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华为集团有感

2024-10-23

参观华为集团有感(共10篇)

1.参观华为集团有感 篇一

参观华为有感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不少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在这些企业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华为集团。通过此次参观,我对华为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华为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企业。一方面,华为集团创建于1988年,迄今不过十几年,另一方面,华为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但这样一个年轻的企业所取得的成就也着实叫人惊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崛起成为全球光网络设备第四大供应商,也是排名前十位厂商中唯一的中国通信设备公司。华为已连续多年蝉联亚太地区光网络供应商第一位。华为的成就离不开他们创造的良好的竞争环境及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当一个毕业生刚进入公司时,华为公司就为他提供一套完整的,全面的培养模式。只要肯学,肯踏踏实实地去做,那他必定会融入这个环境。在那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每个人心中想的只是如何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勾心斗脚。华为的文化强调合作、团队精神,强调诚实、自我批评,强调在点滴中改进工作。的确,一个团队要想做出成就,他需要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激发出自己应有的潜能。

再则,华为的管理模式也让人佩服,在不经意间,华为的上成领导会注意到每一个成员。当一个员工取得成绩时,他们会对他进行奖励,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这也不足为奇。但是华为却有着这么一个小组,其成员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当员工陷入困境时,他们会主动找到他们,为他们分析原因,并为他们寻求解决方案。“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正是这种思想,才使华为的领导者处处为员工着想,采用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旨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使他们的才华得以有一个展示的舞台。

也正是这种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员工们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良好环境。使他们尽自己的全力回报公司。

江宇

2.参观华为有感精选 篇二

我们乘坐了1个小时的客车,来到了华为成都研究所1号门。我们在接待大厅休息片刻后,便在华为负责的学姐带领下,进入了华为园区。华为园区绿化环境非常好,各种花草树木,人造水塘应有尽有。我们首先来到的就是U1 Buliding,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华为的产品展示区。产品及服务主要有:室内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人口密集商业区电信网络解决方案、4.5G网络、未来5G电信网络和企业存储OceanStor等。然后我们来到了U3 Buliding,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更多华为的解决方案及服务。其中有存储双活解决方案、云容灾解决方案、数据备份解决方案和人脸识别方案等。最后我们参观了兼容性实验室,在兼容实验室里,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市场主流厂商的近20多年的各代产品。参观完后,我们汇聚到会议室,学姐给我们讲解了华为的企业文化和招聘等,并且和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次华为之行,我对华为有几点非常深刻的感想:

首先,我觉得华为的绿化环境特别好。园区内导出都是花草树木,并且还有水塘,水塘里的水清澈见底,鱼也多。待在这种环境中,心情愉悦,全身轻松,完全没有工作压力。

然后,华为的工作氛围比较好。在我们参观办公区域的时候,华为的员工丝毫不被我们的参观所打扰,体现出他们工作认真负责。并且我感觉华为的员工都非常年轻、青春有活力。他们的办公桌上摆满了绿植,看起来十分舒适的一个办公环境。

其次,我感觉员工在华为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只要你足够优秀,你就一定有上升的途径。公司对员工福利也非常好,工龄越长的员工,福利越好。借用华为员工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只要你够优秀,工资就是零花钱”。这句话能够看出,工资只是薪水的零头。

最后,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华为的企业文化。华为作为世界五百强,通讯领域的领头羊,企业文化是最为重要。华为有着远大的追求,求实的作风。这主要表现在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与服务,力求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并且华为以产业报国、振兴民族通讯工业为己任,加大科研力度。先后超越了在通信领域的爱立信和思科。其成长速度也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

3.参观中航集团材料科学研究院有感 篇三

今天有幸在杨书记,高老师和延导、张导的带领下参观了中航集团材料研究院,不得不说作为一个身处迷茫大二时期的材料专业学生,我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和鼓舞。

惊喜从进门开始,一进门抬头就是器宇轩昂的八个大字“材通穹宇,料定天下”。其中既暗含材料二字,又将材料这一学科在我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一笔囊括,不可谓不豪迈,不可谓不大气。而之后的展厅参观则彻底将我带入五彩斑斓的材料世界里。展厅一共分为四个板块,其中的“创新之源”和“发展之路”两个板块让我印象最深刻。在创新之源板块中,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了材料的魅力,高温合金锭,高性能铝合金,特种橡胶及密封剂材料、涂料,复合材料等等美丽的名字就那样跃入我的眼中,带来的有震撼更多的则是惊喜。我第一次知道了材料世界的涵盖之广,看着展厅里各式各样的飞机模型,听学长诉说着当他们知道一场辛苦是为2008年奥运火炬而忙时的巨大惊喜,我的心在雀跃,我向往这种快乐,憧憬那种繁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这一领域,追随前人的脚步,为这块土地浇水施肥,为这面墙添砖加瓦„„但震撼远不仅于此,几步间,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本本久经时间浸润但仍氤氲着书香的著作。我小心翼翼地翻开其中的一本,娟秀的印刷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仿佛在将材料科学的奥妙娓娓道来。现在的我学识太过浅薄,并不能读懂那些智慧的结晶,但我会努力为自己加上双鳍,让自己有机会可以尽情遨游在这知识的海洋里。而之后的发展之路板块中,更是让我有幸见到了621所一路走来的那份艰辛,听着学长自豪的介绍他们未来三年目标是营业额翻三番从三亿涨到三十亿的时候,我由衷的为621所蓬勃积极的企业精神所折服!

展厅之旅结束后,我们又向工作区出发。我们一共参观了低频和高频两个撞击工作区,前者又包括静态和动态两部分。一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机器。经学长介绍我知道了这些机器之中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并且都价值不菲。林立的机器看起来又笨又重,但是技术人员输入的指令却宛如一根优雅的指挥棒,将机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合理搭配,谱出一曲独属于621研究所的美丽赞歌。

4.参观华为公司的心得体会 篇四

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值得借鉴的地方:

1、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并以多种方式落实。华为是将常识发挥到极致的公司;2、“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内部自律与检查并重;

3、自我批判落到实处,每个人都不断提升;

4、领导人不断强调核心价值观;

5、组织变革从理念开始,系统的管理提升从《华为基本法》开始。

6、华为探索出一整套对高学历知识分子激活与管理的系统方法,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非常值得借鉴;

7、极端重视培训和再教育,华为大学“培养将军的摇篮”。华为培训是要自己掏钱的,还不算上班;

8、华为告诉我们,价值观是可以量化的。《劳动态度自查表》值得借鉴。

9、华为持续不断地聘请外脑,管理顾问团队,深度参与公司管理和组织变革,对华为的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10、任职资格管理体系很重要,极大提高人员素质;

11、明确禁止高层干部推荐普通员工;设立后备干部资源池;思想导师制;干部考核与任命的三权分立等;

5.读《华为的冬天》有感 篇五

读《华为的冬天》有感

从古至今,不论是哪一个朝代,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企业,哪一个组织的发展,都是经历过了从建立、发展、昌盛繁荣、衰败灭亡的命运,那我们怎样让自己的组织能够活的长的一些,这就需要我们自己要强炼内功。

任总在这篇文章中,从十个方面分析了华为危机,结合那个时候IT国际化的发展,给自己的员工敲了一个警示钟——我们不会总是顺风顺水的,我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和磨难,我们应该要居安思危,我们需要主动变革。

在一个企业创立之初,员工能够并且很情愿和老板经历苦难挫折,把公司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每一个人的利益得到的回报,而且每一个的利益也越来越自我保护化,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人不会一直在经历磨难,他总会尝到甜头,这个是人性的自私,是每一个人不可逃脱的。但是这种东西一旦膨胀,势必造成相当大的危害,会危及到整个组织的发展进步,甚至会成为组织变革的重要障碍。这个就需要个人建立一个自我管理体系,需要组织领导帮助员工完善自我。

大危机是由无数个小危机组成的,是从一个小小的细节演变而来的。所以说,细节管理在一个组织当中是相当重要的,每一环每一扣,我们做到不乱,再从大的格局上把握掌控,方向明确,方法得当,这个组织的效率才会更高。当然,我们也不会避免挫折、陷阱,这些我们同样需要,正因为有这些东西的存在,我们这条路,才会修的更好,有上有下,有弯曲有平整。

下面是,我从几方面的感触:

一、均衡发展

我们组织内的每一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流程,都存在最短的那一面,我们当然不会做到尽善尽美,每一样都平齐。那样的话,没有特点,没有特色,这个组织也不会发展长久,也不会进步突破。理想状态下的组织,是需要不断改-1-

革,不断创新的,没有这些东西,何谈发展。组织的壮大是需要每一个人壮大,而每一个人的壮大,就是不断的补自己的短处,以更好的协作、配合组织。从哪一方面来下手,让自己均衡,这就需要不断的做事情,不断的犯错误,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哪一方面的短处,不断适合组织的需要。反复的过程,会让自己更强大,更能为组织的发展进步补缺。

二、负责制

组织内部会出现矛盾,会出现利益冲突,这是为什么?主要根源就是责任不到位,事情没做好,谁该负责;这样不明责任的组织,只能是让矛盾更加的激化,这样发展下去,组织会有很好的未来吗?

组织同样要对个人负责,每一样东西都是相互的,组织不对个人负责,导致各种情绪演变激化,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一个人做事情,尚且会思前顾后,自己对自己作斗争,更何况是拥有多个人的组织呢?明确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评价体系,会对组织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建立“事情没做好,降职降薪;事情没做好,免除走人”这样权利和责任明确的制度。

三、自我剖析

人这一天24小时做得事情很多,一个月就更多,这就需要我们个人进行自我剖析。同样,组织内部的部门,工作方法,工作流程,都需要进行剖析。一成不变的东西未必是好的,什么是与时俱进?看不到大环境的发展变革,只谈自己的空想,不结合实际,不进行剖析论证,怎么能够进步?即使为自己的私利着想,那也应该是组织的利益有了,才会满足个人的利益。人的存活不过几十年,从开始工作到慢慢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果不去剖析自我,让自己更完善点,更能够适应这个社会,难道不会感觉自己白活这几十年,妄做人几十年吗?

四、职能划分、任职资格

合理的部门职能职责划分,是一个组织有效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如果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不清晰,会严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出现“大锅饭”的现象,浪费人力、财力、物力等各个方面的资源。精简人员,确晰职责,高效工作,创造效益。建立合理的任职资格评价体系,确立正规的任职资格评价办法,使组织内部各人员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培养组织再竞争再扩大的后备资源。这同时也是长期积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任总在这一方面,重点提到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个人能否为组织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能否长期忠诚于组织,这两点是最基础的。同时,这在对培养优秀人才方面,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考量。

所谓通力合作、高效运行的团队,是怎样打造的。正是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科学的整合组织内部资源,规范部门职能职责,选拔胜任各部门带头人,共同打造出的一直战无不胜的队伍。

五、创新需要成本

创新固然重要,而且事物的进步需要不断的创新,但我们并不鼓励盲目创新。每一项流程的固化,是经过了反复的实践之后的。我们在做创新的时候,也要进行相关各方面的论证。要创新,就要付出成本。我们的前提是,将这部分成本尽量降到最低。

六、业务流程标准化、科学化

规范流程,统一模式,形成标准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组织内部的个体在开展工作时,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找不准方向,或是工作流程模糊。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标准更重要。所谓专业,正是因为标准的存在。没有高效的工作方法,没有标准的工作流程,没有先进的工作理念,何谈创造更高的价值。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要有确切标准的流程办法,这样工作效率才会高,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以达到满意共赢。

七、平常心心态

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利益分配。当组织在经历发展变革时,势必会影响到组织内部每一个个体的利益,面对这种新的利益分配,我们的平常心是不是有。压力会来自各个方面,除了工作、生活、学习,更重要的是本身的心理压力。纵观历史,当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任何追求时,才会发生**。现代生活,人们不单是物质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会更高。不过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大部分人在追逐名利,如何正确的利用这种名利,就变得尤为重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这么一句话,“基层靠待遇,中层靠发展,高层靠感情”。这句总结性经验的话,是有道理的。组织领导在对内管理中,是有借鉴意义的。组织个体的平常心和组织领导的平常心,是相辅相成的。这种微妙的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能够做的很好的,实乃凤毛麟角。

八、领导魅力

组织领导能否在这个组织中,扮演应该扮演的角色,能否聚焦到有实力的忠诚跟随者,关键的是领导魅力。组织个体在组织内部,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为组织贡献自己所能,跟随领导步伐前进,就体现在向心力。领导者,处于这个圈子的中心,他的吸引力有多大,也就是表现出整个组织的向心力有多大。史玉柱在领导魅力这方面,表现的就很突出。倒下去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跟随他。这样的领导者,我们怎不仰慕,怎不忠诚跟随。

6.高中议论文素材:华为集团孙亚芳 篇六

图文:紧随任正非开创“左非右芳”时代

楚天金报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福布斯权力女性榜张榜时间。

作为科技界女性,56岁的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成功跻身榜单,在全球一百人中排名第77。

说起华为,总会让人想到那位神秘、低调的“军人总裁”任正非,然而,在华为多年持续快速的成长中,“女二号”孙亚芳也功不可没。任孙二人一内一外,一唱一和,配合默契,最终形成了华为“左非右芳”时代。

初次亮相:

力主发薪重振士气

由于专业上的特点,华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男性社会”。但孙亚芳这位并非元老的文雅女性,却成了这个“男性社会”的董事长,不能不说自有其过人之处。

1982年,孙亚芳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先到国家机关任职,1992年加入成立5年的华为做培训部经理。加入华为之初,孙亚芳就以一次果敢的亮相赢得了任正非的赏识。

1992年前后,华为因货款回收太慢,现金流出现严重问题,全体员工连续几个月没有发工资,士气低落,部分员工纷纷请求辞职。

天无绝人之路,此时华为收到了一笔货款。公司高层在一起研究这笔款子怎么用,任正非也拿不准该怎么办。最终,刚入职不久的孙亚芳站了出来:先发放员工的工资再说!

于是,等待多月的员工们领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干劲马上上去了,新产品也很快研制出来,华为顺利地走出了困境。

1995年开始,国内电信部门的设备采购转向招投标方式,身为市场部副总裁的孙亚芳发动了一次震惊企业界的“群众运动”。她带领26个办事处主任同时向公司递交了两份报告:一份是辞职报告,一份是述职报告,由公司视组织改革后的人力需要,决定接受哪一封。

任正非在会上称:“我只会在一份报告上签字。”竞争对手当时将这件事当成“作秀”。但是,最终真的有6名地方办事处主任被置换下来,一批新员工通过竞争走上了领导岗位,市场系高达30%的员工下岗。这次“运动”后不久,孙亚芳由市场部副总裁升任副总裁兼任市场部总裁。这次运动还在华为内部引发了一场员工怎样跟随公司发展、干部能上能下的大讨论。

最大贡献:

狼性营销缔造传奇

华为的“狼性”营销文化在商界大名鼎鼎,而这一市场体系,正是由孙亚芳一手建立。孙亚芳离开培训部后,到长沙做办事处主任,再主管市场,一步步晋升为华为高层。

孙亚芳在主管市场时领悟到,在通信供应领域,研发技术与竞争对手相差无几,很难凭借技术而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只有凭借着严密的市场体系才是企业制胜的秘密法宝。于是,孙亚芳便在主管市场时便开始着手华为“狼性”营销文化的建立,这也是孙亚芳对华为的最大贡献。《福布斯》杂志曾评价她为“市场杀手”。

曾有华为的销售员工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我在华为第一次见电信局长,是因为有个资料要递给他。早上8点钟我就去他办公室了,他说要开会,你等等吧,我就站在能看到他会议室的位置等着。他出来两次,我都迎上去,他说还要继续开。中午,他出来了,我连忙再上去,他告诉我,他要去吃饭,你改天再来吧。他走了,我还站在那里,一个小时后,电梯门打开,从里面出来的局长抬头看到我,一愣:‘你怎么还没回去啊,到我办公室来吧。’”——足见华为“土狼”文化的可怕。《走出华为》一书作者也曾描述过华为的狼性销售模式:华为的销售人员能做到你一天不见我,我就等你一天;一个星期不见我,我就等你一个星期;上班找不到你,我节假日也要找到你。华为的销售人员甚至在知道了你在哪个小岛上开会后,他也会摸过去把你找到。

狼性市场营销体系,对华为自1996年以来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孙亚芳作为这支团队的缔造者,开始逐步确立自己在华为的地位。

孙亚芳的另一个杰作便是华为人力资源体系的建立。

华为从1996年开始了风起云涌的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如果没有了人才,它就和一个仓库没什么区别。正是科学的“选、育、用、留”的人力资源体系,让华为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取得了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明显优势,才使华为能在1996年后迅速奠定了在中国通信制造业龙头老大的地位。

“左非右芳”:

完美搭档不可复制

对于一贯雷厉风行的任正非而言,孙亚芳相对和风细雨、细腻并且讲求平衡的行事风格令她在华为管理层独树一帜。

华为的一位老员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市场部的高层讨论市场策略以及人力资源的相关事宜,突然任正非从外面走进来说:“你们市场部选拔干部应该选那些有狼性的干部,比如说×××(当时的一位办事处主任),我认为这样的干部就不能晋升。”任正非话音刚落,孙亚芳当即反驳:“老板,他不是你说的这样子的,你对他不了解,不能用这种眼光来看他。”任正非竟一时语塞,好像在串门一样转身就往外走,喃喃地说:“你们接着讨论吧。”后来,这位办事处主任于2002年升任华为高级副总裁。

除了管理,孙亚芳对任正非思想的领悟与契合,无人能出其右。

早在1998年,孙亚芳就向任正非递交报告提出三个观点:

一、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由知识、管理创造,因此要体制创新;

二、让有个人成就欲望者成为英雄,让有社会责任的人成为管理者;

三、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接班人承认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具有自我批判能力。后来,任正非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引用了这些观点。

在两人广为流传的重要文章中,他们都喜欢用“战争方法论”来论述华为的市场得失及公司战略。孙亚芳的长文《探索以色列崛起之迹》,被任正非指定为《华为基本法》的辅导报告之一;她的《不要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小胜靠智,大胜在德》等文章多次被任正非引用,后者还被刻上石碑竖于华为总部。

“左非右芳”这一业界评价,是这对完美搭档最好的总结。

■“国务卿”

由于任正非的低调神秘,华为也深深打上了他的烙印,令外界捉摸不透。

但随着华为国际化战略的需要,任正非显然也意识到“透明度”对华为的重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舆论面前,公司长期的做法就是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个人可以做鸵鸟,但公司要攻击前进,就要适当改善和外界的关系。

于是,1998年,孙亚芳因其出色的对外协调能力就任华为董事长、法人代表,此前,华为并无董事长这一职务。任正非则专心做总裁,隐身幕后主抓内部管理。孙亚芳的“二把手”地位也就此奠定,她的华为“国务卿”外号也流传开来。

任正非的确知人善任,口才与风度俱佳的孙亚芳上任后,华为与外界的关系日益改善,其作为国际第二大通信供应商的名号也开始被各界关注。如在与美国思科的官司中,华为就获得了很大的舆论支持。

■“孙总”

《我的父亲母亲》一文是任正非的真情流露之作,他写道:“接到纪平的电话,说我母亲上午10时左右,从菜市场出来,提着两小包菜,被汽车撞成重伤,孙总已前往昆明组织抢救。”文中提到的“纪平”是华为主管财务的常务副总裁,和任正非一起创业的华为元老之一,任正非直呼其名,而称孙亚芳为“孙总”,足可见对孙亚芳的尊重。此外,在华为的公司级文件,抄报的一栏只有两个人以“任总”、“孙总”相称,其他副总裁则以姓名出现。

■“挽救华为”

公开资料显示,孙亚芳还在国家机关任职时,当时华为在资金上面临很大困难,由于看好华为,孙亚芳动用自己的关系帮助华为贷款,因此她被认为在华为最危急的时候“挽救过华为”,对任正非可谓有知遇之恩。

同学印象:

大学很活跃常组织活动

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孙亚芳的母校。

孙亚芳的大学同学、该校计算机通信教研室主任毛玉明介绍,“我们是无线电技术系通信专业77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不过因为特殊原因,1978年年初才入学,1982年毕业。”毛玉明介绍,孙亚芳是1957年出生的,南方人,入学时21岁左右。“上大学时,孙亚芳是一个很活跃的女孩,很受同学们欢迎,经常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她是牵头者之一。她成绩也不错,在全班90人里排在前十位,还是学习代表。”

毛玉明记得,大学毕业后,孙亚芳去了河南新乡,在当时电子工业部下面一个厂里做技术员。“大学毕业后我再没见过她,2001年、2002年和2006年的几次同学会,她都说过要参加,但因为工作太忙,一次都没有来。不过不少同学在北京、深圳见过她,她对同学挺热情的。找她办个事,她不会因为是同学给你办,但出来吃个饭是没问题的。”

一个成功的男企业家背后往往有一个很好的事业伙伴——女性的事业伙伴,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阴阳配”。孙亚芳与任正非的合作,是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历史选择,可遇不可求,不可复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

我认识的很多大公司老板特别愿意找一个女性的合作者,因为男人在管理时一般很少参与情感成分,沟通方式像个一般群众。另外,女性也是团队中的稳定因素。要是两个男的,就会互不服气,对公司伤害很大。

7.参观魏桥集团感想 篇七

本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上我们有机会参观了魏桥集团。通过参观,我们对棉纺织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参观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感想。

当我们从校车上走下来时,映入我眼帘的是整洁的道路和蓬勃的鲜花绿草,整个魏桥企业看起来美观洁净,给我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等我们走进企业内部时发现楼层里的摆设都是一尘不染的,从细节便可看出公司的严谨认真。洁净的楼梯、简朴的摆设,简单中透着一股庄严的气氛,同学们也被这气氛所感染,停止了说说笑笑,转而一丝不苟的参观起来。在相关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企业的会议室,简单的会议室也是布置的十分庄重。我们在会议室里观看了两部短片,一部讲述了魏桥企业的发展过程,一部讲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

每个企业都有一部艰难地创业史和发展史,魏桥集团也不例外。当魏桥集团如今在纺织业蓬勃发展时,我们不难理解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一个企业能够成功,靠的是科学的经营管理和可靠的产品质量。现在社会上因为经营不合理、产品质量不可靠而倒闭的企业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企业只有生产质量有保证的产品才会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只有经营管理合理才会使企业有条不紊的运行,永葆活力。魏桥从当初的创业到如今宏大的企业规模,经历的经营模式的摸索和生产技术的改进都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楷模。

观看完短片之后,我们参观了生产车间。

初进生产车间,耳边就想起隆隆的响声,空气中漂浮着棉絮使整个车间看上去雾蒙蒙的,让我很不适应。我突然就产生了对纺织工人的担心:在这种环境中长期工作会不会发生耳病和呼吸道疾病?在这一瞬间,我感到每份工作都有它的不易。我们看到的是白领时尚的外表和不菲的薪水,却忽视了她们连续不断的熬夜和绞尽脑汁的思索,同样的,纺织工人留给我的印象只是穿着工作服穿梭在车间里的劳动工人形象,或许她们还会有一双粗糙的手,当我真正见到她们的工作环境时,我觉得她们每天要忍受噪音和空气中漂浮的棉絮是多么的不容易。纺织的步骤很复杂。在这几个车间里,我看到一团棉花变成了一团团粗线,粗线又变成了精致的细线,最后细线凝聚成了色彩多样花纹繁复的布匹,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奇。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知道这有多奇妙,我像是看到了棉花的蜕变,由茧成蝶,变成美丽的布匹。

每个生产车间都很大,万千的机器整齐的排列着,隆隆作响,像是一支正在行军的精锐部队,步调一致,气势磅礴,让人感到震惊。最让我震惊的是魏桥集团织出的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晰生动,不禁让我联想到传说中的织女也有一双织布的巧手,只是恐怕织女也难以织出这幅清明上河图。这幅清明上河图是魏桥的骄傲,代表着他们先进的纺织水平,也代表了魏桥集团的公司实力。

8.高唐蓝山集团参观致辞 篇八

尊敬的蓝山集团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父老乡亲们:

大家好!

请允许我来向大家介绍社会实践活动组组成人员,有:(念到名字的请抬一下手)

队:王贤兴先生

聊城三中高级教师东昌中学副校长任晓军老师 聊城三中高级技师王祥臣老师 聊城三中高级教师张奇老师

成员有:王才智同学、张凌琬同学、关秋升同学、李

新同学、任志伟同学、任世伟同学、王承乾同学、任若天同学、刘天峰同学、胡炳坤同学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有机会参观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高唐蓝山集团。蓝山集团以振兴本地经济为己任,扶持农民为目的,是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楷模,也是国企的典范。它以食用植物油、肉类制品两大主导产品生产为主,一直在省内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确确实实做到了让人民“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用的贴心”,非转基因产品为千家万户所信赖,是新世纪非转基因的标兵性企业。

此次我们团队来访蓝山集团,着重考察“沙土地”非转基因大豆油的原料选择和生产过程,向各位业内人士探讨沙土地非转基因大豆油和市场上其他转基因大豆油的优劣,进一步了解非转基因大豆油对广大消费者特别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学习蓝山集团的创业精神,培养“自主创业,奋发图强”的意识,为将来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而奋斗。

同学们,“学校无高低、专业无冷热”,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对得起在座的父老乡亲;只有这样做,不辜负父母和家乡人民对我们的希望!

最后,我代表在外求学的学子们,预祝我们家乡的民族企业——蓝山集团四季如春,进一步做大做强!

9.参观集团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XX年6月27号上午,在重庆商报社领导班子的组织安排下,我参加了赴美心集团参观学习的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感触颇深。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生产车间。参观了XX集团国际门业展览区,展览区内摆放着防盗门、防火门、套装门、卷帘门、车库门、卫浴门和以色列制造的门。同时,看到公司内极具新奇创意的文化风景区,才得知美心集团是以门业为主,投资涵盖汽车、摩托车、通用汽油机部品,新型环保建材、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国际贸易、广告传媒、园艺装饰、石料开采、商业物管等领域的综合经济体。等通过参观学习,我认识到这家企业能够创造出今天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企业的管理理念令人信服。XX集团作为大型中美合资企业,管理规范程度高,工人服务意识强,生产效率高,企业负责人思路开阔,具有远见卓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注重技术实力,同时注重多元化发展,以“门业为本,多元反哺”的宗旨,在地产、新型环保建材、创意文化风景区等各领域投资发展,例如倾力打造的“XX长江风景区”(俗称洋人街),因新奇创意与和谐理念,目前已迅速成为重庆都市游憩的热点,深得市民喜爱,形成为万国风情旅游区。

二是企业精神极具优越。“谁升起,谁就是太阳。”的企业精神,让员工感到自己的奉献是伟大的,以至于他们更努力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与技术创新中。

三是员工本身的工作理念强。企业每位员工都本着永恒的发展,永恒的服务理念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技术管理方面的自我发展,在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齐心合力共同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现实“国内驰名,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

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踏进社会这个门槛多少有点无知与胆怯,工作经验少社会知识储备不足让自己对工作总是抱有一种落后的心理,可是企业员工年龄与我相仿,她们能够对工作技能如此熟练,我为什么就不能呢?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努力,为新闻事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观完美心集团后,让我由衷的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学习了她们的创新精神以后,我决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会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我们要学会知足,更何况我们工作本身就得以让我们知足。

二、懂得奉献。无论干什么都要“干一行,爱一行”,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要学会付出,勇于付出,为新闻行业,为新媒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勇于超越自我。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不断创新,在以后更广的工作平台中展示自我。

10.读《华为的冬天》有感 篇十

《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作者任正非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信息技术企业——深圳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他在公司业绩大大提高而且连续多年保持高速率增长的情况之下,写了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既没有华丽的辞藻,又没有高深的理论,他用非常朴实的语言却告诉员工一个简单而又真实的道理-----要想使一个企业持续的生存发展下去,需要每位员工“居安思危,不断进取”。华为在企业发展正直盛世的时候,对企业面临的,潜在的危机就展开广泛的讨论,这也许正是任正非和华为的不同之处。因为这无论是对企业来说,还是对企业的员工个人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而又不可忽视的问题。而我们作为烟草业的一员,也都应该想一想,失败的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都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去迎接,这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也是客观规律。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不可能再有像昨天那样不用跑市场而订单不断、不用送货而用户上门“抢”产品的局面。而且我们再静心思考我们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和阻碍企业发展的棘手问题,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问题仍旧很多,责任和压力仍旧很大。所以我们不应该因成功而骄傲,而应居安思危,把荣誉,自豪感变成危机感,在平稳的环境下多点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危机中寻求到生存的本源,享受到在夹缝求生的艰辛和愉悦。

我想《华为的冬天》不仅仅对华为公司及其所属的信息技术行业产生作用,更应该对象我们这样寻求新发展或者正在发展而存有困惑的企业起着强烈的“醒脑”作用。看看作为我国信息行业老大的华为公司他们的危机意识吧!我们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与他们相比我们这样的企业如果想要做的更大、更好,如果想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是不是更需要华为这样的危机意识呢?任先生说得好:不能居安思危,就必死无疑。

上一篇:日审岗位职责下一篇:房屋租赁及委托管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