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专题复习 专题五 公民的道德生活(共6篇)
1.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专题复习 专题五 公民的道德生活 篇一
专题一公民道德建设
1.2007年以来,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四德工程”,突出爱心、诚信、孝敬、责任,整体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坚持不懈抓出成效,抓出品牌。4年多来,山东“四德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见难伸手、助人为乐、奉献社会、诚实守信„„这些美德已蔚然成风。一系列特色教育实践活动营造了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公民基本道德行为40则”引导群众养成文明行为,来自身边的道德模范激励感召着全社会争当先进。
(1)见难伸手、助人为乐、奉献社会、诚实守信的美德的共同点在哪里?
(2)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主义?
【答案】(1)共同点在于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个人主义总是以个人为中心,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把他人、集体和社会当成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它不能代表正当的个人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既会给社会、集体和他人造成损害,也会给个人带来不幸和失败。
2.材料一 2011年3月,中央宣传部、中共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部署启动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本次活动共设“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等五类奖项。
材料二 那些被推荐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事迹,有的波澜壮阔,有的平凡普通。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热爱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保障群众权益,服从群众利益、捍卫群众尊严。这些事迹的宣传,有力推动了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1)现阶段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案】(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②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
3.2011年7月15日,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郭明义》在全国公映,很多对这部电影期待已久的观众终于一饱眼福。郭明义同志是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在鞍钢工作的28年里,他无论做什么,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此外,他还几十年如一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先后资助180多名贫困学生,坚持常年献血,积极倡导发起“爱心团队”,带动广大职工献血、献造血干细胞,被誉为“当代雷锋”,被评为“2010感动中国人物”。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弘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郭明义的事迹是如何体现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的?
(2)请从公民道德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向郭明义学习什么?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课本知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第(2)问,考查如何向道德榜样学习,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根据材料信息结合相关知识点展开分析即可。
【答案】(1)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郭明义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郭明义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坚持了集体主义原则。
(2)①应该学习郭明义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每个公民不论职业如何、能力大小,都要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②要学习郭明义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思想,学习他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7月19日,“天堂”苏、杭的原副市长——许迈永与姜人杰被执行死刑。两人均折戟于城建领域,且犯罪金融巨大,单受贿一项,金额就超过了亿元。他们为满足个人的欲望,不择手段,不顾廉耻,无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与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背道而驰。这启示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个人主义,尤其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1)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什么?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2)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为什么要反对个人主义,尤其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知识。第(1)问,考查考生对集体主义及其基本内容的识记。第(2)问,考查坚持集体主义,要反对个人主义的原因。两小题设问明确,都考查了教材的基础知识,这提示考生要把基础打牢。
【答案】(1)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长远的、根本的利益。第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第三,坚持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要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
(2)①个人主义总是以个人为中心,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把他人、集体和社会当成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它不能代表正当的个人利益。②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既会给社会、集体和他人造成损害,也会给个人带来失败和不幸。2
2.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专题复习 专题五 公民的道德生活 篇二
一、选择题
1.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心里的事情一多,心也跟着乱起来。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有人因此总结出幸福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以下说法,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①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前路必然宽 ④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是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于实践的重要性,不是主观唯心主义,排除。
答案:B 2.前瞻性研究注重对对象的牵连性、影响性、可发展性的把握,对研究对象的本质(潜在性)的挖掘。在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能够提前把握具有潜力的对象是异常重要的。可见,做好前瞻性研究需要()①把握研究对象运动中前进上升的必然趋势 ②分析把握研究对象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推测未来,创造关于研究对象的幻想世界 ④不断深化对研究对象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提前把握具有潜力的对象对前瞻性研究异常重要,这说明做好开展前瞻性研究,需要把握事物的本质,研究事物变化发展规律,分析把握研究对象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②④符合题意,在题中得不出①的结论。③错在“创造幻想世界”。
答案:C 3.明史记载,归有光“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即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针对吴淞江下游水旱灾害,归有光重点考察了三江古道,对疏浚吴淞江水道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归有光的做法,给我们提供的可以借鉴的经验是()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摆脱上级和书本理论的制约 ③在变化发展的实际中发现和创造规律
④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事物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材料中归有光针对吴淞江下游水旱灾害,对疏浚吴淞江水道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体现了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点考察了三江古道”体现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和利用事物发展规律,①④入选;②不选,因为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随意的;③不选,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造规律。
答案:B 4.试想有一天,只需对着手机说几句话,它便会自动精准识别你的需求,“一站式”轻松解决吃穿住行等问题。这并非幻想,“虚拟助理”正进入人们的生活。最近,百度公司在汉语语音识别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在安静环境下,汉语普通话语音识别的准确率接近97%。这说明()①随着科技发展,智能手机能逐渐实现由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化 ②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向前推进发展 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本领越来越强 ④认识工具的进步是认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百度公司在汉语语音识别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反映了认识的发展,②正确;只需对着手机说几句话,它便会自动精准识别你的需求,“一站式”轻松解决吃穿住行等问题,说明了人们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本领增强,③正确;智能手机本身无意识,①错误;认识工具能够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④错误。
答案:D 5.(2017·江西南昌十所省重点中学二模)读下图,人们发现,面对母语或自己非常熟悉的语言,大脑往往能自动纠错,把英语中的字母顺序打乱也会得到类似的效果。这里的“自动纠错”()A.是人脑自然而然的无条件反射
B.是基于对事物间联系的把握 C.说明要素之间的关系优于整体 D.关注到了矛盾双方的区别和对立
解析:面对母语或自己非常熟悉的语言,大脑往往能自动纠错,把英语中的字母顺序打乱也会得到类似的效果。这里的“自动纠错” 是基于对事物间联系的把握,B适合题意;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A是不科学的;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是不科学的;矛盾双方对立统一,D不适合题意。
答案:B 6.有人说:昨天发生的是历史,今天发生的是新闻,明天发生的才是情报。这个说法强调了只有加强前瞻性研究,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要想加强前瞻性研究,需要()①创立新理论体系,推翻以前的旧理论 ②尊重客观联系,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③超越今天的现实,大胆设想 ④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有利于事物发展具体的新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加强前瞻性研究,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要想加强前瞻性研究,需要尊重客观联系,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具体的新联系,②④入选。①错误,错在“推翻以前的理论”;③错误,错在“超越今天的现实”。选C。
答案:C 7.“新零售”是指电子商务平台(纯电商模式)即将被取代,未来线上线下必须结合起来。它是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销售模式,它的出现表明传统销售模式正在向更高级、更复杂、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进入一个崭新的销售时代。这蕴含的哲理有()①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不同的事物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矛盾和特点
③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阶段各有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特殊性、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故①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而未体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和特点,故②不符合题意;“新零售”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销售模式,它强调的是电子商务平台即将被取代,未来线上线下必须结合起来,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③符合题意;“新零售”表明传统销售模式正在向更高级、更复杂、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体现了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阶段各有特点,故④符合题意。
答案:C 8.(2017·东北三省三校一模)“小确幸”一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但人生中除了享受“小确幸”,还应去博取高追求实现后带来的“大欢喜”。其中蕴含的哲理是()①由“小确幸”到“大欢喜”体现了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当“小确幸”变为“大欢喜”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③“小确幸”和“大欢喜”作为矛盾双方各占人生的一定比例 ④人生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中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其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时具有的,转化的说法不准确,排除②。对立统一指的是矛盾双方的属性和趋势,而非双方各占人生的一定比例,排除③。
答案:B 9.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可见()①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实现了科技创新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②科技创新是在与传统模式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的 ③科技创新是辩证的否定,以革命批判精神破除过去的观念和技术 ④科技创新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顺利向2020年及更长的未来过渡”,这说明了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5G吸取、保留和改造4G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实现了科技创新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故①④正确;“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科技创新”说法过于绝对,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故②错误;过去的观念和技术也有可借鉴之处,因此,“破除过去的观念和技术”说法不正确,故③错误。
答案:D 10.2017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表示,我们把今年经济增速定在6.5%左右,这个速度其实不低了,也很不容易。这主要由于“块头大了”,如果今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增量比去年还要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把注意力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强调的是()A.正确的社会意识能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B.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具有相对独立性
C.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着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 D.生产关系要及时调整以适应当前的生产力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块头大了”,如果今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增量比去年还要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把注意力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着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C适合题意;AB涉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反作用,不适合题意;经济增长目标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排除D。
答案:C 11.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没。如果大家都对善举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既无向善之念,更无行善之举,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恶压倒善”。这告诉我们()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为善”的前提
③投身实践,服务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善”“恶”的价值判断要以相关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只有大家都行善举,才有利于社会进步,说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人们要在行善举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强调社会条件,②排除;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说法错误。
答案:B 12.(2017·北京怀柔区模拟)“尊时守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所谓尊时,就是“待时而动”“与时偕行”,就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所谓守位,乃是根据自己的职位、地位、身份、权限来生活和工作。“守位”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A.好男儿志在四方,四海为家
B.引领时代潮流,敢为天下先 C.事能知足,安于现状
D.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解析:题目中,所谓尊时,就是“待时而动”“与时偕行”,就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所谓守位,乃是根据自己的职位、地位、身份、权限来生活和工作。“守位”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故D入选。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M市多措并举,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
材料一:M市下发文件,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特色小镇的思路、方法、机制、挖掘特色优势,体现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彰显小镇独特魅力,防止照搬照抄、“东施效颦”、一哄而上。
材料二:M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环节,减少行政干预,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制度供给、设施配套、要素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等管理和服务,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搭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1)结合材料一,说明M市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M市建设特色小镇所采取举措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以2017年,M市多措并举,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分析与运用能力。本题目在设计上尊重教材考查的是考生的获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其意图在于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答案的组织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说明M市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根据材料的表述,找出关键性的信息点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中,M市下发文件,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学生可以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说明分析;材料中,创新特色小镇的思路、方法、机制、挖掘特色优势,学生可以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防止照搬照抄、“东施效颦”、一哄而上,学生可以从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M市建设特色小镇所采取举措的合理性。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联系的观点。设问指向的是小镇所采取举措的合理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做到原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故考生可以从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以及系统优化方法等几个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①M市要求特色小镇建设挖掘特色优势,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到了对本地实际的真切了解。②M市防止照搬照抄,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M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①M市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为特色小镇建设营造了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②M市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14.[2017·贵州黔东南州模拟,39(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创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某校高三(2)班同学开展以“科技创新 超越梦想”为主题的团队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将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5月4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部署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会议认为,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制造2025”,是深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加快“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为此,一要支持制造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鼓励地方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双创”示范基地,二要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开展智能生产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三要推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对接,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一体化新生态。四要放宽新产品、新业态市场准入,加大税收、金融、用地等政策扶持。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措施是如何体现“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原理的。
解析: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鼓励地方和国家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智能生产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发展个性化定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措施——树立创新意识。
3.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专题复习 专题五 公民的道德生活 篇三
④职业道德的规范,往往采用自定章程的形式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职业道德()①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的活动 ④在社会道德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一患者到医院看病,医生看似认真地进行了多项检查,又开出了价格不菲的药方,还声称是对患者的特别照顾。其实病人根本不需要进行那么多项检查,也不需要用那么昂贵的药。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注意()A. 职业道德 B.家庭美德 C.社会公德 D.勤俭持家
5.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 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A.工作岗位 B.职业活动 C.职业行为 D.工作行为
6. 无论你所从事的工作有多么特殊,它总是离不开一定的 的约束。()A.岗位责任 B.家庭美德 C.规章制度 D.职业道德
7.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认为,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会影响公众对科学的信心,阻碍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公德的培育。令人担心的是,被寄予厚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更是成为“重灾区”。中国科协所作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表明:超过六成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科研道德水平下降;超过五成的研究生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是违背科研道德与诚信最严重的群体”。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对于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等行为,要采取“零容忍”态度,从严惩治处理。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8.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邮政局鹅屋乡邮政投递员、中共党员赵月芳17年如一日,跋涉在太行山深处,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17年来,800余双鞋子,全被山路磨穿;40吨的邮件,全靠他肩背手提;48万公里邮路,全靠双脚 1 一步步丈量。17年来,6个乡邮政投递员只剩他一个,他把艰险和孤独踩在脚下,把欢乐带给乡亲„„2010年被评为全省“邮政系统劳动模范”“服务明星”和“十佳投递员”;2011年赵月芳被推选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
9. “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温州人在此次应急救援中的表现,刷新了舆论对温州“炒房团”“暴发户”的刻板印象,他们的友善与爱心,以及行动力一流的民间组织,也同样为世人所知。那些奋不顾身的抢救现场、通宵达旦的守望相助、磨肩接踵的献血队伍、义务接送的市民车队、无处不在的信息支援,让人们真实感受到了“温州温暖”。(1)“温洲温暖”体现了社会公德的哪些基本规范?(2)结合材料说明社会公德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0. 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授予郭明义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我们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争创先进、争当优秀,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1)为什么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2)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参考答案: 1. 答案: B 解析: 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A、C的说法有局限性;D中消费者不是一种职业
2.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调节对象、特点及形式。①②③④均符合要求,故选D。3.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职业道德的产生及地位等。职业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因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职业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活动,离开职业活动人类就根本无法存在,职业道德在社会道德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故选D。4.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有明显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不难选出A项。5. 答案: B 解析:
6. 答案: D 解析:
7. 答案:(1)学术造假、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违背科学精神,背离了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恶化科研风气,既不利于国家科技创新,更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公德的培养,因此必须对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从严惩治处理。
(2)科技工作者要自觉弘扬科学精神,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奉献社会,在努力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使自己成为一个热爱人民,为社会谋福利的创造者;要在科技活动中探索、怀疑、实证,不迷信权威,永远以事实为依据;科技工作者要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审清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明确材料强调的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现状及危害。因此,要从职业道德和科学伦理及科学精神的角度回答。8. 答案:(1)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①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端正职业态度。②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③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培养职业责任意识。
9. 答案:(1)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2)①社会公德是人类在公共生活领域中长期积累的道德经验的总结,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②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 程度的“窗口”,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4.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专题复习 专题五 公民的道德生活 篇四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中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扁舟/偏锋 钳制/潜流 数九寒天/数曲忘祖 ......
B.稗草/裨益 ..C.供述/供职 ..D.恪守/咯血 ..
亢奋/伉俪 ..
积攒/攒动 ..
殚精竭虑/箪食壶浆 ..
栖栖遑遑/息息相通 ..
()
疏放/淑静 旋转乾坤/头晕目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惨淡
元宵
暖洋洋
左右逢援
B.渲泄
腾空
挤牙膏
稍纵即逝
C.添置
监察
首影式
卑躬屈膝
D.告竣
廓清
硬着陆
泾渭分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针对吉尔吉斯斯坦动荡局势,有关专家指出,吉尔吉斯“郁金香革命”后,经济、民生和腐败等没有根本解决,导致
不断扩大并最终引发骚乱。
②中国外交部4月13日对“日方称中国海军直升机在其海域附近飞行是‘危险行为’”作出
,称“有关海域是公海”。
③有关干群关系的调查数据令人困惑:大多数公开对干群关系“没有感觉”,而55%的公务人员认为干群关系“很融洽”。为何在对双方关系的认识上,出现如此大的 ?
A.事态
回应
偏颇
B.事端
回复
偏差
C.事态
回应
偏差 D.事端
回复
偏颇 4.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泰戈尔随笔一向以俊秀飘逸、意蕴丰厚著称。特别是由冰心先生翻译的《园丁集》,不仅字字珠玑,而且词约意丰。....
B.“天河一号”开发团队是一群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人.他们立志在有生之年....开
发出领先世界水平的超级计算机。
C.就在贵州旱区.在简陋的教室里。传出一阵琅琅书声。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在一位教师的带领下,正目不斜视,聚精会神地学习。....
D.我国将在2020年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似旅游胜地.使其成为世界著
名的度假天堂、首善之区。....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济南2009年房地产市场蓝皮书》显示:济南市公务员群体购虏理性审慎,多以自身收入与资产条件出发,以满足自住需求为目标。
B.市疾病控制中心通过落实一系列整改措施,使服务态度和服务质±I£有了大幅度提
升,整体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C.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开封市司法局已组成调查组,就被媒体称为“冲凉死”的开封市劳教所学员穆大民死亡事件展开调查:
D.财政部将不断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税收、贴息、转移之付、政府采购.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砧板/毡房
剽悍/漂泊
折本/折服
......B. 撷取/劫难 狙击/阻挡 显露/露怯 ......C. 跳跃/ 耀目 粗犷/旷达 飞涨/涨潮
......D. 安谧 /细腻 磋商/嗟叹 匀称/称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分量 枉费 抹稀泥 欢渡良宵 B.遣责 契机 迷彩服 奴颜婢膝
C.恻隐 蛰伏 顶梁柱 不近情理 D.赌博 暴烈 打磕睡 春风骀荡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过去的两年,所迫,欧洲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显著增长。学位、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以及职业经验如今已经不再是高学历者直通职场的“免费车票”。
②上海市最近召开了“有关地铁安全的听证会”,关于“便携式自行车带上地铁”出现激烈争论,议题搁置。有利于求大同,存小异,也有利于稳定发展。
③风闻央视名主持人王小丫的一幅涂鸦之作,竟然卖出了4800万的天价,不少人先是吃惊得掉了眼珠,感到非常有趣:王小丫的一幅画真得值4800万吗?
A.时势 疑义 既而 B.时势 异议 继而 C.时事 异议 既而 D.时事 疑义 继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世博会,将世界的目光集聚到了上海,所有人都为这次盛会欢欣鼓舞,跃跃欲试。....海归也不例外,他们积极地融入其中,为世博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B.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C.银河人才网高级职业顾问李汶娟指出:大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瞻前顾后,要....从个人兴趣、个人特质及专业特点出发,并不是证书多了就业之路就宽了。
D.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半大不小的物件有的商场不给送货,许多顾客表示,谁送货....就买谁的。看来,给这些商品送货,不仅是良好服务的体现,更成为潜在商机。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杭州目前已经明确表示,要在5月份推房的楼盘不到20个,与去年同期的36个相比减少了近一半,之前业界一度十分期待的“红5月”极有可能成为楼市的“静默期”。
B.从技术主管到商界奇才,谷歌似乎每周都会流失一位顶级员工。美国媒体近日称,作
为全球最成功和最知名的企业,看到如此多的顶级人才离开谷歌总是令人惊讶。
C.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不到一个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的一些医院,就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D.教育何时走出工具理性,淡化功利色彩,才可能回归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对准人本身,给每个受教育者健康的身心与健全的人格。
三、(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安份(fân)暴躁(zào)流水账
捕(bǔ)风捉影 ... B.莅(lì)临 偌(nuî)大
贴标签
独辟蹊(xī)径 ... C.箴(zhēn)言
笑靥(yâ)
购物券
呱(gū)呱坠地 ... D.剽(piāo)悍
毗(pí)邻
白炽灯
呀呀(yā)学语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5月5日刚刚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合理
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
困难群体,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A.配置
逐渐
扶持
B.配备
逐渐
扶植
C.配备
逐步
扶植
D.配置
逐步
扶持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在表现现实。在加缪看来,现实是荒诞的;在梵高看来,现实是模糊的;在毕加索看来,现实又是割裂的。
B.于丹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庄子告诉我们,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内心。人最难解答的就是,我究竟是谁?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C.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报告说,去年开始到今年“五一”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扬25%(包括新房和二手房)。
D.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于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虽然年事已高,却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B.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C.为探寻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试射远程导弹,且强硬中止与韩国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局势如箭在弦。.... D.现在的市场上,电子辞典种类五花八门,产品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能够选购到真正....让广大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需要甄别。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B.中石油2月17日宣布,已与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营协议。
()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黑龙江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D.毋庸置疑,网络民意表达较之传统媒体上的民意表达更为直率、本真,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因为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而增加了透明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四、、(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副增长 融会贯通 擘画(bî)越俎代庖(páo)..B.独角戏 绵里藏针 讣告(fù)一哄而散(hîng)..C.座上宾 轻歌曼舞 馄饨(dùn)大腹便便(pián)..D.编者按 严惩不怠 唱和(hâ)吹毛求疵(cī)..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①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 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②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 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 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 引见 里程 B.积聚 引荐 历程 C.积淀 引荐 历程 D.积淀 引见 里程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B.要读懂陌生文言文,应先粗读文章,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事件,(几件事、事件之间的联系)涉及的人物,(几个人,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对人物与事件是怎样的态度,做到心里有数,对于不理解的词暂且先不作深究。
C.它从哪里来呀?那歌声。在这么漫长的严酷之后,鸟儿们会这么快就复生?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
D.去年7月印发的被称为“中国未来10年教育蓝图”的教育规划纲要,就已将“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写入其中。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时下商业竟争愈演愈烈,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调查市场,调整
结构也是出奇制胜对手的重要手段。....B.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绝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藩篱,....从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C.如果把这些现有的曲艺概念奉为清规戒律来规范和约束现实中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曲艺....艺术,就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D.《密战》尝试大幅度引入科技元素,这既与当今时代保密防谍工作高科技和信息化特色相结合,又呈现了令观众焕然一新的现代化荧屏景观。....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段经过有关部门整治,瓜渚湖上那些存在不安全隐患的无证乌篷船消失了,但最近由于气温上升,这些非法营运船又冒出来了。
B.半年多来,稀土又成了中美之间一个新的交锋点,无论美国媒体和贸易官员都死盯着中国有关稀土储备和管理的政策不放。
C.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D.事实上,互联网的绝对自由已经危害到所有国家的社会秩序,所以才会出现很多国家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为互联网管理立法的事情。
五、(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奸佞(nìng)
熟稔(rěn)
削(xuē)足适履
叨(dāo)陪鲤对
B.撇(piē)开
晕(yùn)车
怏(yàng)快不乐 令人咋(zé)舌
C.包扎(zhā)纰(pī)漏
沭猴而冠(guàn)
模棱(1éng)两可
D.倨(jù)傲
按捺(nà)
退避三舍(shè)
差(chà)之毫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贸然
额首称庆
指手画脚
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B.照相
坐壁上观
意气用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凑合 长年累月
暴虎冯河
见利思义,见危受命
D.绪言
异曲同工
掎角之势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今明后三天,我省湛江、珠海、汕头
香港、澳门的海面,将会出现今年以来潮位最高、潮差最大的天文大潮。
②我们对待屡教不改的人和
犯错误的同志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③雍正帝很自负地说:“朕虽不谓上等圣明之君,亦非庸愚下流之主,官场和下层的情形是我的优势。” ④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
走过我的身旁。
A.及其
偶尔
熟习
悠然自得
B.以及
偶然熟习
泰然自若
C.及其
偶尔
熟悉
泰然自若
D.以及
偶然
熟悉
悠然自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09年,国内艺术品市场,忽然变得有些特别了,成了多事之秋,危言耸听的说法就是“冰川期”来了。
B.央行日前宣布大幅降息,让很多投资者感慨如今的理财真是愈来愈难:无论是信贷类理财产品、票据类理财产品或者债券类产品,目前都面临收益率日益减少。
C.后奥运时代的中国,是被世界关注度更高的中国。适逢世界经济的下滑,作为最有前途的新兴经济市场的中国,能否走出困境,担负起世界经济“救世主”的角色,这主要取决于中国在后奥运时代的经济走向是否正确。
D.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品牌、产品、价格、服务的竞争,实质上却是所有企业员工的品质和心态的竞争。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11月10日,中央电视台正式启动了《‘大众汽车杯’感动中国·2010年人物》的评选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感动中国”候选人。
B.研究、认识眼睛的种种构造与功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这对我们发展科学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C.报告会结束了,但任长霞“我认为警察就是我的天职,为自己所执著追求的事业而献身”的铿锵话语仍响彻在中原大地上。
D.鲁迅对中国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热
风·随感录四十一》)于是写下了这篇题为“死水”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1.A 2.D(A项中“援”应为。源”.B项中。渲”应为“宣”.C项中‘‘影”应为“映”)3.C(事态:事情的状态,局势。事端:是指蓄意造成的纠纷.事故。回应:回答应声,对„„
反应,有对方“陈述后再加以‘解释”的意思。回复:答复(多指用书信),恢复。偏差:工作上的差错。偏颇:不公平;不公正。)4.A(A项“字宇珠玑”“比喻说话或文章词句十分优美”:B项“有生之年”意为。余年,指一生中最后的岁月”;C项“且不斜视”意为“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D项“首善之区”意为“最好的地方.指首都”。)5.C(A项为句式杂揉,“以„„为条件”与“从„„出发”杂糅;B项“服务态度”与“提升”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世综合运用”缺少宾语。等手段”)
二、1.B(A.zhēn/zhān piāo shã/zhã B.xiã/jiã jū/zǔ lù/lîu C.yuâ/yào guǎng/kuàng zhǎng D.mì/nì cuō/jiē chân)2.C(A.欢度良宵 B.谴责 D.打瞌睡)3.B 4.C(跃跃欲试:形容急切的想要试试。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
5.A(B.“作为„„看到„„”,结构混乱。C.“医院„„奔赴灾区”,主谓不搭配。D.“何时„„才可能„„”,不合逻辑。)
三、1.C(A.份→分。B.“偌”读ruî。D.呀呀→牙牙,yá)
2.D(配置:配备布置。配备:一是指根据需要分配人力或者物力,二是指布置。逐渐:渐渐;多指没有计划。逐步:一步一步地;多指有计划。扶持:一是指搀扶,二是指扶住,护持。扶植:扶助培植)
3.A(B.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C.括号应放在“房屋”之后。D.后面的两个逗号改为顿号)
4.A(A项,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B.望文生义。“不厌其烦”意为“不嫌烦琐与麻烦”,这里应用“不胜其烦”,意为“烦琐、啰嗦得使人受不了”。C.词义轻重程度不分。如箭在弦:比喻势在必行。D.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都有,并夹杂在一起,用来指电子产品的质量,使用对象不当)
5.B(A.“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句式杂糅。C项语序不当,应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的建议”。D.成分残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的主语应为“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
四、1.B(A.副——负 C.dùn——tun D.怠——贷)
2.C(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积聚:积累。引见: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引荐:推荐。“历程”指经历的过程。“里程”指发展的过程。)
3.D(A“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B括号应放在逗号前;C应改为“它从哪里来呀,那歌声?”)
4.B(A项,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后面不能带宾语。B项,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用在此处恰当。C项,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与语境不符,此处应用“金科玉律”。D项,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面貌。此处应改为“耳目一新”。)
5.D(A“不安全隐患”说法不合逻辑,应改为“安全隐患”或“不安全因素”。B“无论„„和”搭配不当,应把“和”改为“还是”。C“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有歧义。)
五、1.B叨tāo
扎zā
差chā
2.答案D解析
A项额手称庆;B项作壁上观;C项见危授命。3.答案D 4.答案C解析
A项搭配不当,“国内艺术品市场,加上„对……而言‟,即对国内艺术品市场而言”;B项成分残缺,“面临……窘境”;D项语序不当,“所有”应放在“企业”之后。5.答案C解析
5.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专题复习 专题五 公民的道德生活 篇五
2. “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利益,但会损害个人利益。”这一观点()A.错误,没有看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性 B.正确,看到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在具体利益上的冲突 C.错误,没有看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D.错误,没有看到社会公德的调节作用
3. 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形象。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在公共场所大声接听手机;说脏话的现象较普遍;许多公共电话亭、公共座椅被破坏;遇到老人摔倒无人帮助,好心帮扶老人却被诬陷等。
(1)我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哪些道德规范?(2)请你就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4. “公德比赛,现在开始。”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每天准时播出,可是生活中漠视公德的事件仍然经常发生。“小悦悦”事件刺痛了人们的心,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感触于此,吉林农安的秦雅丽经过长时间构思创作了歌词《扶起你》,“你扶起我,我扶起你。扶起人间美丽”。她说,写这首词是为了唤起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1)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2)从个人角度讲,公民应该树立怎样的公德观念?
5. 社会公德体现的是人们在公共领域的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方式。近来,人们对社会公德缺失问题深为关切,种种不文明、公德缺失的事件,导致人们之间的信任感、亲近感、安全感下降。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预防“公德滑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1)我国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2)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加强社会公德修养,成为一个有公德的文明人?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11年6月10日起,羊城地铁报联手广州地铁总公司推出了“随手拍地铁文明行为”和“随手拍地铁不文明行为”活动。截至7月27日,共收集了600多条“随手拍”。在“铁丝”最憎恶的不文明行为投票中,一天时间内近700人对15个选项进行了投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在车厢中脱鞋晒‘香港脚’”“垃圾乱扔、乱放”和“不按地面标志排队候车”。行李放在座位上占位、倚靠扶手做“柱男”和“柱女”、上车后堵住门口等影响他人正常上下车的行为也使乘客感到憎恶。另外,不自觉给有需要的乘客让座一项在不文明行为投票中的排名也较为靠前,这说明广州依然推崇礼让出行的文明之风。(1)广州市地铁上的不文明行为告诉我们要倡导什么样的社会公德?(2)如果你是广州的一位市民,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7. 2012最火的词莫过于“中国式”。“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吐痰”、“中国式跨栏”等不良陋习反映出国民的一些缺点和弱点;另一方面“中国式好人”、“中国式微笑”、“中国式礼仪”等美好精神和品格依然存在。“中国式XX”所延伸出的种种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德的深刻反思,更引起全社会对提高社会公德的共鸣。⑴社会公德主要协调哪些方面的关系?
⑵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公德的文明人
8. 下列哪一项既属于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又属于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A.文明礼貌 C.诚实守信
B.助人为乐 D.遵纪守法
9. 社会公德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人们是否普遍树立了道德观念 B.是否做到了男女平等 C.人们是否普遍具有奉献精神 D.人们是否普遍遵守公共秩序
10.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说法一致的有()①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②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④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给人愉悦感、幸福感、光荣感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1.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事例显然是要求我们要爱护公物,而爱护公物是社会公德的要求,故选B项。可见,做这类题要先根据材料判断出其要求的是什么,然后根据判断出的要求,看其具体属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还是社会公德。2. 答案: C 解析: 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明白引言的意思。上述观点错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存在一致性。
3. 答案:(1)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其基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①社会公德是人类在公共生活领域中长期积累的道德经验的总结,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②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③当前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我们要增强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加强公民社会公德建设。
④公民要讲文明,做一个有公德的文明人。在生活中,树立公德观念;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遵守公德,人人有责,严格要求自己,为把我国建成和谐社会而努力。
解析: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第一问需要回答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第二问可以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角度回答。
4. 答案:(1)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的荃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①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②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③树立“遵守公德,人人有责”的意识。养成遵守公德的习惯,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长期坚持。
5. 答案:(1)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①牢固树立公德观念。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遵守公德,人人有责。②自觉践行公德规范。自己不做有违公德的事,遇见缺乏公德的人或者事情要予以批评制止,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解析: 本题考查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德。第(1)问,直接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要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调用教材知识回答问题。
6. 答案:(1)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①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②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③遵守公德,人人有责。要树立公德观念,养成遵守公德的习惯,就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长期坚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内容以及怎样提高公民道德水平,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阅读材料,审清设问,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即可。
7. 答案: ⑴主要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⑵①处理好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②奉献爱心,遵守公德,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6.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专题复习 专题五 公民的道德生活 篇六
会员交流资料
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五 诗词鉴赏 【高考真题体验】
1.(2010·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
【思维轨迹】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参考答案】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思维轨迹】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耐人涵咏,此为第三层。
【参考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3)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想象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2010·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样的品性?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思维轨迹】联系阮籍生活的时代背景,联系竹林七贤的常识,联系《滕王阁序》关于阮籍的典故,了解阮籍的处境和思想。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思考“凤凰”的品性。饮醴泉——体现爱洁净,提取“洁”;栖山冈——体现居高处,提取“高”;彻九州——以声高写才高,提取“才高”;望八荒——以望远写志远,提取“志远”。【参考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思维轨迹】咏怀诗一般都是托物言志诗,用所写之物来曲折的表达自己的志向,思考出第二小题第一问,整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抓住关键句子“但恨处非位”,联系“彻九州”“望八荒”,回答第二小题第二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英雄失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伤。
【参考答案】托物言志、象征。怀才不遇的悲伤。3.(2010·北京高考)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⑴、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命题立意】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看诗句的内容是怎样体现的,或者分析与诗歌内容是否吻合。全诗来说,主要抒发作者李白对现实及人生的看法,而且是很消极的看法。A选项却说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这与全诗萧索的已经特点完全相悖。【参考答案】A。
⑵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
【命题立意】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
【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需要了解诗歌末尾一句在全诗中所起到的作用,它是整首诗歌的总结。而这首诗所要抒发的感情又不仅仅是一点,所以要全面概括。“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是就人生经历来说的,“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是就官场现实而言的。【参考答案】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3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4.(2010·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命题立意】考查“炼字”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维轨迹】作者南宋陆游,大家非常熟悉。本题的考查楔入点在于“炼字”。“炼字”的关键在于把握这个字所引领的画面和情感,紧扣内容和写法作答。具体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考生平时要多读诗歌,注意增加积累和鉴赏经验,并掌握这类题的答题技巧,规范答题,是可以拿到理想得分的。【参考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命题立意】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维轨迹】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了两个环境,再套上相应的答题模板,就能很快搞定。答题步骤:第一步,联系背景(注解),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区域为下片,要简述下片的内容;二是指出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5.(2010·全国Ⅰ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命题立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思维轨迹】解读出诗中各句的含意,即可写总结、整理出素蝶的种种活动。素蝶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诗中没有孤立地描写素蝶,而是通过它在优美的环境中表现它的自由可爱的本性,所以借助了其他景物来表现的。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映来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命题立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E。
【思维轨迹】首先结合诗句分析作者笔下的素蝶形象的特点,结合结尾的议论抒情诗句,能够非常明显地感悟到作者对素蝶的喜爱、羡慕之情。本诗中,作者强调的是素蝶面对不同对象时的不同的活动方式,而且是轻松自然,从容应对。尤其是最后一联,四非常明确的议论抒情语句,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希望得到一个美好的依靠物。联系注释内容“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可知诗中蕴含着作者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因为这是一首咏物诗,在诗中作者欲以素蝶自比,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志向。素蝶不同于绚丽的彩蝶,其“素”色自有清高傲世之喻。这与作者自身“恃才傲物”有着相似之处。而且,一般的咏物诗都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特点。所以,这首诗所用手法也是如此。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6.(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要有整体意识,根据诗中所提供的意象“雨雪”“边塞”“天寒”“地暗”“鼓声低”“愁云”等意象,我们可以看出塞外阴沉的自然气氛,从而概括出环境的特点。而“别路”从诗中第二句可以看出这是从军的戍卒刚刚来到了陇西,由此联想,这个“别路”应该是指从家乡到边关的路,即别后之路。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了解作者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思维轨迹】“天寒”加之“雨雪”之天,才是战旗的色彩显得暗了许多;阴暗的天气也使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大地一片暗淡,从而使“鼓声”也显得低沉,其实“旗彩坏”“鼓声低”都是心理感受,这样写更显得逼真。回答戍卒的感情要结合“边塞诗”所表现几种主要的思想感情:厌恶战争,为国征战、奋勇杀敌的豪迈之情,思乡之情。通过上面的分析,本诗的感情应属于第三种。【参考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高考目标定位】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核心要点突破】
一、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景、物。高考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一般分为三类: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
①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而将“衣裳与枕席”喻为“山霭碧氛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
【答案】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步骤一)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从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的角度进行。怎样分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形象,从本质上讲还是分析人物的情感、志向、追求等。解答时首先从相关诗句中确定诗人或主人公的心情基调,然后结合注解、题目、时代背景、相关诗句来确定忧愁或快乐的原因。最后用一句话来整合答案。【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概括诗人的形象特征。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 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解析】 ①先定位人物的情感,看有关诗句“独怆然而涕下”,人物心情基调是忧愁、孤寂。②结合注解等找原因,所登幽州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由此可断定是无人赏识重用自己而涕下。除此之外还要抓住题目、时代特点、情感寄托物、诗人身世性格等因素来概括。【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③知村近,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 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答案】
画面大概: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3.事物形象
诗人经常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梅、竹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例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 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注],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注】 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解析】诗的开头两句于正面描写中兼顾侧面渲染。“袅袅”,春风吹拂;“空蒙”,月色朦胧。“崇光”,指海棠花光泽高洁美丽;“香雾”,指海棠花香气浓郁。后两句由花及人,生发奇想;“睡”“红妆”妙用拟人,足见作者爱花惜花之情,虽近痴语,但情真意切。
【答案】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两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二、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诗歌语言的考查类型主要有鉴赏炼字型、鉴赏诗眼型和鉴赏语言特色型。1.炼字型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诗歌“炼”字,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设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③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解析】
本题从炼字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鉴赏时,我们要揣摩诗意,把握特殊语境,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由表面深入本质,多层面理解诗歌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炼字的妙处。
【答案】 “网”字既是比喻又有想象。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解答古诗歌“炼字型”题目的方法 1.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2.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3.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4.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5.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2.诗眼型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抓住“诗眼”命题往往可以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设问方式:
①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
②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例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眼的赏析。诗眼就是一首诗最为关键的词语。而一个词的关键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的是眼前景,第三、四句写的是故园情,而连接这两者的正是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它唤起了诗人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了诗人蕴藏在心底的思乡之情。因此,从全诗的结构来看,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答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情别怀远之意,而本诗的主旨正是抒写了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诗眼。解答古诗歌“诗眼型”题目的方法
1.指出该字(或该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3.分析该字(或该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4.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3.语言特色型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有的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②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③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例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曲(其一)
崔 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答:
【解析】第一步,用一两个词语(最好用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明白道出;“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把过程和心理展露无遗。感情朴实,流露自然;语言明快,风格清新。
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蕴涵了作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者欣赏、赞许的感情。
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答案】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解答古诗歌“语言特色型”题目的方法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按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三、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它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1.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例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
本题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第二年的诗歌为背景材料,体现出一种暂得安居的悠闲之乐。主要考查对古典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知人论世。杜甫是大家熟知的诗人,诗后的注释尤其重要,让我们了解杜甫此时诗歌的主旋律,从而帮助我们尽快读懂诗歌的主题:表现作者暂得安居时的一种淡淡的喜悦。然后,结合题干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烘托衬托、正面侧面、细节描写等。最后,抓住主要几点,高度概括或者分点列举。一定要注意切中题干,少说废话;要点全面,保证得分点;抓住关键词,如借景抒情、细节描写等。【答案】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 “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好像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也知道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2.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鉴赏古诗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白描等。【例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
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
词的标题为“咏鹰”,上片没有正面描写鹰搏击苍穹、猛扑狐兔的娴熟本领,而是从“寒山”“中原路”“秋空”等写起,这些场所都是鹰的活动之地、出没之处,易于激发读者对鹰的矫健雄姿的联想,对鹰起到了衬托作用。
【答案】
①主要运用衬托(答“烘托”也算对)的手法。②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 3.修辞手法
古人写诗很注重修辞。为了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常采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为了突出诗歌主旨,常采用夸张、对比、反问等手法;为了使字句更为精巧,常采用借代、双关、对偶、反复等手法。
【例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①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
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
本题以李白的诗歌《登金陵凤凰台》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大意,并且很好地掌握和正确使用文学鉴赏的专业术语。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他们使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为统治者所重用。
【答案】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4.表现手法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鉴赏诗歌中的用典、抑扬、象征、托物言志等表达技巧。【例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斋即事 刘一止 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
【解析】
通过题干可看出,本诗是一首感物抒怀诗。作者写“琴”“棋”二物,托物言志。借琴的“直”、棋局的“方”,来表现自己的”直、方”之志,抒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寄寓了作者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四、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主要考查点有:(1)概括诗歌的内容与主旨;(2)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析评价作者对人事的观点、态度。1.概括内容与主旨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作诗歌的主要目的。分析诗歌的内容主旨,就要从整体上把握,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例12】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 衣 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 月 圆①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金]吴 激
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
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 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
【解析】意象,即作品中的具体事物,可通过寻找三首诗词的所用意象加以分析对比,从中找出相同事物作答;作者的感情应通过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去理解把握,如第一首中“旧时”,第二首中的“同是天涯”,第三首中的“亡,都尽说”。【答案】燕子 兴亡 2.分析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就是诗歌通过其所写的生活内容所流露出来的感情。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就是要把握其感情基调,评判其深层内涵。鉴赏思想感情应多注意以下几点:
(1)情感类别:①忧国伤时。有描写战乱离散的痛苦的,有表现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阶级腐朽的。有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有表达对山河沦陷国破家亡的痛楚的。有揭露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的。②建功报国。有书写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的,有表现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的,有表达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的,有抒发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咏叹的。③思乡怀人。有羁旅天涯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④离愁别绪。有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鼓励,坦陈心志的告白。⑤生活杂感。如寄情山水的闲适,弃官归田的自在,昔盛今衰的慨叹,儿女情长的蜜意等。
(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岸,圆月——思念,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法: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例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及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先从整体上理解诗歌内容,再结合具体诗句揣摩具体词语的意思,进而品味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注释中对人物的相关介绍。本题第一问中“肝胆”在词典中比喻真诚的心。结合全诗具体语境分析可知, “肝胆”这颗真诚的心为诗人的爱国之心,忠肝义胆之心。“阅”的本义为“看”,所在句意为江山看着我花白了双鬓。当诗人向世人表明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决心时,“江山”的“阅”即是一种“见证”。第二问,这两句诗表达的思想情感.在第一问分析的基础上,其实已经很清楚了。应注意的是:在没有第一问的情况下,问某两句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时,亦要运用整体意识。
【答案】肝胆:指诗人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3.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诗人对诗歌所写的事物的态度以及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评价,就是鉴赏者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
【例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答:
【解析】解答此题,一定要结合诗歌中的诗句和命题者所给的注解进行分析。从对诗歌的“人不到”和注解的分析,可以知道题干表述的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也可把“人不到”的“人”理解为泛指,这样,题干表述的观点就不正确。作答这类评价题,无论是赞成还是否定,关键是要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答案】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专题模拟演练】
1.(2011·兴宁一中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御街行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②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③,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 ①香砌,飘满落花的石阶。②真珠帘,珍珠帘,华美的珠帘。③敧,yǐ,倾斜貌。(1)这首词的上片描摹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
(2)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寒声碎”“愁肠已断无由醉”中各有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情感,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小重山 陈亮①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②。江南阔,无处觅征鸿。注释:
①陈亮,南宋政治家、哲学家、词人。他才气超逸,关心国家大事、古今用兵。②据记载,唐御史裴质和官妓灼灼有情,裴被召还朝,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1).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略加分析。
(2).词的下阙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抒发情感的?
3.(2011·济南外国语第二次质检)读下面诗歌,完成⑴⑵题。小园 黎简(清代)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
⑴你认为这首诗的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⑵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4.(2010·安徽合肥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2).人有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不能删去。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5.(2011·东北师大附中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问题。昭君怨 南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注】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⑴ 请分析颔联中“月”这一意象在运用上的妙处。
⑵ 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7.(2010·北京西城区二模)读下面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元)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1).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说,远远看过去,瀑布就象是由天机织就的一幅白练,垂挂在高高的石壁上。B.作者靠近瀑布时,飞沫就飘落到身上,让人感到有凉气袭来,觉得衣服太单薄了。C.作者写瀑布,由远观转而写近景,声音与色彩兼备,写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D.全曲想象奇特,虽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特韵致却通过词句表现了出来。2)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瀑布?请举出两处并作简要赏析。(2).对于乔吉,有人认为其堪称元曲作家中的李白,你如何看?试以上面一首元曲为例,结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理解,就你的认识作简要分析。不少于200字。8.(2010·陕西省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抽弦促柱①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答: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答: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然后回答问题.金陵驿二首
(一)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蹄鹃带血归。
[注释]:①这是文天祥被俘北上,经过金陵(今南京)时所作的诗。(1).诗中哪一句是“述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
(2).本诗用多种方法写亡国之悲,试说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本诗收束蕴藉有味,为诗家青睐,请稍加点评。
答案: 1.答案:(1)①词的上片描摹了坠叶、香砌、寒声、玉楼、珠帘、银河、月华等秋夜意象,突出了景物的冷寂。②表达了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感情。(2)①“寒”“愁”。②“寒”,寒冷或寒意,既是时令的寒冷,又是处境的孤寒(心境的孤寒)。③“愁”,愁思或愁意,既是酌酒垂泪的愁意,倚枕的愁态,攒眉揪心的愁容,又状写出作者孤眠愁思的痛苦。2.答案:(1)上阕描绘了秋天薄暮时的景色,意境凄冷。蓝天上轻绡般的彩云透出了一缕红色,夜幕即将降临;槐枝里投宿的鸟在啼叫,冷烟浓密;诗人怀着愁绪倚在画阑之东,看到的是凄冷的朦胧的月光,听到的是透过风传来的幽怨的笛声。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2)下阕用典抒情(借古抒怀),以屈原自比,表达与屈原一样的渴望尽忠却不被理解的愁怨;以灼灼自比,表达自己想像灼灼一样用丝巾裹着泪寄托情感,却找不到鸿雁的无奈;又以苏武自比,表达了没有人能把他的心意转给君王的痛苦。全词抒发了作者耿耿忠心以及救国大计难以实现的孤愤。
3.答案:⑴分析示例:窥:角度好,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魅力。拟人化: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
“动”小园中池水澄清,树木倒映其中,本是静止的,傍晚微风乍起,水中树影也随风婆娑荡漾,这样静动结合,画面更美。
“深”深树本谓茂密的树林,从水中倒影能看出树林茂密的深浅层次,更突出了水之深,之清。
⑵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负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壁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4.答案:(1)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2)同意后一种意见。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闲适这感,最后两句点出农村的穷苦和内心的沉重。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鲜明。
5.答案:1.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进而写花枝旁逸、栽种在农家院内的姿态。2.用了对比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洁品格、高尚情操。
本词译文:说它是花,春天却未到来。说它是雪,却香得出奇。冒着严寒,傍着竹林,在乡村的农舍绽放。
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都是一样的盛开。6.答案:⑴明月高挂中天,照着不眠的闺妇,也照着思念亲人的征夫。以月写人,以月寄情,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相思之苦。⑵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7.答案:(1)1)C(曲中并没有写瀑布的声音)
2)比喻。作者把天比作织机,把月比作梭子,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于悬崖的景观。
①作者将瀑布自石壁下注比喻成白虹深入水面,似要吞饮涧水,生动地写出了瀑布高悬而又急下的态势。
②作者将瀑布自山顶奔流而下比喻成玉龙下山,形象地表现出瀑布倾泻时生龙活虎而又曲折翻腾的姿态。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③作者将瀑布的水花飞溅于山石之上比喻成片片飞舞的雪花落在沙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水花的形与色。
手法的运用一问,若涉及其它,视合理程度及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2)明确提出见解;能从李白、乔吉的诗中合理引用并作分析;分析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认同,可从这首元曲想象奇特、比喻新颖、气势恢宏等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手法角度分析两人诗风的相似。
不认同,可从李白诗歌才调高迈、涵容天地、气势超凡脱俗,非乔吉所能追比等角度分析两人诗风的差异 8.答案:(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9.答案:(1)末句。表达了作者决不曲膝求生的崇高气节,和心向故国、哪怕死了也要让一腔忠魂化鹃而归的心志。
(2)1)用 典。本诗主要化用典故,委婉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全诗沉郁雄捷,充分体现出诗人的爱国精神。“山河风景元无异”化用《世说新语》记王导“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语,“城郭人民半已非”化用丁令威“去年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句,表现了“国破山河在”的深深悲慨。“芦花”句暗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故垒萧萧芦荻秋”,寓“一片降幡山石头”的亡国之恨。这在刘禹锡是怀三国的东吴之古,而在文天祥是写今日之悲,他的沉痛要深切的多。“旧家燕子”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典故。
2)对比,如颔联,以物是人非的对比写出山河“无异”而人民“半非”的令人痛心的现状,强烈地表达了“国破山河在”的沉痛情感。
3)托情于景,情景交融。如首句皇家行宫日渐湮没在夕阳的草丛中,亡国之产能尽在这无声的画面中。
4)设问。颈联说到自己年岁已老,国破家亡,不知以前屋檐下的燕子将有谁为新主人,深切表达了自己家园不再的亡国之痛。10.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早行鲁山所见到的千山竞秀、山路幽深、野趣盎然的景象。抒写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欣赏之情.写出了作者从容、闲适的心境。
(2)尾联以设问收束。以“一声鸡”表明白云生处有人家;回应作者“山行”见闻。含蓄蕴藉,令人余味无穷。
【备课资源】
一、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3.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得住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二、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1.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2.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
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渲染(描摹景物以加强效果)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绘声绘色 3.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描绘人或动物行为举止和心理)诗情画意(语言优美、形象)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4.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对人物外貌、形状和情态、思想、心理的描写
都很具体、完备)简洁/洗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明白如话(语言通俗、平实,不加雕饰)明快(明白通畅)质朴无华(语言不追求华丽)淡雅(着色素淡雅致)辞藻华丽(用词色彩华丽)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 【高考题库】
1.(2009·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
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儿,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动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回”做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寂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
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做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寂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
本题考查考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要注意从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四方面入手来回答。这就是高考中的“小切入,大联系”,平日要多积累多练习。答案:(1)“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透露出江上的清寂。(1分)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1分)为第三句的“客心孤回”作铺垫。(1分)
(2)诗人的情感由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1分)正当诗人心境孤寂时,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这幅色彩鲜明的图景,充满画意,不妨当做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2分)在客心孤回之时,意绪本来有些落寞无聊,流目江上,忽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2分)2.(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特别是理解领会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在抓住诗歌描写对象的基础上,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加以叙述。由词中所描绘的“桑”“蚕”“细草”“黄犊”“斜日”“暮鸦”等意象构成的意境可以揣摩出本诗描绘的景象。叙述时抓住关键词,注意每个事物的情态和特点。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2分)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1分)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叫;(1分)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1分)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鉴赏能力。要注意从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四个方面来入手回答。通过阅读全词可知:“愁风雨”的“桃李”和在春光中争艳的“荠菜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褒一贬,态度鲜明,也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可知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作者绝非在纯粹地写“桃李”“荠菜花”,而是和诗人的自身境遇有关,因此,所谓的“代人赋”只是托辞而已,其实是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思想。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2分)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4分)
3.(2009·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词创作时代较耳熟能详的“怒发冲冠”词略早,写于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时。全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层次分明。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珠翠绕”、“笙歌作”,写出了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珠翠”,妇女佩戴的首饰,这里指代宫女。“珠翠绕”当然也是夸张说法。第二段由“到而今”起笔(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铁骑满郊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翠歌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过片处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这远非“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导“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之猛志。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心情是无法平静的。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生无限感慨。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表示今日“靖康耻,犹未雪”,未能尽游兴,“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后,定再驾乘黄鹤归来,重续今日之游以尽兴。乐观必胜的精神与信念洋溢字里行间。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第(1)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2)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第(3)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参考答案:(1)想当年,到而今。(1分)借代。(1分)(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每个要点1分)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2分)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2分)
4.(2009·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唐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闲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
七、初八德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出发。第(1)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第(2)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释①作答。参考答案:(1)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2分)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1分)
(2)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的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及孤独寂寞之情。②“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③“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答对任何两点得4分)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5.(2009·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的布套。(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鉴赏诗的内容,理解主旨。这是一首咏物诗,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作者所吟咏事物的特征。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荫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2)“色侵书帙晚”一句描绘竹子的形象,注意描写的是竹影,结合全句加以描绘。注意鉴赏具有刻画效果的词语,即要锤炼的字“侵”的动态效果和“晚”字的衬托效果。(3)理解诗的主旨要紧扣住诗的最后一联“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因为咏物诗往往寄寓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判断。这种题的答案不求一致,但求合理。就像对《诗经》中“窈窕淑女”的理解一样,她可以是现实的人,也可借喻理想,这里也不求一致。
咏物诗往往扣住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寓。阅读鉴赏时要注意抓住咏物诗的这些特征就可以读懂了。解题时注意考题的考点,注意筛选答案要点。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2分)(2)翠竹的影子投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1分)“侵”写出了竹影移动阴影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1分)
(3)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2分)6.(2009·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对诗歌意象的鉴赏,要抓住诗中描写意象的诗句,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理解意象的特征,再赏析意象的表意效果。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常常是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2分)第五句用拟人手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2分)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这道题有两问,一问是问作者的思想感情,一问是问“怎样表现的”,问的是表达技巧及效果。可以从诗的题目“晚泊岳阳”看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背景——在外漂泊;再从“失江路”“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归的无奈凄凉情绪,从而概括出作者凄凉无奈的思乡之情是诗歌的主题。
表现手法可以从诗句中察觉到,因为诗中句句写景,句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或者触景生情。答题时,可以用诗中的意象作为组织语言的材料。
主题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所以在鉴赏任何一首诗词的时候都要先把握住诗词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题的解答格式是:通过意象抒发感情,或这首诗抒发了„„感情。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要注意它的格式是:手法,用法+效果分析。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1分)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4分)7.(2009·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第(2)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生通过解答第(1)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参考答案:(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2分)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2分)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2分)8.(200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6分)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__________,“一家”指的是_________。(2分)(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考查对古典诗词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可判断出来;第二空:要分析作者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显然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应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整篇去理解。
第(2)题考查鉴赏古典诗词的写作手法及作品思想情感。解答此类题目要有整体意识,首先要审读题目、诗句和注释,其次要用相关鉴赏知识对原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这首词通过雪花与梅花的对比,着意歌颂梅花的品格。分析时应该抓住最后两句“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梅花的孤高与雪花的随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梅花“惟高一着”之意。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答案:(1)梅花与雪花
大自然(每空1分)(2)手法:对比(反衬)。(2分)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2分)
9.(2009·北京高考)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10分)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 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
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
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
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第七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像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第八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远眺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由此可以看出D项中的“期盼”的说法是错误的。(2)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语言风格的欣赏和判断能力,宋代的词人从语言风格上来分主要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苏轼、辛弃疾等人为代表的豪放派;一类是以李清照,姜夔等人为代表的婉约派。从诗歌的语言和内容上看,本词应属于豪放派。答案:苏轼、辛弃疾。豪放派。(每个要点一分)
(3)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从“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今宵露宿何妨”和“准拟岳阳楼上”等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胸襟和气度。答案: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2分)第二问:“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描写,由自我的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的心理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像鱼鳞般的波纹。作者的用意,不是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豪迈气势、乐观胸怀,略见一斑。(3分)10.(2008·全国Ⅰ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⑴“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专题复习 专题五 公民的道德生活】推荐阅读:
高考政治政治常识真题按考点分类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10-30
三年高考(2016-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9 文化与生活(原卷版)06-16
2019届高考政治总复习09-17
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生活10-31
高考政治 专题(四)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教案 新人教版08-29
2023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方法与技巧07-17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七章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06-19
2019高考政治核心考点07-02
100测评网高考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练习题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