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丧葬礼仪

2024-08-28

天主教丧葬礼仪(精选5篇)

1.天主教丧葬礼仪 篇一

丧葬礼仪

殡葬活动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换形式的。在100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使得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集体所代替,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在公社内部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殡葬问题上极为简单,如一个成员去世后,殡葬方法正如《周易·系辞传》所记载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其大意为,远古时人死之后,后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于是就把尸体放在野地里,然后盖上树枝,既不挖坟墓,也不积土为坟,也不种树作标记,更没有丧期的规定,丧葬礼仪更是无从谈起。到了原始社会时期,在宗教迷信的影响之下,人们逐渐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于是人们一改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就演变为死后对亲人尸体进行埋葬的习俗,当时的人们一般采用土葬的形式。据历史记载,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相对于先民们把死者置于野外而言,殡葬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当然它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古代婚丧嫁娶都是人生的大事,所以殡葬礼仪文化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人类开始鬼魂崇拜后,葬礼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首先,为了讨好鬼魂并使之早日升天等,尸体就不能再简单地一埋了事了,而是要想方设法使之不受损伤、长期保存。最初是用麻一类的东西将尸体裹起来,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发明了瓮棺、木棺、石棺等,不仅如此,棺材外面还要用木椁框起来,所谓“棺椁数重,积石积炭以环其外”。如唐代的《通典》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棺椁。”从文献上,埋葬行为是从“弃尸”到“野葬”,然后才出现掘坑而葬,这样坟墓便出现了。通常埋棺之处(坑)日墓,也叫茔;墓地范围以内的区域日“兆域”。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起土丘,日坟,或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自坟出现以后,两字遂不分,民间统称“坟墓”。中国古代历来有在墓区植树的习俗,尤多植松、柏以及敬杉等树,取先人如松柏长青之意。故后世常以“松柏”喻指墓地,并常于挽联中写某人“松柏长青”之类。

随着丧葬礼仪的隆盛与发展,鬼魂观念和鬼魂崇拜的种种活动深深地嵌入到葬礼仪式中。在丧礼中,头一项就是“招魂”,即招魂复魄。“哭丧”,<礼记·曲礼》称之为“卒哭”。哭丧不仅仅是亲人逝去内心悲痛的自然表露,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向死者的鬼魂告别。

在阶级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葬礼也越来越隆重。棺椁愈来愈讲究,随葬品的种类和数目都在不断增多,坟墓的建造规模也越来越宏大。比如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中的史前墓葬,一般都没有专门建筑墓室,此外当时用棺者也是十分少见的,这可能是受当时生产力水平过于低下的限制,通常只是挖一个坑将尸体和随葬品埋下葬礼也就结束了。但是发展到了商周时期,殡葬礼仪与早期就大不相同了。据记载,商代人们不但用棺,而且用椁,周代的人们还在棺外四周用羽毛装饰棺盖,使棺看起更加漂亮。到了秦代,厚葬、重葬的风气更加浓重,如陕西临潼骊山的秦始皇陵,东西、南北各长约8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更是举世无双。这种厚葬之风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盛行不衰。

早初的“殡”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停柩的意思,如《礼记》中,“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其二就是葬的意思,如《苟子》中的“三月之殡”;其三就是藏的意思,如《礼记》:“国子高日: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的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第二节 殡葬礼仪演变

中国殡葬礼仪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据文献记载,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发掘墓地时,发现成年人尸骨的附近一般都有赤铁矿粉末。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专家的考察论证,最后得到如下结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普遍认为红色象征着鲜血,血乃生命之源,此外血也是灵魂的寄托之所。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先民们在尸体上撒红色的赤铁矿粉,用以表示给死者以新血液,给他们以新生命,或者更直接地认为他们没有死,只是长眠而已。这样来看,在尸体上撒些红色的粉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葬仪之一。

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宗教思想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就殡葬方面而言也有了诸多的变化,如山东腾县墓葬中已出现了木椁,胶县龙山文化遗址中又有玉琀等,所有这些都在一步一步推动殡葬礼仪的发展。

夏商时期,我国的殡葬礼仪已经向着系统化、程序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了。众所周知,周代是一个十分崇尚礼仪的时代。在周代,殡葬是作为社会中一项文化礼仪的象征而存在的。周人认为,上古之先民因为穴居野处而殡葬过于简单,如孟子日:“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先民们将死者弃之原野,草草了事。时过境迁,周代的殡葬礼仪文化要比前人文明丰富多了。据记载,当时殡葬礼仪已初具雏形,如三日大殓、棺椁制度、冥器制度等都已经出现了。

古代殡葬礼仪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很完善了,其大体程序如下:当时人死后,首先要举行“复礼”,其内容为死者亲属在特定的时间方位站好,然后面向着北方为死者招魂。行复礼时,亲属要不断呼唤死者。这里对于死者的称呼也有着一定的习俗,如果死者为男子只要直呼其名即可,对于女子要称其字,这是因为古代妇女不以名行于世。古代的复礼虽然是受鬼魂观念影响的表现,但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亲属不认为死者已死,想通过招魂这样的方式,希望死者能够复苏。

其次是举办丧事,这是在死者复而不醒的情况下才进行的。办丧事首先就要哭,在丧事中哭其实也是一种礼节,即它是亲人对于死者的哀痛悼念。在古代殡葬中哭要合乎制度,更要合乎礼仪。亲属们的具体哭法是由个人同死者的关系疏密以及哀痛程度决定的,如孝男孝女就要像孩童一样失声痛苦,兄弟则声泪俱下地哭,而且常常是又哭又跳。

再次,就是为死者举行淋浴礼。沐浴时,一般由死者家庭脱去死者的衣服,用勺子从盆中舀水往尸体头上、身上浇洒,再用细葛制成的稀巾洗擦,至此沐浴礼毕。

然后,举行“敛”的仪式。那么什么是“敛”呢?敛在古代又作“殓”,也就是给淋浴后的尸体穿衣下棺的礼仪。在古代“敛”这一礼节还有小敛和大敛之分。小敛指给尸体裹上衣裳,地位越高贵,所裹的衣裳越多;大殓则是指把裹上衣裳的尸体装棺材。小敛大殓又统称为“入殓”。人殓时要往死者的口中放些米,这也叫做“饭”。也可放些玉、壁、珠、贝壳等物,这叫做“含”。具体放些什么东西,一般以死者的身份不同而有区别。

最后,就是殡葬了。殡葬分两个步骤完成,先“殡”后“葬”。一般情况下死者入殓以后并不立即安葬,往往要停柩jiu4待葬一段时间,这就叫做“殡”。停殡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由占卜来决定,此外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某些特殊情况之下,停殡的时间会长达一两年。停殡在达到一定期限后,就要“出殡”了。简单来说,出殡就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送葬。送葬的礼仪一般是白色执绋。白衣指送葬者白色丧服,执绋即送葬的亲友们牵着栓灵车的绳子。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到了后世,出殡是在送殡着的行列两旁横拉两根带子,用以表示执绋。春秋战国的这些殡葬礼仪习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风俗习惯甚至一直流传至今。

秦汉时期的殡葬礼仪在大体遵循春秋战国时期殡葬制定的前提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葬前之礼。这一阶段包括招魂、沐浴、饭含、大小殓、哭丧、停尸等内容;二是葬礼,包括告别祭典、送葬、下棺三个环节;三是葬后服丧之礼。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秦汉时期的殡葬礼仪以隆重化为主要方向,如陪葬之物有金钱珠宝、饮食器具、印绶、兵器、乐器、冥器等,据历史资料记载:“凡生人所用之器,无不可为从葬之器。”

魏晋时期,汉代隆重的冥哭陪葬之风已经衰落。此时在殡葬礼仪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渴葬。据记载渴葬就是“朝终夕葬,相尚以速”,就是不再按照传统殡葬礼仪的程序进行了,只是死后就埋葬了,不再举办各种仪式,这一点与现在我国北方部分农村流行的“偷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不举办任何仪式的情况下,将死者迅速埋葬。在当时,此举使殡葬严重脱离礼仪的轨迹,作为社会上层的士大夫有很多人极力反对,他们向朝廷上书疾呼:“请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日大殓。如其不奉,加以纠绳。”但部分士大夫的呼吁并没有改变民间渴葬的盛行。现在我们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渴葬,其实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社会根源与特殊的历史背景,大家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期间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黎民百姓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十分艰难,渴葬从简从速的方式必然会受广大百姓的欢迎。

纵观人类历史,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发展是历史发展的趋向。经过动荡的南北朝时期,在唐代我国迎来一个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盛况,当时出现这一太平盛世的局面是与唐太宗李世民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密切相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如古人云“衣食足,然后知礼仪”,只有当天下百姓大众过上温饱的日子,才会在生活的各方面更自觉地崇尚礼节仪制。于是,前代的各项礼仪、特别是周代时期的礼仪,又进入一个辉煌发展时期,当然其中的殡葬礼仪趋于崇尚周礼倡导的那套模式了。唐 代的殡葬礼仪在参照周礼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化、程序化。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一死者从断气到殡葬、奠基完毕,共有六十六道仪式,虽然这些都是繁文缛节,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唐代盛世的面貌。宋朝的统治者也十分重视殡葬礼仪,并且多次颁发新的殡葬仪注,严立禁约,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政和礼》了。此外,司马光在《仪礼》基础上、同时考虑到社会实际殡葬习俗,编撰了《司马氏书仪》。他所制定的殡葬程序,虽然基本沿用前代,但已根据当时民间的社会习俗做了一些删改厘订,多为当时士大夫所遵奉。还有《朱子家礼》对社会生活的各类礼仪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是南宋时期我国著名的儒学大师朱熹在《司马氏书仪》的基础上,酌古今之制而有所增削,最终编写而成的。

明清时期对于殡葬礼仪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这个阶段的殡葬礼仪不但隆重繁琐而且文化气息浓厚。从历史记载来看,明清两代的统治者制定各项殡葬制度的依据就是《仪礼·士丧礼》以及宋代的《朱子家礼》。中国古代的殡葬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其演变和发展有客观需要的一面。历史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古代殡葬文化形成了繁冗的仪式程序,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中国古代殡葬文化有闪耀着崇尚文明、爱敬尊长、寄托哀思的合理成分,这对丰富我国当代的殡葬礼仪文化也是有启迪的。

第三节 传统丧葬礼仪

一、停尸

人之生死是自然规律,“福寿康宁固人令所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中国民间习俗认为凡50岁以上者因老、病而亡为寿终正寝。这种正常死亡的老人称“老喜丧”,其丧事多被当作喜事来办,只是色调为白。对于正常死亡,家人已有准备,寿材寿衣早就预备好了。弥留之际,亲属要为死者沐浴、穿衣。

亲属给死者沐浴,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对死去的人深深的孝敬之情,另一方面也有和“寿衣”一样的象征意义。清洗尸体所用的水也不是我们普通所用的水,一般情况下这些水需要用阴钱,如烧香、化纸等纸钱买来,俗称为“买水”。这种钱只有在阴间才有价值,只能由灵魂享用,买水就是把“阳水”变成“阴水”的一个转换仪式。“买水”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而是要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在死者弥留时刻亲属还必须为其穿上寿衣,之所以在这时给他穿衣,有如下两种说法:其一为如果不穿新衣就是让死者“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其二为出于现实的考虑,人死了其身体就会开始僵硬,这时穿衣当然会有很不便之处。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就不让他认祖归宗。

在传统殡葬中,人之临终前还有另一个习俗——“挺丧”,也就是在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一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可见,挺丧其实就是挪地方,其在古代称作“易箦”。据《礼记》记载,曾子病危,儿子及弟子都守侍在跟前,童子见曾子铺着别人送给他的与其级别不符的箦(也就古代的一种竹席),提出看法,于是曾子命儿子起易箦,席刚换好,曾子就咽气了。后来人们又把死称作“易箦”。人临死前挪地方或称换床,是怕死者留恋初终的地方,阴魂附于某处或某种器物上不走不散,以致滋扰家宅。由于我国各地习俗有所不同,“换床”或是“挺丧”的礼节也因地域和民族原因而各有不同。

二、初死

在亲属刚把临终之人移到灵床后,在其初死之时,首先有“属纩”这一古代礼仪,就是用新蚕丝、棉花试死者有无鼻息。经属纩验证死者真正气绝之后,亡者门首竖柳枝白纸幡旗,子女家属成员围尸哭泣尽哀,然后进行招魂仪式。进行这个仪式的目的是在封建迷信影响之下的人们想通过这一仪式把死者的灵魂引到灵床上来,以期死者复活,其实也是亲属对死者表达眷恋之情的另一个体现。因为传统丧葬文化认为,人死乃是魂魄离开了躯体,魂升到天上,魄进入地下,若招唤及时,仍能复归,故此仪式在古代叫做“复”。具体做法是由死者亲属将死者衣服或卧具扔到正房上面,一边扔一边哀嚎死者的称谓,并于屋前树招魂幡,祝愿死者的灵魂能够安息,不要成为游魂野鬼。在我国也有一些地区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如山东临沂一带的习俗,是用一块白布从梁上搭过来,再用一只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上-盛圈,然后把公鸡杀死,叫做“引魂”。传说中客死他乡的人的魂魄就会找不到归途,只有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家人企望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人死之后,按照旧时的规矩还要举行饭含仪式。即在死者的口中放人米贝、玉贝和米饭之类的东西,为得是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而成为饿死鬼。

三、报丧

一般来讲在停柩一段时间之后,到了诸事准备完成后,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所谓的报丧就是用特定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至于采用什么方式也因地而异,有的是亲属手执白色或黄色报表帖告诸亲友,有的亲属通过发讣告把消息告诉给亲友。从整体来看,传统的报丧可以分为口头和书面报丧两种形式。

书面报丧就是在死者家大门口贴出讣闻,一般只写亡人生前的官衔、品级,不写亡人的履历和生平事迹。比如:“不孝某某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某大夫,其府君,痛于某年月日时终正寝,距生于某年月日时,享寿若干岁,不孝某某侍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谨择于某年月日安葬,叩在乡、学、世、寅、戚、谊、衰此讣闻。某日接三,某日唪经。”最后要在讣告结尾写上“孤子某某泣血稽颡”之类的文字。

口头报丧是派专人到死者的亲朋好友家,逐户告之死者逝世的消息,即使是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对于口头报丧,在我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与习俗。如有的地区采用“报丧炮”的形式,即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然后派人告诉给亲友。也有的地区死了人的家中要拿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作为报丧的信号。有的地方则在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纸条的位置为门上,而且是男左女右,纸条数是由死者的年龄,外加表示天和地的两条的总和。

在我国还有一些地方报丧习俗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丧家死的如果是男人,由死的侄子报丧;如果是女人,则由儿子、女儿报丧。报丧人头上裹白布、戴斗笠,手上拿一条白布巾,跪在娘家或外婆家人的面前哭报丧事。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当外婆家里派人来奔丧,走到村头的时候,孝男孝女必须跪在村边路口哭迎,哭着述说丧亲的悲痛,哭谢奔丧亲人的一路辛劳,并且给每人递上一条白布,叫做“孝布”。

此外,我国少数民族的报丧习俗更是独特,比如,云南怒族用吹“竹号”来报丧,还有贵州省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报丧仪式是丧家请来邻寨的青年去报丧。在汉族的观念里,报丧不仅是一种礼仪形式,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

四、吊唁

在“做七”的同时要进行吊唁仪式。吊唁仪式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携带赠送死者家属的衣被等方面的布匹,前往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把收到的衣被方面的布匹挂上“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在传统观念中,尸体和灵柩都是不能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据说人死之后,灵魂已经到了阴间,尸体就不再见日光了,这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死者的尊敬。因此在我国便形成了传统,那就是殡葬仪式必须要搭灵棚。搭灵棚位置在古代一般都是在丧家的庭院之内,后来,在农村又发展为在丧家附近的街道中,其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家院落的情况,同时对于灵棚的样式也有很多的说法与讲究,这些全部体现了我国传统礼仪已经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在我国北方的农村移风易俗办丧事的工作开始展开,灵棚作为一种历史的遗存已经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去了,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

灵棚内选出一个合适位置作为灵堂,吊唁仪式也就在此进行。对灵堂的布置是这样的: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传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

开吊仪式在传统殡葬中是最讲究排场的一个仪式。吊唁开始,爆仗齐鸣,灵堂上女眷们悲泣哭声充斥整个灵堂。孝子孝媳自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吊祭的人都穿着素服,以亲疏尊卑为顺序,一家一堂,本家先祭,外客后祭,一律跪拜行礼,长者在前,晚辈在后,专门设一赞礼生手持焚香一束,立在东面。另外设一个赞礼生立在西面。在古代吊唁时有“先死为大”的习俗,所以在吊唁的人中除了长辈不下跪,即使平辈也得跪拜。最后要燃放爆竹,以标志祭拜礼仪的结束。此外,我国还有一些吊唁仪式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如:有的地方在吊唁的人一进门丧家就会有专人击位于大门的“报丧鼓”两下,灵棚里的亲属闻鼓声就嚎哭来表示对吊唁人的迎接,吊唁者然后进门向死者遗像行礼哀悼,有时还要痛哭。有的地方吊唁者要带祭礼,如一般亲友的祭礼为鞭炮、纸钱、利布等,而女婿家和娘家亲属除了这些正常的祭礼外,而且还必须带猪头和鹅两样祭礼。

不过,现在城市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在忧戚的哀乐声中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而后再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要注意身体”等,劝慰丧家节哀顺便、保重身体。

五、入殓

吊唁举行完毕之后,就要对死者进行入殓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小敛是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卧室里。那个时候,先把小敛衣陈列在房里,然后铺设好敛床,接着举行着装仪式。主人和主妇都要把头上的饰物卸下来,把头发盘束在头上;男子要露臂,大家都要不停地号哭,以示悲痛至极。主持仪式的人开始为死者穿衣,先在床上铺席,再铺绞,它们的质地要据死者的身份而定。无论贵贱尊卑,死者都应该穿上十九套新衣。穿好以后,亲属用被子把尸体裹上,然后用绞带捆紧。在这以后,再把布囊(称“冒”,分为上下两截)套在尸体上,然后盖上被子,覆盖好尸体。在民间的习俗里,人殓的衣服和被子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谐音“断子”,唯恐因为这个原因遭到断子绝孙的恶报。人们的做法一般用绸子,“绸子”谐音是“稠子”,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此外,在民间殓衣忌讳用带“洋”字的布料,“洋”与“阳”谐音,因为殓衣是给去世之人穿的,也就阴间的人穿的。还有忌讳用皮毛制作,兽皮是难得的贵物,而且其对死者无益。殓衣穿好后,有些地方要还要举行开光明和抿目等的活动。

“大殓”在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其实是指收尸入棺。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最后一别,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收尸盛殓的棺材是以松柏制作的,取意长寿,忌讳用柳木,因为柳树不结籽有无子之意。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掺一些杉木,据说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会遭天打(触雷电)。寿木做好后,搁在那里不能移动,俗说随便移动,对本人不利。棺材外面一般漆成朱红色,写上金字。也有画上花鸟人物的。

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的第二天,按照民间习俗要先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然后再铺一层黄纸,意思是死者的灵魂能够高高地升人天堂。然后再铺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也就我们常说的铺金,在清代后期丧家流行用陀罗经被、如意寿枕等物,意思是超度死者的灵魂升天成仙。在大敛“奉尸敛于棺”的过程中,家人及亲属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用以表现子女们的孝心。在合上棺材之前还要往棺内放些葬物。民间的讲究是让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这对于穷人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他们一般采用一些变通的方法就是放些铜钱、甚至大铜子之类。

在古人的观念中让死者尸首两分或者不完整都是不合乎礼仪的,所以 死者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都应殓入棺内。这种情况在民间主要是小殓沐浴时剪下来的指甲以及死者老年时掉的牙齿都要在大敛时放人棺内。还有对于过去的太监,在其死后大殓时,也要把年轻时为“净身”而爹割下来的生殖器放入棺内,俗语日“来生要脱生个整身子”。

尸体、殉葬物放妥后,接着要钉棺盖,民间称为“镇钉”。镇钉一般攀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入殓前后,停棺在堂,直至出殡。

六、丧服

在丧葬习俗中,据《周礼》记载:丧家必须穿戴丧服,晚辈穿孝表示 对长辈的孝意和哀悼,后来引申成为亡人“免罪”之意。在传统礼仪中是根据丧服的质料和穿丧服的时间长短来体现血缘关系的尊与卑、亲与疏的差异的,这就是古代的“遵礼成服”的习俗。几千年来,汉族的孝服虽然有变异,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

第一等孝服为“斩榱”,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古代规定,如下情况必须要穿“斩榱”: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等。

第二等孝服为“齐榱”,是用本色粗生的麻布制成。在古代规定,如下情况必须要穿“齐榱”: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此外,孙子孝帽上钉红棉球,孙子媳妇带三花包头,孙子、孙女的孝袍肩上钉有红布一块,按亡人性别,男左女右,谓之“钉红儿”。重孙子孝帽上则钉粉红棉球,孝袍肩上则钉有红布两块,也是按亡者性别男左女右,谓之“钉双补 丁儿”,到元孙的肩上钉三个“补丁儿”。

第三等孝服为“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在古代规定,如下情况必须要穿“大功”: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时。

第四等孝服为“小功”,其制作材料与“大功”相同,都是用熟麻布制作而成。在古代规定,如下情况必须要穿“小功”: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时。

第五等孝服为“缌麻”,一般用较细的熟布制作而成,它是五服中最轻的孝服,后来改为用漂白的布做成,故也称“漂孝”。在古代规定,如下情况必须要穿“缌麻”: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时。

其实在古代除了五服外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称为“袒免”。据历史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

到了近现代的时候,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左胸别一朵小黄花,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死了,亲人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

七、择日

停尸祭祀活动后就可以出丧安葬,依传统习俗尸体收敛之后就要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叫做“出丧”,又叫“出殡”,俗称为“送葬”。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就要择日安葬了。在古代安葬之日由地舆先生根据子孙“八字”与死者“忌日”经过推演决定,一般逢

七、逢九不葬,故有“七不葬母,八不养父”的规矩。因此,富者往往延期三至五日出葬,有的甚至要将棺材停在厅堂数月至数年,俗称“存枋”。而普通人家只要日子相合,择日即葬,一般多延长一日。现在流行“一七之内”,意思是死者在七天内安葬,可以不择日子。有时择日还有一些迷信的说法,如: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凡奇月死者,应在偶月下葬;偶月死者,应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也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不吉。

在河南一带,还有埋葬忌月的习俗,并且与姓氏有关。据说,张、王、李、赵四姓人禁忌

六、腊月动土葬埋。其余姓氏,三、九月禁忌动土葬埋。若忌月有丧事者,要排至三七、五七殓葬,必得避开忌月才行。如特殊情况需及时出殡者,也只能先用青砖柩之,不得人土葬埋。

旧时,我国民间忌“重丧”习俗。所谓“重丧”是指死者生辰八字与死者死时的时辰有干支重字,也就是俗称的“月不清”。遇到“重丧”,在民间流传着特殊的丧仪,一般在三、五更也就是半夜里盖棺,然后抬至郊外。丧家不穿麻,不能哭,要等七日后才告知亲朋好友再补丧礼。

少数民族在殡葬择日的方面也有其自身的传统,如白族若犯重丧,须在中堂挂一匹红绸,或在棺木上倒吊一只鸡,将其致死,再用笋叶做一口小棺,把装着死鸡的小棺从门坎上挖的小洞中送出,然后埋在路上,以此破之。彝族人家中有人去世,多是上午死下午葬;下午死晨葬,其最忌讳就是正午时分出殡。还有东北黑龙江一带的赫哲族一般多在正午时间出殡。

另外,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农村出丧择日仪式比较简单,有时只需翻翻黄历或问问“阴阳先生”即可。然而,从古到今,因为此仪式所涉及的内容广泛,稍有不慎便可能犯忌,所以当事人都会慎重地进行择日。

八、哭丧

自古以来,丧葬礼俗中一大特色就是哭丧,其中以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最受世人的重视。

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孝顺和怀念之情,出殡的时候按旧俗全体后代特别是男人们“唱哭”。在我国传统习俗中认为,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其子孙后代将会被视为不孝、成为笑柄。为了求得孝的美名,有些地方花钱请人哭丧,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夫或哭丧妇,据说也收入不菲。

据历史记载,早在汉代时期就有了由执绋者唱挽歌送丧的风俗,挽歌的代表性作品是《韭露》、《蒿里》,而且规定了《韭露》是为王公贵人出殡时唱、《蒿里》则是为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殡时唱。挽歌入礼,在汉晋时代兴起,到南北朝时更加流行。后来,唱挽歌的场合就已经不再局限于出殡送葬这一礼节了,挽歌成了表达心中的痛苦、对亡者的深切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现代民间哭丧歌也称挽歌,从形式上来看可以分成如下三类:

其一为“散哭”。一般来讲,散哭就是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搭着什么就唱什么,没有限制。

其二为“套头”。主要的内容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十二月花名”等,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其三为“经”。“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据说哭的时候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的身上,否则的话尸体就会变成僵尸,没有办法腐烂,也就不能轮回了。另外一种说法是,阎罗王看到死者的身上有泪痕,就会把他拒之门外,死者就只好在阴间之外受无边的苦。另外,“着衣经”要在涨潮的时候唱,因为“涨”字有积攒家财的意思。如果在这个时候哭,他的家业就能够像潮水一样不断地高涨。

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挽歌,都是亲属对死者表示的思念之情。

此外,在民间还有这样的习俗:出殡当天清早,长房媳妇要唱“开大门”。因为民间认为,人死了就会被打人十八层地狱,不哭开大门的话,死者就会在阴间受罪。出殡的时候,女儿或媳妇要唱“出材经”,回来后唱“床祀经”。唱“亭子经”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在阴问路上歇脚乘凉。当设灵台的时候,要唱“灵台经”。这种唱经的习俗大多由女性来主持,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平安地到达阴间。

九、做“七”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父母死后应该合葬,父死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暂时殡起来,等找到父墓或母墓时再进行合葬,这样灵柩停放的时间就很难说了。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十、下葬

经过了报丧、哭丧、做七等仪式之后,最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下葬时抬灵柩的人被称为“八仙”,他们一般都是身强体壮的青年小伙。送葬的孝子贤孙的队伍走走停停,这些完全是由“八仙”决定的。而之所以走走停停,原因有二:其一为了让死者亲属在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孝心与眷恋之情;其二是出于“八仙”个人的考虑,一般送葬的路很长,不长也会绕长一些,好让世人观看,所以就是八个再有力气的小伙也总得休息一会儿再抬。随着社会的发展,土葬以及抬柩这些仪式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殡仪馆的灵车。

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下葬风俗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汉族主要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挖好棺材洞穴叫做“打穴”,一般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后打个木桩,然后让孝子在打木桩的范围内用锄头挖三下,接着八仙就过来做穴。下葬之前还要由死者的儿子把用五谷杂粮编成的五谷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盖着一张小烙饼。在墓穴里还要放一个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太阳落山灵柩也落土。落土的时候“八仙”拽着棕绳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必须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此外,在打穴之前还要祭祀开山,孝子要烧香点烛行开山礼。在旧时,祭祀墓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时候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按照旧时的说法,公鸡死在墓穴里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的子孙就会兴旺发达。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掉。

灵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后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妇要在灵前作揖拜礼,然后捧把黄土,在怀里包着,跑回家里把黄土撒到猪栏鸡笼和床下,据说这样就可以得到亡灵的保佑。要是媳妇多的,就要争取第一个吉祥,甚至有脱掉鞋子抄水路捷径回家的。撒完黄土之后,媳妇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厨房里吃几口饭菜,这叫做“进宝”,是为了图个吉利。

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会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的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埋葬之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这样是表示今后再也不死人,用来驱除晦气。接着丧家要谢吹鼓手和客人。之后还要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在有的地方辞灵之后,只要是亲属就要在一起吃饭,这叫做“抢遗饭”。这些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都反映了生者对于死者的寄意和对生命兴旺的美好愿望。

第四节 葬后习俗

一、葬后祭祀

死者安葬后第三日下午,原来“送埋”(即“送葬”)的孝子及女婿、外甥端上“献饭”,掮上锨,到坟上去烧纸祭奠、修理墓冢、平整坟院,然后把“哭丧棍”全部插在冢尾,又把垂在脑后的孝纱盘上头去,从此,孝子才可以随意出入人家大门。这种祭祀活动当地的叫法很多,如“复三”、“全三”、“踏墓”等。带去的“献饭”献过亡灵之后,孝子分食不完就地埋掉,不能带回家中。原来“送埋”的孝子及至亲必须参加“复三”,俗语说:“送埋不复三,家里穷个干。”所以人们都非常忌讳,“复三”时“送埋”者无一有缺。

人死从咽气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也叫“祭七”或“过七”。第一个七天叫“头七”,第二个七天叫“二七”,直到第七个七天叫“尽七”。“三七”、“五七”、“尽七”比较隆重。“过七”丧家及亲友多在坟头烧纸祭奠和煨火。为什么要“过七”?传说阴间有“十殿阎罗”,人死后的灵魂每一个“七”就到一个“阎罗”那里去过堂、受审。常言说“阎王好见,小鬼难见”、“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每隔七天人们就要上坟烧纸“送钱”,意为买通“小鬼”,贿赂“阎王”,使亲人的阴魂免受灾难。“祭七”过完到了百日,再烧化纸钱进行祭奠。以后三年内每遇死者去世的日子,都要举行祭奠礼仪以示纪念,俗称“三年守制”。第一年叫“头周年”,第二年叫“二周年”,这两年祭礼比较简单,多为本家孝子及至亲参加。到了“过三年”,这时已经“服满”,所以最为隆重,有的像过丧事一样杀猪宰羊、布置祭堂、来客祭奠、祭礼繁杂。“三周年”的中心是“换服”,即“守制”期到,脱去孝服。埋葬时过了“大事”的多数“过三年”都比较简单,本家孝子及至亲烧纸祭奠,坟上“换服”就可以了。在“守制”的三年内,孝子都穿白鞋。清明、农历十月一日、冬至、除夕、新年时都要烧纸祭奠,孝子家不放炮、不作乐、过年门上不贴红对联。三年后,才可进行正常的节日习俗活动。

二、守孝习俗

中国传统道德把“孝”看作是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连生养、教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都不关心和爱护,又怎能期望他能关心他人、关心国家、报效社会呢?《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孝经》中更明确地指出:“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中国古代所说的“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等,都强调“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认为“孝”在维护人伦关系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孔子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就是说,父母对子女,不但有着亲子的血缘关系,而且在子女生下来之后,差不多3年的时间内,都是在父母的怀抱中长大的。父母不但养育了子女,而且还用尽心力,对子女进行教育,使子女能成家立业。故有清代时期《弟子规》中日“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蔚绝”,大义是说父母去世之后要守孝三年,期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起居生活必须调整改编,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

林语堂撰写<苏东坡传》,记载了东坡先生在人生中两次因为双亲的故去,辞去朝廷的委任在家服孝三年的事迹。第一次是公元1057年东坡中进士,考取第二名。因母亲去世,东坡在家服孝三年。三年之后举家迁往京都,后出任朝廷地方官。第二次是公元1066年,东坡参加科举考试人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因其父苏辙病故,东坡“丁忧”扶丧归故里,服孝三年之后,仍就职原来授予的文官。东坡先生回到京城以后,’发现因王安石变法形势大变,朝野因变法的分歧连他的恩师也在被排挤之列,之后东坡请命赴杭州。

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守孝又分亲等,不同状况需守的时间长短不一。一般来说,父母丧是守三年,期间不得婚嫁;其他则是百日内不要到亲友家拜访,过年不祭拜天公,三大节需提早帮往生者度过,百日亦需要祭拜往生者,做七期间每日早晚需供饭。如果已经出嫁的女儿则是出殡后就脱孝了,其他子女则是一年后才可以算脱孝,将往生者的香篮烧掉,并恭请往生者入祖先牌位内,而一般所谓的一年是过了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即为一年。

三、清明祭扫

第五节 现代殡葬概况

殡葬作为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既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又是封建迷信、陈规陋俗赖以生存的土壤。我国历史上不同朝代以及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丧葬礼俗不尽相同,经过几千年漫长的积淀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复杂的丧葬礼俗,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发丧送葬的形式(如披麻戴孝、扬幡招魂、念经超度等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礼仪形式)和遗体的处理(主要是装棺土葬)。

然而,殡葬与人们的生活与观念密切相关,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土葬作为旧中国殡葬的主要形式已成为过去,现代殡葬仪式有了新的内容。

一、殡葬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殡葬改革开始实施。1956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同志首先提议,所有的人死后都实行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当时的国家领导及各界知名人士共151人都表示同意,并且在倡议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从此在中华大地上拉开了殡葬改革的帷幕。

在周恩来、邓小平等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率作用下,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下,中国的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从建立殡葬法律制度,到构筑殡葬管理服务体系,在引导人们接受火葬、破除殡葬陋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殡葬行业也由点到面:由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特殊服务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根据中国的国情,1985年2月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确定了积极地、有步骤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的殡葬管理工作方针,并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凡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划为火葬区,在火葬区倡导推行火葬。人口稀少、偏僻山区、交通不方便的地区划为土葬改革区,实行土葬。在土葬改革区主要是规划建立公墓,逐步实现遗体埋葬公墓化。火葬和土葬在我国将会长期并存。我们的殡葬改革非常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火葬、土葬、天葬、水葬等形式。

二、设施建设

为了适应实行火葬的需要,中国从1956年以后,开始在火葬区的城市建立进行火化的殡仪馆和火葬场。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共有殡仪馆1500多个,每年死亡人口800多万,火化遗体400多万具,火化率达52.7%,已有1/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及了火葬,有些省市火化率接近100%。在兴建塔陵、骨灰寄存设施,开展草葬、花葬、树葬、水葬等葬式的基础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人文景观为目标,以园林化、艺术化和主体化为形式,在城市建立了经营性公墓,在农村建立了公益性公墓,一大批环境园林化、艺术化、绿化美化的公墓在全国各地出现。据统计,目前经营性公墓2000多个,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约10万个。殡葬设备产品从仿制到自主开发,生产技术得到快速提高。火化机产品技术接近国外先进技术水平,部分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水平;殡仪车、遗体冷冻柜、遗体罩、告别台、空气净化器、冷藏棺、消毒加湿器、骨灰盒等多种多样,已形成高、中、低门类齐全,具有民族特色、系列化的殡葬设备产品,许多产品已出口国外。

三、殡葬管理

当代中国的殡葬工作作为社会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其业务归民政部管理,并从中央到地省、市、县的政府都设置了负责殡葬管理的专门机构。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殡葬管理条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地殡葬管理法规和规定,从上到下逐步形成法规体系,这标志着中国的殡葬管理工作走上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

同时,还在广大城乡基层以居委会和村委会为依托,建立了殡葬管理和殡仪相结合的红白理事会。他们根据殡葬管理的有关要求,为群众办丧事提供服务的同时,引导人民群众文明节俭办事,制止丧事中封建迷信活动和大操大办现象,既服务又管理,发挥了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重要作用,使政府的殡葬管理与群众的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为了配合政府加强行业管理,1989年9月筹备组建了中国殡葬协会。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指导下独立开展与殡葬事务有关的活动。主要是配合政府开展调查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维护殡仪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展国内外的业务培训与交流。

第六节 现代殡葬仪式

中国人向来重视生命,所以一般人都把死和生看得同样重要。旧时,有钱的丧家办丧事,为竭力表现“哀荣”十分讲究排场。在一般人眼里,某家的丧事办得热闹不热闹,就是够不够哀荣的标准。出殡的行列越长,乐队越多,就越显得哀荣。于是,有些丧家雇了乐队、铜锣铙钹队,甚至雇人做“代孝子”,跟在花车或灵车后面。其实,哀荣这个词是不通的,倒是“生荣死哀”的说法较贴近人情。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旧俗已几乎绝迹。遗体火化和捐赠给医院已渐成风气。事实上,不论对生者或死者来说,火葬是最清洁、神圣、省事而又省钱的方式。而将遗体捐赠给医学机构作解剖研究之用是近几年观念上可喜的进步。有的死者甚至预留遗嘱或遗言,将眼角膜或肾脏捐给需要移植的病人。无论如何,生命是庄严神圣的,它的价值是无可代替的,临到最后一刻还能发挥它的效用,这才是真正的光荣!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一向认为办丧事是极严肃而重要的一件人生大事,办得妥妥贴贴将使死者“含笑于九泉之下”,办得不好则可能被人讥为“死不瞑目”,而“遗恨终身”。办丧事要记住一个重要原则:贵在严肃有序。一般来说,丧事可依以下顺序逐步进行:

一、报丧条与讣告

(一)报丧条

报丧条是人死的当天,通报死讯的纸条,也称报条,报丧条通常只通报家族、至亲及死者生前极为熟悉的好友,多用分送方式,但也有登报启事的。如今利用电话通知,非常方便。随后,安排几位有经验的亲友帮忙,如分管总务、财务(收支款项)、布置、招待等事务。

(二)讣告

讣告,又称“讣文”、“讣闻”。“讣”是告丧的意思,就是将人死了的消息告诉亲友。

讣告基本上有三种形式:一般式、公告式和简便式。1.-般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在开头一行的中间写“讣告”两字,或在讣告前冠以死者名字,如×××讣告。

(2)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点、终年8 9岁、数。

(3)简介死者生平。这是指死者生前重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历。(4)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

(5)署明发讣告的个人或团体的名称,以及发讣告的时间。2.公告式

式的讣告比一般式讣告要隆重、庄严得多。这种讣告往往是根据死者的职务、身份,由党和国家或一定级别的机关、团体等作出决定发出的,它往往由公告本身及其他文件(消息)共同组成。在内容上与一般式讣告基本无异,但在结构安排上有显著不同。这类讣告的写法是:(1)公布逝世的消息。内容包括:

A.写明“公告”的发出单位名称及“公告”两字。

B.写明死者的职务、姓名、逝世原因、地点以及终年岁数。C.有对死者的简单评价和哀悼之辞。D.署明公告时间。

(2)治丧委员会公告。这是讣告的核心部分,包括:

A.写明“×××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字样。B.对丧事的安排及具体要求。c.署名公告的时间。(3)公布治丧委员会名单。3.新闻报道式

这种形式常作为一则消息在报纸上公布。内容和形式都很简单。以上三种形式,最常见、最通用的是第一种,另外应注意的是,凡讣告用纸的颜色,根据中国传统习惯不用红色,一般用白纸,上书黑字。

二、送至殡仪馆

经医生鉴定并宣告死亡,无论在医院、家中或其他场所,最后一般以电话通知殡仪馆,其会派专车将遗体运往殡仪馆。启程时,宜由亲友陪伴死者妻(夫)儿(女)一同前往,注意其家属中如有年迈或多病的,最好劝阻不必前往,以免悲恸过度、发生意外。

三、殡仪馆事宜

通常殡仪馆的人员会问下列诸事:开吊时间、丧礼采取何种仪式(是否是宗教仪式)、家祭还是公祭等。

四、灵堂的布置

灵堂布置以庄严肃穆为原则,正后方墙壁上扎“花牌”,有全花、半花两种,大致以深绿色为底,扎上黄色花朵图案。花牌的正前方置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置四周扎有黄色鲜花的24寸遗像(用黑边镜框)一座,灵桌上通常置备鲜花(黄白菊花为主)、供果、供菜,中间放灵位,两旁置大香烛一对,另有香炉等,如有致送素花篮的可置放灵桌两旁,以八字形排开较宜。孝家挽联(死者之夫或妻及子女等挽联)挂在遗像两旁正后方的花牌上,其他各界人士致送的挽联挽幛则可分别挂在灵堂两旁墙壁上。花圈、花篮安放于入门两侧。灵堂内左右置长桌,放香烟茶水,并置座椅若干,均备吊唁者休息之用。灵堂门外小间左右或灵堂外两侧空地上置长桌,一边为收礼处,一边为签名处。关于灵桌上大蜡烛的颜色问题,一般均用纯白色,若丧家因死者高寿已逾七十或八十,而且子孙满堂,认为是福寿全归,希望点大红蜡烛的,这种做法也并无限制,不过灵堂内空气悲伤严肃,死者家属尚在痛哭流涕以表哀思,而点红烛气氛上极不协调。丧事究非喜事,似以避免为宜。

五、讣闻的刊发

为向亲友们报告死者逝世及吊丧时间地点,可口头通知,也可发小闻或登报纸讣闻。

六、收礼与签名处

普通丧事各方送礼大致不外花圈、花篮、挽联、挽幛、奠仪(礼金)等五种,应置备礼簿及谢帖,一方面登记收礼项目及数量,一方面写谢帖交送礼者作为证明之用。礼簿记载必须清楚,可作为将来回报的参考。在签名处这一边通常是招呼来吊唁者签名,并随手送上一朵纸花供佩戴用。

七、死者装容

对于这些问题,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替你安排,包括理发、修容、化妆都做得令人满意,至于穿衣可根据丧家的要求办理。旧时,寿衣流行所谓“五领七腰”,五领是指穿五件衣服有五件领子,七腰是指穿各种裤子。这种习俗现在城市是很少了。

八、出殡仪式

参加“送殡”的人数要有粗略的估计,不论亲友多少要准备必要的车辆,以供送殡者乘坐。

此外,中国的葬礼一般是召开规模大小不等的追悼会。追悼会的主要程序有向遗体或遗像致哀、有关人员致悼词、奏哀乐、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等。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存在差异,治丧活动的内容也有许多不同。此外民间流行与政府提倡的治丧活动也有许多区别。元首逝世举行的治丧活动较为隆重,其程序一般包括:发布讣告、宣布致哀期、全国停止各种娱乐活动、下半旗致哀、向遗体告别或瞻仰遗容、接受各界人士的吊唁、举行追悼大会(葬礼)。追悼仪式后,由党政军领导人或治丧委员会负责人及死者家属护送遗体前往火葬场火葬(或将骨灰送至安放处)。重要的党政军负责人或开国元勋逝世后,治丧程序与元首大致相同,但规模略小、规格略低。一般人逝世,悼念仪式较为简单,只有向遗体告别和追悼会两项。中国政府提倡简葬,许多生前担任党政军要职的,死后也只举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仪式过后即行火葬。

2.天主教丧葬礼仪 篇二

《仪礼》一书记载了大量的礼仪制度, 对我们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所实行的礼仪,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仪礼》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历来即有分歧。古文经学家多认为出自周公, 而今文经学家则多认为出于孔子。论者各执一词, 但也都只能是推测。《士丧礼》是《仪礼》中的第十二篇, 记载的是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沈文倬先生认为, 《仪礼》中有关丧礼的四篇内容相互贯通, 著成年代当相近, 约在鲁哀公末年至鲁悼公初年, 较为可信。所以《士丧礼》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为了探寻《士丧礼》礼仪遗存与演变的情况, 我特意选择鲁西南地区, 特别是曲阜地区为考察对象。我们都知道, 山东号称“孔孟之乡”, 古风犹存, 传统文化气息浓厚。所以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我以鲁西南地区的丧葬礼仪为例, 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封建社会结束以后, 我们的社会环境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过“五四”和新中国建立后历次运动的洗礼, 很多古代礼仪已经被我们无情地抛弃。比如:古人的丧葬礼仪仪式繁琐, 时间跨度大, 要守孝三年。而今天的丧礼从始死到火化一般不会超过一天, 而且尸体不会隔夜。从始死到下葬中间只隔一天, 以前的守孝三年已被权变为三个周年祭。《士丧礼》属于古代贵族阶级的礼仪, 多为士礼, 而百姓之礼则拟于士礼, 虽然时代、阶层不一致, 仪式有变化, 但是仍有较强的考察意义。

【经文】士丧礼。死于适室。 (浅解:人死在正寝的室里。)

【今礼】在鲁西南地区, 人在弥留之际, 亲属一般要把床抬到堂屋的西南角, 死后一定会把床安放在堂屋正对门的位置, 死者头部朝着南方。

【经文】复者一人, 以爵弁服, 簪裳于衣, 左何之, 扱领于带。升自前东荣, 中屋, 北面, 招以衣, 曰:“臯, 某复!”三。降衣于前。受用箧, 升自阼阶, 以衣尸。复者降自后, 西荣。 (浅解:招魂者拿着死者生前所穿的爵弁服, 登屋招魂。)

【今礼】在死者刚刚离世时, 亲属先为死者穿衣, 接下来就是富有象征意义的“烧倒头轿子”, 其仪式大致为:亲属拿着死者的衣服, 边走边说:“某, 上轿去哩。”众亲属走到离家最近的大路口。祝者扎天马, 把馒头切成片挂在天马的脖颈中, 亲属把死者的衣服搭在马背上, 然后用草纸点着, 一众皆哭。

【经文】奠脯醢、醴酒。升自阼阶, 奠于尸东。 (浅解:用脯醢、醴酒为死者设奠。)

【今礼】今人设奠, 先在死者前摆一方凳, 先置一碗, 碗内有沥水以后的生米, 用一面饼覆在碗上 (对饼的处理:死者的嫡长子沿着饼的边缘咬一圈, 用锅底灰抹三次) 。又置一油灯, 油灯用面制成, 注满菜油, 棉花做捻而燃, 叫做长明灯。另置一香炉, 死者儿子点燃一支香, 插在香炉内。在死者出殡以前, 儿孙在一支香快燃尽时要再燃一支, 必须保证香火不断。这些都摆放完成后, 亲属在方凳前烧一卷草纸。

【经文】乃赴于君。 (浅解:向国君报丧。)

【今礼】派人向死者的近亲报丧。

【经文】入, 坐于床东。众主人在其后, 西面。妇人侠床, 东面。亲者在室。 (浅解:亲属入室, 男性坐东朝西, 女性坐西朝东, 夹床相对。)

【今礼】死者的子孙在尸床东侧, 面朝西, 以南为上;死者儿孙媳妇在尸床西侧, 东面, 以南为上。如屋内空间狭小, 则依亲疏关系区分在室内, 在室外。

【经文】布巾环幅不凿。 (浅解:为死者饭含之巾, 方形且上不开口。)

【今礼】亲属用一张草纸覆在死者面部, 寻一秸秆, 剖而不断, 把草纸夹在死者面部。

【经文】瑱用白纩。 (浅解:为死者塞耳用的瑱用白色新丝绵做成。)

【今礼】亲属用白色棉絮塞到死者耳朵里。

【经文】外御受沐入。主人皆出, 户外北面乃沐, 栉, 挋用巾;浴, 用巾, 挋用浴衣。蚤, 揃如他日。鬠用组, 乃笄。设明衣裳。 (浅解:管事小臣为死者梳洗沐浴, 修剪指甲和胡须, 束发穿衣。)

【今礼】今儿女为死者擦洗身体、剪手指甲、脚指甲。如果死者是男性, 则剃光头发。如果是女性, 则红色的绳扎起头发。

【经文】乃屦, 綦结于跗, 连絇。乃袭, 三称。明衣不在算。 (浅解:为死者穿屦及衣。)

【今礼】死者穿棉布做的靴子, 用麻绳把死者的脚绑住, 以免分开。今人为死者穿三套衣服:大袄、小袄、夹袄。不穿贴身的衣服。

【经文】宾出。妇人踊。主人拜送于门外。入, 及兄弟北面哭殡。 (浅解:宾退出。亲属向殡而哭。)

【今礼】为死者穿好衣服, 做好相关事宜后, 孝子孝妇会不约而同跪地哭泣。

【经文】三日, 成服, 杖。 (浅解:到了第三天, 亲属穿好丧服, 该杖则杖。)

【今礼】在装殓完毕后, 就开始有人专门负责做孝服, 孝服是白布制成。虽不像五服那样细致, 但是也有区别。死者的儿子做一尺半长的孝帽, 帽子做成桶状, 底下封口;女婿虽同为桶帽, 但不封口。除这两类之外的男丁, 无论是侄孙还是亲友, 全部是统一的形制, 为三角孝帽。而就女性来讲, 闺女和儿媳全为七尺长白布做搭头, 搭头上缝麻绳;侄媳、侄女为五尺长搭头, 搭头上缝蓝色布条;孙女、外甥女三尺的搭头。今济宁地区仍保留着穿孝服的习惯, 但不是以传统的五服区别亲疏, 而是以扎在腰间的大带的颜色区别。今人亦有杖, 柳木制成, 外裹白纸。

我们都知道, 《仪礼》记载的多是一些繁琐的礼仪, 韩愈已苦其难读。礼仪的繁琐造成的一个非常不好的结果就是渐渐被人废弃, 就连大学问家朱熹也认为“古礼于今难施行”。所以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仪演变到今天, 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有些学者认为封建社会覆灭以后, 《仪礼》所记载的各种礼仪制度, 都已失去了社会凭借, 成为了历史遗迹。但是纵观《仪礼》十七篇, 我们发现其实不然。通过对比考察, 我们发现《仪礼》的很多仪式, 至今仍有保存, 或者是完全继承, 或者是改造演变。虽然仪式不断变化, 但是仍有迹可循。

参考文献

[1]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2]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3.山东丧葬礼仪习俗 篇三

丧葬,在古六礼中属于凶礼,也是人生礼仪最后一件大事。人们总希望亡故的亲属到阴间能得到安宁,所以特别重视治丧,在力图悼慰亡灵的同时,也竭力标榜自己的孝道,由此引发治丧的规模越来越大,花费越来越高,礼俗也越加复杂,实际上违背了“厚养薄葬”的古训。

过去,老人年满六十,可以以称为享寿。所以,老人年过五十以后,做子女的开始为老人备丧。所谓备丧,就是给老人准备送老的衣物、棺木等。旧社会,民间农家生活困难,送老的衣物棺木等不可能一次性备全,因为没有这种经济实力,而是陆续办置。衣物只是备料,不必预先制作。棺木可以提前打就,架在空闲屋里,通常称做寿材。寿材由底、帮、天三部分组成,其用材和规格,视丧主的经济条件而定。上等材选用柏木或楸木,—般用松,次者用柳。用材不同,规格也就有了差异。就其厚度而言,有“四五六”的,即天六寸、帮五寸、底四寸;有“三二二五”的,即天二寸、帮二寸

五、底—二寸;有“净二五”的,即天二寸

五、帮二寸、底和回头各一寸;有“荒二五”的,即天、帮各按二寸五、二寸下锯破板,荒板推净不足二寸五或二寸者,故称“荒二五”。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则将材就料打成,规格小一,统称薄皮棺材。而寿衣只有年过七十者才可预做,因年过七十而亡者,俗称“喜丧”。七十岁以下者,寿衣都是临时赶做,做时,不能啼哭流泪,否则泪水滴在寿衣上,死者穿上想念儿女,心情会不安的。缝线一端也不能捻疙瘩,免得死者到阴间疙疙瘩瘩,不顺利。寿衣的件数忌双喜单,多为五件上衣,三条裤子,因到阴间,以棉衣为主,男用黑,女用黑、蓝,男性尚有棉帽和棉鞋。男女皆用褥子、枕头,枕头是三角形,内装谷皮,红布缝制,俗谓“元宝枕”或“鸡鸣枕”。

旧社会卫生医疗机构很不发达,有药房而无医院,病人通常在自己家中亡故。凡正常死亡的老人,尽量避免在炕上咽气。初丧就是处理亡前事宜的,人体包括四个部分:

沐浴更衣

当病人生命垂危之际,首先要为病人沐浴更衣,俗称“穿衣裳”。临终前的沐浴吏衣,实际上是为病人作最后一次整齐。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女儿料理。沐浴更衣一般足给垂危之人洗脸、理发、洗手、洗脚、擦拭身体、修剪指甲、梳头等,然后给其穿上“送老的衣裳”。如果病人突然咽气,没来得及沐浴更衣就死在炕上,俗称“光着身子走了”,死者亲属会抱憾终生的。

移床

荣成习俗忌讳病人死在生前的炕上。因此,沐浴更衣后,将其移至正屋明间,或客屋、倒房临时搭就的灵床上。搭灵床有规矩,不能随心所欲。死者年龄大、子孙满堂,灵床可高些,用两条长凳平行排列,架门板其上;年轻无子,灵床必须矮停,以土坯将门板垫起即可。灵床上铺送老褥子,摆送老枕头,然后长子抱头,次子抱脚,其他人两侧帮扶,将病人抬上灵床。头的位置,如按正房可头东脚西;按地脉走向,可头高脚低。移到灵床后,亲属日夜守候,时刻不得离开,使其度过弥留时刻,谓之“送终”,对病人则谓“挺丧”。病人临咽气时,守在身边的子女和亲属要含悲大声呼喊:“爹(妈)别走哇,别扔下我们不管!”直到咽气,谓之“叫魂”。

病人断气后,使其仰卧,颏下塞以棉絮,并将用红纸包好的铜钱塞进死者嘴里,俗称“擎口”,以示含银而去,后人旺发。再将儿子或重孙的头发剪下,和在面里团成球,上插一棒,塞在死者手里,此谓“打狗饼”、“打狗棒”。据说人有三魂六魄,人死后六魄即散而三魂未散,一魂驻守尸身,二魂转世投胎,三魂西天朝佛。西天路途遥远,又多恶犬拦阻,必须用棒子驱赶,或用饼塞狗嘴。因饼子有头发,会塞住狗的嗓子,使它无法施威。灵床底下,要放一盏点亮的豆油灯,俗称“照尸灯”,防狗猫进入灵堂。一盆半生不熟的米饭,上撒掰碎的碎饽饽,俗称“倒头饭”,并用秤砣压住死者胸口,以免诈尸。

告丧

尸体暂时安排停当后,首先要在大门上贴张白纸,通知村邻,家有丧事。然后制作丧幡,或称“招魂幡”,荣成俗称“挂挑信”。丧幡,过去用“毛太”纸,一裁两截,每截为一张,按死者的年龄,每岁一张,外加“天”一张,“地”一张,一并用半圆形纸凿凿为三节。第一、二节分两列,一列宽二寸许,一列宽寸,长等于纸宽,皆凿制钱印痕;第三节,成长方形,下方中间凿一方孔,用青麻搓成绳联结起来,用长竿挑起,按男左女右悬于门旁。其作用既用于招魂,亦用于告丧,以示周知。

对道

又称报丧。人死后,丧主必须立即差人会知亲友。报丧人多为子侄等晚辈,腋下夹着丧服去外村亲属报丧。如死者为女性,必须立即向其娘家报丧。见面后跪倒磕头,声言“某某于某时病亡”。娘家人得凶信后,立即赶去查看,看看是否属于正常死亡,如同意入殓方能入殓,否则是不能入殓的。过去,大户人家或书香门第多用讣文或讣告,平常人家则以口传。报丧人每到一家,必须吃点饭或点心,不得空口而归,否则对双方,尤其对被通知人不利,日子会因此而败落。讣文的格式如下:

显考某府君(女则写显妣某大君)享年某某岁,于本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女写内寝),泣于某月某日成服,即于是日治丧候唁,过时掩柩,忝在至戚,谨此讣闻

款落到缌服以内:,灵

从初丧事宜完毕到出殡为止,属于灵奠阶段,俗称停灵。大户人家于这一阶段开灵,停灵三日、五闩、七日甚至百日,平常百姓只停灵三日、这个阶段包括入殓、成服、破孝、吊唁、报庙、写主等部分。

入殓

死者遗体入棺称之为入殓。入殓的时间各地不一,荣成都在死后当天进行。灵堂即设于灵床处。入殓前,先在棺材底部撒层石灰或草木灰,铺一层谷秸,再铺上一层黄豆渣,忌用黑豆。这—切铺好后,将死者的遗体连褥子托起,放入棺内,并将被褥衣帽整理周全,周围塞以谷草,大户人家用灯草。塞实之后,将棺材盖虚掩,架在灵床处,撤下门板。灵柩前面悬挂幔帐,白布或白纸制作均可。帐前设香案、纸盆,祀奉死者灵牌(灵牌格式见后文)。死方如系少亡,又无子嗣,灵牌中间上端得注“亡男”、“亡女”、“亡媳”字样。灵牌供在香案正中,前设祭器如香炉、蜡台及祭馔等。供桌两旁分列手捧盆、巾、栉和酒、茶具等的纸扎童男童女。点燃的信香,横卧香炉之卜,等外甥吊唁时将其竖插于香炉之中,谓之“扶香”。如逢重丧口,需扎一小棺材置于死者棺下,以免灾祸。

成服

其实就是俗话说的“戴孝”,即穿着孝衣。戴孝的类别与期限,以家族的亲属远近有所差异。中国古代的孝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至亲者所服称之为斩缞,是儿子、未嫁女为父,承重孙为祖父,妻为夫所服。所以称斩,是取其悲痛至甚之意。这种孝服是用极粗的生麻布做的,毛边,服三年。第二种是齐缞,次于斩缞,服期一年、五个月和三个月,即夫为妻、孙为祖服一年,重孙为曾祖服五月,玄孙为高祖服三月。大功又次之,期九个月。凡堂兄弟、已嫁的姑及已嫁的女为伯叔父等服之,又称为功服。小功,凡本宗为曾祖、伯叔祖、外祖及舅姨等服之,期五个月,鳃麻,为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服期三个月,本宗为高祖、伯叔曾祖、族伯叔以及岳父母。尽管占礼规定了各服制的用布,但境内孝服均用白布制作。斩缞下边撕开,不剪、不缭、不缲,俗称毛边孝服,不钉纽扣,用毛带白布条系结,圆口无领。儿、儿媳、女儿、承重孙全着这种孝服,头上扎孝带,披发以青麻束之。儿子所戴的孝帽用白布缝一圆筒状,高约一尺,上口均匀地折拢许多小褶,缝死后再翻过来,下口向上绾边二寸,毛边,俗称抽顶孝帽。女用盖头布,即用长方形白布,从长边中对折,四角两组相对重合,折缝成轴,从对轴任意一端开始,沿长边缝一尺,即成尖顶盖头布,戴时尖角恰对“百合”。侄辈、孙辈、女婿、外甥等着孝服、束孝带,戴道冠式孝帽。不过,戴道冠式孝帽,根据亲疏关系,有光头戴与不光头戴之分。光头戴较近,孝帽直接戴到头上;不光头戴较疏,即将孝帽套在别的帽子上,再戴到头上;曾孙则戴两角孝帽,两角各缀一条红布条;玄孙所戴的两角孝帽不用白布,改用黄布缝制。男女着孝者均需用白布将鞋帮遮盖,俗称:“瞒鞋脸”。子女如祖父母、父母皆去世可整瞒外,否则不得整瞒。瞒的长度随老人去世而增加。女人的鞋后跟嵌一块红布,然后瞒至红布处。其他戴孝者瞒鞋的长度随孝服的远近而递减。

成服,得请礼宾司仪,孝子穿戴孝服孝帽,随礼客赞礼,行俯匐叩礼(俯,折腰跪;匐,以首及地),加梁冠(用纸糊带梁的帽子,梁上画白杠,孝子五道;侄、孙辈一道),束首(以青麻或稻草搓绳,绳卜拴罗底一块,长约四寸宽约寸许,遮盖眼睛,使其“目不斜视”,两边各缀棉球两个,以塞耳朵,使其“耳不旁听”),披麻衣(通常用长约三尺、宽约尺半的麻袋布将前半中间剪开,分别搭在左右前胸,后半披于后背,裹额(将扎头孝带由中间从前额围于脑后系结,剩余双股拖于背后),束腰(即用麻绳或草绳扎腰),执杖(俗称孝棒或哭丧棒,用高梁秸糊剪穗的白纸为之),撒履(将鞋后跟踏倒趿着),至此礼成。

破孝

是对主要参加丧礼的人,即五服以里的人,均需按亲疏远近分送相应的孝服,当地俗称“撕孝帽子”。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或大户人家,按全额分给,如服齐缞的,必须按齐缞用布分给所有服齐缞的人,但农村平民百姓没有这种能力,只给至亲如闺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等分孝服,其他人只给一顶“孝帽”,这就是“撕孝帽”的由来。其他服丧者全由自己操办筹借,好在齐缞以下均穿沿边衣服,借身白褂子即可,所以,农村破孝比较简单。

奔丧

俗称“哭道”。凡死者临终时,未能守护送终的女儿、儿媳、孙女或者比较亲近的女晚辈得到凶信后,即来奔丧。奔丧临近村子时需且哭且行,以避不孝之嫌,俗称哭道。也有说是为死者招魂引路的。据说人死后,魂飞无依,在附近飘荡,甚至会迷失方向。此时有人啼哭,能唤醒飞魂,随从哭声直扑灵堂,归守尸身。因此,家中女眷平辈或晚辈听到哭声后,哭叫着急奔村外迎接。双方相逢时,相互单腿跪拜两次。然后,来者在前,迎者在后一同哭入灵堂。

报庙

人死之后,由长子或承重孙手捧香纸盘子,率领众子众孙一行到土地庙“报庙”。去时默不作声,同时—路举哀。实际上,去时是同死者的灵魂一起去的;回时,土地爷将死者的灵魂给留下了,因此举哀。据说阎王爷管人生死,土地爷是他手下的地方官死者鬼魂见阎王前,先在土地庙羁押三天,报庙就是把死者的鬼魂送到土地庙里。因此,报庙之后,紧接着要给死者的鬼魂送汤水,以免鬼魂饿着。送汤水与报庙不同,报庙女眷不参加;送汤水男女眷属均需参加。首先要请一位同辈的长者为前导,一手提盛浆水的瓦罐,一手执木勺舀浆水沿途泼洒,飨野鬼游魂,所有眷属男前女后,一行尾随。行到半路,女眷停下,分跪于路旁哭祭,男眷随长者到土地庙前烧纸焚香,拜神致祭,谓之送汤水,也叫送纸,每天早中晚三次,连续三天。祭完后,男眷返回时,女眷站起与其同归。至家门,儿与儿媳按男左女右跪于门两侧,让其他孝眷进灵堂后,再起立进屋。“送纸”结束后,要烧倒头马或轿。过去,分三次进行,后来人们把报庙、送浆水、烧倒头马并在一起进行,即送完浆水接着就要烧倒头马。烧倒头马要头向城隍庙。过去,荣成属文登县地,城隍庙位于西北方向。西北属乾、属阳,但因城隍所在,也只得向西北.烧前,要在地卜画„圆圈,西北处断开留门。孝子哭喊:“爸爸呀,上马吧,一条西北是人道哇!”女性死者则坐轿.倒头马是用秫秆和纸扎的。

此前,要写好路引和马引。路引揣在死者怀内,马引贴于马胸。路引格式为:

灵宝大法司

为发给路引事

照得某省某县某都某里某村新亡人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寿终正寝,今为阴府,身秉白马一匹,上搭钱褡一个,内装金银钱物,路过关津隘,不得拦阻,如有违者,仰阴曹官按律治罪,重责不贷。实藏怀内。

某年某月某日

也有另一种写法:

荣成县正堂某某(知县的姓)

为发给路引事

照得某省某县某都某里某村某某之父(或母),于某年某月某日寿终正寝(女用内寝,不是六十者寿终改疾丧),身骑白马一匹,财宝一楮,过关渡津,放行无阻。

右谕周知,实揣怀内。

灵宝大法司

某年某月某日

马引:

灵宝大法司

为发给马引事

照得某省某县某都某里某村新亡人某某,今为阴府,身秉白马一匹,上有钱褡一个,内装金银财宝,马夫一名,不准远离,过关渡口,不得拦阻,如有违者,严惩不贷,特示勿违。实贴马胸。

某年某月某日

若死者为女性则坐轿,路引与男性大致相同,惟将“身秉白马一匹”改为“身乘彩轿一秉”,“马夫一名”改为“轿夫四名”,外加“厂环两名”。

迎旌

旌,亦称铭旌,用宽尺半至二尺,长丈许的红绸或红布做成。上书死者的官衔或功名、姓名字号、年龄等,皆竖行书写,先写死者所处的时代,其格式如下:

皇清(或中华)邑生(或官衔)某公讳某,字某、号某、享寿某十有某,行几之铭旌。

预先将旌陈于村外旌架上,设供桌,置香炉、蜡台和千枚制钱。迎旌前要请宾客,以备拜旌。迎旌时,进香燃烛,孝子行一拜叩礼,于前引导,安于旌棚,若无旌棚,可安放在显著部位或悬于堂棚正中。然后请宾客拜旌,行三拜九叩礼,孝子跪陪于旁。拜毕,孝子行俯匐大礼为宾客送行,谓之酬宾,一般行一拜二叩。而宾客在其二叩时辞谢,不受全礼,以示谦逊。宾客受礼时于左旁揖还。多数宾客约请拜旌时,可不应不酬,或只酬不迎。

题主

就是写神主碑。神主包括套、龛、碑三部分。套也称椟,罩在龛外,前面左右上方各刻一圆圈,左圈刻三(乾)代表男;右圈内刻三三(坤)代表女,称乾坤门。龛以细质木料制作,以能容下神主碑为度。龛内用木条隔成格儿,以亡者合葬人数而定,每格一碑。碑用栗子木制作,取其立子之意。高约七寸,厚不足一寸,分粉面、陷中、底座三部。

粉面与陷中原为一整体,顶端呈半圆,在半圆向下寸许锯斜茬,然后竖着剖开,后扇与顶端相联,称为陷中,厚度约占三分之二。锯下的那扇顶部恰能镶陷中上部的斜槽,称之为粉面。底座高十许,宽二寸,长三寸,上部推成坡状,上凿深约二分恰与粉面、陷中之合的隼,将粉面、陷中插进。题主时,孝子将神主套、碑用木盘托着送到礼宾棚,行一拜四叩迎宾礼,将神主举过头顶,膝行至少三步,知客接过,递在礼宾案上。礼宾将陷中、粉面分开,先题粉面。

此时,孝子退跪于阶下,谓之跪题。粉面正中写“显考府君某公讳某行某之神王”,女性则写“显妣太君讳某氏之神王”,左侧下端落奉祀人的名字。如果长子先去世,其他儿子不能具名,要由承重孙奉祀,而写祖考(妣)。如孝子数人,只具长子名,名后可加等字,但承重孙名后不得加等字。陷中中央一行写死者姓名、年龄、行次等,并冠以时代,如“皇清”、“中华”等,右侧写死者生辰,左侧写死亡时间,左右两行均比中间低二至三字。字数要双不要单,要求同写灵牌一样。至于为什么要写神王,是因为死者为大,一般没有功名的人不敢加上面一点。这“点”一点就贬王为主了,怕死者的鬼魂不饶,所以,只能写成神王。请礼宾先生是要具帖的,帖的称呼同婚帖相仿,惟内容和落款有差。如“孤子(丧父)泣叩或泣血叩”;母丧则写“哀子”,父母俱丧要写“孤哀子”了。如请题主的礼宾,其帖为:

谨占某月某日,洁治豆觞,奉迓文旌

籍重

鸿题

荣光宗佑,曷胜铭感。

右启

大德望某某公某先生大人阁下

孤哀子某某泣血稽颡

豆是古代的高脚盘,觞是酒具,意思是准备好干净的酒菜,专等先生到来。写完后,孝子膝行捧主退归灵次,并一拜四叩酬宾,宾客一般只受半礼。凡请宾仪、点主、执事、僧道等均具帖,帖式与请宾题主之帖大同小异。

吊祭

亦称吊唁,俗称吊孝,是悼念死者的重要形式。荣成平常人家的丧期,从入殓到出殡,在家停棺的时间为三天。在这段时间里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日夜守侍灵前,以尽孝道。一天三时,焚香烧纸,酹酒哭祭,即所谓“晨烧鸡鸣纸,晚焚夜辰香”。这三天,也就成为吊祭日,亲朋故旧,亲族邻里,携带香纸前来吊祭。荣成讲究死者为大,平辈吊祭也要磕头,大都一拜一叩,晚辈则一拜三叩。一般的吊祭者只送香纸,至亲或大户人家办丧,吊祭者不仅备香纸,而且要送挽联、挽幛的。挽幛多用黑、白、蓝色布制作,宽等于幅宽,长七至八尺,上贴与底色相反的纸条,上写:

某某翁某老先生大人千古。

帖心可视男女、职业、威望等自由选择。如“望重乡党”、“神归紫府”、“天阁修文”等。

落款写某某敬挽。

吊祭时,死者亲属要一旁陪叩。吊祭完毕,死者亲属趋前屈右膝跪拜亲友,谓之谢孝。至于大户人家无论发纸或吊祭,均由礼宾赞礼。其礼大体为:“孝子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跪”等反复,孝子根据赞礼者的指挥,或跪,或叩,或起。民初以前,起字用兴字代替,说兴就是起立。

合棺

亦称大殓。过去,考虑到病者可能假死复苏,入殓后均不合棺,将棺材天的隼和棺材帮的槽错开;虚掩着,棺材天与帮之间能有二寸的孔隙。第三天,死者复苏无望,即行合棺。合棺前,移开棺盖,先由孝子焚香烧纸、酹酒叩拜之后,死者亲属依辈分、长幼为序,绕棺瞻仰遗容,向遗体告别。如果不是本宗的年长者来瞻仰遗容,即使辈分很低,也要让在最前面,并由孝子搀扶瞻仰遗容,并揖送至门外。然后,将棺盖合隼,并用七根长钉(俗称子孙钉)将盖与帮铆紧。铆时,亲属高叫“某某,躲钉”,再将棺缝铆严,合棺礼毕。

送盘川

4.丧葬文体礼仪和格式 篇四

讣告,又叫讣闻。它是一种报丧用的文书。一般由死者的亲属或治丧委员会发出。讣告的发出应该在向遗体告别以前,以便死者的亲友及时地做出必要的准备,如送花圈、挽联等。讣告的发布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如电视台、报纸或电台向社会发出。讣告的用语要求准确、简洁、严肃、郑重。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讣告一般分为公告式、一般式以及新闻报导式三种形式。※一般式讣告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在开头一行的中间写“讣告”二字,或在讣告前冠以死者名字,如:×××讣告。字体要略大于正文的字。

(2)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点、终年岁数。终年也有的写为享年,意思是说享受过有生之年。终年则指死时已活到多少年。享年,一般用于自己的长辈或人们所敬重的老者。终年的用法较广泛,不带有感情色彩。

(3)简介死者生平。这是指死者生前重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历,并不是履历表的复写。(4)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

(5)署明发讣告的个人或团体的名称,以及发讣告的时间。[例]

讣告

原×××省×××厅厅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年 ×月×日下午3点43分逝世,享年78岁。今定于××××年×月×日上午10点在×××火葬场火化,并遵照×××同志的遗愿,一切从简,特此讣告。

×××省×××厅启 ××××年×月×日

讣告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练、严肃、郑重,以体现对死者的哀悼。

现代的书面语与五六十年代前的书面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在应用文体方面更是如此。这是因为现代书面语要求与口语昼尽量保持一致,文字要写得明白如话,让人一看就懂。另一方面,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有的是新生的,如“五讲四美”;有的已经陈旧,自然应被淘汰了。如“先考”(已去世的父亲)、“先妣”(已去世的母亲)以及“讳”等字,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考”、“妣”字早被“父”“母”代替。“讳”字就更有封建色彩。在封建社会,臣下不可直呼君王的名字,否则就是犯上。儿女也不可直呼长辈的名字,否则同样是忤逆不孝。“讳”就是“避讳”的意思,在父母的名字前加“讳”。也带有封建礼教的色彩,现在已废除。※公告式讣告

5.浅谈盐川丧葬的礼仪 篇五

盐川丧葬中的棺木绘画,做工考究,闻名遐迩。棺木制作工艺与邻近地区不同,有独特之处。先说五道棺木,必须在亡者活着时制作完成。第一道衾,用大红绸缎一丈二尺,缝成筒状,上端开口,亡者断气后放在里边,用纽扣从上往下扣住,置于金匣之中。

第二道金匣,略小于内棺,入殓后放于内棺中。用柏木材质最好,由技艺高超的木匠精雕细刻,大档刻绘“二龙戏珠,海水朝阳”,小档绘“三元一品”或“五蝠捧寿”。两侧篆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必须镂刻成透花,用桐油或清漆刷成本色,内用红绸糊严。

第三道称内棺,俗称子材,一般选用松木,尺寸略小于大棺,下葬时置于大棺内,绘画图案与亡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年龄、家庭状况有关。

第四道大棺,俗称大材,亦选用松木。男棺大档绘“鸱吻报寿”,小档绘“百子图”、“富贵图”、“松鹤图”或“福禄寿”,两侧画一百个不同的福字,称“百福图”。

第五道框,用木料做成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不等,相互套扣,刷成大红色,用它将大棺四周牢牢扣紧。

因生前身份和地位的悬殊,一般百姓只有内棺,较富裕的用两棺(内棺和大棺),只有有功名的人才会五道棺全用。

棺木1写的文字也有严格限制,亡者在40岁以下只能题写“相思不见,遗恨终天”、“回头不返,撒手而归”,40岁到60岁题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60岁以上男棺书“南极星沉,福寿全归”,女棺书“星沉阆苑,宴赴瑶池”。如果亡者虽然年纪大,但父母还健在,棺木上只能书写“昊天罔极,欲报之德”。

丧葬中的纸活源于古代的殉葬,那时帝王死后要用嫔妃、宫女甚至童男童女活藏,这种野蛮的人殉据清1据家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直到明天顺八年(1465年)被废除。这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临崩时,召皇太子朱见深至病榻前,颁下遗诏:“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算是正式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代之以石人、石马,后演变成纸糊的.,为民间所通用。

漳县的纸活工艺,据说是汪氏家族从皇宫中学来的,种类繁多,形态逼真,民间称为“全架纸活”,有以下种类:

倒头马:须在亡者未断气之前预制,为一人一马,断气之时在门口焚烧。

开路神:对子马四匹,跟马四匹,马上所骑纸人形态一致,替亡魂开道所用。

坐马一匹,四人抬轿子一乘,房院一套,仙鹤背灵、功布、缌麻幡各一对,对子幡若干。

香幡两对,一对俗称龙抱柱,供来宾观赏;一对供傧爷行礼时焚烧。香幡共三节,摆祭行“三献礼”(初献、亚献、终献)时,每行一礼各燃一节。

金斗银斗:有三大类,分别是供于灵前的献斗,悬挂于院内的上架斗以及顶斗。

金童玉女:手举引魂幡,上写“金童接引天仙路,玉女送出地府门”,负责将亡魂引上天堂。

冲天纸:上有寿星驾鹤,高约二丈八尺,合二十八宿之数,引亡魂过南天门。

花台纸:由青、红、黄、白、绿五色组成,上青下绿,寓天地之意,另用各种彩纸制作二十四个筒纸,代表二十四节气。

白台纸:有筒纸、台纸之分,为望乡台之意。

亡者刚刚谢世,有两道规程:一要烧倒头马。当亡人在弥留之际,由邻里老人为其穿戴寿衣,件数为三、五、七件,此时要在大门口烧一匹纸马。二要停尸:亡人寿终正寝后,孝男拜香,香的数目要比亡人年龄多10到20枝。亲友邻里将亡人抬上条案,停放在灵堂正中,白纸蒙面,挂帐遮体。当日晚上,孝男全家及亲房要守在灵前烧纸哭拜。如亡人为女性,娘家人也要来哭拜。

盐川吊奠一般有九礼,亦即九道程序,略述如下:旋纸礼:亡人去世后第四日,家人或娘家人到灵前焚香奠浆,奠祭拜泣。

起草礼:由孝男、孝侄、孝孙出屋盥洗后,到灵前献香、奠茶,阴阳先生宣读殃书,孝男头顶孝盆,侄、孙等相随,由宾相引领到大门外,明烛、上香、奠祭、烧表化钱、磕头拜泣。

成服礼:傧相领孝男、孝侄、孝孙和女眷等出庐,到院中香案成服处,戴麻冠,系絰绳,持丧杖。遵礼成服后,孝男等盥洗、上香、奠祭、进馔,读祝文,成服礼毕。出纸之前,由宾相书写告白,布示亡者生辰、年龄、属相、寿终时间及孝子名次。

吊奠礼:开吊之日,由宾相引领孝男和女眷,乐工开路,到纸活存放处明烛、焚香、奠茶、大宾升位。孝男献笔,大宾执笔书写仙鹤灵牌、金童玉女幡联、缌麻功布、挽词对幡后,孝男等手捧送至灵堂供放。

甥、婿设奠礼:外甥、女婿成服,于开吊日设奠祭祀。

迁柩礼:孝男等香奠诸仪,执事人将灵柩迁至条案上,读祝文、化纸钱。

接引礼:配享(即亡者已故的配偶)神位在开吊之日傍晚,由孝男等迎至灵堂桌案之上,称接引礼。此后,宾相便书写讣闻,张贴于外,明示发丧日时、坟茔地点。

书柩礼:迁柩礼毕,孝男等香奠诸仪,继请大宾升位,孝男献笔、净灵,大宾书写灵柩牌位。

点主书相礼:上述诸礼毕,由孝男等捧家族神主或遗像,献于大宾,大宾拿笔在上写上亡者生辰、寿终时间。

家祭有三礼:

第一:迎食礼。在开吊日晚上九点至十点进行,孝男等由宾相领到厨房,明烛、上香,焚表化钱,厨师将食案交于孝男端举,至灵柩前供放,拜泣入庐。然后将祭祀供品从厨房移到院中桌案上,孝子一一跪香点曲,以寄托哀思。

第二:家祭礼。家祭一般在午夜前后,行“三献”之礼,即初、亚、终三献。首先宣读祝文,初献开始,孝男等首献匣牌、花馔,继献猪肝,再上时鲜水果。宣读祭文是初献礼中的主要内容,叙亡者生平,颂治家劳苦,表节俭,赞人品。亚献祭品首为鸡,终献为鱼,其余与初献相同。

第三:合户礼。“三献”结束后,孝男关上灵堂大门,宾相落座院中约半小时,起来领孝男叩环开门,入堂验肴,香奠诸仪,拜泣入庐。

发殡有三礼,首先是起柩礼,宾相引领孝男上香、奠茶、进馔,宣读祝文,起柩发殡。其次是路祭礼,丧主或嫡亲在灵柩经过途中,摆设香案,排摆祭品,寄托哀思。最后为后土礼,下葬前,在坟后由阴阳和提礼祭祀山神土地。

【天主教丧葬礼仪】推荐阅读:

上一篇:“现代农业在淮安”征文暨摄影大赛启事下一篇:毕加索与爱因斯坦——立体主义与相对论的碰撞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