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兵进行曲》教学反思(精选16篇)
1.《木偶兵进行曲》教学反思 篇一
《木偶兵进行曲》教学设计
海林林业局子弟小学
苏洁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属小学阶段音乐学科,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六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童年与青少年交替的时候,既对童年还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能自信地用行进速度与风格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教学难点: 2 3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年级上学期音乐第三单元演唱课,需1课时完成。这节课教学在五年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曲式上的要求,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将在曲式分析与曲风的双向能力上有所提高,这是他们步入中学音乐课必走的一步台阶。
留恋,又对新鲜、时尚、流行的元素有向往,因此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教学,从他们熟悉的童年玩具开始引导,然后感受身边的进行曲曲风,从而能使学生有兴趣进行新课的学习。
1、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行进速度及节拍
2、能自信地用行进速度与风格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
3、了解音乐记号在歌曲中起到的作用及在进行曲中的表现作用
1、升记号、还原记号在歌曲中的正确演唱、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正确处理、进行曲曲风的在本课中的演唱表现
键盘、多媒体
1、导入:从童年时候的玩具入手
提出问题:你小时候的玩过哪些玩具?男生、女生分别的是什么?
2、引出课题《玩具兵进行曲》又叫《木偶兵进行曲》
3、进行曲的介绍
A、提出问题,说到进行曲你所听到过的进行曲有哪些? 答:义勇军进行曲„„
B、教师介绍几首同学们熟悉的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迎宾进行曲》、《拉特斯基进行曲》 C、介绍进行曲的起源,发展
4、初听歌曲,结合刚刚介绍的进行曲风格和《木偶兵进行曲》说说进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
5、总结进行曲的特点:节奏坚定有力、旋律雄健刚劲
6、复听歌曲,介绍《木偶兵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木偶兵进行曲》又名《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根据梦境里的故事写成。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地逃回玩具箱子里。乐曲的尾声部分表现了天要亮的时候,玩具兵们跑回箱子的情景。
分析歌曲的结构,将其分段,分为A、B两段
7、学唱歌曲
A段的学习,解决升记号还原记号及四分休止符在演唱中的准确性:升fa和还原fa的出现造成一小节里连续三个小二度,这一小节要多用琴带唱,要区别“静悄悄”与“就要出发”两处歌词在节奏上的不同,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唱错的词。B段注意前两乐句的旋律高低的对比,反复记号2中的升记号与A段的升记号不同的演唱效果;提示反复记号3中有乐曲中的最高旋律点
8、完整演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9、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唱了《木偶兵进行曲》通过本节课你还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只有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根据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我在设计时就从孩子熟悉的童年玩具导入,展开新课,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音乐,做到“再玩中学,在学中玩”本节课力求以学生为中心,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高涨,歌曲也学得很扎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木偶兵进行曲》教学反思 篇二
第一,总结成功经验,在经验中反思。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能给人以自然、和谐、严谨的数学美感。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上都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闪光点,如可以为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精彩的导语,为引入新课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创新处理等,这些教学闪光点教师都可以在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做详细记录,供以后教学做参考。例如,我在教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时,让学生自带小木棒,分组搭建三角形,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会发现并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木棒都能搭成三角形。于是我引出问题,具备什么条件的木棒才可以呢?进而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好。
第二,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目标中反思。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事关一节课整体的重要问题,是教师备课的目的所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要进行反思,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以九年级毕业班复习课为例,复习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确定什么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而使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强。如进行函数的第二轮复习时,如果仍从定义、图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这些点进行复习联系,则与第一轮复习没有区别,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构建知识体系和掌握方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难有提高。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在函数与其他内容的交融以及函数思想的广泛应用上,在选择例题时要特别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体现数学问题的综合性和思想性,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整体体系,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撰写教后感,在教育经历中反思。
3.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三
一、有效反思关键在于及时和坚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偶发事件发生,教师在处理这些事件过程中就会产生灵感,使问题得到巧妙地解决。这时,教师就应该有敏锐性,及时采取方式把产生的灵感记下来,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再加以完善,真正把其变成教学的收获。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时,可能常常有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超出教师的课堂预设。这时,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这种独到见解给予肯定,把学生好的思维总结分享,作为自己教学反思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养成每节课后都思考的习惯,思考在这节课中悟出了哪些教学的方法,教学方式有没有创新,教学重难点突破了没有,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新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改进,对学生的训练和检测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与失,及时进行归类与取舍,对教学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达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逐步改进、提升能力的目的。
二、有效的反思应以学生为本、促其发展
教学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和开展。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以为自己讲得很清楚了,课堂上也常常是“轰轰烈烈”,但反思后发现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理解知识,这时,教师就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教学反思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要考虑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来构建立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教学反思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比分析自己的课堂“偶得”有哪些?“缺失”在何处?是否迎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后面的课堂如何改进等等,这样今后设计的课堂才会更加科学、有效。再次,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们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我们要花更多的精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我们要注意对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可能性进行分析,把握好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不能认为只要给了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同学们自己学习,教师不管不问,就叫主动学习,同学们就会主动掌握知识。这样做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差。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必要时也要给学生适当的讲授和点拨。
三、有效反思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学反思不能只是对教学情况的简单回顾,也需要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自己教学行为的得与失,而且要把自己的教学行为放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深层思考。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不仅可以发现新问题,还可以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上,当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只是简单地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他学生马上跟着“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当其他的同学回答了简单的问题时,教师也是同样的做法。这样,一节课就在简单地表扬和鼓掌中结束了。这样的做法需要我们好好反思,新课程的要求是提倡激励性评价,但是过多的奖励并不能使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持久存在。教师的表扬太多太滥了,就会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长此以往,也只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迷失”。我们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平时我们还可以反思一节课的教学“特色”是什?这节课的“精彩”在哪里?这节课有哪些“偶得”?这节课的“缺失”在何处?教学“效果”如何等等。
4.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反思 篇四
在音乐欣赏课《玩具兵进行曲》前,我结合PPT通过故事引入:玩具兵们在趁小主人夜晚熟睡之际,偷偷跑出来在一起嬉戏玩耍。“你们愿不愿意随着音乐扮演这些调皮而又聪明的玩具兵们呢?”
随着音乐响起,小朋友们纷纷表演起来。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此时的课堂真是“乱”到了极点。但我并没有喝令他们停止,而是一起渗与到他们的表演中去: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干脆离开自己的座位自行组织三五成群排着队伍,一边行进一边伸长脖子,仰着头吹着嗽,还有几个抬着头挺胸随着节奏挥舞着双臂,一副指挥家的样子。他们的动作和表情都十分有趣,把玩具们玩耍的情景表演得活灵活现--
5.《木偶兵进行曲》教学反思 篇五
活动目标:
1、欣赏主题鲜明的音乐作品,并愿意用动作表达感受。
2、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故事图片,《玩具兵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鲜明性质。
提问:(1)你们喜欢玩具吗?喜欢什么玩具?请幼儿说一说 出示玩具图片,幼儿尝试模仿它们的动作和神态。
(2)教师和幼儿一起倾听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师:玩具们也都喜欢听好听的音乐,它们今天为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玩具兵进行曲》,小朋友们一起竖起耳朵仔细的听一听吧。
(3)听完请幼儿说一说,并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听完这首乐曲,小朋友心里有什么感觉?试试用动作表现一下。
二、讲述《玩具兵进行曲》的故事,幼儿倾听了解乐曲内容。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背后有一个很奇妙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出示故事图片,教师讲述故事内容:
有个可爱的男孩名叫耶赛尔,他家里有一个很大的玩具箱,里面装满了玩具兵,一天晚上,耶赛尔睡着了,玩具箱里忽然响起了大鼓和号角的声音,玩具兵们一个个排着整齐的队伍从玩具箱里走出来,到操场上操练,你看,玩具兵们多神气呀。(.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他们的队伍真整齐!天快亮的时候,大鼓和号角又响起来了,操练结束了,玩具兵们排好队伍,整齐地向玩具箱走去。耶赛尔起床之后,打开玩具箱一看,玩具兵们正东倒西歪的躺在里面呢!他抓了抓自己的脑袋说,原来这是一场美丽而快乐的梦啊!后来耶赛尔长大了,回忆起这个奇妙的梦,于是创作了这首好听的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提问:故事里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请幼儿自由自愿地用动作表达音乐作品的感受
(1)出示图谱,幼儿听音乐看图谱,感受乐曲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玩具兵们是怎么操练的。
(2)再次播放乐曲,请幼儿随乐曲走一走,动一动。
师: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一学玩具兵操练时候的样子吧,音乐停止的时候玩具兵们都回到了玩具箱里,小朋友们要躲到小椅子后面。
(3)指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玩具兵的动作和神态。
师:我们一起学习玩具兵的动作,要和他们做得一样整齐,有精神。
(4)播放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提醒幼儿要跟节拍走,感受进行曲的特点。
四、请幼儿边欣赏乐曲进行表演。
完整播放乐曲,请幼儿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乐曲内容,再次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特点,并注意几段的转换。
五、延伸
师:耶赛尔的玩具兵们都很有趣,小朋友们自己也有很有趣的玩具,它们为我们带来许多乐趣,是我们最贴心的伙伴,我们要爱护它们。
六、结束
师:小玩具兵们都累了,我们一起回玩具箱里去吧!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幼儿通过初步倾听乐曲,了解乐曲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乐曲并愿意创编动作表现乐曲这几部分进行乐曲的学习。通过活动的实施,发现幼儿对乐曲A段十分感兴趣,能根据音乐自己感受并做不同动作,对B段音乐不感兴趣,而且不乐意跟着表现音乐。出示玩具兵的FLASH时候幼儿特别活跃,愿意模仿玩具兵们操练的情景。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气氛非常活跃,看到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表演,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所以,这节活动总体来说很适合我们的孩子。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组织活动时间较长,个别幼儿已经不耐烦,坐不住了,所以在积极引导这一块做得不够好。
6.《木偶兵进行曲》教学反思 篇六
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玩具兵进行曲》感受并体验进行曲音乐的快乐、积极的情绪,会听辩乐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
2、学生通过欣赏、模仿、合作等形式体验进行曲的速度与情绪并参与表现。
3、了解乐曲背景,感受进行曲的速度、力度,在感受音乐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这个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具有模仿和简单再现的特点。这是一首纯乐器乐曲,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做到长时间安静地欣赏一首乐曲,所以根据乐曲的曲式特点,将其“解体”,并设计了许多不同的音乐小活动,吸引孩子竖起小耳朵,动起小脑筋,让他们通过切身的体验感知乐曲威武、雄壮、活泼的音乐情绪,初步知道进行曲的节拍韵律、情绪特点。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听辨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并会用踏步感受进行曲的速度与情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2/4拍子进行踏步律动的动作体验并表现乐曲的变化。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教师敲小军鼓,学生听音乐踏步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随音乐踏步走进教室时听到的音乐,是德国作曲家耶赛尔创作的。这首作品是作曲家小时候做了一个有趣的梦而创作的,作曲家小时候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梦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音乐会告诉我们的,现在就让我们完整的聆听这首乐曲吧。活动2【讲授】完整欣赏,简介作品背景
1、初听音乐。说说音乐情绪。
(要求:仔细听音乐,感受情绪并认真思考乐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师:乐曲家做了个怎样的梦呢?(1、美丽快乐的2、恐怖的。
3、忧愁的)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情绪是欢快活泼的)作曲家都梦见了什么呢?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作曲家的这个梦是不是象你们说的那样呢?根据作曲家的回忆,这个美丽的梦是这样的。一天晚上,玩具的小主人睡觉了,小主人梦见玩具盒里的玩具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的爬出来。他们排成整齐的队伍游行。他们抬头挺胸走起来可真神气。其他的玩具看到了,也模仿着玩具兵的样子走了起来。最后,玩具兵和其玩具们高兴的跳起舞来。正当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内。小主人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的躺在里面。呵,原来是场美丽而快乐的梦。
师:这么美的梦,这么好听的音乐,谁能跟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出示课题)活动3【讲授】欣赏引子部分
1、听引子部分,提问:乐曲的开始部分你们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情景?(军鼓声、号角声)
2、用da模仿号角的声音,并做动作。活动4【讲授】欣赏第一部分
1、播放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观察老师做了什么动作。(第一主题做踏步动作,第二主题做拍手动作)
2、师弹奏第一主题,请学生说是走步还是拍手部分,并请个别生、小组、全班跟着音乐做动作。
3、跟琴用da哼唱第一主题。
4、学生随第一主题音乐踏步走
5、教师弹奏第二主题,请学生判断,并用da哼唱第二主题。
6、师弹奏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生随音乐走步、拍手。
7、师:其实我们刚才走步,拍手部分就是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走步部分是第一主题,拍手部分是第二主题,现在老师用A表示第一主题,用B表示第二主题。(板书)
8、聆听第一部分音乐,数数A、B两主题各出现了几次?听到第一主题时用一个手指头表示,听到第二主题时用二个手指头表示。师: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还记得顺序吗?(师板书A B A)
9、师:聆听了第一部分的音乐后,让我们感受到了玩具兵们精神抖擞的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的情景,因此,老师就给第一部分音乐取名“行进主题”。
10、用串铃、沙锤、双响筒为第一部分伴奏,创设伴奏节奏。
11、再次完整聆听第一部分音乐,并边踏步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活动5【讲授】欣赏第二部分
1、播放第二部分,想象下玩具兵们这会儿又会在干什么呢?(跳舞、做游戏------)
2、师:刚才老师为第一部分取名“行进主题”,这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为第二部分主题取个好听的名字,哪位小朋友想到了?(舞蹈主题)
3、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吗?能不能演一演,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演一演自己喜欢的玩具吧。(再次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活动6【讲授】欣赏第三部分
1、师: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这部分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和哪部分的音乐有相似之处呢?请你用相应的声势动作表现出来。
2、(师鼓掌)师:真不愧是一群神气、威武的小玩具兵们,小玩具兵们,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这部分的音乐和哪部分音乐相似?(第一部分)
3、师:对了,这就是这首乐曲的第三部分音乐,(板书)它是第一主题的再现。活动7【讲授】欣赏尾声部分
1、师:玩具兵们正玩得高兴,忽然音乐发生了变化,请你听听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播放尾声)
师:你想到了什么?(玩具兵们迅速跑回盒子)不知你们在音乐中有没有听到这个声音(师模仿号角音),这是什么音调?还记得吗?(号角)对呀,你们和我想的一样,其实刚才我们听得这段音乐就是这首乐曲的尾声(板书),尾声中再次出现了号角的音调,同时,出现了下行音阶(师哼唱)好像小主人醒了,小玩具兵们吹响号角召集伙伴们回到盒子的情景,最后用一个强音结束了全曲,好像小玩具兵们跑回盒子后,“嘭”的一声盖上盒子的声音。
2、师:哦,原来小主人突然醒了,所以音乐发生了变化,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尾声,我们来扮演惊惶失措的玩具兵,当音乐告诉你小主人醒了,我们可以用手指表现下滑音阶,当你听到最后一个强音时就快速的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活动8【讲授】表现乐曲
师:孩子们,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我们就全部欣赏完了,接下来,就让我们完整的欣赏全曲,再来演一演威武,神气的小玩具兵们好吗?我们一起来分工一下吧。我请一位同学来指挥,其他同学在第一、三部分边踏步边用打击乐伴奏。第二部分扮演自己喜欢的玩具。引子和尾生部分我们就来一起吹响号角好吗?老师也加入你们的退伍,欢迎吗?小玩具兵们准备好了吗?(播放整首乐曲绕教室踏步行进)活动9【讲授】课堂小结
7.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意义,原则,方法
教学反思已成为新课程下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 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强大动力。那么初中数学教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认清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 (1) 通过教学反思, 增强教师自我教学意识, 提高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 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 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 (2) 通过数学教学反思的研究, 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 反过来, 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升华理论, 增强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 (3) 教师通过反思, 能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有助于教学更有效、更合理, 提高教学水平, 整体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 它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遵循教学反思的原则
1. 及时性。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一有所得, 及时记下,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这样以记促思, 以思促教, 每天实践一点, 每天反思一点, 每天进步一点, 长期积累, 必有“聚沙成丘”的收获。
2. 持续性。
课后反思贵在坚持。教师只有养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经常性反思的习惯, 才能更好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而改善教学行为。
3. 实效性。
课后反思要注重实效。要树立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 而是为了改进而反思的观念, 反思出自己的问题后, 要分析原因, 思考改进的途径和方法, 力争在预期的时间内收到改进的实际效果。
4. 自主性。
课后反思要自觉自愿, 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 上完课后不重新审视、分析, 教师就很难提高自己。
三、熟悉教学反思的内容
1. 反思成功之处。
教师上每一节课总会有自己满意的地方, 也就是成功之处, 包括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 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 或是对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 或是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或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等。无论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 课后都应该及时地详细记录下来, 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把它们进行归纳整理, 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
2. 反思失败之处。
任何一节课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即使教师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也可能会出现意外。如:对教学中突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偏颇;或者感到对某个问题的处理力不从心等。对这些做深刻的反思、探究, 使之成为今后教学的教训, 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3. 反思教学疑难。
这里的疑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难点。每节课下来, 学生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疑问, 但是课堂上无法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 细加琢磨, 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疑难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能理解得十分透彻, 有时甚至似是而非, 通过课堂教学, 教师把它记下来, 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深入研究, 使之明白透彻。
4. 反思教学所悟。
每节课之后, 经过深思熟虑, 教师总会摸索出一些教学规律和教法的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 启迪是否得当, 训练是否到位, 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纳和取舍, 写出新的教学设计。这样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教学做准备,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
1. 独立反思。
一堂课后, 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及各个环节的回顾与反思, 特别是要抓住教学片断、实例, 并从中找出成功与失败之处, 及时记下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
2. 换位反思。
学生时时刻刻用眼睛和心灵观察着教师, 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听他们真切的声音, 听他们真实的感受, 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
3. 互动反思。
教师的反思不能始终在自我的圈子里, 要树立沟通、交流的意识, 与同行经常互相听课、评课, 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4. 自学反思。
是指教师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 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 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5. 对比反思。
听与自己上同一内容老师的课, 或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 对照检查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 取长补短, 吸取他们的教学长处和优秀品质,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8.教师需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篇八
教学反思,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授课情况。一次讲完《归去来兮辞》后自己很受挫败:“上完今天的课感觉特别郁闷,心里特别憋得慌。总觉得那么美的一篇文章,而自己却什么都讲不出来,很失败。为什么越美的文章越讲不好?有什么技巧么?自己讲完之后都感觉是对苏轼文章的一种亵渎。唉!到底怎么讲古文啊?”因为郁闷,所以自己会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以后在讲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朗诵;设置问题讨论(比如本课的写作时间到底是归隐之前写的还是归隐之后写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针对某些特别经典的句子,如“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让学生写鉴赏或者改写诗句等。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听、读、写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文本,进而达到背诵及灵活运用的目的。再比如讲学案上的诗歌《春雪》时,本来打算只讲试题,后来灵光一闪,于是决定让学生先说一下自己的理解,结果发现学生讲的很精彩、很全面。于是更加慨叹,一定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也要像牵着蜗牛散步一样,要慢慢来,要注意欣赏学生的亮点,要灵活处理课堂机制,不能光为了赶进程而拼命地讲。”经常反思怎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么将课文与课外知识、课文与高考、课文与学生的积极性联系起来,在课时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使课堂高效,有助于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机智。
教学反思,要反思自己的备课情况:备课前要尽量面面俱到,教师准备足够多的知识,了解尽可能全面的情况,自己首先做到从心底里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熟悉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备课时,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重点,一堂课解决一两个问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比如,《琵琶行》这堂课,解决对白居易和琵琶女的相通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理解、作者对琵琶乐的描写方法、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三个问题即可。第三个问题略讲,重点是第一、二个。布置作业可让学生对比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夜闻歌者》,从而体会音乐的妙处。若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很容易发困,可以穿插点成语典故调节课堂气氛。
教学反思,要反思与学生的交流及对学生成长的观察情况。和学生交谈是需要技巧的,也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性格刚硬,则应以柔对待之,润物细无声,有的学生有些优柔,则应鼓励其果断,就如孔子的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一个学生性格刚硬,脾气很倔,但是心地很善良,于是我便借外圆内方的铜钱来告诉他做人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处事:“老师希望你能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你很有个性,是老师这么多年来见到的最有个性的人,你很桀骜不驯,很不喜欢受拘束,很有棱角,就是方方正正的。老师也希望高中三年后你还能有自己的棱角,特别不希望看到你没有自己的个性了。很多人迫于高中的压力,都浑浑噩噩,棱角磨平了。但是,人还是应该适当的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边说着话,我发现他的表情严肃起来,没有刚才那股吊儿郎当劲儿了,像是有点效果了。我心里有点安慰,继续说道:“外圆内方,保持自己的个性,但是要学会收敛。树大招风,一个人锋芒太露了,很容易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是不是?”他沉思地点了点头。
写教学反思,要随时记下脑海里想到的好的办法。“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积累古诗词鉴赏、成语等,每做一篇文言文,教师点拨重点字词,将其中的知识尽可能与以前所学的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文言文并不是没用的。学生的读书笔记,比较好的读给大家听,以资鼓励。抽查学生的笔记本、积累本,哪怕每次抽十个人。一周或者两周让同学们把积累的词语复习一下,让他们知道自己收获了什么。”如果平时能做到把想法记录下来,现在的课堂定会更有趣、更丰富、更生动。
教学反思,除了个人反思之外,还有集体反思,集体备课、听课,某位老师上完课,同事之间一起评论评论,指出优缺点,对于集体、个人都很有益。
9.《菩萨兵》教学反思 篇九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写的不是你死我活、硝烟弥漫的军事斗争,而是写红军与反动军队的民心之争,故事生动感人。在还没有上《菩萨兵》这课前,我真有点儿担心,因为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已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孩子们会喜欢这样的课文吗?为了上好这课,我大量地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教学时,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的教学:
一、注意背景资料的补充
在第一课时时,我给学生补充了些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红军会到藏民居住地区去,以及他们长征途中是如何的艰辛。这能帮助学生对红军的形象有个大致的把握,也为学生理解红军与藏帮之间之所以能建立这种鱼水情做下铺垫。
二、注意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在这篇课文中,朱德总司令的话语是教学的重点,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住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自己说说体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本体性。而他说的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更是重中之重。只要能理解这句话,为什么藏胞称红军为菩萨兵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补充藏民的生活信仰
藏民大多数是信佛的,菩萨在佛教中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所以菩萨在藏民心中有着很神圣的地位,藏民把红军比作他们最崇敬的人,这是对红军最高的评价。补充了这些内容,学生理解藏胞称红军为菩萨兵更会水到渠成。
四、与现实相联系
我将红军这种一心为民的形象与当代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系在一起,这更是与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相呼应。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红军为民着想的这条主线的体现得不是很明晰,我太注重点的把握了,从而忽视了整体性的东西。
二、对学生的一些回答缺乏评价性的语文。
三、作业设计不周详。我的有个作业是:秋天收割时,藏族同胞想表达对红军的感激之情,让学生代他们写信。但在做这个作业之前应该教学时有所铺垫,比如可以让学生们说说当藏胞看到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和整治得平平整整的土地时会对红军说些什么,这样学生写起来就会比较顺手了。
四、板书设计应更清晰明了,能起到引领全文的作用。
篇二:《菩萨兵》教学反思
在还没有上《菩萨兵》这课前,我真有点儿担心,因为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已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孩子们会喜欢这样的课文吗?为了上好这课,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且课前也布置学生找一些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在教学《菩萨兵》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的教学:
一、注意背景的补充
上课前,为学生补充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学生很难体会军队的概念,也不能理解鱼水深情的含义。在课堂上,我简述红军长征背景,补充这段资料,让学生知道红军为什么会到藏族地区,也能体会历程的艰辛,对理解休整一词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意重点语句的教学
师:为了抓紧春耕的时间,第二天,在帮助藏胞春耕的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我们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地种好,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由读一读朱总司令的话,说说你理解了什么?
这篇课文中,朱德总司令说: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是课文的重点理解内容,学生理解了这句话,对于理解课文主题,理解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这一教学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句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红军为藏族同胞春耕,自然要播种,种子就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说的是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另一层意思是说红军在藏民居住区的所作所为,红军爱民的形象会像种子一样,播撒在藏族同胞的心里,从而会得到藏族同胞的理解和支持的。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没有费力,但在理解更深一层意思的时候有点卡壳的现象。一开始的时候,我有点着急,课文讲到这里,学生对文本应该是很熟悉了,理解出深一层的意思应该很自然啊。我又一想,这些还都是些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先将这个难点暂时丢在一边。在孩子们体会到藏胞的态度转变,通过表演走进了藏胞心里之后,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造句的处理要灵活
尽心尽力是要造句的,我在之前进行了铺垫,问学生:你们在做什么事会尽心尽力或者什么情况下应该尽心尽力,用谈心的方法教学,如果学生能够答上来,那么造句也会水到渠成了。
篇三:《菩萨兵》教学反思
《长征》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不管从哪个角度说,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也不能让学生忘记那段历史。现在,也有好多历史家研究长征,更客观地评估长征,有好多作家拿起笔,重新写起长征。长征对于中国人来说,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历史事件了。从我们读书时,课本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都有这一素材。写这一思考,我用红军+长征在百度中搜索,搜索到217000条信息,这足以说明长征是一门课程,是一门中国人要学的课程。苏教版在三年级下册首次将长征引到教材,旨在引领学生读长征,研究着长征。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长征的事,按我们的一般认识来看学生们并不陌生,因为这方面的电视剧、电影、书等还是非常多的。但现在孩子因为喜欢游戏,喜欢卡通,喜欢动画[题外话:中国还没有创造出一部动画式长征大剧],因为长征是成人的世界,也许没有更多的信息走进孩子的大脑,了解了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就能把这篇文章的本质呈现与学生了。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之前所要研究的。
菩萨兵这篇长征小故事,给予学生的是什么?一是让学生知道朱德(我问过三年级的老师,一个班38人,有37个人不知道朱德,1个人说的也是所问非所答);二是引领学生知道那时的藏民是如何生活的(课文写的不是很详细,学生阅读后也能够粗略地知道一点)(那时的藏民还是农奴制);三是军民鱼水情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四是这篇文章以《菩萨兵》为题,菩萨一词要让学生理解,我们不要把菩萨一词理解成迷信,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种信仰,菩萨是佛教用语。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这也是菩萨一词的本义。是藏族同胞对这支部队的称呼。而在这一课中其意思还有着心地慈善的人的意思。这同样也是藏族同胞对这支部队的称呼。另外还有兵这个词的理解。教学中,我们不能把落脚点只放在朱总司令上,这篇文章不是单单歌颂朱总司令的,而是歌颂朱总司令这支队伍的。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长征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群体的事。最后一个自然段: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虽然意思有多层,但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明白,这个团队的力量改变了藏族同胞的认识。
为什么要开动员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思考着。在研究长征史上,人们不会忘记许多会议的,每一种会议都有着一定的目的。为次动员会为什么开?一是红军战士不理解藏族同胞,说明这个会议要开;二是藏族同胞不理解红军,这个会议要开;三是行动起来才能让藏族同胞理解;四是并不是所有军人都能够统一的,开动员会是统一认识;五是春耕时候,不抢种不行,这是硬任务,也是一次命令性的大会&&所以,在思考这个动员会时,我感觉到,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这次动员会,因为这个会非常有意思,值得研究。没有这个会,热火朝天地干是难以出现的。
这篇文章传递的信息非常多,仅仅靠课文的理解,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里的未知数太多了,因此,用这一课引领学生读读长征方面的书,还是可行的。学生如果能主动去读了,长征就不会那么抽象了!
篇四:《菩萨兵》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设计与教学中,我抓住插图、品尝头尾,通过对文本精巧的处理,让学生逐渐形成对课文主线的把握能力,从而达到能自主研读的目标。
10.《菩萨兵》教学反思 篇十
《菩萨兵》这篇文章向我们传递的信息非常多,仅仅靠课文的理解,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里的未知数太多了,因此,课前引领学生读读长征方面的书,或一些小故事还是可行的,我们可以利用晨诵时间来交流。这样,长征就不会那么抽象了!
在教学时,我从第一自然段中的“急坏”二字来展开分析朱德当时的心情,并让学生去文2到7自然段中找找朱德在急些什么呢?学生能从朱德的话中找到他所着急的事,为什么朱德总司令会如此着急呢?学生能联系文中的语句结合自己理解到的来谈,趁势我便问学生从中你感受到朱德是个怎样的人?但光着急也不行,还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又让学生去找朱德面对藏民们不出山的反映,又是怎么做的通过自己用心地读书自然能找到答案的。当学生在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时很费时费力,学生只能从表面理解是一般的麦种的成长,而联想不到朱德及红军们的爱民之心在藏民心中生根,这问题有一定的深度,面对全班冥思苦想的眼神,我得重新设计问法:“红军播下的仅仅是庄稼的种子吗?”“他们用这样的行动是想告诉藏民什么?”因为有上面关于:“急”的深入探究,一心为民,爱民的意识也早在学生心里生根,所以当问题抛出后,学生很容易就能联系前面的来谈自己的理解。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我真切地感受到,好的问题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
11.《木偶兵进行曲》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反思 教学素养 教学理念 教學语言 作业布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16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规律性地反思不仅是为人师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更是有效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的必行之路。化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不意味着对自己以往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追求更好地教学素养的自省精神。毋庸置疑,反思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在进行反思的时候,教师首先势必要尽量做到全面的反思,正确从不同的角度有效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整。其次,除了要督促自己勤于反思,还应该加强与身边的同事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本篇文章即立足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和途径这两个方面,阐发本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
一、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
(一)针对自身教学理念上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一个教师开展教学的方向标,正确的教学理念往往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因此,针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思考自身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时期的学生特点,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否切实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精神等等。其次,教师还应该注意定期学习和研究不同内涵的教学理念,力争拓宽已有自身教学理念的深度和广度。
(二)针对自身教学方法上的反思
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的课堂效果,因而是重中之重。有关教学方法的反思,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过于单一;二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具体的教学方法的使用还是要以实际的教学情境为依托。(1)不同的化学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自己的喜好,因此教师很可能由于擅长和喜欢而过多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这就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因为某一种教学方法再好,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单一地依赖一种方法就会顾此失彼。而且也会容易带给学生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难以长久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一个教学方法能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评判它优劣的标准之一。有的教学方法在理论上层面可能非常成熟,但是放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能并不理想,因此,要经常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针对教学方法的反思还离不开实践的检验。有的教学方法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但是放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可能并不能实现它的优势。比如说,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非常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但是如果教师难以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就刻意使用的话,可能会影响整个教学的大局。因此,教师在使用某一教学方法的时候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三)针对自身教学语言上的反思
教学语言是联结化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媒介,注重语言艺术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事半功倍。教学语言的艺术不单单指具体语言表达上的用语艺术,也涵盖教师讲课时的语音、语调、语速等一系列内容。有的教师在教学语言其他的方面都堪称完美,唯独就是语速过快,学生往往还没回过神儿来呢,教师就讲完了。这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学生吸收知识需要一个相对的过程,如果教师不注重语速的问题的话,就会影响学生的实际知识消化水平。教师也是常人,在教学语言方面多多少少可能都存在一些问题,其实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教师勤于反思、及时改善,就可以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突破。
(四)针对自己与学生交流问题上的反思
师生的互动和交流是组成一个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部分。有的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有的教师在互动的方式上过于单一、还有的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话题选择上过于狭隘等等都是值得反思的问题。一名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与学生互动的技巧,才能正确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默契配合。因此,经常反思自己在师生互动上的不足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
(五)针对自己作业布置形式的反思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完结,在课下要及时布置作业给学生,一来可以引导学生及时温故知新,二来也通过批改作业得到准确的反馈信息、有效获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所以,作业可以说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因而作业布置得是否合理都是很关键的。教师在作业的布置方面既要对作业量保持清醒的认识,更应该适当拓宽作业的布置形式,努力帮助学生在书面作业完成的基础上也实现实际能力的提升。
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
(一)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其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因此,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最关键还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有不断努力、探索、研究和反思,才能发现最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针对性地整体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从同事和学生那里吸取有益的意见、建议
身在局中,由于视角的有限性,教师对自己的一些问题也许不能全面地认识。因此,有效挖掘身边的资源,求取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是必须的。首先,教师与教师之间针对教学有很多的共同语言,而且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上的优势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积极地与身边的其他教师沟通是有益于开阔反思的视野的,从而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是最多的,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往往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中有很多无疑是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的。因此,学生给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教师都要虚心接受、认真反思。
12.浅谈教师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十二
教学反思有以下几种:
1.集体反思。集体备课、集体评课就是一种很好的集体反思方式。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积极参与进来, 与同事一起进行分析、讨论, 取他人之长, 舍自己之短, 不断积累, 就会使自己的教学智慧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2.个体反思。即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一点一滴的教学得失的评价。个体反思形式和方法是多样的, 可以是课后思、周后思、单元思、月后思、期中思等, 它要求教师的反思过程持之以恒。只有做到“日日思、日日记”, 才能真正“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 在平凡的个体反思中, 把零散之珠串成一条完整而正确的教学之链, 使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得更快。
3.课前反思。课前进行假想和反思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 教师在授课前要考虑:本节课设置的启发提问恰当吗?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质疑?预留给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合适吗?教师是否越俎代庖?本节课能制造几次学生表现的机会?这节课学生会提几个问题?这节课学生到底能学会什么……作为一名教师, 在课前应进行教学反思。
4.课中反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应该进行反思, 即课中反思 (即兴式反思)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反思是否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了, 学生是否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是否自如地应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出现了问题该怎样去处理, 在提出问题后是否马上叫学生回答, 是否搞集体回答等。学生是活的个体, 应该有学生自己的提问、学生自己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应改变教学观念, 通过学生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使教学效果好、学生受益多。
5.课后反思。课后批评式的反思是教学技能升华的催化剂, 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和反思, 是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教学水平为最终目的的, 是教学反思中最重要的。课后应反思本节课的目标策略行吗?是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对吗?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达到教学目标了吗?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从易到难原则, 过渡是否连贯?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了吗?还有教学策略、感知环节、认知环节等, 要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等问题, 再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教师在每一节课后总结经验与教训, 根据这一节课的反馈信息和教学体会, 对教学情况进行必要的归类和取舍, 修订教学方案, 再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 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教师反思之后, 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记录下来呢?下面是教学反思的具体书写形式:
1.记亮点。也就是记成功之处。每节课都会有它的成功之处, 如流畅的教学流程、活跃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合作、大方得体的板书设计, 只要留心, 亮点之处都能发现。
2.记缺点。如教材处理欠妥、课堂组织松懈不严谨、语言表达不准确、解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教师认真地寻找, 就会发现在每一节课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存在, 记下这些缺点, 可以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调整,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少走弯路。
3.记插曲 (即教学机智) 。学生是活的个体, 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会问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 可能偏离教本, 教师可能毫无准备, 但可以冷静解决, 妥善处理。这种插曲可能是自己在预先的教学设计中没有的、但在课堂教学中突然冒出来的一些灵感, 随着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合作学习, 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把这些教学机智记录下来, 教师的思维会得到拓展和开发。
4.记学生创新。在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都会有一些创新性的见解, 他们会从不同于教师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提出他们的见解和体会, 甚至有时这些看法是大胆怪诞的。作为教师, 应珍惜学生们的个性和创新性, 把他们正确的、具有创新性的意见、建议、看法记录下来, 并进行反思。
5.记再教设计。教师通过对每一节课的亮记、缺点的总结, 并根据这一节课的学生反馈信息, 对预先写的教案进行归类与取舍, 重新修订教学方案, 再写出再教设计, 按照“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再设计—教学再实施”这一过程, 提升教学水平。
当然, 教学反思的类型和方法因人而异, 只要是行之有效的、对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有帮助的都可以尝试, 其中不乏纵向反思、横向反思等。教师要通过反思在教学中提出质疑, 在教学中进步,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进、思进则新、思新则再进。总之, 教师要采用各种形式不断地反思, 不断地创新, 提高业务素质, 才能成为受学生尊敬、受学生欢迎的高水平教师。
参考文献
13.《菩萨兵》教学反思 篇十三
上《菩萨兵》这一课时,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学生向我提问:“藏胞”是什么意思?我引导他们逐字理解,知道了藏胞就是藏族同胞。那什么叫“同胞”呢?我反问学生,他们通过查字典知道同胞就是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朱德司令把就是藏族人民称为藏胞。学生思考之后明白了朱德司令把藏族人民看作亲人,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
课文中朱德司令说的三段话体现了他对藏族同胞的一腔爱心。第一处,在藏胞不明真相,躲进深山,不敢露面时,朱德说:“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一句反问,表明了他为藏胞着想的急切之情,一句感叹表达了他对藏胞着想的关切之情。第二处,在红军找不回藏胞时,朱德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想办法帮助藏族同胞把地抢种上。”前一句体现了朱总司令的善解人意。后一句,朱总司令从藏胞的利益着想,体现了他对藏胞的一片深情。
第三处,在春耕动员会上,朱德说:“我们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里更是看出朱德对藏胞的真挚爱心。学习这三段话,我都让学生先体会藏胞的意思,了解朱总司令和战士们对藏胞的感情,再通过朗读来体会,在读中感悟,感悟后再诵读,把朱德总司令对藏族同胞的关爱读出来。此时总司令的形象更加高大,朗读也更有味。由此反复诵读,多次落到最后一句“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从而明白藏族同胞称红军为菩萨兵的原因。
14.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徐海兵) 篇十四
维新中学徐海兵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徐海兵)。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教学反思《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徐海兵)》。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从未间断过写教学反思,我的课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成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15.《木偶兵进行曲》教学反思 篇十五
一、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人是在不断认识自我中成长的,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时代的必然,也是个人学识成长的必然。
(一)教学反思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概念:“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新课改需要我们成为后者。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他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用心”的教师,在“用心”中成长。“用心”即“反思”。
新课改之前教师大都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有些教师只在教材上勾画所谓的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课显得枯燥无味。新课改以后,教学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中,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二)教学反思是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
现在的高中生成长在信息时代,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很强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这样,给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历史课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许多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教学反思的几种方式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教师备课时应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课时安排等教学环节进行合理性思考。如:教学《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前,对课标进行反思。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以便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如《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其他版本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标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在备课时,我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 发生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立即调整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
(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总结评价、寻找差距,可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反思。
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1) 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我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具有特有含义。“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的新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16.科学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十六
一、教学反思的前提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的职业
有人说,如果你仅把工作当成领工资的手段,那么你就会陷入一种平庸的生活中。这种生活是很枯燥乏味的,痛苦的,这样生活不会有幸福感成就感。如果同时你是一名教师,我劝你还是尽快改行,换一个你爱干的工作去做,因为你将会耽误一代人的一生。教师应该怎样尽职呢?
1.像美国老师那样热爱教师职业。下面节选[美]彼得·基·贝得勒《我为什么当教师》一文选段:“我爱这一行的真正原因,是爱我的学生。学生们在我的眼前成长、变化。当教师意味着亲历“创造”过程的发生——恰似亲手赋予一团泥土以生命,没有什么比目睹它开始呼吸更激动人心的了。
2.有教育的信托责任。什么是信托责任?郎咸平教授认为,大学生的父母把大学生交给大学了,社会对大学是有期望的,大学应该怎么兑现它们的服务呢?这种契约精神就是信托责任,也是大学改革的真正重点。比如郎咸平教授对学生逼得是非常紧的,学生必须花非常多的时间攻读他这门课,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打教授的私人手机找到他,学生有问题可以跟他讨论,学生写的报告他一定从头看到尾。学生很感动,他们说感觉非常意外,这么有名这么忙的郎教授怎么会有时间读学生的报告呢?郎教授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因为他认为这是他的信托责任。
二、教学反思要重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1.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实验中,在观察中,在分析思考中,在辩论中必须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培养实事求是的习惯。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人体的血液循环》一课,让孩子们用做游戏的方法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这只能促进孩子理解血液循环,但离真实的血液循环抽象得很远,不利于孩子们更科学地理解事物,不利于孩子们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认识方法。
2.解决学科学为什么的问题。科学应该为人类的生存服务,首先是定义为对人类的爱。所以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反思你的教学内容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是否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命。有一次,听一位老师上《油菜花开了》一课。孩子们在观察油菜花时,从叶子上掉下一条青虫,女孩大叫,男孩说打死它!我对孩子说:你们在打死它之前,为什么不好好观察一下它呢?于是他们就拿起放大镜观察起来。然后说啊原来它是这样的!我紧接着说:你们知道它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吗?孩子们感兴趣起来,问什么样子。我说它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啊!孩子们有些不忍心把虫子打死了。我们的教学应该引导孩子意识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珍贵,这就是在细微处培养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
三、教学反思要注重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
日常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的班级的学生上课聚精会神,有的班级像自由市场,这种现象应该是最值得反思的了。我觉得其中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与这个班级科学课的学习习惯养成有关。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从未上过一堂规范的科学课,首先对科学课就失去了兴趣,因为你上的科学课他什么也得不到。再加不懂试验方法,没有很好的形成小组实验配合的习惯,不懂实验课的规范,当然就会出现混乱局面。老师没有很好的指导他们干什么、怎么干,当然他们就会自己干自己的事。
2.与是否有设计小组实验活动有关。比如老师只是演示,教室那么大,后面的学生看不清听不见,教师又没有很好的巡回展示,于是我看见后面的学生在看小学生报。我挺同情看报的同学,他们做得对,看报纸多好呀,可以得到很多知识,比在这个课堂上得到的多。我这时走过去和他们讨论沉浮的问题,他们很愿意参加研究。所以科学教师一定要设计好小组实验。
3.与教材内容深浅有关。课前要对学生的知识情况进行了解,这就是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根据学情制定一节课的教材深度。如果深度浅了,学生就没有兴趣去学习探究了。例如《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一课,老师在一开始就摆出两个装满水的水槽,问学生在水中马铃薯会怎样,学生很麻利地说在盐水中会浮起,在清水中会沉下。那么这节课学生就很不用心上了。要知道现代资讯如此发达,城市中的学生得到这点小常识真是轻而易举,这节课就显得教学效率很低了,不外乎就是让学生动手验证一下自己的准确判断。不会引起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兴趣,于是他们对实验也就马马虎虎,课堂就会比较散漫。
4.与老师的语言有关。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离不开教师生动有趣、热情洋溢、幽默大方的语言表达,当然这是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如果一堂课老师板着脸,老是大叫“安静!安静!”这当然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有以下几个要点:(1)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2)要使用教学规范术语。比如把玻璃棒称为棍子,烧杯称为杯子。(3)科学课课堂语言必须准确,不能夸张。(4)不要用舞台语言或主持人语言,夸张的语调上课。
【《木偶兵进行曲》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士兵进行曲》教学反思08-27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反思06-28
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有趣识字教学反思07-14
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10-03
教师实习心得: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10-15
《逆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反思06-27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狮王进行曲》含反思08-18
小木偶续写10-27
小木偶的话09-20
读了《木偶奇遇记》后感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