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之窗(共8篇)
1.班级文化之窗 篇一
班主任之窗——班级管理方案
六年级朱丽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要张弛有度的进行管理,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就应该做到: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我相信学生在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下能管好自己,所以,首先,班主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体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创建和谐的班集体,班干部是决定性的因素于是,班主任着手对管理体制进行“放权”: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认识到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要求学生做到讲究卫生,不随便丢纸屑杂物,在平时,我总是把纸屑杂物丢到垃圾箱里,那些近旁的学生看到我这样做之后,会和其他学生说,那些随便丢纸屑杂的学生会受到教育,再也不随便丢纸屑杂。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也会主动跟学生问好,说:“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孩子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我。这样的一种正面影响一定能有益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正是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机,除了学习,我想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因此我利用每周一的班会,结合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在班会课上做相应的安排。
三、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能力。
良好习惯的培养始终是本学期的教育重点之一。那么如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班主任应尝试让班级管理成为大家的事,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也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因此尝试以下的做法:
1、鼓励班干部敢想,敢做,2、清洁卫生由小组负责。
卫生由每个小组负责,采用轮流值日的方法,选好卫生小组长,由组长分派任务,按照值日工作的顺序进行打扫卫生,打扫完毕后,将卫生用具放回原位,然后在卫生值日本上作好相关的记录并由组长负责检查值日情况。
3、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树立自信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能够让他们更加迅速快乐地成长。在班级中,我努力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利用班会开展一些小活动,诸如: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童话故事比赛等来益智身心,鼓励孩子为大家表演,增强自信。
4加强家校联系。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同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
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本学期主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将一些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共同商量对策,也利用班级网站、或是平时放学时与多位家长进行交流。
5、成立自律小组,以学生管理学生,提高其自我管理的意识.自律小组各个成员主要工作内容为负责每日班级的考勤,卫生,仪表服装,校会以及课前准备和课堂纪律的监督与劝导,做好宣传工作,制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班级形成一个有正气,有次序的良好班风,为同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自律小组各个成员各有分工,每日与参加年段评比的同学保持联系,及时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时通知有关同学予以纠正,并定期向全班同学做工作汇报,总结前阶段之成果与不足,对同学提出相应的我觉得既然担任班主任就该努力和孩子们打好关系,能揉入他们的生活,同时又能树立你作为老师的威信,这个尺度就需要好好来掌握了,孩子们虽有时会叛逆,但也还是会喜欢那些真心对他们好的老师,所以,既为人师,就该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他们健康成长
2.班级文化之窗 篇二
一、开发中越边关文化美术资源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
在东兴市小学开展中越边关文化美术课程有以下两点益处。第一,中越文化美术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意识。使学生了解本国文化艺术在边境地区的体现,培养对祖国文化的兴趣和爱护之情。第二,中越文化美术课程有利于学生了解越南文化,培养与越南人民友好相处,友谊万古长青。
二、开发中越边关文化美术资源的可操作性
1. 关于学生的调查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东兴市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和五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你喜欢上关于中越文化的美术课吗?”这一问题时,回答“喜欢”的学生占了百分之六十七,这对于开发中越边关文化美术资源产生了现实意义。
2. 关于美术教师的调查
笔者采用走访法对东兴市两所小学的美术教师进行调研,通过与这些美术教师的交流,了解了这些美术教师的情况,他们一致地表示没有将地方资源运用到美术课堂当中。有的老师表示有想过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实施。
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对中越边关文化的探究,希翼能给边境城市的教育者提供一些开发地方资源的思路和方法。
三、中越边关文化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中越边关文化,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东兴市有很多边关文化可以利用,如丰富的海洋资源、红树林,建筑资源东兴口岸、北仑河中越大桥、中越人民友谊公园、胡志明亭,还有京族资源等等。以下是笔者在东兴市小学开发与利用中越边关文化的实践教学案例。
1. 边关资源的实践研究——《边贸产品展销会》
《边贸产品展销会》,一课是开发利用在东兴常见的越南产品资源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课程,体现浓郁的边贸特色。在导入环节,笔者采用实物导入法,带了一些学生常见的越南产品,如西贡咖啡、越南香水、白虎膏、Tipo饼干、榴莲饼、椰子糖等等,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笔者通过实物和图片相结合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产品的形状、颜色、图案、文字等特征。随后,进入学生自主探索环节,请一名学生上展台演示利用橡皮泥或者彩色卡纸制作一个小产品,完成后请该生向其他同学传授一些制作方法和遇到的问题,通过这个环节来提高学生是自主探索能力。然后进入学生制作作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不错的作品。最后,本课以模拟边贸产品展销会的形式进行作品点评,学生呈现了各式各样的”小商品“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本课笔者选择运用橡皮泥、彩色卡纸、彩色笔制作边贸产品作为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发展的实际情况。学生们以边贸产品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美的元素,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同,有的同学完成了两、三个作品,而有的同学则完成了一件作品。
2. 京族资源的实践研究——《我有一套特别的民族服装》
《我有一套特别的民族服装》这堂课选用了当地的京族服装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了东兴是京族唯一的聚居地这一特点,而且很多学生是京族的。京族服装最能展现京族的特点,京族男子日常生活中一般穿窄袖长衣,系腰带;女子内着遮胸布,穿着紧身窄袖短上衣,下穿宽松深色长裤;还有京族特色帽子——斗笠。
本堂课在导入环节笔者穿着京族服装进行授课,学生平时没看过老师上课穿民族服装上课,这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引起了学生的兴致。接着是学生探索环节,让学生观察老师身上的京族服装有哪些特点。本课的重点是京族服装的结构、颜色、图案,为了让学生更能抓住民族服装的特点,笔者通过图片来展示多套民族服装,引导学生从颜色、图案上设计属于自己独有的民族服装。随后,学生开始绘画设计,在这过程中笔者巡回辅导。评价作品阶段,请几个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想法来宣传自己的民族服装。教师总结,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美术文化,希望学生将本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推广。
本堂课充分利用了东兴的民族资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民族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四、结语
在边境地区的学校美术课堂融入边关文化,能让课堂变得更加亲切、生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艺术文化,感受本国与邻国之间美术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更热爱祖国,与东盟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南一.当代广西少数民族美术教育[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3.国际教育交流开启文化理解之窗 篇三
关键词:教育国际测评;教育改革趋势;教育国际化;中法教育交流
一、应将精神文化教育纳入国际测评体系
《世界教育信息》:您好,格鲁教授,非常荣幸有机会采访您!您是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并对教育国际测试,如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有深入研究,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目前风靡全球的PISA的?
多米尼克·格鲁: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得出关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数据,这种量化的研究非常重要。我认为,由上百名专家参与设计的PISA提供了一份全球性的标准化数据,但它描绘的只是局部的、暂时性的“画面”。人们应该继续对PISA进行改进和发展。PISA所涵盖的内容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数学和阅读,还应该提供更多其他方面的测试,这样才能为教育系统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
在当今的知识社会,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儿童应该具备基础的学术技能,比如数学、阅读等,进而使社会整体达到更高的文化水平。但是,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去研究教育领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教育不公平问题,包括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公平、穷人和富人之间的不公平、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不公平等。为了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我们不应该仅仅从教科文组织的视角来规定所谓的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其进行“尊重教育”,即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女性、尊重老年人等;教会他们包容不同的种族、宗教和文化,接受他人的“不同之处”。
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需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公民在三个方面的态度,即对待女性的态度、对待语言的态度和对待死亡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三个方面,那么对这个国家教育的了解程度肯定比简单了解该国学生的PISA成绩更深刻一些。因此,我对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希冀是,在未来研制出一种能在不同国家或文化圈考量儿童的文化教育和精神教育的测评项目,比如如何看待女性、如何看待衰老和死亡、如何看待人生等。
二、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改造
《世界教育信息》:中国上海在几次PISA中都有比较好的表现,并吸引了英国教育大臣来上海学习,汲取教学经验。请问,您对各国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相互借鉴是怎么看的?
多米尼克·格鲁:事实上,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芬兰,各国的教育部部长都去芬兰取经,都想知道为什么芬兰学生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也做了很多相关的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芬兰的教育成就得益于其持续性的教育改革。芬兰几乎所有的教育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等都参与到了教育改革当中。在我看来,上海的成功跟芬兰差不多,其关键都是教育改革的持续性。同时,相较于中国其他地区,上海拥有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我很欣赏上海学生在PISA中的优秀表现。我认为,进行教育国际比较的目的是借助他者的经验来改善自身。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哪些经验能够移植和借鉴。但是,在不同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下,我们不能直接复制他国经验。因此,最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对成功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比如,在法国,教育政策会随着政府的换届而不断变化,可能无法保证教育改革的可持续性,若直接把上海的经验搬到法国,肯定会“水土不服”。再比如,备受推崇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中国。因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协会,而职业协会对本行业具有保护作用,即使是低门槛职业,也需获得协会认可的人才能胜任。比如,不是谁掌握了修锁这门技术就能成为一名修锁匠,他还需要获得修锁行业协会的认可。比较而言,法国颁发职业资格证的教育模式也许更适合中国。法国很好地解决了职业教育、职业教师教育,及其与劳动力市场结合的问题。在职业教师教育方面,法国在餐饮、美容美发、奢侈品管理等领域已经有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培训模式。
另外,我认为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相互借鉴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益途径。以德国为例,德国共有16个联邦州,每个联邦州都有1位教育部长,这16位部长会定期举行研讨会,分享经验。经合组织教育专家施莱歇尔是PISA的创始人之一。他表示,目前PISA也在进行改革,不再强调对国家之间的差异,因为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现在,经合组织正在研发“PISA校际测试”(PISA for School)项目,将更关注学校之间的差异。另外,施莱歇尔认为,“教与学国际调查”(TALIS)的改革也需同步进行。教师的发展需要得到关注,毕竟哪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离不开教师。
三、经合组织国家教育改革呈现四大趋势
《世界教育信息》:您在欧洲多个国家从事过教育研究,请问,经合组织国家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哪些趋势?
多米尼克·格鲁:根据我的研究经验,经合组织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可以简要归纳出以下四点共同趋势。
第一,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特别是保证小学教育质量。法国的一项调查发现,法国小学毕业生的阅读能力和数学基础都比较差,有的学生只会认读文字而无法理解内容,这将给他们的后续学习带来很多困难。因此,保证小学教育质量,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很重要。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包括缩小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差距、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的差距、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距等。
第三,加强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授课,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
第四,积极应对教育全球化,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教育交流。提升文化开放度,加强语言教育,提升学生外语能力。
四、教育国际化是人文交流的助推器
《世界教育信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前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请问法国是否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了政策来适应教育国际化进程?
多米尼克·格鲁:从政府层面来说,法国是最早推进博洛尼亚进程的4个国家之一。博洛尼亚进程是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的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教育体制。在博洛尼亚进程正式启动之前,欧洲部分国家的教育部门已经为欧洲教育一体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协定是《索邦宣言》。1998年5月,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的教育部部长率先在法国索邦大学聚会,研究如何加速推动高等教育人员流动和资历互认工作。会议举办期间,四国教育部部长共同签订了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相互协调的协议,即《索邦宣言》。
此外,法国还参与了很多教育国际流动计划,比如伊拉斯谟计划。伊拉斯谟计划始创于1987年,因16世纪欧洲著名学者、教育家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而得名。这位享誉欧洲的哲人曾在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和比利时学习和教书,并花费毕生精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欧盟推出的伊拉斯谟计划,正是其教育精神的延续。
2004年起,欧盟将伊拉斯谟项目提升为“伊拉斯谟世界”(Erasmus Mundus)项目,以支持欧洲国家同世界其他各国的学生交流,并加大对欧盟以外的国际学生的支持,其推广的研究生奖学金项目旨在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学者到欧盟国家学习和交流,提高欧洲大学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从而打开认识欧洲,了解欧洲科技、文化、风俗的窗口。
留学意味着离开家乡、亲人和朋友,去另一个地方发现与体验新的生活。这时候,人们往往会面临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年轻人都很愿意去体验异国文化。虽然刚开始,其在心理上可能会有很大的不适应,会做很多挣扎,但是大多数人渐渐地都会适应,很少有人会后悔选择出国留学。我还做过一项研究,对象是在埃及开罗上大学的美国学生。他们初到开罗的大学就接受了关于文化差异的辅导,校长亲自告诉美国学生埃及特有的文化现象,比如着装、饮食、宗教等。刚开始,很多美国学生不适应当地的饮食,还是习惯去麦当劳吃汉堡,但逐渐适应了开罗的生活之后,很多人都不愿意离开了。还有个关于我朋友的小故事。她是法国人,10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北京时被“吓蒙”了,连电话号码都想不起来。要知道此前,她已经学习了十几年的中文,普通话说得特别好。初到中国时,她的感受是突然闯入一个新的世界,一时之间接受不了。后来,她逐渐适应了中国的环境,还成为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小有名气的主持人。
五、中法教育合作源景广阔
《世界教育信息》:现在,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与法国高校开展教育合作的中国高校也越来越多。请问,您对中法教育合作与交流是怎么看的?
多米尼克·格鲁:事实上,中法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中国的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有在法国留学的经历。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身份的西方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法国就开始接收中国学生。这些留法学生是两国关系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促进了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同时,中法两国间的文学、艺术交流也由来已久。早在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就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热”,并把“中国风”吹向整个欧洲。现在,法国也有很多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法国的文学、艺术、绘画、哲学、美学、建筑等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法国正积极与中国在各个方面进行合作,特别是在培养高精尖人才方面。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有中法工程师培养体系,华东师范大学有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此外,中法两国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比如基础教育督导制度和职业教育模式。
教育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加强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去年,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启动,推动了中法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人文交流是中法两国人民增进了解、深化友谊的重要桥梁,也是中法两国人民汇聚共识、厚植友谊的重要途径。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启动将使中法两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4.班级文化班级口号 篇四
2、众志成城,坚韧不拔,勇创佳绩。
3、热爱生命,珍视运动。
4、与时俱进,奋发图强。
5、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6、机汽机汽,勇创佳绩;团结拼搏,展现自我。
7、自信努力超越成功!
8、走进华中,走向成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9、三心二意,扬鞭奋蹄,四面出击,勇争第一。
10、挥洒青春的活力,放飞希望和梦想!
11、田径英姿多豪迈,趣味比赛亦精彩。
12、得此金秋朝气,争来机汽雄风。
13、怀学生心,做最强人。
14、振兴中华,扬我班威。
5.打造班级文化 彰显班级特色 篇五
——赞皇中学高二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纪实
学校是学生放飞梦想、自由翱翔的蔚蓝天空。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环境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土壤。为更好地发挥学校环境育人的功能,体现班级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开学以来,高二年级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经过两周的努力,班级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各班旧貌换新颜,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亮点一:主题文化鲜明
新学期伊始,王续棠书记、王增书副校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在高二年级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并组织班主任进行专题研究,要求各班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有主题意识,要有班级特色。在此基础上,各班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了主题鲜明、彰显个性的班级文化建设计划。之后,各班紧紧围绕自己的主题打造班级文化。“励志栏”、“学习园地”、“绿色环保”、“快乐阅读”、“班级公约”、“书海之星”、“教师寄语”„„一个个新颖、诗意的主题就如一面面鲜艳的旗帜,让班级文化有了鲜活的灵魂。亮点二:文化内涵丰富
为了凸显班级文化的主题,各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各尽其能,对本班的文化阵地——教室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有的班级甚至连教室天花板都充分利用。各具班级特色的班级展板尽显班级风貌:班名、班风、班训、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班级公约、班级合照„„它们就是班级个性化的标签,是班级富有魅力的名片。教室后面的板报,设计新颖、版面整洁、线条分明、色彩搭配合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习园地”里记录着学生的成长足迹,记录着学生在诚信、守纪、学习、卫生方面的进取之路。“图书角”则是广阔智慧的一个集中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充实自己,极大地开拓视野。
亮点三:树立管理文化
班级文化的建设,只营造温馨的环境文化是不够的,还要创建科学的制度文化、建设人文的精神文化,达成和谐的成长氛围,使班集体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在此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各位班主任老师努力使班级的常规管理向精细化发展。走进任何一间教室,都有赏心悦目之感:课桌椅摆放整齐划一,令人过目不忘;教室窗明几净,班级的卫生角扫帚摆放亦是端正有序。这些班级事务的小细节,也是一种美的传递,一种文化的熏陶。
此次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发挥了班主任的创新理念,展示了学生的才华,丰富了家校合作育人的内涵,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校园的文化建设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班级文化建设寓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成为学生“无声的老师”,启迪着孩子们的智慧,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
根据工作安排,我校于本学期第四周在全校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这次班级文化建设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学生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每一间教室都渗透着温馨,不仅做到了形式上的美观而且浓厚的文化氛围,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烈的读书求学氛围,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体现了班主任的独具匠心和孩子们的聪明才智。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班级管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激发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而且营造了更加和谐融洽、温馨温暖、优美浓郁的校园文化。
时代中学“构建走廊文化,建设特色班级”纪实报道
为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新学期伊始,学校启动了教学楼走廊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在吴校长的亲自指导下,在对每个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此项工作已于近日顺利结束。
二楼大厅新增了宽屏液晶电视,教学楼环形走廊上悬挂上班级特色展板,三、四、五楼的厅廊立柱分别挂着“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三纲五常 ”以及名人名言,36个教学班的后墙,也重新进行了布置,内容涵盖了德、智、体、美、卫生、安全等各个方面知识,融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有的班通过每个人的座右铭,相互励志;有的班级用优秀作文展评,培养学生良好的双语学习素养;有的班通过美文、美图赏析,提升文化艺术素养;有的班通过表扬先进,为广大同学树立楷模„„
时代中学从建校开始,无论是硬件设施的完善,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陈出新,一直遵循着高品位的原则,从操场到教学楼,从学生宿舍到食堂,每处设计都体现着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的理念。
精彩纷呈的走廊和班级文化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从细节上激励着每一个为理想奋斗的时代学子,珍惜时光,珍爱生命,用勤奋和刻苦书写美好的未来。
为了给高三年级的同学复习备考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惜时、竞争、吃苦”的意识,由年级统一协调,各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年级文化特色。
6.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篇六
班级建设的灵魂:班级文化
今天吉校长找到我们五位实习生,开了一个简单的座谈会,首先是对我们的生活很是照顾,嘘寒问暖,问到我们来这里实习已经半个学期了,是否适应了生活等等。除此之外,主要问到我们教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确实在这一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虽然我们是实习班主任了,但是仍然由许多学生认为我们年龄小,资历不够深,根本就不服从我们。有的时候面对班级的一团乱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很迷茫。学长只对这个问题,帮我们分析道:“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首先让这个班级要有凝聚力,如何做到呢?就是要有一个班级的文化,全班同学为这种文化,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的时候,班级才会团结。打比方说。班级是一根纽带,串联起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就是班级的文化。”我们又问到班级的文化建设如何做好呢?如何展示呢?校长说道,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只有搞好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才能有凝聚力,学生们才能信服。
7.谈谈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 篇七
班主任任工作总结
2010年11月,我被任命为九(1)班的班主任,这是由31名年级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作为这个班的班主任,面对学校领导的信任,面对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期望,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因此,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大胆的尝试了班级文化建协助班级管理的新方法,几个月下来有很多收获。
一、了解学生,组建温馨的班集体
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重要的时期,分班之后,各班优秀学生汇聚在一起,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这一变化,学生的精神上有更多的压力,而大多数的学生在这个转折时期显得无所适从。怎样让学生尽快适应这一变化,顺利度过转折时期,这是摆在我眼前的首要任务。于是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熟悉和了解每一个学生,并且走访大部分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经常找学生进行谈心,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近期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尤其是家长不在家的“留守学生”的工作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学生生病了,给他们提供热水;学生有思想包袱了,与他真诚交谈,学生过生日了,我自己出钱给过生日的学生买生日小礼物。
我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我以建设”温馨班集体”为初期重要工作,重点建设“温馨教室”——主要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场所。让他们来到教室就有一种家的感觉。号召巧手的学生布置“九一班—欢乐之家”专栏,其中贴上全班的合影,大家自己制定了班级格言“勤奋学习应分秒必争,努力上进须点滴积累”,班训“不比智力,比努力” 和班级口号“三年磨一剑,一路斩荆棘” 这样一个温馨,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九初步建成了。
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我班孩子们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比较好的,对于他们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十分重要。所以,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鼓励会使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更加开放。鼓励的方式多样,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让学生如沐春风。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更倾向于作积极的尝试,在尝试中体验到成功,不断筑高学生的起点,而学生也有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另外,班主任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有了目标学生前进就不会迷失方向,更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迈出坚定的步伐。因此我不但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更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制定目标。让学生学会激励自己,随时调整自己。所以在文化墙中我们有“扬帆起航”这个版块,在理想的风帆上每个学生都好言壮志。为了使他们的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意志坚定,还他们写了自己的座右铭,以此激励自己。“我最棒”专栏是由学生的获奖荣誉证书,有校级的,区级的,市级的,省级的,这是孩子们最为自豪的一个版块,是他们自信的
源泉,而且涉及面广,有学科竞赛奖,有管理小能手奖,有科技大赛奖,个人荣誉称号奖,还有班级获得的“篮球比赛三等奖、“12.9手抄报二等奖”,每个学生至少都能有一张荣誉证书,所以大家很喜欢这个版块。三、一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要求高,首先做到对自己要求高,树立有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刻保持着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每天早上我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把门窗打开,等候同学们的到来,放学后一定到教室看一下才放心的离开;任课教师有事或午休、自习课上她自愿和学生泡在一起,带领大家一起读书、学习;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活动、游戏或者谈话。大扫除与学生一起做清洁,早晨的全校清洁值日,我也是早6点50和学生一起到校,一起扫地,有了班主任的亲自参与同学们的劳动效率高了,我们是全校值周人数最少但劳动效果好的班级,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树立了班主任的威信。
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1、化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到了初三,面对毕业升学考试,学生已经逐步摆脱初一、二时期的幼稚和盲目,学习目的日渐明晰。我乘势开发学生求知上进的内在动力,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引导学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觉主动的钻研知识,只有化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学生才能积极拓展提升自己,取得长足的进步。
2、鼓励竞争,强大自我。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力,个人便没有危机感,在班级文化中,我们增加了,“成长足迹”“成绩曲线图”建立了学生的学习档案;通过“我最棒”展示学生各科在区级,市级,省级竞赛的获奖,在“百舸争流”版块上是年级十名优秀学生的学习心得。这些都激发了学生昂扬的斗志,挖掘学习巨大的潜能。
3、让学生学会“会学”。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会学”的意义,认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我用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启发学生,用自己亲身体会告知学生,利用班会和恰当时机,经常渗透学法指导。学习有规律可循,但又因人而异,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我既有整体上的指导,又能注意个别指导,同时也创造条件进行学习方法交流,让成功学生谈经验体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借鉴他人经验,改善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和任课老师协作提高教学效率
1、农村学校学生在家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障,就靠在校课堂的45分钟。我们为此做了如下工作 ⑴、台上一分钟,台下一小时科任教师讲效率,课下精心准备。
各学科备课组都有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由领导参与指导,大家共同制定阶段性的复习方案,将学科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针对性的自编学生训练题,不盲目的搞“题海战”。⑵、教师们相互协作,不打乱仗
①、本班教师之间互通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治“短板效应”。在大型综合考试后各班都会开“班科联谊会”分析出每个学生的弱势科目,科任教师重抓本学科的“弱能力学生” ②、本班教师之间协调好学生各科作业量,“避免疲劳战”
③、本班教师之间互通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卸下思想包袱” ⑶、组建学生学习小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九(1)班的每科都有学习小组,数学,物理,化学按成绩综合分为4人小组,组长为能力强的学生,带动中等及较弱的学生一起学习。练习课时,小组成员将桌子拼在一起,组长讲题,解决组员的问题。语文有听写组,小组成员互报听写等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的落实比老师一言堂要更到位。
六、重视学生学情分析
每次月考后教务处都会为我们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根据这些数据结合我班情况我都会很认真地跟学生、家长一起总结,哪门学科有了进步,或退步,哪个学生进步或退步了,哪个学生进步得比较多等等我都会进行仔细分析,分析出每个学生的单科成绩,如语数外在84分以下的,政治,历史在36分以下的,物理在53分,化学在48分以下的,因为这是要考上市级示范高中的底线,达到的就向更高冲刺,没达到的要努力赶上。每个学生都有“月考的成绩表”“总成绩曲线图”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可以从曲线图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可以看到自己的退步,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目标,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从而形成一种同学间不断竞争的学习氛围。
四月调考结束,在班会上,我组织大家认真分析了自己的情况,找出自己的做得好的,树立信心;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复习中有意识的纠正。校领导也特别关心我们班的同学们,给他们鼓劲,孩子们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振奋,他们更加沉稳,更加努力。走进教室我都常常被他们的用心感动,填报志愿了,我利用这个契机,在教室一面墙上增加了“给力理想”专栏,每个学生在方格小纸片上写下了三点
1、自己的理想高中—奋斗目标;
2、鼓励自己的话语,有的孩子写的是“天道酬勤”,有的孩子写的是“三年磨一剑,一路斩荆棘”,有的孩子写的是“有志者,事竟成”,有的学生写的是“努力,你最棒,你最棒”;
3、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了“细
致伴我成功”,因为在学习应考中细致太重要了。在这个版块正式贴上墙后,全班振奋了,班上的学习氛围更浓了,孩子们的意志更坚定了。
合理的班级文化建设,能营造舒心的学习环境,能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向上的冲动,能展示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但我们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去搞班级文化建设,急功近利,而是根据不同时前的需要,做合理的规划,长时间的完善形成,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努力。我可以说我们班的孩子在班上都能找到自我和自信。他们憧憬美好的将来,他们知道自己的理想,而不是被迫去上那所高中,他们有自己理想,有健康向上的意志,有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我想,这是我交给他们最宝贵的东西,高于知识的东西。
8.班级文化之窗 篇八
摘要:班级是高校的基本组织细胞和主要活动载体,班级文化对于高等学校校风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开展的“班级文化节”活动实践,通过系列活动的整合,凝练精品,打造品牌,推动形成优秀班级文化,进而促进形成优良校风学风。
关键词:班级文化节;高校班级文化;实践探究
班级是高校的基本组织细胞,也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载体。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班风学风,进而影响班级里每一位同学的学习与发展。如何通过一定方式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发挥优秀班级文化对班级同学的涵养作用,应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所开展的“班级文化节”活动的尝试,结合其他高校开展的相关实践,进一步探讨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一、高校班级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1.高校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Class)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的一个基本单位,其思想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从当时著名教育家昆体良(M.F.Quintilanus,约公元35-95)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埃拉斯莫斯(Erasmus,1469-1536),再到后来的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班级和“班级授课制”才被真正奠定下来[1]。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1657)一书中将儿童按年龄划分为六个班级,分别配备适合的教科书,并提出与这些教科书相适应教学方提案。[2]
“文化”(Culture)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语,是指通过劳作获得成果的意思。后来,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B.Taler)在所著的《原始文化》(1871)中指出,“文化包括作为社会一名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全部能力与习惯,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礼仪、仪式及其他有关成分”,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3]。后来的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也基于自己的认识和研究对于文化一词进行了界定。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倾向于对“文化”做如下界定,即: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是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
基于对以上两个概念的理解,我们对高校班级文化的概念做如下界定:高校班级文化是高校中以班级为单位,由班级全体成员参加而共同形成的班级各类规章、制度、语言、习惯、礼仪及方式等文化成果的综合。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受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第二,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师生在一定规范下所创造的各种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第三,班级文化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
2.高校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良好的班级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各种组织决定,最终都要通过班级这一最小组织单元来落实。班级文化好,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的完善,学生们就容易拧成一股绳,工作的落实就会顺利而有序;班级文化不好,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完备,则学生们之间就容易相互掣肘,工作的开展就会遇到阻碍。
其次,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培育高校优良校风的重要基础。当前,优良学风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风建设归根到底要靠良好的班风,而构建班风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班级文化。有研究将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幔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在高校,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科目有了很大的自主性,班级的表层文化几乎没有意义,而班级文化的内容侧重于深层文化。”[4]如果说中学和小学的班级文化,其作用主要在于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的话,那么,大学的班级文化则更加侧重于一种深层文化的构建,即更加侧重于班级同学一致认可的价值观和统一行为准则的塑造,诚信、友谊和互相关爱等要素是一个良好班级文化的应有之义,而这些正能量对于高校良好班风学风,进而对于良好校风的塑造都具有着重要意义。一个班级,只有形成了你追我赶、诚信正直和全员向上的良好班级文化和风气,才能凝聚班级共识,带动班里每一位同学共同努力学习,一起成长和提高。
最后,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条件。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应只是学习好,更应该具备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等品质,而这些优秀品质的获得必须要在一定的集体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才能实现。好的班级文化对于班级内部每一个同学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在大学里,最为最小组织单元的班级即是这种能够培养学生各类优良品质的最佳环境。
二、以“班级文化节”为平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基于以上对班级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我校在创建优秀班级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经过近三年的不断摸索和总结,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班级文化节”为品牌的特色活动平台,这项改革尝试正在对校风、学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正向引领作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班级文化节”活动是结合学院日常教学、党建和团学工作而开展的一项品牌创建的尝试,于每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持续时间一般为1-2个月,班级文化节开展时间段内一般包含4-5项活动,内容上争取做到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会根据每学年学校和学院主要工作以及教学、党建和团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定,以发挥“班级文化节”在推动形成优秀班级文化和促进形成优良学风方面的重要作用。如2013年,根据学校创建“平安校园”的实际工作要求,结合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本届班级文化节侧重于打造班级优良学风,活动内容则包括寝室创意设计大赛、班长论坛、优秀学长报告会以及班级文化展演等。
1、“班级文化节”提出的背景
之前,学院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的活动较为零散,缺乏统一规划,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容易造成各班活动重复开展效率较低。基于这种现实情况,我们在对前期工作进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班级文化节的概念,在我们的初步规划中,班级文化节是对围绕创建优秀班级文化而开展的系列活动的整合和提升,是一系列围绕班风、学风建设的精品活动的凝练。对于优秀班级文化的创建,班级文化节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凝聚班级共识,形成班级合力,提高班级同学间的团结合作和互帮互助意识;二是改善班级风气,促进班级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三是通过活动活跃班级气氛,用文化涵养学生的成长成才。
经过三年的积极尝试,我们从班级文化节的实践过程中凝练出了“班长论坛”“班级文化展演”等多项精品活动成果,理清了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效果,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
2、“班级文化节”平台的打造
“班级文化节”是一项打造班级文化建设平台的新尝试。在“班级文化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遵循“制度化、长效化、品牌化”的基本工作原则,努力将其培育成一项各班同学广泛认可和接受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品牌项目。
首先,以“制度化”为基础,创设好“班级文化节”开展的制度环境。制度是任何一个团体良好发展的必要保证,是前提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中制度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5]这里所指的制度,不光是就“班级文化节”本身而言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包括以“班级文化节”为催化剂而形成的各个班集体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班级文化节”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班级文化节”建设的目的、组织机构、开展方式、效果评价等方面,制度规定,学院“班级文化节”的开展目的是为各班搭建班级文化建设和学习的平台,以更好的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组织机构由学院一把手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以及相关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开展方式可根据实际教学、党建和学生活动等工作灵活安排,文化节建设效果评价由学院“班级文化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
其次,以“长效化”为中心,注重特色活动的凝练。这是活动能够取得实效的关键。任何一项活动成果的取得,都需要尝试将其“长效化”,即发挥他们的长线影响作用,对于诸如班级学风建设这类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取得实效的工作而言更是如此。我们很难奢望通过一届两届“班级文化节”的开展即可取得实效,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逐渐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凝练、沉淀,并逐渐的将其反哺到良好班级学风建设当中去。
最后,以“品牌化”为目标,增强“班级文化节”的号召力和吸引力。通过三届班级文化节的开展,我们逐渐将“班长论坛”、“优秀学长报告会”和“班级文化展演”三个活动形式固定下来。其中,“班长论坛”主要内容是由高年级各班主要负责人(主要指班长)结合班级活动开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向学弟学妹们讲授班级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调动班长这一班级领头人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凝聚人心、推动形成优秀班级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班级学习风气的好坏和以班长为首的班委的作用发挥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班长和班委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则班级同学就会向他们看齐,模范他们的行为,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反之,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就差,充分调动和发挥班长这一角色的重要作用,对于学院班级学风建设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优秀学长报告会”这一形式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发挥往届优秀学长的影响作用,形成“传帮带”的工作模式,我们尤其注意邀请往届同学中当过班委,且已经取得已经成绩的学长返校报告,这样不光对一般同学具有影响作用,在校的各个班委也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班委工作开展的方法和技巧。“班级文化展演”主要是和团学活动结合而开展的活动,通过晚会联欢的形式,每个班都形成一个单独的节目上台表演,这样,不光激发了同学们的班级荣誉感,也让班级同学在合作中凝聚了力量,深化了共识,加深了友谊。
3、“班级文化节”成果的巩固与推广
高校里各个学院间情况具有很多相似点,基于此,我院的“班级文化节”建设已经获得各兄弟愿意的认可,我院也正进一步总结经验。一方面,我院将活动中形成的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同时也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理,尝试寻找更好的替代方案。
二、“班级文化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班级文化节”的品牌认同度需进一步加强
在我校,虽然对于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已经形成共识,但试图通过“班级文化节”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却较少,老师和同学对于“班级文化节”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容易出现同学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等现象。尤其对于刚刚策划出来还不成熟的活动而言,同学们参与度不高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情况的出现,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及时调整和丰富活动内容,从根本上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及时通过各级学生组织加强组织工作,并且注意通过人人网、QQ群等渠道广而告之。
2.“班级文化节”作用发挥的程度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在推动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级文化节”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和人员支持,对于学院而言,这容易成为制约班级文化节作用发挥的关键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班级文化节”与学校大的品牌活动的融合,积极谋划与其他学院合作办活动。
3.“班级文化节”中的精品活动需进一步凝练
“班级文化节”的品牌活动是在多次的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目前,我院已经初步形成了“班长论坛”、“班级主页设计大赛”和“班级文化展演”等三个大的精品活动。但这些活动相对于学生的需求而言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宽视野,开发和凝练出更多更有意义的精品活动,以充实到“班级文化节”当中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