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充满美

2024-08-24

让语文教学充满美(共10篇)

1.让语文教学充满美 篇一

让世界充满美七年级日记500字

从我们出生到死亡,我们就一直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它用它最美的一面展示给我们这些悠悠的过客。

我们美丽的世界并不单一,而是美丽,多样的。我们作为它的儿女更应让世界母亲处处都充满美。

说到世界之美,我不由得想到世界上雄伟壮丽的景色,冰天雪地的景色还有温柔细腻的美景等等。这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意。

比如说黄山,可以说是天下山川优点之代表了。它有闻名天下的四大绝景:奇松、怪石、温泉、云海。这雄伟壮丽的景色就是世界的外貌美。

山水固然美,但世界仅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爱才是真“美”。那爱是什么?相信下面这件事就可以说明一切。

一个可怜的孩子因丢了自己的饭钱要饿一个月的肚子,坐在教室里抽抽嗒嗒地哭着,像秋天飘落的叶子一样无助。刚刚放学的学生们听到了这个消息,纷纷掏出自己的零花钱给这个饿肚子的孩子。那个可怜的孩子看着一张张素不相识的脸,内心中被他们火热而真诚的心所感动。他们每个人都那样友好,善良,他们的这一行动不正是让世界充满爱的`表现和缩影吗?

通过这件事,我相信爱的真正含义已不再模糊,爱就是给予和关怀,是我们的世界上真真正正的“美”。有朝一日如果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这种美,那该是多么美好啊!

给予与关怀不仅会给别人带来温暖,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分享到这种温暖。因为关心别人,回报的是感激的眼神,这种眼神可以让你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自然会让你感到十分快乐,这正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充满美丽吧!

2.让语文教学充满美 篇二

一、感受美

1.创设审美意境, 营造审美氛围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 审美当然也须从感知开始, 通过感知形成表象, 入境见形, 从而激起美感, 产生美的愉悦。在阅读伊始, 教师可以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 精心创设审美意境, 或引导学生共同构建一种审美意境, 营造浓郁的审美氛围, 开启学生的审美情感, 诱导学生对作品中美的向往和追求。可以以诗导入、以画导入、以音乐导入或以身边的人事景物导入, 使学生迅速进入文中的美好意境。

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一出戏《游园》曾选入高中语文读本, 此文细腻地刻画了杜丽娘幽居深闺的落寞和痛惜自己青春被埋没的伤感之情。为了让学生迅速入戏, 先播放古筝曲《闺中怨》, 伴着音乐, 教师吟诵文本, 用乐曲、诗句、朗读创设审美意境, 感染学生。学生在音乐、诗句、阅读遐想中走进了杜丽娘的情感世界, 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 然后带着这种深沉情感兴味盎然地自觉进入审美的天地。

2.反复诵读, 初步感受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要进入文章, 首先要阅读文字。诵读是学生对作品直接的感受, 是引起共鸣的良好手段。作品读得越好, 学生就越能理解和受它的感染。所以, 语文教师若能充分利用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把学生一步步带到文学作品的美好情境中去, 就可以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感,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

比如,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再别康桥》等诗歌散文可以美读:教师范读、学生配乐读, 带着情感去读, 披文以入情, 把文章的语言美和对学生的文学熏陶、审美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

二、理解美

阅读中的审美, 不能只简单地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感受或作品情感的初步体会上, 应该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个性风格等因素, 深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去, 发掘其内在的美点, 了解文章的内涵, 揭示作者通过描写景物美或形象美等客观美所表现的深层次的审美情趣。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项脊轩志》一文, 围绕着“项脊轩”记事抒情, 表达深沉的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可是学生读来却感觉文章琐琐细细、平淡无味。这时, 教师要交代背景:归有光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家道中落、科考失意……可以说人生的不幸几乎全部遭遇了, 而百年老屋项脊轩就是这几世变迁的见证。作者写项脊轩, 实际上是在写自己的不幸, 写自己最亲爱的人一一离去。有了这层理解之后, 学生再读课文, 就能深刻体会文中琐细之处蕴涵的深情和悲情, 就能深入到作品的思想境界中去了, 从而获得深层的审美体验。

三、鉴赏美

鉴赏美是较高级的审美活动, 是感受美和理解美的深化。鉴赏美时, 审美主体或与审美对象形成共鸣, 或积极联想为作品补白, 或展开审美想象进行再创造, 或比较分析、中肯评价等。

1.共鸣

欣赏一篇文章, 不能只循着文本逐段解读,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 投入自己的情感, 争取与作品形成共鸣。教学《项脊轩志》怀念祖母一段, 应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 体会老祖母“以手阂门”的细节, 在这个轻轻关门的动作里包含着长者深沉的爱和期待。有了这层体验, 学生就能够更好地领悟作品。

2.补白

艺术欣赏活动不仅是艺术作品潜在功能得以实现的过程, 也是欣赏者用审美经验对作品留下的空白加以想象补充的过程。因此, 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在诗歌教学中尤为重要。比如, 王维的《山居秋暝》, 教师可以多角度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 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有画”的意境美。

3.再创造

审美欣赏是一种自由的再创造。我们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也要引导学生走出作者的小圈圈, 自觉能动地创造美, 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创造能力。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学生在周记上创作了现代版林黛玉进贾府, 幽默睿智;诵读《邶风·静女》, 学生们试着改编, 有的写成白话诗, 朗朗上口……语文课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字词语法课, 而是一个美的历程。在这个历程里, 学生积极主动, 兴致高昂, 个性张扬。

3.让语文课堂充满美 篇三

要说现在的孩子也真够幸运,课程改革始终如一地坚持“人性化”,保持“个性化”,教学的宗旨始终是围绕着孩子们能在幸福中学习,在学习中幸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堂上逐渐多出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一改老师不变的面孔,时不时地把孩子们的胃口吊起,然后还不知不觉地跟随着这位“新朋友”进入到课程当中的一个又一个环节。直至下课,学生们才恍然:“啊!怎么就下课了?”

“怎么就下课了?”“怎么才下课呀?”两句简单的话,折射出了两种不同的心态,更隐射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是啊!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古代孔丘也有一句至理名言“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激发兴趣才是根本!这位让学生们不知不觉跟随的“新朋友”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主角——多媒体。

我曾经尝试过多次,在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特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了爱学、想学、乐学,走出了美化课堂的第一步。

如我在教《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青海湖,然后指着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澈的湖水等逐一向他们介绍。青海湖离我们这毕竟很远。多媒体的展示一下拉近了空间的距离,学生无不为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个个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中。我随即说:“同学们,眼前的景色多美呀!文中作者所描写的语言也很美,你们想看一看、读一读吗?”此时学生兴趣盎然,迫切希望知道课文是如何描绘出这般美景的。

这样有了美景和美文的对照,在学生的心里也形成了一个“呼应”,哦!原来美景可以这样介绍!以后看着似曾相识的美景,脑中是不是会浮现出美文中的词句呢?嘴中是不是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文中的佳句呢?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享受了美,并且在学生享受美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在无形中提高,真正是寓教于乐!

一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学习兴趣浓了,为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仍能发挥它的重要作用,走出美化课堂的第二步、第三步。

如教学《海底世界》时,由于学生认识有限,学生不熟悉海底到底有些什么?动物、植物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时,我们就可用多媒体制作出色彩鲜艳的动画来演示动物的爬行,植物的生长及用拟人化的手法展示海底的各种声音。通过观看,学生对海底有了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无不惊呼:啊!语文课真美!语文课就是带我们去旅游,带我们去探险……

多媒体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打破人为因素和自然限制,变抽象为具体,有助于突破难点、讲清重点。如果说有浓浓语文味的课堂是一道原汁原味的农家大餐的话,那多媒体就是美化大餐的装点。我们喜欢农家菜的味道,可是不满意周围的环境,我们喜欢高档餐厅的装饰,却为餐厅的食物不够美味而遗憾。试想,在语文的课堂上,为什么我们不能两种兼得呢?有了多媒体的课堂,就有如高档装饰下的美味——色、香、味一应俱全!

俗话说“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读”在语文课中必不可少,很多名师都在读上花功夫,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根据文中对话多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演示画面,关掉原声,让学生为动画“配音”。这一形式新颖、有趣,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中积极“配音”,配得有声有色,有的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看着他们投入的神情,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说的大概就是那时的场景吧!

语文课在教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也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陶冶他们的情操。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适用多媒体的演示,配给音乐,升华他们的感情。

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得了严重白血病的小钱是多么痛苦,对于我们今天坐在宽敞明亮教室里的学生来说,理解他的困境就显得较为困难。于是在朗读该段时,我配上阿炳的《二泉映月》,幽幽的音乐声起,我的朗读也开始,当读到“得了严重的白血病”时,音乐又顿时激愤起来。随着朗读,音乐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的熏陶不言而喻。

当讲到台湾同胞并不止一次地帮助大陆同胞,还有很多感人事例时,我设计了滚动字幕,用翁倩玉的《爱的奉献》作为背景音乐,轻松活泼的音乐声中,学生了解到两岸同胞的深情厚谊,以及用爱架设的生命桥。下了课,有学生还说:“这堂课真感人,我都快要哭了!”是啊,感人的背后,不仅有教师声情并茂的引导,我想多媒体自然也功不可没。

4.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篇四

语文课堂是充满灵气、充满生机、充满诗意的空间。《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语文教学亟需诗意之水的浇灌,语文教师亟需诗意之水的滋养。当我们的课堂变得绿意葱茏、鲜花盛开之际,也就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诗意的课堂之时。那么,什么是诗意的语文课堂呢?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一种审美化的教学形态,是指在温馨的环境、诗意的情景中,用唯美的再现与传递、诗意的精炼与简约、自由的合作与探究,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灵感,在精神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建构、情感的感召、思想的交融、灵魂的拥抱,实现人和课堂的完美合一,达到水乳交融的理想境界。

一、诗意的语文课堂呼唤教师关注生命个体,在教学理念渗透诗意精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个体生命的需要,让学生再广阔的天地里,在更高的生命层次上进行积极主动的发展,这是时代所赋予的核心内容——主体精神。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语文本身的特点就注定了它诗意的特性,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关注生命个体,就应在课堂上树立民主的氛围。只有在民主的课堂上,才会启迪学生的思维之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谱写出诗意的旋律。教师应当认识到相对于文本,教师与学生同样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民主的课堂是相互尊重的课堂,包括师生间、学生间和对教材的尊重;民主的课堂也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平等对话,真诚沟通,民主协商,直至共同成长。这种平等对话,也是师生对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依赖氛围下的启迪。这种平等对话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

关注生命个体,就是课堂上要彰显学生的主体个性。诗歌一向高举着张扬个性的大旗,成为文学园地里打动读者心灵的一方净土。语文教学也应拿起这面大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会、抒发情感。

关注生命个体,就是课堂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呼唤。诗意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诗。学生的精神生命,是一个由无知到觉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呼唤,而每一次呼唤,都会使学生的精神生命流光溢彩。对比,王崧舟先生有独到感受:“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生命。”因此,诗意语文的挥洒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二、诗意的语文课堂呼唤提升教师水平,教学之中体现诗意魅力 语文教师,如果不是诗人,至少也要具有诗人的气质。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说过:“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

怎样才能提升教师水平,课堂教学之中体现诗意魅力呢?

首先、语文教师对待事业要有诗人一样的激情。诗的激情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而语文

教师的激情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只有对教育人的事业充满了诗的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才能领悟出语文的诗情画意,才能对学生施以温情关爱。

其次、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诗的感染力。

语文教师要努力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学语言生动隽永,才能给学生如沐春风的艺术享受。呆板、枯燥、机械的讲述,只能使教学氛围冷漠、压抑,而丰富翔实、富有艺术感和审美变化的描述,则会使课堂出现欢快、热烈、生机盎然的景象。

再者、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要像诗人一样宽广丰厚。

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突破过去的传统模式,建立不断更新的合理的知识系统。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有可能言谈风趣、妙语连珠。教师随口而出的一句格言、一首古诗、一个眼神、一种语气,都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师要作好“价值”的引领。诗意语文,其灵魂,就是“价值”,它寄寓着崇高、纯真、善良和美好。缺少这种诗意的引领,语文只能是空壳!语文的价值取向上,教师肩负着重要的引领之责。语文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对“人”的精神的培养和塑造;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人格,一种崇高的灵魂,一种灵性的挥洒。

三、创设课堂艺术,营造诗意氛围

诗意的语文课堂应有良好的氛围,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必须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应该是既静谧又炽热,既活泼又紧张的,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割的喜悦,既有在知识的宫殿里舒心的漫步,又有攻克知识堡垒的激烈的战争。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

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包括导语引入氛围,多媒体配合营造诗意情景。学生表演感受课文内蕴等内容。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进行多种氛围的创设,极大地调动学习主体的知、情、意等各种因素,从而提高主体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语文教学也要讲究教学的韵律和节奏,要求动静相生,快慢交替,疏密相间,舒卷有致。

5.让语文课堂充满阳光 篇五

【摘要】 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因此,本文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阳光”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三方面进行论述。以具体实例论证上述观点。

【关键词】人文性 感性 体验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是这样做的,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介绍小艇的舒适,有人侧重介绍自己行船之快,有人侧重自己驾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如下。

1.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2.读写结合,加深理解。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1)在“空白处补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些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无声之处”,因此,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想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应该给予鼓励。

(2)在“难以言传”处想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慕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

(3)在“意犹未尽”处延伸。文章的结尾是门艺术,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让人产生意犹未尽之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魅力。这是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形成了一个“回路”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

3.表演再现。加工教材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自,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6.让作文教学充满趣味 篇六

让作文教学充满趣味

江苏省常州市西新桥小学 刘

【摘要】

到了三年级,学生开始写作文,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写。而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何做好写作的起步指导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应该是痛苦的事,而应该是快乐的事。只有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伙伴,畅所欲言,才能彻底放松学生的手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作文。

【关键词】

教学 快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这些目标对于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升入三年级以后,学生作文由写句子开始,练习写片断,对动植物的样子进行描述,对人物事件进行记叙等。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一、培养兴趣,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二、积累语言,挖掘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三、游戏体验,快乐倾吐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让游戏渗透到作文训练中,或者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游戏作文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激励孩子在愉悦中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发展语言。让孩子玩了写,写了玩,玩玩写写,写写玩玩,把欢乐带进作文的天地。

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

例:

吹纸球

一、说规则

1.板书:吹。什么字?读!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你吹过什么呀?(吹气球、吹笛子、吹喇叭、吹葫芦丝、吹牛……)

2.这节课,我们也来吹一吹,吹什么呢?请大家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一张纸,学着我的样子,揉成一个球。今天,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名字就叫吹纸球。(板书:纸球)

3.说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怎么玩呢?同学们可要听清楚了。两个人站在桌子的同一边,把纸球放在桌子边上,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桌子。我说预备――吹,你们就同时开始吹,谁吹得远,就是谁赢。请千万千万记住,只能吹一次,还有,球如果掉下桌子,你就输了。会了吗?

二、玩游戏

1.第一次吹:

(1)现在,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哦,把纸球放在桌上,预备――吹。

(2)同学们,谁来说说刚才你们都是怎么吹的?结果怎么样?先自己说说看,再指名说。

2.第二次吹:

(1)同学们,经过刚才的比赛,你们说说呢,要想赢,有什么秘诀呀?(板书:动作、力气)

(2)大家回想回想,刚才你们都有哪些动作?(板书:蹲、看、吸、吹……)

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动作来详细地说说看。

(3)想再比一次吗?心动不如行动,准备好,预备――。哎,别急别急,我刚才没说预备的时候,你们在干嘛?

(4)准备好,预备――吹。

(5)这次比赛怎么样?你有没有用上我们刚才说到的秘诀呢?谁能给大家说说?

(6)同学们,有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表示先后的词,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说话就更有条理了。

三、写游戏

1.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是不是有点迫不及待地想把快乐记录下来呢?那么现在就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开始写吧!

吹纸球比赛开始了。我____ .

2学生当场进行片段作文。

本堂课我制定了三个目标:1.通过吹纸球游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写作的乐趣;2.能从小处着手,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心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3.指导学生用文字准确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能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游戏的经过。教师要明白,游戏不仅仅是为了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观察与体验生活的能力。通过游戏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等能力。在游戏前,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如游戏规则的宣布,及在游戏过程中作为游戏主体的学生,除了游戏的任务外,让他们做好观察体验的工作。因为我们不是为了游戏而进行游戏,也不是为了游戏而进行作文,我们要培养写作、观察与体验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到生活中去。

四、学会欣赏,体验成功

当作文本发下来时,学生最关心的不是得什么等级,而是首先看老师的评语写了些什么。如果只是一般化的评语,学生会感到失落,好的批语往往能使学生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作文批语不乏表扬鼓励,也离不开艺术的批评。

为了使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点评,批语中的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就十分必要。要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接受评价的结果。同时,还要注重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被认可和赏识的机会和可能。对于后进生,要善于捕捉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用商量式效果最好。比如:当我们面对学生作文的字迹老是很潦草,我们可以试着给他这样的批语:“作文构思奇巧、文通句顺。如果你能改正字迹不够工整的问题,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了,你能做到吗?”我们只要用轻松、平等、情真意切而又美妙的批语,就能点燃孩子心中希望的火花。总之,在三年级作文的起步阶段,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只有爱上了作文才会写好作文。

7.让物理课堂充满趣味美 篇七

一、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每个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感受, 如果自己心情不怎么好或者学生在课堂上不怎么配合, 这课上得也确实是无味, 自己的情绪上不来, 学生也会受到感染, 课堂极其沉闷, 效果当然好不到哪儿去。而你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 思路开阔, 思维敏捷, 解决问题迅速。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 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人人精神愉快, 个个情绪激活。当然,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时常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在这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不仅会受到老师情绪的感染, 而且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曾经听过一个教师上的《温度计》, 教师说:“现场销售温度计, 谁买, 谁买?”教师手里拿着自制的温度计, 简陋、粗糙。学生笑道:“没人要, 这跟现成的差远了。”教师紧跟着问:“谁能说说我的差在哪儿?说对了我就把这个奖给谁。”教师把温度计当成奖杯一样高高举在头顶。想想, 这些既有点幽默又贴近课堂教学知识的动作和语言, 是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二、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带这届初三物理之初, 曾和几位学生交流过。学生谈道:“物理不好学, 物理太难了, 初二物理我们都没学会。”说这话的学生看上去还是比较爱学的学生, 学生为什么会对物理学习感到很困难呢?我想, 没什么其他的原因, 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真正地得到培养、激发和保护。没有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不主动地思考问题, 课堂上学的知识没有得到消化和吸收、巩固, 只能是囫囵吞枣, 似是而非, 当然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现在初中的物理教材着重联系生活, 联系社会,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只要我们教师认真组织好教材和生活的联系, 从生活中找出学生非常熟悉并且有一定趣味性的物理现象应用于教学, 并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教学幽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难。

三、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学生怕物理, 认为物理难学, 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把简单问题的趣味化, 没有让学生乐学、愿学。那么怎样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把简单的问题趣味化呢?这儿有个案例, 我曾经听过一个教师上的分子运动一课, 应该说这个教师还是非常敬业的, 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把握得不错, 他抓住课本不放, 重点也比较突出, 板书及其工整, 可我听起来, 就是没什么味道, 课堂气氛有点沉闷, 就其原因不外是不能把生活中的物理运用到课堂中, 课后我和他交流我这节课的做法。其中一点关于“扩散现象”的, 我举例: (1) 我本想到你们宿舍去, 可到了门口, 我就被浓浓的脚臭味熏倒了。 (2) 煤球放在墙角时间久了, 不止墙面是黑的, 连“心”都黑了, 你说, 为什么说它的心都是黑的?甚至还可以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而不必拘泥于课本上的香皂的扩散和两个铅块的扩散,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四、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还能消除疲劳, 保证良好的学习效率

一节课的时间是不怎么长, 可是学生不是只上我们这一节课, 并且我们这些理科课往往在下午第一节, 学生他也是人, 不是机器, 特别是快下课的那段时间, 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爱打瞌睡, 也是属于正常现象, 这个时候来一段小插曲、短故事, 活跃一下气氛, 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疲劳。

8.人格美,让教学充满神奇的魅力 篇八

【关键词】 人格 素质 行为 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2-023-01

做学生时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小学四年级时,因为做题认真,桌上的手帕掉地上了也不知道。我清楚地记得,是老师弯下腰,拾起来,小心地放在了我的课桌上。我抬起头,碰上的是老师慈爱的目光。长大后,我知道,是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鼓励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如今,我也成了一名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人格美,会让教学充满神奇的魅力。

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呢?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懂得发展自己,善于反思,懂得终身学习,且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作为21世纪的教师,他的知识面不应该局限于自己所教授的那门学科上,他还应该知道很多其它的东西。老师一定要看三种书,一是能丰富自己学科知识的书,二是能提高自己教学理论水平的书,三是如何教育学生的书。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大量的事实证明,自信心是一个人潜能源源不断的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人们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学生勤奋学习、积极上进的保证。学生每一次受到表扬或批评都对学生自信心有一定的影响,班主任要从教育教学的每一次评价入手,培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唤醒学生的自信。如果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那么将来他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遭受任何挫折,都会昂首阔步,一往无前。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肖川先生说过:“爱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一名善良和慈爱的教师,能尊重学生,能走进学生心灵;能用宽容和坦诚的胸怀去亲近、理解孩子;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在他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天职。他胸怀博大,他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四)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伟大的思想家泰戈尔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一味的批评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深切的关怀和爱护,宽容与信任,才能使教育成为载歌载舞的水。”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就是容易犯错误,学生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天生就那么好,需要老师不断的进行引导。如果问题出在班风或学风方面,就必须特别重视。而对一般性的问题,要适当“容错”,只要学生意识到并努力改正就行了,不要苛求;同时要给予学生起码的信任,每个学生都有他诚恳善良的一面,要相信他们可以做的很好的。如果处理方法不正确,或一味禁止学生去做某些事情,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产生逆反心理,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老师用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去面对,就可以找到更为理想的办法。

(五)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爱心的传递、情感的投入过程。对于老师而言,每个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学术生命的延续,都应该是我们心中的唯一,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去培养、去雕琢。今天我们对学生关心一分,就可能会改变他们一生。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就意味着一份付出,这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人们总是把老师比喻为“春蚕”、“红烛”,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来讴歌教师们甘于付出的伟大。教书育人的过程,不应当是去简单地应付、对付,而是需要不懈的追求、无悔的付出。只有我们愿意付出时间的代价、精力的投入,才能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只有我们行胜于言、用汗水浇灌每颗希望的种子,才有可能教好自己的每个学生。

(六)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 有了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他们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强者。他们不会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他们会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深刻的体会到: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人格美,会让教学充满神奇的魅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杰.论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2] 王荣德.教师的人格魅力[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3] 吴丽萍.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等职业教育,2009.

9.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篇九

北师大什邡附属外国语学校

曾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曾几何时语文课堂教学变脸层出不穷,大家对语文课堂的冠名也越来越多:情境教学、诗化教学等等。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始终应具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姓语,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语文课应把教学重心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期中的语文知识,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集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的路子,真正摆脱跟着内容跑的怪圈。”

一、抓住关键入文本。

真正的语文课堂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感情来自意蕴丰厚的文本,曼妙多姿的朗读,让课堂如不断拓宽的泉眼,引得学生思维的泉水欢快地向外奔涌。如在教学《搭石》一文时,教师抓住“脱鞋绾裤”一词。学生利用字典理解“绾”的意思后,教师说“脱鞋绾裤”的意思是......那就是说,如果小溪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得......,如果小溪没有搭石,人们收工就必须得......,如果小溪没有搭石,人们赶集就必须得......,如果小溪没有搭石,人们访友就必须得......,一句话,如果小溪没有搭石,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得......,从一次次的“脱鞋绾裤”中,你明白了什么?读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这样,一步一步,一层一层,一点一点,贴近儿童心坎,由词语到文本,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本来的意思,还潜意识明白了词语背后的含义,让词语的内涵变得丰厚起来,最终达到文字与儿童心灵融为一体。

特级教师朱先云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时,首先抓住这三个词,引导学生想象:透过这三个词,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优美而略带忧伤的音乐在教室里轻轻流淌,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绪。“未成曲调先有情”,孩子们进入课文所勾勒的童年生活所营造的怀旧情思中。

二、斟词酌句悟情感。

语文教学就是要品,在重点的词语上、在情感丰富的句子上学会逗留,多走几个来回,多搞几次摩擦,看能不能碰出一点听说读写的真“火”,品出一点语言文字的真“味”。(刘武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的一篇文章。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感悟德国绮丽的景象。一位教师对“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这样处理的:

1、想象画面,读着这两个词语,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吗?

2、练读并随机理解“姹、嫣”的意思,指导书写生字。

3、段落引领;你们的朗读,你们的想象,仿佛把我带入了这样的画面(出示)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样的景象就叫“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图片欣赏:你们的朗读仿佛又把我带入了这样的画面,请看(出示鲜花满街的图片并配乐)美读积累:让我们将这些美丽的画面带进句子中,把这份美丽永留心间。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通过多种形式将两个词语融合在一起读成了一幅画面,打破了传统词语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再语境中学习,同时,在以词带句,以读带讲的过程中,学生也将绮丽的画面和语言同时积累了下来。

三、有效拓展促运用。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对学生理解起着提纲挈领、点明中心的作用,我们应以这些中心句为生长点,有效拓展,从而使语文课堂向更精彩,更深入发展。请看薛法根老师在《槐乡五月》一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师:读了第一自然段,你觉得槐乡怎么样?

生:槐乡非常的美!(读)“槐乡的山„„似„„,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近看如„„”

师板书(似、像、如)有谁读懂了这三个字? 师:同样的槐花为什么有不同的样子?

师:是的,作者非常喜欢槐花,于是用了三个比方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似、像、如”写一写槐乡的美。

薛法根老师紧扣文本多用比喻这一语言特色,抓住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突出是你个比喻词“似、像、如”,层层深入,步步拓展。第一步,引导学生弄懂写了什么,明白把槐花比作三种事物;第二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明白不同的观察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第三步,引导学生领悟这样写的好处,传达喜爱的情感。第四步,在教学的最后进行拓展。课堂中,薛老师既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的肌理,又带领学生跳出语言之外;既启发学生领悟语言的运用之妙,又眷顾整体,迁移到语言的灵活运用。这种融理解、感悟、体验、运用一体的拓展走进了学生心灵深处,日积月累,学生的思维会日益灵活而深刻,语言便会日渐灵动而精彩。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教师应整体把握教材,以教材为蓝本,整合资源,加强对比阅读,拓展教学时空,让学生活学活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在教学《荷塘旧事》月光下荷塘的美景时。教师抓住几组词语:月朗风清,浮光跃金,繁星闪烁等。引导学生根据词语品读感悟,通过读、批注、议、想象体会荷塘美景,然后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荷塘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此时,荷塘美景已进入学生心灵,这时,巧妙借用拓展阅读中的《荷塘月色》开展比较性阅读,更好地突出了语言表达特点,为培养学生语感,积累感悟提供了材料。这样的拓展为学生架设了阅读桥梁,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样的语文学习,教师做到了心中有语言,学生的语言学习必将获得有效生成。

10.《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 篇十

型:综合性学习•写作

时间:年月日

活动目标:

.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活动重点:

学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性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前准备:、搜集以“爱”为话题的歌曲,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3、整理所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

二、唱响“爱”曲

学生展示自己的所选曲目并谈感悟。

教师推荐曲目:《父亲》《爱的奉献》《歌唱祖国》

三、我来话“爱”

爱父母(幻灯片:一组对比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学会感恩父母。

2爱他人(幻灯片:一组对比的图片)需我们关心的朋友;奉献爱心的令人敬佩的人群;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爱心故事。)

3爱祖国(幻灯片:一组对比的图片)

四、小结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地狱与天堂的区别。在地狱中众人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到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放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美好。

五、积累拓展

.交流自己积累的以“爱”为话题的古诗,名言警句。

2说话练习:爱心是

可以

3.写作:

请赶快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请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00字。

作文指导:

(1)让世界充满爱,就是让爱心作主来关注身边每一位需要关注的人,歌颂充满爱心的人物,呼唤奉献爱心的行为。确立了这样的中心,作文时就不会偏题离题。

(2)下笔之前,围绕中心从多方面作广泛的思考,以便打开思路。一方面,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助人为乐者有之,慷慨解囊者有之,见义勇为者有之,为民请愿者有之,无私奉献者有之……选择这样的事例诉诸笔端,歌颂他们爱心的博大,感动自己和读者。另一方面,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可有些人的爱心却渐趋泯灭。“学雷锋”走过场的多了,扒手猖狂作案众人视而不见司空见惯的多了,英雄流血又流泪也时有发生了,……当我们耳闻目睹类似的情形,也可将这些内容来个“笔伐”,像当年鲁迅先生一样大声呐喊——“救救爱心!”

(3)用恰当的方法表达。

1、以小见大。写作时,我们可以让“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于半瓣花上道爱心,于小事情上看大问题。“以点带面”,反映现实,观照人生。

2、细节点化。“于细微处最见精神”,真实、典型、有表现力的细节最能刻画形象,表现主题,产生感人至深的效果。如一声轻轻的问候,一次及时的搀扶,一个鄙视的眼神,等等。

佳作欣赏:

为了心中的爱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题记。

人生步履匆匆,踩过春夏秋冬的肩膀,让爱穿过心灵深处,你会发现每个地方都有爱都有美。

春•水杯

用感动为春揭幕,用无声让爱延续。

乍暖还寒的春,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班上的喷嚏声整天此起彼伏,显然经不住这寒流的扫荡。

每天,我的水杯都有一大杯混合着浓浓药味的抗病毒冲剂,强忍着苦到头皮发麻的折磨,咕咚一声吞下。连着一个星期,都是如此。

这天,终于熬不住,对妈妈吼了:“你别再弄了,我不是还没病吗?用不着天天喝药!”说罢,又觉得唐突,看看妈妈的脸,掠过了一丝难堪。随即,笑容漫过了那张有着岁月痕迹的脸庞:“好吧,明天咱们就不喝了。”

第二天,水杯中是一大杯热藤腾的果汁。

春雨无色,爱无言。

秋•风铃

秋天的脚步近了,我喜欢把风铃挂在门上,聆听风吹过的声音。

某夜,我拥被而眠,到半夜竟被冻醒。正待寻找,突然听见风铃微响,门开了。我换个姿势假扮熟睡,便感到身上一阵暖和,被子又回来了。妈妈?我把眼镜眯成一条线,看见她轻轻关门出去。

夜来香,我虽看不见你的花朵,但我却嗅到你的芬芳。

冬•暖雪

冬天是我最讨厌的季节,每天天还没亮,我就要起床,顶着严寒,到车站等车。

昨晚飘了一夜的雪,今天起床晚了。我站在雪地里焦急地等着公交车。眼看要迟到了,车还有来。突然,一辆出租车停在了我面前,司机探出头说:“孩子,去哪?”我把手伸进口袋,里面的一元硬币冷得我缩回了手。我小声说:“我只有一块钱。”司机笑了笑:“上车吧,孩子。”我看了看表,上了车。一路上,司机为了我不迟到,差点闯红灯。他说,他的孩子也每天搭公交车。车里没有暖气,但我却感觉非常温暖。

到了学校,他催我快点下车,免得迟到。下了车,飘飞的雪模糊了我的视线,我甚至没有记下他的车牌号。

后记:当阳光掺杂着时间闪耀着穿过命运,累了双眼,我看到这个世界上因为有爱,所以永恒。

边缘

这是一个青青的苹果,躺在飞驰的汽车的门边。

只要轻轻地一碰,它就会跌落到柏油路上,它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地带。

我坐在车上,注视着那个苹果。生怕它一下子滚落下去。它的旁边站着胖胖的售票员小伙子。他无所畏惧地站在打开的车门边上,苹果就在他的脚边。他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正目不转睛扫视着车外来来往往的人群。

那个苹果的主人就坐在我的身边——一个看上去大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他不时瞟向那个掉在地上的苹果,腼腆地。但他并没有去捡那只处在危险中的苹果,也许是车开得太快,也许是他觉得不好意思——这年头,谁会对一个小小的苹果太在意呢?车上的其他人也都没有去捡,当然也包括我。当时我想,苹果的主人都不去捡,我去捡,然后交给主人,这是什么意思?去捡了,放在自家的口袋里,更会招来怎样的眼神?我依然没有动身,心头却有点不安。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就连捡起一个苹果这样的举手之劳也不屑或不敢,是什么样的难言的苦衷和无形的障碍让我们少了几份热情,多了几份迟钝?

突然车子“嘎”地一声停了下来,到站了。我提着重重的行李下了车,走到车门边,苹果呢,怎么不见了?我确信我没有把他踢下车去,那是谁踢的呢?或者是谁把它捡起来了呢?我疑惑地下了车,心里极不舒服。

我想起了冯骥才先生的这样一段话:“在世界的喧嚣和纷扰中,我们常常忘掉了自己的心灵。也许,现代社会太多艰难也太多诱惑,太多障碍也太多机遇,太多失落也太多兴奋,我们被拥塞其间,不得喘息;那些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都是牵动我们的绳子。就这样,终日浑浑噩噩或兴致勃勃地忙碌不停,哪里还会顾及无形的存在于我们身旁的每一个心灵?”

上一篇:《黄河大合唱》感悟下一篇:给刚入职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