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直在路上

2024-08-25

读书,一直在路上(精选12篇)

1.读书,一直在路上 篇一

在路上

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引言远望

人生长路漫漫,不知不觉俨然回不去那年少的时光。记得还在孩提时代,俨然一个小屁孩儿,就已知道拿书来看。后来爸爸告诉我:“那是一个安静的晚上,我一个人在床尾玩,开始很好动,当爸爸觉察到我安静之时,甚是惊奇。谁知爸爸一看,原来我拿了一本书在津津有味的看着呢,无语的是书是倒着拿的。”当我听了之后,真的是笑翻了,并不知道那对于一个幼儿发展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原来我还有那么爱学习的时候呢!

故事并不只有开始,还有发展与结局;也不只是有了开始就会有结局;同时也不是有一个好的开始,就有一个好的结尾;当然也不是有一个坏的开始就会有一个不好的结尾。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凡事终有其应该行驶的轨道,也必有其驶去的目的地。

蒙特梭利说过:“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周围的一切。”可是自我开始上学之初,爸爸开始给予了我许多的任务。如:每天一篇日记、一篇铅笔字(后来改写钢笔字)、按时完成作业并给他检查、不能用圆珠笔、不能看小说„„我已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对于当时只是几岁的孩子来说面对这太多太多规定时是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当然,那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贪玩,当然我不会是例外。经常会不按时完成日记、练字等任务,挨骂受训甚至受罚当然是在所难免的。现在想想,其实这我也能接受的。可是当时的我除了接触课本,家中所有的书空空如也„„

每当听着别的孩子诉说自己在家中读书以及读书的内容,羡慕着、心动着、渴望着,但却不会开口去借。第一是不敢违背爸爸的规定,因为当时的爸爸就是我心中伟大的神;第二就是在小小的我的心中已经悄然间住着一个关于“自尊”的小矮人,导致当时的我已不愿意向别人低头或示弱。所以这样的我已经失去了自由的眼睛并且一直过着远望着没有书的日子,并一直持续着„„

邂逅

中考、高考„„太多的字眼,让学生感到紧张,当然那时的我也和众多的学生一样正在考试的苦海之中沉浮着、煎熬着。我们学的东西太狭窄了,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只有被动地去重复、去记忆。自然而然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没有心思去想读一些与课本无关的书籍了。

后来„„

俗语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来到大学以后,内心隐藏的因子不知不觉开始燥动,想着要逐渐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相信只要我逐渐的开始累积,慢慢的就能追上他人的步伐。

曾见到雨果这样的一句话:“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托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也听过罗曼罗兰说过:“社会的狂飙奔跑着,以袭击的步伐推翻墙壁,„„唤醒在人们的心里的精灵。”于是我决定不再沉睡,更加的想去除掉以前的固定思想,我开始了我的新的开始。那是一个偶然的开始。

记得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是从同学手中看到的,觉得心动,所以就随手拿来看了。也是保尔的经历与他的坚韧和刚强感染了我,一个人需要战胜的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其实是自己。一个人必须学会坚强,学会克服外界的一切困难与无所谓的诱惑。所以后来我开始去图书馆、去教室、去草地静静地读书,当然也常会在寝室的书桌旁、床铺上看书,总之找一些使自己惬意的方式。在这样的过程中享受了许多,但也让自己受到了许多的自责。因为我终究没能做到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没有做到驽马十驾而超越骐骥一跃,让那次美丽的邂逅之后的感悟一点点消逝掉。现实生活与学习中有太多的琐事让人不能去坚持,何况我还是一个恒心与毅力欠缺的人,虽然我也感觉得到这理由有些牵强,可是这就是我的真实。该如何做?我思索着„„

希冀

以前的我不懂,现在的我从雨果的一句话中才真正地领悟到凡事都是有太多的原因造成的。那句话是这样说的:“重大的错误,和粗索子一样,是由许多细微部分组成的。你把一根索子分成线缕,你反所有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分析开来,你便可以把它们一一粉碎。”所以我现在终究还是明白了,我不能坚持的原因呢,其实还有太多的因素造成的。就像保尔柯察金一样,要成就什么一定会是经历了许多的磨砺。我必须一一剖析其中的因由,逐个去领悟,逐个去解决。

人类正在狂风暴雨中改变面目,整个世界都在改造中;不能允许任何人到过去时代的美好事物中找一个藏身洞。因此我一味的后悔与抱怨根本无济于事,过去的终将会过去,未来的也终将会到来。

高尔基说过:“在海燕勇敢的叫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我想成为像海燕一样的人,一样的敢于搏击风浪,敢于去冲击困难,可是„„我逐渐的明白如果我要成长,我就必须提升自己,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用知识来改变与完善自己。所以我要重新出发„„

我现在只是想的是:故吾人读书,力除无知,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进步也。

2.读书,一直在路上 篇二

至始至终,我从来无心学习拍摄的技巧,我只是习惯性地带着我的相机,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生活,留住我眼中最美丽的世界。

从小,我就喜欢拍照。

我把洋娃娃们穿戴好,排列整齐,为他们拍大合照;沙尘暴咆哮的时候,我不顾妈妈的阻拦推开窗户拍昏黄的天空。爸妈也喜欢给我拍照,逢年过节,出外旅行,他们会让我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和表情,然后前前后后拍个过瘾。等38张底片真的冲印成相片,我就和妈妈一起一张张为照片写上日期和编号,再整齐地放进影集里。如今柜子里大本大本的影集,是我最好的童年时光,那些是我关于家、关于成长的记忆。那时岁月静好,充沛温和。

所以,我一直有一个关于摄影的梦,比起更生动连贯的摄像来,一瞬间获取的照片,更凸显时光的美感。在照片里,每一个人的表情,每一个状态下的自己,每一个环境地点,都不可复制,让我也热衷于用相机去记录生活里的点滴。

虽然喜欢拍照,有一个关于摄影师的梦想,但我却从来没有专门去学习过专业的摄影技巧,也没有复杂高级的设备。我有的只是爸爸送的初级佳能单反。我学会了用Photoshop把图片调整颜色,添加光晕或者添加简单明亮的图层,这些简单的后期,只是自己的审美所需,也难登大雅之堂。现代的摄影,技术炉火纯青,后期技术强大到可以让拍摄物堪称完美。我自知与他们差距甚远,所以我从来都羞于向他人表达我热爱摄影,或者我会摄影,拍的东西有人喜欢我会高兴却也觉得羞愧。但至始至终,我从来无心学习拍摄的技巧,我只是习惯性地带着我的相机,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生活,留住我眼中最美丽的世界。

出国留学这些年,有过很多不容易,但与相机为伴的日子,我有一种源自内心的快乐。在异国他乡,在每一个壮美风景前,在每一次分别间隙,在每一次真情流露的瞬间,按下休止符,站在生活的横截面上,记录这些曾经的笑容和感动,记录像亲人一样的真挚友谊,记录着由陌生变熟悉的街道,记录多变的天气和心情……让我由衷地快乐。

或许,我永远不能成为专业的摄影师,但我会一直拍下去,去拍不同的人物的姿势、眼神、表情,用心按动快门,没有准备,无需解说,不在乎构图,像大雨过后天空忽然出现的双彩虹,震撼,美丽,却快速消失,蔚蓝的天空里,有过她们存在的痕迹,消失了,我却记录了。

3.一直在路上 篇三

“自虐游”其实也是自助游的一种,只是以徒步的方式代替交通,以露营帐篷代替宾馆旅店,因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一直行走在路上,也许还会经历危险,整个过程极为艰辛,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旅游方式,所以称其为“自虐游”。

有这样一群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刚刚起步,靠摸爬滚打的行走方式艰难地适应着这个社会,但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不断的自我锤炼,不约而同的,他们选择了“自虐游”。他们通过网络相识,他们素昧平生,但却在行进中互相搀扶,在危险时相依相靠,他们没有冷漠的面孔,取而代之一张张热情四溢、阳光灿烂的脸庞,谁说现代都市人冷血自私?在他们年轻的血管里流淌着一种叫真诚的血液,和着青春,载着希望,他们正朝着一个不同凡响的明天迈进!

风雨里振翅的萤火虫,边流泪边坚持。

出发地:上海

目的地:清凉峰

人物:vivi

瘦瘦小小的vivi是一个如空气般平凡的女生,谁也看不出来她文弱的身躯里其实承载着一颗坚强的心。vivi说她喜欢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喜欢在森林里尽情地呼吸,那种感觉太美妙了!

又是周五,人民广场照例挤满了等待出发去往各地的驴子,每到这个时刻,我都特别的兴奋,因为不知道此行又会有怎样的惊喜带给我,也不知道又将会有怎样的挑战,呵~~自信满满地穿过都市男女身边,我是头骄傲的驴子。

凌晨一点到达徵杭,清凉峰的出发地,为了赶时间,不得不走夜路,而此时,我感冒症状略显严重,并伴有发烧,但不能因为个人拖累全队行程,咬牙坚持上路!漆黑的夜,层层迷雾,还伴着蒙蒙细雨,听起来都还不错,但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是不会知道真正的感觉的。戴上头灯,大家摸黑上了山,一条盘山的羊肠小道让我们倍加小心,一会儿左边深沟,一会儿右边断壁,还得时时留心脚下的牛粪,走到后来,实在是坚持不住,我头晕目眩,然后就吐了,包很重,头很痛,鼻子不通,嗓子干涩,真想随便找个地方就睡了,随便怎样吧,真的是不想走了,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不可以放弃,要坚持,你不是逃兵……山里的夜是非常冷的,又异常的黑,我们这支戴着头灯的队伍像一只只萤火虫穿梭在山间。

收获了爱情,我引吭高歌。

虽然身体上的病痛折磨着我,让我无数次想要放弃,但似乎冥冥之中总有让我坚持下去的理由,呵呵~~想不到吧?我竟然在这种情况下收获了我的爱情。眼见我承受着病痛却不肯放弃,他着实被我的坚强所打动,一路跟在我的身后,在我打滑的时候做我的垫底,在我呕吐的时候默默为我递上纸巾,在我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的时候脱下外套为我挡雨……没有什么比这种相遇更美妙,没有花言巧语,没有刻意算计,一切都发生得自自然然却又不同凡响,我是他心中坚强的树,他是我心中屹立的山,你听,大山里回荡着爱的旋律:

“我愿意为你,

我愿意为你,

我愿意忘记我姓名,

就算多一秒停留在你怀里,失去世界也不可惜……”

回来之后有好多人说我,感冒发烧却还要去自虐,有什么意义啊?你这不是自虐,简直就是自杀,其实在爬清凉峰的过程中我也曾想过,是不是真的一定要爬啊?但怎么说呢,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散乱,不亲身经历过,谁能体会我这种痛并快乐的滋味呢?其实不是自虐,也不是爬山,我只是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经历过苦难,性格似乎都有所改变,如今,太安逸的生活还会使我忐忑呢,呵呵。

从70米的高处飞下,我如同涅槃的凤凰。

出发地:上海

目的地:西天目

人物:宝宝

性格活泼的宝宝是这群人中的开心果,走到哪里都带给大家很多快乐,但别看她平常总是大大咧咧的模样,可真正当她站到70米高空的时候,问她害不害怕,她却只是勉强地笑笑,说:我不会退缩。

我已经厌倦了单纯的自虐,总想找些更新鲜的东西刺激一下神经,人啊,就是这样,越神秘越向往,真的,我根本就没考虑过有什么危险,或者害怕,一听是从70米的高处凭借自己的手臂力量速降,就觉得特刺激好玩,于是就报名了。同学、朋友听说我要去玩这个,都不约而同扔给我一句话:神经病!

说实话,当你真正站在70米高台往下看的时候,不害怕是假的,特别是站在底下做保护的人如果不是穿了件黄颜色的衣服,我根本就看不到他,心里其实真的是慌的,但临阵脱逃可不是我的本性,硬着头皮也要上,只是不知道有没有生命危险啊?哎呀!忘了买保险。

特别想做吃蛋糕的第一人,但鉴于我没有经验,领队没让我达成心愿,未遂!看着别人哆哆嗦嗦地跨过栏杆,死抓着领队怎么也不肯松手,我爆笑出声,真是胆小鬼,我在心里还鄙视人家,可等真正轮到我的时候,我才后悔,真是不应该嘲笑人家啊。

轮到我了,我不怕,我真的不怕,我叫不害怕。

领队在对我讲动作要领和常识的时候,我仔仔细细地倒背如流,生怕遗漏了哪个环节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莫大的遗憾,他说:记住,你是最安全的。这句话让我安心不少。跨过栏杆的那一刻,我没有发抖,只是手心里不停地往外冒汗,心慌得不得了。其实我也想抓着领队慢点放手,但又怕站在旁边看的人像我刚才一样嘲笑,硬着头皮松开了手,咣!后果就是直接撞在了横梁上,腿到现在还留着疤做纪念呢。

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没法一下掌握技巧,在剩下的50米下降过程中,我几乎是眨巴眼的功夫就到了地面,就像猪八戒偷吃了人参果,还没尝到味呢,很想再来一次,可是时间有限,一人只能速降一次,唉,有些遗憾哦,不过也算是给了我一个再来一次的理由,嘿嘿。

对于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当然很好奇啊,既危险又刺激的东西就更是激起了我强烈的探知欲,看着好些大男人都不敢迈出第一步,我心里着实骄傲了一回,这也算是挑战自我的一种尝试吧。人的潜力其实是可以挖掘到无穷大的,你不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承受多少,当我在自虐的途中无数次挑战了意志力之后,我就知道,其实,我还可以走得更远。

钻石般璀璨的星光,照亮我阴霾的天空。

出发地:上海

目的地:四明山

人物:螺螺

螺螺是个细心的男生,是个在城市里出生的孩子,物欲都市里无奈的求生背后,螺螺很珍惜每一次的回归,开心的笑容是他带给我们最多的东西。

学习上的不顺心,生活上的不如意,让我的心情糟透了,我急切地渴望能找到突破口宣泄一下,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样一群人,俗称“驴友”。第一次和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结伴同游,心里既忐忑又兴奋,看清楚,这个时候我用的词是“游”,而不是“虐”。我本来就认为这只是一次旅行,因为记忆里的爬山并没什么难度,也不存在专业的问题,于是穿着短裤胶鞋就去了,到了集合地我才傻了眼,清一色劳改服样式的衣裤,他们说那叫“快干衣”,还有抵得上我半个人高的登山包,还有什么帐篷、登山鞋、登山杖、头灯、水袋……我在心里暗想:不至于吧?又不是野战军。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真的不是单纯的爬山,有强度,有难度,甚至有危险,你的不专业就有可能给他人带来麻烦,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爬了四个小时的台阶路,又走了两个小时的丛林,接着又爬80度的防火带,我简直后悔死了来爬山,这哪里是爬山啊,看着前面的领队,就仿佛看到高中时代喝令我们跑3000米的体育老师,可恶!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要来爬这种山,吃这种苦了,呵呵,当然,这种发誓是过眼云烟,因为我已经慢慢喜欢上了这种运动方式——“自虐”。

大概在凌晨三点左右,冷得实在睡不着,我爬起来准备运动运动,拉开帐门的时候不经意间的一抬头,我惊呆了,完全感觉不到寒冷,因为我看到了好多又大、又亮、又美的星星,在上海那个钢筋水泥的物欲都市,怎么可能看得到这么多的星星,即便是看到了星星,也永远无法给我带来震撼,因为,那片星空一点也不纯净。这里好多的星星啊,那么近,好像就在头顶上,伸手就能碰到,但若真伸出手去,它却又变成了一个遥远的梦。虽然叫不出名字,但每一个都那么真实的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烙印在我的心上,我永远记住四明山上那一片星空,璀璨而又纯净的星空。

说起“自虐”游,很多人都说其实就是找麻烦,其实,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就不会明白,背上包,到山里待几天,也许就会明白了,与都市生活的烦躁、忙乱、喧嚣、疲惫相比较,“自虐”游其实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的一种冲击和洗涤,那种最原始、最清新的空间才能让我得到放松。

尾声:“走别人不走的路,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这是我们的骄傲。背帐篷、喝泉水、吃野味,我们以最原始最简单的方式生存着,这也是我们的骄傲。碰上暴风雪,碰上泥石流,碰上狂风骤雨,哪怕是碰上迷途流浪,但最终我们相依相靠,全体安然无恙,这还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虽然年轻,却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虽然稚嫩,却坚定的向着太阳前进。

活动时间安排:每周五晚出发,周日晚返回。

报名方式:网上报名,预付定金,准时集合。

装备情况:

1.帐篷、睡袋(根据当时气温决定)、防水保护、防潮垫、登山背包(建议另加包套)。

2.登山鞋,登山杖。

3.炉头、气罐、套锅(女生一般不需要配备)。

4.快干衣裤,T恤(不要纯棉面料),如果是冬天需配备冲锋衣裤。

5.请尽量使用有聚光灯泡的头灯,LED的可做备用。

其他物品:

1.另备内衣裤1套,防水保护,夏天需配备遮阳帽,防蚊水。

2.棉袜(可多备几双)、雨具、洗漱用品、巨型垃圾袋、水壶水袋、多功能刀具、(小型)指南针。

3.食品:水(2-3升)、少量补给性食物,如巧克力,牛肉干。

4.必备装备:医药包。

贴心提示:

1.鉴于户外运动特殊的潜在危险性,所以大家一定要紧跟“领队”或“活动组织者”,万一发生迷路等情况,尽量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2.在活动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当保护环境,不得随意破坏植被,野营中的垃圾须装入垃圾袋中,以便统一处理。

3.户外运动是对自我体力、意志力的考验,但由于许多意外因素导致体力不济,切记不可硬撑,避免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四

————雨晴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照进熟睡的房间,我知道,it’saniceday,是继续约会周公还是睡眼惺忪的起床,thisisaquestion,tobeornottobe,你务必选取一个。每一天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做选取,一念之间,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或许这就是舍得吧,有舍才有得,生活,就是在不断地获得与失去,而最终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有时候也会陷入生活的泥淖,亦不知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怀疑过它的价值,春秋更迭,少不更事一去不复返,各种各样的琐事萦绕着你,挥之不去,避之不及,你徘徊,你迷惘,你无奈,你彷徨。透过所有的流年,也不知所思谓何,隐隐约约,却也有一些无法名状的冲动,一幅画、一张老照片、梳理写下的只言片语,我想,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必须是对未来欣往的坚定信念。那时的踌躇满志依然历历在目,可随着时刻从指间轻轻滑过,轻快地穿过你的香茗与咖啡,越过潺潺的小溪奔向远方,以前如炬的目光渐渐变得就暗淡,明灭不定的灯塔越发显得飘渺,最后,在某个早晨迷失了自己……

往昔经年,海棠初放时节,庭院里总会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回家的日子里,每每要在繁星点点的夜晚端坐屋顶仰望,不知为什么,那一刻,会有无限的满足。

而今,当生活慢慢洗尽铅华,不再被桎梏束缚,更不会因夤夜星火停杯投箸,彳亍不前,眼前出现的蜿蜒到远方的道路,回头寻觅,长长的脚印,原来,这就是走过的通往灿烂的日子。

一向在路上,即使忘记了起点的方向;

一向在路上,就算沿途静待盛开的荷塘;

一向在路上,云谲波诡的前方依然会令我惊慌。

清晨起床,送自己一顿丰盛的早餐,这就是我的选取,那个属于我的信仰。

5.一直在路上作文 篇五

不知是什么年代铺设的了,只知道父亲小时便天天经过这条路去上学。

不久前,姐姐生了个大胖儿子。一日,她带着儿子来我家做客。他刚学会走路,便总是爱在我家门前的路上趔趄地走几步。早晨的太阳还泛着微红,路上的石子还沾着露水,那小不点儿一不小心滑倒了,很快又爬起来,继续向前走。我在门前静静地看着,突然觉得这路多了一分与往日不同的生机。阳光泛在光滑的石子上,投射出温暖热惬意的光芒,我知道,它承载了很多经过它的人的梦想,送他们去追求前方灿烂的人生。我的小侄子,你尽情地走吧,你的路还很长。

入冬了,天渐渐凉了起来。外公外婆特地赶来,看看我,还有父母。傍晚十分,天一下就暗了下来,我劝他们早些回家,便送他们到门口,挥了挥手,外公外婆便笑着回去了。路边的小草饱蘸夕阳,淅淅沥沥染红了整条小路。望着两个白发老人,蹒跚地走在路上,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们的身后,是岁月的磨砺,是大半辈子的辛酸。生命的路快到尽头,可心中的路,走不完。

6.一直在路上作文 篇六

冬天去了,春天来了。跟随冬天去的,又有我那数不完的感触,伴随春天来的,又有那让我捉摸不透的希望。些许在大一的循环日子里,我开始麻木了。失去了上年此时的憧憬,多了习以为常。历史总是不会留给我后悔的空间,在已翻页的未来中,我的梦都已经腐朽,不会再有任何改变。不同的态度造就不一样的人生。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是不会为自己留有后悔的空间,更不会埋怨生活中遇到的坎坷。我现在的现实生活都是我不断选择造成的。在现在的现在里,天亮的时间一天天开早,我还是一天天早醒。我选择我的习惯,每天都过着与别人看似相同,实质不同的生活。

一个懂得改变自己的人,是永远向着成功靠近的人。

青春不是私人拥有的东西,一旦过去了就不会再来。面对时间,面对每天的重复。无论是谁,都会有所心累。坚强的人,可以通过调整,让自己不会言行茫亡。而不坚强的人则会失去斗志。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角逐的战场。大学更像是一场心灵上的马拉松。每天的改变,都伴随着失去和拥有。我每天死去的是青春,得到的是心灵上的成长。不断使心灵接触新的东西,我才能更好的成长。我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写过后退。无论每天的单调生活,还是忙碌的成长。我都会用一颗跳跃的心去迎接,只因我为梦想奋斗着,在寻梦的路上播撒着成功的种子。

一直在路上,我想我会一直在路上。

生活中的坎坷,没有吓退我对未来的追逐。在校求学期间,我没有偷懒。在这所熟悉的校园中,每天依旧是我起的最早。我不怕每天的孤独,刮风也好、下雨也罢。我依旧奔向心中的伊甸园教室,而我的身影也总是最早影印在路灯下面。

没有人验证我的过去,却有人见证我的未来。倘若我不去监督自己,又有谁会与我同行。我每天都会抱着各种书去研读一番。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无论生活是怎样的改变,我都会坚定自己的信仰,去一步步走下去。无论前途有多大的变化,我都不会丢掉最初的梦想。无论结局如何,我都不会后悔。只因我是选择了的选择,只因我一直在成长的路上。

7.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七

(一)

2005年,我13岁,当时还是一名少先队员,离成为真正的共青团员还有大概一年的时间。那一年,我参加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我经历了人生中的很多个“第一次”。也正是这些让我分外感激的“第一次”,让我开始思考,到底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我第一次站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分享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感受;我第一次以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学生委员的身份和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主持人鞠萍姐姐一起参会。当胡锦涛爷爷用他温暖的大手握着我的手时,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虽然我确实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但那种“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的小小公民意识已经开始悄悄生长。第二年,我升入初中,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这也是每一个曾经戴着红领巾的孩子的蜕变。

(二)

2010年,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校友。他是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本科生。在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上,他所在的上海队进行团体比赛,在一个高难度动作中,他的脚不经意碰到了和他交叉翻越的队友,失去了重心。当时,他有两个选择:第一,如果他选择摔倒,势必会影响全队的成绩,但他自己可以安然无恙;第二,如果他选择用另一个更难的动作补救,虽然可能不会影响队伍成绩,但自己面临的是身体受伤甚至是残疾。在场的各位同学,如果你是比赛中的他,将会怎么来选择?为了保持整个表演的流畅性与完整度,他毫不犹豫做出了危险的踺子小翻,落地时左手桡骨骨折、肘部脱臼,身边队友都听到了骨头断裂的声响。可是,他依旧面带微笑,完美地演绎着整套动作,连教练员也没看出丝毫破绽。疼痛让他几乎失去了意识,在同伴的喊叫声下他才停下最后的托举动作,最终帮助上海队获得技巧健美操一等奖。他叫贾守栋,是一名共青团员!

(三)

2011年春节,在场的很多同学可能都和我一样, 因为我们都不是上海本地人,所以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都特别盼着能回家跟家人团聚。可是,有这么一群同龄人,他们过年不能回家,选择了留在上海。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式来度过春节呢?原来,2011年的春节是世博园中国馆延展期间迎来的第一个长假。在这里,世博会需要一些志愿者坚守在这里,为参观者提供服务。我的一位学姐就是世博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去过世博会中国馆的同学应该都有印象,四根巨柱托起了“东方之冠”,建筑底部两台自动扶梯交叉着,它下面就是“9米平台”,这个地方四面透空、风声呼啸,太阳很难照进来。有人把这里叫做“穿风岗”,而我这位学姐的工作地点就是这里。“穿风岗”的风把这个陕西女孩的脸吹成了“高原红”,她的双手也冻得又红又肿。这个爱美的女孩每天都要裹着并不怎么好看的厚厚的大围巾站在那里。她说,“风实在是太大了,帽子随时都会被吹跑”。这个陕西女孩远赴千里到上海读大学,在离家后的第一个春节,她却选择了留在这里。她叫阮静,也是一名共青团员。

(四)

很多同学都曾经听说过国外别针换别墅的故事,我当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怎么可能用一枚小小的别针就能换来那么大的一幢别墅? 2012年,中国版的“别针换别墅”的故事也真实地上演了。一名贵州女大学生通过微博公益接力,想用一对戒指为贵州山区的孩子换一栋教学楼。在最后一次的交换中,上海的一名神秘网友愿意出资30万元帮助山区孩子建一栋教学楼。现在,很多大学生是通过微博的形式来关注社会,他们也是这次微博公益接力的主力军。在这个故事里,有太多的年轻人我们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每一次微博的转发,每一颗爱心的传递,都着实让我们感动。

今天我讲的这几个故事的主人公有的刚刚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有的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所共有的责任、担当、思辨和创新;我们看到了这些年轻人对生活的坚持、对现实的批判、对未来的期许。我突然想起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正是因为在青年团员队伍中,我们看到了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为身边的人付出,能够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正是因为我们拥有这样年轻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正是因为我们这些年轻的生命一直行走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我也想以此为我今天的演讲做一个结语。

(本文系作者在上海大学生庆祝建团九十周年演讲比赛上的演讲。该演讲荣获一等奖)

【耿旭菲,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1级学生】

责任编辑/张红灵

8.一直在路上经典散文 篇八

注定了要背负孤独

没有导游

能带你走过所有的路

我看到一朵很美丽的花

亲人说花有毒

我摘到几颗饱满的果实

行人说它很苦

我不知道为什么

也不知道该向谁去倾诉

我不敢去尝试

我不能无所不顾

当我渐渐的感到绝望

当我想彻底的丢掉行囊

当我不再去张望远方

当我不再执着于梦想

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心底呼喊

放佛有承担了千年

却依旧痴守的顽强

风景

风景

风景

......

我重新整装

有了无穷的力量

我问你终点在哪里

你不说

我亦大笑

9.一直在路上经典散文 篇九

人生总有很多的路要走,泥泞蜿蜒,涉水巴山遇到些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各式各样的事,从懵懵懂懂到茅塞顿开,可是这条路已经走了大半,一生碌碌无为和一门心思的向上攀结局是一样的。从获得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到家财万贯又或是颠沛流离,从最初的怀揣梦想到向在被现实打磨的没了棱角,成长这条路给我留下的是痛苦也是麻木以及激情。

人生中的一次不舍,就像是被紧紧地揪住了心脏,当年在那条路的分叉口我们连话都没有再说,就这样在同一的地区却不能再见,青春这条路像是我一个人的兵荒马乱。是不是还欠一个拥抱,遗憾没有几秒钟去听清那个人的回答,又或许在某个不经意间听到某个人的名字的心痛,看到那张老照片时的泪流满面,青春这条路留下了多少伤害,就像一场浑浑噩噩的重感冒,而自己却连出身冷汗的机会也不曾拥有。

毕业的那个暑假,全班同学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七天,现在想想似梦一般飘渺,上车就睡下了车就在不停奔跑,虽累倒是生活看起来也没有那麽糟。或许因为有了这种不一样的经历现在的我们才成为了最好的我们。

刻完舟不会找到剑,单求胥说‘成绩不会伴我一生但爱好会跟随我一辈子’,我们在生命大河里那么重要又那麽渺小,许多年久失修回忆回忆着却又在经历,点点滴滴到尽头。听晚风还新旧时光却匆匆老去,,洒水车再次路过刷新着对这片城市的回忆。

10.一直在路上 篇十

Q1:“拖箱客”无聊透了,“背包客”才是王道?

A1:在许多青年人心中,的确如此。“背包”是一个象征意味极其浓厚的旅行符号,背包客可以没有旅行攻略,可以没有像样的户外装备,但背包却是他们的必备品,里面装的除了日常用品,还有一颗潇洒不羁爱自由的心。与“背包客”相对的是什么概念呢?有人发明了“拖箱客”一词。在脑中迅速勾勒一下图景,你便可以领会二者在观念上的差异。拖箱客所代表的是大众旅游的传统形式,或者至少是 “绝不在生理和心理上让自己受一点点委屈”的舒坦方式——能拖得了箱子的旅途必定是平坦的。而背包客则不愿受制于贴紧地球表面才能行走的旅行箱,那样一点儿都不飘逸。他们的心爬得了高、涉得了险、越得过天堑、趟得过大江。在他们眼中,困难与危险,也是乐趣的一部分。化身考据癖解释一下“背包客”,该词在英文中为“Backpacker”,是由“Backpacking”一词演变而来,形象地定位了那些背着硕大的旅行背包、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地登上自助旅途的人们。背包客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地自主与自由,他们不受任何既定路线与规则的制约,他们唱着歌,追着风,享受着内心的那份淡定与从容,把自己毫无保留地托付给旅程上一幕幕的风景。走在路上,带着几个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缅怀一下远方的故乡和往昔的恋人,观察着未曾了解过的一切,脚步可快可缓,思绪可纷乱可集中,这便是背包客的人文地理。

Q2:“背包客”到了中国入乡随俗改叫“驴友”?

A2:是的,如同《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是“Sheldon”的中文名,“驴友”也是“背包客”的中国叫法,充分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民间智慧,在内涵上多了几分形象的既视感和调侃的趣味。这个称谓从何而来,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它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解读空间。“驴友”可作“旅游”的谐音,但它实际上是户外运动和自助旅行爱好者的统称。这些爱好者爽快地自称“驴子们”,你可以立马想象到他们如同驴子般驮着包裹负重前行的样子,“驴友”形容的便是驴子那一份倔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不辞辛苦、耐得住寂寞、忍受身体上的痛苦或精神上的折磨,放空、朝圣、旅居、流浪。在他们看来,身体不过是租住的一间房子,只有时常更换窗外的风景才能使得这所房子不那么快腐朽破败。看来,“驴子们”把家驮在了身上,他们走到哪儿,哪里就是家。

Q3:“穷游”=“穷开心地游”?

A3:“穷”字的学问很大。一眼看去,你一定会认为“穷”反映的就是身无分文的旅行窘境。实则,“穷游”已经发展成一种旅行的方法论,以及一种不达极限誓不罢休的态度。随着驴友规模的扩大,没钱就上不了路已经成了老黄历,金钱再也不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充分条件。很多坚持上路的人“底儿薄”且年轻,也许还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他们靠打工攒路费,靠头脑、勇气和毅力,能走多远走多远。如何用最少的钱游尽可能多的地方,就是“穷游”的策略和学问。有人说,旅途能最大程度地暴露人性的方方面面,太多突如其来的情况让人应接不暇,这条和未知的陌生的人、事、物持续交集碰撞的路是一条不断磨厚脸皮、刷低下线的路。的确,“穷游”就是这样一条人生的路,这也是为何它能吸引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上路的原因。3000美金周游世界,83元走完川藏路,所有的穷游传奇背后,埋藏的是挑战、惊奇、无奈、道德疑问和你无法预想的艰难。“穷”字是有魄力的,它同时代表着穷尽理想之地的信念,谁没有几个梦想着一辈子一定要到达的地方!“穷”就是不要停下来,实现它!“穷”也是没包袱地轻装上阵,要说是“穷开心地游”,肯定没错。

Q4:“沙发客”是“沙发土豆”的亲戚?

A4: NO.NO.NO。这两样一点不沾亲带故。“沙发土豆”是被电视机绑架而视野越来越局限的人们。“沙发客”则是互助旅行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就是睡人家的沙发,或提供自己家里的沙发和床给旅游者或非当地人借宿。当然有的时候,主人提供的不止是沙发,还会大方分享居家空间,招待丰盛美食,甚至当起导游,传授私房景点。沙发客与主人之间可不是市侩的交易,而是世界地球村般的友谊交流。“沙发客”这个词源自一个叫“Couchsurfing”的全球沙发客自助游网站。它由美国一个叫范特的年轻人在2003年1月1日创立,其创意源于一次国外旅行。出发前,他突发奇想,给千名大学生发电子邮件寻求住宿,结果获得不少回应,这使他萌发了把这种体验推广开来的想法。自从这个网站成立后,以其新奇、省钱的特色迅速在潮人中传播开来。至今已有240多万注册会员,遍布245个国家和地区、8万多座城市。每周都有上万新会员加入沙发冲浪大家庭。沙发客网站也并不单单是一个找寻免费住处的地方,借由提供沙发、搜寻沙发、与客人喝咖啡、跟当地人接触等各种形式,深入自身文化,也认识他人生活,甚至从中重新对人产生信任,达到沙发客的终极目标——绝对不夸张——世界和平。

Q5:打工旅行与义工互助,能让行游四方不再是白日梦?

A5:用打工赚的钱游历四方?听起来像是个不错的主意。在西方,青年人拥有一套非常先进的旅行观念,生活充满未知,何必把自己过早地拘束在沉闷单调、一成不变的规律生活中——找一个稳妥的工作,按父母的意愿与未必相爱的人结婚,养儿育女,工作上通关升级,如同蜗牛般拖着一辆车和一套房。后面这组人生画面是绝大多数中国青年人的现实节奏,违逆它、击碎它、跳出它的框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西方的青年人却以另一套洒脱的观念,无限延长了自己的青春。世界的版图很大,生活的可能性太多,环游世界不是一个白日梦。你大可以申请WHV(工作度假签证),以打工赚钱的方式旅居。因为西方的零工报酬是很高的,而且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并不高,也许只是在农场摘个果子、去停车场看个车、去酒吧里调酒、在旅店里当前台,完全可以自食其力。新西兰是唯一接受中国WHV的国家,刘恩成和王倩倩的《打工旅行完全手册》可以为大家去往新西兰打工旅行提供参考。

在中国,义工旅行似乎是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有很多青年客栈或家庭旅馆招募义工,你可以在这些旅店当“小二”换取食宿。在西方,义工旅行也有很长的历史,有一种慈善公益的形式,比如到非洲或东南亚国家帮助贫困儿童读书,到南亚海啸灾区协助重建,给一些孤儿、残疾人、失业者精神上面的帮助等;还有一种自然人文方面的形式是去往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环保维护,参与历史遗迹的修复保护,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项目等。打工旅行和义工互助的方式对于拥有旅行梦而受困于现实条件的人们非常实用,操作性很强,有一定借鉴意义。

nlc202309041112

Q6:玩儿“间隔年”,你不怕找不着工作吗?

A6:现在找工作越来越像打仗了,时间就像黄金,每分钟都不能浪费,进入社会之前的大学生越来越懂得未雨绸缪的技巧和战略,脑子坏了才会“开小差”,净做些“没用”的事情。这是中国青年的大现实,但有人天生没法被规矩套牢,“间隔年”正是为他们准备的。间隔年,英文为“Gap Year”,即年和年之间的一条沟。指升学或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并不急于盲目踏入社会,而是停顿下来,做一次长期的远距离旅行,完成一场进入成人社会前完善自我的仪式。旅行的资费通常是学生辛苦攒下的,路途一般都是一个人踏上的,因而可以把这场用以间隔学生时代和成人世界的旅行看做自立的前奏。还有一种“Career break”的说法,指的是有工作的人辞职去旅行。无论是学生的“gap”,还是工作一族的“gap”,都是为了从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中解脱出来,去往新环境体验全新的生活,用经历丰富和完善自己,更好地迎接未来。人生的际遇就是这样,其实,只需跳出来一次,或许就能得到支撑整个人生的幸福。

对号入座:背包客类型自测

闲散型背包客

喜欢花一段时间待在一个地方,即便是小的村庄也会待半个月以上,极少有人在旅行过程中行色匆匆。这些背包客的玩法通常休闲,没有人赶着去看景点,也没有人每天都赶路,他们就是把旅行当做生活常态,有张有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就是这种背包客的最高境界。

漫游型背包客

这是完全没有目的、没有计划、只有时间限制的背包客。“准备去哪里?”“坐什么车?”“去玩什么?”这些问题在这些背包客中通通得不到答案。他们推崇的旅行理念是:像风一样,刮到哪儿是哪儿。

经济型背包客

这种背包客旅行半径相对小,很多背包客在某一条航线范围内旅行,或者哪条航线打折就去哪里,毕竟旅行中交通费占了很大部分。这种类型的背包客以旅行中花最少钱旅行为荣,旅行节约,自己做饭,选择便宜的交通工具,住青年旅馆,但有美食也不会放过,有性价比高的小旅馆也会住住体验。

结伴型背包客

喜欢结伴旅行是中国背包客的特点。这种背包客总觉得独自行走非常危险,喜欢找朋友一起旅行,如果朋友都没时间,就网络约伴。

独孤型背包客

年轻的中国背包客和老外背包客基本都是这个类型。他们一般都单独登上旅程,旅途中相逢相聚甚欢,几天后还是各自单独上路,并不贪图结伴一起走的热闹,因为结伴会造成很多方面不好协调。独自行走虽然孤单,却更自由更纯粹。

攻略型背包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背包客喜欢打印一叠“攻略”旅行,追寻前人走过的路。“攻略”指的是背包客将本人旅行过程和当地旅行信息写到各个论坛,作为分享。“攻略”个人观点很强,除非你跟作者的喜好完全相同,否则没必要去复制别人的旅行——旅途中没有丝毫意外发生是不是太过无聊?当然旅游信息可以分享。

主题型背包客

相对于“攻略”旅行,这种背包客的旅行具有强烈的个性化,比如专门去印度看苦行僧,去非洲拍动物,去尼泊尔爬山,去红海潜水。这种“主题”旅行的背包客在慢慢增加,摄影主题的旅行在中国越来越盛行。

装备型背包客

“装备”指的是户外用品。很多初级背包客总是咨询要买什么样的“装备”,其实准备一个好的背包就够了。没有徒步和登山这些专业活动时,对户外服装用品的要求是零。除非是专业摄影人,记录旅途过程卡片机已经可以满足,而带个“单反”的结果恰是累了自己。但如果有自驾、徒步、沙漠穿行等旅程,相应的专业装备是必带品。

逐新型背包客

追逐新奇是人类的天性,逐新型背包客的宣言是:“我喜欢和有天赋的人一起旅行,去发现下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他们是善于追逐旅游资讯的新背包客,发现适合背包旅行的新去处,立马背包就走。

驴友心目中的五大胜地

吴哥——东方奇迹、考古胜地

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的吴哥位于柬埔寨暹粒省,是一座由宫殿、寺庙、花园、城堡组成的完整的城市,是古高棉王国的首都,也是著名的游览考古胜地。

吴哥古迹现存600多处,分布在面积45平方公里的森林里。大吴哥和小吴哥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精美的佛塔以及众多的石刻浮雕,蔚为壮观。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有些石块重达8吨以上。佛塔刻有各种形态的雕像,有的高达数米,生动逼真。吴哥寺中的五座莲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耸入云,是高棉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精湛建筑。除大吴哥、小吴哥及三个王都中心外,女王宫和空中宫殿也是吴哥古迹中著名的景点。

吴哥的许多大庙都反映了印度的宇宙论和神话主题,建造这些庙宇是为了提供礼拜的场所,使国王和其他王室成员确信通过礼拜能够与湿婆或这个领域中的其他卓越神祇成为一体,从而获得永生。例如,吴哥窟或许是最宏伟而且肯定是所有吴哥庙宇群中最著名的寺院,它就是苏耶跋摩二世王在12世纪作为一座巨大的陵庙而建造的,他的遗体安放其中,透过礼拜毗湿奴神而使他象征性地得到永生。

现如今,人们只能依稀从某块砖雕的极美构图里触摸昔日堂皇宫殿的华容,这让人不得不思考那到底是怎样一段历史。从吴哥庙宇的建筑中能看出,当时人们的心里和生活的丰富,跟我们现在高科技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段未被记载的历史,就这样被遗忘了,也许这里发生了不为人知的事情,也许他们被外星人带走了。

诗巴丹——首屈一指的潜水天堂

如果要找一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潜水的地方,那就是诗巴丹了。犹如朝圣者心目中的麦加一样,位于马来西亚沙巴以东的诗巴丹就像潜水者心目中的天堂。大马政府向国外宣传这里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潜水天堂”。

诗巴丹位于距离仙本那港36公里的北西里伯海上,是一个菌菇形状的海洋小岛。地处北纬4度左右,虽极近赤道,却甚凉爽。诗巴丹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5米的浅滩之后就是垂直落下600米~ 700米深的湛蓝深海。诗巴丹被业界人士认为是世界上“海滨潜水”之最,同时也为世界五大峭壁潜水之首。水温温和,水流和缓,水中能见度也属中上,鱼类丰富,是世界闻名的潜水天堂。世界潜水之父雅克·伊夫·库斯托称它是“未曾受过侵犯的艺术品”。

nlc202309041112

由于诗巴丹的特殊性,使得小小的渔村仙本那成为世界有名的潜水中心所在地。在那里有很多考潜水牌的机构,可以跟着潜水教练学习取得潜水牌资格。潜水中心会帮你安排船只前往附近的各个岛屿,所以去那边的人都是以潜水为主。在众多的岛屿中,马布岛的收费相对较低,一样具备良好的条件给游人进行潜水。而相对低廉的收费,是吸引背包客的首要原因。

海德堡——一个“偷心”的城市

德国古城海德堡位于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之间,有点儿江南水乡的意味,内卡河穿过狭长的海德堡老城。有人说,海德堡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传统与现代混合体。过去它曾是科学和艺术的中心,如今的海德堡延续传统,在城市内和城市附近建有许多研究中心。

海德堡不仅有着引以为荣的中世纪城堡,它还拥有欧洲最古老的教育机构之一——海德堡大学。俾斯麦广场、集市广场、圣灵教堂、海德堡古桥,这些浓郁的充满历史印记的建筑也特别值得去一一探访。

青山绿水间的海德堡,石桥、古堡、白墙红瓦的老城建筑,充满浪漫和迷人的色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海德堡是浪漫德国的缩影。八百多年间,有许多诗人和艺术家来到海德堡,为海德堡所深深折服。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在海德堡发源和发展,海德堡成了德国浪漫主义的象征地和精神圣地。有许多伟大诗人和艺术家的传记不能略过海德堡,没有一部世界文学史的著作可以略过海德堡。

海德堡实在有太多理由值得被人宠爱,这是一个“偷心”的城市。诗人歌德“把心遗失在海德堡”,马克·吐温说海德堡是他“到过的最美的地方”。

如果要真正读懂海德堡,那出发前一定多做一些功课,如果对人文知识感兴趣的话,最好了解一些黑格尔。海德堡,真的需要去用心阅读。

甘南——人间仙境香巴拉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以其奇特的自然景观、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也因其旅游资源的原始性、神秘性和多样性而被誉为美丽神奇、纯净圣洁、令人仰慕的人间仙境——香巴拉。

神奇俊秀的山峦,深不可测的溶洞,石林幽谷构成的天然艺术大观园,令人叹为观止的水域风光、森林景观和天然生态景观,融入独特的高原气候,充满了神奇色彩。

此外,甘南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黄金通道,也是青藏高原社会大系的主要窗口,所以其境内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闻名遐迩的诸多寺院及其恢弘的建筑、精巧的雕塑、精美的唐卡、宝贵的文物和浩如烟海的经卷,还有造诣高深的大德高僧等,享誉国内外。各类古城遗址也在向人们诉说着一段段陈年旧事。

阿里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

与其它的路线不同,这条线路没有秀美的风光,没有迷人的风情,更没有平坦的路面,但却有神山圣湖的美景,有古格王国的神秘,有喀喇昆仑的庄严。走一次新藏线会让人回味一生。

土林与古格王朝遗址交相辉映。土林位于札达县,平均海拔4000米。围绕在札达县城四周的土林,异常壮美。那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形成了奇异的沟壑,陡峭挺拔,雄伟多姿。

著名的古格王朝遗址,就在距离札达县城18公里的扎布让村后约300米的土山上,极为威严神圣。它的雄姿已使不少摄影家迷恋,相关摄影作品屡获大奖。“神山”——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脉的主要山峰,海拔6656米,山顶呈金字塔状,在冰雪中裸露出来的几排岩石堪称鬼斧神工,如同一条通天台阶直上云霄。据说,全世界已有数以亿计的人尊奉它为世界的中心,并虔诚地信仰它。藏俗认为:转神山一圈可洗掉一生的罪孽,转百圈可成佛。

(本节摘编自新浪旅游频道《旅游达人的2012:十个最应该行走的地方》)

11.一直在路上的句子 篇十一

2、青年是人生的骄傲,也是时代未来的希望。

3、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4、没有什么比顺其自然更有超凡的力量。没有什么比顺乎本性更具有迷人的魔力。

5、不小了,请放下你的清高,收起你的自尊,脱去你的愚昧,穿上你的现实。

6、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失败。

7、不幸往往来自比较,而幸福也是来自比较。

8、别怪他们太冷漠,别羡慕他们很果断,别说他们不付出,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9、不管你有多不开心,我们都有责任先吃好一顿饭,睡好一个觉,打扮好自己。

10、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11、你可以放纵生活,可以发泄情绪,但是过后请振作。

12、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

13、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

14、苦难对我们,成了一种功课,一种教育,你好好的利用了这苦难,就是聪明。

15、成功从不会放弃任何人,只有你放弃成功罢了。

16、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17、一个人的强大在于控制情绪,而不是外在型体。

18、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

19、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

20、有信念不一定成功,没信念一定会失败。

21、无论你选择做什么,追求完美的程度决定你成就的高度。

22、所有过不去的都会过去,要对时间有耐心。

23、真正认识你的人,除了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对手。

24、有时候,要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你得做你最不想干的事情。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26、勤奋者遇到大事也容易,懒惰者碰到小事也艰难。

27、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28、有人在光明中注视着阴影,有人在阴影中眺望着光明。

29、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

12.一直在路上观后感 篇十二

一直在路上观后感1 “顾自古国家未有不以勤而兴以怠而衰者,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是。”由中纪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10月17日至10月25日每晚八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开篇就以“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码,也是唯一的砝码”解读“永远在路上”的本源,以十八大以后落马的知名“老虎”“苍蝇”为例,形象深刻阐明了“永远在路上”的必要性。专题片热播,迅速成为国际国内各大媒体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反腐阶段性的答卷,更是一部以案明纪、以案释法、振聋发聩、正义凛然的反腐教材。正如《北京青年报》刊发社评《“永远在路上”是答卷也是教材》,事实却实如此

许多的观众第一时间观看了《永远在路上》的第一集《人心向背》之后,深感震撼,中国共产党能以如此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坚定的执政信念,第一次这么全面、深入、广泛、细致地揭露众多“老虎”、“苍蝇”从开始的励精图治到后来逐步地利用自己的职权大肆敛财、骄奢淫逸,以及他们的心路坠落的历程,直至一发不可收拾,走向违纪违法的万丈深渊,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记得几年前,在这场反腐风暴刚拉开帷幕之际,很多人不相信会有省部级官员成批落马,更不信***这样高级别的官员真的会被查办。之所以不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人认为“封疆大吏”或正国级官员理应是普通党员的榜样,法办这些腐败高官有可能“破坏”党的形象。然而事实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执政党!于是,很多的观众就很想接着看第二集《以上率下》、之后再第三集《踏石留印》……他们都成了追剧的“电视迷”,我也不例外,每集必看,收获颇丰。也许很多的朋友可能还记得,今年湖南电视台《花千骨》的热播,改变了以往电视剧的播放模式,每周只周六、周日各播放两集,但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创造了一个电视剧的收视奇迹,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播放模式,使众多的观众成为了追剧的“电视迷”。

一直在路上观后感2 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讲述了一些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与在位时谈笑风生、神采奕奕的形象有所不同,专题片中出现的落马高官都普遍表现的神情倦怠、悔不当初,反差尤其明显的是以往的一头黑发变得白发苍苍,让人不禁感叹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专题片中不乏往昔呼风唤雨的重量级人物,从原中央政法委书记***到原河北省省委书记周本顺,一朝大权在握、呼风唤雨,却欲壑难填、底线失守,直至深陷囹圄、回头无路,其中的人生巨变和沉痛教训,引发全民的反思和追问。《永远在路上》通过专题片的形式展现了反腐的细节,强调了廉政的重要性,是让这些高官现身说法,以便警钟长鸣,是告诉国人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是印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反腐勇气和决心,而那满头的白发,解读为失足后的悔恨亦可,解读为反思中的痛惜也罢,都会让人不约而同的开始比对黑与白、“廉”与“腐”之间的差别。影片播出,起到了积极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看后纷纷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说明正义之剑压倒一切,愈加坚定了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勇气 以此片为鉴,可以看成败,鉴得失。为谋私利滥用权,践踏法律,看似短暂得意,但必将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接受人民和法律制裁,人才两空,落到为人民所唾弃的下场!也警示我们日后工作要常思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进一步增强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坚持底线不能破,敬畏红线不能碰。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宣誓着我们党自我更新、自我净化的决心,同时也在号召党员干部秉持廉洁公正的从政原则,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反腐倡廉也一直在路上,这不仅仅代表了一份承诺,也是代表了一份嘱托。

一直在路上观后感3 看完这部四集纪录片,我想了一些问题。其实作风建设说来也简单,简单到我们小时候都学过: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这是幼儿园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现在却需要拿出来学习。这说明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出现了问题。

说到问题,就要从官僚政治说起。话说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用郡县制也就是官僚政治来取代封国制也就是贵族政治。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一个进步。大一统的思想,和集权政治确实适合农业社会的长治久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官僚政治仍旧适用于现代社会。虽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了六十多年,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还有很多封建残余。而所谓封建残余,最主要的就是官僚政治。

所以说,作风问题源于封建残余,消除封建残余就要从全民的内心里消除这种意识。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其中一个就是陌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的区别。我们要适应陌生人社会,就要遵守社会契约,也就是法律法规。也只有走向法治,才能彻底消除封建残余带来的官僚主义和作风问题。所以总的来说,提高全体国民的社会化程度,教育国民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根本。

上一篇: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下一篇:镶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