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得体会

2024-08-10

研究心得体会(共10篇)

1.研究心得体会 篇一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项目研究心得体会

项目名称: 简便高效水果采收装置

项目负责人: 覃佳超

学院年级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07级物流工程专业

联系电话: ***

电子信箱: 7117025354@163.com

指导教师: 李俚

指导教师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教务处制表

填表日期: 2010 年 4 月 3日

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我们的项目终于完工了。从最初美好的想法到投身实践,做这个项目真的教会了我们许多,我们还学会了CAD电脑制图。让我们不再是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成了真正有动手能力的人。

任何的创新发明,灵感只是一刹那的事,但灵感的闪现的心的作用。当我们用心去体会、观察周围的事物时,日积月累,内心便会产生一个新事物的雏形,当在你心里越长越大的时候,你就会迫切地想将它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我们的简便高效水果采收装置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产生的。当看到果农为采摘不到高处的水果而冒险爬到高高的的树上时,内心便会焦虑与担忧,帮助他们的愿望就会越来越强烈。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便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开始了研究。怎样能够让人平安地站在地上而把水果完整地采摘下来呢?剪刀可以剪断树枝,怎样把剪刀送到要剪的果枝的位置?当然是根长的支撑杆,那么怎么带动剪刀便是技术性问题了。我们就这样开始了一步步的研究。

各种各样的想法到最终确定一种想法,然后查资料,制作,实验,再制作,改进再改进,这需要很大的恒心与毅力,否则就会被繁琐的事情磨得失去了耐心,还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并且保证学习和研究两不误,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有效地统筹安排时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再苦再累有了兴趣这个老师就会变成一种乐趣。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的这句名言现在是深刻体会到了。一点灵感要将它变成现实还需大量的努力啊!

团队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这个社会不是个人的社会,而是一个人与人紧密相连的社会,所以团队精神显得犹为重要。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却是强大的,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还增进了友谊。

还有就是李老师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使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在这里真的很感谢李老师对我们的帮助与支持!

在这以后我们都成长了很多,我们会再接再厉,拿出更大的勇气与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

2.研究心得体会 篇二

就世界而言,博士研究生培养教育起源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上升时期,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比西方社会晚了几百年。从我国科技队伍人才结构的全局分析,博士研究生是研究型人才、高端人才、精英中的精英。综观历史,我国六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如“两弹一星”的发射升天,“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都与我国老一代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和张光斗等世界级精英人才的聪明才智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密不可分。今天,以博士为首的尖端科技人才仍然承担着国内尖端科技研发的重大责任。国内的众多疑难问题和正在攻克的科技难关与重大社会风险也主要是依靠以博士研究生领头的尖端科技人才来支撑和完成的,这是伟大时代赋予博士研究生及其主管部门、单位伟大而神圣的使命。

二对目前我国博士研究教育培养现状的分析

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国家百废待兴,万象更新,解决和满足国家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我国设立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比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晚了许多年,经验不多,硬件、软件和资金都缺乏,困难和问题的确不少。博士研究生是研究型精英人才,它要求起点高、条件充裕,育人环境优越,要特别注重教育培养质量而不能单纯去追求数量。然而几十年下来,我国当前的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多多。许多学者将其主要问题称之为“滥”,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博士生教育的学位点“泛”

我国博士生教育学位点数量成千上万,有的单独设点,有的联合招生,有的挂靠,形式五花八门。如今,稍有办学历史的大学都获批准设有博士学位点。事实上,这些大学中很多都不具备开展博士生教育的师资条件,其中有部分就属于“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经过拼凑审批下来的博士点。除了大学外,科研机构、党校系统、干部培训单位、大型厂矿企业,等等,都纷纷获批设点招生,这种“天女散花”般的博士学位点设置,直接造成管理难、监督检查难,博士研究生质量参差不齐,是广受社会诟病的重要原因。

2部分博士生导师学识低

众所周知,在读博士生的知识水准与道德情操,通常与博导的科学素养关系极大。社会常有“名师出高徒”之说。当前,我国博导群体的构成参差不齐,实在难如人意。如一些博导却多处、多点挂名带徒传艺,由于科研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博士点教学,致使师生之间互不相识,感情淡漠。以至现在社会上出现“贩猪肉博士”“摆地摊博士”等反常现象。[1]这都从某一方面反映和暴露出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然,也有学者对此不以为然,著文说什么是“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标志”,笔者却实在难以苟同。

3博士生本身起点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的博士(含在读)队伍,数量庞大,累计大约超过百万之众。这支队伍中确实有真才实学者,成为我国各条战线的专家骨干。同时,也有知识平庸者,观其言谈举止或科研教学能力,还不如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人才。细究起来,有部分博士头衔是靠家庭关系或社会背景获得的,也有一些完全把博士当作一种晋升和捞取名利的手段,这都损贬了博士群体总体形象。

三对改进与加强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意见与建议

当然,江河奔流,泥沙俱下不足为怪。但关键在于要重视问题,解决矛盾,而不能遮掩回避,以无谓态度敷衍待之。大力整顿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环境与秩序,大力改革和完善其体系制度,实在刻不容缓。如何整顿和改革,笔者提出“砍、收、强、变、导、严、细”七项建议。

1“砍”———弃芜取精,去伪存真

著名教育家,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教授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现状作了一个中肯的评价“博士生教育太滥太乱,即主张双‘砍’”,即将现有博士教育学位点和招生人数都砍掉一半。[2]笔者认为,这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在六七十年代还是“一穷二白”,而不过短短40余年,我国博士生教育学位点就发展至数千个,招生人数也以万计,从数量来看均为世界第一。这种快速增长客观上导致学位点教学秩序混乱,学习质量难以保证,有违精英人才办学初衷,故实行一定程度的缩减政策是必要的。

2“收”——收权精审、集中管理

鉴于目前博士学位点存在诸多滥乱无序的问题,建议国务院学位办办公室严格整顿验收,将留下来的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暂时(如五年)一律收回,改由国务院学位办直接管理,所在地区和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只有支援协办权力,随时接受国务院学位办的监督检查。包括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均由学位办审核决定,并将保持五年左右的相对稳定。

3强———强固基础理论,强化社会应用

科技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导致学科分化趋势日益明显,以至今天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课程门类众多,教材内容繁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其结果是导致基础学科薄弱,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牢,严重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研能力。博士教育学位点设置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目录为参照,不能过细过散。有必要继续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博士学位点的建设,并继续加强国际关系,国防军事、农林水利、畜牧水产、地质矿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化学化工以及工程机械等应用学科专业博士生学位点,努力提高通识和应用技术型高级人才的质量水平,以适应世界时局的发展变化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变”——变革招生录取方式,注重能力水平测试

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录取,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在测试操作过程中,通常更重视笔试成绩。相对而言面试所占的份量严重不足。为此,笔者建议可改考国文、外语、数学和专业理论四科,试题内容应在深度、广度与难度上适中,着重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外语运用与信息交流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面试时,学生应能迅速回答本学科的发展现状、水平和趋势,要能简述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国内外最有名的两位以上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并用外语回答两个以上专业问题。面试过程可由两位以上的著名学者主持,集体评价讨论,将考生全面素质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真正为国选才。

5导———名至实归,在位谋事

古语云,教不严,师之惰,博士研究生质量水平如何,与导师直接相关。如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李四光、黄汲倩、陈国达等所以世界闻名,除了其自身努力,也是其拥有世界级科学泰斗的导师辛勤培育出来的。综观这些前辈大师们的教书育人成才的成功经验,有着以下几个共同点,(1)德:德是人格人品,是奋斗方向和成功动力,“天下为公”为“人民服务”都是衡量德的最高境界;(2)严:严肃态度,严厉作风,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带头垂范,真正做到“严师出高徒”;(3)奇:方法奇特,上课以引导为主,注重启发与答疑,变顺向思维为逆向思维、线性思维、多向思维、形成敏捷有序的网状思维,集思广益,求真改讹;(4)实,科学求实,注重实践,倡导“实践出真知”,切勿投机取巧、速成速胜。总之,在位谋事,名至实至是当前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对于博士生导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迫切要求。

6“严”———严格章程,照章办事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无论文官武将都是靠政纲法纪治国理政治军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亦不例外,必须建章立制,循规蹈矩,严格管理与育人。在博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也要像大庆人那样,做到“三老四严”:即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肃作风、严明纪律、严谨办事、严格管理。为了提高博士学位点的办学质量和诚信,建议参照钱伟长教授主张,国家应不吝财力、物力和人力,将所有博士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包括答辩,博导指导意见,参与答辩专家的评审意见,统统出版,交由同行审阅评议,对事不对人,评议结果在教育网上公布,严格实施择优汰劣政策。

四把加强博士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的横向联系作为重要的改革举措

目前博士研究生学位点教育培养目标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办学经费投入日益昂贵,而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也倍感难以适应,标准要求和现实条件落差日益增大。这就需要主办单位与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和超大型的公司企业通力协作联合办学,建立学、研、产联合体,把创新思维、科技研究、新产品开发和高端人才教育培养融合成新的官、学、研、产四位一体的联合体,开拓一条学干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快速成才之路。诸如国外的一些大型公司、企业,纷纷与博士学位点联合,搞“订单培养”,“借脑袋”发财、“科学园区”、“技术走廊”、“硅谷”、“光谷”、“咨询公司”、“公司办事处”等等,都相互整合,互为依托。大学和公司企业的这些举措,均都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正在由世界向中国扩展,我国知名大学也纷纷效仿且成效卓然。如我国知名高校集中的北京中关村、上海漕河泾、武汉东湖、广东珠三角、浙江杭州和长沙岳麓山等地,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如“三一重工”的掌门人梁稳根,就是其中杰出代表。这种新型办学模式对于我国博士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一代杰出人才,可能在这一办学模式中大批地茁壮成长。正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所说:“大学科学园是‘孵化厂’,不但要在这里孵化出小鸡,而且要使其中一些成为能下金蛋的鸡”。

参考文献

[1]罗华陶“.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大学生研究素质的培养策略探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2):127-130.

[2]范兆雄.钱学森之虑与“钱学森之问”[J].教育发展研究,2012(18):0001-0001.

3.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改进措施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高中化学难度较大,各种方程式的记忆过程十分枯燥,因此学习效果不好,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本文结合了自身经验,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可行性,并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措施,希望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将学生放到了首位,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从自然、社会和生活等多个领域中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根据课程要求设计研究的主题,然后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它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选择学习内容,这对培养化学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

2、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不再受老师和考试范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选题,并根据自己的预想进行试验,得出最真实的答案。化学课程本身比较特殊,需要学生不断的猜想和验证,整个过程依靠的是科学严密的猜想和百折不挠的态度,教师只是最后的评价者。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利于加深学习印象,收获不一样的体验

[1]。

3、实践性。传统的化学学习方法大多是理论性的,教师给出研究的课题和答案,并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节省教育时间,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没有限定課题,也没有事先给出答案,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的试验,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判断。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1、激发思维,善于提问。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学习模式,它需要同学们保持更高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合理设定自己的研究课题。首先,学生应该善于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独特的化学思维方式,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其次,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的激发思维,在思考某项化学问题时,能够联系到以往学习到的内容,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进行思考,得出准确的答案。教室给出答案后,学生不能盲目的接受,应进行深入的思考,充分利用自己的求知欲[2]。例如,在学习:酸碱性“这一课时,已知酸溶液为酸性,碱溶液为碱性,大多数同学会认为盐溶液为中性,思考到这一步骤时,学生不能匆忙的得出结论,应利用PH试纸进行检验,在得出有些盐溶液为中性,有些为酸性或者碱性时,应认真思考这种现象的原因。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善于提问,确定研究方向。

2、制定计划,深入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某种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反应式,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失去了引导者,只能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研究,为保证方向正确,学生应制定完善的计划,规划自己的研究和实验过程,以减少影响因素,避免出现失误,保证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例如,在研究“化学与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课时,由于涉及到的资源类型较多,学生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研究计划,找准重点和难点,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制定计划要求学生能够从研究课题的实际出发,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把控学习过程的整体进度,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和结论。学生应具备深入研究的能力和意识,例如上文中,为什么盐溶液有些为中性、有些为酸性或者碱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溶液中的离子有关,归根结底还是溶液的性质决定的

[3]。学生应該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能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3、归纳信息,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得出结论的过程,是丰富知识体系、发展实践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学生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的关键阶段。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应该与其他成员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和总结信息,得出准确的结论,促使研究过程的完满结束。例如,在推导离子反应方程式时,应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概念化的转变,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然后通过实验和练习进行检验,从而判断水溶液的酸碱性,得出水解规律。学生得出规律后,应该善于总结,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的“三看”[4],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配合教师提出的课题,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再或者,学习“预防甲亢病”这一课时,学生应该将其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探讨加碘食盐预防甲亢病的效果,然后进行研究和检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不断的检验和思考,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

研究性学习是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善于思考和总结,收集各类有用信息,将其带入到研究的课题中去,从不断的检验和探索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发展合作意识。总的来说,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正确看待研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阳圣沩.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心得[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0(09):304-305.

[2] 彭艳秋.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J].科学大众,2012,08(11):66-67.

[3] 王婧仪.高中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J].亚太教育,2016,02(13):152-153.

[4] 谢胜祥.高中化学新课标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3(06):81-82.

4.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四

写论文、做课题一直是我头疼的两块巨石,总有种遇到想要退缩的心理。2020年,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申请了一个课题很幸运这个课题立项了。在欣喜之余,却也产生了很多焦虑,因为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触碰过课题,对于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如何完成课题报告等毫无头绪。但是,在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同事们的帮助与指导下,课题的开展也变得逐渐顺利。那么,接下来我就来谈谈我的课题之旅。

2020年2月初,收到了教研组长的消息:先把课题的题目想起来,于是我便开始思考选题。之前听过关于课题的讲座,都说选题要源于教学实践工作或者教育热点,再结合自己的教学,我想到了前几天拿着手机批改学生的作业中错误率较高的题,此题利用画图来解题更容易理解,但几乎没有学生用这个方法,于是我问了柯老师的意见,并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画图解题,并根据这个方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课题思考,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后拟定了题目、罗列了框架。在课题论证时,我的课题方案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框架偏论文形式、课题研究的内容没有新意。是呀,我忽略了这个问题,我能想到的研究方向,想必很多老师都想过,并做过了研究,那如何有新意、有前瞻性呢?一个个问题瞬间又把自己打回了原形。好在有科研组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他们给了我建议,从思维可视化角度来研究。之后,结合大咖们的修改意见,我的课题框架基本成型了。之后,我按照写论文的方式开始了课题的撰写。立项之后,便开始了实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执教了一年级,平时的练习中画图解题的机会很少,在加上自己平时缺少收集各种资料的习惯,所以在结题的过程中,附属资料还不是很丰富。同时也提醒了自己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有心人,认真记录、认真研究。

5.研究生心得体会 篇五

为了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及其发展前景我先后参加了《MEMS传感器技术》、《航天器天线现状与发展趋势》、《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人才成长》、《Silicon-Based PV Technologies: Challenges and novel approaches》等学术讲座,对相关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另外为了拓宽视野,丰富课余知识,我还听取了《中国外贸顺差、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北部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比较研究》等学术报告。由于篇幅所限,不一一对其进行总结,而只针对《Silicon-Based PV Technologies: Challenges and novel approaches》和《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人才成长》写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应机电工程学院及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邀请,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电气可持续能源系主任Miro Zeman教授于10月18日来我校讲学。Miro Zeman教授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教授,他也是光伏设备和电气可持续能源实验室的负责人。他出版了4本科学书籍。他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负责有关太阳能电池的多个项目,与他合作的研究机构遍布世界各地。此次讲座,Miro Zeman教授虽然都是全英文讲解,但为了照顾全场同学,Miro Zeman教授在讲授的过程中特意放慢速度。同学们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和教授耐心幽默的讲解,基本都能听懂讲座的内容,明白现在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认识到国内外的差距。这次讲解也是我第一次聆听全英文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自身的英语水平的不足,决心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014年10月27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机械工程分会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总装备部卫星有效载荷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先进制造技术专家组成员,陕西省省长直接联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教授应学校邀请来我校做了《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人才成长》学术报告会。段宝岩教授曾于2002年至2012年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荣誉。段院士主要从事电子机械、机电控制与自动化、工程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天线结构的机电综合优化等方面有突出的技术成果,应用于嫦娥探月、神舟飞船、主力战舰、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为我国雷达、通信、射电天文以及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段教授主要介绍了关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知识。此次来我校讲学期间不难体会到段教授是一位治学严谨而又不失幽默的学者,讲座期间段教授饱满的科研激情不时地感染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听众,段教授幽默而又严谨的讲学风格也带动了我们大家的热情以及段教授对专业技术领域的真知灼见也令我们在座的研究生由衷钦佩。

其实听讲座的过程跟课堂听课大同小异,就是专心听,兼做笔记。讲座笔记是讲座内容的记录,因此是具有指导作用或学术价值的,准备好一本专用的笔记本用于记录讲座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听的过程中需要与演讲者同步思维,这样才不会遗漏讲座的重点。关于讲座的笔记,与课堂讲课的专业课笔记稍有不同,最好能在页首注明讲座的时间、地点、讲座主题、主讲者个人基本信息等,其次是简明扼要地记录讲座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概念、新观点,值得进一步思考、研究的空间,以及自己在听讲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这些学术思考的火花稍纵即逝,不管成熟与否,一定要先记录下来。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怀着严谨的科研态度。治学要严谨,做科研更加必须要保持客观的严谨的态度。不能弄虚作假,不可捏造事实。对于自己给出的结论一定要有理有据。为此,必须要做到:

一,严谨治学,探索创新

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肃的科学精神。尤其是在科学实验中,每一个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都必须认真细致地研究,并忠实地予以记载,轻易地忽视某些实验现象和数据,就可能失去发现真理的机遇。因此,严谨治学就成了科技工作者不可缺少的职业道德。

科技工作者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科技人员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未知领域的开拓者和探险者,其职责就在于获得新的发现和发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活动的特点,就决定了科技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理论,而必须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锐意探索,大胆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攀登新的科学技术高峰。

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对科技工作者来说,谦虚谨慎的品德尤为重要。它能促使科技人员博采众长,使其知识不断更新丰富,能力素质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不断刷新;它能促进科技人员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正错误,坚持真理;它能促使科技工作者相互间搞好团结,同心同德合作攻关。

团结协作是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人们团结协作的结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群体中能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就能够推动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工作者要树立全局思想、整体观念和团结互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其次,通过学术讲座,让我接触到了学科前沿上的一些优秀的成功人士,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加深了我对这个学科上的认识。同时,最为重要的是,与他们接触后激发了我内心无比强大的求知欲。让我在未来的路上以他们为奋斗目标,加强自身的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为称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而不断努力。

最后,通过学术讲座,给了我们一个与学术界成功人士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这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谈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作为学生的我们不仅能够从那些专家上得到一些新的知识,了解学科的最新前沿。同时,他们也能够从我们这些学生上了解到一些新颖的想法。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他们。

6.学习研究政策心得体会 篇六

这些年,国家对西部、对甘肃非常关怀和倾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但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思考,各级干部有没有把这些政策文件真正吃透弄通了,有没有把这些政策的含金量都转化成了我们发展的真金白银了,有没有把扶持的举措都落实到了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了,有没有把政策隐含的空间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了。通过认真思考,我们发现,一些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抢抓机遇、用好政策方面,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利好的政策不用、没有的政策不争、外有的政策不知、潜在的政策不谋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敏锐把握政策、熟练掌握政策、有效落实政策的能力,静下心来把已有的政策好好学一学,把怎么落实好这些政策认真谋一谋,把还需要争取的政策和项目细细想一想,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收获。

在学习研究政策方面,应该要重点突出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基点。就是要立足掌握政策、用好政策这个基点。掌握政策,要吃透政策的精神实质,理解政策的核心意图;把握政策的基本取向,抓住政策关注的重点;注意政策的基本界限,明确政策的操作方式,真正理解政策支持和鼓励什么、反对和禁止什么?我们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实现政策的意图和目标?运用政策,要善于把政策转化为具体的措施项目;把政策变成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善于发挥各种政策的集成效应。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把国家扶持西部大开发和甘肃发展的各项各类政策,统筹加以学习,系统加以思考,立体加以推动,做到各种政策学懂弄通、融会贯通,形成强大合力。

二、突出核心。就是要突出借鉴经验、谋划发展这个核心。我们要把研究案例和总结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把学习做法和提炼思想方法结合起来,把借鉴经验和谋划自身发展结合起来,善于提炼,发现规律,把握实质,为我所用。

7.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及体会 篇七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研究性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的方式, 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封闭教学、学书本知识、记书本内容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学生的兴趣、特长出发, 让学生选定自己擅长或喜欢的课题, 以课题组为单位, 在教师的引导下, 带着问题去质疑、查询、探索, 从而得出结论。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发现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应试教育真正转向素质教育。

二、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体会

甘肃省从去年开始实施新课程计划以来, 在高一年级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我校研究性学习的第一阶段已经告一段落。现谈谈这一阶段研究性学习中的认识和体会。

(1) 研究性学习对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提出了全新的革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问题的提出以及相关史料的提供、得出的结论, 都由教师预先设计, 教师很大程度上代替学生的研究和思维。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这就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突破原有的教与学的封闭状态。为此, 我们教师不能再搞“一言堂”, 更不能越俎代庖, 替代学生的研究和思维, 只能扮演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研究性学习更为重视的是教师“导”的作用,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 研究性学习凸显了学生的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书唯上”“专家观点唯真理”, 教师是权威, 考试成绩至上, 学生接受知识, 背诵理解知识, 做题巩固知识。而研究性学习则与此完全不同, 它把研究过程、能力的培养看得比结论和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至于学生经过探索研究所获得的最后成果, 其评价的标准不在于成果本身具有多大的价值, 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生通过对研究过程的体验, 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获取知识进而应用知识。

(3) 研究性学习凸显了更为丰富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有:学生构思教学设计, 阅读相关书籍, 表演课本剧, 组织辩论会, 进行参观访问, 开展社会调查, 撰写小论文等。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资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并从中了解除教材以外的其他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

(4) 研究性学习使历史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多来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例如我校学生选定研究的课题有:永昌民俗文化研究, 永昌历史名人研究, 探访永昌历史名胜古迹, 西路军浴血河西走廊研究, 骊靬文化初探以及参观调查本地的家族宗祠, 访问宗族中的长者, 就自己所在家族的历史写一篇小论文等。这都是当地学生熟悉的史实, 便于学生研究和查找资料, 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意识到历史就在自己身边, 历史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5) 研究性学习还是新生事物, 然而, 作为一种新的尝试, 我发现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在研习过程中, 学生选题不科学, 存在盲目性, 致使研究性学习无从下手; (2) 一些学生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学分, 顺利毕业, 敷衍了事; (3) 一些研究课题的结果是网络资料大荟萃, 缺乏学生自己的观点; (4) 应试教育的陈规陋习依然根深蒂固, 研究性学习呈现形式主义、短期行为等, 宏观上展开得多, 具体学科的讨论尚在起步阶段, 况且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仍属薄弱环节, 研究力度亟待强化。

8.颌面外伤临床治疗体会和研究 篇八

近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社会活动日渐多元化,建筑业、工业不断发达,显著增加了全身创伤的发生比例,颌面外伤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口腔、颌骨、颜面部位的损伤。依据病情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救治方案,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功能丧失,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50例,均为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颌面外伤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4-77岁,平均(39.5±3.2)岁,致伤原因:动物咬伤2例,交通意外伤21例,打击伤9例,跌坠伤18例。损伤类型:牙外伤3例,骨组织损伤13例,单纯软组织损伤24例。合并颅脑损伤4例,骨盆、四肢损伤3例,胸肋骨损伤1例,多有窒息、休克等严重症状伴发。

1.2方法

1.2.1急救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评估,积极吸氧、有效止血、补充血容量,适当镇静,防止失血性休克发生。患者有呼吸困难症状出现时,需考虑呼吸系统有无受阻,将口内分泌物或血凝块及时吸除,必要時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事件发生。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并对脊椎、重要脏器有无损伤加大观察力度。注意病情缓急,先对生命进行抢救。本组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通过针对性的神经外科方案救治,病情平稳后再行进一步的颌面外伤处理。

1.2.2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病发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尤其是穿通伤类型,需行彻底清创处理,先将创伤处血迹及污染物用3%双氧水洗净清除,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对伤口反复冲洗,创面皮肤用2%碘伏消毒,麻醉下清创缝合。若软组织有较大面积缺损时,需行皮瓣修复,观察涎腺有无损伤,防止涎漏发生。用细丝线对位缝合,伤口较深者可应用引流条,5-7d后拆除缝线。

1.2.3颌面骨损伤治疗下颌骨骨折移位的患者,可应用微型钛板实施坚强内固定治疗,无明显下颌骨骨折移位者,可采用颅颌固定、颌间固定等保守方案治疗。上颌骨骨折患者有轻度错位表现时可采取单颌固定,错位较重者需行微型钛板固定。以使面部外形较好恢复。下颌骨联合骨折的患者需对下颌骨复位,再复位上颌骨,并同时行颅颌固定、颌间结扎固定,以使咬合关系恢复,颧骨骨折无明显塌陷、不伴有颧弓骨折,无明显功能障碍及外形障碍者,通常可不予处理,塌陷较明显,且有明显功能障碍者,需制定手术方案及时治疗,可在直视下行微型钛板骨定,也可外用石膏牵引加强复位。

2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治愈49例,占98%;死亡1例,占2%,死亡原因为下肢断裂失血性休克。

3讨论

口腔颌面部上接头颅、下连颈部,该区的外伤常常伴有急性颅脑损伤,抢救时如果只处理颌面部伤而忽视颅脑症状,将产生严重后果。另外,出血、骨折片及牙齿碎片等都可能吸入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特别需要注意全面检查和防治。颌面部血管很多,血循环丰富,组织再生能力和抵抗感染的能力都很强,伤口愈合快,初期清理创伤的时限也较躯干四肢部位外伤为宽,伤后1~2天如伤口无明显感染还可做清创缝合。面部软组织撕脱的,可尽量保留。另一方面,颌面部血运丰富,受伤后出血也多,组织水肿也重。由于水肿、血肿可造成呼吸困难,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颌面部许多带有细菌的腔窦,如口腔、鼻腔、副鼻窦等,伤口如与这些腔窦相通容易感染。清创处理时应尽早闭合与腔窦相通的创口,以减少感染机会。颌骨上牙齿被打碎时,牙齿碎片可穿入周围软组织中,同样会增加感染机会,并加重组织损伤,甚至影响骨折的愈合。上下牙齿的存在对治疗骨折起重要作用:利用牙齿咬合关系作为颌骨定位时的标准,而牙齿又可以作为颌骨固定时的支架,应尽力保住牙齿。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如损伤严重,可影响进食、咀嚼及语言能力,故应选择适当的喂养方法,以保证病人的创口愈合及营养。颌面部有腮腺及重要的表情神经,即面神经。面神经损伤会产生丰侧颜面瘫痪,唾液经常由伤口流出,或常从嘴边流出,也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颌面部处在暴露位置,为重要的人体组成部分,有较高的意外伤害发生率。而下颌骨位于面部前下方,为体积最大的颌面骨骨骼,在有外力伤害时,首先与物体或地面接触,故在颌面外伤发生部位中占首位 。而受颌面部特殊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的影响,创伤发生后,对容貌与功能均有较大损害,故在对颌面部损伤处理时,恢复面部生理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畸形,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故临床急救处理颌面部损伤时需遵循整体理念。除对颌面部伤情进行检查外,还需重视全身情况的观察,特别是有无颅脑损伤发生,对疑伴有颅脑损伤者,需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并尽早行ct检查确诊,制定处理方案。密切病情观察,加强生命体征监测,行吸氧、补充血容量治疗,以防出现出血性休克,呼吸道需保持通畅,将抢救生命放在首位。

可运用损伤控制理念,早期救治时,抢救要多科协同,尽快解决突出的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的问题,处理软组织损伤时,需尽量保证皮肤的完整性。软组织损伤者,需细致检查,行对位清创缝合,并积极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同时需强调清创顺序,由创口内至外进行 。骨损伤者救治时明确骨折位置是治疗关键,及时复位,并恢复面部外形及咬合关系,利于功能的恢复,同时提高了美观度,使预后获得良好改善。本次研究中,本组50例患者中,治愈49例,占98%;死亡1例,占2%,死亡原因为下肢断裂失血性休克。

9.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九

2015年10月,我校申请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群文阅读与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经过两年的不断思索,反复实践和研讨分析,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我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亲身感受到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魅力。下面就谈一谈两年来的一些心得体会,有不正之处,望指正.一、课题研究让我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品质.群文阅读打破了一篇文章接一篇文章按顺序阅读的习惯,突破了这种孤立阅读的行为。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一线语文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老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群文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天然课堂。阅读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建构自我的一种活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接受,勤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把习作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以阅读教学为契机,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扩大阅读量,构建群文阅读教学,大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阅读与写作能成为学生人生的朋友,构建学生应有的阅读人生。写作能力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写出的文章就会具有生命力,感染和熏陶读者,引起思想上的共鸣,给人力量。课题研究让我们的观念更新了,视野拓宽了,思想认识提高了.二、夯实科研基础,必须做好保障工作方能开花结果.1,课题研究需要研修人员以务实的思想作风作基础.课题研究需要经历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它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需要我们课题研究人员端正态度,提高思想认识,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具有大局意识,要具有务实的工作作风,诚挚的研究情怀.需要克服研修过程中的重重困难,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搞课题研究既苦又累还很难搞出名堂.所以每个科研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发扬钉子精神善于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保证有充足的研究时间;要甘于寂寞静下心来仔细思索,认真钻研,要不惜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抛弃工作和生活中的忧愁和烦恼;把课题研究看成心灵的清新剂真实感受难得的清静.获得精神上的充实和情感上的满足.2,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制度职责,为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动态管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①完善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科研网络平台,配足配齐资料设备,使研究工作重点突出,规范有序地开展.②成立课题组.由田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研究和总结成果,刘主任任副组长负责课题组的日常管理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活动.聘请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担任课题研究顾问,夯实科研团队实力.③完善岗位职责,学校制定了系列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实行分级管理,使各课题组成员职责分明,各司其责,分工合作.研究层次清晰,保证课题研究始终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④建立红岩小学课题交流微信群,以便课题组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共享集体智慧搭建了平台,加强了同伴互助.⑤提供科研经费,给予财力支持.课题研究开题后,学校在经费上给予全力保障.⑥查阅资料和文献,课题组成员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多种不同层次的研讨会.分别解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于泽元的《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大纲》;赵境中的《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吴敏的《多文本阅读的教学》;卞国湘的《群文阅读的实践和能力的研究》;彭涛的《群文读写结合策略初探》;刘连营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付俊义的《以阅读为切入口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观看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教学名作《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创世神话》;品味赖玉莲老师的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对友情多面向的探讨》.⑦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科学合理地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计划以及实施步骤.2015年11月拟定并开展了两份调查问卷:一是红岩小学学生阅读现状问卷调查,二是红岩小学小学生写作现状问卷调查,然后撰写调查报告.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开展了群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的教学课例观摩研讨会.课题组指派课题组成员刘柳,陈杨全远赴重庆渝北区,参加了在重庆人民大厦会堂里举办的第六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暨全国第四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的学习。在为期两天的观摩活动中,教授们的讲座让现场的老师更加明晰了群文阅读的概念,学习到了多种多样的的阅读技巧;由香港弘立学院的陈韵清老师以及浙江的蒋晶军老师展示的两节不同风格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课例让老师们一睹名师风采,并看见了群文阅读教学的魅力所在。此外,本次活动还安排了满满当当的七堂现场竞赛课:选自人文主题的《当经典撞上现实》、选自整本书的《走近<呼兰河传>》、出自阅读策略的议题《故事中的转折》《故事三篇》;从体裁入手选题的《联想与想象》《有趣的问答诗》不同主题、不同的教学视角、不同的教学策略让这七堂竞赛课异彩纷呈,引发老师们的阵阵掌声。这场群文阅读的教学盛宴,不仅让老师们看见了专家教授们关注语文教育教学,潜心研究的求索精神,也展现出一线的语文老师们专研教学、勇于实践的教学态度。“群文阅读”不仅仅是想要指导学生阅读,更想以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走在“群文阅读”的探索路途中,为语文教学开拓另一片天空。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平台.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研讨编写群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的教案,主研人员张艳老师上示范课,录制课堂实录.2017年4月陈杨全,刘柳和张艳三位老师就围绕《群文阅读与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分别上了三节推广课, 开展创模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寻找乐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优化习作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三,魅力展现,张扬个性

10.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十

这些年以来,在学校教研组领导下,本人在课题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我们走过的课题研究之路程,感触良多,主要从一下几方面与大家交流,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树立科研提绩思想,正确认识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学校要改革,就必须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重不重视课题研究,是衡量一个校长是不是具备科学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的重要标志。

二、全面开展课题研究

在我校领导的带领下,一直贯彻“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科研方法,主要方式有:骨干示范、专题讲座、案例剖析、自主反思、研训结合……把学校校本培训与教研组培训、教师自培自练结合起来;把课例与研讨结合起来。“课题驱动”是我班最重要的教研形式。全方位地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在课题内主动承担责任,协作完成任务,实现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三、课题指导工作经验

在我校教研工作中,要抓好课题研究工作,就是真抓实干,做到“四个到位”。

第一是认识到位。认识正确是前提,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每个教师认识到课题研究是通过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让每个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题研究组中。

第二是领导组织建设到位。领导重视是关键,要实施“一把手工程”。校长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担任学术指导、各处的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担任课题主持人,建立庞大的科研队伍。

第三是理论与实验结合到位。每开展一个专题的研究,都要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有关的资料,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实验活动,仅仅掌握理论还不行,要组织教师通过课堂对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实验,进行考察检验,并且不断地总结更新,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理论总结我们造就出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掌握一定研究方法、能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我们学校对积极总结教育理论,发表论文的教师给予奖励,并把教师的研究论文编辑成册,供教师交流学习。

上一篇:财务管理专业导师信下一篇:中专实习工作总结