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精神第三节(通用6篇)
1.弘扬中国精神第三节 篇一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案
教学目标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道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及流经的省份,主要支流概况。
4、解长江在水能方面巨大的作用,了解其开发的情况。知道长江洪水的危害及主要的防洪措施。
5、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和治理开发黄河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外流区为主
提问:说出你认识的河流或湖泊。补充中国河流之最。
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那么,我们究竟有哪些河流、湖泊呢?这些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一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来认识中国的河流。
先来了解我国河流大致分布的情况。关于河流,我们不得不来认识几个概念。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水系——有干流和支流构成的河流系统。支流——指汇入另一条河流而不直接入海的河流。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在这节课,我们还要重点要理解并学会运用四个概念——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
打开地图册。看到中国的水系。找到长江和塔里木河。先来根据自己的判断,你认为,长江和塔里木河哪条是内流河,哪条是外流河?为什么你会如此判断?
现在我们再进行一次判断。找到金沙江。你认为,金沙江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为什么?
明确: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外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内流河。知道了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划分依据,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概念就好理解了。明确: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课本上两位同学的对话把它划下来。这就是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现在我们来看到课本的图2-40 中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通过看图,大家认为,中国是以外流区为主还是内流区为主?(外流区)把课本46页第一段第一句划下来。
既然中国是以外流区为主,那么,理所当然,中国的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把这句话在课本中划下来。
通过读图,大家认为,我们国家的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明确:外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内流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而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明确:西高东低的地势、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
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地区距海近,气候湿润,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
理解完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这四个概念,我们现在就来学以致用。看到课本46页活动。
(1)除塔里木河外,其余5条河流均位于外流区。
(2)中国外流区与内流区界线大致与200mm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
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外流河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流域面积广大;内流河主要分布于西北内陆地区。
(3)西江流域。云南—广西—广东
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那么,什么是河流的水文特征呢?
明确: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简单了解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的概念。流量——河流一秒流过某一个点的立方米数。含沙量——单位体积的浑水中所含的干沙的质量。
水位——水位是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固定基面以上的高程。其单位为米。结冰期——河流、湖泊等水体从结冰开始到结束的过程称为结冰期。
理解了水文特征的概念,我们现在就分别来看中国的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到47页图2-41,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首先来看横 坐标,横坐标上的数值代表的是月份;纵坐标上的数值代表的是流量。
(1)对比四条河流,是夏季水量大,还是冬季水量大?
明确:由此得出:中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是:夏季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量少,水位低。
(2)夏季水量大的原因
明确: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因为中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内,所以中国外流河水源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在分析中国雨带的移动规律的时候我们说过,随着夏季风的强弱的变化,雨带会发生改变。雨带到哪儿,哪儿就会形成降水。当夏季风加强的时候,雨带逐渐由南向北推移,经过的地方河流水量增加,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汛期,当夏季风减弱并退出中国陆地,降水减少甚至消失,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从而进入枯水期。
这是中国外流河汛期和枯水期的成因。
(3)分析探究中国南北方(秦岭—淮河)外流河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差异及原因(比较外流区南北方河流水文差异)
①流量南方比北方大的原因
南方:所处干湿区——湿润区,湿润区降水丰富,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水量大 北方:所处干湿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且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所以水量小
②南方汛期比北方长的原因
南方:雨季长,汛期长(回顾:华南地区:4月中下旬开始进入雨季,9月中下旬雨季结束,长达6个月;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左右进入雨季,9月初左右雨季结束);
北方:雨季短,汛期短(回顾:北方地区:7~8月开始进入雨季,9月雨季结束,只有2个月不到的时间)
注意:东北地区的河流有两个汛期,一个是在7~8月,汛期产生的原因是夏季风带来的降水;还有一个汛期是在春季,冬季积雪融化形成的汛期,我们称之为春汛。
③北方河流有结冰期而南方没有的原因
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气温低于0摄氏度,越往北方就越低,所以北方的河流有结冰期而南方没有。
注意:北方河流越往北结冰期越长。④北方河流含沙量大于南方的原因 南方:湿润区,植被覆盖好,河流含沙量小
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区,植被覆盖情况弱于南方,河流含沙量大(尤其是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
(4)京杭大运河
明确: 1)流经省区 2)沟通的水系和湖泊 3)作用
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内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1)内流河的水的主要来源
明确:高山冰雪融雪(补充:部分地区山地降水(举例))(2)内流河水量变化规律
明确:夏季水量较为丰富,冬季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3)内流河水量季节变化规律成因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山地降水丰富,河流水量较大 冬季:气温偏低,无冰雪融水,河水甚至断流 明确:在地图上,季节性河流用虚线表示
活动:找出两条季节性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和田河等)
2、塔里木河 明确:
1)地位——最长的内流河 2)所在地形区——塔里木盆地
3)河水来源——天山、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
四、湖泊概况
(1)湖的理解——陆地中的封闭水域称为湖泊
(2)称呼差异——“湖”、“池”、“漾”、“海”、“错”、“茶卡”(3)湖泊性质差异(含盐量)——淡水湖和咸水湖
(4)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分界——大致与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一致
(5)淡水湖主要分布区域——东部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平原、山东东部)(6)湖泊之最
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滚滚长江
今天我们来了解中国的母亲河——长江。
一、长江概况 先来了解长江的概况。
1、发源地
看到长江水系图,白色的区域都是长江水系的流域范围。先来找到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峰(青海),看一看它处在哪个地形区?(青藏高原)
如果问起长江的发源地,一定要回答完整——课本50页第一段话——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2、注入地
知道了长江的发源地,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它最终注入的海洋。明确:注入东海
3、流经省级行政单位
关于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我们结合51页活动第二小题。
再来看到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峰。从发源地一直到注入的海洋,长江的干流依次流经了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明确: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省区)
4、长江的流域面积、长度、径流量 明确: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长度:6300多千米(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年径流量: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
5、长江流经的地形区(51页活动第4小题),并找出三峡的位置并圈出来,并分析三峡选址在中游而不是上游的原因。
明确: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原因:(1)落差: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2)径流量:降水丰富,处于湿润区,水流径流量大
6、找到宜昌、湖口,红笔圈出,明确(湖北)宜昌、(江西)湖口所属省区;明确上中下游的分段
明确:上游:源头——宜昌 中游:宜昌——湖口 下游:湖口——入海口
7、明确长江各支流名称及重要湖泊支流
长江以北,自西向东:雅砻(long)江——岷江(大渡河汇入)——嘉陵江——汉江 长江以南,自西向东:乌江——沅(yuan)江——湘江——赣江
8、长江各段名称(52页阅读)
上游的沱沱河、金沙江、通天河,之后的河段才称之为长江。但在习惯上,人们又会把长江的各段又进行命名(川江(宜宾——宜昌)、荆江(湖北枝城——湖南城陵矶)、扬子江(扬州——入海口))
二、河流特征
再来回顾一下,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是如何进行划分的 上游:源头(各拉丹冬峰)——宜昌 中游:宜昌(湖北)——湖口(江西)下游:湖口——入海口
(一)上游
看到50页长江干流剖面图。从发源地到湖北宜昌,在落差上来说,上游河段的落差如何?(巨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落差?(长江上游流经中国的第一、第二阶梯,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其实长江在源头的时候水流并不湍急。我们在讲青藏高原的特征的时候,说过青藏高原是“远看成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内部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底。(看到沱沱河)所以,流经青藏高原的沱沱河,水流是非常的平缓的。
但是,当进入金沙江河段时,水流因流经横断山区而变得湍急。而进入四川盆地后,又因为多条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的注入,江面开始变得开阔,流量大幅度增加。
我们知道,水能由两个主要因素构成:落差和径流量。那么,在长江上游,因为流经第一、第二阶梯,落差巨大;著名的有三峡、虎跳峡。与此同时,长江在流经四川盆地的时候,有多条支流汇入,径流量大幅增加。所以,在长江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我们用12个字来概括长江上游特征: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二)中游
中游的划分是从湖北的宜昌到江西的湖口。
看到50页长江干流剖面图。中游所流经的地区已经进入哪个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中游这一段水流的特征是平缓还是湍急?(平缓)也就是说,长江由上游进入中游地段,流速锐减。
在中游地区,长江南北两岸又有多条支流注入。但是,注入的支流因为平缓的地势,江水中的泥沙沉积,加之中游地区蜿蜒曲折的河道,使得长江水患频繁发生,尤其是荆江河段(湖北枝城——湖南城陵矶段),曲流很多,有“九曲回肠”之称。(出示荆江河道图),所以,一般来说,长江每年的洪涝灾害,基本都是发生在这一河段。
为了减少水患灾害的发生,所以聪明的中国人实施了“裁弯取直”工程,尽量把这一河段弯曲的部分变直,让水流能顺畅的通过这一河段。
12字概括:水流缓、多曲流、多湖泊、多水患 注:明确:洞庭湖(沅江注入);鄱阳湖(赣江注入)
(三)下游
观察一下,在下游河段还有支流注入吗? 特点:水流平稳、江面开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上游
中游
下游
河段位置 地势落差 支流状况 利用方向 源头—宜昌
宜昌—湖口
湖口—入海口 很大,多峡谷
较小,多曲流
多支流
多支流
小,江深水阔
少支流
水能梯级开发 灌溉、航运
灌溉、航运
三、人河关系
(一)开发利用
“水能宝库”——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40% 水能开发利用河段(阅读)结合地图册26页
1、长江三峡段——葛洲坝、三峡
(1)明确三峡的构成——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明确三峡水利枢纽地位和作用 地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作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灌溉、旅游
2、金沙江段(只做了解,特别指出二滩水电站)
“黄金水道”——江深水阔,特别是多座水利枢纽的建造,使得长江河段水流平稳,水深和宽度让吨位更大的船只能够顺利进入长江深处。(原因分析)
(二)治理保护
明确长江的治理主要是针对水患灾害的治理。治理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2、在荆江河段进行“裁弯取直”工程
3、保护湖泊(明确湖泊的作用——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特别是汛期,能够减缓长江的泄洪压力)
滔滔黄河
这节课我们依然按照了解一条河流的方法来探究黄河。
一、河流概况(1)黄河的发源地(2)黄河的流经省区(3)黄河的注入地(4)黄河的长度(5)黄河的流域面积(6)黄河在中国河流中的地位
(7)黄河的分段(8)黄河流经的地形区(9)黄河各段的支流情况
明确(1)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北麓
(2)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3)渤海(4)5464km(5)75万平方千米(6)中国第二长河
(明确是中国第二长河不是第二大河原因: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流量小于珠江(中国第二大河)
(7)上游:源头(巴颜喀拉山北麓)——河口(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
中游:河口(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桃花峪(河南郑州)
下游:桃花峪(河南郑州)——入海口(渤海)(8)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9)上游:湟水、洮(tao)河 中游:无定河、汾河、洛河、渭河 下游:无 完成55页活动题
二、河流特征 上游
河流分段:源头(巴颜喀拉山北麓)——河口(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关于上游我们又要分三部分进行分析。
(1)源头——龙羊峡河段(水流平缓,多峡谷)
刚才我们说,黄河的发源地也在青藏高原之上。回顾一下青藏高原的特点:“远看成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内部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所以,在黄河上游的这一个河段,黄河大部分都处在青藏高原上,因为地形的特点,导致黄河在这一段的水流平缓;又因为这一河段在谷地中穿行,所以河道迂回曲折,同时两岸多湖泊沼泽。
(2)龙羊峡——青铜峡河段(地势陡峭、水流湍急)
但是,黄河进入龙羊峡河段后,因为跨越了中国的第一和第二阶梯,又加之有支流(湟水、洮(tao)河)的汇入,水流流量开始增大,所以在这一段内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于是,我们在这一河段上修建了一系列的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3)青铜峡——河口(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
当黄河从青铜峡出来后,进入宁夏、内蒙古境内,开始流经(内蒙古高原),回顾一下 内蒙古的地形特征(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所以,在这一河段,黄河河水减缓。水流流速减慢,运动的泥沙逐渐沉积,日积月累,于是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因为有黄河水的灌溉,这两个平原农业发达,宁夏平原也有着“塞上江南”的美称。但由于农业灌溉的大量用水,又加之在这一区域几乎没有支流汇入,所以黄河的流量从这一段开始逐渐减少。
特征归纳:多峡谷、多支流、水量较大且清澈 中游
中游分段:河口(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桃花峪(河南郑州)
当黄河流入河口后,就进入了中游河段。黄河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所以,这一河段的含沙量开始剧增。我们可以看到56页阅读,黄河水的含沙量“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跳进黄河洗不清,是真有其事。一件衣服,沾染上了黄河之水,就真的可以报废了。
黄土高原我们之前了解过,它的土质是非常的疏松的,所以黄河水流经后,就将黄土高原侵蚀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所以,黄河的中游河段,也是峡谷众多的地方。
因为黄河中游流经了第二和第三阶梯,所以在阶梯的交界处也修建了大量的水电站,著名的小浪底水电站和三门峡水电站都在这里。
黄河中游的河流我们刚才也已经找到过,现在再来过一遍:无定河、汾河、洛河、渭河。特征归纳:多峡谷、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
下游分段:桃花峪(河南郑州)——入海口(渤海)下游要注意的几个特征
(1)水流流速:因为开始进入华北平原(第三阶梯),落差骤减,所以黄河水流流速已经开始减缓。
(2)地上河:我们说过,因为黄河从中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泥沙因为水流流速的减缓逐渐沉积,河床被迫越抬越高,为了防止黄河水从河道溢出,从古至今人们不断地将黄河两岸修筑堤坝,河床越抬越高,堤坝就越修越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地上河一旦决堤,就会给黄河两岸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黄河断流及成因
按道理来说,外流河有汛期和枯水期,但不会断流。可是,黄河下游从70年代开始出现了断流的现象,并在90年代开始加剧。黄河断流,主要的原因就是两岸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剧增。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因之一。
三、人河关系
关于黄河的人河关系,我们主要侧重于黄河的治理和保护。
首先我们明确,黄河最大的危害就在于地上河的决口。地上河的成因我们刚才都了解了,是上游特别是中游地大量的泥沙沉积抬高河床造成的。
那么,黄河的治理,实际上就是治理下游的水患。那么,关于黄河的治理和保护,我们现在就来通过几个问题来理解。
(1)黄河上、中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了治理黄河水患,上、中游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黄河下游的治理,除了修筑堤坝外,还有哪些措施?
(3)什么是凌汛?它有哪些危害?能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凌汛带来的危害? 明确:
(1)水土流失;治黄的根本在于治沙,所以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保持水土(2)修建水电站,定期开闸放水,冲刷泥沙,减少泥沙的沉积(结合介绍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3)59页活动3 所以,黄河的治理,在上游和中游地区,我们要采取的一个措施是保持水土,严格控制水土流失;与此同时,在下游地区加固黄河大堤,修筑堤坝,防止黄河决口。这是最基本的做法。
那么,在水土保持和修筑堤坝巩固大堤的措施中,哪一个才是最根本的措施?(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的根本。
2.弘扬中国精神第三节 篇二
通过对金茂大厦的了解使我对是否应该继承中国古建筑的文化, 应该如何继承, 是神似还是形似引起了我的思考。
中国古建筑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 其中的木结构体系、建筑形式、建筑装饰、城郭形式等都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元素, 为今天中国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 为城市规划、住房建设、环境设计等提供着丰富的营养和有益的借鉴。我们是用了20几年的时间完成了欧洲用了几百年才完成的城市化进程历史街区“旧貌换新颜”了, 古城风貌看不到了, 古建筑文化消失得很快。这里面有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有对古建筑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尊重问题, 更有对古建筑文化是不是给予了应有的继承和保护措施的问题。
第一, 因地制宜。
中国古建筑依山伴水, 就地取材, 形式多样。有依山建筑, 有平川建筑。山区多石木结构, 平原多砖木结构, 南方林区有干栏式建筑, 东北地区有干打垒土房, 黄土高原有窑洞建筑。中国古建筑所以有如此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风格, 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重要的原因是因地制宜, 各地不强求、不攀比, 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文化。
第二, 以人为本。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置、城郭形式都是讲为人服务的。北方老百姓住四合院, 以院子为中心, 每个房间的门都是朝向院子的, 每天一家人的生活是以院子为中心展开的, 大槐树下, 莆萄滕下, 弄儿漆上, 家长里短, 谈天说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南方居所是塘在院中, 窗镜借景, 居所布置与自然环境相形相映, 小桥流水, 淘米洗衣, 一切方便人的生活, 一切从人的生活出发。建筑是围绕不同人的需要和为了人的不同需要展开的, 以人为本是贯穿其中的。
第三, 讲求秩序。
中国古建筑文化中讲求秩序是一个特点。北京古城建筑, 中轴线是讲求秩序的突出表现。从南面的永定门开始, 经正阳门、天安门、紫禁城, 到北面是安定门, 一方面是皇权至上, 一方面是皇恩浩荡, 表现了最基本的社会政治秩序。历史上的北京有“东富西贵”之说, 围绕中轴线, 有钱人住东城的多, 坐官的人住西城的多。秩序是十分重要的, 秩序是和谐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 建筑秩序使社会秩序得到明确和固化。
第四, 崇尚节简。
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古建筑质的特征, 简朴这个词可以给中国古建筑, 而豪华这个词可以给欧洲建筑。中国古建筑是用土用砖做起来的, 欧洲建筑是用石材用金属做起来的。我们一栋房子即使是宫殿往往用几年十几年时间就做起来, 欧洲往往用几十年, 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做起来。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单元是院落, 所谓大户人家, 不过是几个院落在平面上联系起来, 加起来规模很大。如果讲一栋建筑, 我们是上千平米, 欧洲是上万平米。江南的园林, 是把自然界中的山、水、林引入自家的庭院, 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里, 平填了许多自然情趣, 给人的美感仍然是自然的、清新的、简朴的。但是, 你看看法国的凡尔塞宫, 你看看印度的妲姬陵 (受欧洲影响的建筑) , 你很难用自然的, 清新的、简朴的这些词汇去描述它, 它给你的感觉是豪华的、厚重的、富贵的。中国古建筑文化崇尚节简不仅对建筑, 对社会生活也是一种导向。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讲求秩序、崇尚节简, 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精髓, 都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东西,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呢?
近代以来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多次探索, 都还是更多的关注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在形式和装饰细节, 而忽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精神。将传统建筑的局部嫁接到现代建筑上去的设计手法显然是继承传统的初级阶段, 甚至有背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也就难免被冠以“复古注意”和“形式注意”的帽子。从南京中山陵突破最初估价的八倍, 以及1951到1955年根据北京市的统计:“大屋顶一项就浪费二百三十多亿元”来看, 仅经济上的巨大支出就使这种建筑形式难以正常和健康的发展下去。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三种方法, 式的借鉴、符号学的借鉴、法的借鉴, 法的借鉴是设计方法, 思维方法的借鉴, 是最高级的借鉴方式, 由美国SOM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成为举世公认的既体现中国建筑传统, 又体现当代高科技成果的优秀作品。可以说SOM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 这样的设计理念应该是我们今后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主流方向。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篇三
伟大时代孕育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支撑伟大中国梦。这其中体现的是时代、中国梦与中国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放眼中外历史,每一个前进的时代,必定有昂扬向上的精神与之伴随;大凡有影响的国家和民族,在崛起的道路上都会迸发出积极进取的意志力量,成为永葆发展活力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梦就其内在属性和本质而言,就是蕴涵社会理想与愿景的人类基本精神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梦必然有强大精神因素作为内在动力源泉,而弘扬中国精神则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联系现实来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人民幸福之梦”、“民族复兴之梦”。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从根本意义上决定社会进步,精神因素则对物质生产起能动的反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谈话时说:“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必须有一个可以把全体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才能形成持久的向心力、聚合巨大的正能量。这个认同和纽带就是中国精神。实现兴国、强国的中国梦,既凝结着无数先贤不懈奋斗的光荣传统,更体现了当今中国人民深深的民族情结和崇高理想,而中国精神正是在中国梦实现道路中产生的“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实现中国梦所必须弘扬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5000多年华夏文明史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锻造出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优秀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延续于今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朴素、最深厚的崇高感情,集中体現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质,体现了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理想追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能充分激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报国行动,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磅礴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之所以呈现出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象,是因为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之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熔铸成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时代标志,时代精神同样植根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沃土之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与时俱进,则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要义。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的时代梦。坚持和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上就能勇立时代潮头,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产物,二者的交汇与融合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是实现中国梦所要求的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内涵和不竭动力。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切实把握二者的有机结合点,不割裂、不偏颇,“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历经近代170多年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不懈奋斗、共和国成立60多年艰苦创业、改革开放30多年接力探索,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百年梦圆”之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已经日益清晰地展示在眼前。尽管“长风破浪会有时”,但“无限风光在险峰”,愈接近梦想成真,愈需要凝心聚力、奋力攀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敌对势力总不愿看到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崛起,遏制中国发展、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种种风险和挑战;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加之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加速转型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多变;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发展瓶颈、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内和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出现精神懈怠,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与进取精神……所有这些无不警示我们,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是新形势下为实现中国梦创设良好内外环境的紧迫要求。
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如何弘扬中国精神?首要的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深入实施以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为重点的理论武装工程,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其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赋予爱国主义以鲜明的时代主题,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新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统摄、导向和引领作用。其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共建人民精神家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催生民族精神大解放、大焕发,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根本上说,精神的力量源于实践的砥砺,培育和传承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梦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依托追寻中国梦的成功实践。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全面、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得越充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成效越突出,每一个中国人的人生越出彩,中国精神就越彰显、越昂扬、越刚健。
从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到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是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不懈探索,也是江苏人民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激情谱写的中国梦江苏新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离不开中国精神和“新时期江苏精神”的大力弘扬。
根植于改革开放实践的“新时期江苏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江苏版”,不仅充分宣示江苏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勇于创优的精神状态,展现出江苏争科学发展之先、领社会和谐之先、率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先的实践新境界,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地域特色,更富深厚的人文底蕴。其“融会通达、兼容并蓄,聪颖睿智、灵动机敏,崇文重教、兴学育才,经世致用、求真务实,敢为人先、超越自我”,无疑就是江苏人文精神之内核、精髓和灵魂的体现,因而也是“新时期江苏精神”具有恒久生命力和持续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的根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江苏广大干部群众必定从中国精神及其“江苏版”中获取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必定能以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新业绩,为实现中国梦作出7900万江苏人民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省委党校巡视员、校刊社社长、研究员)
4.弘扬中国精神第三节 篇四
编者按: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民间投资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位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从小到大,逐步成长壮大,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为帮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当前民间投资的最新态势,本刊特约有关专家、记者就民间投资现状、发展前景等进行了一些分析。
民间投资七大热点领域
民间投资是根据投资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对投资进行的一种分类,具体包括集体投资、私营个体投资,以及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四大类型。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民间投资共17516亿元,比2001年增长22.4%,中国民间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已接近40%。
投资方向主要包括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县市地方经济、西部大开发、城市化建设、国有企业等七大热点领域。
民间投资逐渐成为推动房地产和汽车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北京,民间投资已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1.3%。
一些起点高的民间投资企业也开始涉足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新兴的微型计算器和软件业中,几乎清一色都是非国有企业。
投资收益稳定的交通、通讯、能源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成为中国民间资本的新舞台。以上海为例,目前民间资本已占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的一半,全市整个高速公路网投资中,七成左右直接来自民间资本。刚刚奠基的总投资为118亿元人民币的杭州湾大桥中,民间投资占了半壁江山,这不仅首开中国民间投资进入国家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先例,也预示了未来民间投资发展的新方向。
传统产业仍是民间投资的“主战场”
目前中国民间投资在投向上虽出现种种新趋势,但就总量而言,仍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及一般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在全社会分行业投资中,民间投资超过所在行业50%的有: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和房地产业。
而民间投资比重低于20%的行业主要有:采掘业、电力、煤气、水、地质勘察、水利管理业、交通、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等。这些行业都是国有经济占绝对垄断地位的行业,国有及控股投资所占的比重都在80%以上。
在制造业中,民间投资主要集中于竞争较为充分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食品加工、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医药、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些行业大部分是传统制造业,技术含量较低,市场门槛低,竞争较为充分。
对于那些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的行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民间投资不仅低于国有及控股投资,也低于外商投资所占的比重。这一方面说明某些行业对民间投资仍存在一些限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民间投资尚不具备大规模进入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条件。
民间投资两大特点:筹资单
一、规模较小
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仍依赖于企业的自我积累。在2002年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2.4%,国内贷款占13.2%,利用外资占2%,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约占82.5%。这说明民营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强,也反映出民营企业的资金筹集渠道比较单一。
在2002年民间投资中,集体投资5987亿元,私营个体投资6519亿元,联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控股投资4811亿元,比重分别为34.2%、37.2%、27.5%。其中集体和私营个体比重分别下降2.7和0.8个百分点,而联营和股份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控股投资比重则上升了3.3个百分点。
近几年,由于企业改制,部分戴着集体企业帽子的企业,恢复了私营个体的身份,或改为股份制企业,导致集体投资比重下降。而个体、私营投资比重下降,主要是受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影响。1998~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仅为3.8%,直接影响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和投资能力。
民间投资总体规模较小。2002年城镇计划总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中,国有及控股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为5584万元,外商投资为9742万元,而民间投资仅为2129万元。从民间投资的项目规模分布来看,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达到82%,最多的是100万~500万元的项目。
民间投资全面拉动经济发展
从1981年到2002年,除个别年份外,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的态势。2000年,我国GDP增长8%,其中民间投资拉动2.36个百分点;2001年GDP增长7.3%,民间投资拉动1.66个百分点;2002年GDP增长8%,民间投资则拉动2.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民间投资的分布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民间投资就越活跃,所占比重就越大;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民间投资发展则相对滞后。
东部地区民间投资占所有投资的44.5%,超过了国有及控股投资44%的比重。而中部地区民间投资占39.4%,比东部低5.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间投资占36.2%,比东部地区低8.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比重随着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民间投资的三大积极效应
为居民增加收入开辟一个新途径。随着民间投资的发展,居民资本性收入也逐步增加。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74元,2001年达到134.62元,增长35倍,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0.5%上升到2%;而同期工资性收入只增长7.1倍,占全部可支配收入比重由83.2%下降到63.8%,民间投资成为居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改善人民的居住水平做出贡献。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后,个人购房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投资方式。2002年城市商品房中个人购房已占全部商品房销售的90%以上,个人投资成为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从1985年到2001年,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0平方米提高到20.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4.7平方米提高到25.7平方米,民间投资为改善人民的居住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民间投资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兼并、收购、承包、租赁和重组过程。部分国有企业改为上市公司,民间投资尤其是个人投资成为主要的投资者,使国有企业改制成为现实。另外,民间投资在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也对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几条建议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启动民间投资已形成共识,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一些人对民间投资的发展依然心有余悸,存在着以所有制性质和公有化程度论优劣,把公有、私有对立起来的现象。在具体工作中,对发展民间投资必要性的认识还局限于实用和功利主义的层面上,把发展民间投资作为一种解决短期需求不足的应急措施,缺乏长期的战略性的考虑。因此,一遇到实际问题,民间投资就会受到责难、遇到障碍。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民间投资的认识,把发展民间投资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基本国策之一,作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途径。当前,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要给民间投资在法律上以应有的地位。首先,要在宪法层次上对民间投资的产权给予明确的保护,并修改各类相关法律、法规。要对现行法律和法规进行一次清理,清除与发展民间投资不符的条款,并制定相应的鼓励发展的条款,使民间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有法可依,解除民间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扩大民间投资的空间。目前民间投资虽已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但某些有形或无形的限制仍然存在,实际情况也说明民间投资比外商投资所能进入的行业要少。随着国有企业战略性改革与重组的不断推进,民营经济将成为绝大部分竞争性领域的主要力量。国家应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转让经营权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经济改革和战略性调整。要研究制订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的办法,扩大民间投资的进入范围。所有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必须对民营企业开放,在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之前,首先应对民营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实行鼓励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首先要公平税负,改变对私营和个人独资企业重复征收所得税的作法。在税收减免方面,凡是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民间投资也应该享受;要逐步改革增值税征收办法,消除税制对民间投资的抑制作用;要允许民营企业采用加速折旧的办法,增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资金,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5.弘扬中国精神第三节 篇五
课 题:第二章 第三节河流
教材来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二节 主 题:河流 课 时:3课时
课 型:新授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2.教材分析
本节接中国地形、气候之后更直观动态地综合反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时与下章水资源和区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对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3.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河流的知识仅限于名称和水量的大小,比较感性,对于水文特征比较专业的方面了解较少,难点在于学生从地图中学习河流的水文特征。在老师的带领下系统地学习河流的概况的方法和步骤之后,在学习长江时加以实践。然后应用到黄河概况时会轻车熟路。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能够查找并记住我国主要的河流名称、位置以及基本概况。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3)通过读图归纳说出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评价任务:
学习重点:读图归纳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学习难点:通过地图能够查找并记住我国主要的河流名称、位置,以及基本概况。
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读:读图、归纳;思:思考、探究,举一反三;议;小组合作、议论、讨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学生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害„„水灾
导语: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出示学习目标]
全班齐读学习目标,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一、自学指导
时间为8分钟,自学教材的范围为42-43页,明确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1.独立完成,不准讨论;2.认真阅读自学范围3.有问题举手示意。
1.我国大部分河流都注入了___洋,其中注入印度洋的主要河流有______ 和怒江。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______。
(我国的河流不只向东流,而是流向多个方向,亚洲中部这一块高起来的“世界屋脊”,是亚洲众多大河的发源地。因为这个原因,把青藏高原称为是“亚洲的水塔”。)2.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___。所在区域称为___。流入海洋的河流为___,所在区域称为___。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指图缺点。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源头→下游方向指或观察。
3.我国东部的河流数量___而且长,夏季容易形成___。_____一线以北的地区,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形成枯水期。西北部河流数量少,流程短,很多河流形成内流河。
(河流在汛期容易泛滥成灾,在枯水期,水量减少,人们生活用水能以满足,轮船不能正常航行。)
4.河流在___、水位、流量、流速、___与枯水期、___、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5.读课本42页图2.30中国重要河流的分布图,请你连一连。我国流域面积最大、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 黑龙江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珠江 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长江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黄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鄱阳湖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塔里木河
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京杭大运河
二、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自学指导中你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来解决。(2分钟)
班级交流(3分钟)
三、小组合作:我来探一探(7分钟)注意:
1、前后同桌4人为一组。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互助探讨,也可邀请老师参与研讨,合作完成。完成课本44页活动题,认识我国主要的河流。1.看图找河流
2.外流河: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印度洋)额尔齐斯河(北冰洋)内流河:塔里木河。
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有水,冬季断流。上游水量大,下游地区河水渗漏、蒸发、灌溉减少
3.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区。降水导致内、外流区的水量有这么大的差异,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某条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河流分布不均匀,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
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河流多,西北部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相对稀少。
四、能力提升,我来练一练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东流”说明()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 C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我国国土辽阔 2.我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是()
A长江
B秦岭-淮河
C黄河
D珠江
(有的河流结冰,结冰期有长有短,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河流终年不冻,从发展航运来说,四季皆可通航。)3.下列位于西北内陆但属于外流河的是()
A塔里木河
B额尔齐斯河
C黑龙江
D黄河 4.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B内流河丰水期在夏季
C南方河流汛期长、含沙量也很大
D东北地区河流汛期最短,流量最小 5.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雅鲁藏布江注入太平洋
B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内陆地区 C我国河流夏季进入汛期,冬季进入枯水期
D我国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超过河流总水量的95% 6.下列地界线中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界线接近的是()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1月0℃等温线
7.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其原因是()
A气温越高,瓜果越甜
B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C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
D天气干旱晴朗,越吸引游客
(外流河受季风气候影响很大;夏季风盛行时,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就小;东部外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天然降水。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班级交流(分层次,由中等的学生完成为主。)
重点精讲: 【教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不能只从感性入手,辅以更科学的方法,我们能分析得更具体,更深入。接下来,我们更专业地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以下面四条河为例,注意这四条河的分布情况。我们把它们按自北向南的顺序编号。松花江、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长江、珠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这幅图是什么图?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能用来分析哪些水文特征?怎样分析?
【学生】水量、水位、汛期、结冰期。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1.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夏季盛行夏季风,降水多;冬季盛行冬季风,降水少。我国外流河大都流经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形成汛期,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而冬季降水少,形成枯水期。)
2.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黄河、松花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流量小,冬季出现枯水期,有结冰现象,甚至断流。)
3.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有何不同?汛期长短有何变化?(一般北方河流汛期开始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汛期较短;南方的河流汛期开始较早,结束时间较晚,汛期较长。)
归纳总结: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课堂小结:我来说一说
6.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 篇六
——访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
记者 马献忠
2013-3-29 9:10:43来源:2013年3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主席的论述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如何认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如何认识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精神?
陈瑛: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最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弘扬中国精神,发挥中国力量,以实现“中国梦”,这一号召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极大地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共识,指导并鼓舞我们同心同德,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什么是中国精神?在我看来,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能够发出正能量的各种优秀品德、价值的总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的兴国之魂和强国之魄。这里,我们要注意,无论是爱国主义,还是改革开放,都只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而非“全体”。这就意味着,构成我们中国精神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是多因素、多层次的复合体,内容非常丰厚。例如我们的民族精神中,除了爱国主义之外,还有勤劳、节俭、勇敢、仁爱、忠实、诚信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聚集在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的周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支持,组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两个整体,而这两个整体又组合成中国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认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核心”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
陈瑛: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但是,我们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核心”和其他部分的关系:一方面要维护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这两个“核心”的地位,注意发挥其“核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其他因素和成分的地位和作用。以勤俭为例,它虽然不是中国精神的核心,却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精神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中间一直传诵着关于勤俭美德的动人故事和处世格言,例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等。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多年的奋斗史,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都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需要弘扬一种什么样的中国精神?
陈瑛:当前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正处于关键时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然而在这个大好形势下,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阻力,我们的国家大、人口多、起点低,许多资源紧缺,包括发展本身带来的生产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以及森林、草场、湿地的减少等环境问题,这里处处需要勤俭节约。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不但存在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例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等,还存在着市场经济以前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诸如自私保守、爱面子、讲排场等等,这些都在传递着负能量,销蚀着人们的美德和精神,甚至严重地影响我们党的建设。消极、奢侈是腐败的温床和开端,勤俭关系着我们党和我们事业的兴亡成败。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大力提倡中国精神中的勤俭,把它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让它铭刻在我们每个党员、每个群众的头脑里,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反对奢侈腐败、狠抓勤俭和廉政的举措,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正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的精神,正在与勤俭等中华传统美德良性互动:后者坚强地支撑着前者,而前者则提挈着后者,使其攀升到更高境界。它们共同
【弘扬中国精神第三节】推荐阅读:
弘扬中国精神思修总结06-15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免费08-15
学习中国梦弘扬社会正能量有感08-25
弘扬宪法精神征文06-25
弘扬桔梗精神征文06-26
弘扬郭明义精神07-28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征文06-21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06-21
弘扬劳模精神发言提纲08-29
弘扬英模精神教育心得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