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班学案作业9

2024-09-08

尖子班学案作业9(精选10篇)

1.尖子班学案作业9 篇一

七年级语文(上)设计人 李丽霞 梁红霞 关淑珍

《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2.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前检测阶段】 1.给加点字注音

酝酿()()宛转()应和()嘹亮()烘托()......软绵绵()朗润()黄晕()发酵()抖擞().....2.解释下列词语

欣欣然: 酝酿: 呼朋引伴: 宛转: 花枝招展: 烘托: 【启动导入阶段】

1.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2.介绍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原籍,出生于。代 家、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文学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主要代表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辩》《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联动探讨阶段】

3.朗读课文。

4.怎样理解本文的思路?(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各部分的段意)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7): 第三部分(8---10): 5.本文总体布局是什么结构?

6.阅读文章3-7段,并分别给各段命名。

第三段:春草图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7.朗读比赛。(从课文中选出你所喜欢的段落,参加朗读比赛;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参赛;优胜者为小组加分。)

《春》学案(第二课时)

【联动探讨阶段】

1写出春草什么特点? ○2描写顺序: ○3语言特色

一.“春草图”:○

4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修辞: 用词 ○

二、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竞争展示阶段】 分析结尾三段 1.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2.赞美了春天的哪些特点?

1“刚落地的娃娃”○: 2“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3“健壮的青年”○:

【总结升华阶段】

一.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的景象赞美了(),激励人们()抒发了()。二.

1.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写景散文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2.9.4 自我保护大家谈(学案) 篇二

年级;八年级学科:政治备课人:张西甫定稿人:周国文2012.12.20

预习提纲

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寻求_________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掌握____________的方法。第一招:遇到骗子时要___________,吓退坏人;第二招:遇到冒牌公务员时,不要_____________,要向他_____________,并要求他找我们的父母;第三招:遇到暴力抢劫时,为保人身安全,先把财物交出,同时记住不法分子的_________,如身高、口音、着装、离去的方向,一旦脱身,立即拨打“_________”报警。

2、我们还要掌握其他见义勇为、_____________等保护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达标检测

1、《优化设计》78页8题。

2、《优化设计》79页9题。

3、为什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青少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保护?

4、面对不法侵害,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巩固提高

1、谚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主要是强调在日常生活中

A.要提高警惕,保护自己

B.不可轻信任何人

C.要戴有色眼镜来观察我们周围的人

D.要用智慧保护自己

2、(多选)媒体为了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2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当问及如果你的邻居或者你的父母的同事来学校接你的时候,有12人回答跟他走。这说明未成年人

A.生活经验不足B.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C.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D.应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自护八招:

1、遇到险情 紧急求援

2、虚张声势 巧妙周旋

3、义正言辞 当场制止

4、洁身自好 不贪不沾

5、心明眼亮 牢记特点

6、主动避开 脱离危险

7、诉诸法律 报告公安

8、遵纪守法 消除隐患

4、《优化设计》76页6题。

(1)警示平台:“10岁女童智斗歹徒”给我们什么启示?

(2)小鬼当家: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来自违法犯罪的侵害外,还可能遇到哪些侵害?你将如何自保自救?

3.9、 土地的誓言学案(一课时) 篇三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

一、走进作者。(见课件或资料)

二、写作背景。(见课件或资料)【导学过程】

一、预习设计。

1.《土地的誓言》选自《_______》卷一,作者 _______,原名 ______,_____ 作家。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端木蕻良()炽痛()泛滥()嗥鸣()斑斓()碾()......污秽()谰语()亘古()默契()田垄()镐头()......3.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喷涌 珠丝马迹 缠绕 红熟 B.谰语 班谰 亘古 申吟 C.丰绕 飘扬过海 泛烂 桨液 D.镐头 土穰 蚱蜢 原野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3)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5.文中,作者的“誓言”是什么?请摘出有关句子。6.请概括课文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注意读准语调、重音,读出语气。2.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3.在读中感受文中的情感。

4.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5.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三、合作探究

1.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里“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

2.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

3.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4.如何理解第一段最后几句话?

5.文中那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理解和体会。(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味)

4.尖子班学案作业9 篇四

学案 第九编 解析几何 主备人 张灵芝 总第50期

§9.8 抛物线

班级 姓名 等第

基础自测

1.设a≠0,a∈R,则抛物线y=4ax2的焦点坐标为.2.若抛物线y=2px的焦点与椭圆2x26+

y22=1的右焦点重合,则p的值为

.3.抛物线y2=24ax(a>0)上有一点M,它的横坐标是3,它到焦点的距离是5,则抛物线的方程为.4.若双曲线x2316yp22=1的左焦点在抛物线y2=2px的准线上,则p的值为.5.已知F是抛物线C:y2=4x的焦点,A、B是抛物线C上的两个点,线段AB的中点为M(2,2),则△ABF的面积等于.例题精讲

例1 已知抛物线y=2x的焦点是F,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又有点A(3,2),求|PA|+|PF|的最小2值,并求出取最小值时P点的坐标.例2已知抛物线顶点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又知此抛物线上的一点A(m,-3)到焦点F的距离为5,求m的值,并写出此抛物线的方程.99

例3 如图所示,设抛物线方程为x=2py(p>0),M为直线y=-2p上任意一点,过M 引抛物线的切线,切2点分别为A,B.(1)求证:A,M,B三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

(2)已知当M点的坐标为(2,-2p)时,|AB|=410.求此时抛物线的方程.巩固练习

1.已知点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0,2)的距离与点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2.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在原点,焦点F在x轴正半轴上,设A、B是抛物线C上的两个动点(AB不垂直于x轴),但|AF|+|BF|=8,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恒经过定点Q(6,0),求此抛物线的方程.3.已知以向量v=1,为方向向量的直线l过点0,,抛物线C:y=2px(p>0)的顶点关于直线l的24152 100 对称点在该抛物线的准线上.(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设A、B是抛物线C上两个动点,过A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m,直线OB与直线m交于点N,若

2,试求点N的轨迹方程.OA·OB+p=0(O为原点,A、B异于原点)

5.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导学案 篇五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

情感价值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知识链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一、关于作者: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

二、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

二、关于写作背景与意图:

(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

望长安,前程渺渺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燕: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家屋内或屋檐下,恋旧巢,深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①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②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③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三、解题

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阐述的对象,即。

第2-3自然段: 区别 和 两个词语,指出 更常见,其关键在 字。第4-6自然段:分析“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一是 二是。第7自然段: 总结诗歌中一字之差而意境不同。【学习过程】

(为了理清思路,分析,教师先指导诵读。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

一、课前自主学习,通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准备课堂展示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萧萧落木(sù)B、涔(cén)阳 无妨(fǎnɡ)陇首(lǒnɡ)得鱼忘筌(quán)C、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pō)秋风袅袅(niǎo)D、疏朗(shū)窸窣(xī)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ó)

2、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3、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4、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5、“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6、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二、课堂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点评、订正

三、课堂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形成答案写出来准备展示

(准备活动:诵读全文)

1、全文谈了怎样一个文学现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3

2、请大家说说作者是怎样阐释暗示性的?

3、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四、展示讨论成果,质疑、补充、订正

五、课堂小结(要反思自己是否积极认真投入学习,是否大胆展示、勇于质疑)

六、拓展练习

一、基础演练

1、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寒塘坐见秋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唐.赵嘏《寒塘》 渔舟唱晚,响绝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这些诗句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的期盼。但大雁何以能表现这种情感?

二、拓展训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4

(一)在我国诗歌中,“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举例说明。

示例

(一):梅

①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生长环境苦寒,象征着人生的逆境。诗人借梅花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②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开放时正是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之时,梅花冰清玉洁。诗人有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也有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的。

示例

(二):柳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客舍青青柳色新 ——常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示例

(三):草

①小草秋枯,春生,夏荣,年年如此,生生不息的活力。诗人常用来赞颂顽强的生命力。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②小草连绵不断、延展天涯。诗人们就常用它来抒写离愁别绪。如: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5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10浙江卷)

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艺术家试图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来赏,来游,他们要使自己的精神走入这图画里。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后来中国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说到底,就是将无限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这也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历代的山水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寻找这种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总的来说,整个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大多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山水中的“渔樵”并非真正的渔夫樵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宗炳有一句话“山水以形媚道”,人只有到山水之中,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会“道”之真味,所以中国画里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

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此发生矛盾。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一个很不实际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文化的山水艺术,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做这一思想的体现。有人讽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说他是“山林富贵两不误”,实际上这是文人生活的一个极好的概括。中国另一特具代表意义的画科——花鸟画,与山水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产生。花鸟作为审美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与山水相同,属于主题之外的自然、客观外物。然而,花易凋零,鸟为活体,是主题难以把握掌控的东西,所以就有了花鸟画。

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在艺术上也有同样的情形,人们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现为绘画的,乃是表现了绘画之后才感到自然的美。换言之,“绘画不是模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6 自然,自然是模仿绘画的”。中国的园林艺术是文人将自然仿效绘画的最好例证。

1、下面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特征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A.强调生活艺术化。B.强调心中之山水。C.强调艺术模仿自然。D.强调主体之外的自然。

2、下面对文章引用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悲哀与哭泣的关系,强调哭泣比悲哀更加重要。B.说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C.说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D.说明园林与绘画的关系,强调园林对绘画的仿效。

3、联系上下文,解释“卧游”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业:古代诗歌中,类似具有暗示意义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等。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

6.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导学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

2、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写法;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3、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

1、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2、理解“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

3、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把所学的方法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学会写作教学方法:自读、探究 [学习准备]

1、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展示相关图片)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2、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3、写作背景: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因而被诬陷,被通缉。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在厦大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鲁迅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可是,另一方面,鲁迅不久就发现,厦门也骨子里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沉沉如死”。厦大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林文庆,是个顽固守旧分子,他使厦大弥散着尊孔复古的空气,令人窒息。林文庆与跟踪鲁迅而来的“现代评论派”分子串通起来,以种种卑劣手段排挤鲁迅。鲁迅此时又陷入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之中,于是,对于往事的回忆便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了,“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1课时+预习

【学习流程】

一、学生自主学习(40%=16分钟)学生独学(20%=8分钟)

1.初读课文(自读),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字形。

确凿()

菜畦()攒()油蛉()

桑椹()

斑蝥()......珊瑚()

蟋蟀()敛()

脑髓()陌()

人迹罕()至 ......竹筛()秕谷()系()

传授()

书塾()

宿儒()......蝉蜕()厥士()窦()盔甲

()

人声鼎沸().....倜傥()绣像()拗()

锡箔()

金叵罗()......

2、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确凿:菜畦: 长吟: 云霄:机关: 陌生: 鉴赏:人迹罕至:觅食 : 总而言之:答礼: 方正: 毕竟:同窗: 陆续: 倜傥:人声鼎沸:

组内互学(讨论)(20%=8分钟)

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分组讨论: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用自己的话来总结)

3、提问: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5、朗读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二、学生展示(30%=12分钟)讨论并归纳:(老师提示引导并归纳)

三、教师点评(20%=8分钟)

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

形:肥胖、高大、臃肿、小球 声:长吟、弹琴 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夏景:鸣蝉。秋景:蟋蟀的叫

四、课堂检测(10%=4分钟)

1、课堂完成《同步学习》中的“起航”部分。2.完成第一课时补充作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2课时+展示

一、学生自主学习(40%=16分钟)学生独学(20%=8分钟)

(一)继续学习第一部分。

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问: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3.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

4. 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5.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二)阅读课文过渡段和三味书屋部分

1.学生齐读过渡段。“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2.“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3.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4.第二部分一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5.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6.“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写得有趣味?

8.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

9.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组内互学(讨论)(20%=8分钟)

二、学生展示(30%=12分钟)

三、教师点评(20%=8分钟)

小结 :全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生活。

四、课堂检测(10%=4分钟)

1.完成《同步学习》练习。

2.做第二课时补充作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3课时+展示

一、学生自主学习(40%=16分钟)学生独学(20%=8分钟)问题探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组内互学(讨论)(20%=8分钟)

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二、学生展示(30%=12分钟)

三、教师点评(20%=8分钟)

小结 :全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生活。

四、课堂检测(10%=4分钟)

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7.尖子班学案作业9 篇七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

第一框题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自主学习篇

1.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因为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_____。

2.是什么?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以_____ 为指导,以培

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面向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_______________文化。(教材P113-115,综合探究)

3.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包括:(灵魂)——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思想;(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理想;(精髓)——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精神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精神;(基础)——。

②为什么(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

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出、、、明显增强的阶段性特征。用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又有力抵制各种的影响,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和。

③怎么样:就要巩固,坚持不懈地用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凝聚力量;用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发展精神鼓舞斗志;用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关键是坚持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_____________体系。这个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立足于发展_________________的实践;着眼与__________发展的前沿。反对两种错

误思潮: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封闭主义。

(4)是全体人民的事业。P113

4.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即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是统一的。

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

合作交流篇

(1)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P97页

【特别提醒】把握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要注意四点: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了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二是以培育“四有”新

人为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三是坚持“三个面向”,强调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四是坚持“社会主义”这一核心和本质要求,离开了“社

与你同行,伴你成长,促你进步,助你成功,愿你幸福!------淄博六中高二政治备课组

会主义”这个核心要求,在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各项要求时就容易出现偏颇。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知识点拨】正确理解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

第一,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与生产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统领文化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我国的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提倡多样化,就是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开展真诚的、说理式的批评和反批评,努力创造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活跃气氛。

第二,文化的主旋律和多样化之间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没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唱响文化的主旋律就是一句空话;没有文化的主旋律,文化的多样性就是盲目的,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甚至丰富多彩的文化也会暗淡失色。所以,越是弘扬文化的主旋律,就越需要文化的多样性来作补充和烘托;越是深化和拓展文化的多样性,就越要围绕和弘扬文化的主旋律,使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主旋律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

第三,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是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文化艺术的发展才不会迷失方向。与此同时,只有创作生产出更多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作品,才能不断推进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辨析:“先进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回事。

(1)“先进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是一回事。

(2)一般而言,“先进文化”是指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能够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它是一个静态概念,具有相对性,并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其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形态或某一层次、某一阶段的文化,而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规律。

(3)就目前中国而言,“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辨析: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文化的多样化是矛盾的。

第一,此观点错误。二者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

第二,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不可能纯而又纯,有一些噪音、杂音,也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大量事实证明,思想文化阵地,如果马克思主

与你同行,伴你成长,促你进步,助你成功,愿你幸福!------淄博六中高二政治备课组

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产品,都应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不能为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党的方针政策的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第三,提倡多样化包括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二是即使反映主旋律的作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也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四,越是多样性,越是要有主心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多样化的主心骨。有了这个主心骨,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国文化始终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略(见自主学习篇和综合探究)

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基本观点: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时代背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见第9课)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反对两种错误思潮: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封闭主义。)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让社会主义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

学以致用篇

1、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决定的。

A. 我国社会主义性质B. 中华民族精神 C. 教育的基础地位D. 社会效益的首要地位

2、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保证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没,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①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②它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③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它决定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

与你同行,伴你成长,促你进步,助你成功,愿你幸福!------淄博六中高二政治备课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有利于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②能够为我国经济基础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是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物质基础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5.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判断我们的文化性质和方向是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不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A.是否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是否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C.是否坚持贯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D.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

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③是由我国文化多样性特点决定的④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现在,我国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只有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凝聚人心,强基固本,才能为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和谐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上述要求表明

A.必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B.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必须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D.必须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8.人民网载文指出,站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我们要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坚持不懈地推动文化开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历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本质是

①发展多元文化的过程②在文化交融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 ③在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9·辨析题: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第九课第一框题

ABABD CBB

9·①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③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为目标,发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8.尖子班学案作业9 篇八

【新闻播报】 【自主探究】

1.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类的需要?

①劳动创造。(在人类由古猿进化的过程中,劳动促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此,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

②劳动创造。(劳动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得舒坦,行得方便。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劳动创造。(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文明成果。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劳动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辛勤地创造着精神财富。)总之,劳动创造。

③劳动促进。(劳动使人体器官和智能素质得到了发展。劳动是培养和发展道德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劳动与个人成才、事业成功紧密相关。)④劳动是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当堂检测】

1.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和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促成了从猿到人的转

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关键因素是()A.自然界的发展B.语言交流C.直立行走D.劳动 2.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这里的文明是指()A.物质文明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C.精神文明D.举止文明 3.劳动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得舒坦,行得方便。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这主要说明()A.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B.劳动创造了人类物质文明 C.劳动创造了人类精神文明D.劳动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4.歌曲《南泥湾》、《劳动号子》,书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以不同的形式歌颂、反映和记载了人类的劳动生活和智慧结晶。这表明()

①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物质财富②劳动创造了精神财富③很多精神文明成果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④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司马迁用了18年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这说明()

①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文明成果②劳动是物质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③精神文明成果都是在物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④伟大精神文明成果的创造过程往往是艰辛的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6.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信和自立的意识。通过劳动,我们能学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主要说明()A.劳动使人体器官和智能素质得到了发展。

B.劳动是培养和发展道德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的唯一途径。C.劳动与个人成才、事业成功紧密相关。D.劳动创造了人类精神文明

7.美国哈佛大学一些研究人员在对456名青少年追踪调查多年后发现,爱劳动的孩子比不爱劳动的孩子长大后更有成就,生活更幸福。这说明了()①劳动能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②热爱劳动是成才的唯一保障 ③劳动有利于个人成才④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人类社会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化社会,由石器、青铜器、铁器发展到今天的计算机,都离不开劳动。这说明()

A.人类智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物质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C.劳动创造世界、创造文明D.劳动提高人类的身体素质 9.许多国家在儿童教育中十分重视家务劳动的训练,比如,西德的小学生有生活技能课,美国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要做一小时的家务劳动。这些国家之所以重视对儿童的劳动教育,主要是因为()

①劳动能使人体器官和智能素质得到发展②劳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道德品质 ③劳动可以锻炼人的能力,磨砺人的意志④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文明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0.被人称作“草帽书记”的杨善洲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他退休后到大亮山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年,建成了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并无偿上交给了国家。杨善洲同志的事迹说明()

9.初一八班学情分析 篇九

张庆亚

一、班级总体情况分析

从本学期的各方面情况来看,本班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课堂气氛活跃,班干部的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学生在学习上还比较浮躁,不够踏实,此次考试还不够理想。

二、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与前两次考试相比来看,整体成绩保持在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优秀生前五十名占10个左右。从学科来看,生物数学成绩较差,需努力下苦功夫。英语成绩还是一直名列前茅。

三、原因分析

考前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学习状态还是比较稳定的,大多数同学都能进入复习状态,只有少数个别的比较浮躁。尽管如此,但我还是很有信心做好以后的班主任工作的。

四、改进措施

1、多关注优等生,让他们一定要保持稳定。多关注中等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他们与优等生逐一雌雄。多鼓励下游生!

10.尖子班学案作业9 篇十

Lesson 4 The New Australians

Tip:He who has n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Learning aims:掌握本课新词汇和短语,熟读课文。(A级)Learning important point:语言知识点及重点词汇的运用(B级)Learning Steps:

Step 1 听写单词(A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2 把下面划线部分和其解释连线(B级)a.likeb.opposite toc.not fair

popular beliefd.have a good standard of living

5.you’e.place where I was bornf.wide

7.I think that’g.huge

Step3 词组和短语(A级)

1.一片土地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3.一种不同文化的混合体 4.当心

5.喜欢6.与„相反

7.世界级的作家8.古典音乐会

9.不能忍受10.大堡礁

11.在黄昏12.属于

13.严肃对待某物14.很多,许多15在沿海地区16.首先

Step4.阅读课文,判断正误(B级)

1.Australia has large areas of desert.()

2.Surfing is the most popular sport.()

3.Australian roads can be quite dangerous.()

4.There are some dangerous animals in Australia.()

5.Australia has never produced any important writers.()

6.Many recent immigrants have come from Greece.()

7.Native Australians form a larg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8.The standard of living in Australia is high.()

Step 5 疑难解析(B级)

1.belong vi 意思

【课文原句】

【归纳拓展】belong to 意思,无语态和时态。

belongings n.所有物,财产

【练一练】

(1).翻译:这辆车是我叔叔的。这个提包是谁的?

(2).改错:The book is belonged to me.2.attach vt.意思

【课文原句】

【归纳拓展】attach sth to sth 把某物系在某物上,加入,be attached to sb/sth 依恋/留恋某人某物,隶属于„,附属于,attach importance/significance to 重视„

【翻译短语】(1)attach a lamp to the bike

【练一练】(1)The institutethe University of Beijing.A.attachesB.attachC.is attachingD.is attached to

(2)The boy his parents are attached went abroad.A.whoseB.to whomC.whoD.with whom

小结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sson 4 检测卡

I.单词拼写(B级)

to his parents.to the college.5.Don’’s too cold outside.the heavy jeep.8.I’II.单句改错(B级)

1.We have got used to get up early.2.He was absorbed to the book.3.I owe an apology for you.4.I suggest to go abroad for a holiday.5.He is easy to get along.10.That’

错因与纠正:

Lesson 4 The New Australians

Tip:A good book is a light to the soul.好书一本,照亮心灵。Learning aims:掌握本课新词汇和短语,熟读课文。(A级)Learning important point:语言知识点及重点词汇的运用(B级)Learning Steps:

Step 1 听写单词(A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ep 2 疑难解析(B级)

1.This is a great place for camping but you have to look out for snakes and spiders—Australia has some of the most dangerous in the world.【翻译】

【导学】look out for „意思

【例句】Look out for your step!The ground is wet!

【归纳拓展】look out=watch out=take care 注意,小心。(不及物)

look out for=watch out for 后加宾语

【练一练】(1)小心!车来了。

(2)一定当心你作业中的拼写错误。

2.I can’t bear the way the native Australians have been treated.【翻译】

【导学】

the native Australians have been treated 是个定语从句,修饰先行 词,该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可以用,也可用或者。

【练一练】(1)我不喜欢你跟父母讲话的方式。

(2)The way he thought ofthe problem was not practical.A.settlingB.to settleC.settleD.being settled

3.forgive vt.意思,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为。

【课文原句】

【归纳拓展】forgive sb for(doing)sth原谅某人干某事

forgive sb sth 原谅某人某事

forgive and forget 既往不咎,过去的事就算了

【练一练】I will neveryou for what you have done to your parents.A.forgiveB.apologizeC.pardon withD.forgive to

4.bear vt.承受,承担,忍受,经得起

【英汉互译】Who will bear the responsibility?我不能忍受他说的话。

【拓展】bear表示“忍受,经得起”之意,可以接不定式或动名词作宾语。bear in mind相当于keep in mind意思为“牢记在心”。

【比较】can’t bear/can’t stand/can’t help

can’t bear和can’t stand都有“忍受不了”之意,但在后接动词时,句式有所差别:can’t bear后接不定式或动名词含义相同,而can’t stand当“忍受不了”讲时,通常只接动名词作宾语。can’t help后接不定式,意思是“不能帮忙做某事”,接动名词作宾语,意思是“忍不住做某事,情不自禁做某事”。

【小试】---W hy did Bob cry?

---He couldn’t fun of like that before the whole class.A.bear to makeB.bear being made

C.stand to be madeD.help being made

单项选择(B级)

1.China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A.is belongedB.is belonged to C.is belonging to D.belongs to

2.Everybody seemed to be himself in the park.A.intoB.fondC.likeD.enjoying

3.It seems to him to make him pay for everything.A.unfairB.contraryC.unclearD.crazy

4.I couldn’tto listen any longer, so I left the room.A.mindB.imagineC.bearD.resist

5.The gardener was called to tell the waythe poor dog had died.A.thatB.whichC.in thatD.of which

上一篇:《报任安书》教案下一篇:全面学习 明确目标 积极探索 狠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