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24-10-24

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共11篇)

1.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一

县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县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8:16:0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县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县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文章标题:县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形象,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客观要求,是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元谋县高度重视纪检监察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纪检监察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现状

1、合理设置县、乡纪检监察机构。县纪委监察局自1993年合署办公以来,经过历届县委、政府和纪委领导的关心重视,目前,机关内部设置有8个副科级科(室),设有办公室、纪检室、案件审理室、信访室、党风室、宣教室、执法室和纠风综合室;根据上级要求,从2004年开始,元谋县首批向县属16个部门派驻了纪检监察机构,2005年又向上划垂直管理的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增设纪检组。至此,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增加到17个,根据当时管理领导体制,由县纪委监察局和驻在单位党委(党组)实行双重领导。2006年,元谋县对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实行县纪委监察局统一管理,同时向县扶贫办、县移民局2个单位增派纪检组,到目前为止,派驻机构增加到19个。其中,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的派驻机构为正科级设置;在去年乡镇撤并和党委换届中,对全县10个乡镇纪委班子作了进一步调整充实。

2、配齐配强县、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2006年以来,结合县、乡党委换届实际,元谋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一是调整充实新一届县纪委领导班子。县纪委委员由上届的19名增加到现在的25名,县纪委设常委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副局长1名、室主任4名)。县监察局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新增配1名非党副局长)。整个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在编干部职工24人;二是对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共向19个单位派驻了纪检监察机构,增加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的编制19名,各派驻单位设置专(兼)职纪检监察专干3-5名;三是调整充实乡镇纪委领导班子。7名年轻干部新提拔为乡(镇)纪委书记、3名纪委书记作了乡镇交流,10个乡镇纪委班子各设置纪委委员5-7名。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察局机关、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共有在编专职纪检监察干部53名,平均年龄岁,大学本科16人,大学专科35人,中专2人。纪检监

察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年龄结构日益改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3、纪检监察干部提拔、调整和交流实现历史性突破。去年以来,原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提拔到州级部门担任正处级主要领导,从邻县提拔交流1名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察局长到元谋担任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纪委原2名副书记分别交流到县级重要部门和乡镇担任主要领导,1名室主任和1名副局长得到重用提拔;对10名乡镇纪委书记全部进行调整,其中,新进纪委书记7名,交流乡镇3名;派驻机构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纪工委书记)调整了9名。近两年全县共提拔、调整和交流纪检监察干部达28名,纪检监察干部的使用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纪检监察系统选人用人的良好机制正逐步形成。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抓成效,以工作实绩争取领导、赢得支持。有为才有位,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威信只有通过工作实

绩来体现。近年来,元谋县通过认真抓好纪检监察各项工作的落实,多项工作在全州甚至全省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信息工作已连续3年排名全省纪检监察信息直报点第一、连续4年排名全州第一的好成绩,宣教、纠风、执法监察、个案查办、信访办理等单项工作均受到州纪委监察局的表彰奖励,2005年的党纪案件公开审理开创了我省第一例的先河,审理工作得到省、州纪委和同仁的一致肯定,2004年、2006年元谋县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被评为楚雄州优秀单位。可以说,每项成绩的取得,都是以全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同时,我们以工作实绩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争取到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对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干部的更加关注和重视。

2、抓协调,以理顺关系、形成合力为突破口。按现行管理体制,纪检监察机关实行上级机关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上,同级党委、政府

对纪检监察机关享有绝对的支配权,纪检监察机关在组织人事、工作经费等方面对同级党委、政府的依附性极强,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则仅局限于业务层面的指导。另外,在同级层面上,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也需要有人大、政协领导的支持配合。鉴于管理体制等诸多复杂关系的存在,纪检监察机关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处理好上下、左右和部门之间的各种关系。尤其在案件查办上,现实中就存在意见不一致、配合不默契、协作不到位的现象。因此,纪检监察机关要想打开工作局面,除了全面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外,还应注意搞好协调,充分依靠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支持反腐倡廉工作,形成工作整体合力,才能打开工

2.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二

一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效能的现状

为了解省内高校和高职院校纪检监察效能建设的现状, 分析影响工作效能提高的制约因素, 我们对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基本履职情况做了调研。主要采取调查走访、座谈研讨、个别访谈和文献查阅的方式, 对象为浙江省内本科和高职院校的纪委书记、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查阅的文献主要是中央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文件, 以及近两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 具体情况见表1、表2和表3。

调研结果表明,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效能普遍不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履职不够全面。调查显示,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履职侧重于“重大事项监督”和“组织协调”两类, 在外部“高压”的有利环境下, 工作频率达到很高的是文案总结、重点领域监督和参加会议三项。同时, 很多业务部门主动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具体业务的过程监督, 既增加了纪委的工作量, 参与了实际业务的管理更是混淆了责任边界。因此, 纪检监察工作看似忙碌, 实际并未全面履职。第二, 履职能力不够强。调查显示, 纪检监察干部自身建设薄弱, 法律素养、办案能力和文字功底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如, 浙江省内本科院校纪检监察的人数配备在3~5人, 高职院校除纪委书记外, 专职基本只有1人, 或只有兼职人员。同时, 专业结构也不够优化, 各高校纪委书记一般来自于其他专业领域, 具备专业背景的较少, 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不够完备。第三, 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调查显示, 纪检监察部门协助本校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调研和提出的建议很少, 指导检查下级部门开展工作更少;政治监督与纪律检查履职手段不明确, 履职频率较少, 对特定对象的廉政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等。同时, 工作执行中还出现怕得罪人的执纪难情况, 问责工作如同“纸老虎”。

二影响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履职效能的因素分析

1. 体制机制因素

目前, 我国纪检部门实行的是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体制, 而实践中是以同级党委的领导为主。因此, 便形成了履行对同级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监督的监督难状况, 实际上也缺乏监督手段和载体。

就各高校而言, 高校的纪检部门相当于是党委执纪的一个职能部门, 纪委的履职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级党委的支持力度。高职院校也同样, 尽管目前高职院校的纪检监察部门被赋予较多职能且处于扩展之中, 但所获权限并无扩大, 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履职效果。

2. 职责定位因素

与以往职能部门不愿意纪检参与监督相反, 目前, 高校纪检监察人员常常被要求参与具体业务的一线检查和全程监督, 介入监督对象的具体管理行为, 纪检监察人员既是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混淆了职责和责任, 分散了工作精力, 影响了纪检监察部门有效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追踪问责的监督效能的发挥。

3. 队伍建设因素

近年来, 高职院校的纪检监察工作在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的重视下, 逐步得到了加强, 但相对于工作中承担的任务, 队伍建设还相当薄弱。大部分高职院校仍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抓有量化考核标准的教学业绩上, 对队伍的建设力度远不及教师及其他管理队伍。因此, 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编制配备不足、结构不够优化、缺乏相应的培训方案和激励措施等问题。

三提高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工作效能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出部署, 明确要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 强调了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 这是在工作机制上解决了领导体制不顺、监督权限不足问题的创新举措。因此, 提高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工作效能, 应着力于“三转”, 理清工作思路, 回归主责主业, 创新工作方式, 强化自身建设, 切实提高履职能力。

1. 回归主责主业, 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第一, 理清思路, 突出主业。明确执纪、监督、问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责任。纪检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摆正自身位置。既要防止职能错位、越位, 又要避免职责虚位, 走过场。要多宣传, 讲明纪检监督的职责、范围、规则, 把纪检监察的工作规程交还到职能部门干部手中, 使他们明白监督的内涵, 不再提过分要求。使纪检监察部门把主要工作精力集中到监督上来, 按照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机制的要求, 健全监督体系, 用督促健全制度、监控业务流程、定期抽查问责等办法来替代原来的“全程参与”, 从而形成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二, 转变方式, 落实主责。目前, 除督促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外, 亟须根据现实需要, 加强源头治理。因此, 高职院校的纪检监察应着力于预防性监察, 但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工作规范, 处于盲目、粗放式监督。因此, 在没有现成规则借鉴的情况下, 纪检干部要与时俱进, 加强对监察实践的总结、研究, 借鉴企业效能监察的经验, 进行制度创新。对目前经常开展的人事、招生和经济监督应归纳出较为系统的工作规程, 转变监察的粗放式管理方法, 适应学校发展需求。

2. 创新工作方式, 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 完善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注重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系统中各要素的整合和优化,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由纪委牵头、其他党政职能部门参与的专题联席会议制度, 构建工作联动机制, 如:纪监审联席会议、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三重一大”督查联席会议等。充分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 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 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对权力的运行及过程加以规范, 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是关口前移, 通过对上级政策法规进行梳理, 对部门和岗位廉政风险进行排查, 实施学习宣传、预警防范;二是完善制度, 通过自查和督查, 督促业务部门完善相关内控制度, 构建配置科学、相互制约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三是重点监督, 通过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 提高监督实效。

第三,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评价体系, 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 量化考核二级单位在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民主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情况, 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提高监督的效能。

3. 强化自身建设, 增强履职能力

第一, 转变思想观念, 增强与时俱进的意识。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 是能否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思想基础。一是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要适应国内外环境和党的队伍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 坚持用新的理论、观点看待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二是工作思路要与时俱进。要从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从调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高度, 正确处理好党的纪律问题。同时, 纪检监察干部应牢记党的宗旨, 只有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腐败现象面前坚持党性原则, 保持清醒的头脑, 同各种错误行为和不良倾向做坚决斗争。

第二, 优化纪检监察的队伍结构。相比普通高校, 高职院校人员较少, 力量较弱, 要争取以较小的监督成本获取较大的监督成效, 必须着力构建一支专兼结合、上下联动的纪检监察队伍。要充分调动学校纪委委员、二级党总支纪检委员的积极作用, 在监督力量上除了专职纪检干部外, 可在普通党员干部中聘请特约监察员。同时要注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层次化互补, 优化纪检监察队伍的结构, 切实增强纪检监察队伍的工作合力。

第三, 重视专兼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要提高履职效能, 必须有一支素质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因此, 要加强对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的再教育和再培训,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系统的理论学习, 开展思想教育和党性修养教育, 提高纪检干部的政治素养, 打造一支思想上过硬的纪检干部队伍;有计划地安排纪检干部参加业务培训和外出学习交流等, 更新知识结构, 拓宽专业视野;积极创造各种条件, 鼓励和倡导纪检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实践, 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效能建设现状的调研, 分析影响履职效能发挥的因素,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对提高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工作效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工作,效能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亚鹏、张云.高职院校效能论——示范院校建设的改进战略[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23~25

3.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理论;实践

一、纪检监察文化的特征及作用

纪检监察文化属于组织文化范畴,对象是全体纪检单位干部,有以下几个特征:

(1)科学性:纪检监察文化是纪检单位日常工作、生活的科学揭示,与外部文化相融合,是科学的产物;

(2)变化性:纪检监察文化是在某一时间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纪检监察单位内部也会发生变动,这时纪检监察文化也会随之变动;

(3)整体性:纪检监察文化的形成不是某个人独立完成的,它反映的是纪检单位全体干部共同形成的精神价值,是纪检单位的整体形象展现。

纪检监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纪检监察文化代表的是全体监察人员的精神价值观,因此,它可以作为每个监察干部的精神向标,引领着纪检监察部门的整体行为及干部的个体行为向正确方向发展。此外,较为独特的纪检监察文化会使干部产生部门自豪感,可以将大家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同心协力做工作。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当看到纪检监察部门有着正确的、有意义的监察文化时,会对纪检监察部门满意度提高,同时这种文化还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其他单位或个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建设纪检监察文化的必要性

1.对纪检监察人员个体有约束指引作用

纪检监察文化建设中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融合了科学有效的管理经验,包含了技术、理想、价值观念等。纪检监察文化的作用之一就是对纪检监察人员有着约束力和指引力,建立良好的纪检监察文化,可以使每个干部心中有着同一个目标,并且在自己摇摆不定、迷茫的时候,监察文化就会给他正确的方向。如果每一个监察干部都如此来约束自己,那么每一个监察干部的自身素质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2.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纪检监察文化反映了监察部门的文化思想建设,反映了纪检监察单位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建设纪检监察文化时,要与监查单位的内部文化建设、未来发展方向等相结合,充分展现出纪检监察部门的风采。另外,由于纪检监察文化对每一个干部都有着积极地影响,那么从总体来看,对纪检监察部们也有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纪检监察文化建设对个体的素质提升、总体的发展方向都有着积极地作用,因此对于其内容的完善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介绍。

1.建设精神文化

纪检监察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是对纪检单位人员的精神引领,是对纪检单位未来发展的支持。纪检监察文化要用科学正确的理论来引导纪检监察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党性修养、坚持原则,做一个为人民服务、从人民利益考虑的好干部。

2.建立激励文化

几乎每一个单位,不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国家单位,都会建立激励文化。所谓激励文化就是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对表现较好的工作者给予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工作者给予惩罚。一般来说,这种考核机制是和奖金挂钩的,因此,工作者为了能够多得奖金,就会不断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但是激励文化的建设也要考虑到不要伤害表现较差者的自尊心,有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差的结果,还要看到其努力的过程。如果工作者还有提升空间,单位要予以鼓励,将其潜能激发出来。

3.建设制度文化

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重点就是监察,如果其自身的制度不完善,又怎能去监察其他部门呢。因此,纪检监察部门的制度建设也很重要。制度建设主要是要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规范工作流程,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管事、管人体系,使得工作流畅,每一步都公开透明,保证廉政为民,提高反腐建设的能力。

四、关于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建设是一项最高层次的管理方式,它可以长期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在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几点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1.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要特色鲜明

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和周围环境的特色相关联的,不同的环境总是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因此纪检监察文化的建设也需要有自己的特色。纪检监察单位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如工作性质、社会地位、目标、理念、精神等进行具体的文化建设,形成行业特色。另外,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特色,因此纪检监察文化还需要有地域特色。

2.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

纪检监察文化是反映了一段时期内的监察部门的整体情况,不同的时期,纪检监察单位的内部情况是不同的,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纪检监察单位的工作内容、方式、精神价值等会有些许改变。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纪检监察单位的文化建设也要随之变动,在原有的文化体系上做一些改变,使得纪检监察文化建设更加完善、得体。

3.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发起人和对象都是人,因此,对人的重视是重要的。在纪检监察文化建设中,要从人的需求出发,考虑纪检监察人员的思想、心理、目标,来建立合适的体制来激发其工作的动力,调动其积极性。以纪检监察文化约束监察人员,引领其发展,提升整个队伍的素质。此外,还需要注意尊重人的意愿,不能加以强迫威胁,要始终保证是以人为本。

4.纪检监察文化的建设要坚持

文化是不断积累和沉淀的,纪检监察文化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改革创新才可以留下更多的价值。纪检监察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不断地完善。在文化不断地积累过程中,会将单位的工作内容、方式、思想、目标等都融入到文化建设中,会形成纪检监察单位自身独有的文化,以此来激励、约束纪检监察人员,促进纪检监察单位的发展,不断推动社会特色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雪雁.推进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思考[J].《发展》,2011年10期

[2]翟文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纪检监察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4期

[3]谭本仲.关于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的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11期

[4]乐超.关于纪检监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莆田机关党建研究,2006年

4.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四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

针对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县纪委、监察局专门组织人员就县一级及县以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纪检监察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机构设置与加强党风建设要求不适应。县一级纪检监察机构相对完善,县纪委、监察局于1993年实现合署办公后,机构设臵得到充实,内设机构有“9室一中心”(即:办公室、党风室、信访室、宣教室、纪检监察一室、纪检监察二室、执法室、案审室、综合室和举报投诉中心)。各乡镇都设立了纪委,县直部门和单位大多都设立了纪检组或纪委。

县及以下纪检监察组织相对薄弱。

1、县纪委、监察局合署办公后,虽然办事机构进行了整合,但是人员编制没有相应增加,在人员编制造成了1+1=1的结局。我县作为人口近百万的大县,而县纪委、监察局工作人员仍然执行合署办公时县编委24个行政编制的批复,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发展,纪委、监察局牵头或参与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监督检查的范围越来越广,县纪委、监察局明显感觉到人手力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正常开展。

2、乡镇纪委虽然组成人员由纪委书记和3—5名纪委委员组成,但是从事纪检工作的只有纪委书记一人,其他人员都是兼职,很少有时间干纪检工作,而且乡镇纪委书记还要分管党委其它工作,对纪检监察工作精力上有一定影响。

3、县直单位绝大多数只有纪检组长或纪委书记一人,设立了监察室的,监察室人员也就一人,相对来说,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机构薄弱,力量有待加强。

4、村一级纪检组织更是薄弱,绝大多数行政村没有设立纪检委员,即使有个别设立的,也是由其他村级委员兼任,工作积极性、成效都不明显。

(二)工作规范化建设与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要求不适应。纪检监察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党的忠诚卫士的重要角色,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虽然这些年有所加强,但大都散见于各级领导的讲话中,真正形成制度的还真不多,跟不上日益发展的形势要求。

1、级别待遇没有明确规定。如:县、乡纪委书记的排名问题,没有一个具体文件规定,到底纪委书记应排在班子成员的什么位臵。从县委常委班子成员、乡镇党委委员的排名来看,纪委作为全县六大班子之一(有的地方称五大班子),纪委书记理应紧排在副书记之后,但是在实际排名中往往排在常务副县(乡镇)长之后,有的县直单位纪检组长不管时间长短总是排在副职后面,在别人看来似是“闲职”,有的单位将纪检书记一职作为安臵性工作,难以发挥作用。县纪委常委作为县级班子组成成员,理应享受同级党委副部长级(正科级)待遇,但是也没有具体文件进行规定,各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纪委常委多数仍然按副科级职级配备。

2、纪检监察组织内部科学化管理有待加强。内部管理的机制、制度没有统一制定,工作有时难以跟上形势。如:中央、省、市各级纪委早就对纪检组推广派驻制,但是县直单位(纪委)纪检组派驻制迟迟没有推行,纪检组长的提拔、待遇仍受制于所在单位,职能难以发挥。

3、保障机制有待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然而,在后勤保障方面明显落后于公检法,如:公务用车来说,县一级纪检监察机关一般公务车只有3至4辆,其中还包括书记公务用车。经费保障是个问题,县财政预算每年拨给纪委监察局的办公经费10万元左右,连维持办公费、车辆费等都不充裕,只有收缴违纪款才能保持收支平衡。通过收缴违纪款弥补办公经费,严重影响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给执纪带来负面效应,然而不收缴违纪款,机关难以正常运行。

(三)纪检监察职能发挥与当忠诚卫士、群众贴心人要求不适应。

1、工作合力有待加强。各县区虽然都成立了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但在实际工作中,反腐败工作只有纪检监察机关承担,有的单位连移送案件都很被动。造成纪检监察工作有时越位、错位,组织协调成了“越俎代疱”,不能发挥其他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

2、乡镇在执纪办案中存在畏难情绪。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最担心领导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领导不满意,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考评过不了关。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恶化了,在民主测评中遭暗箭,影响考评结果。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案件便不了了之。有的同志缺乏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这种心态在基层纪检组织中尤为突出。

3、基层纪检组织薄弱。干部兼职过多,难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干纪检工作,普遍存在“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的现象。乡镇、县直单位纪检监察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全县重点目标考评,单位主要领导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视不够,很多工作虚以应付,致使基层纪检工作难以跟上上级纪委要求。

(四)执纪环境与加强反腐败要求不适应。社会向来崇尚公平正义,然而,在一个社会小环境中,由于地域不广、交往频繁、人员熟悉等外界因素,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阻力不小。一是来自外界,一有点风吹草动,各种阻力接踵而来,人情网、关系网成为查办案件的“拦路虎”;二是群众不理解。有些群众对少数腐败现象和人员的容忍,而对纪检监察查办案件不理解,有的认为查处案件是跟人过不去,是故意“找茬”,查处一个腐败案例,不是从产生腐败的内因找原因,更多的是去揣摩与某领导关系如何或得罪了某位领导上找所谓“原因”。

(五)干部交流使用与激发工作热情不适应。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反腐最前沿,大多数干部具有丰富知识和胜任工作的能力,经常与腐败分子面对面的较量,得罪的人不少、承受的压力不小、不被人理解的也不少,然而,在干部交流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传统观念的认识使然,认为纪检监察干部由于常年与党纪条规打交道,思想僵化、知识单一,难以胜任其他工作;另一方面,有的认为纪检监察是关键岗位、业务单位,派熟悉的人员心里才踏实。第三方面,纪委书记均由县委常委兼任,由纪委副书记升任纪委书记的微乎其微,因此,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充其量最多能升任正科级干部,提拔到副县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导致纪检干部对自己的前途存有后顾之忧。鉴于以上几方面理由,提拔重用很受限制,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热情。

(六)纪检干部自身建设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政策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干部队伍素质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然而,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中,仍然存 在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存在“接岗时没有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的现象,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补充,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制约着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七)中心、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制约纪检监察工作发展。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存在就纪检论纪检,中心和大局意识不强,对事关发展大局问题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从全盘和大局考虑干好纪检监察工作方法和点子不多。创新意识不强,拘泥于原有的条条框框、习惯于按部就班,思想上僵化,工作疲于应付,应对日益发展的形势变化,有时“力不从心”,创新意识缺乏。

二、治理对策及意见和建议

(一)明确基层纪检组织编制配备。由省纪委或市纪委联合人事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县级纪委人员编制配备问题,可以参照全县人口数量,50万—80万人口的县可配备30个编制,80-100万人口的县可配备40个编制,100万-120万人口的县可配备45个编制,切实解决县级纪委人手力量不足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乡镇要配备一名纪委副书记,有条件的乡镇配备1—2名专职纪检干部;在村一级设立纪检委员,落实工资待遇,明确工作职责;在县直单位设立监察室,配备1—2名纪检干部,参照省、市做法对县直单位派驻纪检组实行由县纪委统一管理,在工资福利、人员调配等方面与驻在单位脱钩。

(二)明确纪委常委班子成员的级别待遇。由省纪委或市纪委联合组织部门对县纪委常委班子成员的级别待遇问题进行发文,明确县纪委常委享受正科级待遇,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积极性。

(二)实施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建设。由上级纪委牵头,制定规范化建设文件,对纪检监察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规 范,对收缴违纪款项返还予以明确,对公车配备予以明确,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障内部管理、经费、后勤保障到位,促进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强化执纪办案的力度。一是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强化反腐败领导小组职责,形成办案合力;二是强化查办案件职能,对敢于办案、善于查案,文明办案,能办成铁案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奖励,在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激发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进一步加强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充分已利用查办的典型案件进行警示教育,强势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四是把纪检监察工作纳入重点目标考评,既重案件查办,又重预防工作,制定科学合理考评方案。

(四)优化执纪办案环境。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培养社会公众公平正义意识,让腐败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二是实施异地交叉办案,即:探索市县联合、县县交叉、县乡联合、乡乡交叉办案模式,避免熟人、熟地办案的“弊病”;三是像公检法一样,在办案经费上由上一级纪委明确,保障各项办案经费到位,切实解决办案设备老化等问题。

正确处理本职工作与分管工作的关系。在当前体制环境下,纪检干部不分管其他工作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不分管其他工作,纪检干部有时就会成为“闲职”,本单位的许多工作就难以接触,始终业务不熟、情况不明,也不可能很好地将纪检工作融入到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当中,通过分管工作有利于锻炼纪检干部,并在工作的开展中,通过自身的参与、履行好监督检查的职能。因此,分管工作与本职工作要注意把握好量的关系,确保两不误、两促进。

(五)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一是实现省、市、县上下直通交流和县县互通交流,表现突出的可以交流到上级纪委工作,改变过去只从选调 生中考选的用人唯一渠道;二是上级纪委加大对下级纪委干部使用交流的监督,对表现突出的,向当地党委、政府予以推荐,加大对下一级纪委干部交流使用力度。

(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一是省对市、市对县每年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培训,基本达到纪检干部培训每三年有一次。二是通过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大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七)强化创新意识。上一级纪委应该建立激励创新机制,对能创造性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给予奖励,评出创新奖。

三、我县在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方面做法和经验

(一)整合资源,形成案件查办工作合力。县一级纪检监察机关人员少,一个室一般就是1—2个人,要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一级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任务很重。而查办案件又是纪检监察工作“重头戏”,如果单靠检查室查办案件根本保持不了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整合机关资源,实行机关全员办案,由纪委常委任办案组长,具体组织办案工作,副书记负责协调办案工作。同时,为强化基层办案,我们还积极探索乡镇“划片协作办案”、“交叉办案”的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整合办案力量,保持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

(二)改革创新,化解基层矛盾和纠纷。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抓信访,就是抓稳定,抓信访,就是抓形象。我们一直把信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一是为解决乡镇纪委人手不足问题,整合纪检信访工作力量,实行乡镇“纪检信访联合办公”制度,二是完善了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县、乡纪委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建立信访办公室,县直单位纪委(纪检组)设立一名专职或兼职信访联络员,建立信访台帐,在村级设立信访信息员,及时掌握基层信访工作动态。三是开展领导接访日活动。我们每周组织一次县级领导和 县纪委常委接访活动,现场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基层矛盾。倾听群众呼声,切实为民解忧。

(三)完善制度,强化基层目标考评。我们每年都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实行目标考评。一是县委、县政府将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年终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计分,评出前三名予以表彰,对后三名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后三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限期整改。二是县纪委对基层纪委实行目标考评。对查办案件、宣传教育、信访、纠风、执法监察等实行计分,每年以此为依据,评出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全县通报表彰。

(四)丰富形式,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教育是惩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开通了“郯城廉政网”;在县城主要街道团结路建立廉政文化灯箱一条街;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廉政文化示范村;二是利用文化优势,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组织文艺骨干创作廉政公益广告和廉政文艺节目;开展廉政朗诵活动;征集廉政文化书画作品进行展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五)从严管理,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一是切实加强机关内部管理。我们建立了纪委常委会民主决策制度,制定了机关公务接待、车辆管理、财务管理、案件查办等各项制度,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机关干部顺心、舒心,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二是把学习摆在突出位臵。我们倡导“建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干部”,建立“周五学习日”制度,在周五集中学习、交流学习体会,推行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讲课活动。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组织干部到北戴河、杭州等培训中心学习培训纪检监察业务,提高了干部素质。三是开展“扶贫接困”活动。县纪委机关干部自2007年开始每人接济资助1名孤儿,每 年都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扶贫接困”活动。今年慰问孤儿24人,慰问金达10000余元。特别是四川出现特大地震灾害期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捐款近2万元,及时通过民政部门送到灾民家中,让群众得到了温暖,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

(六)关心爱护,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一是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根据不同时期、阶段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县纪委书记、副书记经常与干部谈心谈话,时刻关注干部的思想动态,解决困惑,理顺情绪,为干部排忧解难。二是加强关爱。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县纪委家属院,每年都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我们还建立《机关人员因病住院看望制度》,干部以及其家属生病,我们都组织干部探望,并送上慰问金,让干部职工时刻感受机关大家庭的温暖。

5.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五

调 研 报 告

根据市、区纪委有关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精神,为深入了解xxx纪检监察工作在服务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的现状,准确把握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xxx纪委通过入户走访、座谈、现场调查等方式,针对“纪检监察工作如何服务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及工作进展情况; Xxxxxxxxxxxxxxx。。。。。。。

二、xxxx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运行情况;

(一)科学规划,分类实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做到与张阁镇总体规划相衔接、相配套,体现规划的系统性、超前性、综合性和严肃性,对中心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经上级批准后,积极组织实施。

(二)创新举措,强力推进。把中心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建设,同步推进,一步到位,达到建成一片新居、改善一片环境、节约一片土地的目的,确保工程优良率达到100%,确保把工程建设成人

民满意的工程。采取相应的措施,高质量、高标准,强力推进建设进度,优化建设环境,全面完成中心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

(三)开拓思路,科学运作。采取政府主导、财政支持、项目整合、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市场运作的模式进行。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群众参与、产业为基、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努力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融资困难、群众不理解等问题,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

(四)集聚发展,节约用地。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集约节约用地为目标,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人口原则上控制在5000人以上,参照市、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要求标准,结合居民生产生活特点配套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原则上以多层建设为主,按照社区规划配套建设公共设施并预留发展空间。

(五)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一是对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在原有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出中心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二是做好毎一个项目的详细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六)配套建设,集约服务。严格按照中心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要求,同步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健身广场,科教文卫,托幼托老,商业服务等配套公共设施,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新特征就是投入较大,不但涉及到人,而且涉及到财、物。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加强对人、财、物的监督检查,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监督和农村“三资”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必须要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置于阳光之下,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要想解决好这些新变化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充分保障农民自主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说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农民才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让农民唱主角政府唱配角,政府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切不可本末倒置、越俎代庖,更不能用行政手段搞强迫命令。

(二)要进一步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建立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把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问题,诸如建设规划方案、户型设计类型、拆迁补偿标准、房屋分配原则等政策情况及时向村民公开,同时不断丰富和拓展政(村)务公开的内容,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广大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既是体现农民群众依法当家作主的起码条件,也是保证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推进的有效途径。

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从宣传教育入手,发挥出党委政府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一)大力宣传党的新农村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不仅要让干部知晓,而且要让群众明白,增强干部群众的政策观念。

(二)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大力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帮助广大基层干部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坚定“群众利益五小事”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三)大力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坚持把廉政文化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努力创作出更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廉政文艺作品,打造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廉政文化,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农村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影响和带动乡风民俗向着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如何建立完善适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要求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一)加强教育,通过教育提高人。教育是一项治本工程,要结合正在开展的队伍建设年活动,狠抓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观念教育、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使广大基层

村财乡镇代管的规定,使目前普遍推行的村财乡镇代管有法可依。要尽快出台具有可行性、震慑性的的法律法规,以此来规范非党员村干部职务行为,使对非党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有法可依、有纪可循。

(四)加强监督,通过监督制约人。要加强自上而下的监督,严格执行“村财乡管”制度,大力推行村干部离任经济审计制度,定期督促检查各村执行民主决策制度情况,着力抓好对“一把手”和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发包承包、土地征用款、公益工程招标等重点的监督。要加强自下而上的监督,继续执行村干部在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述职述廉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级理财小组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务、党务公开工作,真正使人民群众参与管理集体事务。要强化党内民主监督,进一步落实各项党内监督制度,认真开好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切实抓好党员民主评议工作。

6.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六

露出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我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1个区级纪检监察机关、13个乡镇纪委和1个办事处纪委。按照上级要求,区委分别为13个乡镇和1个办事处配备了1名纪委书记和3至5名纪委委员,为28个区级部门各配备了1名纪检组长(或纪委书记)。目前,区纪委监察局内设6个科室,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3人,其中中共党员12人、民进党员1人、女干部4人。近年来,区纪委切实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采取抓教育、抓调配等措施,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的来说,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素质是高的、工作是积极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一是个别干部在办案中有畏难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务人员作案越来越隐蔽、复杂,一起案子往往要牵扯纪检干部很多精力才能结案,使得一些纪检干部对该项工作存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工作是查办违纪违规人员的工作,工作中不免会遇到领导、朋友打招呼、说情等尴尬事情,这给纪检工作也带来了一定阻力;再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属“清水衙门”,同经济部门相比不仅待遇差,而且干部的晋升渠道也比较窄,导致一些干部心理不平衡。二是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还不高。个别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思考抓纪检监察工作的积极性;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有的甚至违规违纪。三是纪检监察队伍力量总体薄弱。当前,我区乡镇(办事处)纪委书记全部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由于他们分管的工作较多,难以有更多的精力顾及纪检监察工作。同时,由于近年乡镇纪检干部变动频繁,致使不少纪检干部对该项工作不熟悉,难以推进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由于认识的误区,一些部门往往把年纪大、在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到纪检监察岗位,导致纪检监察干部“老龄化”问题突出。

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就是要狠抓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切实增强纪检监察机关执纪办案能力,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一)加快体制改革,优化人员配备。创新纪检监察干部管理体制,实行乡镇和区级部门纪委书记和纪检组长“垂直(统一)管理体制”,切实解决纪检监察干部因兼职而精力不够的问题。在人员的配备上,要实行竞争上岗和定期轮岗制度,坚持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到基层纪委机关挂职锻炼和从基层选调优秀干部到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相结合的办法,不断优化队伍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能力。针对我区去年乡镇换届后纪检干部“新手”较多的情况,组织对新进乡镇纪委班子的人员和部门纪检组长开展业务培训,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纪检监察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程序和基本条规。依托区委党校和干部行政学校,定期、不定期举办专题理论研讨班和业务培训班,切实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业务知识的培训。分期分批安排乡镇纪检干部和部门纪检组长到区纪检监察局跟班学习,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切实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7.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七

关键词:自身建设,反腐倡廉,信念,纪律,作风,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提出:新形势下, 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 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 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同志在履新伊始就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 既是一种承诺, 也是一种忧患, 体现了他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加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勇气, 作为一线纪检监察人员应深知自己的责任, 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要求,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此, 本人浅谈以下几点:

1 如何理解“打铁还需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一句朴实易懂、极富哲理的老话, 其含义不难理解。打铁者如果自身体质弱、无力气, 连铁锤都抡不动, 如何打铁?如何能够打出好铁?正如《论语》中所言“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讲得是一个道理, 即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面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严峻形势, 面对一些领导干部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背离党的宗旨、抛弃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脱离群众的严重现象, 我们广大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必须深刻理解“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重要意义,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 保持清醒头脑,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履职本领, 严于律己, 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切实做到“自身硬”。以此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为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 怎样加强自身建设

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的性质和要求,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自身硬”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 加强理论学习, 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人生的远景规划、奋斗目标, 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只有坚定理想信念, 才能坚决和各种消极腐败行为作斗争, 并最终取得胜利。坚持正确地理想信念首先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分析问题, 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 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唯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才能在反腐斗争中不被各种邪恶势力腐蚀, 才能达到“自身硬”, 才能担负起反腐倡廉的重任。

2.2 加强作风建设, 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

良好的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和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 不良的作风往往是走向消极腐败的助推因素。纪检监察人员一旦在作风上放松要求, 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 就会解除反腐倡廉的思想武装, 最终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 更不要谈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正人先正己, 我们纪检监察人员要想真正担负起反腐倡廉的重任, 必须加强自身作风建设, 带头树立和弘扬良好的作风。

作风是一种实践活动, 其好坏是做出来的, 而不是说出来的, 因此, 要想加强自身作风建设, 必须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努力增强“做”的自觉性。纪检监察人员要非常注意自身言行, 要切实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要坚守原则、坚持底线, 慎微慎独, 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干事。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以党的群众路线为基础,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 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认真落实中央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要求, 加强对群众路线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带头做好群众工作,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问题, 认真践行中央八项规定, 在工作中也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坚持实事求是、自醒、自觉、自励, 唯有如此, 才能达到“自身硬”, 才能顺利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2.3 增强纪律观念, 严格执行、自觉维护党的纪律

纪律严明是贯彻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只有纪律严明, 才能步调一致地前进。纪检监察人员必须增强纪律观念, 树立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 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 自觉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将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 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只有如此, 才能达到“自身硬”, 才能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2.4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提高工作能力

面对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新任务, 纪检监察人员要想贯彻好上级部署, 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达到“自身硬”, 就必须刻苦钻研纪检监察理论和业务知识, 努力提高依法执纪的工作能力, 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完善知识结构, 从书本中、从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职责是“教育、监督、保护、惩处”, 要想履行好以上职责, 纪检监察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一是通过自学、培训等方式, 提高自己的科学发展意识和理论知识, 把科学发展教育融入到反腐倡廉教育中,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党风廉政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之中, 增强教育的有效性。二是要以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方式了解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和干部执行决策的情况, 增加实践经验, 有效促进监督职能的落实。三是增强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树立查处与保护并重的意识, 做到不放过一个坏人, 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四是强化法制观念, 学习法律知识, 严格依纪依法行使职权, 履行惩处职能。总之, 要通过不断学习,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能力, 在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中, 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中树立新时期纪检监察人员新形象, 做党的忠诚卫士、做群众的贴心人。

8.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八

一、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现状

(一)思想不够稳定,产生不满情绪。在工作上,纪检监察人员大多为兼职,多数时间是忙于分管事务,致使本职工作成了“副业”,无暇顾及,力不从心,往往是“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很难保证专心自治投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如一些企业就普遍存在,有些领导认为纪检监察没什么事干,纪检监察干事只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监察不监督你们说了也不算,往往是被安排做别的工作。再就是纪检监察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出力不讨好”,容易因工作而得罪人;在生活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承受着较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纪检监察人员的心理压力,有时也会影响到家人,认为同样是干工作却成天提心吊胆,不能安心工作。

(二)工作顾虑较多,工作人员较少。纪检监察面对的都是本单位的工作,面对的都是领导和熟人,工作中对一些有违规违纪现象,往往是面对“人情”,碍情怯面,顾虑重重,畏难情绪始终在影响纪检监察人员。同时,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少、任务重、要求高,导致一些工作停留在面上,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差太大,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纪检监察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纪律性、独立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但现在企业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不是专业学校毕业的,都是从其他工作岗位上抽调出来的,根本不懂纪检监察这方面的业务知识,都得重新开始学习,都是在边学习在边实践中摸索总结干工作,工作有些力不从心。

(四)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不够。现在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一些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纪检监察这个部门在企业有没有都行的认识,因而造成对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够重视。纪检监察管理人员日常抓廉政和案防工作仅仅停留在开会布置、文件传达的低层次上,不能真正从内控机制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监督检查乏力,对各类内外部检查发现的问题跟踪落实整改不力,导致违规违纪违章现象和案件隐患还不同程度存在,案件时有发生。

同时,纪检监察人员在各种事务上有时对其他部门存在很强的依附性,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人事安排、福利待遇、行政经费等要害问题方面,上级机关难以为下级机关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致使纪检监察系统合力不足。甚至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因为查办案件得罪了同级党委的领导而受到排挤或打击报复时,纪检监察机关也是彼此顾及情面而不愿伤和气,从而让纪检监察人员心寒而有案也不敢大胆查办。

二、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对策

目前,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纪检监察人员肩负的任务和责任也就越重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严格把好纪检监察干部入口关和选拔任用关。要严格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标准,能干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吸收到纪检监察队伍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抓好入口关和选拔关,构建一支结构优化的纪检监察队伍。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特殊工作,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执纪,难免会得罪一些人,对那些素质低下,社会影响不好,损害纪检监察队伍形象,不能很好胜任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将这些人调出纪检监察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注重选调懂业务、懂管理、懂政策的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队伍,严格进入条件,防止安置性、照顾性进人,不断优化队伍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并保持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强化其责任意识,提高其履职能力。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履职能力的要求也很高。

一是增强组织纪律性。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纪检监察队伍身处惩治腐败、查办案件的第一线,要带头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率先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二是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模范遵纪守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经受住各种考验,达到建一流的队伍、树一流的形象、创一流的业绩的目标,树立纪检监察队伍的良好形象,为维护企业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三是切实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纪检监察队伍。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需要提高纪检干部的素质,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形象,事关反腐倡廉能否切实得到落实,必须把提高纪检监察队伍的综合素质放在突出位置,培养一批适应反腐倡廉新形势的复合型干部队伍。就要注重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铸牢纪检意识,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单位纪检工作之中。更要突出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纪检业务素质,通过组织开展纪检干部理论与业务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纪检干部的综合素质。

9.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九

活 动 自 查 报 告

纪检监察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乡通过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肩负的职责,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队伍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乡纪委以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和县纪委工作会的部署,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构建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现将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力度不够强、方法不够新。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乡纪委对农村基层党风

廉政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抓手很少,创新不多,对强化基层作风建设、民主建设、制度执行、案件查处等方面工作主动思考的少、创新抓突破的少。为此,乡纪委作为党在农村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如何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着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好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迫切。

(二)个别干部在办案中存在畏难情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务人员作案越来越隐蔽、复杂,一起案子往往要牵扯纪检干部很多精力才能结案,使得一些纪检干部对该项工作存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工作是查办违纪违规人员的工作,工作中不免会遇到领导、朋友打招呼、说情等尴尬事情,这给纪检工作也带来了一定阻力;再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属“清水衙门”,同经济部门相比不仅待遇差,而且干部的晋升渠道也比较窄,导致一些干部心理不平衡。

(三)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个别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思考抓纪检监察工作的积极性,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有的甚至违规违纪。

(四)纪检监察队伍力量总体薄弱。当前,由于我乡纪检干部变动,致使纪检监察干部对该项工作不熟悉,难以推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就是要狠抓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切实增强纪检监察机关执纪办案能力,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一)创新措施,组织协调到位。建立健全纪委同其它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会议制度。乡纪委联系会议由纪委牵头,组织、宣传、财政、综治、扶贫、民政、教育、卫生、工商等单位共同组成。明确各成员单位所应肩负的职责,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制定解决的可行办法,明确各单位的任务,切实加以解决。

(二)真抓实干,树立优良作风。首先加强乡纪委建设。从领导上重视、从机制上健全、从投入上保证,使乡纪委有能力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通过配齐配强乡纪委班子,把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纪检监察队伍中来,对乡专职纪委副书记人选要严格考察,要真正把纪检监察干部专职不专的问题解决好,以便更好地使其履行好监督检查职责;其次要正确行使纪检监察职责。要以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真正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扑下身子抓落实,集中精力解难题;再次要强化对乡纪检监察干部日常管理和

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最后是要解决好乡纪委专职干部的后顾之忧。加强乡纪检监察干部交流任用的力度,从政治上落实好乡纪检监察干部待遇,对长期在基层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成绩突出的同志要破格提拔使用,真正将“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体现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强化激励措施,做到名副其实,保障他们能大胆地、积极的参与纪检监察工作。

(三)健全机制,保证队伍清廉。在保持纪检监察骨干力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上下级纪检机关之间、乡镇之间、条块之间的交流。对素质低下、不胜任现职、平时表现差、群众反映较大的纪检监察干部,要通过制定刚性政策条规,将其调整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促进纪检监察队伍的清正廉政。

(四)创新体制,优化人员配备。创新纪检监察干部管理体制,实行乡纪委书记和纪检委员“垂直管理体制”,切实解决纪检监察干部因兼职而精力不够的问题。在人员的配备上,要实行竞争上岗和定期轮岗制度,坚持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到基层纪委机关挂职锻炼和从基层选调优秀干部到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相结合的办法,不断优化队伍配臵,实现优势互补。

总之,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好乡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是确保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成效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体现。乡纪委要通过

10.纪检队伍建设自查报告 篇十

“队伍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紧紧围绕“爱岗位、强素质、正作风、作表率”这一主题,按照“队伍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第二阶段的安排部署,我认真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素质能力、作风纪律、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明确了努力方向和措施。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通过自查,自己认为,能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学习了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党的作风建设的有关文件,自觉改造世界观,努力加强党性锻炼,坚持用“三个代表”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能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党的需要摆在首位,克己奉公,不折不扣地完成组织分配的各种任务。在注重增强政治修养的同时,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业务工作水平,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了好的效果。在本职工作中,身体力行,恪尽职守,忠实履行工作责任,克服困难,创新思路,谋求发展。日常生活中,严以律己,信守规范,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党纪党规,严格从政行为准则,带头执行各项政策规定,自觉维护班子团结,思想和行动同党委保持一致,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忠于职守,热爱岗位。在本职业务工作中,做到原则不动摇,条件不变通,程序不走样,不搞歪门斜道。

一、存在的问题

1、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深度和广度不够。学习上存在着只求过得去,不图过得硬的思想,在准确系统地把握理论的精神实

1、不注重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从现象上看,自己也在读书学习,也费了不少功夫,但就是未能掌握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平时的理论学习,都是为学习而学习,没有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平常只学习相关业务,不顾政治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放松;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深度,对现代理论知识学习缺乏系统,流于一知半解,影响了理论水平的提高;政治思想教育缺乏实践性,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思想与实践脱节,从而理论水平不高。

2、大局意识不强。没有真正领会“只有思想上解放了才能在行动上体现”这一道理,因而不注重理论意识的解放,在学习上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上不积极、不主动、不深刻、不广泛、不透彻。对新形势下的要求和标准认识不到位,总认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管好就是一名合格的干部,从而带来工作责任的弱化。主要原因是:考虑问题和分析事物不够全面,工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满足于现状,只求完成任务,过得去,不追求精益求精。在思想上有放松的表现,致使自己没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

3、想做好人,原则性不够强。由于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思想,然而在很多场合,只想做好人,对一些错误的东西,只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想得罪人,不愿大胆提出。有时还会把自己等同于一名普通人员,放松了对自己的严要求。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11.纪检监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

一、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专门的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对纪检监察干部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履行职责,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政治保证。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面对着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要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拒腐防变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二、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不够稳定

在工作方面,纪检监察干部 “吃力不讨好”,“栽刺不栽花”,在查办案件时,还容易因工作而得罪人。在待遇方面,纪检监察干部经济待遇也不高,政治待遇也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在生活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往往是别人能去的地方自己不能去,承受着较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不安心本职工作。

2、素质不够全面

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同一地域工作,知识结构单一,办案手段传统,熟悉和掌握经济、金融、网络、等相关知识的人员则更是少之又少,因而执纪能力相对落后。

3、作风不够过硬

大多数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都是与违纪人员工作、生活在同一个单位,彼此“低头不见抬头见”,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工作被动局面。一方面,要按照党纪党规的要求,将反腐进行到底;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虑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后顾之忧难以解除。对于某些“特权”违纪人员,部分纪检监察干部缺乏斗争精神,或害怕打击报复,或畏于权势,不敢碰硬,为自己留“后路”。

三、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坚持教育、监督、制度和激励并重。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要突出教育的重点。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继续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利,从而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二是要加强要以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为核心,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并将其作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关键,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三是要引导广大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坚定信心,增强斗志,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上来。

2、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干部行为

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是抓好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我们应紧紧扣住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针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大胆探索建立健全一整套能够有效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一是坚持原则,坚决杜绝安置性进人和照顾性进人,为建设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打好基础。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到其他生产或销售等部门进行挂职锻炼,让他们多学习多接触经济管理、金融证券、财务会计等相关知识,取长补短,与时俱进。三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有限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

3、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规范纪检监察干部行为

进一步完善基层纪检监察部门的内部监督,重点要在监督的运行机制上要有所创新。一要实行全体员工的“行为制约”。在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前提下,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原则、内容、程序和结果,以公开保证公正。推行举报人、被举报人及被查处者知情权告知制度,落实好员工信访回访、案件查处回访工作,对举报人、被举报人和被查处者应有的知情权应予以告知,使其了解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二要严肃内部监督的原则性,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处理要重,不能搞内外有别。对有问题的干部,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处分的要处分,努力营造基层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察的良好氛围。三是要把监督的领域不断拓宽,从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从个人延伸到配偶、子女、家属,努力构筑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使其言行举止,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

4、健全奖惩机制,严格内部考核

上一篇: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下一篇:岗亭合格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