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公民文化

2024-10-16

政治社会公民文化(精选8篇)

1.政治社会公民文化 篇一

论析公民文化的构建与俄罗斯政治发展

自俄罗斯启动民主化改革以来,其政治发展进程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公民文化的构建对于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完善及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俄罗斯目前带有权威主义色彩的政治现状,无疑对其构建公民文化提出了挑战。

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自建立“超级总统制”以来一直受困于一些制度设计等结构性难题,导致其政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权威主义”的转向。这一转向尽管在破解俄罗斯目前的改革困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使俄罗斯的政治发展陷人了困境。而公民文化在为现有的政治制度提供必要的和良性的民意认同的同时,又天然地包含了一种继续推进俄罗斯政治体制发展的要求。因此,构建公民文化是俄罗斯走出其政治发展困境的可行之路。

一、公民文化与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创建和运行

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首先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创建与运行,然而新的政治制度在创建与运行过程中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政治文化或者说公民文化的构建。作为政治发展的核心内容,二者是既有区别又相辅相成的。区别在于:政治制度的变迁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刚性的,是政治发展过程中最直接、最具体的判断因素;而公民文化的变迁是内在的、本质的、柔性的,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相对隐性的判断因素,但却是决定政治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性要素;民主的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发展过程中最直接的成果,可以为参与型公民文化的构建提供推动力;而参与型公民文化的构建,同样有利于民主政治制度运行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臣民向公民的转变,对民主成果的巩固将起到最重要的保障作用。

以俄罗斯的民主化改革为例。首先,摧毁一个政治制度是从政治文化的变迁,即公民对于现有政治制度认知的转变开始的。苏联时期,由于国家秩序一直是处于一种低层次的有序状态,集权、僵化、低效一直是描述苏联体制的修饰语,这一方面导致了俄罗斯人对苏联时期的政治制度产生疏离感,甚至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认为国内一切危机都是苏联制度造成的,尽快打碎这一制度成为俄罗斯人的普遍愿望;另一方面,俄罗斯人非常向往西方的民主制度,普遍认为只要在俄罗斯实行了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这种政治认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及俄罗斯民主化进程的开启。其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的创建与运行不能逾越其所根植的政治文化土壤。新的政治制度从建立到运行,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至少需要有一个适宜的运行环境。由于俄罗斯人只是把民主当做解决俄罗斯面临的各种危机的灵丹妙药,一旦这种渴望落空后,人们对民主的态度就会心灰意冷,其政治发展就会出现向权威主义回归的迹象。例如在叶利钦执政时期,由于“休克疗法”的失败,俄罗斯人对民主的热情急转直下。1994年,詹姆斯·亚历山大在对俄罗斯两个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尽管大部分被调查者希望议会能够更加规范化,但是由于对议会的失望,人们已经更加倾向于对强势领导、总统权威、个人权威的支持,议会中的反对党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因此,在目前的俄罗斯还不可能建立像美国那样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所以说,“超级总统制”是俄罗斯深厚的传统政治文化底蕴与西方民主思想融合的时代产儿。

可见,从旧制度的瓦解到民主制度的创建与完善的发展程度是与俄罗斯公民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而在公民文化构建过程中,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遭遇严重的社会危机时,这种传统政治文化甚至会占据公民思想的主流。因此,要巩固政

治发展的成果,构建民主的政治文化,从而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二、公民文化与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专制主义色彩浓厚,与之相对应的是“臣民文化”。由于历史的惯性作用,在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进程中,两种文化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这对于培养和提高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树立服从合法权威、遵守法律的意识,以及培养尊重和容忍不同意见的精神构成了巨大挑战。考虑到俄罗斯精英政治的特点,构建符合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兼有时代性和现代性的公民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必须面对和回应的重要课题。

俄罗斯历经几百年的专制统治,在民众中形成了崇尚权威和被动接受专制政治的思维习惯,恰达耶夫说:“俄国人民从来都只将政权视为严厉程度不同的家庭权威,任何一个君主,无论他是怎样的,对于人民来说都是一位父亲”。这生动地体现了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家长制特征,臣民们对“父亲”的崇拜与依赖溢于言表。此外,受东正教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弥赛亚精神、强大帝国心理在俄民众中盛行,集体主义、极端主义、平等主义构成了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涵,表现出典型的依附性。这种依附型的政治文化在俄罗斯人的行为中表现为缺乏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似乎天生与公民生活相抵触,社团生活也不成熟。俄罗斯民意基金会于2001年6月对1.5万名俄罗斯居民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73 %的公民不愿意为任何公共组织工作,只有巧%的人愿意为公共组织工作;80%一90%的俄罗斯人不愿参加任何志愿性组织。俄罗斯人参与公共组织的人数很少,大约仅占人口总数的5%。由此可见,俄罗斯人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公民意识较缺乏。用科尔顿的话来说,“历史使俄罗斯人先天地倾向于不信任,禁欲主义地接受政府所做的一切而不是信心十足地影响它”。这导致诚信、守法、宽容等公民社会的积极品质难以成为俄传统政治文化作用下的社会基质。

因此,俄罗斯要实现政治发展,首先应解决其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即要完成构建民主的政治文化的任务。而传统的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即体现为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转化。

公民文化,尤其是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发育与运行,而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是推动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因为这种参与有利于公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这不仅能够保证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公民只有通过积极地参与国家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断促进国家的政治向前发展。因此,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经历过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时代的国家来说,通过构建公民文化来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进而培植一个发达的公民社会,最终实现政治发展,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三、俄罗斯的政治精英集团与公民文化的建构

去除经济的、文化的以及一些外部力量条件,在发展中国家,精英的互动和领袖的推动通常会成为推进其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民主政治是一场由国家和公民社会中的少数精英参与其中的博弈”。例茹,在民主改革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民主思想的启蒙,一般都要由一个国家中思想最先进的群体—新政治精英来完成,并由他们来主导民主化开启的进程。在民主改革的第二阶段,即决定阶段,各种势力,包括新政治精英

与旧政治精英之间围绕着政治游戏、民主规则的设计与制订,通过互动、博弈、妥协最终决定政治发展的方向。其中精英们根据利益取向,一般会被划分为执政派与反对派,保守派与改革派,温和派与激进派。当民主化进程进人第三阶段,即适应阶段时,针对重新构建的民主制度等各方势力已基本形成认同,政治精英之间的互动则多数以妥协为主了。在这一阶段,推动国家政治发展的重担就落到了广大的公民身上,因此一个健康的公民文化能否形成,将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发展起着最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证明,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进程从开端到目前的整个过程就是在政治精英引导下的自上而下的转变过程。“对俄罗斯而言,当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政府政策选择不再为以民主化为中心的政治转型提供资源的时候,社会精英及其行为便成了政治转型成败的关键”。从1985-1991年的准备阶段或者叫民主启蒙阶段,到1991-1993年的决定阶段,即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阶段,再到1993年至今的权威主义转向阶段,无论是民主理论与改革思想的准备,还是具体过程的操作都是在苏联的旧政治精英和独立后俄罗斯新政治精英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民主化改革主要是由俄罗斯政治精英推进的。然而,在精英主导下,如何发展自己的公民社会,将决定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的动力与方向。

目前,俄罗斯的公民社会在整个政治转型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承受的弱势地位,因此,公民社会要取得发展就不得不取决于政治精英的偏好选择。如果政治精英对于建设民主国家的意识不强烈、意志不坚决,那么公民社会在俄罗斯的发展至少不会在短期内得到国家的支持,甚至会遭到挤压而逐渐萎缩。叶利钦执政时期,政治精英关注更多的是任期、政府和立法机构等事关自身权力的问题,对构建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以及培育公共性活动组织,乃至于政党的发展基本上没有给予关注。普京执政后,认识到公民社会不仅仅是对于民主,而且对于俄罗斯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便采取了一系列发展俄罗斯公民社会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普京对于发展公民社会所做的努力,似乎证明了俄罗斯政治精英已经意识到,现代民主政治是广大民众的实践,而不可能是少数政治精英的一相情愿。因为从一个社会结构变迁到另一个社会结构,必须要经过人的主观活动才能形成习惯,进而是自觉,并最终形成文化。而构建参与型公民文化正是发展中国家巩固民主成果,实现其政治发展的关键一环。

尽管如此,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在俄罗斯由政治精英主导一切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种精英主导下的政治不会给公民参与社会组织提供太多的机会。而没有国家支持的社会组织通常是非常弱小的,由于国家掌握着大部分资源,单纯依靠少数积极分子的热情来维系,开展组织活动更是无法长期坚持下去。正如俄罗斯政治学家米格拉尼扬认为的那样,“私有产权、法治、有效立法机构的确立以及正常运转的市民社会等自由主义的基石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国家来安排”。这里所说的国家,就是指政治精英主导下的国家,而非一切由选民决定的国家。所以说,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俄要发展自己的公民社会,在努力做好自下而上的思想准备的同时,要把重点放在寻求政治精英支持上,在他们的主导下着手公民文化的构建,进而带动公民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关注俄罗斯公民文化的动向,也就把握了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作为政治发展核心要素的公民文化的构建,将是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2.政治社会公民文化 篇二

1. 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由“civil society”转译而来, 是西方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话语, 其概念源远流长, 伴随西方社会历史的发展几经变迁。古希罗时期, 公民社会指这一时期所特有的城邦文明国家。17、18世纪自由主义思想家为反对专制王权从个人权利角度来界定, 认为公民社会是外在于国家的社会组织, 并以政治自由作为其主旨。19世纪西方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普遍胜利, 在资本主义商业经济空前发展的条件下, 公民社会理论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黑格尔第一次将公民社会范畴从政治国家中剥离出来, 开创了现代意义的公民社会观。马克思揭示了公民社会成员的物质生产活动决定政治国家活动和历史的实质。现当代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则从经济领域转向文化批判领域。

按照现代政治哲学观点, 所谓公民社会就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自由、平等、法治、契约、参与、公正等为价值支撑, 以尊重和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前提, 由独立于国家、具有自主和自治能力的个人家庭领域、社会经济领域和社团组织有机结合构成的社会系统。

2. 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的概念源于西方, 对其内涵的界定存在不同的流派:派伊认为政治发展意味着公民平等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加强, 并成为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主体, 同时政治体系能力不断提高, 能有效满足社会的需求, 协调和解决社会的种种分歧;阿尔蒙德则明确地提出政治发展指的是国家的发展和国家的民主化两个命题, 衡量政治发展的标准是政府的能力和人民参政的情况;亨廷顿则认为, 政治发展意味着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政治制度化以适应扩大了的政治参与的要求, 他强调政治制度化与政治参与的作用。借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合理因素并吸收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我认为政治发展是指伴随着社会力量的壮大, 一个社会的政治系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演变趋势, 表现为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发展前进的动态过程。

二、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框架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 各种利益关系愈益复杂, 就中国政治发展而论, 应该包括两大命题:第一、从国家层面讲意味着国家力量的增长、政治体系能力的提高, 表现在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政治稳定的有效维护;第二、从社会层面讲意味着社会力量的增长, 公民法律意识、权利观念、参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从而促进一种包含契约、法治、平等理念的政治文化的塑造。这也就是新时期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逻辑框架。

三、公民社会对中国政治发展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 由于体制改革的深入, 过去国家社会高度一元化, 政治经济集中的局面不复存不在, 这位公民社会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经济的市场化、社会的多元化、文化的世俗化以及社会生活的非政治化出现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这对我国传统上的集权体制构成了挑战。从本质上说, 我国公民社会对中国政治发展构成的挑战主要是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对集权体制的挑战, 是社会力量对国家力量的挑战。而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公民社会的不断发展, 公民社会必然会对传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构成挑战。

政治发展理论源于西方, 在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本土化和民族化的问题, 因此不能脱离我国的社会政治环境, 从西方语境中引入的政治发展理论在指导中国政治发展进程时必须寻找新的切入点, 为中国政治发展找到新的动力, 以解答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困境。

四、公民社会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动力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 公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构成国家的基础及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中世纪公民社会发育催生了自由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生长, 可见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依赖一定社会条件。针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理论与现实困境, 除了在政治领域寻找动力资源外, 更需在非政治领域的经济社会领域寻找新的动力资源。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将成为转型时期中国政治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和推动力量, 必将发挥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功能, 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动力。

1. 公民社会维护政治稳定

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政治稳定。正如小平同志所言:“中国的问题, 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 什么也搞不成, 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丢掉。”_可见, 改革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社会有效治理与政治的稳定, 然而改革所导致的利益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不公平, 出现了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和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的现实, 加上我们在经济社会转轨过程中的心理适应问题, 导致近年来对国家与社会的认同度降低, 政治离心力加剧, 社会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多, 影响到政治发展的顺利推进。

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的影响因素是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平衡, 以及现代化进程的速度等。而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能够使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私人经济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分工合作的新型治理结构。公民社会的自治能力和平衡能力将有助于弥补由“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造成的社会失序现象, 保障了社会的有序发展。因此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发展恰好可以调节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张力, 起到缓冲社会动荡的作用, 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 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

2. 公民社会推动政治民主

民主作为现代政治的强势话语, 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从价值追求看, 民主表现为自由、平等、权利等观念, 从制度层面看, 民主“一直是根据政府权威来源, 政府所服务的目的和组成政府的程序来界定。”_当前, 追求政治民主已成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潮流, 成为普适性价值共识。公民社会以独立的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为依托, 以自由、平等、民主、契约等为价值支撑, 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影响国家权力运行。所以公民社会的独立存在为民主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它既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基础, 也是推动政治民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资源。

首先, 公民社会能形成政治民主的社会制衡和监督机制, 可以有效监督政府行为、限制国家权力扩张。公民通过意见表达、示威、舆论监督等途径, 密切关注政府的行为, 并对国家权力施加压力, 约束其行为的任意性, 使政府更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从而有效的防范了公共权力的滥用, 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形成力量的平衡。

其次, 公民社会能够促进政治参与。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离不开广泛的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 并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_,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 要想有效化解各方的利益矛盾, 扩大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 就必须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 可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政治发展的重要任务。亨廷顿提出:政治参与的水平会随着现代化的推动而越来越高。政治参与的扩大, 就必然要求政治体系能阻止和疏导这种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 并且能将现代化所产生的新社会势力吸引到组织系统中来。公民和团体通过参与表达各种利益诉求, 并实现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与控制, 但是这种广泛的政治参与需要受到政治体制的规范和影响, 使其得到很好的整合, 这样会有效的推动我国民主化的进程。总之, “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国家善治与政治文明程度的一条重要标准”。深入持久的政治参与必然成为政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再次, 公民社会能形成弹性机制, 可以有效化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由于公民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团体能广泛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和角色群体, 从而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和社会吸收的功能, 迅速吸收社会所释放的能量, 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情下达, 还能进行横向的不同群体的对话协商。有效缓解了国家与个人的矛盾, 提高了抵御社会动荡的能力, 进而使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达成宽容与妥协。总之, 这一弹性机制的形成, 势必成为一种稳定的隐性力量, 为政治民主保驾护航。

最后, 公民社会实行自治机制, 为实现民主自治奠定了基础。“公民社会发展了自主自治、自我对话协调的机制, 并致力于通过和平的、理性的方式解决利益冲突, 公民社会的理性自律精神使得它本身具有调节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态化的功能和作用。”_因此, 这种自治功能与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相结合, 能够有效强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 在壮大社会力量的同时, 巩固了我们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3、市民社会塑造政治文化

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 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_特定的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系的必要基础, 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实现政治发展需要政治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并需要培育现代政治文化的社会生长机制。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市民社会正是这种机制。因为“现代政治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市民社会的土壤之中, 才能形成普遍的公民精神, 最终实现政治文化形态的转型。”_

我国公民社会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 并且以自由、平等、民主、契约等理念为价值支撑, 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公民在公民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 他们强调个体的权利、价值和尊严, 允许个性的充分发展, 允许各种思想、文化同时存在, 是一个崇尚理性多元的社会。这些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作为公民社会的权利主体和道德意识主体, 以契约精神结成社会团体, 为社会注入了活力, 培育了公民意识, 为构建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奠定了基础。这样公民社会是现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生长点, 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可以克服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 确认了独立人格、权利平等、民主法治、社会责任等观念, 建立起了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社会, 对塑造适应我国政治发展进程的政治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政治社会公民文化 篇三

关键词:政治参与;公民;途径

一、政治参与和有序政治参与的内涵

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关系中保证全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在现代政治学研究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定义的角度不同,对政治参与含义的解读也有不同偏重,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国内学者杨光斌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1] (P.254)就国外而言,美国学者S·亨廷顿和J·纳尔逊对政治参与的定义: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2] (P.5)

所谓有序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与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有序政治参与通俗的讲就是政治参与必须有序进行,包括以下几方面基本要求:一是有组织:“没有组织的政治参与将堕落为群众运动”[3] (P.6)二是有代表性: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应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社会阶层。倘若个别地区和阶层过分的参与政治活动无疑会产生消极影响。三是要依法:依法政治参与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前提,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水平低,非制度化盛行“政治稳定主要取决于政治制度化与政治参与的关系。”[4] (P.51)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状况。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发展水平不高,各项制度的运行机制不健全,使不断分化出的社会各阶层无法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中找到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如:人大的选举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公民政治参与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等。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主要是指不符合制度和程序的政治参与,也包括违反法律的非法参与行为。其主要形式有越级上访、一些失去生活保障的职工游行、行贿、静坐、冲击政府部门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影响着国家政权职能的正常有效的发挥,甚至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着不平衡性

当代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政治参与体系,就使得公民政治参与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是地域的不平衡: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公民政治参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一般说来,城市较农村,大中城市较小城市,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工作性质、文化素养和政治信息的接受程度等原因,政治参与体系比较健全。另一方面是结构的不平衡:文化水平较高的阶层和与政治关系比较密切的阶层如知识分子、党员、参与政治的态度比较积极。

(三)公民政治参与存在被动性

中国公民政治心理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公民缺乏政治主体意识,往往把自己当做国家和政府的附属物,一般是组织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论是参加政治学习、讨论,还是参加政治活动都是如此。公民对政治参与的问题存在几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参与只不过是个形式,最终还是领导说了算;二是政治是国家的事,老百姓参不参与没有多大关系,相信政府能够管理国家。三是参与政治,只要有几个热心人当代表就行了,不必人人都插手。四是领导让参与就参与,没有安排就不参与。

三、推进先进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一)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具体制度

1.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关于人大制度的健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密切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使人民群众切实地关心、支持与监督自己的代表机关,使人大真正成为人民的国家权力机关。另外,目前我国直接选举范围只限于县乡两级,县级以上则是间接选举。因此,要完善选举制度,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加强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使选民对代表实行直接监督。

2.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基层民主的主体是人民,领域是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人民群众可以依法直接对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行使参与、管理、监督的权利亲身感受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本单位或本社区的主人。通过发展基层民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素质,丰富民主实践,健全民主机制,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法治进程。

3.要建立询问与听证等制度

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已建立并完善了信访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评议制度、事务公开制度、新闻发布制度、媒介监督制度等,它们极大地拓宽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扩展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领域,即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也提高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二)大力培育各类社会团体和各种群众组织

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起着承担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公民向政府直接进行利益输入提供了一种缓冲机制。20 世纪80 年代后成长起来的众多的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沟通政府与公民的一座重要桥梁。首先,要进一步保证社团和群众组织的民间性、自愿性和独立性,改变社团经济上依附于企业、有关部门的状况。其次,健全和完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种专业性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再次,要正确处理好执政党、政府与各群众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工商联、以及一些专业性群众组织如保护消费者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律师协会等之间的关系,使之真正成为各阶层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有效渠道。

(三)进一步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参政能力

公民是政治参与的主体,如果公民没有公民意识,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就不能真正的做到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较为淡漠。

1.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

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决定其政治参与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学校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政治启蒙教育,培养儿童的政治情感;在中学阶段向学生灌输政治生活的基本常识;大学阶段系统全面的传授政治参与知识,尤其教育大学生主动参加社会性的政治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公众媒体要对公民进行必要的政治知识、规则和技能的培训和宣传,使公民权利的实现与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公民感受到自己在政治活动的重要作用。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前提是合法,因此,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就显得尤为紧迫。如制订或修订《选举法》、《政府组织法》以及有关农村村民自治和城镇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建立一支较高水平的执法队伍,用执法者的严肃执法来保证政治参与的有序进行。另外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公民学会用法律来保护和行使各方面的权利。

(四)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

大众传播媒介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另一个重要社会工具,它通常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以及电脑互联网络等信息手段。这些信息手段具有迅速性、大众性、超时空性等特点。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倾向的判断标准,将对公民的政治态度和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此外,作为政治参与的手段,大众传媒可以诱发和提高人们的政治兴趣。尤其是它为公民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场地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蒲岛耶夫.政治参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3]塞缪尔·P·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转型期社会政治、文化调查 篇四

性别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

1.你觉得周围同学参与政治讨论的积极性如何?()

A.很积极地讨论并分析政治问题

B.缺少兴趣,积极性不高

C.认为政治问题很敏感,不愿讨论

D.学业负担较重,有心无力

2.在学校期间你有没有打算争取入党?()

A 有,会努力争取B有,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

C觉得了解不够,没想过D想过,但觉得自己还有点距离

3.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径是()

A党团教育B网络教育C 自学教育D其他______________

4.政治信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你觉得影响政治信任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B.国家各级干部的亲民程度

C.国家政策D.负面信息的影响

5.你认为社会转型期影响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哪些?()

A.要维持生计而无暇参与政治活动B.弱势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C.社会信息方面的障碍D.自身素质的有限性

6.2003年我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是8.7万人;2010年,已增长至146万,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

A.公务员无特定专业要求,可竞争面广B.当代社会竞争普遍比较激烈

C.相当一部分竞争者存有不正确动机D.其它__________________

7.在转型时期,你觉得我们应如何统筹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

A.经济发展必须以政治清明为前提B.经济发展优先 ,兼顾政治改革

C.侧重政治改革以指导经济发展D.市场化的经济与政治没有关系

8.伴随社会的发展,很多珍贵的民俗文化正走向消亡,你对此有和看法()

A.民俗文化局限性强,无法适应社会发展B.新时期社会文化应该统一、简约

C.文化生活已十分丰富,少一些没什么D.保留文化与寻求利益难以统一

9.您周围的同学经常议论的中心话题是()

A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B民主与政体改革C毕业D恋爱问题E同学关系F国际话题

G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

10.你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追求是()

A无私奉献B功利主义C金钱崇拜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1.在音乐、电影、书籍等选择的问题上,你更偏向于本土还是国外?()

A.本土,贴近我们现在的生活B.国外,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C.国外,校园内的氛围就是这样D.没有偏好,能兼顾两者

12.除了生活费,你最大的开销是:()

A购买电子产品B买书C娱乐D游玩E谈恋爱

13.在学习之余,你通常会通过哪种方式放松自己?可多选()

A.看电影B.听音乐C.看新闻

D.学习非专业知识E.浏览社交网络F.聊天

G.打游戏

14.社会上不时有见义不敢为、遇弱不愿帮的事件发生,你对此有何看法?()

A.道德与责任感缺失,社会人文前景堪忧B.这些只是个案,不能以偏概全

C.相关方面法制还不健全D.其它______________

15.如果老师可以向你提供任何你想要的知识,你最想得到关于哪方面的知识(多选)()

A专业课知识B学习方法及技巧

C人际交往的关系及技巧D减压的方法

E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F实验技巧与技能

G以后发展指导

16.如果你所在的群体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你会()

A努力改变这个群体,使之成为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B顺其自然,但会尽力坚持自己的理想

C随波逐流,我根本抵御不了集体压力

D离开这个群体,去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群体

5.政治社会公民文化 篇五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就要牢牢抓住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及其它方面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1、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5、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6.政治社会公民文化 篇六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能 ②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③把民生问题作为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执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网络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之一。《国家2010—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网民在一周内提出10万多条反馈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个拟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新疆天山天池附近修建煤矿的项目,在网民的强烈反对下并经科学环评后,被环保部门否决。事件表明,“网络民意”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有人认为,网络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政府通过网络民意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不可取。请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 开展网络问政,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收集民意,可以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打造一个民间智囊库。政府实行“网络问政”()A.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B.完善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有利于决策利民 D.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4. 三峡工程的建设是否可行以及如何建设,为此国家开展了论证工作。三峡工程论证划分为地质地震、水文与防洪、泥沙与航运等10个专题。论证领导小组聘请了全国各行各业第一流水平的412专家、21位特邀顾问,分别组成 14个专家组,参加这一世界水利建设史上少有的论证工作。温家宝总理指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家论 证,是我们加强科学民主决策的一项重要制度,应当长期坚持下去。(1)材料体现了在我国公民通过哪种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2)请你谈谈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5. 2010年6月1日,贾庆林出席“第三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我们要深入落实“请人民走进政协,让政协走进人民”的工作思路,更加务实、更重实效地发挥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中的重要 1 作用,把推进民主协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①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政治素养 ③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网络问政已成为排解民忧、化解矛盾的“直通车”,也成为反腐、行风监督的“千里眼”。网络问政之探讨:建设法治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特别是当前网络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加深,对基层政府如何更好地加强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提出了新的考验。我市在制定规范性文件、重大项目建设等具体的重大行政决策中,一直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征求群众意见,扩大网民参与政府决策等新途径、新方式。(1)请简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政府听取民意,就能保证科学民主决策”

7.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推出教育调查。作为一名高中生,你想把你的关注和心声带上“两会”,带到我国最高决策殿堂,可选取的途径是()A.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B.社会公示制度 C.专家咨询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8. 货车司机任某不同时间在同一路段,因为相同的违法行为被处以不同额度的罚款,他对此感到不满,便将几张罚单传到市长信箱。市政府对此高度关注,不久便出台了《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定》,细化了行政执法的自由裁量权。任某将罚单传到市长信箱是„„„„„„„„„„„„„„„„„„„„„„„„„„„„„„„„„„()A.政府开展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 B.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 C.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D.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9. 网络问政已成为排解民忧、化解矛盾的“直通车”,也成为反腐、行风监督的“千里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网络问政之探讨:建设法治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特别是当前网络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加深,对基层政府如何更好地加强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提出了新的考验。徐州市在制定规范性文件、重大项目建设等具体的重大行政决策中,一直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征求群众意见,扩大网民参与政府决策等新途径、新方式。(1)请简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政府听从民意,就能保证科学民主决策”。

网络问政之规范:《半月谈》在扉页上公布新华网网址,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选取的两个热点声音。

声音一:一个个“萝卜坑”其实是一个个蚁穴,让泥土变得蓬松,给政府公信力大堤带来了极 大的危险。(近来不少地方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招聘中“因人设岗”“量身定做”的丑闻相继曝光,被网友戏称为“萝卜招聘”)声音二:民众有权利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的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所花的吗 ”

(3)网民网上留言质问、批评政府体现了公民哪种政治权利和自由 请简要说明正确行使这种权利的要求。

10. 2014年浙江省出台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在此之前浙江省教育厅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征求民众意见,积极召开专家论证会。这样做有利于(①公民参与监督听证会,增强决策的透明度 ②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③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④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①④)D.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2. 答案:(1)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政府通过网络民意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有利于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2)针对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防止虚假信息;同时,综合运用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多种方式进行民主决策。解析:

3. 答案: C 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政府。政府实行“网络问政” 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有利于决策利民,A的说法是错误的,B、D的说法不符合题意。4. 答案:(1)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它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 本题以三峡工程的建设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民主决策知识的理解。(1)材料体现了在我国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可以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决策的民主性、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等角度分析其意义。5. 答案: B 解析: 公民行使权利是通过人大代表行使而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④错误。6. 答案:(1)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2)该观点是片面的。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②民意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前提。③民意是多元的,做到科学民主决策,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解析: 该题考查民主决策,第一问:考查民主决策的意义,A.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决策的民主性;B.有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C.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D.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第二问:评析类试题,考生要看到科学民主决策必须要听取民意的重要性,民意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前提,但是又要看到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不仅仅是政府听取民意,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7. 答案: A 8. 答案: C 9. 答案:(1)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2)该观点是片面的。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②民意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前提。③民意是多元的,做到科学民主决策,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3)①民主监督权。②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7.政治社会公民文化 篇七

一、村民型、臣民型和参与型三者平衡

阿尔蒙德运用“理性-积极性”模式与民主国家发展事实的差距和不准确来说明公民文化不仅是一种混合的政治文化, 而且也是一种平衡的政治文化。它混合了村民型、臣民型和参与型的公民文化, 又在这三者之间形成相互的制约, 如果公民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平衡的政治文化, 则民主的发展会更加良好。阿尔蒙德论述从“理性-积极性”这种政治文化模式的观点出发, 成功的民主制度是公民积极参与政治, 并且表现积极, 在信息流通较好的前提下能够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影响政府决策。反过来一个国家若存在众多消极参与政治生活, 不愿参与政治投票活动, 信息闭塞又充满冷漠的公民, 便认为这个国家民主发展落后。但是这种模式并未提到村民和臣民的问题, 由此阿尔蒙德认为村民型、臣民型和参与型三者平衡的公民文化才能使民主发展稳定。

如果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是积极参与者的政治文化, 那是不切实际且不利于政治发展的。阿尔蒙德认为:“公民文化的特点是在村民、臣民和参与者角色之间平衡”。 (2) 参与型政治取向与臣民和村民政治取向是相互结合的关系而非前者取代后者。所以在这种文化中, 公民进入政治系统可以积极讨论政府决策, 表达自身的诉求, 这在民主中体现出了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参与政治的权利。但是话说回来, 当政府的决策形成可实施的政策, 即决策一旦输出, 公民就应该服从和遵守, 这在民主中体现出了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参与政治的义务。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参与型的公民可以给政府政策制定谏言献策, 既提高政府的办事能力, 又能通过这种渠道表达公民的合理、合法的政治诉求, 这是民主的应有之理。而村民型和臣民型在公民文化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权威不容忽视, 政府的办事效率更不容忽视。村民和臣民型减缓了公民参与进政府工作和政治生活的强度, 带一定服从性的公民未必不是好公民, 如果政府事事都得让公民参与, 那么一定会限制政府的工作, 降低政府的办事效率, 更有甚者会出现混乱。政策制定需要有人参与决策, 更需要有人去服从遵守。参与型、臣民型、村民型三者相互融合相互制约, 形成了一种平衡, 民主才能称之为民主, 真正可以实施的民主才会存在, 绝对的民主是不切实际和不存在的。阿尔蒙德在分析五个国家的公民参与情况时指出, 意大利国家在统一前经历的分裂和暴政使这个国家未能产生忠诚的臣民和公民取向, 在这个公民把政府视为威胁力的国家形成的政治文化无法维持稳定和有效的民主制度, 公民和国家往往很疏离。在讲述到墨西哥的民主稳定和公民的能力意识时也谈到墨西哥存在着疏离与激情并存的局面, 由于经历墨西哥革命, 墨西哥的公民一方面对政治制度的自豪感较高, 理想上相信自己对政府具有影响性且具备较高的主观政治参与能力, 但另一方面又呈现出行动滞后的状况, 实际的政治参与能力在五个国家中最低, 在实际中疏离政治生活。

二、政府权力与政府反应性的平衡

公民文化中存在一种相互矛盾的政治态度, 即政府的权力性与反应性。阿尔蒙德认为政府权力与政府的反应性达到一种平衡有利于这个国家民主的稳定性。正是这样一对矛盾推动了民主国家的政治发展。一方面, 政府要拥有自己的权力, 配置出有效的权力机制, 在应对国内以及国外的政治事件中能够及时且有效地做出反应, 在对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问题上也具有有效且必要的控制, 而且在适当时可以做出权威性的决策。以免在丧失政府权威的同时, 又降低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但是政府在自身权力的实施中也要考虑对公民愿望以及要求的反应性。因为政府回应是判断公民政治参与有效性的一个参考, 构建起有效的政府对公民诉求的反应性机制对民主政治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这就是阿尔蒙德提到的艾克斯坦所谓的“平衡的差异”。

前面已经提到了公民为角度的问题, 公民必须得参与政治生活, 对政府的工作持有自身的态度, 才能对政府表达自己的观点。公民在向政府提出要求时, 政府其实也不是全部要求都必须回应, 阿尔蒙德认为稳定的民主制度需要这样的公民, 他们既是积极和消极的结合, 又是热衷和冷漠的结合, 既服从政府的安排又对政府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 从而, 政府既可以保持自身的权力和应有的权威性, 又会在合适的时候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回应, 在回应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决策上存在的失误。这样的平衡, 被认为有利于民主的发展。

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中国, 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分化和民众的利益诉求的增加, 使无秩序的集体行动日益频发。阿尔蒙德的政府权力及反应性的平衡从这一方面来看显得极为重要。很多地方的群体性事件不是一时突发, 而是基层群众的呼声得不到及时回应, 等到发生了地方暴力冲突, 事件被媒体报道公之于众, 上级政府才施压, 地方政府才会对地方群众的问题加以重视, 这就是典型的政府对地方群众政治诉求和意见的反应性问题。要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变革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就要找到政府在具有政治权力的条件下对公民诉求也要及时的回应, 这成为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

三、政治的工具性和感情性

在政治参与过程中, 有一种对感情的控制叫工具性与感情性的平衡。阿尔蒙德认为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对政治感情取向的平衡十分重要, 有效的民主制度应该是在政治中存在工具性和感情性的平衡。一方面, 政治的工具性使政治权利的实现拥有一个可实现的机制。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充分利用政治工具性的特点, 使得政治夙愿有合法的程序去实现。但是政治如果只被看作是一种工具, 就会丧失政治的责任感和对政治制度的忠诚。缺乏感情性的政治会使政治参与变得投机取巧而不顾及到政治稳定。民主若要取得长期的稳定, 仅仅包含工具性的条件是不会持久的。另一方面, 公民投入了过多的感情, 会存在激进或冷漠的极端政治感情, 使简单的政治问题变得复杂, 从而导致民主的不稳定。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投入过于强烈的激进型政治感情会增加政治的风险, 容易引发不理智的政治运动, 也易受到煽动而采取过激行为, 无视政府的领导。当然对政府抱有过度强烈信任的政治感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会产生极端顺民, 政治体系中的任何部门事实上都不可能做出完美的决断, 极端的顺民会导致政府办事能力低下而不求上进。如果公民的感情是过于冷漠的, 这种感情便会导致政府与公民脱节, 政府制定的政策公民不参与制定也不发表建议, 政府无法知晓公民的真正意愿。当政策实施后却背地里怨声载道, 很容易导致地方上的公民“以足投票”现象, 这是政治冷漠导致的消极感情, 会让政治发展举步维艰, 从而失去民主的意义。

政治的工具性和感情性的问题正如书中分析所得, 墨西哥这个国家在革命的影响下对国家的体系抱有强烈的责任感, 在其公民的内心里有着对国家感情上的忠诚, 但是通过调查, 实际上墨西哥公民却是行动滞后的公民, 缺乏对政治的工具性的认识, 当谈及到让他们真正做出对政府具有影响的事时, 往往很多人仅仅是在感情上表现出激进, 在行动上却表现出疏离, 并没有理性地把政治参与用作实际上的实现政治诉求的手段。

良好的公民文化中存在着将政治参与既作为手段又带有感情取向的平衡, 这意味着不管是政府还是公民都不能将政治只用于实现私利而过于手段化和用于实现权力目标而又过于实用化, 并且又不能单纯泄愤以满足政治不满或极端盲从地过于感情化。感情性与工具性的平衡, 也被看作稳定的民主所具备的条件之一。

四、共识与分歧

阿尔蒙德说:“社会信任和社会合作是公民文化的一部分, ……它是保持一个民主政体正常运行的一般性资源。” (3) 在政治生活中, 政府与公民、政府内部组成部门、公民与公民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也需要责任感和信任感, 这对整个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是民主政治实现不可或缺的因素。再者, 正如书中提到, 对特定团体的感情集中投入可能分裂整个大的团体, 但是这也恰恰可以避免公民又卷入大规模不稳定群众运动的可能性。集中的“共识”产生以外的分歧, 这也是阿尔蒙德提到的民主制度平衡所需要的另一个条件, 即:共识与分歧。共识至关重要, 因为一个政治体系需要认同, 就要产生彼此的共识, 共识是合作的基础。共识让通过政党之间或政府部门与利益集团之间商榷作出决定的意愿或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政治互动的目标最终可达成一致。让利益在不同程度和范围中得以协调, 我们通常认为这是政治利益中得到的“最大公约数”。

但是这往往不够, 如果一个民主制度缺乏了结构意义上的分歧, 试想一下当一个决策或是意见将要进行表决和投票时出现了所有人都通过或是所有人都不通过的情形是相当可怕的, 这样安逸的政治行为和感情倾向到最后会演变成政府应对事件的迟钝和公民的无意识附和, 从而民主制度也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分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政治的多元化, “分歧”是事物存在的客观事实, 政府和公民在进行政治活动时产生分歧不一定是坏事, 所谓政治背景和立场不同, 对待政治事件的具体问题便有不同看法和认识, 总要存在差异, 才能使一个政治决策成功实施。在共识中保有分歧, 也是公民政治参与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的反映。尊重一定的分歧, 在分歧中找到政治上的一致性, 便可巩固政治共识。这让政府和公民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的活动关系, 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为民主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所以共识和分歧之间的平衡在公民文化中是一种内在的平衡, 这种平衡虽存在于双方思想意念中, 但却受到规范和行为之间差异的支配。过多的分歧会导致民主制度渐于崩溃, 过多的共识又会使政府对政治事件的反应力下降, 导致其渐渐开始缺乏责任感和压力, 同时又使公民丧失表达意愿的能力。

五、公民文化与稳定的民主制的启示

平衡的公民文化能够促进民主制度的稳定。稳定的民主制度需要政府结构上的匹配, 更需要拥有平衡的公民文化。村民型、臣民型和参与型混合的公民, 具备权威和良好反应性的政府, 手段与感情相平衡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既具有政治共识又存在分歧的政治倾向是民主制度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阿尔蒙德分析的理论不仅为当时新兴国家民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且也为当今中国民主和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直以来, 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不高, 参与的自主性和参与的观念不正确。随着改革开放和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公民的国家主体意识有所加强, 逐渐把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看作是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个部分, 但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其间夹杂着许多其他诸如官僚主义、家长制、个人主义的思想。这使得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形式简单化, 遇到不顺利的参与问题容易走极端, 导致政治参与缺乏秩序, 从而把极端感情带入政治生活中, 对政府的决策不满性提高。部分缺乏主体意识的公民则会做出无意义附和的政治行为, 造成政府办事效率低下。一些对政治不满者无视政府的权力, 为了获取个人私利不择手段, 采取非法途径, 最终导致政治的不稳定。若想要民主制度发展的稳定, 就要培养成熟的公民文化。

目前我国公民的政治价值取向未能培养出平衡的“混合型”公民, 这导致一方面一小部分公民十分激进, 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政治冷漠十分严重的公民。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培养服从政府决策又积极谏言的公民已经成为民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民主政府的稳定发展不仅需要合理的政治结构, 而且也取决于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中采取的政治态度。公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循序渐进,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效的政府机制, 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培养良好的公民文化。让公民具有良好的政治参与主体性意识, 从而提高责任感。正如阿尔蒙德所说的, 政府既要权威高效又要体察民情, 公民既有共识性又要存在一定分歧。

总之, 公民文化与稳定的民主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主已经发展到形成相对平衡的公民文化的, 那么, 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的发展将十分可观。

摘要: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平衡理论论述了村民型、臣民型和参与型三者平衡、政府权力与政府反应性的平衡、政治的工具性和感情性平衡、共识与分歧平衡四类, 解释了公民文化对稳定的民主制度的影响。本文基于《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简要述评这些观点并对其启示说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阿尔蒙德,公民文化,政治态度,民主

注释

1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西德尼·维巴.张明澍, 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339.

2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西德尼·维巴.张明澍, 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315.

8.试析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文化 篇八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从根本上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推进政治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匹配的政治文化氛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

一、社会主义民主需要的政治文化

民主文化,是关于民主的知识、理念、信仰、习俗、惯例、道德评价、社会舆论及生活方式的总和,是民主制度、民主规则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民主文化,是我国当前政治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政治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作用。政治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社会各类人群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影响着党的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它作用于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的方方面面,对国家政治生活起着重要影响。

社会主义民主所需要的政治文化是以参与型政治文化为主导、结合传统的臣民型政治文化的混合型政治文化,是包含人民主权意识;自由平等观念;法治、参与、监督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等内容的政治文化。它是适应中国的国情和民情,适应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适应国际社会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潮流的。这种政治文化把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广泛体现并契合十七大提出的“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民参与能够使社会成员通过民主运作、民主实践获得民主的技能和民主的观念,使民主深入到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中,进而形成民主的氛围,形成民主的政治文化。

二、我国的政治文化分析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传统形成的“官文化”,加上落后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封建宗法家族制度和完备的专制集权政治结构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臣民型文化,它在中国民众心理积淀成了“权威崇拜”、“与世无争”等复杂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这种传统政治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社会政治心理和习惯、政治态度和情感、民族精神、价值观的总和。成为规范人们价值取向和政治生活的一系列集体无意识。等级观念、惟上的臣民观念这些都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羁绊。李慎之先生与俞可平先生等人都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一种非民主主义的政治文化”,“其意识形态用专制主义这个词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理念的缺乏确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先天缺乏适应现代民主法治生活的意识,后天的培养与启蒙也由于历史环境的限制没有得到继续。

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中,可以看出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具体制度的突破与创新,更为关键的是塑造适应现代民主政治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催化政治文化的塑造。阿尔蒙德曾指出:第三世界国家在向现代民主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也许不是某些正式的民主制度的选择问题,而是影响其社会成员政治行为方式的落后的政治文化。法国著名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民主政治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一套完备的民主制度,还依赖于一种对民主、自由和参与的民族性格的培育。在考察美国的民主实践之后,他认为。与其说是美国的宪法造就了民主的美国社会,不如说民主的美国社会民情自然而然产生了美国式的宪法。

但是在现行权力体制下,不少干部把权力当作是组织的赋予,而不是人民的赋予,因此把权力当作核心,而把民主当作形式。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真谛。甚至有时是举着民主的旗,行独断专制之实。同时有很大的一部分群众对自己的民主权利是茫然和冷漠,并不是他们不需要民主,而是他们或者不知道民主为何物更不谈如何运用,或者是习惯了权力体制下的专制而对自己的民主权利毫无反应。中国的农村人口中,能够达到高中教育水平的不多,绝大多数是处在小学和初中水平。基于这样的文化程度,他们怎么能清楚民主为何物,因而更习惯于听从或者是盲从。加上影响中国农村几千年的家族宗法势力和小农经济意识的作怪,使得基层民主制度的施行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障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中国的村民自治制度,是发挥我国人民民主最为伟大的尝试,初衷是希望村民拥有充分的权利去选举出有胆识、有能力、有作为的村干部来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和建设好家乡,但在现实中,仍然有很多地方的选举与民主相去甚远。如果说是思想和文化障碍造成农村基层民主在实行中出现一些偏差;那么在城市中,社会主义民主进展的障碍则来自许多人对民主权利的麻木不仁。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企业,下属向领导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及提出意见或建议,不论对错,多数是被另眼相看的。认为是对领导权力和尊严的冲击。这些人经历一次教训以后,就再也不愿意提意见和看法了。长此以往,人们对自己的民主权利也就淡漠了,民主的意识不断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就很难有效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政治文化,先进的政治制度只能孕育和运行在先进的政治文化环境里。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认真剔除传统政治文化中封建性糟粕,吸收其精华,在肃清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的民主异质性思想残余影响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文化;科学地对待外来政治文化,对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有价值的、合理的成分应大胆地借鉴和利用。对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内容应予以深刻的检讨和批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推进我国民主政治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努力培育出适应现代民主政治需要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条件的路径

不断提升公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可能无法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政治民主的主体是公民,而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意识在民主政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提高公民受教育的水平来提升公民的各方面的素质。所以说,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和思想文化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一个最基本路径。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指的是公民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它体现了社会成员对自己基本身份的认同,是公民支配自己

社会行为的基本价值观念。公民意识所内含的主体意识、认同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等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观念基础。公民意识为民主制度的运作和巩固提供深层次的有效的合法性支撑。目前我国公民意识比较淡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公民意识”,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公平正义理念”作为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措施。公民意识的培养促成参与主导型的政治文化的形成,便很快实现党的十七大指出的:“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在广泛政治参与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民主是一种操作制度,关键是运用,不用担心人民不会使用民主,也许第一次选举出一个不太合民意的人物,只要选举这个民主程序能够坚持下去,人民就可以再选出一个稍好一些的,第三次就会更好一些,人民会在实践的过程中。成熟地运用民主。因此,积极进行政治参与的实践活动是政治文化形成的最为现实的要求和最终体现。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要有针对性的不断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配套政治制度的细化和完善也要跟进。只有不断完善和细化民主制度,建立起一套良好的制度体系,才能充分发挥良性体制机制自动发生、自动运转的力量。不断扩大社会民主,制度上保障公民更多更好地参与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生活中去。并且让公民自觉自愿地进行对民主的监督。让政治文化与不断完善民主制度在相互作用中共同提升。

四、优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培育的载体。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大激荡,十七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这其中亦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的培育。我们要善于利用并优化各种有利于政治文化宣传的载体,并确保政治文化在各种宣传中的一致性,保障社会政治生活连续一致,公民的政治态度就会比较明确而坚定,促使大家形成坚定不移的信念。

优化教育内容、方式。学校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培养的重要、首要阵地。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政治相关的课程,但是由于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日常生活,教育方式也不利于知识的潜移默化,只有优化教育内容并不断探索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善于利用大众传媒。政治文化的培养和民主的实现离不开现代社会影响力仅次于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大众传媒。利用书籍、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来强化公民的意识、观念和舆论,并为公民传输有关民主的知识和操作。当韩剧、韩版的服饰在中国热播、热销的同时,他们的文化元素也随之悄悄浸入我们的生活。“哈韩”、“韩流”等词语和现象出现。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不仅是传播政治文化的良好的载体,也是公民参与政治、实践民主的平台。

上一篇:紫光阁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下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经典致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