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2024-07-03

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精选6篇)

1.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篇一

大城职教中心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汇报

我校自1995年建校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门的支持协助下,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由建校初只有幼师专业,3个教学班,发展到现在拥有学前教育、会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电工、农学等十一个专业,3800多名在校生,特别是今年,我们通过市场调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新增美容美发及形象设计和民族工艺品制作两个新专业,拓展了办学空间,为本地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个人特长的舞台,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办学为导向”的职业

教育办学方针,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职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反复研讨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除了教育的思想观念更新外教育手段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尤为重要。学校多次向省、市、县财政积极争取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学校课程课件的采集、制作,实现课程音像资源共享,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概况以及主要成效

学校注重硬件建设,从建校以来已更新了四批电脑设备,现

有微机265台,有四个计算机教学机房、一个电子备课室和电子阅览室,装配有高标准的实验室6个。各处室都已配备计算机及打印机,初步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建有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主控系统具有监控、双向教学、闭路电视、对讲播音等功能,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监控系统共有59个监控点,可覆盖整个校园区,所有教室和楼道。主控室内设有主控微机,可对各监控点进行控制,另设有一路校长分控,以方便领导实时监控。监控系统除可进行实时监控外,并可进行4通道硬盘录像。所有教室均装有电视机、音箱、监听、电话等设备,可根据教学需要播放教学资料,并可同各教室实现双向对讲,单向播音。

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一个多功能厅,3个多功能教室和12台多功能演播车。多功能厅配有微机、投影机、影碟机、录像机、功放机、音箱等现代化设备,可满足大型讲座和会议的要求,多功能教室配有微机、投影机、功放机、音箱、操作台等设备,可满足教师多媒体教学的需要。为了方便老师使用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另备有12辆多功能演播车,车上配有微机、投影机、功放机等多媒体设备,并专门使用了远程无线遥控鼠标,以方便老师们的操作。多媒体教学系统为我校现代化教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每个教室安装电视、电话,屏幕,配备12个多媒体演播车,保证每个班级都能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通过系统能够向各个教室播放语音、视频,可以实现校园内各种课程、会议的直播。

所有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查阅资料,会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够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

开通了校园博客,为教师搭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二、经验与体会

1、实施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意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的兴趣不浓厚等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知识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效地缩短了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学校还根据自身情况,在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积极开设信息必修课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将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纳入到课程改革的具体规划当中。

2、构建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网络化。我校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推进校园网建设,为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等相关的设备,将互联网引入校园中,使学校师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获取知识,有效地扩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和知识

含量。同时,网上的互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变得快捷、便利和丰富多彩。

3、信息技术资源库着手筹建。信息和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资源共享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建立丰富的资源库,为教师备课、上课及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尤为重要。

4、加强职业信息化建设已在全校内达成共识。教育信息化是 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当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现在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较高,能够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的许多环节。

5、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教师间网络合作、教师与学生间的网络互动关系,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

2011年5月叶伟声老师的《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获得省级立项课题。

2010年5月廊坊市教育局组织的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网络竞赛中我校张东艳获一等奖,汤万宁、吕金萍二等奖,王淑芹、刘东方、冯庆蕊、叶伟声三等奖。2010年11月,张冬艳老师的语文课被市教育局推荐为示范课,并在大厂一中做课。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重点是资金投入问题。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育都需要

大量投入资金。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2、学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课程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一少部分教师,还沉湎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即使有了一些信息技

术方面的设备也不用,使之成为摆设。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不敢大胆尝试,对先进的教学理论认识不足,给信息技术的推动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3、教师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还不够普及。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是教师。如果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意识不强,应用能力不高,学校的信息化就很难推进。教师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计算机的使用能力,网络的使用能力,网络环境下资源的检索技术和和信息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这方面的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

4、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不能充分发挥现有信息技术装备的功能,浪费了较多的信息技术资源。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创造各种必

要的条件。

1、转变全体师生的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任何体制的创新,制度的创新都要取决于观念的更新。因此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不能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可有可无,可早可晚,教育信息化也不是赶时髦,要有紧迫感。学校领导要积极引导,为教育信息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利用现有设施,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和科研。

2、必须要把师资培训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师资培训就成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教育信息化要以计算机的额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着力培教师和学生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以为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3、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信息化教

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就是培养学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创造性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假设。在近五年内争取逐步给及

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

5、建设教学素材库,继续丰富信息技术资源库。

6、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中午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的教师队伍。

7、投资340万打造职教实训基地。没有空间上的发展和突破,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就难以有大的进展。建造实训基地,既是我校的当务之急,也是今后工作的宏伟目标。前期投资30多万

用于购进80台计算机,再建几个多功能教室,增加两个计算机网络教室。

大城职教中心

2012.11.6

2.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篇二

一、我校教育设备信息化的现状思考和对策

(一) 现状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 目前学校分两期完成了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设现状如下:

通过升级网络设施, 实现桌面带宽由百兆升到千兆, 楼间实现千兆/万兆互通;

新购了5台服务器, 性能强劲, 能够满足学校信息化应用对硬件的需求;

新购了4台网络存储设备, 完全满足了我校各专业部对教学数字资源库、素材库等资料的存储需求;

新进了110台计算机, 组建三个新实训室, 能够满足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设计教学要求;

新建了多块LED校园文化展示屏, 更加有效地对内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 在对外展示学校自身形象也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新建的标准化考场监控系统和宿舍安全监控系统也大大增强了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对学校所有教室加装了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改造, 使日常教学普遍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以上现状可以看出, 学校很重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基础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较高, 足够支撑在此之上的教育资源信息化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二)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改进措施

1. 部分实训室因为使用近十年, 线路老化桌椅破旧, 布局摆放既不利于教学, 也不利于实训室管理。在上个学期已经完成了5个实训室的改造, 希望能在本学期继续改造剩余的几个实训室, 减少安全隐患, 更利于教学和管理。

2. 部分电脑美术设计实训室微机配置已然落伍, 主要是机器内存过低, 很难满足最新3D设计或影视制作等软件要求64位Win7系统和最低4G内存的要求, 卡顿严重, 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议进行内存升级。

3. 随着学校多功能报告厅的建设排上日程, 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录播系统也迫在眉睫, 学校正缺乏该系统来服务各专业部的精品课程录制, 和重要会议的摄像记录等。

4. 加强校内各死角和各实训室的监控系统建设, 对增强学生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大有帮助。

5. 在学校将来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 希望能让我校相关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 一方面对教师学生的技能提高有极大益处, 让教师学生学有所用, 多多实践, 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校节省宝贵的建设资金。

二、学校教育资源信息化的现状思考和对策

(一) 现状

目前学校的教学资源有:一套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捐赠的数字图书馆, 内容主要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小学资源为主, 并没有中职方面的资源;一套网购的中职资源库, 内容较旧, 且无售后及更新升级服务;而学校教师自行制作的教学资源分散在个人手中, 没有进行集中管理, 制作水平也参差不齐。

(二) 思考及对策

目前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实现从无到有、注重硬件产品配备的信息化投入期, 因为信息化资金不充足, 有限的投入也更倾向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上, 对于投入资金大见效不明显的软件建设显然支持力度不够。

1. 学校已经意识到软件建设的重要性, 后续的持续投入应该能够改变目前重“硬”轻“软”的现状。

2. 启用新购进的网络存储设备, 收集各专业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 集中上传统一保存管理, 以免分散在各人手中因各种原因而丢失。

3. 配合各专业部, 将各专业部与企业合作开发的精品课程和资源上传资源服务器。

4. 参加共建共享项目。

5. 组织机房技术人员和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开发学校自有版权的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和资源, 培养增强本校的设计团队的教育资源信息化的开发能力, 以保证在两年示范校建设期满后, 不会因没有了示范校资金支持和合作企业的协作, 不能继续开发教学资源。

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思考和对策

(一) 现状

目前学校已运行或已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腾讯通信息交流系统;校园论坛系统;网上办公系统;网上办公审批系统;学校网站系统;以及自行开发的7个教务管理系统。

(二) 思考及对策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整体需求和“示范校”建设的要求, 急需建设便捷高效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以便全面对学校的各行政部门和各专业部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就业培训管理等各环节进行统一管理。

1.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 与技术成熟的商业软件企业合作开发管理全面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作为信息化校园的主体系统。该系统应该能够全面覆盖管理IT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教学资源库、校务管理应用、综合学生工作管理、综合教务管理、师资管理、协同办公管理、数字化学习、建设社会化培训与学习平台等环节。力争让合作开发的系统达到技术领先, 功能完善, 在易用性兼容性扩展性都要能够满足学校的要求。

在合作开发的过程中, 尽可能让本校技术力量更多参与其中, 提高锻炼学校人员的能力。

2. 学校各部门应注意规范优化本部门各岗位的标准工作流程, 尤其注意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流程, 以便将来能将管理系统顺利导入到本部门的实际工作中。

3. 根据本校的自身特点, 引入技术先进的免费开源软件解决方案, 辅助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来补充完善本校的管理。通过在本校实际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不断地吸收学习总结经验, 不断地完善改进, 不断进行自己的技术积累, 条件成熟可以对社会单位提供由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

4. 根据本校自身特点, 对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和引入的开源软件不能覆盖的管理环节, 组织整合本校技术力量进行自行开发设计。

5. 推进学校应用软件的正版化, 用国产优秀的免费软件和开源软件代替盗版商业软件。

6. 经常对本校教师和行政人员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 提高同事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总结

今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方向是:

1.将硬件环境建设最终落实到实际应用;

2.将软件资源建设最终落实到数字化教学;

3.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篇三

当前,信息化建设已覆盖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说信息化工作已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对于教育部门而言,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文件上传下达的窗口,学校工作与上级部门对接的纽带,更是促进教学的有力工具。在过去的一里,河西乡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关心下,在全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河西乡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方案》,无论是在基础建设上、管理水平上、设备利用率上,还是在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上,在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上,都较好地完成年初期制定的目标。现就我乡开展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河西乡中心学校辖11所小学(其中5所完小,6所单小。),教师136位,学生1217名。计算机72台(其中教学使用63台,办公使用9台。),数码相机20台;网络已全部覆盖,远至阳塘小学和三戈疆小学,都在中心校的努力和协调下,开通了4MB网络。

二、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电子公文

无纸化办公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尽管未来几十年之内不能全部变成无纸化办公,但随着更多的信息都是以数字或电子的形式储存和维护,未来将会使我们越来越走向无纸化办公。河西乡中心学校的无纸化办公是按照阶段性的推进步伐推进,以前的文件满天飞现象不复存在,从中心学校办公室到各学校,从中心学校校长到普通教师,基本都在电脑上办公,处理文件。这样的办公方式更便捷、迅速,更及时准确,大大的节省劳力、人力和财力,有效的提高了执勤力。至目前为止,我乡无纸化办公处理公文757条,都能及时准确的完成。

(二)统计工作

我乡以往的统计工作都是由教导主任负责,自去年以来,由信息员负责全部的统计工作,有九月报表、国家学籍管理系统维护、省级学籍系统维护、营养餐数据更新,大量的统计工作独立出来以后,使中心学校教导主任能以充沛的精力搞好教学研究和改革。我乡的各项统计工作都能与实际情况对接,精确。

(三)校园网络建设 校园网络平台是学校对外宣传的有力窗口,是可以使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维护得平台。我乡的校园网络平台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更新及时,内容质量高,浏览次数多。大部分专栏都有教师们的作品展示,特别是“本校动态”和“教师风采”专栏已是我乡的一大亮点。“本校动态”专栏里,各校都把本校最新的动态和进展通过简报的方式传达出来,有力的宣传了学校;“教师风采”方面,全乡教职员工也都已简报的方式,把自己的正能量展示出来,使外界更好的了解和认识我乡教师的精、气、神。同时也基本实现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到信息网的建设中来。至目前为止,我乡的简报数已达到666条,其中上学期传了300条。

(四)信息化促教学

4.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篇四

2018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摘要:金融财税公安教育卫生农业统计等行业性内部网络功能日趋完善,二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收效明显,进行了网络校园及校校通建设工作的示范和试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3篇最新2016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范文,欢迎参阅!

2016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2017-01-17 17:03:52 | #1楼

XXX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2016年8月1日

随着XXX区开展全区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工作以来,区XXX局结合

相关责任单位积极推进全区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领域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2016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现状

XXXX区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xx年就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今年机构改革和人事变动情况,对领导小组成员及时进行了调整,并成立了XXX区信息化办公室,隶属XXX区XXX局管辖,确保了信息化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职责,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在我区已建成以光缆通信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信息网络,城市宽带骨干网络基本覆盖整个区。截止至2016年上半年,各大电信运营商铺设的本地中继光缆和接入网缆基本覆

盖全区100%的街道和社区。全区固定电话有20000部,普及率达到94%,电视综合覆盖率95%,有线电视的全区接入12000户,每百户城市居民家用电脑拥有量达到30台。全区拥有移动电话105410个,全区拥有因特网用户16600个,其中企业用户2500个,居民用户11700个,机关用户2400个。大部分居民能享受到网上浏览、电子邮件、网上交易、远程教育等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推进。政府门户网站逐步完善,以 1

《XXXX区党政信息网》为代表的政府门户网站相继建立并运行;投资200余万元的大型户外led彩色电子显示屏系统今年开始兴建,将有力地改变我区室外广告形象,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了具备了宽带交换和高速接入能力的电子政务核心机房,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等一批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已投入建设。

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体系基本做到了与市同步。“金财”、“金卡”、“金税”等一批重大信息工程在我区全面实施并初步形成了政务、商用、公众三大信息资源体系。金融、财税、公安、教育、卫生、农业、统计等行业性内部网络功能日趋完善。

企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基本具备。企业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初步建立,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中,均设有自己的电子邮箱,限额以上企业有65%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页,有50%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网络信息应用正逐步成为企业沟通联系和产品推介的重要渠道。

二、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电子党政内网顺利接入。按照“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设立了区委机要机房,并顺利与市党政内网进行了对接;成立了区委信息处理中心,专门负责《XXXX区党政信息网》日常管理和政务信息处理,指导区直党政部门门户网站建设。

目前电子政务核心机房和全区统一政务信息处理平台已形成基本框架。

积极推动信息渠道沟通建设。区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均设立了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布,服务范围覆盖到政府公共服务的全部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24小时不间断服务,社会公众向各机关单位的咨询、投诉、2

批评、建议、求助等得到有效处理。

三、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收效明显。配合国家“金财工程”建设,加强财政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宏观经济预测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得到全面应用。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财政资金的全过程规范管理,科学掌握宏观经济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为政府财政预算编制、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政策调整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提高了政府

宏观调控水平。

5.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篇五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校教育是这一事业的前沿阵地,教师则是站在前沿阵地上的排头兵。所以,师德不仅是教师自律的准则,也是国家、社会对教师行为的规范要求。教师的师德修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影响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旺。因此,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所以,打造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之本。我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师爱是师德建设的核心。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遵循两个原则:尊重信任原则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强调师爱的深层次是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耐心教育,正面引导,时刻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教育家魏书生先生说得好:“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教师形象的塑造,从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做起。本学期,我校开展“爱与责任”师德征文比赛。学校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已蔚然成风。

同时,我们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开展有益身心健康教育。本学期已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次。

二、注重表彰和处罚、考核和监督相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充分发扬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我们努力从选拔好典型,大力宣传好典型等几个环节上做好工作。在大张旗鼓的树先进,学先进的同时,对出现过教育教学事故,有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或接到投

诉或学校检查发现,经调查核实的教师,视其情节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对其教师在本年度评先评优及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对于强师能,学校根据教师的实绩、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进行考核。通过领导和教师的听课、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途径,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工作情况。其中,学生座谈会、问卷测评教师是考核教师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主要以课前准备,授课方法,授课效果,作业等布置等对教师进行测评。这样,不光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而且也给教师增加了无形的压力。通过强师能,把师德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阶段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奖励与处罚相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使教职工产生更大的内驱力。教师们更加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建立了教与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合作关系。

三、“三个到位”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保障。

领导到位。师德建设是学校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强师德、铸师魂,学校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师德建设工作网络,设立“校长信箱”,多方面收集师生和家长的意见,进一步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层层负责制,制定中长期目标和规划,保证阶段性工作重点突出,使“领导、实施、参与”三个管理层次鲜明,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制度到位。良好的师德形象既要靠教育,又要靠制度的约束。学校制定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并根据学校实际,将师德建设要求细分,分解为对教师素质和日常行为准则的要求,向全校教师发出了“以德修己,以德育人,争做师德楷模”的倡议,与教师签订《教师“廉洁从教”承诺书》来保证这些要求得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分析和研讨,并针对有关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活动到位。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学校特别注意开展“学习新理论,树立新形象,创造新业绩”主题教育,弘扬“把爱心献给学生,把青春献给事业,把真诚献给同事”,树立“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师德风范。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围绕诸如:“以德修己,以德育人”、“师德为先、行为示范”、“正师风、铸师魂、树师表、育新人”、“为师之道大家谈”、“讲师德为人师表,讲奉献不计报酬,讲传统艰苦创业,讲纪律令行禁止,讲责任敬业进取”、“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让学生成长,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展开师德大讨论,并要求每人心得体会。通过活动的参与,熏陶,提升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另外,还征集“教师名言”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广大教师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加压、自觉自愿的良好氛围,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又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对学生教育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四、抓好“四个环节”,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抓理论学习。由于学校工作的特殊性,学校需要每位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大力推行“五个一”工程,即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一本读书笔记,参加一项实验课题研究,写一组经验介绍稿件,上一节公开课。教师们争相阅读德育专著、名著,学习热情持久不衰。象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易久发的《成功一定有办法》等等都是他们的案头必备之书。对这这些名人名著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指导了他们的实践,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为学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本学期,组织开展了“学习摘记”展示和学习体会交流(利用每次教师会前组织两名教师上台交流心得)。

抓党员带头。要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党员教师应起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支部开展“以党风带教风,以党性铸师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党员带教活动,促进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在“保先”教育活动中,要求党员教师起到模范

带头作用,主动自觉地对照自己,认真剖析,整改提高,达到“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教育效果。

抓好队伍建设。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教师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学校制定了培训方案,及时稳妥地、有计划分批分期地选送教师参加学习、培训、鼓励教师自学研修、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另外还努力培养教师钻研教学的自觉性,从思想上彻底除去陈规,开拓创新。

6.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 篇六

1 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疾控中心的机构历史比较悠久, 从疾控的前身防疫站时期就留下了大量的纸质档案, 伴随着国家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 由疾控中心负责的业务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 每年都将会产生数量巨大的疾控档案资料, 如果继续沿用传统单一的纸质管理模式, 既浪费了人力和时间, 降低工作效率, 更可能会因落后的管理方式而造成重要信息丢失, 给疾控事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而采取档案信息化建设则可以杜绝以上情况的发生, 更可以通过档案管理软件提供的关键字检索、数据库分类、文件自动整理归档等功能, 对疾控档案进行管理和利用, 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人力和物力。

2 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 各地的疾控中心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相关的信息化平台来开展工作, 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也不例外, 以作者所在的南通市疾控中心为例, 在档案管理的硬件配备有台式电脑, 扫描仪, 光盘刻录机等数字化设备, 并配备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软件方面有中心于几年前采购的清华紫光档案管理系统单机版, 也出台了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已经无法满足中心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3 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3.1 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疾控中心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的投入还远远不足。以笔者所在南通疾控中心为例, 尽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提高业务部门实力, 但对于疾控中心档案的管理还处于纸质文件为主、电子档案为辅的阶段。疾控中心对与档案管理有关的信息化制度建设还未展开, 尤其是对电子档案的规章制度制定几近为空白。而疾控档案所需要的相关配套设施和环境, 如数字化网络、档案存储与安全、档案数字化加工等硬件设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从国家到省、市、县的档案信息的连通与共享网络建设更是缺乏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因重视程度不够, 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备、资金投入不充足的问题。

3.2 人员素质较低

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需要有一支专门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 但是目前管理人员不论是工作能力或者是思想意识还较为滞后。目前疾控中心的档案工作人员要么是由医疗卫生的专业人员来兼职从事, 要么是由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来从事。由于其所学专业不完全对口, 医学专业人员缺乏对计算机有关软件和系统的熟练操作, 容易导致档案出现安全问题;而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缺乏对医学防疫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对档案进行收集、分档和整理时, 往往不能快速准确的进行专业数据处理。缺乏“全才”直接影响到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3 安全存在隐患

疾控系统这类档案, 如科研档案、疫情信息资料、突发性流行病、传染病、艾滋病及公共卫生等信息资料涉及到国家、省、市及病人等多方面, 因此具有高度保密性和特殊性。而信息化条件下的电子档案容易受到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软件安全及人员安全等多重威胁, 具体比如硬件故障、网络病毒袭击、文件被泄露篡改、监守自盗等, 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

3.4 档案管理软件落后

目前各地的疾控中心所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几乎都是面向各行业的通用版本, 并没有针对疾控中心的业务特点进行过优化, 导致很多软件提供的功能用不上, 同时又有很多疾控业务档案所需要用到的功能软件不提供。尤其是目前市面上的档案管理软件几乎都没有提供外部接口来与疾控中心独有的如疫情网络直报、传染病监测等信息化平台相连接, 所以相关的业务档案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整理归档, 造成了极大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4 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

4.1 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与资金投入

疾控中心的领导及有关部门, 必须意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这一工作在对疾病流行和趋势预测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因此要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 结合本地疾控中心的工作特征和实际情况, 制定出操作性强、合理有效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尤其是对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储存等操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并通过绩效考核这一办法, 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 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优势。

此外, 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增加档案信息化管理资金投入以增加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主要包括了档案部门硬件设施建设 (如指物理环境良好的档案馆、安全的电路) 、档案管理硬件配套设备及软件 (计算机及其操作系统、防火墙、杀毒软件、文件加密软件) 。而档案管理系统从长远来看更是实现省、市、县疾控中心档案连通的重要媒介, 这离不开政府及有关部门投入资金进行系统设计、试验、运行及维护。

4.2 加强档案人员培养, 引进复合型人才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高低对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引进、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是当务之急的一项工作。针对拥有专业背景但缺乏计算机有关技术的档案管理人员, 通过开展定时系统培训的方法提高其操作能力;对拥有档案管理能力及一定计算机能力的人员来说, 可以通过疾控中心各部门举办的定时讲座、学术讨论等科研活动增加医学专业知识, 同时经常性的与各业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此外, 加大对具有专业化背景与丰富信息技术经验的人才的引进也是一个重要的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渠道。

4.3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强化安全管理技术

解决档案管理的安全问题必须从安全管理制度这一根本入手。除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还应该落实工作责任制, 实行赏罚分明原则, 对于系统安全运作可以实施双人负责原则或最小权限原则。此外应该对各类文件进行安全级别划分, 对一些机密档案可以实施物理隔离, 与外网隔绝, 对一些网络档案或内部传输档案, 可以加强对密钥的管理。对有关系统的运行实行跟踪制度, 自动生成系统日志以监督、维护分析、故障恢复。最后, 还要重视各类系统软件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防范。

4.4 开发档案管理软件,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结合当地疾控中心实际情况, 开发出一套简洁实用又针对疾控中心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模块, 而且软件能够提供外部接口, 可以方便的与疾控特有的网络直报系统和OA系统相联接, 对相应的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既杜绝了信息孤岛, 又大幅度的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

摘要: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对于疾控中心档案的保存、管理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后目前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人员素质、安全问题以及系统落后等多方面不足之处, 本文试图针对这些现状对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为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冯秀芳.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疗装备, 2014, 7.

[2]杨洁.浅论疾控档案信息化建设[J].现代商业, 2014, 4.

上一篇:丽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下一篇:小学消防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