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共6篇)
1.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 篇一
2.4 国内外人力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
人力资源整合(Human Resource Integration,简称为HRI),作为企业管理整合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自19世纪美国发生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们从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作了比较多的研究。Schweiger,Walsh(1980)在著作中,讨论了雇员在并购中的冲突、紧张、职业不确定性、行为难题、压力、生产力损失、财务安全、工作地点的重新安排、同事间的信任等问题的典型感受。Krug,Nigh(1998)对跨国并购中的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离职原因进行了研究,认为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的大量离职与并购两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差异、高的国际整合水平(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和被并购企业在并购前的绩效水平显著相关;文化差异越大、国际整合水平越高、并购前的绩效越低,其离职率越高。美国学者P·普里切特,D·鲁宾逊(1999)在《并购之后:如何管理被收购公司》中对企业并购对员工的心理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被收购公司人员的综合评价和挽留等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并购管理提出了一些指导原则。这本书是国内引进较早的,也是较为系统性地介绍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的著作,但由于这本著作是关于企业并购之后各方面的整合问题,比如财务、战略、组织结构等整合问题,因此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的研究就显得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在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亚力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1999),他在《并购的艺术——整合》中对并购后的几种主要形式的整合对作出了详细的讨论,以问题的形式一个一个相应回答,并配合相关典型案例加以讨论。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讨论了并购中人员的裁减主要要看公司下一步的战略,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导致裁员,有些恰好相反。关键员工对企业非常重要,要通过精神和物质激励、设置约束条件等各种方式保留优秀的员工。并从组织结构、薪酬福利等方面以本国的具体情况为背景做出了具体的方案。菲利浦·米尔韦斯,米切尔·马克斯(1999)在《兼并管理》中从组织的角度和人的角度描述了兼并管理的方法,指出经理人员在并购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关于人的动机、情感、队伍建设、组织心理学、思想意识、公司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强调了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指出战略兼并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协同效应,即卖方和买方在公司间的技术和专有知识的转移,这就意味着要将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使杰出人才继续保持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同效应,即卖方和买方在公司间的技术和专有知识的转
移,这就意味着要将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使杰出人才继续保持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关于人力资源部门在购并整合中的角色,Charman(1999)在对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的调查中,发现75%的人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应向高层管理者提出建议和专业参谋;85%的人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应在管理整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实际购并整合中只有35%的人力资源部门参与其中。Habeck(2000)在研究了世界范围内的购并案例后发现缺乏整合的企业中50%生产率下降,47%的企业在三年内存在管理摩擦问题,90%的高科技购并没有达到预期增长目的。Randal I·Schuler和
Sunsan·Jackson(2001)在分析了企业购并的目的、类型和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忽视人力资源整合的原因是:认为购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太软性,难于管理;人才观念的缺乏:缺少人力资源整合倡导者:缺乏人力资源整合的模式和框架:关注其他方面的整合而忽视人力资源整合。二人提出了三阶段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式:整合准备、整合实施阶段和整合固化阶段。Krug和Hegarty(2001)运用知觉的相关观点,从管理者知觉的角度研究了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的留任和离职问题,认为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的留任与其对并购事件宣布的积极知觉、其与并购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积极互动、其对并购长期效果的积极知觉正相关。
2.4.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整合方面的研究,是伴随着我国企业并购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起步比较晚,对这个问题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郑海航(1999)认为并购后的企业选派有专业管理才能并且忠诚于并购方的主管,是实现企业整合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认为只有派人员对被并购公司进行直接控制,才能保证并购方经营决策的执行和并购整合效果的发挥。郑海航也强调,很快地离开被并购企业的人员,往往是那些有技术、有管理能力和经验的人员,应该在过渡和整合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稳定和留用这些对企业发展很关键的人员。徐芳(1999)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发展战略整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罗瑾琏(2000)认为,人力资源整合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之上的更高层面的目标,是发展了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整合是基于系统观点和行为重组理论的激励,是发展了的激励;并在分析了沪港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企业绩效的人力资源整合策略是:人力资本分享剩余即推行泛股制;不公平事件控制并提高员工公平感;加强上下级间的有效沟通使员工明确自身职责;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员工多重技能四个方面。许树沛(2001)在分析战略联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联盟的人力资源整合应从联盟经理层的整合、联盟员工的整合、联盟联系渠道的整合、文化整合四方面进行。吴志军(2004)在分析了企业购并引发的主要心理变化、对员工的负面影响和被并购方原高管人员的配合难度等方面后,提出人力资源整合的策略是:客观评价高层经理的能力,审慎决策高层经理的去留;针对并购方式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整合策略;通过多方努力,转化员工的抵制情绪;建立激励机制,留住公司的核心员工。孙剑锋(2005)通过综合运用劳动经济学和系统评价等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人力资源整合经济效益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较系统的阐述了人力资源整合经济效益分析主体、分析客体、分析原理和分析方法等研究框架,并从原理上进行了数学描述和逻辑演绛。提出了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使劳动投入经济效益沿增长最快的方向发展的观点,并给出了采用人力资源整合指数法判断人力资源整合经济效益的判则。颜士梅(2005)将内创业与并购整合两个研究领域结合起来,系统探讨并购式内创业中人力资源整合水平及模式、人力资源整合水平选择和人力资源整合策略。李新(2005)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系统方法、比较方法等研究方法,阐明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的方式和途径;并运用成本-收益模型,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整合绩效测评的效率选择。
[6]Charman,A,Glob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 human resource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Focus(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99
[1] Charman,A.(1999)Global mergers an
d acquisitions: the human resourcechallenge. International Focus(Society for Human)
[3]Randail Schuler,Susan Jackson. HR issues and Activitie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Vol. 19,No.3,pp.239-253,2001
[4]Habeck,M.H,Kroger,Vand Trum,M.R. After the Mergers: Seven Rules for Successful Post-Merger
integration. Prentice Hall/Financial Times,New York/Loodon,2000
2.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 篇二
一、20世纪90年代, 许多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教师指令, 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关于如何给出有效指令的基本准则
哈默 (Harmer) 从学生的理解角度提出教师指令语的两个基本原则:指令语必须尽可能地简短;指令语必须富有逻辑 (2000) 。哈默 (Harmer) 还做了进一步阐释:当教师发出指令后, 必须要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明白老师让他们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解释或演示将进行的活动来进行核实, 如果教师和学生的母语是同一语言,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指令进行翻译以检查他们是否已经完全知道老师的意图。厄尔 (Ur) 也提出了教师指令语的基本准则, 但是他的重点是教师如何给出有效的解释, 因为他认为教师对某个学习活动的解释在指令语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整个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出以下基本准则: (1) 应提前准备指令语; (2) 在发出指令时, 应确保所有学生都在注意听; (3) 应至少重复一遍已发出的指令语; (4) 指令语应尽量简明; (5) 发出指令后, 请举例说明; (6) 发出指令后, 应进行核实。 (Ur, 2000;17) 从厄尔 (Ur) 提出的基本准则可以发现, 他不仅将焦点放在了指令语本身, 同时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因素, 即学生的反馈。因此, 厄尔 (Ur) 对教师指令语的研究比哈默 (Harmer) 的研究更详细更全面。此外, 帕洛特 (Parrott) (1993) 也提出了关于教师指令语的四条基本准则, 与厄尔 (Ur) 和哈默 (Harmer) 提出的准则基本一致, 但是帕洛特 (Parrott) 的创新在于认为指令语在语言课堂上提供了为数不多的师生使用目标语真实交流的机会。同时, 国外的学者还对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1988年洛尔施和舒尔策 (L·rscher&Schulze) 将师生关系与语言习得相结合, 以布朗和莱文森 (Brown&Levinson) 的礼貌理论为基础, 研究德国以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礼貌现象。他们收集的数据显示直接性话语在这些教师话语中占多数, 从而得出结论:在英语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总体上缺乏礼貌。尽管该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说服力, 且洛尔施和舒尔策 (L·rscher&Schulze) 在分析原因时考虑到了课堂中师生权利不平等和英语作为二外的一些课程要求, 但是并未将人际关系的因素考虑在内。因为课堂话语是面对面的互动, 所以在分析原因时不应该忽略这一因素。此外, 他们的数据来自德国的英语外语课堂, 结论可能还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 洛尔施和舒尔策 (L·rscher&Schulze) 所得出的结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仅仅适用于德国或欧洲的语言环境, 至于其是否也适用于亚洲或世界其他地区还需进一步验证。埃利斯 (Ellis) (1992) 从习得的角度对两位儿童的请求话语进行研究, 以考查在英语作为二外的课堂中师生交流能否足以保证培养学生对目标语的自如运用能力。他经过15至21个月的连续跟踪调查, 总共收集了多达410个请求语料, 最终得出结论:尽管在跟踪调查期间, 这两位儿童运用请求语言的能力有了提高, 但是他们在灵活自如运用所有请求表达的能力上却不尽如人意, 即他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不同谈话对象选择恰当的请求表达的能力。埃利斯 (Ellis) 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环境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儿童人际交流和表达的需要, 但不能为二外学习者创造一个真实的交际环境。他的研究对二外教学有新的启示———应尽可能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目标语言环境。法尔斯格拉夫 (Falsgraf) (1995) 则专门研究了外语课堂中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 他比较分析了日语 (既作为二外又作为母语) 和英语作为指令语时的主要区别, 他认为教师的指令性言语行为是反应师生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法尔斯格拉夫 (Falsgraf) 发现:在初级外语课堂中, 教师使用日语作为指令语比英语作为指令语更具直接性, 这不仅反映出师生地位的不同, 也显示出师生关系的亲近和不正式。法尔斯格拉夫 (Falsgraf) 更强调在多于一种语言的外语课堂中, 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因素对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影响。2000年, 艾格尼丝何蔚云 (Agnes Weiyun He) 对在美国教授华裔儿童的两名教师的指令语 (汉语) 的语法进行了研究, 将教师课堂指令语分成两类:教学指令和纪律指令。通过分析发现:指令语中语法组织结构会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一定影响。该研究的创新在于:语料来源于在美国教授汉语的教师话语。道尔顿·普夫和尼古拉 (Dalton.Puffer&Nikula) (2006) 以语用学相关理论为基础, 在欧洲国家的大环境下, 对芬兰和奥地利的非语言类课堂 (自然学科) 中教师与学生指令性言语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中国, 英语教育还没有发展到可将其作为其他学科课堂授课语言的水平。他们发现语境因素 (即指令的内容或课堂语域的类型) 会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对指令语的选择。该研究的突破在于考虑到指令语的间接性以及更全面地影响师生指令语选择的因素。最近, 国外进行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的学者是奥利维拉 (Oliveira) , 他于2009年对两位低年级美国老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中的礼貌进行实证研究, 所选择的课堂均为以询问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他认为教师需要注重培养语用意识, 以使师生互动更加有效。奥利维拉 (Oliveira) 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教师指令语与礼貌相结合进行研究。
二、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国内的研究人员主要有李军 (1998, 2003) , 朱东华 (2000) , 徐英 (2003, ) 何平安 (2003) , 郭林花 (2005) , 靳玮珊 (2006) , 郝义侠 (2006) 和赵端阳 (2007, 2009) 。
李军 (1998, 2003) 对汉语使役性言语行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系列研究, 他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说话人的使役性言语的效能。朱东华 (2000) 从语言、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分析了如何简化英语教师指令语, 最终提出: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言语必须浅显易懂, 教师的指令语必须简洁、清晰, 这样的指令能够使学生 (尤其是初学者) 更容易理解。作者在中国环境下对英语教师指令语提出比较具体的简化方法, 对英语教师在使用指令语方面有一定启发。徐英 (2003) 对北京几所高校进行了实地听课调查, 以教师控制性言语行为为切入点, 分析了英语专业口语 (六堂) 和精读 (两堂) 课堂中教师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 专业课堂中教师的指令性言语行为基本礼貌, 他们在实施控制性言语行为时偏于使用直接型策略, 直接型控制性言语行为对礼貌因素的考虑是通过直言修饰策略来实现的。何安平 (2003) 采用了语料库分析的方法, 调查了境内外中小学教师指令语中反映认知活动的两组动词短语的使用情况, (1) 刺激较低层次思维活动 (重复性的操练或记背型练习) 的动词; (2) 刺激较高层次思维活动 (鼓励学生动脑思索) 的动词短语。研究结果显示, 针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 (如小学生) , 教师指令语中前一类动词占绝对多数;而对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 (如高中生) , 则后一类动词占多数。而在作为比较的境外小学英语课 (均由以英语为本族语者执教) 中, 教师已经注意从多层次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即境外高低年级教师对这两类动词的使用频率差别远远小于内地初、高中和小学教师的使用差别。作者从认知的角度, 对境内外高低年级教师指令语的使用情况做了较为系统详尽的比较, 从而发现国内中小学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 尽量使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作者应该考虑到一点:在境外的这些英语课堂, 教师和学生的母语都是英语这一因素, 这种比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不对等的。郭林花于2005年对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2006年靳玮珊以“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课堂英语指令性言语行为差异的语用与研究”为题, 撰写了研究生毕业论文, 她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英语教师与美国英语教师在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使用上的差异进行分析, 并力图找出导致差异的具体原因。两篇文章虽然都是以英语专业课堂中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为语料作为研究对象, 但两位作者对指令性言语行为具体分类的标准却不同, 前者根据形式—功能关系标准和please标准作为区别直接与间接指令的两条主要标准;而后者以百隆·库卡 (Blum.Kulka) 和Trosborg对指令性言语行为和修饰策略的分类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比较。郝义侠 (2006) 通过课堂观察、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最后得出结果, 在提问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面子维护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研究使英语教学中的礼貌研究更趋于系统化, 为之后的此类研究树立了榜样。赵端阳 (2007, 2009) 则对礼貌策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做了系列调查研究, 并于2007年做了实证研究, 最终提出在使用指令性、否定评价和批评的言语行为时, 教师更应采取礼貌策略来减轻其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威胁。
由此可见, 国外对于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教师指令语提出基本准则以及从社会语言学、语用或二语习得的角度对教师或学生的指令语进行实证性研究;国内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实证性研究方面, 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摘要: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在语言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Nunan, 1991) 。而教师的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是教师组织教学、传授知识过程中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成功有效的指令能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关键词:教师,指令性言语行,指令语
参考文献
[1]Austin, 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Ellis, R.Learning to Communicate in the Classroom:A Study of Two Learners’Reqest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2, (14) :1-23.
[3]Oliveira, A.W“.Kindergarden, can I have your eyes and ears”Politeness and Teacher Directive Choices in Inquiry-based Science Classroom[J].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9, (4) :803-846.
[4]郭林花.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05, (3) :40-43.
[5]何安平.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教师话语分析[J].现代外语, 2003, (2) :161-179.
[6]李军.使役性言语行为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03, (3) :34-39.
3.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 篇三
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秦腔是我国国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经几百年的兴衰变迁,至今仍然活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戏剧界的四大声腔之一,秦腔和其它几个声腔比较起来,豪迈、粗犷、刚健而又悲壮苍凉的风格独一无二。正因为如此,乾隆年间晌一在北京吼起,便震惊朝野,广受士大夫和庶民青睐。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究竟它有何等魅力?一直激励着学界试图一层一层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有明以来,前代学者一直孜孜不倦的对它进行研究。
近代以来,国内关于秦腔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中期才有学者开始研究。最早出现的是20世纪40年代末的《秦腔记闻》,之后出现了《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秦腔声韵初探》、《秦腔音乐》、《秦腔史稿》等一系列研究著作拉开了二十世纪国内秦腔研究的序幕,根据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学者对秦腔的研究情况,笔者拟把这一时期的秦腔研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中期到70年末为研究初发期;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研究密集期。
第一阶段 秦腔研究初发期(1949-1970年代末)
据现存国内秦腔研究文献来看,从20世纪中期到70年代末的几十年间,国内学者对秦腔进行研究的人很少,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和论著也较少,因此这段时期可以称为研究的初发期。
作为地方剧种的秦腔,一直面临着一个中国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共同面临的问题:“剧业”盛而“剧学”微。直到上世纪中后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秦腔记闻》(王绍猷著,易俗社刊本,1949年)、《乐学通论》(范紫东著,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出版,1954年)、《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分会编,1961年)等秦腔理论研究专著刊行。
同秦腔演艺事业比较起来,这些理论专著出现可谓晚矣,不要说比早期秦腔班社演艺历史晚,就是比西安易俗社成立也要晚四十多年。建国后,随着秦腔理论研究专著的刊行和研究论文的发表,秦腔才开始逐渐引起学界注意。
总的来说,在第一阶段这几十年时间里,虽然国内多家报纸都刊登了有关秦腔的报道,对于秦腔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了一定作用,并出现了一些关于秦腔的文章和著作,但大多数是对秦腔内容进行常识性介绍,基本处于描述性阶段,真正从学术理论层面上对秦腔进行研究的论文和文献非常有限,很多领域尚未涉及。第二阶段 秦腔研究密集期(1980至今)
20世纪80年代,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为撰写《戏曲志》对秦腔展开了深入调查,这为秦腔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对秦腔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涌现出了很多关于秦腔研究的文章和论著,可称为秦腔研究的密集期。这一阶段的文献主要针对秦腔的起源与形成,秦腔的流传与分布,秦腔的声腔、音乐及艺术特色,秦腔的艺人、剧目、剧团,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秦腔的起源与形成
关于秦腔的具体形成时间,目前还没有惟
一、确定的结论。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秦腔源流研究的文献,关于秦腔的源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先秦说。关于秦腔的源流说,最早可以推及到秦汉以至春秋战国时期。如易俗社编剧范紫东先生曾言“秦腔远绍二南遗音,近挹两汉文化本为温柔敦厚之风,又寓激昂慷慨之气”。[1] 上世纪80年代,仍有学者坚持先秦远源说“现在流行于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的秦腔唱腔,我个人认为是缘于上古西音、秦音和秦声的。历史数千年,中间当然会有许多发展、变化,乃至是很大的变动。但我又坚信,万变不离其宗,西音、秦音和秦声的个性是不至于变丢的……西音、秦音和秦声,起码从唐代迄今变化不会很剧烈”。[2]
2、明代说。如《辞海》“秦腔”条目:“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前在陕西、甘肃、山西一代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音调激越高亢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长句基本为七字句,音乐为板腔体。明末清初流传南北各地,对各种剧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
此外还有人认为:“秦腔形成于明中叶成化、弘治、正德年间是比较客观的。”持此观点的有张来斌的论文《从审美特性看秦腔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把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发展,从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几个方面考证了秦腔剧种的形成,认为秦腔作为一种高度发展的综合艺术,只能形成于明中叶以后。[4]
3、汉唐说。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是苏育生,在其著作《中国秦腔》中他认为“秦腔声腔起源于唐代变文的诗赞体音乐,秦腔作为一个剧种,广泛吸收唐代梨园艺术以及北杂剧和昆曲的营养……由此可见秦腔的音,也就是唱法,起始于唐代;源于陕西的秦腔声腔,其最早即仿效广泛流行于唐代民间的变文„偈赞‟,即诗赞体,应当说是顺乎自然了”。他还认为“秦腔戏曲文学源于唐代变文诗赞体韵文,唐代变文以散文讲说,以韵文歌唱;讲唱的内容,最初属于经文,后来逐渐扩大为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唐代变文的这种俗讲化,成为我国民间说唱艺术的滥觞,也是产生于民间说唱艺术的秦腔戏曲文学,包括剧本内容及唱词的主要来源”。最后他提出“秦腔的表演艺术,可追溯到汉代百戏,唐代梨园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歌舞戏、参军戏”。[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秦腔起源及形成的研究不断有新作出现,但始终没有形成共识。而且我们认真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就会发现,在许多文献中运用的资料种类没有太多改变,这些文献资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分散、不完整和不统一。
二、秦腔的流传与分布
对秦腔流传与分布的研究,对于研究秦腔史及探索秦腔的发展与传承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就已经对这个问题开始关注和研究。主要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研究特点。
“多元”体现在各个时期或者各个地区对于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域内秦腔剧种的研究。陈光、王正强著文《立足甘肃说秦腔》,该文从秦腔在甘肃的发展历程来对秦腔的音乐声腔和艺术特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6]周育德著有《乾隆末年秦腔在北京》一文,该文对乾隆年间以魏长生等为代表的秦腔艺人在北京表演秦腔的曲折经历为线索,研究了魏长生等人创作和改良秦腔情况。[7] 买玉华的《民国时期乌鲁木齐秦腔艺术的发展》一文,通过对民国时期秦腔艺术在新疆三个阶段发展历程的研究,探讨了秦腔艺术在新疆从兴盛到衰落的原因。[8] 赵建斌著文的《浅论西府秦腔》研究了秦腔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支派——西府秦腔,探究了西府秦腔的文化根基、历史渊源及其声腔特点对于弘扬秦腔文化、继承和保护西府秦腔艺术中的精华具有的重要意义。[9] 苏强的论著《浅谈秦腔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生存与发展》,从当前秦腔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存在现状和趋势出发,提出了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等几点建议。[10] “一体”体现在全方位、纵向地、宏观地来研究秦腔的流传与分布。李会娥在其《秦腔社会文化研究述评》中梳理了秦腔的历史传播和社会影响,认为秦腔文化区是指秦腔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专业剧团和演出人数在当地戏曲活动中占到半数以上分量的省份,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秦腔的生长、发展、繁荣、研究有赖于整个文化区内各种有利因素的推动。该文从秦地的历史渊薮、秦腔的历史传播方面研究指出,秦腔的流播途径有三种:(1)秦晋商人。(2)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首领及主要人物大部分是陕西人,他们把秦腔作为军戏,随军演唱。(3)艺人的流播演出。通过以上三种途径,秦腔在宁、甘、青、新等省区广泛流行开来。[11] 张晋元在其论著《秦腔流派与传播》中,提出秦腔在明末清初形成了五个流派,是秦腔向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传播而形成的结果,并且各路特色不同。除此之外,秦腔还曾远播海外。[12]
三、秦腔的声腔、音乐及艺术特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秦腔声腔、音乐及艺术特色的研究文献较多,如常智奇的《长歌当哭悲秦腔——兼论秦腔的审美特征》一文较早认为秦腔艺术是一种直面人生苦难、在忧伤的基调中表达不屈精神的艺术,它是一种阳刚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并简要从秦地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分析了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13] 韩健《秦腔的悲剧艺术》从秦腔音乐、表演程式两个方面分析了“秦腔的悲剧艺术的表现力较之其他戏曲剧种能够最大限度地揭示悲剧人物面对厄运、死亡时的那种无助、痛苦、忧伤、愤怒的心情和反抗精神”。[14] 孙媛媛在其《荡气回肠西秦音 淳朴豪放关中情 析〈秦腔主题随想曲〉的演奏体会》一文中,研究了二胡在秦腔艺术表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出秦腔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高超音乐演奏造诣。[15] 谢艳春《秦腔现代化进程中的审美特征》研究了在现代化进程中秦腔艺术加快现代化进程以适应时代变迁而形成的新的审美特征,从清末民初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秦腔五个阶段的现代化进程,文本:由道德批判走向人性挖掘;表演:由泛程式化走向个性化;音乐:从固定板式走向动态变迁;舞美:由大写意走向虚实结合。[16] 苏育生《秦腔要有艺术美》主要研究了当前秦腔缺少艺术美的问题,即缺乏戏曲的艺术感染作用,从而提出了演员的表演艺术是决定戏剧艺术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演员表演艺术是至关重要的。[17] 张伦所著的《秦腔唱法研究》对秦腔的唱法,由感情到技巧,由呼吸控制到声音的完成,以及咬字吐字与声音的融合,行当声型的区分和念白技巧等,从感性到理性,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在戏曲声乐艺术这一领域里,它可能还有不尽完善之处,但在目前秦腔唱功著作不多的情况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研究和借鉴的可贵资料。[18] 李增厚在其《秦腔语音是秦腔艺术的根》一文中,探讨了秦腔表演中一直存在的语音问题,提出了语音对秦腔的重要性,探索出了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秦腔语音知识的教师队伍是其出路。[19]
四、秦腔的艺人、剧目、剧团
戏曲的表演需要艺人,艺人需要按剧目要求来演,表演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集体协调合作才能完成。那么,秦腔这种戏曲艺术,它的艺人、剧目和剧团的研究现状又如何呢?
1、秦腔艺人
关于秦腔艺人的研究目前来看并不是很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世家。杨居礼的《痴迷秦腔的艺术世家》一文研究的天山脚下一个两辈人在同一剧团的秦腔世家出现的比较早。通过对和强与熊月玲家庭两代人痴迷秦腔事业,和秦腔结下不解之缘说起,谈到他们作为戏曲艺术工作者的敬业奉献精神,尤其是对作为老一辈以老带新、扶掖后辈给予很高评价。[20](2)知名艺人。卢巍的《怎一个“爱”字了得——戏痴李小锋印象》中,从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来研究李小锋,从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来研究其内心世界以及对秦腔表演造成的影响,深刻剖析了其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21]张世忠的《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一文中分别介绍了李正敏、杨凤兰、刘毓中、任哲中、端正恭、肖若兰、郭明霞等几位秦腔界已故前辈一生的气节风骨,他们为秦腔的发展与传承贡献良多,令人钦佩。[22]
2、秦腔剧目
秦腔剧目繁多,研究起来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王志直的《秦腔剧目源流谭》比较全面、细致的研究了这个问题,该文献中比较系统的研究了秦腔剧目起源于何时,最早的剧本是什么的问题。从历史纵向来研究秦腔剧目的发展演变、创作过程和方法;从题材横向来研究秦腔剧目的创新与扩展。同时重点总结和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秦腔剧目方面所取得的重大创新和成果,学术价值较高。[23] 在王东明的学术论文《浅论秦腔剧目》中,对秦腔传统剧目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作者本人研究易俗社秦腔新编剧目的心得体会,并对其进行了概括、总结和评价,在研究现代戏方面也有新的观点,值得玩味。[24] 在一鸣《剧本——秦腔发展的根本》文中,作者从实际出发,探究戏曲的兴衰存亡原因,结合秦腔自身特点,从剧本创作的角度提出了剧本是秦腔发展的根本。对戏曲创作和改革有一定参考意义。[25] 根据焦文彬先生的研究,按戏剧故事发生的历史年代,开列出秦腔传统剧目1000多本(实例不足1000,其中尚有同剧异名者并列,本戏与折戏并列的情况),然而先生仍然认定五路秦腔剧目总数当在5000以上。这一研究意义重大。现将焦先生提出的剧目附于文后。
3、秦腔剧团
对于秦腔剧团的研究,笔者找到的资料比较有限。在这里只对易俗社和新盛班研究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何桑在其《易俗社戏剧文化品牌的价值认知》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易俗社的显性和隐性文化价值,研究并总结出易俗社文化魅力形成品牌而带来的市场效益,对于人们重新发现和认识易俗社有了一个新的角度和视野,通过对易俗社品牌的价格内涵、情感内涵、不可再生性、亟待保护等几个方面予以研究,为秦腔剧团发展指明方向。[26] 薛钉钉的《古调独弹——论〈易俗社秦腔剧本选〉》文中,通过研究《易俗社秦腔剧本选》,对易俗社所编戏曲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研究易俗社历史具有重大意义。[27] 振易、卓慧的《易俗社唱腔创新例谈》一文,通过对易俗社10个唱腔创新案例的研究,以资今天戏曲改革和创新。[28] 陈丽霞、王生耀的《秦腔新盛班的沉浮兴衰考略——1890至1949》一文,通过对秦腔班社——兴盛班形成和传入新疆历史、兴衰变迁、发展特色的研究,对于研究秦腔近代发展史具有一定学术价值。[29]
五、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秦腔传承与保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还是比较多的。李振中的《论秦腔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从现实出发,结合时代特征,以秦腔的传承与长远发展为立足点,探索性的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中小学设立秦腔课程,二是各地市建立专业秦腔戏校,三是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四是建立秦腔戏剧大学,并在艺术院校设立秦腔系,五是编审秦腔剧目教材与教学大纲。[30] 刘天利的《论秦腔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一文中,从研究秦腔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出发,提出秦腔发展与保护的建议:一是建立健全秦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立法,二是生产性保护方式是最优选择,三是政府支持和鼓励是重要手段,四是加强对秦腔艺术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发挥他们在培养后继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31] 马维岳的《配套改革刻不容缓》中,通过对戏曲现状不景气的研究,提出秦腔要振兴就必须得改革,改革的劲头主要应用在提高秦腔艺术的质量和魅力上。为此,作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一是加快秦腔艺术团体的体制改革,二是搞好秦腔艺术的配套改革。[32] 李锦航的《浅议秦腔艺术的出路与创新》文中,通过研究分析秦腔低迷不振的原因,提出几点改善现状的建议:一是解决秦腔的文化认同问题,二是打造自身品牌,三是加快秦腔创新节奏,对于秦腔改善自身困境具有重大意义。[33] 樊凤爱的《分析秦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文中,通过分析研究目前秦腔的发展现状,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来探索秦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不断继承和创新。[34] 田博的《传统与创新之我见》一文,作者把秦腔创新发展的切入点放在了表演程式的创新上,秦腔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汲取精华,海纳百川,走自己的独特之路,作者通过对表演程式概说、行当表演程式创新、行当表演程式创新原则的论述,来探索秦腔发展创新的道路。[35] 赵逵夫的《弘扬传统 与时俱进——论秦腔的艺术传统与改革发展问题》一文,通过对秦腔历史的研究挖掘,进而提出适应时代、推陈出新,探讨了怎么个改法,什么事戏曲的艺术精神,什么是秦腔的演唱风格等问题,提出了秦腔的改革主要应从剧目剧本入手,进而进行阐述和论证。[36] 此外还有叶涛的《建议建立秦腔艺术博物馆——对秦腔发展前景的构想》一文,从秦腔改革和保存及接纳更多层次观众的角度来大胆提出设想,对于建立秦腔艺术博物馆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37] 季国平的《当秦腔遭遇现代文明》一文,从探讨秦腔面临的严峻时代挑战写起,进而提出秦腔要与时代精神接轨,要有思想、审美、形式、手段的现代化提升和发展,但风格不能丢失,而是更要强化。该文对于秦腔在当下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值得研究。[38] 金行健的《要推陈出新 不要全盘否定》一文,对于正确对待秦腔的传统剧目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传统戏剧指明了方向。[39]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秦腔研究和研究初发期比较而言,有关秦腔研究的文章和论著的数量大幅提高,秦腔的历史渊源、流派划分、秦腔剧目、表演艺术和现状发展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探讨,填补了不少领域的学术空白。综观20世纪中叶以来秦腔研究情况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在秦腔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在秦腔的系统化研究不足,研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科学体系,在一些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对秦腔传统曲目研究较少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赵懂)参考文献:
4.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篇四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命题,各种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学术报告比比皆是,行内外的专家学者也加入进来,形成了较大阵容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团队。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有促进作用。但是,在条件比较艰苦农村地区,学校布局欠佳,教育资源匮乏,公平教育在短期内很难实现,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一直不尽人意,直接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进行。
关键词: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现状
一、有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近年来,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很多教育家,学者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及研究。
2011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对全国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各类中小学专任教师11 19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师的一般信息、教学与评价、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工作状况与学校管理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发现,教师性别比例趋向平衡,但城镇间差异显著;中青年教师占主体;教师资格基本达标,农村小学阶段存在通科教师;教师职称晋升与教龄密切相关。提升教师的入职资质和学历层次依然是改革发展的重心之一,要建立和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进一步理清和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教科研视野;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教师教育信息技
【】术的应用;关注教师一般教育能力和信念的增强,全面提升教师效能1。
霍礼强(2011)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中指出,农村教师专业缺乏政策与制度的保障,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农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能力不强,自主专业发展意
【】识淡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2。
周红(2010)在分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不乐观,表现在教师资格标准偏低,职后学历提高培训“学教不一致”现象严重,教育观念陈旧,专业发展意识不强,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整体的知识
【】结构不合理。现代教学技术能力不强,教育科研能力薄弱3。
黄翠华(2010)在西部少数名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中指出,当前大部分教师的专业态度良好,近半数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普遍欠缺。近半数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欠缺。多数农村教师虽然自主学习能力、教育科研意识较强,但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导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欠缺,加上教
【】师职后培训机会较少,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4。
胡秀平等人(2011)在加强农村教师自主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中指出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一些新问题,教师素质相对偏低,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自我发展意识差,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对岗位成才的认识,缺乏专业发展意识,农村教师的学历提升有水分,所学非所用,尤其是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等学科,不能真正弥补教学缺口,农村教师工学矛盾突出,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行之有效的途径和策略,也难以分享优质培训资源。所以,必须立足农村以及农村教师实际,着力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
【】推进农村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5。
沈蕾(2010)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的研究中指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有,自身素质不高,农村条件比较落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农村社区教育意识
【】普遍淡薄,农村教师压力大6。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总结 1.农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能力不强,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淡薄。2.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整体的知识结构不合理。3.农村教师素质偏低,职业道德意识缺乏。4.农村教师资格标准低,达不到专业要求。
5.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对岗位成才的认识。6.现代教学技术能力不强,教育科研能力薄弱。7.所学非所用,学教不一致。
8.教学反思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欠缺。9.职后培训机会较少,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研究展望
教师的成才是岗位成才,岗位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中学”是岗位成才的根本途径,行动研究是岗位成才的重要形式。因此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通过系统进修培训和校本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来实现。所以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块,可以根据具体的培训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及反思,总结出有利于教师学习的策略进行推广,为我国广大农村的教育事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以提高我国农村教育教学水平,从最基层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开放农村人民的思想,为提高全民素质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5.卓越教师培养工作计划 篇五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厚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为导向,全力打造优秀学科教师团队建设为目标,“十二五”期间,历经三年研修活动,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科教育教学领军人才,确保我区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 研修目标
总体目标:经历三年研修活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学科精品团队。
具体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逐步理解各种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通过独立组织、主持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意识,掌握教育科研基本方法。
3.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学科教育教学示范能力。
4.通过结对子,带团队,逐步提高团队建设意识,提升教学指导能力。
三、 研修对象及选拔要求
参与该项目的研修人员为铁东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优秀教师,占其学科总人数的10%。具体遴选条件如下:
①学历:本科以上
②教龄:五年以上
③获得过区级(含区级)以上优秀课荣誉,文笔能力较好(以公开发表论文作为依据)
④具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为三个系列: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每个系列课程都延续三年,以模块形式设计实施,各模块之间呈现螺旋递进,总计256学时。(各学科具体课程计划与实施方案详见附件)
五、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
(一)考核内容
对每一模块的培训过程和研修成果进行考核,考评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凡是不合格者,取消后续研修活动资格。
过程要求:
1.确保每次集中研修的质量和实效。
2.每个人至少完成1项研究课题,经历完整科研过程。
3.每人每年在校内上示范课不少于4学时。
4.每人每年在本区上示范课不少于2学时。
5.指导2名本校青年教师。
成果要求:
1.论文:三年内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至少2篇。
2.报告:(1)课题研究材料及结题报告(2)不少于15000字以上的结业报告。
3.案例:撰写课堂教学案例4个。
4.视频:录制1-2节课堂教学视频,展示三年来的研修成果。
5.笔记:上交指导2名学科教师听评课笔记。
(二)考核及管理办法
建立由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基层学校组成的三级考核管理机制。
1.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培训者与铁东区教师之间建立导师制,负责对卓越教师培训内容和相关成果进行评价,占50% 。
2.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为教师建立档案,加强对教师的过程性考核,占40%。(其中日常学科培训活动的考核占20%;集中培训的考核占10%;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及材料的整理考核占10%。)
3.教师所在学校根据教师在校情况进行评价占10%。
六、保障措施
(一)责任分工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项目形式分学科进行管理。
1.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负责研修课程设计、安排实施与评价。
(1)根据铁东区教师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研修课程。
(2)根据研修课程选派有影响力的专家与学科教师建立导师制。
(3)每个学科的导师要根据教师的需求和现状,围绕整体教学目标,准确设计模块的教学目标,设计模块教学大纲;根据模块的基本设计意图,选择合适教学内容,创设促进教师成长的研修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每个学科的导师负责对所带教师的指导与考核。每学期至少两次实践层面的过程跟踪指导,至少一次书面的评改与反馈,如教学设计、论文、专题性反思、课题研究报告等。
2.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每个模块结束后,由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将三级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并组织学员对所培训内容进行反馈,以便对后续培训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奖励办法
(1)在教育局、学校组织的各项评优评先中,同等条件下参加“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教师优先。
(2)“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实施期间,选派考核优秀的教师赴教育发达地区深造研修。
(3)“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结束之后,评选出30%优秀教师命名为“区学科带头人”, 按区级骨干教师赋分;10%优秀教师命名为“区首席教师”,按区级综合荣誉赋分;经考核合格的教师入围“十三五”市骨干教师的评选。
(4)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实施期间,推选省级以上包括省级优秀课,原则上从卓越教师中选拔。
(三)组织管理
项目总负责人:李铁君(沈阳师范大学 副校长) 金 宝
项目总执行人:景 敏(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院长)
佟文茹 刘亚男
6.高校教师聘任制国内研究综述 篇六
高校教师聘任制国内研究综述
胡 霞(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摘 要:高校教师聘任制是大学人事制度的核心,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研究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以国内近年对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研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归纳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学者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归纳和提炼了对于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和方法。
【国内外卓越教师计划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国内外旅游演艺综述研究(DOC)06-27
期中考试国内时政综述10-22
国内语用学研究综述论文07-26
国内外汽车起重机发展趋势国内外参考资料07-20
国内外农村物流模式07-24
乡村旅游国内外研究09-07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0-07
医患关系国内外现状10-08
体育旅游国内外研究10-24
国内外城市设计研究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