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4-11-03

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选8篇)

1.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一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

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旷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

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 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5.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6.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跟班方法是统筹兼顾。意义:第一,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它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第三,它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和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8.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有机统一的,也是相互促进的,中

国改革的启动和推进始终着眼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目的,使一切改革措施,改革手段,方法和步骤都尽可能的适应发展的要求,满足发展的愿望,把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在稳定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踏踏实实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用稳定的环境增强人们的信心,这也是中国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9. 依法治国的含义: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

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

2.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二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曾设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经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第二阶段。列宁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对本国的国情做出了超越阶段的不切实际的判断,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之时,使得本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经验不足,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和共产风等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步做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在“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这部分提到初级阶段,并把初级阶段同物质文明不发达相联系。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1]这一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明确界定初级阶段的含义,阐明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解决途径,完整提出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标志着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党的十五大报告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和历史进程做了全面的说明,并提出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和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的含义是对我国社会定性认识,后一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定量的认识。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这两层含义统一起来,完整准确的理解。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就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其次,就现实的国情来看,我国至今仍未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再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也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初见端倪。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成熟的社会主义。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原理。这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我们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制定现行路线方针的根本依据。“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按照这条基本路线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是我们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不能因为我们现在生产力水平低,各个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就否认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要面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不要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就认为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任何歪曲甚至否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多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危害。

参考文献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

关于对国情的认识,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经验和教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怎样认识国情作过有益的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党“对基本国情作了错误的判断”。比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对国情认识偏颇,使得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现在搞建设,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0年,邓小平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提醒人们:“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1982年,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等问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纳入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就社会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任何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条件。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建设的。从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上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的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时间(1956年底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必须明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政治条件,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始。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都取得伟大成就,但并不能表明我国已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种种矛盾,但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生产,即一定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反作用。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社会生产”与“生产力”两个概念之间有联系但不能等同,不能把“社会生产”改为“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阶级关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状况与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要解决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入手,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坚持改革开放,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党和政府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六、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意义

4.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篇四

2010-06-25 10:25:03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645次 评论:0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总体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认识这一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长期性,从而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授课对象:本科生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2学时

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案例法

导语:观看“大跃进”的相关视频,思考出现大跃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认清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认清了当时我们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国情,才正确把握了社会和革命的规律,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也需要搞清楚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为什么我们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会发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大跃进”和后来的“文革”这样的严重错误和挫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认清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在当时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工作指导思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认清社会的发展阶段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多么重要。下面,我们将重点学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问题,使大家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因为认清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建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中国国情处于不清晰状态;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这是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详讲)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但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其中将经历哪些发展阶段,创始人并没有判断。

2.列宁: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已经成为实践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但并未能对这一思想作进一步的阐发。

主要回答的是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

3.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二战结束后,经过经济重建,1952年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4.毛泽东: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明确肯定,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尚未完成。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读苏联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

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详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1.1979年9月,叶剑英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2.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3.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了一定的分析。

4.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了初级阶段的某些主要经济特征。

以上提出阶段性概念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二大报告以及十二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社会主义的阶段性问题,都还没有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问题加以把握,因而也还没有从理论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加以展开和发挥。

5.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此前邓小平对十三大的定调:“ 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以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制定路线、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视频播放: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谈初级阶段)

6.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将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8.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9.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略讲)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两层含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

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详讲)

1.党的十三大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为5各方面:

一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四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

五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党的十五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概括为九个方面: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基本特点)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历史任务)九条特征关系分析:

第一条(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九条(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

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3)党的十七大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为八个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三)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略讲)

1.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2.实践意义: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视频播放: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段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邓小平:“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不够格—>物质技术基础上面不够格;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和不完善

(二)初级阶段长期性的依据(略讲)

1.历史依据: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在我国,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反对:机械论和空想论

2.应有基础:

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

3.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即使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仍然要继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4.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是不断提高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马克思:机器大工业列宁:全国电气化

现在:工业化、信息化、新的科技革命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生产力比较发达,社会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第3-4学时

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法

导语: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认清社会所处的阶段的重要性。认清社会所处的阶段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通过认清社会所处的阶段,目的是要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如何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们该制定什么样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呢?这将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主要矛盾的提出(略讲)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1957年以后,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回答了什么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问题。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主要矛盾的特定历史内容

★人民: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

★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主要矛盾的长期性

这个主要矛盾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

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回忆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曾经提出过哪些基本路线?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党在过渡时期的基本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帝国主义、修正主义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1987年,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略讲)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随后,针对当时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及时提出了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第一是GDP。第二是通货膨胀率。第三是失业率。第四是国际收支状况。所以GDP这个指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体现在国家管理、国家调控、制定国家大的政策方面,GDP统计方法

GDP=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

因此,对一个国家的总体而言,人均GDP就等于人均支出就等于人均产出就等于人均收入。

支出法的GDP大概最为人所知:GDP=消费+投资+净出口

中国统计GDP的最主要方法其实是产出法(这应该是苏联体系的自然延伸):GDP=第一产业产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支出必然等于产出看起来有点诡异,这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存货投资的东西,任何缺口都被定义成存货(投资),因此支出在会计意义上总是等于产出。

支出和产出必然等于收入则比较容易理解:一个人的支出必然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或者一个国家的产出,也就是新创造的财富,必然是这个国家的收入(当然,这里国家的意义是地理意义上的,而不是国籍意义上的。国籍意义上的要进行一些调整,但这种调整的量通常不是特别大,除了对像爱尔兰这样的国家,这个国家的银行几乎全是外国人拥有的,而银行又是这个国家很主要的产业)。

收入当然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来细化。总收入=家庭收入+公司收入+政府收入,或者总收入=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税收等调整。中国这些年的收入特点是家庭和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下降,公司收入在上升,政府收入也在上升。这可能是不少人觉得人均收入和人均GDP概念不一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钱确实没有落入工薪阶层的口袋,但这些钱还是在那里的:进了公司和政府的口袋,因此那也是一部人的收入。你可以认为人均收入无法真实反映收入分配的状况,但均值在任何时候是都无法反映分配的。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篇五

一、基本纲领的制定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经济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1)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基本政策: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2.政治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1)基本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通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基本政策: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3.文化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1)基本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通过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坚持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的方针政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基本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三、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个部分。最高纲领就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就是最高理想。最低纲领是党的最低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又称基本纲领。

2.两者之间的关系: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中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四、基本纲领的重要意义:

(1)正确基本纲领的制定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成熟的标志。

(2)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是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的具体化。

(3)这个纲领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五.我们应该怎样做?

6.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 篇六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只有极其原则的设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将分为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并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的发展问题,不应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

列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要经历一系列阶段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并正式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定名为“共产主义社会”。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十分强调要研究革命发展的阶段问题,但当时主要致力于研究和解决需要经过哪些阶段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问题,而来不及探索社会主义社会本身有哪些发展阶段。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没有深入分析本国的具体国情,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开始之时,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基础上急于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他去世以后,苏共领导人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是一个短暂阶段的观念。相反,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宣布,苏联进入“全面开展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进一步宣布,“二十年内我们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超越阶段的冒进,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我国,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也产生错误的估计,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大刮“共产风”,造成巨大的损失。这种超阶段的冒进遭到严重挫折后,才逐渐认识到需要对社会主义社会划分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字》教课书时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 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些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为后来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同“过渡时期”相混淆,并提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始终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要实行无产阶级下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就从理论和实践上堵塞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道路。

2、社会主义发展近阶段再认识的科学成果

确认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深刻反思,不断探索而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1980年,邓小平在谈到建国三十周年经验时候强调,“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以后,逐步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了理论概括。1981年在邓小平主持下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的阶段”这一概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确地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且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第一次系统阐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再一次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意义,并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过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等第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2002年的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只有从这个最大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的战略措施。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两层含义,即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必须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首先,我国已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基本国情的基本方面。其次,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始终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地把握的。这样才能同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党的十五大报告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一,从现代化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从产业结构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

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专多数,包含现代

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从经济运行方面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

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

大比重,科学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

史阶段。

第五,从人民富裕程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

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从地区差别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从经济政治和其他体制改革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从精神文明建设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

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从实现目标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本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历史阶段。

总之,这九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也就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也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历史更长的时期。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

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

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第二,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7.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七

(一) 社会转型的内涵

“社会转型”一词源于西方社会学现代化理论, 是英文Social Transformation的中文释义。西方社会学家借用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 (或演化) 意义的转换和性变, 通常指传统的原型社会的规范结构向“发展逻辑” (developmental logic) 的更高层次的演化。由此可见, 社会学更侧重于把“社会转型”的内涵定义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范型社会结构的转换”。

随着全球性改革浪潮的推动, “社会转型”这个新范畴已渐渐被人们所认同, 但在具体理解时, 许多学者常常会把“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历史转折”等概念作同义语使用。但我们认为, 虽然这几个概念意思接近, 但实质上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 “社会转型”与“历史转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否认, “社会转型”有着客观的历史发展前提, 它与“历史转折”相联系。“历史转折”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渐进性中断, 是社会存在深层结构的客观变动趋势。“社会转型”的范畴要大于“历史转折”的范畴, 只有代表着历史转折性质的社会转变才是社会转型, 否则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变革”或“社会震荡”。

其次, “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 “社会变迁”指发生在同一社会形态或同一生产方式内的社会积累性渐变或者突变。这种变化可能是突发的、急剧的, 也可能是演进的、缓慢的, 但实质上都没有与传统的制度决裂, 只是在已有的社会制度、模式框架内的变化。[1]“社会转型”是社会模式和结构的转变,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连续性的“中断”或“飞跃”, 它更侧重把变化解释为社会发展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 突破原有的社会模式而发生的全方位的革命性转变。如果说“社会变迁”着意于“流变”的特征, “社会转型”则着意于“转变”的性质。[2]从整体来说, 中国社会在过去的百年, 特别是近三十年间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对于这样的巨变, 我们是很难用三言两语就能作一个完整而周详的叙述的。但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观念模型来把握这一变化, 即这一变化是从“传统”而转向“现代”的, 也即“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我们在谈“社会转型”的时候, 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这一意义上说, “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的内涵是重合的, 几乎是同义的。[3]

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要避免用两分法来思考问题, 即认为我国已经从传统社会走出来, 跨入了现代社会。实际上, 社会转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现代化”不是一二十年就可以完全实现的, 它是一个动态的巨大的发展连续体。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倾向于将“社会转型”的内涵定义为: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变, 从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

(二) 我国当代社会转型

对于世界不同国家来说, “社会转型”是一个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过程。普遍性体现在世界各国几乎都要走“转型”之路, 只是时间早晚不同;由于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内外环境、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各不相同, 各国的社会转型之路又表现出其特殊性, 所选择的道路和模式各有各的特色。[3]

自鸦片战争以来, 我国社会就把“转型”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经过漫长的摸索和实践, 找到正确的社会转型的道路和模式, 可以说是历经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磨难的。社会转型对我国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社会转型”是指1840年洋务运动以来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直至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一个半世纪的社会发展变迁与转型的历史过程, 狭义上“社会转型”特指我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社会转型过程。广义的社会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1840年至1949年是第一阶段, 在这一百多年中, 中国选择了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和模式, 几番尝试, 但均以失败告终, 也没能最终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面貌, 以及被列强入侵的局面。惨痛的历史教训让中国的有识之士们开始觉醒, 向社会主义找寻救国之路。

从1949至1978年是第二阶段。在建国后的这三十年间, 由于缺乏对我国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 我国照搬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权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 这一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分配上的“大锅饭”局面, 使个人和社会日益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痛定思痛, 我国开始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

从1978年代末至今是中国社会转型的第三阶段。从社会转型的整体历史进程来说, 这场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 其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主持下, 我国开始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政策, 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封闭半封闭向对外开放,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 [4]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

我国当代社会转型 (狭义的“社会转型”) 特指广义的“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阶段, 即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社会转型过程。目前, 我国理论界针对“社会转型”的内涵、特点, 以及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而展开的。这场转型是指从新时期改革开放开始, 以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为突出标志, 广泛而深刻地涉及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各领域、各方面, 其实质是两步并一步走, 实现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同时又向信息社会文明的转变。[5]

二、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这场社会转型给我国带来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从表面上看, 这些变化是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实际上, 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历经30年的历史跃迁, 呈现出了渐进式发展的阶段。

目前, 我国学界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的阶段划分的主要有“二阶段说”、“三阶段说”及“四阶段说”三种观点。

主张二阶段说的学者认为, 我国30年的社会转型大体可分前后两个阶段, [6]即前15年 (1978—1992年) 和后15年 (1992—2008年) 。前15年中,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它揭开了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序幕, 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到来。会议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并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的“南巡讲话”标志着社会转型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南巡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 并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有学者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历程出发, 在参考科勒德克对其他国家社会转型历程分析的基础上, 将我国当代社会转型分为三个阶段。[7]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是旧体制解体、新体制酝酿建构阶段;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 是新旧体制交替专柜阶段;第三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 是实施新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中, 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将人们对教条主义、平均主义中解放出来, 个性和个人利益得到承认与尊重。在第二阶段中, 随着由前一阶段激发出来的人们对物质财富追求的欲望的不断增强, 从特殊的原始积累中发展起来的私营和民营经济迅速壮大, 从而改变了原先的基本经济制度, 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制度并存的新经济制度。在第三阶段里, 由于经济高度繁荣和新旧体制的转轨带来的大量社会问题涌现出来, 大量的社会现实迫使人们开始反思社会转型所走过的历程, 理性地看清转型中出现的问题, 重新选择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即从过去只讲增长速度、只讲效率优先转移到讲社会公正平等、讲共同富裕上来。

纵观历史发展, 30年来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历届党的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众所周知, 社会转型首先是在经济领域展开的, 我国经济体制领域的转型与社会转型密不可分, 因此我们可以从30年七次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和关键词的更迭中, 找寻我国的社会转型逐步演进和探索的路径。有学者对30年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 将社会转型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序幕,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部署。这一阶段改革的任务是拨乱反正, 回归人性, 回归民主法治, 回归市场经济。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这次会议还标志着改革开始从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 由此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进入到第二阶段, 即展开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并将十四大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以具体化, 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即企业改革、市场改革、对外开放、科技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等。这次会议后,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便向着纵深发展, 极大推动了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 标志着我国当代社会转型进入到第四阶段, 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在这次会议上还提出“以人为本, 树立全国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转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此全面展开了。[8]

目前学界对我国当代社会转型阶段的三种划分的观点都有其道理, 它们都重视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事实, 客观地描述了这段宏伟的历史变迁, 所不同的只是有的学者更为重视从史学 (更为确切地说是从党史学) 角度来划分阶段, 有的学者从社会哲学的角度来对这段历史进行划分。这几种划分都有各自的好处, 比如:“二阶段”划分法以90年代初期为界限, 把30年的转型历程分为前后15年, 使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直接的感受;“三阶段”的划分法虽然比较抽象, 但它却道出了不同阶段比较本质的属性, 从体制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社会转型的阶段特点;“四阶段”划分法使我们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非常具体感性地把当年一幅幅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笔者在分析思考这几种阶段划分的基础上, 认为将我国当代社会转型分为三个阶段较为妥当。

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第一阶段的开端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这次会议以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被誉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以这次会议为标志, 我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并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

正如持“二阶段”、“三阶段”和“四阶段”的划分观点所表述的一样, 目前对于第二阶段的时间划分有一定争议。如持“四阶段”划分观点的学者认为应把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为第二阶段的起始点, 而持“二阶段”和“三阶段”划分观点的学者一致认为将1992年作为第二阶段的起始年更为合适。在这里, 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首先, 从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间是一个连贯的发展整体, 是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启动和初步展开阶段。尽管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构想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但我国的经济真正腾飞和跨越式发展则是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开始的。1989年之后计划经济有了回潮的趋势,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力挽狂澜, 于1992年以“南巡讲话”扭转了乾坤, 并大声疾呼要以端正市场经济为改革的大放向。这次南方谈话带来了一次较大的思想解放, 当年召开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之后, 中国的经济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一往无前地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其次, 由于经济的高度繁荣发展, 许多社会问题的集体“亮相”是在90年代以后。尽管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双轨制的影响下, 贪污、官僚等社会不和谐因素已经出现, 但它只是支流, 不是主流。而历史发展到90年代初期以后, 即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口号以后, 人们在享受着财富急剧增长的喜悦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受到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 如:以交换为基础的诚信的缺乏, 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社会不公的现象逐渐扩散到住房、医疗、教育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因此, 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个具有开启重大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

对于第三阶段开始于2003年十六大的观点, 目前也基本无争议。这一阶段从2003年十六大召开开始, 至今还未结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决在市场化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 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可以将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的阶段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第二阶段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至2003年十六大;第三阶段从2003年十六大召开至今。

摘要: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特指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社会转型过程。目前, 我国学界对于当代社会转型的阶段划分的主要有“二阶段”、“三阶段”及“四阶段”三种观点。在辨析三种观点的基础上, 本文作者提出将我国当代社会转型分为三个阶段, 即1978年至1992年, 1992年至2003年, 2003年至今这三个阶段较为妥当。

关键词:社会转型,我国当代社会转型,阶段

参考文献

[1]李钢.社会转型刍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1) :1

[2]张雄.社会转型范畴的哲学思考[J].学术界, 1993, (5) :36-37

[3]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1-6.

[4]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8.

[5]陈云恺.教育转型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2.

[6]改革:前15年和后15年中国网china.com.cn, 2008-10-29.

[7]严强.社会转型历程与政策范式演变[J].南京社会科学, 2007, (5) :87.

8.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八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

任何领域的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着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都自始至终存在矛盾。可以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过去、现在和将来存在着矛盾,自然、社会和思维也存在着矛盾。矛盾构成了事物,也构成了世界。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矛盾推动,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它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2]。1957年下半年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偏差,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后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积极斗争扩大化理论”下,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概括:“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圆圆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3]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认识到其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又要认识到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将一直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将赋予之新的内涵,以下从“人民”、“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人民”的范畴

“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5]就我国而言,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凡是参加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及其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新中国建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等。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概括起来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加上原来一直存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统称十大阶级阶层,它们都是当代中国“人民”的范畴。

二、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理解

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也有社会属性的一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低层次的属于生理性的需要,高层次的属于心理的和社会性的需要。人类的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动物的欲望因为受本能的限制,有可以满足的生理饱和点,人类则不一样,即使在特定的时期存在着类似的欲望饱和点,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被突破。而且某种欲望的满足往往同时导致新需求的出现。[7]随着生理性需要得到满足,人会产生更多的心理的和社会性的需要。

按照消费的需求量和消费品的货币等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元级和十元级”阶段,消费特点主要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百元级”阶段,这一时期人们的收入和消费品的档次都有所提高,比较时髦的消费品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千元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诸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子产品的消费在消费品结构中占据突出地位;21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吃”、“穿”、“用”等一般的消费品需求上已得到基本满足,进入了由吃穿用的一般消费为主向“用”、“住”、“行”以及“娱乐”、“休闲”、“教育”等消费的高级结构升级阶段,消费等级向“万元级、十万元级甚至几十万元级和百万元级”阶段迈进。总之,“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看,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方面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国家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多寡与质量优劣,部门间的工作效果与效率,以及消费者是否能够真正接受到实际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消费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其次,破坏有序正常的社会生活;再次,影响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9]我们可以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对私人物品的需要;二是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要。私人物品是指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和交换的产品。公共物品是指私人部门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主要是花费纳税人的税款,由公共权力部门提供并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产品或服务。公共物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公共选择。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军队,警察、公园、绿地、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制度安排等。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阶段,国民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私人物品上,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时,对私人物品的数量需要降低,转而追求私人物品的质量,同时更加关注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10]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各种票证制度,集中反映了社会对私人物品的供给难以满足国民对私人物品需要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早已告别物资短缺的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私人物品供求矛盾得以缓和,但并不等于私人物品供求矛盾已经解决,比如当前突出的“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等等问题表明人们对私人物品质量和品质的追求,这也进一步反映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给难以满足国民对公共物品需要之间的矛盾,因为公共物品包括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行政服务、社会服务,还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其他公共设施和劳动服务。以上矛盾的变化符合人类需求的变化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

三、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理解

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社会还存在以下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得到全面保护;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11]以上诸多问题实际上突出反映了国家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多寡与质量优劣,部门间的工作效果与效率,以及消费者是否能够真正接受到实际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以,当前理解“落后的社会生产”,还应包括社会相应制度的落后和社会治理与管理的落后。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6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2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0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8

[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2

[8]大连理工大学组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3

[9]银翠莲.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变化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6)

[10]谢地,刘佳丽.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1]银翠莲.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变化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6)

上一篇:主管领导考评评语下一篇:水电站搬迁安置庆典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