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考试注意事项(精选9篇)
1.高中地理考试注意事项 篇一
仔细审清每一小题题干的题意,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针对题干,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类、原理及规律,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得出结论。
选择题一般有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第一步选细读题干和选项,看题干提供了什么条件,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第二步进行回忆联想,联想调动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等基础知识。第三步,对选项进行综合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得出正确答案。
排除法: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一个一个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选优法:在高考的过程中,有的试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可能陌生,没有十分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中先把一定错误的选项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选出下你认为最有可能的选项。
2.高中地理考试注意事项 篇二
1 教师要注重形象和内涵, 提升个人的魅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水平在提高, 学生对老师的形象要求也越来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 (2) 所以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要有自身的魅力, 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幽默的表情、简练漂亮的板书、渊博的知识, 都会感染学生, 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形象时时刻刻在感染着学生, 因此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还要有乐观振奋的精神, 要投入激情,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饱满的情绪, 就像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反之, 教师的精神不佳, 没有进入状态, 肯定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很多学生会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而厌倦这门课。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前深刻地领会这节课的内容, 使自己进入角色, 用自己的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同时, 教师还要有得体的风度, 上课的时候不能太随意, 首先是外表, 我们都知道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比较敏感, 接受新鲜事物和模仿的能力也比较强, 所以教师最好不要穿奇装异服, 烫染头发、带耳环首饰一类的, 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再者就是要有优雅的站姿, 不能懒散地靠在课桌旁。
2 利用课堂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一堂课的开头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整节课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教学如同演戏一样, 一节课的导入方式如果设计合理,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如在讲地图的时候, 可以利用竞猜谜语引入, 可由“容纳万水千山, 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山, 浑身绚丽多彩”;“高山不见一寸土, 平地不见半亩田, 五湖四海没有水, 世界各国在眼前”;“不坐车船跑全国, 不乘飞机观四海, 分文不花万里游, 请问奥妙何处来”导入。通过竞猜, 可使学生脑海中形成地图的概念, 又加深了对地图的特征和作用的理解。除竞猜谜语导入外, 好的导入还有许多, 如漫画导入、儿歌导入、广告导入、多媒体导入、故事导入、时政导入等等, 至于用哪种方法, 教师要根据内容而定, 做到恰到好处。
新课导入后的一段时间, 是一堂课的最好的时间, 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重点和难点突破, 紧张的注意容易引起疲劳, 此时要适当地放松一下, 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插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或视频。 (3) 如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时, 可插入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例子, 用PPT展示山寨版的天安门、山海关、扬州五亭桥、悉尼歌剧院、美国国会大厦、华西村黄金酒店, 还有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吴仁宝老先生;讲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的时候, 可以播放红旗渠的纪录片,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一下红旗渠这项伟大的工程是如何建成的。同时这也是“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 体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 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3 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的速度和学生学习内容的难度
教学速度是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全班学生的学习速度。教学的速度要适应学生的学习速度,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一般教学进度太快, 再加上有的教师说话语速快, 就会导致学生对很多知识不能及时理解, 并且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大脑过度疲劳, 使学生感到匆忙而注意力不集中。反之, 太慢会使学生的思维出现“空隙”, 导致学生的精力涣散, 降低听课的效果。 (4) 因此教学中要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速度。
高中地理相对来说知识点比较独立深奥, 主要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条线, 自然地理比较复杂, 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如地理时区、昼夜交替、晨昏线之类的。人文地理分得比较细, 也不太好掌握, 但难度低于自然地理。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对教材中的难点进行合理的分散处理, 如果一节课难点过于集中, 学生学起来很吃力, 这样会导致他们对学习的知识失去信心, 从而难以集中注意力。反之, 过于容易的内容, 会让学生产生满足感, 甚至会觉得整节课的内容很无聊, 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所以难度要适当。那么, 教师就要根据课程大纲标准, 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 同时要联系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4 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学语言、板书、直观教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对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课堂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信息工具, 教学中准确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用好语言, 巧用语言, 可以使枯燥的课堂充满生机, 优美的语言不外乎就是:或其音调、或其音量、或其幽默, 它能缓解学习的疲惫感, 放松紧张压抑的学习氛围。 (5) 因此教师必须在语言修养上狠下工夫。
漂亮的板书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板书设计要简明扼要, 主次分明, 一节课下来, 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留在黑板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有的教师习惯用PPT上课, 很少在黑板上写字, 由于上课的时间紧, 内容多, PPT上的内容停留的时间很短, 导致学生很难记下PPT上的知识点。结果一堂课下来, 学生的书本是空白的, 没有时间做笔记, 更不用说课后复习了, 他们就会感到这节课没有收获, 无疑是一种伤害。此外, 直观教具 (如地图、模型、标本、实物等) 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可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摘要:所谓的调控, 就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适当地进行调节和控制, 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张弛有度、意趣盎然的生动格局。课堂教学调控并非易事, 但一旦调控好, 便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本文在此对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学生的注意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调控,学生,注意力
注释
1吴善和.数学课堂教学中调控学生注意力的策略[J].龙岩学院学报, 2010.28 (2) :96.
2耿春梅.课堂上教师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3 (2) :118-119.
3胡文群.谈地理课堂上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技巧[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3.高中地理考试注意事项 篇三
(一) 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课程的时空特点要求地理教学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这样学生才会建立起时空感,才能正确领会地理学科知识,掌握地理学规律。如今,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之中,极大地增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和时空感,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改善。
(二)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以往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单一地使用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本宣科”等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如今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以往相比,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广泛运用于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点评等教学环节的有效组织,使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文在肯定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主要想分析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今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一) 要注意“重讨论,轻讲授”的倾向
如今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基本消失了,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有时,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时间过多,教师讲授的时间太少,表现出“重讨论,轻讲授”的倾向。有的教师让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就占了整个课时的一半,再去掉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教师讲解的时间甚至不到10分钟。“满堂灌”变成了“满堂看”“满堂动”“满堂问”。教师对知识和原理的讲解太少,既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和原理,也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要注意“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多地关注教学形式的设计,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以至于出现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以及对学生的回答点评不到位的情况。比如,对学生的回答好在哪或错在哪点评不清楚,或不点评,甚至是盲目表扬,虚假表扬,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所学内容。“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反映出不少教师的专业素养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思考、研究不够,没有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三) 要注意“重现代教学技术,轻传统教学方法”的倾向
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而这确实为提高教学效果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如今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不写黑板字,教师的“三板”教学基本功普遍缺乏。我们在肯定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的同时,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特点,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确实很大。但不少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成了资料库,成了教师的教案,信息量太大,教学内容设计得过多过细,加上课堂时间又紧,一屏幕的内容还没等学生思考就快速换页了,这时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 要注意“重学生自主,轻教师主导”的倾向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不等于把课堂全都交给学生。“学”是在“教”的主导下进行的,教师要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途径就是讲解。教师不一定非得按照“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代表回答—教师表扬”的模式组织教学,“教师边讲、边问、边启发,学生抢答”的教学步骤,其效果也不一定差。在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情况下,如果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其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差。而如果将一些简单的问题安排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回答,那更是浪费时间。
以上分析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非想否定高中课程改革的成果,这些问题也并非所有的教师都存在,其表现的程度也不尽相同。笔者提出来的意图只是希望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给予注意,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扩大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是不容置疑的,成效也是显著的,如果我们能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改革就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4.高中地理考试注意事项 篇四
1.一个学生向教师提问:“老师,您告诉我们‘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您又告诉我们‘外力作用的方向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向平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面对这个学生的提问,作为一个教师你应该如何应对?(10分)
首先应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分)。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外力作用的方向的确是削高填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也的确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这其实并不矛盾(3分)。因为正是外力作用把黄土高原上的物质搬运到了华北平原和渤海,这本身就是一个削高填低的过程;至于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的形态是这一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为黄土高原上不同的地表形态下抵抗侵蚀的能力是不同的,地表结构的差异在外力作用下就表现为千沟万壑的形态,但这种形态是不稳定的,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最终将全部被搬运到低地去(4分)。
.2.对例题和经典试题的评析、讲解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知识底蕴。下面为一组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请对这组试题作出简要的评析(提示:可从命题意图、解题思路、对试题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评析)(15分)
2003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回答10~11题。
10.一天中,观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北京时间)是
A.1时前后B.7时前后C.11时前后D.13时前后
11.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在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
该题命题意图:通过卫星的材料切入月相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6分)。
解题思路:①提取有效信息——卫星的定点位置(103°E赤道上空)和观测小组位置在天津(约117°E、39°N)以及月相变化的相关知识(2分)。②思维过程——因为卫星本身不发光,需要反射太阳光线才能被地球上的人看到,所以可把卫星看作一个人造月球,但不同的是它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它绕地球运转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一致)。月相的变化取决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同理,卫星上能看到的被太阳光线照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太阳、月球、观察者三者的相对位置。只有当太阳从观察者背后的方向照射过来时,卫星最亮。由此可推断第10题应选A(因为天津的位置比103°E约偏东14度,大约早1个小时)。第11题就应选B(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观测者的位置同在北半球)(4分)试题评价:命题过程中的创新主要是情境的创设和立意的境界。本题通过课外活动小组观测卫星的情境自然的切入月相的知识,并把地球的公转、自转、时区和区时、天津的地理位置等知识浓缩在两道选择题中,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思维容量,是一道区分度很高的试题。(3分)
(本题是一道虚假情境的试题:首先,该题假定卫星的形状是个球形,但实际上卫星可见部分主要是可变化方向的太阳能电池板,它的位置变化与月相变化规律完全无关;第二,卫星在观测者看来只是个小光点,除非有强大的望远镜否则不可能看到类似月相的变化,并且因为太阳位置差异导致的亮度变化很容易淹没在云量、天气、大气透明度、能见度、大气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中。)
3.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期望值。它是备课过程的原点,也是教学过程的归宿。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对教学目标进行的界定显然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教材中的一个片断,请分析这一小节教材所应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5分)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一)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主要是由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的,恒星之间的距离以光年为最小单位。例如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4.2光年。
我们地球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中除了大量的恒星以外,还有很多由尘埃和气体等组成的云雾状天体,称为星云。银河系以外有一些看似星云的天体,实际上是与银河系同级别的恒星系统,我们称为河外星系。到20世纪末,人类观测到的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它们都与银河系一样包含着数十亿到数千亿颗恒星,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都是星系,所有的星系合在一起,构成了最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所有的天体。迄今为止,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仍然是十分有限的。从此种意义上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1)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究的渴望与激情。(5分)
(2)让学生认识到宇宙是物质的,从而逐步树立唯物主义的宇宙观。(5分)
(3)通过感悟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跨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5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酌情计分)
4.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在于把内容标准用行为目标的方式来表述,如“结合实例,分析„„”;“举例说明„„”;“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等。这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生动、鲜活、身边的事例和材料,来升华自己的教学过程。而这些事例和材料要靠教师在平时点滴的挖掘、积累、整理、提升。株洲就是一个地理特征十分鲜明的城市,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供挖掘。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了哪些取材于株洲的教学资源?(15分)
例:株洲是一个移民城市,通过分析株洲居民原藉的地理分布可以阐释人口迁移过程及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分析株洲各地迥异的方言来探讨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株洲城市各区不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征是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的活教材;株洲城市空间的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可以丰富城市化过程理论、可以说明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株洲工业的分布及工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的治理等是阐释工业区位理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的最生动实例„„(答案合理均可酌情计分,但必须把株洲的实例、材料用地理学的专业术语进行描述或与地理学的原理、理论、教材中的具体内容相联系的答案才是有效答案。每个有效答案计5分,至少需答出三个有效答案。)
5.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主要基于以下基本理念: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而研究性学习的设置正是这些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你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了哪些研究性学习项目?你是如何组织实施的?(15分)
5.高中地理考试注意事项 篇五
2018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说课稿
热力环流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热力环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的形态。是后面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等的基础,更是本章教学重点。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已有一定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懂得热胀冷缩的道理,这些都为他们学好本堂课奠定了基础。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快速的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直观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用专业的地理术语表述热力环流动态过程;2.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展实验活动,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其应用。【难点】
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地理现象。
五、说教法方法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实验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拓展→小结作业
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用运用设置情境、设置悬疑的方式进行导入,首先播放歌曲《军港之夜》,给学生设疑:这首歌曲的歌词有点问题,大家能找出来吗? 采用设疑的方式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实验感知
首先展示“烟雾飘动试验”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这么两个问题:①烟运动方向是什么?(顺时针)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冷热不均)展示实验,把“无形”的热力环流变得“有形”,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另一方面为后面学生探究热力环流的过程奠定基础。
(二)探究过程
过程的探究式本堂课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因此采用学生绘制交流,教师讲解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实验过程画在草稿本上面,并且同桌之间尝试着去分析一下整个动态过程,学生展示交流。
在教师讲解热力环流的过程中要注重两点: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第一,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较为抽象,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形成过程。
第二,采用层层深入的问题牵引学生的思路,辅助学生理解。我设置如下三个问题:
①地面冷热不均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从上述实验中引导,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②大气发生垂直运动,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发生怎样变化?(空气流走气压变低,空气集聚气压变高)③大气发生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是否一致,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后,会出现日常生活中的什么现象?(风)风是什么方向上的大气运动?(水平)最后让学生归纳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这样一方面能够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具体表现一一海陆风
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的认识,为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因此进入海陆风的学习。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环流的过程,因此海陆风的学习主要采用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结合热力环流的知识,绘制海陆风的示意图。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海陆之间是有差异的,海洋的比热容大,陆地的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所以升温慢,降温慢;陆地比热容小,所以升温快,降温也快。)学生展示成果。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教师进行重点归纳归纳。海滨城市白天吹的是海风,晚上吹的是陆风。环节三:巩固拓展
把导入环节抛出的疑惑提出来。《军港之夜》,学生能够结合学习的热力环流和海陆风的相关知识得出,歌词中应该是“陆风”,而不应该是“海风”
我会顺势鼓励学生的表现,希望学生能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学以致用,做一个真正的地理人。
环节四:小结作业
让学生课后搜集城市风的相关资料,绘制出城市风的示意图,并且想想城市风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七、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图文并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今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关注玉溪中公教育
yuxi.offcn.com
6.高中地理考试注意事项 篇六
——以《地球的运动》一节为例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起,计算机技术开始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是教学手段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努力的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枯燥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普通高中不太受重视的地理学科而言,采用CAI,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高级程序教学,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硬件、软件和课件是它的三要素。如今许多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都具备的条件下,优秀地理课件的缺乏以及地理课件的自制有一定难度,成为影响许多学校发展地理多媒体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程序设计不同,它是程序设计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既有程序设计的一套流程,又有分析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思路,三者必须结合起来。地理课件需要地理教师自己、或和计算机教师合作共同设计与编制,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下是我制作地理课件的一些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中地理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
㈠、确定课题。地理教材中,几乎所有内容适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过有的课节没有必要使用课件,在初期选择时,由于学校课件资源和互联网上课件资源的不足,着手制作课件,确定课题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常规实际演示或教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同时又是教学的难点,用常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难以学会、难以理解的知识。
3、通过多媒体手段能很好解决而且有优势,并能使学习者有切身的体会,例如:四季的形成、地壳运动等抽象的内容,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动画、视频等功能,进行显示、模拟,使之直观、形象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教学内容多,课容量大的复习课,习题讲解课等。
㈡、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教师的实际情况,包括自身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能力,课堂实际教学能力等。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实施的计划,以便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㈢、系统设计。即按教学设计的要求来确定计算机课件的基本结构及实施的方案。包括:
1、要确定软件的类型。
可用于制作课件的软件有许多,每个软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都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常用的有PowerPoint、3D Max Studio、PhotoShop、Authorware、Flash等等。PowerPoint简单易学,交互性强,3D Max Studio是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学习难度太大,PhotoShop是专业的图片处理软件,在课件制作过程中经常用到,Authorware交互性强,但后期完成后文件太大,我认为Flash相对而言,用于制作地理课件应为首选。
2、要设计封面和界面。界面是信息交换的通道,通过键盘、鼠标等物理设备对屏幕做出反应,完成人机的交互作用,好的界面除了交互性强之外,还应考虑到界面的美观程度。例如:颜色的搭配是否协调,背景是否合适,按钮是否协调美观等。我制作一个课件,技术上没遇太大的阻力,倒是在背景的选择、颜色的协调性以及版面的设计上煞费苦心,以达到较为理想的美学效果。
3、划定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确定所要制作的各各场景。
㈣、课件的具体制作。
制作课件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包括:
1、收集相关资料。
⑴、图片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要用到一些边框、底纹、按钮,这些简单的图片可以自己设计。除此之外,是网上下载,是搜集素材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素材的艺术化处理我们特别要谈到Photoshop软件。要想把课件做得既实用又具有艺术性和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最好把准备好的图片用Photoshop处理一下,Photoshop是目前较流行的图片处理软件,它的功能十分强大。
⑵、音频、视频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的音频资料包括背景音乐和讲解。背景音乐一般要到网上搜集,并要注意平时积累,因为恰如其分的背景音乐可以很好的烘托课堂气氛,如制作《锋与天气》一课课件,有了雷声雨声效果就很好。讲解则要靠自己录制,作为广播级的录音是要专用设备的,而自己设计课件的录音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如选一块好的声卡和一个好的话筒,软件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软件即可。但一般要少用,因为我们要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速度。一些必要的视频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需要平时的积累,现在网上的视频也很丰富,但有时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有用的视频,再者,许多视频需要进行剪辑,因此,视频资源一定要及时收集起来,以备后用。
⑶、动画的准备。动画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大大丰富和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动画一般是自己设计,根据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思路设计。如用3DSMAX设计动画渲染成图片系列,可以作为Flash的一个影片剪辑。如《地球和地球仪》一课课件中用到很多3DSMAS三维动画软件,功能十分强大,用它作文字出场、三维模拟效果很理想,如《日食和月食》就可用3DSMAS来模拟;另外,用视频捕捉卡捕捉现有录像带等视频为AVI视频动画,这种视频动画有很强说服力和表现力,这种方式对非专业设计人员来说,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2、根据课型设计模板,依据模板制作具体的分支场景。
以往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我一般是根据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把所有的知识点用一条线穿起来,用一些按钮连起来,课堂受制于课件。几年前我曾经探索一种新的模式,使课件应用更加方便灵活,适用的人群更广,课堂的容量更大,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适用于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
2006年在高三总复习区域地理时,我用Dreamweaver制作了一些网页,把授课所用的图片(景观图、地图、地理图表、地理插图等)、文本资料、地理动画、视频资料制作成网页,用Myie2在全屏下播放,效果不错。一些课堂容量大的复习课,特别是高三复习课、习题讲解课,可采用这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课件,必须使Myie2网页浏览器,否则Flash文件无法显示。
今年寒假新课标培训回来后,我设想,用Flash软件实现这一方法不是更好吗!就尝试了一下,结果不错。制作的课件可以灵活运用,适用不用的教师和学生,我们学校都可以使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随意改动。首先是设计一个网页模板。如我制作的《地球运动》三个课时的课件,就是用这个思路设计的。根据这节课各各场景所需要的空间基本上是正方形的,因此在舞台的右边设计了640*480的区域作为场景展示的区域。在舞台的左边设计了交互按钮的位置。上方设计为提示区域。左边按钮的数量可以随意调整,同时链结的每个场景可以随意改动。不影响主场景的效果。而设计《地球上的大气》一章各节的课件时,采用的是舞台中间设800*400的区域为场景展示区域,上方设计为提示区域,下方设计为交互按钮的位置。
具体制作思路和方法结合课件说明。
3、调试及教学测评。看你设计的每一个功能是否能达到目的,教学效果如何,并根据需要修改设计,重新调试,直到课件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在制作的后期调试时,我认为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⑴、调试场景的色彩搭配。其原则是符合学生的用眼卫生,保证清晰、大方。让班级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
⑵、对课件所存在的细节上的不精致进行修改,保证其科学性。
⑶、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整背景音乐、视频。保证小的视频文件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4、形成教学产品(教学课件)。将修改好的课件,通过刻录机载入光盘,便于长时间的使用和保存。
二、课件制作及应用中的问题
㈠、重形式不重内容
许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走入一个误区,精心设计没有必要的板面,设计没有必要的动画过程。比如制作《地震》一节的课件时,使用霹雳体文字;制作《火山》一节的课件时,用FireWork制作了火焰字;在一个页面中使用多种字体,多种颜色的文字;用大量的时间制作一个片头;一个选择题的答案在屏幕上飞来飞去,最后落在一个小括号里。制作课件的重点必须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必须保证其严谨的科学性、实用性。
㈡、“拿来主义”
有不少教师在使用课件时,自己根本不动手,总在网上找现成的,拿来就用,这不可取。网上的确有高质量的课件,但不一定是通用的,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许多网上的课件存在明显的知识性错误。我们可以从这些课件中获得启发,结合自己的实际制作出来,也可以将其按自己的思路加以修改。
㈢、重“量”不重“质”
随着计算机在学校的普及,课件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有的老师几乎每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使用课件,粉笔成了多余的摆设。这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课件的设计应该遵循必要性原则,如果盲目地把所有的内容都制作成课件,那就成了“电灌”方法,和以前的“满堂灌”没什么本质区别。
㈣、重“教”不重“学”
有些教师的课件主要体现教师“教”的思路,较少涉及学生“学”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较少,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所以,一个优秀的课件,需要精心的策划、细心的制作和恰到好处的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使用效果。因为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件只是辅助手段,如果夸大课件在课堂中的作用,就是本末倒置。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师在使用地理课件教学中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
三、几点建议 1、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多学习一些课件制作和应用的知识。互联网飞速发展,网上的视频教学资源丰富无比,学习的难度小多了。想学一定能学会、一定能学好。
2、课件制作的分辨率最好采用以下几种,用起来方便、快捷。800*600;640*480;320*240;800*400。
3、课件制作的总思路最好是与网页浏览模式接轨。我今天给大家展示的课件只是一个思路,也许这样更有利于资源的共享。
4、各学校有条件搭建共享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课件的制作是个苦差事,我制作的这三课的课件,前后共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般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效率最高,有时连续七、八天工作到后半夜。衷心希望有条件的学校与我校共建资源平台。
四、其他
7.地理考试命题刍议 篇七
一、命题要突出前瞻性
所谓前瞻性,是指超前意识。众所周知,人类的发展不可局限于眼前的利益,目光应放长远一些。就地理考试而言,如环保,原先并不受人重视,只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严重破坏了环境,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进而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人类才予以充分关注。所以命题要对人口、资源与坏境等问题予以充分关注。
当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如人口的剧增,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城市化进展和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这都是地理的研究范畴,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对地理的重视,地理考试命题,也要与时俱进,必须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超前意识,不要墨守成规,考试不能满足静态知识的简单复印,力求求新求变,突出前瞻性。
如我国资源丰富,不要津津乐道我国的某些资源储量占世界第几位,而应考查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的世界排名,让学生充满忧患意识,开采完了不可再生能源,中国未来将依靠什么能源?电动汽车的利与弊等。如西部大开发,命题时要让学生明白,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如2014年全国卷文综Ⅰ第2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此题就对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弊端加以揭示,让我们辩证看新科技的利弊。
二、命题要关注现实,突出社会教育功能
中学地理研究的范围广泛,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由静态的,也有动态的。命题时要对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予以充分重视。如中国环境问题与治理;自然灾害的防治;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粮食安全问题;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新兴工业化问题等等,对此设题,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活跃期思维,引导其注意国家的大政方针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命题不仅要密切关注和揭露现实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不能点到为止,不能纸上谈兵。如怎样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调查你的家乡有何环境问题,并设计你的对策等,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也体现了地理学科学以致用的特点。
如2014年课标卷Ⅱ第44题: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此题就是要学生结合现实,分析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等食物以及人为猎杀等因素。保护对策自然对症下药即可。渗透了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极具现实意义。
三、命题要加强学科渗透
当今世界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迫切,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通才比专才更适合社会的需要。适应这一趋势,命题时要加强学科内部和学科交叉部分的考核,注重对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等考查,尤其要以考试的导向功能来加强地理向历史、政治、语文等学科的渗透,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突出大文科的综合性。
如前些年全国卷的“三角贸易”的问题,就很好的凸现了综合性。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由于现在各地中考普遍不考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与考试将面临长期严峻的挑战。
四、命题要考查创新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创造教育的世纪。目前,社会上对人才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鉴于此,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向的改革势在必行,地理考试要由重视对知识的考查变为对能力的考查,考学生筛选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今天,着重设计一些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题型,如小论文、调查报告和开卷考试都可以一试。
最后,还要把考试变为师生真正的互动性的双边活动,不要用教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适当引进一些与教科书不同的学术见解,提倡学术争鸣,鼓励学生创新精神的参与,使其不囿于前人的成见,敢于标新立异,凡言之有理,均要鼓励,坚决摒弃考试必有标准答案的庸俗做法。
8.高中地理考试注意事项 篇八
1、考试范围
(1)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和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2)2011年4月——10月的时事政治。
(3)必修三(文化生活)不考,同学们不用复习。
2、这些练习不做。
题型示例:P117,16——21题不做。P132,5;P136,9(2)、P137,10(1)。
综合训练二:P146,1——5,19——25,28,30(3)。
综合训练三:P154,1——5,19——25,28,29(2)。
2012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事政治复习建议
一、请注意:河南省学业水平考试时事政治部分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10分的分值,5道题,换句话来说,5个时政点,一本书考了5 个时政点,这就意味着同学们在复习中注意复习那些重大的时政要闻,突出重大。同时,要通读整本书,了解下近半年来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所提供的复习建议仅供参考。
三、具体建议如下:
一、国内大事
3、中国人民银行4月1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关口。
6、海南成为全球第四个离岛免税区。
7、据新华社4月21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8、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0、4月28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约13.7亿人。
11、4月28日,2011西安园艺博览会开幕。这是继昆明、沈阳之后,世园会第三次在我国举办。
17、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
2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1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6.北京时间6月4日晚,李娜 首夺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登顶大满贯。
29.6月11日至6 月17日,第三届海峡论坛举行。
36.个税起征点调至3500元,中低收入者税负减轻。
38.6月3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提升海洋开发水平,这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39.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
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40.社会保险法7月1日起施行。
46.新疆和田市一派出所遭暴徒袭击。
47.7月19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
50、赖昌星被遣返回国。
51、7月26日,我国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我国载人潜水新纪录。
55、中国首艘航母平台“瓦良格”号试航成功。
56、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举办。
61、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65、中国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破900公斤,达到926.6公斤。
66、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暨第八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在京举行。
6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首获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青蒿素)
71、北京时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
73、今年的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纪念日。
75、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76、首都各届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80、10月12日,体操世锦赛中国男团实现五连冠。
84、今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
8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二、国际大事
3、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4月14日在海南三亚举行,会晤后发表了《三亚宣言》。这是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后的第一次会晤,也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会晤。
4、4月15日,博鳌亚洲论坛开幕,胡主席出席并发表演讲。
7、美国东部时间4月18日,美国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宣布美国信用等级“降级。”
8、5月1日,美国宣布击毙“基地”领导人本•拉登。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辞职。19.拉加德就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17、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
18、英国发生电话窃听丑闻。
21、孟买遭遇连环恐怖袭击。
22、美国提高债务上限。
23、英拉就任泰国首任女总理。
24、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25、英国多地发生骚乱。
27、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占的黎波里。
28、野田佳彦当选日本新任首相。
35、美参院通过涉人民币汇率法案,中方坚决反对。
37、欧盟提出解决欧洲债务危机路线图。
三、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学习问答
4、中国共产党90年来所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
5、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创造、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三大发展成就。
6、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7、回顾90年中国的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8、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9、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10、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基本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
12、90年发展历史进程所昭示的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四个根本点。
13、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所面临的“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和“一个更为紧迫的任务”。
15、重点理解: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如何走好“中国道路”?
四、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问答
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11、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及具体要求。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1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9.高中地理考试注意事项 篇九
2018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褶皱
山》答辩题目及解析
一、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有什么不同?(学科知识)【参考答案】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在形成原理上完全不一样: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丹霞地貌是水成的红色砂砾岩地貌.是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二、研究褶皱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何意义?(学科知识)【参考答案】
褶皱是由岩石中的各种面(如层面、面理等)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褶皱是地壳中一种最基本的构造型式,反映了地壳岩石发生了塑性变形。
褶皱的研究对于揭示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其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褶皱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褶皱与许多矿产的形成和分布的关系极为密切;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
三、采用地理探究法进行教学有哪些意义?(教学论知识)【参考答案】
①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提出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②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从地理现象中获取地理信息,加工和处理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③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独立思考、提出假设、比较和类推思维,这些都是形成创造思维的重要条件。
【高中地理考试注意事项】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洋流总结06-18
高中地理教师总结06-26
高中地理如何学好08-04
高中地理教案模板10-27
高中地理心得体会07-06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07-06
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07-22
高中中国地理教案全套07-30
高中地理3s技术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