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水调歌头的诗意

2024-08-03

古诗水调歌头的诗意(共11篇)

1.古诗水调歌头的诗意 篇一

水调歌头古诗苏轼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大家看看下面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欢迎各位阅读。

水调歌头古诗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

赏析: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

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

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2.古诗水调歌头的诗意 篇二

一、欣赏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的语言精练、生动、形象,一字一句皆蕴藏着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然而,古诗的语言与现代文学语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较为生僻的字或词超出了小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范围,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对这些生僻字词理解较困难。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该重视古诗中的字词教学,从字的基础含义以及引申含义开始,让学生深刻、准确理解其含义,欣赏古诗的语言之美。

例如,教师在教学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一首古诗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思考;“春眠不觉晓”的“晓”原本的含义是什么?在古诗中的含义又是什么?这个“晓”字的意思与题目《春晓》中的“晓”有什么不同?“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呢?诗人为什么要写“啼鸟”而不是“鸟啼”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能够体会到诗人语言的精妙之处,情感之贴切。

二、欣赏古诗真情之美

我国的诗人总喜欢在诗中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情感,可以说每一首古诗中都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一字一句中都流淌着美好的情愫。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接受美好情感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精神境界。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感悟诗句中包含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古诗独有的思想情感,欣赏古诗的真情之美。

例如,教师在进行宋代诗人程颢的《春日偶成》教学时,可以在课堂开始前进行如下导入:使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这一歌曲后,教师说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是花红柳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喜欢春天。那么,在宋代诗人程颢眼里春天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春日偶成》这首诗。”在学生齐读这首诗后,教师再提问:“诗人说‘傍花随柳过前川’,这里的花会是什么花呢?”接着使用多媒体工具给学生展示柳树、梨花、桃花等诗句的课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诗句展开想象,教师这时候可以说:“这些古诗对于花的描写实在是太美了,如果同学们置身于这么美丽的景色中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老师觉得,诗人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象,心情一定特别好,温暖的阳光、温柔的春风肯定会激发诗人的诗兴。如果你们是诗句中的‘时人’会怎样看待作者,你们认为诗中的‘儿童’快乐吗?”

随着教师对诗歌的赏析,诗中流淌的美好情愫能够给予学生真实、美好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真情之美,并且受到美的熏陶。

三、欣赏古诗意境之美

诗的意境是指诗中所包含的情调和境界,欣赏古诗的已经之美需要用心体会。诗人通常会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写入诗句中,我们在欣赏经典古诗时总是能够体会到情景交融。韵味悠长的感觉。在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设置情境、朗读、联想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欣赏古诗的意境之美。

比如,教师在进行清代诗人袁枚《所见》这一诗的教学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置教学情境进行导入。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了田野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画面去想象田野中有什么,在学生进行联想时,教师还可以播放蝉鸣、蛙叫的声音,这样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古诗的意境之中,在想象中欣赏《所见》这首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对学生来说,短短几行诗转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的美丽画面,其美妙的意境也跃然纸上。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在《所见》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领读、分句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在诵读诗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牧童悠然的神态,仿佛可以听到牧童悠扬的歌声,似乎也能感受到牧童贪玩想要扑蝉的想法。通过诵读能够使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让牧童和学生融为一体。

3.让学生诗意地学古诗 篇三

一、欣赏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的语言精练、生动、形象,一字一句皆蕴藏着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然而,古诗的语言与现代文学语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较为生僻的字或词超出了小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范围,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对这些生僻字词理解较困难。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该重视古诗中的字词教学,从字的基础含义以及引申含义开始,让学生深刻、准确理解其含义,欣赏古诗的语言之美。

例如,教师在教学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一首古诗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引导学生思考;“春眠不觉晓”的“晓”原本的含义是什么?在古诗中的含义又是什么?这个“晓”字的意思与题目《春晓》中的“晓”有什么不同?“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呢?诗人为什么要写“啼鸟”而不是“鸟啼”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能够体会到诗人语言的精妙之处,情感之贴切。

二、欣赏古诗真情之美

我国的诗人总喜欢在诗中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情感,可以说每一首古诗中都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一字一句中都流淌着美好的情愫。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接受美好情感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精神境界。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感悟诗句中包含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古诗独有的思想情感,欣赏古诗的真情之美。

例如,教师在进行宋代诗人程颢的《春日偶成》教学时,可以在课堂开始前进行如下导入:使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这一歌曲后,教师说道:“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是花红柳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喜欢春天。那么,在宋代诗人程颢眼里春天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春日偶成》这首诗。”在学生齐读这首诗后,教师再提问:“诗人说‘傍花随柳过前川,这里的花会是什么花呢?”接着使用多媒体工具给学生展示柳树、梨花、桃花等诗句的课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诗句展开想象,教师这时候可以说:“这些古诗对于花的描写实在是太美了,如果同学们置身于这么美丽的景色中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老师觉得,诗人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象,心情一定特别好,温暖的阳光、温柔的春风肯定会激发诗人的诗兴。如果你们是诗句中的‘时人会怎样看待作者,你们认为诗中的‘儿童快乐吗?”

随着教师对诗歌的赏析,诗中流淌的美好情愫能够给予学生真实、美好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真情之美,并且受到美的熏陶。

三、欣赏古诗意境之美

诗的意境是指诗中所包含的情调和境界,欣赏古诗的已经之美需要用心体会。诗人通常会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写入诗句中,我们在欣赏经典古诗时总是能够体会到情景交融。韵味悠长的感觉。在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设置情境、朗读、联想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欣赏古诗的意境之美。

比如,教师在进行清代诗人袁枚《所见》这一诗的教学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置教学情境进行导入。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了田野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画面去想象田野中有什么,在学生进行联想时,教师还可以播放蝉鸣、蛙叫的声音,这样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古诗的意境之中,在想象中欣赏《所见》这首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对学生来说,短短几行诗转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的美丽画面,其美妙的意境也跃然纸上。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在《所见》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领读、分句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在诵读诗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牧童悠然的神态,仿佛可以听到牧童悠扬的歌声,似乎也能感受到牧童贪玩想要扑蝉的想法。通过诵读能够使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让牧童和学生融为一体。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需要让诗意栖居在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在诗意的教学氛围中体会到古诗之美,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4.水调歌头古诗文阅读及答案 篇四

水调歌头 多景楼① 陆 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②。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耀戈甲 ,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③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 ”)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古徐州:指镇江。③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1)试分析“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写景上的特色。

(2)“往事忆孙刘”中的“孙刘”指谁?作者“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3)词作借古抒怀,写了叔子“襄阳遗恨”这一“古愁”,那么作者的“今愁”又有哪些?

参考答案:

1.(1)这几句由大到小(或“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写出烟云缥缈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胜景。

(2)“孙刘”指孙权和刘备追忆三国时代孙、刘合兵共破强曹的往事,既是对英雄人物的追慕,更是为了抒发自己图强自振、横戈跃马的豪情。

5.古诗水调歌头的诗意 篇五

高天上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世纷扰,悲欢离合。因此,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技冠群芳,成为领衔之作。

明月如明镜,映照环宇,也映照心灵。苏东坡心寄明月,把自然、神话和人生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他振起想象的双翅,巡视天宫,叩问上苍,俯瞰人间。在唏嘘感慨之中,不由得发出了“不如归去”的喟叹。但这种归隐决不是对现实的逃逸和回避,苏轼旷达的胸怀和人文关怀情愫使他禁不住发出期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吟咏着它,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与离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可以把他们当诗朗诵,最好先放一下音乐,创造一下意境)

如水月色,可饮,似水流年,可悟。

百余年前,东坡居士在琉璃月色下赏月怀古,岁就当歌,创作了文明千古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尝尽了月下独酌的无奈,《水调歌头》道尽了人世沧桑的曼妙与玄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写尽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此时为今年,让我们在千年翰墨下,沿着文人东坡的足迹,开始我们今天的《水调歌头》。

串词的话,可以根据他们的是个题目进行编辑,由于我不知道选手要说什么,所以没有写……反正你可以随便说说……这里不用太刻意

6.春天的古诗及诗意 篇六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二、《白鹿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白贞。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三、《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四、《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成都。

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其全文诗句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六、《清平调·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看到彩云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儿想起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露珠闪艳浓。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七、《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

八、《绝句》(其一)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九、《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全文诗句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十、《登科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其全文诗句如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十一、《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十二、《忆江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十三、《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全文诗句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十四、《相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全文诗句如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十五、《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十六、《泊船瓜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仅隔着一条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十七、《游园不值》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叶绍翁。其全文诗句如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来开。主人大概不在家。也许是担心游人踏坏了地面的青苔,故意不开门。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只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十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句如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十九、《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作者为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其全文诗句如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翻译】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

二十、《游子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其全文诗句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二十一、《春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二十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全文诗句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一年一年的消磨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以前的事还记得多少?关押我的小楼昨夜又刮来一阵东风,月亮挂在天上,使我想起在故国那不堪回首的日子。以往的雕梁画栋应该还在,只是宫女们都老了。问我能有多少哀愁,就好像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走了。

二十三、《春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方平。其全文诗句如下: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译文】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二十四、《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作者为清代诗人、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全文诗句如下: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翻译】

秋风凉,落叶纷纷,对着窗子独自冷落。对着夕阳思念往事。喝酒睡懒觉,赌书泼茶,当时只是平常事。孤独寂寞之情如是,借怀念往事以排遣,但愈加孤独。平常事已变成求之不得的梦想。

二十五、《题都城南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护。其全文诗句如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二十六、《赤壁》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其全文诗句如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二十七、《绝句》(其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7.古诗水调歌头的诗意 篇七

一、体会意境,扫除想象的障碍

简介背景。古诗的创作,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而作品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反映,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要对诗人的生平及生活的背景有所了解,为学生理解诗意、进入意境扫除认识上的障碍。

解词释句。如教学王维的《鹿柴》时,我积极与学生咬文嚼字,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前两行是写空山人语,从有声衬托寂静。其中“,空山”是指山的空旷、寂静“,不见人”,那为什么“不见人”又写有说话声呢?仔细品味,这“人语响”更衬托出山的静寂。诗的后两行写残阳的一缕余晖,照在林中的青苔上。“返景”的微弱短暂与“深林”长久空旷的幽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将学生带到一种“空山人语、深林返照”的幽静深沉的意境,使他们得到自然美的享受和艺术美的沉醉。

想象补白。古诗用词高度凝练,意味深长,所含空白极多,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如能善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填补因“跳跃”而形成的空白,就可以更好地体会意境。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针对“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一句,可设计“谁问?问什么?言者是谁?师是何人?”等问题让学生补白。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想象出作者和童子对话的具体内容、神情语气等,让学生对诗句所表现的情景展开想像,用生动的语句描绘出来,就能使学生走进并领悟诗歌的意境。

品析修辞。古诗中,有不少诗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和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在诗歌教学中,必须引导品析这些修辞句,引导学生体会并进入诗的意境。如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因为露珠是在月光的辉映下,故以“珍珠”喻“露”;因为九月初三是上弦月,故以“弓”喻“月”。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给全诗谱入了美的韵律。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细细品析这一比喻,必有助于全诗意境的领悟。

赏读体会。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特意安排一个欣赏的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配乐朗读的录音,学生在脑海中自然地形成了一幅送别图:孟浩然在草长莺飞、柳絮如烟的三月,乘船直下扬州,李白站在黄鹤楼边久久地目送挚友。除了让学生欣赏范读外,更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体会。朗读训练时,要使学生理解诗的思想感情的基调,把握朗读的速度、语气、节奏等,准确地读出诗的韵味、充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合理引导,展开想象的翅膀

抓住诗题,引导学生遐想。一首诗歌的题目,往往是全诗的精华,是诗歌的点睛之笔。在古诗教学中,我积极培养学生抓住诗题展开想象的习惯,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而且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抓住字词,引导学生联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有许多用字精当、含意隽永的名著佳篇。在教学中,如能抓住诗中的这些字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抓住空白,引导学生补想。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讲解完诗意后,可启发学生想象:李白和汪伦的情谊为什么会比桃花潭的水还深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李白的两大爱好:喝酒、作诗。而汪伦可能是酿酒大师,也是饮酒高手,他们在饮酒品酒上是棋逢对手、难分高下,因此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生在补想中丰富了知识、开拓了思路。

抓住结尾,引导学生续想。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等,看似结束,但细细咀嚼,余味无穷,像饶梁之音,三日不绝。对这些诗歌,在教完之后,如能适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能进一步领略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画、演”古诗,表达想象的结果

用画表达想象。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表达自己的想象。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

用“演”表达想象。例如,学生表演《寻隐者不遇》,诗人询问童子师傅的去处时,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童子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勺,一片茫然的;有焦急无奈,举目远眺的;有故作神秘,睨视微笑的……这种种表现,正是学生发挥想象的结果。

8.丝丝入扣,诗意盎然教古诗 篇八

大凡中国的孩子牙牙学语时,都免不了从背古诗开始学习。而为人父母呢,也以孩子能背出多少首古诗感到骄傲。鲜少有人让孩子去背现代文,哪怕是一小段。可见,古诗词在孩子的语言学习初级阶段有其明显的优势。研究证明,古诗篇幅短,有节奏,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不仅能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同时,对儿童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化,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还有智力的提升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近百首古诗词,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绝好载体。但由于古诗体制的特点,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学生学习、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

首先,教师对古诗词在语文学习的地位理解失之偏颇。除古诗外,小学的语文学习大致还可分为拼音、字词、阅读、作文。在许多教师的理解中,拼音是学生学习字词的重要工具,必须掌握;不认识字词,就不能阅读、写作,也是必须要学好的,能阅读写作现代文是学习语文的目标,所以也是要下大力气的。唯独觉得古诗是装饰性的,不会背古诗,不理解古诗,不会(也不要求)写古诗也不妨碍学生语言的运用,不妨碍适应现代生活,好像无实用价值,所以古诗学习变得可有可无。教师也就在古诗教学上不深挖深究,降低学习要求,把它作为母语学习的点缀。

其次,由于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学方法的滞后使得原本应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诗教学变得单调乏味、机械僵硬。必须认真审视古诗教学的每一环节,找出弊端,精心改进,丝丝入扣,让古诗教学诗意、灵动起来。

弊端一:重背诵,轻诵读。诵读重节奏,轻感情。古诗的朗朗上口,很容易把它作为锻炼记忆力的载体,因此,学校也好,家庭也好,只要学生背诵出即可。其实,古诗美感之一就体现在它的音律韵味上。学习古诗,就不仅要求学生能背出,也要能诵读好。在指导诵读时,又往往局限于节奏指导上:哪两个字连在一起,是“二二一”的节奏,还是“二一二”的节奏。而诗中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用语气的轻重缓急、词调的抑扬顿挫,音值的长短来表达则忽略了。应让孩子像古人一样,或中气充沛、高声吟唱,或辗转回复、抑扬顿挫,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气势和丰采,以训练孩子的字感、词感和句感,积累语感。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像艺术家一样投入,读出诗的氛围,在读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出不同的感悟,要读出层次,渐入佳境。如,指导诵读《鹅》时,很多学生在诵读三个“鹅”字时一样的音高,一样的轻重,这说明教师没有带领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三个“鹅”字表达的不同含义。三个“鹅”要读出不同的感情,第一个“鹅”读出刚看到一只鹅时的惊奇,第二个“鹅”读出发现还有其他鹅时的惊喜,第三个“鹅”则要读出看到一大群鹅时的兴奋。这样,紧扣每个字,悉心理解,感情诵读,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到诗的意境。

弊端二:教学重记忆,轻理解。理解重对错,轻意境。《中国诗词大会》上就暴露出这一教学短板。一位留洋回国的硕士生选手,两次获得上台答题机会,但最后都败在写字题上。如“( )( )( )( )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一句中要求写出括号内的字,选手填了“频频鸟鸟”,而正确答案是“娉娉袅袅”,评委老师点评说:“这是一首描写小女孩情态的诗,怎么也得有个女字旁,怎么也得穿件衣服吧。”可见,他不是背不出,而是没有理解,所以确定不了用哪个字。又如“花重锦官城”一句中,很多人把握不准“重”的声调是阳平还是去声,其实如果理解了“重”的含义是花朵饱含雨水,沉甸甸的红艳状态,就能很准确地读对去声。所以有评论说,现在很多人学习古诗词,还仅仅是停留在背诵的层次上,没有深入理解其含义,而且书写古诗词的能力是大大弱化了,所以会出现让人目瞪口呆、错得离谱的现象。对古诗文注重理解,不仅是有利于读对音,写对字,更主要的是理解了,才能体味到其中蕴含的美学、哲学、优雅的情怀以及生存的大智慧。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凝聚在短短的几个字中,许多教师往往把释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先逐字逐词地解释,再是理解每个句子,最后串讲整首诗的意思,到此便达成了目标。而古诗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蕴却常遭忽略,成了雪泥鸿爪。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翻译成“大漠中有一条垂直的浓烟,长河那边圆圆的太阳落下去了”。这也没什么错,但却没有表达出塞外黄昏雄奇壮观的景象。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沙漠平旷无边,放眼四顾,如此之大,但荒凉寂寥,了无林木沟壑可观。唯报警的一道狼烟拔地而起,刚劲挺拔,风吹不斜。黄河流经大漠,无遮无挡,横亘远方,衬托得落日更大更圆了。诗中只描写了几样景物,留白很大,突出了沙漠天宇苍苍、大地茫茫的特征,一首诗一幅画,整个画面于苍茫中略有生气,于寥落中蕴含壮美。”只有将古诗的精髓如层层剥笋般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深奥、柔美、神秘、缤纷、感情真实”,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与热爱。

教师可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比如可以演出诗的趣味。如教学《锄禾》时,可让学生饰演农民顶着骄阳在田间劳作,时而一抹脸上汗水,另几个学生却边用膳边把饭粒随心扔地上,农民焦急地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诲他们……经过过程表演,诗中那光鲜活泼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景和深长的哲理,自然就会深深印入学生脑海中,久久难以忘怀。也可以唱出诗的韵味。许多古诗都已被谱上曲子,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声像材料,通过吟唱,激发兴趣,理解意境。还可以像画家一样画出诗的意境。中国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引导学生将古诗中描绘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成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画,再画下来。学生在创造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诗再理解再感悟的过程。如为《宿新市徐公店》一句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配画,学生就出现了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是要画蝴蝶,因为诗中写了蝴蝶;另一种意见是不要画蝴蝶,因为“无处寻”。所以,为诗配画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主动探究诗的意蕴。

弊端三:重传授,轻感悟的现象。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较大的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常常是教师不遗余力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会的时间和空间很少,多是被动地听取和记录。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学生的课本上干巴巴又千篇一律的译文笔记。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教师干脆把想象画面的工作也一并承包下来。原本把古诗的意境还原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是极富想象力也极具创新力的事情,现在也被教师事先制作的PPT所替代,垄断了学生的想象与情感。教师要有意识地留有空白点,安排时间、空间让学生表达出对诗的感悟。除了吟咏、表演、配画的形式外,让学生改写古诗则给予学生更多表达的空间。可以将古诗改写成小散文、记叙文、小课本剧、小品,还可以为诗写点评、穿越时空给诗人写信等。

弊端四:“单兵作战”,缺乏联系,缺乏整体性。由于古诗在教材中的安排是穿插在现代文中的,每两次相隔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往往是“单兵作战”,就这首诗学这首诗,造成学生的古文知识零散、断链。应当建立古诗联系、比较学习。这种比较可以是多样的,如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可以是同类题材不同诗人作品的比较,如与温廷筠的《忆江南》相比较。可以是同一诗人同类题材相比较,如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江南春》相比较。可以是同一诗人的不同题材作品相比较,如与《暮江吟》《草》相比较。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学习,还可介绍学生课外赏析相关联的古诗;指导学生做“古诗手抄报”“古诗文集锦”等,让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诗收集起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归类整理,配上插图获感悟的话等。在联系、比较中学习,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更能融会贯通,也增加了阅读面,提升了诗词的鉴赏能力。

让古诗词教学不浮于表面,让蕴藏在寥寥数字中的诗意生动盎然,教师就要储备丰富的古诗文知识,涉猎更广更多的古代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乃至军事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充实课堂。还要力求在教学的每一环节精雕细琢,用心打磨,丝丝入扣,才能让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与作者心灵相会,相互融合,产生共鸣,从而真正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9.古诗水调歌头的诗意 篇九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赏析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送答之作可以说是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真正能千古流传的佳作,却并不多。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初,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这年底(1193年2月),他由三山(今福建福州)奉召赴临安,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字端仁)为他设宴饯行,遂慨然而作此词。

此词上片分两层,前两韵是第一层,直接抒写诗人的“长恨”和“有恨无人省”的感慨。作者直接以“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句开篇,乍看似觉突兀;其实稍加思索,就会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由于北方金朝的入侵,战乱不息,被占区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却非但不图恢复,还对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压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击。这对于一个志在恢复的爱国者来说,怎么能不为此而感到深切的痛恨呢?如此“长恨”,在“饮饯席上”岂能尽言?所以词人只能用高度浓缩的语言,把它“裁作短歌行”。“短歌行”,原是古乐府《平调曲》名,多用作饮宴席上的歌辞。词人信手拈来,融入句中,自然而巧妙地点明了题面。“长恨”而“短歌”,不仅造成形式上的对应美,更主要的是显示出那种恨不得尽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一句,合用了两个典故。据《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刘邦“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由于留侯张良设谋维护太子,此事只好作罢,戚夫人因向刘邦哭泣,刘邦对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中表达了刘邦事不从心、无可奈何的心情。又《论语?微子篇》载,楚国隐士接舆曾唱歌当面讽刺孔子迷于从政,疲于奔走,《论语》因称接舆为“楚狂”。辛弃疾在这里运用这两个典故,目的是为了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一个“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从遣词造句看,这一韵还妙在用“何人”呼起,以反诘语气出之,大大增强了词句的感人力量;而“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反复咏言,又造成一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词人在直抒胸臆以后,紧接着就以舒缓的语气写道:“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一韵三句,均用屈原《离骚》诗句。前两句径用屈原原句,只是“兰”字后少一“之”字,“畹”字后少一“兮”字。“餐英”句则从原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而来。兰、蕙都是香草,“滋兰”、“树蕙”,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养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节。而“饮露”、“餐英”,则是以饮食的芳洁比喻品节的纯洁和高尚。作者在这里引用屈原诗句,并用“滋兰”、“树蕙”之词,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节和情操。屈原在忠而被谤、贤而见逐的情况下,仍然坚定地持其“内美”和“修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词人在遭朝中奸臣谗言排挤,被削职乡居的情况下,依然不变报国之志,表明自己决不肯随波逐流与投降派同流合污,沆瀣一气。“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句,仍承前韵词意,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自己的志节和操守。这里又用一典。《楚辞?渔父》中说,屈原被放逐,“游于江潭”,“形容枯槁”,渔

父问他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讨其苦。屈原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也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渔父听后,一边摇船而去,一边唱道:“沧浪之水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意思是劝屈原要善于审时度势,采取从时随俗的处世态度。词人化用此典,意在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志节情操。

下片头三句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遥应篇首,意在抒发自己理想无从实现的感慨,情绪又转入激昂。据《世说新语?任诞》载,西晋张翰(字季鹰),为人“纵任不拘”,有人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他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词人用张翰的典故,乃是牢骚之气。他的抗金复国理想难以实现,志业难遂,还要那“身后”的虚名干什么!词人为什么会发此牢骚呢?辛弃疾接着写:“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轻。”这一韵是全词的关键所在,道出“长恨复长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南宋统治集团轻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于不顾,而一味地苟且偷安。这是词人对南宋小朝廷腐败政局的严厉批判和愤怒呼喊。最后两韵是下片第二层,通过写惜别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心志,词人的情绪这时又渐渐平静下来。前三句写惜别,用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并点明恨别乐交乃古往今来人之常情,表明词人和饯行者陈端仁的情谊深厚,彼此都不忍离别之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一句,又引用两个典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叶,社会**,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序》),“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因有是辞。这里词人引用陶诗,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荣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归与白鸥盟”,是作者从正面表明自己的心迹。据《列子?黄帝篇》载,相传海上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没云水间的隐居生活。在这里,词人说归来与鸥鸟为友,一方面表明自己宁可退归林下,也不屑与投降派为伍,另一方面也有慰勉陈端仁之意。

10.登鹳雀楼古诗的诗意 篇十

这样写,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 后两句写所想,而含意深远。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也起了点题作用,更上一层楼;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从这后半首诗,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这不是所谓“定格”,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极其浅显的语言,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既别翻新意。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

11.古诗水调歌头的诗意 篇十一

莱辛在其作品《拉奥孔》中阐述了自己对于美与丑的定义。

美是什么, 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困扰着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大思想家。莱辛对此并没有作直接、正面的回答, 而是在《拉奥孔》的前言中描述了三种人, 一种是艺术爱好者, 第二种是哲学家, 第三种则是艺术批评家。从其中哲学家的观点, 我们会看到莱辛自己的一些思考:

另外一个人要设法深入窥探这种快感的内在本质, 发见到在画和诗里, 这种快感都来自同一个源泉。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先从有形体的对象的来的, 却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 而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上去, 可以运用到形状上去, 也可以运用到行为和思想上去。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 美可以激起人的快感, 而问题是这快感的源泉在哪里?其次, 美的概念之所以会产生, 在于客观上存在着“具有一些普遍规律”的“有形体的对象”。再次, 美的事物, 是美德普遍规律分别运用到事物的形状或行为和思想的结果。

由于莱辛坚持美的概念产生于客观对象之中, 作为物体美也产生于客观对象中。他说:“我关于一般物体对象所说的话, 如果应用到美的物体对象上去, 就更有效。物体美源于杂多部分的和谐效果, 而这些部分是可以一眼就看遍的。”物体美源于杂多部分的和谐效果, 这是古希腊以来古典主义的传统看法。“寓杂多于统一”, 就见出形体美。形体丑则是“不完美”, 只是杂多, 没有统一, 没有和谐。

接着莱辛讲到人的美丑, 认为最高的物体美就是人体, 就是有充分发展的自由人的形体美。因此造型艺术并不是去追求“寓意”, 不是去表现冷冰冰的抽象的美的理念, 而是去再现物质世界的美, 去“模仿美的物体”。他反对温克尔曼对“拉奥孔”雕像所作的解释, 认为英雄不是超人, 仍然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与普通人一样, 有时会因极端痛苦而哀痛号叫, 情感冲动这都无损于英雄的伟大, 也并不违背艺术理想。也就是说, 要让情感自然地流露, 而不是矫情造作。

莱辛同样对与美相关的丑作了探讨和研究, 他认为美与丑的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关于美, 每人都可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理想, 这和最高的真正理想多少有些距离。诗人要从这种理想中所提出的一些个别特征也是如此, 它们不可能对一切读者都产生同样效果, 而他却要对一切读者一起同样的概念。所以他能让每个人的想

正如古希腊思想家普鲁塔戈所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面对新课程异常丰富的信息和多样的教学手段, 承担教学的师生双方必须更新意识, 才能让新课程摆脱花哨的表象, 回归教育的本真, 并将其进行到底。由重教师“教” (教什么和怎样教) 向重学生“学” (学什么和怎样学) 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 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树立特色意识……只有回归学生主体, 开启思维、情感, 让有血有肉的人去感受花开花落, 云起云飞, 去关注千般笑意、万百苦味, 才能为古诗词的鉴赏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点。而语文教学内容庞杂, 古诗词语言凝练蕴藉, 解读难度大, 客观上也决定了若没有教师的全局掌控, 重点难点梳理, 关键处、含蓄处点拨, 学生自主研习古诗词必将是入得宝山空手而归的结果。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 教师的主导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而满足于让人从效果上去判断主要原因的威力。

关于丑的概念, 人们却比较一致。通过分解丑的组成部分, 丑所赢得的却多于它所丧失的。

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 在莱辛看来, 丑的概念可以从对象本身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和谐、不完美、不完善而直接被人一眼看出。相对来说, 丑的概念要比美的概念简单、直观多了。相对于形体美的形体丑, 莱辛认为:“看起来不顺眼, 违反物品们对秩序与和谐的爱好, 所以不管我们看到这种丑时它所属的对象是否实在, 它都会引起厌恶。”美感的愉悦和丑感的厌恶, 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另外, 莱辛也对丑的心理效果作了分析。他认为, 诗人在他的作品中, “可以利用丑作为一种组成因素, 去产生和加强某种混合的情感”, “这种混合的情感就是可笑性和可饰性所伴随的情感”。丑以它的不完善来对比、反衬作为完善的美, 可以造成可笑性的混合情感。比如尊严和礼仪的表象和可嫌厌的东西形成反衬, 就会变成可笑。

莱辛的美丑观在德国启蒙运动中很有典型意义, 既不同于高特雪特崇拜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义法和理性, 又不同于温克尔曼提倡的静穆精神。他更多的是从狄德罗、博克那里吸取营养、面向现实的。鲍桑葵评价道:“在莱辛和温克尔曼以前, 我们笼罩在传统和空洞公式的重雾中。经过他们的努力, 我们就走上了把各个时代联结在一起的光明的人烟稠密的人生康庄大道。”莱辛论美与丑是在这样一种自觉的方法论意识流贯中进行的。无论是形体美、美的心理效果, 还是形体丑、丑的心理效果, 他都以具体的现象或事例作为论说的材料支撑。既不乏严密的学理论证, 又处处充满着现实气息和人文关怀。为西方此后的美学研究和文艺评论写作 (如尼采等人) 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范式。歌德说:“这部著作把我们从一种可怜的观看的领域里引到思想自由的原野。”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吉尔伯特, 库恩.美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M].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用至关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要处理好如下几点。

一、平等自由, 唤醒人情体验

教育哲学家奈勒曾描绘这样的景象:“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 在那里无视他们独特的个性, 而把他们按同一个模样加工和塑造。我们的教师被迫或自认为被迫去按照别人给他们规定好的路线去教学。这种教育制度既使学生异化, 也使教师异化了。”[1]而今的教育难道不是这样?要摆脱古诗词教学中的霸权解读、理性解析、程式推进的困局, 必须让人回归“真实的人”的存在, 会笑会哭, 有欲望, 有情感。教师挣脱“知者”“能者”“长者”“导师”等冰冷的强势角色, 回归有血有肉的人存在, 才能与学生和文本之间构建一种平等交流与多元对话的复杂关系, 使师生都成为教学的参与者, 以双方的自由投入、平等互动实现文本解读, 构成有效的教学活动进程及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教师真诚、真实地面对自己, 才能在古诗鉴赏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真诚、真实地面对自己;师生彼此坦诚相待、倾情交谈, 而不是一味灌输、有口无心, 才能将古诗词鉴赏推向深层, 让整个教学走上实路。古典诗词有特色的意象、丰富的意蕴、大量的留白, 师生成为平等的阅读主体, 自由地对话, 才能在整个鉴赏活动中, 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联想, 透过表面的语言符号, 重构感性形象, 进入情境。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生搬硬套教参套话, 而是调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体验诗人于诗文中传达的情感, 才能唤醒学生的人情体验, 让其感受写志言情的古诗词的人情美。感动于心方能吟咏于口, 进而才能作用于现实生活。比如我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 放弃分层分点探究苏轼悼亡词中的“新天下耳目”之处, 而选择追忆生命中那些温暖过自己又消逝在无情岁月里的人和事。在我讲述完已逝的祖母曾以其平淡的话语提点我人生一二事, 感伤于自己当时只道是寻常, 满不在乎地甩头出门, 而今再回首, 路那头早已消失那个拄着拐杖一路目送的身影, 学生们感慨不已, 纷纷回忆起感动自己的点滴人事。在感受到人生无常, 一路行走在消逝中的感伤之后, 他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体验走进苏轼的亡妻之痛、仕途之悲, 那动情的朗诵我也不免动容, 这种课堂效果是再透彻的手法剖析、再前卫的理念引导都无法企及的。情不动就辞难发, 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少了很多真情真意的心灵交流才会枯燥无味。

自由话语权的授予、平等对话关系的建立是需要教师的勇气和智慧的。因为第一, 在社会文化和学校制度的规约之下, 教师的社会角色已被变相强化, 个体的本我被肆意制裁, 进入教师角色的前提变成了放弃自我, 教学的自我和生活中的自我脱节, 那些不可量化、难以掌控的情感领域被边缘化, 实际的生存领域被挤压到日常工具化的教学活动之外, 教师养成特有的演员人格:只有程式化、外在化、形式化教学活动, 学校课堂上的时间不是生活, 没有悲喜。维持现状能使一个人保持稳定的专业身份, 这样工作只需要付出最少的能力和努力, 而改变现状, 尤其角色的改变会失去其现有的安全感, 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应对紧接而来的挑战。第二, 要让早已习惯于非人格的教学程序和规则构建的日常教学活动的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能接受并尊重摆脱了“知者”“能者”“导师”等强势角色, 复归个人自我的教师形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扬长避短, 追求教学个性

随着学校教学活动的日趋制度化, 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教师个人独立性消解并因之导致教学思想匮乏, 一旦丧失教学的思考, 他的教学就只能是一种机械的训练活动, 根本谈不上教学艺术。古诗词本就堪称艺术, 古诗词课堂教学同样也必是一门艺术, 机械地训练是无法深入鉴赏古诗词的。教师要真正感受、体验并享受到自己作为教学主导的生命担当和幸福所在就必须在教学中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 走出各种物欲之障, 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造, 创造自己的教学生活, 让自己成为更具有自主性的人。尽管有规定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统一的检测评价标价标准, 但是如何呈现并传授这些知识和能力却没有固定的台词, 课堂教学给予了教师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 不同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在课堂上演绎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 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 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 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 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2]各类优质课、标杆课、公开课等, 只可借鉴不可模仿, 毕竟每个人的特长不同, 一味地机械效仿只会让自己的教学误入歧途, 最终丧失教学自信心和创造性。事实告诉我们, 魏书生只有一个, 李镇西也只有一个, 他们之所以成为教育界的大师, 就是因为他们坚守教学个性进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要让古诗词课堂教学透出艺术性, 避免程式推进、策略单一, 就必须坚持教师个性, 发扬特长, 规避弱点, 构建适合自己主导的古诗词教学课堂,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长于朗诵, 就可以适时指导学生吟咏诗词, 在清音流韵中感受音韵美体味情感美;有的教师颇有才思, 就可以在指导学生诗词再创中咀嚼古人遣词造句之精妙;有的教师喜好摄影或音乐, 就可以引入课堂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视听来感受诗文。风趣幽默的可以设悬激学生兴趣, 平和谨严的可以置疑引学生深思, 朴实内敛的可以引学生静心体味, 时尚新潮的可以领学生评比古今……即使教师本身并不是古诗词的爱好者, 也可以据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构建起师生和谐共进的独特的古诗词教学课堂。总之, 并不是当下的教师真的无能力教学古诗词, 而只是当下绝大多数教师主动或被动地丧失了教学个性, 惰性的滋生带来了对诗词课堂教学的单调乏味、死气沉沉。教师个性意识越强, 教学主动性越明显, 越能有效地主导课堂教学, 越能创造地运用于教学艺术之中, 越能激起学生受人敬重和赞叹的可贵个性。

三、诗意语言, 寻求新的表达

古典诗词具有优雅的意境和美妙的节奏, 是诗人心中的感动与梦想, 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溢满字里行间, 营造出“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意境美。但是大多数的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却用简单而直白的讲解分析把诗词粗暴地条块切割, 有部分教师甚至将时下的低俗的流行语引入诗词课堂以博得学生一片嬉笑, 使得诗词的美感荡然无存, 学生学到的不过是诗词字词生硬地理解或诗词情感粗俗地解读, 诗歌教学课堂毫无诗味。要让学生在此中感受种种美感以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教师诗词素养的提升, 诗意语言的锤炼是必需的。诗词中的语言不同于日常化语言, 它是反功利性、反世俗化的, “跨过日常语言的框框之外去活动”[3]的。诗人不用其他文体而偏用诗歌表达他们的感动就是因为只有诗歌才能表述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的这种生命样态。诗词要完成的其实是对于不可传达的传达。诗人创作时并不遵循事理逻辑, 关心的也不是信息传达的“正确”或“真实”, 而是遵从情感传达的需要, 关心的是语言所能唤起的情感或态度的性质或产生的情感效果。新课程背景下全新的教学资源, 新时代背景下全新的接受对象、阅读期待视野势必呼唤全新的表达。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 要激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和联想, 使其在意境中放飞心灵, 感受诗意的润泽, 完全感动与感慨, 进而丰厚语感积淀、文化积淀, 使诗词鉴赏走向深入并加深对民族文化丰富意蕴的理解, 教师必须打开琐屑的生活世界坚硬的物质外壳, 拆散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庸俗化、惯常化联系, 在语词的密林里, 找寻到诗意的表达, 让语言呈现鲜活的、生动的、澄明的、血肉丰满的本真生命样态, 让学生在教师的诗意引领下心中满溢诗情的芬芳。比如教学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之后, 我写了一首中国风小曲:“昔人已和潮声流, 往事也随枫叶落, 壮志凌云几分愁, 知己难逢无人懂, 磨针石上立豪胸, 倚剑天外终成空, 酌酒花间邀月游, 高吟大醉红颜殁, 一身风雨半生秋, 再回首, 却闻笑传醉梦中。”在课堂将近尾声时刻吟咏一番, 带着学生摆脱浮躁不定、急功近利的心态, 深感李白欢乐背后的孤寂, 狂放背后的悲愁, 穿越时空与诗人的灵魂来一次叙谈。再如讲到羁旅诗词, 恰逢阴雨连绵, 我望着雨落湖面问一声:“天下雨了, 是因为天上的云哭了。你知道为什么天上的云哭了吗?因为大风把它一会儿吹到东、一会儿吹到西, 天黑了它找不到家了。它的眼泪掉在湖面上, 让湖心都碎了。”让飘零的游子, 在难测的命运中无处安放灵魂的深沉的忧伤弥散在课堂、在天地阴雨中, 带着学生用诗人的视角审读自然、品味人生, 胜过千言万语理

如何高效展开文言文教学

吴晋芳

(玉田县亮甲店镇中学, 河北玉田

何谓“文言文”?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 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即上古的文言作品, 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 沿用了两三千年, 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 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 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难点。就目前的社会状态而言, 文言文已经失去了它所依存的语言环境。但文言文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且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的用法依然保留着文言的痕迹, 所以不论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 还是语言延续的角度, 我们都不能放弃文言文, 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集中高效地展开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考虑。

1. 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艺术价值

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是由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 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 蜿蜒至今, 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 既有差异性, 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 (前者是现代汉语3755个一级字, 后者是1086个古代汉语常用字) 。通过比较发现, 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 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另外84个古汉语常用字中也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表和6196个《印刷通用汉字字行表》中找到。可见, 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而且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1.1以单音节词的形式得以沿用。这大多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 如“日、月、山、水”等。这就使汉语系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1.2 (词素) 保留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和多音节词语中。如“目”字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单用了, 但在“目标、目录、目前、目光、目击、目送”等双音节词中还保存着。这一方面说明文字的适应性强, 可以不断地组合成词, 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汉语词汇双音化和复合化的趋势。

1.3保存在由古代俗语、谚语、警句中的成分压缩凝结而成的“成语”中。还以“目”为例, 可以在“目不交睫、目不暇接、目不窥园、目不识丁、目空一切”等成语中看到它的影子。

可以说, 成语在古今汉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以上这些对我们的启示是:学习汉语不能无视古今汉语的血缘关系, 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收到探本溯源之效, 察古知今, 从而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现代汉语。另一方面, 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克服“语性的剖析。抑或在诗词鉴赏教学中适时引入相近或相异的诗句、名家散文中的诗性语句甚或当下中国风流行歌曲中诗意的词句用以解释或评点, 给教学过程增添趣味和美感, 承递一份古典诗词的悠远情愫, 为学生的生活平添一分古雅情趣。

要寻找到真正沟通古今的桥梁, 以切合当代人心理的话语和方式对接古人的情怀, 远比“释题目, 知诗人;解难字, 译全篇;悟情感, 齐背诵”三部曲模式繁难得多。后者只要机械传讲就可以了, 而前者要求教师努力克服惰性, 潜心学习, 不断丰富知识,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 培养自身的“书生”气质。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高素质的读者, 经过自己的体验达到对诗词深切的理解, 产生热切的情感, 对文本

言断层现象”。现代汉语要发展, 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去提取养料, 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

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筛选, 许多诗文堪称精品, 大多布局严谨, 行文简洁, 气韵生动, 文采斐然。多读这样的作品, 确实会使人受益匪浅,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

2. 提倡对短些的文言文首先要翻译全文

2.1翻译课文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当我们———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读到一篇文章时, 首先想到的是弄懂它的意思。如果一篇文章没有读懂, 我们就不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而要弄清楚文意, 翻译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能把一篇文章清楚流畅地翻译出来, 我们就弄懂了它的意思。

2.2翻译包含了高考所有关于文言文的考点。高考考文言文考这样几个方面: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翻译句子及文章理解。要把文章翻译清楚, 学生必须弄清楚文中涉及的实虚词意义及文言句式, 而对文章理解的前提更少不了对文中各句的理解。对文章的理解归纳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它以翻译出文中句子为前提。

2.3让学生早读目的明确。既然课堂的重点是翻译, 那么早读的重心自然就是背诵, 早读为课堂服务, 背诵为翻译服务。如果学生有兴趣、有精力, 我们就可鼓励学生一边读一边试着自己翻译。语文早读, 要让学生趁着早上头脑清醒记忆力强的时候多多背诵, 这一点谁也不会否定。既然早读已经读得头昏脑胀了, 学生下一步最希望的就是老师带着他们一起翻译, 而不是仍然带着他们翻来覆去地读。上课重翻译是尊重学生需求的表现。

3. 强调诵读的作用

以往的文言教学, 教师往往侧重对文言文内容的讲解和练习的落实, 很少重视诵读, 尤其是学生个人的诵读, 由于缺少了这个环节, 学生在背诵某一篇文章时显得非常困难, 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各句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没有建立语感上的联系。为什么要强调诵读呢?因为文言文是一种鲜活的语言。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普通的口语中需要着重表达的部分往往会通过加重语气来进行强调。现代的书面语中很难表现口语中的重音, 文言文则通过对句式的改变把古人的语气固定在文字里, 宾前、状后、形后等都可体现表述人所要强调的内容。我们通过诵读就可以了解说话人的语气和重音的变化, 体会到古人当时的情绪起伏和感情波动。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言文简直就是一种使用文字编码的录音机。有时, 文言文甚至就是一种使用文字编码的录像机。比如,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说:“求, 无乃尔是过欤。”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文字看到孔子紧皱的双眉, 凌厉的眼神, 气愤的神情。而不管是文言的录音作 (教材) 解读得十分精彩, 才能把古诗词教学个性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急功近利的当下, 教师必须怀有一颗诗心带领学生对自然对人生的收获独特的生命美感, 才能让古诗词教学课堂保持一份闲雅诗意, 一份悠远意蕴。

参考文献

[1]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119.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9.

上一篇:浅谈如何上好小升初升学复习课论文下一篇: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