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案例分析

2024-09-17

社会学案例分析(通用8篇)

1.社会学案例分析 篇一

摘要:在当今网络和媒体发达的时代,对有法律意义的典型事件作社会学分析,对中国法治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轰动一时的肖志军、李丽云事件,苏力教授曾作过详细分析,但从法律社会学层面上看,并不成功,在其论证的经验起点、论证过程和论证结论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法学人去批评、思考和检讨。

一、起点:事件的回顾与再梳理—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自身逻辑、社会情怀和社会共识

韦伯指出:“社会科学产生于对实际问题的关注,而且还受到人们所要实现的社会变革愿望的刺激。” [3]同理,肖志军、李丽云事件作为一个“实际问题”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对法律问题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认识、分析和探讨的一个生活标本,我们于其中观察社会各群体的生活状态、抽出社会关注焦点、寻找法律在适应层面上的漏洞、整合社会大众对法律规范的各种主张,这是社会学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同时,法律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必须克服那种拟定片面事实、局限于单一范畴和方法、预定价值倾向、偏重单方利益的做法。这又如韦伯所说:“某个具体的‘结果’的原因必须从总体条件中去寻找,因为它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而不是别的方式‘共同起的作用’(act jointy)才形成某种结果的。”

[4]

因此,对肖、李事件来说,它撩起人们内心激情的起始点,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法律关注、批评和修法建议的各种社会声音、社会背景是我们首先必须面对的,这是我们立论的基础和“总体条件”。

(一)成为公共事件的起因:一尸两命—又一个秋菊式的困惑

肖、李事件中的“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是什么呢?,那就是本事件中由于医方缺少“临门一脚”,坚守“非签字不手术”的规则,导致李丽云及其婴儿非自然的、非不可抗力的死亡,这无疑是整个事件的起因

[6]

[5],是生命的逝去让人伧然落泪而奋笔疾书。

法律人不能有半点轻视这种普通人情感的倾向。这种情感的基础聚合力是强大的。首先,这里的权利关注是具体的,李丽云母婴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存在,而非杜撰的“理想的生命体”,所以不存在苏文指出的什么抽象的自由主义和权利口号;其次,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水平使我们在面对任何个体生命时,能回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样一种彻底的人文境界,李丽云母婴的生命是“值钱的”,所以有理由认为规矩应让位于生命而不是相反 [7]。可以说,即便李之死是“一件事”意义上的(下文将说明肖、李事件在中国不是孤立的),它也未必没有让人反思的价值。

更有社会性意义的是,李丽云母婴之死这个事件不但有足够的论题聚合力而且还有足够的论题散发力。首先,尽管有个人的特殊因素,但肖、李二人相对贫困的状况与民工身份,难免不让人联想到如“同命不同价”案中农村户口方的吃亏、孙志刚案中孙本人的卑微地位造成的惨剧等。在这些事件中,社会不断暴露自身的法律公正问题,这也造就了当事人的弱势地位与媒体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的奇特社会现象,中国的人本主义精神也许正是通过这种

途径得到塑造。再则,中国古来就有的濡弱谦下的“民情之常性”,在当今社会这也应该是我们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关怀。

其次,肖、李事件还直接或间接反应出当今社会不平衡的医患关系和强弱关系

[8],既即使假定本事件中医生有足够多的如苏文所说的善行如免医疗费、多次规劝肖本人,也实施了许多救治行为等,但人们还是不得不问:肖志军拒签时的无知和心理变态难道只是肖个人的性格使然吗?肖志军对医院的不信任是偶然的吗?管理部门简单一句“非签字不手术”中就没有权利与权利的异化内容吗?

[9]

可以说是本事件中的特殊原因与一些社会普遍原因共同造成了李式死亡惨剧。也可以说社会底层长期存在的医患紧张关系在肖、李事件中得到一次放大并有点变形的重现。

(二)关注焦点:制度修正—起因后的激情理性

尽管面对的是真实的一尸两命,也尽管有很多弱者的情怀和社会不平的愤慨。但大多数人也看到了现有制度框架内医方的合法性和无奈性

[11]

。甚至人们很同情医方在规则与社会舆论之间两头受气的尴尬。人们真正想讨伐的是用生命换守法的笨拙的法律制度。所以,人们在哀叹和挽惜之余并没有太多停留在对医方的责难之上 制度性问题,也就是“合法制度杀人”问题

[15]

[14]

[13],而是更多地思考与追问

。进而想到的是制度修改和完善问题。

社会大众的“人死而思变”的心态表面上看是由一种低层而粗俗的人情关爱和内心情感所驱动而形成的,但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没有法律素养的感情用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只要我们去仔细搜集和整理,很多批判和愤者的话语之下隐含的是诸多理性,是激情表达着理性而不是相反,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同这种制度进行斗争当中,批判并不是头脑的激情,而是激情的头脑。”

其实,社会的理性反思之网是完整的。意欲修正制度的激情之维又涉及到能给法律人带来诸多有价值、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性思考,提出了一整套社会与法律方面的系列问题,并不是苏文所轻描的“看似深刻”那样简单。如:救人的最高宗旨与条条框框的规则限制之间的关系如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现实生活中特殊领域内医患关系只是一个简单的合同关系吗(社会关系对法律关系的诠释)?肖志军的性格是怎样的环境中形成的(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能否让医生既遵守法律又能救人之命(法律的普遍性与事实的特殊性之间的调和)?悲剧之中是否有医患互不信任的社会根源(法律事件的社会实质)?

[16]

总之,悲情的刺激、激情的呼吁、理性的思考与合理的建议大致构成了人们对此事件的社会反映之链。社会公众对本事件的判断、认识和态度在某些法学家看来也许是“山寨版”的,但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距,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要真正从问题自身出发,让制度回应社会生活,那也就有了一个“回归原始”的过程,即要紧贴社会的常理、常情和常识。而在这方面,一般社会大众的发言水平也许并不比专职法律人差,只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

(三)法律人的接棒

总之,上述材料的梳理表明:从李丽云母婴死亡的社会悲情开始,到最后修改现有条规的方案的提出,这就是一个正常的“问题自身逻辑”,不但其社会情感的基础是牢固的,社会因素的考虑是充分的;而且法规的修订和反思的思路及具体内容也是符合正常法理逻辑的:它是在不根本动摇现有的“签字手术”制度前提下,以有限的自由法学思想渗入到我国现在在总体上尚属概念法学范畴的制度中去,以部分实质推理方法补充整体意义上的形式推理方法。所以,社会多元性话语中隐藏着的是一致性和连贯性极强的“总体条件”。

结语

笔者在论文写作结束之前还有二件事要交代,这可让大家来进一步思考本文提出的问题。一是惊闻已经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讨论的《侵权责任法》(草案)中就有:“抢救危急患者可不经家属签字”的相关内容。据有关报道相关专家提出该条款的动机就来源于“孕妇拒签事件”等社会实例和相应的大众呼声[36]。看来,社会的努力迟早会见实效的;二是最新的调查表明:医方在李丽云就诊过程中并不是“尽了最大努力”和实施了“无可挑剔”的救护行为,相反他们对李丽云之死负有很大责任。同时,肖志军之所以会拒签,原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经常要远远超出学者所能想到的范围。

参考文献: 费孝通:乡土中国

2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4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法律的文化解释

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6王铭铭等: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2.社会学案例分析 篇二

一、课堂

课堂是什么?佐藤学认为“课堂就是通过其特有的装置, 潜入进了社会的权力与权威, 并且以特有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场所”[2],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 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场所。课堂是一个既规范又自由的场所, 在这里可能有自由地表述、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振、心灵的契合, 也可能有空洞地说教、思想的禁锢、情感的压抑、强制地灌输。课堂既是学生的空间又是教师的空间, 教师在这里展现其才华、实现其价值。

课堂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揭发并抨击权力、权威、充满矛盾的场所。我们知道在这种场所中, 权利关系往往会带来课堂人际关系中的非人称化, 课堂常常成为把教师个人转化成“教师”的角色, 把儿童个人变成“学生”的角色的这样一种场所。课堂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它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课堂作为生活的场所它的社会构成也具有复杂性。日本学者佐藤学从教室的人际关系出发, 把“教室社会”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原始共同体。在此形态中, 每个学生的意识与行为具有同化于班级规范并使之均质化的取向。第二种形态是集合性社会, 也就是教室中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关系与制度性的角色关系所构成的集合性社会。在此形态中, 共同体的性质被剥夺了, 是以儿童个人自由为前提的教室社会, 个体的主体性得以发挥, 个体开始寻求个性的认识及其实现。第三种形态是学习共同体。也就是上述两种人际关系基础上加以变革而形成的。每一个儿童都各自在自主的个人世界中生活, 同时他们也通过同他人的社会亲和, 在教室的共同体世界中生活。

二、课堂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被认为是绝对的, 是真理性知识, 在教师的潜意识中学生应该是无条件地接受这些知识。课堂教学是一切皆以“教科书”“课程标准”“教学参考”和以书本为准的知识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似乎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其实不然,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现实中人的话语权力, 作为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的知识成了教学的主角, 处在教学的前台, 而教师和学生只是在幕后。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用“银行储蓄”来批判学校教育, 在他看来“教育成了一种储蓄行动, 学生是储蓄所, 教师是储蓄者”, 教师充当着课程知识的传声筒的作用。

但是随着后现代知识观的发展, 对于课程知识的特征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具有新的特征, 如建构性、情境性。麦程知识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课程即事实。从这点来看, 知识就是既定的事实, 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第二课程即实践。从这点来看, 知识是人创造的, 人常常主动地解释社会事实, 并且通过个体的积极理解和建构形成自身的知识。课堂知识的建构性是知识建构现在课堂中的具体化, 课堂知识的生成是师生互动的结果, 而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该正确对待学生已有的资源, 学生的个人知识并充分合理利用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建构一种新的经验, 教师在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 已经在内容、形式、方法上重构了法定的课程。真正的课堂是怎样的呢?应该是一个令人身心皆能放松, 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地方。因此, 课堂应该是一个特定的情景场域。石中英说:“任何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之中的, 任何知识的意义也不仅是由其本身的陈述来表达的, 而且是由其所处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的, 离开了这种特定的境域, 即不存在任何知识也不存在任何的认识主体和认识行动”。[3]课堂作为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是学校制度化环境下的组成部分, 学生只有作为真正的参与者, 才能融入课堂情景, 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p.437.[1]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p.437.

[2]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2]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结构社会学和网络分析 篇三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开始被人们重视,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作为我们常常用到的信息传递工具,它和社会又会擦出哪些“火花”,二者之间有什么微妙的关系,都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结构社会的内容、特点和网络的定义与社会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结构 社会学 网络

一、何为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一个术语,关于它却少有准确的定义。那么社会结构可以如何划分呢?我们所知的有社会的组织、群体、社区和制度这四种。社会结构还包括社会不同领域的划分,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因素。从另一方面讲,它又是对于社会不同阶级结构的称呼。当然中外对于它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只不过欧美对于它的界定更加的抽象。并且社会结构又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学科,例如人类、社会、心理等学科。人们也需要从它衍生或者影响的学科中,多角度地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当然社会结构又有不同的分层和主义,我们先从社会阶层方面进行阐述和理解。关于社会阶层,其实它是将人们按照不同的经济水平进行划分,将人们以此划分出了“三六九等”。当然这样也经常扩展到我们常说的社会不平等等类似的敏感话题,因为它涉及了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平等。其实对于社会阶层的划分也要依据相应的原则,其中有:它的划分不应只体现人们个体间的区别,更应该体现总体的特点;社会阶层也可以“遗传”;它具有普遍性,但不代表一成不变;它不光涉及社会问题,还涉及了人们的思想问题。上文提到社会结构还有主义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延伸出了结构主义,当然结构主义又分为主义前和主义后。经过不同时代的变革,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在不同社会时期,不同的人探讨社会学一次又一次的有了新的发展。

二、网络社会学

互联网络遍布全球,使得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当然在它飞速发展的时候,相关的问题也不断地被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和网络社会的发展二者相融合,也就衍生出了新的事物。其中网络本身有自己的特性,那就是“适应性”。当然它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定义,它还会对社会的现象和过程进行体现,所以我们也就需要把它加入到相应的社会学科中进行研究。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产生,对旧的社会制度、结构、人际关系、风俗等方面进行着冲击,所以一部分资产阶级就急于重建相关的理论与体系,使之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当然无论如何,其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协调发展,而非相互对立。网络的发展也强势地挤进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它的运用和依赖,也使它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当然相应的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现代极具人气的研究课题之一。网络出现拥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也拥有自己的特征和核心,那么它的定义是什么,是人类创造的实现信息流动的一种技术工具,它也体现出了一系列的社会组织和运动规律。网络具有多角度、多方面的特征,所以我们也应该根据它的特点对它进行研究和把握。我们已知网络与社会密不可分,那么两者的关系又是什么呢?技术影响社会,社会反作用于技术。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技术会对社会产生极大影响。当然网络对于社会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的联系更加紧密,而网络作为翻开人类文化新篇章的重要一员,在经济全球化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且当代自然资源、社会基础设施等也开始向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方面转化。

三、网络与结构社会学

我们关注经济,那么什么是网络经济呢?网络经济拥有效率高、成本低、传播快、技术高的特点,但是它却又非常的脆弱。这也就产生了新的矛盾,但是矛盾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技术一旦出现就会被运用到生活中,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规律或者规则。网络作为信息流通的工具,对于人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以往人们的信息交流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局限,并且缺少及时性和互动性,但是现在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其限制也就少了。网络也不光提供着信息方面的服务,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归纳与整理,也使处于不同地区的人建立起相互协调的工作或者合作关系。根据上文可知,技术不会单一地作用于社会,社会对它也会有反馈。当然技术也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其自然属性就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必须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而社会属性则是人类赋予的,技术在推行的时候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限制,技术也会有难以预知的影响。网络作为一种技术,社会就会对其发展带来各种限制,我们常说的“经济基础”就是其限制,当然生产力和基础技术的发展也是网络发展的基石。在社会方面,在文化氛围开放轻松的社会中网络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在文化氛围封闭的社会中网络也许会被人们唾弃。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网络的发展不光体现了技术的发展,也体现了网络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网络影响着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也反作用或限制网络的发展,二者相互抑制又相辅相成。

四、结语

网络作为现代的常用技术,我们已经离不开它,我们也知道网络与社会也是相互合作、相互限制的关系。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社会结构的了解,对网络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以便我们将网络更好地运用到社会中,促进社会的发展,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结构社会学和网络分[J].社会,1985(06).

[2]窦炳琳,李澍淞,张世永.基于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J].计算机学报,2012(4) .

[3](美)彼得·布劳.结构社会和网络分析.

4.腐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篇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转变,当今中国社会的腐败之风呈现蔓延趋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交换,实质是“权钱交易”。用权力和社会做生意,百分之百赚钱,简直可以说是一本万利。但是腐败虽然给官员和商人带来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相反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消耗相当部分的社会经济资源。而商人们不需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轻而易举地获得高额利润,这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腐败活动,造成更大范围的腐败蔓延。腐败这种病态经济现象,不是基于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三、产生腐败的经济学根源分析

(一)从腐败主体(腐败者)自身分析。

l、欲望的无限膨胀及扩张超过“欲望满足均衡点”,此时占有欲处于强势、统驭状态。

在市场经济中,官员作为经济人具有自利性动机,以欲望的满足为追求目标,而人的欲望是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在经济学中,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因此,政府官员具有自利动机并非不正常。

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公职人员自利性动机扩张,他有可能将公共目的(利益)转变为他的个人目的(利益),当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时候,实际上的公共权力异化便出现了,其实质是将国家的目的和公共的利益变为官员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即官员个人获得了特殊利益。

3、主体行为的示范效应,导致腐败恶性化。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基于经济特权与垄断权的上市而形成的不公平竞争,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造成的价格扭曲和价格双轨制,国有经济产权模糊形成产权虚置、资产流失,以及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投机心理等,都是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

(三)体制转换时期法制建设滞后,权力制衡约束力量软化,缺乏独立监督体系。尤其司法机关一些掌权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法谋私、贪污受贿,走上执法犯法的道路,直接导致司法腐败。

四、腐败的经济破坏性与危害性

(一)危及政府形象,影响经济改革政策执行、实施。

(二)在市场经济转型中腐败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经济污染,严重恶化经济环境。

(三)导致社会经济的“内耗”,资源配置低效和严重浪费,并使公共财富受到掠夺和破坏,公众利益直接受损。

(四)腐败现象妨碍私人投资,阻碍经济增长。

5.社会学专业对口就业分析 篇五

这里以麦克斯数据有限公司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部分招聘岗位及其要求为例――

(一)研究助理岗

岗位职责:

1.部门负责的信息、期刊文章整理及撰写工作;

2.配合制作本部门负责的分析报告的图表及撰写数据解读;

3.参与数据统计分析;

4.配合新产品开发资料分析。

任职资格:

1.国内优秀高校的统计学、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优先;

2.具有快速学习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

4.有责任心,细心,执行力强;

5.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善于与人沟通;

6.有较强的抗压能力,适应高强度工作。

(二) 文字编辑岗

岗位职责:

高等教育相关文章选题策划、采访、文章撰写

任职资格:

1.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学、新闻学、社会学、中文等专业(非必要条件),有海外学习经历者加分,学霸加分;

2.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

3.做事严谨、细心,能够在时间压力下保证工作质量;

4.文字功底扎实,对新闻和数字敏感;思维缜密有条理,却不乏一颗八卦的心;

5.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及团队精神,容易沟通。

(三)统计分析岗

岗位职责:

负责各类项目数据清理、分析、建模,并撰写项目分析报告;

负责专题或定制化分析方案设计、问卷设计、数据信息挖掘并形成分析报告;

参与新产品开发,根据客户需求,设计问卷、分析方案与实施。

任职资格:

来自统计、数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学历或优秀本科;

有相关实习或项目经验;

能够运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熟练使用Office软件(Excel、Word、Powerpoint),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思维活跃,知识面广,逻辑性强,并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

注重细节,对数据敏感,具备分析和应用写作能力;

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协调能力,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有较强的责任心。

企业的市场研究部门

这里以盛大游戏有限公司和网易公司的招聘岗位及其要求为例――

(一)用户研究岗

岗位职责:主持基于战略需求的用户调研。

包括:

1. 定义项目需求;

2. 研究设计工作;

3. 管理第三方机构执行用户调研;

4. 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并向管理层演示;

任职资格:

1. 熟练运营多变量分析工具;

2. 熟练运用SPSS/Stata/SAS中任意一种;

3. 熟悉定性研究方法与应用条件;

4. 良好的故事线架构与Slide writing 技能;

5. 主持过全国性的、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执行的市场研究项目市场研究项目,具有心理学、统计学、数学、社会学学业背景优先;

6. 熟练运营R语言优先。

(二)市场研究岗

岗位描述:

1. 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他们对服务和产品的期望。将开展独立研究,分析真实用户行为,并与产品和工程师密切合作,以便定义、优化产品的体验和新功能。

2. 负责相关产品的市场调研,提交客观的初步市场数据,并进行竞品分析。

3. 通过阅读咨询报告、产业分析报道、实地调研,分析总结现有的domain体系以及其中的what、how、why。

岗位要求:

1. 人机交互、认知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等具备开展定性定量研究的相关专业背景。

2. 项目经验丰富,有完成整个用项目规划并执行的案例,有对业务方/委托方的业务产品规划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项目案例的优先。

3. 熟练运用相关的工具和方法,如问卷、访谈、焦点小组、可用性测试、SPSS、R、其它用户体验度量、各种高级统计,熟悉用户研究领域相关理论。

4. 拥有敏锐的洞察、分析和发现能力,有严谨客观的研究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计划协调能力,和积极推进事情的能力。

5. 对移动互联网、医疗产品有一定理解或经历积累者优先;有大量cold call经验或咨询公司背景的优先。

编辑出版行业

这里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和上海大学期刊社的招聘岗位及其要求为例――

(一)社科图书编辑

岗位职责:负责人文社科类图书的选题策划、书稿编校、营销推广等工作。

专业要求:中文、社会学、哲学等相关专业

(二)期刊杂志编辑

岗位职责:

1.高效高质完成编辑部安排的策划、组稿、审稿、改稿、执期、校对以及网站维护等任务;

2.确保稿件内容完善、体例严谨、材料准确、语言文字通达、逻辑严密;消除一般技术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

3.与国内高等院校和期刊的作者、读者、编委以及其他相关机构联系沟通、相互合作,提升期刊影响力;

4.根据期刊社和编辑部的安排,协助期刊社办公室、发行室和技术编辑室做好相关各项工作。

岗位要求:

1.社会学、人口学、政治学、教育学、哲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

2.211学校获得本科、硕士(或博士);

3.热爱编辑工作,对学术怀有热情,具有较宽阔的学术视野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定量研究方法或社会理论功底较好者优先,如有文章在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者更佳。

总结

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应该注重培养“知识技能化”和“技能市场化”的能力。具体来说,笔者认为从上述对口的岗位招聘信息中广大社会学学子应该认识到以下能力与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第一,扎实的文字功底。这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平时多看多写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编辑排版经验,胜任文案工作岗位的要求。

第二,出色的研究能力。在学习阶段,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独立选题和自主研究的能力,另外,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工作岗位的多样化要求,同学们更应该主动尝试跨学科的研究。力争在一次次的研究过程中逐渐精通相关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访谈、焦点小组等,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严谨客观的研究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6.中专学生行为失范社会学分析论文 篇六

一、中专学生行为失范的心理成因研究

中职生还处在成长阶段,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还不太成熟,但由于各种因素包括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往往喜欢用成人的思想来伪装自己,故意掩盖应该具有的直率和纯真,对身边的事物持有怀疑、审视的态度。但自己的行为又不能够被控制,存在着很强的逆反心理,处事方式往往以成年人的方式,却未脱未成年人的心理,对事物不能产生正确的判断和理解。

二、中专学生行为失范的对策研究

1.引导学生保持心态平衡

中职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迎难而上,心理上不自卑,行为上不偏激。很多失范的学生表面上看来不可一世,其实他们的内心往往都比较焦虑和烦躁,还存在着自卑的心理,表面上一时的逞强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虚弱,只有适时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调整和控制,才能让他们在心理上找回平衡感,努力打开他们的心结,多和老师或同学倾诉心中的烦恼,重树信心,找回自我。倾诉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促膝长谈,也可以利用微信、QQ等网络的方式进行交流。另外,兴趣小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让他们找到重新树立信心的起点,树立向上的人生观。作为美术兴趣小组的老师,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他们发现自然和生活的.美,如名作欣赏,参观美术展览、公园、市场,了解家乡的荷文化和剪纸艺术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如,配合学校的活动来策划设计场所、舞台、海报等。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多样活动,热情帮助和耐心辅导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般来讲,行为的失范是受到心理失范支配的,凡是失范的中职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改变一名失范的中职生应该先从他们的心理进行剖析,研究之所以失范的原因,才能去寻找对中职生行为失范管理的对策。这些学生中,他们的心理上往往都有孤独感,心理存在一定的压力,有可能是来自学校的,也有可能是来自家庭的,还有可能是社会的,而且以住校生居多。同学之间还会有攻守同盟,之间的秘密有时很难找到突破口,不易暴露。教师要慎重处理,否则容易产生冲突,更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和失范生的转化。因此,要多让学生之间产生双向交流,寻找机会和他们接近,和他们交朋友。比如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彼此增进了解,消除心理障碍。

3.充分发挥心理辅导作用

7.当代电视新闻生产的社会学分析 篇七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权力观, 新闻记者所享有的不是一种权力 (power) , 而是一种公民权利 (right) 。然而, 从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 等人的微观权力观来看, 新闻生产过程中记者的采访可以被视为一种权力, 因为记者与新闻事实、被采访者、现场环境以及自身服务媒体之间构成复杂的关系, 这些关系本身存在的不平衡或不对等的关系, 就是一个无处不在渗透着权力的关系网络。

习惯上被称为“第四阶级”的新闻记者, 在现代新闻生产中经常处于权力网络的特殊位置。他们借助于这种权力, 把新闻嗅觉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也因此遭到人们的警惕与指责。记者形象不断地受到人们贬低, 甚至还被贬损为人格不够健全的人。面对这样的社会评价, 试问记者们会作何感想?“记者揣着摄像机采访, 像狗仔一样挖取新闻, 为媒体赚取滚滚财源, 而付给被访者的报酬却少得可怜, 甚至根本不打算支付任何费用。”被访者的权力几乎因为漠视而丧失殆尽, 这一“常规”被公众普遍指责为新闻采访中的最大不公。那么, 记者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如何保证被访者的权力?怎样避免权力的“越轨”行为?

对新闻记者而言, 拥有新闻采集的身份与设备本身也意味着某种权力, 这种权力表现为选择事实和呈现公共生活的特权, 这一特权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 与新闻生产特别是电视新闻生产直接相关。因此, 社会不得不重新对新闻记者的角色与责任进行反思:一、记者报道事实的时候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份, 是否处于与被访者“对立”的立场?二、作为记者是否应保持清醒意识, 即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和打算为观众呈现什么?三、已经采用的新闻报道和记录的过程是不是最佳选择, 是否还存在其他的选择渠道?虽然, 以上提到的诸多问题似乎早有答案, 甚至还会有记者认为如此反思是多此一举。然而, 随着新闻生产环境的急剧变化, 上述问题无法回避地遭遇新的挑战, 答案本身也必须被赋予新的理解和内涵。于是, 反思的过程本身甚至比答案更有意义和价值。

对普通的新闻受众来说, 媒介记者的权力似乎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权力, 记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 他代表了媒介组织的一种机构特权, 对电视媒介来说尤其如此。“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受到太多的关注, 原因也许是多种多样的, 但有一点也许是根本无法否认的, 即电视所拥有的特权在所有媒介里表现得最为明显与强大。”那么, 研究电视新闻生产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从记者本人对报道的影响因素开始, 但难点是这些因素繁多而无从下手。但从记者的责任和报道意识出发, 也许可以为反思新闻生产打开缺口。比如,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使用了什么样的记录和解释方式等等。

反思电视新闻生产的全过程, 需要跳出新闻本身这一狭隘的场域, 从更开阔的社会学里发掘新闻生产的本来面目。法国社会学会皮埃尔·布迪厄 (Bourdieu Pierre) 的理论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 他的“场域”理论对新闻生产有直接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这一思考路径对记者的工作态度 (或无态度, no attitude) 直接相关。另外, 布迪厄关于学者的“凝视”也是一个分析思路, 因为这一概念与记者的“凝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尤其对电视新闻记者更是如此, 因为电视的摄像镜头就如社会学家“凝视”的眼睛, 它在电视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具有核心性的作用。

二、新闻生产的特殊“场域”

社会学家的新闻场域理论, 并非描述一种简单的静态关系 (stable relations) , 而隐喻了新闻生产背后的动态关系 (dynam ic re lations) 。就社会学的观点来看, 记者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社会事件和存在的问题呈现给公众。然而, 关于新闻的价值和表现的形式, 在社会学界和新闻界之间还存在争议和分歧。但寻找这些争议和分歧背后的原因, 无论对于记者、编辑和大众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因此, 在布迪厄那里, 揭示新闻生产过程的秘密, 必须从新闻生产的场域那里寻找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 从而揭开隐藏在背后的权力关系。

毫无疑问, 电视新闻向公众呈现“真实”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就有政治的、经济的和组织的和竞争等各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什么事件会成为新闻, 以及如何成为新闻。这里,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方法———“参与式观察”的方法, 为新闻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分析工具。西方学者菲利普·斯科辛格曾利用民族志的方法, 通过对BBC以及ITN广播新闻的采访与观察, 认为新闻文化是影响广播媒介的核心因素。他指出BBC所谓中立的立场, 事实上是政府政策主导的结果, 也就是说它并没有超越现行政策的约束。他还指出, 广播媒介里不同等级的工作人员, 从技术员、摄录人员、记者、编辑、值班编辑到总编辑, 他们在新闻价值构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越低阶层的人员其作用也就越小, 这与他们受到的限制恰恰构成反比关系。另外的一些因素也不可忽略, 比如新闻时效性的压力, 以及来自其他电台和报纸竞争的压力, 这些相关外部因素对新闻的生产过程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资深学者詹姆士·卡伦对电视新闻生产进行了“参与式观察”, 她以电视新闻中的失业报道这一主题为例, 揭示了采访中操纵和控制采访“普通人”的方法。其中有一条关于男性失业者的深度报道, 这条新闻由BBC的2频道“晚间新闻”播发, 非常清楚地揭示了新闻是如何呈现的。首先需要观察的关键问题是, 电视新闻记者奥伦卡是如何控制采访过程的?接受采访的人是她自己还是制片人挑选的?她又是如何“重构”新闻事实的?学者卡伦在对这条失业报道进行研究时, 选择了与另一条同一主题的报道进行比较的方法, 其研究重点是不同时期、同一主题失业新闻报道的形式与风格。结果发现, 第二条新闻不像第一条那样沿袭传统的路子, 其创新亮点是在新闻中大量采用了公众自己独立的看法, 这对第一条“传声筒式”的报道是一个重大突破。卡伦在研究时做过这样的描述:这一新闻纪录片所提供的主要信息, 是当地政府提供的新的就业岗位都是临时的、低工资的和女性职业, 结果造成三分之一的男性失业。如果只从表面观察上看, 失业是因为当地钢铁业和采矿业倒闭造成的, 这也合乎某种现实存在。而在卡伦深入的田野观察中, 她逐渐发现工人失业的深层原因是这些工厂的自动化替代了人的工作岗位。

卡伦的观察和研究的目的在于向社会揭示了这些电视新闻试图呈现失业男性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 但电视新闻传播模式的倒置却没有能揭示出更深层的社会弊端, 其背后必然存在着隐性的权力结构的制约与控制。正如卡伦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个倒金字塔式的传播结构:工人阶级不得不为自己说话, 而不是由政府出面替他们说话。所以, 令人吃惊的是新闻报道者以旁观者的身份与他们所报道的对象保持遥远的距离。记者似乎以“施恩者” (patronising chauvinism) 的身份报道普通工人家庭的苦难。卡伦因此进一步补充说:“虽然新闻报道了普通人的生活, 但就文本形式来说, 这一新闻本身却是封闭而非开放的, 大量受访者的话语不是被真实记录, 而是由记者以新闻的需要人为地加以解释。”卡伦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掷地有声, 这也正是所有新闻和纪录片的关键问题。通过报道日常的市井生活实现政治目的通常都沾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试图给边缘化的普通人话语权的做法也往往出于言不由衷。记者以居高临下或高高在上的立场报道普通人的生活, 结果是他们自己因为没有站在平等的立场而失去了中立与客观, 而记者本人实际上已经把自己排除在真实与客观之外, 这样的生产方式在电视新闻中已经司空见惯。

就媒介特性而论, 电视媒介是通过一连串“真实性”的转换, 把电视节目呈现给社会公众。学者约翰·科纳把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新闻脚本的设计与布局, 包括寻找被摄录的内容 (场所) 、采访哪些人和使用什么样的声音与语言。第二, 现场画面拍摄, 包括时间和操作安排, 被拍摄人物的立场, 以及调整画面事实的设计等。第三, 编辑, 拍摄的顺序在这一过程中被打破而重新组合, 以及声音———包括现场说话声、声响和音乐等也被重新加工与调整。新闻的整个生产过程涉及到思路、策划和组合等多方面大量的工作。如果没有这一过程, 电视新闻的生产将无从谈起。电台和报纸记者的新闻报道也同样体现了对事实的创作过程, 但与电视新闻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受众不是直接施加影响。电视媒介居高临下往往让自己置身于俯视的位置, 考察英国电视的发展历史, 就完全可以得到证实。在1930年代, 激进左翼的阿奇·哈丁是BBC的记者, 他放弃传统的新闻生产方法, 开始从演播间走入市井生活场域, 把采访对象锁定在小镇上的普通人, 他自己把这个实验节目叫作“他们为自己代言” (They Speak for the m s e lve s) 。在实验中, 哈丁试图呈现普通市民如工人和善于辞令的政客之间的巨大差距。他对自己的意图做出这样的解释, 就是观察教堂、酒馆和社区会议的公民, 发现政客们面对普通市民所使用的言辞是什么样的。结果发现普通市民对政客的言辞要么不懂其意, 要么干脆充耳不闻。这一观察性项目的开展, 为电视走近普通人打开了新的探索领域。但哈丁所采用的方式也存在致命的缺点, 他还没有真正从自己所处的电视权力场域中走出来, 从而进入到一个平等的新闻场域之中, 因为他自己所选择使用的词汇, 比如observed与tested等本身就隐含了他与受访者之间的某种距离感或陌生感。

三、新闻报道的“主体”观照

新闻报道是每日活动的追踪记录, 这和社会学家的工作有些类似, 就是描述真实和真实状态里人类的社会立场和普通生活。布迪厄认为社会学家或其他理论家的工作就是客观描述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显然, 后现代主义者的这一观点与实证主义的观点是相悖的, 布迪厄认为实证主义最根本的问题, 是他们的理论既不是立足于社会 (阶层) 的场所 (location) , 也不是立足于文化生产的特殊场域 (fie ld) , 而是根植于智力状态之中那种看不见的意识之中。而在学者的“凝视”主体中, 布迪厄把目光投射于社会的角角落落。

布迪厄主张,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万物, 人必须首先反过来“凝视” (gaze) 自身, 只有如此才能发现人作为观察者的自身的身份或位置, 也因此让自己身处社会研究的整体语境中。观察者要不断反思这样的问题:我的社会 (和等级) 身份是什么?我开展研究的出发点在哪里?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主题?社会学家需要做的工作, 就是用知识和目光深入观察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万象。在新闻生产场域中, 因为所有新闻都涉及到“组合” (putting together) 与阐释, 而人类社会的任何讯息都是以某种方式被加以解释的。正因为如此, 记者的个人修养 (consciousness) 和自我反思 (self criticis m) 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 自我“凝视”对当代记者是一种必备的方法和素养。

不管对于社会学家还是新闻记者, 客观性只能从客观的立场中建立, 参与式观察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在布迪厄那里, 文化场域是主导集团的权力实践和权力再生产的场所。他认为中产阶级的人们因为身处那样的场域, 也将自动通过教育和家庭价值观念的作用而获得社会资本, 同时获取与这个资本相一致的阶级身份。比如, 只有中产阶级的人们才会学习掌握评价和欣赏艺术和文学的技能。在布迪厄的文化场域理论中, 主导阶级内主导集团独享文化权力, 他们通过符号暴力维持和实践其权力, 这一观点招致许多批评与发难。尼格拉斯·格汉姆指出, 如果过分关注这一领域的权力斗争, 将会遮蔽对文化生产其他重要方面的关注, 文化自身的内容也将面临消失的危险。格汉姆以新闻自由为例, 以批评的立场审视布迪厄的理论, 证明记者群体或公民团体可以摆脱作为主导集团的权力的工具而独立存在。

新闻自由是记者和媒介生产者获得地位和自治而实现职业化的前提, 新闻价值概念赋予记者以特殊的符号权力而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区隔。但正如格汉姆所批评的那样, 1990年代前后的布迪厄没有把他的理论触角伸向新闻场域, 或者是关系密切的电视新闻场域 (布迪厄关于电视的研究是他后期的学术重点) 。即使这样的批评是正确的, 但依然不能指责布迪厄是在故意回避新闻生产问题, 有意把新闻自由的概念限定于统治阶级控制被统治阶级的实践权力。格汉姆本人也强调媒介在生产社会价值观和议程设置中担任重要角色。此外, 格汉姆还对布迪厄的“主导集团、被动位置”的观点提出批评, 他不同意主导集团无力改变他们所顺从的那种权力。布迪厄当然会反唇相讥, 因为在他看来一些集团的主导权并不必然排斥其他集团的抵制。格汉姆指出布迪厄理论的最大缺陷是没有把电视的暗示意义揭示出来, 因为布迪厄的文化理论把“‘电视’作为当代文化实践的绝对中心”。

虽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但社会学的许多理论却有其强大的兼容性。布迪厄的理论虽然是针对上世纪60-70年代法国的中产阶级和教育制度的研究而建立起来的, 但其理论的普适性却可以使之广泛地适用于其他领域, 这也是可以把社会学家的“凝视”比作新闻记者“凝视”的原因所在, 因为两者都强调在文化实践中把人或物客观化的过程。

四、电视新闻的“另类”创新

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新闻生产遭遇挑战, 新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不断提供新的理论源泉。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参与式观察方法, 以及反身性和个人修养理论, 为电视新闻记者和其他媒介从业者成功实践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里, 作为“凝视者”的新闻记者应当深切洞察人的意图、目的和立场, 还要密切审视呈现事实和社会不同人群的方法。当考虑改变新闻生产方式的时候, 需要在遵循科纳的“三步法”的基础上, 避免教条主义的生搬硬套, 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 这是当代新闻生产创新的基本规则。

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渠道迅速开发, 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和公交电视等传播方式改变了电视的垄断格局, 传统电视媒体的地位正在被动摇, 电视新闻生产方式的多元化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新闻的竞争成为决定媒体生死存亡或受众选择的唯一依据。比如, 对于被访者的选择和确定采访地点, 就必须打破传统生产方式的“预约”常规, 在采访高层官员时就不能再“按部就班”, 需要“抢先一步”把他“堵”在车库里进行, 对失业者、社会底层等草根阶层的采访也要避免“精英化”偏见, 不要因为他们的“屏幕形象”低微而拒之门外, 要主动邀请他们走到“直播现场”, 以更加平民化的方式赢得受众。又如, 对于传统的现场拍摄方式, 可以完全或部分改变由记者和摄像主导的程式, 尝试把摄像机交给被访者, 告诉他们自己录制新闻的基本要领, 使他们自己转换成记者的角色, 把他们自己生活的经历真实地记录下来, 真正让电视新闻成为“社会日常生活的记录”。同时, 对于那些没有“镜头经验”的草根来说, 没有摄像记者和麦克风的干扰, 被访者反而表现得更轻松、更真实, 也才能更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再如比, 对于最关键的“把关”环节, 记者和编辑必须摆脱故有的“新闻框架”和“刻板印象”, 不能任意改变被访者的原话, 更不能删减关键部分, 当然也不能断章取义改变其愿意。在“实际效果”和“预设立场”发生冲突的时候, 要尊重事实而不是剪裁事实。也许, 被访者不经意间说出的那些心里话, 往往比“照本宣科”的台词具有更大的新闻价值。

从社会“角色”的角度来看, 作为传者的新闻记者本身其实也是观众, 他们在观察和记录社会的同时, 社会也同样在观察和记录他的言行。因此, 记者在采访活动和新闻生产过程中, 需要设身处地地调整自己在这一微观权力网络中的位置, 与被访者保持平等对话和交流的身份。甚至可以这么认为, 电视记者再现社会真实的新闻报道, 其意义也不仅仅是揭示真实本身, 而是再现了新闻生产中各种权力博弈的结果。因为, 新闻记者在思考一个报道或选题的时候, 其实有很多东西都在做考量, 有很多力量彼此展开交锋。总之, 记者在决定一个报道选题和怎么去报道时, 同时要面对很多的力量, 这些力量就是权力的博弈, 其实这也是一种微观权力的运作。尤其是在对新闻生产过程的观察中, 从微型权力的角度进行考察是一个新的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说, 布迪厄和福柯提出的社会学方法, 为电视媒介的新闻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改良的方向。

参考文献

[1]Gunilla Lundstedt:Learn from Bourdieu’s concept of par-ticipant objectivation.Media and Culture Essay.March1998:29.

[2]Schlesinger Phillip, Putting Reality Together.Methucn&Co.Ltd, 1987.

[3]Curran James,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Televi-sion Handbook, Routledge, 1997.

[4]John Corner:Television Form and Public Adress, Edward Arnold.1995:7981.

8.女性减肥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篇八

关键词:减肥;社会现象;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087-02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很多人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各种酒会应酬不断,长此以往,身体越来越臃肿。还有不少人,特别是女性,喜欢用吃东西来缓解压力,抒发不良情绪,这些做法不仅于健康无益,更是苗条身材的“杀手”。加之,现代生活压力大,工作负担重,使得很多人成为“久坐一族”,平时基本不运动,或者是很少运动,结果越来越胖。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各行各业的飞速成长,特别是随着娱乐业、传媒业的飞快发展,娱乐明星,T台模特自然成为很多人所喜爱并加以模仿的对象,很多女性的减肥目标就瞄上模特,希望成为“白骨精”。于是,在我国,女性减肥随处可见,而且减肥人群涵盖各个年龄段,势头狂热,这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一社会现象值得分析探究。

减肥之狂热,足以说明我国女性的减肥已经不属于单纯减肥,以国际或国内通用标准来衡量,我国胖子的比例是很小的。但是反常的是,很多女性表示减肥是一辈子的事,她们更是宣称毕生都会将减肥进行到底。这一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诸多的心理因素,分析并探讨女性为什么会如此刻意的保持身材苗条,不仅可以让我们对自身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减肥是我们对美、对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

二、文献综述

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几率会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大。根据成因的不同,肥胖可以被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症候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由于吸收消化能力强,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的,它占肥胖总体人群的比例约为95%;症候性肥胖是因为先天异常、药物副作用因素等造成的。瘦身要求减掉脂肪,而减脂必须变动热能平衡,有氧运动可以控制内脏表面脂肪积累,实现减轻体重的目的。

经济学领域关于女性减肥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对减肥市场、减肥行业的分析与预测上。调查显示,中国减肥产品的销售量、行业投资金额、企业和产品种类都在不断增加。以减肥药物为例,其占减肥市场份额约为79%,减肥药物主要包括保健食品类、茶类、药品类等。由于目前市场上很多减肥药物的副作用都比较大,所以,开发出天然无伤害且效果好的药物就是当务之急。

我国现有的关于减肥的社会学研究大都是探究男权制与父权文化对女性的约束。男权制和父权文化是指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多方面,比如: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都占据主导地位,认为女性应该服从于男性,扮演跟随者的角色。男性主导核心文化,主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在社会甚至家庭中都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在对待减肥这一行为上,国内的多篇文献均从男权制与父权传统这一视角出发,认为女性很明显的被置于一个很不平等的地位,社会对于男性的肥胖是容忍的态度,最多也就是从健康角度倡导男性减肥,而女性减肥则更多地与审美挂钩,追求极致的苗条,以营造赏心悦目的形象,取悦于人,借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得出一个普遍结论:女性减肥是为了取悦于男性,是女性的自我意识欠缺,自我认知的偏差。似乎有这样一种倾向,女性减肥本身就是一种错误,一种屈服于传统文化的行为,这样的指向性,对于女性本身而言是不公平的,忽视了人性对“美”的追求与渴望,也没有意识到女性本身的需求。国外与减肥有关的文献基本上是基于“女权主义”和一系列女权运动的实践而来的,女权主义提倡男性和女性享有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激进的女权主义甚至认为应该打破“父权制”的规则,倡导女性的独立自主,不依附于男人。显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女性减肥的认识都不全面,存在着误区。

三、从社会学各个理论视角分析减肥

(一)我国女性减肥是现代中国环境与文化的产物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从小就接受这个时代传递给我们的文化,每个中国无不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现代文化的洗礼。特别是现代女性,既受父母的影响,更受影视传媒的影响。中华文化历来就强调女性的贤良淑德、温婉美丽,这样的女性是大家普遍喜爱的。不仅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外在举止,内在修养有着这样那样的要求,现代社会对女性也有各种各样的规范,特别是对于女性的外在美而言。我们这个社会崇尚“苗条”,以瘦为美,“逐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身在其中的个体,受这种“瘦文化”或者是“减肥文化”的浸染,逐渐把这种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用这种认同减肥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所以现在出现的“全民减肥”其实并不奇怪,这完全是文化以及环境的产物。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永远是被动的,个人不可能与整个社会相抗衡,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要远远超出个人的自控力。个体的减肥看似是个人行为,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可以减可以不减,但是,在这个以瘦为美的社会,一个胖子或是身材不怎么好的人,外界带给她的心理压力往往是巨大的,即使她本人并不必要减肥,也会被环境逼着去减肥。而且,在某一个时代,大众的选择往往都没有错,因为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瘦本身意味着匀称、轻盈、有活力与健康。减肥正好可以培养人们的自制力,这既符合中华文化要求,又体现女性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适度的健康减肥有利于身体健康,营造良好的自我镜像

今后女性减肥的人群规模会越来越庞大,这本身可以间接提高我国公民的整体身体素质。因为肥胖的危害是很严重的,肥胖者更容易衰老,也会引发很多疾病。虽说女性进行的体育锻炼并不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但是实际却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而且通过改变臃肿的身材,变得更加健美,更加苗条,女性可以改变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使别人能更加积极的评价自己,并把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转变为自己对自己的积极看法。通过减肥,一改过去自己的形象,给他人展示一个更加自信、更加美丽的自己,通过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转变,营造良好的镜中形象(张敦福,2007),提高自己的自信感。从这一点来讲,女性适度的健康减肥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减肥有利于各种减肥产业的发展

人们的社会交往总是借助一定的符号来完成,而促使女性进行减肥的原因之一的正是外界——他人、社会群体等的或明或暗的暗示。如今,女性减肥催生一个很难得的经济增长点,它可以带动很多行业的发展,比如瑜伽,它的火爆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使得瑜伽影像制作等产业迅速成长。还有红遍大江南北的广场舞等,这些无不与女性减肥健身有关系。减肥促成的最原始的行业是减肥药物行业,包括减肥药、减肥器具、减肥茶等,目前这些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链,对我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如镜中自我、符号互动等去分析减肥这一社会现象可知,女性减肥本身就是一种对美好形象的追求,虽然这种集体性的行为确实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是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一个轻盈的体态总是好的,它不仅意味着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更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人往高处走,既然我们知道肥胖或着看起来臃肿都是不好的状态,那么当然要通过健身、科学的饮食来获得一个健康矫健的体形。当然,本文并不提倡那些极端的减肥做法,这本身就是有悖科学的。本文倡导的是一切积极的健康的减肥行为,这不仅有利于女性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和清.农村社会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2.

〔2〕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1.

〔3〕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245.

〔4〕刘媛媛,等.对身体消费的解读与反思[J].民族论坛,2011,(02).

上一篇: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下一篇: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