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论文

2024-08-1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论文(精选6篇)

1.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论文 篇一

基于利益相关者目标的高校绩效指标设计论文

【摘 要】进入21世纪,绩效问题已成为众多组织特别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盈利和非盈利组织都希望通过绩效指标的设计和考核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应当构建以国家、学生家长、教职员工和学生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目标为出发点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以提高高校管理者和职工创造良好绩效的积极性,促使高等院校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教育资源的占用和耗费。

【关键词】高等院校; 利益相关者; 绩效指标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经费支出也出现了大幅度增长。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

一、高校利益相关者及其目标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渊源及其本质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逐步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美国经济学家弗瑞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看作是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但是,弗瑞曼的利益相关者的解释却无法得到实证研究产生令人信服的结论。布莱尔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并在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所有权与控制》一书中指出,公司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而不应该仅仅是为股东的利益服务,股东只是拥有有限的责任,一部分剩余风险已经转移给了债权人和其他人,而且股东所承担的这种风险可以普遍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因为利益相关者专用性资产的存在,利益相关者也就可以根据其资产的多少和它们所承担的风险来获得企业对其利益的保护,这样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分享公司利益也就有了依据。

(二)高等院校利益相关者及其目标

利益相关者理论现在已成功引入高等院校,罗索夫斯基在《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一书中就采用了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框架。他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即教师、行政主管和学生;第二层次,即董事、校友和捐赠者;第三个层次,即政府和议会;第四个层次则是大学利益相关者中最边缘的一部分,即市民、社区、媒体,是次要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因国情体制差异、时间和空间转换以及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层次划分也就不同。

高校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可以为大学提供人、财、物等有形资源,还可以向大学提供政策和制度(来自政府)、各学科知识(来自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地理与人文环境(来自社区)、经营理念(来自企业)、管理技能(来自大学管理者)、情感投入与校园文化(来自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信息(来自所有利益相关者)等等无形资源。其中,作为大学“核心资源”的大学声誉的创造更是与众多利益相关者紧密相关,特别是教师、学生、校友的口耳相传才使大学被人所知,从而造就了被认为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大学声誉。高校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如果试图满足全部现实和潜在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主要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也无必要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绩效指标体系。笔者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为大学提供人、财、物等有形资源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国家、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学生四个方面,寻求建立更完善、更科学的高校绩效指标体系。

1.国家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高校的投资者、经费提供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国家对高校的期望主要是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提供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教职员工

教职员工是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提供者,也是高校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合作者。高等学校工作绩效的高低是教职员工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结果、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绩效与薪酬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对等承诺关系,绩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薪酬是组织对员工的一种绩效承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绩效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分工所确定的角色承担他的那一份职责。他的生存和发展是由其他人的绩效保证的,而他的绩效有保障其他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高等学校的教职员工对组织的绩效要求,不仅表现在薪酬上,还表现在个人的发展机会上。因此,高校职工的目标:一是工资待遇的提高;二是个人成就(职务升迁、学术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3.学生家长

近年来,学费收入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除财政拨款外的第二大经费来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只要孩子有能力读大学,每位家长都会尽力从资金上给予保障,这种保障会一直持续到孩子找到工作为止。学生家长对高等学校的期望对绩效指标的构建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学生家长的期望: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预期收益,包括学生的未来薪酬、荣誉、地位、精神回报等。

4.学生

高校建设“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而不是以教师或知识为基础”,“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学生毕竟是大学存在的理由。从这一意义上,学生是大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正如《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所指出的:高等教育要采取学生为中心的新思路以及新模式,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学生不仅是被关注和服务的对象,同时还是影响大学的重要力量。选修课制度有助于决定大学的哪些领域和学科将得到发展,学生的种种选择,像消费者一样,引导着大学的扩展和收缩。

学生对高校的目标:优秀的教师素质、基础管理水平和高校的影响力。教师素质是指教师的学术地位、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专业水平、参与高校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及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基础管理水平是指维系高校教学正常运转及生存与发展的组织结构、内部管理模式、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后勤服务等的建设及贯彻执行状况。高校的影响力,是指高校对其生活、学习、就业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

二、高校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绩效指标的概念及其意义

1.绩效指标的含义

“绩效”一词源于英文中的Performance,原意是性能、能力、成绩、工作成果等。绩效指标是指从哪些方面对工作产出进行衡量或评价。世界经合组织(DECD)将其定义为“一种用来测量那些难以数量化之物的数量价值”。马丁・凯夫(Martin Cave)等人认为,绩效指标是通常用数量形式测量高校活动特征的一种官方的测量工具,这种测量既可以是序数性的,也可以是基数性的;既可以是绝对性的,也可以是相对性的;既包括固定的、机械的程序,也包括一些非正式的如同行评价或声誉排行等过程。高校管理领域中广泛采用绩效这一概念来表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与所取得成果的比,即“投入产出比”。在高校中,绩效可以包括教学绩效、科研绩效、管理绩效等。教学绩效是指教学投入与教学效果之比;科研绩效是指科研投入与科研成果之比;管理绩效当然是指在管理方面的投入与管理结果、管理水平之比。

2.绩效指标的意义

绩效指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国外高校中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绩效指标的测量能够提供关于高校运行状况的准确信息,同时也能衡量高校完成战略目标的情况。,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HEFC)设立了一个绩效指标研究小组(Performance Indicators Study Group,PISG)研究和设置绩效指标体系。绩效指标是指运用特定的评价指标、合理的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一定经营期间的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高校绩效指标主要考核国家财政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可用于考核部门申请学校拨款资金的使用效益。高校构建的绩效指标,从“用钱效益”出发,根据部门绩效大小予以支持与削减,对业绩突出的部门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对业绩较差的部门削减拨款额度,敦促其整改,从而提高管理层对资金使用的满意度。绩效指标涉及高校办学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节约资源的投入,从而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绩效指标的设计

高校绩效指标的设计应以高校利益相关者目标为基础,并把各利益相关者目标予以层次化。可以从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去设计绩效指标(这四个方面包括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以及硬评价与软评价),以实现高校利益机制的利益相关者导向,行为过程的利益相关者控制,组织模式的利益相关者优化,最终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具体的绩效指标如表1。

【参考文献】

[1] 代蕊华.西方高校的绩效指标及其评价[J].全球教育展,,06:56~59

[2] 张思强.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的理论框架[J].事业财会,,4:4~6.

[3] 张思强.基于资源管理的事业单位绩效预算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2:18~19.

[4] 张泽明,王丽萍,等.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9:97~100.

2.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论文 篇二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 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企业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认识到, 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 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进入20世纪8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概念, 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 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 正式将社区、政府、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 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各利益主体的共同治理。具体来说, 就是在董事会、监事会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 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等。因此, 基于利益相关者绩效契约理论的共同治理是未来治理结构的发展方向。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产生于企业利润增长的困境期, 该理论通过对企业所有权所做的新的制度安排, 改变了企业传统“股东至上”的治理结构, 在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由此, 企业治理思路的改变促使企业逐渐走出发展困境。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在高校困境治理中的价值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虽然侧重于研究针对企业如何突破发展困境所要作出的制度安排, 但其理论价值绝不仅限于此。事实证明, 针对不同于企业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现实中日益突出的财务困境, 该理论同样指导此类型社会组织提高了筹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从而增强了该组织的财务支持以及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是, 从国内外经验看, 处于财务困境中的高校, 更能从此理论得到困境治理的创新思路。

1、国外高校治理财务困境的策略

国外高校治理财务困境的策略得益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应用。早在中国之前, 美、英、加、日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先后面临不同程度的经费不足的财务困境。这些国家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指导高校战略性的财务运作, 在对高校“利益相关者”进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 积极培育各相关群体的公共利益契合点, 最终成功形成了高校多元化筹资渠道。

例如,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有41个州的高等院校都出现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或州政府为高校作担保, 支持高校发行中长期和短期教育债券。上世纪90年代, 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发行的债券出现排队购买的现象, 大大缓解了财政危机。值得一提的还有日本。日本的高校不仅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取得财务支持, 更重要的是, 在高校和社会各界形成了特殊的利益联动机制, 通过成立校友基金会、学生家长教育支援会、教育事业关爱基金会等, 争取了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支持。这种结果的出现, 得益于政府、高校、社会各界 (高校投资者) 所形成的有效治理结构。

2、国内高校财务困境的形成

国内高校财务困境的形成归因于高校相关利益各方还未形成动态、有效的治理结构。目前国内高校的财务困境主要表现为支付不能和债务拖欠。上世纪90年代开始,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规模扩张的阶段, 高校经费明显不能满足规模扩张对资金的需求。1995年3月, 在全国人大通过的《高等教育法》 (62条) 也用法律条文确认:“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 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之后, 金融贷款成为高校经费筹措的主要途径。对于财务困境的成因, 国内专家认为, 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和高校教学评估标准的连续上调成为一种隐性的引导力量, 使高校走上负债运作之路。

一方面, 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不能满足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 高校学费标准上升空间的局限性以及高校外部资金筹措渠道单一, 导致高校开始呈现还款难和支付难的财务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 在政策理念上, 政府提出的构建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的目标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政府主体地位的淡化, 使高校在联合利益各方形成有效治理结构方面的探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财务困境的治理策略

基于对国外高校治理财务困境的经验以及国内高校财务困境成因的探讨与分析, 本文提出高校财务困境的治理策略建议, 以期抛砖引玉, 引起社会各界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为高校财务困境的解决思路献言献策。

1、界定高校治理结构中的相关利益各方

(1) 政府。作为高校资产的所有者、教育的举办者和受益人, 理应担负起治理主体的角色。《高等教育法》第六条明确规定, 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举办高等学校, 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第三十一条规定, 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见, 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保障未来人才素养的提高, 提升民族的软实力和竞争力。高校的财务困境得不到解决, 最终会影响、制约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因而, 政府应承担起主要的治理责任。

(2) 高校自身。作为国有资产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高校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角色。《高等教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高校自身财务困境的形成是综合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其中, 作为高校自身, 其在办学规划上的决策失误以及管理制度滞后、风险意识欠缺、办学模式僵化等构成财务困境的直接成因。高校自身应当在自我反思中有积极作为, 而不是消极的等着政府救援。

(3)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优惠的贷款利率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为高校以较低的筹资成本取得急需的建设资金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同时我们发现, 金融机构由于高校还债能力降低造成“垒大户”的现象。高校的特殊性质成为受金融机构欢迎的债务人, 而大学的巨额债务可能最终成为国有银行不良债务从而形成新的金融风险。

(4) 社会各界。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特殊使命, 其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何, 决定了未来这些“高级专门人才”能否胜任需要他们的专门岗位, 能否实现他们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规划。而陷入财务困境的高校客观上无法承诺培养质量, 这会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行业水准。因而, 社会各界都应当积极关注高校财务困境的解决, 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

2、构建四方动态、有效的治理结构

(1) 由政府担保, 促成金融机构和高校的“二次合作”, 着眼解决高校的筹资困境。高校毕竟是高校, 它承担着政府的教育职能和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职责, 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 高校的领导必须承担起高校自身的发展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的职责, 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面对日益严重的财务困境, 高校领导积极筹资却由于债台高筑无法消债, 最终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而上世纪70年代美国高校治理财务困境的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陷于困境中的美国高校在政府、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各类机构或者保险公司的担保下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 或者获得了低息贷款, 或者获得了发行教育债券的资格, 使高校在短期内筹集到了来自金融机构和社会的各类支持资金, 为高校走出财务困境提供了保障。

因而, 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 我国应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财政救助体系。政府的作为可以体现在, 以政府的信用做担保, 政府“修桥铺路”, 为高校争取来自金融机构的支持, 同时, 政府在高校建立健全资金投入的决策管理和经济责任制度, 落实投资追踪问效制度。政府督促高校以良好的信用实现金融机构和高校的资金互动, 保障高校的前瞻性发展。

(2) 挖掘高校自身潜能, 着眼提高高校自身的创收能力, 增强社会公信力。创造条件, 争取更多的政府财政投入。政府投入是学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国家财力相对不足, 以及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财政投入需求的增大, 国家无法满足对高等教育投入的需求, 必须有重点地进行支持。高等学校要想获得国家更多支持, 就必须通过调整战略、开拓创新、整合资源、建立特色学科等思维和手段, 努力创造条件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正如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大家所形成的共识, 即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必须选准突破口, 集中人力财力, 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

挖掘潜能,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高校自身应当积极盘活教育资源,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创建灵活、多样、直接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服务手段和形式。例如, 高校可以通过和各级政府合作, 承揽面向社会各个层面的学历或职业培训;高校也可以和企业合作, 为其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高校校际之间也可以通过彼此的交流合作, 互相提供其所需要的特色服务等。这无疑会大大增加高校自身收入。

(3) 借助市场化手段, 构建政府主导的社会各界化解财务危机的联动机制。高校可以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成立教育基金募集会, 由该组织负责对教育资金进行有效筹集、管理和监督。政府应当为高校资金的募集提供政策支持。政府通过政策导向, 鼓励大中型赢利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向高校提供专业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或者捐赠;而高校自身也应当有所作为, 通过充分开发校友资源和教育后援会, 争取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高校的未来发展。

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高校困境治理中的价值体现为指导高校形成了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径。基于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及我国高校困境成因的分析, 本文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财务困境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高校财务困境,治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张万朋:美国高校如何防范债务风险[J].陕西教育, 2008 (11) .

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论文 篇三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公路建设管理;伙伴式管理模式

中国分类号:F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0061-02

公路建设管理是指对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规划、测设、施工和养护等。目前,中国的公路网已基本建成,但是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等“三超”现象,豆腐渣工程,设计保守资源浪费,个人腐败,甚至有的工程工期是一拖再拖的;还有在施工过程中总是出现施工现场不能顺利进行,有村民阻止施工。每个人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尤其对于地方领导更是知道一条道路的修建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区域带来的发展;从事公路行业的人更是知道一条道路的质量不过关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知道道路的建设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但是为什么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那么多不该出现的问题呢?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伙伴式管理模式对公路建设过程进行管理,以下介绍利益相关者理论。

1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政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详细的研究,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实现或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到的个人和群体,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影响的人也纳入研究范畴,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对利益相关者定义进一步变化为: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利益相关者是企业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者,只有他们对其专用性资产拥有完整的产权,才能相互签约组成企业。专用性资产的多少以及资产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正是利益相关者团体参与企业控制的依据,可以说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越大,他们所得到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就越大,那么他们拥有的企业所有权就应该越大。这也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可参考的衡量方法。

从中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是从企业管理中发展起来的,现在我们要把该理论应用到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来。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否获得长期的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2公路建设中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对于一个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它的利益相关者指的又是谁呢?根据公路建设的特点及布莱尔的定义: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几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和集团。我们认为,是政府部门即该项目的投资者、咨询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该公路建设项目所经过地区的当地居民。那么我们怎么样去调动他们,使他们遵从设计要求满足工程质量,而又使得工程成本最低,即最大效益化呢。首先应该去了解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的,然后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去调动每个利益相关者工作的积极性。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建设单位和居民都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所不同的是一个投资的是资金,一个是土地,他们的要求都是一致的项目建成后的服务。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主要要求是经济利益,在没有满足他们各自利益要求的情况下,他们不惜损坏公路建设项目的整体利益而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尽量采用保守的设计原则,提高工程质量,增加工程量,因为工程成本高了他们的设计费也跟着就提高了;施工单位为什么偷工减料,为什么建那么多的豆腐渣工程,是为了施工单位的利益最大化;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公路建设中的问题,就要积极地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组织管理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对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该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定价;如设计费不在以工程总造价为基数计算,而是以设计单位具体完成的工作及工作的质量为基数计算,如从设计的深度,设计文件的完整性,以及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和尽可能少出现工程变更和索赔为基数再加上奖励金额;对施工单位的定价原则是承包价,但是承包价太低,达不到施工单位的利益要求使工程中出现很多的质量问题,虽然工作中有监理工作者,但是质量问题主要还是依据施工单位来把握的。所以在招投标时确定施工单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看施工单位的标书,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过去,了解他们的口碑,他们的管理水平。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盈利水平,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就取决于管理水平。

在满足公路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前提下,建设单位要想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还不得不想办法使该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在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通力合作,达到一种伙伴式的管理境界。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参与工作者想的都是一件事,提高该项目的效益,提高社会效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三超”现象,才能阻止腐败现象,才能逐渐地减少豆腐渣工程。减少给人民群众,给社会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才能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3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建立伙伴式管理模式

伙伴式管理思想和方法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管理学者提出用于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的,并在以后的时间里大力推广应用。由于伙伴式管理思想是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不同的组织和学者根据自身的背景、专业角度和工作领域对其做了不同的解释。其中运用伙伴式项目管理最为积极和成功的美国陆军工程公司为伙伴式管理下的定义是:一是伙伴式项目管理是为了促使各自目标利益的实现而对业主——承包商关系的一种创新;二是伙伴式管理意味着在工程合同所涉及的主要参与各方之间建立一个合作性的管理小组。该小组着眼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并通过合同及一定的操作程序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是一个涉及多单位多部门的,需要多个单位长时间共同协作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组织呢?见图2。

4.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论文 篇四

知识越来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知识的载体,就是人本身。高校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智力活动或者个性化的个体劳动,个性化的个体劳动凝结了较高的智力和创造性。这是物质资本所不能替代的。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价值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认定,其社会属性无论在法律制度层面上还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将逐步由政府主导型行政隶属关系向市场主导型聘用关系转变和过渡,并在可以预见的时期确立起市场主导型聘用关系这种新型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社会属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实现机制。与之相适应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已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人力资本与高校教师的价值

舒尔茨在他的(论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指出“由高等教育所构成的人力资本类型极不相同,每种类型的人力资本之价值由其所提供的服务之价值来决定,而不取决于它原来的成本。”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本理解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由通过投资、开发和使用形成的存在于人体内的知识、技能及健康水平等构成的,能物化为商品和服务,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是组织竞争胜败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本指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和知识。人力资本的主要含量是知识、经验,包括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管理知识、操作经验等。高校教师的劳动凝结了较高的智力和创造性,高校教师就是人力资本。19世纪40年代,德国历史学家李斯特在所著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考察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李斯特指出:“由于考虑到智力方面的成果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把教师列人生产者之列,因为教师能使下一代成为生产者,而且这种生产性要比单纯的体力劳动者的生产性要大的多。高校教师独立性强、素质高,是属于典型的复杂劳动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决定了高校未来的发展”。高校教师就是人力资本。国外学者认为高校人力资本的构成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科研技术人员所研发的技术成果、研发人员所拥有的智力(知识和技能)、个人所拥有的影响力、知名度及声誉。我国学者把高校人力资本分成三个部分:管理者人力资本(行政管理人员)、直接生产者人力资本(教师和科研人员)、间接生产者人力资本(后勤服务人员、教辅人员等)。高校人力资本具有智能密集、职能特殊、价值实现周期长、价值表现多样性等特征。教学科研人员既是知识创新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不仅从事科学研究,从事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工作,而且又教书育人,进行知识的传播,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因此,高校人力资本扮演了多重角色,价值表现形式多样。

高校教师作为人力资本,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来源,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高校教师的地位是第一位的,予以在价值上体现,以更好地激发教师人力资本对学校的贡献。高校教师的学识水平和结构是教师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对学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是高校今后良性发展的智力资源的保证。他们不应该仅仅被当作普通的被管理者来看待,服从于刚性管理下的约束。人力资本既然是一种资本,就应该在地位和经济收益上给予一种公平的对待。否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想教书做学问,而想去做行政工作。在高校普遍存在行政人员的地位和经济收益比教师高,教师应有的地位和经济收益没有得到体现。如果把教师等同于一般的资源,会产生非人性化的管理。这是一种教师定位的缺损。按照对高校教师的投资费用,职业的责任,以及获得教师任职资格的难度,决定了高校对教师的管理应有明确的定位,包括提升教师的基础地位和经济收益,在激励机制上体现尊重教师的个人价值等,教师因此而产生的有效服务才能为高校获得竞争优势。

二、以人力资本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就是通过外在的刺激来达到调动人的内在的积极性的一种机制。构建一套以人力资本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来调动高校教师的内在积极性,尊重和体现高校人力资本的特性和价值,是高校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报酬体系和评价体系。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教师的工资收人,课时津贴,业绩奖励,晋升职称(工资),个性化的实验、工作环境;精神激励:出国交流、出席学术会议,平等参与学校管理,项目、任务、工作的挑战自由,专业继续教育;情感激励:学术休假,学术荣誉称号,双向沟通、交流等。评价体系主要由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办法构成,常用的做法是使用结构性的表格对教师进行正式的评价,采用学生打分,同行听课打分,专家听课并打分等方式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特性是隐含在教师身体内的体质、知识、技能和态度。坚持以人为本,体现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优才、优绩、优酬”是当前直至今后高校构建激励机制的核心。

在报酬分配上,目前高校工资的构成分为固定工资和津贴两部分。固定部分是职务工资,主要依据工作人员的职务、职称、任职时间,按其规定的级别、档次执行。工资分配还包括一些正常增资的项目:一是职务的升迁;二是通过考核,合格以上人员一般两年晋升一个职务工资档次;考核优秀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还可以按职工比例的3%提前或越级晋升;三是国家根据物价涨浮情况不定期调整工资标准。在这种增资机制下,高校教师的工资收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教师工资的分配不能和其贡献、绩效挂钩,分配制度中难以体现人力资本积累的价值;使教师无法实现自身人力资本的价值,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努力程度和再投人的积极性。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都与学位、职称挂钩,职称已经成为了教师的一种身份象征。有条件要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评。这严重影响到教师今后的整体素质。在激励机制上主要还以行政级别、技术职称为依据,没有从岗位、职责、劳动量的差别上将标准细化,基本形成了以职级决定工资的状况。这种报酬制度带有较强行政机关的色彩,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推进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这种激励机制抹杀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别,教师个人所得无法真正体现个人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贡献。这种体制无法对人力资本所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其结果必然是生产效率的低下和产生严重的功利主义等问题。管理学的有效激励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取决于人的需要期望的满足,而人需求期望的满足取决于组织和社会给以的承认的程度,激励的有效性应根据不同对象的需要而施行不同激励,对于高校教师,需求不能仅抽象成经济收益一项。虽然收益常被视为一种综合成就的象征,但高校教师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所以对高校人力资本的激励措施也应是多样化。

实行科学的以人力资本为导向的考核,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励督促高校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业绩考核上,绩效目标不清楚,考核手段欠科学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现行的教师考核指标看,科研指标往往细细量化,教学指标则往往单纯以课时衡量,课程质量的伸缩性很大,不利于对教学的真正考核。常用的做法是使用结构性的表格对教师进行正式的评价,采用学生打分,同行听课打分,专家听课并打分等方式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这种考核方法主观性强,缺乏客观的、量化的、科学的考核指标,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成绩,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价值,考核结果大多采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并且对优秀率规定了上限,使得教师因得不到高分而失望,这就把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打压下去了。由于教师绩效考核手段的不科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降低了,教师就有可能为了评价结果迁就学生的要求,降低教学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得出结论的信度和效度是有一定的间题。这些现状暴露了考核存在的间题,违反了公平理论,损害了考核的权威性、严肃性,使考核丧失了应有的作用。这套考核制度完全没有反映出高校教师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贡献。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基本上是基于工作目标和任务完成的考核,并没有考核教师为人力资本积累所进行的投资,考核的指标缺乏柔性。而且教师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完全是自己的事情,学校并没有对教师人力资本进行科学、合理地投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得到学校和社会给以的承认。人的积极性取决于人的需要期望的满足,而人需求期望的满足取决于组织和社会给以的承认的程度。考评体系科学与否,关系到人力资本的开发和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大小。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应体现对教师为教育贡献的评价;按人力资本的特殊能力,体现增强教师的责任、自尊和成就感,提高人力资本对学校的贡献率。

三、建立体现人力资本价值多种形式并存的激励方式

1.物质激励。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由此我们可建立以岗位为依据,以业绩定报酬分配模式,即基本收益;由学校统计教师的工作量(课时数),按人力资本的一般能力,统一发放基本收人,以维持人力资本的生计,属保健因素。绩效奖金;由学校对教师为教育贡献量评价,按人力资本的特殊能力,使个人对学校教育事业目标的贡献率来决定奖罚分配,属激励因素。这种报酬分配模式体现增强教师的责任、自尊和成就感,提高人力资本对学校的贡献率。

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知识型组织中,在较高层次体现高校人力资本的价值,往往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也更长。精神激励的方法有许多,如:目标激励,在理性和信念的层次激励教师。工作激励,力求让教师达到自我实现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参与激励,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教师参与管理,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性。荣誉激励,授于有贡献教师各种学术称号的荣誉激励措施。

3.感情激励。感情激励就是在人力资本管理上,尊重教师的人力资本价值地位,体现高校管理者与教师平等的感情沟通。教师看重自己资本积累,学校应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学习机会,如出国培训、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和专题培训等,重视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他们之始终保持良好自信的情绪和高昂工作热情,达到双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开发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的感情目的。利用每年的教师节,对从教10年、20年、30年、40年的在职教师分别给予特别奖励。

4.科学地划分考核类别。按照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将教学、科研岗位与管理岗位严格划分,从而有效地减少单位、部门内的“人情优”,扼制单位、部门内部拉帮结派等不正之风。

5.合理地划分考核层次。考核应按照管理权限分级进行,将同级人员放在一起既增加了考核的可比性,又避免了不同级别人员放到一起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实践证明,从管理角度考虑,从教学科研角度考虑,按正副高级人员、中级人员、助理级人员分级。这样的考核层次比较合适。

6.确定具体考核内容。在考核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将考核德、能、勤、绩的四个方面内容具体化。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考核的内容应与时俱进,教师人力资本的积累,应该成为考核的内容之一,与德、能、勤、绩并列一起,考核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动态过程,采取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使人力资本的知识、技术和管理能参与分配,形成新的利益机制。从“德、能、勤、绩、人力资本价值”五个大的方面进行考核,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

7.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是考核指标体系表现优劣的尺度,是判断教师工作优劣的依据。教师考核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目标,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因此考核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要鼓励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学科调整和发展方向相一致,使教育目标和学校要求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对教师的激励,一直是个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各高校管理者一直在努力寻找激发教师积极行为的东西。激励的方法和措施多种多样。金钱、待遇、成就、工作的挑战性等都是在实施中的方法和措施。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及行为说、公平说、归因说这些学说,都给管理者在理论上和思想上以启发,可要想把这些理论引申到一般的环境中去解释教师的行为,就会发现现实与理论有相悖的地方。一般观点认为,高校教师更看重内部因素即教学和科研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带来的满足感,是鼓励教师努力工作的动力,但教师也是普通人,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利益、信念和心理状态。这三要素中,利益占首位,说明在当今人力资本管理中,物质激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对人力资本必须实行充分的激励,这是人力资本特性的内在要求。教师的表现和行为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所受到的激励的程度或水平。激励的水平的越高,行为表现就越积极,行为的效果则好。良好的激励机制,对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力有着极大的作用。

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论文 篇五

关键词:资源管理机制,利益相关主体,政府-市场-公众,目标规划,灵敏度分析

资源开发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随之而来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加剧,让各界不得不重新审视资源开发与管理[1]的整个过程。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市场、公众作为最紧密的三个利益相关主体 ( Mitroff,1983) 各自关注的目标与利益所在并不相同[2],甚至存在较大差异。利益相关主体理论于1963年,最早由斯坦福研究院首先提出。安索夫 ( Ansoff,1965) 作为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主体”一词的经济学家,指出企业在制定决策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可能相互冲突的索取权。Freeman ( 1984) 指出各利益相关主体都会尽力最优化并保护自己的固有利益,单独考虑任何一个主体的利益,都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可以说资源管理呼唤“政府—市场—公众”三位一体资源管理机制,兼顾各主体利益,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以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

然而,以资源可持续开发为目标的资源管理机制的培育和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公众 ( 包括企业和居民) 都承担着不容忽视的责任,而市场又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有效的途径[4,5]。因此,政府、市场和公众三利益相关主体间各自的职责定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就构成了区域资源管理的有效机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资源管理机制构建是基础。

1 资源管理机制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资源管理机制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成果也是相关领域的泛化研究,侧重于定性的复杂经济学理论阐述与分析[6,7],如利用庇古税 ( A. C. Pigou,1920) 、科斯定理 ( 罗纳德·哈里·科斯,1960) 和市场规制理论 ( 卡恩,1970) 分析资源外部性和公共性问题,直接给出完善资源开发的准入制度和矿业权市场建设,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法治建设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 ( 钱丽苏,2004; 李艳花,2006; 刘天祥,2001) ,缺少足够的定量研究,现实可操作性不强;部分学者仅从政府、企业片面角度考虑[8],忽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体现全部利益主体的利益,如Roling和Wagemakers ( 1998) 指出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利益相关群体是指资源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包括管理者、员工、投资者、供应商以及顾客; 部分学者认识到了“政府”与“市场”对接[9,10]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王万山 ( 2003) 提出了引入市场机制以建立起政府———市场———企业良好衔接的“混合市场”制度,但市场仍是作为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来使用,主体作用发挥有限,且忽视了居民的意愿。本文在深入分析资源管理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从资源可持续开发紧密相关的三利益主体角度建立“政府 - 市场 - 公众 ( 企业、居民) ”三位一体资源管理机制,除去现在传统的政府决策外,也要考虑资源开发运行平台———市场,实施主体———企业,参与主体———居民的广大利益,希望兼顾各自利益,且总体利益最大,最终引导合理的资源管理机制[11]逐渐形成。在具体实施中,借助运筹学目标规划理论建立关于三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的优化模型,创新性的实现“政府市场 - 公众”资源管理机制模型的目标; 且运用灵敏度分析对资源管理机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以达到通过调节经济利益引导利益主体行为的目的,为资源管理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提供参考。

2 模型设计说明

资源管理机制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为了便于建模和求解,现对模型进行如下假定与说明,并进行适当的简化。

( 1) 模型建立的目标是实现三利益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兼顾三者利益,本文通过目标利益函数的优先级来实现,且有pk> > pk +1,各主体的优先级可改变。

( 2) 政府,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推动者,需关注的方面最为广泛和复杂,如需制定相关政策、理念宣传、建立相关机构,平衡各主体不同方面的利益,在此只关注主要的控制环境污染,解决外部不经济等功能,以促进代内、代际公平,争取对不同主体进行补贴与扶持。

( 3) 市场,其它主体在市场上进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价格、税率、竞争、供求、风险要通过市场这一平台实现,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即市场主要是行使市场规律这只“无形的手”的功能。在此,我们赋予市场理性思维,和其它主体一起共同参与理性思考; 主要目标为模仿市场规律作用,实现供需平衡。

( 4) 公众,包括企业和居民。企业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 对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负有直接责任,在机制模型中,要求企业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将外部不经济转入企业成本考虑范围,解决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深层次根源。当然,因为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随之而来的诸如绿色研究、设备等相关成本,暂不考虑; 项目实施辐射范围内的居民对资源项目的实施也非常关注,诸如就业、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与难于测量性,在此只以居民就业情况作为代表进行研究。居民就业情况与企业产量无直接关系,考虑到跟企业规模相关,根据往年数据建立相关式处理。

( 5) 资源价格和环境污染是资源可持续开发及资源管理的经济学理论来源,也是三位一体资源管理优化机制要讨论的重要问题。二者皆是一个连续的空间,在计算中,我们分别取了两个极端值进行讨论,假定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首选付出最小值,最大值是实际产生的费用,随着资源可持续管理理念的深入,企业会加大此部分投入。

3 运用目标规划理论建立资源管理优化机制模型

目标规划[12]理论和数学模型是由美国运筹学家A. Charnes和W. W. Cooper在1961年提出的,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规划领域,它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设定了多个目标,并根据各个目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优先权,分层次依次考虑满足,从而求得最接近实现预定目标的方案,这正好符合三位一体资源管理优化机制模型的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源型城市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资源耗竭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如何对此类区域的资源可持续开发进行合理化管理是各界共同面对的问题。现就四川甘孜州的资源开发生产项目建立政府 - 市场 - 公众资源管理机制模型进行研究。

甘孜州是四川省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矿业开发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选择该区域有代表性的两种资源进行研究: 资源1和资源2,以这两种资源为主要原材料进行生产的有三家企业,分别主营产品1、2和3。三种产品销售单位产品分别获利100千元、55千元、25千元 ( 此利润为未减去资源投资成本和污染治理费用的利润) 。据调查,生产该三种单位产品的资源耗用量、每种资源需投入的资源采购、污染治理成本如表1所示。现对该地区的资源管理从利益相关主体角度进行研究,为该地区乃至资源型城市如何安排资源开发生产提供参考。

模型建立:

模型近似模拟甘孜州资源开发区生产项目运行现状: 政府主体决策在第一优先级,企业为第二优先级,其次为市场,最后为居民,且资源市场基本未按市场规律发挥作用,居民决策力度更是微乎其微。现结合该区的实际情况分别建立政府、市场、公众的利益函数,运用目标规划进行分析。因为是以产品为媒介追求各主体在资源开发生产中的利益最大化,故令x1、x2、x3代表所需生产的产品1、产品2、产品3的数量 ( 单位: 万台) 。

i = 1,2,…,m( i资源供需保证率为1,追求市场运行效率最大)

( 居民综合就业人数最多,直接受益预期值大于20百人) 。

代入数据得到各利益主体函数:

约束条件:

( 1) 资源约束资源需求量要小于资源当年的可开采量,即

( 2) 产品满足目标区域当地需要x1+ x2+ x3≥7; 且x1≥1; x2≥1;

( 3) 环境目标约束生产带来的实际环境污染要控制在区域财政预算范围内D1,21x1+ 13x2+ 8x3≤120百万元;

企业实际支付的环境污染费用在控制在企业的排污权范围内D2,8x1+ 5x2+ 3x3≤50;

( 4) 非负约束xj≥0,j = 1,2,3。

其中,i: 资源种类,i = 1,2,…,; j: 产品种类,j = 1,2,…n;

pk: 目标函数的优先级,k = 1,2,3,4; EPj:单位资源生产的污染治理费用,EP'j代表取最大值,为市场供需均衡价格EP0j代表取最小值;

DQi: 单位产品的资源使用量;

SQi: 第i种资源的可开采存储量;

MPj: 单位资源的价格,MP'j代表取最大值,MP0j代表取最小值;

PRj: 单位产品利润;

OEj: 单位产品带来的就业系数;

aij: 第j种产品的i种资源消耗量;

αi: 第i种资源当年的可开采系数,考虑到资源开发的代际公平问题,每年的实际可开采系数为:Q为规划年储量,A为现年储量;

Rj: 未减去资源购入价格和污染治理费用的利润; cj: 指j产品的所有成本,在此,只研究资源本身价格及污染治理费用,其它循环经济成本暂忽略。

4 模型求解及分析

目标规划模型的求解已比较成熟,本文利用LINDO软件,采用序贯式算法[13]对上述函数 ( 1)- ( 5) 求解。得到优化结果为: x1= 1. 000000; x2= 1. 909091; x3= 9. 272727。即对该地区来说, 生产1万个单位的产品1,1. 909万个单位的产品2,9. 2727万个单位的产品3,政府、市场、公众三主体关注的目标利益在现在状态下都达到相对最大,见表2,三大主体也达到相对最满意状态。现对结果做进一步分析。

4. 1 各主体的利益值比较

各主体的利益优化结果完成情况还是有所区别:对政府来说,环境污染取得了目标函数最小值,但却达到了政府的最大预算目标120,可见污染力度较重,仍有追加污染治理费用的必要,资源管理目标任重道远; 对市场来说,资源1达到目标函数要求尽量接近1: 1的要求,供需基本平衡,但资源2的需求供应保证率为16. 09: 20,资源供应较富裕,需要考虑到供应较多带来的资源低价问题; 对居民来说,也达到了就业人数尽可能多的要求,但同样是只完成了就业人数要求的最低限制20千人; 对企业来说,利润已尽可能大,达到满意目标,但比预期值 ( 360) 小了102,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是因为需兼顾政府、市场等主体的利益,不能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肯定会影响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所以对该区域来说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优化机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让各主体利益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4. 2 从优化产量结果分析

x1= 1万个单位,只完成最基本的需求目标,x2值相对也很小,而x3相对x1、x2偏大太多。造成这种结果主要在于能源消耗,产品1和2都是高能耗性产品,虽然单位产品利润大,但在当前资源可持续开发“减量化”原则指导下,并不可取,反而更倾向于生产低能耗的产品3。对前二者来说,有停产的危险。

资源1需求供应保证率为29 /30 ,因为是高能耗消费,对资源的消费是预算范围内的最高限度消费,资源耗竭风险大,急需采取相关预警措施; 资源2需求供应保证率为16 /20,离供需平衡还有一定差距,说明对资源2的需求相对来说不是高密度消费,在良性循环范围内。

4. 3 企业运行成本及主体间利益转嫁分析

企业作为项目的实施载体,在当前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备的情况下,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结果更多地外部不经济被转嫁给了社会和政府,从而给环境带来巨大破坏力,市场也难以发挥本该有的作用,最终使得各大主体利益都不同程度的受损,社会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到最佳状态,所以企业主体利益是研究的重点。现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深层次分析,进而完成不同主体的利益转嫁,促进以相关利益主体为基础的管理机制发挥作用。

现在,企业以最低价 ( 甚至是零价格) 购入资源,并付出了最低的污染治理成本 ( 个别企业甚至不进行环境治理) ,所以,令现行企业付出的最低成本 ( 甚至更低) 为:在资源管理机制实施后,企业付诸实际行动,绿色生产理念会贯穿企业整个生产线,彼时,污染、资源购入成本原则上全部由企业承担,所以,得到企业最大成本:各部分结果见表 3。

对利润进行分析: 资源管理机制实施前,由各企业都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利润; 资源管理机制实施后,对企业2和企业3来说,无利可图,甚至亏本,企业就会停产。可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政策,即使对同样的企业来说,面临的挑战也会不同。所以,在资源管理政策实施之初,需要对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利益转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补贴。

而补贴对象为外部不经济部分,补贴值为R'j与R0j二者之差,在当前或向高效资源管理转化的过程中,政府作为推动主体就不得不对这部分承担责任,即采取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合理的补贴形式对企业进行利益转嫁,促进企业在适应期顺利过渡。当然,具体实施时补贴值还要考虑到履行资源管理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技术研发成本、相关固定设施投入、新增资源税、环境税等,令其综合表述为β,则补贴值α为:

4. 4 运用灵敏度分析进行资源管理优化机制模型的深层次研究

对运用目标规划建立起来的三位一体资源管理优化机制模型来说,其目标函数的价值系数,因为人为决策的主观原因或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总会发生变化。比如调整了三利益主体的优先级,资源价格、污染治理成本、技术改进、资源可开采量改变等,此时,各主体不得不面临新的利益协调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为管理者需要知道随着这些条件变化,已求得的资源配置会有什么变化? 或这些条件在什么范围内改变时,资源管理问题维持现状不变。从而为各主体利益决策提供政策依据,三位一体资源管理优化机制模型才更有实践意义。我们借鉴灵敏度分析来解决此类问题。

首先,以资源开采量变化这一情况作为代表进行分析。据知甘孜地区资源2的可开采量预计将减少到10个单位,对模型来说,约束条件 ( 1) 右侧的值下降,此时,只需满足最优解不变的原则: 各变量的检验数均非正,最优基保持不变即可。

重新计算得到最优值的结果,当x1= 1; x2=8. 083333; x3= 0时,各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此时,各主体利益结果见表4。可见同最初的表2相比,企业生产情况发生很大调整,且资源可开采量的骤减,使得资源2本身的市场供需平衡局面打破,市场主体利益可视为下降,企业主体的利益最为敏感,出现了明显的增幅,政府和市场也有所提高。三大主体利益进行了重新协调。

再者,分析在什么范围内,资源生产与管理维持现状,即最优解不变。对于多目标规划问题来说,用单纯行表计算可得,但颇为复杂,在此,只借鉴LINDO软件的灵敏度分析结果分析,见图1。

可见,对资源2 ( ROW5) 来说,其可开采量在( 20 - 3. 909,20 + INFINITY) 范围内变化都不会改变最优解,进而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也不会改变。所以,为了最大程度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资源2的开采量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减少3. 909,因为这样的决策并不影响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当然,虽然其上限为 + ∞ ,但从实际角度考虑,不能无限制的开发资源,因为资源量加大破坏供需平衡,随之资源价格下降,这与我们假设资源2的价格等其它条件不变是相悖的。

在灵敏度分析结果里还同时计算出了各利益主体的可变范围。ROW2为政府利益函数,具体意义为政府污染治理的财政预算,可变范围为: ( 120 28. 49,120 + 2. 66 ) , 即政府污 染治理预 算减少28. 49是不影响其资源可持续效果的。ROW3为企业利益函数,具体意义为企业的生产利润,可变范围为: ( 360 - 101. 7,360 + INFINITY) ,即政府利润在预期基础上减少101. 7不影响整体规划,但企业的利润因为兼顾其它主体利益无疑是遭受了较大损失,所以政府需采取补贴措施,完成不同主体间的利益转嫁。ROW4和5为市场主 体关注的 资源限制,ROW6为居民主体关注的就业人数限制,ROW7、8和9为企业产品的产量限制范围,ROW10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投入的污染预算限制,企业此部分预算投入可减少4. 63。

总之,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看出相关机制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各主体利益的大致影响情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灵敏度分析结果,各主体可在不改变优化值情况下对最初的预期计划值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为各主体在资源管理中优化各自经济行为提供了决策依据。

5 结论

6.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论文 篇六

近期,国内外证券市场不断出现会计造假丑闻,涉及的不仅有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更有各大会计师事务所,一系列的案件使得民间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备受关注。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独立性不仅是民间审计的生命所在,更是依赖审定会计资料的利益相关者乃至整个社会利益的保障。一旦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性,就会给委托人及依赖审定会计资料的第三方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引起全社会的经济动荡。因此,探究民间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并找出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契约理论针对特定当事人围绕特定事件所发生的特定责任、义务关系,无法解释日趋复杂的交易活动。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将公司的本质看作是一组由利益相关者签订的关系契约,而不仅仅拘泥于股东、经理人员和债权人。它突破了契约理论下“股东至上”的逻辑,认为作为向公司专用性资产的每个产权主体,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都应有权参与剩余收益分配和公司控制权的分享。

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是由各个地位平等的利益相关者所组成的,包括股东、客户、雇员、商业合作伙伴、债权人、政府、当地社区等,股东只是其中的一员。管理者不仅要为股东服务,更要为公司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公司并不是由股东主导的“分享民主”的企业组织制度,其本质上是一种受产品市场影响的企业实体。股东的利益并非靠表决权的保护,而是依赖于股票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的保护。债权人、管理者和公司其他雇员等具有特殊资源者也同样是公司的所有者。利益相关者是在公司内部有着合法利益的个人或者组织,所有利益相关者不仅要积极考量自己的利益,而且要同时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一)股东和经理人员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与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公司盈利则股东盈利,公司亏损则股东亏损,因此股东最关心公司的盈利情况。经理人员是公司的经营者,公司的盈利情况直接关系到其业绩考核,关系到其薪金的多寡,他们也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二)公司客户直接对公司治理发生影响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时,一般会把其高质量的信息发送出去,否则客户难以辨别,只会购买低质量的产品。这里只要声誉投资的净收益大于通过降低质量欺骗顾客所获得的收益,企业就会投资,于是就可以在市场上同顾客进行无限次交易,从而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而客户则把声誉投资看作是对产品质量的隐含保证,并愿意支付一个加价,这个加价足以补偿企业声誉投资的费用,并能够给企业带来正常利润。供应商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影响企业。

(三)政府等外部机构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运营影响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治和文化;政府及其他外部机构也可以通过某些管制手段或法律法规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会计准则就是其中一种法律法规约束。

三、对民间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分析

民间审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传统的审计理论中。由于管理者经营努力过程的不可观察性,使得经营结果成为所有者评价公司管理者经营业绩的主要考核标准。但公司的经营成果主要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中,而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由公司的管理者控制和完成,因此中立的第三方对于财务报告的客观评价就成为所有者保护其投资权益的必要手段,审计者由此成为所有者——管理者委托代理链之外的第三个顶点。公司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审计者形成如下图1的三角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有者这一极变得日益复杂。现在,不仅公司的所有者需要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银行、政府、客户以及公司的潜在股东等等,都希望获取公司的相关经营信息。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上三角关系图可以变形成为图2:

在新的审计关系图下,对于管理者而言,只有勤勉经营并公允呈报会计报告,才能获得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及经理人市场的认可,取得适宜的报酬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需要聘任独立的审计师来鉴证管理者的工作业绩,才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于审计师而言,只有保持独立性,对管理者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行为进行深入、充分的审查和揭示,才能维护委托人的权益从而建立自己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职业声誉,进而步入高品质审计、高职业声望和高市场回报的良性循环,

应该说审计者的独立性是此三角模式得以成立的根本立足点,审计者只有保持其独立性才能就那些主要反映管理效果的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提出意见。影响审计者独立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上关系图中利益相关者一角的主体不明晰,或审计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合谋。都会影响民间审计的独立性。

(一)利益相关者为公司所有者时。委托方主体不明确

首先,在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中。国有资产都占有很大比重,这部分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模糊,导致了国有股终极所有者缺位,破坏了审计三角的平衡。由于国家是国有资产的唯一产权主体,有关权力也就由国家行使。但是受托行使国有股权权力的“国家”是谁,谁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股的权利,却是很不清楚的,而且最终权力主体的边界和其委托权大小也是抽象的。同时。由于国有股权的最终产权主体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了审计三角中终极“所有者”的缺位,从而导致了审计三角关系的不稳定。

其次,公司股东数量众多,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证,权利无法行使。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作为公司常设的领导机关,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居核心地位,是所有权和公司治理之间的最重要的联结点,更是公司治理赖以发生的场所。但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股东大会的功能被弱化,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董事会被大股东控制、被架空已经成为现代股份公司的普遍现象。这使得内部公司治理关系框架就会变为“控股股东一董事会一经理层一股东大会”,这时控股股东在内部公司治理关系中占主导地位,公司的经营管理都由其控制,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就是所谓“大股东控制”。在这种公司治理关系中,股东大会的功能不能发挥。审计三角中的“所有者”实际上变成公司的大股东,众多中小股东被排除在外,导致审计三角关系的不稳定。

再次,审计者的聘任在实际中存在不合理的操作,尽管我国《公司法》规定由股东大会聘请注册会计师,但实际上是由经营管理层聘请的。经营管理层由被审计者变成了审计委托方,由他们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决定注册会计师的续聘、收费、改聘,造成委托者出钱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己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打乱了审计关系三方

的有序平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关系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

(二)利益相关者为银行时,易形成审计者与管理者的合谋

当公司向银行融资时,银行为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需要其提供审计报告。在这一交易中,银行应成为审计的委托方,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并支付给审计者一定的费用。这样才能使得审计三角关系图成立,保证审计者的独立性,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公司为了向银行融资,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会计资料进行审计,证明其还贷能力,并支付审计者一定的费用。在这种操作下,审计者对委托人进行审计,目的之一是寻找委托人的财务问题,而审计者又与委托人是被雇用与雇用的关系,要从委托人处收取报酬,这一违反市场常规的做法使审计者从一开始就在经济上受制于委托人。

这种方式导致审计者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性,形成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上的一定程度的依存性,这种依存性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处于被动地位,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谈判时由于经济制约而担心收不到预期的审计费用甚至失去客户,从而无法在对等的地位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涉。会计师事务所在权衡利弊后,很可能、也经常会使会计师事务所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可见在这一制度下。银行完全被排除在审计关系之外,虽然它才是会计资料的最终需求者,而要让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与公司合谋是很难做到的,更不要谈其独立性了。

(三)利益相关者为政府时,易造成行政干预

政府有关部门也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公司运营情况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地方财政收入的多寡和地方政府的政绩。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能够从资本市场筹集较多的资金,地方政府出于自己的地方利益,往往对本地的上市公司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利用筹集到的资金以发展本地经济,增加本地就业。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违规操作“挣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查出问题,也要以大局为重,竭力隐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进行上市公司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往往会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揭露查到的违法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职业道德,还关系到其个人权益。在这样的环境下,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

四、保持民间审计独立性

为保持民间审计的独立性,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者的聘任

审计委员会不同于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一般由公司的大股东组成,股东大会的表决权由各股东所占的股份数所决定,而审计委员会应由公司的股东代表组成,其中有大股东也有中小股东,他们具有平等的表决权。由审计委员会决定聘请或变更外部审计机构,对于提高审计独立性,遏制内部人控制会有极大作用。

(二)完善外部公司治理

外部公司治理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等。这些外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会给管理者以很大的压力。例如完善的经理人市场,会使管理者害怕市场给他作出不利的判断,引起人力资本的下降,从长远利益考虑,他必须努力工作以提高自己在经理人市场的声誉。外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有效运转,能有效减少管理者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即使发生也会增大其承担的风险成本,从而减少其与审计者合谋获取非法收益的可能。

(三)费用支付采用“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

银行要获悉公司的经营情况,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由银行付费,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也一样。这种机制可以保证审计三角关系的形成,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减少审计过程中审计者与管理者的合谋和对委托方的利益侵害。

(四)转换政府职能,改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政府应主要着力于界定和保护产权,这种职能的实现不是通过所有权的控制,而是利用利益激励的制度约束,通过市场来实现。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控制市场运行。把具体的经济管理职能转移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机构,赋予社会中介组织更多自由职能,让会计师事务所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执业。

五、结论

上一篇:文献检索报告总结下一篇:三数下册期末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