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实习报告

2024-09-27

医疗器械实习报告(精选8篇)

1.医疗器械实习报告 篇一

1)公司及实习岗位情况

此次专业实习在重庆华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致力于医疗设备、机电、仪表、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点覆盖国内所有省市自治区,并销往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士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被评为“3.15质量无投诉,服务无投诉诚信企业”、“质量信誉双满意单位”。 在重庆这一块,小有名气。到公司以后,因某些原因,我先后在办公室,生产车间呆过,最终以销售TDP治疗仪结束。

2)实习成果及感想

时间飞逝中,实习快速到来,又快速结束。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要说对人生产生多大的影响,那倒是不至于的。可是,初入社会,总还是学到了其他的事。从一开始的办公室,到车间,再到销售部,生产、发货、签章、还有很多小事,心理和身体都经历了些磨难,或者说是锻炼。

车间的每道程序我都摸了一遍,实际上看上去简单得不需要脑力的东西,偏偏就做不对。记忆最深刻的便是做某种护圈,我试了几下,弄一个断一个,再也不敢动手了。最后甚至还做了包装搬箱子,第二天腰酸背痛,连胳膊都抬不起来。这时候才猛然想起,为养大一个孩子,父母做的事到底有多辛苦。

相比身体折磨而言,心理落差大概更伤人吧。每天打电话接电话,询盘、回盘,重复同样的事情,直到看见电话就想吐。后来就是一种习惯,重复重复,获取新信息或者一无所得。总是有些不愿配合的顾客。拒绝交谈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直接挂机啦,明明用座机在接却说自己在外面啦,种种。这个时候大家表面上和颜悦色,牵起一抹假笑,恐怕都腹诽着什么脏话吧,恨不得对方立马从世上消失。慢慢的,一切矜持反感都变成了浮云。前辈们说得对,销售这件事做完以后,你自己也就不再在乎那后脑勺的前半部分叫做脸了。此时,你内心里咆哮着的,就是业绩和money了。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时间也是奇怪的东西,这些明明很讨厌的,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适应。

庆幸的是,在公司里遇到了一群不错的人。还记得车间的阿姨请我吃的饭,也记得另一个女孩帮我做的事。这段时间里,很是感谢带我的姐姐。上到公司流程,下到材料签章,她都事无巨细的告诉我,做事的时候更是亲自教我跟上。老总也带我们参加了一次员工聚餐、一次业界交流展会,见到了许许多多业界老总精英,还接到传闻中的名片,见识到了许多新鲜事。实际上,对于我这菜鸟,大家都相当照顾,即使犯了错也不忍苛责。自是感激。

实习结束后,更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收到客户的要货电话,而那些人,当时毫无意向,严词拒绝。把客户交给姐姐后,姐姐说你看,现在你体会到了绝望后的希望了么,要不要考虑以后继续来公司上班。说实话,没上班之前,老总让我毕业以后直接来公司,我还是很high的,可是,对于销售这份工作,我并没有多少好感。毕竟,一入销售深似海,从此真诚是路人。为了饭碗,不得不说些夸大其辞的话,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可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原则,不能接受就是不能接受。

时常想,不是S会黑暗,只是世界总不会是对每个人都公平。俗话怎么说来的,你努力不一定能得到什么,但你不努力肯定是什么也得不到。我不觉得这是残酷,只是现实。生活,不容易,不是一个人不容易,是大家。没有人就应该生来拥有什么、就应该放弃什么。我们也没有理由指责任何人。所有傲骨嶙峋在现实面前都败下阵来。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忍让不是为了低声下气获得名利,只仅仅是在茫茫尘世中相互理解而已。生活如此,上班如此。

所以,如果有得选的话,我倒希望一些环境简单的工作,技术性的也好,不用担心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3)公司之我见

哪怕公司已经经过了二十年风雨的洗礼,却还是有些显而易见的弊病。

首先,整个公司没有生机,不知道是工作劳累,还是人心疲惫。当你习惯了大学校园里嬉笑怒骂的乐趣,初见这样,是会吃不消的。不管怎样,我愿见的,是热血青年的状态。大概,这根公司高层有关,一路走来,当年的关键人物们依旧活跃在管理工作上。可是技术在进步,管理方式也在进步,有些人仍秉持以往的观念。上层建筑老化严重,势必就影响到底下的工作。可是权利抓久了,很难有大换血的念头。

其次,作为一个集体,公司人员并不团结。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见到了某些部门间有或大或小的矛盾。更可怕的是,各部门领导对这矛盾的存在心知肚明,却要么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自己也加入同仇敌忾的阵营,唯独没有协商解决。不知道是人性自私,还是本该如此,在小家大家面前,很多人果断选择了前者。

再者,正因为公司较老,很多制度完全没有人性。记忆最深的,是董事长的妈妈说不喜欢某些穿着不喜欢某些发型。也就他自己不知道,公司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很是有意见。有些事情,并不是遵不遵守的问题,只是会影响积极性而已。

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阻碍公司的前进,不然早就跻身龙头企业,而这些大家都看得到,有些人不想改变,有些人改变不了。

与我而言,最悲哀的是,明明知道有什么不对,可却无能为力。在学校时,有些东西不愿学,有些学不好,有些则是自负聪明。而现在,我的所见所学所得,都不足以使情况改观,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做不好。所以,努力才有资格拥有改变的机会。

2.医疗器械实习报告 篇二

医疗器械作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中, 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 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也日新月异, 医疗器械的数量大幅增加, 使用频率也日渐增高。近年来, 随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Medical Device Administration Events, MDAE) 开展及深入, 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与关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数量大幅增加。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风险管理工作, 是最大限度控制医疗器械潜在风险, 保证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1]。2012年, 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6706例, 通过对本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临床表现形式以及涉及品种等内容进行分析, 为安全有效使用医疗器械提供参考, 并进一步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模式进行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2 年1 月1 日~2012 年12 月31 日全年江苏省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16706 例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分析方法, 同时依托江苏省ADR病例数据库, 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对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涉及的器械进行分类, 对报告数量、报告来源、使用场所、不良事件主要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 报告基本情况

2.1.1 报告来源

16706 份MDAE报告表以使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在线呈报单位数为基数, 按照使用单位、经营企业、生产企业分类统计, 结果见表1。

2.1.2 报告质量

通过对16706 例MDR报告表信息缺失情况统计, 结果显示:4145 份未填写医疗器械使用场所, 6494 份未填写操作人员, 743 份未填写产品管理类别。

2.1.3 报告人职业构成

对MDR报告表中报告人的职业情况进行统计, 医师和技师为参与报告的主要职业, 分别占17.32% 和9.37%, 结果见表2。

2.2 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情况

2.2.1 使用场所及操作人员情况

从医疗器械使用场所分析, 医疗机构6777例、家庭3817例、其他场所1965例。从器械操作人员情况分析, 专业人员操作6678例, 占39.98%。具体见表3、表4。

2.2.2 医疗器械管理类别

从医疗器械管理类别分析, 涉及III类医疗器械的报告最多, 共7420 份, 占总报告数的44.41% ;涉及II类医疗器械报告共4826 份, 占总报告数的28.89%。具体见表5。

2.2.3 医疗器械产品分类

从医疗器械产品分类分析, 16706 份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共涉及41 类产品, 其中涉及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的报告最多, 共3454 份, 占总报告数的20.60% ;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居其次, 共2701 份, 占总报告数的16.10%。按产品分类排名前十的具体见表6。

2.2.4 医疗器械名称

16706 份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 宫内节育器上报3996 例, 占31.31%。其他列前十位的见表7。

2.3 可疑不良事件涉及患者的一般情况

在16706 份报表中, 男性5289 人, 女性8629 人, 从比例上来看, 女性略高。患者年龄最小1 月, 最大超过100 岁。主要集中在31~40岁这一年龄段, 共3431 例, 占20.54% ;其次为21~30 岁, 占18.45%。 (见表8、表9)

2.4 可疑不良事件的临床表现

2.4.1 医疗器械故障

16706份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按医疗器械故障统计主要为宫内节育器下移、充气阀松动、输液器漏液等, 具体排名见表10。

2.4.2主要伤害

16706份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 主要伤害表现为增加病人痛苦、过敏样反应、瘙痒等, 排名前十的主要伤害具体见表11。

2.5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后果

16706份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 绝大多数为一般的报告。事件后果为需要内、外科治疗避免上述永久损伤的报告363份, 占总报告数的2.17%;无死亡报告。具体见表12。

3.讨论

3.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一般情况及报表质量分析

从报告来源分析, 使用单位上报8939份, 占53.46%;生产企业上报1231份, 占7.37%, 这说明报告主体中医疗机构作为使用单位上报数量较多, 上报意识比较强, 而生产企业上报数量较少, 主动上报意识不强, 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从报告人职业及使用场所、操作人员分析, 医生和技师为主要参与报告的主要职业, 40.57%报告使用场所为医疗机构, 39.98% 报告由专业人员操作, 这与医疗机构上报数量较多, 器械主要使用场所多在医疗机构有关。

从管理类别分析, 涉及III类医疗器械的报告最多, 占总报告数的44.41%, 这与器械分类管理相一致, III类医疗器械是指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 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在16706 份报表中, 4145 份未填写医疗器械使用场所, 6494 份未填写操作人员, 743 份未填写产品管理类别。严重伤害报告481 份, 仅占总报告数2.88%。报告数量较多的医疗器械产品为宫内节育器、角膜接触镜等。由此可见, MDR报告内容填写不规范, 漏填、误填、错填报告表较多, 高风险产品报告表不多, MDR报告表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临床分析

本组数据显示, 16706 例报表中所涉及病种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其中宫内节育器、骨科植入材料、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等属于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 (产品分类号6846) 不良事件发生比例较高, 应纳入重点监测范畴。此类植入器材在使用时存在潜在危害, 相对风险较高, 一旦引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将对用械患者造成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危害[2], 因此要求临床医生在使用时应规范操作, 严格掌握植入手术指征, 术后密切观察并加强健康宣教、定期随访。患者也应根据医嘱正确使用植入类医疗器械, 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医疗机构在采购此类植入材料时, 要确认生产厂家的资质以及产品的合法性, 并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按有关要求妥善处置。

3.3 江苏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2 年, 随着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投入使用, 三级监测网络的健全, 江苏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迅速发展。2012 年全省共收到MDR报告16706 份, 每百万人口报告数达223.72 份, 报告数量比2011 年增长26 倍。但在实际工作中, 仍存在如下问题:

3.3.1 各省辖市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

2012 年, MDR报告数量超过1000 份的省辖市有7 个, 占全省报告数量的84.05%, 报告最多的为3217 份, 最少的为218 份。从百万人口数量分布来看, 我省平均为223.72 份。最高的为693.13 份, 最低的为31.77 份。从报告参与单位分析, 2012 年全省共有2445 家单位参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参与单位最多的为503 家, 最少的为20 家。从MDR报表的审核情况分析, 2012 年各市审核的MDR报表数量为13195 份, 占报表总数的78.98%, 审核最高比率为99.36%, 最低为0。由此可见, 各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各级监测机构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江苏省十三个地市级均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目前多在各市局医疗器械处, 由医疗器械处工作人员兼职, 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和设备配置。

3.3.2 生产企业参与度不高

16706 份报告表中生产企业上报1231 份, 占报告表总数的7.37%。我省有2000 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其中有366 家生产企业参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仅有15 家生产企业上报年度汇总报告。而按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 (试行) 》规定,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在每年1 月底前对上一年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当前作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主体的生产企业受产品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低、销售不畅等因素影响, 往往重点关注产品的生产、销售而忽视产品上市后的安全性管理、忽略作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3.4 建议与对策

3.4.1 完善相关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指南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 (试行)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规范化进程, 但对于复杂的医疗器械监测工作仍然不够,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推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从收集上报、分析评价到应急预警等方面的管理规范或技术指南, 保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科学、合理、规范的推进。

3.4.2 加大监测人员的专业培训

医疗器械本身涉及多个学科, 不良事件监测及其分析评价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 监测机构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自身专业知识局限性的困扰。要构建一支高素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专业队伍, 还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展持续的培训和专业的指导[3]。

3.4.3 给予监测机构足够的政策或财政支持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是政府服务于公众用械安全的职能之一。目前各地办公经费依靠各单位自行提供, 在开展面向公众宣传、严重事件调查、人员培训、分析评价等工作时, 往往受单位经费的限制而形成严重瓶颈, 而上报单位因缺乏行政推动或财力支持, 积极性不高。需要国家从政策或财政上给予器械监测工作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3.4.4 强化不良事件分析、评价和预警能力

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要加强对监测报告的分析评价, 建立监测数据库, 通过定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从中提取出有效的预警信号, 为医疗器械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为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4]。只有建立一套健全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及报告制度, 才能有效地保障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切实降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频率及危害后果, 维护公众利益,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械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玲, 王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 16 (9) :32-37.

[2]赵胜利, 钟露苗.湖南省2006年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 2007, 4 (2) :104-106.

[3]刘爱萍, 张黎明, 闫炜, 等.医务工作者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8, 32 (1) :47-49.

3.医疗器械实习报告 篇三

我国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发展形势

发展条件日趋成熟。个人、医疗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对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需求迫切,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市场和政策环境基础。

医疗云平台建设步伐加快,正成为智慧医疗的重要支撑。医疗云平台布局全面、层次丰富,形成国家、省、地市和县的四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在建设主体和运营模式上形成了政企合建、市场运营的良好局面。

医疗大数据来源多样化且快速增长。我国医疗大数据主要由医院临床数据、公共卫生数据和移动医疗健康数据三大部分组成,数据来源多样且增长迅速。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以医院、医生、患者等入口,在医院信息化、可穿戴设备、在线医疗咨询、医药电商、健康商业保险等领域蓬勃发展,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医药电商服务协助医药分开,在线问诊导诊服务模式重构传统医患关系,远程医疗助力分级诊疗,智慧医疗与保险融合创新发展。

各地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建设呈现多层次阶梯式发展格局。我国各地区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应用呈多层次阶梯式分布,初步形成了应用先行区、特色应用区、初步应用区、发展起步区等四大类。

我国智慧医疗与大数据问题解析

我国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数据标准不统一、归属权不明确,数据共享面临多重阻碍;难以进入核心医疗应用领域,尚无完善的利益激励机制打破旧利益格局;目前整体缺乏有效的运营机制,线上下线医疗闭环难形成,缺乏可行的盈利模式;医疗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体系不健全,缺少顶层设计,行业监管缺位。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百人会共识

基于对我国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内涵、发展形势、问题的分析,对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认识形成以下六点基本共识:

智慧医疗和大数据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技术及社会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智慧医疗和大数据加速医疗产业的重构,智慧医疗和大数据发展是必然趋势。

医疗大数据应用助力实现智慧医疗服务。医疗大数据利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在医院管理、药品研发及销售、保险服务等多领域,使医疗行业运营更高效,服务更精准。

智慧医疗有利于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重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是未来医疗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核心诉求,智慧医疗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医疗治疗的合理有效配置。

个人健康数据归属权亟需界定。个人健康数据归属权不明确将阻碍医疗大数据的采集、应用,产生信息安全问题,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亟需国家出台法律界定。

智慧医疗和大数据发展需要国家顶层设计。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化、规范管理,制定相应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从技术、管理、应用层面连通各个单位的信息孤岛。

智慧医疗服务体系需要逐步实现AAQES。建立公民够得着(Access)、付得起(Afford)、质量高(Quality)、公平性强(E-quality)、可持续(Sustainability)的医疗服务体系。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前景展望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已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医疗信息化、移动医疗、医药电商、可穿戴设备、在线医疗服务等医疗及健康服务多个领域迅速发展。据国家发改委披露,2018年以前,我国要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门户,医疗领域数据将优先开放,未来几年将是医疗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期。根据贵阳数据交易所预测,2014年中国医疗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为6.06亿,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达到390亿元。

a.线上医疗数据服务市场前景广阔。线上医疗数据服务以挂号为切入点,服务包括在线问诊、在线挂号、在线咨询、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将整个医疗服务流程放到线上,优化就医流程。目前,在线医疗数据服务(问诊、挂号、咨询)呈现稳定增长,随着移动医疗高速发展,在线医疗数据服务企业加速布局移动医疗,移动医疗应用软件数量激增,结构日益丰富,融资频发,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30.19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10.90亿元。(图2所示)

b.个人健康管理及咨询快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和各种慢性病的出现,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年年增长,健康消费将不断升级。个人健康领域将会受到关注,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领域的企业将会快速成长起来。针对不同收入对象以及年龄阶段,尤其是针对高端收入人群的健康管理与咨询,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c.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十分乐观。BI Intelligence预测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3亿台,按平均每台42美元的出货价格计算,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我国可穿戴市场,目前利用可穿戴设备的大数据医疗健康服务仍不完善,市场以硬件的销售为主,预测2016年后,随着大数据服务的进展,除了硬件销售外还将包含数据服务费用,据预测2020年我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有望接近260亿元。(图3所示)

d.医药电商市场规模迎爆发式增长。随着政策利好、社会需求高涨,医药电商发展迅速,大型区域性连锁药店积极向线上转型,互联网巨头、传统医药企业、新兴医药企业也纷纷瞄准这一领域,成为投资热点。中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呈上升态势,预计2020年B2C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746.83亿元。加快“互联网+”与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医药产业供应链已成为行业共识。

e.健康商业保险呈阶梯式上升趋势。目前健康商业保险的普及率比较低,但是随着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与渗透,个性化的健康保险服务也将会在医疗领域占有一席之地。2014年我国健康保费收入为1587亿元,在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支持下,未来几年将是我国健康险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到2020年,健康保费收入将超过8000亿元。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将重构医疗行业秩序。智慧医疗的商业模式涉及医政、医药、医保、商保等一系列体系的重建,而最核心的仍然是“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智慧医疗将重构以患者为中心的行业秩序,逐步形成家庭健康管理、社区医疗服务、智慧医院三级递进,并具备迅速响应、相互辅助、完整协同等特性的医疗服务架构。

家庭健康管理的普及转变了大众被动接受医疗服务的观念,能够激发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动可控潜能,是实现智慧医疗快速响应的基础环节。具备健康感知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够激励、引导大众健康生活,不但调动了个人对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还能有效预测和预防疾病发生。在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时,专业性不断提高的在线问诊平台还能以最快速度满足患者对于常规疾病的自诊和用药需求。

社区医疗则将侧重点放在疾病预防、慢病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使普通大众能够便捷获取较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全面完善的终身健康管理。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社区医疗服务可以在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加深与上级医院的业务交流,有效调配医疗资源并大大提高诊疗效率。

在医院层面,不断完善的智慧化建设将提升患者在诊疗全流程的服务体验。导诊环节,病人可以在线上确定自己应该去什么医院,到什么科室,找什么医生。网络预约、微信预约、手机APP预约等多样化的分时段预约方式也让患者省去了不必要的候诊时间。在康复环节,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医生互动咨询康复进展的需求,促进医患沟通,使医生服务最优化。除此之外,智慧医疗能够突破传统医疗模式的禁锢,通过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跨时空配置,帮助病人免去不必要的到院就医。

智慧医疗还能够促使不同医疗机构间建立起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将各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使医疗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跨医疗机构也可以进行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这使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成为现实,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医疗大数据推动精准医疗时代到来。精准医疗是指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精确判断疾病干预和治疗的最佳方法。对于医生来说,就是通过比对病人信息与大数据样本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为临床决策提供精确支持和依据。随着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精准医疗将为病人提供更精准、高效、安全的诊断及治疗。

近年来,基于基因测序和生物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成熟,使精准医疗从概念到落地实施成为可能。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精准医学”的概念,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在美国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2015年美国创新新战略中明确把精准医疗作为美国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战略,计划在2016年投资2.15亿美元分别用于百万人群规模的医疗研究、肿瘤基因组学研究、跨系统数据标准和要求制定等项目。我国政府也加快开展了发展精准医疗的全面部署。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定制精准医疗战略规划,国家科技部牵头成立了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并提出中国精准医疗计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启动精准医疗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选择性地在全国各个具备条件和优势的区域中的医院和社区内建设示范中心。与此同时,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始筹建精准医疗研究中心。华西医院计划开展总数达一百万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建立数据库和样本库用于分析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精准医疗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应用不断成熟,必将推动精准医疗技术不断向前发展。2015年8月,贝瑞和康与阿里云宣布共同打造以中国人群基因组数据为核心的数据云,实现对个人基因组数据的精准解读。贝瑞和康自主构建的中国人群基因组大数据库目前已包含超过四十万份基因组数据,蕴含了海量的中国人群基因突变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深入挖掘将极大提高中国人遗传病诊断的效率和精准程度。

精准医疗的发展还需要借助智慧医疗搭建临床转化科学研究平台,把各种现代科技手段集成地运用于传统医疗,包括组学技术、数字影像、系统生物学、信息科学等等,通过智慧医疗的手段和传统医学的融合创新,最后成为精准医疗的体系和范式。正在筹建中的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就将建成一个开放、共享的科研平台。同时,其重点建设的健康科技孵化器将把企业和科技研发结合起来,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从而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

区域医疗平台推动区域内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数据互联互通是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发展迈向下一阶段的重要步骤。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已经开始实施信息系统的接口改造,加快自身数据整合。全国三甲医院已基本实现院内数据互联共享,部分医院通过区域信息平台实现了区域内共享检查检验结果。

为了实现更大范围的医疗数据互联互通,还需要构建统一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作为支撑。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打造国家级医疗卫生云平台,并制定统一的医疗健康数据标准规范。下一步,通过区域性医疗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加上国家医疗数据中心的枢纽作用,我国将加快实现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据共享。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实现信息动态更新,同时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目前,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等10省(市)已建成省级信息平台,全国一半地市和30%的县区基本建立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随着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档率的不断提高,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望全面实现。预计到2016年,我国将建成标准统一、接口统一的国家级医疗信息化平台,各地医疗数据将在平台上实现互通互联。

新型商业模式开拓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发展新空间。在线问诊导诊、远程医疗模式、医疗电商服务、可穿戴设备数据服务、PBM等方面医疗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将加速,拓展医疗行业发展空间。

a.在线问诊导诊模式:医生通过专业平台搭建的医患、医医网络空间,充分与患者沟通,以低廉的成本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这大大改善了医患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同时,区别于传统模式下的“患者——医院——医生”的就医模式,在线问诊、导诊的方式将医患沟通的双方直接联系起来,引导医生个人价值的体现方式的转变——由过去依靠医院和职称等级改变为依靠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所带来的个人口碑,从而激发医生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动力,医生的个人价值将被解放。通过增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医生而非医院,将在未来医疗服务中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2014年11月,国家卫计委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医生被逐渐解放,促进医生多点执业及自由执业体系的形成。这给在线问诊导诊服务,乃至整个智慧医疗产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b.远程医疗模式:通过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可以解决当前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实践中的痛点,从而引导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调机制的完善,形成医联体模式,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借助互联网高效易推广的特点,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将打破传统模式中的行政区划、专业局限和资源的限制,将大大带动分级诊疗发展。

c.医疗电商服务模式:医药电商将逐渐向服务型医药电商转变,以医药服务为核心,以沉淀的用药数据、健康数据和处方数据为基础,以用户的重复购买为目标,以社区辐射为纽带的O2O电子商务系统。把传统电商的优势、医疗服务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为用户提供用药指导、处方审核等药事服务,提供线上线下健康咨询服务以及在线健康管理服务,有助于提高用户回访率与药品的重复购买率,有助于增强用户黏性构建终身购药模式。处方药能够在线交易且能够使用医保支付后,服务型医药电商有可能能够介入慢病管理。同时,基于药店联盟的药品销售大数据分析,将优化药品采购决策和药品配送方式,实现药品工业直达,降低运营成本。

d.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数据服务模式:比起单纯的运动或睡眠数据监测,消费者更愿意为医疗类产品买单,从运动健康向医疗保健方向的转变,或将是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的一大特点。医疗级可穿戴监测精度相对较高,可以介入到慢病的医疗诊断——监测——治疗干预的全过程,帮助医生和患者进行慢病管理。老年慢性疾病的监护与治疗占据相对较多的医疗资源,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所需的医疗资源可能会逐年增加;近年来“三高”人群数量增加较快,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将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用户需求急剧增加,而中国目前医疗级可穿戴设备几乎空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医疗级可穿戴设备通过采集体征数据建立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健康大数据分析有助于帮助医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有助于患者进行自我慢病管理。

e.PBM中国模式:三医联动可创造医保-医院-医药三者之间的合作和价格协商关系,不排除中国医保未来自设组织或者引入第三方来管控医院诊疗开药行为,并让这个组织代表医保部门与上游药企谈判药品终端价格。PBM发展后,最终可实现多样功能,如远程审方、专业用药咨询、会员管理、药品邮购业务等;专业用药咨询可以通过远程咨询方式实现,会员管理可以采用互联网慢病管理方式持续采集数据持续跟踪结果持续给予反馈治疗,药品邮购业务也是需要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线提供信息咨询和网上下单工具等。

智慧医疗与大数据:战略与选择

面对智慧医疗与大数据的蓬勃发展,我国亟需统一医疗行业数据标准,强化医疗行业体制改革,推动建立新的健康产业生态体系,推进医疗大数据产业有序发展与深入应用。

统一医疗行业数据标准,明确各方产权归属。推进医疗大数据的立法工作,明确各方产权归属;制定基础类、信息类、应用类、安全类、设施类、管理类服务标准。

构建数据共享新模式,推动精准医疗发展。构建数据共享新模式,包括区域共享模式、医联体共享模式、数据服务外包模式、企业共享模式、个人共享模式等,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服务,推进精准医疗发展,开启个性化医疗时代。

强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利于智慧医疗的新体制。推进医疗行业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推进多点执业和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创新,完善药品流通体制,推动健康数据开放共享,构建有利于智慧医疗与大数据发展的新体制。

优化产业运营机制,推动建立新的健康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居民、企业、医院、医生等多主体深入参与,以个体为中心的新的产业协作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建立新的利益机制,塑造新的产业利益格局。

加强顶层规划与市场监管,推动行业有序发展。加强行业的顶层规划和相关制度设计,明确行业发展目标、重点与技术路线图,建立权责清晰的行业监管体系。

4.医疗器械实习报告 篇四

09级医疗器械专业—王立伟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创建于1886年(清光绪12年),是一所以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心血管疾病诊疗为重点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兼有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合作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附设北京同仁眼库(国际眼库协会成员),设有北京市眼耳鼻咽喉科疾病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

二、实习工作

在同仁医院实习期间,负责全院的医疗器械的初步维修,新设备的验收,设备的定期保养。

三、实习总结

1、制度流程方面:

通过在同仁医院半年的实习工作,我逐渐熟悉了医疗设备的预算、采购、验收、维修、保养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责任权限,并且参与了医疗设备各种审批手续的处理工作。

2、技术知识方面:

在同仁医院,我参与过手术显微镜、裂隙灯、血压计、无影灯、心电图、除颤仪、卡式消毒锅、输液泵、口腔椅、吸引器等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维修经验,并对常见的医疗设备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3、人际关系方面:

通过在同仁医院的实习,我分别积累了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经验,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了初步的体验和理解。对我以后的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对于医疗器械维护与营销这个专业,我个人觉得是非常有前景的,希望北大资源研修学院的学弟学妹们能够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也希望学校能够大力发展我们这个专业。目前我已经非常顺利的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实习条件,同时也很感谢同仁医院各位工程师对我实习期间的关怀!

5.医疗器械整改报告 篇五

2换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现场检查整改报告

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日贵局对我公司进行了换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现场检查,根据《呼和浩特市医疗器械兼营企业现场检查验收标准》,审查组对我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整改意见:

1、规范各项制度内容;

2、完善记录并健全记录;

4、加强相关法规的培训并做好记录。

根据审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我公司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整改工作,现将整改措施和整改后情况汇报如下;

1、我公司已经组织相关人员,对《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汇编》,进行了修订充实,现已重新整理装订成册,下发到各个部门。

2、根据要求医疗器械的质量记录与药品质量记录进行了分离,医疗器

械经营过程中各项记录做到了单独填写、单独保存归档。

3、我公司质量管理部已经组织公司全体员工,结合实际情况对医疗器

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学习,并做好了学习记录。

以上是我公司根据审查组提出的问题所做的整改工作,有贵局对我们

经营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一定会把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呼和浩特市福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九年十一月四日

6.医疗器械自查报告 篇六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自查报告

三原县药材公司第二经营部成立于1996年,2011年7月换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无变更情况。企业负责人桑康:注册资金5万元。企业办公经营场所注册地址为:三原县西什字,经营面积40平方米;现有员工3人;药学或相关专业人员1人。

我企业于2011年7月换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按照《陕西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与人员

(1)、企业设置有合理的组织机构。

(2)、企业负责人为:桑康,熟悉国家有关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规、规章。

(3)、企业设置有质量管理机构,对企业所经营产品具有质量裁决权。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员:柳福孝,有几十年质量管理工作经验。验收员:梁妮,中专学历。

上述质量管理人员均都熟悉国家及医疗器械相关管理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及相关专业知识,且在职在岗,无兼职现象。

2010年2月安装了药械实时监控系统,并将器械的购进、-1-储存、销售数据定期上传。

(二)医药器械经营质量管理情况

(1)企业具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场所。

(2)经营场所面积40平方米,环境整洁、明亮、卫生。

(3)企业的营业场所集中,与生活区域分开,设置有与企业组织机构相符合的标识门牌。经营场所配备有办公桌椅、固定电话、文件柜、电脑等办公设备。

(四)技术培训与售后服务

(1)企业对从事质量管理、产品采购、质量验收、储存保管、业务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岗位的人员进行了有关法规规章、专业技术、质量管理和职业道德等知识的培训,有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并建立了培训档案。

(2)企业定期收集产品的质量信息,及时上报、处理和反馈。对已销售产品如发现有质量问题,及时召回。属于国家重点监管的产品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并及时做好记录。

(3)企业按国家有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规定和企业相关制度,及时收集由本企业售出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情况。如发现经营的产品出现不良事件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 关部门。

-2-(4)对质量查询、投诉和销售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做好记录。

(五)质量管理与制度情况

(1)企业质量部收集和保存了与经营有关的医疗器械法规、规章以及所经营产品有关的使用标准或相关技术材料。

(2)企业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质量管理制度包括:

质量文件管理制度;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制度;各级质量责任制度;首营企业和首次经营医疗器械审核制度;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制度;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储存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出库复核管理制度;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制度;效期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不合格医疗器械产品的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等。

(3)企业建立有真实、全面的质量管理记录,以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质量管理记录包括:医疗器械首营企业、首营品种审核记录;产品购进、验收、保管养护、出库复核和销售记录;温湿度记录; 出入库单据;不合格产品、退回产品、质量信息、不良事件、质量 事故、查询投诉的报告及处理记录;效期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的 质量跟踪管理,始终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4)企业建立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档案。对于首营企业和首

-3-营第三类医疗器械品种,企业制定了相关制度,并与相关企业签订了质 保协议或劳动合同,同时索要该企业的合法有效的证件。

(5)质量管理验收人员熟悉企业所经营产品的质量性能,并依据 有关标准、合同及质量验证方法对对购进医疗器械、销后退回医疗器械的质量进行逐品种、逐批次的验收,同时还对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以及有关证明文件、合格证和随机文件进行检查。

(6)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有验收记录。验收记录记载有到货日期、供货单位、品名、规格型号、数量、注册证号、生产批号、生产厂 商、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签字等内容。验收记录保存至 超过产品有效期满后 2 年。售后退回产品,验收人员按进货的规定 验收,并注明原因。

(7)企业每年对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员进行一次体检,并建立了健 康档案。对于发现的有精神病、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及时调离其 工作岗位。

(8)企业对质量不合格医疗器械进行控制性管理,其管理重点 是: A、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有完善的手续和 记录;退回的产品有退回记录,并单独存放。B、不合格医疗器械存放在不合格区,并有明显的标志; C、查明

-4-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分清质量责任,及时处理并制定预 防措施; D、企业发现经营的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不合格,按规定的要 求及时上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9)企业购进医疗器械,均向供货企业索取并保存以下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复印件: 《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法定代表人明确授权范围的委托授权书;销售人员身份证明;《出厂检验报告书》《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附件。

(10)购进医疗器械有合法的购进凭证,并按规定建立了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记录包括:购进日期、供货单位、产品名称、购进数量、生产单位、型号规格、生产批号(出厂编号或生产日期)、经办人等内容。

(六)在经营过程中,医疗器械多次抽检均合格。

(七)在上级部门的多次检查,均无违法经营而被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的情况。

虽然企业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了自查,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存在一定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将经营工作做的更好。三原县药材公司第二经营部

7.医疗器械实习报告 篇七

医疗器械维修工程师隶属于各医疗设备公司或者各大医院器械科, 主要负责各种医疗仪器、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及维护, 解决售后技术使用问题, 保证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转等。这些人员一般要拥有医学工程、机械、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知识, 有技术开发或设计的工作经验。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器械维修工程师,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灵活运用技术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刻苦钻研学问、终身学习的意识;排除医疗设备故障使医疗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能力。

那么在医疗器械维修工程师人才的培养上, 如何才能铸造既会动脑又会动手的人才呢?北大资源研修学院医疗器械维护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就是切实注重实习实训, 把实习实训当作医疗器械维修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医疗器械维护与营销专业始建于1998年, 是全面培养专业技术好、实践能力强的医工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应用型专业。本专业立足北京, 面向全国, 依托首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及北京医学会等单位的全方位支持, 发展成为民办院校中唯一拥有成熟医疗器械维护与营销人才培养条件的专业。

合格人才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医疗器械维护与营销专业连续多年创下100%的就业率, 就业学生的薪资水平也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就业率达到100%, 得益于学院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举措。该专业项目组十多年来多次汇聚本行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 召开教学研讨, 寻求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首先, 确立该专业建设的目标:从特色专业向精品专业过渡。其次为配合专业建设目标, 要求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做到“基础扎实, 课程合理, 技术熟练, 学生学懂”。

该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特色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其教学效果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此, 专业教学采取实地实物教学法:教学活动打破传统的常规教学手段, 以各大医院医学工程部为场地, 以学生为中心, 指导教师以操作为主, 以讲解为辅, 学生以模拟实操为主, 以看听为辅;通过讲解、训练和实践, 让学生总结、深化所学的医疗设备方面的理论知识。这种实地实物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可缩短他们从学生到应用型医学工程师之间角色转换的时间。

课程体系还具备实践性和创新性。医疗器械应用专业的实习实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学生可以到各大三甲医院学习, 接触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设备, 有些设备甚至是第一次出现问题。因此维修时, 指导老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 发挥主观能动性, 为学生专业成长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习与实训是北大资源医疗器械应用专业的特色与亮点, 与理论学习密不可分。学校拥有大批的中外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厂家和医院等校外实习单位, 其中正式签约的实习基地有60多家。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 实践性课程占到60%以上。除专业课程学习之外, 学生还可通过结合行业社会实践、专业行业调查、课外医学工程组作业等多种形式消化、巩固知识和提高操作能力。

北大资源医疗器械应用专业的最后一学年会为学生安排一次为期4个月的毕业综合实习。在这期间, 学生到北京各三甲医院和医疗器械公司工作实习。在实习过程中, 学生可接触到专业的工作环境、先进的设备和专家级的实习老师, 大大提高其综合实力。

我国是医疗器械消费大国, 医疗器械维修工程师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 一些小型医疗设备已经走入家庭, 行业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医疗卫生部门、生物医学设备企业等单位对该类人才都有强烈的需求, 医疗器械维修工程师人才有着相当广泛的就业市场。

8.医疗器械实习报告 篇八

养生Spa市场调查结果

近几年,养生Spa的数量没有什么变化,Day Spa的数量有增长,而医疗Spa的数量略有波动。估计美国共有800家养生Spa馆。这是根据110家经鉴定以养生Spa为主营的Spa馆回复的填写完整调查表得出的结论。2003年养生Spa的市场规模与2001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

养生Spa的服务项目在四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养生Spa馆提供营养咨询和减肥项目减少了,现在只有58%的养生Spa馆提供这两项业务,而2001年这一数字为73%。但是,这两项业务仍然是养生Spa馆最赚钱的项目之一。同样地,电解/热解治疗项目(目前为8%,2001年这一数字为19%)、反射疗法(现在为70%,2001年这一数字为79%)、瑜珈、太极和其它锻炼项目(现在为35%,2001年这一数字为41%)等在养生Spa馆的业务量在上升。

养生Spa财务收入良好的状况没有大的变化,较高百分比的养生Spa馆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现在为31%,2001年这一百分比为28%)。但是,年收入超过5万美元的养生Spa馆占全部养生Spa馆的百分比从2001年的1%跃升至现在的7%。另外的好消息是45%养生Spa馆的年收入20%以上来自零售额。较高比例(34%)的养生Spa其20%以上收入成为利润,这也许受到零售额与业务收入的比例影响造成的,但更大的可能会随着单一经营者的业务量而变化,因为90%以上的养生Spa馆雇佣5个或5个以下的专职雇员。

养生Spa、医疗Spa和Day Spa的比较

一般说来,Day Spa馆的规模比养生Spa馆和医疗Spa馆的规模都大。Day Spa馆雇佣全职员工的数量高于养生Spa馆和医疗Spa馆。Day Spa馆雇佣的独立合同工比医疗Spa馆雇佣的独立合同工多,但是比养生Spa馆雇佣的独立合同工少。这三种Spa之间的最大的区别是每周接待顾客的数量相差很大:Day Spa馆每周平均接待233位顾客,而医疗Spa馆和养生Spa馆每周接待顾客数量分别为71人和68人。但是,当Day Spa将接待更多顾客的时候,医疗Spa馆新吸纳的顾客与养生Spa馆和Day Spa馆相比在Spa馆内的消费更高。Day Spa馆中最赚钱的业务包括按摩、面部美容、头发护理、指甲修护和热蜡脱毛等。

医疗Spa市场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我们估计全美国大约有500家医疗Spa馆。这是根据70家经鉴定以医疗Spa为主营的Spa馆寄回的完整调查表得出的结论。正如前所指,即可以用所提供的业务区分三种不同形式的Spa,这三种典型的经营模式分别为:

1.Day Spa馆的治疗室用于从事医疗类服务,如激光脱毛、光子美容和肉毒素注射等。

2.作为一个独立部门,在几间治疗室内更多的医疗操作,如激光脱毛、光子美容、祛除脂肪团以及面部脱皮等。

3.临床皮肤护理模式既不属于Day Spa也不属于医疗Spa,它是在轻松环境提供医疗服务和舒缓减压治疗。

提供医疗服务的Day Spa馆介绍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Dana Point的雷尼尤·莱瑟Day Spa馆(Reniu Laser Day Spa)就是一个以提供医学护肤服务闻名于全美国的Day Spa馆。雷尼尤·莱瑟Day Spa馆的面积为3100平方英尺,环境优雅怡人。其中的竹林居(Bamboo Room)完全采用斐济岛的模式进行了装修和装饰。顾客可选择全套Spa服务,包括具有鲜明特色的Pohaku按摩(Pohaku Massage),即全身涂满椰子油,并辅以热石按摩,时间75分钟;瑞典式按摩(Swedish Massage);一种欧式面部美容(European Facial)或尊贵面部回春驻颜美容(Epicuren Rejuvenating Facial);指甲修护和足疗以及热蜡脱毛等。就医疗项目而言,顾客可以选择高频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 IPL)面部美容、激光脱毛、肉毒素注射以及激光静脉疗法等。顾客可以选择定期做Spa微晶脱皮术或增强型医疗微晶脱皮术,后者包括超声波和电流两种刺激,这两种物理疗法的结合功效显著,人们因此称之为微型除皱美容仪。

雷尼尤·莱瑟Day Spa馆主鲍勃·乌斯狄克(Bob Oosdyke)声称,“全部的Spa治疗项目均为斐济原汁原味技艺,即使用直接采用斐济岛的天然产物。Spa的理念完全源于斐济岛,甚至各种医疗项目也具有更多的斐济风格.”

乌斯狄克说:“Spa业务收入和医疗美容的收入约各占本Spa馆年收入的50%”。他使出全身解数吸引即将举行婚礼的新娘们以及热衷无害面部除皱美容的女性到他的Spa馆。12间房每天9个小时、一周7天的工作,全职和兼职的人员共22人,业务进展得如此之好,乌斯狄克希望不久就可以做特许经营了。

医疗实践和医疗Spa

皮肤学家布鲁斯.卡茨经营的朱瓦护肤和激光治疗中心(Juva Skin & Center)经扩大经营规模和扩充服务项目后成为纽约市最早成立的医疗Spa馆之一,新的名称为朱瓦医疗Spa馆(Juva MediSpa)。朱瓦医疗Spa馆看上去就像是一座顶级Day Spa馆,装修精美,环境优雅,馆内播放舒缓的音乐,还有技艺高超、团结合作的员工队伍。与Day Spa馆的区别在于它所提供的服务仅限于护肤和按摩服务,没有诸如指甲修护和足疗、美容类服务等,而且一切医疗服务皆强调疗效第一。

另一个实例就是由医学博士米歇尔·普·戈德曼和他的夫人黛安娜· 约克-戈德曼共同经营的La Jolla医疗Spa馆(La Jolla Spa MD)。La Jolla Spa馆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提供从欧式面部美容到最新推出的人们称为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的非侵害皮肤护理疗法等。光动力疗法是用光动照明器发出的蓝光照射涂敷20%浓度氨基乙酰丙酸进行皮肤美容。氨基乙酰丙酸是一种光合成药物,既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18小时内氨基乙酰丙酸被人体癌前皮肤细胞吸收,并被光动照明器发出的光破坏,但对周围健康皮肤的损害极小。该Spa馆内还提供海藻裹肤和热蜡脱毛等Spa项目。

皮肤治疗护理模式的Spa馆

上一篇:网销部岗位说明书下一篇:瓦楞纸箱检验项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