住重点段(第二段)的学习,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蜘蛛结网的艰辛、执着,引导学生领悟“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另一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创设一个个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文中主人公布鲁斯的内心世界,体会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从而受到思想的启迪。

【说教学目标】

1、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并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抓住文本空白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角色体验,使学生能更好的走入文本,走入人物内心世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2、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的形象直观与文本相互对应,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为浅显易懂。

3、本课教学以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引导他们在读中学,读中悟。部分段落采用表演促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的走入文本,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当时心境,从而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说设计思路】

一、复习

通过复习,抓住关键词,帮助学生回忆复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词语运用的能力,又自然的走入文本,为下面的学习作一个铺垫。

二、创设情景,使学生与文本有心灵的碰撞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课文的情景中,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来思考、来动作。从而让学生来领悟体会当时布鲁斯的军队七战七败,他自己也负伤后,几乎失去了信心。

接着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第二段时,我觉得牵动全文的是“感动”这个词语,真正引起布鲁斯感动的是蜘蛛结网的过程,所以我把蜘蛛结网的过程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以观看课件演示、朗读、表演等活动形式为主,目的主要是为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本中、带入到人物中,让他们用自己的心去碰撞人物的心,把自己的情融入人物的情,亲身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的情感一定会真实而又丰富,并且这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那么他们学得也就必然积极主动、生动活泼。

三、抓住文本空白,进行角色体验

在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时,结合课后练习题,先让学生想象布鲁斯王子是怎样动员那些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来参加第八次抵抗,接着小组讨论,最后再进行表演,充分抓住文本“空白”进行角色体验。

四、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小组互相讨论、商量、协作的方法。

五、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让语文服务学生的生活,这不只是教学一篇课文,而要让学生深深感受蜘蛛、布鲁斯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失败的`态度,从而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运用名言来对这篇课文的主题作总结和提炼。学生通过名言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的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对名言的感悟,并让学生学既巩固了“内涵”又拓展了“外延”。总体来说,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们能在乐中求学。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第八次》说课稿范文篇2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写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抵抗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了信心。第二段写布鲁斯看见蜘蛛在风中结网,直到第八次才成功,受到启发和鼓舞。第三段写布鲁斯重新召集军队,组织力量,终于在第八次战斗中打败了侵略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斗争精神。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信心 失败 抵抗 战斗 招集 动员 侵略 成功 打仗 受伤 并且 磨房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注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几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一)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主人公是谁?(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交流

热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英勇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

1、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不是)

2、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读第二小节)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1)什么意思?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几乎失去了信心: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2)看图听读思考: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心?

(1)默读第三、四小节。思考:A 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 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出示三句话反复朗读体会

[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网破了,丝断了”?(师小结:作者用词准确、有序,先后是不可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准确、有序、不可颠倒呢?

C、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讨论: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感动极了”)

(4)王子为什么感动?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

(“猛得跳起来”、“喊道”)

(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写什么呢?

(同桌讨论后交流)

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因为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和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因此前文用到了“几乎”这个词语)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示。(有志者事竟成)

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四、布置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磨 几

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课外

选字组词(参考上)

板书设计:

11、第八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

《第八次》说课稿范文篇3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整节课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在对话中有体验、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一堂好的语文课还应当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得到欢乐、得到满足,让课堂始终充满情趣和童趣。

教学目标 :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想;

2、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根据课文中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看图复述,突现重点。

1、师述:昨天,老师让同学门根据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都带来了吗?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2、指名学生展示作品(使用实物投影),并看着作品复述故事。

教师从旁发问:你为什么不说网破了,丝断了?为什么不说断了结,结了断?为什么将终于读得那么重?

3、师述:你的画真棒,能谈谈自己的成功经验吗?

4、播放课件无声动画(蜘蛛结网)指名学生为动画配音。

【设计意图:其一:蜘蛛结网的故事在这篇课文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是承接了课文起因与结果的桥梁。那么,这个故事便是课文教学很好的抓手和切入点,教学伊始,直奔此重点,然后以点辐射全文的教学,能使整个教学过程 简洁、流畅。其二:小学生都喜欢画画,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他们画故事、展示自己的作品,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开了一个好头。其三:画故事是对课文的再现,根据图画以及动画复述故事又是对课文的还原。这一学习过程巧妙地替代了课文讲析,同时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定会学得兴味盎然,学得深刻。】

师述:大家知道布鲁斯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蜘蛛结网的吗?

二、以点辐射,读悟课文。

(一)播放课件:出示失去信心的布鲁斯形象和相关文字: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1、布鲁斯对什么几乎失去了信心?这场战争指哪场战争?从书上找出相关句子来读读。(相机指导朗读:要读出布鲁斯的勇敢、爱国)

2、布鲁斯和他的军队这么英勇的抗击外国侵略军,为什么对这场战争他还要失去信心?

3、指图:这就是布鲁斯几乎失去信心的样子,谁来读课文中有关句子?

指名学一学布鲁斯唉声叹气?(注意:要突出不断地唉声叹气)

4、现在老师当一回战地记者采访布鲁斯王子:布鲁斯王子,我是报社记者,对您的遭遇我深表同情,请问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怎样?想些什么?

5、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把带点的那个词去掉,行吗?为什么?

6、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师述:就在布鲁斯打了七次败仗,即将失去信心的时候,他看到了蜘蛛结网的情景。看到后,他的心情怎样?又有什么样的表现?

(二)播放课件:出示布鲁斯感动的形象和相关文字: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1、学生自由读屏幕上的话。

2、谁来演一演布鲁斯感动极了的样子?师生合作:老师读学生演。

再次采访:尊敬的布鲁斯王子,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怎样?想些什么?

3、学生寻找伙伴,配合表演。

4、老师读课文,学生站起来一起表演。

(师:老师听得出你们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师述:布鲁斯第八次抵抗,结果怎样?

(三)播放课件:出示凯旋而归、充满自豪的布鲁斯形象和相关文字: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1、学生齐读屏幕上的一句话。

2、终于说明了什么?布鲁斯第八次成功不容易,从哪儿看出?

3、谁能不容易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读。(教师随机评价指点)

4、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以朗读、表演、采访等活动形式为主,目的主要是为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本中、带入到人物中,让他们用自己的心去碰撞人物的心,把自己的情融入人物的情,亲身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的情感一定会真实而又丰富,并且这也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那么他们学得也就必然积极主动、生动活泼。】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1、同学们,布鲁斯终于成功了,你想对布鲁斯说些什么?你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可以提醒学生:你在生活中遭遇过失败吗?你是怎么做的?今后又会怎么做?)

2、老师送同学们三句名人名言。

播放课件:伴着古筝乐出示名人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范晔/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钱学森/不怕失败第七次,因为还有第八次。颜老师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读一读。

你也会说几句名言吗?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老师质疑:如果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又失败了,他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运用名言来对这篇课文的主题作总结和提炼。学生通过名言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的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对名言的感悟,既巩固了内涵又拓展了外延。一句颜老师的名言更给这节课增添了不少情趣,这也暗示学生名言谁都可以说,大大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热情,点燃了学生智慧之光,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课后作业,想象作文

播放课件:课后作业

自选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1、如果布鲁斯第八次又失败了,你想他会怎么做?发挥自己的想象,以第九次为题写一段话。

2、以第二次、第三次为题,写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通过努力终于做成的一件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最终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写是读的扩延和加深,读为写积蓄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材料,读与写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同时,这一环节也将课内延伸到课外。

【《第八次》说课稿范文3篇】相关文章:

1.课文《第八次》教案范文

2.《第八次》教学反思范文

3.《第八次》教案

4.《第八次》的评课稿

5.《第八次》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6.三年级上册第八次说课稿

7.《第八次》优秀教案

8.第八次教学反思范例

5.《第八次》教学反思 篇五

第一个片段我是让学生抓住“延伸”进行角色体验。课文相应的语句言虽尽、意味止,引导学生想象布鲁斯王子会唉声叹气说些什么?

第二个片段我是让学生抓住“语言”进行角色体验。言为心声,语言是从人物心里流淌出来的,当布鲁斯王子喊出“我也要干第八次!”时,让学生与人物同呼息、共命运,设身处地融入角色,说说心里在想什么?

第三个片段我是让学生抓住“空白”进行角色体验。有时为了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课文往往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些空白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的好材料。课文的最后一段边是如此,让学生想象布鲁斯王子是怎样动员那些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6.第八次课程改革内容 篇六

本届学术年会由辽宁省地震学会主办。今年年会的主要内容为“研究未来三、五年东北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 交流在地震预测预报、震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 探讨三省共同搞好防震减灾工作的有效途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滕吉文院士作了《强烈地震孕育与发展的地点、时间和强度预测的思考和探索》的报告。

报告从强烈地震发生地点的预测探讨、强烈地震活动地域的深井破裂效应、中国与周边地域板内、板缘地震活动与界带的划分和历史强烈地震等三个方面, 分析与对未来强烈地震的震级估算。地震预报和防震研究的并轨,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 实现对地震三要素的预测。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忠良研究员在《现代地震目录》中, 对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何种地震目录进行了讲解, 阐述了地震目录的重要性。他在报告中指出, 地震目录是地震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最为明显的外在标志, 是地震观测解释工作与其他方面的地震学研究与应用之间的一个“接口”, 是地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一个“接口”, 是地震学家与社会之间的一个“接口”。

他还简要介绍了最近几年地震学的一些进展及其对地震编目工作的意义。

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张国民研究员作报告《对地震预报的思考》。他介绍了地震预报发展史, 对汶川等大地震进行科学反思, 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业题目及标准A下一篇:口腔科医生文章投稿《口腔材料器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