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2024-06-23

关于加快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精选8篇)

1.关于加快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一

关于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佳木斯市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对城市发展定位明确:“建设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致力于打造秀气、灵气、洋气、漂亮,幸福指数较高的快乐型城市。”,民营经济的数量、经营规模和运行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成为增强经济活力、增加利税收入、解决就业问题的生力军,在经济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我市毕竟还是时间不长,经验不足,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克服。

一、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优化发展环境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在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在政府那儿得不到与国企、外企同等的待遇,老板与员工都低人一等。建议新闻单位要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多作正面报道,对诚信守法的民营企业要大力宣传。政府在选择支持企业时,应一视同仁,甚至应当优先扶持那些诚信守法,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

(二)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投入。

今年以来我市新增贷款大幅增长,但主要集中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路、水利、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等项目,受惠对象主要是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所获贷款不多。不少民营企业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先进的生产设备,自身资金压力较大而需要融资解决,但银行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审批程序复杂,条件苛刻,且利率较高,企业面临缺乏有效担保形式和没有足够的抵押物等困难,难以从银行融入资金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下降,货款回笼周期延长,挤占大量资金,加剧了资金短缺矛盾。融资不畅致使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及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一些订单和项目被迫放弃,发展潜力受到制约。此外,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担保机制。信用担保组织缺乏,担保体系尚未建立,大大制约了担保业务的发展,对建立良好的银企融资关系带来巨大束缚。应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机构。除了将由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逐步转化为按市场化原则运作的股份制担保公司外,还可考虑以行会、商会为主体筹建信用担保机构.(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才储备不足。

我市民营企业多为家族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滞后,特别是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合理规划、缺乏相关管理制度以及操作流程,在企业发展重大决策上面随意性、盲目性较大,人才问题因此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专业性网上企业人才市场。政府的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为企业和人才之间的双向选择提供服务,引导私营企业主动参与。这要求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转换职能,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市的企业人才统计制度和全市联网的企业人才信息系统,创建网上人才市场,开通人才引进网站。实现人才市场向信息网络化方面发展,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我市民营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量”,即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投资的拉动,而不是通过技术、管理的创新。大多数企业的自主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创新意识不强,品牌优势不明显,经济增长方式没有真正实现由劳动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虽然这其中包括人才不足、技术不高、资金不畅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一部分企业主素质不高,思想观念上没有与时俱进,开拓市场意愿不足,企业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观念还不够强烈。企业创新意识严重不足,外部又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和健全的管理机制,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后劲,目前民营企业大都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上不了层次的问题。建议由政府引导,商会、协会牵头,组织开展民营、私营者外出考察学习活动,以便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有计划地邀请发达地区有实力的私营企业来我市与我市民营企业经营者互相交流,传授发展经验,拓宽我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视野。加强私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市组织人事部门组织的企业家培训班也要将个私经营者纳入培训范围。通过教育培养,不断提高个私经营者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引导个私经营者,走出家族式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对民营经济的管理与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民营经济在我市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对民营经济的管理与服务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把目光都集中在大型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上,广大中小企业遇到“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二是服务体系不健全、职能不完善。配套化服务程度低,服务能力、服务水平较低,在管理上缺乏一个综合性的协调机构,覆盖面较窄,没有形成体系和网络。要么是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要么是只收费,不管理,遇到具体问题,无人过问。三是缺乏双向的及时沟通交流。许多私营企业主在调查问卷中都表示希望继续加强与政府的信息沟通。四是扶持力度不够。相对周边地区对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我市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出台较为落后,上级的一些优惠政策迟迟得不到落实;在财政上缺乏对民营企业的专项奖励、扶持、帮助资金,税费缺乏弹性。民营企业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涉及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如何整合资源,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如何搭建民营企业和各类服务机构相互沟通的平台,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二、扶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制约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种因素,结合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落实好各项措施,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扩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多数民营企业认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三个主要途径分别是“提供优惠利率”、“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及“强制性提高主要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比例”。一是建立多渠道融资服务平台,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难是制约民营经济做强做大的主要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部门与民营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建议充分利用我市民间资金较充裕、金融业发展较发达的优势,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金融领域,鼓励有意向的民营企业组建金融机构,服务本地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担保体系,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民营企业担保机构,并将政府扶持企业发展的部分资金作为担保资金,同时对部分民营企业进行贴息优惠政策,突破民营企业融资抵押不足的约束,有效地降低民营企业贷款门槛。授予行业组织对企业申请财政金融扶持资金的建议权;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等方式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行业组织、综合商会与银行等信贷机构的对接,发挥商会组织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加强地方政府的主导、协调、推动作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人民银行、金融机构、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联系,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实现信贷资金供需的有效衔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行业布局,实现集聚发展,引导企业强强联合,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作,提高办理抵押登记等手续的效率。三是促使金融机构推进业务经营战略转型,增强金融服务动能。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更大的业务权限,在大企业和优质企业信贷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将发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贷款作为为银行未来的信贷方向和新的增长空间;引导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方式,加强信贷产品创新,积极推广适合民营企业需求的信贷品种。四是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系统、公安部门身份证系统这三个基本数据库,加快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地方信用环境,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二)落实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税务部门按照权限,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考虑调减部分地方税种,充分发挥税收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降低部分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率,降低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税负,减轻民营中小企业负担。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对困难行业、困难企业的税收减免和预缴、分期缴交和降低社保费用等作用,及时帮助困难企业“止血”,帮助舒缓民营企业解决现金不足的压力。

(三)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设立各种有利于解决民营企业实际困难的扶持、奖励措施,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稳定下来,根据实际需要,逐年加大扶持力度。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项目、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省、市扶持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项目的配套,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的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其他事项。同时积极争取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财政扶持力度。

(四)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例如: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我市新规划中的大型基建项目;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的政策和范围,将小家电、数码产品等消费升级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在国际市场方面,建议政府帮助增城民营企业巩固好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协助民营企业应对贸易壁垒、倾销诉讼等,鼓励金融体系通过扩大出口保险、信用证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出口。同时,支持我市民营企业拓展东欧、中东、东南亚、拉美、俄罗斯、非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我国援外项目等。

(五)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优先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效益和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鼓励南部镇、街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民营企业转移,通过腾笼换鸟,推动民营企业实现园区式、集群式发展。

(六)鼓励并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转型升级。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而政府也要积极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大力构筑创新、创业和产业化发展平台,做好包括公共信息和技术等在内的公共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提高其科技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努力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成果转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关于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功能。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提升与科研机构学研合作水平,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升发展高新园区功能。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原有产品、工艺、设备改进,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应用,购买专利、技术,购买设备、引进新生产线,提高企业发展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创立名牌,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等的企业给予相关奖励。

(七)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储备好人才,并将各类人才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由市财政安排的竞争性扶持专项资金补贴,对民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由人事和劳动部门根据企业需求,主动联系大专院校,吸引优秀人才参与专场招聘会,让企业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服务。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以激发各类人才内在动力为目的,建立集利益、荣誉、社会保障等于一体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技术管理等要素入股,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为稳定企业人才队伍发挥积极作用。要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办法,以人才交流中心为依托,培育建立企业经营者市场,发挥信息咨询、任职培训、资质评价、人才推荐等功能,为经营管理者及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新型机制。改善人才的生活环境。建立有利人才留任的企业文化。实行外来人才的“国民待遇”。对外来人员的子女就学、就业视同本地居民的待遇,对特殊人才,要在落户、子女入学、住房补贴上予以照顾。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

XXXXXXXXX公司

XXX

XXXX年XX月XX日

2.关于加快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二

林下经济是绿色经济, 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1 林下种植业

利用林下空间种植各类蔬菜产业、药材产业、果类产业、粮食产业。具体品种包括:木耳、香菇、银耳、核桃、板栗、柿子、蕨菜、山竹笋、厚朴、杜仲、灵芝、黄花、桂皮等。

1.2 林下养殖业

利用林下间隙空间发展绿色养殖业, 即可以节省饲料成本, 也可以除去杂草虫子, 粪便还可以为林木增加肥料,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需求, 绿色养殖产品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具体品种包括:鸡、鸭、鹅等林禽及猪、牛、羊等林畜和林蜂、林蛙等。

1.3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业

主要是竹产品编制加工、藤芒编织、松脂采集、竹笋采集加工、野菜采集加工等。

1.4 森林旅游业

整合现有林下旅游资源, 以其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依托, 发展以森林公园、休闲观光采摘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 提高森林公园综合服务水平, 提升旅游景点吸引力, 提高旅游资源的综合质量与文化品位, 增强生态旅游区吸引力,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包括城郊“林家乐”、生态休闲旅游、绿色瓜果旅游精品景区。

2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2012年全国林下经济产值达3601.24亿元, 其中林下种植业1668.42亿元、林下养殖业829.7亿元、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业578.83亿元、森林旅游业524.29亿元。当前, 我国林下经济发展总体势头良好, 林下经济的增长潜力巨大。仅集体林地的林下经济总产值就有2300亿元。其中用于发展林下种植的面积为9700万亩, 森林景观利用为2900万亩。这只占全国27亿亩集体林地的一小部分。而且, 现阶段的林下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 林下种植、养殖没有实现规模化、科技化, 生产的附加值比较低。林区的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 阻碍着林下经济的发展。

3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对林下经济作用认识不够

林下经济是经济结构转型和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对林业和林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往往把林业资源单纯看作资源, 而不理解资源向资本的转化, 以及这种转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虽然国家对林下经济的作用有了很高的认识, 但是基层地方政府对林下经济的作用认识还不是很高。

3.2 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林下经济需要财政进行支持。因为林下经济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而林区本身财力有限, 农民自发投入也比较困难。国家育林基金也面对逐步取消的趋势。这些情况都亟待国家财政出资引导和鼓励林下经济发展。需要国家财政和地方各地财政加大投资以鼓励和引导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3.3 科技支撑问题

林下经济工作中的林农大多是普通林农, 对林业实用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水平不是很高, 需要有专业的科研单位和林业专家对林下经济的品种研发、技术推广等进行集中突破, 以破解林下经济发展的障碍。

3.4 政策支持力度不大

全国林下经济发展还处于新兴阶段, 发展规模都不是很大, 缺少龙头企业。近年来, 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 但是发展规模较小, 很难形成规模上的优势, 不能够满足市场批量需求和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多数地方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清晰的发展思路以及具体的发展规化, 因而整体存在分布散、渠道乱、规模小, 迫切需要统筹规划, 协调推进。

3.5 服务体系不健全, 很多困难不能很好的解决

林下经济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林农个体经营、林农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加农户模式, 但是各种组织形式都需要政府提供指导和信息支持, 由于没有好的市场信息, 各种肓目跟风现象严重,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 大多数生产户都是等待收购者上门, 效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而且管理水平低, 在种养殖过程中投入成本高, 效益差,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林农的积极性。

4 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

4.1 加强政策扶持

虽然2012年7月30日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区要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合作林场, 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逐步形成“一县一业, 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但是很多省市都没有出台相关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下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及政策。下一步建议国家及各省市应当成立专门的林下经济研究及政策执行部门, 专门研究林下经济和执行林下经济政策。积极联系税务部门支持对林下经济产品的增值税减免政策, 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对林下经济加强财政贴息政策和小农贷款政策, 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对林下经济产业的林农及企业增加各种补贴, 提供更多的林下经济发展资金和建设项目。

4.2 加强对林下经济规划

林下经济的发展能够调整传统林业生产关系, 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但是随着林下经济产业化范围的推广和深入, 提前做好林下经济发展的规划既是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生态安全的需要。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及产业优势做好科学规划, 形成各有特色、互不相同的产业模式。

4.3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林下经济的发展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林业模式上, 靠普通林农或小企业搞研究发展, 要加大科技队伍建设,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 发展新成果、新产品, 提高林下经济产品质量。

4.4 搞好龙头产业扶持工作

龙头企业实力和影响力大、周边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强。对中小林农及合作社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能够建立起市场销售网络, 给周边市、县的林农和合作社提供更多的销售市场, 解决林农和小合作社销售难的大问题。

4.5 增加资金扶持力度

林下经济的主要经营都大都是普通林农和小经济合作社, 资金能力有限, 企业规模小很难形成大的市场。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鼓励林农和小经济合作社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业, 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项献。

林下经济是绿色经济, 相对我国传统产业以破坏生态和高碳排放为增长的粗放型模式而言是可持续的。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淘汰和遏制, 林下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重要。

摘要:近年来为了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 大幅度的调减森林采伐量, 国有林区职工的生产生活随着森林采伐量的下降而降低, 而林下经济的发展对增加林业附加值, 提高林区职工收入, 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1]牛宇, 牛伟, 蒙秋霞.林下经济, 兴林富民新路[J].山西农经2012 (03) .

[2]张佰顺.林下经济植物栽培技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

3.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篇三

只有立意与视角比较新,操作性比较强,才有可能从众多地方区域发展战略中脱颖而出,在国家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

综观中国历史,有一条红线值得重视: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总是依河而动的。先秦至宋,黄河流域最为繁荣;南宋以后,中原衰落,长江流域崛起;近代以后,珠江流域逐渐兴盛。改革开放以后,情势倒转,珠三角率先发力,长三角随后跟上。目前,各种迹象显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已开始向黄河流域流动。这种流动表面上看是由战乱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实际上则是一种文明的梯度转移,是经济活动特有的效率配置。哪里有发展空间,哪里有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哪里就可能成为经济重心。目前,河南正面临着这样的机遇。

再看现实,有一条红线同样值得重视,即区域发展战略。从建国后的“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东、中、西部,从四大经济板块到现在的区域发展战略群起,无不体现出区域发展的思想。应当说,这种思想和战略是符合中国地大人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以及政治军事需要的。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国家近年来批准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区域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也势必要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点之一。另一方面,随着30年的改革开放,东南沿海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生着人口资源的巨大压力,土地、劳动力等因素已经成为难以逾越的发展瓶颈。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严重下降,用工荒不断,东部沿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产业自东向西的梯度转移来缓和这一矛盾成了必然选择。显然,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中原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力资源必然成为热点地区。而中原地区一旦成为东部产业承接的真正高地,则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珠三角、长三角之外,构建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进而支撑中部崛起,引领中西部发展,助推中国经济持续腾飞。

中华崛起,中部必须崛起。在这种历史必然面前,河南如何应对?笔者认为,“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就是一种智慧、一种大手笔。首先,构建中原经济区不是空来之笔,是有客观依据的。河南地处中原,中原地处祖国腹地,自古以来经济自成体系,很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经济区。这个区域以河南为中心,包括山西、河北的南部,山东、江苏的西部,以及安徽靠近河南的部分地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河南的GDP在中国已跃居第五位,在中西部居第一位,客观上已经成为所在经济区域的经济中心。其次,有了经济区,就有了大框架、大思路,中原崛起就有了大载体。有了这个大载体,就可以把以往好的提法、做法统领起来,延续下去;把现有的优势提升起来,发扬光大;把全省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既可以促进中原崛起,又可以完善全国经济区域布局,还能够与中部崛起规划纲要相呼应。第三,有了经济区,就意味着有了改革的优先权。有了改革的优先权,就等于有了一揽子优惠政策。有了优惠政策,就等于给经济区的腾飞安上了翅膀。要钱不如要项目,要项目不如要政策,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顺大势而合民意,蕴必然而占地利,构建中原经济区恰逢其时。

二、“中原经济区”能否上升为国家战略,关键在于中央的认可,而取得中央认可的关键在于国家利益与河南省优势的结合上

围绕全国发展大局定向,围绕我省发展优势定位,应当成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思路。

站在国家的层面,发展是大局。在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之后,东部发展渐渐趋缓,西部开发尚未大成,中部的作用逐步凸现。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转型极为迫切,支撑内需战略的空间开发格局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人口众多、内需旺盛的中部地带构建中原经济区,无疑铸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形成中部迅速崛起,四周辐射、八方联动的态势,对支撑中国未来20年、30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站在国家的层面,粮食是大局。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其他工作虽然重要,但粮大于天,粮食安全保障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原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是国家的大粮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耕地在不断减少。随着国际粮价的不断动荡,进口粮食的风险在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保护好18亿亩耕地,怎样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怎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些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中原经济区如果能够在这个领域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对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站在国家的层面,文化传统是大局。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是根,文化是魂,文化传统是联系国人最深厚的纽带,也是扩展民族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一个民族站立起来,可能因为它的经济和科技;一个民族倒下去,则首先因为它丧失了文化支撑。中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地,也是弘扬中华文明的主阵地。中原大地上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村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因此,对于中原来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它的重要使命,而弘扬中华文明也是它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然,国家利益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最现实的是粮食,最长远的是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是发展。这三者也正是河南的主要优势所在,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结合去运作。应当说,国家利益层次越高,吻合得越紧,国家的重视程度就越高。国家的现实需要越强,吻合得越紧,国家的支持力度就越大。构建中原经济区,立足河南,放眼全国,于省有利,于民有惠。只要我们审时度势,下定决心,下足工夫,围绕全国发展大局定向,围绕我省发展优势定位,中原经济区一定能够得到中央认可并获得成功。

三、“中原经济区”顺应了国家区域发展的总态势,但也应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特殊的地理空间,相同的文化传承,紧密的经济往来,必然会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那么,“中原经济区”的个性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中原经济区属于中观层次的经济区,其个性主要表现在:

(一)地理位置上不同

其他经济区多分布在沿海沿江沿湖,中原经济区则坐落中原,由此造成其他经济区的辐射面多为扇形,而中原经济区的辐射面则为圆周形。

(二)基本思路不同

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中原经济区为载体,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促进中原迅速崛起。

(三)基本格局和功能不同

中原经济区的基本格局叫做“一极四区一中心”。一极即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四区即国家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验区,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一中心即以郑汴新区为核心的大都市中心(其远期人口可规划至1000万)。

中原经济区的主要功能是: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切实保护耕地,持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00亿斤。

2.探索新型城镇化的路子:城乡统筹、集约发展,市、县、乡、社区、村五级合理布局。

3.发挥优势,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4.中华文明的传承。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区是靠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组织起来的,所以中原城市群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发挥中原城市群整体作用的同时,要抓“牛鼻子”;要敢举全省之力,铸建郑汴大都市区,使之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龙头,中原城市群的核心,成为黄河流域崛起的标志和象征。历史发展证明,人口众多地区,交通发达之处,往往也是特大城市的诞生之地。

(四)运行体制有所不同

经济区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与需求相衔接是其共性。但在实际运行中,行政力量不可忽视,特别是市场经济不够发达、行政力量相对强大的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格外重要。政府的协调力度往往决定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因此,建议河南要主动承担中原经济区主导者的责任。决策层常通气,协调层多努力,执行层敢于创新,坚持数年,形成规矩,路子就会越走越顺。

四、热议“中原经济区”是件好事情

热议的过程是调动千百万河南人参与中原崛起实践的过程,是引起全国乃至国际社会关注河南的过程,也是聚集智慧形成共识的过程。但热议必须建立在冷静科学运作的基础上。一个重大战略的出台,需要一个缜密的过程;一个重大战略的落实,更是需要时间、基础和社会合力。因此,如何保持和引导热议,如何把热议“中原经济区”与现实工作结合起来并成为推动现实工作的动力,则应是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五、“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

它不是一般性战略,也不简单地为了跻进国家战略格局,它是一个总揽全省工作的大战略、大思路;是一个总结历史,开创未来,重在持续、重在提升的战略,关系到我省“十二五”规划的盘子如何定,河南未来的路子怎么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盘子怎么进。

其意义重大,但时间无多。因而,在操作层面上还需加强。因此,笔者建议:1.整合现有研讨力量,集中人才,在深入论证,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尽快拿出一个较好的方案。2.努力攻关。特别是参与国家制定“十二五”规划的综合部委、相关部委,一个一个攻关,争取先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基础盘子。3.多方游说。有准备地组织人员到北京说服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帮助呼吁;邀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来豫进行主题调研。4.适当时候,恳请中央高层领导来豫视察指导,以促其成。

4.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篇四

今年以来,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提升”、“服务业提速”、“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培育”等四大计划为突破口的我区经济转型升级战役全面打响。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行动。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已经初显战果:全区经济在克服去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兴产业、高端产品、优秀企业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产业档次、企业综合素质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在初战告捷的基础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当前的形势有哪些变化和特点?我区的情况怎么样?对这些问题,我们作了一些调研和思考,认为:

一、形势紧迫,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再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战鼓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经济增长“三个转变”的战略任务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为了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强了宏观政策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公布了为期三年的十大支柱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了一大批关乎大局和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出台了严控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系列重要政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资源、环境、市场的倒逼压力,宏观政策的约束压力,以及你争我抢、争先恐后的区域竞争压都在不断加大,所有这些,都在逼迫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行动,尽快完成经济转型升级。

1、认识要再提高。我区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步伐较快,因此抢占了先机,收获了成功。但全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支撑、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情况十分突出;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不高、投入产出率和土地回报率偏低的问题十分明显;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管理水平低、竞争力弱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些问题,既严重影响了当前,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如不尽快解决,必将陷入更大的被动。现在,国家用各种办法来鼓励和引导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无疑是解决存在问题、练内功、强基础的极好机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我,认清形势,紧抓快干,为新一轮发展再抢先机。

2、目标要再提升。经过几十年奋斗,我区经济基本完成了由自然型、封闭型向现代型、开放型的转变,从总体上看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区在全国的声誉和在全省、全市所处的地位,以及全区社会发展进步的刚性需求,无论是经济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发展后劲,都需要再上大台阶。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大潮,我区应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作出新的定位和完整、规范的表述,响亮地提出通过“十二五”前三年的努力,把全区经济引上“领先型、知识型、协调型、高效型”轨道的目标,并据此进一步转思路,做规划,出政策,抓推进。

3、行动要再提速。虽然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措施正在逐项落实。但从总体看,声势还不大,步伐还不快,效果还不够理想,政企同心,内外合力,快速有效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许多单位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只是跟着喊喊口号,没有真正当回事,许多具体事项的落实也是缺人乏力,见效慢。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动,进一步鼓劲加压,使全区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业都紧张地行动起来,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奔波忙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协调推进、服务指导、督促考核等工作机制,把每一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头,按照计划进度加速推进。

二、任务艰巨,要求我们必须攻坚克难,打好经济转型升级三大硬仗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到经济结构、经济利益的调整,还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在此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但为了争取更好、更大、更稳健的发展,为了全局和长远利益,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要继续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舆论等武器,攻克各种明碉暗堡。其中,要组织打好三大硬仗。

首先,要打好“淘汰落后”仗。扶优汰劣是实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指向和难点所在。我区经济脱胎于自然经济和自发经济,在长期的摸索中成长进步。虽然有不少领先、闪光的亮点,但从各业经济的总体看,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面广量大的落后企业、落后装备、落后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区域竞争中明显力不从心,难以为继。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迫切需要精心组织一场革命性的行动,进行破旧立新,腾笼换鸟,让新兴高效的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装备、先进高端的技术、科学精细的管理取代。

第二,要打好“降耗增效”仗。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类能源资源,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起因和目标。我区目前煤、电、油、水、气、地等资源和各种原辅材料的消耗、占用、闲置量都比较大,使用效益也比较低。这既是制约我区经济当前发展的一根软肋,也是危及可持续发展的一块心病。因此,在实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和严厉的措施,引导全社会增强低碳理念,自觉参与降耗增效行动,特别是要促使广大企业不断加强装备、工艺、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改进和完善,深入挖掘潜力,使各类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产生最好的效益。

第三,要打好“资源整合”仗。除矿产资源外,我区的产业、产能、人文、信息、工商占地、招商融资、研究设计、教育培训等各类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资源有的过于分散、有的长期闲置、有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据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要把科学整合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作为消除要素制约、提高经济发展

质量的一项硬任务,下功夫抓好落实。当前,特别要利用好国家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大政策,争取在整合工商用地资源和产能资源方面有新进展。同时,通过积极有力的宣传引导和指导协调,促使其他各类资源有机地融合、集聚,集约利用。

三、情况复杂,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兼顾,谋求经济转型升级最佳效果

正在实施的“四大计划”内容丰富,引领作用明显,是我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四大战役,也是关乎全局的主战场,必须全力以赴,快速推进。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对经济转型升级行动的成效,对全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必须统筹兼顾,同步关注,一道研究解决。

一是老企业改造提升问题。面广量大的老企业生产要素齐备,营销基础厚实,而且都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打拼,具有一定的企业知名度和产品认可度。这是老企业的可贵之处。在实体经济困难重重,招商引资举步维艰,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应该把鼓励和帮助老企业改造提升作为一个战略重点,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各产业老企业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再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促使其主动对产品、设备、工艺、管理、员工素质等进行更新、完善和提升,增强活力,提高机能。

二是中小企业发展优化问题。企业规模大小是相对而言的。按照国家现行的划分标准,全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8%,我区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的比例更是达99.9%。多年来,虽然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效果并不很明显。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仍然比较低,在许多方面依然比较困难,与其承担的义务、责任和发挥的作用很不相称。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在用工、环保、劳动保护、安全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依法加强监督,促使其不断规范和进步。另一方面,要从政策、服务、指导等环节更好地给予引导和保护,帮助和扶持中小企业扩能力、强素质,上档次,与大企业优势互补,相互配套,协调发展。

三是产业拓展融合问题。我区企业数量和经济门类多,而且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又具有地缘接近的优势。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机制,搞好组织协调,促使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各产业的特色、优势得以综合发挥,形成新的业态,产生更好、更大的效益。比如农业,可以通过抓好从田园种养,到工厂加工制作、仓储,再到物流运输、市场营销,最终到消费服务各阶段、各环节的衔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有机融合。旅游业也可以把农业、工业、运输业、文化产业等融合串连起来,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地促进各产业发展壮大。

5.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篇五

一、加快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1、强化规划引导。

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分区、组团发展、建立产业带的规划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按规划要求推进城市扩张。组织编制徐州都市区规划、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规划、城市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中心区商圈规划、西部商圈、淮海广场商圈城市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设施、生态环保、文物保护、园林景观、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强化中心城市辐射集聚功能,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心区立体慢性交通系统规划和中心区停车场布局规划。通过制定和完善规划,坚持规划的法定性和严肃性,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前提条件。

2、扩大主城区规模。

按照主城区组团式发展的思路,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徐州新城区建设,把新区建设成为一个以行政办公、总部经济、教育科研、居住为主的综合性新区,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加快城乡结合部建设,从规划、建设、管理上,严格按照主城区标准执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向城乡结合部全面覆盖,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开发高铁客运站周边的建设步伐,严格按照规划,打造成集商贸、居住、文化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城市片区;充分利用九里湿地公园的资源优势,完善公共景观基础设施;完善云龙湖景区周边地块的改造,突出湖区自然与人文特色,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3、实施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

按照“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有序开发”的思路,加强住房保障,重点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旧城区改造,重点推进中心商务区、云龙湖周边、故黄河两岸、陇海铁路两侧、二环路两侧、三环路两侧的地块改造。按照“优化居住环境、改善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形象”的思路,统筹考虑居(村)民安置、城市景观、经济发展、社区服务、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多种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把旧城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紧密结合起来,每年安排6-8个重点改造项目,每年安排8-10条街景的立面改造,扎实推进,到2015年使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提升。在新区和城乡结合部建设以及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强化转产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劳动密集型和各种服务型工作岗位给予优先考虑,从事个体生产经营享受下岗职工优惠政策,促进他们更多地实现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市居民的标准,对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进行统一管理,使他们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各项社会保障权利。把土地转让、项目建设与工作安置紧密结合起来,使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真正得到实惠,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加快推进“村改居”工作。

4、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区道路网络建设,改造淮海路、中山路、建国路、解放路、民主路、复兴路、和平路、二环路、三环路等项目,推进市区道路三年畅通计划,完善以主干道为骨架,次干道、支路合理分布的城市道路网,加快实施城市轨道交通。按照“截污、清淤、活水”的思路,加强城市水系的综合治理。继续抓好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启动主城区截流并网工程,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把防灾减灾与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加强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建设,搞好城区道路绿化。重点实施新城区绿化和云龙湖周边美化绿化亮化等项目。按照“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发展互惠”的原则,统筹徐州城区与铜山新区、贾汪区的协调发展。完善淮海经济区交通体系,打造淮海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

5、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法规,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推进城市依法管理。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将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提高管理效率。实施管理重心下移,下放管理权限,让办事处和街道社区也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努力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数字化、网格化、下沉式”的城市管理机制。继续推进违法建筑、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市场秩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城市面貌发生实质性变化。继续创新城市经营机制,以市场化的理念,按照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抓好土地规划、整理、储备和经营开发,加强土地资源成片推介,通过策划包装推向市场。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依法收回超期未建的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公交等设施建设、经营和管理,逐步实现社会化投入、市场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城市化动力

1、在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进程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突出发挥产业发展在推进城市化中的动力源作用,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四大千亿元产业”建设,包括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光伏能源产业、食品产业和商贸物流旅游业。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壮大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整合水、陆、空港口资源,加快实施京沪高铁、徐兰客运专线、徐济高速、宿新高速、湖西航道、亿吨大港、观音机场改扩建等工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以产业促发展,以产品树形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将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打造成“商家必顾之地”。

2、抓住契机,融入“2小时经济圈”。

徐州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融入“2小时经济圈”。首先,抓住京沪高铁建设契机,做好高铁徐州段建设的工作,发挥作为京沪高铁重要交通节点、枢纽城市的作用。其次,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将规划建设徐淮铁路,进而打通徐州—淮安—上海的城际铁路。同时,在公路交通建设上加大力度,围绕构建与长三角间的快速通道,强化高 4 速公路网建设。四是发展航空,徐州观音机场经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开放口岸,在已开辟20条国内航线和香港临时包机的基础上将有大发展。五是大力实施“东进战略”,把东陇海产业带作为连结沿海、借力沿海的重要平台,主动融入沿海开发,坚持大交通对接大港口,全面优化徐连交通体系。这样,徐州就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快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

3、壮大以交通为依托的工业与物流经济。

围绕交通做好园区布局与产业集群规划,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东拓展,以徐州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加快鲁尔(低碳)工业园、中能硅业园等建设。围绕构建全国一级综合物流枢纽城市,加大徐州经济开发区生产物流、新城区生活物流、九里综合物流、沿运河港口物流、临空工业园等五大物流基地建设。

4、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依托山水资源,规划建设云龙湖、吕梁山、微山湖、大龙湖等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精品亮点景区,同时超前谋划大型主题娱乐公园、工程机械博览园,建设江苏北部和淮海经济区重要的旅游胜地,提高旅游业收入在服务业中的占比。

5、逐步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

发展新型服务业作为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城市中心区商务楼宇相对集中的优势,重点推进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广告会展、金融保险等商务服务业,打造区域性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 中心。发挥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动漫创意、软件开发、科技研发等创意和技术服务业,加快徐州软件园、创意68、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三、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1、做好小城镇规划。

抓紧编制全市小城镇规划,完成各县(市)所辖镇的总体规划,完成汉王镇等30个重点中心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镇区主要街道和重点节点整治规划。统筹小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要体现特色,又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突出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这个主题。

2、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

依托产业基础和城郊优势,在全市重点中心镇先行启动。按照市县共建、以县为主的原则,市财政对每个重点中心镇投入100万元启动资金,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集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中心镇。

3、发展壮大小城镇经济。

从财政支持、政策支持、产业支持等方面促进小城镇加快经济发展,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小城镇的三次产业联动,使产业化农业,各种加工型工业,以农家、休闲、度假游为主题的旅游业,以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商贸业,以及吸引农民进城的房地产业等,在小城镇逐步发展起来。支持主城区大中型商贸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连锁配 6 送、旧货调剂等各种形式的经营活动,繁荣小城镇市场。积极发展小城镇房地产业,吸引农民和城市居民购房置业。

4、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组建镇级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改变小城镇规划建设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的现状。制定和实施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明确市、县、镇三级政府权利和责任,规范建设项目提出、建设和管理流程。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费预算,统筹安排好小城镇建设项目计划,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着重支持道路、供水、供气、园林绿化、垃圾处理、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设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资金重点向小城镇倾斜。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采取将相连的几个镇捆绑,向社会发包,委托专业管养单位管理的办法,加强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管养。

四、强化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

增加财政投入,落实支农投入政策,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三农”建设。要继续落实转移支付政策,争取国家对“三农”的建设投资和国债建设项目,协调金融机构扩大发放涉农企业贷款和支农小额贷款。扩大在镇网点新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村发展的比例。引导全社会向农村发展多投入,逐步形成以增加投入拉动农村发展的新格局。

2、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无障碍工程,促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向周边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力度,构建农村公路网络。开展农村水源调查,通过扩大城镇中心区供水范围、扩大农村安全水源供水规模和打深水井等方式,解决农民饮水安全卫生问题。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行新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建设适合乡村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继续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电通、信息通工程建设,缩小城乡生活条件的差别。

3、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城市的优势教育资源要让农村共享,加快镇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城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人员、技术、设备上对口支持农村,提高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的医疗水平。镇卫生院要完成改造,重点镇要拥有规范的二级医院,一般常见病不出镇,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15年基本实现所有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推进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各镇建立文体站,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建立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财政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扩大城镇低保范围,把人年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4、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产就业。

消除一切不利于农民转产就业的障碍因素,强化农民培训,制定农民职业教育规划,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开展农民大培训活动,使每个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能,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谋生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的户籍政策,降低农民务工落户的门槛。切实保障转产就业农民的权益,明确土地承包政策,对进城务工尚未落城镇户口的农民,原宅基地产权不变,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调整现行的学籍管理办法,使进城务工人员的适龄子女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规划建设农民工公寓,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生活条件,使农民工真正实现转产就业,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

5、加快城乡产业互动。

按照三次产业联动的要求,引导城市经济向农村和农业领域延伸,对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配套服务型企业,在政策、土地、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延长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鼓励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把信息、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与当地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扶持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到小城镇兴办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服装、旅游工艺品、农副产品加工、传统手工业等产业,带动小城镇和农村运输、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和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村要积极参与产业互 动,加速传统城郊农业向现代化都市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因地制宜发展园林、园艺和花卉种植,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瓜果、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发展瓜果菜良种繁育、良种猪苗繁育、良种家禽繁育、乳鸽种苗繁育等四大工程,构建苏北地区最大的种苗供应基地,发挥农业在全省的辐射作用。搞好农业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区域化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低成本的原料。完善利益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民”等统分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业企业、基地、农户形成稳定的合同关系和紧密的产权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6、促进城乡文化互动。

6.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六

新型工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赵魁

工业园区是指工业企业相对聚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全配套服务体系的工业制造生产区域。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在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立足旗情实际,充分挖掘潜力,狠抓国家、自治区、以及包头市关于推进新型中等城市建设的政策机遇,科学利用优势,这是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促进工业经济提档升级的必由之路。以下是我个人总 结的几点建议:

一、着力思想解放。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环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对于调整和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培育企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促进劳动力转移等具有积极作用。加强和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对提高我旗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向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学习成功经验,充分认识到工业园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建设工业园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强化理念更新。在发展园区经济的过程中,要以旗委全委会,旗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为指导,遵循经济规律,提倡自主创新,不断探索结合地方实际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园区发展的要素关系,在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发展期、定位、园区管理、产业关联、政策措施等各个方面开展研究,切实提高管理运营水平,建设一流的企业发展平台,真正使工业园区起到工业企业的孵化器、项目建设的助推器

和招商引资的催化剂的综合效益,最终达到引进优势项目,拉伸产业链条,集约作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业效率的目的。

三、高起点规划。

(一)是发展工业园区首先要做到规划先行。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突出特色”的指导原则,用科学的理念和态度指导园区建设。要结合自身在资源、环境、政策方面的实际情况,高起点前瞻性的进行研究规划,着力体现自身优势特色。如与周边旗县区相比,我旗的煤炭、电力,水资源,区位,交通等资源就是优势。

(二)是规划制定后,要形成有效的保证手段,一以贯之的认真加以执行。坚持避免常规化、乱建设的局面。要按照规划要求,形成制度保障,不因为人为的因素影响园区的长远建设。

(三)是建立健全评估机制,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规划进行修订完善。

(四)是要做到基础设施规划与产业同步实施,同步建设。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要求,着重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文章,延伸链条,达到资源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消耗的最小化。

四、发挥载体作用,推进产业集聚。真正发挥园区的产业集聚作用和项目载体作用,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拓宽园区的项目承载力,逐步形成全过程和多产业的生产加工格局,进而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食品加工、液化天然气、煤炭深加工、重化工产业集群,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拉动地区经济更快发展。

五、健全体制机制。首先,要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统筹协调和管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园区日常管理等项目事宜。其次,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特事特办,减少中间环节,推行一站式办公,实行项目手续代办制,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再次,还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在旗级权限范围内,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土地、环境等宏观管理手段,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另外,还要加大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强规化管理和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和项目。

六、创新招商理念。要在总结以往招商引资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招商理念,努力创新招商方法,丰富招商内容,活化载体形式,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和水平,重点是继续营造好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为投资者创造好生活环境、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在坚持完善领导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形式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活动招商、不论资金来源,不限资金规模,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园区发展的项目,都要热忱欢迎。另外,还要努力在引进和培养人才上下工夫,重点是建立健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竞争激励机制,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利于引进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

七、多方融汇资金。要坚持走多元融资之路,在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提倡政府规划,企业建设,统一管理,不提倡只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要建立多元投入的融资机制,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推行招商引资,进行市场开发,把园区基础建设推向市场,做到谁建设谁受益,谁投资谁享受优惠政策。在园区的企业项目发展上,要遵循国家的产业及信贷政策,建立健全诚信评估担保体系,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拓宽资渠道,努力为企业和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7.关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 篇七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政策制度,对策

近几十年,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特别是国家“三农”问题的提出, 我国从整体经济角度扶持农村、农业、农民, 因此, 我国农村经济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逐渐带动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并成为经济走向重要环节之一。可是, 从我国农村经济具体发展结构看,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细节还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农村经济信息支持系统还不是很完善, 在信息化时代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等。所以, 需要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细致分析, 从根本性问题出发, 尽最大努力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存在一些阻碍因素, 使得我国农村经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体系建立不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中信息渠道存在一定弊端等, 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长时间作用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 现在亟须解决的问题是, 综合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寻找问题源头深入解决。

1.1 农资市场局面混乱

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农村经济, 仍需要稳定、有序的市场秩序, 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导向作用, 发挥农村经济优势。由于我国农村市场整体状态并不乐观, 主要体现在:我国农资市场敏感程度低, 农业发展盲目, 由于农民对农产品主观判断造成产量增多, 农产量“通货膨胀”势必会影响销量;农资市场检验程序不健全, 制度支持不稳定, 并缺少一定规范性农资市场导向, 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1.2 不健全的服务体系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缺少完善的服务体系, 虽然有些地区建立了农村经济服务体系,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对农村经济发展没有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例如: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 农村科学技术服务体系落实不到位, 农村经济形式与其他经济间存在一定差距, 对社会资金需求量也比较大, 并且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造成农村服务体系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 没有充分发挥出服务体系价值, 作用性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服务体系作用发挥。

1.3 科技基础不牢固

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影响作用非常大, 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经济规划等各方面都应有技术支持。从我国农村整体经济水平看, 技术投入量、技术引进、技术支持、技术再开发等都存在一定缺陷, 造成农村技术经济缺少动力效应。市场经济规模逐渐扩大, 相应的对农村经济要求也越来越多, 需要其快速融入大市场经济局面中, 及时获取农业技术和发展信息。正因如此, 我国农村经济陷入的被动局面, 将会失去大量科学技术支持主动先行权。

2. 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

2.1 全面提高农民职业素质

事物发展需要内外因素共同作用,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 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属于外因, 而农民是内因。想要稳定、健康发展我国农村经济, 最基本条件就是全面提高农民职业素质, 科教兴农。而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关键环节就是提高农业生产力, 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效果, 将农业增长集体转变, 综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其中, 农业技术推广势必要考虑“人”因素, 但是由于传统保守思想根深蒂固, 对于技术推广和知识普及带来一定挑战性, 所以, 亟须加强农村教育, 开展各种职业教育, 提高农民劳动素质, 走经济农村的道路。

2.2 推动城市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节奏

农村增长空间逐渐缩小。农业作为农民经济主要来源, 其中我国的8亿人口是农业人口, 而真正农民劳动力只有4亿人口, 耕地面积大约为19亿亩, 平均每个劳动力5亩地。随着城市化的建设, 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地减少, 但是有限的农业资源, 使得农产品数量增长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其次, 农产品价格增长空间受到限制, 农民人均收入突破性小, 农村就地消化“多余人口”存在很大风险。因此, 需要大规模、加快速度减少农村人口, 在城市化进程中解放农村多余劳动力。通过经济数据调查显示:城市化进程越快、水平越高, 农民收入也会越高。

2.3 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发展高效农业, 加强我国农业经济产业结构是发展农村经济重要手段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 其经济结构与生活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有直接关系。但是, 农产品市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渐成为买方市场, 在这种市场机制下, 农业极为不适应农产品多样化和高品质要求, 农产品销售阻碍成为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决定性因素, 农村经济缺少推动力量。所以, 加快农村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整体质量, 需要尽快调整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

2.4 科学规划部署, 加大资金投入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 科学是作为第一生产力, 没有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 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根本因素是缺少资金扶持。其原因是现代化农业属于高度资金密集型产业, 需要大量资金链维持。另外,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 将传统农业有效转入到现代化农业发展结构中, 同时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除此之外, 农村分布于全国各地, 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也是不同的, 自然条件差异也会造成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我国需从根本问题出发, 发展农村经济, 使用技术推广和技术引进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技术网络平台, 通过计算机交流新技术, 获得实时动态新闻。在此基础上,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需要进行一定技术扩展, 更新农业生产技术, 运用新技术带动经济发展。所以, 农村经济发展还要稳步上升, 开创农业生产技术极为重要。

2.5 建设农产品品牌

我国农产品成为买方市场, 产品数量竞争转化到产品质量竞争阶段, 选择合理的品牌战略非常重要, 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必经道路。但是我国农产品品牌多而繁杂, 一个农产品存在很多个品牌, 只是生产环境和地域不同而已。造成我国农产品品牌陷入发展僵局:小商标多, 甚至多达上百个, 消费者很难从这些繁杂的品牌中选择出自己所需产品, 商品意义没有体现出来;互相制约发展, 没有充分发挥出优势品牌作用, 还可能适得其反;农业企业发展规模小, 企业推出自己主打品牌, 但是品牌规模却不能做大, 使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严重浪费。而与之对应的“一品一牌”, 是指在同一生产地域和生态环境下相同类别产品主打一个品牌商标, 其优势如下:将农产品地域化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农产品划分明确, 消费者选择不再盲从, 农产品更多地表现出地域性特点。文化积淀和市场反应来看, 这种土特农产品可以充分推出地域优势产品, 例如:山东苹果、吐鲁番葡萄、云南茶叶等。农产品品牌注重质量, 而不是数量, 打响知名度, 提高消费者信誉度才是关键。而传统粗放型加工方式, 只能赚取农产品加工费用, 经济发展空间却受到制约。所以, 将我国农产品品牌做到“一品一牌、精加工、深加工”, 摆脱落后局面, 扩大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空间, 才是推动我国农村机构及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2.6 强化认知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观因素是农民, 农民理性对待市场环境, 在农资标准需求下提高认知水平, 避免盲从生产,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例如:农业技术专家预测与评估市场, 可以提供给农民一些基础上数据, 农民在科学数据支持下进行选择;集中组织农民学习党中央政策与农村扶持政策等, 帮助农民掌握农村经济发展大方向, 掌握农业发展走向, 使得农民在经济发展潮流下不迷失生产方向。因此, 提高农民认知水平, 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结束语

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逐渐加强,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亟须转型。并且, 妥善处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需要从多方角度入手, 制定政策或具体制度, 探索科学技术、引导网络技术, 走进网络化、科学化发展道路, 都应按照党中央战略化、全面化的统筹部署, 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不断发展新经济模式, 例如:合作经济组织、农村营销发展模式等。使得社会发展、农村、农民、农业一体化发展, 与城市化发展相结合, 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雄生.关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10

[2]李新源.关于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10

8.关于加快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八

关键词:林业经济 转型 发展

林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多年来为国家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近年来在不断地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力求由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我国要实施经济体制改革,而十七大在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环境下,林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积极致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林业经济的循环发展。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现代的生产方式、经营理念不断更新。必须转变观念,开扩视野,争取林业的经济、政治、人文发展空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新审视林情、人情、地情、天情,走出发展之路,实现生态固本,低碳转型,绿色崛起,富民兴林战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

立足于全方位、多元化、大战略、快发展,推动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使得天独厚的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应有的经济竞争优势。要使失衡的产业结构向多业并举的优化结构、均衡发展的复合型经济结构转变。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多种效益并求转变。把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树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林业的理念,按照实现森林、土地等资源最优配置和森林土地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合理利用森林和土地,走资源节约型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为可持续发展储备资源。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必须由忽视资源环境与长远利益的资源依赖型、资金依赖型及管理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管理集约型的循环经济转变,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带动经营管理和制度安排等理念创新。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开发林下经济

(1)抓好示范,以点带面推进。努力抓好“林药”、“林菌”、“林禽”等一系列林业复合经营模式。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树立典型样板。

(2)多元投入,加强资金扶持。通过补助、金融扶持、社会参与等多种途径,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扶持。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持。

(3)加工配套,强化龙头带动。积极鼓励、扶持职工开展林下种植、养殖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要通过牵线搭桥,帮助林下经济经营者与林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品购销关系,扩大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卖难”问题,全面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壮大。

(4)发展家庭经济,给予优惠政策,确保产品回收,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提高产品附加值。产业不发展起来,我们就强大不起来,不能总盯着第一产业,要把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加强产业投入后续管理。

(5)把以砍木头卖钱为主财源转向碳汇经济新财源。培养碳汇,发展碳汇林业,通过碳汇交易来实现创收,给林业培养新的财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激励和引导职工去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下大力气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广泛培养和吸纳各方面人才不仅是林业企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速,林业企业只有拥有大量的具有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但受资金、待遇、观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利益的驱动使太多的企业原有的人才离开了企业,去寻找更好的发展。经济落后、待遇不合理又很难吸引外面的人才,就连我们林区人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仅有1/5能回到林区,有4/5的人则是带着美好的愿望另寻高就去了。所以,林业企业要有突破性发展领导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大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职工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全面进步结合起来,引导其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一致。一方面卓有成效地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职工队伍。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按要素分配,把实际收入和工作业绩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职工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四、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企业管理新机制是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打破旧的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管理不断向现代化水平迈进。

一是要注重管理观念的更新。现代企业管理是各种要素配置与动作的全过程管理,不仅要注重企业的管理问题、经营问题,更要注重企业的资本运营问题。突出企业资产的增值和产业的发展。使企业管理由单一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再向资本运营管理转变。全部管理必须坚持“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围绕市场变动进行调度和调整,不断提高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信息进行动态组合,随时适应市场环境。

二是要注重管理手段的更新。要不断更新管理手段,努力创造企业的管理新路子,使管理更加严、细、实、真。

三是要注重管理机制形式的更新。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决策机构。企业通过改制更新,建立起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足鼎立的法人治理和经营机构,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和依赖性问题,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竞争机制。

上一篇:公安民警事迹材料下一篇:18祝福元宵节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