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现状(8篇)
1.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现状 篇一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现状:
一、当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培养的人不仅应该具备21世纪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自主、自信等社会性人格素质。因此,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了素质教育改革高潮,各级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但由于社会条件、经济发展和教育科研状况、人们观念与认识的局限等原因,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制约学前教育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
目前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目标、内容的认识存在偏差。
近年来,一方面,人们日益认识到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意识到学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障,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士(包括家长、教师等)对于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观念与想法。
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上,由于传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
第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领导机构与计划的保障。
在当前政府精简机构的背景下,特别是由于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因而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个体成长与国家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近几年的工作计划中基本不提或根本不提及学前教育,使得这些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缺乏计划保障。
第三,学前教育发展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
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法规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其最高层次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则有全国性的法律,可见,学前教育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第四,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
近2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教育法》(1995年)中,即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遗憾的是,在实际中,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仍普遍偏低,幼儿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第五,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上,我们认为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不利因素。首先,近几年虽然国家级或省市级的幼教科研项目均有所增加,但与中小学相比,无论在项目数量还是在经费支持上都仍存在很大差距,这在客观上影响学前教育科研更普遍、深入的开展。其次,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尚显薄弱,缺乏对儿童行为、心理发展需要及其问题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也尚缺乏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缺乏分析、总结、提升自身教育经验的能力。
未来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向
一、21世纪将是一个更为光辉灿烂的“儿童的世纪”
处于20世纪与21世纪的交汇点上,我们可以说,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儿童的生存状况、儿童的教育状况以及儿童权益的保护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与过往所有的世纪相比,20世纪大致可称得上“儿童的世纪”,爱伦?凯的预言基本上变成了现实。
在当今的中国和世界,有一批学者分别从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视界,提出“向儿童学习”的主张。“向儿童学习”这一口号可以帮助教师乃至整个成人社会认识儿童,尊重儿童,建立更为民主的师生夫系,建立更为民主的儿童与成人关系,这一口号将会使成人社会从儿童生活里得到滋养,从儿童文化中得到“反哺”。我们相信,“向儿童学习”的研究以及成人“向儿童学习”的信念将使儿童空前地凸显在历史与人群之中,他们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尊严。
二、21世纪将会建立与世界保持同步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我国的学前教育确实在探索,在前进。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西方的现代观念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要经过摸索、实验,将先进的观念变成中国本土的东西,才有可能在中国发挥其重要作用。
在世纪交汇时刻,我们尝试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怎样建立?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自觉地将自己的理论视野打开,走得出去,又回得进来。“走得出去”,就是要问相邻学科乃至于全部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习,要向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学习;“回得进来”,就是要将所学的这一切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成为学前教育观念不断成长的营养成份。只有“走得出去,又回得进来”,我们才有可能在汲取教育史特别是儿童教育学历上一切精华的基础上,建立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现代科学水平、与世界同步的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三、21世纪中国学前教育的理论架构中“儿童发展”将真正成为一个关键词
传统教育观念强调知识获得,强调“美德袋”的灌输,强调成人中心主义的师生关系等等。应试教育便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传统教育模式。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素质教育思潮便是针对应试教育而发的。素质教育最初反对的是应试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存在的种种弊端,但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将会对应试教育背后的原因──传统教育观念进行理论的反思,进而使素质教育思潮逐步发展为一场反对传统教育观念、建立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运动。
事实上,儿童中心论并没有错,错的是那些指责儿童中心论的人,他们错误地认为儿童中心论与社会对儿童发展的需要是矛盾的、对立的。事实并非如此。被看作”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的杜威一直试图调解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间的对立,他强调儿童是教育的中心,但同时他又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
儿童总要成为成人,成为社会的一员,成为文化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因而,儿童教育是不可能回避社会对儿童的种种要求的。而儿童中心论者则认为这种社会需要无可厚非,但欲实现这一需要,仍然要考虑到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只有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相应的体现社会需要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也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儿童中心论者的这一认识并没有错。
在21世纪,在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构过程中不断强调“儿童发展”这一概念,让人们重视这一概念,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然而无论如何,“儿童发展”这一概念将是21世纪中国学前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2012-05-18 22:14清远致强520|二级
通过近几年各个方面的反应我们欣喜的看到学前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具体从以下几点看:
一、学前教育地位提高,这个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可以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义务教育会向学前教育延伸。所以从总的大方向看未来学前教育会在政策上有很大的倾斜很多方面会得到很大改观。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有效使用资源。
二、学前教育的立法步伐在不断加快,自从庆阳校车事件之后学前教育立法已经成为关注热点。所以从制度保障上在不断地完善。
三、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是未来的大趋势,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重视对幼儿特教师资的培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四、幼儿园办院准入门槛提高,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各地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和社会对幼儿保教的不同需求,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审批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
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各地要对目前存在的无证办园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指导,督促整改。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经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当地政府要依法予以取缔,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
五、幼儿园安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备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指导。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幼儿园所在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六、幼儿园收费趋于合理正规。七、三年行动计划快速高效推动,各省(区、市)政府要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确定发展目标,分解任务,落实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缓解“入园难”。2011年3月底前,各省(区、市)行动计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省(区、市)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前教育作为督导重点,加强对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督导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示。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组织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评论(1)|3
2.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现状 篇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无论大小在经营的过程中如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那么这个企业就丢失了属于自己企业的灵魂,企业很难长久健康的发展。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扶持企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我国企业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但不容忽视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经济条件限制或管理者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对企业文化建设并不重视。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思路。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强化企业自身的文化竞争力,从而在企业发展之路上走的更远。
2.企业文化研究
2.1企业文化定义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务和物质形态。
2.2企业文化层次划分
企业文化层次可以分为四层:
2.2.1表层物质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由员工生产的相关产品或用于生产的机械设备、器材等实际物品所构成的物质文化,是以实际存在的物质形态为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生产出的产品是企业物质文化的根基。另外,企业的生产环境、产品包装、企业形象等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浅层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娱乐、学习中所产生的文化活动的总称,它是企业经营风格、精神面貌、员工间关系情况的动态体现,浅层行为文化也是企业精神面貌、企业价值取向的折射。
2.2.3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2.2.3.1企业领导体质;2.2.3.2企业组织机构;2.2.3.3企业管理制度。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变动,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组织机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组织机构一般包含正式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组织机构。企业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总称。
2.2.4企业精神文化,相对于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为深层次的文化行为,在企业的整体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所谓的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企业领导者、企业员工共同坚守的基本经营理念、价值取向标准、员工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等。企业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2.2.4.1最高目标,它是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企业全体成员凝聚力的体现,反映了企业或组织领导者和企业员工共同的追求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属。
2.2.4.2组织哲学,是领导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贯彻的基本信念,是组织领导者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哲学思考。
2.2.4.3组织精神,是组织者有意识的提高员工整体精神风貌,它是对企业现有的经营理念、行为模式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及倡导的结果,通过全体成员有意识地实践体现出来。
2.2.4.4组织风气,指组织及其成员在组织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带有普通性的、重复出现且相对稳定的行为心理状态,是影响整个组织生活的重要因素。
2.2.4.5组织道德,是指组织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2.2.4.6组织宗旨,是指组织存在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的承诺。
3.企业文化的作用及价值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严格按照市场规律经营能够使企业避免许多市场风险。企业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表现出来,如企业的诚信经营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演变成企业的信誉品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信誉是保证企业长久发展的前提。任何文化都是以人为本,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在工作中充分调动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所有的员工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仅能构建适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而且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不足
4.1人本思想缺失
目前国内企业在管理上基本都是某个领导说了算,在管理的过程中领导往往把员工仅仅当作自己花钱雇来的打工者,认为员工到我的企业里来了就必须得服从我的管理,一切都是以领导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另外许多企业管理层的组成都是有领导的亲戚组成,在用人的选拔上基本都是以亲戚的远近或个人的喜好为选材标准,“能者上庸者下”的选材模式很难得到实施。
4.2员工的归属感不强
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着重强调企业领导者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企业文化,帮助员工融入到整个企业当中,让员工体验到自己不是打工者,而是企业中的一员。员工的归属感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核心成员都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而对于外部人员来说很难在企业里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因此很难获得归属感。
4.3企业文化形式化
企业文化不仅仅是组织一些文体活动,贴标语、喊口号,或是服装、统一标识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优秀的企业文化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市场具体形式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与理念。
4.4企业文化雷同化
很多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目的不明确,并没有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文化理念,往往是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式,从而弄巧成拙。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很多点上是相同的,但各行业、各企业之间的具体情况也有不同之处,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应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企业文化的独到之处。
5.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探索
5.1注重领导效应
由于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培育者和实践者,因此,要根据企业实际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方向,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传播本单位的企业文化,以影响和带动企业文化在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中落地生根。
5.2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
加强对企业文化工作的部署,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从上层引领、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宣传培训、文化活动、资源保障等方面予以规范,明确专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办、信息收集、反馈和推进,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从整体的企业文化工作网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位。
5.3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文化特点,建立健全适合企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其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众所周知,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团队和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良好团队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团队的执行力。因此,企业文化的实施是坚决的,不需要具体员工的赞同或否定,企业文化一旦要实施就需要企业内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
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中员工上升通道还不是很畅通,干部人事改革制度也还存在着某些微缺陷,岗位竞聘也不是那么能让职工理解,加上有的企业对员工的培养和培训带有局限性,范围不广而效果不是很明显,只是针对一些班组长以上及骨干人员,大多数生产一线员工享受外出教育培训的机会比较有限等等。种种现象表明,都为实施以人为本理念增加了一定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第一,通过领导人事改革,对有能力的员工进行重点培养,帮助其走上领导岗位,而对于一些能力地下又不负责人的部门领导予以辞退或解除其领导权利,通过公平的竞争平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第二,通过采取相关部门员工轮岗的形式,让员工接触其他工作岗位,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基本能力,也能通过轮岗让员工了解其他岗位员工的工作特点从而更好的协调员工间的关系。第三,有条件的企业要经常组织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
5.4搭好文化体系整体架构
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启动新文化体系建设工程,统筹构建企业文化框架体系,以全新理念引领公司改革发展。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成立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组,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多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诊断、分析、提炼、研讨。遵循“传承脉络、层次清晰、体系科学”的原则,新的文化体系应从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三个层级进行顶层设计和分类架构。精神层、制度层作为内核,重组提炼,关注承继与发展;文化主题事件、载体平台、环境建设、形象标识、选树典型、规章制度及管理活动等作为行为层,关注丰富与变化。
5.5关爱员工,打造员工之家
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积极建立健全员工维权机制,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对员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都一一解答,并及时进行解决,营造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实施员工爱心工程和企业年金制度,提高员工幸福指数。对困难员工进行了医疗救助,并出台相关制度,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健康体检。领导班子成员应定期的对困难员工进行慰问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不定期的到基层员工进行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困难,让其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综上,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企业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完善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合时代科技与教育培训的内涵,使企业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推动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思想意识获得蓬勃生机和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崔启敏.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61-363.
[2]王俊明.如何推进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活力期刊,2010,4:42-60.
3.浅析我国目前结核病诊断现状 篇三
结核病一直都作为单因致死率最高、最主要危及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1]。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30%的人有结核菌感染史,由于耐药结核菌出现等原因,目前结核病疫情呈现出再次上升的趋势,每年约有近两百万人死于结核病[2]。我国结核病疫情相当严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居全球第二位,同时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疫情也非常严重,是27个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3]。早发现、早诊断、选取敏感的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是有效控制结核病蔓延的关键手段。长久以来,对结核病诊断主要一直沿用着经典的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及胸部X线检查等手段,但胸部X线的分辨率较低,特异性不强,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亦较低,无法诊断出大多数结核病例,包括半数的肺结核病例、所有儿童结核病、肺外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病例,而随着结核病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工具和方法可用于结核病的诊断,有些手段能快速检测出耐药结核病,大大缩短了既往需要数月才能获得结果的时间,减少了患者治疗延误,并大大减少结核菌的传播。为了了解目前不同层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定点或专科医院和结防机构结核病患者诊断现状,并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原因,规范结核病诊疗程序,积极评估、筛选和引进快速、准确、成本收益比高,易于推广的结核病新诊断技术因地制宜应用。为此,我们选取我国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结核病专科(或定点)医院及结防机构共8家单位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解结核病患者诊断现状,为下一步在不同级别机构推广事宜的诊断新技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调研采用典型调查,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有代表性的江苏省、安徽省和重庆为目标省份,各省选择省级结核病专科(或定点)医院1家,地市级结核病专科(或定点)医院1家,县级结防所1家作为调查点。调查单位包括重庆市肺科医院、沙坪坝区CDC,安徽省肺科医院、铜陵市第二人民医院、铜陵县CDC,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溧水县人民医院。
1.2研究内容:目前可用于诊断结核病的方法较多,按照学科分类已投入临床或医技科室使用的诊断工具约二十余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诊断工具和诊断方法不断问世。本次调研先期调查表设计过程中,我们网罗了目前部分技术力量雄厚的省级专科医院已开展的诊断项目共计18项(详见图1),在各调研单位针对这些项目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从以下方面作出综合评价:各项目分别在各调研机构使用频率;各项检查所需费用;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及时性。
1.3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调查表和访谈形式,调查表(定量调查)即调研人员分组对各省各级结核病专科医院和防治机构诊断现状情况进行实地察看,并随机抽取门诊或住院患者病案资料进行信息收集,填写先期设计好的调查表。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层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结核病定点或专科医院及结防机构结核病诊断方式的比较在细菌学方法上,痰涂片仍然是最常规的诊断方式,其优点是价格低廉,报告结果迅速,不足也很明显,无论是在省市级医院还是在县级医院或结防机构,其阳性诊断率为14.7%-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痰培养在部分县级单位已能够开展但仍以改良罗氏法为主,地市级与省级均常规开展了痰培养检查,并且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技术如BacT/ALERT 3D,此技术使痰培养阳性率由改良罗氏的36.7%提高到46%,但限于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技术要求较复杂,没能在基层医院得以推广。分子生物学法以PCR和PhaB为主,但均为辅助性诊断方式。影像学方面,限于CT阅片能力和设备要求所限,胸部X线检查仍是主要方式,但其特异性不强,阳性率在8.8%-15.9%。
2.2各种结核病诊断方法或工具的费用及其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使用情况:由下图1所示,省级医院由于设备先进,技术人员业务水平高,在结核病诊断方式上倾向于传统与新技术相结合的特点,逐步向特异性敏感性较高的诊断方式转变。地市级与县级由于当地GDP水平和人均收入及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主要还是依靠痰涂片、痰改良罗氏培养及胸部X线检测为主。
2.3各种结核病诊断方法或工具报告时间与诊断费用比较:如图2、图3所示,在诊断报告时间方面,胸部X线及CT这种影像学方法的报告时间最短,而痰改良罗氏培养法则最长;诊断费用上,经皮肺穿活检、支气管镜和CT检测费用较贵,设备及技术要求也高,主要在省级医院开展。县级医疗单位主要选用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的诊断方式。
3讨论
从图1中可以直观看到省级和地市级专科或定点医院能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来诊断结核病,而县级机构受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所限,诊断工具较为单一,主要开展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简称“规划”)要求的痰涂片萋尼氏染色镜检及普通X光片检查,诊断使用率均为100%,同时可以开展筛查式PPD及结核抗体检测,两者的使用率分别为24.6%和20.4%。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从调研结果来看上述两种方法在各级机构中检测出的阳性率基本一致均高于其他诊断方法,但阳性率高并非意味其诊断效能就高,还需考虑其特异性。结核菌素试验或结核抗体检查是临床常用筛查结核的免疫学方法,虽然操作简单,观察结果方便,但由于其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对临床结核病的诊断意义不大,其在省级专科医院使用率不及地市级和县级医院的1/3。
省级及地市级专科或定点医院目前对结核病的诊断仍以痰涂片萋尼氏染色镜检和X光片检查为主,使用率90%以上,但两者的阳性率并不理想分别为16.3%和15.9%,其中痰涂片萋尼氏染色镜检法[4]虽然操作简便、快速和价廉,但不能辨别死菌活菌;敏感度低,痰内或者其他标本内含菌量少时往往不能得出阳性结果,易造成漏诊;特异性差,各种抗酸杆菌均可着色,需要通过进一步试验才可确定是否为结核菌,故这些医院依托政府投入或项目经费积极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采用更为快速准确的诊断工具,诸如痰涂片荧光染色镜检、快速痰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新型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相比较而言,省级专科医院技术力量更为雄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使用率较地市级医院高3-5倍,但遗憾的是目前所调研的多数医院常规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时间为56天。痰结核菌培养较痰涂片检查更为精确可靠,特异性高达98%,所需菌量较少,是鉴定死菌活菌的可靠方法,被誉为确诊结核病的“金标准”[5],尤其在涂片阴性或者诊断有疑问时,培养法的結果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进一步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和菌种鉴定,能在临床用药及细菌耐药情况等方面提供重要指导和参考。但传统培养法往往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利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其中部分医院也开展了Bactec960和Bact/Alert 3D快速培养,两者检测结果平均耗时两周,较常规改良罗氏培养时间明显缩短,且具有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6],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且价格昂贵,检测费用为改良罗氏培养的3倍多。目前,随着耐多药结核病相关项目的开展,亟需在项目地区引进并推广使用液体培养、BACTEC MGIT 960等快速培养法,依托项目投入,加大实验室能力建设,尤其是地市级和县级层面,逐步实现县级能开展痰培养,地市级能开展药敏试验的可及性,并期待能将痰培养检查纳入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中以便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实施结核病诊疗,尤其对于耐多药结核病的诊疗意义更为重大。
分子生物学方法虽然操作快速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标本无需培养并可鉴定菌型等优点,但其在省级和地市级专科医院的使用率却未见规模,主要原因为PCR易污染带来假阳性,前处理不当所致假阴性,且费用较高,与快速痰培养相当,目前尚缺乏严格统一规范化操作标准,作为一种临床诊断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但是基于最新的研发资料和应用性报道我们确信PCR是一种很有潜力且可以推广的技术,有助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7]。
临床诊断肺结核应用最多的是X线检查方法,对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痰结核菌阳性患者,可凭胸片进行诊断,以胸片来观察病情的变化,既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直观及时反映病情。我们所调研的各级医院对可疑患者均常规行X线检查,当天即可得到结果。其中各省级专科医院多采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故单价较高平均为80元/张,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及结防机构采用普通X线摄影,平均价格为46元/张,但其影像的分辨率低,成像质量不稳定,且不能实时成像,影像不能进行后处理,在层次和对比度上均不及DR[8],令人满意的是胸片质量判定结果90%以上为甲级片。由于胸部充气的肺有良好的天然对比,普通X线检查多能显示病变,故CT检查不作为首选。无庸置疑胸部CT 具有高密度分辨率且无结构重叠性,可发现x线胸部平片上不能或难以显示的微小结核病变,并能详尽了解病灶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发现并发症、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目前所调研的省级专科医院均已广泛开展CT扫描检查,检查费用存在地区差别为250-360元/例不等,其花费仅次于肺穿活检。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市级医院如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亦开展CT检查,费用及报告出示时间同省级专科医院。CT检查虽然为肺结核的诊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仍然存在一定限度即不能确诊肺结核,不典型肺结核的表现可以多种多样,与其他肺部疾病难以鉴别。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病原学检查。
新型免疫学方法层出不穷,在结核病领域的应用日趋增多,它既能检测出结核抗原、直接反映感染的存在,又能检测出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水平,间接反映感染存在,有助于了解病情,指导开展免疫治疗,但对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无特异性,尤其是细胞因子检测及T细胞亚群分析[9],其检测费用较高,结果评估需要结合细菌学和影像学手段,成本效益比并不乐观。
病理学检查同痰培养一样可作为确诊结核病的金标准,结果报告时间快,但是肺结核的诊断一般不需要支气管镜检查或通过肺穿刺活检,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通过临床表现、痰检结核菌及影像学检查即可诊断,然而对于临床表现和(或)胸部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痰菌检查阴性的可疑肺结核患者,极易误诊为肺炎、肺癌、支气管炎等肺部感染者,纤支镜[10]对于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应重视纤支镜检查,行涂片、刷片、肺活检早期确诊以提高诊断符合率、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尽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经皮肺穿刺活检、浅表淋巴结活检可以诊断胸片不能肯定的肺结核,但毕竟属于有创检查,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且其检查费用在现有诊断方法中价格最高,目前不可能在基层开展。
综上所述,用于结核病诊断的方法与工具门类众多且新研发成果不断问世,但集敏感性、特异性、及时性和经济性于一体的方法尚处探索中,我们力求立足于现有的诊断工具和方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优化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易于推广的、能彼此协同提高结核病早期诊断能力的方法组合性运用。
参考文献
[1]WHO report 2010: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epidemiology,strategy,financing.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3]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 25(1):3-7.
[4]薛霞,汤梦崎,袁应华[J].痰中结核杆菌检查方法的比较.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3):57.
[5]胡职权,林文革,陈石生等[J].2006 年龙岩市综合医院肺结核诊断与治疗管理现状调查. 预防预防医学论坛, 2007 ,13 (10) :922.
[6]王巍,李洪敏,王安生等[J].BACTEC-MGIT960快速培养药敏对肺结核诊治的应用和评价.中国防痨杂志,2003,25(6):379.
[7]范琳,肖和平[J]. PCR - 荧光探针杂交技术诊断肺结核的價值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中国防痨杂志,2004,26(4):217.
[8]杨根东,陆普选,陈志刚等[J].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05,10(2):144.
[9]黎月莲[J].PPD试验和结核抗体测定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疑难病杂志,2006,5(3):207.
4.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现状 篇四
评估师人数:28000多 机构数:不到3000家
收入状况
立法:积极推进,上届全国人大就开始组织立法调研,开了多次的协调会,正在紧锣密鼓地
进行。
准则建设:由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积极推动,准则制定步伐加快,现已初步形成准则体系框架,现在制定出18部准则,准则分四个层次,分别是:基本准则、具体准则,指南、指
导意见。学科建设
组织建设: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
考试:每年一次,考五张卷,可滚动3年
办所条件:合伙所有五个评估师,有限责任公司需八名评估师,有办公处所,充值金额,有章程、协议、相应的工作制度,经书面申请即可批准设立。
社会地位: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有评估师的身影。
影响力不断提高,在财政部门、国资委、法院、司法部门聘为专家。职称;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都有,可评聘到正高。
收入 复合型人才 知识产权 企业价值评估
咨询 鉴证
(三)发展目标
推动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要立足于进一步增强评估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评估行业社会公信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做大”是指评估机构在业务收入、人员数量等方面达到较大规模;“做强”是指评估机构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优”是指评估机构具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和执业水平。
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培育出3到5家年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评估师人数达到200人,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旗舰型”评估机构;30家左右年收入超过3千万元,评估师人数达到50人,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够胜任国内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评估业务的评估机构;100家左右年收入超过500万元,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地区竞争力的评估机构。
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造就具有行业先进文化理念、引领评估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擅于培养评估人才、广受社会尊重的“评估大师”10名;培养职业道德过硬、评估理论水平较高、技术功底扎实、享有较高诚信声誉的“评估名师”100名;打造一支忠于评估事业、恪守职业道德、胜任评估专业的优秀评估师队伍。
三、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方式和要求
(一)积极探索做大做强做优的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评估机构要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平等自愿原则,积极探索做大做强做优的方式。鼓励评估机构实行强强联合、强弱联合,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跨区域发展。在兼并联合重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股权变化、人员安排、业务衔接、档案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问题,要切实整合执业资源、执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实现优势互补。
(二)坚持评估技术创新,积极拓宽评估业务领域
评估机构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提升研发能力,建立研发部门,积极开展新评估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大型评估机构研发费用应当不少于年业务收入的3%;要建立信息数据库,积
极参与行业课题研究。
评估机构要关注市场需求,研究政策动态,努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一是实现服务对象多元化,要从单纯为国有企业服务延伸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具有一定财产的个人服务;二是实现评估业务多元化,要从传统的法定评估业务扩展到企业价值、知识产权等其他评估业务和相关的咨询业务;三是实现服务地域多元化,要从区域化服务拓展到跨地区服务,并抓住机遇走出国门从事国际评估业务。
(三)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执业质量控制
评估机构要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股东及合伙人进退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内部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不断改善和改进机构内部治理。
评估机构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规范执业标准、规范内部培训体系、规范业务承揽方式、规范质量控制,规范执业流程。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按规定建立执业风险保障制度,防范财务风险,健全会计核算体系,严格报备业务收入。
评估机构要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建立首席评估师制度。首席评估师为评估机构当然的权益合伙人或股东,统一负责评估报告审核及内部质量控制。
(四)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注重机构文化建设
评估机构要重视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为做大做强做优奠定人才基础。要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按照评估机构工资总额2.5%的比例从业务成本中提取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培养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和国际化需要的各类人才。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平台,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人才考核评价
机制。
评估机构要始终注重文化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坚持诚信执业的理念,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形成有利于评估机构健康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注重诚信建设、具有专业精神、重视社会责任的和谐评估机构。
四、完善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政策措施
(一)改革评估市场准入制度
适时修订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规范评估机构的组织形式,允许评估机构采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等组织形式。规范评估机构名称,打破多种专业资格对评估机构名称的限制。规范评估机构出资人条件,扩大出资人范围。改革分支机构管理,完善分支机构运行方式,选择有条件的评估机构按照母子公司体制实行集团化试点。明确评估机构法律责任,实行评估机构动态管理,完善评估机构退出机制。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评估行业的发展。对评估协会组织的评估师境外培训、高等院校建立评估学科基地等给予必要的支持。评估机构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开拓海外评估市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评估业务按有关规定可申请财政资金支持。要争取在国际交流、人才落
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拓展评估服务领域。鼓励有规模、有实力、有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机构更多地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金融资产管理、以企业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知识产权评估、税基评估、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政府采购评价等新兴市场提供专业服务,更多地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境外机构来华投资提供专业服务,着力推动上市公司资产和权益价值的动态评估。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鼓励政府部门购买评估专业服务。
(三)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要切实打破制约评估机构发展的行政壁垒、行业限制和地方保护,加强与发展改革、审计、工商行政、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金融监管、国有资产监管、证券监管等有关部门、机构的沟通协调,有效治理行政干预、商业贿赂、变相实行二次准入等行为。规范评估项目的招投标管理。深化评估收费制度的改革,加强对评估收费的监督检查,为评估执业创造公
平竞争的环境。
(四)加大行业服务力度
行业协会要继续以“服务于会员”为宗旨,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新兴市场的研究,加快基础数据和信息化建设,完善行业人才队伍培养的制度体系,完善会员奖励、表彰机制,加强新型评估成果的推广和行业管理与建设的宣传。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国际间评估组织的会员互认,引进国外相关评估资质,培养选拔一批能够从事国际业务的高端人才,为评估机构走向国际创造条件。要充分利用同各监管方、委托方、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平台,及时反映评估行业诉求,有效解决评估机构共同的执业难题。
五、改进和加强评估机构的监管
(一)规范行政许可,完善行政监管
按照法律法规规章,严格审批评估机构的设立和变更,加强评估机构后续监管,防止出现“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建立健全财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完善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和评估机构报备制度,严肃惩处违规行为,及时撤回不符合设立条件的评估机构的行政许可,对严重违规的评估机构依法吊销资格,对涉嫌违法的评估机构和个人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自律管理
健全各级协会自律管理职能,实行团体会员分层管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直接承担证券业评估机构的自律管理,地方协会重点对服务于当地经济的中小评估机构和分支机构进行自
律管理。
行业协会要进一步提升自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完善评估准则体系,完善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完善重大项目报备制度,完善评估师注册制度和会员管理制度。要健全会员诚信档案制度,建立会员诚信公示制度和诚信档案动态发布制度。要开展评估机构综合评价,加强评估机构内部治理指引。要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师违规执业、低价竞标问责制,加大自律惩
戒力度。
(三)加强行业党建,提供政治保障
行业协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评估行业党建工作。加大评估机构党组织建设力度,具备条件的评估机构都要建立党组织。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创新评估机构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将党建与评估机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
六、推动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组织领导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要加强协调,积极落实,具体推动,确保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取得实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及地方协会要充分认识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重大意义,认真落实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推动本地区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促进评估行业科学发展。
一、认清形势,应对挑战,推动评估行业科学发展
去年以来,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政策措施,同时又提出“六个更加注重”,这给资产评估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行业都应当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挖掘自身优势,推动评估行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评估行业的机遇,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和国家对评估等中介行业高度重视
专业性中介服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资产评估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发现资产价值、规范交易秩序、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在推进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扶持资产评估等中介行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规范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等领导多次对评估行业和评估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行业监管,加快评估立法。国家出台的许多法律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都有关于资产评估的规定。目前,全国人大又将《评估法》列入立法计划,并深入讨论多次,评估行业未来的发展有望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所有这些都必然对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财政部对资产评估工作也很重视,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资产评估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前不久,谢旭人部长在有关讲话中明确提出,会计、资产评估等都是财政工作的延伸,清楚地阐述了资产评估等在财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财政工作的实践中,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会计工作、国有金融资产管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等都越来越多地对资产评估
提出需求,这也是行业发展可喜的一面。
(二)经济发展和改革为评估行业带来广阔的空间
过去30年间,我国经济通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成为国际资本关注的巨大市场。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极其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决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增加财政投入,大范围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大幅度完善社保体系,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从目前情况来看,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从未来看,推动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政府有效监管的市场体系等依然存在,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格局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经济规模将不断扩大,经济改革将不断深化。四万亿投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业板的推出、中小企业上市、产权交易、全球化的战略重组都可以成为资产评估行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都将为资产评估行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会不断创造新的资产评估需求,使资产评估从更多的方面服务于社会。一是资产评估服务对象日趋多元化,从单纯的为国有企业服务发展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政府部门和具有一定财产的个人服务;二是评估对象多元化,包括动产、不动产、企业价值、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都需要进行评估;三是评估机构业务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法定评估业务,还衍生出相关的其他评估业务和咨询服务;四是大型评估机构服务地域出现跨地区及国际化趋势。所以,对评估行业的未来,大家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充分的信心,并在这个基础上去规划、谋求未来的发展。
(三)评估行业自身取得的成绩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资产评估行业以服务于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而诞生并成长壮大,2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专业服务行业。这个行业之所以重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离不开资产评估,只要有市场经济就有确定价值的需求,可以说,缺少资产评估的市场经济不是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二是评估成为许多经济及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成为企业经济活动、政府重大项目决策的重要技术依据,如企业改制、上市重组、金融改革、绩效评价等重大改革项目,都有评估机构参与;三是评估成为协调各方利益、保障改革顺利、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力量,比如涉诉评估是法官办理案件,裁定各方利益和责任的重要依据;四是在社会政治活动中,评估师代表新的社会阶层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目前,评估行业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近200人,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反映评估行业的诉求,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五是在防治腐败中具有重要作用。评估行业从产生开始,就担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任,随着资产评估介入经济活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防治腐败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加突出,不仅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监督者,还为纪检监察机关防治腐败提供专业服务。这些方面表明:资产评估行业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现实作用和较多的潜在优势,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充分挖掘与发挥。
20年来,在服务经济、服务改革、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评估行业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为资产评估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资产评估人员和机构队伍;建立了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有机结合的行业管理体制;制定了比较系统有效的评估行业管理制度和比较完整的评估准则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评估理论成果和管理实践经验,行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凝聚力不断增加,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已成为世界资产评估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中评协及其理事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为评估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资产评估行业未来发展面临许多有利的条件,但是,也应当看到,影响资产评估行业科学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今年上半年,中纪委在会计、评估中介行业开展了“加强行业自律和执业监管”调研活动,中评协和财政部机关党委开展了行业党建调研,中评协组织了评估准则实施情况调研,各地方协会、证券业机构都参加了这些调研,调研中大家反映的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评估行业仍然缺乏专门的法律,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评估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些问题尚未在法律层面予以规范。二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评估行业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分别管理,并缺乏有效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机构做大做强。三是压价竞争、迎合委托方需求高估或低估、同行互相诋毁等现象依然存在,行业的公信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四是部分评估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评估机构内部治理和自我约束有待加强,这些因素影响评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资产评估行业的自律管理、专业理论研究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有的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有的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有的是行业自身的问题,这些都是制约评估行业再上台阶、再上水平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下大力气,着力加以解决。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资产评估介入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影响将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包括政府、市场、公众在内的社会各方面都将对资产评估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这是评估行
业必须长期面对的严峻挑战。
由于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规范管理。评估行业作为专业服务行业,既是新兴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力量。但从20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评估行业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而且在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力度不断加大的关键时期,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规范发展,以适应政府监管部门在准入条件、执业质量、社会责任等各方面对评估机构提出的要求。
由于客户对评估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执业质量。过去,评估机构开展业务,主要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对特定的资产进行价值量的评估,客户更多的是关注一纸评估文件,作为批准相关经济行为的依据,而对评估的质量重视不够。随着国有资产监管力度的加强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以及企业自主评估意愿的增强,评估成为企业内在的有效需求。评估行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更加关注评估的执业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加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估报告,为客户决策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依据。
由于评估业务的不断发展变化,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估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评估业务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目前,企业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评估、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等新兴业务正在蓬勃兴起。与此同时,评估准则进一步完善,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也在进一步发展。这些都对行业监管、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理论和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评估行业不断适应评估业务的发展变
化,更加注重自身建设,提升综合能力。
由于社会公众的关注度提高,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执业公平与公正。执业公平与公正是评估行业的生命线,既是政府监管部门对评估行业的要求,也是利益攸关方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公众的产权意识、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社会各方面对资产评估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特别是涉及资本市场的评估,涉及法律诉讼的评估及其他涉及个人财产的评估等,更加为社会公众所关注。评估行业必须通过自身的执业活动,为社会各方提供更加公平、公正、优质的专业服务,切实发挥资产评估在维护财产权益方面的保障作用。
由于评估自身的要求,评估行业需要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是评估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20年来,评估行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正在由初创阶段朝着上规模、上水平的阶段迈进。行业监管逐步加强,评估机构逐步壮大,评估行为逐步规范。但从评估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来看,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规范执业行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评估行业如何创新体制机制,评估机构如何做大做强做优,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执业水平和风险防范水平,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提升行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让评估师享有职业尊严,让评估行业深受社会尊重,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评估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明确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评估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产评估行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搭建了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理论和方法标准体系,有了一定的管理基础和发展思路,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务实求真,落实已有发展目标,明确新阶段的行业发展的方向,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目标是:通过10至20年的努力,把资产评估行业建设成为一个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业,培育一批与我国企业和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评估机构,培养一批知名的评估专家和评估师,形成具有评估专业特色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优质专业服务,成为市场经济中具有影响
力和竞争力的专业服务行业。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把评估行业办成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行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评估行业的国际地位也逐步上升,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如果我们以国际评估业,特别是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评估业为参照系,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要经历三个时期,即跟行时期、并行时期和领行时期。过去20 年是我们主要通过学习和引进国际评估业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评估行业,这是跟行时期。我们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国外100年的发展道路。未来20年,将是我国评估业与国际评估业并行时期。我国评估业将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资产评估体系,在理论研究水平、行业队伍整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将有望达到国际同行水平,在某些方面,我国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同行的经验,而在有些方面,我国将居于国际的领先地位;再过20 年后,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务方面,我国评估行业都有望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在引领世界评估业的发展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要扶持一批与企业一起成长壮大的资产评估机构。中国已经培育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企业,三十年前中国没有世界500强企业,2009年在世界500强中,中国有43家企业榜上有名,比上年增加9家,像中国石化、工商银行等企业名次大大提高。我国目前有近3000家评估机构,其中年收入亿元以上的只有2家。评估机构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评估机构也要相应成长,与中国企业一起成长。中国企业到海外的投资越来越多,中国的评估机构要加快发展步伐,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服务。中国加入WTO后,评估行业还没有完全开放,国外评估机构还不能直接到中国从事评估业务,但评估行业开放是时间问题,我们要争取用五年、十年时间培养出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中国评估行业要有这个雄心壮志。要培养一批知名的评估专家和评估师。评估行业是智力型专业服务行业,人才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的资源。目前,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批行业及在相关领域内知名的评估专家和评估师。要进一步提升行业的专业水平和公信力,扩大行业的影响力,增强在国内经济活动以及在国际评估事务中的话语权,还需要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评估专家和评估师。中国评估机构走向海外,更需要一批既精通评估业务,又通晓国际惯例的评估专家和评估师。要建立具有评估专业特色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行业文化是指该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资产评估作为智力型专业服务行业,也有自身独特的行业文化。一个行业的文化对行业的发展模式、制度建设、政策取向都有深刻影响,从而深刻地影响着行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要通过总结、提炼、归纳、培育,形成符合行业特色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为实现行业的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保障,为使评估行业成为市场经济中具有影响力
和竞争力的专业服务行业奠定基础。
三、明确要求,扎实推进评估行业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协会的自律管理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的领导作用
资产评估协会作为资产评估行业的自律组织,担当反映行业诉求,凝聚行业力量,引领和服务行业发展的重任,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在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资产评估协会应进一步完善自律管理体制和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财政形势要求。一是以促进资产评估行业科学发展为中心,谋划行业发展蓝图。今年是中评协三届理事会任期的最后一年,中评协要针对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资产评估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规划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行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任务,提出推动行业科学发展的方法步骤和实施措施,指导未来五年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要全面研究行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总体方案,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既符合大机构做大做强做优又符合小机构做精做专做优的方案,推动行业科学发展。
二是以强化协会自律管理功能为基点,积极筹备召开中评协四代会。明年,中评协将召开四代会,这对中评协和资产评估行业都非常重要,要予以高度重视。各级财政部门和评估协会要按照中央关于行业协会改革的精神,抓紧研究和完善自律管理体制和机制,发挥好协会的沟通、协调、服务、管理功能。按照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政府监督的思路,进一步发挥理事会的领导和决策作用,发挥各专门、专业委员会的积极作用,使协会沟通政府和会员的桥梁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服务会员和市场的平台搭得更实,管理和引导会员规范执业的核心理念树立更牢。三是重视和加强地方资产评估协会建设,构筑好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的框架。地方资产评估协会是资产评估行业的地方组织,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指导和支持地方协会的行业自律管理工作,要在职能、人、财、物等方面为地方协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资产评估人才队伍建设,为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奠定基础
人才队伍建设是行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保持和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升评估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水
平和业务创新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目前,资产评估行业的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今后,还要进一步增强实力,特别是要加强高端人才队伍的培养。要创造条件,通过完善考试制度、评估师以及会员管理的制度,让品德过硬、业务熟练、具有创新能力、忠于评估事业的优秀评估师脱颖而出。要根据人才培养规划,注重发挥好中评协、地方协会、评估机构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是把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贯穿于整个自律管理工作的始终,营造诚信执业的氛围。职业道德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规范,对资产评估行业来讲职业道德更加重要,是立业之本,在任何情况下,资产评估行业都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建设。要进一步细化职业道德准则,完善约束机制。继续加强评估职业道德的理念、案例的宣传和培训,并将职业道德培训贯穿、渗透到整个业务培训之中,提升评估师职业道德意识和执业水平。中评协应成立专门负责执业人员道德评价的专门委员会,对监管者、市场主体对于行业执业人员提出的质疑进行回应和调查,切实落实道德准则规定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褒奖和惩戒。三是进一步强化职业素养和后续教育,营造评估师全面发展的环境。评估师一定要养成伴随职业生涯的终身学习习惯。资产评估协会要引导评估师准确看待自己的职业,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职业看作商人,我们是有专业的专门职业者,我们职业是崇高的。要进一步充实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效果。通过培训,强化基础,拓展视野,更新知识,修养内涵,提升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达到能力的提升和心灵的升华的统一。
(三)以资产评估行业建设为中心,继续着力推动解决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加强资产评估行业建设,是行业自律管理永恒的主题,中评协一直积极采取措施,有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有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影响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继续深
入研究,大力推动解决。
一是继续做好评估立法工作,尽快确立评估行业的法律地位。资产评估行业协会是政府和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反映会员诉求,规范会员行为,维护会员权益和公众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评估行业的立法工作是当前行业协会的主要任务之一,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发挥好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积极研究和反映行业意见,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做好评估立法的调研和起草工作,推动评估立法工作进程。二是要引导评估机构加强内部治理,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资产评估行业的微观主体是评估机构,它们是评估行业活力的源泉。评估机构从行业发展之初的挂靠体制,经过脱钩改制成为独立承担责任的法律主体,又经过兼营转为专营的改革,其自主发展的专业化地位进一步确立。要针对企业发展的需求,继续研究评估机构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提出引导评估机构做大做强、促进中小评估机构共同发展的政策建议,提升行业整体服
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三是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和执业监管,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行业自律和执业监管是行业的长期任务和主题,市场经济存在多久,评估业务就需要存在多久,评估业务存在多久,行业自律和执业监管就需要坚持多久。各级财政部门要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评估行业党组织建设,要指导和支持行业自律,为强化行业监管创造良好的环境。对评估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各级财政部门、各级协会、广大评估机构和评估师,都要按照中央的精神,从自身做起,进一步加强约束和监管,强化道德规范和行业文化建设,使资产评估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发挥资产评估行业在维护社会公正、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是继续探索新的评估业务增长点,完善资产评估市场体系。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要素市场的变化,当前的资产评估市场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评协要和地方协会、广大会员一起,紧紧围绕资本市场及其他要素市场,以及政府管理的需求,继续把拓展评估领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关注法定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企业咨询等非法定业务,在着力巩固已有的业务领域的同时,探索资产评估新的业务增长点。要着眼于未来,研究经济走出危机后新的评估市场趋势,要根据自身专业特长,注重开辟高端业务、前沿业务和潜在业务领域,努力构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资产评估的市场体系。
五是继续加强评估行业专业基础建设,夯实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基础。随着评估实践的深入,资产评估行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加强专业基础建设,为评估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要继续跟踪国内外评估理论热点问题、前沿问题,这是资产评估实务发展的内在要求。应当进一步加强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组织行业专家进行重大课题攻关,解决评估行业长期未解决但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筑牢行业发展的理论根基。继续完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建设,指导和规范会员执业行为,增进委托方和报告使用者、监管部门对准则的理解和认可,推进准则的有效实施。中评协要在抓好自身业务的同时,关注和研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从专业角度向政府和社会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同时
5.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现状 篇五
刘晓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比,特别是与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相比,目前财税体制仍然存在着宏观税负偏高、财力事权不对称、税制结构不健全、支出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等重大问题。财税体制改革滞后,既不利于促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不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甚至会进一步固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原有的结构性矛盾,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推进科学发展,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协调推进。
一、宏观税负偏高,挤压居民收入增长,制约消费需求扩大
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它不仅反映一国政府取得收入的多少,也反映一国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水平。税负的轻重一般以税收负担率来表示,即纳税人实纳税额占其计税依据的比例。衡量世界各国税负轻重的指标,通常用宏观税收负担来加以比较。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政府取得的收入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基本上有三种统计口径:一是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二是中口径的宏观税负,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包括税收在内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收入;三是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即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包括税收收入、预算内收费、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形式取得的收入的总和。
采用不同的指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中国宏观税负高低判断的结论相去甚远。鉴于中国预算制度的不完善性,存在着各式各样庞大的政府预算外收入,且这些数据难以获得,以及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的不透明性,要精确测算中国的宏观税负,并以统一口径与世界各国的宏观税负进行比较,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但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其他可获得的相关资料,还是可以做出大致的测算和比较科学的判断:
1、中国大口径宏观税负高达30%以上,比中小口径的宏观税负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2008年全国税收收入54219.6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小口径宏观税负,即全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8.03%。2008年包括税收在内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全国财政收入61316.90亿元,中口径宏观税负,即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0.4%,比小口径宏观税负高出2.36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9600亿元(比2007年13000亿元有较大缩水),占当年GDP的3.19%;全国社保基金总收入13808亿元,占当年GDP的4.59%;中央和地方预算外资金收入7000亿元(该项收入2007年为6820.32亿元,2008年数据尚未公布,暂按与2007年大致相当的数计),占当年GDP的2.33%,包括此三项在内的大口径宏观税负,即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高达30.51%,比中口径宏观税负高10.11个百分点,比小口径宏观税负高12.47个百分点。此外,由于制度外财政收入一般是以费的形式缴纳,如果把各种打着政府名义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一些政府部门接受企业和个人“捐赠”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屡禁不止、名目繁多的“小金库”等收入都计算进入政府收入,则全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甚至会高达40%左右。
2、从分税制开始,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宏观税负快速提高。200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6%,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远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迅速从1994年的10.8%提高到2008年的20.4%,增长了
1.9倍。与此相对应,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5%,既慢于GDP增长,更慢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收入增速是城镇居民增速的2.4倍,是农民收入增速的3.6倍。
3、中国宏观税负高于中等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与所处的发展阶段极不相称。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平均在30%-35%之间,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宏观税负平均在20%-30%之间,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平均在16%-20%之间。尽管中国按中小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刚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与人均GDP水平大致相当,但反映真实负担的大口径宏观税负则在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4、与发达国家实行“高税负、高福利”政策相反,中国是在低福利水平上实行高税负,税负明显偏高。无论从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拿走了多少收入的视角去考量,还是政府从纳税人手中拿走税后为纳税人做了什么的视角去考量,即使按中小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进行比较,中国的税负负担也是沉重的。原因在于,高税负国家往往是高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在这些国家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OECD国家中,社会保障税收入都是税收收入中的头号税种,如法国社会保障税占总税收收入和GDP的比重分别为43%和19.3%、德国为39%和15.5%、日本为36%10.4%、意大利为32%和13.1%、希腊为31%和12.6%。按照中国目前财政收入中不含社会保障税的税负加以比较,这些国家扣除社会保障税后的宏观税负,法国为24.7%,德国为23%,日本18%,意大利为28.1%,希腊为19.5%。显然,这些高收入国家的宏观税负同中国20.4%的中口径宏观税负水平相比不见得高,有的甚至比中国的税负还要低(如日本和希腊)。从社会保障支出比较视角,更能反映出问题的实质,2008年中国全国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的费用9492.47亿元,仅占当年GDP的3.157%,而发达国家的国家社会保障支出一般要占到GDP的10%左右。
宏观税负过高,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切取的蛋糕过大,必然挤占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加重企业负担和居民负担,不仅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更不利于居民收入的提高。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GDP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的主要根源。消费增长是收入增长的函数,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必然带来消费增长缓慢,因此,宏观税负过高,政府所得比重过大,必然影响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造成长期以来居民消费率一路下滑,使得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方针难以取得成效,导致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战略取向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财力与事权不匹配,迫使地方政府不计代价地扩大财源
我国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重点规范中央和地方间收入划分的同时,对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并没有进行大的调整,逐渐形成了收入重在中央、支出重在地方的收支格局,或通俗的“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现象,各级政府事权财权配置存在明显的不匹配。
1、财力快速上移。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迅速提高。1993年,中央财政占比22%,地方财政占比78%。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当年中央财政占比迅速提高到55.7%,地方财政占比下降到44.3%。此后的1995年至2006年的12年间,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例平均为52%,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例平均为48%。到2008年,中央财政所占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到53.3%,地方财政所占的比重进一步降至46.7%。
2、事权下移。由于事权配置重心偏低、各级政府的事权责任与其收入和行政能力不对称。中央政府承担的事权尤其是直接支出责任相对不足,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承担了过多的实际支出责任。尽管中央政府在收入分配中占54%以上,但在财政支出构成中的比例并不高。1993年,中央财政支出占比28.3%,地方财政支出占比71.1%。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比并没有随着收入占比的明显提高而提高,仅为30.3%,而地方财政支出占比仍高达69.7%。此后的1995年至2006年的12年间,中央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平均为29%,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平均为71%。到2008年,中央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到21.4%,地方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仍高达78.6%。
3、“中央请客、地方埋单”。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责范围界定不够明确,含糊不清的支出大多被分配给下级政府,有些事务虽然明确归中央或省级地方,但在实际执行中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部分却下放给了基层。更由于上下级政府之间事权范围配置的随意性很大,在垂直体制下,一些上级的法定事权往往成为下级的当然事权,往往通过所谓的政绩考核、一票否决等将本级责任分解成下级的责任,使“上级请客、下级埋单”的状况十分风行。如,中央政府不断将教育达标、卫生达标等具体指标下达到省一级政府,省级政府再层层向下分解,而且通常是向下各级政府掌握的财源越少,负担也就越重。目前我国县乡两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只占20%左右,却承担了近80%的义务教育支出和55%-60%左右的公共卫生支出。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明确划定,但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模糊,地方政府在财力被上收而事权不变的困境下,为履行好事权,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财源。途径之一就是做大蛋糕,尽可能多地分享25%增值税的总量,这必然激发地方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加大投资上项目的力度以加速经济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以增加财政收入的冲动。途径之二就是扩大地方可独享的收入来源,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这些收入大部分与土地有关,导致地方政府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营城市”等口号下,大量征用集体土地和进行旧城改造拆迁,不断扩张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发展城市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大量违法圈地,以土地生财;与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推高房价,从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中开辟高增长税收。许多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土地收入成了名符其实的第一财政。
三、税制结构不合理,导致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转变
合理的税制结构是实现税收职能作用的首要前提,既影响到政府收入、企业负担、民生改善,也关系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的调动。我国税制结构经过多轮改革,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发展,现行税制结构的不完整性、不适应性和不公平性等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税种结构失衡。虽然经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我国建立了流转税(间接税)和所得税(直接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但从目前运行情况看,实际上仍是以流转税(间接税)为主体的单主体税制结构。1994年以来,在税收总量中,所得税收入占比虽然有所上升,从1994年的17%提高到2007年的26%;流转税收入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从1994年的74.2%降至2007年的61.8%;但现行税制结构中,流转税(间接税)比重过高,所得税(直接税)比重过低。由于流转税(间接税)是直接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征税而非对经营效果(所得)征税,难以起到所得税(直接税)的作用,因此,从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征收流转税(直接税)逐步转变为向企业经营所得或个人所得征收所得税(直接税)是一种历史趋势,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均采用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如,OECD国家,是以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主体税种、流转税为辅助税种的税制结构,其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平均在50%左右,流转税比重往往不到40%。由于我国流转税所占比重过大,所得税比重过小,所谓“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实际上并未真正形成,既不利于主体税种的相互配合,更不利于发挥所得税在实现公平原则方面的调控作用。
2、税种结构不合理。一是以增值税、营业税为主要税种的 流转税,是直接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征税而非对经营效果征税,既缺乏科学性,也是导致政府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过高的重要原因。二是在现有税种结构中,缺乏物业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针对不动产保有环节的财产性税种,缺乏针对与提供公共服务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税、教育税等税种,使得再分配环节难以对收入分配不公进行有效校正。三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没有随着人均GDP快速提高而作出同步调整,并且未实行综合计征,而是采用传统的分项计征模式,税率和费用扣除方法不尽合理,难以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不能体现“多得多征、公平税
负”的原则,实践中也容易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人少纳税的情况。四是消费税征收范围没有随居民消费情况的变化而调整,一些高档次的奢侈性消费品及行为没有纳入征税范围,一些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已课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没有从消费税应税税目中取消,致使消费税调节力度弱化,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五是现行资源税制度存在着计税依据缺乏收入弹性、资源开采地税收收入偏低、对节约开采和有效利用资源的调节力度不够等问题,特别是长期以来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单纯根据销售量依据固定税额征收,这种从量而非从价计征以及以销售量而非开采量为依据的计征模式,无法抑制企业和地方政府伴随资源价格的增长而对资源大量开采,不利于资源节约开采利用。此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也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
3、地方政府缺乏稳定的主体税种作为财力保障。现行分税制体制下,税收立法权被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没有税收立法权,加之主体税种实行向中央集中的“共享税”模式,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没有稳定、合法的地方税收作为稳定的财力保障和调节手段。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后,基层财政的主体税种更加缺失,县乡财政本级收入进一步降低,基层政府运行更加困难。
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结构性缺陷,强化了低成本的出口导向模式,影响了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物业税等财产税收的缺失,使城镇政府缺乏稳定的、能随人口增加而增长的财政资金渠道,使地方政府只关心“土地城镇化”而忽视“人口城镇化”,导致大量进城农民工落户难。
四、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
我国的财政支出在统计上,一般划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以及其他支出15个项目。在理论分析上,政府的财政支出一般划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5大类别,或更具可比性的大口径的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以及包括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用在内的维持性支出3大类别。世界各国的一般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政府支出中的经济性支出和维持性支出的比重趋于下降,社会性支出所占比重上升。但从所列表中历年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统计数据看,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尽管用于经济建设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支出结构仍不合理,行政管理费比重不降反升,社会性支出的比重基本没有变化。
1、行政管理费增速太快、所占比重太高。有关统计表明,从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至2003年,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增长了87倍,行政管理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从
4.71%上升到2003年的19.03%。其中,行政管理支出从1986年的22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512亿元,20年间增长30倍,年均增长率19.5%;同期财政支出增长15倍,年均增长率15.4%;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9.98%上升至19.19%,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相应地,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从1986年的20.5元,增加到2005年的498元,增长23倍,而同期GDP增长为14.6倍。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一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超过15.6%。通常发达国家这一比重更低,日本为2.38%、英国4.19%、韩国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尽管近几年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但2006年仍高达18.73%,这一比重,不仅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高出3.13个百分点,更比上述发达国家分别高出16.35、14.54、13.67、12.23、11.63和8.83个百分点。
此外,预算外行政管理费更是大幅度上升。有关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我国行政事业费支出占预算外收入的比重为54.42%,2005年则达72.01%,7年间近增了近18个百分点。庞大的行政管理费支出,消耗了相当大的财政收入,加大了公共财政的负担。
2、社会性支出比重偏低。与OECD国家社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40%-60%的比重截然相
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用于社会性支出的比重一直偏低,尽管社会文教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20.38%上升到2006年的26.83%,提高了6个百分点,但这一比重甚至低于1998年至2001年的水平,仅相当于10年前的1997年的水平。
由于社会性支出增长缓慢,使我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水平明显偏低。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发达国家为5.5%,发展中国家为4.6%,最不发达国家为
3.6%,而我国当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2.41%,此后的10年间,这一比重一直徘徊在3%以下,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近几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快速增长,2007年其占GDP比重达到了3.32%,无论从国际比较来看,还是从我国教育法规定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要求来看,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水平都明显偏低。
由于社会性支出增长缓慢,使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水平明显偏低。尽管我国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1375.5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600亿左右,2007年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更是达到了5447.16亿元,但占当年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仅为10.94%,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12%,与日本社保总费用占GDP的13.7%,美国的16.81%,瑞典的32.14%,英国的22.8%,德国的29.07%,法国的29.72%相比较,差距高达数倍乃至20来倍,较低的社会保障支出,使我国人民的基本保障受到极大的约束。
3、经济性支出比重仍然偏高。从1985年到2006年,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不可谓不大,但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比重仍占26%以上,而国际经合组织(OECD)国家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5%-8%,我国用于经济建设的财政支出仍然偏大。
政府的财政收入过多地用于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费用增长,必然挤占本应用于支持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公共财政开支,造成公共财政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一方面致使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主体的活动,另一方面使政府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职责严重缺位,阻碍着政府职能向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更为重要的是,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的严重不足,是导致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保障水平不高的直接根源,不仅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越来越成为影响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即期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进而制约着经济发展中需求结构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五、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难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调控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对缩小地区财力差距和欠发达地区民生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不科学、不规范之处。
1、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十分复杂,既保留了原财政包干体制下的一些体制补助、专项补助、结算补助等形式,又在实行分税制后增加了税收返还和过渡期转移支付等形式,形式类别很多。这种形式多样的转移支付制度,很容易导致管理分散和效率降低,对地区间财力的均等化作用不明显。在现行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和类别中,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等多种方式,其中在财力性转移支付下面又划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细分项。如果将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比较,可发现用于均衡地区间财政能力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偏低。2007年,财力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仅为39.16%,而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所占比重达60.84%。并且在财力性转移支付中,均等化作用较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仅占财力性转移支付的35.3%,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比重仅仅为13.7%。这种转移支付设计很不科学,很难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调节地区间财力差距的作用。
2、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式不合理。作为分税制体制下的一种财力调节机制,转移支付制度要同时处理好“存量调节”和“增量调节”的关系。在分税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在处理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关系上偏向于“增量调节”,从而延续了原体制下的分配格局,并把原体制中形成的非均衡状况带入了新的体制。具体表现在资金分配上,现行转移支付主要通过“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既不合理又不规范。就“税收返还”而言,不仅保留了1993年前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中央对地方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方面的差距,而且对增量返还按1:0.3的系数确定,致使其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中所占比较过高(2005年所占比重达36%以上)。由于“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建立在往年基数基础上,不仅不能对地区间财力分配的既定格局作调整,反而会进一步拉大地区间财力的差距,导致“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分配格局。就专项转移支付而言,由于资金分配过程不透明、分配标准和依据不明确、分配方式不规范,主观随意性很大,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关系密切程度,以及地方政府的讨价还价能力等对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有很大影响。并且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往往需要地方政府资金作配套,有资金配套能力的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比缺乏资金配套能力的欠发达地区更容易获得更多的专项转移支付拨款。由此可见,专项转移支付对均衡地区间财力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还会扩大地区间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原有差距。
3、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不合理。目前,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多达几百项,项目设置过多、过滥,覆盖面过宽、重点不突出,难以体现中央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引导和调控作用。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6891.5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49.2%。2005年,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加上财力性转移支付中属于专项支付的部分,占当年转移支付总额的53.2%。由于专项转移支付的覆盖面过宽,造成许多项目在管理上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如灾后补偿和重建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涉及民政、水利、交通、教育等部门,很容易造成操作中挤占挪用、监督管理不到位、资金拨付效率低等问题。目前,一般性转移支付作为地方财力补助进入地方预算,进入了地方人大监督的范围,而专项资金在使用上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6.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现状 篇六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很快,但仍存在着服务形式化严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医疗保健和护理设施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社交娱乐不够丰富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政府立法规范、引导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管理、人才和服务的专业化,完善社区服务内容等多方面措施进一步健全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以此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舒适的社区服务。
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加快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断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支持环境。同时,积极推进机构养老服务,努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为老龄社会服务需求,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一)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创新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等10部委联合出台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政策文件,各地也积极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措施,推动居家为老服务发展。大力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着力构建居家为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队伍建设。2009年底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把发展养老服务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国家发改委重视加强地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安排2亿元资金用于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财政部安排10.8亿元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支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人员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国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达到3461万人,比2007年底增加325万人,占企业退休总人数的73.2%。卫生部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立和完善,努力改善老年人医疗卫生条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将老年护理院建设标准纳入编制项目计划。团中央、全国老龄办联合开展的“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为老年人提供了超过7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各地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宁波在推进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城乡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不断完善
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过程中,许多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探索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区别不同老年人,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和服务需求,实施不同的养老服务补贴及服务内容,有力推动了老年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例如,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全面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对承担居家养老服务的民办福利机构给予5万元的启动经费;而对已入住民办福利机构的救济孤老,每月除给予500元的托养费和143元的基本医疗救助外,还按每人每月483元的标准对机构给予住房补贴资助。近年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共拨付经费350万元,为1300多位老人购买了服务。重庆市渝中区明确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和补贴的标准,规定:凡70周岁以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无子女的困难老人,每户每月享受200元的养老服务补助,60—69岁符合以上条件的,每户每月享受100元的养老服务补助,补助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折算成服务时间由社区护理员为老人提供服务;对现金折算服务的标准也作了具体规定,如陪同散步、聊天等日常陪护为每小时2元,代购物品、代交水电费为每小时3元,做饭、做清洁等家政服务为每小时5元等。
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政府重视并加大了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但调查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社区养老服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配套设施不齐全,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所交费用与享受到的服务不成比例等,影响了老年人的热情和生活质量。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亟待解决。
(一)老年服务形式化严重
当前许多社区都存在老年设施与服务短缺的问题。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老年人设施,在社区空出一个地方作为老年人的活动中心,而且挂了一块类似“老年人社区娱乐中心”的牌子,但由于设施过于简单,服务内容过于单一,致使许多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流于形式。更离谱的是有些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成为了“年轻人活动场所”,有的成了歌舞厅、游戏室,也有的成了商场、门市房。因此,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针对性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培训
近年来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缺乏专业标准,普遍雇用的是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合同工或临时工,或是出于照顾,吸纳一些下岗女工,在观念上认为这类工作本身就无多少学问或技能,更谈不上专业培训了。其实老年人较婴幼儿和其他年龄段的人来讲,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呈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更需要专业护理,更渴望体贴入微的温情,照料老年人决不仅仅是个住宿、衣食问题,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问题,只有专业护理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三)医疗保健和护理设施不健全,服务不专业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患病率上升,器官功能退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口对医疗保健、家庭护理和生活照料的需求大大增加。然而现在的很多社区在这方面的设施很简陋,只有简单的医务室,没有老年医学方面的专家坐诊,更没有相关的科室设置,不具备医疗急救和提供专业护理的能力。(四)精神文化生活、社交娱乐不够丰富
老年人在离退职以后,生活时间结构起了转折性的变化,需要以合理的消闲来调节及弥合他们因离、退职以后带来的身心、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对多数老年人而言,除了要有较好的物质条件之外,更需要有较高层次的文化与精神生活,追求的是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养老享老,并且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呈现个性化的趋势。可在这些方面绝大多数老年社区服务内容比较缺乏,除了一些诸如麻将、牌类等简单游戏之外,高品位的文化服务比较少,例如人文艺术、花鸟虫鱼、学习交流等。以至于许多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感情寂寞和无助的心理,不利于老年健康。
三、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研究
(一)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政府需要立法规范老年服务行业,使社区养老服务从营业资格、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内容和质量、服务收费以及免税等优惠扶持在政策上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在政策的制定上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鼓励采用灵活的服务方式和经营方式,重视对低收入者的关怀,给予政策倾斜,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居民的经济负担。同时政府需要从直接的社区福利职能中退出,改变管理责权和手段,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引导和鼓励民间机构参与,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推动老年社区服务的发展。[4]政府只需要建立专业的社区福利监督办公室,定时对其账目和服务等进行监督和评估,使社区照顾真正能给老人带来实惠。(二)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管理、人才和服务的专业化
在民政部门的协助和监管下,各个社区都需要组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对社区内老年人的所有事务负责,在常规物业管理、日常社区服务?穴如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雪以及社区文化服务等方面统一协调管理,着重打造一个专业化的队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严格要求从业人员,应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专职助老工作人员,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专职培训与正规教育,这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专业人员,相当于高级管理、咨询人员,可以为老人提供心理、生理、医疗等方面的咨询,尤其是主治医师必须经过良好的培训,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认证:护理人员也必须受过专业护理训练;另一种是经过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的具体工作人员,他们负责护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对于社区内原有的非专业劳动力,也需经过培训方可上岗。只有经过这类专职培训,取得相应证书才能进入社区服务老年人。同时,要处理好志愿者与专业工作人员的关系。志愿者虽然是一支不可忽视和让人尊重的力量,但是,大部分志愿者毕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宜让他们担当护理工作,最适合他们做的是与老年人精神陪护,给老年人的生活注入活力。对老年人服务的内容应在营造家庭气氛与手足温情上下工夫,多给参与者一些宽松自在、心舒气爽的切身感受。
(三)完善社区服务内容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服务,才能真正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便利需求、补偿需求、情感需求、精神需求,社区应从以下方面逐步建立、完善其服务策略。
1.提供便利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年人大多体弱多病,活动不便,便利需求是老年人第一需求,社区服务首先应提供各种便利设施。
2.建立老年购物中心。老年购物中心应该明显区别于一般的购物中心,要根据老年人需求特点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使老年人能够方便地买到各类生活用品。比如在饮食上老年人比较注重保健,讲究食物的营养搭配和饮食禁忌;在服饰上老年人追求与自己年龄相符的服饰,轻便、保暖、透气和适用;同时老年人体力差、眼神差,因此应增加现场销售服务人员,向老年人耐心介绍产品,帮助老年人运送产品等。
3.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机构。老年人往往会存在身体不适,老年群体医疗保健需求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就医难的问题,挂不上号、排大队等现象处处可见。对行动不便、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看病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因此,在社区内开设老年门诊、老年康复保健站等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就可做到小病不出社区、健康保健日常化。同时对于一些大病重病,医疗保健机构能提供到社区外就医的各种服务。对于有条件的社区,政府应该提供各项支持和优惠条件,鼓励就近建立专业的老年医院,为社区及周边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社区医疗保健机构需要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重视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老年期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在老年人中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努力提高健康寿命。建立社区老年人口健康档案,针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老年人体质监测指导工作。
4.建立家政服务体系。对于行动有困难、存在较严重病症的老年人,家政服务必不可少。服务老年群体,对家政服务人员也有特殊要求。家政人员不但要掌握一般的家政服务技能,同时要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还要掌握常见老年病的医疗护理方法。5.引入智能化设计。在社区引入智能化设计,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的同时,通过信息化的通讯传输、高效率的管理服务,提高老年人与社会的共生性,加强老年人与社会的交流,彻底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6.以老年人家庭为单位,在住宅内部采用先进的家庭网络路线,将所有的家电?穴电视、空调、家政安全系统等?雪相连,以无线或有线方式组网,完成对室内诸如盗窃、火情、有毒气体等的监测,同时控制各种电器、门窗等。室内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穴紧急病人、入室盗窃、失火、煤气泄漏等?雪,各报警器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将警情发送到主机,主机判断警情类型后,自动拨号通知相关的部门或小区接警中心,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老年人特定身体条件,自动选择调整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线强度以及无障碍程度等室内环境,从而适应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另外还可以通过太网技术局域组网,实现网络与手机相连,老人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出门在外,遇到事情,随时随地都可以直接与呼叫中心联系,寻求帮助,使社区呼叫系统成为老年人名副其实的贴身“电子保姆”。
2.提供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实现老有所乐。在保障老年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采取措施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过去,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强,老年期的神经症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又有增高的趋势。要具有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理解,必须调动老年人的内在心理潜力,保持老年人的智力,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7.建立老年活动中心。中心要根据老年人特点提供合适的文化娱乐项目。中心提供的不仅是设施、场所,更重要的提供的是活动的氛围、伙伴。
8.开办社区老年学校。开办社区老年学校,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函授等多种方式,也可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开办老年书画班、音乐班、舞蹈班、电脑班等,以满足老年人求知需求,同时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娱乐技能。
9.提供平台,实现老有所为。设立老年人才市场。在我国,退休年龄一般是女性55岁、男性60岁,现在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中老年人不论是体力还是精力,还具备一定的工作实力,他们同时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老年群体是一个蕴含着极大开发价值的人力资源群体,尤其是杰出的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然而很多老年人苦于面子问题或信息渠道问题无法找到继续发挥才能的机遇。社区设立老年人才市场,使各类人才找到发挥余热的场所,以各自的优势实现再就业,这样既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又满足了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既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另外,针对我国贫困老年人比较多的现实,可以组织老年人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活动,极大程度地实现老年人的事情老年人办。这一方面能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为的需求,同时能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收入。既消除了寂寞,又减轻了养老负担。10.健全社区组织机构,实现老有所属。退休及空巢给老年人造成归属感的丧失,同时伴随生理机能衰退,老年人心理会趋于消极、被动,容易封闭自己,生活天地会逐步缩小,孤独感增强,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推动得以实现。这一推动力就应该来自社区组织力。
11.设立老年沙龙、协会等各类组织。如建立旅游协会、登山协会、老年互助协会等,通过会员资格的认可使老年人获得归属感,激发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联系,扩大社交范围,陶冶思想情操,满足老年人归宿与爱的需要。
12.设立老年婚介所。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人较年轻人来说更需要有人陪伴。伴随家庭日益小型化及婚姻观念的变化,独居老人日益增多,老年人求偶需求会明显增加。设立社区老年婚姻介绍所,推动鳏寡、孤独、离异的老人求得生活伴侣,互相照顾、互相关心、安度晚年,也应是社区不可缺少的服务内容。(四)保证社区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收费
7.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现状 篇七
关键词:分配制度,改革,思考
1分配制度的主要问题
1.1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2000—2010年,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由53. 3% 下降到47. 8% 。在国民收入中,政府收入占比由14. 5% 提高到18% ,企业收入占比由17. 9% 提高到21. 6% ,居民收入占比从67. 6% 下降到60. 4%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不健全,就业量占比较大的民营企业工资标准偏低,而国家制定的工资最低标准偏低,强制性不够,随意性较大。再就是再分配调节机制不完善,税制改革滞后,执法能力偏低,真正高收入人群的税收不上来,而刚刚过纳税门槛的低收入人群因为便于征税,成为了纳税主体,收入调节税成了 “工薪调节税”。
1.2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难以扭转
2003—2012年10年间,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0. 473 ~ 0. 491徘徊。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力供大于求, 而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形成要素收入挤占劳动收入现象。资源性和垄断性国企获取超额利润,固化了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再有就是个人禀赋不同造成的自然差异。
1.3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部分企业高管人员收入畸高,与一般员工收入差距过大。一些领域法律不健全,政策失范,管理不严,存在大量隐性收入。某些领域存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商业贿赂等违法活动谋取非法利益。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一些权利比较集中的公共管理领域和国有单位一圈谋私权钱交易比较突出,涉案金额巨大。
1.4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大城市户籍壁垒,导致优秀人才难以自由流动,逐渐固化,地区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2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2.1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研究认为,普通劳动者的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远远高于高收入者。普通劳动者也是大众消费群体,激发他们的消费潜力才能实现我国经济从依赖出口为主向内需转变,才能真正使人民享受发展成果,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必须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违反最低工资标准的制裁力度,加大对拖欠工资的惩罚力度。其次,必须完善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工资要平等协商确定,政府要强化督导,针对民营企业小而散的现状,积极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最后,要提高艰苦地区事业单位的工资津贴增长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
2.2提高知识、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
当前在参与分配的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四个生产要素中,资本和管理分配比重已经很高,而知识和技术参与度相对不足。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是科技人员和高级技工, 他们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是名副其实的劳动者。必须加快提高他们参与初次分配的比重,推动国民经济向高科技转型。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使知识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保护科技成果入股分红,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其次,要鼓励岗位分红权激励制度,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别津贴补贴制度。
2.3增加劳动者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是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包括不动产出租出让收入,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等动产的股息利息理财收益,知识产权入股转让收益等。首先,应加大对劳动者的不动产保护力度,在不动产征收、拆迁、转让等方面保护所有者权益。要保护不动产出租收益,降低管理门槛和不合理收费。其次,要提高存款利息浮动,增加存款的选择性, 提高存款利息收益。再次,应加快金融改革,逐步放开并保护私人借贷行为。还有,要鼓励将存款投入股票市场,国家规范股票市场管理,上市公司盈利必须分红。最后,要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分红。
2.4加大税收调节力度
再分配环节中,税收调节主要是与劳动者收入直接相关的税收税制。主要目标是高收入人群多交税,低收入人群少缴税,贫困人群获得补贴。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规范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缴,增加高档消费品纳税范围, 规范高收入人群工资性收入核算制度,严格征缴。其次,要适当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性税负。最后,加大对短期失业、大病医疗致困的困难职工的救助力度。
2.5各类地区性转移支付向促进就业倾斜
高收入地区缴税向低收入地区转移支付时,应更多地考虑提高低收入地区劳动人口的技能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加大对当地特色产业的扶持,提高当地就业比重。对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通过补贴补助和参加劳动保障,鼓励劳动人口到发达地区长期就业。发达地区要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外来务工人员长期稳定。
2.6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社会保障制度是再分配的最重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其中,社会保险是核心内容,当前我国主要建立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个险种,以及为保障职工住房设立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当前面临三大挑战,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企业效益和职工就业波动,城镇化带来的参保人员迅速增多,老龄化带来的预期缴费水平下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规范、城乡发展水平不平衡。针对中国国情现状,我们难以预期高额度的保险设计,但首先应该尽快把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全体居民。将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覆盖到就业群体。其次,保障水平做到不断提高,保证基本生活需要。在正常的社会保险之外,要对社会困难群体采取多种形式的精准救助。鼓励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等补充保险。制度设计要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逐步统一标准。
2.7改革分配秩序,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8.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现状 篇八
摘要:假日旅游以朝阳产业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地区,商家及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但是,在假旅游火热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由于假旅游热所引发出的许多急需改进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假日旅游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假日旅游 问题 对策
1 中国假日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1 交通问题 节前各航空公司票价坚挺,铁路客车也上浮票价,可旅游热线的机票、车票还是紧张。同时黄牛现象猖獗,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增加。
1.2 旅游服务质量问题 一般来说,每个旅游团队都有自己的专用车辆,可在春节旅游期间,海南、昆明等地的车辆往往是几个团队套用,旅游服务质量因此受到影响。据了解,河北一些旅行社为维护自身形象,春节期间干脆放弃了国内旅游业务,退出旅游热线市场大战。
1.3 游客的身心安全问题 近年来,节假日的延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再加上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落实,促使“假日旅游”不断升温,但这并不意味着旅游市场的成熟。
针对当前假日旅游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旅游界业内人士提出,一方面,新闻媒体应加大对外出旅游活动更全面的宣传报道,让人们明白,旅游不仅仅是享受,也是对自己身心和意志的磨炼;另一方面,国家应进一步改革休假制度,解决假日旅游中的“独木桥”效应,以促进假日旅游的发展。
2 中国假日旅游发展对策的探讨
2.1 旅游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目前人们的旅游方式一般为观光旅游型,活动内容贫乏单一,有人概括为“白天看庙,夜晚睡觉,白天疲劳,夜晚无聊”。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多样化,同样要求旅游内容的多样化,人们要体验更多的美好经历。初级的游山玩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会大大增强,今后人们的旅游方式由观光型为主,发展到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文学旅游,美食家旅游等等百花齐放的局面。
2.2 完善国内旅游业的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 “旅行社的数量将增长,饭店业的比重基本平衡,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旅游交通将有所缓解落后局面,但由于我国旅游者人数庞大,紧张局面仍将存在,特别是在热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2.3 国内旅游向出国旅游延伸 由于边境旅游口岸的增加,使边境旅游日益成为焦点。中国旅游者到越南、缅甸,前苏联人数日益增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小部分富裕阶层把目光投向州际旅游。
2.4 健全旅游法规与经营秩序 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国内旅游者“花钱买罪受”,被宰被骗,瘘见不鲜。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多变,如报纸上披露的庐山、华山垄断旅游景点,旅游者拍照要收费。广西桂林“野马”宰客十分厉害。有的甚至规定只准本地车辆上山接送客,外地车辆严禁上山(如山西五台山)。价格变化多端,乱涨价严重,存在着”质次价高,质价不符”的现象。
2.5 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 由于国内旅游业涉及到交通、饮食、娱乐、园林、商业、文化等部门,如果没有“一盘棋”的观念,就会使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步履维艰。为了使这些部门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地为国内旅游业服务,国家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
2.5.1 经济上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制定优质优价,特质特价,大众低价,竞争保护价的内容。二是调节淡旺季差价;二是对温冷线实行中档价格,对旅游服务配套优越的城市实行高档价;三是对于特殊吸引力,骑种旅游项目及线路,有限的客源容量的资源,一律实行垄断价格。
2.5.2 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法经营,维护旅游者的正当权益。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法律指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出旅游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细则及配套措施,并不折不扣地贯彻。利用国家颁布的法规如《旅游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加强对国内旅游业的管理,改善国内旅游业的经营秩序,使国内旅游业健康发展。
2.5.3 利用行政手段,制定有关的产业政策,指导国内旅游业协调适度发展,在产业布局上,热点要优先发展国际旅游业,适当兼顾国内旅游业;冷点要集中力量发展国内旅游业;温点努力促进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花一定力量抓好国内旅游业,引导投资的正确投向,使旅游设施高中档比例协调,物质设施和精神设施比例要适中。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假日旅游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但具有极大的潜力可挖掘,对于中国目前现状,发展假日旅游可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然而如何更好地发展假日旅游。笔者相信,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下,假日旅游会日趋成熟,取得更大的成绩,其理论研究也将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仓平,王维工.假日经济的成因、存在问题及对策[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
[2]宋瑞.休闲研究: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新课题[M].2002一200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3]姜楠.我国假日经济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3:10—12.
【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现状】推荐阅读:
目前我国的军事力量06-22
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11-13
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型式主要种类11-13
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07-21
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08-20
对目前工作的看法08-14
我国信访的现状07-14
我国医患纠纷现状07-16
我国社区养老现状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