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哑巴”老师

2024-08-03

我的“哑巴”老师(共12篇)

1.我的“哑巴”老师 篇一

我的母亲是哑巴作文

在这个世界上值得我们感恩的人有很多,但是其中,最值得我感恩的就是我的母亲。因为我的母亲是哑巴,哑巴是我的母亲。

母亲是天生的哑巴。听大人说,在生下我之前,她没有欢乐,没有笑容,整天干粗重的活儿,做粗糙的饭菜,像一头辛勤耕作的老牛。那时,村子里调皮的孩子,经常指着我的鼻尖,叫我“哑巴崽子!”我只好整天趴在我的哑巴母亲的`背上,做梦,撒尿。我的哑巴母亲,用她仅有的笑,用依依呀呀的情感,养育了我的幼年。

到了入学的年龄,我家里很穷。在母亲苦苦的乞求之下,我走进学堂。在学校里,有时会遭到同学的嘲笑,甚至遭到同学的指指点点。回到家里,我将这一切苦恼和怒火,一股脑地泼向了她矮小的身躯。但我的哑巴母亲,总是用她那不倦的笑脸迎送我,抚摸我,默默地承受着我的粗暴和残忍。偶尔,她的目光中也掠过一丝哀愁,但我的虚荣心,迟迟没有发现它……

哦,我的哑巴母亲。

那次上学我忘了带雨具,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坐在教室里,希望有人给我送雨具,可我又怕是我的哑巴母亲。我知道她的到来,会给我带来什么,可我又深知我的哑巴母亲,永远在为我活着,永远在深爱着我。

我的哑巴母亲终于来了。她在校园里咿咿呀呀的打听我,我顿时觉得像陷进了深渊一样,脸上燥热难受。可我的哑巴母亲发现了我,她激动的露出笑容。哑巴母亲把折叠整齐的雨披递给我,自己身上淋得透透的,雨滴顺着长长的头发,一滴一滴,滴在脸上,滴在地上……我不顾一切的扑进母亲怀里,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一滴一滴,滴在地上……

后来,班主任知道了我有一位哑巴母亲,找我谈话,我心头掠过一丝恐惧。然而老师却以此为例,在班上讲了我的身世,并要全班同学互相团结,互相帮助。我当时怕极了,我怕同学们的鄙夷,我怕同学们的嘲笑,然而,我错了,同学们下课后,一个个都围上了我,向我送来赞叹和敬佩的目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我欠了母亲好多好多,我开始期望她——我的哑巴母亲,她若再一次给我送雨披,我定会毫无顾忌的扑上去,吻她削瘦的脸颊。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哑母给我带来的滴水之恩,哦不,应该是一片汪洋大海,我又何以偿报呢?

 

2.我的“哑巴”老师 篇二

爸爸妈妈知道我在学校的“光荣事迹”之后, 开心极了, 奖了50元钱给我买书看。

周末, 我走进新华书店, 打算买几本跟手语有关的书, 剩下的钱, 则给同学们买点小礼品。

我有个习惯, 喜欢带日记本出门。这天穿的衣服正好没口袋, 我就把钱夹在了日记本里。刚下公交车, 一男子走到我跟前, 趁我不注意, 抢了我的日记本就跑。我马上意识到, 那人肯定发现我日记本里夹着钱。

“有人抢劫啊!”我大声喊着, 边喊边追了上去。其实, 我不在乎那50元钱, 在乎的是那本记录了我很多事情的日记本啊。

“站住!”好像是一个老外, 操着不标准的中文喊着追了上去。他们跑得好快, 我根本追不上。不一会儿, 他俩就消失在街角。我在原地等了好久也没见到人回来, 伤心地回了家。

没想到几天之后, 一个外国小伙子突然来学校找我。他递给我日记本, 正是我丢的那本。谢过之后, 我们聊了起来, 这才知道他叫迈克, 是一个记者。那天, 他追回东西后走岔了路没找到我, 就看了日记本上的内容, 据此找到了我的学校, 并想采访哑巴当老师这样不可思议的故事。

这次采访, 由我担任翻译。采访中, 我得知刘老师从前并不哑, 是有一次为救在公路上乱跑的学生被车撞到了脑袋, 之后就不能说话了。

新闻播出后影响很大, 不少人特地来我们学校听刘老师的课。一个多月过后, 人们的热情才渐渐淡了下来。可是没多久, 迈克又来到我们学校。和他一起来的, 除了几位教育局的领导, 还有一个白胡子的外国老头。他们要约见刘老师, 我自然又担起了翻译的角色。

迈克先说话了:“刘老师, 小和, 这位是国际著名的尼斯医生。”然后, 我们互相握手。聊了一阵子之后, 我们知道了迈克一行的来意。原来, 迈克的新闻发出去后, 国际上一些医学专家对此很感兴趣, 当然包括这位尼斯医生, 他们希望刘老师能配合治疗, 看看能不能攻克这个医学难关。治疗、出行等所有费用, 尼斯医生将全部负责。得知这个消息, 大家群情激奋, 刘老师也特别激动。

刘老师走后, 教育局派了一位新老师来。同学们都对校长说:“等刘老师治疗回来后, 我们还要刘老师教。”校长同意了。

刘老师走后, 时间好像过得特别慢, 一天, 两天, 一个月, 两个月……终于熬过一学期。新学期又开始了, 正当我们在猜新老师会是谁的时候, 刘老师出现在课堂上。同学们热烈地鼓起掌来, 梁小帅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喊道:“噢耶, 刘老师万岁!”

刘老师就像几个月前她第一次来到我们教室一样, 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她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然后给大家打出了几个问候的手势。

“怎么刘老师还用手语和我们打招呼呢?难道她的手术没有成功吗?不会吧, 我们大家可是为她祈福了好几个月呢?”我这么想着的时候, 梁小帅使劲推了推我, 说:“你还不赶紧站出去当翻译。”

“是啊, 就算刘老师的手术失败了, 那又怎样?她终究还是大家最喜欢的老师。”想到这儿, 我站起身, 就要往讲台上走去。

谁知, 一声天籁传来:“小和, 请你坐下。”

“天啊!刘老师会说话了。”梁小帅好像中了邪一样。大家全都高兴地跳了起来, 有人抛书, 有人敲桌子, 好像再疯狂都不能表达这种兴奋一样。

“同学们, 大家请安静。今天是开学第一天, 我做一个自我介绍。”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 刘老师笑着说道, “大家好, 我叫刘轩如!”

我敢肯定, 那笑, 那声音, 都是我在这世上看到、听到的里面最美的!

——没有之一!

3.我的哑巴舅舅 篇三

后来,年纪大了些,便也不怕了,却学会了欺负人。仗着舅舅听不见,我常口里嚷着一样东西,指着另一样,让他去给我拿,他一拿错,我就笑他,让他再拿,“舅舅舅舅,快快!”这是那段时间我常喊的话,他也不恼,就陪我玩。

印象中,舅舅的人缘特好。只要看见村里人从家门口经过,不管大人小孩,舅舅总是笑嘻嘻地和大家打招呼,有时候还会邀请人家上门坐坐,递上一杯热茶。每当邻居或其他村民有个什么需要出力的事情,他也会乐呵呵地上门帮忙。地里蔬菜瓜果成熟了,他还会分些给左邻右舍。所以村里人都很喜欢舅舅,也为舅舅的残疾抱不平。

舅舅一天忙到晚,一年忙到头,最少打理的便是自己。舅舅的衣服年年都是那么几件,每次爸爸叔叔来看望他时,总是给他钱让他买件新衣服穿,他“啊啊”地答应,然而也不见有什么变化。冬天天寒,沒有件像样的羽绒服的他就裹着一层又一层补丁衣物来御寒。他的“新衣服”大多都是爸爸叔叔们不穿的。每次让他穿上“新衣服”给我们看时,他便会像新郎官似的腼腆地笑。

舅舅爱笑,一笑起来眉毛眼睛就会拧在一块儿,眼角的皱纹整齐地排布在两边,像两朵绽开的花,呼应着咧开的缺牙的嘴。

而每次见到我,舅舅脸上便会哗地一下开出花来。每次吃饭,他都抢着坐我身边的位子,然后挑桌子上的好菜拼命往我碗里夹,连拒绝的余地都不给留。

听说舅舅的聋哑是8岁一次放牛时,不慎从牛背上摔下来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导致的。由于自幼残疾,舅舅一直没有娶妻生子,依托其招亲上门的妹夫一家子过生活。

从小到大,舅舅一直都在放牛。舅舅家的屋后有一个大牛棚,总会看见舅舅和牛在一块儿的身影。棚里暗黄的灯光下,舅舅的脸像是爬满了岁月的蛆虫,舅舅会用布满沟壑硬皮革般的手去摸摸牛的头,拍拍牛的脊背。

总觉得牛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兽”是有原因的,在我看来,牛的身上有一种静水深流般的神力。

每次我经过那垫着厚厚干草的牛棚时,看见牛探出栅栏的头,望着镶着上下开合的睫毛的灵动的眼睛,总能从那看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深意。

而我觉得,舅舅能读懂这种深意。每当舅舅上前去时,牛也会应和似地甩甩尾巴,哞哞地轻声唤几下。

而今,家里盖了新房,拆了牛棚,舅舅再也不用去放牛了。但我却会常常忆起,细雨蒙蒙的日子里,舅舅顶着笠帽披着蓑衣,走在泥泞的路上,两旁是无垠的天地,身侧是尾巴一摇一摆的那头老牛,渐行渐远,直至苍白了背影。

忽然想起《牛的写意》里的一句话:“牛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过去的。”

4.《我和我的哑巴父亲》读后感 篇四

一个不能说话的父亲,承受了多少的嘲笑、侮辱;一个又当爸又当妈的父亲,经历了多少人生的坎坎坷坷;一个任劳任怨的父亲,承担了这一切的一切,付出了这一切的一切,又得到了什么呢?是别人的敬佩?是儿女的感恩?然而当女儿理解哑巴父亲的一切付出,父亲已经老了,年迈的父亲马上要享受清福,灾难再次降临在老父亲的身上:女儿出了车祸。人们都说:这孩子没救了,可老父亲不断的祈求,祈求医生,祈求上苍,为了女儿,就算倾家荡产,失去自己的生命也毫不犹豫・・・・・・

伟大的父爱,支撑着女儿的生命!是哑巴父亲把女儿从死神那里抢了回来・・・・・・

父亲的爱深沉而永久,如同春雨滋润大地般无声无息,宛如古井深处那用不枯竭的泉眼,无论春夏秋冬,总会渗出甘露。父爱是无声的,是深沉的,是要用心去默默体会的。哑巴父亲虽然不能用语言去表达他的爱,但他整天为生活奔波,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撑起孩子的天空!给予了女儿生的天空!一个年迈的父亲,面对死神,是那样坚强而有力量,毫不气馁,毫不放弃!整整20多年,20多年的嘲笑,20多年的侮辱,20多年的坚强,20多年的爱!是需要多大的一股力量去支撑,去承担!然而这股巨大的力量是什么?是父爱!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漫长的河流,那么时间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支撑着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那么时间则是一盒多彩的颜料,为生命洒下色彩,描绘着人生・・・・・・

我却说生命是父亲,那么时间则是父亲为我们撑起的一片天空,感动着人生!

5.我的“哑巴”老师 篇五

——读《我和我的哑巴父亲》有感

父爱是金,是沉默的金子。它无需语言的表达,他是心与心的交流。无需为自己的父亲有这样的缺陷难过,因为不管自己的父亲怎样他都会用心去爱我们。

本文是一篇感人的故事,它的内容是:一个母亲早早过世,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极恨自己的哑巴父亲,他想离开这个家。当他感受到父亲后,亲自从城里打车回家接父亲,可就在回家的路上,她出了车祸!急送医院后,医生的表态是毫无希望不用手术。也许是父爱感动了上苍与白衣天使,医生每天不厌其烦的护理着女孩,昏迷了很长一段时间,上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又将活泼可爱的她送回到父亲身边。

父爱是永恒的,不论父亲是健康的人,还是身体患有残疾的人。他忍受着别人的嘲笑,也承受着女儿的冷漠。不过,内心深处父亲仍然爱着自己的女儿,要不然父亲不会在女儿考上大学的那天喝得那么畅快,那么沉醉。

6.美文故事:哑巴舅舅 篇六

三四岁之前,大舅是会说话的。在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缺医少药的年代,大舅发高烧,昏迷了五天之后,捡回了一条生命,他却再也无法聆听喧嚣的世界。

他无声的童年是快乐的吗?我无法知晓。小时候的我是不太情愿去大舅家的,那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亵渎。有次母亲带我去舅家,在大舅家门前和同龄小孩玩,一时起了争执,他们向我边扔土疙瘩边嘲弄我是哑巴的外甥。外婆恼怒地找他们家大人理论,却被人家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你家老大就是不会言语啊。

大舅是不会言语,可我虽不是巧舌如簧,但说话吐字清晰连个结巴也不打。都说外甥在舅家气长,还不是因为受到这个哑巴舅舅的株连,在他家门前连个头都抬不起来。

尤其让我生气的是,明明我对他不理不睬,看见他如同躲瘟神一样,他却笑嘻嘻的从那件年初穿到年尾,都是干净的蓝色或绿色上衣口袋里,掏出一粒糖果惹弄我的馋嘴。这个时候,往往我一把从他手里抓过糖果,跑的远远的撕开糖纸,糖果塞进嘴里咯嘣嘣的响,他站在原地手指点着我,爽朗的笑着,嘴里发出谁也听不懂的“呜啦呜啦”的声音。

小孩子都喜欢过年,只有这个时候在舅家,能暂时让我忘却对他的不快。我和大姨小姨家的几个表弟,美滋滋的吃着瓜子花生糖果,最惬意的是二舅和小舅还给了我们崭新的五角压岁钱。可一直到了吃过午饭,坐在热炕上的外婆和几个儿女聊得都无话可说了,大舅却在他的小屋里鼾声震天的睡觉,一点都没有要给压岁钱的动静。

我们几个小外甥围在他的屋门外,悻悻的有些不满。小姨家表弟气恼地说:咱们在屋子脚地点个炮竹,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听不见。其他几个表弟七嘴八舌地附和着,积攒已久的怨气让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我稍大些,让表弟躲在门扇后面,自告奋勇地点燃炮捻。

“咚——”一声巨响之后,大舅“呼”地光着脚从炕上蹦跳到了地下。看着满地的炮竹纸屑,稍愣了两三秒,箭步跨过来,一把抓住还没来得及跑远的我,轮起他那给我糖果吃的大手,“啪”的在我脸上就是一巴掌,震得我的耳朵“嗡嗡”做响。听到响动的大人们很快围拢了过来,马上知晓了来龙去脉,厉声斥责着自家的孩子。脸上短暂的麻木后,火辣辣的疼,我没有哭,也没有一解怨气的痛快,反而幼小的内心隐隐有些后怕。大舅依然光着脚,坐在炕沿边,耷拉着头,若无其事的撕一捋报纸,从纸盒里捏一撮烟叶,卷着纸烟。

回家的半路醒来,我在大舅的高大厚实的后背上。那天的雪好大,雾蒙蒙的一片看不清前面的路。大舅的肩膀,落满厚厚的一层雪花,脸靠近他壮实的脖颈,感觉到热烘烘的温度。我想,那天整个世界,应该都和他一样寂静无声。因为我只听到脚落在雪地,“咯吱咯吱”。

外爷弟兄七个,在村子里是个大户人家。母亲还是小姑娘的时候,三四十口人挤在一个大院子。一口大锅,一碗稀稠,养活着这群淳朴的庄稼人。还是少年的大舅,天麻麻亮就起床,打扫干净院落,厨房的大水缸里挑满水,吃完早饭,跟着大人,扛着锄头去田地劳作。

一般人很不情愿和他搭伙干活的,嫌他太傻。给地里拉土粪,别人装多半架子车就拉走了,他总得把架子车装得满满的,再用铁锨拍瓷实,又撂上几掀,直到车上像架了个小土丘才作罢。前面拉粪的人还没走到地头,他已经赶上人家,得意地冲着人家笑。对方笑呵呵的鼓噪着给他竖起大拇指,他来劲地拉着架子车小跑起来。

村子里有婚丧嫁娶的,更是少不了他的身影。不管亲疏远近,主家都乐意邀请大舅过去帮忙,因为他劲大,干活不偷懒。早上主人刚打开大门,他后脚就到。揉面蒸馒头,在宴请里最劳累的活,几乎都安排给他干。别人在宴席上推杯换盏,他在木案板上乐此不倦的揉面。直到吵闹的农家庭院安静下来,他盛满满一大碗剩下的饭菜,蹲在灶房狼吞虎咽的吃。主人满脸堆笑地递给一包廉价的“金丝猴”香烟,再冲他竖起不知道是赞赏还是揶揄的大拇指,他嘿嘿一笑,心满意足的样子。

外婆对他的傻劲很有微词,何况自己家里也有活要干,有几次都已经阻挡了关系疏远事主的邀约,可大舅面对主家一次又一次竖起的大拇指,还是兴冲冲的相跟了过去。

终于有一天,大舅从邻居挑水回来,阴沉着一张脸。外婆比划着手势问他怎么回事,大舅边打手势边大声的朝邻居家“哇哩哇啦“着。原委是邻居挑水的时候,那家媳妇在边上又是吆喝鸡又是撵狗。

村子都是好几户人家共用一口水井。打井在农村是件大事,在没有机械的那时候,这井实在难打。要么费几天功夫,挖了四五十米深还没有出水的迹象,要么下面有厚厚的石层。外婆拗不过大舅的犟劲,他还是横心在自己院子,要打一口可以不用看别人脸色的水井。

他人缘好,主动有两个小伙过来帮忙。那几天,除了吃饭,大舅一直握把短锄头挖井,吊上来的土从黄色变成了褐色,又从褐色变成了深黑色。土质从坚硬到疏松,再稀软。第四天的时候,吊上来的桶里有了石块。到了第五天半晌,他从井里钻了出来,脸上粘着泥巴,身上湿漉漉的,只有一双眼睛放射出太阳一样的光芒。

从此,大舅有了他的那口水井,腰板坚挺的从邻居家门口走过。

人民公社散了伙,土地承包到户。牛就是那时候被大舅牵回家的,而且是一头正强壮的牛。分牲口抓阉,庄稼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挤成一团,大舅站在一边抽他的纸烟。等剩最后一个纸团,打开一看,有的人愤愤不平起来:哑巴还抓了个好阉?有人马上反驳:好人有好报。

大舅对这头牛很是爱惜,甚至到了被人耻笑的地步。耕完地回家,牛悠哉游哉的边吃着路边的青草,边给回溜达。他在后面呼哧呼哧的扛着木犁,提着梨滑。

麦子刚种到地里,他又忙活着给牛准备一冬的食粮。泛绿的玉米秸秆,从地头一架子车一架子车的拉回来,再用铡刀切成火柴长短,堆放满满一间杂屋。

除了农忙,这头牛是舒坦。吃罢早饭,拌上草料,好像要出嫁的姑娘,他用篦子从牛脊背到肚子,从头部到尾部,甚至腿部,都仔细的梳一遍。一身黄褐色的毛打理得干净而光亮。牛惬意地流着哈喇咀嚼着美味的早餐,尾巴悠闲的晃荡过来晃荡过去,向主人表示着谢意。

天气晴好的下午,大舅把牛牵到塬边,给它享用新鲜的绿草。他在边上,带着姗姗学步的养女嬉闹。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他把表妹托扶在牛背上,饱餐了的牛儿踏实的迈着步伐,偶尔舒畅的“哞——”一身长叫。

又过了几年,农忙时节地里都是拖拉机耕种了。牛也老了,牙都掉了几颗。牛老了就得吃细粮,柴草吃进去就得拉稀。

外婆和大舅商量把牛卖了。大舅摇摇头,摆摆手,径直走到了牛圈,给他的老伙计洗簌喂食。

牛贩子是在大舅去邻村帮人家盖房来的。再三劝说外婆:种地都用机器了,牛用处不大了,还得吃好的,隔三差五的还要请兽医看病。游说得外婆松了口,塞了二百块钱,就去了牛圈。

老黄牛看见生人进来,不安的原地打转,而后惊恐的缩在角落,衰老的身躯一阵阵的颤栗,光华殆尽的双眼怯懦地对视着两个陌生人,张开嘴巴“哞”地发出一身哀叫。

外婆撩起衣袖抹了一下眼角,转身出了牛圈,躲进了屋里。

老黄牛被牛贩子连拽带推,鞭子抽打的拖到了院子。它试图挣脱坚固的缰绳,“突突”地喘着粗气,脖子扭拧着似乎回头寻找它的主人。拉扯了一阵,无可奈何的牛贩子恼怒的找外婆帮忙。外婆怜惜的手抚摸着牛头,长长的叹了口气,像是自言自语:再别转世个活物,受罪。老黄牛头蹭着外婆的肩膀,好像个懂事而又委屈的孩子,一颗滚圆的泪珠从它的眼角滑落。

龙黄牛顺从了牛贩子,缓缓的一步步出了大门,出了大门是它曾经走过无数次的村道。它已经无力气迸发出浑厚的嗓音,走几步,“哞”一声,像是呜咽,像是哭泣。

傍晚时分,大舅回到了家里,牛圈已经空荡荡的。他把外婆递给他的二百块钱,挥洒在地上,双手狂乱的挥舞着,嘴里大声的“哇啊哇啊”的斥责着外婆。

那天晚上,无事可干的大舅早早的睡了,可没听见他雷打不动震天动地的鼾声。

村里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大舅跟着几个人给周边村子人盖房,那几个人去了挣钱更多的城市,他言语不通,不方便出远门。

虽然言语不通,但他眼明心灵。补铁锅,补蒸笼,盘土炕,嫁接苹果树,农村杂七杂八的事情好像无所不能。

村子东边的荒芜的土壕,有一片竹林,竹子有筷子粗细。秋季竹叶落了,他砍下一捆竹子,背回已经没有牛粪味的牛圈。过了几天,几个竹笼和背篓晾晒到了院子的阳光下。

村里人纷纷过来瞧稀罕,挑剔的掂量着这些竹子制品的份量。好奇的围在牛圈,看大舅怎么把一根竹子灵巧的编制成他们每天都离不开的物品。正好家里有需要的,还不忘捎带买一两个。比划着问大舅价钱,他憨憨的摆摆说,意思不用给钱,或许他也不知道该卖多钱合适。有人说哑巴黑了白了的忙活也不容易,外面卖多钱就给多钱。

村里该买的都买了,就连邻村听说这里编的物件好,闻风赶到家里买,可还是编的越来越多,都在院子堆成了小山。外婆就鼓动大舅拿到镇上的集市卖。

第二天吃罢早饭,外婆请本村教书的在废纸箱上写了几个字:竹笼2元,背篓5元。大舅把他的编制的东西,大套小,连栓带挂的装了满满一架子车,美滋滋的去镇上做生意。

外婆正在家和面准备午饭的时候,在集上摆摊修自行车的李老头,急匆匆的闯进了灶房,他气喘吁吁的说:四嫂,赶紧到镇医院看看去,哑巴让人打了,头上血哗哗的给出淌。

外婆一路小跑的赶到了镇医院。大舅闭着眼躺在病床上,手背上扎着吊瓶,旁边站着一位派出所的民警。民警见了外婆紧紧的拉着她的手:老嫂子,这哑巴哥真是个好人啊。

民警告诉外婆,在大舅的摊位上,有个贼娃子在弯腰挑捡背篓的老汉口袋里摸。大舅抬眼看见了,起身越过一堆笼子,一把抓住了贼的胳膊。却不料想旁边还有个同伙,捡起一块砖头,在大舅的头了砸了一下。

外婆盯着脑袋上缠了厚厚一圈纱布的大舅,心疼的问:那伤得重不。民警安慰着:刚才医生检查了,没啥大问题。就是流了点血,挂点吊瓶,休息一下就可以回家了。

几年光景,发生的事情很多,砸大舅一砖头的贼被抓住了,外婆去世了,大舅的养女也上初中了。

头没啥大问题的大舅问题还是来了。

有天,大舅到我家里来,给母亲比划说他这段时间头疼的厉害。母亲以为是伤风感冒了。带他去镇医院,医生给开了些治头疼的药。

又过了十几天,母亲去舅家探望大舅。他侧躺在炕上,头顶着墙,嘴里“呜呜”着。母亲慌忙地摇晃着他,想打问他怎么了。他侧过身体瞄了母亲一眼,想说什么又牙咬紧嘴唇,抱头翻身倚在墙边。

这次先去了县城医院,又去了市医院,最后去了省城医院。医生表情凝重的看过脑CT片子,一个个商量好似的摇着头。

医生说:脑下有陈旧淤血,长期压迫脑神经,淤血旁有核桃大小脑瘤出现。在高校工作的小舅试探的问:那能手术吗?医生又拿起片子盯了半天,叹了口气:没办法手术了,即使手术费用也很大,又要清理淤血,又要割除脑瘤,而且这个脑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现在都不能确定。

大舅还是没挺过那个冬季,真的是个冬季。

下面是听大舅村里住在庙里的一位老人给我讲的。

7.哑巴其人散文 篇七

略长凌乱而常常懒得洗的头发,一副憔悴而又挺阔饱满的面容,强壮而有劲的身体,搭上一身旧而耐脏的衣裤,腰后的镰刀,别在系得奇怪的皮带内,一只手牵着肥壮的牛,另一只手提着一捆勒紧的草,或者是身上压着一大捆刚从地里收割回来的豆杆、玉米杆。这,就是哑巴其人。

哑巴天生就不会说话,幸好他的父母还有点良心,并没有抛弃他,倘若是那样,估计他活不长久。唯一不足的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让他接受教育,但在那个年代,正常的孩子都不一定有上学的机会,更何况是一个哑巴呢?视觉、听觉和语言上存在障碍的孩子,要想像正常人一样读书上课,除非是有国家的补助,有善人的捐款,否则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是不被允许的。我们的身边,偶尔还能看见或者听见“某地路边发现一个弃婴”之类的新闻,我绝对相信,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也有因种种缘由而抛弃子女的父母,这我也是相信的。哑巴能够安然地活着,这与他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拉扯是密不可分的。

虽然周围的人们偶尔会三五个聚在一起拉闲话,张家长李家短,村里的人都会被挨个点名,连阿猫阿狗们都不漏掉。聊到哑巴的时候,一个人会说:“哑巴都三十几的人了,那个老者和老奶还不给他寻个婆娘,再过几年想找都找不到了。”另一个人说:“那老奶奸得很(聪明的意思),哑巴又勤快又肯下力,赚一分钱都交给他们保管,老者老奶哪里肯放手呢?怕他这辈子都找不到婆娘咯!”找个儿媳妇这种想法,哑巴的父母绝对是有过的,但是这种家庭要想找一个媳妇并不容易,更何况他们的儿子还是一个哑巴。

城里有两个哑巴是夫妻,他们的结合可能是因为语言上都存在障碍,也有可能是双方家里都不穷,两人还有一个儿子,儿子在他们生活中充当了翻译官的角色。哑巴的生活,跟没法跟他们相比了,城里的哑巴生活还算充实,他们的哑是后天性的,能说一些很简单的话,但是吐字不清。他们接受过初等教育,识得一些字,也能像正常人一样打麻将,玩扑克。

哑巴的父母没钱帮他成家立业,一切只能靠他自己。村里的人们去工地时,常叫上哑巴,替他寻摸一些他能做的事。他们去外地打工,也会带上哑巴。在外地漂泊,“他乡遇故知”的惊喜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是一起出发的。如果不是一个村的,如果这群人没什么良心。哑巴恐怕早就被卖了。

他活到了现在,还没有谈过恋爱,至于女人,更是无从得知他是否碰过,到了他这个岁数的人,即便是不曾有过男女之间的事,但大概也能明白一些。我听别人说,他的床边,藏得有黄色的光盘。

我可以想象,这么多年以来,他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过多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尴尬境况,心里的委屈无法开口向父母和朋友倾诉,只能烂在心里。他或许会向人比划,但他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手语训练,只有在他身边呆的最久的至亲们才能看懂一二,他或许想极力冲破语言上的障碍,从喉管里声带里发出宣泄的音。可是,他能表达出的声音不多,“额……哎(第一声变到第二声,然后拖得很长)……木(第一声,从微闭两唇发出来,上下唇抖动着)”,他说的这些,一般都在表达他特别愤怒、高兴,或者是在赞赏某个跟他交流的人。

他的表达,常常是伴有动作比划的。否决的表达,一只手在胸前来回有力地挥舞,脸上同时呈现出瞧不上的表情,或者是竖起右手的小指头;肯定的表达,毫不吝啬地竖起他的大拇指。至于别的意思,就必须用上整个身体了。反正,与他交流,他尽可能地让我们明白,我们也尽可能让他明白。但要想完全懂他的意思是不可能的,要想让他完全理解我们的意思,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跟他交流,也存在一些忌讳。长大之后,很少见过他了,我记不清都有哪些了,大概是在他面前摸鼻子和摸眉毛,表示你在骂他或是骂他的父母。小时候听但大人们说还觉得挺好玩,常常看见到快要到了路口时,朝他做这些动作,然后就一溜烟跑了,因为大人还说,如果被他逮住,他会狠狠地打你,听说:哑巴打人不知轻重,也不知道你疼不疼。虽然我不敢在他面前做这些动作,但是在他的背后做过。现在想起来,觉得甚为后悔,年少的时候,实在是不应该参与到“嘲笑”哑巴的阵营中去。

我在路上碰见他的时候,他会用他的方式跟我打招呼,“问”我一些关于我的事情,我大概能猜到他的意思;“你上大学,厉害!什么时候回来的?”我的回答也尽可能地让他“听”得明白。他的听力,我不确认是否有障碍,大声地叫他,他也没有太明显的反应。

在我们村里,有什么红白事情时,主人家都会请哑巴帮忙,但是我发现,哑巴每次帮人,干的都是一些脏活与累活。在路上走着,常常看见他的肩上扛着叠好的桌椅,或者跟人们一起抬棺木,抬大火炉。不知道是是主人家故意分配的,还是哑巴主动去选择的,大概是人们都觉得,哑巴身上的力气,要超出正常人许多。

8.哑巴 篇八

我爱我的“哑巴老师”。记得妈妈第一次把它交给我时,我的心情时多么激动啊!我把字典翻来覆去的看了个遍,把每个功能都试了一遍。当妈妈郑重地在字典上写上“谢萌琦”三个字时,我高兴的蹦了起来。从此以后,我天天带着字典,就连晚上睡觉也要把字典翻两页看看。那段时间,字典成了我一刻也不离开身的“护身符”。

我爱我的“哑巴老师”。在我因写不到字而焦急时,是它帮助了我。我翻开字典,翻到了“拼音索引”那一页,便能很快找到我所需的字。记得那年的期末考试,我认为自己学的不错,便没有做过多的复习。临考试,我突然忘记了一个生字怎么组词。在我焦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时,突然想起了我的“哑巴老师”,我马上查出了那个字,啊!我知道了!“曼”应组词――“曼谷”。正在这时,考试铃打响了,监考老师走进教室。那年我考试我得了全班第三名,真要感谢我的“哑巴老师”――字典呀!

我爱我的“哑巴老师”老师。它能做我们的裁判。那天,我组了一个词――“藤蔓”,妈妈却说里面的“蔓”字读“man”,我却说里面的“蔓”字读“wan”,我们正争的激烈,我突然看见了书桌上的字典。对了,查字典!我迅速的翻到拼音索引,查到了那个字。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它是个多音字,在“蔓延”中读“man”,在“藤蔓”中读“wan”。哇!我赢了!啊!谢谢您!字典老师!是您让我得到了更多的知识!

别看“哑巴老师”“哑”,可老虎不发威,别当它是病猫。有时遇到不会组词的字,我查到字典就随手抄了一个下来。结果不但不是平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而且也没弄懂意思。到了考试时,我看到这个字又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了,我似乎看见“哑巴老师”怒发冲冠了。“哑巴老师”给了我教训,让我明白了:学习要懂得方法。

9.哑巴姐姐 篇九

妈妈在北京教书的时候,有位同事的女儿,比 我大,可惜却是个哑巴!

这位哑巴姐姐没有半根头发,单眼皮的小眼 睛,嘴唇也厚厚的,在她那长长的国字脸上还镶着一个扁平的鼻子……总之,这位姐姐的样子可真是可怕极了!

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不知道她是哑巴,只看 她光光的.头,厚厚的嘴,比一个尼姑还难看,简直快吓死 了。而她呢?由于是个哑巴,很少和人接触,一看到我,马 上笑着“啊咿呀啊咿呀”地叫着,虽然这是表示热情,但由于 她比较丑呀,所以这样做只会让人感到害怕。并且每次我去 她家,总跑来跑去地拿着她们小店里的东西要人吃,而且如果不吃,她还会硬推给人家,觉得更可怕了!于是我便每次 都怕得哭着找妈妈,还声声说:“这位姐姐真可怕,不仅长的难看,声音也那么难听,妈妈,我怕,我怕嘛!我要回 家!”一转头,每次都会看到那位姐姐呆呆地站着,好象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命运会这样捉弄她。

后来慢慢地我长大了,才知道她是个哑巴。虽然对她产生了那么一点点点点同情之感,但还是很厌恶她 那丑陋的样子。直至发生了一件事,才使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带我到康美去看望她的老同事。当然也去了“哑巴姐姐”家。哑巴姐姐看到了 我,还是像以前一样,一会儿拿饼干给我,一会儿拿糖果给我,一会儿又拿冰淇淋给我……总之,我觉得她的心好象飞 到了天上,乐开了花,还以为对方会很高兴,很喜欢自己呢!可是我却不象她想象的一样,我觉得不管这个哑巴姐姐怎 么样做,光看她的样子就会把别人吓跑了!所以,我把双手紧紧地扣着,还放到自己身后,怎么也不肯抽出来。哑巴姐 姐看见我这样,可生气了,但还是耐着性子,“啊咿呀啊咿呀”地想让我接过她手中的东西。我更怕了,一个劲地往外 跑,一不小心,摔了一个跤,膝盖上鲜血直流,像开了一个大红花,特别“漂亮”。哑巴姐姐见状,赶忙从屋里拿出药水 和棉签,轻轻地帮我擦着,再用药水那么一涂――哈,血止住了,虽然变得更“漂亮”了,但只要不流血,不疼了,我就 心满意足了。我感激地望着“哑巴姐姐”,她正高兴地跳着舞,唱着“啊咿呀啊咿呀”的 歌呢! ;

10.哑巴歇后语 篇十

毒(读)在心里

关于哑巴的.歇后语

哑巴见了妈------苦衷难诉

哑巴梦见妈------说不出的苦

哑巴做证------有回难吉

哑巴看失火------干瞪眼

哑巴踢键子------心中有数

哑巴发言------比比划划

哑巴拜年------多嗑头少说话

哑巴咬牙------说不出心里恨

哑巴对话------装腔作势

巴挨夹杠------痛死不开腔

哑巴吃仙桃~一妙不可吉

哑巴说大象------不可言状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比喻嘴上不说,心里一清二楚。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比喻有痛苦或苦衷由于各种原因

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诉

哑巴吃元宵------肚里有数

哑巴吃萤火虫------心里亮堂

哑巴吃蜂蜜------甜得不能说(比喻非常幸福j

哑巴打官司------有曰难言(比喻不便说或不愿说j

哑巴见面------没说的

哑巴见聋子~一比划不清(比匕喻弄不明白)

哑巴讨媳妇------喜在心头(比喻心里非常高兴)

哑已看书------心里奏(读)(比喻心肠狠毒。)

哑纠抓贼------急在心头(比喻干着急有话说不出。)

哑巴伸冤------有口难诉

哑巴作梦------说不得

11.四年级哑巴作文 篇十一

星期六下午,和往常一样,我来到学校上兴趣班。“叮零零”上课了,同学们近了教室,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不说话,哑剧……神秘兮兮的,正当老师在写字的时时候有两个同学在说话,老师猛的一转身对说话的同学说:“犯规一次。”这令我更二丈摸不到头脑。

我又看了一下黑板上的不说话这三个字,这才明白了其中的含意。老师又做了一个拔河的手势,我们没看懂,老师圈了一下 拔河这两个字,我们这才明白,老师做了一个举手的手势,我们看懂了立刻举起手来,老师叫了三个男同学和三个女同学,拔河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不知该怎么办老师见了就在黑板上写上了动作,同学们这才明白,比赛又重新开始了,男同学很用力的样子拉了起来,女同学也不甘示弱,可是男同学的力气总是比女同学大,最终男同学赢了,他们欢呼了起来,我们又高兴的玩起了第二场比赛。

12.体验哑巴生活作文 篇十二

在大街上, 也许我们会看到一些打着手势咦呀呀不知“说”些什么的哑巴。我们可能会嘲笑他们,但如果我们变成哑巴,又会怎么样呢?今天我就体验了一把,当“哑巴”的生活。活动过后才明白哑巴的艰辛,决定以后要尊重残疾人。

郭老师在游戏前说明了规则:“哑巴”只准打手势,不准说话,不准写纸条。然后他选了四个小“哑巴”上台表演。

游戏开始啦!王小刚先上台表演。只见她先微笑着,双手放在肩膀,做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姿势,蹦蹦跳跳的走进教室。我在心里想:他是不是要去上学?这时,李晓明同学站起来说:“你是不是要去上课?”“哑巴”摇了摇头,然后从她的“书包”里掏出了一个东西,好像在桌子上铺了什么, 又做了一个握笔的姿势在那儿写写画画。“写作业吗?”“是画画吧!”同学们沸腾了。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挠挠头,还有的甚至拿出笔递上去问:“你需要笔吗?”“哑巴”疯狂地挠着头,跺着脚,急得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像只无头苍蝇转来转去。全班哗然,谁也猜不出“哑巴”到底想表达什么?突然,我灵光一闪。如果不是要笔的话,是不是需要稿纸?我急忙把稿纸送到他的手里,这时哑巴才如释重负的点了点头。

接着,又一位小“哑巴”登场啦!他好像先做出一个切的动作,然后用手笔画个圆,再做出母鸡下蛋的动作,最后做出炒菜的动作。这时全班同学都明白啦,他原来是想吃西红柿炒鸡蛋呀。

游戏结束了。四个小哑巴揭下口罩异口同声的说:“当哑巴真不容易啊!”

上一篇:医院介绍信下一篇:春思的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