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主体段落

2024-08-18

议论文主体段落(7篇)

1.议论文主体段落 篇一

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主体段落的三大杀手锏

一、举实例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 advertisers have adopted every possible stimulative factor in making ads, such as sound, light, colours, cartoon films and human performance. For instance, to advertise a certain food, advertisers will ask an actor or actress to sit at a table and devour the seemingly delicious food while they film him or her.

二、做比较

方法:写完一个要点,比较与之相似的.;又写完一个要点,再比较与之相反的;

相似的比较:in comparison, likewise, similarly, in the same manner

相反的比较:on the other hand, conversely, whereas, while, instead, nevertheless, in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compared with …, …

三、换言之

I am enthusiastic about you. That is to say, I love you.

I am wild about you. In other words, I have fallen in love with you. 结尾

结尾需要灵活创造。一般的习惯是,一些记叙文和描写文经常采用自然结尾的方法;但说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则往往都有结束语,以便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1. 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After her death, I felt as if something were missing in my life. I was sad over her passing away, but I knew she would not have had any regrets at having given her life for the benefit of others.

2. 重复主题句

3. 用反问结尾

How far can we go i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not to be changed?

4. 指明方向,激励读者

As we have said above, sports can be of great value. They not only make people live happily but also help people to learn virtues and do their work better. A sound mind is in a sound body. Let’s go in for sports. 结尾万能公式:

一. 结论

2.议论文主体段落 篇二

1 我国建筑工程建筑现状

图1为我国2009年至2015年我国新增建筑面积统计数据,由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9年至2015年新开工面积每年均高于去年同期,由此可见,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是非常庞大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量意味着对于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方法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进步以及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常见的高层结构施工方案

2.1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当前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整个建筑的梁、板、柱,均采用直接浇筑,这种建筑方式的整体性较好,建成后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较强,但工作量大,浇筑时多采用木制模板或者是钢制模板,用木制模板时可能存在模板的废弃量较多的问题,最好采用早拆模体系,以加快工程的施工速度,减少模板的废弃量,降低施工的成本。

2.2 剪力墙结构

我们都知道,大模板、滑模施工工艺是剪力墙尤为常见的施工方式,在施工中采用大模板工艺,不仅施工工序较为简单,并且施工的速度较快,最终建筑成品的结构整体性要显著强于其他施工方式。而在剪力墙的施工中利用滑模工艺施工,整体的结构性同样较好,并且施工的速度较快。

2.3 简体结构

简体结构同样是建筑物的常用的施工方式,其中的竖向承重结构基本上均采用现浇工艺,组合模板、滑动模板以及大模板三种形式共同构成模板。

3 高层建筑楼板结构施工

所有的建筑组成部分当中高层建筑楼板最为重要,而高层建筑楼板结构中的核心内容为台模。台模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主要由调节支腿、支架、平台板以及其他配件共同构成,目前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当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范围也拓展为仓库、生产车间的建设。往往一个台模能够用于一个房间的建设,不同的楼层建设同样规格的房间均可以运用同一个台模,台模既可以在不同的地区转运,也可以由吊车吊往不同的楼层使用。从总体上看台模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立柱式、悬架式以及桁架式,本文将以这三种形式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高层建筑楼板结构。

台模最基本的形式是立柱式台模,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多种支撑体系和面板材料,不仅组装能够实现一次性到位,更重要的是能够整体移动,有利于提高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的成本,控制施工的工期在预定时间。这种基础台模形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不受顶板结构几何尺寸与面积限制,因而在组装方面更为自由,可在多个场合重复使用,不仅适用于大面积的模版的浇筑,并且浇筑后的混凝土的成品的外观同样较好。

桁架式台模是高层建筑楼板结构施工的另外一种施工工艺,常见于大进深、大开间、无柱帽的板柱或板墙结构施工当中,两榀或多榀之间安放龙骨和面板。

悬架式台膜与其他建筑主体机构施工技术相比更为先进,组成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也更为复杂,常由组合钢模板、外挑操作架部分构成。该种施工方式的效率相较于散装拼模更高,大约提高了60%的效率,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庞大的工作,60%的功效变化意味着将要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为建筑企业创造重大的经济效益。与其他形式相比,台膜的方式不受主体结构的限制,有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目前只需按开间和进深进行设计,一般在悬架式台模的纵向两侧装有可翻转90度的翼板,以避免在脱模时出现脱模困难的问题。

4 大模板施工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通常将大块模板称为大模板,该种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是基于工具产生并发展,是一种工具式施工技术。大模板施工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循环连续使用,浇筑一面墙壁只需要一块模板,利用大模板施工能够显著提高施工的效率,提高浇筑的进程。但是大模板施工对于细节的要求比较高,模板在搭建时不能够存在缝隙,以免发生泡浆现象。模版在使用之前需要清洁模板上的一切杂物,同时涂抹脱模剂,帮助混凝土在浇筑凝固之后的脱模工作。

目前大模板工艺方法在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应用频率最高,常由面板系统、操作平台、支撑系统以及附件四部分组成。面板系统在大模板工艺当中较为重要,但对面板要求较高,通常采用能多次使用且平整的面板。支撑系统作为重要的辅助系统,其主要作用在于分散水平荷载,以此提升整个建筑的承载能力。大模板施工相较于普通模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够实现流水施工,以提高模板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在模板上投入的成本,同时混凝土在凝固之后外表的观感更好,不用再进行过多的修饰,同样可以降低后期施工的成本,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5 高层建筑的滑模施工

滑模施工与其他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相比更为复杂,主要工序包含多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已经存在设备的组装、混凝土施工以及楼面施工等几个主要环节。当然,每一个工序的质量都会影响整个建筑最终的质量,因此在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进行滑模组装之前需要做好场地的平整工作,场地平整之后才能够组装滑模。同时钢筋绑扎与模板的滑动速度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要匹配,当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使用一道横向的钢筋,从而起到加固混凝土的作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绑扎竖向钢筋,同时为了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还要设置钢筋定位架。不同建筑钢筋的长度也有所不同,在施工时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确定钢筋长度,提高建筑工艺水平。

6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中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数目日益增多,人们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使得建筑行业成为了我国的一大经济支柱型产业。在追求更高质量住房的同时,人人们对于建筑各方面的要求也更高。但近年来各种房屋建筑的质量事故一次又一次刺痛着人们的心灵,而只有高质量的房屋才能切实满足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所以要大力发展且创新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方法,以此大幅度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从而在推进建筑行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创造最大化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摘要:地基基础部分以及上部结构是建筑的主体结构的主要组成,建筑物施工作为一个整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有必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组织、协调来提高施工效率,并且保证工程的质量。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高层结构施工方案,探究了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以期对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所裨益。

关键词: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张仕兵.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若干关键技术的研讨[J].房地产导刊,2014(16):58-59.

[2]闫建房.浅析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4(15):299-230.

[3]黄金.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问题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5):47-48.

3.议论文主体段落 篇三

【关键词】英语四级考试 段落翻译 素材 语料库

段落翻译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出现的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整体段落的翻译来集中考核学生英语语言和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由于段落翻译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较高,因此段落翻译的答题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考试成绩。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通过建立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提升考试成绩,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语料库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中的一项新兴技术。语料库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被广泛地运用于语言对比、搭配分析、语言翻译等环节之中。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及学者自主创建了一批英语语料库,但是由于版权问题,很难被准备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所使用,因此建立一个简单易用的素材语料库便显得非常重要而迫切。

一、四级英语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1.四级英语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的基本内涵。语料库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的承载语言知识的基础资源。语料库中所存放的是语言实际应用过程中真实出现的语言材料。在语料库中存储的语言素材只有经过加工、分析和处理,才能够成为有用的语言。部分学者根据语料库中素材信息的来源及用途对语料库进行分类,将语料库分为异质、同质、系统及专用语料库。另有一些学者根据语料库中的语种将其分为单语、双语及多语语料库。四级英语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是英语语料库的一个门类,是专门针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段落翻译所设置的语料库资源系统。按照语料来源分类,四级英语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属于专门语料库。如果按照素材语种进行分类,其应当属于双语语料库。

2.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的主要特点。总结起来,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素材信息的海量性。虽然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在信息储量方面不能与其他大型的英语素材语料库相比,但是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考核标准,其词汇量也比较丰富。因此也要求其必须要具备较大的信息量,以满足检索、对比、分类研究的用途。

(2)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具有较强的动态化特点。一般来说,大学英语四级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的素材来源包括三个方面:

①语料库建立者日常公共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重要语法、句型等段落翻译所必备的信息。

②历年英语四级考试段落翻译环节中出现的重点句型、句式、词汇等信息。

③语料库创立者课外学习阅读等过程中积累下的知识信息。

二、建立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的重要作用

1.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自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模式改革开始,段落翻译环节所占的比重增加,分值逐步提高,这是其考核作用所决定的。通过建立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学生可以便捷地运用信息处理技术掌握段落翻译考试的重点范围及命题思路,集中精力系统学习和掌握重要的語法、句型等知识点,对于提高四级考试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可以清晰地梳理段落翻译命题规律及趋势。对于高校公共英语专业教师来说,通过运用段落翻译语料库技术对历年真题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从中梳理出段落翻译环节的命题规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还可以总结出段落翻译环节的命题规律,加强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理性认识。

3.不断提高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大学生在创建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的过程中,需要随时对各类语言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

三、如何有效建立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

在语料库素材中,已经翻译的文本是通过人工翻译来实现的,而决定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能否顺利实现文本对齐功能。具体来说,应当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创建者要选择适当的翻译记忆系统,作为语料库创建的技术基础。目前学术界较为通用的TRADOS Translator Workbench及DejaVu等都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根据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的信息量及使用方式,在语料库创建完成后,选择Excel作为信息检索工具是较为适当的。

2.语料对齐阶段。这个阶段是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建立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创建者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将输入语料库中的中英语言素材进行语料对齐,进而实现语料库的应用价值。在语料对齐的过程中,除了大量运用人工干预技术以外,还可以利用Word等计算机技术,提高语料对齐的准确性。

3.完善及管理阶段。在段落翻译素材语料库基本建立完成以后,创建者还需要定期对语料库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各项已经输入的信息素材保持安全和完整。特别注意的是要做好重要素材的备份和保存工作,确保在进行语料素材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有效应对误操作、软硬件损坏等各种突发性事件。

参考文献:

[1]王正.利用翻译记忆系统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J].外语研究. 2009(5).

4.浅议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篇四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于阅读教学的本质与阅读能力形成的规律的认识日益清晰,一种以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为内涵的主体性阅读教学渐渐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本文以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为主题,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生;主体性阅读;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理念被广大的教师所接受。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创新意识有所体现。[1]语文教师摈弃了陈旧的、僵硬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新颖的、生动的、开放的教学方式。那么,一堂成功的语文阅读课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应该是心灵和情感的撞击,智慧和才情的展示,是个性魅力的彰显,生命活力的飞扬。他们为老舍笔下的草原风光所沉迷,为贝多芬的月光曲所陶醉;他们同情托尔斯泰笔下的穷人,憎恨杀害革命志士李大钊的反动派;他们赞美戈壁滩挺拔的白杨,喜爱宁静又活泼的鸟的天堂;他们回味朱自清对于匆匆岁月的感慨,吟咏毛泽东赋予梅花的品格。那么,取得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呢?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正确处理两个教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即教师指导和学生阅读实践之间的关系,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阅读教学改革一直试图在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为两端的横向座标上,寻求最佳的结合点,这就是成功阅读教学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迈进,一种以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为内涵的主体性阅读教学渐渐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2]这就是主体性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3]主体性阅读教学乃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准备实施有效的激励与指导,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阅读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由此可见,主体性阅读教学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阅读教学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阅读呢?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4]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但在当前直观立体的影象画面的冲击下,学生对平面的文字阅读失去了兴趣,或说兴趣索然。让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进而会读书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心理学表明:学生阅读的动机具有内部性,就是要求主体性阅读的动机必须是由阅读活动本身引起的,学生的阅读是自觉自愿的。[5]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人喜欢“读图”,而小学生更是如此,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性的。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如即兴表演,画简笔画,使用多媒体等。因为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种情境的。反过来,一旦学生看到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自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小学语文课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写景为主的课文,抒情性很强。在教学中挖掘其固有的愉快因素,发挥其本身独具的魅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理互换,产生想象和联想,使之如身临其境,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草原》第一段时,先播放德德玛用浑厚的女中音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渲染课堂气氛;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课文的配乐朗诵,他们想象着自己置身于草原之中,天空瓦蓝瓦蓝,空气十分宜人,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原展现在眼前。我让同学们谈此时的感受,有学生感慨地说:“啊!草原,你真是太美了!”有学生深情地说:“啊!我眼前碧绿的千里草原,仿佛与天相接,浑然一体,翠绿的颜色如同流入了天际。你真让人新奇,使人惊讶!”还有一个学生说:“我真愿变成草原上的马、牛、羊,永远陪伴着你啊!美丽可爱的草原!”课堂上的气氛空前活跃,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也达到了最佳状态。

(二)、设置问题,诱发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6]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诱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之前,我简单地介绍三国时候的历史背景,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们听,引起同学们的浓浓的兴趣。然后,帮助同学们点出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结症所在,即周瑜嫉妒心太强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草船借箭”的故事。至此,我巧妙设疑:“周瑜身为吴国三军统帅,战功显赫,为什么会嫉妒诸葛亮的才干呢?”学生的探究心理被激起了,他们查资料,读原著,忙的不亦乐乎。在交流时,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周瑜十六岁就当了吴国的都督,威震江南,而当时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怕他的名气超过自己,所以嫉妒他,甚至要害他;有的说,因为周瑜比诸葛亮大了六岁,而诸葛亮却比他聪明老练,周瑜很不服气,所以才嫉妒他啊;还有的说,周瑜年少多才,英姿勃发,赤壁之战使他名声大振,而当时的诸葛亮还只是无立足之地的刘备手下的无名小卒,根本无法跟周瑜相比,周瑜才不会嫉妒诸葛亮呢!那只不过是小说作者偏爱诸葛亮„„学生说的有板有眼,甚至展开激烈的争论,课堂气氛活跃。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不但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还促使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来满足自己被激发了的求知欲。这个环节过后,我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草船借箭》,学生不但能深入的理解课文,还能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

(三)、抓住重点,引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章的重点或者文眼,引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充当管理者、咨询者等角色,[7]使学生肯学、乐学,效果良好。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位极人臣的总理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高见”。接着我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分析周总理的工作是怎样的劳苦,生活是怎样的简朴。到此,周总理是生活作风,工作作风,一下子感染了学生们!最后,我出示了周总理一天日常的作息时间表,学生看完,连连感叹,敬爱之情油然而生。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两句:“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无私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读者,大家都为有这样的总理感到自豪!这一节课,就是从抓重点句入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又如在教学《珍珠鸟》一文时,我一改往日逐段逐句的分析方法,而是紧紧抓住“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一“文眼”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首先让学生说说对这个反问句的理解。接着让学生分组学习讨论:作者和珍珠鸟之间是怎样逐步产生信赖的,找出文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句段,并谈谈自己读后的体会。最后,让学生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说一说:为什么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的设计,避免了琐碎的分析,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致很高,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自我感悟,耐心品味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了“信赖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由此可见,抓住了文章的重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主体性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主体性阅读是一种自我调节的阅读学习:在阅读前,学生应明白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能根据情况分解成各个子问题;在阅读中,学生要不断地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并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在交流中,学生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看它们是否符合阅读材料的本意。一般地说,学生对阅读的自我把握和调控,需要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必要时也需要同学间的合作,同时,也不排斥教师对阅读过程的引导和调节。教师除了要设计总的阅读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应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分析、思考问题的思路,启发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反思、评价。[8]特别是小学阶段,正是习惯形成的阶段,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目的阅读的习惯

浩瀚的图书,穷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也读不完。阅读没有目的,就会在书海中晕头转向。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就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必要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越持久。为此得培养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经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为什么要在现在读这本,而不在其他时候?这样自问,无论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它总能帮助我们明确读书的目的。”所以,明确目的实在是阅读的第一要事。目的明确了,不仅给阅读增强了动力,也给计划的制定,读物的选择,方法的选定等一系列问题找到了根据,找到了出发点。[9]所以要教育小学生,带着目的找书,带着目的读书。在打开读物之前,都要首先问一问:我为什么要读它?我为什么现在要读它?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读思结合的习惯

有的小学生,读书时就好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是不对的,因为阅读必须做到口到、心到。读思结合是由阅读的本质所决定的。阅读的核心是思维,没有思维也就等于取消了阅读。只有将读思结合这条根本原则真正变成了读者的自动化行为时,也就是形成了习惯,才算真正 把握了阅读的真谛。[10]阅读学家波瓦尔宁把思维和想象的懒惰视为“阅读的最凶恶的敌人”,并号召与之作“毫不松懈的斗争”,是很有道理的。要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平时就要教育学生:阅读之时不要走马观花,而要边读边思,多方质疑;读完之后不要草草收兵,而要掩卷而思,看看究竟有何心得体会。这样坚持下去,读思结合习惯定能养成。

(三)合作交流的习惯

新课标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取长补短,分享学习的成果,获得学习的乐趣,并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应该在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却也可以在师生间展开。“听君一席话,胜读三年书”。当读者囿于一孔之见,钻入牛角尖时,如果有师长或学友的开导,使其茅塞顿开,这种境界确实胜过在昏昏迷途中的三年苦读。即使你的阅读是有成绩的,但“术业有专攻”,各有所长,师友之间互相交流,各献其长,就可产生群体互补效应。英国科学家刘易斯·卡罗尔在《科学漫步》一书中讲到:“如果可能,找个和你一起读书的好友,和他一起讨论书中疑难之处。讨论常是潜移默化的解决难题的最佳方案。”合作是可以通过习惯养成的。越善于合作的人,越喜欢寻找机会与人合作。[11]一旦这种合作交流的阅读习惯养成,你就随时可以找到可质疑问难的老师和共同切磋的学友了。

(四)使用工具的习惯

首先,教育学生认识工具书与教辅材料的区别,工具书不是教辅材料。教师要教育学生使用工具书,而少用教辅材料。其次,要认识工具书的作用,工具书是读者不说话的老师,是随时可以咨询的顾问,是解疑释难的好帮手。现在,除了种类繁多的工具书之外,还有网络可提供查询。最后,要教会小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方法,然后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众人皆知的古训。但在阅读中却常常有很多学生做不到,并从而成为影响阅读效率的一大因素。所以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阅读前,一定要把常备工具书置于身边;阅读中,遇有疑难,就要翻查。总之要切实养成勤用工具书的好习惯,而只有养成了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时,它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发挥。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随着阅读去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则对于他们的智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意思是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要教学生摸到“学习”的门径,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境界。[12]

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13]

(一)浏览法。学生如何在相关的图书中找到所要的信息?浏览法可以帮助学生做到。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还要指导学生去图书馆阅览有关的图书,或上网浏览,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摘录下来。这样,不但丰富了语言积累,而且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小学课文,有的节选自古典名著,如《景阳冈》选自《水浒传》,《狱中联欢》选自《红岩》,可以让学生浏览名著,了解故事的梗概,扩大知识面,更好地理解课文。有些课文很长,如《小抄写员》《牛郎织女》,可以用浏览法进行学习,再组织讨论,理解课文。总之,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可以利用浏览的方法,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篇幅大的文章,次要的文章,也可以用浏览的方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精读法。精读法与浏览法是相对的,它要求对课文或重点片断或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小学里的很多课文,篇幅短小,语句优美,含蕴深刻,需要精读深思,细细品味。通过对文章或片断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的熟读精思,就能培养学生品析文本、探究文本的能力,使作者的心、编者的心和读者的心“三心”合一。如教学《穷人》时,有两个片断要让学生细读和品味:其一是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的心理活动,体会桑娜为了帮助别人、宁肯自己挨揍的的善良品质;其二是文章后面对渔夫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渔夫与妻子桑娜一样善良。又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通过朗读,学生能体会语言的优美,文思的巧妙,感情的细腻,由此感受作者的彷徨、无奈又惋惜的心理。这种诗一样的情怀,用讲解和分析是感受不到的,通过朗读却可以感受得到。同时《匆匆》文句优美,句式整齐,富有韵味,可以让学生默写、仿写,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由此,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熟读成诵,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运用。

(三)悟读法。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读。如《穷人》一文,这篇课文通篇除了题目外,再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字里行间处处反映穷人的贫穷和困苦;全文也没有一个“美”字,而文章通篇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文章没有直接描述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而通篇却无情地揭露了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对穷人的残酷剥削。学生要理解体会出这些思想内容,只凭故事内容是不会捕捉到的,而是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很快得到提高。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14]因此,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就是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阅读的真正内涵。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主体性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形成主体性阅读的途径。实践证明,主体性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文注释: [1]陈先云 《体现素质教育

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 [2]陈先云 《体现素质教育

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 [3]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

[6]孔子

《论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7]牛震乾

《角色及教师角色》

中国人事出版,2002年

[8]吴立岗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9]吴立岗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吕世虎

《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11]肖鸿民

《讨论式教学的优点》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12]吴立岗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吴立岗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

教育部制订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崔峦、陈先云主编 《小学阅读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国环境科学民出版社,2000年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 《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编

5.议论文主体段落 篇五

1 关于汽车金融服务业

汽车金融服务业最原始的概念是消费者在进行购车需要贷款时, 可以向汽车金融公司进行申请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 对于消费者来说, 汽车金融是新的购车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汽车金融服务的业务范围也相对的拓宽了, 现在汽车金融服务业的经营主体包括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及相关联的服务组织, 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汽车的生产企业、消费者以及汽车经销商, 服务的主要内容就是提供金融服务。

汽车金融服务业由最初的提供贷款职能转向了现在多种职能并存的服务方式。现在完整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具备三种职能:第一种是为消费者提供贷款、维修融资、保险等业务;第二种是为厂商提供市场信息, 维护销售体系以及整合销售渠道;第三种是为经销商提供相关融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汽车金融服务行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涉及的行业也会越来越多, 金融业与大众消费商品的同体系经营将是金融行业发展的新途径。

在以前, 汽车金融服务业是归国家的商业银行独享的, 这种模式没有遵循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原则, 而是听从计划指标的安排, 在制度上存在着弊端。在现如今的汽车金融服务业中, 不同主体的不同诉求也阻碍着其向前发展的步伐, 消费者是为汽车消费来的, 厂商是为生产销售获取利润来的, 保险公司自然是为收取保费来的, 多种诉求使得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如何利用市场主体中的有效合作来促进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是其在未来发展中要进行探索的。

2 市场主体的合作

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市场主体合作是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在汽车金融服务市场中资金与产品形成的活动链条对于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产品可以看作汽车的生产、销售、消费的过程, 资金可以看作金融服务的过程, 这两个重要的部分在汽车金融服务市场中是交叉并行的, 二者进行顺利的交叉循环是市场进行良性运作的重要保证。这种合作式的服务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要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并且相关的参与者能够从这一过程中获得期待的价值。其中, 服务的品质是循环的核心内容。

汽车金融服务行业的市场主体必须要进行沟通与合作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在众多的主体中, 银行是向其他主体提供资金支持的, 消费者、生产商和经销商是资金的需求方, 他们作为银行的客户享受银行提供的资金服务。作为资金的使用者, 要在各个环节享受到良好的服务, 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如果在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 势必会影响下一环节的进行, 如此进行下去必然会形成恶性的循环, 长此以往, 汽车行业的发展会受到阻碍, 相应的各个市场主体的价值也无法实现。市场的良性运作能够让各参与主体在整个市场的运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银行在汽车金融服务行业中属于发展的源头, 它能够满足汽车生产企业在金融方面的需求。银行在对其进行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能够获得高额的利润, 在此过程中还能够获得优质的客户。而汽车生产企业在汽车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二者间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3 合作形式

在汽车金融服务行业中, 各主体间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特点进行合作。现如今的汽车市场正处于发育的阶段, 各地市场所呈现的特点各有不同, 因此在主体间的合作方式上必然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主体会在不断的交流与磨合中找出最佳的合作方式, 最终达到"双赢"的合作效果。

在众多的合作主体中, 汽车信贷中介服务机构也需要被重视, 它是市场分工专业化的需要, 它通过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流程, 给汽车金融服务业提供有力地支持与协助。在信用体制还不太完善的市场中, 由于缺失有效的信息管理手段, 使得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中对于资信的调查以及贷款后的相关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加大, 汽车信贷中介服务机构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与银行的合作, 汽车信贷中介服务机构降低了信贷的风险, 银行也解决了业务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 在双方的合作中同样体现了"双赢"。

4 结语

在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合作主体中还有许多文章中未涉及到的, 无论有多少市场主体, 合作都是主体间要选择的方式, 各主体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 要及时关注市场中的变化, 积极创新合作的方式, 紧密协作, 寻求共同发展的道路, 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 建立健康的合作模式, 在共同的努力下, 为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许会斌.汽车金融服务中市场主体的合作[J].中国金融, 2003 (10) .

[2]栾航乾.汽车金融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3]于颖.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

[4]郝英瑾.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4.

6.议论文主体段落 篇六

1 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所读内容并获取所需信息。理解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是把读者头脑中的知识与文章中的知识相互作用, 然后把所读知识内化成读者自己的智能的过程。因此, 在阅读前导入相应的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进程及效果有很大益处。一篇文章, 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作者的立场、观点和分析事物的方法。要读懂一篇文章, 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并能利用文章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判断、推理, 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 还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 即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人士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礼仪有一定的了解。此外, 还需要掌握不同体裁、题材、语域文章的特点。这些背景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阅读理解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效率,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所读材料的相关专业背景知识, 并将其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结合相应的背景知识来阅读文章, 提高阅读效率。

2 阅读前知识的导入

在阅读一篇新的文章的过程中, 读者必然会遇到诸如生词、长句、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障碍, 这些障碍严重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程度。而阅读前知识的导入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 为他们成功地理解、获取篇章信息打好基础。因此, 在学生开始阅读前, 教师可采用启发手段, 如提问、小组讨论、介绍、自由交谈等形式引入话题, 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激活学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标题预测文章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等, 以此来诱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进行课堂互动的预热性训练。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运用已知的语言知识来讨论问题,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构建新的知识。经过这些阅读前知识的导入, 学生就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阅读。

3 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主题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建立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上, 教师可以在学生快速读完文章的第一遍, 并获得文章主题大意后提出相关问题, 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要想让学生喜欢阅读就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 在阅读后有一种成就感。因此, 在关于课文的讨论或回答问题前可让学生事先有所准备, 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问题难度要适中, 要考虑到不同能力和不同水平的学生, 针对不同能力和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以表扬、鼓励和指导帮助为主, 尤其是水平和能力相对差的学生, 要多肯定他们的成就, 帮助他们建立阅读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 阅读的动力也就会随之而来。

4 增加语言实践机会拓展阅读空间

英语阅读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课文中所反映的英美等国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政治经济、社交礼仪等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但是, 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方面来看, 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想办法给学生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 拓展他们的阅读空间, 扩大阅读量。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里, 狭窄的书本里, 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从拓宽阅读内容的视角,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量, 并且要求写读书笔记或内容概要, 或者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从互联网或英文报刊杂志上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在全班讨论。这样, 学生的知识面也会得到拓展。当然, 这样学生会觉得有一定的压力, 同时也会很感兴趣, 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激发, 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5 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障碍

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分追求对每个词、每个句子的理解, 力图搞清楚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遇到生词的第一反应就是查字典。而遇到一些长句, 总是要在头脑中逐词逐句地翻译成中文后才能理解。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延缓了阅读速度, 而且由于过分追求某个词、某个句子的意思而没能抓住文章的整体内涵、作者的观点、意图等。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中能抓住重点, 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长句、难句障碍, 帮助学生通过语法分析找出句子的主干, 分析句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逐级逐层地分析长句, 最终读懂难句长句。阅读中另外一个大的障碍就是生词的处理。国内外研究外语阅读教学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速度, 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构词分析能力和根据上下文线索来猜词的能力。教师应当让学生知道,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 除了要充分利用词汇、语法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外, 还必须利用边读边预测、猜想和推断等综合技巧, 弄清楚句子间和段落间的关系以及语篇结构, 掌握段落和篇章的大意, 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6 结束语

总之,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即主体参与意识与主体参与行为, 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把自己置于虚拟的使用英语语境中, 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机会尽量多地使用英语,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理论和实践证明,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60-75.

[2]黄维合.外语教学中的语境因素[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0 (11) :31-34.

[3]崔校平.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J].山东外语教学, 1999 (4) :40-43.

[4]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张怀建, 黄建滨.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J].外语界, 1995 (4) :12-15.

7.议论文主体段落 篇七

就目前我国所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而言, 是以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进行融合的模式。职业教育学校与用工企业联合招生, 同时学校与企业都安排相应的老师来为其传授所需的工作技能。这样的一种现代学徒制,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业教育实训困难的问题, 同时也缓解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因此, 结合我国的教育特色, 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 成为了当前职业教育的一个研究焦点。

1现代学徒制中校企双主体发挥的作用

1. 1推进默会知识的学习

一线技术人员、技术专家、工程师作为默会技术知识的基本载体,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下, 师傅为学习者呈现出建构知识的背景, 不知不觉中传授默会知识, 让学习者从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热情, 加强了学习兴趣。同时, 师徒制教学也可作为小范围层次的教学, 学生可接受反复训练, 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很好地沟通和交流, 师傅也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每一位徒弟的学习情况, 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1. 2顶岗实习的做实

在现代学徒制中, 不但需要在实践环节上, 应用“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 并且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上, 师傅就应深度参与其中, 师傅可结合参与设计课程, 也可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讲述一门课程, 这样让人才培养更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另外, 在现代学徒制中, 人才培养模式还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 并形成了综合实务技能、顶岗技能梯级技能训练、专项基础技术技能。在各阶段上, 采用形式多样的师徒训练模式, 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实到实处。

1. 3社会资源的有效运用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体系模式下, 应用形式多样的技能实训项目, 让更多的有技能、有水平的工人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 以此来提高院校教学团队的真正实力。将很多教学搬入到现场后, 既从不同程度对教学空间起到了拓展的作用, 也从一定程度降低了办学成本。作为师傅而言, 在教学过程中, 推进自身系统学习某些专业知识, 从带徒弟中体验到成就感, 这对于激发工作热情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生在具体实习中, 也能学到很多在学校内学不到的知识, 学生也能做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不但节约了用工成本, 而且也为企业储备了人才。

2在双主体作用下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建议

1) 从国家层面上而言, 完善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用制度对学校与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约束, 以此来监督双方的行为方式, 这样既可以起到降低不确定因素的作用, 也能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合作所需的成本。

2) 构建学校与企业合作信息公开网站, 由政府主导建立, 加强双方对诚信所做的承诺。

3) 举办者应对企业投入适当的补贴, 以此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4) 学校每年都需要与企业共同举办技能知识活动, 为融合校企文化和展示学生技能提供良好的平台。

5) 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多提供校企合作的机会, 以此来提高双方的合作质量和水平。

6) 彰显学校与企业“主体”地位。在学徒制模式下, 培养学生不但要考虑到企业实际岗位需求, 而且也要结合教学规律, 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既需要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也应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 成为当代社会所需的专业型人才。

7) 政府应加大力度对高职院校教育进行宣传。让有潜力、 有规模的企业积极与高职院校展开合作, 并要让企业意识到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人才是其任务和职责。

8) 调整现有招生制度, 可运用招工的方式, 也就是由企业到高三学生中招收员工, 在学生成为合格员工后, 学校可以按照正常程序让学生成为“订单班”的正式学员, 对他们进行因地制宜的教育。

9) 生产劳动与教育教学的有效结合。这样可以为学校培养出全方面的人才。通过推行“双主体”育人试点教育工作, 参加企业工学交替的学生, 在提高职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在教学评价中会得到教师和企业领导的认可, 在就业中有更大的优势。

3结语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出主导作用, 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计划,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及优化, 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多方共赢的目的。基于“双主体”育人模式背景下, 学校与企业需要通过协调来达成共识, 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新机遇, 加大“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力度, 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作用, 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设计有了新的内涵。尤其是市场失效的情况下, 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职业教育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 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的双主体作用, 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学校与企业,双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国庆, 刘向荣.西欧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现代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11) .

上一篇:校园学生活动总结202下一篇:大班游戏动物怎样过冬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