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校本研修活动纪实(共6篇)
1.生物校本研修活动纪实 篇一
我们认为,只有课堂才是联系一切教学事件、一切相关人员的重要阵地。新课程聚焦的是课堂,教师的真本领显现在课堂,学生更是离不开每日学习的课堂。因此,我们在考虑把什么作为校本研修的着力点这个问题时,考虑的就是课堂。课堂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核心所在,是第一现场,所反映的信息量大、真实性强。由此,围绕课堂教学开展听课、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核心。根据参与群体以及关注点的不同,我校开展多种类型的听课、评课。尽管在操作步骤上有很多类似,但其核心是不同的。
一、业务学习型:同伴互助下的螺旋式改进
业务学习型的听课、评课主要是在同一年段使用同一教材的教师中进行,并实现就同一内容两人或三人之间的“教学捆绑”。所谓课的“捆绑”,是指由两至三名教师前后分三轮共上同一个教学内容。在此期间,教师所在的教研组要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开展集体备课和评课。对教师而言,这是一种在同伴互助下的螺旋式的教学改进。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及其课题组提出的以“三阶段两反思”为操作模式的“行动教育”模式正是着眼于滚动改进教学,让教师在行动中成长。
这类听课、评课的基本流程是:(1)教研组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商讨并确立篇目,然后由第一轮执教教师简述教案设计思路,在大家群策群力下,由执教者写出教案。(2)课后,大家以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畅谈得失,并形成集体反思的书面文字,由第二轮教师根据集体反思的结果和本班的学情,修改教案后上课。第三轮的流程与之前相同。在此期间,每一轮的课前都要求有体现专题研究的说课;课堂上则运用“课堂观察量表”或采用课堂实录方式记录师生的教与学的信息;课后则以观察的数据作为讨论、交流和改进这堂课的依据。“捆绑”课全部结束后,全组形成课例报告,并上传到校园网与大家共享成果。
业务学习型的听课、评课是教师行动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力求做好每个步骤,做到事先有策划,课堂观察有技术,事后有书面总结,最后还有网络平台上的报告展示。在这里,同伴互助起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教研组集体的群策群力,还是网络平台上的继续评论与共享,对教师改进课堂教学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管理型:直面课堂的教学领导
校长和学校行政人员每学期都要参加我校所有教研组的一次听课、评课活动。目的一是为了了解新课程在各学科的落实情况;二是为了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三是为了了解我校制定的教学管理规定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学校领导层和教师一起,参与听课、评课的全过程,包括课前熟悉教师教案、课堂观察量表以及我校的学科评课标准,在听取执教教师说课后,与听课教师一起走进课堂,课后听取学生、教师的意见,参与教研组的评课活动,最终形成对该教研组教研活动指导性报告并予以反馈。
在这里,校长和教导主任从管理者角度出发进行全程参与,课堂以及教研组活动是其深度了解教与学现状的重要阵地。教育教学工作的调研和视导,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而采集信息、听取工作建议,唯有自下而上的方式才更为真实。学校管理层浸入课堂与教研组,一是出于了解真实状况的需要,便于管理工作的改进;二是充分传达了管理者的理念,即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课堂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
三、专业引领型:有针对性的课堂指导
专业引领的引领者主要是分管学科的校长、教导,本校优秀教师以及外聘的专家。我们认为,在专业引领中本校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外聘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只能做到间歇性的专业补充,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很重要,而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有对本校的实情关怀与关注,而且方便后续指导。
专业引领型的听课、评课,其对象很明确。听课对象主要有三类教师。第一类是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或多年来进步不大的经验重复型教师。这类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理念可能没有很好地领会,或处于明显的倦怠期和瓶颈期,无法长时间突破原有经验。他们主要由学校的管理者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从新课程的系列理念、操作等方面进行指导。第二类是刚踏上工作岗位或教龄不满两年的新教师。他们主要由带教的优秀教师指导,从教学基本环节入手,如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课上对学生的指导是否到位,教学策略运用是否恰当,练习设计是否有针对性等方面进行指导。第三类是教学比较成熟的经验教师。他们常常会代表学校参加教学评比课,这部分教师要实现自身价值,需要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理论,并对他人有所帮助。这部分教师则主要由聘请的教研员、学科专家对他们进行指导。
四、模仿示范型:以优质引领常态
2.生物校本研修活动纪实 篇二
一、召开校本教研工作动员会
开学之初我校依据龙潭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总体教育教研计划制订相应的教研活动方案,对全校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活动总动员。动员会上,由学科主任进行教研实际的理性分析和策略上的研究与互动,最后进行整合提炼,从而形成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方案。在本方案的引领下,学校教师群策群力,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指引,有了无尽的工作源泉与动力。
二、专家培训做引领,骨干示范做导航
为了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我们以优带新,以学促优。我们本年度邀请进修学校专家为年轻教师做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讲座,请数学教研员做关于教材解析的专题讲座,从而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范例。另外,我们还分期开展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专题讲座活动,对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的引领。
本年度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开展教导主任、优秀教师参与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中,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做课例示范,相关学科的教师通过听、评、议、反思各个环节的全程参与,观摩优秀教师授课的整个过程,聆听他们的设计理念,在整个教研活动中,为教师的自我提高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学习机会。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实践,不断与教材对话,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业务实力。
三、分层跟课,教师培养有序有效
我们还开展了“生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围绕语文、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教学策略的生命力”,如何体现“学法指导”的生命力,如何体现“教学内容整合”的生命力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为生命课堂的打造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们还开展了学校“和谐课堂”校本教研专题展示活动。在活动中,由×老师执教的语文识字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了更新的识字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示范,如春风化雨,为识字教学这一领域的探究增添了新的活力。本年度,我们还开展了多层次的青年教师跟课活动。我们聘请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教研员跟随青年教师上课,我校周××、宋××、陈××、由×、张×等教师,在教研员的悉心帮助下,对教材的把握、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教导主任跟课活动也成为校本教研工作中靓丽的一抹。年段主任每学期都要对所主抓年段的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及指导,边听边改,还会做及时的示范。跟课中,教导主任与教师相互交流,听教师的反思与想法,在与青年教师共同切磋中,不断研读教材,一同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对生命课堂的模式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尤其在关注学生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机融合,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这两个问题中有了很大的突破。教师们已把对生命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探索贯穿于我们每位教师的教学点滴实践中,并在实践、反思、总结中提升了教学能力,丰盈了课堂内涵。
四、主题鲜明,活动中历练成长
在诸多教育教研活动中,我们继续秉承“人人钻研教研,人人有自己的专题”的小专题校本研修模式,鼓励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自己的教研专题,从而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这一做法很好地推动了各科教学推新出优的进程。比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课堂教学的深远影响”的专题研究;地方学科中“游戏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策略”的研究等的校本研究主题的确立和实施,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科的深入思考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科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实践证明,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课题的研究,离不开教学实践的不断参与,更离不开教师坚持不懈的实践。
五、及时反思,评价促进共赢
校本教研工作中,为了让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更加自信,对自己的职业更有幸福感,在月工作总结大会上,学校的教学工作总结中,对表现优秀的教师要及时评价鼓励,让教师对教研之路更有憧憬,对今后教研发展和实践的方向更加明确。我们十分重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每一次教研活动的结束,都是另一个主题的开始。每一次活动的结尾,都伴随着教师教育故事的分享、教学论文的撰写、教学反思的再现。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教师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而实现了校本教研活动,以探究开始,以实践提升,以评价促共赢,以反思促再研的良性循环。
总之,在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全程调控下,在各位教导主任的努力付出和广大教师的主动参与下,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颇有实效。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设计的多节有价值、可借鉴的好课在教学大赛中捷报频传。相信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我们付出着、幸福着并收获着。
参考文献:
李耀平,王田.开展校本研修,发展教育机智[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8).
3.生物校本研修个人心得体会 篇三
生物校本研修个人心得体会篇1在听了专家的讲座和视频学习后,通过观摩必修和选修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和专家得分以及阅读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我更加清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之间的不同和联系,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参与在线研讨和交流,我领略到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听到了各位学友们不同的课改心声;通过完成提交作业,我锻炼了表达,增长了个人智慧;通过阅读班级和课程简报,我分享到了学友们的研修成果和专家们的课改成果;最后,通过撰写提交研修总结心得,思想和认识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和同行一同探讨,深刻交流了生物的相关问题。正是这种深刻的交流让我明白知识需要积累,经验需要总结。学习+反思=提高。也使我进一步感受到生物这门学科所蕴含的魅力,也为自己是一名生物教师而感到无尚的光荣与自豪。具体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业务方面革新了一些陈旧观念;增长了一些知识;掌握了一些方法。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实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争取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新的更大的突破。
1、努力实现教学模式的改变,灵活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有意义的探索材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思维空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运用层层设问,小结、课堂及时练习与总结性练习与阶段性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着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积极收集和利用影像资料课件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开展生动形象的生物课教学。
4、借助网络和远程教育平台,继续坚持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真正做到和学生共同发展。
二、思想上明白了一种教育境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研修短暂,但我们感觉学到了不少知识,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接收了一些新鲜事物,有的旧观念真的应该抛弃。专家们的风采、才华、知识的渊博,使我们敬佩不已。享受着远程研修的智慧大餐,方才明白,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精彩,梦想与智慧的相逢原来可以如此激—情澎湃!特别是针对新课改,我们必须在自身积极努力前提下,加强和同行交流,向专家的请教。千万不可以做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生物教学的创新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学的一大难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策略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在发展。“书山有路“法”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学习方式的转变直至关重要的。
倘若不然,那就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是“愚公移山”式的学习策略。研修短暂,但我们感觉学到了不少知识,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接收了一些新鲜事物,有的旧观念真的应该抛弃。专家们的风采、才华、知识的渊博,使我们敬佩不已。听了专家们的讲座,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怎样做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学习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我们搞好教学的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正处于发展中的学生,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奖赏。我们决不能将他们仅有的这一点点爱好也给扼杀了,我们要对的起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
通过新课程的研修,它让我对新课程中的高中生物模块的学习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这些知识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在新教材中做这样安排的作用和意图,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课题学习的开展,更多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学习起来变得更有信心,这不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人人学有用的生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生物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吗!
生物校本研修个人心得体会篇2我们的校本教研直接来源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即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研究起点,解决这些问题是课题的归宿。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懂得了什么样的课是新课程的课,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懂得了如何评价新课程的课。在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直接地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新理念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同伴协作能力。使教师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领悟中调整,在合作中成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了教师成长的“沃土”。
我们的校本教研有四个特点:
(一)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程改革时教师最大的挑战是对教师观念的挑战,校本教研就是要搞研究,教学新的理念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才能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二)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阵地的。这就强调了学校研究的内容是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校本教研的研究内容是有针对性的,是解决老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只有让教师来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才能改变教师的自身,提高教师的质。
(四)坚持教育反思。人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都是多次反复的实践,探索出来的。因此,每一个环节都有了和谐的地方,必须通过反思去参与指导,才能避免在下一次实践中重复这个错误。
当课程改革步入关键之年,课改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困扰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专业水平,如何激发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校本教研”让我们感受到在课改中,成功是成功,失败也是一种成功。“校本教研”让我们的双眼有了自信的光芒,头脑有了睿智的思想,工作有了创新的火花。
我想要说,凡事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那我们的教学就能真正的成为一门艺术,绝对不是一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简单劳动了。
生物校本研修个人心得体会篇3生物教师本身就应该具备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应教导他们的学生经常留意身边的生物科学。生物学是自然学科中与我们日常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身边及周围中处处有生物,处处是生物,处处都有生物科学的意识。寻常的如日常生活中的啤酒发酵原理,重大的有我们经常耳熟能详的克隆技术;小到伤口感染,大到人类基因组计划;轻微的有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各种生物,严重的有曾经风靡全球的sars病毒——这一切无不说明生物及其作用范围之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所以,生物的学习是一种整体性、渗透性的学习,必须把生物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把生物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与教学主体(学生)的切身经历、体验联系起来。
因此,就我们学校目前所倡导的“生本教育”模式和理念,我也经常和同事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生本教育固然是‘以生为本’的教育。但是‘生’绝不仅仅表述为学生,也可指生命、生活等意思。”既然如此,生物学就承载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以生本教育引领生物教学!
通过网上学习,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1、生物教学首先贵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我们一开始给学生上生物课,就可以讲述一下“生物科学和我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可以让学生共同来探讨一下我国随着人口增长而接踵而来严峻的粮食问题、有效解决粮食问题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产品、以及近来南方医科大学最新启动的“中国数字人男1号”——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课本说所要讲述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与憧憬,让他们知道我们接下来的整个学期都是围绕《遗传与进化》进行学习,生物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都为后续的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物课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可以经常联系课本上一些相关的内容,适当的拓展,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比如,我们在上课时,可以适当地枚举一些例子,例如“‘猫不吃老鼠便成为变瞎猫’、‘松土也是造成是目前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质壁分离一定发生在有液泡的植物细胞?’”等例子,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生物教学的互动平台,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把学生的正确观点总结在一起,给他们的观点作进一步的筛选和凝炼,并给出一个正确的诠释。这样,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既使学生们听得津津乐道,也使他们的思想观点在争论中得到碰撞与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日常生物现象的能力,而我们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做调查报告。新课程理念比较强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且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为此,我们生物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充分调动学生上网去搜索资料,查找、分析与汇总信息。上个学期,我指导学生开展了一些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实际活动,比如《校园植物的调查和统计》、我县特有生物物种的调查》、《在校学生高度近视比例的调查分析》、《灵山的植被的考察》、《我校学生在校吃零食情况的调查》等等,虽然这些调查报告显得有点稚嫩和不够完善,但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拓的视野和自我能力提升的平台。使得我们的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
【生物校本研修个人心得体会3篇】相关文章:
1.生物教师校本研修个人总结
2.校本研修个人总结
3.校本研修个人心得体会
4.教师个人校本研修的总结
5.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心得
6.2018校本研修个人总结
7.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8.2018校本研修个人计划
4.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研修,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自身教师的专业化,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为适应教师终身教育的需要,以教育局校本研修相关工作规定为依据,以提高教师个人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目的,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引领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开创校本研修新面貌。
以师德修养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以知识更新与拓展、教育教学原理、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高效课堂。
二、实施校本研修的目的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
2、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
3、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型组织。
三、课题的提出(研究背景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后进生入门难、优生吃不饱、遗忘率高、数学科新知识呈现方式上的现实生活引入与知识联系引入的矛盾、语文科的听说读写训练如何更好地结合,并把写的能力训练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这都是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改变课堂教学现状的方向。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有成功的例子。
(二)研究意义:
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高效的方法策略,提炼出高效课堂中一些规律性的做法,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通过“同质分组”,课堂上各小组围绕不同目标开展合作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人人有所学,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有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的“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都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1、“掌握学习”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
2、“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
3、“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强调指出,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这时教师要个别指导,介绍独立学习的合理方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将采取分学科分阶段分重点的研究思路开展,并经过行动研究——理论提升——实践验证——理论完善的过程,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1)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2)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3)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4)整合实验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形成高效课堂的论文集、教案集、习题集,使该模式能在不同学年同一年级反复使用,减轻工作负担。
六、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为了更好地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根据学校的生源实际我们确定了二年级——四年级为实验班。
2、科研方法:
结合本校实际和已有研究实践,本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
(2)调查研究法。A、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个性,发现问题;B、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方面创造的成功的新经验、新方法;C、调查高效课堂教学实施后的学生个性状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有效性教学的实际操作。
(3)行动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高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月2月)
邀请教研室资深教研员,学习相关理论,制定课题研究与实施方案。提出研究中的困惑并针对问题的产生提出解决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4年月10月)
1、按研究计划定期开展各项活动,2、确定个体跟踪辅导对象(个案),记录及分析行为原因和教育效果。
3、定期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并收集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1月中期报告2014年12月结题报告)
这一阶段,我们做好了课题结题工作。整理研究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后期测量,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
2014
5.生物校本研修活动纪实 篇五
一、单选题:本部分包括50题,每小题0.5分,共计2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是
A.脂肪
B.磷脂
C.胆固醇
2.生物膜系统在细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A.细胞膜、染色体、核膜
B.细胞膜、核糖体、核膜
C.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3.人体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A.H2O
B.OC.K
4.若人体唾液淀粉酶反应体系的温度从15℃上升至2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
A.增大
B.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5.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7.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是
A.酒精
B.丙酮酸
C.乳酸
8.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
A.前期和末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酶性升高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 C.细胞凋亡是指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亡和死亡
10.某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C占该链碱基是比例为36%,则在以其为模版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G所占比例为
A.18%
B.36%
C.50%
1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B.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C.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12.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13.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II3和II4的基因型相同
C.II3和II4的基因型不同
14.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DNA、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每个DNA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
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
1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B.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C.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16.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
A.DNA的两条模板链 B.解旋酶
C.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17.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方法不包括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B.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分析统计
18.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19.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 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B.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C.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20.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2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B.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C.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22.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B.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C.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23.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24.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C.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25.环境中一些化学物质可使雄性动物精子数量减少、运动能力低下、畸形率上升,并逐渐雌性化。由此可推测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可能类似于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雌性激素
26.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下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
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C.胚芽鞘不生长
27.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适宜时弃耕农田会演替树林
B.丘陵地带地震后会发生初(原)生演替 C.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8.下列3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表示衰退型种群的是
29.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
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
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 C.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
30.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
B.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 C.“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
3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A.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B.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C.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3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动到靶器官、靶细胞
B.脑干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33.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
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3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m2•a)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 A.16%
B.15%
C.12%
35.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36.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
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37.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38.科学的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色素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2~3次
B.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计数前,将培养液震荡摇匀后再吸取样液
C.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轻压盖玻片 39.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40.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
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B.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C.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41.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42.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
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基因治疗技术
43.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44.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C.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45.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46.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C.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4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
B.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是指mRNA 上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8.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初步推测错误的是
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49.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C.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50.明党参是我国珍稀药用植物,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实现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 B.大量培养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药用成分
C.利用动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部分包括50题,共25分。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共有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
4.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所用的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
5.知识性学习目标分为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6.技能性学习目标分为模仿水平和独立操作水平。()
7.情感性学习目标分为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领悟(内化)水平。()8.高中生物课程的三维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等属于知识目标。()
10.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1.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12.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和成熟的专业技能。()13.高效课堂的四个特征:一是突出目标的整合(导向);二是催生过程的灵动(关键);三是实现“四基”的扎实(结果);四是聚焦人格的生长(核心)。()14.考试目标是试卷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和制约功能。()15.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16.初中生学习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等较为机械的方法。()
17.高中更注重于抽象和逻辑思维,理性而具体,要求学生要有更强的推理、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
18.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和义务教育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完全相同。()- 7 19.在学习习惯上,初中学生在学习上主要是依赖老师和课堂,学习上缺乏主动、自主。要靠教师管。()
20.效度是反映一次考试能否达到需要测量的功能程度的指标。()21.难度是反映试题或试卷难易程度的指标。()22.信度是反映考试结果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指标。()23.洋思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24.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应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25.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促进教育人性化的发展,尊重学生对教育的内心感受,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利。()
26.反思性教学将直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7.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发展应由多方面向单方面发展转换。()
28.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是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的观点。()
29.初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比较不明确,以兴趣为主。学习的主动性也比较差,常常会“被动学习”。()30.“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灵魂。
3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没有叶绿体。()
3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33.为了提取银杏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丙酮、碳酸钙、石英砂。()
34.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35.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细胞壁。()36.在人体肌肉细胞中能够合成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3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主要是DNA。()38.胰岛B细胞中的胰岛素转录的场所是核糖体。()
39.真核生物的形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40.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41.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液。()
42.某人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
43.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高。为了检测人体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选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
44.细胞中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45.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其性状易于区分。()4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47.为了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细胞壁,但应在低渗溶液中进行。()48.“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使全球再次聚焦碳排放问题,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力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9.可用新鲜的花菜和蒜黄为材料进行DNA粗提取实验。()50.人体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高中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C
4.A
5.C 6.A
7.C 8.A 9.B 10.B 11.C 12.C
13.B
14.A
15.C
16.C
17.C
18.B
19.C
20.B 21.C
22.A
23.A
24.C
25.C
26.A 27.A
28.B
29.A 30.C
31.A
32.C
33.C
34.B
35.A
36.B
37.C
38.B 39.C
40.C
41.A
42.A
43.B
44.A
45.A
46.A
47.A
48.A
49.C
50.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23.√
24.√33.√
34.√43.×
44.√
15.√
25.√
35.×
45.√16.√
17.√26.√
27.×36.×
37.×46.√
47.×18.×
19.√28.√
29.√38.×
39.√48.√
49.√9
20.√
30.√
40.√
50.√21.√
22.√ 31.√
32.√ 41.×
6.生物校本研修活动纪实 篇六
来到办公室, 教研组的五位老师都在, 但因后面的一节课调课有困难, 老师们难以集中研讨, 李老师提出下班后再来进行集体备课, 可以先抽签确定授课人员, 教研组长胡老师自告奋勇的说:“这个课我来上吧! ”。 不愧是“党代表“, 做事情就是积极主动, 我说:“前面几个教研组, 都是按照要求和程序操作的, 今后学校都会采取这个方法开展研讨, 还是抽签决定人选比较合适。 ”于是, 大家聚了过来, 抽签结果却颇具戏剧性, 最后抽签的胡老师还是成就了她的“夙愿”。
下班后, 做完清校检查, 已经5:40了, 时值隆冬, 天色渐黑, 我再次来到三年级办公室, 五位老师正围坐在电脑边研讨, 他们讨论和修改每个教学环节, 为这节课的“精彩呈现”出谋献策, 我仔细聆听着, 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不知不觉中,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 看着他们还意犹未尽, 我不便打断, 只得小声问李老师:“不早了, 你们还要多长时间? ”, 她说:”还有几个地方要斟酌, 估计还得一会儿。 ”我跟几位老师说:“大家抓紧时间, 早点搞完早回家吧! ”, 老师们应和了一声, 就继续开始讨论起来。
走出办公楼, 一阵寒风迎面袭来, 室外已是灯火阑珊, 回想刚才办公室里的那一幕, 不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有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团队, 我们的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作为市高效课堂建设样本校, 钢花小学尝试通过年组互动研讨课, 增强教研组内部管理和活力, 推进集体备课研讨的有效开展, 构建“体验教学模式”, 在学校研讨展示环节中, 学校的骨干教师、 青年教师纷纷被教研组“力推”出阵, 较好地展现了个人的教学魅力。 但也有部分教师, 只忙碌于自己的“三分责任田”, 不主动参与各项研讨活动, 更不愿在学校或上一层面展现自身课堂教学, 久而久之, 变成了“啃老族”, 教学水平和质量难有起色, 于是, 学校采取了“四段”研讨教研模式, 逐月安排各教研组开展研讨课, 围绕模式的构建, 教师们在搜集资料, 自我思考初备, 集体备课研讨的基础上, 抽签确定授课教师, 授课后同教研组教师说课、评课, 让每位教师均能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我的思考
当踏进校园, 孩子们清脆的问好无法舒展你的双眉;当走进教室, 同学们朗朗的书声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端坐于办公桌前, 对于学校委派的任务消极参与;当我们的课堂不再饱含激情……我们的年轻心态正在退潮, 也一定染上了“职业倦怠症”。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 教师的职业倦怠, 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如何给教师“解困”, 让他们在每一个平凡的一天, 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自主生长, 体验职业的幸福? 是我们管理者必须思考和改进的话题。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转化的过程, 需要有效化解职业倦怠, 转变教育观念和行为, 作为管理者, 应该努力调动教师们的内在需求, 把学习、研究、行动、思考、总结融为一体, 促进教师主动的、持续性的发展,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钢花小学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于2003 年开始探索实施“体验式校本培训”, 即基于教师的需求, 以教学实际为立足点,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和学习获得初步体验, 然后在培训组织者的指导下, 通过参与式合作活动, 与其他教师共同交流、 分享个人体验并提升认识。2008 年开始, 学校以潘海燕教师提出的“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为形式, 通过教师们自我反思, 发现问题, 在自修自研、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途径, 形成解决问题策略, 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提升。
在实施过程中, 我校采取以下举措:
1.自我诊断, 查漏纠偏“谋问题”
自我反思是教师时刻处于良性发展状态的基本行为, 需要通过学习来实现, 学校采取推荐书目、集中学习、撰写心得等形式,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 了解有关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提高认知水平, 并不断的反思和超越。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对照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自我分析和诊断, 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进行教学情况自查, 对个人课堂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反思, 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 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剖析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的行为及某些环节, 并针对现状进行分析、诊断, 如教学目标不明确, 学情把握不到位, 教学语言琐碎, 问题指向不明, 体验探究活动效度低, 学生参与不积极, 小组合作形式化, 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节奏松散等问题, 学校在整理罗列后, 形成课堂低效问题单, 并逐一予以归因分析, 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明确教师个人及备课组年度的研修方向。
2.专题研究, 以小见大“接地气”
教学即研究, 问题即课题, 教科研要摆脱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供需矛盾, 应做到“虚”与“实”相结合, 是教学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教学成果就是研究成果, 真正实现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以“自修———反思”研修模式, 将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日常教学实践有机联系, 采取小专题行动研究方式, 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出发, 研修专题定位于“小”而“专”, 内容选择系列化、专题化。 如数学学科“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语文学科“白板技术在作文讲评中的应用”, 英语学科“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等课题, 采取个人或教研组立项的形式, 让教师研修活动聚焦于课堂教学及课后反思, 聚焦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分析, 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 对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研究, 增强自己的行为智慧, 教研组或学校对小专题的研究情况随时跟进指导, 每学期进行一次小专题成果交流活动, 让大家集思广益, 共享经验。
3.四段研讨, 互帮互学“聚人气”
为推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促进教研组集体备课的针对性, 每学期初, 学校教导处根据学科的特点, 选择不同的课型, 由教研组申报研讨内容, 采取“个人初备 ———集中研讨 ——抽签授课———听评反思”四段形式, 逐月安排教研组开展研讨课。 教师们围绕高效课堂模式建模、研模, 在搜集资料, 自我思考初备, 集体备课研讨的基础上, 随机抽签确定授课教师, 授课后同教研组教师说课、评课, 教师们结合高效课堂评价表, 边听课, 边分析, 从单位时间内教学活动、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面及状态、练习的有效性、评价方式等方面, 综合评判课堂教学, 及时调整后, 进行再次实践, 确保教师们在一个学年中均有1 至2 次校内交流展示的机会, 通过一个完整的研讨、授课、听评过程, 教师们撰写教学案例素材更为详实, 内容也更有操作性和理论性。
习惯成自然。 四段研讨形式在实施初期采取了至上而下的形式推进, 或许有些“强制性”, 但通过这个平台, 教师们在研修过程中, 获取了集体的智慧, 感受了课堂主阵地的成果后, 就成为教师们的“内需”, 促使他们化被动为主动, 乐于参与到这种研修过程, 大家在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积极氛围中, 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能力。
4.提炼策略, 转化成果“取真经”
活动、体验、感悟是教师自主成长的三个核心要素, 在高效课堂建设全面推进, 尤其是在教育云、微课等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背景下, 教学方法和手段变革, 使得一些教师难以适从, 如何实现教师们从“座上客”到“实践者”, 必须以点带面, 提炼策略, 积蓄能量。
学校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每节常规课课后, 教师们都会及时撰写课后反思, 反思内容不求面面俱到, 但要有侧重, 总结得失, 发现问题, 探寻方法;每次教学研究都以“五个一”的形式来落实, 即一份教学设计, 一节课堂实录, 一份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个多媒体课件, 一个互动点评, 通过教研QQ群, 及时参与评课反思, 并上传资料。 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究、课例呈现、交流反思等过程, 学校已经初步构建了体验式“五步”教学高效课堂模式, 并总结出“自学———引导”、“问题———解决”、“情景———体验”等教学策略, 这种研修一旦成为工作常态和工作方式, 教师们就能走上更高层面, 对教育教学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变革。
【生物校本研修活动纪实】推荐阅读:
生物教师校本研修总结10-03
生物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工作计划07-06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模拟试题--高中生物10-07
学校暑期校本研修集中活动方案08-27
校本研修活动总结报告终稿10-23
校本研修过程08-30
校本研修计划的06-19
校本研修总结二07-09
小学校本研修成果07-15
教师校本研修论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