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2024-06-27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共8篇)

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篇一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人才规格特点,确定了高职人才质量构成的五个基本要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教育要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指示,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适应经济建设“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人才规格的特点,确定了高职人才质量构成的五个要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了理论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特点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人才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组织教学的客观依据。因此,高职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是反映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重要方面、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所在。

有关专家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等四类。其中,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工作;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与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工作;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使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变换成物质形态。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

实践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瓶颈。我们既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人才,也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一线从事制造、施工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否则,即使有一流的产品设计,最好的研究成果,也很难制造出一流的产品。高等职业教育正是为满足这种需要及时发展起来的。因此,其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例如,工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设备或生产线的安装、调度、检测、运行、维修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工科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2.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它对学生进行某种职业生产和管理教育,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它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开发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其中,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要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面向21世纪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因而,毕业生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特点。高职教育人才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体现了它隶属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3.人才类型的技术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还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4.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工科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制造、运行、检测与维护等工作;艺术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到文化部门从事艺术工作;经济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高职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

5.培养手段的多样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有大量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实施教育的参与对象上,既有学校的专职教帅,又有校外兼职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指导帅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双向化,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料、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求者,教和学成为双向式教学过程。在教学手段上实现现代化,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迅速、高效地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各种所需信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的构成要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规格体现在德、智、体三方面,它有以下五个构成要素。

1.思想政治素质要素政治思想素质要素体现了培养目标的政治标准和思想素质,要求高职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知识素质要素知识素质要素包括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是高职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学习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专业知识是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高职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也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付变革的始发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职业岗位,这就要求高职人才还必须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才能丰富“接口”能力。

3.能力素质要素能力素质要素是人才规格的核心,是学校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具体体现。能力要素包括本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在任职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在急剧变革的21世纪,工作环境、人际环境、思想环境的动态变迁和国际化、开放化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对高职人才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在知识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能力对高职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身心素质要素身心素质要素包括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它体现了培养目标的物质基础和心理素质,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体能,才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只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

5.劳动素质要素劳动素质是人才规格的基本素质,它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实践。高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希望他们早日成才,宁愿自己多吃苦,也不让孩子受委屈,因而高职学生劳动素质较差。如果不对他们加强劳动素质教育,即使他们在学校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不可能成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对高职学生加强劳动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劳动素质教育,使他们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增进与劳动人民的情感沟通,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本领,做好将来从事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

[参考文献]

[l]赵晓东.高等职业教育的跨世纪走势[J].职教论坛,1998,(8).

[2]张圣勤.五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J].上海机电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谷鸿溪.中国职业教育跨世纪走向[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4]群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0-3-13

2.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篇二

一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概述

1. 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根据教育方针的要求, 培养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教育部在1981年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文科三个专业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 》中, 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做了具体的规定, 要求如下:

第一, 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基本原理,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尽可能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科学新成就;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 具有从事中学教育的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能用一种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第三, 具有健全的体魄。

2. 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 我国教师教育培养的基本模式是:学生进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后, 完成学制内设定的特定专业课程和部分教育专业课程学习, 即可获得教师资格。

二我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评析

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决定了未来教师培养的质量, 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客观明确地认识和评价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不仅可以让我们认清自身的不足, 同时也激发我们学习和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 以使我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更加切合我国国情, 与时俱进, 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教师队伍。

1. 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和陈旧, 不利于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 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根据教育方针的要求, 培养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对于这一培养目标, 并没有具体阐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在其知识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与学生的友好相处以及班级管理能力需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仅仅以“德、智、体”大而笼统地规定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 是不利于教师教育的发展的。反观英国, 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课程, 使每一个师范生都成为自信、能胜任、善理解、高效率的合格教师。这一培养目标极为详尽具体地体现在英国教育与就业部1998年颁布的《教师资格证书授予标准》中。在《教师资格证书授予标准》中, 从“知识与理解”“计划、教学和课堂管理”“监控、评估、记录、报告”和“其他职业要求”四个大的方面对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不仅涉及学科知识、教学技能, 更涉及班级管理、制订目标计划以及如何对师范生进行监控、评估、记录和报告。在如此翔实的培养目标面前, 便可根据这些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 并一步步落实到教师教育中去。因此, 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急需改进, 必须根据我国现实情况, 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 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 从而让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相关措施有据可循。

2.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单一, 不能满足新时代对教师培养的要求

我国的师范教育历经百年沧桑, 从借用日本师范教育体制, 模仿美国师范教育体制, 再到引进苏联师范教育体制, 到改革开放后进行的师范教育体制改革, 形成了现行的师范教育体制。从小学到大学的修业年限为16年, 师范学校相当于中等教育程度 (第10~12学年或10~13学年) , 师范专科学校相当于大专教育程度 (第13~16学年) , 师范大学、师范学院相当于四年制大学本科程度 (第13~16学年) 。现今, 中等师范学校基本上被师范大学合并或被取消。在长期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下, 不仅不能解决我国农村教师紧缺的状况, 更是不能满足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国外发达国家, 教师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其培养模式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修正。德国在1990年之后, 进行了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造。勃兰登堡州波茨坦大学提出的高等师范教育模式 (简称“波茨坦模式”) 脱颖而出。“波茨坦模式”力求改善传统模式中“大学学习阶段”和“见习阶段”相割裂的情况, 从而建立一种具有示范性的培养模式。德国对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 不禁让我们反思自身的培养模式。我国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沿用或修改发达国家的模式, 并没有能够形成自身的特点, 没有能够与时俱进, 从而导致在这一模式下培养的教师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3. 课程设置中观念传统陈旧、内容狭窄空洞、结构比重失调, 阻碍了新时期教师教育的发展

国内关于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满意度低, 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念陈旧、结构失衡、功能低效。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即重学术轻师范, 重理论轻实践, 重文化知识轻科学技术。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我们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理论和文化型的课程占了绝大多数, 而实用的课程很少, 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学校学的东西空洞而无趣, 并且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用之甚少。不仅如此, 很多师范类专业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 对于教育科学知识却不重视, 从而导致一部分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无法适应工作要求, 这种课程安排比例的失调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的质量。而且, 我国的高等师范大学对于教育实习的重视度不够。很多学校虽也安排实习, 但实习的时间非常有限, 并且在实习过程中没有规范的考核标准, 不能保证实习的效果和质量。在国外, 许多发达国家在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已经相当完善。在美国, 本科水平的师资培训课程包括三类:普通教育课程、教育科学课程、学科科学课程, 并对相应课程所占的比重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在英国, 一个师范生一般都有一年左右的实习期, 并对实习期有相应的考核, 只有顺利通过实习期考核的学生才能走上教师岗位。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其对教师教育的重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迫切需要进行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

4. 教师教育招生制度宽泛, 入学资格标准低, 不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

在我国师范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统一招生, 只要考试分数达到一定的标准, 就可以报考相应的学校。在师范院校, 很多学生的志愿不是成为老师, 所学内容基本跟日后的发展没有太多的联系, 这样既浪费了资源, 也可能会阻碍学生日后的发展。在英国, 对于师范生的招生具有严格的限制。招生简章上明确要求是日后希望成为教师的学生。在招生之后安排入学面试, 面试内容有些是了解学生对于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期望, 有些是请相关的中小学老师进行审核与把关。有些学校甚至在面试之前先带领学生去中小学进行参观学习, 在切身体会之后, 然后再进行面试。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未来教师队伍的素质, 只有期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学生才更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

现今, 在我国教师资格考试比较受欢迎, 本着多个证书多条出路的思想, 很多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然而, 报名参考的学生绝大部分并不是真正想从事教师行业, 仅仅是为日后的求职多一个选择。我国的教师资格考核制度, 仅仅是要求报考人员参加考试, 考试合格之后, 通过面试就可以颁发教师资格证, 并没有对这些未来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这种轻率的行为也使得我国的教师素质不高, 达不到预期要求。因而如何提高教师质量, 把好入门的第一关非常重要。

5.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脱离实际, 导致师范生毕业后就业难

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传统观点认为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 “高不成”主要归因于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 “低不就”主要归因于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 不能与时俱进。然而事实并非只有这样的归因。毕业生“高不成”主要是因为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匹配的就业机会少, 背后不仅有市场规律作用的合理因素, 还有效率降低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的体制性障碍, 更有高等教育忽略“创业教育”方面的缺失。毕业生的“低不就”主要因为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上, 毕业生和雇佣单位具有不同的目标效用函数, 两者很难在同一效用水平上实现交易。师范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就业的困境, 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脱离实际, 并没有培养市场需要的能力, 从而导致师范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 无法达到市场的需求, 从而导致就业难。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教育应与中小学进行合作, 及时反馈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 让师范生能及时了解中小学师资的要求, 从而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

三结束语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教师的发展关系着教育的发展。不同时期对教师有着不同的要求。教师教育承担着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使命, 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培养模式的建立是培养优秀教师的保障, 只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先进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而且优秀的教师。因此, 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不断反思自身, 找到一条适合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道路, 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主编.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176~177

[2]陈永明等.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帆.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4]《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关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08 (9) :19~24

[5]仵秀琦.试论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9) :7

3.初中教育培养目标的检视与建构 篇三

初中教育 培养目标 检视 建构

一、问题透视

近年来,许多初中“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时代的要求、社会的期盼仍有差距,尤其是在教育培养目标上有许多方面亟待完善与提高。

1.现象

(1)偏重应试,放松素质养成

花季雨季的孩子,应该有欢乐的笑脸。但是,放眼望去,在孩子成长的星空里,如山的课业涌起重重愁云;如海的难题翻起层层波澜。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这在一些学校已成了毫不隐讳的事实。

(2)偏重尖子,冷落低分学生

有的学校,每次考试后都要对学生重新排座位,让优秀生坐在中间两排“黄金地段”。“边远地区”的学生,上课睡觉也行,看小说也行,只要你不打扰别人。唯有坐在中间的两排学生,才是老师关注的对象。有的学校则无视上级部门严令禁止,名义上说是贯彻因材施教,而实际上还是把学生分为快班、慢班,分别办成了加强班、维持班。

(3)偏重认知,忽视非认知因素

健全的心理素质与和谐的人格,离不开良好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事实上,不少学校过分注重认知因素,忽视非认知因素的培养,不仅难使学生成才,而且难以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对个体成长和社会稳定都会留下难以估量的隐患。

2.成因

(1)涵义不明确

迄今为止,不少人常把“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其实,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培养目标则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影响、制约着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总与分的关系,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2)上下不接轨

虽然人们经常言及培养目标,但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制订、贯彻、督查基本上仍处于各自为阵甚至缺失的无序状态。教育主管部门尚未用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规定,总给人行无所依,动无所循的感觉。

(3)前后不配套

小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与初中生的教育培养目标不同;初中生的教育培养目标与高中生的教育培养目标迥异。制订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定位而不错位、到位而不越位”。现在的情况是彼此间缺联系、多交叉、无分工、少协作。

(4)考评不到位

有布置无检查,有要求无考评,即使有了明确的教育培养目标,也会形同虚设,到头来仍会是一纸空文。

3.影响

一是带来教育内容处理的失真。具体表现为:①自作主张,更改课程计划。比如,有些学校在初二、初三均增加了授课时数,增加的均是中考科目,初三年级的音、美课基本上不能保证。②自以为是,限制课外阅读。如今在有的学校,课本成了教育内容的唯一载体。打开学生的书包,乍一看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可是细一瞧就会发现,所有这些书籍,全都紧紧地“团结在课本周围”。③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生活。在一切为了升学的目标导向下,不少学校只希望学生一头扎进书堆中。

二是带来教育方式选择的失误。具体表现为:①重注入,轻启发;②重知识,轻实践;③重态度,轻方法;④重管束,轻放手;⑤重惩罚,轻疏导;⑥重言教,轻身教。

三是带来教育评价导向的失当。具体表现为:①评价过程失当。有的教师不顾上级部门的三令五申,不但要公布分数,还要从高到低加以排列,想藉此激励学生奋发向上。②评价结论失当。有些教师常以昨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孩子,或以成人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孩子。

二、体系建构

1.建构原则

(1)操作性原则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培养目标的建立应将宏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结构化、细目化,进行更系统化的诠释,以促进并推动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并贯彻党和国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2)可测性原则

培养目标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所需要达到的能力和素养作出了规定,因此,在学生培养目标引领下,考察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能力或素养,可以用以检验和评价教育效果和学习结果,同时也可以用以衡量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评价模式。

(3)发展性原则

培养目标的着眼点是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自我的终身发展,应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导向,并能对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4)简明性原则

初中教育培养目标实际上是由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依赖的一系列子目标组成的综合体。制订目标体系表,有利于了解一个系统内目标的全貌,从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自觉性和预见性。

2.理论依据

(1)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十八大最新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根据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实践能力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进行全面考量。

(3)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确定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符合义务教育的要求。即要对儿童和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4)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教育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内部规律,因而确定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初中教育三级培养目标

三、策略分析

1.分层次发动,营造“强磁场”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施行者与组织者,他们的教育观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家长是制订与实施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教育观念直接反映了教育培养目标的社会认同水平。为此,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多样形式,努力使全体教师与家长真正实现认识上的“四个转变”:第一,目标观的转变,由基础教育为构筑教育“金字塔”服务,转变到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第二,人才观的转变,由唯升学者是人才,转变到多渠道成才、多规格育人;第三,质量观的转变,由以分数定人才、以升学论效益,转变到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第四,施教观的转变,由只对少数学生负责、只对学生升学负责,转变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终身负责。

值得指出的是,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认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展开度与达成度。为此,我们应认真开展有关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对教育培养目标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由此,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联动,同打一个号子、同挑一副担子、同闯一条路子,方能为达成教育培养目标创造出更加协调的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天地。

2.全方位攻坚,改造“指挥棒”

虽然近年来中考(包括高考)备受诟病,但在没有找到更好地甑选人才的办法之前,中考无疑仍是初中教育的指挥棒与风向标。自从南通市列入“推进中考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改革试点”地区后,我市已专门研制了“推进中考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文化科目考试相结合的中考改革模式。在考试内容上,要切实贯彻“依据课标、考查能力、紧扣教材、贴近生活、控制难度”的中考命题原则;在考试形式上,将一次性评价录取变成综合多次评价后录取,学生初一、初二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应作为中考录取的重要依据。

(2)积极探索自主招生、推荐录取、注册入学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录取方式。一是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生比例,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二是改革热点高中录取方式,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生面试制,扩大招生学校对推荐生、特长生的选择权。三是试行中等职业学校申请入学、注册录取,满足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建立与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和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机制。一是根据国家课程计划,统一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时间。二是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课业负担的全面性、常态性监测机制,对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和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督察,并公示结果。

3.多维度保障,打造“测试仪”

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主要根据,以“初中教育培养目标”为基本内容,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评价考核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性。评价者要广泛地、充分地、全面地占有评价信息,对评价对象的基本素质、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要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又要关注评价方法的综合性。

(2)互动性。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反馈性。应该从两个方面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一是通过教师向学校提供学生的素质现状,学校应该给予哪些帮助等有关信息;二是向学生提供其优缺点,及怎样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和提高的信息。

(4)差异性。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不同思想、文化、身心发展基础,要看变化、看发展、看进步,而不是片面追求评价标准的统一性。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悉心运筹评价策略,精心采用评价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用“望远镜”向前看,看一看自己今后还该做些什么;用“放大镜”左右看,看一看自己的同学已取得了哪些成绩;用“显微镜”仔细看,看一看自己还有哪些潜能没有开发,进一步定好位、设好标。如此评价,方能“震动大、波动小”,方能让学生树立恒心、充满信心、更加用心。

4.有机化推进,筑造“防火墙”

我们在欣慰课程改革实验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课程改革的实际困难和诸多问题,如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一味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自主成了“放羊式”的翻版;合作讨论成了必经的教学环节;无需探究的问题也在探究;只有赏识表扬不能批评惩罚等等。因此,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时候,应特别注意防止以下几种倾向。

(1)形式化。形式化是课程改革的毒瘤,不铲除就难以收到实效,从这一点看,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追问和深思的。

(2)庸俗化。迎合时尚,新招迭出,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要知道教育上的任何投机行为,最终必然是以牺牲学生根本利益为代价的。

(3)口号化。有些学校的所谓“经验”,其实只不过仅仅是在教育实践中生硬地搬用了、套用了一些口号而已。须知,这场课程改革缺少的不是理念和口号,而是扎扎实实勤勤恳恳的实践和探索。

(4)绝对化。绝对化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极端体现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或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

5.整体性引导,铸造“主力军”

工作中,既需优化与完善教师的智能结构,更需更新与提高教师的思想观念。如果陈旧的思想不转化,传统的观念不改变,改革只能是空中造楼、水中捞月。对于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而言,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强烈的改革观。要勇于砸碎旧的课堂链条,打破旧的教学环节,在继承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优点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在学习中自觉培养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等能力,并大胆破除对古人、对书本、对老师、对权威的迷信,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大胆假设。

(2)树立真正的主导观。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切实做好“主导”、“主体”之间的协调工作,凡是学生能自己看懂的要指导学生去看;凡是学生能说的,要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从而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

(3)树立新型的师生观。从教师角度而言,应当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必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4)树立鲜明的效益观。效益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没有效益的课是失败的课,缺乏效益的活动是冗余的活动。当然,课堂教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关。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在愉快的“旅行”中,兴趣不断点燃、思维更趋活跃、情感受到激励、能力得到培养。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拨动着教师心底的涟漪,激发着教师智慧的浪花,在改革的征程中,我们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既要珍惜奋斗后的成功,更要致力于成功后的奋斗,一着不让、一丝不苟,唯如此,才会使我们的初中教育不断跃向新的层面,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4] 孙孔懿.教育失误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 孙建军.生命课堂.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6] 陆炳炎.素质教育(教育的理想与目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辛涛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8] 刘桂萍.学生培养目标与教学管理有机整合的探究.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1).

[9] 彭泽平.培养公民还是人才——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10] 凌飞飞.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培养目标.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2).

[11] 吴慧珠.对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认识.人民教育,1993(3).

[12] 陈敬朴.日本中小学怎样确定培养目标.中小学管理,2005(3).

[13] 李艳、李双名.简论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术交流,2005(5).

[14] 李小波.关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5(6).

[15] 焦佩婵.农村普通初中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国农业教育,2009(6).

4.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篇四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四个忽视”,严重地阻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一是忽视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忽视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发展不良;四是忽视“个别差异”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如何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案,构建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的体系,其中包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手段等。对此,我们作了探索和初步尝试。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正确的教学导向。《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要求,为拟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途经提供了依据。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成“教育、教学、发展”三大任务的落实。由此,我们制定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1.思想品德素质。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2.心理品质素质。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促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3.文化知识素质。

小学生应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双向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只有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性,增强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我们以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方式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对数学课堂教学作了“六项改进”的探究。

其一,加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充分发挥数学学科育人功能。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自觉地把今日的学习同将来的社会生活、祖国的四化建设联系起来,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诱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形成积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品质。数学学科内容充满了辩证关系。

我们注意揭示教材中的辩证关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渗透顺逆关系的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统一的观点;渗透事物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观点;渗透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观点。例如,我们按照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分数乘法和除法计算方法、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时,就充分挖掘教材编写的方法和思路的顺逆关系,有机地渗透了对立统一的观点。

要使学生学习数学能够同数学本身的精确与逻辑的严密相适应,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自觉检验、按时完成、正视错误、主动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

其二,加强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的探究,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我们注重三个方面的教法改进:一是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训练。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巩固和运用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发展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发展归纳、演绎、类化、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广与转化,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认识“问题”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或解决的办法,当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时,要采取特殊的思考方法,使思维变得开阔、灵活、独特。

其三,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探究,促进学生知识、情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学生的动机、兴趣、习惯、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分析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占各国素的25%。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为此,首先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憎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重视探求数学课堂教学艺术。通过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揭示数学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主关系。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关心他们,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第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长善救失,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其四,加强学生学法的探究,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进行素质教育既要研究教师的教,又要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布鲁纳提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 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数学的学法指导十分重要的一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联系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此外,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如阅读学习的方法、操作学习的方法、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的方法、尝试学习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对应、转化、假设、比较、还原、逆向等解题时的方法。以指导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为例,如教“乘法分配律”时,学生经过初读、细读、精读后,还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如,“乘法分配律”中提到的“两个数”,如果是三个数、四个数也适用吗?“乘法分配律”指“两积的和”,如果是“两积的差”、“两积的商”适用吗?如果是“两商的和”适用吗?接着,让学生举例释疑。这样在引导学生研读定律中,挖掘了数学知识的内在智力因素,学生借助“学法”更好地消化、吸收、应用数学知识,发展了能力。

其五,加强教学信息反馈的探究,优化讲练的序、度、量,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

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数学课堂讲与练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数学作业力求解决于课内。在某项知识形成过程中,一般进行三、四次的信息反馈,有基础性反愧理解性反愧应用性反愧系统性反愧前馈性反溃针对学生“个别差异”,教师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输出不同的信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的发展水平。

其六,加强数学活动课的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贯彻《课程方案》,开设数学活动课,对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殊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针对教师对开设数学活动课的种种不足认识,引导教师明确数学活动课的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等“三性”的特点,掌握数学活动课的指导方法。

5.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类培养目标 篇五

一、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应能够成长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在专业实践方面,能够承担教学与培训设计,资源开发、环境建设与管理等具体工作,并能通过不断学习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胜任新的要求。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与教育界同行进行有效交流,共同推动技术影响下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以上考虑,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企业培训设计师、教育网络管理工程师、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者、教育影视与多媒体创作人员、教育软件开发人员等。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 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生可在3-6 年内完成学业,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学位。各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专业培养规格定位于研究型或应用型。研究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传授专门应用技术的专业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各办学单位要根据本专业特色、师资等实际情况选择类型。本专业毕业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在宏观上来看,合格的理科本科专业人才应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敬业爱岗,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文化素质:包括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

(3)专业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科学素养。(4)身心素质:包括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结合教育技术具体人才需求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目标,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素质可以具体描述为:

     具有健康人格和完美个性的人; 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人;

对一线实践需求有一定了解的人;

拥有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特定项目经验的人; 具有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的人。2.能力要求

从一般社会人才需求角度来看,本科生的能力包括:

       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技研究能力; 从本科人才培养过程及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本科教学过程更应强调在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具体包括:

专业能力:整合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反思与创新能力; 社会能力:组织、交往与协作能力。

结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对全国近二、三年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跟踪、工作性质调查及教育技术新的生长点的分析,从职业定位出发,教育技术学专业能力由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的能力模块构成: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学与培训能力);  数字教育媒体(影视与多媒体创作能力);  教育软件工程(教育软件开发能力);

 数字化教育环境(数字化教育环境建设能力)。

3.知识要求

从社会生存与适应来看,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主要包括:

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 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 专业知识包括:根据专业确定的主干学科的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 

知识领域是培养本科生对应能力的依托和载体,是能力体系的直接映射和细化。两者存在多对多的映射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不同能力模块与不同知识领域之间。整体而言,知识领域所包含的都是静态的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而能力体系强调的是知识的应用能力,两者合一体现了本规范知行并举的学科教学建设指导思路。

6.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篇六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人文德育 交往式教学

摘要 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德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了课改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人文德育的高职德育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式教学模式。人类正步入一个以因特网为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和科技变革的动力之一。为了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超前性需求更为迫切。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中小学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对教育的现实要求。本文拟从信息素养的内涵、教育目标、能力构建要素和培养途径上,探讨小学信息教育的新思路。

一、对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内涵的界定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科技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现在的具体含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所谓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图书用户教育,还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

二、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 1.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的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遵循小学生的生理条件、学习心理的规律,立足于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道德观念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和文化素养发展这样四个发展目标上。具体表现为: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它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潜能和对自身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产生自身的求知欲,能够试图用自己的认知回答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具有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意向,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实和发展。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发展。它主要包括学生理解对与错、负面道德、关注他人、试图做对事情的愿望、对行为结果做出反应和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作出负责任的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家庭和社会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具有和他人协同工作的一些基本能力,显示出一种主人翁意识和渐增的参与意识,对自己集体、学校、生活的社区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文华素质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化欣赏和反应艺术的体验与经历的能力,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传统,对别人做事的方式及与自己的差异保持好奇心,具理解、欣赏异域文化风格的能力。

2.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技能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具有交流思想的基本能力——说、听、阅读、写作的能力。(2)具有数字运用能力,包括发展一系列计算技能和在各种背景中应用的能力。

(3)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使用一些简单的信息资源和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信息的能力。

(4)具有协作能力,包括能够参与小范围和整个班级讨论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的能力。

(5)具有自我提高能力,包括批判性评价工作和学习内容,确认提高自身学习和行为表现的方式。(6)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发展的技能和策略这些技能和策略可以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思维能力和求知意识,能够关注“学会怎样去学习”。(2)具有信息处理技能,能根据需要寻找和搜索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3)具有推理技能,能使学生对选择和行为作出推理,得出不同点和作出推论,使用准确语言表达思想,通过推理和使用证据作出判断和决定。

(4)具有调查技能,能使学生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和定义问题,准备所做内容和怎样调查,预测效果,检测结论,发展思维。

(5)具有创造性思维技能,可以使学生综合和扩展思维,检测假设,应用想象,寻找变革性效果。

(6)具有评价技能,能够使学生评价信息,判断他们读、听和做的内容的价值,提高自身和他人工作或思想的价值判断标准。

三、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种有效的途径

1. 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课程的保证。我校为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整合了学校现有的电化教学设备,添置了多媒体教室的上网设备,充分利用新购进的“TOP2000巨龙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交互优势,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参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制订了柳铁五小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如下表)。

2.采用“普及+特长”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沟通学科联系,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教学的保证。

随着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单纯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远远不能完成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把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结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已成为新时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方向。我校通过多学科结合化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种教学方式,采用“普及+特长”两条腿走路的课程措施来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的具体安排是:(1)计算机基本常识与指法训练,网络的简单应用,用浏览器搜集材料。(2)汉字输入(智能全拼、智能ABC输入法与认知码);

(3)WINDOWS基本操作,重点突出WINDOWS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部分安排了程序管理器、用画笔画图、用书写器写文章、文件管理器等内容。

(4)对这三项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力求全体学生掌握(纳入课程计划,全学期约60课时)。

① DOS入门,DOS以目录命令为主; ② 二维动画(FANTA); ③ LOGO语言初步等。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两课”,即人们所熟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有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仍然称其为“德育课”,本文遵照习惯使用“德育课”这一提法。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然而,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强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德育课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首先,在新的目标、形势和任务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德育课的地位和效能,开始思考和质疑:德育何为?其次,外部环境的巨变加之德育教学本身存在的弊端也使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陷于困境,甚至亲身从事德育教学的工作者也感到迷茫:我们的德育有何意义?怎样进行德育?这些问题折射出高职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反思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寻求在职业教育的特定背景下,德育效能和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课题。

三、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德育教学体制的弊端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直接导致德育实效性不强。首先,传统的德育教育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极少实践教学甚至完全忽略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又偏重知识的认知,往往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囿于特定的、固定的课堂教学空间和环境,教学活动只能在虚拟的情境中进行理论认知,远离生活场景和社会实际,缺少体验、感悟和践行,课堂教学就缺乏活力,难有真正的效果。其次,课堂教学多抽象理论说教,缺乏生动鲜活的内容,更少参与和体验。德育课程确实包含着确定的理论、知识和规范,但德育的目的绝非只是掌握和理解确定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社会发展的现实中,作为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种力量,通过对话、交流和关怀,引领生命走向真善美,去体认生命的价值,显现生命的意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以教材理论为“法定知识”,过分尊重其权威性而不去寻求发展与超越。同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有形的、稳定的、成熟的,因而是易于把握的,相比之下,教材理论之外的鲜活材料则是无形的、不稳定的、缺乏组织性的,因而是不易捕捉和把握的。所以“法定知识”的说教和灌输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师生的平等对话,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学生对德育课的首要印象便是“枯燥无味的理论”,他们也不会投人热情去关注,甚至不听讲。

2.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使得高职德育缺乏职业特色和吸引力。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训练职业应用能力为重,是使学生能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化教育,又称这种教育类型为就业教育、谋生教育、饭碗教育,意在强调其授人以谋生技能的特色。尽管谈到职业教育,人们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毫无例外地顾及到“德育为先”,但在以功利化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中,面对社会功利化的评价,德育何去何从,仍然难以定位。高职院校德育课的设置是以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和共性为前提的,职业教育的个性特点、专业特色不能得到直接的体现。

如果德育教学实践中对此状况不能给以充分的考虑和扭转,那么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场景中,德育必然处于尴尬境地,甚至会产生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在突出专业特色的目标中,专业课程的学时很是紧张有限,既没有直接效用,又缺乏学科吸引力的德育课,则显得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而成为专业特色建设的不利因素。如此现状,如何实现德育的普遍共性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个性有机结合?因此探索出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模式成为高职德育的当务之急。

(二)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病

1.封闭性。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材中是经过社会选择的、预成的、具有权威性的所谓“法定知识”,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己任,学生无形中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方式封闭:德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仍是课堂理论讲授,不能摆脱说教和灌输的定式,缺乏师生交流和互动;教学的环境封闭于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室,远离生活实践场景;考核评价的方式封闭保守,沿用其他知识性学科的考核手段,局限于书面试卷形式的考试、考查,忽略德育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的特殊性,将其等同于教学效果外显、可测的纯理论学科,德育智育化了。

2.单向性。信息输出是单向的,教师在课堂上掌有绝对的话育应该承担起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主要职责。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是相辅相成的,德育与专业教育因此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整合的基础,二者不是相互矛盾和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的。虽然德育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教育,但在目前职业学院普遍缺少人文课程的条件下,德育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担当起人文教育的职责。但人文教育的内涵和领域博大精深,在职业教育的主题中我们怎么予以选择和定位?这是首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人们求职生存的现实需要中,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被强化,而人、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等等与人的存在同样密切关联的问题逐渐淡化、边缘化了,教育中的人便也片面化了。德育要思考和面对的不正是这些问题吗?我们的德育就应定位在这个意义的人文德育上,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专业成才,又要精神成人,那么德育的宗旨就应是,以人为出发点,强调人的和谐发展,致力于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帮助学生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上各种复杂问题,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并把个体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

(二)超越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交往式教学模式

人文德育要面向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重视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层面上作用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这就需要通过理解、阐释、反思、交流、体验、感悟等形式使学生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撞击。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单向性、被动性和程式化必然阻碍德育触及学生的主观世界,我们适应人文德育的思路,在实践中尝试采用了交往式教学模式。交往式教学突出教与学双方互动,进行相互信息交换和交互作用,它不以学生获得成熟认识成果为目标,而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创造性、塑造自主自信人格为目的。交往式教学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特征。

在“普及与提高”教学环节上,我们力求通过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应用来支持学生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例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们通过小学语文“四结合”课题,把识字教学、电脑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在语文课内开展计算机课程教育,以基本指法训练为重点,并选择智能全拼音输入法和认知码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教学。实践证明,这两种输入法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拼音识字是小字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二年级上学巨大作用就要求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用全拼音输入汉字。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班学生在汉字和拼音的学习成绩方面,非常显著地高于平行班级。“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我校运用认知码进行语文“四结合”教学试验,经过T检验,实验班学生在识字、写字、笔顺等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认知码辅助识字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特长发展”环节,我们根据教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特点,让学生学会信息处理的一些方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我们从基于Html超文本链接的Web环境下的Internet网络上下载或通过Authorware和奥思等多媒体创作软件制成小学各学科教学大型信息库。充分利用“Top2000巨龙多媒体教学网络”的交互特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数学解题方法集成和数字单元教学信息库。当学生学习某一单元需要拓展课外知识时,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上的浏览器,采用输入关键词的方法调出相关信息列表,进入相关内容的学习。比如《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工具软件就为学生开列了周长和面积区别的意义区别法、公式区别法、计量单位区别法、口诀区别法、观察区别法、演示区别法这样六种学习方法指导。尤其是演示法软件采用可视化编程,设置随机输入数值的“动一动、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工具模块,让学生动手操作。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入手沟通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扇形、环形等几种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数学解题方法集成模块更方便小学生从索引中调入数学方法列表,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归纳、概括出数学方法的应用,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自然课“地震”一课我们就制作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等系列信息库。社会课“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与习俗”,我们制作有“少数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风云人物”等资料库。美术课,我们制作有一系列的油画、水粉画、木刻、风景、人物、世界名画欣赏、儿童画欣赏等工具图片库,学生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来完成美术作品创作、设计。同时,我们的网络服务器已经链接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网站,学生可以启动IE在广阔的网络世界里进行英语、艺术、音乐等科目的在线互动性学习与探究。为了沟通学科知识的联系,我们设计了基于网络技术的主题教育。比如,“2008北京申奥”电子队会。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有关奥运历史、奥运精神、中国申奥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中国体坛健将录、中外报刊奥运新闻报道等信息。学生或手抄笔记,或在同学、家长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意图以文本、图像、表格、声音、多媒体呈现等形式,利用存储器工具(1.44MB软盘、CD-ROM)有效地存储信息。在课堂上宣读自己关于北京申奥的专题小论文,或利用教室网络服务器做课堂公布,包括发送E-mail在内的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措施,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主协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3.开展文献信息课教学,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实践保证。目前,我国小学基本上没有开展文献信息课教学,学生缺乏系统的文献信息知识教育,缺乏有关文献信息检索、识别、归类、整理的技能训练。为此,我校开设了文献信息课,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们系统传授有关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熟悉各种信息源(包括图书馆、因特网等)的使用规则和方法,使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识别能力、信息检索检索技能等信息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文献信息课教学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练习和范例、案例的生动讲解。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复杂的图书、期刊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用通俗化的语言加以阐述。同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教纵横学生通过查找书刊的索书号、期刊名、书刊分类目录等途径快速地查找到书籍的方法。我们先组织小学生去党校图书室参观、学习,再分批安排学生当学校图书室保管员。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利用节假日组织他们去大型图书馆“见习”,让学生从家里借些书籍来按图书分类法创办一个“班级图书室”。布置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有能力完成的超教材的课外作业,如调研报告、专题论文、读后感、创作和设计活动等等。通过这些作业,促使学生们离开课本走上社会,主动走进图书馆,从各种信息源中广泛地获取信息,在不断的搜集、判断和组织信息中进一步巩固学到的文献信息知识,不断开拓视野,提高信息应用的实际能力。

要把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落实到实处,学校网络化的电子图书馆的作用就不可低估。如果没有一个方便学生查阅和拥有丰富信息量的现代网络化的图书馆,那么教师和学生们一旦遇到难题或需要查询信息资料就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及时的信息支持。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将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因此,如果要想使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管理的投入,实现在馆舍、库藏书籍的数量、质量、管理员工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水准上有一个重大的突破,才能适应信息素养教育的时代要求。

5.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师资保证

7.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篇七

关键词: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问题

一、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是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对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了统一规定。培养目标规定: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旅游管理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 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 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 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8年颁布实施的“本科专业介绍”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标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现在看来, 明显地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跨度大, 定位宽、层次不分明

一直以来, 本科生培养的层次目标都是确定为“培养某某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旅游本科专业也确定为培养“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现在看来, 跨度太大, 定位过宽。因为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是分层次的。即使是培养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现在的任务也应分解大学教育的各个培养阶段。如旅游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可分解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不同的阶段。可见, 本科阶段仍然是打基础的阶段。而且对“管理人才”的理解也存在误点, 好像“管理人才”就是不干实事、指手划脚的监工人员, 从而对学生形成误导, 尤其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 使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瞧不起基层岗位。殊不知旅游行业基层业务能力对于胜任高层管理工作的奠基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2 目标空泛, 难以适应旅游业需要

人才培养的职业目标定位过窄, 毕业生就业缺乏灵活性。近几年来, 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了极大的发展。传统的封闭的高等师范教育已正在被全新的开放的教师教育取代, 一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旅游专业的兴起, 也迫切需要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胜任他们的专业教学工作;同时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管理专业的一个分支, 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可适应其它的管理工作。如果仅仅将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仍然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即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上所述, 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 前述学科和专业目录的调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就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而言, 这一指导思想是正确的, 但对于一些新兴学科和专业来说, 由于其知识的成熟度和普及性较差, 因而过分强调拓宽和淡化专业教育则不利于学科的发展的人才的培养。

3 素质教育缺乏,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素质教育已取得了共识, 特别是通过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的深入学习和领会, 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们一致认识到, 本科教育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方向已经明确, 思路也已清晰, 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本科专业介绍”中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中根本就没有提到素质教育, 这固然是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的, 但如果现在仍然沿用“本科专业介绍”中的规定, 就显得不合时宜。创新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也是一流大学的标志;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创新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 但原有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中缺乏相关的要求。

4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职业态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我国当前旅游本科毕业生对旅游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 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缺乏面向21世纪的应具备的现代专业知识, 即作为全科、通科专业的知识还不够;当前毕业生的法律、管理、经济类知识还很贫乏, 作为现代人的综合知识不够;目前大多数结业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单薄, 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崇尚。我国旅游本科毕业生基本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 自认为还能胜任行业的日常工作;学生评价自我在分析形势、做出判断、进行抉择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欠缺;在独立科研、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方面有欠缺;人际交往、交流能力、沟通能力不足, 有效地处理与同事、客人关系方面还有欠缺。

参考文献

8.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篇八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 国外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及评析

1.1国外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简介

世界各国在法学教育目标的设定上各有不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模式。

1.1.1 大陆法系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法学教育目标是一种科学教育,其教学目的是提供法律理论基础的教学和法律科学的研究,在法律科学教育之后,有一个法律职业的培训阶段,在培训阶段注重的是法律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大陆法系法学教育目标的设定受大陆法系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大陆法系的法律以成文法为特征,法律研究注重学科体系的构建。为了实现其培养目标,本科法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为主,明显表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的系统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

1.1.2 英美法系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美国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律职业者。美国基础法学教育以非法学专业大学毕业生为教育对象,学员在入学前已经获得非法学学士学位,即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大学毕业后的教育。从美国法学学位的三级设置来看,JD(Juris Doctor 原称LLB)层次的法学教育是初级的法学学历教育,之上设置有LLM和SJD或JSD。所以,可以认为JD的实质是高起点的职业性较强的广义的本科法学教育。这种JURISDOCTOR培养模式的直接目标就是造就法律职业者。美国法学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普通法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处理法律纠纷的各种能力。

虽然英国与美国同属英美法系,但两者的本科法学教育目标截然不同。英国在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上,更近似法国和德国,注重理论性教学。英国法学教育是以本科为基本层次,同时又是指向法律职业的。在英国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应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一个法学学位,或拥有一个非法学学位后学习一个两年变型性的法律研究生课程,并且使学术性和职业性的教育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1.1.3 澳大利亚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澳大利亚法学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普通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与英国一样,凡在澳大利来从事律师职业者必须具备法学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法学教育是职业律师培训三阶段的序曲。本科法学教育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学生进一步攻读法学硕士奠定宽厚的专业基础。在普通法系国家中,澳大利亚的法律制度更接近于英国的法律制度,这是殖民地法律文化移植的结果,但澳大利亚法学教育也显示出了其本土化的特征。

1.2 评析与借鉴

1.2.1 对国外模式的评析

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模式,是各国根据本国的法学教育传统和特点而确立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各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职业的特点。通过对以上三种主导模式的综合分析,不难看出各自的优势及弊端。

大陆法系模式重视法学理论的研究,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法律思维,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大陆法系模式注重学生的学术养成和人格养成,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法律通才,但由于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时间极为有限,使得他们接受法律职业的技能和技巧教育相对较少,再加上实习期过于短促,使得实践效果不是很明显,而课堂教学以传授式为主要方式,使理论因为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而流于说教。

美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反映了美国人对于法学教育的务实理解,该模式的优点是使学生在校时就掌握了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所必备的专业技能。灵活的判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和表达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由于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非法学专业学生大学毕业后的教育,这就使得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会形成不同思想和观念之间的碰撞、交流、启发和融合,最终会推动法学教育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但也应该看到,由于过于强调实践技能的培训,忽视理论研究和系统的学科训练,会使学生对法学基础理论掌握得不够,最终偏离法学教育的目的。

澳大利亚的模式其实是希望综合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两大法学教育模式的优点而采取的一种折衷模式,通过该模式,把人文、自然和科学教育与法律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复合结构的法律人才,同时根据法律职业法案的规定,法学院毕业生必须经过一年的律师职业培训才能执业,这样就形成了学科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衔接的一体化的本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模式。可以说,这是前两大模式融合与相互借鉴的结果。总的来说,澳大利亚的法学本科教育,体系完备,层次较多,比较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也正是因为其体系和层次的过于繁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

1.2.2 对中国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有益启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法律自身的发展,各大法系交流与融合的日益明显,法学各种培养模式在现实中也出现了融化与异化的现象,其相互借鉴也成为必然。中国本科法学教育正经受着市场经济的规范和考验,吸取中国传统法学教育的养份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目前我们所进行的法学教育改革将不无裨益。

首先,从法学教育层次来看,法治发达国家的法学教育均以本科为基本层次。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着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5级层次共存的状态。不可否认,教育层次的丰富多样为大量人员提供了求学机会。但是,教育的层次多样化也容易造成法律人才素质的低下。我国应当提高法学教育的层次,至少应将其提高到本科,而现有的本科以下的学生,在成为法律职业者之前,必须继续深造。这对于优化法律执业者的素质进而对整个法治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从法律思维方法和法律实践能力角度看,大陆模式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法律思维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育成本,也将进一步发展为法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但片面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会导致很难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美国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学内容注重法律的应用性以外,教学过程也普遍采用判例教学法,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更为接近。法律思维方法和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目前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中是非常缺乏,并且也是应当受到重视的。

第三,从法律职业资格来看,法学教育的职业特质取决于法律职业的一体化。不管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普通法系国家,对法律执业人员都有严格的遴选和培养制度,虽然有法官、律师和检察官的职业之分,但职业条件和要求都是同一的和同质的。在这一法律共同体内,其成员应该具有共同的法律背景和法律渊源,具有共同的评价标准体系。其结果,他们不仅相互间结合为一个精神上高度统一的职业共同体,而且在社会上构成一个专门的法律职业层。当前,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应伴随着法律职业人士的专门化而发展,也就是说,中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应该选择基础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中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2 构建中国法学本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国内学者关于法学本科培养教育目标一直存有争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精英教育说。该观点认为高等法学培养的人才去向主要是法院、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司法实践部门,与一般职业不同,法学教育应该以专业化和职业化为背景,以培养具有卓越的法律素养、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的法律职业群体为使命和目标。

(2)职业教育说。该观点认为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职业法律人才,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严格的职业操守以及职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能够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熟练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法律问题和法律纠纷矛盾。

(3)通识教育说。该观点认为,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限于通晓法律,而且要熟知相关学科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法学教育作为现代普通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其培养的人才并非都会成为法律职业者,其所提供的应当是一种通识教育。

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确定既要符合法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也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和现实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力求科学而合理。笔者认为,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应确立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定位,即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同时在该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确立该目标的理由如下:

首先,我国大学的学制一般为三至六年,正常学制是四年,在大学四年期间,真正用于法学基础理论课、专业主干课和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时间是很有限的,法学本科教育只能是法学教育体系的一个起点,其主要任务应该是要求学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奠定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法学本科教育在培养法律人才方面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主要应为两个层面:一是使学生树立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具有现代理性精神,养成独立的法律人格;二是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具体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法律职业必备的基本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满足将来从事法律职业和法学研究的基本需要。因此,法学本科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定位。本科法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可以从事律师、法官或检察官职业。如果法学本科毕业生希望从事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则需要进一步的深造。

其次,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司法部在《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设想》中明确指出,我国的法学教育应“重点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法律人才和职业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我国目前的高等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不仅要为公、检、法机关培养人才,而且要为其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把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目标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通过基础教育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人才,同时为本科法学教育之后的法律职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

第三,随着我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的状况将会结束。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有效地解决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法学教育,为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而言,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教育部门可以借助其考试内容推动法学学科的发展。纵观世界各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法学教育总是与法律职业密切联系,在二者的互动关系中,法律职业又总是对法学教育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它不仅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也影响着法学教育的内容、方法及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教育部门可以借助司法考试促进法学本科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并进一步推动法学教育朝着主要培养应用性法律人才的方向发展。

3 实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定位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3.1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适合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要解决好公修课和专业课的比例问题,同时兼顾专业课中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问题。在教育部所定的法学核心主干课程教学外,应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根据经济与法律发展,法学院系应构建设相对配套的系列选修课群,来反映法律职业的专业需要。此外,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安排。法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应用学科是培养学生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学科。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是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同时,法律职业者的职业伦理和道德水准也需要在法律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 鉴于此,我们应在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案例教学、引入法律诊所教学等模式,同时重视法学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作用。

3.2 改革法学教育方法

就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可分为两类,即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陆法教学方法和以案例分析法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英美法教学方法。中国由于受大陆法系国家的影响较深,在教学方法上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这一方法能够系统地说明一般的法律原理和原则,使学生对抽象的法律概念有完整的了解,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但这种法学教育的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上个世纪60年代后在美国法学院兴起的“诊所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空间,使学生在把握法律精髓的同时,增强了实际工作的能力。而在大陆法系国家中,一向重视理论知识灌输的德国法学教育,也开始重视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环节。例如,德国对有志于从事法官、检察官、高级行政官员或大学法学教授职业的学生,要求他们必须有两年的见习期,而且对学生见习的地方都做了详细规定。

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是我国法学教育方法改革的重点。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侧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实践性环节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各法学院系也开始重视法学实践的作用,但这种思路并未完全渗透到法学教育的全部环节,理论与实际并未很好地结合。我们应借鉴英美国家的法学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案例分析、讨论、诊所式教学等,还应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将实践环节作为与理论环节同等地位的内容规定下来,从根本上重视实践性环节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

3.3 强化特色办教育

上一篇:软件销售收入的确认下一篇:脚踏实地 开拓创新 扎实开展党支部工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