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信息管理系统

2024-08-21

市场调研信息管理系统(共8篇)

1.市场调研信息管理系统 篇一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印发《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测管发〔201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为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秩序,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局制定了《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并已经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二〇一二年二月九日

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秩序,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信息(以下简称信用信息)征集、处理、发布、使用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信用信息是指测绘资质单位在测绘地理信息市场活动中产生的,能够反映单位信用状况的信息。

第三条 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全国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和标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用信息平台),发布甲级测绘资质单位的信用评价结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地方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信用信息制度的组织实施,按照职责分工组织维护信用信息平台,发布本行政区域内乙、丙、丁级测绘资质单位的信用评价结果。

第四条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委托有关单位(以下简称承办单位)承担本行政区域内信用信息的征集、整理、查询,信用信息平台的日常管理维护等具体工作。

承办单位在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开展工作。

第五条 鼓励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社团组织参与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测绘资质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

第六条 信用信息管理应当遵循客观、公平、公正原则,维护国家利益,保守国家秘密,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二章 征 集

第七条 信用信息由测绘资质单位的基本信用信息、良好信用信息和不良信用信息构成:

(一)基本信用信息是指测绘资质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在资质管理、市场交易、市场监管等方面履行基本法律义务的情况。

(二)良好信用信息是指测绘资质单位受到表彰、取得荣誉、科技创新、社会贡献等信息。

(三)不良信用信息是指测绘资质单位受到行政处罚及行政机关通报批评,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或者裁定信息主体履行义务,以及其他不良行为信息。

第八条 信用信息征集包括以下渠道:

(一)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行政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

(二)测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

(三)测绘项目的发包单位提供;

(四)承办单位自行征集;

(五)人民法院依法公布的终审判决、裁定;

(六)其他有关渠道。

征集信用信息不得采用欺骗、盗窃、胁迫、利用计算机网络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

第九条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建立与工商、税务、纪检、监察、司法、银行、保密、国家安全等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第十条 承办单位自行征集的信用信息应当取得信用信息产生主体的确认。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已经依法公开的信息除外。

测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的信用信息应当提供有关原始记录材料。

第十一条 地方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准确、真实、完整地记录在本行政区域内作业的测绘资质单位的信用信息,并上传至信用信息平台。

前款相关信用信息涉及非本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测绘资质单位的,应当同时转送至该单位注册地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涉及甲级测绘资质单位的信用信息,上报至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地方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测绘资质单位自行填报本单位基本信息,其真实性由填报单位负责。

第十三条 承办单位应当按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征集的信用信息及时、客观地进行分类、整理、保存,建立测绘资质单位信用档案,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信用信息的实时、动态管理。

第十四条 承办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信用信息保密制度,完善保密措施,确保信用信息安全。

承办单位不得泄露测绘资质单位的信用报告和未公开的信用信息。

第三章 发布查询

第十五条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政府主动公开范围内的信用信息在信用信息平台上发布。

前款之外的其他信用信息,由承办单位在征集获得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报相关地方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乙、丙、丁级测绘资质单位的信用信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复核后依法在信用信息平台上发布;甲级测绘资质单位的信用信息由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复核发布。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用信息不得公开发布。

第十六条 基本信息的发布期至单位终止,良好信用信息和不良信用信息的发布期均为2年,不良信用信息的查询期为5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单位终止的,信用信息停止发布、查询。

第十七条 查询者应当向承办单位提交下列材料:

(一)明确查询目的的书面申请;

(二)查询者的有效身份证明;

(三)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承办单位应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供查询;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承办单位应予以拒绝并说明理由。

查询者所查询的信用信息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可以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依法获取。

第十八条 测绘资质单位可以从承办单位依法获得本单位的信用报告,其他查询者获取信用报告需经被查询的测绘资质单位书面同意。

第十九条 承办单位应当与查询者签订保密承诺协议。查询者不得泄露所查询的信用信息或者用于约定以外的用途。

第二十条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评价标准》,每年对测绘资质单位进行一次信用评价,并于6月底前公布评价结果。对取得测绘资质未满6个月的单位,不进行信用评价。

《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评价标准》由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 承办单位应当定期向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情况总结分析报告。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在开展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和表彰评优等工作时应当将测绘资质单位的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情况作为参考依据。

第二十二条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对无不良信用信息或者信用等级较高的测绘资质单位,可以采取下列激励措施:

(一)给予测绘资质管理的适度优惠政策;

(二)给予测绘项目招投标等市场活动的优先政策;

(三)授予信用相关的荣誉称号;

(四)鼓励诚信经营的其他激励措施。

第二十三条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对有不良信用信息或者信用等级较低的测绘资质单位,应当加强日常监管,必要时可以实施下列措施:

(一)对失信行为以适当方式予以曝光;

(二)依法向招标单位、招标代理机构、有关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告知该单位信用情况;

(三)依法予以降低测绘资质等级、削减测绘业务范围或者吊销测绘资质证书;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制约措施。

第四章 异议处理

第二十四条 测绘资质单位或者查询者认为信用信息有误,可以向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承办单位书面提出异议信息处理申请,并就异议内容提供相关证据。

异议信息处理期间,应当暂停发布、使用该信息。

第二十五条 承办单位自行收集的信用信息,应当在收到异议信息处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经核实异议信息确需更正的,应当及时更正,并告知异议处理申请人以及被征信单位;

(二)经核实异议信息无需更正的,应当书面告知异议处理申请人。

第二十六条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信用信息,应当由提供信用信息的部门予以复核并出具书面意见。确需更正的,书面通知承办单位予以更正,并告知异议处理申请人。

第二十七条 测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的信用信息,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承办单位应当在收到异议信息处理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对相关信息予以更正。

第二十八条 承办单位在收到异议处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不作处理的,异议处理申请人可以向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作出处理。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下列事项应当在信用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开:

(一)信用信息的征集规范;

(二)信用信息查询程序;

(三)获得信用报告的方式;

(四)异议处理程序;

(五)依法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条 承办单位应当将下列事项报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承办单位对信用信息征集、整理、查询的操作规则;

(二)保证信用信息平台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

(三)依法需要备案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一条 承办单位发生解散、被撤销、破产等营业终止事项时,应当在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按照以下方式处理信用信息数据:

(一)移交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二)无偿转交给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承办单位。

第三十二条 承办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更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撤销相关委托;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及时、准确录入信用信息的;

(二)虚构、篡改信用信息的;

(三)未及时提供信用信息查询的;

(四)提供失实信用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信息的;

(六)擅自披露测绘资质单位信用报告或者未公开的信用信息的;

(七)泄露信用信息侵害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

(八)其他依法应当处理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及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以篡改、伪造、泄露信用信息等方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五条 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中各类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管理,可以依法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2.市场调研信息管理系统 篇二

关键词:市场需求,电力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传统的电价计算方式简单, 手工计价是其常用方式。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 电价相对复杂, 传统的手工计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管理需求。另外, 电力改革要求电力企业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效率。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实现了自主费用缴纳、费用查询、并提供了更加有效地电力管理方案。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 这一系统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要完善电力管理系统的功能, 首要问题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常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 我们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 不了解客户需求的盲目开发

电力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客户需求, 而很多系统分析员对用户需求缺乏正确的认识, 导致其在功能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现象。系统分析员的相关经验缺乏, 使其不能够从容面对系统开发和管理这一工作。由于电力管理系统开发技术依然处于初级阶段, 相关认识缺乏, 一些信息分析员甚至在分析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错误, 导致系统分析结果出现偏差, 无法实现客户需求。

2. 系统管理规划效率低下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企业人员重编程, 轻规划。致使电力管理系统的实用性下降。事实上, 管理系统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个性, 起初计算机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简单信息的处理, 即属于单项目系统。电力管理过程中需要将部分单项功能进行合并, 但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并不具备这一功能, 加之管理人员的忽视, 制约了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任意一个程序出现错误都将导致管理系统无法运行。通常程序错误出现越早, 则发现越晚。不符合电力管理的规律, 造成管理效率不高。

3. 系统开发资金不足

作为新兴的系统, 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但企业处于运营考虑, 对这一系统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而是将资金投入可以直接看到效益的技术上。由于投资者缺乏远见, 导致系统开发停滞不前。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 电力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更新, 但资金不到位导致其更新缓慢, 陈旧的系统容易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运行错误, 反而消耗大量的维护资金, 造成电力企业的恶性循环。

二、基于市场需求的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1. 电力市场预测内容和方法

(1) 电力市场预测内容

电力市场预测内容主要是指年度预测和月度预测。其中年度预测包括年度电量预测、年度电力预测和年负荷曲线预测。通过年度预测判断本地区用电负荷, 从而设置合理的电力管理信息系统, 满足电力管理需求, 同时实现资源的最优化使用。经济开发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电力需求变化较大, 因此需要进行月度预测。月度预测主要针对月最高 (低) 温度和月平均最高 (低) 温度以及降水量大小进行预测, 根据预测结果制定限电策略。另外, 月度预测还包括月度电力的预测。是对年度预测的补充, 使预测结果与电力发展和需求现状吻合。

(2) 电力市场预测方法

地域不同, 电力负荷的规律存在差异。因此, 电力预测只能针对某一地域进行分析。预测方法的掌握是确保电力预测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电力管理信息系统设有预测方法库, 纳入约50种预测方法。且多数是经过实践证明的, 应用效果较好。如人工神经网络法和灰色系统法。

2. 电力市场预测技术

(1) 综合预测模型技术

通过不同的预测方法对序列号进行预测, 在这一过程中综合预测数字模型具有先进性。但简单的数字模型不足以分析负载发展过程, 预测结果常存在偏差。针对其理论不完善的现状, 综合预测模型技术是未来电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2) 预测决策技术

预测还尚未确定之前, 预测系统的预测结果无法满足预测的精准度需求。如何改善这一问题是预测人员的重要任务, 管理系统可为分析提供适当地决策并进行回答,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进行预测。预测决策技术的核心在于观察系统在数据变化下的预测稳定性和精准性。最后利用模糊决策系统, 得到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等级, 进行信息预测。

(3) 预测过程控制技术

系统预测结果是否准确取决于相关人员的经验是否丰富。预测过程控制技术的发挥是智能化预测与人工合作的典型体现。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作用有助于系统预测过程输出, 并为预测人员提供数据参考。其中, 预测过程的用户可控性表现为策略选择、分析参考和预测期限等方面。 (1) 策略选择: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可进行相关方法选择。 (2) 分析参考:是指通过以往数据和资料查询进行对比, 制定和调节预测方法。 (3) 预测期限:可对隶属数据和预测结果的起止时间进行自由的设置。

三、总结

电力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用电量大量增加, 电力计价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为满足其特点, 针对市场发展需求, 可进行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这一系统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设计人员在不了解客户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开发, 使其在性能上和管理效率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 我国电力企业改革需要企业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以为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提供基础。这一系统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需要进行必要的维护。文章对电力市场预测技术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综合预测模型技术、预测决策技术和预测过程控制技术, 其宗旨在于通过合理化的管理规划方法促进我国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 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悦娜.浅谈提高电力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性的措施[J].广东科技, 2013, (2) :23-24.

[2]梁奎宁.构建安全可靠的电力管理信息系统[J].企业技术开发 (学术版) , 2011, (15) :139-140.

3.农贸市场联合检查信息化评分系统 篇三

本系统是针对農贸市场打分机制,并结合其应用特点,进行定制性开发项目,可实现终端评分管理、数据汇总及报表生成、農贸市场信息管理等模块功能。

系统将会提高考核结果的使用效率,保证和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各项权益,为農贸市场联合检查组搭建更高效、精准、便捷的信息化检查系统,积极改变管理方式,变被动监控为主动控制,提升市场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中心平台 移动终端 评分管理

1 背景介绍

在“十二五”期间,各地方政府都迫切需要深化“电子政府”建设,加强融合与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协同的“云政务”体系,努力实现行政事务的“互动参与”高级形态,推动政府资源整合、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从“一个政府、多个部门”向“多个部门、一个政府”模式转变。

農贸市场是城市的窗口,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标准化菜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需求,对于農贸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已经成了政府部门管理与服务的重要环节。

而通过传统模式,使用纸质表格对農贸市场进行考评及打分,具有以下问题:

◆检查工作点多面广,覆盖范围大,检查时间有限,采集数据之后,通常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将数据录入到电脑,人工操作工作量繁重;

◆不同部门现场评分项目种类繁多且结构、权重各不相同;

◆评分手写记录,不便于数据的管理,且容易丢失:

◆手工录入及计算,易产生误差,并难于发现,无法及时有效追溯和更正;

◆扣分项无佐证信息(如图片、文字等记录),不便于信息传递与市场整改;

◆评分表单固定化,在数据的汇总分析上费时费力,不方便纵横对比,很难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评分原始数据以纸质形式保存,没有纳入政府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利于数据共享。

而建立一套農贸市场信息化评分系统,可以解决以上所有的问题。

2 项目特色说明

2.1关键技术

(1)先进的终端图像处理技术

本项目使用平板电脑作为终端,应用程序能自动以最优的图像质量存储最多的照片。同时节约了终端的存储空间和图像发送时的流量消耗。

(2)独有的终端数据处理技术

评分数据采用专用格式存储和交互i并可一次性上传多组数据,以最小的数据流传输评分信息,可以节省日常运营的通信费用。应用软件包含数据同步功能,能保证终端、中心平台主数据库、中心平台备用数据库内的数据在网络畅通时候保持统一。

(3)双重权限验证技术

系统实行用户名登陆及终端绑定双权限验证,可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系统内数据的安全。

(4)自定义报表生成技术

系统采用Excel报表自动生成技术,不但能自动生成预定格式的数据报表,操作者还能通过自定义统计条件生成特定的数据报表。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考核结果,输出各类不同的统计汇报表。

2.2项目创新点

(1)通过便捷的信息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本项目基于无线城市,農贸市场评分检查将实现电子化、无纸化、便捷化、低碳化。全数字化的信息录入、数据智能分析,报表自动生成能大大简化操作人员的工作步骤,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使農贸市场评分检查更快捷方便。

(2)良好的系统扩展性,可挂载在对外网站

系统应采用模块化方式,可扩展性好,可按系统上线后管理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新的功能;对未来增加的功能或扩大规模实行无缝式扩展,同时也提供不同端口与OA系统完美整合。更可挂载到政府的商业信息中心站点,将各类考核结果、市场排名等通过Web方式对不同权限用户进行有区别的、针对性强的信息发布。

(3)多硬盘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中心端系统使用最新的磁盘备份技术,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保证应用服务器时刻可以被客户端访问。

(4)云计算技术的运用

系统结合“云计算”模式,为客户提供快捷、简易的数据处理服务。使農贸市场检查人员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室内,通过无线网络,3G还是有线宽带,都能快速地访问系统后台获取自己需要的数据、报表、地理信息等资源。一改以往的只能在本机上实现数据处理和运算,人机分离就无法运转的状况。

3 系统组成

本系统主要针对政府组织的農贸市场联合检查行动。以部门为单位细化打分表格,达到规范、细致、打分部门与模块一一对应的效果。

评分管理子系统/模块:该子系统负责评分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是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

数据汇总及报表子系统/模块:该子系统负责整理并汇总各类评分数据,并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类报表。

農贸市场信息管理子系统/模块:管理各类市场信息,包括地理位置、负责人等基本信息。支持用户停用及更改市场信息,相应的评分表格将随着市场信息的变更而自动变更。

权限管理子系统/模块:系统对用户及用户权限进行了分部门、分等级、分人员的严格管理,将系统内的各类信息进行了分类规整。极大程度地保证了系统信息的保密性及规范性。

移动终端子系统/模块:检查人员通过安装移动终端子系统的移动设备,实现了方便准确地现场打分,移动终端提供给各个监督管理部门用户单独的评分模块,完成包括针对各类農贸市场各类评分操作。同时,移动终端也提供了各种评分的辅助模块,能让评分人员对市场的过往记录和基础信息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评分。

4 系统应用

本系统已在某市農贸市场定期的联合检查中得到应用(如图1所示),用户对系统的便利性及可操作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在向其他区县进行推广。

终端系统具有简洁明了的界面,更方便用户的使用操作。

4.司法信息系统建设调研报告 篇四

为了更好的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向合理化、人性化、智能化、效率化的方向发展,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的进步,进一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我们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监督进行调研,并到先进地区进行了学习和考察。

目前,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已全面铺开。社区矫正工作的队伍建设基本健全,但是在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化办案、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社区服刑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社区矫正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社区矫正的管理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社区服刑人员具有覆盖面广、分布散等特点,对社区服刑人员实现区域管理、档案管理、考核管理等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此,建立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监督系统势在必行。

根据我局对全县社区矫正相关人员的走访摸底和调查研究,结合衡水市司法局组织的赴邢台宁晋县考察学习的经验,对我县社区矫正的管理监督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5.企业信息化管理调研报告 篇五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对我市的十余家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高效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为企业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回报,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在试图尝试信息化管理,逐步加大对信息化的投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了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管理模式落后,重硬轻软、重建轻管

信息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综合性人机系统,它的运行基础是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模式,然而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阶段,信息系统上马后并没有发挥其最大效能,很多功能无法实现无法运用,可以用计算机完成的工作很多都还在手工完成。高资金投入的信息系统没有给企业带来相应的回报。

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明显的“重硬轻软”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少单位重视对硬件设备的投资却忽视软件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更多的单位将信息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软硬件系统的构建,而忽视了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这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致使耗费巨资构建的系统形同虚设。

2、需求不明确,求全求大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许多企业建设目的不明确,对通过信息化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信息化而进行信息化,以企业信息化门户网站为例,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兴建本企业的门户网站,但是绝大多数企业网站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停留在媒体的简单扩充上,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层的挖掘,也不知道目标客户是谁,通过网站的建立能给企业或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增值,网站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形象,功能简陋,用户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用户的咨询也常常得不到回复,甚至有些网站自成立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都没有更新,始终只提供主页,没有什么

实际内容,形同虚设。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运用上还非常落后。

3、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企业信息化是由软件公司或设备供应商推动的,企业缺乏信息管理专有人才,对信息化的实施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等知识又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清晰地描述企业需求,由此产生双方的配合难以默契,造成开发盲目。也正因为企业对信息化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很多企业盲目夸大信息化的作用,将经营管理变革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建设MIS、办公自动化、ERP、CRM、SCM等系统上,认为只要建设起了这些先进的业务处理系统,就可以大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不考虑自身情况,不考虑其实用性、可靠性以及局限性等问题,忽视了对本单位内部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转化与利用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结果导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信息系统因信息的管理跟不上而不能发挥作用。

4、推行不坚决,虎头蛇尾,同时维护成本又很高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单位运作状况随时加以维护与更新。有些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系统建设告一段落后就不再花费心思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导致许多单位的系统中存放的始终是过时的信息,基本无法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最初投资的考虑,很多老的业务系统缺乏友好的维护接口,维护成本又极高。而且很多小系统是在支撑平台上直接构建业务系统。这使得业务需求发生改变或需要升级时,因为业务系统与支撑系统之间的软硬件过度耦合。而使得升级改造困难重重。这种低层次的软件开发模式,使业务的开发,维护和扩展变得复杂而艰难,很多时候陷入了充之可惜,留之无用的境地。

5、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考虑

企业的信息化只在某一阶段为企业生产管理应用,虽然能够解决一时的功能需求和效率提升问题,但从长远来看,缺乏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这样的各自为政。最终导致了不能以企业全局性运营进行战略性思考,不能将企业各层面的管控纳入统一的平台中。不能通过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来提升企业整体运营能力。

6、数据信息不能被汇总和分析

各个业务子系统均包括一套独立的平台框架和设备,数据信息独立存储,这

些经营数据、财务帐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生产数据等等都保存在各自的系统中,这些数据仅仅是被简单的在本系统内进行汇总和分析,而不能被汇集到统一的数据库中被多层面充分分析和利用,不能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在管理和决策起到应有的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这将最终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瓶颈。

总之,由于对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跟不上,业务流程不配套,同时又缺乏专人负责,在这种盲目的状态下,导致对企业信息化推行受阻,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企业实行了信息化后不仅没有提高企业的运做效率,反而由于培训不够增加了员工操作的复杂性导致效率低下。形成巨大的浪费。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除技术因素外,更主要的因素是能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其说是技术问题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管理的不科学、流程的随意性是导致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企业界,无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还是销售、财务等业务部门,只是片面地认识到信息系统是他们改变管理模式的一种手段,仅仅是把信息系统当成节省时间、节约劳动成本的自动化工具,不能从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建设。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很多,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首先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分析自己的需求,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和今后发展目标,对信息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同时企业要培养和引进信息管理专有人才,成立专门机构——信息管理中心, 由专人负责。另外流程重组应与信息化同步,企业要认识到业务流程的改造,才是信息化的核心。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借助技术设备和软件实现企业流程的重组和再造,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所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和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

报告人 xx

2012年2月16日

6.组织系统信息调研工作会的讲话 篇六

同志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组织系统信息调研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市委组织部调研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全县信息调研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对20*年的信息调研工作进一步安排部署。

一、传达全市组织系统调研工作会议精神。本月初,市委组织部召开了全市组织系统调研工作会议,总结20*年全市组织部门调研工作,表彰先进,部署了今年全市组织系统调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会上,市委组织部金实部长从两个方面作了重要讲话。

1、关于20*年工作总结。会上,金部长对20*年工作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认为,全市各级组织部门着眼于推动组织工作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全市工作的大局和组织工作……

7.市场调研信息管理系统 篇七

童装市场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现状和问题

1.童装市场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现状

(1) 童装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产品标准不统一, 缺乏必要的软件因素。

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 39%的企业已建立内联网, 40%的企业还未建立内联网, 21%的企业表示不知道有内联网。可见, 部分企业还是有信息化意识的, 具备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建设的首要硬件环境。目前, 童装企业采用的信息系统主要是按业务分类的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 各管理信息系统按应用广度排序, 依次是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 其中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企业近半数, 财务管理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只是少部分企业在采用, 建立集成性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几乎没有。同时, 企业产品标准不统一。在对几百家浙江童装企业的调查中, 尽管有30%左右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 有45.5%的企业采用国家标准, 只有24.5%的企业未采用标准, 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对产品编码标准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也未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 而主要按照客户对产品进行分类。

(2) 部分企业的网站利用率不高。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 有20%的企业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已发布信息, 42%的企业尚未建立网站, 28%的企业在其它网站发布信息。可见, 童装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意识还是有的, 而且多数企业都比较积极, 这对企业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网站的维护、功能有待增强, 质量有待提高。

(3) 企业网站在线贸易较少。

在对企业网站功能的调查中发现, 60%以上企业的网站功能为宣传企业形象和发布销售信息, 而进行电子商务和发布采购信息的很少。这说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力度还很薄弱, 企业还习惯于传统的贸易方式, 未意识到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增强竞争优势。

(4) 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关注度较高, 但对利益认识不足。

童装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关注程度相对来说是较高的, 但对其潜在利益的认识较为肤浅, 许多企业主只是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 在调查中也发现, 一些年轻的企业主对网上贸易有一定认识, 并有一部分人已规划在阿里巴巴等网站上开展电子商务, 如湖州织里亿康服饰厂、湖州赛洛菲服饰有限公司等, 已成为阿里巴巴的会员, 他们看好电子商务, 也意识到了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但对电子商务及其潜在利益的认识仍然不足, 特别是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

(5) 童装业的网站不系统、互动性不强、功能的重复性大。

童装业目前建有“中国童装网”、“中华童装网”、“浙江童装网”、“国际童装网”等网上贸易平台, 都是童装产业群和实体专业市场建立的。但各网站都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互动层较低, 主要功能为信息发布。如何与童装企业信息化相结合, 提高物流配送、信息服务、客户管理等水平, 真正实现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 进一步拓展专业市场的货源渠道, 实现生产企业、市场、分销商、消费者的供应链管理, 以增强专业市场的物流配送功能, 使专业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商务中心, 仍有待于再设计。二是重复性的网站建设分散了客户的注意力。如浙江织里童装业多家专业网站的存在, 增加了推广核心网站的难度, 分散了分销商或消费者的注意力, 弱化了商务信息集聚度和利用率。同时, 多家网站功能重复性较强, 极大地浪费了网络资源, 因此对现有网站进行再整合十分必要。三是网站信息的权威性、可信度不高。在对浙江织里童装市场调研中发现, 该市场2003年就着手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研究开发和探索应用, 但是至今市场的电子商务依然只是停留在信息的发布上, 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对所发布的信息缺乏必要的、有效的审核手段, 信息内容的质量、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造成信息的权威性、可信度下降, 不能充分满足用户对信息需求的质量要求。

2.童装市场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1) 信用问题。

大多数市场经营户对电子商务存在犹豫观望态度, 还未看到其未来发展的必然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 安全支付问题。

完整的电子商务需要直接的网上实时电子支付, 但目前的安全、保密、认证等技术手段进展过慢, 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

(3) 物流配送问题。

单就某一个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而言, 是无法自己组建一支庞大的配送队伍的, 只能依托于本地货运单位。但是目前某些货运市场管理混乱, 导致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各参与者之间难以互相制约, 缺乏监督和约束。

(4)

网站的功能过于简单、专业水平普遍较差、访问量低, 不能做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 也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构建童装市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1.从童装消费群体看构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目前, 童装产品的消费群体主要为“80后”的年轻父母, 而网络购物是“80后”、“90后”年轻人习惯的购物方式, 并且这种消费方式增长的速度是以几何倍数递增的, 市场空间广阔。在对“80后”父母的调查中发现, 他们当中挑选孩子日常服装时利用网络平台的不在少数, 他们的心理定势在于网购的“价廉”和便捷, 这对于很多品牌童装而言, 用价廉和便捷吸引网购者是很容易做到的。

2.从童装市场看构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童装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必然是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的有机结合。实体市场是产品摆设、客户谈判、看样、商品交易、仓储的场所;虚拟市场是商品信息交流、信息搜索、市场网络联系、信息发布、在线交易等手段的集合。两者优势互补, 是未来童装市场升级和发展的良好平台。现场交易不是童装市场的唯一交易模式, 而开展网上交易、电子商务才是童装市场发展的方向。在完善专业市场的物流配送体系、市场信息化管理和监控、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过程中, 逐步培育在线交易和电子商务应是童装专业市场发展的方向。

3.从童装制造企业看构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金融危机的冲击, 使越来越多的童装企业意识到产品品牌的重要。对于童装品牌而言, 网络的确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销售平台, 并且是未来品牌销售的新增长点。但若要网络起到品牌真正的渠道作用, 还需要童装企业能够确实认识到网络渠道与传统渠道的差异性, 并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因为, 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是成本较低。童装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业集群, 可通过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与童装市场电子商务系统的集成, 实现供应链管理, 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4.从童装产业看构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童装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目前已由批量生产转入品牌运作。因此, 童装业只有对原有童装的结构进行调整, 品牌品类尽可能丰富, 才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童装产品要有自己的个性和偏向度, 才能利于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企业实施电子商务, 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和进行有效管理, 才能拥有强大的产品信息资源。

构建和管理童装市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

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专业市场自建网站, 市场与网站一体化经营, 如织里的“中华童装网”;二是市场与网站分开经营, 专业市场借用行业 (专业) 网站, 如永康的“今日五金网站”;三是专业市场与企业信息化相结合, 提高物流配送功能, 如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

构建童装市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 主要根据企业、市场、产业三者互为依托的特点, 建立一个公共的电子商务平台, 把童装业的制造商、专业市场的经销商的业务搬到网上, 直接面向消费者。通过系统信息、资源的共享, 建立以客户订单为目标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

1.童装市场公共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设计

(1) 童装市场的办公自动化平台。

主要实现专业市场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内部沟通、交流及协同办公、工作流管理等, 提高工作效率, 节约管理成本, 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移动办公。如对市场的物业 (营业房) 、招商 (商户、合同) 、财务 (计费、收费) 、经营品牌、广告位等基本资源进行管理, 以控制市场及辅助经营决策。

(2) 童装企业的小型企业资源计划 (ERP) 平台。

主要实现童装企业的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的内部信息化管理, 整合内部各种资源,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童装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可由童装市场管理部门或其它机构统一设计和规划, 企业以会员方式加入, 根据用户权限实行管理。会员企业可通过浏览器进入这一平台。

(3) 童装的物流管理平台。

依托童装业的企业资源计划平台, 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 如自动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等, 建立包括采购信息网、配送信息网、仓储信息网在内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

(4) 童装的产品资源平台。

主要为会员企业展示各种童装的类型、设计原理、产品图纸、设计技术、各种型号的样式模板、世界童装品牌、最新童装流行趋势等。

(5) 童装的网上交易平台。

一是为童装市场或无形市场上的经营者提供商铺, 包括商铺申请入驻、管理指南等。二是为童装业的采购商 (公司、商铺、客户等) 提供求购信息发布, 为童装业的供应商 (公司、商铺) 提供供应信息发布, 主要包括最新供应信息、供应信息搜索、十强供应商等。三是为供应商、采购商、商铺用户搭建交易平台:为客户提供在专业市场上的零售和批发业务, 实现网上支付功能、网上消费者会员申请和管理功能;为供应商和采购商 (专业市场经营户、网上商铺用户等) 提供网上交易, 支持网上支付和网上洽谈。四是为专业市场提供网上产品展销平台, 如专业市场展销会活动安排、网上展销等。五是为专业市场、商铺、企业等提供各种与专业市场相关的政策法规、最新商业信息、会计知识、电子合同、网上交易、网络营销、国内外童装业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六是为平台上的商友提供生活、娱乐、交流、咨询、论坛等服务。

2.童装市场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管理体制的建设

(1) 加强市场的诚信建设, 营造发展电子商务的信用环境。

童装市场管理部门应协同政府相关部门加快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安全保障等环境建设, 探索有效的信用评价方法, 逐步建立专业市场监管评价体系, 为童装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提供信用保障。加强对网上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 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虚假广告和欺诈经营等违法行为。完善举报和投诉系统, 建立网上网下双重受理机制, 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完善物流体系建设, 加快解决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

8.市场调研信息管理系统 篇八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和信息化成为各行各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卫生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高职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怎样才能使人才适应现代医药卫生科技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卫生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信息技术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技术要求,优化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计划设置,研究课程教学方法,使卫生信息管理人才适应市场的需求,具有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和素质。

一、不同层面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1.国家宏观管理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提出更高层次的技术要求

随着社会整体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化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二级以上医院均建立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乡、镇和社区医疗单位大部分也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近几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流行疾病的预防管理,加强对各种疾病的及时统计、分析和报警制度,医疗卫生单位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能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还要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信息畅通。

2.卫生事业发展对信息技术管理提出新要求

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卫生系统要抓住当前机遇,艰苦奋斗,努力实施“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卫生发展战略: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到2015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进一步健全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从以病案管理为重点转变为全方位管理,以信息、数据管理为重点。

3.各级医疗单位对卫生信息管理人才需求的侧重不同

医疗单位急需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但不同部门需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二、三级医院,信息科工作人员认为计算机网络管理、相关硬件维护能力和常用软件的安装、使用、维护能力较重要;病案科工作人员认为疾病分类、统计分析和病案管理能力更重要;图书室工作人员则认为医学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疾病分类能力更重要,而乡镇及社区医疗单位,本身人手就少,则希望卫生信息管理人才同时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是能适应多岗位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4.高职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自身适应市场就业的需求

近几年来,从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增大,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各国失业率不断增加,使更多的学生面临毕业等于失业的困境。高职院校学生历来动手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就业大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更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使自己具有较广的就业面。

二、明确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应社会的需要

医学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撑,医疗单位不同岗位对人才侧重方向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对高职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明确培养目标,使他们适应市场多岗位的需求,能胜任不同岗位的工作。

1.明确专业办学市场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由“卫生”、“信息”、“管理”三个词组成,要求学生在医疗单位的信息管理工作中,成为既懂医学知识、了解医疗机构运作方式,又有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的实用性、技能性人才。二、三级医院部门分工细化,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侧重于某一方面;社区、乡镇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多,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管理面越来越广,复合性人才才能胜任单位信息管理多方面的任务。市场需求要求该专业的人才必须掌握明确,必备、够用的医学知识,实用信息技术能力使学生能处理好单位计算机软件、硬件等方面的工作,信息管理能力使学生管理好医疗单位的信息统计、信息分析、信息管理等工作。从高职院校层次上看,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更多的是面向二级医院、社区和乡镇医院以及部分卫生事业管理单位就业,从而要求该专业培养出具有适应多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具备处理单位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2.合理规划专业教学计划,凝练专业特色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分为四个模块:一是人文素养模块,掌握必需的基础文化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二是医学素养模块,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医学相关知识,能与医学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三是专业素养模块,包括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计算机课程包括基础知识、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网络基础、网络技术和网站建设等,信息管理包括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学、医院信息系统和统计软件包;四是能力拓展模块,以任选课为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既可以拓展人文素养知识,也可以学习医学相关知识、计算机各种实用应用软件和计算机程序开发等多方面内容。

3.加快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适应市场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主要不同在于,本科院校更强调知识体系,以理论研究方向为主,而高职院校则是以实际应用为主,强调操作技能,注重应用。因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实施。

(1)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常教学模式为先理论,后实践,再理论。对于高职层次学生来说,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既可以理论—实践—理论,也可以实践—理论—实践。这样做的依据是理论相对枯燥,难以理解,实践操作或练习,直观性强,易记忆。先通过实践,形成印象,再进行理论知识理解,相对比较容易,再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实践,会得到更好的效果,也符合高职层次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

(2)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相结合。重应用,强技能,必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教材课本内容一般是按理论层次讲述,因而要求教师较好地把握教材,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将教材内容和实际应用示例有机组合,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教学项目进行。

(3)兴趣爱好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的教学内容,而医疗单位对引进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一方面在教学计划中,留出相当的时间,提供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任选课,供学生选择学习,很多实用性软件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喜欢学习,通过任选课学习,学生扩大了知识面,成为工作中的多面手;另一方面,对该专业的学生可以建立不同的方面的计算机协会,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引导,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真正的发展。

(4)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三年制高职院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有一学年的毕业实习期,学生在医疗单位实习,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在医疗单位实习时,主要是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资料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处理计算机及网络的软、硬件维护等工作,要充分利用学生实习的空间时间,实行教师带学生,做好定期辅导、引导工作,既可以指导学生对收集、统计信息做好分析,写成论文,也可以指导学生对单位计算机应用进行小开发,对单位计算机、网络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

上一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词汇总下一篇:人口普查员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