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变化

2024-10-18

农村生态环境变化(通用15篇)

1.农村生态环境变化 篇一

“乖孙女,我们现在用上自来水了,再也不用去村上水井挑水啦!方便多喽!”在乡下住的奶奶笑呵呵地对我讲个不停。

奶奶家住的小村庄,经济不太发达,原来饮水和用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村子有一口饮水井,全村人都仰仗这口井,吃水很紧张。每天天一亮,伯伯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担着一根扁担和两个铁皮桶去挑水,再把水倒进大水缸里,盖上盖子,烧水做饭时再小心地舀水出来用。

平时洗衣服,大家舍不得用这水,而是到村里的小池塘边去,非常不方便。这几年,市政府开始启动自来水安装入户的工程,这一民生工程让大家拍手称快。政府的贴心工程让奶奶再也不为用水发愁啦!

假期,我又回奶奶家。奶奶可是个闲不住的人,一会儿给我们泡茶,一会儿又忙着洗水果,还笑得合不拢嘴,打开话匣子:“现在,咱村变化可大啦!……”

和奶奶告别,坐在车上,我望着路边长势正旺的庄稼,奶奶家的变化不正是家乡变化的缩影吗?我的家乡正朝着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道路不断前进!

2.农村生态环境变化 篇二

家乡的景美了。四面绿油油的稻田的中央是一墅墅白墙青瓦的尖房,显得古朴典雅。村里房前屋后的街道都是黑色柏油路,每条柏油路两边都是各种美丽的花草。村里南北、东西两条主干道的两边都是略大一点的沟渠,渠里注满了水,水面上到处是一簇簇,一丛丛被修剪成形的蒲笋和翠绿的水葫芦。渠边紫色的薰衣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每家每户的无公害厕所,让人忘记了苍蝇满天飞,大蛆地上爬,捏着鼻子,屏住呼吸进出的痛苦记忆。

瞧,南北主干道上有一处像高塔一样的标牌—“大唐紫韵生态园”,这便是远近闻名的百亩有机葡萄园。顺着古色古香的门牌楼一直向里走过百米仿古长廊,就来到了现代化规模化的温室葡萄暖棚,里面各类品种的有机葡萄栽培,散发出阵阵果香。每年一届的葡萄旅游文化节的场面更是盛况空前。葡萄园对面的大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水果市场,农产品展销大厅,旅游招待大厅,农家小型采摘园,洗浴、餐饮大厅,大小型超市……构成了北窑新村最繁华的商业一条街。通往向海大道的东西主干道的北侧是由花草树木绿化区和葡萄绿化区构成的绿化带,是北窑村一条最亮丽的风景线。时尚的文艺广场、体育健身广场、图书馆、街边随处可见的刊亭,展示了北窑村农民丰富的休闲娱乐生活。

家乡的人美了。过去女人们东家长西家短说东道西论是非;男人们三五成群酗酒、赌博、闹事。自从两个广场建立以来,女人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跳舞唱歌;男人们欣赏、打球和健身,到处是和谐欢唱的盛景。百姓们的觉悟提高了,村里一位贫困大学生面临辍学的困境,乡亲们知道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文体协会也牵头搞义演,为贫困学生募捐,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大学生顺利入学,体现了新农村的新风尚!

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北窑村的村支书杨震是北窑史上最年轻的书记,他带领的村领导班子是北窑村历史上最年轻的领导班子,他们充分发挥他们年轻的优势,在建设北窑村的热潮时期坚守一线,和群众一起劳动,他们迎朝霞,送夕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个个人黑了,瘦了,可各个都精神抖擞,无怨无悔,用他们的行动感化着村民百姓。记得燃气刚进村时,老百姓认识不到燃气的好处,全村千户人家没几户主动要求安装,面对严峻的挑战,杨书记带领村干部到村民家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没有人会拒绝真诚和热情,他们心贴心,面对面地零距离接触,拉近了干群间的距离。党员干部带头,村镇在职员工带头,百姓终于明理开窍,争先恐后报名安装,现已大部分安上了燃气,不仅方便快捷,省工省力还省钱,百姓尝到了甜头,直夸党的政策就是好!

为了更好的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镇领导带领村里的文艺骨干创立了北窑村文体协会。请有专业特长的艺人做指导,请退休的音乐教师做指导,大大提高了文艺队的专业水平。现在文艺队经常到外地参加各种文艺会演,多次获奖,在北窑村周边地区已较有名气。村干部也经常参加并主持村里的文艺联欢,搞一些有关环境卫生,道德规范的有奖知识问答,在争先抢答问题的同时,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在农民的心里扎了根。

景美了,人美了,再也不是“男人们为你累弯了腰;女人们为你锁愁眉”的时代了。村镇领导又发动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稻田经济。庭院里种植葡萄和油葵,又美观,收入又高。村里还免费为乡亲们发送水泥柱(架葡萄用的)和优质葡萄苗,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给村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稻田里养河蟹,蟹田里的水稻不用打农药,因为蟹吃田里的害虫和水草,排泄的废物又营养水稻,又是省工、省力,还省钱的好事。

村里还经常组织召开民主会议,谁都能参加。倾听百姓的心声,共同研讨村里的事务。在一次民主会议上,杨书记坚定地说:“我来北窑是为北窑所有的百姓做事的,我们村八组因地理位置偏僻,一直被冷落了,我们一定要把八组建设的和其他组一样漂亮。”村支书,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他和我们有啥不一样?我们心里只有一个家,他的心里装的是村里的千百家!我们有了“新”的家乡,怎能忘记党的好政策,党的好干部。一幕幕感动人心的场面浮现眼前: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率领镇机关党员干部,在职职工,统一着装(绿色军装),利用每个星期礼拜日亲临北窑搞建设,搞绿化,环境不落一户。中午就在路边大树下随便吃一口,不动百姓一针一线,仿佛回到了红色革命时期……县里各单位也一样来到过北窑。真是一方建设,八方支援。

3.多维度看待农村新变化 篇三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无论农村学子,还是到乡下探亲或旅游的城市人,都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农村,一些回忆儿时故乡、感慨城乡差异的文章在此时广为传播。

这些文章里的农村,让人们惊异其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富”,村里盖起了崭新的小楼,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开车回家,乡间道路也开始堵车了;二是农村的“穷”,有些农村经济上欠发达,还有不少村子房子空了、院里长满荒草,农村的留守老人变得多了起来。有人惊讶于农村的富裕,也有不少城里人因农村的“穷”生出哀伤。

这些文章让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并关心农民,不失为好事。不过,其中也有怎样认识和看待农村变化的问题。笔者认为,看待当前农村变化,要有多个维度,不能局限于一地一村、一人一事。

城镇化是我们认识农村的大背景和总坐标。城镇化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必然带来人口的重新分布。这种重新分布既包括城市人口的增加、中心城镇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乡村人口减少乃至个别村落消失的过程。一些位置偏远且人口稀少的自然村,走出去的人渐多,慢慢也就荒芜了。曾经在那里生活过的人们,看到熟悉的场景,望着刻满童年记忆的住所,免不了有些怀旧的落寞。但理性地想想,祖祖辈辈在这里点煤油灯、爬山砍柴、挑水做饭的人们,如今搬进了城市或集镇,用上了天然气、喝上了自来水,我们难道不应该由衷地高兴吗?

当然,这并不是说城镇化过程必然带来农村衰败,其中涉及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不能把个别村落的变化泛化为对农村形势的判断,更不能把个别农户的变化简单归结为农村的整体衰落。

看待农村的新变化,要有更广阔的视野。笔者曾到地处大别山的一个农村调研,600多口人的小山村,常住人口不足60人,村子里到处是静寂的院落和闲置的老屋。一位农民说,看到孩子们在外边比在这里过得好,也就高兴了。毕竟,从农村走出去的大部分人过上了更富足的生活,我们也就必须积极看待农村“人去哪儿了”的问题。

看待农村的新变化,必须站在农民的角度,体会农民的感受。农民不应该仅仅是田园风景中的符号,而应该是向往幸福生活的主体。“水田陌陌飞白鹭,耕牛悠悠伴夕阳”的田园景色固然让人留恋,但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那样的穷日子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节假日到乡下,只有沉下心来体会农民生活,让情感与农民贴得更近一些,才能真正感受到山水背后那令人振奋的变化。

4.农村的变化作文 篇四

一年了,我都没有去奶奶家玩了,我非常想念姐奶奶那慈祥的脸庞。于是,趁着这次长假,爸爸带我去了奶奶家。

一下车,我左看看,右看看,心想:咦,怎么总觉得不对劲呢?难道是爸爸开错地方了?可明明爷爷和奶奶在前面迎接我呀!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开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原来,一年不见,龙头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前门只是一条狭窄的小道,只能行人和自行车来往,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宽阔的广场。那里,你将会看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上面的石拱桥,连接着一个大花园。绿毯似的草坪上绿树成阴、百花盛开,真是美丽极了。广场里,大人们在那里做做健身操呀,打打篮球或羽毛球,非常悠闲。早晨,我睁开眼睛,咦!爷爷奶奶都不见了,他们去哪儿了?突然窗外传来一阵阵音乐声,我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向音乐响起的地方跑去,看,爷爷和奶奶正伴着欢快的乐曲,跟着音乐的节拍,扭动着身子跳着健身操呢?不由得我也情不自禁地钻进队伍里乱跳乱蹦起来。广场的一角还有一个“儿童乐园”呢!那是用各种玩具、滑梯和秋千等等构成的儿童小天地,小朋友们在那里可以尽情地玩耍呢!

奶奶家的后门原本只是一茺无人烟的十字路口,马路细细的,长长的。现在却变成了一条繁华而热闹的步行街,那儿足足有500米长哩!步行街两边,各种商品五花八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5.农村的变化作文 篇五

常常听妈妈说,爸爸的外婆——老太家住在凤阳县黄泥铺。那里全是低矮的草房,整个村子看不到一户两层楼房。一进院子,满院子的鸡粪鸭粪,让她站在原地不敢挪步,生怕一脚踩上。在我的心里,农村就是又脏又乱的地方。

今年假期,爸爸带我去老太家,却是让我眼前一亮:没有泥泞不堪的小路,而是村村通的泊油马路;看不到低矮的草房,一排排整齐的两层小楼展现在眼前。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花草草,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八十八岁的老太生活在这里,她身体很好,看到我们高兴地拄着拐杖忙来迎接我们。老太说:“那时的我们住着草房,走着泥泞土路,要是想吃猪肉都要走上几公里外的集市去买。现在好了,不远的路口就有一个大超市,想吃啥买啥,政府还给我们老人每月发基本生活保障金。”我还了解到,以前种庄稼全靠人力,春种秋收,要忙上一个月。现在种庄稼都是机械化,一个星期田间地头都收拾干净了。老太感叹着:“现在的生活比我年轻的时候强的得太多了,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

6.农村的变化作文 篇六

进入孔雀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笼笼大孔雀:有在吃食的、在求偶的、在休息的、在玩耍的……再往里走,一眼望去,孔雀场上有上千只孔雀,它们活蹦乱跳,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

“快、快、快!”那里就是野山鸡场了,看野山鸡去了!我们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向鸡场飞奔而去。一走进栅栏,成群结队的小野山鸡在专注地觅食,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悄悄地跑出了栅栏……可爱极了!我扔进一颗龙眼,便有许多野山鸡扑向龙眼,争着抢吃。抢到龙眼的山鸡仔细地观察着我们这些和食物不一样的“动物”,多聪明的野山鸡啊!看着眼前这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为之陶醉!

7.变化的环境 篇七

今年,在“互联网+”的引领下,我国物流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量信息的涌入,使物流企业面临着信息爆炸的巨大压力。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世界各地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传递于各企业之间,此时信息获取和利用的速度成了物流企业发展的必争之地,这样一来,企业被迫分出一部分工作重心来研究如何迅速准确地获取最有利的信息。

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快速更新迫使物流企业加快发展节奏,压力与日俱增。信息化和全球化使得人们获取技术的途径越来越多,提升了物流企业对更高技术的认知,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应用高新技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市场环境和劳务需求之间的竞争日益成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物流企业在逐步走向全球市场的同时,竞争更加激烈、产品开发难度加大。为开发出吸引客户的新产品,占据优势地位、获得更高收益,企业会投入相当的资金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但是效果总不尽如人意。

坚持可持续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逐渐加快,地球的生态环境也明显失去了平衡。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愈来愈高。原材料供应量减少、技术工人不足、能源和淡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再加上资金的匮乏,让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障碍增多,这也使物流企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倘若不以合适的手段阻止这种势头的发展,资源短缺的负面影响势必愈演愈烈。

8.气候变化与环境正义 篇八

美国生物学家伽内特·哈丁用公共牧场案例对“公有地悲剧”理论做了很好的说明。面对一个开放的草场,每个牧民都将利用公共福利喂养自己的牲畜,作为一个理性人,他会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当牧民意识到每增加一头牲畜就可以多获得一份利润,而草场的损失则由所有人共同承担时,牧民就会毫无限制地增加自己的牲畜,最终公共牧场将会崩溃。这种悲剧也同样表现在气候变暖问题上。

早在1979年的日内瓦世界气候大会上,科学家就发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的警告。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正如历次气候会议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各国家和地区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避免减排与援助带来的经济损失,尽可能地在气候谈判中减少自己的义务,造成气候变化解决之路曲折重重。表面上看,气候问题中的争议是由各国在目标与责任分担上的不一致引起的,背后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博弈。事实上,气候变化并不只是国家间的政治问题,更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超越了国家涉及全人类利益的伦理问题。

要避免“公有地悲剧”的发生,合理地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需要一种强制性的国际机制来对各国行为进行约束,而它的前提必须是各国或地区的认同、广泛参与和通力合作,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国际组织形成协议来约定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行为。就目前的情况看,各国已认识到参与和合作的重要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也因此确立了缓解气候变化的一般性原则。尽管进展缓慢,但从历次气候变化会议的成果来看,各项承诺不仅仅是国家间谈判的产物,也得益于国际社会在伦理问题上的基本共识。

长远看,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延续乃至整个地球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从短期的影响来看,气候变化对各国的影响千差万别,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上也有巨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中,各国(地区)的利益冲突无可避免。具体到各国在责任和义务上(如排放权分配等问题),矛盾与冲突就更加凸显。

平衡和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世界各国必须就利益协调和气候保护的基本原则达成共识。基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特点,环境正义原则作为解决气候变化争议的视角是极为必要的。问题是,应该选取何种伦理共识或正义原则作为气候变化机制的标准?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是责任分摊,然而,不同的正义原则将会导致不同的碳排放的操作规则,而不同的规则又将会导致不同的分配结果。

人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家层面,国家作为公民的代表,是国际谈判中的主体,然而,国家并不是环境正义唯一的主体。公民作为解决环境问题最终的受益者,也应当成为气候变化问题讨论中的单位和对象,国家仅仅是作为公民的整体或代表参与国际协商谈判,最终反映的仍然是公民的利益。因此,在此类环境事务中,不仅需要看到国家间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还应注意到国家与公民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分别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国家作为公民代表参与气候变化解决机制的协商和制定,但并不能就此将国家等同于公民。当用环境正义原则去处理气候变化争议中各国的责任和义务时,必然要区分正义原则的两个维度,即承认正义和分配正义。分配正义是应对环境事务的核心,而承认正义则是分配正义的前提。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认正义的主体国家,分配正义的主体则是公民。由于公民不能全体参加气候变化协议制定的过程,这就使得国家作为公民的代表成为了承认正义的主体。

国家作为承认正义而非分配正义的主体,原因在于,首先,国家由公民组成,是公民的集合,在分配正义中并非实体;其次,国家只是公民的代表,以国家为单位不能保证国家内部的差异性主体的正义,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会因再次分配的不均而受到不公正对待;第三,以国家为单位不能很好地解释代际正义的问题,如“贴现”问题;第四,国家间的利益诉求永远不可能完全重叠,以国家为单位不可能在不损他国利益的前提下达成完全的一致;最后,在现代人权观念中,人是目的性存在,所有正义标准讨论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保障人的生命健康权,改善人的环境权益,而非通过气候变化产生的经济政治变迁来实现国家利益。

当然,国家作为气候变化议题谈判的直接参与者,还有其特殊的利益诉求,即参与和认同的利益诉求。在正义原则下,国家作为承认正义的主体意味着需要把弱势或强势国家作为平等主体来对待;要求给予不同国家参与气候议程并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确保其参与气候决策的相同权利;还要求尊重不同国家、地区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相反,将国家作为分配正义的主体的分配方式会导致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以国家利益为主导的政治化议程。

以公民作为分配主义的主体,意味着在排放权的分配大框架中摒弃以国家和国家利益作为气候变化机制的衡量标准,而转向以人均排放和人均趋同作为分配排放权的原则,这涉及到两方面问题:一是排放体系,应该以什么样的原则进行排放权的分配;二是援助问题,即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否负有援助的义务。由于公民个体独立于其祖先和后代,理论上并不具有“赔偿”或“补偿”的直接义务。然而,出于对人类共同福祉的道德关怀,完全可以在自愿原则下对处于弱势地位、适应性较差的群体进行技术和资金的帮助。这样既区分了排放权与援助义务,又避免了将排放权的分配与援助问题作为完全独立的两个问题。

将国家和公民作为两个同时需要考虑的正义主体,远比只在国家层面讨论气候变化和减排问题合理。它既考虑了现状又兼顾了历史,也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至于《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所涉及的责任分配(谁的责任)、影响分配(谁受到影响)责任承担(谁应承担责任)以及气候变化争议中应该按照何种标准分配排放权,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弹性交易制度,发达国家是否有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义务等问题,则是更为专业性的问题。在一个更为合理的框架下,相信上述问题的解决会更加有效。

9.农村新变化作文 篇九

改革开放前,人们走的是坑坑洼洼、弯曲狭窄的泥巴路。住的是用土砖泥瓦做的房子。坐得是慢慢吞吞的马车和牛车。吃的穿的是一年都发愁。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隨着改革开放,家乡的道路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前坑坑洼洼的乡村小路,被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给取而代之了,就象蜘蛛网一样把一个个村子都连在一起了。农民买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和大卡车,把家乡的特产都运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也引來了外地商人在我们的家乡开工厂。使家乡越來越富裕了。

随着改革开放,房子也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原来破烂低矮的小平房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一栋栋楼房像春雨后的竹笋一样拔地而起。房子结构是別具一格,墙壁雪白雪白的,楼顶都盖上了鲜艳的彩瓦,看起来金璧辉煌。模糊不清的黑白电视也换上了超薄的液晶彩色电视,破旧的蒲扇成了古董,各家各户都装上了空调和电扇。电脑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房前屋后都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鸡鸭成群。成了梦寐以求的人间天堂。

家乡不仅更加富裕了,而且景色也越来越漂亮了,特别是春天到了,满山遍野成了花的海洋。金灿灿的油菜花,一片连着一片,一望无际的桃花张开了害羞的脸蛋,洁白的梨花,像一朵朵雪花飘落在梨树上……五颜六色的花儿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粉的似晚霞,绿的如翡翠,白的玉……农民也改变了以前的劳作方式,他们利用这些花的美景举办了一届届桃花节、梨花节,既让人们欣赏到了美景,又让人们的钱包满满的。几场春雨过后,农民开始耕田插秧,全都是用耕田机、插秧机代替了牛和人的辛勤劳作。

10.开化新农村建设变化 篇十

接双休日讲坛的二月调研任务,在春节期间我对林山乡的几个村子变化作了相关调研,同时与家乡农民交流了目前农村发展的一些问题。下面我从乡村人居环境变化、当前发展难点、深化新农村建设个人意见这三个方面阐述我的调研。

一、村镇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居民文明作风逐渐养成1、村民兴建新式住宅,居住、卫生条件提升。当年的土坯房、小木门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瓦房宽敞明。以前农村都是房外的土茅房,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而今新住宅里都有干净卫生的独立卫生间。乡村的居住环境提升,从如厕的变化,可见一斑。

2、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也增多不少。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部分富裕的村民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

3、摒弃大鱼大肉传统吃法,讲求健康绿色。改革开放30年来,大家认为30年来家中最大变化表现在生活质量上。村民餐桌上的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往前几年,年年过节吃上鸡鸭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4、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轻松自在。现如今村民的家中基本安有彩电,一些农户家中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等。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极大减轻农村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不少时间进行生产、休闲。

6、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病患之忧。一直以来村民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钱的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最近几年国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村民通过加入农村医保,受惠颇多。像一位村民因得脑血栓所花的4000多的医疗费中,有2000多由农村医保负担,这种农村医保的政策的确减轻了村民的病患之忧。

二、深化新农村建设当前出现的难点

农村发生巨大变化。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这是否表明当前的农村就十全十美,没有任何问题了呢?也不尽然,在调查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村子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总体说来,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副业的发展。几十年来,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非水稻、油菜、番薯等。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实现。

2、水源问题亟待解决。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水源问题更是处在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开化农村基本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农民能用上干净清洁的水源。但河流、小溪的水源质量却呈现下降的趋势,由于部分农民环保意识不够

3、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现在农村文化生活非常的单调、乏味,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牛牛”等,这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追捧。

三、深化新农村建设的个人意见

1、政策扶持。近年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像小麦,棉花等作物的补贴,生猪养殖补贴,农村医疗保险,新宅基法等。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2、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乡镇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3、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村中农闲时节,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闹秧歌。由本村一些好事人士组织,联合邻近几个村庄一起,自娱自乐,增添村民生活乐趣。

11.农村生态环境变化 篇十一

摘要社会变迁下的农村体育是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发展存在着地区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社会的变迁是我国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现状,从宏观上影响着中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本研究将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农村体育结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梳理分析得出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的主体、农村体育的基本单元、农村体育阶层结构、农村体育文化以及农村体育组织形式及组织内容都存在着动态的影响作用。旨在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农村体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农村体育 社会变迁 影响变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052-03

农村体育作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一部分,是不能被忽视的。目前,我国社会发生出了巨大的变迁,这种社会变迁使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发生显著变化,进而改变了农村体育的结构和功能。农民的流动必然会对农村体育发生作用,它既给农村体育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给农村体育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一方面,流动人口把城市文明、城市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传播到农村,“使广大的农村人口了解了城市文明,有利于改变乡村的封闭意识,间接地起到了促进人口城市化进展的作用。”而这种观念的变化也包括体育观念的变化,通过外出务工人员将积极的体育健身观念带回农村,对农村体育是一个有力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这种社会迁移给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广大农民年龄出现两极化,新的社会结构下如何发展农村体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生产结构对农村体育主体在时间上的动态影响

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发生变化,这些也是导致农村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于是农村主要劳动力非农业化。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国约有2亿多农业劳动力(含常年外出打工人员)转向非农产业,平均每年可达700-900万。全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97亿人,其中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真正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2004年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农村从事农业的农民中有一半以上为女性,农业从业人员从年龄结构上看,有三分之二的人为36岁以上的,51岁以上的高年龄组人员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从而使非农业生产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外出务工存在收入上的很大风险,而且相对于城市中高额的生活费来说,他们在城务工的收入无法支持一个家庭在城市中生活,甚至无法支持个人长期生活在城市中。这就迫使农民以农村的耕地作为他们最后的生存保障,因而他们只能长期流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农民工的动态流动改变农村体育的结构,同时影响着农村体育的发展。

首先是流动性带给农村体育的改变:农民工的长期流动性,使得农村体育非正式组织主体在时间上存在着动态的变化,农民工的流入和流出给农村带来了城市中先进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组织内容以及新的体育活动理念和活动意识。

其次是流动途径的多元化对农村体育的影响:流动的范围,流动的形势都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常见的稀少流动是升学或入伍,这样的流动性比较固定。自从外出务工经商这种流动盛行以来,农民的流动因为地域、经济条件、乡土风情、以及所获得的外出务工的信息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流动状态。刘奇先生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离土不离乡”,农民在当地进厂务工;第二类是“离乡不离土”,即农民到外地承包土地、发展多种经营;第三类是“离土又离乡”,既包括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在城镇或大中城市落户定居,彻底脱离农业农村的人员,也包括长期工作、生活在外地,逢农忙、春节等时节才返乡的农民工。大量农村劳动力在省际之间、城乡之间流动就业成为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特征和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这样复杂的流动现象使得农村体育的组织和运作上也要呈现动态变化。

二、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基本单元影响

农村人口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红利”期的结束。所谓“人口红利”是指总人口结构“中间大、两头小”的状态,如图1所示。“人口红利”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带来劳动力、储蓄的增加等。事实证明,这种“人口红利”社会现实促进了中国整个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农村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过去“剪刀差”式的政府政策长期实施,农业虽然发展了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却没得到相应的增长。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致使农村出现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工业城市中经济因素等等吸引,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加上计划生育的作用,致使农村农业从业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正从过去的“供过于求”逐步转向“供不应求”。农业的从业人员在年龄和性别比特征上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老龄化不同,因为社会变迁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2006年2月份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者大部分都是男性,大量农村青壮年女性留下照顾家庭和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在农村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农村体育的人口主要是小孩、老人以及部分青壮年女性。

农村家庭结构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在社会变迁的主流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农村家庭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规模较大家族式家庭已经几乎消失,而小家庭逐渐成为主要的家庭结构。同时由于社会变迁,大批农民工的动态流动,致使农村家庭成员的动态性暂时缺失。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是家庭中的青壮年,他们不仅承担着家庭经济收入的重大责任,他们还承担着教育下一代、赡养老人的责任。而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得无法承担的一些家庭功能不得不转向社会,寻求帮助。农村体育作为农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教育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等能够对农村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环境起到补偿作用。农村体育的多重功能在农村的不同发展期具有不同作用,因此,在农民工返乡和外出务工的不同时期,应该根据农村社会生活的需要,开展内容不同的活动和组织形式多样的农村体育活动,是老人和小孩以及妇女在家庭成员暂时缺失的时候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从而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这样的社会需求、以及家庭承载功能的动态变化,必将导致农村体育在组织内容、组织形式上产生动态的变化。

三、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阶层结构的影响

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农村体育主体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频繁的流动可能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从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是一种进步。对这种川流不断,人员往返频繁的农村社会,在这样动态的农村社会中的农村体育自然也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

农村阶层分化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由于农民知识水平相对比较低,加上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以及原来政策上的倾斜,农民的阶层分化一直是在不稳定的演进,农民所获得的社会角色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着动态变迁性。同时农民的各个阶层同土地存在着难以隔离的关系,兼业农民还以土地作为他们生活中危机的规避处,因此大多数农民具有多重角色,他们具有农民和城市从业者双重身份。迄今为止,农民工的社会角色远未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还带着鲜明的过渡性。这种不稳定不但与外界环境有关,同时与他们的自身素质、原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关系。

农民工角色和身份的不断变化对他们自身来说,是一种不稳定的进步过程。正因为他们角色和身份在时间上存在着动态的变化,他们的每次返乡才能给农村社会带来新鲜的血液。同样这部分农民工在城市中对城市体育的体验,以及获得的体育健身和健康观念,对农村体育系统是一种负熵流的注入,只要合理利用,必将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应该注意的是,农民传播知识的意识是非常薄弱的,要想让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学传授给留守农民,并且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促进农村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还需要政策的指引。

四、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影响

上面调查显示,社会变迁背景下,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体育健身观念出现很大变化,通过上表的比较可知,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的密切关系的认同度(57.89%)要大大超过非流动的农村人口(7.55%)。其实,一方面是认识的误区,但是另一方面,还是经济的原因。现在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尤为突出。农村人口劳动强度大,收入低,可自由支配的资金有限,是农村健身观念无法科学化的主要问题。而在流动人口中间,他们健身观念朴素实在,但他们首先认识到了健身的重要作用。首先这与他们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是绝对分不开的。另外,在城市耳濡目染,看到城市的体育锻炼如火如荼开展,以及职能部门对健身作用的积极宣传。同时,城市的健身场地和条件较好,尤其是随着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让体育健身成为低消费和零消费的活动,也让流动到城市的农民中那些想进行体育健身的群众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

健身观念的改变仅仅是农村体育文化的一部分,这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所学到的城市体育的组织方式、组织内容、活动形式,以及与城市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形势,也将会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流动人口可以借助“走出来”、“带回去”的方式,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流动人口把城市体育文化带回农村,但不等于农村体育就一定能够得到“甘泉”的滋润,它需要有促进因素,那就是政府的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微观因素,且“制度”、“社会文化环境”、“流动人口”分别构成宏观、中观、微观等影响因子的核心。

五、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组织形式及组织内容的动态影响

社会变迁背景下,社会阶层正在进一步分化出不同的农村社会角色类型,农村体育文化也在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着变化,农村体育主体也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在诸多动态变化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社会体育的组织形式与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农村体育的组织形式、组织内容是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风土民俗、以及农村体育主体需求和组织者的组织水平所决定的。

首先,社会变迁背景下,农民收入相对增加农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基础性的改变,同时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所带来的城市中的体育健身观念和健康意识影响到民俗的改变,他们从城市中所学到现代化的体育组织形式、体育活动内容丰富了农村体育。

其次,农村人口中农民工这一流动因素使得农村体育存在着组织上的动态性,因为农民工多数为农村的青壮年,他们不但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农村体育活动的主体成员,因为他们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更有知识、更有成熟的思想且更具有影响力。

然而,当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后,剩下的是老人小孩还有部分妇女则成为农村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内容强度较小、更具娱乐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的每次返乡都会农村体育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在他们返城后,虽然农村体育的主体仍然是老人小孩和部分妇女,受农民工的影响,他们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以及组织者组织能力也会增强。所以,农村体育的组织内容、组织形式存在着动态性的变化。

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变迁引起了农村社会的结构和功能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大量的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半耕半农”型的农村经济形态在整个中国的大部分农村中成为主流,传统的“农耕社会”正在向“农工社会”演进,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由于农村社会生产结构、社会基本单元、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组织机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体育的主体在时间上发生着动态变化,相应农村体育基本单元、农村体育阶层以及农村体育文化也正发生着动态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鲍明晓.美美与共:和谐社会与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

12.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变化情况分析 篇十二

一、消费水平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消费需求极大提高, 山西省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经历了温饱—温饱有余—接近小康标准的3个重要阶段。30多年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 由1978年的101.61元提高到2010年的4736.25元, 净增4634.64元。与此同时,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同步于收入增长, 由1978年的90.64元提高到2010年的3663.86元, 合计净增3482.58元。具体到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8个方面 (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 :农村居民人均吃、穿、住、用、医疗、交通、文教、其他支出水平2010年分别达到1372.49、315.78、614.70、173.62、328.92、357.74、420.21、80.40元, 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21、23、69、41、505、729、214、140倍。

二、消费结构逐步合理

随着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正在由以生存资料为主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转变。

1、食物消费支出不断下降

食品消费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历来是第l位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2010年山西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达1372.49元, 比1978年的61.02元增加1311.47元, 增长近21倍。但从1978~2010年山西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看, 山西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1978年为64.32%, 2010年下降到37.5%, 下降了26.82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 山西农民的恩格尔系数正在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充分表明山西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与食品支出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相关关系是健康发展的, 同时也说明山西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

农民的饮食习惯及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主食消费减少, 而肉、蛋、奶和蔬菜、油、糖等副食消费增加, 消费结构得到优化。人均粮食的消费量从1988年的219.61 kg下降到2010年的168.63 kg。与1988年相比, 2010年的食用油消费量为7.15kg, 增长了117.99%;肉类为8.93kg, 增长了123.27%;蛋类6.22kg, 增长了172.46%;家禽0.92 k, 增长922.22%;鱼虾0.81kg, 增长了l340%。

2、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增加, 住房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 农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达614.70元, 比1978年的8.84元增加了605.86元, 增长近69倍。至2010年底, 全省农村居民年末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69平方米, 比1978年增加了19.29平方米, 增长近2倍多, 并且在新建房屋中, 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为主。大多数农村居民开始讲究室内装饰和住房质量, 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农户住房向楼房发展, 内部装饰和便利的卫生设施开始进入农民家庭。

3、衣着消费水平日趋提高

衣着消费由1978年的13.02元提高到2010年的315.78元, 增长了302.76元。在衣着消费增长的过程中, 山西省农村居民在穿的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不仅追求“穿暖”, 而且对布料的质量和服装的款式要求都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中高档布料和成衣大量进入农村居民家庭, 对款式、花式求新求美。农村居民对衣着的需求向成衣化、高档化发展, 越来越注重穿着的款式、花色、质量和装饰等。

4、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明显增加

在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 农村居民精神生活日益充实, 在不断满足“吃、穿、用、住、行”物质消费需求的同时, 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购买电视机、电脑等文娱用机电消费品和学费、文娱费等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1978~2010年, 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支出逐年上升, 到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达到420.21元。

5、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增长迅速

近年来, 农村居民生活用品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老四大件”等耐用消费品已经饱和, 甚至有的已退出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 高档和名牌的新兴家用电器, 如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摩托车、电话、手机等在农村越来越普及。

参考文献

[1]山西省统计局.1979—2011山西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79—2011.[1]山西省统计局.1979—2011山西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79—2011.

[2]刘艳玲.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比较分析.商业研究, 2001 (9) :9-93.[2]刘艳玲.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比较分析.商业研究, 2001 (9) :9-93.

[3]李进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中国供销商情, 2004 (10) :37—39.[3]李进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中国供销商情, 2004 (10) :37—39.

13.变化作文:我家乡环境的变化 篇十三

可是,人们的种种不文明现象让有些地方变得臭气熏天,就说说我家门前的小河吧。听奶奶说,以前的小河很干净,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可是后来小河边开了好多饭店,饭店里的废水都排放到小河里,附近的居民也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使小河又脏又臭。

不过,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河旁种满了柳树、桃树,每天都有专门的人打捞河里的垃圾,饭店的废水也接入专门的管道,大家互相监督劝导不文明行为。现在小河慢慢地恢复了原来的面貌,游客越来越多,看着一条条乌篷船穿梭在小河间,真是美不胜收。

14.农村的变化作文300字 篇十四

星期天,我姨姥姥家的表舅结婚,妈妈要带我一起去,我说:“村子里太脏了,我不想去。”妈妈说:“现在农村变化很大,你去看看吧。”在路上,我一直念叨着:“真的不脏吗,真的不脏吗?”

到了农村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坑坑洼洼的土道,现在变成了笔直的马路;原先破旧的房子,现在变成了干净、漂亮、宽敞的房子;还多了一些广场、路灯、信筒,还有一些健身器材……农村里的变化真大。来到表舅家,我很惊讶!宽敞明亮的房子,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还有电脑而且能上网,跟我家一模一样。

在参加完婚礼回来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农村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城里差不多,而且空气很好,以后我要经常回老家玩。”

15.农村生态环境变化 篇十五

1 气候变化概况

(1) 年平均气温变化。近30年来额尔古纳地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图1) , 自1981年开始, 平均气温最低为-3.9℃, 之后温度始终在-3.5~-2.5℃波动, 至1989年开始突然升温, 1995年达到一个峰值-0.5℃, 1996年又突然下降至-2.3℃, 除2007年为-0.7℃外, 其余各年均在-2.5~-1.0℃波动。

(2) 年最高气温变化。额尔古纳市最高气温的年际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年最高气温在1983年出现1个最低点后, 始终呈现较大波动, 同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010年达到39.0℃。

(3) 年最低气温变化。额尔古纳市年最低气温变化趋势见图3, 由图3可知, 近30年的年平均最低气温除20世纪90年代前5年外, 基本维持在-40.0~-45.0℃。

(4) 年平均气温与年最高、最低气温之间的关系。年平均气温的波动变化趋势与年最低气温的波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图4) , 增温趋势不明显, 总体上呈现增温的趋势。年平均最高气温则呈现大幅度波动, 总体温度缓慢上升。

2 降水量变化

近年来额尔古纳地区年降水总量逐渐减少 (图5) , 在1984—1988年降水量有一个较大的波动, 随后趋于平稳。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又有较明显的起伏。2000年以后降水量始终维持在400 mm以下。

3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随着年平均气温的不断升高, 极端气温频繁出现, 降水量日益减少, 额尔古纳地区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 目前其水利基础设施较薄弱, 导致其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因此, 这些气候变化对额尔古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和危害。

(1) 由于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以及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 该地植被退化严重, 草地鼠害、虫害严重, 风沙灾害猖獗。部分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 主要是由于气候干旱导致河水断流。此外,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过度开发, 人为干扰、破坏所导致的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

(2) 气候变暖不仅会引起对人类水资源需求的增加, 从而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还可能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 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和强度。气候变暖可以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格局[1,2,3], 还可以使蒸发加强, 径流减少, 导致流域径流量下降乃至断流, 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4 环境保护对策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生活条件和环境、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内在要求,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有力保障。因此,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 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 依靠科学技术, 加强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

(1) 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暴雨、低温冷害、大风、干旱、沙尘暴及诱发的地质灾害等的预防工作。积极争取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建设, 建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和预警系统, 以减少灾害损失。

(2) 开发空中水资源, 合理利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 通过人工增雨增加山区水资源, 增强水利工程效益, 直接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增加科技含量, 增加人工增雨 (雪) 基础设施投入, 并提高空中水资源开发能力。

(3)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依靠科技进步, 加强草原建设和管理, 大力植树造林, 除保护好现有的沙生植物、灌丛、森林和草场外, 要有计划地发展人工和半人工草场, 特别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草牧场, 严格限制牧畜数量, 调整畜种结构, 走效益牧业发展之路[4]。

(4)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水资源的管理, 而解决水资源紧缺又是发展生态建设的核心问题。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搞节水农业、节水经济, 建设节水型社会。在确保生态水占30%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并掌握水资源的基本和动态变化, 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序进行。

(5) 重视农业气象技术发展。加快作物耐涝、抗旱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从经济政策上限制耗水大的作物种植面积, 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管道、滴灌和喷灌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

(6) 增强气候意识, 加强气候研究与预测工作。积极发展气候工作, 关键的问题是要加强对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5,6]。强化气候监测与研究的基础, 努力提高气候预测预报水平, 为各级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气候依据。

参考文献

[1]辛宝桢, 杨桂英, 王耕.近五十年来赤峰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 (6) :39-43.

[2]王俊, 申广立, 李春云, 等.通辽市近50年气候变化分析[J].内蒙古气象, 2010 (6) :18-22.

[3]刘兴汉, 尤莉, 魏煜.气候变暖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影响[J].内蒙古气象, 2003 (2) :22-24.

[4]郭丽.气候变化对赤峰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 2007, 23 (6) :83-84.

[5]申广立, 王俊, 白晓慧, 等.气候变暖对通辽市生态环境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 :294-297.

上一篇:租赁土地协议书下一篇:乐土驿镇工会委员会换届民主选举大会主 持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